为什么欧美联合起来也整不垮普京和俄罗斯世界杯

俄世界杯史上最好 FIFA主席:感谢普京和俄罗斯!

川北在线核心提示:原标题:俄世界杯史上最好 FIFA主席:感谢普京和俄罗斯! 俄罗斯世界杯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62场比赛,只剩下英格兰与比利时的三四名决赛,还有法国与克罗地亚的决赛。FIFA主席因凡蒂诺称这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世界杯,永远值得回忆。 因凡蒂诺说:几年之前我就说过这将是


    原标题:俄世界杯史上最好 FIFA主席:感谢普京和俄罗斯!

    俄罗斯世界杯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62场比赛,只剩下英格兰与比利时的三四名决赛,还有法国与克罗地亚的决赛。FIFA主席因凡蒂诺称这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世界杯,永远值得回忆。

    因凡蒂诺说:“几年之前我就说过这将是史上最好的一届世界杯。如今赛事进行到了尾声,我更加深信不疑,为此我要感谢每一位,谢谢你的参与,谢谢赛事组委会。”

    因凡蒂诺称俄罗斯在这届世界杯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让世界都改变了对俄罗斯的看法:“我想要特别谢谢俄罗斯的人民,俄罗斯政府,普京总统,赛事组委会以及俄罗斯足球协会,以及那些让本届杯赛如此完美做出过努力的人们。当然还有赛事的志愿者,他们是世界杯的心脏与微笑”

    “我认为这届世界杯让世界都改变了对俄罗斯的看法,我想每一个在这里待的人,都会发现俄罗斯是一个热情无比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的实力让世界有目共睹,在强国中榜上有名,这主要归功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国富民强对于来说确实是好事,国家有了钱就可以造更多的武器,提升保家卫国的战斗力。


随着国家GDP的高速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在满大街到处可以看到名车,豪宅。

人们对消费观念也有了空前的认识,从吃饱到吃好的改变,就连旅游也经常走出国门去,看看世界。这几年中国人出境旅游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都归功于军事经济发展。

普京,世界杯的真正赢家

恐怖分子算盘落空,西方政要抵制无果,俄罗斯改善大国形象

说起“战斗民族”,怎么能少得了其无处不在的军事力量?就在世界杯揭幕战开始之前,俄罗斯媒体报道,有人拍到了位于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泽尼特竞技场旁边,赫然矗立着两部“铠甲”S1型防空导弹系统。“铠甲”身披绿色伪装衣,这让其威风减弱不少,不过露在外面的几根炮管依然令人望而生畏。这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最先进的近程防空系统之一,更是俄罗斯部署在叙利亚战场上的“明星”,曾在2017年上半年击落了12个目标,包括6架无人机、3枚火箭弹、2个侦察气球和1枚煤气罐改装的炸弹。如今,它为在泽尼特竞技场举办的7场世界杯赛事保驾护航。

据英国媒体报道,普京责令有关人员组建了一个由多机构组成的总部,在比赛场馆周围部署武装力量,确保世界杯万无一失。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仅俄罗斯西南部城市索契的场馆周围就部署了16种武器装备,陆、海、空三军齐上阵。

普京为何如此大动干戈?

2017年10月,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以下简称ISIS)接连发布多张海报,模拟C罗、梅西、内马尔等球星跪在地上被“斩首”的场景。他们竟然对普京也打起这个主意。在2018年4月的一张海报上,人山人海的球场也被炮火包围,一名恐怖分子举着AK-47步枪,正在做世界杯开幕式演讲的普京则被一个十字准星瞄准,“普京,你将为杀害穆斯林付出代价”的标题颇为醒目。有媒体分析称,这个威胁可能与普京支持叙利亚的阿萨德政府有关,而阿萨德政府一直想铲除ISIS。

世界杯开幕前1个月,ISIS发布海报:主场景是世界杯球场,画面颜色被调成血淋淋的红色,本届世界杯的标识图被一刀砍断,溅出一片血迹,海报上还写着“杀死他们所有人”。进入6月中旬,比赛已经开始,ISIS也没闲着,发布了模拟用无人机炸毁世界杯球场的视频。

想必普京早就料到ISIS会出此损招。各路武器自不必说,仅针对无人机一项,俄罗斯就做出了严密部署,这也跟实战经验有关。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近来频繁遭到无人机的袭扰,基地往往手起刀落,将无人机打下来,不造成任何人员和财产损失。在一次遭受无人机袭击后,普京说:“俄方已经掌握是谁对俄驻叙军事设施发动袭击,不过现阶段不会公开点名。”世界杯开幕前,俄罗斯强力部门配合世界杯组委会,在承办球赛的11座城市场馆周围部署了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所有这些反无人机系统采用雷达和远红外技术,只要无人机升空,在几十公里外就能对其定位并实施干扰。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普京安然无恙地发表了开幕演讲,还悠然自得地与沙特王室一起观看了俄沙两国的揭幕战。ISIS妄图“斩首”的球星也都奔跑在绿茵场上为国效力。

普京的另一个对手是略带恐怖性质的足球流氓。2016年欧洲杯期间,俄罗斯球迷和英国球迷发生大规模冲突。一名英国球迷回忆说:“那就像是一场军事行动。俄罗斯的足球流氓是有组织的,他们把人放倒,然后在地上踢。那些人穿着橡胶背心,有些人的背心上还印着俄罗斯队和普京的照片。他们还戴着护齿,并非那种一般的足球混混,非常强大,受过专业的搏击训练。”而这一次,普京要求俄罗斯的足球流氓签下一份承诺书,确保在世界杯期间不会找其他球队的球迷寻衅滋事。此外,俄罗斯举办世界杯期间,执行特殊消防安全制度,包括承办比赛的城市禁止烧烤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足球流氓聚众闹事的概率。

乌克兰议员扬言摧毁俄罗斯大桥

真正的武力威胁来自邻国乌克兰。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克里米亚地方政府之间就克里米亚半岛归属问题不断产生纠纷。2014年3月,位于乌克兰东南部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就自身地位举行全民公投,结果表明,全克里米亚半岛超过96%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克里米亚议会提议以新的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得到普京的批准。乌克兰虽不承认公投,但克里米亚已被俄罗斯实际控制。2016年7月28日,普京签署命令,将南部联邦区和克里米亚合并改组为新的南部联邦区。

克里米亚入俄后,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的刻赤海峡大桥动工建设,2018年5月15日正式通车。普京出席了通车仪式,还驾驶卡车驶过大桥。此举立即引来乌克兰方面的抗议。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议员伊戈尔·莫西丘克在电视节目中说,刻赤海峡大桥是敌人的建筑,任何一个因领土问题而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都致力于毁坏敌人的建筑,包括桥、铁路和机场。作为回应,俄罗斯多艘炮艇于5月25日抵达克里米亚东部靠近俄罗斯一侧的刻赤半岛。

世界杯前夕,乌克兰副议长格拉先科呼吁乌克兰人抵制世界杯,不要前往俄罗斯看比赛。乌克兰外交部也在官网称,俄罗斯强力部门会以间谍或恐怖活动为由拘捕乌克兰人,乌克兰公民的人身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俄罗斯足协执行委员会成员对此表示:“乌克兰惩罚的不是俄罗斯人,而是自己的公民。这是毫无意义且愚蠢的行为。”6月7日,普京在参加电视访谈时,被问到如果乌克兰在世界杯期间采取军事行动怎么办,他说:“我希望不会有任何冲突,如果确有发生,我认为乌克兰的国家地位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

这次世界杯的承办城市中,离乌克兰最近的是顿河畔罗斯托夫,距乌克兰边境线只有约100公里。在这里生活、学习多年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每年的5月9日,俄罗斯重要城市都要举行胜利日阅兵,我们这里虽然也有,但规模不大,参与的兵种和装备也不多。临近世界杯,这里的阅兵活动一年比一年盛大隆重,参加的军事装备也越来越多。去年阅兵主战坦克、防空导弹都拿出来了,今年更是陆、海、空三军齐上阵,舰艇和战机都在顿河及其上空出现了。这两年的相关军事展示活动也在增多。”

“俄罗斯民族非常善于谋略”

“乌克兰危机引发西方对俄罗斯极大的担忧,西方认为俄罗斯是对欧洲安全的重要威胁。”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再加上今年发生的间谍事件,西方多个国家的政要公开表示不支持俄罗斯世界杯。2018年3月4日,俄罗斯前情报人员、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和他的女儿在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市街头昏迷。英国方面认为两人中了神经毒剂,俄罗斯“极有可能”与此事有关。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宣布驱逐23名俄方外交官,还在议会发言时称:“我国的高级官员和皇室成员不会出席俄罗斯世界杯。”不过,英格兰足球队正常参赛。一名英国学者说:“英格兰队应该从英国带水过去——密封的瓶装水。他们所用的任何水都应该来自英国,包括洗澡水和漱口水。”

继英国之后,首次参加世界杯的冰岛在政府官方网站发布声明:“冰岛已经决定就俄前间谍中毒事件声援英国,冰岛采取的措施是暂时停止与俄罗斯当局的所有高层双边对话,因此冰岛领导人不会出席今夏俄罗斯世界杯。”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办公室也曾表示,总统拒不出席莫斯科的世界杯开幕式。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毕晓普称,澳大利亚不会派出官方代表团前往俄罗斯。不过,澳大利亚足协发言人表示:“澳大利亚是国际足联的成员,因此有义务参与国际足联旗下的赛事。”结果澳大利亚国家队还是来到了俄罗斯。

冯玉军认为,面对西方的责难,普京更多采取了隐忍的态度。“普京迫切希望与西方恢复正常关系,包括加入‘七国集团’,恢复以往的‘八国集团’模式。他希望通过举办一场成功的世界杯,包括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来展现国家软实力,改善大国形象,提升俄罗斯文化的吸引力。”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战术。近些年来,世界杯越来越昂贵。2010年南非世界杯组委会为世界杯投入约40亿美元,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成本约为110亿美元。今年4月,俄罗斯副总理达瓦科维奇透露,俄罗斯已为本届世界杯花费140亿美元。这些数字都不包含大量场馆、设施赛后闲置、维护与拆除的费用。南非世界杯与巴西世界杯都是亏本的。以南非为例,虽然总收益约120亿美元,却被国际足联拿走87亿美元。俄罗斯世界杯的盈利状况也不被看好。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于海洋认为,普京选择了一场昂贵的狂欢,也很清楚自己不能获得明确的收益,但仍然愿意相信这样的付出对俄罗斯来说是值得的。“彬彬有礼的人群、清凉的俄罗斯啤酒、干净漂亮的运动场馆和酒店宾馆等,这是俄罗斯希望让世界看到的自己。”

“俄罗斯民族非常善于谋略,并不只是鲁莽、冲动。比如沙俄时期从中国夺走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打着调停的幌子要挟清政府。今天的俄罗斯和普京继承了这个性格,普京在世界杯上的谋略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乌克兰危机很难解决,俄罗斯不会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这就更加凸显了世界杯的作用。”冯玉军说。

2017年5月4日,普京提前1年多签署法案,允许外国球迷在2018世界杯期间免签赴俄观看比赛。就连与俄罗斯积怨颇深的英国球迷,也有不少人前往赛场观战。2018年6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应邀出席在莫斯科举办的开幕式。据俄罗斯世界杯组委会主席透露,有20多个国家领导人出席了揭幕战。当天,为庆祝世界杯开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安理会成员代表,身着世界杯球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会议厅举办庆祝活动,古特雷斯还当起了裁判。6月23日,韩国总统文在寅现身世界杯赛场,观看韩国队和墨西哥队的比赛。立陶宛外交部长近日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是一个糟糕的想法。但我不得不承认一些国家抵制这一比赛的行动没有取得效果。体育和文化不应成为政治工具。”

普京是有经验的。2014年2月,俄罗斯索契举办冬奥会,同样遭到了一波又一波的抵制。当时的一个导火索是普京在2013年6月签署了一项禁止向未成年人宣传同性恋的法律,违反该法的人将被罚款、拘留,外国违法者将被驱逐。西方人随即以人权的名义对俄罗斯加以指责,时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雷丁、时任德国总统高克等政要宣称,不会参加索契冬奥会。上届冬奥会主办地温哥华也决定向俄罗斯示威,故意派出一名同性恋议员,而不是市长作为该市的代表去索契。德国《世界报》以《索契雪前的寂寞普京》为题写道,一个又一个取消索契之行的消息让俄罗斯难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季志业认为,抵制冬奥会反映了欧洲对俄强势复兴的忌惮。

2013年秋,普京先是在不同场合以开放的姿态表示:索契冬奥会确保任何性取向者“宾至如归”;同性恋者在他们的领域开展活动不会受到歧视;“如果他们中有人想要和我见面,请来吧”。2014年1月,他再次谈到这个话题时,言语变得更加老辣:西方对待今天的俄罗斯,还像对待中国一样,采用过时的“老办法”,那就是牵制俄罗斯的发展;“这就如同拿破仑当年所言:‘中国正在沉睡,谢天谢地,让他睡得越久越好’——这就是一直以来西方文明对待中国和东方文明的态度。但是,中国已经醒来了。我认为,发展与像中国这样庞大和拥有巨大潜力的国家的关系,就是要寻找共同利益,而不是遏制其发展。”“在全世界70个国家中,同性恋都被认为是犯罪行为。在美国也一样。在美国的一些州,比如得克萨斯等3个州,时至今日依然将同性恋视为犯罪行为。那么,难道那里就不能举行任何国际比赛吗?为什么大家不对他们评头论足,却对我们说三道四呢?”

索契冬奥会同样面临恐怖威胁,普京强硬表示,俄罗斯非常清楚索契冬奥会面临的恐怖威胁并明白如何与其斗争,将“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参赛人员和观众的安全。2014年2月7日,就在普京准备动身前往冬奥会开幕式场地时,接到冬奥会维安官员打来的电话:一架由乌克兰飞往土耳其的飞机被劫持,劫机者声称他们在机上放了炸弹,下令班机转向索契。普京问有何建议,对方说:“依照计划打下飞机。”普京说:“就依你们的计划吧。”于是,俄军多架战机紧急升空。没过多久,普京又接到那名官员打来的电话:“只是乘客喝醉胡闹,飞机很快会如期降落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是普京自述的一段秘闻。虽然是虚惊一场,但从中可以看出普京面对此类威胁时的果断与熟练。

这背后有着多年的历练。2008年8月,美国支持的格鲁吉亚萨卡什维利政府出兵进攻要求回归俄罗斯的南奥塞梯自治州,俄罗斯政府迅速调集力量驰援南奥塞梯,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参加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直接飞赴战区。俄军牛刀小试,仅用5天时间便击溃了格鲁吉亚军队。

2015年9月,俄军进入叙利亚参战。11月,一架俄罗斯轰炸机被土耳其空军击落,俄罗斯立即宣布在当地追加部署S-400防空导弹。这是世界防空导弹中的“名牌产品”“拳头产品”。普京说:“先前在那里没有俄罗斯防空系统,但现在有了S-400。如果说土耳其先前会飞到那里,不断侵犯叙利亚领空,那让它现在再飞飞看。”

如今,在叙利亚、克里米亚,普京面临的难题不少。世界杯的狂欢,让政客们暂时忘掉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此前反对俄罗斯重回七国集团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如果法国队杀入世界杯四强,我就去俄罗斯观战。”立陶宛外交部长则说:“即使俄罗斯输掉所有比赛,普京仍是本届世界杯真正的赢家。”

人们对驾驶战斗机、参加柔道比赛、大冬天在湖水里洗浴的普京已习以为常,殊不知世界杯给了他另一种秀肌肉的机会。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世界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