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被东南亚国家地图各国开采这么多年了,目前还剩下多少资源

书是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千万不要转载的啊,非诚勿扰哦!跪求了... 书是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千万不要转载的啊,非诚勿扰哦!跪求了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 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7、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边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 全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为什么 以水稻为主:水稻是一种主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进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进制宜的必然条件。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3、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努江)、河流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河流上洲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洲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西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源,南部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总数己经超过了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三倍,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印度由于人口过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旱季(10月——次年5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季风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是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的时候,形成水灾,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的时候就形成了旱灾。

8、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于推行了“绿色革命”。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这也说明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9、印度的工业,英国统治时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这是由于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印度工业严格控制,印度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罗斯自然概况:①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同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平方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期的气候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③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11、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12、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交通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公路和铁路;货运的两种主要方式:管道和铁路。

第八章 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1.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阿富汉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而中东却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也就是说中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跨亚洲、欧洲和非洲,被誉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亚洲、欧洲、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分别为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中东犹如世界的交通要冲,古代这是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也还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土耳其海峡的利用,更显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中东还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许多国际航线都要经过这里,因此,中东过去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地区,如今一些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都想把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斗争十分激烈,这就造成了中东的局势的不稳定。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 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7、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边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 全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为什么 以水稻为主:水稻是一种主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进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进制宜的必然条件。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3、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努江)、河流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河流上洲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洲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西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源,南部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总数己经超过了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三倍,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印度由于人口过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旱季(10月——次年5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季风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是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的时候,形成水灾,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的时候就形成了旱灾。

8、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于推行了“绿色革命”。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这也说明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9、印度的工业,英国统治时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这是由于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印度工业严格控制,印度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罗斯自然概况:①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同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平方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期的气候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③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11、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12、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交通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公路和铁路;货运的两种主要方式:管道和铁路。

第八章 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1.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阿富汉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而中东却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也就是说中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跨亚洲、欧洲和非洲,被誉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亚洲、欧洲、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分别为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中东犹如世界的交通要冲,古代这是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也还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土耳其海峡的利用,更显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中东还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许多国际航线都要经过这里,因此,中东过去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地区,如今一些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都想把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斗争十分激烈,这就造成了中东的局势的不稳定。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1.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5.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6.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11.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200W、1600E划分的。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如果该数值小(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

1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又叫子午线),指示的方向是南北,长度相等。纬线是半径不等的圆,指示的方向是东西,长度不相等。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零度纬线是赤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南美洲。

15.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密度=居民数量/单位面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区叫大陆架。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欧洲。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东部,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是绕太阳公转的。

19.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20.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联合国的工作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2.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3.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欧洲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24.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安第斯山。

25.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大,但内容粗略。

26.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降水的三种类型是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27.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看,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抵纬度地区气温高;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这是“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国、美国东南部等地区,分布着一种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这种气候的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0.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世界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31.世界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最为广大。

32.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两种气候类型。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高。

33.在北极地区可见极昼现象,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终日不落,则太阳在天空中做顺时针环形运动。居民楼上的热水器装置冬夏季节相比,夏季应平(平、竖)一些。

3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来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大陆东岸降水多。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是气温。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年变化。

36.在3月和 9月,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号称“世界雨极”的地方是乞拉朋齐,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37.地球是绕地轴自转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38.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两个国家。

39.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固定倾角。这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0.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温带地区,沿海和内陆相比较是沿海的降水多。赤道和两极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两极少。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

41.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著名的温带季风气候。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

4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秋季是3、4、5月。它们的季节相反。

44. 从全球的气温分布来看,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陆地的气温高。 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两点。

45.人们经常用晴、雨、气温高低、阴、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而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时间长,变化不大)。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6.天气预报是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强度、风力大小和空气能见度等。

47. 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有终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的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纬度因素)、地球的运动、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48.气温的年较差就是最高月气温减去最低月气温的差值。如某地的最高月气温是32℃,最低月气温是-12℃,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44℃。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温带。

49.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两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极洲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我国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

50.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为重要特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受西风的影响,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51.根据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国家。如我国就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52.国境线以内的陆地、领水、领海和领空,总称领土。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

5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人口增长的特点看,是发达国家国家增长慢。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

54.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成立于,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目前已有188个成员国。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是秘书长,现任秘书长的是韩国人潘基文,任期5年。

5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国土面积是1707万km2。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56.联合国的组织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其中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7.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英国、法国、中国、美国、俄罗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欧洲。

58.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①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③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④联合国是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四面朝北,应在南极极点。

59.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南北关系有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60.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61 .2001年中国加入“WTO”,该组织的全称是世界贸易组织,总部所在地为瑞士日内瓦。从内力和外力的作用看,地形的“塑造者”是内力,“雕刻师”是外力。内力使地面更加高低不平,外力使地面更加趋于平坦。

62.温带和热带的界限是南、北回归线。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1.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5.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6.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11.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200W、1600E划分的。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如果该数值小(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

1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又叫子午线),指示的方向是南北,长度相等。纬线是半径不等的圆,指示的方向是东西,长度不相等。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零度纬线是赤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南美洲。

15.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密度=居民数量/单位面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区叫大陆架。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欧洲。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东部,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是绕太阳公转的。

19.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20.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联合国的工作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2.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3.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欧洲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24.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安第斯山。

25.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大,但内容粗略。

26.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降水的三种类型是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27.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看,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抵纬度地区气温高;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这是“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国、美国东南部等地区,分布着一种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这种气候的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0.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世界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31.世界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最为广大。

32.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两种气候类型。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高。

33.在北极地区可见极昼现象,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终日不落,则太阳在天空中做顺时针环形运动。居民楼上的热水器装置冬夏季节相比,夏季应平(平、竖)一些。

3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来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大陆东岸降水多。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是气温。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年变化。

36.在3月和 9月,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号称“世界雨极”的地方是乞拉朋齐,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37.地球是绕地轴自转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38.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两个国家。

39.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固定倾角。这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0.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温带地区,沿海和内陆相比较是沿海的降水多。赤道和两极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两极少。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

41.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著名的温带季风气候。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

4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秋季是3、4、5月。它们的季节相反。

44. 从全球的气温分布来看,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陆地的气温高。 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两点。

45.人们经常用晴、雨、气温高低、阴、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而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时间长,变化不大)。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6.天气预报是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强度、风力大小和空气能见度等。

47. 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有终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的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纬度因素)、地球的运动、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48.气温的年较差就是最高月气温减去最低月气温的差值。如某地的最高月气温是32℃,最低月气温是-12℃,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44℃。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温带。

49.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两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极洲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我国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

50.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为重要特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受西风的影响,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51.根据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国家。如我国就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52.国境线以内的陆地、领水、领海和领空,总称领土。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

5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人口增长的特点看,是发达国家国家增长慢。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

54.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成立于,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目前已有188个成员国。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是秘书长,现任秘书长的是韩国人潘基文,任期5年。

5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国土面积是1707万km2。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56.联合国的组织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其中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7.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英国、法国、中国、美国、俄罗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欧洲。

58.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①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③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④联合国是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四面朝北,应在南极极点。

59.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南北关系有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60.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61 .2001年中国加入“WTO”,该组织的全称是世界贸易组织,总部所在地为瑞士日内瓦。从内力和外力的作用看,地形的“塑造者”是内力,“雕刻师”是外力。内力使地面更加高低不平,外力使地面更加趋于平坦。

62.温带和热带的界限是南、北回归线。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直接看书就行了,书看熟了,什么问题都不怕。我上初一。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不相等,赤道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赤道——是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线,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是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5、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6、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7、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

8、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

①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0、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①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⑶亚洲是大的洲;欧洲是小的洲;太平洋是大的洋;北冰洋是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广的大洋。

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4、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①“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②“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图2.19)

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高气温-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高,1月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高,2月低。

③气温年较差=高月平均气温—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4)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8、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9、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⑴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⑷世界气候的分布(P58中的图3.23)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地中海、温带海洋性、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区分气候要素和气候因素:

①气候要素:指组成气候的气温和降水。

②气候因素:纬度、地形、海陆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⑵各气候因素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①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海陆因素: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降水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③地形因素:同纬度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2、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⑴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着人们的吃、穿、住、行及农业生产等方面,气候发生异常,常会带来危害。

⑵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⑴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①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2、世界人口的分布(P66中的图4.5)

⑴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人口稠密区: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集中了人口的70%。

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干

②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湿

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冷

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高

⑶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的影响

⑴人口增长快,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问题:

⑵人口少→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⑶城市化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的无计划膨胀,产生或加剧一系列问题。

⑷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⑴类型:根据肤色、发形、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是世界**大人种。

⑵分布: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⑶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

⑴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⑵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多的语言;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广的语言。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英国、北美、大洋洲、印度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补充:道教,中国本土的宗教。

⑴聚落: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两大类——乡村和城市。

①乡村: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②城市: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②生产活动不同:乡村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⑴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⑵分布规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热带雨林:双层木楼、高架屋

⑴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⑵地区: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例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国家丹麦的属地。

①从面积上:前六位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②从人口方面: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与人口小国(如大洋洲的岛国瑙鲁)

③从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⑷世界上大国家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小国家梵蒂冈:0.44平方千米;

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中国。

①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

②国语界划分依据:自然界线(山脉、河湖、海洋)、数理界线(经纬线)、人文界线(民族、语言、宗教)

③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10、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⑴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①发达国家: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②发展中国家:共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⑶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称之为“北方”;发展中国家决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称之为“南方”。

①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②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⑷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经济:印度的软件业,中国的航天业、核工业

⑴经济联系:发达国家需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⑵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①联合国:目前世界上大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由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②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WTO,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主要分布东半球和北半球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⑵世界**大洲的依据:

①面积大,约4400万平方千米;

②跨纬度广,80°N~10°S;

③东西距离长,约8000千米。

⑶亚洲的分区(6个):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地形和河流(P4中的图6.5)

世界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亚洲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世界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长江、叶尼塞河、印度河、黄河、湄公河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

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导致了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3、复杂的气候(P7中的图6.9)

⑤热带雨林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⑧高原山地气候⑨寒带气候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1个)

6个:中国、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5个:俄罗斯(欧洲)、尼日利亚(非洲)、美国、墨西哥(北美洲)、巴西(南美洲)。

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所以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的数量,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准。

⑴亚洲大小民族约1000个左右。人数差异很大,

⑵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

⑶亚洲不同的地域文化及成因:(P13中的图6.17)

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

贝都因人的账篷、宽大袍子

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⑴各国经济差异及划分标准

除日本外的大部分亚洲国家

一般来说,人均GDP越高,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的国家,经济越发达。

②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③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由北海道、本州岛、四国和九州岛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平原狭小;

富士山3776米,著名的活火山,为其高峰;

关东平原是日本大的平原。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世界火山博物馆”。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旅游、地学科研基地

建筑多采用轻质的材料、防震演习

2、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⑴地位: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

⑵条件:不利——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科技先进

⑷主要贸易对象: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

⑸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汽车、电力、纺织、电子

⑹工业分布: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P23中的图7.13)

⑺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⑵民族:单一的大和民族。

⑶日本东西方相容的文化的影响和借鉴:

4、十字路口的位置(P27中的图7.18)

⑵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大的群岛)

⑶交通:马六甲海峡被称为联系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被日本人称为是“海上生命线”。

5、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马来群岛大部分,马来半岛南部

粮食作物:稻米(泰国)

四种产量世界**的热带经济作物及产地: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

⑵东南亚人喜食米饭的原因:

①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而种水稻产量大;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③本区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6、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⑴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⑶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⑷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与弊

有利条件:①提供大量城市建设用地

②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④若城市位于上游,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

不利条件:①河流水患②河流污染,城市环境恶化

7、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⑵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分布集中的聚居地。

⑶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新加坡的花园城市。

三、印度(“金砖四国”之一)

⑴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面的印度次大陆上,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⑵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

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泰姬陵是印度的象征。

⑷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9、水旱灾害频繁P35中的图7.34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6月~9月是雨季,10月~次年5月是旱季。

⑵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农业生产的影响:P37中的图7.397.40

干旱缺水,土地龟裂,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

风力强盛,来得早、退得晚,造成水灾;

风力不足,来得晚、退得早,造成旱灾。

10、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P38中的图7.41

⑴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印度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

⑵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⑶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需较多的水,上述地区是平原,降水充足。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耐旱能力较强,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平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雨水充足,排水良好的低山坡

11、发展中的工业P40中的图7.43

(1)工业分布和原料产地的关系

煤、铁、锰丰富,矿区邻近

加尔各答:印度大的麻纺织中心

孟买:印度大的棉纺织中心

班加罗尔:印度的软件之都

四、俄罗斯(“金砖四国”之一)

12、国土辽阔P41中的图7.45

⑴世界面积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领土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大的国家,也是**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领土跨亚欧两洲,主体在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欧洲部分主要是东欧平原,亚洲部分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地处较高纬度,大部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地处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

欧洲部分:伏尔加河,俄罗斯的“母亲河”,全长3600千米,是欧洲**长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

亚洲部分: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阿穆尔河。

里海(世界大的湖)、贝加尔湖(世界深的湖)。

13、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⑴丰富的自然资源P44中的图7.48

特点: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分布:乌拉尔山脉以东面积占国土的3/4,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

重要产地:库兹巴斯——煤;库尔斯克——铁;秋明油田、第二巴库——石油。

⑶工业特征: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①特点: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

②分布:欧洲部分非常密集,亚洲部分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

海运: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摩尔曼斯克(北冰洋)---终年不冻港、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

④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着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北部地区冻土层很深,难度大。

莫斯科:首都,大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圣彼得堡:大港口,第二大城市。

第八章   东半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

一、中东 (长期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

1、两洋三州五海之地P51中的图8.3

⑴两洋:印度洋、大西洋

三州:亚洲、非洲、欧洲

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

⑵中东的范围:中东=西亚­国家—阿富汗+埃及

⑶两个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大大地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进出口地中海的**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⑴世界大的石油宝库:储量、产量、输出量均占世界**

⑵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⑶三条重要的石油输出运输线:P53中的图8.6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

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⑴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

⑵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⑶解决水资源匮乏的办法: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埃及的跨流域调水。

⑴阿拉伯世界: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三个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

两个圣地:“三教圣城”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麦加(伊斯兰教)

⑶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

5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⑴位置:亚欧大陆西部,三面临海,大部分处于40°~60°N。

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除前苏联以外的欧洲地区,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⑵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共有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⑶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欧洲联盟(欧盟):欧盟的建立,加强了本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欧盟有27个成员国。

6、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⑵特点:本区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许多国家从国外进口原料、燃料、粮食,向外出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等工业制成品,为国家带来财富。

⑶工业分布特点:多而密集,十字型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①许多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很高。

②生产已达到机械化、专业化程度。

③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⑵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⑶主要的地形区P64中的图8.23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英国——伦敦塔桥;荷兰——风车;北欧——峡湾风光;瑞士——阿尔卑斯滑雪;

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意大利——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西班牙——斗牛;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

9、黑种人的故乡P67中的图8.26

⑴人口:有6亿多,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赤道横穿中部,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以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非洲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一个半岛(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几内亚湾)说明该区海岸线比较平直。

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称为“热带大陆”。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10、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①初级产品:没有经过加工或经过简单加工的原料、半成品

②单一商品经济: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⑵特点: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

⑶原因: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

①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

②发展多样化农业,进行农产品加工。

③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

11、人口、粮食与环境

⑴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之首,达2.8℅。

⑵粮食:生产落后,产量低。

⑶环境:开垦草原、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恶化。

⑸解决途径: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富,干季干燥少雨。

分布: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是世界上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

12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古老、特有的生物很多)

⑴国徽上的动物:袋鼠、鸸鹋。

①代表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树袋熊)

存在古老生物的原因: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

13“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特别多)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北面与亚洲相邻,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热带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

①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多的国家

②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⑶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①与地形的关系: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②与气候的关系: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

14、“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

⑴矿产资源丰富:铁矿——西部、煤矿——东部沿海、铝土矿——东北部。

⑵工矿业:矿石一半以上出口。

⑶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⑷主要城市:P77中的图8.40

悉尼: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

⑸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东南沿海地区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②黄种人——华人聚居的“唐人街”,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③黑种人——仅次于白种人的第二大人种

⑴美国国旗“星条旗”的含义:50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着组成美国的50个州;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代表着美国初的13个州;

⑵自然条件P82中的图9.5

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

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一个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

中部平原区:面积广大的中央大平原

东部山地区:阿巴拉契亚山脉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世界大的淡水湖群,“美洲大陆的地中海”,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大的淡水湖。

⑶世界上的农业大国P85中的图9.9

①地位:许多农产品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②特点: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③主要的农业带:乳畜带(五大湖附近)、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④实行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好处: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同时可以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生产,更广泛地使用高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3、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P86中的图9.12

⑴工业特点:体系完整,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

⑵工业分布: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⑶工业中心: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底特律等。

①产业中心:旧金山东南的“硅谷”,美国兴起早、规模大。

②促进作用: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纽约:美国人口多的城市,也是大的港口城市,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洛杉矶:美国太平洋沿岸的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

旧金山:又名圣弗朗西斯科,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休斯顿:南部的工业中心。

美国是世界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二、巴西(“金砖四国”之一)

5民族大熔炉的缩影(P90中的图9.18

⑴世界著名大国(面积、人口均居世界第5位):

①拉丁美洲人口多、面积大的国家

②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大的国家

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绝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属于热带。

亚马孙河,是世界流域面积广、流量大的河流。

古:印第安人(黄种人)→单一→玛雅文明

今:白、黑、混血种人(白种人占一半多,其次是黑白混血种人)→复杂→文化融合(拉美文化)

桑巴舞、狂欢节、堪称世界**的足球队。

7、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P93中的图9.22

⑴过去:单一商品经济,经济落后。

⑵现在:工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南美洲经济实力强的国家。

①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②农业:咖啡、甘蔗、柑橘等3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咖啡豆、蔗糖、橘汁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①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面积大的热带雨林;

②矿产以铁、锰为丰富。铁矿储量大,大部分是富铁矿,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大的铁矿山,被称为“铁山”,含铁率高达60~70﹪;

③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很高,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中国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

⑷巴西的能源矿产不多。

②原因:这里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开发较早、资源丰富。

⑴巴西拥有地球上面积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60﹪,不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而且还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作用: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提供木材。

①原因:滥砍乱伐森林——兴建大型干线公路;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贫苦农民的开荒种地。

②表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⑶正确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21世纪议程》,破坏环境→可持续发展

9、城市化问题P97中的图9.28

①特点: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0﹪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②带来许多“城市病”: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紧张、污染严重、犯罪增多

③解决措施: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立卫星城;城市中工业和人口向郊区分散;加强城市管理、重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圣保罗——经济中心,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里约热内卢——商业和金融中心,第二大城市。

巴西利亚——政治中心,首都,是新建城市。

⑴南极与北极地区的比较:

南极圈(66.5°S)以南的广大区域

北极圈(66.5°N)以北的广大区域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气温、降水量比南极高,风速远不及南极。

矿产、冰川、海洋生物、原始自然环境

因纽特人(北美洲)、拉普人(欧洲)

控制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共同点:冰雪世界,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⑵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海拔高的大洲。

⑶南极地区是地球上冷地区的原因: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反射

南极:长城站(1985)、中山站(1989)、昆仑站(2009);北极:黄河站(2004)

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⑴生态环境危机:近年来南极地区大量的鲸和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遭到人们的滥杀。

⑵主要措施: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1.世界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2.世界大的州——亚洲

3.世界小的洲——大洋洲

4.世界大的洋——太平洋

5.世界小的洋——北冰洋

6.世界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7.世界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8.世界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9.世界人口多的国家——中国

10.世界使用人数多的语言——汉语

11.世界使用为广泛的语言——英语

12.世界上信徒多的宗教——基督教

13.世界上炎热的大洲——非洲

14.世界上冷的大洲——南极洲

15.世界上降水多的地方——乞拉朋齐

16.世界热带草原分布大的洲——非洲

17.世界热带季风气候大的洲——亚洲

18.世界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19.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大的洲——欧洲

20.世界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21.世界上大的国家——俄罗斯

22.世界上小的国家——梵蒂冈

23.世界上大的组织——联合国

24.世界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25.世界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26.世界陆地低点——死海

27.世界国家多的州——非洲

28.世界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29.世界长的河——非洲尼罗河

30.世界湿润的大洲——南美洲

31.世界火山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33.世界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34.世界石油储量多的地区——西亚

37.世界**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俄罗斯

38.世界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39.世界淡水多的湖泊——贝加尔湖

41.世界**跨三个热量带的国家——美国

42.世界发达的国家——美国

43.世界输出工农业产品多的国家——美国

44.世界流域面积大的河——亚马孙河  

45.世界河口流量大的河——亚马孙河

46.世界**一个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  

47.世界羊多的国家——澳大利亚

48.世界含黄土多的高原——黄土高原

49.世界高峰——珠穆朗玛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亚国家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