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凭良心说说自己京都工资业界良心是多少

京都动画,因为其英文名Kyoto Animation中Ani的音译为阿尼,所以也被称为京阿尼。

说到京阿尼的创立就要先说一下20世纪末日本的动漫业的发展,当时绝大多数的动画公司和绝大多数动画制作人才都集中在东京,所以其他地方的一些动画公司就长久的受无人可用的窘境。而有一种公司却不受这种限制,那就是外包公司,这些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上色、背景等技术含量低的活。而今天我们的主人公京阿尼的前身就是一家身处京都(关西地区)的外包公司。

1981年创始人八田阳子成立工作室,而八田阳子之前就有过在手冢治虫的工作室工作的经历。之后开始陆续开始承包一些动画的制作工作,因其高质量的制作水平逐渐在业内小有名声。

1999年京都正式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社长为八田阳子的丈夫八田英明。

2000年,京都动画将旗下大阪工作室独立成为关系企业,命名为“AnimationDo”,这一举动说明京都已经不再想只做一些动画公司的外包工作,而是想要自己制作动画。

2003年,京都接手了《全金属狂潮》校园篇,因其出色的制作水平获得广泛好评。

2005年,京都又制作了《全金属狂潮》的续作《全金属狂潮TSR》,效果也很好。同年,京都改编了著名galgame公司key社的“催泪三部曲”的第一部《AIR》,因其有着galgame的出色的剧本和京都高水准的作画,使得《AIR》的水平远超出同期的其他作品。

2006年,这一年不仅是京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日本动漫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京都改编了角川书库名下的轻小说《凉宫春日的忧郁》,这部动画不仅使得京都的名声大振,也因其在轻改的幻想喜剧方面的标杆式的演绎,使得《凉宫》成为最成功的、最瞩目的、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轻改动画。

同年,京都还改编了key社“催泪三部曲”的第二部《Kanon》(中文译名《雪之少女》),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7年,又是京都赚的盆满钵满的一年。这一年,key社看到京都对自己的作品的成功改编后终于将“催泪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key社最看重的一部《CLANNAD》交给了京都,同样这部动画也取得了巨大的反响。

同年,京都还改编了角川书店的四格漫画《幸运☆星》,将京都自己独特的制作风格和原作很好的融合,使得做到了原作四格漫画不能做到的程度。

2009年,京都紧接着制作了《CLANNAD》的续作《CLANNAD AFTER STORY》,凭借优秀的剧本和令人震惊的真实感这部动画到达了一个其他动画难以达到的高度,被众多人称为神作、本命(小编也是),同时这部动画也是京都在动漫界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2009年,一直在改编他人作品的京阿尼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开始尝试自己原创动画,于是在09年出现了京都最黑的一段历史。京都的原创动画《Munto》,虽然在画质上还是有很高的保证,但因为剧本的质量无法与之前的轻小说和galgame相比,导致销量惨淡,是京都原创动画的一大失败。

虽然自己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京都依然没忘改编别人的优秀作品,于是同年,京都改编了四格漫画《K-ON!》(中文译名《轻音少女》),京都的这部动画直接在日本掀起一股热潮,动画的音乐也广受好评。同时也开启了废萌系的先河。

同时,京都还重制了《凉宫春日的忧郁》,并在年底放出了剧场版《凉宫春日的消失》,以8.46亿日元的票房获得巨大成功。

2010年,京都制作了《K-ON!》(中文译名《轻音少女》)的第二季,依靠第一季的人气,第二季依旧火的一塌糊涂。

2011年,京都改编了漫画《日常》,风格与之前的《幸运星》相似,虽然内容十分有趣,作画也是一如既往的优秀,但销量却不如人意。

同年年底,京都放出了《轻音少女》剧场版,最终以19亿日元的票房收官,成为京都票房榜的第二名,展现了京都一贯的精品风格。

2012年,京都改编角川的小说《冰菓》,因其人设、作画的质量十分精良,同时其剧本的设计十分精致,获得一致好评。

这部作品堪称京都剧情向作品的巅峰,同时这部作品也将京都动画在时间线上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稍后再讲。

总结京都发展的前半部分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默默无闻的外包公司能做到如今的这种程度,其核心要素就是质量,通过高质量的作品使得人们知道在远离首都动画圈的京都地区,还有一家这么优秀的公司。说到京都出品的动画,或许有人会担心其剧本精不精彩,但没人会担心其画面会不会崩。京都就是这么一家让人放心的动画公司。

这样的业界质量也源于京阿尼独特的运营模式,京都虽然已经是一家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但公司的员工数量却不多。京都的每个员工都是京都一手带上来的,所以京阿尼里的人才可谓数不胜数,人才积压也是常有的事,但京都给员工的福利在动画公司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很多员工跳槽的事并不是很多(当然山本宽这是个特例,我们以后会讲),京阿尼的员工里,有能力者很多,但每部动画的监督只有一个,所以“在京都画原画的员工可以去其他公司当作画总监”这种说法确实有可能。不过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京阿尼并不会为了赶进度而降低作画质量,不用像其他公司一样去赶档期,从而保证每部作品都是精品。京阿尼的这种制作模式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工匠精神”。

同时,也可以看出,京都的成功动画绝大多数都是靠改编他人的成功作品,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作品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也能保障是受观众欢迎的题材。但京都本身更想做原创,一方面能使自己的利润更大,另一方面也可以证明自己确实能独立的制作动画。无论是京都现在极力想从人们的记忆中抹除的堪称京都最大黑历史的那本杂志——《京阿尼BON!》,还是已经成为惨案的那部《Munto》,都是京阿尼在原创道路上栽的跟头。但即使这样,京都也依然想做原创,于是就创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文库——Ka文库。

在《冰菓》之后,京都就决定将自家Ka文库的轻小说动画化,这就开启了京都历史新的篇章。

京阿尼怀着雄心壮志建立了自己的轻小说文库——Ka文库。说到创建Ka文库的建立原由就不得不提堪称京阿尼最大黑历史的一部杂志——《京阿尼BON!》,早在《凉宫》大火之时,京阿尼就想自己做原创,于是创立了这本漫画杂志,而其中的内容就是有京都自家的总监和们创作的,比如山本宽的《特搜战队》、武本康弘的《恋爱是勇往向前》以及木上益治的《Munto》。

可以说这部《京阿尼BON!》是京都野心的见证,自《CLANNAD》后京都的名气和制作质量就被人们广泛认可,可以说被京都选定动画化的作品都是预定的佳作。而京都也想通过做原创来获取更大的利润。

于是京都在08年决定根据网上投票来将《京阿尼BON!》中的作品动画化,于是就有了《Munto》,可以说《Munto》京阿尼自己的第一部原创作品,京阿尼也希望自己的这一次尝试能将自己带向更高的层次,但《Munto》却出乎京阿尼的预料完全崩盘了。说到《Munto》的崩盘。

其实并不意外,从作画的水准来说,京阿尼的实力并没有退步,正真使这部作品崩盘的原因其实就是剧本,说白了就是画面很好故事很老套。但这也不能怪人家木上益治,毕竟你让一个画分镜的来写剧本也是强人所难。不过这次失败也让京都吸取了教训,于是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剧本,京都于11年创立了被称为“史上最弱轻小说文库”的KA文库(KA Esuma)。

京都的意思很明确,希望通过自己创建文库来吸引优秀的轻小说作品,然后改编成动画,这样就能使动画带来的收益一分不差的都收到京都自己手里。

2012年,KA文库创立后京都拿出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中二病也要谈恋爱!》,一方面因为京都的人气,另一方面因为这部作品的主题依旧是当时很火热同时也是京都十分擅长的关于少男少女的日常情感故事。所以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算是为KA模式开了个好头。

2013年,京都继《Munto》后的又一部原创动画《玉子市场》播出。虽然京都再次展现了令人惊讶的作画水平,但因剧本的趣味不足,成绩也是差强人意。

同年,第一部以女性观众为定义的作品《Free!》播出。这也是一部改编自KA文库的作品,也是京都少有的主要角色都是男生的作品,因为迎合了广大女性的喜好所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同年,京都还推出了一部同样改编自KA文库的作品《境界的彼方》,虽然对剧情的魔改过大,但猝不及防的暴死也令京都深受打击。(小编还是挺喜欢这部番的,为栗山未来打call!)

2014年,京都推出了《中二病》的第二部《中二病也想谈恋爱!恋》以及剧场版。但第二部因为京都对剧情的魔改过大,导致一些看过漫画的观众可能不太适应,加之剧情方面有些老套,所以销量来说不如第一季。

同年,《玉子市场》的剧场版《玉子爱情故事》上映,取得很好的反响,获得极高的赞誉。

同年,京都制作了《Free!》第二季,同样大获成功。

同年,京都还改编自轻小说家贺东招二(《全金属狂潮》的作者)原作的轻小说《甘城辉煌乐园救世主》,但也惨淡收场。

2015年,京都改编了宝岛社的作品《吹响!上低音号》,凭借高超的作画水准和高质量的剧本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京都又一个实力的象征,也因此诞生了“京吹”这种京都的真爱粉。

2016年,改编自KA文库的《无彩限的怪灵世界》播出,但却以失败告终,这部作品也是经典的京都失败作品。

同年,京都改编了讲谈社的作品,推出了电影《声之形》,这部电影取得了京都所有剧场版作品中最高的成就,无论是票房还是获奖,成为京都剧场版的巅峰。

同年,京都制作了《吹响!上低音号》第二季,同样获得一致好评。

2017年,京都改编了双叶社的同名作品《小林家的龙女仆》获得很好的反响。

2018年,改编自KA文库的《紫罗兰永恒花园》上映。

关于京都的作品历史就简单介绍到这里,然后我们来说一下京都在KA模式下这段历史。

自从KA模式建立以后,京都的道路就不再是之前的一马平川,虽然不缺佳作,但也栽过一两个跟头。单从作品方面来看,京都改编的其他文库的作品基本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而自己的原创则显得参差不齐。

而其中的特例《甘城辉煌乐园救世主》的失败则暴露出京都的另个一个弊病——魔改。对于一部轻小说,京都拿到它的第一部就是看其风格是否符合自己的风格,如果不符合,那就改。另外提一下,京都所擅长的演出风格是偏真实系的,京都做的动画画面十分细腻也表现在对镜头的运用和体现上,说通俗点就是感觉看京都的作品就像看电影一样。对这一点京都可谓做到了业界无人能及的地步,但正因此京都对京剧本的要求就有着自己的标准,从京都的作品上来看主题主要就是:校园、日常、中学生、亲情、友情、爱情、温馨、轻松。这些主题可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但也正因此,无论何时都显得没什么特色。

画面做得很好,剧本很糟糕——一直是京都最大的弊病,而KA文库的创立对这方面的改善貌似并不大。究其原因,是因为KA文库在与其他文库的竞争中毫无胜算,唯一的优点就是作品被动画化的几率高,但京都又很喜欢魔改,并且KA模式下的动画化对轻小说作家来说并没有多少好处,导致KA文库下没有优秀的轻小说作家。

但从总体上看,KA模式还是为京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无论是作品的周边销售还是几部剧场版的票房。也正因此,年,京都在TV动画上倾其全力制作KA文库下的《紫罗兰永恒花园》,在17年也只制作了一部《小林家的龙女仆》,可见京都还是想在KA模式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我们也通过京都最近的几部作品看到了京都在有意的调整自己的风格。

ACG界有句话叫:“所有京黑都是扭曲的京蜜”。京都,作为日本动画界的业界良心,虽然近几年没能在制作出能作为业界标杆的作品,但京阿尼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努力寻求着创新的方向、摸索着自己还能达到怎样的新高度,尽管在这一过程中遇到过不少的困难。更重要的是,用心做动画,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难能可贵的素质。最后,向京阿尼致敬,也向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动画从业者致敬,我永远喜欢京都动画~对,没错,我是京黑(认真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都工资业界良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