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二爷千里走单骑可不只是全民敬仰的偶像,还是佛教里的伽

这个全民信佛教的国家 难怪秩序这么好这个全民信佛教的国家 难怪秩序这么好摄影与美文百祥驿站百家号在泰国的湄南河上,也遥遥可见寺院佛塔高耸。泰国是个全民信奉佛教的国家,到处可见寺院佛堂。在了旅游一周多了,没有听到一声汽车鸣笛;没有闻见一声狗叫声。这是否可以说明两点,其一,这里的秩序比较好;其二,这里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常听到这里的一句口头禅:不要急,慢慢来。难怪一个飞机场能建设46年另3个月。栩栩如生的蜡像馆,佛的气氛弥散在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蜡像馆的佛像段坐如钟。树干上也悄悄地结下了野槟榔。佛堂被花花草草包围着。睡佛在绿茵上。坐佛在花草间金佛是一座山。佛教文化渗透在泰国的一草一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摄影与美文百祥驿站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在路上,坚持再坚持!进驿站沉淀再沉淀。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家里可以放关二爷吗_百度知道
家里可以放关二爷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关公像必须靠于墙上,可以使的家中平安、招财进宝、厨房、个人卧室,同时也不可将关公摆放在卧室当中,关公摆放位置的高度也有讲究,关公摆放位置的高度也有讲究、饭桌附近,经常有吵闹的地方。  家中如何摆放关公像。家中摆放关公像  可以的,关公是以忠贞,供桌上摆放供品为双份,贡香需专用的财神香。  在家里供奉关公,不要对这主卧的大门,同时也不可将关公摆放在卧室当中,因为关公是三国名将杀气太重!要避免与厕所对冲,如法的供奉的话,总体原则就是关公像目光所处的地方不能有尖物.  关公像切不可供奉于面对厕所,就好比我们有靠山一样,一个人如果没有靠着墙:  关公摆放位置是非常的关键,要避免与厕所对冲,一般供桌要一米左右,也会随风倒,不能有挡住关公像目光的物体,让关公像目光能看的很远就行、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在中国的佛教中,关公被誉为伽蓝菩萨。在今天,关公成了大家家中守财防小人的保护神了
我家客厅里面住的人怎么办
采纳率:91%
来自团队:
你为什么不放尊诸葛亮呢.关羽只是个配角而已
我去…听封号
要了解历史神话武侠中的重要人物啊
诸葛亮才是三国里的主角.关羽只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人物.关羽武艺最厉害(不听诸葛亮的安排)赵子龙听诸葛亮的安排(武艺一般)
桃园三结义.这个结义导致了刘备到死都不能统治天下
我家客厅住的人怎么办
佛像也放在家里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关庙楹联大观 > >关庙楹联大观  精忠昭日关山美仁义辉云羽路长--编者的话(160-220),字云长,河东解州(今属山西运城)常平村人。东汉末亡命奔涿郡,与张飞从起兵。献帝建安五年(200)为所获,极受优礼,封汉寿亭侯。后仍辞曹归刘备。赤壁之战后,出任襄阳太守,督荆州事,后拜为前将军。曾率部围曹仁于樊城,并大破于禁所领七军,迫使曹操一度拟迁都,以避其锋芒。后中东吴吕蒙计,败走麦城而遇害。卒谥壮缪侯。关羽作为三国蜀汉的一员大将,为什么得以享有"庙祀遍天下"的尊崇呢?明韩文《正德修庙记》曰:"自开辟以来,固有为神而祠祀者,孰能如王(关羽)。近而都邑,远而遐荒异域,虽庸人孺子,皆能知王之姓名,慕王之忠义。"明徐阶《重修当阳庙碑铭》:"昔韩昌黎()推尊以为祀,而遍天下者唯社稷与孔子为然。(至于关公)其褒赞之典,代以益崇,而庙祀亦遍天下,与孔子等,何其盛也。自古有功德于人者,死则必食其报,然其功德有及有不及,则其庙祀亦必因之。"事实是到清代后,武圣关庙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都远远超过了祭祀孔子的文庙。清林庆铨《楹联述录》卷三所引《重修渠镇关帝庙序》,阐释得更为明确,称:"关壮缪当汉之季世,佐昭烈帝起于一旅,奄有西蜀,樊城之役,大功垂成,孙氏败盟,遽以死勤事,合于祭法,其庙食至今宜也。然自古人臣殉忠者,多有之矣。或即祀于其死事之乡,未有庙食遍天下。其追恤赠谥者,亦有之矣。未有轶侯王之尊,而上拟于帝者。盖观史臣所记载,帝好读《春秋》,明大义,其才武超群绝伦。在三国之际,殆无与为敌者。而坚事昭烈帝,虽经险阻艰难之交,秉节不移。终其身,固非犹夫人臣之度矣。况其刚大正直之气,赫然震人耳目,于我国朝妖魔小丑,煽动跋扈之日,屡著灵爽。所以内而京畿,外而郡邑,设宇妥神,岁时举祭,著在令典。至于里巷之祝,皆所以致感激敬爱之诚。上体朝廷礼意,非淫祠祈福者比。"如上所述,关羽正是凭借其"贯日"之"精忠"、"参天"之"义气",才为后世众人所钦仰,才被历代帝王所推崇。清毛宗岗修订评刻《三国演义》时,这样评价关羽:"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做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是古今名将中第一奇人。"关羽这位被毛宗岗称做"义绝"之"奇人","奇"、"绝"之处就在以至"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的确,凝聚在关羽身上的报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重诺以信、作战以勇等精神,不仅蕴涵着中国传统的道德精华,同时也渗透着正宗儒学的春秋精义,兼及还体现着佛道二教的教化精髓。关公也因此"奇"异"绝"妙地跨越了时代历史,最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千百年来世人尊崇的偶像。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关羽自不必说,就连反抗统治者的起义领袖如、洪秀全等,也都把关羽奉为顶礼膜拜的英雄。近年来,在大陆以及港澳台,再度兴起了"关公热"。就连日本、韩国、东南亚,甚至可以这样说,凡世界上有华人居住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关羽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影响。人们不断地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关羽身上,把他从一个有血有肉的武将,塑造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中之神",即皇室钦定的帝神,仕进钦尚的禄神,军旅钦仰的武神,商贾钦敬的财神,警界钦慕的战神,学人钦佩的文神,田家钦羡的农神,江湖钦伏的尊神,众皆钦崇的福神,总之是万世钦崇的守护神,由衷钦信的灵佑神。正是这种各行各业对关羽的"神化",使关羽的历史形象、艺术形象、民间形象合而为一,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极广外延的关公文化。这种文化在戏曲、小说、绘画、雕塑、民俗、建筑等诸多方面都有反映。以建筑而言,就有与关羽相关的祠庙陵墓以及会馆戏台等,同这些建筑产生密切联系的,便是与之相辅相成的楹联(包括匾额)。民国吴恭亨《对联话》曰:"山川祠庙,非借文人之题咏,即名胜亦寡然失色。"又云:"名胜之区,衬祀名人,所谓人以地重,而地亦以重者也。"如下面这样一联,就颇能概括关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极为重要的影响: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瞻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民国元老、爱国诗人于右任先生曾为海外一座关帝庙题联曰: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更加高度地概括了关公形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起的传承和强化作用,同时也明确指出由此产生的向心力尤为难能可贵。正是关公在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使之成为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精诚团结的重要精神力量。利用联语表达对"允文允武,乃圣乃神"的关羽崇敬与仰慕之情,占了各地关帝庙及其他相关建筑楹联的绝大部分,代表了当时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对关羽评价的主导方向。其中:或赞其精忠,颂其大义。如:"圣德服中外,大节共山河不变;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又如:"大义秉春秋,辅汉精忠悬日月;威灵存宇宙,干霄正气壮山河。"或赞其诚信,颂其睿智。如:"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佑民福国,千秋俎豆永山河。"又如:"亦知吾故主尚存乎,从今日遍逐天涯,且休道万钟千驷;曾许汝立功乃去耳,倘他日相逢歧路,又肯忘樽酒绨袍。"或赞其仁厚,颂其神勇。如:"求仁得仁,是以至大至刚,气塞乎天地;先圣后圣,只此能好能恶,义取诸春秋。"又如:"义勇冠三分,想西湖玉篆得摹,终古封侯尊汉寿;威灵跻伍相,看东浙银涛疾卷,迄今庙貌并吴山。"或赞其峻德,颂其丰功。如:"翊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又如:"才兼文武,义重君臣,耻与汉贼同天,戮力远开新帝业;威震华夷,气吞吴魏,能使奸雄破胆,忠魂长绕旧神京。"以上所举之例,只是每副略有侧重,而通常则是兼而有之,相提并论。在众多关帝庙及与关公有关建筑物的楹联中,还有一部分是在颂赞关羽品节与功德的同时,对他的未竟事业表示遗憾与惋惜。如:"炎运竟难回,往事祗堪问伯约;丹心同不老,遗踪犹来访汉升。"又如:"数定三分扶炎汉,讨吴伐魏,辛苦备尝,未了平生事业;心存一统佐熙朝,伏魔荡寇,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另有一些联语则是劝诫警世,策励解悟。如:"有半点生死交情,方许入庙谒帝;无一毫光明心迹,何须稽首焚香。"又如:"古来不乏英雄,能称圣贤者亦罕矣;世上许多朋友,有如兄弟者其谁乎?"再如:"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关帝庙及相关建筑戏台联也各有不同,异彩纷呈,别开生面,独具匠心。其中:或集引诗文,自然生动。如:"万国衣冠拜冕旒,生民来未有夫子也;三分割据纡筹策,知我者其唯春秋乎。"又如:"竹焚留节,玉碎留白,身死留名,其为气塞天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此之谓大丈夫。"或因人串事,复辞巧用。如:"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又如:"生蒲州,长解州,战徐州,镇荆州,万古神州有赫;兄玄德,弟翼德,擒庞德,释孟德,千秋至德无双。"或借景抒怀,流韵生风。如:"潭分印心,鼎足三分一轮月;台影照胆,桃园双影六桥春。"又如:"威镇雄州,野树尚含荆蒲绿;神游故国,夕阳偏照蜀山红。"或用典嵌字,寄寓遥深。如:"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又如:"关怀华夏,胸存汉统垂竹帛;圣览春秋,志昭义勇壮山河。"或比喻拟人,回味不尽。如:"涂山西望心思蜀;淮水东流恨入吴。"又如:"本正大之情,放海而准;礼神明之德,如川斯流。"或设问排比,融情铸意。如:"此吴山第一峰也,问曹氏横塑英雄,而今安在;去汉代二千年矣,数当日大江人物,不朽者谁?"又如:"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智者勇者圣者欤,纵之将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矣清矣仁矣夫,何事于仁。"诸如此类,还有许多。尽管不同的联语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但目的却是相同的,即让联语贵有服人之哲思,富有励人之内涵,具有感人之真情,拥有动人之文采,饶有夺人之魅力,享有好评之神韵。当然,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所选对联中也固有片面之看法,存有消极之内容,虽然在浅析中已经提及,但未必准确,或欠深刻,还请读者细察明鉴。收集整理关帝庙及与关公有关建筑物的联语,对于研究关公文化,有着一定的意义。书中所选联语,有些是亲临实地所录。只因有些建筑已毁弃,而有的地方又难以前往,所以不少的联语,皆摘自于图书或网络,特此说明。另外,我们还用附录的形式,选辑了一组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以供参考。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王亚东、刘劲松、刘岳霖、罗杰、罗新宇、罗迩麟、梁润昕、梁润□、陶敏、燕润福、王凤兰、赵根成、韩胜利、詹进宝。鉴于我们水平有限,所选恐有偏执之嫌,定有遗珠之憾;所析亦有浅陋之识,或有迂拙之见。惶悚之余,热切祈盼博雅识者不吝垂教,有以正之,是为至幸第一章 [四言联]灵钟鹾海秀毓条山--山西运城常平关帝祖祠坊联 佚名常平村是关羽的故里,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南25千米。早在隋代,乡人慕其德而建关帝家庙,亦称关帝祖祠。后因关羽被历代皇帝追封,祠庙得以不断重修扩建,到金代时已初具规模。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构。关帝祖祠南有中条山为屏,北有盐池湖(即"鹾海")相邻。"坊",指牌坊。是旧时用以表彰忠孝节义、富贵寿考等的纪念性建筑物。柱间上部为横向匾额,题有文字。镌刻在"关王故里"木质牌坊上的这八个字,可视为一副四言联。有成语作"钟灵毓秀",此联将其倒置,突出"灵"、"秀"二字,指出正是此间美好的自然环境,才诞育出关羽这样杰出的人物。工巧自然,言简意赅。精忠贯日大义参天--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联 佚名明曹忭《谒解州关庙》诗:"英风宇宙人皆仰,血食乡邦世所钦。"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后经历代扩建和重修,布局严谨,规模完整,尤以春秋楼和崇宁殿最为精致,被称做"武庙之祖"。它与山东曲阜孔子家乡的"孔庙",遥相呼应,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文武崇拜的两脉之源。端门的门楣正面,雕刻"关帝庙"三个大字,背面正中题刻"扶汉人物"四字,两侧门楣,右边写有"精忠贯日",左边即是"大义参天"。这组字既可视为独立的横幅,又可看做四言的联语,字为楷书,略带隶意。"精忠",纯正忠贞。"贯日",遮蔽太阳。古人常以之为精诚感天的天象。"大义",正道,正义。"参天",高耸于天空。此联凝练概括出关公文化的重要核心--"精忠"与"大义",简明扼要,雄浑豪迈,脍炙人口,印象极深。2010年在山西太原迎泽公园新建的晋商会馆,大门的左右墙壁上也镌刻着这八个大字。恕同文武志在春秋--山西蒲州关帝庙联 宋权宋权,字元平,号雨恭,明末河南商丘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累官顺天巡抚。入清官至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谥文康。据《筠廊偶笔》载,宋权过蒲州,谒关庙,见一联云:"恕同文武;道即圣贤。"以对句不工,思有以对之。偶午睡,梦神告之曰:"何不云‘志在春秋'?"按:恐系文康托梦以神其事。"恕",推己及人;仁爱待物。《论语卫灵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武",指文圣人孔子和武圣人关羽。"春秋",编年体史书名。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清魏介裔《柏乡庙记》:"自有帝君(指关羽)以身任《春秋》之统,君臣之义,灿然复明。"对关羽学以致用《春秋》予以肯定和誉赞。此联凝练缜密,高度概括了关公文化的仁义精神及其令人钦敬之处,同时也为相关长联的编撰奠定了基础。刚健中正博厚高明--河南洛阳关林石坊门联 佚名关林是关羽首级埋葬之处。关羽被杀之后,吴王深怕刘备起兵复仇,遂使"移祸"之计,用木匣盛关羽首级,派人星夜送往洛阳。曹操识破其阴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关羽于洛阳南门外。初时只称关冢。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始建关庙,清八年(1730)追封关羽为"武圣",便按照帝王陵寝之制加以扩建,并依圣人墓称"林"的规定改叫"关林"。清、、光绪等都曾到关林祭祀,颁赐御匾。如今墓冢高大,四周有参天翠柏,确也蔚然成林。此为集句联,上联出自《易乾》:"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用以称赞关羽秉性刚毅,坚韧强劲,纯正无私。下联出自《礼记中庸》"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用来颂扬关羽精忠至诚,德博恩厚,崇高明睿。联语集引自然,概括简洁,由衷表达了对关羽品德及功绩的颂赞与钦敬之意。义参天地道衍春秋--河南洛阳关林石坊门联 佚名"义",正义。《贵义》:"万事莫贵于义。""道",志趣,信仰。《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清张鹏翮《关夫子志序》称:"侯虽未登洙泗之堂,而刚直之气,忠义之概,暗与道合。"即指与孔子《春秋》之道相合。"参",并立。"道",道德理义。"衍",延伸。宋黄茂才《武安王赞》称关羽"气盖世,勇而强,身归汉,义益彰"。即勇武为其表象,忠义才是核心,而这一切又归功于"不虚平日看春秋"(明文□明《题圣像》)。联语对关羽忠义仁勇的精神和光明磊落的品格予以颂赞,指明"义"为关羽文化的核心,必将与"天地"同在;指出"道"是关羽一生的遵循,源自《春秋》,光照春秋。允文允武乃圣乃神--河南洛阳关林石坊门联 佚名"允",果真,确实。"允文允武",语出《诗经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孔颖达疏:"信有文矣,信有武矣,文则能修泮宫,武则能伐淮夷,既有文德,又有武功。"谓文事与武功兼备。"乃",副词,就是,真是。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尊号》:"允文允武,乃圣乃神,皇王盛称,莫或逾此!"此联颂赞关羽文武双全,有如圣贤、神明般高尚与尊贵。诚如封演所云,此盛美的称誉"莫或逾之",真是没有人再能超过了。正因此,这副四言短联的八个字,常常被人选用,出现在文字更多的联语之中。如湖北钟祥关帝庙联为:"允武允文,精忠新汉帝:乃神乃圣,祚泽佑万民。"又如甘肃宕昌哈达铺关帝庙联曰:"浩气塞两间,至大至刚,至仁至义,德参天地同不朽;丹心昭万古,乃神乃圣,乃武乃文,名并日月合其明。"威震华夏志在春秋--吉林省吉林北山关帝庙联 佚名"威震",以威力或声势使之震动。《史记魏公子列传》:"当是时,公子威震天下。""华夏",原指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三称:"《三国志》本传有‘威震华夏'语,似也可对‘志在春秋'。"清同治皇帝为关帝庙所书匾额即"威震华夏"四字。另也有诗赞关羽:"功盖三分国,英雄敌万夫。华夏威风震,声名绝代无!"故此八个字相对,甚是允当。《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写刘备兵败后叹曰:"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众皆掩面而哭。关羽却道:"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堕其志?"修订评刻《三国演义》的毛宗岗曾评"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云:"卒能脱然而去,虽邀天幸,实仗神威。总之,志不决则虽易者亦难,志既决虽难者亦易耳。"盛赞关羽之"志",其"志"便"在春秋",识大义而遵正统之道也。香港大澳关帝古庙联云:"威名震华夏,大义本春秋。"名光日月志在春秋--湖北汉口山陕会馆关帝庙联 佚名旧时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国内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称为"会馆",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明清之际,实力雄厚的山西商人遍及各地,并在当地建有会馆。此会馆始建于清二十二年(1683),因与陕西同业共建,故称"山陕会馆"。出于对诞生在山陕黄土高原上的关羽由衷崇仰,并期望得到关圣大帝的佑护,不论是山西商人独资所建,还是与外地商人合资共建,都要在会馆内建有关帝庙,有时索性就将会馆称为关帝庙。山陕会馆就被当地人叫成"西关帝庙"。"名",名声。《王霸》:"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战国楚《九章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联意为:关羽的英名像日月那样明亮;其志向又以《春秋》作为准则。会馆内还有在此联之前加字而成的十三言联,即:"曰侯曰王曰帝曰圣人,名光日月;安刘安汉安蜀安天下,志在春秋。"安徽祁门关帝庙也用此十三言联。忠心贯日义勇腾云--台湾省台南关帝庙联 佚名台南关帝庙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为全岛的"开基武庙"。有成语作"忠心贯日",《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贯日,孤不罪也。"形容忠诚至极。宋王谠《唐语林夙慧》:"忠贞贯日,义勇横秋。"所云"义勇",指仁义勇武。《中国小说史略》:"唯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联中又以"腾云"对"贯日",喻指直冲云霄。所嵌"忠义"二字属鹤顶格,与关氏宗祠专用联"忠昭日月;义薄云天"同格。用燕颔格者有甘肃古浪关帝庙联:"精忠昭赤日;大义贯青天。"用鸢肩格者有湖北五峰关帝庙联:"一点忠心贯日月;满腔义气镇乾坤。"用蜂腰格者有江苏南京三义殿联:"常变矢忠唯一德;艰难赴义胜同胞。"用雁足格倒嵌者有台湾台南关帝庙联:"结桃园兄贤弟义;扶汉室君圣臣忠。"履仁顺义绝伦逸群--关氏宗祠专用联 佚名宗祠即家庙。同族人祭祀祖先的祠堂。宗祠联多为表彰先贤、颂赞功德之作。"履仁",躬行仁道。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体道履仁,外和内敏。""顺义",顺从正义。《国语周语中》:"夫战,尽敌为上,守和同顺义为上。""绝伦逸群",出众超群。《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孟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鲸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此联正是借《三国志》所记誉赞关公之语,对关羽的"履仁顺义"予以颂赞,称其出众超群,无与伦比。"绝伦逸群"还被制成匾额,悬挂在一些地方的关帝庙中。另外,也有的联语将"履"字换成"滂"字。"滂仁",犹言广泛布施仁德。帝天同德吴粤一家--江苏南京广东会馆关庙联 佚名从明代起,关帝就被列入国家的重要祀典,成为与观音、天后等同样为民间供奉的主要神灵。此会馆庙内就将关帝与天后同祀。天后为道教神仙,亦称"天妃"、"妈祖神"。《元史祭祀志五》:"南海女神灵慧夫人......护海运有奇应。"由此专祀天后的庙宇遍及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亦称妈祖宫或妈祖庙。"帝天"即指关帝和天妃。"同德",《国语吴语》:"戮力同德。"指为同一目的而努力。联指二位都是在民间享有盛誉的尊神,德威甚崇。"吴",地名。泛指我国东南(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粤",广东古为百粤之地,故为广东省的别称。"吴粤一家"正说明是古粤的广东会馆建在了吴地的江苏。联语可谓简括凝练,也表明了一种特殊的民俗信仰第二章 [五言联]英灵天地老俎豆荔枝香--浙江绍兴大乘庵关帝祠联 徐渭徐渭,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屡应乡试不第,天才超逸,以诗文书画谋生,享有盛名。"英灵",犹"英魂",多用于对死者的敬称。"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后用以指祭祀。"荔枝香",词曲牌名。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一曲荔枝香,听玉笛吹来,遍传南海;双声杨柳曲,问金樽把处,忆否西湖?"联语称关帝的"英灵"永在,与"天地"共存,不仅能享用祭品香火,还可聆听祭祀之时所献的颂词誉曲。"老"字寓岁月之久,"香"字喻影响之广。河南洛阳关林也有联云:"千秋义气蒸尝远,万古英风俎豆新。"其中,"蒸尝"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心如天如日敕为帝为王--山西临猗关帝庙联 乔应甲乔应甲,字汝俊,号儆我,明山西猗氏(今临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官浙江道御史、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掌院。"天日",天空和太阳。《三国志吴书胡综传》:"款心赤实,天日是鉴。"亦用以喻帝王。《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有诗赞关公曰:"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此联"如天如日",即喻"心"像"天"一样高洁,似"日"一般明亮。"敕",皇帝的诏书。指历代皇帝对关羽不断敕封。联以两"为"对两"如",既有比喻,又有写实,相辅相成,句短情真。作者另有联云:"扶汉兴刘,大节昭昭光日月;吞吴拒魏,英风烈烈壮山河。"又云:"一生大义明春秋,扶汉鼎,嘘炎精,白日青天,寒照奸雄肝胆;千古英灵在华夏,捍民灾,翼国运,孤忠正气,永维人世纲常。"群山拥神宅抔土涵太虚--湖北当阳关陵墓亭联 佚名关陵是三国关羽的陵墓。关羽被杀后,吴主孙权将其首级运至洛阳送给曹操,同时以诸侯礼葬其尸骸于此。初时仅为土冢,宋淳熙十年(1183)始建祭亭,明成化三年(1467)兴建庙宇,嘉靖十五年(1536)整修陵庙,之后随着对关羽追封愈加隆崇,此处更是大兴土木,不断扩建,遂成楼阁参差、殿堂森严的一处胜地,并按照皇帝墓曰"陵"之说法改称关陵。"抔土",一捧土,极言其少,亦借指坟墓。明屠隆《昙花记郊游点化》:"恨无情土,断送几英豪。今古价,有谁逃。""涵",包含,包容。"太虚",空寂之幻境,皇天之神灵。清陈梦雷《去者日以疏》诗:"冥心归太虚,天地与同寿。"此联为墓亭而题,实则借喻寄意,称"抔土"似"群山"般巍然屹立,言"神宅"如"太虚"般神秘永恒。兄弟如手足生死见肝胆--湖北江陵三义殿联 佚名《三国演义》第一回写道:"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为此,各地除建关帝庙外,还多有三义殿。此联正是用"手足"、"肝胆"之喻,赞三结义之兄弟情深,生死同心。同书第五回又写张飞因酒醉失徐州后,欲拔剑自刎,刘备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同书第二十六回关羽在致刘备的回书中写道:"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可视为此联的佐证。另有这样的四言关帝庙联:"有三昆弟;无二群臣。"湖北新州关帝庙也有联云:"张为弟,刘为兄,弟兄们同胆同肝,异姓联成亲骨肉;魏之仇,吴之恨,仇恨里有仁有义,单刀劈就汉江山。"江声犹带蜀山色欲吞吴--江苏镇江焦山关庙联 佚名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民间有着浓重的尊刘贬曹倾向。依此观点,作为中间力量的东吴,所作所为若有益于蜀汉自当受到肯定,反之则必遭斥责。此联正是基于这样的感情,对孙权用吕蒙之计袭破荆州、杀害关羽父子的举措,视为不可宽恕的弥天大罪。为此,联语把长江的"江声"和焦山的"山色",都赋予人格化,以"犹带蜀"和"欲吞吴"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强烈的爱憎:长江的浪涛之声至今还牵挂着蜀汉;焦山的四周山色恨不得把孙吴吞没。即对蜀汉的失利深表同情,而对孙吴的获胜予以蔑视。联语虽只有极少的10个字,却有声有色地表现了"江"的壮阔和"山"的宏伟,触景生情,读联感怀,更加生发出对庙主关羽的思念之情。此间另有一副九言联云:"岷水溯雄图,神依西蜀;焦峰冠灵宇,目俯东吴。"汉为文武将清封福禄神--江苏徐州山西会馆关圣殿联 佚名徐州自古有"五省通衢"之称,亦为旧时全国重要商业城镇之一。山西会馆随晋商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商埠。徐州的山西会馆位于市区云龙山麓,始建于清代。此联文字极少,又浅显易懂,但却较为特殊,与众不同。那就是不仅对以仁义忠勇著称的关羽尊为"文武将",还把他推举为具有无边法力的"福禄神"。"福禄",指幸福与爵禄。"福禄双全"为世人所由衷期望的。事实正如此,自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关羽的封号增至"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26字后,遂成了集众神于一身的"万能之神",各行各业的人们为获"灵佑",皆对关公顶礼膜拜,虔诚供奉。读此联便可对当时的这一现象有所了解。文章传万世武略定千年--浙江杭州关帝庙联 佚名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联中的"文章"指孔子所著《春秋》。关羽以喜读《春秋》而名扬后世。许多关庙都有其捧读《春秋》的塑像,称之为"春秋楼"。清年遐令《重修当阳汉寿亭侯关夫子庙碑记》:"自而下读《春秋》者不乏人,而能于《春秋》大义见诸行事之实者,唯(关)侯一人而已。""武略",谋略。《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写曹操见过所写檄文后,笑曰:"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所言极是。此联称誉关帝的文韬武略,即不仅爱读会用"文章",还能"以武略济之",堪称有勇有谋,文武双全。"传万世"者,其读《春秋》而立壮志:"定千年"者,其习"武略"而建丰功。"传"、"定"二字,言之凿凿,情之深深。威震三分国忠为百世师--甘肃兰州荣光寺关帝殿联 佚名"威",威武,威严。显示出使人畏惧慑服的力量。《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筋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以威力或声势使之震动即称"威震"。同书第七十四回:"(曹)操大喜曰:‘关某威震华夏,未遇对手;今遇令明(庞德字),真劲敌也。'"上联赞关羽武功盖世,威震三国。"忠",忠贞,忠诚。同书第二十六回关羽在回书刘备时写道:"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表明其精忠赤诚。"百世师",语出《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谓人的品德学问永远是后代的表率。下联即用此义,誉赞关羽之"忠",永为后世的楷模。荣居康乐境宁享太平年--澳门特别行政区三街会馆关帝庙联 佚名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三街会馆位于昔日最为繁华的市区荣宁坊,取名"荣宁",寓意吉祥,幸福安宁,由衷渴望。故为建在这里的关帝庙题联,便选择了以鹤顶格嵌入"荣宁"二字的形式。"康乐",安康快乐。《论进步》:"其群治之光华美满也如彼,其人民之和亲康乐也如彼。""太平",《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谓时世安宁和平。联语文字虽短,却内涵丰富,释解有趣,引人入胜:"平"和"享康",大众理想;"乐"在其中,喜气洋洋。联语虽未直接颂赞关帝的英名伟业和道德品节,但通过"居"之"康乐"且"荣","享"有"太平"而"宁"的凝练概括,正体现了建关帝庙祈福求祥的意愿,间接地表现了对关公的钦仰与崇拜。道德参天地文章冠古今--中国台湾苗栗关帝庙联 佚名中国台湾的关公崇拜,始于明末清初民族英雄收复宝岛之后,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指道德观念,道德品质。《管子戒》:"道德当身,故不以为惑。"唐韩愈《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关公的"道德"正是"合仁与义"。上联的"参"字洒脱,用以赞关帝"道德"高尚,可与"天地"并存。"文章",泛指著作。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文章岁久而弥光。"唐《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下联的"冠"字雄浑,用以称关公"文章"(即诵读遵循《春秋》之所为)盖世,能够超越"古今"。皇恩同雨露神道比乾坤--中国台湾苗栗关帝庙联 佚名在台湾,关公除享有大陆的全部尊号外,还有"恩主公"、"恩主爷"的特别称呼。此联即颂"恩主"之"恩"。"皇恩",东汉《西京赋》:"皇恩溥,洪德施。"谓皇帝的恩德。"雨露",雨和露,亦偏指雨水。明刘基《御柳》诗:"皇恩天地同生育,雨露无私而自知。"用以比喻恩泽。"神祗道",神,神灵。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比干,纣之忠臣也。倘神道有知,明我以忠见杀。"此处专指庙内供奉的关帝。"乾坤",《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用以指天地。联语先指因"皇恩"浩荡,"雨露"润泽,唯此才有财力建庙,也才有心情拜祭。接着又写关帝的神灵与天地同在,想必其定当显圣而护国佑民。文字虽少,互为关照,情文并茂,自悟其妙。忠义照千古威灵显五洲--美国纽约关帝庙联 佚名纽约关帝庙建于1994年7月。"忠义",忠贞义烈。《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曹操曰:"素慕云长忠义,今日幸得相见,足慰平生之望。""威灵",显赫的声威。宋叶適《上殿札子》:"赖陛下威灵远畅,始得以匹敌往来耳。""五洲",旧分世界为五大洲,常用"五大洲"代称世界,亦省为"五洲"。清孙诒让《周礼政要保商》:"西商挟其财力之富,雄视五洲。"《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显",显扬,显耀。作为题写在异国他乡的关帝庙联,用"五洲"与"千古"相对,充分表现了关羽精神传播之悠久,影响之深远。日本神户关帝庙也有五言联云:"精忠扶汉业;德泽荫侨民第三章 [六言联]汉室难容吴魏书堂好展春秋--湖北赤壁关帝庙联 佚名三国吴置蒲圻县,境内"赤壁"为当年"赤壁大战"之处。1998年改蒲圻为赤壁市。清赵翼《赤壁》诗:"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汉室",指刘氏所建汉朝。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上联写关羽辅佐之蜀汉当为"汉室"正统,"难容"二字,表明了不愿与"吴魏"鼎足而立的志向。"书堂",书房。宋陆游《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下联写关羽在"书堂"拜读《春秋》,"好展"二字,证明了他深得要旨,学以致用。正是悟得《春秋》大义,才使之"见诸行事之实",尽展抱负,成为"允文允武"之英雄豪杰。正气常留宇宙丹心直贯古今--澳大利亚墨尔本四邑会馆关帝庙联 佚名"四邑",指广东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四县。由于地域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又都崇奉关公,所以于清咸丰六年(1856)共建"四邑会馆"时,特意设关帝庙以便共同敬奉和祭祀。在一些关帝庙的联语中,常以"天地"与"古今"相对。此联特意用了"宇宙"二字,更见匠心。"宇宙"原本就有"天地"义,如《淮南子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可现今人们对"宇宙"的理解,则是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故在为建在澳大利亚的关帝庙题联时,选用"宇宙"二字,更加表明关公文化的影响深远。劲节常摩星斗精忠直薄云天--河南洛阳关林石坊门联 佚名明万历年间,神宗亲赐关林坊名"义烈"。自此"儿童喜护门前树,士女争趋庙内龛"(明房楠《谒关冢》诗)。"劲节",谓坚贞的节操。南朝梁范云《咏寒松》:"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摩",接触。"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亦用以喻超群的才华。"精忠",称纯洁而忠贞。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比干匪躬,而剖心于精忠。""云天",高空。《大宗师》:"黄帝得之,以登云天。"上下联"摩"与"薄"同义,皆指迫近。同时又以为人所熟知之空中"星斗"和"云天"为喻,颂扬关羽忠义仁勇的可贵精神,称其如"星斗"般明亮,似"云天"般高洁,令人瞩目,令人钦仰。诚者无贰无杂气也至大至刚--河南洛阳关林石坊门联 佚名"诚",真诚,忠诚。《易乾》:"闲邪存其诚。"孔颖达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诚者",诚信忠贞之人。《管子枢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至诚则金石为开。"皆言"诚"之可贵。"无贰",谓没有异心。"无杂",谓没有杂念。《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中,关羽曾毅然发誓称:"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上联即以"无贰无杂"盛赞关羽之精忠至"诚",指明其没有任何的异心和杂念,竭尽全力辅佐先主,匡扶汉室。明范廷弼《谒关帝君墓祠》诗:"忠坟落日凝残照,正气横虚低暮岑。"下联取《孟子公孙丑上》"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语,誉赞关羽之"气"浩然,可钦可敬。易曰刚健中正书云文武神圣--河南洛阳关林石坊门联 佚名"易",即《易》,亦称《周易》。"刚健中正",出自《易乾》:"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孔颖达疏:"谓纯阳刚健,其性刚强,其行劲健。"指坚强有力,忠直纯正。"书",即《尚书》,亦称《书经》,与《周易》同为儒家经典。"文武神圣",出自《书大禹谟》:"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称文武兼备,有如神圣。选用儒家重要典籍之语合为一联,借以对崇尚《春秋》的关羽做出评述和誉赞,可谓一脉相承,适意会心,极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鹤膝格所嵌"中神"二字,可理解为此中有神,理当祭拜。凫胫格则嵌"正圣"二字,意思也很明确:关公者,"正乃圣也"。悠悠乾坤共老昭昭日月争光--江苏昆山汉寿亭侯庙联 佚名《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可见"亭侯"仅是一个食禄于亭的列侯,也就是说是一个级别极小的爵位,不过这却是关羽最早的正式封号。此间能用"汉寿亭侯"作为庙名,表明对关羽的崇仰并非开始于其称帝之后。《楚辞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其中"悠悠"指历史久长。"昭昭"指色泽明亮,"乾"为天,"坤"为地,"乾坤"即指天地。汉班固《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换言之,就是说关羽的英名能像天地般长存,又似日月般明亮第四章 [七言联]五夜何人能秉烛九州无处不焚香--北京地安门关帝庙联 朱翊钧朱翊钧即明神宗,公元年在位,年号万历。"五"谐"午","五夜",即午夜,指半夜。"秉烛",谓持烛以照明。上联写关羽"秉烛"夜读《春秋》。《春秋》为儒家经典,亦名《麟经》。关羽以"道阐麟经,力扶汉鼎"而为人颂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后以"九州"泛指全国。下联实写"九州"到处建有关庙,民间各行各业、妇孺长幼皆赴庙"焚香"祭祀。正是在明万历年间,关羽才被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大帝"的,关庙"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清赵翼《陔余丛考》)。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们都喜欢用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来"教化"臣民,这就是关帝庙之所以遍布天下的原因所在,也是万历皇帝朱翊钧题写此联的缘故。湖北当阳关陵亦有此联,则署为宋端宗赵昰撰,将"五夜"径直写成"午夜"。相关图书中未见记载,今依《中华对联大典》仍作明神宗题。正气钟灵开正觉神明普佑显神功--北京中南海关帝殿联 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即清朝第四代皇帝高宗,年号乾隆。公元年在位,期间统一疆土,使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平生爱好诗文书画,向以"风流皇帝"名世。"正气",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体现于人则为浩然的气概,刚正的气节。"钟灵",谓灵秀之气汇聚。"正觉",纯正的修行悟道途径。"神明",天地间一切神灵的总称。此处专指关羽。"神功",神灵的功力。联语称颂"神明"关羽的"正气",可"开正觉",能"显神功",两"正"对两"神",实赞关帝"正"为"神"也。将关帝庙建在皇宫之内,可见当时京城的关庙之盛,也足以证明历代皇帝对关帝非常重视。乾隆就曾为关帝庙御题"忠义伏魔"匾额,并特颁祭祀所用之祝文。九伐威名襄夏政千秋正统凛春王--北京兵部署关帝庙联 佚名"九伐",古代指对九种罪恶的讨伐,后泛指征伐。"威名",威望,名声。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诗:"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襄",辅佐相助。"夏政",夏朝国政。夏后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相传禹之子启经九伐遂继王位。上联借以指关羽为辅佐蜀汉而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威名"大振。"正统",封建社会某一王朝统一全国后,对其相承系统的自称。"春王",按《春秋》体例,鲁十二公之元年均应书"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书"正月"二字,后遂以"春王"指代新春正月。这里则以"春王正月"后相接的"公即位"作解,用以称"即位"之"公",联中即指关公,并以"春"与"夏"工对。下联意思是说,作为"千秋正统"的事业,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是关羽的忠义精神。河南周口关帝庙也有此联,文字略有不同,为:"九伐威名震夏牧;千秋正气凛春王。"义道配成仁者勇险夷不避大而刚--北京广西会馆关公像联 佚名"义道",正义和道德。"配成",配合而成。《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仁者勇",即"仁勇者",有仁德的勇敢者。宋《祭堂兄子正文》:"仁者之勇,雷霆不移。""险夷",崎岖与平坦,喻艰难与顺利。总理《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险夷不变孟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大而刚",即《孟子公孙丑上》所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形容人的浩然之气广大坚强。联语集中颂赞关羽为尊"义道"而"险夷不避"的浩然之气与仁勇之德,择词精当,贴切传神。此间另有集《孟子》句联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失其赤子之心。"德泽春秋滋圣帝功高万世赞新天--山西运城常平关帝祖祠联 佚名常平是关羽的故里。相传关帝祖祠最早就是关公的故宅。当地至今还保留有清乾隆年间所刻"关圣故宅"石碑一通。乡人因感慕其德,便在此建祠奉祀。《子解老》:"有道之君,外无怨仇于邻敌,而内有德泽于人民。"《尚书大传》卷二:"清庙升歌者,歌先人之功烈德泽也。"上联称颂"圣帝"关公"惠荫群伦"的"德泽",并指明这皆源于《春秋》的滋润濡染。清张鹏翮《关帝像赞》称关公"《春秋》之旨,独得其宗"。下联盛赞关公"汉室砥柱"的丰功伟业,可谓至高无上,定将"万世"颂扬。其"德"其"功",令人钦仰,也激人奋进,盛世"新天",告慰忠魂。情重桃园铭结义心酬汉室淡封侯--山西运城常平关帝祖祠联 俞德泉俞德泉,四川叙永人。我国首位对联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等职。"铭",铭记,永志不忘。上联写关羽同刘备、张飞"桃园结盟,誓以同死"之事。清毛宗岗修订评刻《三国演义》时,就"桃园结义"的誓词评说道:有"上报国家"的忠义,"下安黎庶"的仁义,"救困扶危"的侠义,兄弟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情义。鉴于此,毛宗岗满腔热忱地将关羽塑造成"义绝"的感人形象。"酬",酬谢,报答。"淡",淡然;冷淡。下联赞关羽辅佐刘备匡扶汉室正统的赤胆忠心。正因此,关羽对曹操表奏朝廷封其汉寿亭侯淡然处之,这才有了"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的动人故事。此联主旨鲜明,简洁工稳,义重情真,别有神韵。义薄云天垂万古忠昭日月著千秋--贵州贵定阳宝山关帝宫联 石达开石达开,清广西贵县人。咸丰年间参加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为著名将领,后封为翼王。太平军发生内讧后,率军转入黔滇川等地。《隋书经籍志》有"精义薄乎云天"之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有"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之喻。联语正是借为人所熟知的比喻,突出颂扬关帝的仁"义"和"忠"勇。写来之所以浅近通俗,目的在于使偏远地区文化落后的百姓容易理解,也使自己所带义军的将士受到激励。此联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关公不仅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同样受到欲推翻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们的敬仰。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处处为梁山之盟。"太平天国的《天情道理书》就明确提出以关羽为榜样:"扫灭世间妖百万,英雄胜比汉关张。"正因此,石达开才在驻军贵定期间,不仅拜谒了关帝宫,还特意撰书此联。后被镌刻山门之上,至今可见。伦肆遥指英帝苑敦谊克绍汉天威--英国伦敦华埠牌坊联 佚名牌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所以在世界各地凡有华人或华人后裔聚居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牌坊,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形象化标志,高高地矗立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所说之"肆"指作坊店铺。"伦肆",既可释为伦敦的商埠;又可视为有序的集市。"英",指英国。"帝苑",既指帝国苑囿,亦可指建在此间的关帝庙宇。"敦谊",敦厚友善之情谊。"克绍",能够继承。"汉",古指华夏族、汉族及其活动范围。宋马永卿《□真子》卷一:"今夷狄谓中国为汉。"此处代指中国。"汉"与"天威"相连,又隐指关羽当年匡扶汉室正统时的神威。此联以鹤顶格嵌"伦敦"地名,又用鹤膝格嵌"英汉"二字,扣合自然,巧寓抒怀,可谓独出心机,自有妙趣。志在春秋扶汉室光昭日月庇人间--马来西亚马六甲关帝殿联 佚名马来西亚为华人的重要侨居国,随着华人在此繁衍生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此生根开花。清康熙十二年(1673),旅居马六甲的华人甲必丹(即领袖)郑芳扬倡导建"青云亭",成为星马两地最古老的庙宇。庙亭共有三大殿,正殿供观世音菩萨,右殿供妈祖天后,左殿供关帝圣君。此联即为左殿关帝殿而题。在众多的关帝庙中,都可见到"志在春秋"、"汉室砥柱"、"光昭日月"、"福庇丰盈"等匾额,作者正是将这些凝练简洁之语,经筛选组合而成七言联。"光昭"之"光",指灵光,即帝王或圣贤的德泽。"庇",庇荫,庇佑。联语在盛赞关羽立《春秋》之壮志,护蜀汉之正统的同时,又表明了祈盼辉如日月的关帝能够惠泽流畅、福佑人间的美好愿望。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香港特别行政区长洲关公忠义亭联 佚名宋苏轼《晁错论》:"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上联誉赞关公之"志"。称其"志"实循《春秋》之道,为匡扶汉室正统而建功立业,"志在汉功也在汉",诚如解州关帝庙端门背面正中题刻,为"扶汉人物"也。明焦□读《关公复曹操书》后曰:"帝之忠,皎然与日月争光。"清毛宗岗修订评刻《三国演义》时,也称关羽"做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下联颂扬关公之"忠"。并借此将亭名"忠义"二字嵌入,同时又以两"同"对两"在",弘扬关羽之"志",推崇关帝之"功",誉赞关公之"忠",颂扬关圣之"义",与"忠义亭"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不少关帝庙中也有此联,因为不考虑借嵌"忠义"而切亭名,故下联首字为"心",读来心悦诚服也。正大光明同日月端严雄秀镇乾坤--山西河津樊村关帝庙联 任文翰任文翰,清同治十二年(1886)进士。其余不详。"正大光明",典出《易大壮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矣。"《易履辞》:"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指言行正派而襟怀坦诚。宋《答周益公书》:"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端严",端庄严谨。明宋濂《柳先生行状》:"燕居默坐,端严若神。""雄秀",雄威挺秀。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似此皆精警雄秀。""乾坤",用以指天地。联语以"同"、"镇"二字将前后联结,又用"日月"之光辉、"乾坤"之永存,誉赞关公的优秀品格与可贵精神,简洁明快,格调清新,内涵深刻,韵味厚醇。浩气千秋昭日月英灵万古震纲常--河南社旗山陕会馆旗杆联 佚名1965年,以南阳原赊旗镇(现名社旗镇)为中心,合并周边毗邻地区新设社旗县。社旗在清朝前期已发展成为"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豫南重镇。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的山陕会馆,是该县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联见会馆门前左右两侧的铁制旗杆,巍然屹立,格外醒目。明杨继盛《就义》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意思是为正义事业献身的人,他留给世间的是永不消失的浩然之气。上联正是以此颂赞关公的浩然正气可与日月争光,千秋永放异彩。清孙枝蔚《谒金龙四大王庙》诗:"凤泗真人坐战船,英灵助战吕梁边。"称神灵的英魂依然会激励鼓舞后来者去勇敢地战斗。下联也用此意,颂扬关公的英灵守护着纲常正统,万古震撼人心。浩气已吞吴并魏庥光常荫晋与泰--河南社旗山陕会馆照壁联 佚名社旗山陕会馆兴建时,"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历经137年才全部建成,雄伟壮观,极有气势。"照壁",旧时筑于寺庙、广宅前的墙屏。与正门相对,作遮蔽、装饰之用,多饰以图案、文字。此间照壁仿北京九龙壁而建,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正中横书"义冠古今"四个大字。"浩气",正大刚直之气。唐牟融《谢惠剑》诗:"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上联颂赞关羽生前在征吴伐魏中建有卓越功勋,"吞"字颇有气势。"庥光",指福□荫庇之光。"晋"是山西省的简称,"秦"为陕西省的简称。因两省相邻,早在春秋时就互为婚姻,故有"秦晋之好"、"秦晋之盟"成语。下联称关羽逝后成圣广布惠德,"荫"字饱含深情。作为镌刻在山陕会馆中颂赞关帝之联,甚是工稳,甚为恰切。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河南社旗山陕会馆照壁内联 佚名"经壁",即孔壁。孔子故宅的墙壁。据传古文经出于壁中,故称。此联因题照壁,故用"经壁"之典。"媲",匹配;比得上。"美富",语出《论语子张》:"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旧时"官"指房屋,住舍。原本是子贡颂赞老师孔子的话。联中用以代指孔子。"羹墙",《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后以"羹墙"为追念前辈或仰慕圣贤的意思。"英灵",犹英魂,对逝者的美称。此联用典古朴,感情充溢,将关羽同古代圣贤相联系,使之形象更加高大,充分表达了山陕众商与关公的地域亲情与敬重深情,同时也由衷表明了以关公为楷模、崇尚信义而经商的决心。义存汉室丹心耿志在春秋浩气长--河南洛阳关林石坊柱联 张立勋张立勋,清代人,道光元年(1821)诰授中宪大夫,主持关陵牌坊的修建。期间撰书此联。坊额题"刚健中正"四字,语出《易乾》,誉关公"其性刚强,其行劲健"。联语正是对坊额之义的扩充与延伸。"义",道义,仁义。"丹心",赤诚的心。"耿",光明,照耀。"志",志向,意志。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浩气",正气,浩然之气。"长",长久,长存。联意为:关公的忠义旨在匡扶汉室正统,赤胆忠心永放光芒;其立志遵循《春秋》道义而建功立业,浩然之气万古长存。与此相似的关帝庙联还有"万古丹心盟日月;千年义气表春秋"(甘肃古浪)、"心存汉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书"(台湾新竹)等。千秋志气光南洛万古精灵映北邙--河南洛阳关林石坊柱联 高镐高镐,生平不详。此联书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5)孟冬。"志气",意志和精神。"南洛",即洛南。洛阳以位于洛水之阳而得名,关林又在洛阳市南7千米处,故称。明房楠《谒关冢》诗:"将军高冢洛城南,伏腊牲豚社鼓酣。""光",光耀,光大。"精灵",精灵之气。古人认为是形成万物的本原。"映",映照,衬托。"北邙",山名,即邙山。因在洛阳之北,故名。唐王建《北邙行》诗:"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俗语也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之说。此联紧紧围绕关林所在之地洛阳来写,用语直白,却余韵如缕,读来令人心悠神远。此间另有七言联云:"忠义双垂安社稷;声威并著破奸瞒。"盖世英雄皈圣域终天仇恨绕神丘--河南洛阳关林石坊柱联 汪丙中汪丙中,明末清初河南新安人,其余不详。此联题于明崇祯六年(1633)正月。"盖世",压倒一世,没有人能与之相比。《史记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皈",佛家语,同"归"。"圣域",犹言圣洁的地域。联指洛阳。"终天",终身。一般用于死丧永别等不幸之事。如"抱恨终天"。联中"仇恨",针对杀害关羽的孙吴而言。"神丘",本指祭社神之坛,亦指神山。此处指关公墓冢。诵读关林大殿前石碑上所刻明范廷弼《谒关帝君墓祠》诗,有助加深对此联的理解。诗句为:"雒阳城外汉侯林,桧老松风带汉阴。三鼎未酬一统志,中原不死万年心。忠坟落日凝残照,正气横虚低暮岑。系马祠前不忍去,唏嘘吊古几长吟。"三分疆域抔土万古纲常第一人--河南洛阳关林石坊柱联 陆襄钺陆襄钺,字吾山,清山西孝义人。咸丰八年(1858)副榜,官至浙江督粮道。光绪六年(1880)任河南知府期间,为关林撰书此联。"三分",谓一分为三,指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三国演义》仅第三十四回,就两次提及"三分",一曰:"髀肉复生犹感叹,怎教寰宇不三分?"二曰:"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疆域",国土,国境,"抔土",一捧之土,借指坟墓。上联围绕关林是埋葬关羽首级之地而写,称人生前不论多么风光,死后亦只占"抔土"之地。重要的是有如下联所说,关羽是"万古纲常第一人"。即忠于《春秋》礼仪,忠于汉室正统,正因此才被尊为纲常楷模,忠义典型。"抔土"也为之荣光显耀,受人尊崇。联语文字质朴,感情真挚,评价得当,足以服人。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河南洛阳关林关冢联 吴微吴微,清代文人,生平不详。此联撰题敬献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夏。是年为关冢外的砖砌围墙修筑石墓门,墓门之额为"钟灵处"三字。"钟灵",谓灵异之气汇聚。此处之"灵"又有"英灵"之意。冢前石坊上有"中央宛在"的题刻。"宛",好像,仿佛。"神",指关公的魂魄神灵。"上苑",皇家的园林。东汉光武帝时建"上林苑",故址在今洛阳市东。"乘仙鹤",旧时谓仙人驾鹤归天。"骨",指关羽的首级遗骨。"天中",天的中央。此处称关林所在之处与"天中"相对应。"隐",藏而不露。"睡龙",潜伏水底的蛟龙。"隐睡龙"即指关公在这里有如睡熟般的安息。此联以"鹤"、"龙"喻指关羽,化悲为敬,生动传神,读之可见其风骨,能觉其神韵。吴宫花草埋幽径魏国山河半夕阳--河南周口关帝庙联 佚名周口关帝庙由陕西商人于清顺治、康熙年间兴建,为豫东地区保留较好的古建筑群。这是一副广泛用在各地关帝庙中的集句联。上联集自唐《登金陵凤凰台》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意思是说建都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的三国东吴及后来的东晋,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一代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下联集自唐李益《鹳雀楼》诗:"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诗中"魏国"本指战国七强之一,联语借指三国曹魏,以"半夕阳"喻指有如落日般很快消失。总之,这副集句联以曾经一□时□赫的"吴宫"、"魏国"最终皆衰颓失落,进一步突显关羽"神明如在,百代崇祀"的不朽与荣耀。颂赞关公却不提本人一字,全从蜀汉之敌国"吴"、"魏"落笔,此谓之反衬法。可谓集引自然,内涵丰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英雄几见称夫子豪杰如斯乃圣人--湖北孝感关帝庙联 夏力恕夏力恕,字观川,清湖北孝感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山西乡试正考官。"英雄",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几见",何曾见;少见。"如斯",如此。"豪杰",才能出众、豪迈杰出之人。同书第一回的回目即为:"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圣人",旧时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此联以"夫子"对应"英雄",以"圣人"对应"豪杰",所有称谓皆指关羽,可谓盛赞有加,意蕴充盈,极有情致,言为心声。河南洛阳关林也有联云:"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唯公号帝君。"竹醉千竿传劲节花开三月想桃园--福建漳州东山关帝庙联 佚名东山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之后屡有修葺扩建。庙依山而筑,规模壮观。数百年历经台风、地震,迄无损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不少与三国蜀汉人物有关的纪念建筑中,都有《汉夫子风雨竹》诗画石碣,妙在借风雨之时竹叶交叉、疏密有致的变化,组成一首五言小诗:"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留名。"通常为两碣,头两句见《风竹》碣,后两句见《雨竹》碣。相传诗画是关羽所绘,故称之为《汉夫子风雨竹》,旨在表明其对刘备及汉室的忠贞。亦有将两碣合二为一的,所绘之图略有不同,诗句也稍有变动。此联妙在由"竹"之有坚实之节,引出"劲节"一词,以赞关圣忠贞不移之节操。"醉"字有沉浸、自豪意。又由"花"提及刘关张结义之"桃园"。此联语不求丽,意则深长,令人于不尽的回味中产生美好的联想。与"桃园"有关的联语又见台湾省台南关帝庙:"结桃园兄贤弟义;扶汉室君圣臣忠。"甘肃庆阳关帝庙联亦云:"马到五关思兄弟;花开三月想桃园。"江袅余烟思汉鼎花开三月想桃园--湖北当阳关陵正殿联 佚名清沈曰霖《晋人麈诗话关侯祠联》:"独乩笔一联云:风袅余烟悲汉鼎;花开三月忆桃园。"所说"乩笔",指扶乩中假托神灵书写的字迹。"扶乩"实为旧时占卜的一种巫术,因关公被民间尤为崇奉,所以便被所谓的"乩仙"请来降临"乩坛"。作者对原联稍作改易,将祭祀所见"余烟"缭绕,喻为思念"汉鼎"(蜀汉社稷)的忠义浩气。同时由"花开三月"触景生情,想到关羽当年与刘备、张飞的"桃园"结义。清仁宗嘉庆为正殿御书匾额"灵威攸宅",称这里是关圣大帝威灵所居之地。联语写关羽在此所"思"所"想",更见其"忠"其"义"。可谓追思感怀,由衷凭吊,既富雅趣,又饶情味。但与乾坤存正气不将成败论英雄--湖北当阳关陵牌坊联 王岱王岱,清江苏常熟人,廪贡生,耽于诗,尤擅画梅。"成败",成功与失败。《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生死,圣主明于成败之事。""成败论英雄"即"成败论人",《朱子语类》卷八三:"左氏有一个大病,是他好以成败论人。"即以成功或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联语作者一反这样的观点,明确主张"不将成败论英雄"。在对关羽未能实现匡复汉室大业的结果表示惋惜的同时,又为他那"但与乾坤存"的浩然"正气"感到欣慰。《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有诗云:"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同书第二十四回又有诗云:"忠贞千古在,成败复谁论。"清万邦荣《偶感》诗:"成败何足论?英雄自有真。"读这些,会有助于理解作者撰书此联的用心。湖北当阳麦城遗址亦有联云:"志扶汉室,威震华夏,忠义凛然参天地;白衣偷渡,兵溃麦城,成败岂足论英雄。"夕阳丘首三分土古道江头一片碑--湖北当阳关陵神道碑亭联 郑克昌郑克昌,生平不详。民间称关陵是"五阳之地",即关羽"身困当阳,脚蹬汉阳,手垂沔阳,头枕洛阳,脸朝太阳"。这个流传甚广的传说,为关陵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夕阳",傍晚的太阳,喻晚景。"丘首",犹首丘。相传狐狸死时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喻怀恋故乡。清唐孙华《涿州怀古》诗:"三分巴蜀功成后,魂魄犹应恋故都。"上联写因"三分"天下而使关羽葬于异地,借"丘首"之典表达其思念家乡、魂归故里的愿望。"古道",古老的道路。此处实指荆襄古道,借指关羽追随刘备匡扶汉室的正道。"江头",江边,江岸。下联写关羽令人感慨的归宿。"一片碑"既指此处实有的神道碑,也寓指为关羽树碑立传,铭记在心。当年正气扶元气万世人心仰赤心--湖北当阳关陵牌坊联 翠峰翠峰,生平不详。当阳关陵还有一个特别现象,即关陵后面的树木都没有树梢。当地人解释说,这些树木颇具传奇色彩。"正气",指浩然气概,刚正气节。宋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元气",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清王韬《论时务书》:"治国之道,先在养其元气。"此联以两"气"对两"心",盛赞关羽的"正气"与"赤心",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此联读之气爽心清,心旷气昂,可谓扣人心弦,别有气韵。千秋义勇无双士万代衣冠第一人--湖北当阳关陵后殿联 佚名唐郎士元《壮缪侯庙别友人》诗:"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所说"万人敌",语出《三国志魏书程昱传》:"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指勇力可敌万人。诗用以寓含"无双"、"第一"之意。后殿有清文宗咸丰御书匾额"万世人极",意为千秋万代人们效法的最高榜样。此联正是对匾额四字的阐释,借"无双"、"第一"等日常用语褒赞关公,突出其"义勇"之可贵,风采之高洁。类似的联语还有:"果然第一英雄,忠在君臣,义在兄弟,使不忠不义人,对此应觉愧煞;真个无双豪杰,德兼文武,行兼春秋,唯有德有行者,拜焉愈显灵通。"山西运城籍的当代对联艺术家杨振生为解州关帝庙题联云:"生在此,长在此,魂归在此,此间庙貌无双地;大于天,高于天,气壮于天,天下武人第一尊。"马骑赤兔走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湖北当阳关陵马殿联 佚名"赤兔",骏马名。《三国演义》第四回有《咏赤兔马》诗:"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初为吕布坐骑,后归关羽。关羽即殁,赤兔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明万丙年间封赤兔马为"追风伯"。解州关帝庙有"追风伯祠"。"刀偃青龙",刀类兵器名。因形如偃月,并雕有青龙,故称。同书第一回写:"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此联出自同书第二十七回咏赞关羽诗之颔联,原诗上句"走"作"行"。"马骑赤兔"、"刀偃青龙"均为倒装,实为"骑赤兔马"、"偃青龙刀",以关羽的坐骑及兵器代指本人,誉赞其"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壮举。与此联相似的还有山西解州关帝庙联:"青龙偃月刀无敌;赤兔追风马有情。"湖北秭归关帝庙联:"赤兔踏翻曹社稷;青龙扶起汉江山。"河北平山天桂山关帝庙联:"赤兔马千秋雄壮;青龙刀万古不磨。"山东潍坊关帝庙联:"匹马嘶回千里月;单刀笑指一江风。"贵州遵义关帝庙联:"殿耸堂撑千岁柏;神归天倚万人刀。"甘肃榆中关帝庙联:"青龙偃尽千秋月;赤兔追踪万里风。"河南偃师关帝庙联:"帝业归来,青龙刀偃缑山月;神公如在,赤兔马嘶□岭风。"令人难忘的是,1938年春节,山西临县的群众在关帝庙贴了这样一联:"跨赤兔马冲锋歼日寇;提青龙刀陷阵斩倭贼"。充分表达了奋起抗战、卫国保家的决心,同时也证明了对联在斗争中有其重要的宣传性和特殊的战斗性。玉阶本无菩提树泉水清濯稔恶心--湖北当阳玉泉山玉泉寺联 佚名玉泉山一名堆蓝山,又名覆船山,山势超然突兀,气势磅礴,素有"三楚名山"之誉。《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写关公去世之后,阴魂不散,后经普静长老点化,英魂顿悟,稽首皈依,后往往在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东麓建玉泉寺,"石壁开精舍,金光照法筵",四时致祭。《佛祖统记智者传》就记载有智□建玉泉寺时见关羽幻像的传说,后将关羽列为该寺的护法伽蓝,也即护法神。"菩提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大约与佛教同时传入我国。佛教用"菩提"指豁然彻悟的境界。"清濯",洗涤;祛除。"稔恶",丑恶;罪恶深重。此联以鹤顶格嵌"玉泉"二字,表明所建寺庙之缘由,并用清泉可濯"稔恶心"暗寓"关公显圣"之影响,极具传奇色彩。瓶中杨柳桃园景案上春秋菩提经--甘肃陇西关帝庙联 佚名"瓶",指净瓶,亦称净水瓶。《释氏要览》卷中:"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唐李华《东都圣善寺无畏三藏碑》:"观音大圣在日轮中,手执净瓶,注水于地中。""杨柳",指杨柳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手中所持杨柳枝,所沾净瓶之水喻称是能使万物复苏的甘露。因庙内同祀观音菩萨,故上联先写菩萨手中所执之物,由"杨柳"春风自然引出令人陶醉的"桃园景致",寓指关羽与刘备、张飞的"桃园结义"。他们立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所作所为,与观音的"救苦救难,普济众生"是一致的。下联又将"案上"关公爱读的《春秋》与佛教的《菩提经》相提并论,表明在弘扬正义、驱逐邪恶方面,二者拥有相同点。联语结合巧妙,浑成自然,意象生动,神思驰骋,读来引人入胜。民间又有题关帝、观音合祠联曰:"至勇至刚,能文能武,无上将军;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孤忠耿耿光三界峻节巍巍峙一峰--甘肃甘谷大像山关帝庙联 佚名甘谷县在甘肃省天水市西部、渭河流域,境内有大像山,因此间大佛塑像于十余里外亦可望见而名。清任其昌《游大像山》诗云:"三里楼台五里亭,携朋登览旧时经。岩头云涌朝金像,龙背人来入画屏。"此联结合大像山高耸且有佛像而写。"孤忠",不求人体察的忠贞节操,亦指忠贞自持之人。"耿耿",明亮,显著。"光",照耀,使之光彩夺目。"三界",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此指天地人三界。"峻节",高尚的节操。"巍巍",崇高伟大。"峙",耸立。"一峰",指大像山。联语正是借此间佛像的灵光普照,誉赞关公的忠义精神永放光芒;又用山峰的巍峨耸峙,比喻关公的品德节操至美高尚。燕颔格嵌"忠节"二字,更见其忠节彰显,茂德维嘉。可谓主旨明确,诸字关联,妙喻生辉,尽传神韵。心之光明犹火也神之变化其龙乎--江苏某地关帝庙 彭元瑞彭元瑞,字掌仍,号云楣,清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谥文勤。此联见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三:"视学江苏......为一刹题句,其正殿奉关帝,左右奉火神、龙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火正,司火官。神话以祝融为火神。《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写诸葛亮火烧新野时,就有诗云:"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龙神",即龙王,神话传说中专管兴云布雨之事。如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中供龙王的庙就称"广润灵雨祠"。关帝左右奉火、龙二神,以示将听关帝指令,广施惠泽,造福百姓。联语借火神"火"之耀眼"光明",赞誉关羽忠义之"心"明亮;又用龙神"龙"之飞腾"变化",叙述关羽被尊封为"神"之灵异。可谓就地取材,借此言彼,相互烘托,妙不可言。涂山西望心思蜀淮水东流恨入吴--安徽怀远涂山关帝庙联 佚名涂山相传是大禹会诸侯计议治水之处,山也因大禹妻涂山氏在此望夫化石而名。明杨瞻《登涂山》诗:"万方归沧海,永赖当年疏凿功。"受五言联"江声犹带蜀;山色欲吞吴"的影响,此作亦借山水抒怀,写"涂山"因建有关帝庙而增添了"心思蜀"之意,流经此处的"淮水"也加剧了"恨入吴"之情。山水如此有情有义,显然是受到了关羽忠勇德义的感化。联语用此典型的拟人手法,衬托出庙主关公的生动形象,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四川巫山关帝庙联:"山势西来犹护蜀;江声东下欲吞吴。"甘肃兰州金山寺三圣庙联:"山势西回犹顾汉;涛声东下欲吞吴。"所用艺术手法与此联相同。三人三姓三结义一君一臣一圣人--江苏镇江三义阁联 佚名《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即写刘备、关羽和张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同书第二十六回写关羽回答张辽所提"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何如"问题时说:"我与兄,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又君臣也。"之后第七十七回又有诗赞关羽:"人杰唯追古解良,士民争拜关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此联将刘关张"三结义"的关系特点予以凝练概括,巧用数字,饱含情思。河北涿州是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地方,此间的三义宫有这样的宣传语:"三国演义从这里开篇;桃园义气到此处寻根"。所言极是,颇具吸引力。福建泉州三义庙有联云:"三义宏图谋一统;千秋浩气感万民。"台湾台南关帝庙有联云:"结桃园兄贤弟义;扶汉室君圣臣忠。"江苏南京三圣殿亦有联云:"是君是臣,大业三分撑汉室;宜兄宜弟,高风千古仰桃园。"文武一龛如在上弟兄同节此登高--河北正定文昌关帝合祀庙联 吴省钦吴省钦,字充之,号白华,清江苏南汇(今属上海)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他视学正定时奉召回京,而接替者恰为其弟吴省兰,时值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影响,故有此作。"在上",《书吕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孔颖达疏:"言尧恭行敬敬之道在于上位。"后因以"在上"尊称帝王圣人。"文昌",旧传主文运之星宿,亦称文曲星。文昌庙内多祭孔子。联中"文武一龛"即指文武圣人孔子、关羽合龛共祠。下联的"同节"既指重阳节,又指同样的礼节。"登高"也为双义,一指重阳日登临高处之节俗,一指钦仰德高在上的二圣。万古勋名垂竹帛千秋忠义壮河山--甘肃临潭新城关帝庙联 佚名"勋名",《后汉书张奂传》:"及为将帅,果有勋名。"指功名。"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宋陆游《秋日村舍》诗:"忠诚所感金石开,勉建功名垂竹帛。"《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写徐庶临别又顾谓诸将曰:"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忠义",忠贞义烈。《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列女传》:"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联语颂扬关羽的丰功伟绩名载史册,万古流传;忠勇仁义壮美山河,千秋咏赞。甘肃张掖关帝庙亦有联云:"万古丹心盟日月;千秋义气表春秋。"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国衣冠拜冕旒--关帝庙通用集句联 佚名此为集句联,多见于各地关帝庙。上联出自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原本是写诸葛亮屈处偏隅,运筹帷幄,遂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处借以表明关羽忠贞义勇,亦为"三分割据"建有赫赫功绩。下联出自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所言"衣冠"本指士大夫的穿戴,联中代指各地的关公崇拜者。"冕旒"本是天子的冠饰,联中作为被封成帝王的关羽的代称。集引自然,雅切生动。又有在此联后加字而成的新联:"万国衣冠拜冕旒,生民来未有夫子也;三分割据纡筹策,知我者其唯春秋乎?"心上人大哥三弟眼中钉北魏东吴--山东济宁关帝庙联 佚名"眼中钉",语出唐冯贽《云仙杂记拔丁钱》:"赵在礼在宋州,所为不法,百姓苦之。一日制下,移镇永兴,百姓相贺曰:‘眼中拔却钉矣,可不快哉!'"比喻最痛恶的人或事物。上联写关羽桃园三结义,与意在篡汉的"大哥三弟"刘备、张飞同心同德。下联叙关羽忠肝义胆,疾恶如仇,与"北魏东吴"不共戴天。联语朴实,不加雕琢,却真切自然,好懂易记。"目"即为"眼"。甘肃民乐永固关帝庙有联云:"心上有天悬日月;目中无地着孙曹。"清李承衔《自怡轩楹联剩话》中载有某屠户所敬一联云:"一片心大哥三弟;两件事曹操孙权。"评述说:"语太不经,而生气勃勃,颇足解秽。"第五章 [八言联]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谋道贯古今--湖北利川磨刀溪关帝庙联 佚名磨刀溪在利川谋道镇,相传因关公在此磨刀而得名,后在磨刀石近处建关帝庙。"大丈夫",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子。《三国演义》第四回有诗云:"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同书第五十回有"大丈夫以信义为重"之语。之后第六十三回写关羽接过镇守荆州的印绶,又说:"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垂",留待,流传。"宇宙",世界。"士君子",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宋欧阳修《廉耻说》:"廉耻,士君子之大节。""谋道",探求事理和道义等,谓认真用心于学。此联妙在巧用"磨刀溪"和"谋道镇"地名,描绘关公"磨刀"杀贼寇、"谋道"读《春秋》的英雄形象,诚为"大丈夫"神威显赫,名震中外;"士君子"佳誉永存,声贯古今。清末四川总督赵尔丰到此,撰书一副五言联云:"既磨刀尚武;应谋道修文。"临大节而不可夺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某地关帝庙联 佚名《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何晏集解:"大节,安国家,定社稷。"所言"不可夺"者,其"志"也。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上联正是用肯定语写雄心壮志,赞关羽面临关系存亡安危的大事时,殚精竭虑而坚贞不移。"若是",如此,这样。《史记韩非列传》:"吾所以告子,著是而已。"下联以设问句写丰功伟业,称关羽之所以能够如此,自是"圣人"而无疑。甘肃榆中兴隆山关帝庙也有联云:"志在春秋,明大义,振纲常,全节尽名,精忠不愧武夫子;心明法语,悟真空,凝神气,护国佑民,灵应足当大圣人。"乃所愿则学孔子也知我者其唯春秋乎--黑龙江虎林关帝庙联 佚名清雍正年间(),四处来虎林采人参者甚多,其中一些人致富后,集资修建了这座关帝庙。由于它是我国东北部中俄边境上的唯一古建筑,所以有"东方第一庙"之誉。上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原意是说:我虽然未能做到像古圣人那样,不过我的愿望则是学习孔子。下联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原意是说:撰著《春秋》这样重要的史书,原本是天子的事情,如今由我孔子来完成,那么不论想要了解或准备责怪我,所凭的恐怕就是这部《春秋》了。此联围绕庙内关羽读《春秋》塑像而写,集句精当,运用自如,将"亚圣"孟子的论述,变成"武圣"关羽的所说,兼及对"文圣"孔子的颂扬,充分表明了关羽的忠义儒雅,别有意趣,耐人寻味,对关羽愈发充满钦敬之情。儒雅神威真天人也智仁义勇非丈夫乎--甘肃宕昌哈达铺三义庙联 佚名"儒雅",谓风度文雅飘逸。"神威",神奇的威力。《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有诗赞关羽云:"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明文征明《题圣像》诗:"有文无武不威如,有武无文不丈夫。谁似将军文而武,战袍不脱夜观书。""天人",指仙人,神人。"智仁",《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同"智"。"义勇",为正义而付之的勇敢行为。《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联语从诸多方面,并用肯定或反问的手法,对关羽"真天人"、大"丈夫"的形象予以颂扬。与武侯两表寿千古继孔门四书增一经--江苏苏州关帝庙联 何又雄何又雄,字淡如,清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同治元年(1862)举人,官广东高要教谕,后在省港教书为生。为人幽默风趣,号称"岭南八怪"之一。关羽以勇武著称,虽喜读《春秋》,但并无著述。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在将关羽推上神坛的同时,假托其名的《关帝经书》也就应"运"而生了。常见的有《关帝觉世真经》、《关帝永命真经》、《关帝明圣经》等。此联就是作者见庙内供有《关帝觉世真经》而特意题写的。称关帝的"经书"原自"明圣",实能"觉世",必将"永命",可以同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一样千古流传,同时还可视为"孔门"儒学典籍《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之后新增加的一部。此联可见作者擅长诙谐联作的特点,所评所议不足为凭。不过使我们获知确有《关帝经书》行世的特殊文化现象。至大至刚,塞乎天地讨乱讨贼,志在春秋--某地关帝庙联 董其昌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明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工书法,擅山水画,为一代大家。关公的形象气宇轩昂,关公的仁义气贯长虹,关公的勇武气冲霄汉,关公的故事气壮山河。上联围绕关公之"气"而写,"气"乃"浩然之气"。用《孟子公孙丑上》中语:"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民间流传有关羽三代"皆习《春秋》"的故事,并有"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的治家格言,其中所说"好书"即为《春秋》。下联着重关公之"志"而写,"志"乃"凌云壮志"。颂扬关羽遵循《春秋》义理,讨伐叛乱及贼寇,建立了不朽的功业。联语凝练蕴藉,韵味悠长。乃神乃圣,振古铄今至大至刚,参天两地--河南社旗关帝庙联 佚名"振古铄今",犹"震古铄今",指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梁启超《张博望班定远合传》第一节:"顾能以人事与天然争,以造震古铄今之大业。""参天两地","参"通"三"。"参天两地"为《易》卦立数之义。《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孔颖达疏:"倚,立也。......取奇数于天,取偶数于地。"清俞樾《诸子平议》:"阳之数以三而奇,阴之数以二而偶,所谓参天两地也。"后引申为人之品德可与天地相比。此联也以通常惯用的"古今"、"天地"之语,颂赞关公的英名和功业,正气与德泽,不过略加变易,古语妙用,温故知新,颇多回味。河南洛阳关林也有联云:"贯日忠心,昭彰天地;薄云义气,振铄古今。"气塞天地,能配天地志在春秋,长享春秋--河南许昌关帝庙春秋楼联 佚名关羽被曹操拜为偏将军后,得以厚礼相待,其中就有赐府院一座。关羽将其分为两院,皇嫂住内院,自己住外院。后世因关羽之高风亮节,将此建筑格局称为"两院英风"。《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有诗云:"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春秋楼即关羽当初秉烛读《春秋》的地方,故楼名冠以"春秋"二字。"配",匹敌,媲美。《管子形势》:"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享",享有,受用。此联明显是在四言联基础上写成的,同样是颂扬关羽的浩然正气和《春秋》大志,却妙在了"天地"、"春秋"相继两现,由"塞"而得以"能配",因"在"则可以"长享",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切景抒怀,寓意更丰。道贯古今,德参造化惠昭日月,义薄云天--中国台湾南投日月潭文武庙联 佚名日月潭又名水沙连,是全岛最大的天然湖。湖中有小岛珠仔屿,岛北为日潭,岛南为月潭,各以其形似而得名。为享有盛誉的风景名胜区,山腰湖畔兴建寺庙楼宇甚多,文武庙就是其中之一。《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韩诗外传》:"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德,国家之基也。"这些都说明了"道"与"德"的重要性。上联颂赞孔子、关羽的"道德"不仅直"贯古今"永在人间,还"参造化"更见创造化育之灵异。三国魏曹植《矫志》诗:"泽如凯风,惠如时雨。"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诗:"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下联褒扬文武二圣的惠泽明如"日月",永放光芒;义节高入"云天",令人崇仰。"惠昭日月"四字,更与"日月潭"胜景相切,别有情趣。乃圣乃神,位隆北坎允文允武,德耀南离--广东广州三帝庙联 鲍俊鲍俊,字宗垣,号逸卿,清广东香山(今中山)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官刑部山西司主事。晚年主丰湖书院。三帝庙因同祀文昌、北帝、关圣而名。"文昌"即文昌帝君,是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后为道教所承袭。旧时多为读书人所崇祀。"北帝"为主北方之神。《后汉书王梁传》:"王梁主卫作玄武。"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按玄武即道家所奉之真武帝。"坎"为《易》卦名,代表水,为北方之卦。"离"亦为卦名,代表火,为南方之卦。与三帝庙建在南方之广州相切。联语文字虽简,却将原本颂赞关帝的"乃圣乃神"、"允文允武"八个字,成为三帝共享的盛誉之词,不过由此兼及三帝之"位"与"德",并以"隆"、"耀"二字予以褒赞,极富韵味,颇有情趣。此间另有以鹤顶格嵌"关圣"二字的七言联云:"关帝威仪维汉鼎;圣君德泽护台疆。"忠义参天,出于至性宫墙数仞,仰之弥高--甘肃天水山陕会馆关帝像联 佚名"参天",高出云天。"至性",纯贞的性情。"宫墙数仞",出自《论语子张》:"譬之宫墙,......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称师门为"宫墙"。"仞",古代长度或高度。一仞为七尺(或说八尺)。"仰之弥高",出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是颜渊对孔子学说的赞叹之语。联意为:"忠义"之所以高过云天,那是出自英雄纯贞的本性;会馆的"宫墙"已有"数仞",只因馆内供奉有"乃圣乃神"的关帝,所以瞻仰时会觉得更加巍峨高耸。秦晋商人将会馆与关公紧密联系在一起,目的就是"敬关羽,崇忠义,叙乡谊,通商机,谋赢利"。联语充分表达了"山陕"两地经商者对"崇信重义"关公的由衷崇拜,旨在共同遵循"信义为上,利从义来"的行为准则。大义参天,秉烛达旦精忠报国,怒发冲冠--湖北仙桃关岳庙联 佚名明代世人尊奉之民族气节而建庙祀之,后清廷唯恐由此激化种族矛盾,遂竭力褒扬关公而建武庙。辛亥革命后去此偏颇,明令以关羽、岳飞同祀武庙,称关岳庙。上联写关羽。《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有"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的描述,实为颂赞关公不乱君臣之礼的"大义参天"。后多以"秉烛达旦"指关羽夜读《春秋》,并将关羽的"大义"皆归功于"志在春秋矢不移"(见《关帝志》卷三)。下联写岳飞。相传岳母在岳飞背上所刺四字为"尽忠报国",义同"精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岳飞所写《满江红》词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句,用太史公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奇语,表明对入据中原金兵的警惕,以及对自坏长城佞臣的愤慨。"怒发冲冠"正是"精忠报国"的情感表达。上下联前后句皆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读来启人思考,余味不尽。如孟之刚,气配义道继孔而圣,志在春秋。--浙江杭州西湖关帝庙联 许□许□,字梦西,号太眉,清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咸丰初举孝廉方正,不赴。主讲道南书院。上联"如孟之刚"之"孟",指誉为"亚圣"的孟子。"刚"指《孟子公孙丑上》中所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气配义道",亦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指"气"的形成必须与"义"和"道"相融合,否则就不会有气势。而关公正具有如孟子所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下联"继孔而圣"之"孔",指尊为"文圣"的孔子。指明关羽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圣"人。同时强调关羽的雄心壮"志",皆因熟读孔子所著《春秋》而立。此联文字庄重,关联巧妙,概括精要,不落俗套。翊汉明忠,山犹西向吞吴饮恨,水自东流--湖南邵阳双清公园关圣殿联 佚名邵阳有资、邵二水相汇,宋代始建双清亭,公园也因此得名。此间还有亦建于宋代的康济庙,"康济"二字为宋徽宗赵佶的御笔。到清代后,朝廷愈发推崇关公,遂于康熙年间将康济庙改成关圣殿。"翊",辅佐,护卫。"翊汉"即指关羽匡扶汉室正统。"明忠",表明精诚忠贞。上联用"山"为喻,突出关公忠勇威武,坚贞刚毅,"西向"望蜀汉,誉赞其心忠。"吞吴",吞并孙吴。"饮恨",抱恨含冤。意指关公未曾灭掉孙吴,反倒被其杀害,自是心有不甘,功败垂成。下联以"水"为喻,表明关公"吞吴"心切,"饮恨"难释,"东流"永不停,颂扬其志恒。联语虽短,内涵丰富,比喻形象,生动感人。三晋英灵,笃生夫子四时报赛,先酌乡人--上海关帝庙联 恽毓龄恽毓龄,清咸丰年间江苏常州人,其余不详。"三晋",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后以"三晋"为山西的别称。"笃生",三国魏曹植《皇子生颂》:"喜月令辰,笃生圣嗣。"谓生而得天独厚。明清"官摄其祭"的祝文中,就有"发祥应运,圣嗣笃生"、"德能昌后,笃生神武之英"等语。"报赛",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唐王建《赛神曲》:"但愿牛羊满家宅,十月报赛南山神。"后泛指谢神。联语强调关羽的祖籍"三晋",对其视若"英灵"、誉为"夫子"感到当之无愧,引以为荣。同时借"报赛"之习俗,表明"乡人"对"夫子"的尊崇,字朴情真,句简意浓。帝德龙章,长开泰运天生神武,羽展鸿图--泰国关帝庙联 佚名"帝德",本指天子的品德。《吕氏春秋古乐》:"帝舜乃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此指被封为"帝"的关羽的品德。"龙章",不凡的风采。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伟龙章之秀质。""泰运",大运,好运。此联以"泰运"、"鸿图"表达人们拜祭关帝而期盼达到的目的,也充分说明关羽在海外的巨大影响。妙在联中出现关羽之"羽"字,"云长"之"长"字,泰国之"泰"字,借题发挥,着实有趣。泰国北柳龙福寺文武圣殿有联云:"天下文明开觉路;人间忠义护禅宫。"泰国北榄刘关张赵四姓"龙岗亲义会"联云:"念先人义结古城,全心全意匡汉室;欣我辈会聚北榄,群策群力展鸿猷。"义炳乾坤,宏开影像兴来豪杰,大振良图--澳大利亚本迪戈关帝庙联 佚名清圣祖康熙有为关帝庙御题匾额,即"义炳乾坤"四字。"炳",光明,显著。汉扬雄《法言君子》:"或问圣人之言,炳若丹青。""影像",肖像,画像。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除夕》:"世胄之家,致祭宗祠,悬挂影像。""兴来",犹言恭请而来。此指建庙崇祀关羽。"豪杰",豪迈杰出的人。此指"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之一的关羽。"良图",妥善的谋划,远大的谋略。清姚鼐《过天门山》诗:"所以豪杰士,竹帛奋良图。"联意为:关羽忠义节操感天动地,人们到处为他塑像拜祭;关公豪杰盖世令人敬仰,必将鼓舞民众精神大振,宏图大展第六章 [九言联]行之以忠,未有夫子也学而不厌,其唯春秋乎--河北保定关帝庙联 佚名《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可见"忠"就是忠诚。也就是说,为人做事要尽心竭力,克尽厥职。上联的"行之以忠",即为此意。同时又用"未有夫子也"的肯定语,称颂在尽"忠"方面,没有人能超过关"夫子"。"学而不厌",语出《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指对于学习永远不可以满足。下联又用"其唯春秋乎"的感叹语,指明关羽在读《春秋》一书时正是如此。清张鹏翮《关帝像赞》云:"义存汉室,致主以忠。《春秋》之旨,独得其宗。"读之更有助于理解联意。此间还有一联云:"自修齐,至平治,不啻四书内十章大学;寓褒贬,别善恶,恍若五经中一部春秋。"义勇腾云,一朝兄和弟忠心贯日,千秋帝与王--中国台湾台南关帝庙联 佚名"腾云",传说中指驾云飞行。此处比喻崇高。"一朝",一时,一旦。此指关羽和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之时。"兄和弟",指结义后亲如骨肉兄弟。"千秋",既为人死的婉言,又形容岁月长久。"帝与王",指关羽去世之后历经多年获有诸多封号。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称:"蜀汉一朝君臣相与之际,实旷三代后所无有也。"联以"腾云"与"贯日"喻赞关羽的"义勇"和"忠心",尤为允当。充分证明关羽的异姓骨肉深情,涵盖君臣纲常伦理。湖北松滋关帝庙有联云:"至大至刚,是集义所生者;宜兄宜弟,与为仁之本欤。"江苏南京三义殿也有联云:"是君是臣,大业三分撑汉室;宜兄宜弟,高风千古仰桃园。"独来独往,为英雄本色大仁大勇,真圣哲楷模--中国台湾屏东关帝庙联 于右任于右任,字伯循,近代陕西三原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早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后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等职。"独来独往",本指特立独行的人,摆脱万物的挂碍,自由往来于天地间。联中指《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所写"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和第六十六回所叙"关云长单刀赴会"之"英雄"壮举,也即联语所云"为英雄本色"。书中有诗赞曰:"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圣哲",指具有超人道德才智的人。亦以称帝王。"楷模",典范,榜样。下联提及关羽最具代表性的"大仁大勇",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 偶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