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1个美军航母编队队战力有多强 2个辽宁舰编队

辽宁舰出击太平洋编队配置揭秘:直逼美航母!

核心:辽宁舰出击太平洋编队配置曝光,这个配置实际已达到美国航母战斗群的经典配置:2艘核潜艇前出、6艘驱护舰伴其左右,1艘快速支援舰尾随,航母驻有舰载机联队...

辽宁舰出击太平洋编队配置揭秘

12月23日,中国辽宁舰航母编队首次出击西太平洋,辽宁舰航母编队进行跨区域训练和试验,这是继中国空军在东南方向进行威慑飞行后的又一大动作,中国军队海空联动进行战力展示,意在提升在该海域的威慑力。

观察家认为,从力量构成上看,这支航母编队全球最大,在规模上甚至超越美军的航母打击大队(CSG)配置。此外,中国航母连同俄罗斯航母、印度航母成为全球焦点,但得到美军的评价却有云泥之别。

日本公布的编队驱逐舰照片

结合中国官方媒体和日本防卫省信息,此次出击西太的辽宁舰航母编队力量构成包括1艘辽宁舰航母、2艘052C驱逐舰、1艘052D驱逐舰、1艘054护卫舰、1艘054A护卫舰、1艘056护卫舰、1艘903综合补给舰。辽宁舰搭载了至少13架歼-15舰载机和舰载直升机。媒体称,水下不排除还有2艘核潜艇。

那么,中国出动的航母编队实际已达到美国航母战斗群(CVBG)经典配置:2艘核潜艇前出、6艘驱护舰伴其左右,1艘快速支援舰尾随,航母驻有舰载机联队。此前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进行过航母战斗群全要素战力展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按照习主席新年训令,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我海军辽宁舰将面临极大新型作战训练压力。

我们必须瞄准未来作战需求,努力用最经济、最科学、最有用、最实际、最务实的航母训练方法,达到、比肩、超过美军百年积累的航母使用方法,最大程度的发挥后发优势,实施战略上的弯道超车。

立足实战、立足未来、立足战力、立足训练,积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海军航母训练、使用、保障之路,是面向未来实施深蓝海军的必由之路。

积极有效、创造型的摸索出一条中国海军使用航母、航母编队、航母战法、航母训练、航母维修、航母保障、航母编队人员训练、指挥控制、情报支援等科目训练和各种作战预案制定、推演评估、实兵对抗、战法检验等一系列活动的方法。发挥后发优势,极大的提高装备的作战效能,降低新装备损耗、培养作战人员的各种实际装备使用、作战意识等培养。

但如果从战斗力生成角度上说,有些钱必须要花;平时花比战事花要管用、好用。

未来中国还有数艘新航母服役,我们要在短短的几年内走完美海军百年的航母使用、训练、作战、保障、维修等之路,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从现实的角度上讲,一艘舰不能遂行作战或训练任务就是极大的浪费,毕竟花的钱太多了。当然如果动起来,那也是急速烧钱的事。

从装备角度职能上说,辽宁舰是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也是第一艘训练舰,这是中国航母的摇篮和希望,也是中国海军的创举和创新,也是中国航母实施弯道超车的法宝,要用好、用足!

美国海军通过一百年摸索的航母使用经验和教训,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辽宁舰来完成、认识、学习、体会、升华和成就新的、好的使用方法。

美国海军通过几十艘航母完成的人员训练、战法演练、实兵对抗等,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辽宁舰来实施、完成、升华。

美军海军航母编队/打击群通过几十场战争获得的作战经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辽宁舰编队来获得验证、考核、评估及获得相关决心、态势感知、情报支援、战机把握、后倾补给、装备维修、装备使用、火力装订、编队协调、对空、对海、对岸、电子战、预警、侦察、海下追击、攻击等训练及宝贵的使用经验。

我们平时要最大程度的榨取、考核、检验辽宁舰装备所能获得最大可靠性、维修性等装备五性实际情况及问题应对措施,从岸上后勤到、指挥人员、战区联指、舰队指挥、编队指挥、作战指挥等等环节和任务。

做到实战环节训练下的对装备和人员的最大训练和考核,人员可以轮班、装备可以实施战场维修保障。

只有最大程度的获取辽宁舰的使用、训练、作战经验,我们才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对新舰的装备和人员损耗,才能把最大程度的把短板补上。

只有最大程度的获取辽宁舰的使用、训练、作战经验,我们才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对装备训练时间和人员培训工作,才能做到一声令下,战力到位。

(一)美军航母编队的基本配置:

一个美国为标准的航母战斗群的配置就是一艘航母,目前只有尼米兹级,以前有企业号,或者更早的小鹰号。之后会有使用电磁弹射的福特级。

一到两艘的导弹巡洋舰,目前仅剩的就是提康德罗加级。一个驱逐舰中队,大约三艘带有宙斯盾系统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日后会换成朱姆沃尔特级。。

两艘的攻击性核潜艇,目前主要就是洛杉矶级。以后会逐渐更换成弗吉尼亚级。

还有一艘综合补给舰。。而航母上会有一个舰载机联队,团级编制。

─ 1艘航母(常规动力或核动力)。

─ 1个舰载机联队:50架攻击/战斗机(平时情况),4架E-2预警机,4架EA-6B电子战飞机,8架S-3B反潜机,2架ES-3A电子侦察机,6架H-60直升机。

─ 6艘水面舰艇,其中"宙斯盾"巡洋舰/驱逐舰至少3艘,配备垂直发射"战斧"导弹的舰艇至少4艘,搭载至少10架LAMPS反潜直升机。

─ 2艘攻击型核潜艇(至少有1艘带有垂直发射装置)。

与标准构成不同的航母战斗群被称为加强型或减缩型航母战斗群。例如,编队内少于6艘水面舰艇的航母编队被称为减缩型航母战斗群;如果威胁较大,加强型航母战斗群可以在标准航母战斗群的基础上扩大舰载机联队的规模或者编入更多的水面舰艇和潜艇。在过去较长时间内,美国在太平洋(西海岸)部署的航母战斗群一般与标准航母战斗群接近,属舰数量基本稳定在8艘,而且迄今在日本常驻的航母编队一直保持着最大的航母编队规模;在大西洋(东海岸)部署的航母战斗群属舰配备变化较多;在地中海部署的航母战斗群规模较小,通常为减缩型航母战斗群。

(二)标准航母打击群构成

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海军将航母战斗群更名为航母打击群,编队构成进行了缩减,为的是能够将有限数量的海上兵力平时部署在更多地区。按照美国海军的官方说法,标准航母打击群由6艘舰艇构成:

─ 1艘航母(核动力或常规动力);─ 1艘巡洋舰,多功能水面作战舰艇,装备有"战斧"巡航导弹;─ 2艘驱逐舰,多功能水面作战舰艇,主要用于防空;─ 1艘攻击型核潜艇,扮演直接支援角色,搜寻并摧毁敌水面舰艇和潜艇;─ 1艘战斗支援舰。

航母打击群的构成与航母战斗群构成有很大的区别:水面作战舰艇减少了3艘,攻击型核潜艇减少1艘,缩减量均占50%。由此可见,按照标准配置航母打击群与航母战斗群相比,构成规模上的确做了很大的调整。

(三)美航母编队下水之后的从军之路

新航母终于下水了!到它具备作战能力还要多久呢?美国人说换做他们的“尼米兹”要三年半。让我们细看看这六阶段42个月都干了些啥:

(1)下水舾装阶段(21个月)1.接舰部队组建:交付前两年

组建接舰部队,在船厂建造的同时,官兵们开始理论学习,同步观摩建造过程,同时参与监造工作。为期接近一年。

(2)下水后移动到舾装码头:交付前21个月

下水仪式后,航母从船坞移到舾装码头,开始设备安装调试。很多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工作才刚刚开始。

(3)反应堆安全措施预检查

如果对应常规航母,那就是主动力系统启用前的检查。包括行政管理审查,观看一些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人员面谈和笔试,物资检查。

(4)居住性检查:交付前半年

此时舰员还住在别处。这里就是为舰员住舰作准备。吃喝拉撒,住宿,洗澡,基本生活设施是否有问题。食堂能否运作。个人储物柜,通风换气,照明,淋浴,厕所,舱室颜色,布局,家具,私密性,冰箱,冷藏室等等。总之会提出一大堆问题,包括不符合标准的,以及不符合官兵们主管感受的,然后就是一个月的整改。

(5)第一次舰员考核认证:交付前半年

这样的考核认证有三次,现在是舰员们的第一次考核认证,理论为主,实操为辅。

(6)舰员登舰,管理权交接:交付前5个月

此时船厂会将航母的管理权移交给接舰部队,军方来首次管理航母的日常事物。建造测试等还是船厂的事儿。

(7)第二次舰员考核认证:交付前4个月

第二次考核,设备实操的成分就多起来了,舰员们准备逐步接受舰上主要系统设备的使用操作。

(8)反应堆第一次达到临界状态:交付前3个月

如果是常规航母,就是主机系统的第一次运作。开始用舰上的电力、蒸汽等系统为全舰设备服务。当然岸上线路和管路也留着。

3海试与交付阶段(2个月)1.船厂码头实验BDT:交付前2个月

这是舾装一年半以来,各种大大小小的设备终于安装调试差不错了,船厂将组织在码头的各种设备试验测试。不仅仅是单个设备能否工作,更包括各设备/系统间的连调,如全舰内外通讯系统、供电系统、消防系统、蒸汽系统等等。不过此次还是船厂和承包商操作为主。会发现很多的问题,用半个月时间整改。

(1)第三次人员考核认证:交付前55天

舰员们已经实操培训了几个月,这次侧重实操培训考核,按照训练考核大纲要求PQS,确保所有舰员具备安全驾船出海航行的能力和资格,考核由ISIC和ATG的验收组完成。

为期5天,也叫Fast Cruise,其实不是真正的巡航,而是船在码头,通过各部门的模拟训练设备,假装自己在“巡航”,借此检验全船设备和人员状态。其实是为第一次海试作准备。

顾名思义,船厂负责,在实际航行中,对全舰设备系统进行检验,为交付做准备。为期也是5天,检查基本的航海操作、战情中心CDC基本操作、帆缆船艺,飞行甲板应急处置、损管、消防、AFFF/消防系统认证、JP-5喷气燃料系统认证等。

这不,前几天美国“福特”号航母刚刚完成船厂海试。

船厂海试根据需要,可以不止一次,美军新航母平均2次。

一般船厂海试的时候,会安排一架直升机着舰,也是航母第一次降落飞机。

(4)舰队验收海试:交付前21天

船厂海试完成后,一般没有大问题,就是舰队验收海试了。上次旨在暴露问题,用一个星期整改。这次就是部队验收,有考核组介入,最好大部分一次通过。遗留一些小问题,为正式交付做准备。

验收海试如果顺利通过,就是3周准备交付,中间包括问题的最终整改,一堆验收交付文件,船厂和承包商工人全部下撤,跟舰员的完全交接,包括培训教材、各种行政文档、物资资产、备品备件、合格证、保修卡等,注意清点核对。

然后就是隆重的交付仪式。以后航母的操作就全部都是舰员自己完成啦,没有老专家和工人师傅帮忙啦!

3.交付到玩转单舰(10个月)1.服役,交付后1-2个月

航母交付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会转入“服役”状态。此时,吃住没问题,武器、损管、导航都能正常操作。作战系统可以应对演习和突发情况;各类仓库、油库、弹药库、机库的消防喷淋系统能正常运作,能正常航行。

而最大的工作量是补充各种物资,燃料,武器弹药,补给物资,完成所有系统标校等。还有全舰消磁。

然后就是隆重的正式服役仪式。

(1)飞行甲板认证CQ,交付后3个月

用7天检验固定翼飞机的起降运作能力。由有经验的CQ考核人员,还有海军专门的航空试验飞行中队的专门飞机来进行首次固定翼舰载机着舰,和首次弹射起飞。

(2)最终合同试验,交付后4个月

新船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反正合同还有尾款,针对上次部队验收试验的问题,建造商还要在整改,然后进行合同试验,比照合同条款逐项验证,包括满功率运行1小时等,才能把合同尾款付给人家嘛。

为期27天,确保全体官兵具备安全操纵航母开展较为复杂的海上行动的能力,包括各种海上行动和飞行作业。舰载机联队循环着舰,防空导弹实弹射击。

(4)试航后检修PSA,交付后7个月

远海训练回来,肯定还会有问题,继续修啊!一般要三个月

(5)战备与训练司令部评估CART II,交付后10个月

也叫CART II,准备一个更详细的训练日程,在单位部门训练之后,能力训练TATS之前90天,确保整艘战舰能高效率完成NSSMS的两个阶段的考核认证。总共5天,第1-2天主要是文件检查;第3-4天是ATG团队评估各训练团队的情况,针对I级和III级战备的内容,第5天开会,总结评估。

4.基础作战训练(5个月)

此时单舰安全航行没问题,飞行甲板认证CQ完成,人员认证PQS完成,航母从船厂码头转到舰队码头,开始单舰基础训练。主要在ISIC和ATG组织下,开展特定能力训练TSTA。包括:

为期5天,解决前一阶段CART II发现的问题,并继续组织III级战备,损管等训练。航空部门组织飞行甲板和机库演习,为后续准备。

为期25天,舰载机联队上舰,头8天侧重航海、机电动力、帆缆船艺、损管等,航空部门进行基本的飞行甲板操作,有限的航空联队航母认证,舰上作战系统自练。中间8天,重点是飞行甲板运作、作战系统训练、I/III战备情况下的机电动力/损管/急救等。舰载防空导弹的认证在这个阶段完成。后7天,提高复杂条件下的部门级别业务能力,为最终评估FEP做准备,与航空联队进行复杂集成科目的训练。

(3)最终评估FEP:

为期2天,这是单舰级别训练的高潮,评估本舰是否具备复杂环境下作战、支援保障、损管医疗方面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转入下一阶段。还有最重要的,本舰的训练团队是否具备了自我训练评估的能力和保持状态的能力。这里将设置一个遭到敌人多枚导弹袭击,发生严重火灾,人员群死群伤的场景,本舰团队能够处置各种情况,抢修和组织剩余作战资源,完成综合防御、航行机动,确保本舰生存,并继续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这个阶段会打分,满分70,通不过重新来,著名的Battle E就是这个阶段得出来的。

(4)反恐/部队防护考核ATFP:

也叫ATFP认证,是911以后新增的,利用港内4天完成,确保舰上安保小队能够应对一些突发恐怖袭击事件,也就是常见的一帮全副武装的人拿着五颜六色的塑料训练枪在船上爬上爬下。

5.编队合成训练(3个月)

航母自己没问题了,如何跟编队其他兄弟们形成一个整体的训练,主要都是平台间协同作战科目,包括9方面内容:舰载机出动回收,C4I系统运作,战术侦察,水雷战,战斗搜救,特种作战,海军水面火力支援,协同火力打击,两栖作战支援。

这种编队合练需要大量场地和兵力配合,美国只有两块场地能搞这事情:东海岸的弗吉尼亚综合训练海区,西海岸的南加州综合训练海区。

(1)舰队训练飞行中队认证/兵种司令部认证TCQ:

也叫TCQ认证,为期7天;

(2)舰队模拟训练FST:

用模拟器,模拟跟编队其他兵力协同,为后面做准备。

港内4天,还是关于部队防护与反恐;

(4)FST-WC舰队模拟训练:

主要考核作战系统和指挥控制团队,现在模拟器上测试2-3天,然后是2-3的的演习,包括对海、反潜、防空、对陆打击等方面作战任务,带有预设背景。

(5)FST-CG舰队模拟训练:

也是用模拟环境的,分为5天测试和3-5天演习,采用TTG/FDNF提供的特定作战想定,主要是针对编队作战计划的执行、战术和作业程序。针对此次部署的战术背景很强,且采用分布式仿真系统,能够身临其境的检验航母编队作战行动。

这个是新闻上出镜率很高的演习,玩真的,编队全部拉到海上去真练,包括18天的例行科目演习SOE,和最精彩的最后3天“最终战斗问题”FBP,针对此次海外部署最可能遇到的作战场景而设计,在特定的地点,与特定的敌人,开展特定的攻防作战任务,包括各类实弹射击。完该演习后,航母编队具备了MCO-S作战能力,即主要战斗行动的紧急出动级别,可以紧急情况下投入高强度作战。

(7)JTFEX联合特遣部队演习:

这是编队海外部署的最后一步,美军是多军种联合作战,光航母编队自己玩转还不够,还要把此次海外部署可能遇到的空军、陆战队、陆军甚至盟军的要素都考虑进去。所以也是针对特定场景,加入更为复杂的想定,进行演习。最常见的是增加陆战队两栖作战内容,以及空军空海一体攻防内容。演习全程也是背靠背的,其他军种,联合司令部,甚至盟友的人都会参加,一起演练,也用实弹,逼真程度很高。完成以后编队级别达到MCO-R,主要作战行动就绪。

(8)休整一个月再出发(1个月)

都完成以后,不是马上就杀气腾腾出发,美军往往会安排差不多一个月的港口休整期,允许休假,让全体官兵抓紧时间处理好各种家庭事务,安顿好各种个人事项,适当的放松身心,为后续为其6个月的海外部署做最后的准备。

然后,当然就是齐装满员,海外部署咯!

美国人“尼米兹”级航母还算是很成熟的航母,也有成熟的舰载机联队和护航舰艇与之配合,结果从下水到第一次海外部署也要42个月,将近三年半。所以航母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希望借鉴美帝的,早日玩转我们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航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