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的区别或者往届毕业生找工作吗

 毕业没找到工作变成“往届生”了,怎么办?

往届生是指非应届毕业的(复读、考研、考博、工作)学生,往:往年,以往之意,又可以称作历届生。

? 为什么会出现“往届生”还在找工作?

大家熟知,一般的应届生找工作都会在大四或者研二、研三就开始了,大家主要通过秋招和春招两个校招的高峰来进行网申、笔试、面试等环节,最后等到自己心仪的offer签订三方协议。

而那些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生”,往往是下面的3种情况:

? 找到自己的定位,先从小公司做起

在往届生中不乏有些985、211的名校学生,自己好不容易冲破高考进入名校,对待就业的问题当然极为认真,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期待也更高。比如,非国企、事业单位不考虑,非500强名企不考虑,月薪在4000以下的岗位不考虑......

? 毕业前夕没做“两手考虑

对于现在大四的应届生来讲,临近毕业每个人的选择并没有这么多。放在大家眼前的出路,大概就是几条:

有一些应届生在大四面临选择时,只做单手考虑,想考研的就单纯的复习,想出国的就准备考雅思、托福、GRE/GMAT,想考公务员的就准备国考等,而错过了校招的最好时机。一旦考研/出国/考公务员没有成功,便成为了被校招剩下的“往届生”了。

? 心性不定,频繁辞职

往届生中不乏一些之前已经找到工作的人,他们往往由于个人定位、职业发展规划、任性等原因辞职跳槽,造成自己刚刚毕业还未积累到足够的脉资源和专业技能,造成自己找工作难的“困境”。等到自己真正想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了,由于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连面试都很难约到,更别提收到offer了。

为什么企业不喜欢招“往届生”?

据劳动部门:一个人时间越长,其再就业的难度越大。但很多往届生就会反驳:“难道我们就不能毕业后玩一段时间再找工作吗?”“毕业后先把简历寄存在学校,以后慢慢找工作不行吗?”

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简历的“断档”,由于企业招聘员工更喜欢要没有任何经验、可塑性强的应届生,而不是有“空档”连自己毕业后的经历都解释不清的“往届生”。

另外,很多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往届生如果一直找不到工作,会让人觉得定位不准,目标不明确,除非特别优秀,否则不会考虑”。

? 往届生找工作,你要怎么办?

? 找到自己的定位,先从小公司做起

相对于应届生来讲,往届生少了很多高大上名企的校招机会,但是只要你尽快地找到自己的职场定位,先从小公司做起。由于小公司门槛相对较低,进入后能够学习行业技能,并混行业经验,为之后跳槽该领域名企奠定基础。

很多名企的员工都是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跳槽过来的,只要个人能力强,人脉广就有机会在社招时找到大平台和高薪的工作机会。

?  可以试试银行、事业单位和公务员

在往届生中,不乏一些想进入编制的人,很多银行、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都不要求应届生身份,只要你把握住机会报名,有时间充分地复习,就有机会进入体制内成为获得工作机会。不过要注意,这些机构的招聘流程比较漫长,可能需要几个月漫长的等待时间。

? 学会利用人脉找工作

现在很多海龟找工作都是通过家庭人脉关系找到的,如果你要找一份工作,在招聘投简历的同时不要忽略人脉关系的。比如家人、朋友、前同事等,事实证明很多企业都有内推机制,如果你够优秀,有人脉,可能下一个录取的就是你。

如果你不努力找工作,今天的应届生,就是明天的往届生;如果你工作不努力,明天可能就得努力找工作。找工作宜早不宜迟,如果失去了最佳的机会,不存在什么将就,在小公司干好了依然有机会成功。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注轻财萃,等你来约呦

什么是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到证后的档案。学生档案内有哪些材料主要包括两部分材料:(1)高中档案材料:入团志愿书、高中毕业生登记表、...

你是不是还在为工作而烦恼?烦恼就业的困难?失业的窘境?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七个职场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创业给予一次性补贴。小编带你们了解一下!看看还有哪些钱你没有领的,拿走不谢!1.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拿补贴包括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

切实做好贷款毕业生毕业确认工作(一)确认对象2017届毕业生中所有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二)确认流程1、各学院(部)要通知每位生源地贷款毕业生,务必于5月19日前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进行网上“毕业确认”。2、网上确认步骤第一步: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第二步:个人信息变更第三步:毕业确认申请更新个人信息后,点击左侧“毕业确认申请”,点击“提交”按钮,提请毕业确认...

一转眼,一天又过去。请问今天你是否收获颇丰呢?是否想大吼一声:“小爷我毕业了”然后就默默的低头写简历,满城找电线杆上的招聘小广告!!!!!!最后发现递了1万封,然而并无卵用!万恶工签在一点一点的减少!what?说好的移民呢?说好的移民呢?No!No!No!小编Sean在这里给大家发福利了!温尼伯加国职场,加国职场,加国职场!!重要事说三遍!携手万荣众信移民投资公司给大家提供海量工作,尽200%的努...

「有没有一种不死法则?我觉得法则就是两个字:死扛。」大量创业公司最大的毛病是创业公司开始做这个事是没有需求的。投资也是一样,大量投资人最大的毛病也是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到底什么项目是你的需求?找准需求刚需|痛点|高频创业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为创业而创业,怎么看怎么好,怎么看怎么美。O2O火的时候,汽车上你来家修、洗脚也上门,这个事其实是个伪需求,没有人需要,所以很快泡沫爆破了之后,这件事不靠谱,没...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今天小编带来了一位具有往届生身份的“应届生”的求职感悟。主人公带着“对国企的偏见、对外企的梦想和对四大的情结,从求职初期的期望满满,到“四大皆空”梦想破灭,再经过遍体鳞伤的磨练,到磨尽棱角认清客观事实,最终修成正果”的求职路。具体内容小编就不透露了,大家一起往下看吧。

人物及时间背景简介:08年交通大学工科本科毕业,因各种原因对四大情有独钟。(08年本科毕业为1k-3k左右,硕士3k-4k上下)

“四大情结”深陷后醒悟

我是08年6月毕业的交大工科小本,毕业时待业在家(就是毕业之后没找到工作的那种),后来又换了三份工作,历经外企、民企、国企。我的经历比较有意思。曾经迷茫过、折腾过、绝望过,最后回首种种,不过是一笑而过。

大四那一年,我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唯一的梦想就是进四大、500强、外企等等。由于一个特殊原因,当时只申了四大。到了11月底,四大皆空。于是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并在以后的日子中留下了致命的后遗症。但工作还是要找的啊,于是狂投,12月底拿到两个offer。一个是受政策保护的大型国企,父母举双手双脚赞成,我却拒掉了,原因很简单,想闯一闯。第二个offer是IT咨询,外资的,还比较对胃口,于是就签上了。按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人生永远是充满变数的,半年之后我将遇见一件事情,使我的人生彻底改变。

大四下的时候,去公司全职上班,又由于特殊原因,实际做的事情并不是咨询,而是项目管理。不爽了一阵后,只能忍了。

就这样晃到了六月份。毕业前三周,那件改变我人生的事情发生了:我提出了辞职。辞职的真正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主要有三点:一是因为迷茫,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职业规划。二是因为我患上了严重的“四大情结”,为此,我报了CPA,打算辞职复习,来年再申四大。三是因为学院要求回去做毕业设计,公司却正好在项目高峰,走不开。这三个原因看起来似乎都不充分,所以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邪了。事实证明,很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比如当人中邪的时候,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的。所以在时间地点理由都很莫名其妙的情况下我离开了公司。这是第一份工作。

回顾08年的战果:申了60多家,笔了无数家,面了10多家,录了2家,签了1家,成功0家。除了简历上多了一份实习经历外,和没找到工作的往届生没有任何区别。

毕业之后的那个暑假,我的四大情结开始恶化,甚至准备去考财大会计系。于是风风火火地复习了两个月经济学,顺带考了一次CPA。就在考完CPA的那一刻,我终于醒过来了,发现自己完全是在瞎折腾。所以很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只能用中邪来形容。佛说,经历了九九81重劫难,才可能修成正果。所以我想,四大情结是一次劫难。注定要辞职,注定要考一次CPA,注定要经历之后的种种,直到疲惫、直到厌倦、直到有口难开、有理难言、直到一次又一次地见识社会的黑暗、直到自省、内敛、欲说还休。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在07年S集团的校园招聘会上,各公司领导都和我聊得挺high,其中最好的一家最终给了我offer。而同样在08年S集团的校园招聘会上,所有的公司都只有两句话:“你怎么毕业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你可以走了。”

这就是我在08年10月的真实处境。离开那场招聘会之后,我百感交集。第一感是感社会:为啥已经毕业了的学生就不招了?我就是愿意先玩半年再找工作,不成么?第二感是感前途: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前面是没有路的,而我必须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于是在之后的半年里,我将不断面对那些充满顾虑的眼神,去搞定他们。这是有难度的,却并不是不可为的。

08年10月,我总计投了130家校园招聘的公司,只有1家给了我笔试机会并进入面试。但面试官一听说我是往届的就变脸色了,于是马上out。在当时,这几乎是我唯一的机会。

后来通过社会招聘找到一份工作,公司是做国际商业会议的,职位是涉外销售,客户主要是美国人。不管怎么样,工作还是蛮有挑战性的,工资也尚可接受,业绩达标的话能有4k。于是我入职了,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比如海龟、大专生、还有和我一样名牌大学毕业的女孩子。于是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人都在拼命奋斗。他们也许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很深的理论知识,但他们可以搞定那些高学历的、有着很深理论知识的人,我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强者。

好景不长,我入职刚半个月,公司就出了不少事情,最终导致了一个结果:项目缩减,人员调整。于是我被炒了。这是我的第二份工作。

出来后,12月份,拿到了CPA成绩,传说中的那门会计居然过了。于是天真地以为,拿着这个成绩就可以去企业敲门了,而事实证明,非科班、非应届、无工作经验的人,考过CPA会计只能和中专生去抢饭碗。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话说国内某餐饮龙头企业给了我offer,说是财务培训生,不过先要下基层锻炼,先做一阵子收银员,然后再领班、出纳、主管等等。我就屁颠屁颠地去了。结果上班第一天被带到了夜总会,并碰到一群中专学历的外地女生,这就是我的同事。据说公司还包吃包住,于是我好奇地去参观了“寝室”。所谓“寝室”,就是外面的群租房,一个房间住六个人,上下铺,夜总会的出纳阿姨也跟我们住在一起。话说我那几个“同事”的名字都特别好玩,分别叫做翠翠、绣绣、芳芳……翠翠还问我什么时候搬过去跟她们一起住,我说,明天吧。第二天我直接就翘班了……我想我很幸运,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见识了一些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见识的场面,看见了那些底层的生活。

后来去面了CitiGroup,之所以把这次面试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醒悟。二面是个经理,香港口音很重,所以面试基本上都是英语。部门是后台数据,职位是data processing。经理说,天天加班,没有加班费,周末可能也要加班。我想,我就忍了吧。经理又说,由于support海外的业务,所以没有春节长假,但有圣诞长假,另外包括国庆在内的法定假期都没有,节假日付三倍工资而已。也许在一年前,听到这样的剥削之辞我还会很没有出息地说点类似“年轻人就该奋斗”之类的话。但是现在,我直截了当地问工资有没有8k?CitiGroup显然没能满足我的薪资要求。其实问这话的时候我已经没打算在这里做了,因为我刹那间明白了什么叫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明白了国企和外企的本质区别。像我们这样的人,已经不会盲目地崇拜外企,而是更多地考虑到厉害关系。在这个阶段,我突然醒过来了,其实国企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而自己当年为什么就放弃了?

Market,校园招聘的,网申比较早,面试却很晚。三面群殴的时候表现得很不好,却意外地被录取了。于是像我这种不用上学的人就马上去上班了,职位是sales。于是,亲眼见识了很多民营企业家,他们年轻的时候饿过肚子、垦过土地。他们没有读过MBA,不知道什么是marketing;没有读过财务金融,不知道什么是最佳投资组合;也没有读过交大机动学院,不知道太阳能电池是如何造出来的。但他们驾御了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从没有路的地方硬走出一条路来,走向海外市场,并成为身价上亿的企业家。我始终认为,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强者!他们曾经有机会成为我的客户,而我始终是尊敬他们的。

我同样尊敬的还有Global Market的同事们。我亲眼见到很多工作才两年的同事都买了房,工作半年基本上都有了车,甚至有人工作八年就开宝马、住别墅、年薪过百万。同时,我也看到他们提着电脑和资料,日复一日地行走在荒郊野外;看到他们在公司里通宵达旦,为了整理客户资料;看到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跑到奉贤海边,只是为了一张10万元的订单。当我每天8小时都在路上颠簸并且另有2小时陪客户、3小时在公司干活,当我偶尔发现sales部门的女人皮肤都比较粗糙,当我看见一笔又一笔快要到手的订单不小心飞掉了的时候,我明白了在GM只有两种人:强者和弱者。能生存下来的,只有强者。

这是我在GM的真实感悟。这家公司也许并不那么好,但那群人曾经深深感动了我。后来离开这家公司,是因为我拿到了另一个实习offer(注意:不是工作offer),那个offer和GM比起来,钱少了一半都不止,而且只是实习offer,能留下来的人只有50%。但我决定去试试这50%的运气,因为是国企的管培性质,且专业对口。

经历了这么多,我明白了以下两个道理:第一,外企不过是压榨中国劳动力,唯一的优点是你可以耍耍性子;民企是赤裸裸的资本家,但你也有机会升管拿钱;国企是讲道理的,但你必须先放弃你的棱角。第二,无论在何时何地,请不要轻易放弃你的专业,因为在你的领域里很少有人能跟你抢饭碗。这两个道理,有些人在毕业前就已经明白了,有些人毕业后才明白,有些人直到撞得头破血流才明白。

于是,在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我握着50%的新希望,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辞掉了第三份工作。虽然对Global Market是有感情的,离开它,有几份不舍也有几份不甘,但是我理智地选择了离开,去下另一个赌注,胜则天堂,败则地狱。我甘愿一搏。

09年2月,我去了国企实习,2选1,很残酷,而且我的竞争对手还是个研究生。但最终,我胜出了。

现在,如果再要我去四大,那估计是请我也请不动了。毕竟,社会是很残酷的。吃得苦中苦,未必人上人。这是我的体会。前不久一个人出去旅行,在青年旅舍里碰到一个男人,也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刚刚丢了工作。他告诉我一个故事,人虽然要勤奋,但更要聪明,不要做无谓的付出,否则就是傻子。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在一年前我是绝对不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但是该勤奋的时候还是要勤奋。

纵观我08的求职经历:网申300家(其中校园招聘150家),笔试2家,面试5家,录了3家。

而07年的数据是:网申60家,笔试50家,面试11家,录了2家。可见我08年真的是很勤奋,因为各大公司不招往届的,于是只能靠勤奋在150个网申中混到2个笔试机会,并靠忽悠获得了一个经过四轮PK的offer。

这就是我毕业半年的经历。从四大情结到学会选择,是因为成长。

小编看完以后,感觉非常的受用。应届生有目标是好的,但是盲目的去追求,去追那些主观创造出来的幻想、被美化的事物,这样真的好么?作者用他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梦想是好的,梦想破灭后的路也是非常残酷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还是那句老话:最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但合适的一定是最好的。

本文由乔布小编@乔布堂辛苦整理成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