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为什么把30万军队去长城抗击匈奴,但却派去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的地区..”主要考查你对  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灵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點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丠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曾大败匈奴

公元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構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國东北等地区。

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李牧出动战车1300乘、骑兵13000人、步兵5万、弓箭手10万,与匈奴会战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从此匈奴十余年不敢南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15年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蒙恬从榆中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5000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逶迤而北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構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然而到了汉朝曾与匈奴进行多次大规模战斗战况却不那么乐觀。公元前201年韩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次年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征讨,在白登被匈奴冒顿单于4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计逃脱,之後汉朝采纳了刘敬的建议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汉室宗女嫁与单于并赠送一定数量的财物以及开放关市准许双方人民交易。后攵、景诸帝也是沿用和亲政策以休养生息然而匈奴仍不满足,不时出兵侵扰边界

统一的汉王朝为什么就不过匈奴呢?

第一不论是秦朝还是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几乎都保持着战时体制的状态在这种战争的状态下,战国各诸侯国和秦朝军队的战斗力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战国时期,大小战争的磨练乃至全民皆兵的状态这是汉朝初期难以相媲美的。所以从自身角度来说,战国和秦朝时期的戰斗力更强汉朝初期的战斗力则相对较弱,自然在对抗匈奴上吃了亏在这一点上,汉朝初期皇帝出巡连几匹像样的战马都找不到。洏缺乏强大的骑兵这在对战匈奴上无疑要吃亏。

第二战国和秦朝面对的匈奴,和汉朝初期面对的匈奴实力差别大。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在秦朝时期,匈奴的地盘和军队十分弱小再加上秦国的长城和蒙恬统率的精锐军团,匈奴根本没法从秦朝手上占得便宜汉朝时,匈奴出了个不世出的英雄——冒顿这货对于匈奴的意义,不下于秦始皇之于中国他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尽服北夷,控弦之士三十万这时匈奴达到了其力量的巅峰。

第三不仅面对的匈奴异常强大,汉朝初期因为刚刚从秦末起义战争和楚汉战争中挣脱出來整个国家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对此刘邦乃至后面的汉文帝、汉景帝,都希望通过休养生息来发展经济提升国力。

到汉武帝时西漢经过近7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国力大大增强对匈奴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发动了三次大战:河南之战(也称漠南之战)、河西之戰、漠北之战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收复河南地区;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受降匈奴右部十万人设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郡;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率五万骑兵分两路出击卫青击溃单于,霍去病追歼左贤王7万余人封狼居胥。两军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铁血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