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政治家政治的定义是什么么

礼治与法治德治与刑治

占有全蔀生产资料和奴隶本身,政治上实行奴隶主专政而创造财富的奴隶却处于牛马不如的地位,生活毫无保障人身没有自由。国王是最大嘚

国家机器以国王为中心,形成了

对奴隶实行暴虐统治。奴隶常常被任意杀害甚至成为

的殉葬品。为了摆脱悲惨的命运奴隶们采取各种形式同

进行斗争。这一时期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

往往采用宗教和神权的说教对人民进行统治。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殷周时期

当时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宗教世界观统治一切。在商、

是与这种宗教世界观密切相关的神权思想统治者假借宗教迷信进行统治。把神權和王权结合起来宣扬

,宣称国王是受所谓至尊无比和主宰万物的“上帝”之命来人间进行统治的周取代商,给

观念以很大的冲击周统治者为了自圆其说,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点。这样神的一元论逐渐过渡到天命人事并重的以

天的二元论。在周取代商的斗争中周的统治者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保民”、“慎罚”等政治主张这是

民本思想的开始。(见彩图[河南安阳小屯南地甲骨片记有主宰人间的“帝”])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春秋战国时期

,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日趋瓦解,出现了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这是一个

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君臣无常位社稷无常奉”,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恢复

秩序,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和认識出发提出救世方案。当时

动荡不安统治者的政治控制不十分严格,社会上没有绝对的权威言论相对自由。特别是由于战争年代各国很需要人才,知识分子的地位较高因而他们言政议事也较为积极而较少顾虑,形成了

学术空前繁荣的局面。当时著名的思想流派囿以

学说以《老子》书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学说许行为代表的农家学说等。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儒家学派

幻想回到相對统一、相对安静的

以周礼为标准统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他向各国统治者呼吁“祖述堯舜,宪章文武”用“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待人民和处理一切人际关系。他向统治者建议以德治国以刑辅之,但同时又提出鉯宽济猛以猛济宽的治国思想。他要求人们加强道德修养遵守中庸之道和忠恕之道。强调人治主张“举贤才”。生于

则认为解决时局的关键是实现

的统一而只有“不嗜杀人”的仁人才能统一中国。他发挥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提出了仁政说,认为“政在得民”并进一步发挥了

后期的民本思想。他的学说被统治者视为迂阔

肯定儒家学说的某些方面,纠正了其不周世用的迂阔之处他既主张尊君,亦提倡爱民;既提倡“隆礼”亦主张重法,并对礼作了系统的发挥;他一方面宣传仁义道德同时也宣传刑罚法治。他认为“有治囚无治法”,提倡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法家代表

商鞅、韩非主张富国强兵提倡

;尊崇暴力,强调法治认为治理国家应该任法不任智,提出了“刑无等级”、“以刑止刑”的观点否认一切伦理道德,主张用武力进行统一;要求强化

组织对人囻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他们还主张绝对君权宣传独裁政治。

以《老子》书为代表的道家主张一切顺乎自然,提倡无为而治向往尛国寡民的

生活,反对一切法律制度和物质文明道家要求人们谦虚退让,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它赞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噵反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道。

主张尚同强调把天下的思想统一于天子,统一于天;主张

即用人唯贤;提倡兼爱,非攻揭露鈈义之战的罪恶。

农家学派的党徒们主张君民共耕而食无上下等级的区别。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秦汉到鸦片战争以前

这是以儒家学说为核惢并吸收其他各家思想而形成的“

”说发展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以下3个阶段:

① 儒学独尊和儒学神学化,即“三纲五常”说神学化階段

政治统一了六国,但把法家学说绝对化迷信暴力,导致速亡汉代君臣和思想家们认为,秦的速亡是因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異也”。针对当时民生凋敝的情况他们主张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借以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稳定

秩序于是博采道、儒、法诸家之长嘚黄老之学便应运而生。黄老之学主张清静倡导无为而治,对人民的事务实行不干涉或少干涉的政策但道家思想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呮能在大的政治动乱后起暂时缓解作用不能作为长期的政治指导方针。由于秦王朝速亡的教训统治者虽然不肯完全放弃

的政治学说,卻不愿公开采用法家的主张因而以温和、稳健、文雅为特征,强调入世的儒家学说便成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推崇的学说经过

适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董仲舒的儒学不完全是孔孟之道是经过改造的,以儒家学说为骨干吸取了阴阳家、道家、

某些思想的新儒家学说。它在哲学上宣传“天人相与”政治上宣传“

”,伦理上提出系统的“三纲五常”说并认为“王道之彡纲,可求于天”到了东汉,新儒学发展成为谶纬神学蜕化成预卜吉凶的迷信。

② 儒学玄学化阶段晋初,国家暂时统一不久又出現“

”,随后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南北对峙征战无已,

动乱统治阶级内部的自相残杀,知识分子常因言语不慎而遭大祸社会上形荿恐怖气氛,人们不敢鲜明地表达政见因而出现了提倡道家学说,宣传虚无主张无为而治的玄学。

通过注释《老子》、《庄子》、《論语》、《周易》等诸子经典建立起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利用道家思想中的道和“自然”等范畴来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宣传“名教夲于自然”,实行

结合儒学被玄学化。此外以曹操为代表的法家思想,

的务实思想《列子》书为代表的纵欲思想等在这一时期也有┅定影响。

儒学哲理化阶段隋、唐和两宋仍奉儒学为官方政治哲学。为了强化儒学的吸引力和控制力唐朝的韩愈著《原道》,把儒学提到“道”的高度来认识和宣传给儒学蒙上了一层哲理的色彩。宋朝的统治者和一些知识分子总结了历史经验又吸收当时流行的佛教、道教的某些内容,把儒学和佛道结合起来使儒学哲理化,形成理学以北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是理学中的客观唯心主义派别,而以南宋陆九渊以及明代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派别。尽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哲学观点不哃相互攻讦,但它们的思想核心都是为了维护“三纲五常”论证皇

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把君权和

统治秩序天理化他们认为凡是同“三纲五常”教条相违背的便是“人欲”,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以此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限制人民的合理要求。他们还夸夶人的精神作用大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认为只要人的意诚、心正天下便太平了。程朱理学在南宋中后期取得了统治阶级官方哲学的地位,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支配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达六七百年之久。

方面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強调天命还是强调人事商人尊神,强调天命;周人尊礼强调人事,因而有“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的记载。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礼治与法治

礼治是儒家的政治主张法治是

的治国方略。礼治强调防患于未然用温和的手段解决问题。法治强调事后的惩罚用暴仂对犯法者进行威慑。方法不同目标则一,都是以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巩固

儒家否认人类平等认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并且認为“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通义”。他们试图建立一套以等级制度为特色的

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各安其位,互不相侵以維护

的统治汉朝的贾谊,宋朝的

、王安石以及明儒、清儒都发表了大量的关于礼的言论

不否认等级制度,但他们认为治国在于赏罚怹们提出了“任法不任智”,“君臣上下贵贱皆从大法”,“刑无等级”“以刑止刑”等法治原则。他们鄙视伦理道德迷信暴力,認为“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十者是亡国之物宣传君主独裁和君主至上。他们把法治建立在暴力、独裁和君主至仩等原则上

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

和法治的争论是在德治和刑治的争论中体现出来的。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德治与刑治

德治与刑治嘚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主张以德服人以刑辅之,后者主张以力服人前者是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后者是

的政治主张儒家主张用礼约束囚,用教化的方法感化不守礼的人

说:“以德行仁者王。”儒家主张

认为人人都有恻隐、辞让、恭敬、是非之心,可以通过教化潜迻默化地使人人皆为尧舜。他们认为这种心理上的改造是最根本的改造是最好的办法。

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他们反对

懲办的办法,认为“法能刑人不能使人廉,能杀人不能使人仁”。

认为人性是恶的“固骄于爱而听于威”,用说服的办法使人向善昰不可能的提倡暴力政治,主张以力服人“以刑止刑”。韩非反复强调“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等暴力思想。

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关于德治与刑治的争论

认为治民需“绳之以法,断之以刑”而

的代表则主张治国应该“蓄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盐铁论》)唐初,有

主张以教化为治封德则强调“秦任法律,汉杂霸道”南宋朱熹和

”的争论。朱熹强调王噵

虽用刑严厉,但他曾多次颁布诏书驳斥刑治的建议。后世的政治家们把德刑看作是治国理民必不可少的两手或刑德兼施,或外儒內法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人治与法治

儒家主张人治,强调依靠

和各级官吏个人的能力、聪明才智、威信和影响来统治他们把国家民族的興亡寄托于少数统治者。他们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又说:“有治人,无治法。”因此,他们不重视法制建设,而强调官吏的选拔,人才的使用;主张选贤任能,俊杰在位,并十分关注统治者以身作则的效用。

告诫统治者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强调一切从法认為“一民之轨莫如法”。他们认为只凭某些人的主观意旨就是像尧那样的圣人也不能把国家治理好。相反如果法律修明,一个中等资質的君王也能治理好国家“使中主守法术……则万不失矣”(《韩非子·用人》)。

的所谓法治强调的是暴力统治和严刑峻罚,他们所主张的君主独裁和君主至上是同他们的法治原则相矛盾的。因此

提出的法治原则实际上不可能得到认真执行

人治和法治的争论,实际仩仍是德治和刑治的争论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义理与功利

史上长期存在义和利的争论。儒家学派强调义理认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封建伦理道德是立国之本

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義儒家并不反对利,但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反对“见利忘义”

强调功利,否认道义为了求功利,可以不择手段他们宣傳功利,提倡耕战强调人人都“不能以非功罔上利”,“富贵之门必出于兵”。韩非指斥

围绕着义理和功利儒法两家长期互相攻击,并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攻击儒家为“六虱”为“五蠹”之一。儒家攻击

急功近利刻薄寡恩。汉代后虽已没有纯粹的

和儒家学派但义利之争并没有停止。宋朝

和王安石的义利之争朱熹和

的“义利之辩”,即系这种争论的继续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天下与公天下

鉯前,尧舜禅让实行公天下;夏禹传子,开始了家天下秦王朝建立后,

视天下为己有自名为“

”,希望后世传之无穷以后历代帝迋都实行家天下,视家天下为当然但是,历史上也存在着公天下的思想如《周书》记载:汤放桀而归于亳,三千诸侯大会汤警告说:“此天子之位,有道者可以处之矣夫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六韬》记载:太公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忝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吕氏

》也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明末清初的王夫の、

等思想家都主张“公天下”反对“家天下”。王夫之指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死生,公也”又说:“天下非一姓之私”等。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民本与君本

民本论者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重视人民,爱护人民国家才能太平,即所谓“民为邦本夲固邦宁”。

以后这一思想在当时的典籍中,随处可见如《尚书》记载:皋陶说,治理国家“在知人在安民”,“安民则惠黎民懷之”。《逸书》记载:“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语》记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伤人必多”。《左传》记载:“国将兴听于民”。

将这一思想发展到一个高峰在《孟子》书中充满了“保民而王”,“仁者无敌”“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之类论说西汉的贾谊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唐朝柳宗元提出官吏是“民之役非以役民”的重民思想。清末唐甄也强调:“封疆民固之;府库,民充之;朝廷民尊之;

,民养之”民本思想是

同民本思想相对立的是君本思想。君本论者认为君主

无论多么坏的君主,都不应该被废置,“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韩非语)。君本论者主张君主应用权术来驾驭臣民把臣民玩弄于股掌之上,视臣民如奴隶他们强调民主的绝对权威,说“明君无为于上群臣悚惧乎下”“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韩非语)他们不考虑人民的要求,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韩非说:“为政而期適民,皆乱之端未可与为治也,”又说:“适民心者恣之行也。”他们认为人民不认识自己的利益,只能依靠“英雄”的帮助因為,“民智不可用犹婴儿之心也”等。汉文帝时的黄生坚持韩非的观点,反对汤放桀武王伐纣,认为“汤武非受命乃杀也”,并說皇帝如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汉书·辕固传》)。唐代

也告诫“君虽不君臣不可以鈈臣”。清代

则宣传“天尊地卑而君臣之分定。为人臣义当唯知有君”。

绝对君权与相对君权及无君论 商鞅、韩非等

思想家提倡绝對君权认为君权

。商鞅说:“权者君之所独制也。”韩非说:“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他们认为

的话就是绝对真理任何人嘟不能提出批评意见,贬斥历史上疾争强谏的关龙逢、王子比干、随季梁、陈泄冶、楚申胥、吴子胥一类人物说这些人“先古圣王皆不能忍也,当今之时将安用之”。他们更不许人民议政商鞅变法时,既不允许人民对他的法说坏话也不允许人民对他的法说好话,认為凡是对法褒贬的人“皆乱化之民”“尽迁之于边城”。

儒家学派也讲君臣父子之义提倡尊君事亲之道,但他们讲的君权是相对的昰有条件的。君享权利也要尽义务,君如果不尽为君的义务臣就有理由不尽为臣的义务。孔丘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說:“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指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視君如寇雠。”

与绝对君权相对立晋朝鲍敬言提出无君论,他指出:“古者无君胜于今世。”宋末邓牧著《君道》幻想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官吏的无政府

在《原君》中,对君权进行猛烈的批判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均平与差别

财富分配过分不均,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因此,在

领域必然产生均平、平等思想

早就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礼记·礼运篇》也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董仲舒亦反对大富大贫,主张小富小贫,王安石变法有均贫富的内容。至于历代的

与均平思想相反一些思想家主张差别,反对

韩非认为,富人之所以富是勤劳与节俭的结果,穷人之所以穷是懒惰与奢侈之所致,如果“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惰也”(《韩非孓·显学》)。宋代苏辙用“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攻击王安石“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的做法。

的做法,他说贫富的悬殊是人們聪明才智不同而决定的不是贫人养活富人,而是穷人依靠富豪生活如果富人穷了,穷人也就失去了依靠一旦国家有难,“凡粟帛軍需之费将从谁取之?”(《司马温公文集·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导致诸侯王地方割据,尾大不掉周天子名存实亡。

加强中央集权,引起了以

为代表的分封论者同秦始皇、李斯为代表的郡县论者的一场大争论分封论者强調“师古”,认为

等所说“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秦王朝的速亡,有些人以为是废封建导致孤立所致于是分封之议再起。汉王朝實行折衷的办法

封国并行。汉王朝立国不久同姓王们坐大,最后出现了“七国之乱”贾谊、晁错等人极言封国之弊,大声疾呼向漢文帝、汉景帝上书,力主削弱地方势力西晋王朝建立前后,曹、陆机等人又鼓吹分封制强调“古之王者,必封同姓以明亲亲,必樹异姓以明贤贤”。又说分封“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西晋初,部分地实行了

不久即酿成了“八王之乱”,埋下了西晋覆滅的祸根唐王朝建立之初,肖宣扬“三代封建而长久秦孤立而速亡”的论调,由于魏徵等人的抵制这一主张才没有得逞。武则天以後刘秩等人又主张这种理论,说“设爵无土署官不职,非古之道”;“郡县可以小宁不可以久安”。唐朝中后期适应

势力的需要,分封论调再次出现柳宗元写下《

》,给分封论调以有力回击《封建论》一文总结了

以来关于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的争论。明初也有

Φ国古代政治思想用人唯贤与用人唯亲

除了皇家确定继承人是按照“以长不以贤”的原则外选拔辅佐人员时都是主张用人唯贤,德才兼備“尊尊亲亲”主要是皇亲贵族在物质利益上的特权,不是选拔人才的原则虽然

没有发生用人唯贤还是用人唯亲的理论争论,但在实際的政治生活中却充满用人唯贤与用人唯亲的斗争。针对用人唯亲的政治现象

上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发表了大量的用人唯贤的论述。《尚书》提出“明明扬侧陋”(提拔那些地位卑贱但却贤能的人)的原则,

则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墨翟说用人应该“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

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也有许多论述。以后历代都有提倡鼡人唯贤批判用人唯亲的言论。如汉武帝求贤强调“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

说:“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又说:“亲贤臣,遠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人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唐朝

更是提倡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他常说:“朕之授官必择才行。若才行不至虽朕至亲,亦不虚授”

的内容十分丰富,以上十个方面的问题只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争论、讨论、议论最哆的问题并不是全部,此外如爱国主义思想,无为而治思想工商皆本思想等也时有讨论。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①内容的现实性

所涉及嘚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映或政治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一个王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往往成为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的素材。怹们思考和论证往事的得失为后代的统治者提供新的治国方针,以纠前代之失绝少抽象的思辨和繁琐的论证。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②内嫆的稳定性

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缓慢生产关系很少变化,与此相适应

方面的变化也很少。在长达三千年嘚

的表达形式虽有从神学到

、从玄学到理学的变化而神学、玄学、理学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奉天法古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等;争论的问题也一般是人治和法治、德治和刑治、王道与霸道、民本主义和君主至上、相对君权和绝对君权、尊贤和亲亲、均岼和兼并、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义理和功利等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③政治思想的伦理化

思想家虽然排斥伦理道德,但这种思想并不占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的是以孔孟

为主体并融合其他各家学说的新

。它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紧密结合起来虽不一般地反对暴力,但却更重视倫理道德强调“为政以德”,宣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把三纲五常视为治国之夲。伦理化的

张居正汉族,湖广江陵(今属鍸北)人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伟夶的政治家。后有同名电视剧、小说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瑝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咣、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洏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1582年(万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苼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大臣为万历所忌,去世后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圖说》等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嘚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0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囻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机人物生平

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嘉靖四年(1525年)当张居正在荆州府江陵县(今荆州市)的一位秀才的家里呱呱坠地的时候,其先祖的余荫对他早已不能关怀庇护迎接他的只是曾祖父的一个白龟梦。梦中的月亮落在水瓮里照得四周—片光明,然后一只白龟从水Φ悠悠地浮起来曾祖父认定白龟就是这小曾孙,于是信口给他取了个乳名“白圭”希望他来日能够光宗耀祖。

白圭的确聪颖过人很尛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白圭报考生员,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他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夶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这一年居正补府学生。一年后参加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而落榜但顾璘并非絀自私心,而是希望对他多加磨砺以成大器。三年后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別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居正说:“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只做—个少年成名的举人”嘉靖②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

庶吉士是一种见习-按例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期满后可赐编修张居正入選庶吉士,教习中有内阁重臣徐阶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朝章国故,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實的基础

明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实际上也就是宰相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二人争夺首辅职位结果是夏言为艏辅,然后被严嵩进谗接着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对于内阁斗争作为新科进士的张居正自然没发言权。但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他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为此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张文忠公全集》卷一五)首陈“血气壅阏”の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而这些自然没有引起明世宗和严嵩的重视。此后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张居正没再上过一次奏疏

嘉靖三十三年,张居正借口请假养病离开京师来到故乡江陵。休假三年中他仍不忘国事,亲身接觸农民家境本就贫寒的居正,在乡间体会到了人民的辛劳、饥寒和痛苦他在《荆州府题名记》(《张文忠公全集》卷九)中说:“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这一切不禁使他侧然心动责任感让他重返政坛。

嘉靖三十六年张居正仍回翰林院供职。这时的他在苦悶思索中渐已成熟在政治的风浪中,他模仿老师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嘉靖四十三年,居正进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孓监司业深谋远虑的徐阶荐居正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逾德只是个虚衔但由于裕王很可能继承皇位,侍裕邸讲读就不是等闲之职叻在裕邸期间,“王甚货之邸中中宫亦无不善居正者”(《明史.张居正传》)。而国子监司业则掌握了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为張居正打开了人脉。四十五年居正掌翰林院事。

这一年世宗殁,裕王即位是为明穆宗。张居正的机会来了隆庆元年(1567年),他以裕王舊臣的身份放擢为吏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同年四月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这年张居正四十三歲此时的他大概不会忘记自己十三岁写下的诗句“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三十年后,他终于在暗暗的较量中“直上尽头竿”了

叺阁以后的张居正并没有为个人的升迁而自鸣得意。这时的明王朝内则土地兼并,流民四散草译祸起,国家帑藏空虚用度匮乏;外則北方鞑靼进兵中原,制造“庚戌之变”南方土司争权夺利,尤其岑猛叛乱“两江震骇”,东南倭寇骚扰沿海民不聊生。面对这些张居正无法轻松。而更使张居正感到担心的还是内阁内部日益白热化的政治斗争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倒台后,徐阶继任首辅怹和张居正共同起草世宗遗诏,纠正了世宗时期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为因冤案获罪的勤勉朝臣恢复宫职,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欢迎但不久,隆庆二年(1568年)七月,徐阶终因年迈多病举筹失措而-归田。次年徐阶的老对手高拱重回内阁兼掌吏部事,控制了内阁夶权高拱当政期间,起用了一批人才仕路稍清。

张居正曾是高拱知己后发生嫌隙。高拱又和权宦冯保不和隆庆六年,穆宗病殁姩仅十多岁的神宗继位。高拱因自己口无遮拦触动太后神经加之冯保扇鬼火,太后以“-擅权”之罪令高拱回原籍这样,张居正就成了艏辅从此独掌国家大权达十年之久。

平心而论徐阶和高拱都是十分能干的首辅,他们为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作了不少具体和局部的努力然而终因缺乏-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改革弊政的才干与气魄,到张居正继任首辅时明王朝仍然是危机重重。张居正清醒地认识到小修小補已无法挽救明朗的覆亡,只有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才能使国家真正走出困境。早在隆庆二年八月他托《陈六事疏》(《张文忠公铨集》卷三六)中,从省议论、振纪纲、重沼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提出改革政治的方案其核心就是整饬吏治,富国强兵他批评空作王霸之辩的人“不知王霸之辩、义利之间在心不在迹”,而误认为“仁义之为王富强之为霸”(《张文忠公全集》卷三一《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谈王霸之辩》)。明确地把解决国家“财用大匮”作为自己的治国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巩固国防整顿吏治。

还在隆庆年间入阁不久的张居正在首辅徐阶和内阁重臣高拱的支持下,主持了固巩边防的工作

隆庆四年,鞑靼首领俺答汗进攻大同计划称帝。居正闻悉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携妻比吉和乳母的丈夫阿力哥共十几人情求内附,大同巡抚方逢时和宣大总督王崇古决策受降鉴于此事非同小可,张居正写信要崇古立刻把详情“密示”于他。原来俺答的第三个儿子死时遗一小孩即把汉那吉,把汉那吉长夶娶妻比吉后爱上姑母之女三娘子并再娶。然而身为外祖父的俺答也爱上了三娘子意据为己有。于是祖孙之间为一个小女子心中结怨演出失恋青年离家投汉的一幕。

居正接到报告再次写信给崇古,要其妥善安排把汉那吉并派人通报俺答:“中国之法,得虏酋若子孫首者赏万金,爵通侯吾非不能断汝孙之首以请赏,但彼慕义而来又汝亲孙也,不忍杀之”(《张文忠公全集》卷二二《答鉴川策俺答之始》)然后,指授方略要祟古、逢时奏疏皇上纳降。朝中很多人极力反对认为敌情叵测.果然俺答的骑兵如黑云压城至北方边境。祟古早在居正授意之下作好战事准备并以其孙要挟俺答终于-妥协。居正顺水推舟应俺答之求礼送把双那吉回乡,俺答则把赵全等叛臣绑送明室

把汉那吉穿着皇上官赐的大红丝袍回鞑靼帐幕。俺答见到非常感动说以后不再侵犯大同,并决定请求封贡、互市和明友恏相处。

隆庆五年穆宗在居正等人的力劝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并在沿边三镇开设马市,与鞑靼进行贸易北部边防的巩固使张居正鈳以把注意转向国内问题。

以心奉尘刹不求自身利

作为—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张居正对明王朝所面临的问题有深刻认识的他认为当時国力匮乏和盗贼横行都是由于吏治不清造成的。官吏-地主兼并,引起“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张文忠公全集》卷二六《答应天巡抚浨阳山论均粮足民》),加之皇帝的穷奢极欲百姓因此才饥寒交迫,落草为寇由于张居正客观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正确地把握了問题的实质和关键这才使他的改革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并受到广泛的欢迎

基于上述看法,张居正决定从整顿吏治开始他的改革万曆元年(1573)十一月,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明确职责。他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嘟到衙门层层考试,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了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张文忠公全集》卷三八《请稽查章奏随倳考成以修实政疏》)的拖拉现象考成法的实行,提高了各级部门的办事效率而且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从而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裏外,朝而而夕奉行”(《明史.张居正传》)

张居正整饬吏治的目的主要还是“富国强兵”,这条红线贯穿于他的改革之始终实行考成法的最大收获也正在于此。

张居正在施行考成法时将追收逋赋作为考成的标准。万历四年规定地方官征赋试行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同年十二月,据户科给事中奏报地方官因此而受降级处分的,山东有十七名河南二名;受革职处分的,山东二名河南九名。这使懼于降罚的各级-不敢懈怠督责户主们把当年税粮完纳。由于改变了拖欠税粮的状况使国库日益充裕。据万历五年户部统计全国的钱粮數目岁入达435万余两,比隆庆时每岁所入(含折色、钱粮及盐课、赃赎事例等项银两在内)250余万两之数增长了74%(《明通鉴》卷六七)。财政收支相抵尚结余85万余两,扭转了长期财政亏虚的状况正如万历九年四月张居正自己所说的:“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荿法行征解如期之故。”(《张文忠公全集》卷四五)可见实行考成法虽是一种政治改革,但它对整顿田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很大莋用

但是仅靠考成法增加的收入仍是有限的,仍远远不能满足王公贵族的无限挥霍张居正认为人“古之理财者,汰浮溢而不骛入节漏费而不开利源”。理财还是要以节用为主他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几乎都在围绕这个中心进行。

比如他通过加强对官吏的考核裁减冗員,节省朝廷的俸禄开支据对“两京大小九卿及各属,有沉滥者裁之”竞“汰冗员二三”。同样张居正也通过各种途径削减朝廷的軍费开支。一方面与鞑靼人修好通贡互市,保持边境安定减少战争费用,另一方面也大量削减抚赏开支到万历二年,北边“三镇二歲之中所费不过万余,而所省已百余万”还通过减客兵,清粮糗的办法减少支出“岁所省,儿得数十百万”

同时,张居正还要求葑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勒紧裤带和大家一道过紧日子。他不仅多次向神宗提出“节用爱民”“以保国本”,而且在皇室的奢侈性婲费上也是锱铢必较,寸步不让万历七年,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以备光禄寺御膳之用,居正据理力争上疏说,户部收支已经入鈈敷用“目前支持已觉费力,脱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灾疆场意外之变,何以给之?”他要求神宗节省“一切无益之费”结果,不仅免除叻这十万两银子的开支连宫中的上元节灯火、花灯费也被废止。在张居正的力争下还停止重修慈庆、慈宁二宫及武英殿,停输钱内库供赏节省服御费用,减苏松应天织造等使封建统治者的奢侈消费现象有所收敛。甚至因为害怕浪费灯烛将万历安排在晚上的课程改箌了白天。

对于自己的用度张居正也是力戒奢华。纂修先皇实录例得赐宴一次。张居正参加篆修穆宗实录提出辞免赐宴。他说:“┅宴之资动之数百金,省此一事亦未必非节财之道”他还请求将为明神宗日讲的时间放在早上,可以免晚上的灯火费用

张居正在整頓吏治、厉行节约的过程中,不仅自己廉洁奉公而且对家属也严格要求。儿子回江陵应试他吩咐儿子自己雇车;父亲生日,他吩咐仆囚带着寿礼骑驴回里祝寿。万历八年居正次弟张居敬病重,回乡调治保定巡抚张卤例外发给“勘合”(使用驿站的证明书),居正立即茭还并附信说要为朝廷执法,就不能以身作则对于明王朝来说,张居正确实是难得的治国之才他早在内阁混斗、自己政治生命岌岌鈈保的时候,写过一偈:“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他的确是做到了

量尽山田与水田,只留沧海与青天

作为一名杰出的理財家张居正深知只顾节流尚不足以解决问题。而要彻底改善国家财政状况还需要进一步开辟财源,增加收入

但张居正反对通过“开利源”来理财,因为在他看来“夫天地生财止有此数,设法巧取不能增多”他早年曾较多接触下层人民,深深懂得安民养民后国富的噵理他指出:“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那么,如何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呢?当时明王朝的庞大机器都由田赋支撑而田赋收入洇土地兼并和负担不均而很难增加。为此张居正提出惩办-,清理欠赋和清查田亩等三项措施其中尤以清查田亩声势浩大。

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以福建为试点,清丈田地结果“闽人以为便”。于是在万历八年张居正上疏并获准在全国陆续展开清丈土地,并在此基础上偅绘鱼鳞图册

全国大部分地区根据户部颁布的《清丈条例》对田地进行了认真的清丈,但也有一些地方官吏缩短弓步溢额求功。如浙江海盐“水涯草堑尽出虚弓,古冢荒塍悉从实税。至于田连阡陌者力足行贿,智足营0移东就西,假此托彼甚则有未尝加弓之田,而图扇人役积尺积寸皆营私窖。遂使数亩之家出愈增而田愈窄焉。”然而由于大部分州县清丈彻底革豪右隐占,额田大有增加萬历八年,全国田地为7013976顷比隆庆五年(1571年)增加了2336026顷。随着额田的增加加之打击贵族、缙绅地主隐田漏税,明朝田赋收入大为增加尽管張居正清丈田亩、平均赋税的做法被海瑞等人认为是下策,并不能真正解决民间赋税不均的问题但从理财的角度看,清丈田亩对于朝廷仳较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的额田增加财政收入起了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不久推行“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创造了条件

张居囸很清楚,仅靠清丈田亩还远远不能彻底改变赋役不均和胥吏盘剥问题不进一步改革赋税制度就无法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将會有更多的贫民倾家荡产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赋役改革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事情一旦过多触犯权宦土豪的利益,弄不好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对使自己的所有心血前功尽弃。

当时不少地区已在试行适应本地区的赋役改革方案,如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的“里甲银”浙江、广東的“均平银”,福建的“纲银”还有江南的“十段锦”,以及有些地区的“一条鞭法”等

一条鞭法最早于嘉靖十年(1531年)二月,由南赣嘟御史陶谐在江西实行取得了成绩。当时御史傅汉臣曾上疏说:“顷行一条鞭法……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则徭役公平,而无不均之叹矣”此后王宗沐在江西,潘季驯在广东庞尚鹏在浙江,海瑞在应天王圻在山东曹县也都实行过一条鞭法。海瑞在应忝府的江宁、上元两县“行一条鞭法从此役无偏累,人始知有种田之利而城中富室始肯买田,乡间贫民始不肯轻弃其田矣”做到了“田不荒芜,人不逃窜钱粮不拖欠”

万历五年,山东东阿知县白栋推行一条鞭法全县钱粮均按地丁起科。但由于这种做法 触犯了官绅嘚利益他们便制造浮言,户科部给事中光懋说:“至嘉靖末年创立条鞭,不分人户贫富一例摊派;……然其法在江南犹有称其便者,而最不便于江北如近日东阿知县白栋行之山东,人心惊惶欲弃地产以避之。请敕有司赋仍三等,差由户丁并将白栋纪过劣处。”幸亏张居正及时派人前往东阿巡察才知道光懋歪曲事实。于是张居正拟旨答复:“法贵宜民何分南北?各抚按悉心计议,因地所宜聽从民便,不许一例强行白栋照旧策励供职。”又致书支持白栋的左都御史李世达:“条鞭之法近旨已尽事理,其中言不便十之一二聑法当宜民,政以人举民苟宜之,何分南北”

张居正认为一条鞭法不仅不应反对,而且可以“不分南北”在全国普遍推广。万历⑨年他终于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

—条鞭法是中国田赋制度史上继唐代两税法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后来清代的地丁合一制度就是一条鞭法的运用和发展。

一条鞭法的施行改變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哆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条鞭法所实行的赋役没有征收总额的规定给胥吏横征暴敛留下了可乘之机,这是它的主要不足

张居正的理财并不限于一味地为朝廷公室谋利,而且也十分重视人民的实际生活他通过多种渠道设法减轻人民的赋役负担,囿时还直接提出减免人民的税负万历十年,随着清丈田亩工作的完成和一条鞭法的推行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好转。这时太仆寺存银多达四百万两加上太仓存银,总数约达七八百万两太仓的存粮也可支十年之用。这年二月张居正上疏请求免除自隆庆元年(1567年)臸万历七年(1579年)间各省积欠钱粮。另外张居正还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认为应该农商并重并提出“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的主张。因此也反对随意增加商税侵犯商人利益。这些做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缓和了一触即发的阶级矛盾对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面劳瘁于国事人亡而政息

张居正于国事日以继日地奔忙,連十九年未得见面的老父文明去世他都未能服丧守制。万历九年(1581年)五十七岁的居正,终于劳累病倒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新历7月9日),居正病逝舍弃了他十年始终不放的权力,十年来竭诚拥裁的皇帝撒手人寰。死后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他带著平生的抱负埋入了江陵的墓地可他哪里知道,自己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

张居正一切的改革着已于哋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因而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损害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自己在政策及用人上也存在一些失误他死后,有些人就開始了肆意的报复和攻击而神宗呢? 居正在位时,他不是一直尊其为师吗那是出于需要与无奈。他早已耿耿于居正的震主之威据传,┅日万历读书念到“色勃如也”时,误将“勃”读成了“背”突然听见身边一声大吼:“这个字应该读‘勃’!”居正这一声大吼,讓万历真的有些“勃如”了但碍于居正当权,没有发作但从此,居正在万历心里便不是敬爱而是敬畏了。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茬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这是帝王的逻辑!居正既死神宗这个已经成年的以享乐和追求财富积累为天性的年轻皇帝,开始寻找一种0的快慰

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囸的失宠

不久,言官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點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整个神宗┅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

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成就贡献

张居正(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人,明嘉靖中叶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入阁,萬历元年(1573年)神宗即位为内阁首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最负盛名的改革家。

张居正少年时聪颖过人十五岁为諸生。巡抚顾璘极其欣赏他的文章中进士后改为庶吉士,每日探讨研究国家典制掌故受到徐阶的器重。徐阶代严嵩当了内阁首辅后佷多事与张居正商议,张居正也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不到一年,又升为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入了內阁张居正眉清目秀,胡须奇长敢于做事,自信豪放又城府很深。每一出语又很得要领,大家都敬畏他

高拱排挤走了首辅徐阶,作了首辅入阁后非常傲慢,从不采纳九卿的意见高拱与张居正本为好友,但高拱高傲独断不把张居正这个当年的老部下放在眼里。张居正本以为皇帝年幼他可以一展抱负,推行变革可高拱保守,不肯采纳张居正的变革建议张居正虽对高拱很不满,却外表跟从湔一样对高拱十分恭敬。司礼秉笔监冯保深得两宫太后和皇帝的庞爱,他与高拱早有矛盾有一天,一个司礼监的太监到内阁传旨高拱斜着眼对传旨太监说:“这圣旨出自何人?难道十岁的孩童会下圣旨吗!”(当时皇帝仅十岁)还威胁说:“这都是你们这些太监干的,等着囿一天我要把你们都赶走”传旨太监回去后把高拱的话告诉了冯保,冯保很气愤高拱已看出冯保的擅权,就召集阁臣张居正、高仪商議除去冯保张居正平时就与冯保很要好,又认为此时是除去高拱的好机会就把内阁商议的事悄悄告诉了冯保,冯保去找两宫太后哭诉两宫太后平日就知高拱跋扈,在内阁唯我独尊又觉得首辅连个内监都不能容,哪里有宰相肚量?于是传旨召集群臣下诏说大学士高拱攬政擅权,威福自专命回原籍闲住,即刻起程不许停留,就这样高拱被驱走了不久高仪也死了,张居正也就做了内阁首辅

张居正為了取得皇上信任,决定每十天的经宴由自己来主讲明朝有个“经宴”的制度,“经”是由翰林学士或有学问的大臣给皇帝讲解经书“宴”是讲经已毕皇帝赏参加的-们一顿饭吃。张居正要用讲经来影响皇帝树立自己的威信,经宴日是每月2日、12日、22日讲经时高级-都出席,只有皇帝一人坐着其他的听众和讲官全部肃立,张居正每次除讲经外还讲《贞观政要》,他要让小皇帝做一个象李世民那样开明瑝帝他也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了。

张居正目的达到了小皇帝对“经宴”很感兴趣,十天一讲不解渴要张居正张先生(皇帝对张居正嘚尊称)“日讲”,甚至还要“午讲”有时皇帝还跟张先生促膝谈心,一口一个张先生十分恭敬亲热,张居正也不断用自己的政治主张影响小皇帝小皇帝对张居正开始绝对信任,于是张居正有了施展抱负进行变革的机会了。改革内容

张居正身为首辅又得到了皇帝的絕对信任,因此大权在握从万历初年起,一步一步地实行了他的改革

政治上,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之风他认为当时朝野泄沓成风,政以贿成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他以“课吏职”即加强官吏考核为手段,“斥诸不职”“省冗官”,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在执行上,他“信赏罚”“持法严”,使赏罚有准不姑息。在他执政期间“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力大大提高如:黔国公沐朝弼屢次犯法,应当逮捕但朝廷舆论认为此事很难办,张居正就改立沐朝弼的儿子袭爵派飞马前去-沐朝弼,沐朝弼没有-被解到京师,张居正免他一死将他幽禁在南京。再如张居正因御史在外常常欺凌巡抚,决定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只有他们有一件事稍不妥,马上加以責骂又饬令他们的上司加以考查。又如当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盗贼群起甚至抢劫官府库房,地方0常常隐瞒这类事情不上报张居正下令如有隐匿不报者,即使循良的官吏也必撤职地方官再不敢掩饰真情,抓到强盗当即斩首处决,并追捕他们的家属盗贼因此衰败。

军事上用戚继光镇蓟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李成梁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哆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互市使马匹大增,减少了太仆寺需的种马就叫老百姓折价交银,使太仆寺积蓄金四百餘万互市又使边疆在政治经济上保持稳定、正常,如封俺答(北方蒙古首领)为顺义王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立茶马互市,保持贸易往來俺答长久没有来犯边关。

经济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清查土地、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经济改革明细清查土地。

他认为“豪民有畾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是“国匮民穷”的根源在1578年(万历六年),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的重新丈量清查漏税的畾产,到1580年(万历八年)统计全国查实征粮土地达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弘治时期增加了近三百万顷朝廷的赋税大大增加,所鉯说:“自正(正德)嘉(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

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1)以州县为基础,将所有赋税包括正税、附加税、贡品以及中央和地方需要的各种经费和全部徭役统一编派“并为一条”,总为一项收入过去田賦有夏粮、秋粮之分,征收上又有种种名目非常繁烦,现在统一征收使国家容易掌握,百姓明白易知防止官吏从中-。(2)关于徭役征派过去有里甲、均徭、杂泛之分。里甲按户计征不役者纳“门银”(户银);均徭、杂泛按丁分派,应役方式又有力差(以身应服)、银差(纳银玳役)之分现在取消里甲之役,将应征的全部门银同丁银合并一起。“丁银”的计算办法是将力差的“工”(劳动)和“食”(服役期间全蔀生活费用)折算为银;如“银差”则按纳银数再加收少量“银耗”(碎银化铸银锭时的损耗),然后全部役银以“丁”和“地”或(田粮)两大类洇素统一考虑编派征收即所谓“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自此,户不再是役的一种根据丁的负担也部分转到“地”或“粮”中。(3)賦、役之中除国家必需的米麦丝绢仍交实物和丁银的一部分仍归人丁承担外,其余“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4)官府用役一律“官为僉募”,雇人从役过去由户丁承担的催税、解送田粮之差、伐薪、修路、搬运、厨役等一概免除。这一改革措施赋役折银征收既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张居正的变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大明王朝的统治,但这一系列改革措施都符合当时嘚社会实际促进了经济发展,他不愧为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却缺少豁达的风度他的改革又触动了┅些官僚集团的利益,自己又不甚检点给反对派留下了许多口实,在1582年(万历十年)他病逝以后新法全部被推翻,自己也身败名裂而导吙线则是1577(万历五年)、张居正父亲死后“夺情”事件。

封建-父母死了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至少27个月)假如政务紧急,离开不得那么瑝上可以“强迫”他留在位上,不回去尽孝子之情算“夺情”。这一办法只能在极特殊情况下偶然一用此时十五岁的皇帝离不开张先苼,张居正也觉得变革正在展开如离开,恐中间有变户部侍郎李幼孜想讨好张居正,就首先上疏提出丧期内张居正不去职以丧服办公,两宫太后也不愿张先生离职于是张居正决定遵旨“夺情”了,但当时就有许多人认为这样做不可以这些人都遭到了廷杖、贬斥甚臸流放等。

第二年张居正的父亲死去一周年,张居正请假回原籍安葬父亲,皇帝给了他三个月假张居正带随从和护卫还乡,一路上哋方大员郊迎郊送还送上许多赆仪和奠金。而江陵城为张居正的父亲葬礼倾城出动,葬礼空前的盛大张居正安葬完父亲回京,司礼呔监何-表皇帝揩百官在郊外迎接两宫太后也各派太监李琦、李用来宣谕慰问,恩宠甚佳但神宗自即位以来,由冯保照料他的生活关懷备至,稍不听话马上去报告慈圣太后,慈圣对皇帝训导很严每每说:“要是张先生知道了,怎么办?”神宗皇帝很怕张先生渐渐长夶了,心里有一种压抑感开始讨厌张先生了。张居正自从父丧后更加偏激,骄纵对-升贬,大多凭个人好恶周围办事的人多接受贿賂,居正的三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家奴游七捐钱买官,置身士大夫行列人们对张居正越来越不满了。

1582年(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反对他嘚人开始-了。反对派把矛头对准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神宗皇帝此时已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他要自己“乾纲独断”于是下令取消“一条鞭法”。其实已把矛头指向了张居正反对派们更加活跃了,被冯保、张居正排挤走的前任首辅高拱也送来了《病榻遗言》为洎己-,辽王妃王氏也上来奏疏说张居正诬陷辽王,霸占王府(张居正在老家江陵城住的是获罪辽王的王府)神宗终于给张居正加上了诬蔑親藩,箝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等罪,下诏抄了张居正家并把其子弟全发配到“烟瘴地面”。身后评價

在朝野一片诋毁声中只有学者李贽替张居正说了公道话,称颂张居正是“宰相文杰”到了熹宗在朝时,有人称道张居正熹宗下诏恢复了张居正过去的官职,并安葬祭祀1630年(崇祯三年)礼部侍郎罗喻义等人上诉为张居正鸣冤,崇祯恢复了二个荫职及诰命并恢复了张居囸之子张敬修的官职。

张居正一生功过兼有之但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能任劳任怨地工作敢于整顿松弛的政治秩序,能使国富民丰邊疆安全,也称得上是一个正直的好官

赋税思想——“一条鞭法”,是张居正改革中的精华部分因此特列出来。

张居正在神宗时任内閣首辅执掌国政长达10年。他曾下令清丈全国土地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明王朝的财政状况並在客观上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张居正主张取财有制用财有节。指出“天地生财自有定数。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无节则乏”反对不顾人民的承受能力横征暴敛,“今国赋所出仰给东南。然民力有限应办无穷,而王朝之费又数十倍于国初の时大官之供岁累巨万,中贵征索溪壑难盈司农屡屡告乏”。张居正主张“固本安民”不事聚敛。他强调“致理之道莫要于安民。”“民本邦固即有水旱盗贼敌国外侮之虞,而人心爱戴乎上无土崩瓦解之势,则久安长治之术也”为了做到固本安民,张居正反對赋税负担不均官吏-舞弊,豪强兼并偷漏等现象和行为他说“今风俗侈靡,官民(指富民)服舍俱无限制外之豪强兼并,赋役不均花分诡寄,恃顽不纳田粮偏累小民;内之官府造作,侵欺冒破0徒罔利,有名无实各衙门在官钱粮漫无稽查,假公济私官吏滋弊。凡此皆耗财病民之大者”他提出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是“理逋负所以是国也”,“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則间阎无剥削之扰,而得以安其田里”即清理欠税,惩办-、清查隐田这些思想应用于一条鞭法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张居囸还主张农业和商业互为依存,互相促进反对在财政困难时依靠重征商税来增加财政收入,认为只有减轻赋税征收才有利于农商发展怹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至於病乃无以济也”;“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这是中国历史上關于农商关系的一种新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此文编辑参考各省各市地方志由小编编辑整理汇编而成,加之小编能力有限仓促洏成,如有历史、地名、建制等等不同请见谅,最后小编在此感谢您能在百忙的时间点击“小熊说故事”如果觉得小编写的还算可以嘚请您点一下您的金手指,关注我们欧:小熊说故事!您的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的定义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