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问题一直不解,关于抗日战争的二轮承包 起始时间间问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爱国科学家...”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大学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八,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砰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军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疾病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曰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充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相关链接①邓叔群(),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酋》等。(摘自《辞海》第六版)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o邓叔群》)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荨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大学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部分进行认真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A项原因说的不对。B项的错误在于不是“建议”他“当即回国”。E项错误在于把未然的说成已然。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紧扣题目中关于“现实原因”和“思想基础”两点提示,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比如,现实因素有: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东北解放区领导尊爱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想想基础有:他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他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依据题目“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这一提示,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根据文本作答。比如他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他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他带病编写教材纲要,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等等。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根据文本内容,筛选出邓叔群的“突出表现”,然后归纳总结,谈谈自己的体会。比如,邓叔群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夺得一席之地;邓叔群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邓叔群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邓叔群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等等。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大学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爱国科学家...”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大学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八,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砰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军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疾病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曰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充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相关链接①邓叔群(),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酋》等。(摘自《辞海》第六版)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o邓叔群》)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荨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大学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八,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砰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军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疾病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曰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充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相关链接①邓叔群(),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酋》等。(摘自《辞海》第六版)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o邓叔群》)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荨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相似的习题。有人把“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有人把“九一。八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这两个说法那个更准确。
应该是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开始计算。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界都没有定论。
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开始。
日,“七七事变”爆发,抗战全面打响。
日、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的广岛、...
看来楼主的历史要补补啦。
七七事变前日本在中国的驻军主要有3部分:关东军、台湾驻军、上海驻军。除上海驻军外都是有鞑靼皇朝(耻于称满清)与日本签订的条约规定驻军的...
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
开始,因为那时东北人民已经开始抗战。
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不部队长官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
答: 这个是真的,单位会将你的资料提交给企业所在地的计生部门,由计生部门统一报财政部门核准,然后每月财政就会拨款到相关帐户
答: 一、上学难问题(一)、原因1、政府投入不足。国家投入不足,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瓶颈。二、乱收费问题(一)、乱收费产生的主要原因1、利益驱使。极少数干部职工,宗旨意识...
答: 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没有民主的社会监督机制的缺失,必然导致贪污腐败横行,导致生活在低层劳苦大众,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导致江湖污染...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第六章 血肉长城――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赖琼 教学目的? 了解抗日战争发生、发展以及胜利的过程; 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 怕牺牲的精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 意义。 ? 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学热爱共 产党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思 想情感 重点与难点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及带来的灾难 2、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和作用 3、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4、战后日本对待侵略战争的态度、原因和我 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流砥柱 ? 第五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国一 的、 侵日 略本 战发 争动 灭 亡 中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 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 日本国,古称?大和?。七世纪后半期以 ?日本?为国号,19世纪末起称?大日本帝 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用现称。 ?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九州、四国、本州 和北海道四大岛及数以千计的小岛组成。 其与中国、朝鲜和前苏联仅一水之隔。总 面积37万余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东北地 区的1/3。 “两千年来,中国施之于日本者 甚厚,有造于日本者至大,百 年来日本报之于中国者极酷, 为祸中国者独深。近代中国所 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 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 所给予的最多最巨。?――郭廷以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 逐步确立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 方针,明治天皇《御笔信》, 申明要“经营四方,安抚亿兆, 开拓万里至波涛,布国威于四 方。” 逐步形成“北进”的大陆进取 政策和“南进”的海洋进取政 策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国策。明治天皇
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 的开始。 年的甲午战争 签订了割地赔款的《中日 马关条约》,使日本成了 “暴发户”。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 ? ? ? ? ? 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 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报” 银三千万两。(清3年,日4年国家的财政收入) 甲午赔款与日本的发展? 仅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就向清政府 勒索库平银2.6亿两,加上掳获的战 利品和现金,合库平银3.4亿两,折 合5.1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全国年财 政收入的6.4倍。刚刚强盛起来的日 本,靠着从中国掠夺的这笔巨额财 富养肥了自己。 ? 这笔巨款,2000万日元给了天皇; 1000万日元用于备荒;1000万用作教 育基金;1200万日元用来补助1898年 的财政支出;其余的都用来扩军备战 和建立军工产业。日本新日铁的前身 八幡制铁所和京都大学都是用这笔钱 创立的。日本还用这笔钱修筑铁路, 发展航运、造船和机械制造,明显提 高了交通和工业水平。 ? 日本利用甲午赔款还办了一件大事,就是进 行币制改革,建立起金本位制。从19世纪 70年代起,欧美等国相继采用金本位,导致 银本位国家货币贬值和汇率不稳。但日本苦 于资金不足,一直没能建立金本位。甲午赔 款一举解决了资金问题,为建立金本位奠定 了财政基础。日本学者寺岛一夫在他的《日 本货币制度论》中说:金本位是?日本资本 主义的一环,能与其他列强角逐世界市场的 金融标志?。 1901年《辛丑条约》日本 从中分得3479.31万两年日俄战争后, 日根据《朴茨茅斯和约》 占领了辽东半岛,建立一 整套殖民机构。4万多日本军队:关东军1901 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27年《对华政策 纲领》,决定武力 干涉中国内部事务, 并确立了把“满蒙” 与“中国本土分离 开来”的方针。东方会议现场,右3为日本首相田中义一 《田中奏折》提出实现 日本大陆政策的战略方 针:“惟欲征服支那, 必先征服满、蒙,如于 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 那。倘支那完全被我国 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 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 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 降于我。”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关于《田中奏折》▲将《田中奏折》披露于世的蔡智堪(),是台湾苗栗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1928 年4月以裱糊工身份,从事皇宫书籍整理工作。发现 了《田中奏折》。在有正义感的日本朋友帮助下,他 秘密潜入皇宫书库,抄录了这份长达60多页的文件并 寄到中国东北保安总司令部。该司令部外交主任王家 帧收到这些文件后找人翻译成中文。 ▲1929年12月,南京出版的《时事月报》首次披露 《田中奏折》,引起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以后,英、 美、苏各国报纸均先后披露《田中奏折》。日本当权 人物矢口否认。但是,田中提出的罪恶计划,后来都 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实所证明。 1931年6月,日本参 谋本部秘密制定以武力 侵占中国东北的《满蒙 问题解决方案大纲》, 并由陆军省下达给关东 军。关东军主任参谋板 垣征四郎和作战参谋石 原莞尔等密谋发动了震 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板 垣 征 四 郎石 原 莞 尔 (2万对30万.关东军无空中武、轻武器也无捷克轻机枪。全 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 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东北航空处的260余 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唯一的金库所存现金7000万元,亦被洗劫一空。据统计,仅9 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 ) 不抵抗政策 1932年3月,宣布成立 伪“满洲国”,溥仪在 长春出任执政。对我国 东北实行殖民地统治, 揭开了日本大规模侵略 中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序幕。溥仪――伪满州国皇帝
日,日军发动了 “卢沟桥事变”, 开始了全面进攻 中国。日军通过卢沟桥 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日 本侵华战争最终彻底失败.., 裕仁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在华日俘虏听投降诏书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1)地理条件―“不甘处岛国之境? ? ①海防安全: ? 日本外务大臣柳原前光在《朝鲜论稿》中 写道:“皇国乃沧海之一大孤岛,此后纵 令拥有相应之兵备,而保周围环海之地于 万世始终,与各国并立,皇张国威,乃最 大难事。” ? 曾任外务卿的日本著名政治家副岛 种臣在《大陆经略论》中说得更为直白: “若甘处岛国之境,则永远难免国防之 危机,故在大陆获得领土实属必要。如 要在大陆获得领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 系,不能不首先染指中国与朝鲜。” ? ②资源匮乏 ?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 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 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 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 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 战争,以期平靖”。 ?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 大危机特点: ? 涉及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 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 持续时间比较长: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 个年头; ? 破坏性特别大: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 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 日本工业下降37.4%,外贸缩减50%,失业人 数300万;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加剧。 3、自然灾害
? 2、当时的整个世界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 日本国内各种矛盾尖锐,为了转移人们的 对本国的视线。(年) ? 3、以侵华作为征服亚洲、征服世界的基 地; ? 4、中国的衰落; ? 5、?武士道?意识与?大和魂?精神 ; 武士道精神与大和魂? 武士是日本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也是 日本1000多年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活跃的一 个阶层。这个社会阶层的特殊,就特殊在它 不仅是职业的、世袭的,而且是社会的一个 上层等级,是日本封建政权野蛮统治始终一 贯的政治支柱。日本军事封建帝国的历史特 征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个阶层的 顽固存在和对政治的积极参与。日本的对外 侵略扩张也因以?武士道?精神为核心的武 士文化的支持而变得格外危险。 ? 其一:它本身内含的强烈侵略扩张要 求。 ? ?武士道?精神的基本道德观念是?忠、义、勇?,其传统精神是崇尚武功,以杀 伐征战为荣,其基本的政治信条认为日本 乃?万邦之本?,其基本的政治理想是 ?征服世界?。这些思想观念尽管相当粗 陋,但却是根深蒂固的。 ? 其二:强烈的忠君、忠主观念。? 只有在这个阶层中培育出浓厚而强烈的?忠 君?、?忠主?思想,它才容易被愚弄、驾 驭和利用,才能见容于历代封建统治者。使 武士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不是依靠理智而是凭 借盲目顺从决定行动的群体。 ? 尤其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实行了军事改革, 军事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向军队灌输?尊 重天皇、忠于天皇、为天皇贡献一切?的封 建道德观念,以武士道和为天皇效忠卖命作 为军人的精神支柱。 ? 其三:广泛信奉的社会基础。? 明治维新以后,武士阶层在名义上被法律所 废除,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系不再属于哪 个特殊社会阶层,也因为过去的武士成为新 政权的掌权者。 ? 1873年1月颁布《征兵令》起,服兵役逐渐成 为每个男性公民的一项不可逃避的义务。 ? 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采取自杀性攻击行动的 ?神风?突击队员,那些包括许多妇女儿童 在内日本战败后和军人一起自杀?殉国?的 无数平民,便是对这个观点的有力说明。 ? 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精神就是看透了 死亡,为君主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武 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士道最忠义的 表现。 ? 它其实是想让其他人知道:?日本人不 但蔑视死亡,还蔑视痛苦。一旦失败, 就用这种死法来赎罪。?对任何人来说, 日本都是一个恐怖的敌人,而且其最恐 怖之处不是他们的强悍,而是他们那种 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 。
1856年1月,法国军舰在大阪靠岸,有十三个法 国水兵入港后和当地武士发生冲突,法兵十三人被 砍伤,法方要求严惩有关武士。当时主政的德川幕 府方面立刻有13名武士申请切腹表示负责。 日方布置好精美的切腹仪式场后,邀请法方派 代表前往监看。法方以为是参观审判,到现场才知 道是进了刑场――只见穿纯白衣服的十三名武士毫 无畏惧,一个一个开始切腹,法方代表看得脸色苍 白,冷汗浃背,几个代表当场呕吐。切到第四人时, 法方代表要求停止切腹,仓皇离去,事件即获解决。 ? 其四,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西方的生存 竞争文化畸形结合,生成了变态的?大 和魂?文化,露骨地宣传日本民族优越 论,同时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一种工 具。? &强者意识& ? 国家民族主义 在目前流通的一万日元的钞票上,印着一位日本人肖像, 他就是被誉为?日本近代文明缔造者?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 ()。正是这位出身低贱而又性格叛逆的学者,在 100多年前将原本崇尚中华文明的日本引上了?脱亚入欧?的 道路,并推动日本一步步走向了侵略扩张之路。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 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 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 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 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 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 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 方式对付即可。―福泽谕吉:《脱亚论》 (1885)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 灾难?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 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 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 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多亿美元。 ? 远东国际法庭经过两年半漫漫长 夜的审讯,(开庭共818次,审 讯记录达4800多页),1948年11 月4日上午宣判。那个长达1218 页,打破世界记录的判决书宣读 了8天之久。 ?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 证: 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 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 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 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 人。
影象资料? 郎恩,乔瑟夫博士《南京梦魇》 片段 ? 南京梦魇上,4.55分- 活动课内容和要求一、讲授内容: 战后日本对待侵华战争的态度、原因和我们应该采 取的对策 二、准备与要求 1、各班至少出一人形成一个专题组,一起制作一个 课件。学习委员负责组织。 2、讲授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补充、答疑5分钟左右。 3、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语言流畅,讲 解生动 4、加分:5-10分 5、字体、图片 1、建立各种殖 民机构,殖民统 治1931伪满州国 1940伪国民政府 组织收编伪军 建立汉奸奴化团 体 2、进行疯狂的经济 掠夺,经济侵略土地资源 农副产品 设立银行 垄断铁路、厂矿从中国攫取的物资 3、实施“三光政策” 制造无人区大屠杀 八年期间,318万被杀 害,276万人被抓走, 1952年房屋被毁,损失粮 食1149亿等日军烧成一片焦土的河北省阜平县羊和门村 4、进行奴化教育强制推行殖民思想文化,重视利用中 国传统文化统治中国人。 731部队的特设监狱 原来731部队消毒班队员尾原竹善在回 忆往事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1、日,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 国主义侵略,号召人民进行自卫战争; 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 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3、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的起点? 有人主张以“九一八”为起点,14年 抗战;(~) ? 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抗日战争与抗 日战争时期要区分开来。 (~)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九一八到七七事变前是中 国局部抗战阶段,主要包括 东北军民的抗战、一二八淞 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 抗战。1、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1931年11月黑龙江代理主席、黑河警备 司令马占山率部抵抗日军,揭开了东北抗 日义勇军抗战序幕 由于缺乏统一政治领导而后军事指挥、 补给困难,1933仅剩几万人,大部分瓦解。马占山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杨靖宇(1905――1940)赵尚志( )中共逐渐成为东北游击战的主力。1936年1月东北抗 日联军成立,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令。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2、一二八淞沪抗战 日军 突然发动了对上海闸北 的进攻,驻上海的十九 路军奋起抵抗,淞沪抗 战开始。宋庆龄与第19路军军长蔡廷锴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3、长城抗战1933年元旦,日军进 犯山海关,山海关驻军 东北军第九旅何柱国部 奋起抵抗,揭开了长城 抗战的序幕。5.31日,中日签订《塘 沽协定》,承认了日本 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 并把冀东置于日伪势力 范围之内。《塘沽协定》签订现场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4、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第一次:九一八事变后,全 国同胞起来抵抗日本侵略。 (31.9.18) 第二次:一二八事变后,全 国人民抗日救亡活动。 (32.1.28)第三次:“一二九运动”使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 (35.12.9)“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瓦窑堡会议旧址日:《为抗日 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日瓦窑堡会 议 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策略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表 《停止议和一致抗日》通 电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2、国民党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调整 1935年11月国民党召开 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表示要“抛弃前嫌,团结 救国”。 但仍然没有根本 改变对日本的态度,仍然 组织力量对中共进行围剿。蒋介石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3、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日,张学良、 杨虎城扣压了蒋介石,提出了八 项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 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基本结 束,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提供了 条件。张学良与杨虎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 ? ? ? ? ? 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 和平解决是张、杨的初衷; 中共的主张及居间协调; 端纳飞、宋氏沟通宁陕对话;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对兵谏或明或暗的支持; 蒋介石口头承诺联合抗日; 苏英美法的调和态度与日本趁火打动。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中共主动 派出周恩来等人多次与国民 党代表谈判。 9月22日,国民党通讯 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 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 介石为发表宣言讲话,承认 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 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广泛的民族性与极大的复杂性; ? 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 ? 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组织形 式; ? 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日,卢沟桥抗战,标志全国性抗 战的开始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7月17日蒋介石表 示,如果战端一开, 就是地无分南北、年 无公老幼,无论任何 人,皆有守土抗战之 责任。 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 中国社会各阶级、 各阶层、各党派及 其他爱国人士积极 抗日; ? 各民族共同抗日; ? 海外华侨支援抗日。华侨凑款支援抗日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8、10)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5、8)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1、凇沪会战 日 日军大规模进攻上 海,中国军队奋起 抵抗,淞沪会战的 战幕由此拉开。冯玉祥(右1)和淞沪前线指挥官张治中(右2)在前线指挥部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2、忻口会战1937年10月,忻口会 战是华北战场最大最激烈 的一次战役,历时23天, 大小战斗40余次,日军伤 亡2万人,牵制了日军沿 平汉路南下的作战行动。在忻口会战中牺牲的第九军军长郝梦龄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3、徐州会战日军占领南京、济南等 地后,先后集中24万人的精 锐部队,于1938年1月下旬 开始南北对进,夹击徐州。 徐州会战中台儿庄大捷,大 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 志。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4、武汉会战1938年6月,40万日 军、120艘舰艇,300架 飞机进攻武汉,中国参 战部队达130个师,约 100万人,与日军展开了 大规模会战,日军死伤 20万,中国军队死伤40 万。中山舰被日机击沉 5、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担任正面作战,以正 规战为主,是抗战主战场,是抗日的主要力 量(300万、4 万)凇沪会战、忻口会战、徐 州会战、武汉会战 ? 抗日作战的分工,即由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 抗击日军侵略的任务,而由共产党的军队担 负侧面牵制日军的任务。 ? 损失近百万,丢掉了近四分之一的国土,使 日军损失70万人。 ? 从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 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 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 (1)粉碎了日本的速胜计划,如淞沪会战3 个多月,武汉会战4个半月 ? (2)为中共起了掩护作用; ? (3)鼓舞了士气,台儿庄战役; ? (4)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内迁 争取了时间; ? (5)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 社会的同情。 ? 对正面战场的评价,要着眼于战略而不是战 役,以空间换时间 ? 失败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敌我力量的悬殊; ? 主观原因:一是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 二是战略指导方针失误。国民党军事当局没有 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是防 御的方针战,和敌人拼消耗;三是派系林立, 各为已谋。在战斗中往往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 不能协同作战,贻误战机,甚至互相倾轧。加 上国民党军队纪律松驰,内部腐败,部分高级 将领畏敌如虎,闻敌即溃,弃职而逃。 ? 关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是:只是 实行单纯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不要发 动群众,动员全国人民抗战的问题。 ? 其实,早在抗战爆发前夕,蒋介石就曾 表示:“我国为军备及产业落后之国 家,对外抗战所可恃为利器者,乃我 广大民众之力量”,我们要达到救亡 图存的目的,“除迅即组织全国民众, 训练全国民众,武装全国民众,集中 力量,共赴国难,别无他途。” ? 全面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在丢掉了自 1931年以来就一直执行的先安内后攘外的政 策,允许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进行抗日 活动。他说:“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 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 战之责任。”虽然这时他还未完全丢掉对日 媾和的幻想,但和平之路尽绝时他认为应发 动群众抗战的思想是对的。更主要的是它实 行了联共抗日的国策,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因为中共是广大人民的代表者 ? 1938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强调:“发动 全国民众,组织工、农、商、学各职业团体, 改善而充实之,使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 为争取民族生存之抗战而动员”。 ? 依据以上国民党当时对待全国民众的政策, 我们看出它与我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关于动员民众抗战的政策相同。中共同样 主张:“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 参加抗战,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 出枪,有知识出知识。” ???从蒋介石国民党当时的抗战实践上看,也不能说它完全 是在限制民众抗战。 抗战进行不久,国民党就声称:“对于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当与以合法的充分保障”。例如释放政治犯。 国民党还在各地建立动员委员会、占地服务团等各种组 织和团体动员、组织民众参加抗战。 为了激励全国人民起来抗日,国民党行了“二五减租” 的战时土地政策。国民党于1938年7月六月在汉口正式 成立了国民参政会,它是抗战时期国家最高咨询机关。 参加参政会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各抗日民主 党派以及各界爱国人士。参政会成为各党派各团体发表 政见的讲坛,可以说是相当的民意机关。中国共产党利 用这一机构大力宣传自己的抗日主张,团结了大量不愿 做亡国奴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中共也曾对参政会作 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认为“国民参政会的召开,显然预 示着我国政治生活向着民主制度的一个进步,显然表示 着我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地域的团结统一的 一个进展。” ? 由于国民党执行持久消耗战略,因而在战 役指导上采取消极的单纯防御方针,主要 实行线式防御阵地战,按照蒋介石的要求 “多筑工事,层层布防,处处据守”,否 定运动战和游击战,作战样式呆板,从而 使其组织的几次大的战略性防御战役最后 都被日军击破,出现大溃败局面,国民党 中央政府被迫迁都退守重庆,在15个月内 丢失华北、华中大片国土和华南要地共13 个省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是国民党 正面战场的极大失利,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 ?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抗战进入到相持 阶段。日本改变了“速战速决”的对华政策,准 备应付长期战争。11月3日,发表声明,鼓吹 “建立东亚新秩序”,“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 ? 11月30日,日本御前会议《调整日华关系新方 针》,提出了“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 三原则。这表面日本对国民政府从军事打击为主 变为政治诱降与军事进攻相结合的方针; ? 12月22日,发表第三次对华声明。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2、国民党政策的改变,国民政府驳斥了近卫声明, 继续坚持抗战。“有限度攻势与反击” 、“极 力保持现有状态”,但也对国民党造成比较大 的影响。 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 会,重申“抗战到底”,确定了“防共、限共、 溶共、反共”的方针,并设立了专门的“防共 委员会”。 继续抗日? (1)仍然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 ? (2)对日本侵略继续组织了抵抗;? 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组织会战22次,有18 次是在这一阶段进行的,南昌、桂南、长沙、 中条山;8年抗战期间,国民党毙伤日军276 万,其中206万是这一阶段毙伤的;国民党官 兵伤亡320万,215万是这一阶段伤亡的; 1943年11月至1945年3月,与美军共同对日作 战,毙伤日军4.8万余人,打通了中印和滇缅 公路,这是正面战场在此阶段中惟一引以为 荣、扬威异域的一次作战 。 ? (3)牵制了日本在华兵力的40%左右,这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解放区战场的压力; ? (4)国民党站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一边, 并以大国身份参加了一系列国际会议。 ? (5)1941年,美英对日宣战,与中国结成 军事同盟,蒋介石产生了依赖心理,把主要 经历放在保存实力。1944年 底到45年1月的 豫湘桂大溃败250万、50万,8个月。国民党 损失50万,失去豫、湘、桂、粤大片地区, 6000万人处于日控制下。 积极反共(1)反共活动猖獗;,山东博山惨案、河北深县惨案、 湖南平江惨案、河南确山惨案、皖南事变,打 击国统区的抗日团体、人民等 (2) 保存实力,避战观战。“保存实力,等 待胜利”对日军作战基本上是“避战”和“应 付”,即敌来我挡,敌退我停,很少主动出击。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衡阳 南岳召开了军事会议,提出第二期抗战的要旨, “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人 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用于敌后。” 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和政策的特点是 具有两面性的原因? 既想妥协退让,又不放弃抗日;既想反共,又 不敢彻底决裂。 ? 外因:日本的诱降政策使国民党的抗战决心动 摇,反共倾向突出;但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 有改变,国民党不敢放弃抗日。 ? 内因:国民党代表了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 的利益,反共、反人民是其阶级本质决定的。 但由于共产党领导抗日力量的壮大和发展,减 轻了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国民党不能放弃统 一战线。 ? 整个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 大规模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 战斗38931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自 己付出3220419人的重大伤亡。特别值得 肯定的是,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 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 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涌现出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郝梦 龄、戴安澜等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 ? 由国民党军队所担负的正面战场, ? 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担负的敌后战场。 ? 怎样评价?过去我们对两个战场的评价都不客观(或选择 性认同或互相攻击): ? 共产党方面,认为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的主要战 场;而国民党战场则“节节败退”、“一溃千里”、“消 极抗日,积极反共”。 ? ――“国民党在峨眉山上,想摘桃子。” ? 国民党方面:认为国民党战场是主要战场,共产党军队在 敌后是“游而不击”、“没有打什么大仗”。 ? ――“共产党在宝塔山下,伺机夺权”。 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战绩: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场大型会战、 大型战斗1117 次、小型战斗3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伤亡、失 踪约321万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 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 ①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 有生力量,促成了相持阶段的到来。 ? ②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整个二战中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 了世界人民的同情,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对于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建设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虽取得局部战役的小胜,最终都失败了,但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 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 会上讲话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 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 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 以沉重打击。? 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 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 鬼神的壮丽史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 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 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 等众多的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战的杰出代表。 不能神话正面战场? 在恢复历史的真面时,有人把原来被淡化的正面战场想象得 英勇无比。如:把石牌战斗说成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石 牌作战5天,歼敌1000余人)整个中国抗日战争也没有“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形容从防御到反攻、从被动到主动、从失败到胜 利的转折点,而石牌不是这样的点。翻遍抗战史,也找不到这样的点。? 正面战场确实存在许多消极方面:? 南京城被日军屠杀的30万人中,将近10万是来不及撤走的国军军人,而 当时向南京进攻的全部日军才5万多人。? 国民党内地位仅次于蒋介石的副总裁汪精卫投靠日本人,在 南京组织傀儡政府,令中国抗战大局出现超级震荡;整个抗 战期间一直发生国军部队成建制地向日军投降,转成伪军, 使尾随日军作战的伪军达百万以上(电影中“报告连长,来 了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 国战场的奇景,使我们今天仍然羞愧。 中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有两 个战场? 由国民党军队所担负的正面战场, ? 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担负的敌后战场。 ? 怎样评价?过去我们对两个战场的评价都不客观(或 选择性认同或互相攻击): ? 共产党方面,认为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的主 要战场;而国民党战场则“节节败退”、“一溃千 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 ――“国民党在峨眉山上,想摘桃子。” ? 国民党方面:认为国民党战场是主要战场,共产党军 队在敌后是“游而不击”、“没有打什么大仗”。 ? ――“共产党在宝塔山下,伺机夺权”。 ?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8年期间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 军队伤亡321万(其中阵亡131万),歼灭日军100余 万; ? 共产党敌后战场,大小作战12万余次,军队伤亡是 60万,歼灭日军52.7万,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 ? 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 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 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 艇损失殆尽。此外国民党还牺牲了包括张自忠再在 内的11名上将,34名中将,50名少将从上述数字来 看,正面战场的牺牲和战果明显地高于敌后战场。 ? 还有另外一种统计,即按兵力多少来算, 敌后战场平均每个兵员歼敌数字和平均 伤亡率又高于正面战场。 ? 尽管战争规律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划分成了正面 和敌后两个战场,但抗日战争面对的不是任何一个 党派的敌人,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因而 这个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生存权利的整体战争。 ? 而从军事方面来看,两个战场也是缺一不可。两个 战场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了贡献。具体而言, 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 有敌后战场的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就没 有抗战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没 有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 的胜利;而没有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 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既然两个战场缺一不可,那么 “抗战胜利”,就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是“蒋干”的 结果,同样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毛遂”的结果。 ? “一溃千里”与、“屡战屡败 ” ? 何况抗战初期战败尚可用武器落后辩解,抗 战后期中美联合空军已掌握制空权,国民党 军得到美援后装备也较日军为优,兵力更一 直居于绝对优势,为什么竟出现豫、湘、桂 大溃败? ? 抗战前期,中国所用的大部分轻武器优于日 军,这个可以看一下德械武器的性能和日本 轻武器的性能就可以看出。抗战后期,国民 党军队得到了13个美械军的装备,在轻重武 器质量和数量上已经超过日军。 3、两个战场的历史地位及相互关系(1)两个战场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 分,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缺一不可,都对抗 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2)如果没有正面战场,日军集中力量于后 方战场,敌后解放区战场也很难坚持;但同 样的没有敌后战场的对日军的牵制和消耗, 正面战场也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如何理解“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如何看待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 ? ? ? 抗日战争是共产党领导的; 抗日战争是国民党领导的; 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 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分别领导、合作进行 的; ? 领导权在国共两党间转移或消长; ? 不能笼统提领导权而应具体分析。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1、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 大纲领》 洛川会议(1937.8),是在全国 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 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 战争时期的基本主张,体现了 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路线。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2、持久战方针的提出“亡国论”与“速胜论” 1938年5月,毛泽东发 表《论持久战》和《抗日 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提出了持久战方针。分析 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 点,指出中国既不能速胜, 也不会亡国,抗战是持久 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 中国;实行人民战争的路 线,是胜利的保证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1、游击战的作战方针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 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 作战,外线单独作战;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 模的,需要有一整套的关于战 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原则;由于战争的残酷性,游击 战要建立根据地,向运动战发 展朱德和彭德怀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2、敌后游击战战场的开辟 及游击战的发展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 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 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 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晋察冀、 晋西北、 晋冀豫、 晋西南、 山东、 华中、 陕甘宁根 据地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1940年2月至 8月百团大战, 参加人数约20 万,合105个 团,经历108 天,大小战斗 1800多次,歼 敌约3万人。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中共中央于1939年1月发表《关于汪精卫出走后时局的指示》, 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打到汪精卫,反对投降,抗战到底。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 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明确提出了反对投 降,坚持抗战的三大政治口号: “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毛泽东提出?发展 进步势力,争取中间 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为统一战线的策略总 方针。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对敌斗争原则。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1、政权建设 建立具有统一战线性 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实 行充分民主的选举制度。边区按照三三制原则进行改选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经济建设:各根据 地实行减租减息的 土地政策,主要发 展农业、商业。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 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 了大批进步知识分子, 延安更是中国知识分子 实现理想的热土。发展国民教育。 创办学校和短期培训班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 文化工作主要内容推动国民党坚决抗战进行民主改革 争取各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和活动自由 1939年国民参政 员梁漱溟等人发起 组织了?统一建国 同志会?。1941年 在这基础上建立了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发表了宣言和纲领。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 文化工作要求国民党定期召开 国民大会,制定宪法, 实施宪政,掀起了反 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 第一次民主宪政活动。民主人士在街头进行游行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 文化工作李济深柳亚子李济深、柳亚子在广西成立?抗战动员宣传委员会?和?桂林文化 界抗战工作协会?,呼吁清除失败主义,要求动员民众,坚决抗战,沈 钧儒、郭沫若等各地民主人士等通电支持。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 文化工作文化界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抨击国民党的法西斯专政,争取人民自由,主张 实施宪政。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及其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 经验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1、中国战区局部反攻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打通贯通中国大陆交 通线,摧毁中国西南的中美空军基地。中国开始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春,八路军、新四军 建立18个解放区,总面积95万 平方公里,人口9550万。1945年春,国民党也收复了南宁、桂林、福州等地。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2、中国共产党七大(1945、4)制订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 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 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 主主义的中国。 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 论和实际相结合,和人民群众 紧密联系在一起,批评和自我 批评。 通过了新党章,把毛泽东思想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3、国民党六大(1945、5)中心议题讨论中共问题,坚持国民党一 党专政,抵制联合政府,准备内战。 大会提出“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 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 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 的任务。”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4、雅尔塔会议和《波 茨坦公告》1945年2月,美、英、 苏三国首脑及外长在苏联 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签订 了《雅尔塔协定》,规定 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 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 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从右至左)出席雅尔塔会议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日, 日本政府决定接受 《波茨坦公告》,15 日,日本天皇裕仁发 布《停战诏书》,向 全世界正式宣布日本 无条件投降。 《终战诏书》?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 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 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 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 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 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 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 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 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宁、毙 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损失家业者之 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难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 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其所难忍,堪其所难堪,以为万世开太 平。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 如情之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 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 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 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尔等臣民其克体朕意。御名御玺 昭和二十年八 月十四日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 的地位和作用 ? 中华民族进行的伟大抗日战争,是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抗日战场是开辟最早、结束最晚、从 未停止过的战场。 ? 中国人民在长达14年之久的抗击日本侵略 者的英勇奋战中,付出了重大牺牲,对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美国总统罗斯福1942年春对 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 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 有多少师的日本兵可以因此 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 可以马上打到澳洲,打下印 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 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 行一个大规模的夹击,在近 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 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 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 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 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 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 国。? ?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 军15个师、也许会有20个师 腾出手来。。。? ? 英国《卫报》刊 文指出:中国抗 战使日本侵略军 深陷中国战场, 是盟国能够战胜 法西斯国家的重 要原因之一。 ? 1、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第一个战场。(39.9.1,德入侵波 兰,东北抗日义勇军)? 从?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 抵抗日本法西斯的英勇斗争,在世界上首 先举起了反法西斯的义旗,打响了反法西 斯战争的第一枪。 ? 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开辟了反法西斯的第一战场。 ? 2、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 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主战场,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决定性力 量。? 从1931年至1939年,当英美法实行绥靖政策 时,中国人民孤军奋战,英勇抗击了百万日 军的进攻。8年抗战,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 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以上。日军在海 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98万人伤亡 在中国战场,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左右, 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时间39在华兵力21个师 32个师 34个师总兵力24个师 34个师 41个师比例%88 94 8342 1943194438个师 34个师和44个独立旅 37个师 38个师24个独立混成 旅团 36个师 受降128万余人49个师 51个师 58个师 70个师99个师 海外兵力352万余 人(不计苏联)78 80 64 6440194550 ? 3、中国人民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付出了最大 的牺牲。是世界反法西斯各大战场中持续 时间最长、付出牺牲最大的战场。 ?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 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仅从1937年7 月开始的全国抗战中,中国军队伤亡380余 万人,中国人民牺牲2000余万人。 ? 据日本历史研究学会〈太平洋战争史〉一书 统计,伤亡超过500万以上的国家有5个 ? 中国3500万; ? 苏联1200万―1500万; (苏〈军事百科全书〉2000余万) ? 德990万;波559万;日508万; ? 在二战中,军民伤亡总数9000万(7200多万) ? 中国约占40%。
? 4、中国的抗日战争打乱了日本法西斯的世 界战略计划,牵制和限制了日本的侵略扩 张,支援了同盟国的战斗。 ? 首先,打破了日军?北进?计划,使苏联 避免了两线作战,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 ? 日本在1933年就制定了进攻苏联的北进计 划。1936、8,《帝国外交方针》中指出, 苏联是日本?推行东亚政策的严重障碍?, 为此,?目前把外交重点Z于粉碎苏联侵 犯东亚的企图,特别要消除军备上的威 胁?。这表明当时日本世界战略的重心在 北进。 ? 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石原莞尔说:?此次张鼓峰事件, 苏联之所以威胁日本者,则以日本对华用兵故...... ) ? 德国电示驻日大使:?使用您所能运用的一切办法, 希望努力使日本参加对苏作战。?苏德战争前夕 ? 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所说;?现在,日本将重兵用于 中国,北进实际上不可能?。 ? 德再次向日本提出:?日德两国应迅速联合军事行动, 从东西两面夹击苏联,在西伯利亚铁路上握手。莫斯 科战役 ? 日军大本营统帅部决定:?不管德苏战争如何演变, 以昭和二六(1941)年度内放弃解决北方的企图? ? 日《苏日中立条约》 ? 只有当日本侵 略者的手脚被 (中国)捆住 的时候,我们 才能在德国侵 略者一旦进攻 我国的时候避 免两线作战。 ? 其次,遏制了日军的?南进’计划,有力地 支援了美英联军在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 的作战。 ? 迫使日军南进计划推迟1年多。 ? 1940 、7近卫内阁提出:?除迅速进行事变 之解决外,更需要趁此良机,解决南方问 题。?(法荷败亡,英军被困,美尚未全面 战备;德力促) ? 但日本在,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 日访德特使寺内寿一大将当时向德解释说: ?中日战争不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 ? 日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初期, 日军几乎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和西太平洋。 ? 这时日提出狂妄计划:西进印度洋与德军 会师,南攻澳大利亚 ? 最后不得不放弃 ? 中国战场打击和牵制了日陆军主力 不但战略上支援配合 而且在战役上协同作战? 视频: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 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 卫中国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滇缅公路而派遣 的出国作战部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 出国作战。1942年到1944年,中国政府先后两次 派出近30(40)万部队进入缅甸与日寇作战,在付 出了10(20)余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全歼缅甸日军, 立下了赫赫战功。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 和基本经验 1、抗日战争胜利意义(1)捍卫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使中华民族 避免了遭受殖民路易奴役的厄运。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 和基本经验 1、抗日战争胜利意义(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 伟大精神。 (4)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 和基本经验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 作用。(2)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应用的抗争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协同奋斗是中国抗日战争 胜利的外部条件。 ?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 办了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和各 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的记 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集。谜面是日 本投降的原因,猜我国古代一人名”结 果出现几个谜:屈原、苏武、蒋干、毛 遂、共工,你认为日本投降的原因是什 么? 3、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是力量源泉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精神动力 ? 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的基本保证 ?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 惧怕战争 ? 只有坚持中共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 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战后日本对待侵略战争的态度、原因 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 (一)认识问题;道歉和反省是不彻 底的 ,美化、否认侵略。? 1、历史教科书问题 ? 2、靖国神社问题 ? 1972《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方面痛感日 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 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 1995 “村山谈话?,首次承认对亚洲国家 施行了?殖民统治和侵略?,表示?深刻 反省和由衷道歉?; ? 1998年日本政府首次以书面形式承认对中 国的侵略并口头道歉。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接连发生审 查通过歪曲、否定侵华战争的历史教科书和 公职人员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 国神社等事件; ? 90年代日本舆论则充斥着否定历史、美化侵 略的腔调,并渐呈主流之势; ? 近年来政治右倾加剧,出现了整体右倾化的 趋势:日本政府总的趋势是在回避和掩盖战 争责任;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甚至要求将历史 认识倒退到侵略战争中流行的观念;而日本 大多数民众对这一逆流采取了容忍、默认和 认同的态度。 ? (二)遗留问题:推卸责任? 1、战争索赔(劳工、慰安妇) ? 2、钓鱼岛问题 ? 3、遗留化学武器问题 日本教科书事件? 2005年日本新历史 教科书编撰会送审 的《新历史教科书》 五大篡改:竭力掩盖真相 严重歪曲事实: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关于“二十 一条”;关于“九一八事变”;关于卢沟 桥事变;关于南京大屠杀。 七大谬论:宣扬侵略有功、推卸战争罪责: 称中日战争是共产党挑唆;称中日战争是 中国的责任;对外侵略不再用“侵略”一 词;不再提日本在战争中所犯罪行;大书 特书日本的战争损失;放大字号为战犯鸣 冤叫屈;鼓吹侵略“造福”亚洲 ?关于“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力量不断逼 近? 2001版说:?关东军炸死满洲军阀张作霖后,希 望加强对满洲的控制,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 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的事态。此外,对日本来 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 断逼近。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关东军军官制定了 通过占领整个满洲解决问题的计划。? ? 送审本变成了:?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 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 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 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 近。?表明是关东军精心策划的句子也删除了。 ?关于南京大屠杀:认为存疑? 2001版 :?(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 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 ?事件?一词轻轻带过,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 ?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 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这就使括号中的 那句话进一步大大折扣。 ? 送审本将括号中那句话删除,只在一张名为?因巷 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用小字注解重 复了上面那句话。 关于日本战争罪行:没有一个国家战争中 不杀人 ? 2001版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在战争 中发生过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行为,日 本也不例外。战争中,日本军队对于俘虏的 敌国士兵和平民进行了不当的杀害和虐待。? 也就是说,即使日本干了坏事,也不过彼此 彼此。 ? 送审本仅仅说:?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 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 也不例外。?没有再提日本军队所犯罪行。 靖国神社问题? 靖国神社是日本近代史上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 精神支柱。始建于1869年,?东京招魂社?, 1879年改称为?靖国神社?。它把在明治维新 以来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死去的亡灵作为神来祭祀 ? 1978年10月,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 两千余名乙级、丙级战犯的牌位也被移进这个神社, 作为?为国殉难者?祭祀。 ? 自1975年起,日本历届在任首相均以?私人身 份?到这个神社参拜。中曾根康弘、桥本龙太郎以 ?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参拜过靖国神社。小泉纯一 郎六次参拜。 ◆新闻链接:,日本首相 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就任 首相以来第6次参拜靖国神 社,也是第一次选择在日本 战败日?拜鬼?,这一肆意伤 害亚洲受害国人民感情和 尊严的行经,引起了包括中 国在内的亚洲各国政府和 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愤慨。 ? 1952 年至1975年间 , 裕仁天皇共参拜了靖国 神社7次。他说:?我知 道参拜靖国神社会引起 批评,但英烈们是在我 的名义下为祖国献身的, 我怎能不来祭奠?” 靖国神社日,一些身着旧 军装、手持武器的日本右翼 分子在靖国神社参拜
日本解除中小学生集体参拜靖国神社禁令 日 ? “中小学集体参拜靖国神社?禁令早已名存实亡,日 本文部省最高官员终于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 3月27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大臣渡海纪三朗在参议院 文教科学委员会上。 ?禁令已经失效? ? 禁令始于美军占领时代 ? 1945年,日本战败后进入被占领时期。同年12月15 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部为了排除日本国内的军国主 义,废除国家神道,向日本政府发去?神道指令? 备忘录――“应禁止对国家神道以及神社神道的保障、 支援、保全、监督和宣传?。根据?神道指令?的 要求,旧文部省于1948年7月发布?教科书局长通 知?,全面禁止国立、公立中小学主办参观神社寺 庙教会等学生集体活动。 “孩子集体参拜很可怕”? 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告诉记者,如果有学校敢带学 生集体参拜靖国神社的话,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那些思想会给孩子们造成很大影响,很可怕。孩子 们看到靖国神社的游就馆里面展示的战斗机和军刀, 潜意识里会崇拜那些军人,并且对战争有亲切感。 但很多事实孩子们不知道,比如他们的‘偶像’在 邻国的战场上都做过什么。? ? 记者也曾多次去靖国神社采访,在游就馆内的留言 本上曾看到十几岁中学生的留言,他是和同学结伴 来的,?我看了这里的展览后,为军人们为国捐躯 的精神而感动。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家反对 我们参拜,但我希望今后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 中国放弃日本赔款的经过? 日本最高法院判决两起索赔案中国原告败诉 ? http://www.sina.com.cn 日 ? 人民网东京4月27日电 日本最高法院27日上午 就?西松组中国劳工诉讼案?作出终审判决, 驳回二审裁定中国籍原告胜诉的判决,并驳回 原告方索赔诉求。由此中国原告在此长达8年多 的索赔诉讼案中败诉。这是日本最高法院首次 对于二战期间中国受害者个人对日索赔诉求的 判决,开创了恶劣的先例。 ? 按照国际惯例,在每一份战后签署的和约 中都包括战争赔偿的内容。 ? 在战争结束后,战败的日本却没有向作为 主要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缴付赔款!更令人 不解的是,那些受战争破坏远较中国为轻 的东南亚国家却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赔偿, 其中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所得赔款 分别为2亿美元、5.5亿美元和2.23亿美元, 甚至连当时尚未统一的越南南方吴庭艳政 权也获得了赔款3900万美元。 ? 国民政府外长王世杰在阐述战后中国对 日基本政策时指出:尽管中国不主张采 取狭隘的报复主义,但就赔款问题则 ?应一本正义与公道之要求,以从事解 决。?为此,中国政府特意成立了一个 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和统计战争中各 项人力、物力损失的情况,以便对日提 出赔偿要求。 ? 日,同盟各国向日本提出了索 赔要求,总计为540亿美元。但是在赔偿如何 分配的问题上,各国意见不一,英国要求占 有赔偿的25%,美国要求34%,苏联要求14 %,法国要占12%,澳大利亚要占28%,仅 这几个国家,分配比例总和已超过了100%。 ? 中国坚持应获日本赔偿总数的40%,但各国 不依,仅同意占30%,此后各方争执不休, 问题一拖再拖。国民党政府由于忙于打内战, 因而后来对日本赔偿的分配问题也就无心顾 及了。 ? 二战结束后,美国便在?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幌 子下,纠合各国在世界各地与苏联展开角逐。至五 十年代初,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已经形成。 ? 为了平衡新中国的诞生给资本主义阵营带来的冲击, 就必须在远东重新扶植一个新的反共堡垒,美国选 中了日本。 ? 日,美国陆军部长亚罗尔在一次演讲中 公开宣布:?今后对日占领政策是扶植强有力的日 本政府,……以便起到可以防御今后在远东方面发 生新的共产主义威胁的堡垒作用。?这标志着美国 对日政策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枣由战后初期的抑 日变为扶日。 ?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点燃了美苏两大 阵营间的第一次武装冲突。 ? 美国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急欲启用日本这一 反共先锋。为此,美国力主尽快与日本缔结 和约。竟然Z中国作为主要战胜国的权益于 不顾,借口盟国对中国政府的认同有分歧而 单方决定不邀请中国代表出席旧金山和会, 主张中国应在会外与日本单独缔结和约,对 于将由中国哪一方与日本缔约,美国强调 ?应由日本去决定?。 ? 于9月4日-8日召开了有52个国家出席的旧金 山会议,并操纵会议通过了对日和约 ? 旧金山和约是很不公正的条约,它把对日作战的起始时定为日。 ? 同时,和约在赔偿问题上极力宽大日本,对于 具体数额根本没有提及,同时对战胜国的赔偿 要求作了原则上的限制:即只能?利用日本人 民在制造上、打捞上及对各该盟国的贡献的其 他服务上的技能与劳作,作为协定赔偿各国修 复其所受损失的费用?,而且必须在?日本可 以维持生存的经济范围内进行?。实际上是变 相减免日本的战争赔偿,与1945年盟国赔偿委 员会作出的加重赔偿的原则是相抵触的。因而 遭到了亚洲、欧洲正义国家的反对。 ? 除了中国、朝鲜、越南未被邀请赴会外,缅甸和印 度拒绝出席会议,而出席会议的苏联、捷克斯洛伐 克和波兰会后拒绝签字。这样,由于中、印、苏等 国的抵制,当时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是不承认旧金 山和约的。9月18日,周恩来外长代表新中国政府 声明,?旧金山和约由于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 准备、拟制和签订,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是非法的、 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 然而,退踞台湾的国民党当局为了争得与日本缔约 的所谓?正统地位?,转而承认旧金山和约,追随 美国的意愿走上了与日本单独缔约的道路。 ? 蒋日和约的缔结,日,即和约签字一 周后,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严正 声明:?对于美国所宣布生效的非法的单独对日 和约,是绝对不能承认的;对于公开侮辱并敌视 中国人民的吉田蒋介石和约,是坚决反对的?。 ? 日上午10时20分,中日两国代表在人 民大会堂签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声 明第七条写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 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至此,中日两国间悬而未决长达27年之久的赔偿 问题,以中国政府的大义放弃而画上了句号。 ? 周恩来指示:第一,中日邦交恢复以前,台 湾的蒋介石已经先于我们放弃了赔偿要求, 共产党的肚量不能比蒋介石还小。第二,日 本为了与我国恢复邦交,必须与台湾断交。 第三,如果要求日本对华赔偿,其负担最终 将落在广大日本人民头上,这样,他们将长 期被迫过着艰难的生活,这不符合中日友好 下去的愿望。 ? 中苏恶交后,大陆在国际上处于十分孤立的 地位,大陆的周边苏联,台湾,印度,日本 都是北京政府的敌人。 ? 下面是日《参考消息》刊登的基辛 格记录的毛泽东的有关谈话内容: ? ?……日本侵略中国13年,他们占领了中国大 部分土地……在对日关系上,我们没有要求他 们赔款,以免增加日本人民的负担。而且要计 算赔款非常困难,没有任何会计能够做到。只 有以这种方法我们才能消除敌意,改善两国人 民之间的关系。? ?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政府虽然放弃了对日本的 战争赔偿要求,即放弃了1200亿美元国家间的 赔偿要求,但是,就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 赔偿要求――1800亿美元的国民赔偿要求,中 国政府在任何场合都没有宣布予以放弃。这种 对受害赔偿要求的保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符 合国际法的向日本提出受害赔偿的机会。 对华援助(ODA:官方开发援助)? 日本对中国经济援助(ODA)起始于1979 年,当时中国需要资金和技术,而资金需 要出路,政府间贷款是低风险的安排。 ? 中国在后来的400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60 个码头,首都机场,浦东机场,五座长江 大桥,宝钢,武钢,等等都利用了ODA。 ? 日本官方认为这是对中国的?施舍?,责 怪中国感恩不够。 ? ODA的主要部分是日本政府的低息贷款,还包括无 偿援助和技术援助。 ?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1972年ODA援助的无 偿赠款应占84%上。英、加等国ODA赠款为100%。 美国的ODA赠款部分为98%,日本战后领过美援12 兆日圆。而日本对华ODA中90%是贷款。利息前期 3-3.5%,后期0.75。 ? 中国目前已依约还本付息1.5兆日圆。90年代ODA 的0.75的利息仍属可观。日圆对美元汇率由80年 代的240日圆对1美元升至95年的80日圆,还款汇 率损失由中方负担,日方独享升值之利。 ?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主张限制Tied Aid(附带 条件援助)。2001年的中日ODA的15个项目, 有10个只限于采购日本商品。ODA项目招标 中,日本企业得标率达45%。对华ODA资金 30%回流日方企业。 ? 通过ODA,日方打开了中国市场。很多ODA 项目本身就是为日本企业服务的,首批项 目中的秦皇岛码头,就是为向日本出口煤 炭而建。80-90年代中国满大街都充斥着日 本的电器和汽车等商品。马来西亚前首相 拉赫曼曾说:?日本援助一份进来,至少 要赚二倍回去?。 ? “呸!别的我不知道,ODA中所列的就大秦 铁路的电气化改造我知道。我家就在这条 铁路沿线,这条铁路的条件是我们把山西 大同的煤20年无偿运给日本。一天就好几 列车,20年有多少煤偿日啊,我们这的老 百姓都叫它:?卖国路?。日本国内没有 资源,全是我们中国在支持它啊,国人无 知啊,我们在培养敌人啊。 ? 大秦铁路运煤给日本,日本人把煤密封沉 到海底,和中国打仗时得用它,以后中国的 煤缺乏了还可以高价卖给中国。 ? 中国外交部: ? 日本对华经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不 是单方面的施舍。 ? 中方称其为资金合作不无道理。 中日钓鱼岛问题? 钓鱼诸岛位于中国 台湾省基隆市东北 约92海里的东海海 域,是台湾省的附 属岛屿,主要由钓 鱼岛、黄尾屿、赤 尾屿、南小岛和北 小岛及一些礁石组 成 ,面积7平方公里。
? 1895年,在《马关条约》签订前占领该岛屿。 ? 1943年12月,《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 国台湾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 将实施?。 ? 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 ? 日,日本同美国签订《旧金山和约》,将 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 ? 中国政府声明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不予承认。 ? 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 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 ? 我国外交部于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 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 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 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 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 主权?。 ? 其后,美国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 (即我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 ? 鉴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不同主张,我国政府从发 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 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 这一问题干扰两国关系大局的谅解。 遗留化学武器问题? 1997年,中日两国作为缔约国同时加入了 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根据规定, 日本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必须在10年 内,即2007年4月前彻底销毁;若到期日本 仍没完成处理工作,在中国政府同意的情 况下,可将最后期限延后至2012年4月。 ? 从日方目前的工作进程看,即使延期5年, 最终的处理结果也不容乐观。
? 迄今为止,已发现、尚未销毁的化学弹约 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轮承包 起始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