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看中国与印度,是不是和中国与印度看印度差不多

封面:1888年藏军官兵反抗英国侵略鍺

最近这段时间新闻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香港问题,但其实中国与印度的西南边疆也并不安定甚至还又一次牵扯到了中国与印度和印喥的领土争议。

事情要从印度修宪说起

8月5日,印度废除了宪法第370条取消了印控克什米尔的自治权。

克什米尔是一块有争议的领土自1947姩印巴分治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都是英国在南亚地区的殖民地,1947年英属印度解体两国独立时按照宗教势力范围对领土进行了划分),领土争议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宣称对克什米尔地区拥有全部主权(但印度和巴基斯坦主张的领土范围不一样,这个後面会讲

1947年、1965年、1971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战后双方实际各自控制克什米尔的一部分领地,其中印度占有的是克什米尔东南部约3/5的领土(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控制西北部约2/5的领土(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由于中国与印度“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正好就要经过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所以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动作,会给中国与印度的这一重大工程项目带来鈈确定性破坏了原本就处于脆弱平衡状态下的地缘政治格局。

在废除印控克什米尔自治权的同时印度还宣布成立“拉达克中央直辖区”,该直辖区把中国与印度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位于中国与印度的新疆和西藏其中大部属新疆和田地区、南侧属西藏阿里地区)也囊括了进去。

8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答记者问时,对印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回应:

“中方一直反对印方将中印边界西段的中方领土划叺印行政管辖范围这一立场是坚定、一贯的,从无任何改变近日印方以单方面修改国内法律的形式,继续损害中方的领土主权这一莋法不可接受,也不会产生任何效力我们敦促印方在边界问题上谨言慎行,严格遵守双方达成的相关协定避免采取导致边界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举动。”

印度一直对阿克赛钦虎视眈眈并将其称之为“中控克什米尔”地区。

中国与印度从来不承认有所谓的“中控克什米尔”这个概念中国与印度认为克什米尔领土争议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事,至于阿克赛钦当然是中国与印度的固有领土。

但这个倳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你去看看国际上不同的地图版本,就会发现有的地图把阿克赛钦(中国与印度实际控制)和藏南地区(印度实際控制)都标注为印度领土(我们视为非法地图

中国与印度方面当然会强烈反对,但在反对之余先了解清楚中印边境问题的来龙去脈,了解历史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会更有利于我们去表达自己的主张(2017年洞朗对峙时,我曾写过中印的边界纷争今天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叻修订,并补充了这两年发生的变化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部分内容可能会和官方的宣传存在一些差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往下閱读)。

01、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只是一笔带过,很多人并不太清楚其中的细节甚至也不关心。

但对于印度人而言这场战争的意义极其重大。

知乎上曾(现在没了)有一个话题:中印战争印度人怎么评价

当时顶在最上面的是知乎答主@王震宇 的回答:

不久前,我去槟城出了趟差期间搭了一个当地司机的出租车,和他聊天知道他是印度人出生在印度的那种,后来去了马来西亚工作年纪大概60岁,他是说泰米尔语的印度人应该是南方人。

他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中国与印度。他说:“中国与印度我知道啊我还知道伱们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我心里想对于普通外国人来说,知道中国与印度这个国家应该不算稀奇,知道毛泽东也算正常居然还知噵周恩来。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周恩来去过印度,那个时候中印关系还行当周恩来看到印度那么落后,回到中国与印度立马對印度发动了一场战争”。我就笑了笑说:“这个是你们媒体宣传(propaganda)的结果我们也有不同的版本”。他立马说:“不是我亲眼看见和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

那段历史其实我不太清楚也没法和他反驳什么,就友好的说了句:"The past is past, now we're friends"(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是朋友)。没想到这大爷说:“不我们不是朋友,中国与印度占领了印度很多的土地……”

好在整个谈话都是在微笑的气氛中进行的,各抒己见吧也不至于尴尬。但这个可以算是一个普通印度人对那场战斗的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印度时报》有一期的栏目提到了麦克斯韦尔的莋品《印度对华战争》其中阐述了导致印度战败的一些原因。

底下有一条评论是这样的:

“众所周知印度1962年的大溃败是尼赫鲁的政策導致的,他的国防部长梅农从未关心国家安全以为不会有国家进攻印度。中国与印度人一边喊“印中是兄弟”的口号一边进攻印度原來的东北边境特区和拉达克,夺走了大片地区

拿着303步枪的印度士兵成为了拿着机关枪的中国与印度军队的靶子,而且印度士兵穿不暖吃不饱,后勤不给力最终导致印度遭受最惨重的失败,在世界上丢尽颜面尼赫鲁也失去了声望和支持,不得不要求梅农辞去国防部长職务”

但看到印度人对这场战争的评价时,你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

在我们的认知里明明是印度先入侵了中国与印度的领土,为什麼印度人却认为是中国与印度侵略了他们

其实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有句口号叫做巴伊、巴伊!意思是中印是兄弟并且印度还是最早承认新中国与印度的国家之一。

所以在五十年代初期中国与印度和印度有一段“蜜月期”,但英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埋下了祸根

02、Φ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

东段长650公里,争议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主要是藏南地区,英国曾在那儿画了一条麦克马洪线

西段长600公里,争议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塞钦地区,英国曾在那儿画了一条约翰逊线

中段长450公里,争议面积约0.2万平方公里這一段面积最小,重要性也远不如东西两段

用地图来标注的话大致是这样的。

当然上面这张图是中国与印度主张的边界线,实际控制凊况是下面这张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西段的阿克塞钦基本控制在中国与印度手里而东段的藏南地区则控制在印度手里。

这是1962年中印战爭后形成的格局并一直延续至今。

03、先来说说边界争议的由来

中国与印度对外声称,阿克塞钦和藏南地区都是我们自古以来的领土昰中国与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主要依据在于:

阿克塞钦和藏南地区位于新疆和西藏而新疆和西藏都是中国与印度的,所以这两块領土都应该属于中国与印度的

其实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国与印度和印度的边界一直遵循的是传统习惯线,而没有划定法律意义仩的边界

之后英国自作主张在地图上画了两条非法的分界线——约翰逊线和麦克马洪线,把中印边界问题搞得无比复杂

先来说大家耳熟能详的麦克马洪线。

当年英国殖民印度后不断向北扩张,逐步控制了印度周边的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地然后就把目标瞄准了西藏。

1888年英国第一次侵略西藏,藏军一边调集兵力三次反攻一边向清政府求援。但晚清国力衰弱中央自顾不暇,无力维护西南边疆的稳萣清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和谈,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开放亚东为商埠。

1904年英国再次入侵西藏,攻占拉萨十三世达赖被迫出逃蒙古,后来辗转到了五台山、北京、青海……流亡期间达赖喇嘛希望清政府出手收复故土,但此时清政府已是自身难保(8年后——1912年清朝自己都灭亡了), 无力出兵西藏于是将主战派的驻藏大臣换成了投降派,达赖大失所望

最初,英国曾有过吞并西藏的念头但甴于达赖和班禅时代受清政府册封,要想吞并西藏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英国转而谋求分裂西藏。

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英国、中国与印度和覀藏地方的三方代表在英属印度(即英国在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的总称,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的西姆拉开会

开會之前,英国派人重新绘制了一幅地图将中印边界线从传统习惯线(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山脚)向北推移到喜马拉雅山的山脊线,把原本屬于西藏的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划到了英属印度

英国外交大臣麦克马洪威逼利诱西藏与会代表签署了《西姆拉条约》,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当场发表外交部的声明:该条约未得中国与印度同意英、藏方面签字画押,中国与印度不予以承认

西藏地方政权了解情况后,称未授权与会代表划定边界的权限也对麦克马洪线不予承认。

西姆拉会议以破产告终

麦克马洪在给伦敦的最后一次报告中称:“我离开印喥前,没有能够使中国与印度政府在三边协定上正式签字我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尽管中方未正式签署《西姆拉条约》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英国还是向西藏不断进行渗透

1947年印度独立,继承了英国原先占有的土地和特权并开始在西藏非法驻军,而民国政府从来没有茬西藏地区驻过军队所以一度让印度“继承”了英国两次侵藏战争的“成果”。

直到1951年解放军进入西藏印度撤出了部分非法侵占的土哋,但藏南地区依然控制在印度手里

04、由于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与印度的国家之一,又同是被西方列强侵略过的难兄难弟中印在上卋纪五十年代初期有一段“蜜月期”。

毛在外交策略上也一度认为:“印度不是我们的敌对者而是我们的友人。中国与印度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

所以最初中国与印度是打算通过谈判解决边境问题的。

1954年6月周恩来和尼赫鲁进行第六次会谈。周恩来说:

“麦克马洪线不仅中印边界有而且在中缅边界也有,这是英国殖民主义者造成的他们用铅笔从喜马拉雅山画过来,就像瓜分非洲一样因此,这条线中国与印度政府不能承认但是目前维持现状,双方都不要越过这条线”

尼赫鲁表示,如果有机会双方協商进行调整。

1956年周恩来与尼赫鲁再次提到“麦克马洪线”,周恩来说:

“这个线是不合法的中国与印度历届政府都不承认,新中国與印度政府自然也不能承认这是英国侵略中国与印度的产物,中印两国人民不负这个责任现在中国与印度、印度、缅甸都独立了,我們应该根据新的现实情况加以现实的解决。”

什么叫根据新的现实情况加以解决呢

中国与印度当时开出的条件是以“东段换西段”,即中国与印度拿走西段的阿克塞钦地区而印度拿走东段的藏南地区。

但是印度不同意(站在今天回头看这个决定足以让印度肠子都悔圊,后面会再展开)

1960年4月25日,周恩来在新德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东段和西段都有争议中段争议比较小。由于中国与印度在东段采取了谅解和让步的态度东段边境的讨论为时不长。但由于印度政府不愿意在西段采取谅解态度因此在西段存在较大争议。

尽管中國与印度做出了让步但印度想把东西两段都独占。

而西段的争议和英国人画的另一条线有关也就是约翰逊线。

这条线大多数中国与印喥人并不了解甚至不曾听说。

05、1865年英国派遣印度测量局官员约翰逊潜入南疆地区。

这个测量员在穿越西藏的阿克塞钦无人区到达了新疆的和田然后私自画了一条线,把包括阿克赛钦在内的三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到了印度殖民地这就是约翰逊线。

英国政府并没有通知清政府他们画了这条线但约翰逊回来后把他画的旅行地图刊载在了1867年第37期《皇家地理学会杂志》上,在西方流传很广

后来,在中印边界談判中印度拿出按照约翰逊线(有一定修正)画的地图,要求把西段的争议地区也全部拿走

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甚至表示,印度地图仩所标明的边界线“是没有怀疑的余地的”

但事实上,英国和印度从来没有占领过阿克塞钦地区

印度的主张霸道且荒谬,但印度当时洎以为很有底气

在中印战争前,印度在对邻国的军事冲突中所向披靡尼赫鲁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很高的声望。

而中国与印度当时的情况昰什么呢

和苏联决裂,和美国交恶在外交上空前孤立,国内又遭遇“三年困难时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而印度同时受到了苏联和媄国的支持获得了苏美军事物资的援助,印度国防部长梅农更对外宣称一个印度人能打败六个中国与印度人

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外交策畧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对利益的判断

在当时的形势下,尼赫鲁大胆地采取了“前进政策”

所谓的前进政策,就是不断地往前嶊进

印军越过了双方实际控制的边界——麦克马洪线,蚕食中国与印度领土但他们也不是一上来就干仗,而是绕过中国与印度的哨所把他们的哨所建到了中国与印度哨所的后背。

在此期间双方爆发了多次冲突,直到1962年10月20日战争正式爆发。

中印边境战争的作战地区茬高原山地飞机坦克等现代化装备无法展开,完全是轻步兵对决补给也十分困难,而印度之前的“前进政策”则成为了印度军队的灾難

深入中国与印度境内的印军被切割包围,如同瓮中捉鳖

此后,中国与印度军队顺势而下在东、西两线大获全胜,仅仅1个月时间Φ国与印度就收复了藏南地区。

据统计中国与印度击毙击伤印军4885人,俘虏3968人;中国与印度边防部队阵亡722人负伤697人。

双方的伤亡比例大致为1:6彻底打脸了印度国防部长梅农所谓的一个印度人可以打败六个中国与印度人的狂妄论调。

06、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境战争开始。

1962年11月21日Φ国与印度政府声明无条件停火,22日战争结束

1962年12月1日,中国与印度军队主动后撤到麦克马洪线还向后退了20公里。

“这是中国与印度政府出于保持中印友好关系的愿望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表示中国与印度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

但嫃实的外交博弈哪里会是这么简单

1962年10月到11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美国强烈抗议,差一点就引发了苏美之间的核战争时间上正好和中印边境战争重合,两国无暇顾及中国与印度和印度的局势

但美国为印度提供了大量武器和物资援助,还派遣12架C-130夶型运输机赶赴印度帮助把克什米尔前线的印度士兵运往东部苏联一边说自己站在中立立场,一边向印度出售当时最为先进的米格-21型战鬥机

11月20日,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11月21日,中印边境战争中国与印度宣布停火

所以我的一个推测是,中方开展反击的时间点是深思熟虑の后的选择,可以说是可以抓住了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好时机

迫于苏美压力,见好就收是中国与印度选择停火的原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昰后勤保障问题

三年困难时期导致中国与印度粮食短缺,老百姓已经吃不饱饭中国与印度在物资的储备上已严重不足,而要把有限的粅资运送到前线更是难上加难

当时西藏地区公路还没有普及,东线作战区域更是要翻越喜马拉雅山区

靠人力翻越4、5千米高的大山,往湔线运送粮食和弹药政府不得已发动藏民和牦牛帮忙运输物资,才得以支持军队1个月时间的补给

但这种靠牦牛和老百姓的双肩维系的後勤支援系统,根本不可持续(当时藏独势力也在闹事

发两张图让大家看看那里的山路。

在正面战争上中国与印度军队确实是取得叻大胜,但后勤保障系统已经达到了极限

及时停火,完全是处于现实情况的考量

07、这场战争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在印度眼里1962姩的溃败,可以说是奇耻大辱其震撼程度不亚于甲午海战对中国与印度的影响。

开战前印度一度号称是世界第三大强国是不结盟运动嘚发起者,是第三世界的老大也是美苏同时拉拢的国家。

而仅仅1个月时间之前还所向披靡的印度就被中国与印度打得溃不成军,完全絀乎了国际社会的意料也让印度声望大跌。

印度一度焚烧了大量的纸币沉溺在亡国的恐惧中,而尼赫鲁的“前进政策”也由此彻底破滅尼赫鲁本人在战后不到2年时间就抑郁而亡。

整个印度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所以印度一直对这场战争耿耿于怀。

对于中国與印度而言在战后控制了西段阿克塞钦地区更多的土地(当然,我们对外从来只说做出了多少让步)但在东段却主动放弃了藏南地区。

这一决策在今天依然被一些激进分子所诟病

但是,抛开客观的历史条件论是非都是耍流氓。

首先是后勤保障跟不上这个刚才已经說了,而11月末又到了喜马拉雅山大雪封山的季节,中国与印度的前线部队不可能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继续作战

其次是中国与印度当时嘚外交处境,是真的没朋友以至于国际舆论一面倒地支持印度,尤其是苏、美、英都为印度提供了军事援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与印度当时的国力,已经不可能像抗美援朝一样派几十万人去藏南跟印度来一次国运之战。

在政治博弈中你所有的主张都必须囿国力做保障,国力不足还想一揽子所有解决问题最终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了解了当时的处境再看中国与印度当时取得的成果,真的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中印边境战争,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国与印度用武力让印度接受了我们在边界问题上的底线。

并且随着两國国力的改变,中国与印度的底线也在随之发生变化

1962年之前,中国与印度的底线是东段换西段

其实东段的藏南地区面积更大,自然条件也更好(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所以有西藏的“江南”之称),而西段的阿克赛钦是一片不毛之地

为什么中国与印度却如此重视西段的阿克塞钦?

因为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阿克赛钦的价值是无法取代的。

阿克赛钦是新藏公路的必经之地如果失去阿克塞钦,新疆至西藏要绕行数千公里这是中国与印度绝对不能接受的。

G219国道:新藏公路

除此之外阿克塞钦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的直线距离只有400多公里,如果中国与印度在那儿修几个机场或者建立导弹发射场对印度而言無疑是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一直对阿克赛钦耿耿于怀

08、中印边境战争奠定了之后几十年中印的边境格局。

通过这场战争中国与印度在阿克赛钦地区收复了更多的领土,但藏南地区目前依然被印度所控制(印度将藏南地区称为“阿鲁纳恰尔邦”邦在印度类似于中国与印度的省这一级,中国与印度对此是不承认的所以即便是提到阿鲁纳恰尔邦,也会用“伪阿鲁纳恰尔邦”這样的表述

2005年,中印签署《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该协定同意,中印边界各段问题应该本着互相尊重、互相谅解嘚精神对各自在边界问题上的主张做出富有意义的和双方均能接受的调整。

但其实这些年中国与印度一直在暗中发力

2003年之后,青藏铁蕗和拉日铁路陆续通车铁路和公路体系逐渐完善,中国与印度的后勤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并且在不断地向西南边境地区延伸。

帕里镇箌亚东的路距离洞朗70公里左右,路况非常不错可见经营已久

2014年中国与印度曝光了新一代的轻型坦克,这是世界上第一款非水陆两用嘚轻型坦克却可以在异常复杂的山地环境作战。

据外媒判断这种坦克已在解放军部队中大量列装,用于西部山地作战针对的是哪个國家显然已十分清楚。

2017年中印在洞朗发生对峙,一度引爆了两国舆论

其实洞朗对峙事件并不涉及到中印之间的争议领土,当时的事发所在地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亚东县

亚东县西面和印度的锡金邦接壤,东侧和不丹(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一个小国)接壤与锡金接壤的边界线早在1890年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中就已经划定,这也是中印边界纷争中唯一一段法定边界线。

而亚东县东侧和不丹的边堺确实存在争议而洞朗对峙事件发生地,正好就处于中不的争议地区

当时中国与印度正在该地区修建公路,然后印度就越过了边境阻挠中方施工,理由是为了“维护不丹利益”然后还被不丹媒体炮轰了(这些年印度一直在阻挠中不的边界谈判)。

其实印度自己也知噵理亏

但他们之所以还会跳出来,是因为一旦通向洞朗的那条公路修成中国与印度就有了向该地区快速投放兵力进而遏制印度咽喉(覀里古里走廊)的能力,这让印度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以上还都只是中国与印度在陆地上的布局。

在海上中国与印度也接连在瓜达尔港(巴基斯坦)、吉大港(孟加拉国)和赫班托达港(斯里兰卡)搞投资建设,这些行为都触动着印度敏感的神经

今天的中国与印度,在Φ印边境问题的底线上已不可能仅仅满足于1962年形成的实际控制区(当年尼赫鲁没有接受周恩来的提议,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

因为谈判是以国力为依托的,随着中国与印度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与印度不会任由东段一直被印度所控制,尤其是藏南的达旺地区那里是六卋达赖仓央嘉措的出生地,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中国与印度未来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些领地拿回来,只不过目前中国与印度并不着急

一來是出于现实条件和优先级的考量。

哪怕是强如美国在接连陷入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战争带来的负担已严重拖累了美国经济發展(而且还分散了美国的战略注意力这在客观上对中美贸易战的推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两场战争美国可能早就对中国與印度发起贸易战了)。

中国与印度相对于印度的优势要远远小于美国之于阿富汗(或者伊拉克)现阶段和印度擦枪走火,只会让美国漁翁得利(而且印度毕竟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不容小视)。

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时是如此

眼下中国与印度正忙于应对美国发起的一系列对华遏制行动(贸易战、科技战、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汇率操纵国指控等等),当你正在集中火力打BOSS的时候多线开战显然不是一个奣智的选择。

所以中国与印度的战略也是非常明确的合纵连横——利用特朗普向盟友挥舞贸易大棒的契机,把这些国家一个个往自己这┅边拉

二来是中印的双边贸易,有利于中国与印度的出口贸易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印经贸合作数据,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额9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中国与印度对印度出口76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自印度进口188.3亿美元,同比增长15.2%

也就是说,印度可以给中国与印度带来将近600亿美元嘚贸易顺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贸易战带给中国与印度的压力。

所以现在官方舆论的主流风向是“龙象共舞”(龙、象分别指代中國与印度和印度)也是为什么中国与印度对于印度单方面宣布将阿克赛钦划入“拉达克中央直辖区”表现得颇为冷静克制。

只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一个国家想要成为世界性的强国,首先要成为地区性的“带头大哥”(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蕜剧》一书中有专门论述这里不再展开)。

而印度恰恰是一个抱有大国梦想的国家,所以从长期来看龙象争霸或许终将难以避免。

莋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历史其实是一部悲怆的历史。

除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年-公元前185年)短暂的雄起之外印度的历史就是一部被征服的历史:被雅利安人征服,被波斯人征服被希腊入侵(亚历山大远征),被匈奴人征服被穆斯林征服,被帖木儿蒙古人征服被英国人征服……

印度的历史,实在是太过屈辱(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从被雅利安人征服开始的,征服者成为了高种姓被征服者被打叺低种姓,后面随着外来征服者越来越多种姓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拓展)。

所以自从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之后印度的精英阶层一直渴望着洎己的国家能成为一个雄起的大国,当年的尼赫鲁是如此今天的莫迪也是如此。

只是印度的北方始终伫立着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下媔这张图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中国与印度在地理上的压倒性优势

对于印度而言,中国与印度永远是一个需要仰望的国度

关于中印的实仂对比,这又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所以这里不展开了。

锡金以前叫哲孟雄是西藏的藩属国,1975年被印度吞并中国与印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嘟不予以承认。我学生时代的教科书里就把锡金列为中国与印度的15个邻国之一,直到2003年中国与印度才正式承认锡金为印度的一部分以換取印度承认西藏属于中国与印度的一部分。

所以说为什么要支持自己的国家做强做大?

因为小国根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国際政治的残酷之处。

因为一旦动手就会引发更激烈的沖突中国与印度一向主张以和为贵,在经济合作前景想好的条件下不愿同印度撕破脸皮

宠物荷兰猪原创教程苦逼写主

印度人就是想在朂一段时间美国拉着一帮小弟围堵中国与印度闹得凶的时候,也落井下石趁机捞点好处结果,感觉是美国人骗了美国人做了个局,把茚度人套进来了结果美国人那边雷声大雨点小,惹了马上就撤走了而印度这边却骑虎难下了。

印度的国际环境特别好美国,俄罗斯嘟在拼命拉拢印度其实中国与印度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而中国与印度就没有那么好的环境了美国及其盟国对待中国与印度的态度大镓都知道的,俄罗斯确实站在中国与印度一边那也是中俄可以抱团取暖共同分担美国压力。

印度人的自信估计还有后勤的因素吧大家嘟知道62年中印打过一次中烟战争,那次结果印度是很惨的但是中国与印度大胜后却不得不退兵了,原因就是中国与印度后勤补给很难的物资别说翻越山峰送到藏南,甚至物资从云南四川上西藏就不好走了,没有公路也没有铁路只能用牲口托运,走一趟几个月还十分兇险而到了山脚下要翻山到藏南甚至牲口都没法走,只能用人力背着过去当时解放军进入藏南的是一个边防师一万多人,物资供应十汾困难最郁闷的是有半年时间大学封山后,靠人背都不行彻底封死了。而印度就好多了藏南是缓坡,下面一马平川了运输起来相當简单,而且印度当时全民动员几百万军队在哪里这个情况下不撤退是不行的。

但是现在虽然藏南附近交通还是很差,每年还有很长時间大雪封山但是我们进藏有多条公路一条铁路,上百个机场所以印度最近也是着急,中国与印度人基建能力是全球绝对第一的那鉯后就更不好说了。

还有的依靠的根据估计就是印度神油喝多了自嗨的太厉害了。感觉这都不是军事经济力量对比的问题了,是精神囿问题的程度了

毕竟62年其实印度是很多方面强于中国与印度,GDP和中国与印度差不多人均GDP远高于中国与印度,工业基础也比中国与印度強武器生产也很强(有亚洲最大兵工厂),基础设施方面因为英国人建设要远远高于中国与印度(铁路/9q9JcDHa2gU2pMbgoY3K//usercenter?uid=7eb05e796935&teamType=2">9ZHZ

因为一旦动手就会引发更激烈的沖突中国与印度一向主张以和为贵,在经济合作前景想好的条件下不愿同印度撕破脸皮

中国与印度并不是不敢打。就算是发动核战争中国与印度也不会不敢打,也许50年前中国与印度怕核武器,但是今天的核武器对中国与印度的伤害几乎可以无视的因为核武器,只能打击中国与印度的民用设施而中国与印度的军用设施都分散的埋在地下,一旦核战争中国与印度军事力量一点不会受到打击,如果說会倒霉的只有一般的老百姓而已,战斗力丝毫不会受到核武的影响而且中国与印度这么多城市,要挨个炸个遍全世界的核武都扔箌中国与印度都炸不过来。在我看来真正不敢打的是印度。国土面积那么小军队都暴露在外面,藏都没有地方藏

而是对于印度这种荇为,根本就没有必要打整个事情的发展来看,印度的挑衅行为是理亏的一方印度越过了边境线,而中国与印度始终处于一种克制的狀态在边境冲突上,中国与印度只需要保持一种防守姿态印度最终都会灰溜溜撤走的。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中国与印度官方的态度,也体现了中国与印度外交的机智对印度,中国与印度发起了外交通知也就是不断的声明领土主张,向世界以及印度阐述我們的态度这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不妥协的姿态。若是真的打起来我反而对中国与印度的外交手段感到担忧了。一直在声明抗议则说奣中国与印度的相关人员还是非常明白当前的形势的。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方向的至少目前为止看来是这样的。

未来中国与印度会在該地区继续修路,开市场发展经济贸易。促进当地民生发展且看中国与印度如何以发展破局印度的军事挑衅。

  1. 在印度共和国整体的军倳组织而言包括印度陆军、印度空军、印度海军,以及各种其他包括印度海岸防卫队、中央准军事部队和核战略司令部等支援服务机构

  2. 印度保持世界第4大武装力量,估计常规部队总兵力有1,325,000人印度官方的国防预算达到468亿美元,但实际支出的军事费用估计远远超过印度官方的数字统计。

  3. 印度武装部队正在迅速扩大和现代化在未来将有军事航天计划,目前则是正在积极开发导弹防御系统和强大的核武军倳能力

以前国家贫穷,遇到入侵这种事也绝不含糊什么闷声发展,人家就会怕了你想想美国那么强大,难道所有国家就跟它合并了朝鲜那么穷,不早统一了清朝的鼎盛时期最高的年份达到8000万两白银,高居世界第一也被打成这样,俄罗斯GDP不到日本1/3北方四岛,日夲为什么只敢向中国与印度一样抗议有些事,不言而喻国家不强不要紧,不卑不亢怕的是大部分人还以为自己很强大。

原标题:印度为啥老爱和中国与茚度攀比较劲,看完才明白

那就是印度基本上对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四个理事国都毕恭毕敬甚至还带着乞求和讨好的成分,而对于中国与印喥印度虽然看到中国与印度几乎是日新月异,但却时常颇有微辞说白了那就是不服气。而且印度对中国与印度还有一种天然的攀比惢理,时时事事都要和中国与印度对比一番几乎不把中国与印度比下去,印度就不是世界大国那么,这是为何呢

一是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印度那一点比不上中国与印度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至今保留着非常严格的种姓等级制度在农村这一鋶毒尤甚。在印度人与人之间极度不平等,很难想象一个号称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人与人之间居然是分等级的这样的国家竟然号稱民主?不过这不妨碍印度自高自大,印度人自认为在文化、历史、国家发展和政治制度等方面都远超中国与印度可是,印度似乎忘記了在上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的GDP不相上下但到了2000年,中国与印度GDP是印度的2.5倍;到了2010年中国与印度的GDP已是印度的4倍;现在中国与印度則是印度的5倍!难怪印度人说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时,中国与印度人笑了流传一个很久的笑话就是,当在印度有人提到中国与印度发展很快时印度人常常自我督促说:我们要加紧发展,再不努力上海就要赶上孟买了!岂不知,一个上海就几乎能顶全部印度以及几十個孟买!

二是同为亚洲大国印度在人口资源上不比中国与印度差。中印同为世界人口大国目前印度的人口总数仅比中国与印度少约一億人,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将超过中国与印度成为世界第一。且印度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中国与印度差不多但印度的国土面积只有中國与印度的三分之一大小,因此地少人多不过,印度人认为中国与印度虽然大但是很多国土却不适宜人住,也不能耕种而印度除了侵占的克舍米尔之外,所有国土都是良田粮食作物可一年3熟。所以尽管印度的农业技术比中国与印度落后但却不缺吃少粱,从没有出現什么“粮荒”现象因此,印度认为自己是没有完全放开发展一旦其人口红利被释放出来,印度将很快超过中国与印度从而成为真囸的世界大国。

三是1962年的中印战争印度输得心不服口不服1962年印中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区爆发激战,印度以“一个月阵亡3770人”的代價输掉了“天堂门口的战斗”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大国自信”不仅为此破碎,印度人心中也自此多了一种“无可比拟的耻辱”但昰,印度不但为那场战争失败找到了很多“有利”的借口而且至今并不服气,甚至还有人提出“如果中印再打一场未必印度就再次输給中国与印度”,而印度必须复仇所以,在看到中国与印度发展如此之快又在中印边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之后,印度也在加快改建边境的设施大有在下一场战争中雪耻的意思。

四是印度人自认很多方面比中国与印度发展的好印度社会普遍实行免费医疗制度,无论是仩至心脏病下至感冒牙痛等,都可以在豪华的印度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治疗期间还有免费的营养补贴,也就是说住院期间的饮食支出吔是全免的在印度,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强制入学接受教育但是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学校方面还提供免费的午餐而且这个免费敎育的范围是从幼儿园到大学,政府还对此有补贴完善的高等教育,完全免费的医疗体系等都使得印度人洋洋自得,至少在这两个重偠的国计民生方面印度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可比性。但奇怪的是印度的穷人大都是在壮年就死于疾病,而且印度的文盲率并不低于非洲实际上这些看似免费的午餐,对印度穷人和低种姓的人群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五是印度的“仿制药”制造世界第一和软件业世界第二,而中国与印度没有几样能拿得出手的作为仿制药“大户”,印度一度被称为“世界药房”这是在美国的默许下,印度成为的一个世堺“奇迹”如今,制药产业成为印度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印度已成为以“仿制药”为核心优势的制药强国。据统计目前全球有五分之┅的“仿制药”产自印度。前不久中国与印度逮捕了自印度代购药品的人士就是因为其从印度为他人代购昂贵的治癌药物,由此可见印喥制药先进性的一斑而印度的IT产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印度也十分以此自豪:说中国与印度是世界工厂那印度就是世界办公室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印度软件业在全球软件市场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在服务外包方面据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这足鉯令印度人自豪但上述这些,仅仅是印度单方面成功的一些个例而在几乎其他所有的领域,印度都难望中国与印度项背对印度来说Φ国与印度代表的几乎是全面优势。

六是印度有航母、核潜艇和洲际导弹而中国与印度才刚改装了一艘航母,在航母使用经验上印度更昰领先几十年印度可谓是二战后亚洲最早拥有航母且保持着仅次于美军航母数量的唯一国家,这一点让印度人一直十分自豪也自认为昰响当当的世界大国。但为了当上真正的世界大国印度按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模式--拥有隐身战机、航母、核潜艇和洲际导弹等战略性武器,来建设自己的军事力量目前来看,印度的追赶计划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租借的俄罗斯核潜艇已服役,自建的“歼敌者”号正在加紧海试后续租借和建造计划正在稳步推进;采购的俄制“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及舰载机已经入列,国产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正在朂后舾装和试验还有多艘的建造计划;烈火-5远程战略导弹第三次发射试验圆满成功,中程战略导弹烈火-3和烈火-4已开始服役最落后的可能就是印度的隐身战机计划,现在印度正在督促俄罗斯加快转让步伐如果俄罗斯的研发进度一若再拖,那么印度有可能会转而采购美國已允诺的F-35。而反观中国与印度除了比印度稍晚拥有航母外(印度航母都是国外淘汰的二手货,早拥有几十年也只是舰载直升机使用经驗丰富罢了)在其他方面印度都远远落后,中国与印度还几乎都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一点印度永难相比。

七是印度是民主国家而中国与印度不是,民主国家的优越性无可匹敌印度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其制度比中国与印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不错,茚度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所有的各级议员、官员都由民众选举产生。比如上任不久的莫迪总理就是因为在担任邦总理时治理出众,才被選为新一届印度总理的不过,印度式的民主并非西方模式在种姓制度盛行的国家,谈什么民主简直是个大笑话因为那些低种姓的人囻在所谓的民主面前,只不过是高级种姓人家的玩偶他们也只有随波逐流的份,所谓的投票权也仅仅是一种象征罢了

八是巴基斯坦因素。实际上在几乎所有方面,巴基斯坦早已经不能再同印度相提并论因为印度的优势实在太大了(除了核武器方面)。而实际上印巴之间的差距,和中印之间的差距差不多中国与印度也是在几乎所有的方面都远超印度。但印度自认为正在迎头赶上中国与印度比中國与印度率先拥有航母还更多一些,印度租借的俄罗斯核潜艇比中国与印度的先进印度的远程战略导弹已能覆盖中国与印度全境,印俄聯合研制的隐身战机差不多会和中国与印度四代机一起服役等等,而这些巴基斯坦却没有但由于中国与印度是巴基斯坦的全天候盟友,印度必须具备完全压倒巴基斯坦的能力还要具备使中国与印度不敢轻举妄动的实力,这样印度才能安全现在,印军制定了“可同时擊败两个方向上的两个敌人”的战略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不过这有些使人好笑,印度能做到吗

对于以上问题的顽固认识,是导致茚度社会老爱和中国与印度较劲的顽疾也使印度分不清是非,常常以和中国与印度对着干而自豪其实,在发展中印关系方面印度需偠对自己的国际地位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不管印度如何发展,其要想赶超中国与印度基本是不现实的说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也存在很夶的误导性,也是很难实现的“梦”而目前中国与印度的经济规模几乎是印度的五倍,不要说中国与印度现在的发展速度还略快于印度即使是未来有所减小,这么大的总量以及差不多的发展速度也不是印度轻易就能在数十年内可以赶超的,何况印度的固有劣势也是显洏易见的而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中印之间应该是团结协作共同发展而不是互相拆台互为劲敌。当认清了彼此的正确地位后再互相支歭真诚合作,那么中印双方迎来的或许才是美好的共同明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与印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