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的省份什么省份和民族

茉莉音乐教案
茉莉音乐教案
茉莉音乐教案篇一:六年级音乐教案《茉莉花》 小学音乐人音版第十一册第四课 《茉莉花》教案 执教人:张敏 单
位: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大单庄小学 执教年级:六年级 教学内容:十一册第四课《芬芳茉莉》―― 表演《茉莉花》 课 题:《茉莉花》 课 型:唱歌课 教材分析: 自古以来,人们常借花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在众多以花喻人、借花抒情的歌曲中,《茉莉花》可称得上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早已植根国人心中,而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她清丽、柔美,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好教材。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其魅力,本节课我打算不拘泥于教材,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通过对河北民歌、江苏民歌、东北民歌《茉莉花》,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亲亲茉莉花》、《又见茉莉花》和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茉莉花”的认识,体验其艺术特色及美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歌曲《茉莉花》,感受小调音乐的柔美、委婉,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地域文化、语言、风俗等不同,音乐的旋律和表现风格也不同;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茉莉花》,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茉莉花》在中国及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为中国有这样的音乐作品而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设计思路: 《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特地以欣赏茉莉花的图片营造氛围,再通过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导入新课,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教学策略: 1.通过“看”花、 “听”花、“唱”花、“赏”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 2.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教师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的图片、原名、产地、功能??
2.播放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气氛。 师: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学生说一说,唱一唱) 师: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请把你了解的茉莉花的形态、色彩描绘一下。(生说一说对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认识和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茉莉花的各种图片,播放《茉莉花》的歌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二、欣赏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片段 1.歌剧简介:关于江苏民歌《茉莉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 2.播放歌剧《图兰朵特》片段。(多媒体展示) 教师导语:你们听到茉莉花的音乐了吗?它的出现为歌剧添彩,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增辉。它通过天才作曲家普契尼天衣无缝的运用,使西方人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美,也成为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佳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剧《图兰朵》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茉莉花》在国际舞台上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唱歌曲1.初听乐曲,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跟琴声发“lu”模唱旋律。 3.教师有表情地范唱,学生小声试唱歌词,强调歌唱表情和声音位置。 4. 讨论交流歌曲的风格。 师:你感受到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 生:柔美、 婉转。 师:你们回答的很不错,这就是小调歌曲的特点。(介绍小调的相关知识) 5.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6.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学生再自己练习演唱。 7.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师: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呢?(学生交流,试着读一读,再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处理歌曲。 (1) 师:你能把自己总结的歌曲风格用歌声表现出来吗?(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格演唱出来。) (2)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3)再一次听范唱,自己同时练唱,然后教师分组或抽单个学生检查演唱效果。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9.欣赏江苏风景 师:学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后,想不想欣赏江苏的风光?(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轻声演唱歌曲) 10.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欣赏、学唱,使学生明白《茉莉花》不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而是整个音乐文化的代笔,中国人都以《茉莉花》的旋律来展示中国人和平、友爱、发展的精神面貌,知道茉莉花的非凡意义。】 四、拓展欣赏(感受与体验多样《茉莉花》) 1.欣赏人声、器乐、《茉莉花》片段(黑鸭子组合、女子十二月坊演奏、萨克斯演奏) 2.聆听完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讨论分析三首民歌的相近之处与不同处。用表格的形式归纳的词语各代表了哪个地区民歌《茉莉花》的地方风格?生:讨论归纳,完成课本的表格。 教师:由于人们的喜爱和民歌的变异性,有了很多版本的茉莉花,各自风格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不同地方特色的《茉莉花》,然后说说他们的特点和不同,运用对比的方法,启发学生欣赏――讨论――小结,使他们的思维从直观的音乐感受上升到抽象的理论理解,知道民族民间音乐的流传与当地的文化、环境、语言是密切相关的,以扩大音乐视野。并在次环节让学生了解听懂音乐、享受音乐的方法。】 2.欣赏2008申奥宣传片和宋祖英演唱会视频片段 教师:《茉莉花》不仅中国人民喜爱,还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在多种重要场合都会奏响它。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茉莉音乐篇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茉莉花》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茉莉花》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茉莉花》 2、能够视唱《茉莉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3、了解其他地区风格不同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感受不同风格特点的《茉莉花》 2、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随音乐律动进教室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老师弹的旋律是什么乐曲?(教师弹奏《茉莉花》) 师:你们见过茉莉花吗?茉莉花长什么样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盆茉莉花,你们看一看,闻一闻,说说茉莉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 生:茉莉花的花瓣很小,白色的,发出淡淡的香味,一种暗香。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然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课件,聆听歌曲)生:歌曲的情绪是优美的,抒情的,婉转的。 师:对,今天我们学唱的《茉莉花》是一首江苏的民歌,旋律没有大起大落,表现了江南民歌委婉、柔美的特点。 2、介绍歌曲《茉莉花》 师:同学们,早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了这首歌曲,那个时候歌名不叫《茉莉花》,叫做“鲜花调”,它源自于南京,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南京小调。 3、学唱旋律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用lu哼唱旋律 (2)视唱曲谱 (3)边视唱边用手划出歌曲的旋律线(上下起伏) 4、学唱歌词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2)讲解歌词,挖掘情感(“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生动的表现出茉莉花的特点)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三、艺术表现 1、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小组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师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来演唱歌曲,根据旋律的走向加上适当的力度、速度标记,感受不同的力度、速度变化可以使歌曲表现的更加完整。 四、相关文化师: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省份特征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你们来听一听这两首《茉莉花》又有什么特点?(播放两首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师: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河北民歌呢? 教师总结: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河北民歌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旋律高亢 师: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享誉全世界。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就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在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揭晓仪式上,由我国著名的乒乓球冠军邓亚萍和影视明星成龙共同揭晓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时的背景音乐就是《茉莉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师生共同观赏视频 师:同学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最后让我们用优美的歌声,背唱这首歌曲吧!
扩展资料 1、作曲家介绍等与本单元教学有关的资料《茉莉花》是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根据其搜集的六合民歌《鲜花调》加工整理而成的。这首歌把少女爱花、爱美、惜花、怜花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改编后的《茉莉花》在京城一炮打响,并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从此,《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在华夏大地传开了。 2、音频或视频资料: (1)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 (2)北京奥运会会徽揭晓仪式 3、图片资料 茉莉花相关图片 教学评价: 1、能否随琴视唱歌曲《茉莉花》的曲谱,并背唱歌曲。 2、能否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茉莉篇三:音乐课《茉莉花》 课题: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江苏民歌《茉莉花》属小调类民歌, 4/4拍,单乐段歌曲。歌曲为五声徵调式,启、承、转、合性结构,具有小调体裁的典型特征。第一乐句由两个乐节组成,二者旋律相同,歌词重叠;第二乐句承接上句并引出新的乐思;第三乐句为“转”、“合”功能,一气呵成。整首歌曲的旋律以级进为主,间以小跳,婉转流畅,给人以抒情秀美之感;歌词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使歌曲更具江南风格色彩。 《茉莉花》在我国悠久。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柔美连贯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了解和喜欢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本课中,我采用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欣赏法、对比法)和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听唱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演唱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乐谱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播放图片,让学生猜花名(茉莉花) 2、简介茉莉花 二、欣赏歌曲《茉莉花》 1、欣赏雅典奥运会歌曲《茉莉花》 师生交流( 感动、自豪) 2、宋祖英2003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会 师生交流(让茉莉花的芬芳飘出国门,传递友谊) 三、 学唱歌曲《茉莉花》 1、 学生跟音乐伴奏轻声哼唱(m、a) 2、 演唱歌谱(了解五声调式) 3、 教师范唱4、 按节奏念歌词 5、 学唱歌谱 6、 难点解决(附点四分音符) 7、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 拓展欣赏 1、 欣赏女子十二乐坊器乐演奏 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女子十二坊乐队用民乐演奏出的《茉莉花》。 2、
欣赏歌剧《图兰朵》片段 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创作了歌剧《图兰朵》,所用的旋律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 五、 师生再唱《茉莉花》,音乐声中结束本节课。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让我们再次演唱歌曲《茉莉花》。
茉莉音乐教案 相关文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五小学&&&&郑洪霞
一、研究背景
音乐学科的有效教学是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学会唱歌、听赏、演奏、表演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等。要达成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积极的创设课堂情境、灵活的运用课堂语言、充分利用课堂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也随之涌现于教育教学当中,这给我们的音乐课堂也带来了一片勃勃生机。自我校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创导新的实践,在这几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担任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从中听了多次关于学习新课程的讲座,也观摩了多堂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每一节课几乎都是那么的理想和完满。然而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回到自己的音乐课堂的时候,却发现,很多音乐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的状态,学生音乐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在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学习者的愉悦。却发现完全不能达到象他们那样完满的课堂效果!细想,是自己教育教法不妥?是学生素质太低?是师生配合不密?
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悟与体验音乐文化,增强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方法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促进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据此,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方案,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研究思路。
(一)对关键概念界定
1、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音乐教学后,学生获得的音乐或与之相关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音乐的所有行为。
3、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方法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小学音乐新课标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关注音乐教学效益,建构有效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总结一套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策略体系,形成学校有效教学特色。
二是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学习方法,提高音乐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
三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音乐课堂教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实现专业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着力于现实的音乐课堂教学考察,结合自己学校学生对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对歌曲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很差的特点,使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的音乐教师要想取得音乐课堂教学的真正实效,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教学原素,就必须得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摸索出适合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方法,这对小学音乐的教学更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实依据: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和城市相结合的学校,近几年来由于我校生源问题,因此如何使我校的音乐教学在二期课改中得以提高和改善,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精神成为我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及研究的重要依据。
2、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创造性思维,并较好培养个体的学习风格。因而在研究中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3、创造教育的理论依据:
创造教育研究认为,凡是智力正常的儿童人人具有创造潜能,在支持的环境与适合的教育条件下,这种潜能就会转化为自我实现水平的创造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及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4、音乐学科教学论依据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研究中做到让学生学了音乐更有朝气;使学生更有智慧;使学生更有创意;使学生思维更活跃;使学生音乐素养更有内涵;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
5、儿童心理学理论依据
小学生感知事物较笼统,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时空特性的知觉也不完善,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这个时期,无意注意起重要作用,但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在学习和从事其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课堂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合作学习的热情。
(五)遵循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向学生展露新奇、有趣的音乐、律动,能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产生积极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的需要与动力。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想办法保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然后,创设让学生“质疑”的问题和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养成习惯;再次,教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自我探究的能力。
3、实践性原则:
音乐教学的原则是要一切学生必须通过动一动、练一练、唱一唱、欣赏欣赏来体验、感悟音乐的魅力。在动、练、唱中培养学生的乐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创造性原则: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造性人格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5、全体性原则:
①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②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③我们特别强调的是,不能让班上音乐表现较差的学生沦为陪读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师让他们答问要留心为他们创造能够获得成功和自尊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可以回答以往只有好学生才能回答的问题,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研究内容
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音乐课堂常规训练有助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3)舞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小学生心理学、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理论,收集有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情报资料。
2、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目前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状况,了解他们对本课题的看法,以及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变化情况。
3、行动研究法: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调整研究方案,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研究实践,把研究实践上升到理性高度,实施研究计划,完成研究任务。
4、个案研究法:选择典型学生建立个案进行追踪研究,从而检验和了解课题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情况。
5、经验总结法:在前期文献研究、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并把研究成果有机渗入到小学各年级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五、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制定课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课后评价反思――修订教学方案――再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反思
先有教研组全体成员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然后由教研组集体制定课例内容,由一位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组其他成员听课紧接着是集体研讨,进行说课自评他评,并对做课老师进行置疑,然后集体进行二次备课,针对提出的或存在的问题商讨对策,制定教学方法,由这位老师进行二次做课,然后再次进行评价反思,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效果如何?那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六、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
七、研究预期成果
(1)推进备课改革
首先,学校作了两个层面的改革。一是在全校推行了校级领导随堂听课制度。由教导处每周统一安排校级领导和中层分组听课,对被听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摸底、指导。对优课教师加以表彰和鼓励,对差课教师继续跟踪指导,以听课来促进教师认真备课。
二是在课题组改进了备课的设计和过程。首先是改变备课的格式,在教案的内容栏里增设了“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生学法”这样两块,显然这是与本课题紧密相关的。其次,以往的校内教研活动常常是执教者独立备课,呈现的是一种个人的努力。为了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研究课的质量,我们实施了合作备课。由一名课题组骨干成员和一名一般组员组合成对,提前对教材和教法进行切磋指导。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是富有成效的。
(2)改进研讨课
为了使音乐研讨课真正获得研讨的价值。我们采用了专题研讨、一课多教、同课异教等研究的策略。
①主题研讨。课题研讨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充分发挥研讨的价值。主题的选择可以从教师普通关注的问题入手,然后加以提炼而成。如音乐教学的研讨主题有“小学音乐课堂常规训练”、“歌曲与舞蹈的整合”、“音乐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等。主题的设定者可以是课题组长,也可以是执教老师。我们一般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阶段,开出几堂研讨课,从而使教师对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积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经验。
②一课多教。一般来说,我们要求研讨课都有一个试教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然后才能推出比较成熟的课。如&韩慧老师执教的研讨课《吹起羌笛跳锅庄》试教了二次。这种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体现了我们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也有力地提升了我们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
③同课异教。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称为同课异教。如韩慧老师和刘静对《木瓜恰恰恰》异教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她们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执教,体现了她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体现了她们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3)提倡互动评课
评课是实验教师理论素养的体现,它需要教师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用内化的理论来阐述。为了促进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评课,我们要求听课教师听课后撰写一份评课稿或提纲。在评课中,我们除了先请执教者说课,还主张向执教者质疑,问他的设计思路、问他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这种积极互动的评课氛围常常感染着每一位参与的教师,无论对执教者还是评课者,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历练。
(二)总结了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1、《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探究》&&教师:许冬玲
研究成果:
(1)、学生歌唱时间要充足,教师示范引领到位,加强了感悟体验。
(2)、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技巧指导。
(3)、歌曲的表现形式要多样,让孩子快乐歌唱。
2、《略谈创造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音乐》教师:丁学义
研究成果:(1)&组织教学,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
(2)&感受情境.(3)&用丰富的多媒体展现情景(4)&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情境.(5)&表现情境.(6)&拓展转化情境.
3.《创设音乐学科特色常规教学》教师:韩慧
研究成果:
(1)、用音乐去指挥学生。
(2)、速度变化的运用指挥学生。
4、《舞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有效性》
研究成果: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歌曲内容、风格、情景的不同,采用先歌后舞、先舞后歌、或者穿插式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觉得简单而有特色的舞蹈动作,会使一堂单调乏味的唱歌课充满生机,学生积极性高到极点。不仅学的快也学的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五小学&&&&郑洪霞
要实现音乐学科的有效教学,要在科学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对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音乐文化,以增强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生实情依据&
我校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素养训练,所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育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当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造教育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把课堂知识转化为自我的创造力。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尝试用各种方法和不同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科特点依据&
音乐学科是以兴趣爱好为学习的动力,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学科特点决定着课堂教学要注重音乐实践和创造,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活跃学生思维。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是在教学中更要加强教学方法多样化、实效化的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热情。&
二、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
为了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地能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掌握欣赏、唱歌、演奏等基本音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音乐的体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仔细钻研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课改后的音乐教育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人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了想上音乐课和更想唱歌的情感和欲望,特别是孩子愿学,乐学。因为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否则再简单的技能技巧训练,也只能成为机械的操练,呆板的重复。例如:律动是一种技能,它在有规律的动作中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在传统教学中,律动教学以模仿为主,教师在讲台上示范,学生在座位上模仿,教师和学生都着眼于动作,学得会做得像就达到了要求。为了学会这一技能,使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能做整齐,师生一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以至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转变教学观念在音乐课上安排丰富的内容:除了唱歌,还有欣赏、律动、节奏练习、音乐游戏、乐理知识等等。教师首先要转变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观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安排这些内容,学唱歌曲之外,给学生欣赏一些优美的曲子,做一做律动,拍一拍节奏,玩一玩音乐游戏,学一些乐理知识,教给学生一些唱歌的技巧。在一节课里,让学生既动口又动耳手脚并用,又充实脑袋,也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2、结合实际根据学生需求,让“流行音乐”进课堂&
既然课上教的学生不爱唱,那么就把学生爱唱的在课上教;与其让流行歌曲成为学生课外热衷演唱的音乐品种,不如堂堂正正地引进课堂:音乐课的最后10分钟,安排一个教学环节,和同学们一起听一听、聊一聊流行音乐,进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并掌握一些相关知识。没想到第一节课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也没有同学心不在焉,这让我们感到既惊讶又感到高兴,惊讶的是学生怎么变化那么大。因周杰伦在08年到重庆来演唱过,学生比较喜欢他演唱过的歌曲,当时我们就可以准备周杰伦的《稻香》,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谈起了歌曲的作者、节奏、旋律和歌词,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的同学还意犹未尽。于是我让同学们以后把想和大家分享的音乐事先告诉老师,让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也让我们的“流行音乐十分钟”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3、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过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就必须要了解、关注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备课,备好每一个环节!因为备课是一个教师上好音乐课的根本,只有备课了,才知道一节的重点难点进而去解决重难点;只有备课了才能找到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素材穿插到音乐教学和课堂里来,把枯燥的音乐课上得有趣生动!学生的兴趣有时也很简单,激发学生兴趣还需要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去做,可以把难懂的节奏练习变成好听的儿歌;可以把枯燥乐理知识变成有趣的游戏;把难唱的歌曲在律动舞蹈中学会;把难以理解的管弦乐曲在动画片中得到体会……有了这些法宝,学生们的兴趣肯定会高起来。&
4、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
对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可组织学生听民间艺人表演等。上课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将传统的以唱为主的形式改变为唱、跳、奏、说、画、演等合为一体,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由于每个同学对角色的理解不同,在演绎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开展各种活动时应要求全体同学都要参与,以小组为单位,将他们分为导演组、舞蹈组、伴唱组、伴奏组、美术组等,每个小组都有具体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每个组表现都很积极,常常用课余时间在班里或借用音乐室排练他们自己编写的话剧、小品,编排舞蹈和时装表演等节目,然后他们利用周末或班队会等时间,展现他们的作品,从主持到编排节目以及拍摄都由同学们自己完成,他们如愿以偿的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班级音乐会”活动。由于整个活动是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审美能力。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深深的感觉到,有时,教师和学生适当的进行一下角色变换,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音乐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生用自己的能力担任不同的角色,发挥自主的作用,尽情享受音乐的乐趣,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
5、加强课堂常规训练&
古代艺人们有这样一句话流传下来:“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任何一项艺术的成功都需要辛勤的汗水,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是一样的。我教的班级里有几个特殊的孩子对音乐较为敏感,称得上比较有天赋,可是大多数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要靠不断的训练来培养。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对于音乐基础知识采用的是常规训练法,首先教师引领示范要到位,带领学生反复训练、试唱等等,为了避免训练课堂的枯燥和劳累,我平时上课就注意面带微笑、多用鼓励性语言,对于学困生单独辅导,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对同一首歌曲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让孩子快乐歌唱的同时因为个人的一点小创意而有了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感。&
6、创造课堂情境教学&
近几年来,各科教学都在倡导情境教学法,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在音乐课堂上更有效果。我主要尝试三种情境设置法:&
(1)冥想法&
上课时先让学生身体和情绪放松,然后闭上眼睛听乐曲,&
边听变用心感乐曲表达的情感或者带给自己的情感变化,如《东海渔歌》中唱歌内容《赶海的小姑娘》,学生从乐曲速度、力度、节奏、节拍、等方面就很容易感受出小姑娘“赶海”时的愉快心情,从而感染听者的情绪。&
(2)用多媒体展现乐曲情境&
儿童大多数都喜爱动物,在学习第一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时,可以利用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讲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制成幻灯片或者直接播放他们喜欢的动画片,激发他们对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热情。&
(3)表演情境法&
将一些简单的曲目带领孩子学唱之后,引导学生丰富故事情节,编排动作,比方说让学生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大象、狮子、小蜻蜓等等。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快乐,同时也在无形中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既做到了对教材内容的情景交融、深化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7、歌舞穿插教学法&
在音乐课堂上,师生尽兴尽情之时,总觉得心中有一种热情无从表达,总有一些孩子忍不住要站起来或者手舞足蹈地诉说心中的感受,这时我就恰当地鼓励学生用简单而有特色的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对乐曲的理解。在学习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画城时,根据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讲他们的注意力引向音乐,带领学生按照音乐节奏走步,鼓励学生模拟不同的动画人物、动作,编排简单的舞蹈,可以采用先歌后舞、先舞后歌或者载歌载舞的不同形式,调动学生欢快活泼的情绪,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加强连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而且通过在舞蹈编排和表演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8、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应该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不断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也可采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开放性考试等形式。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评价形式,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清晰、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3、动作和表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出色表现除了用语言肯定,还可以用赞许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表扬,还可用鼓掌或竖起拇指称赞。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多种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会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9、关注个体差异,强化高效学习的落实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教学的要求。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作为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时首先应该熟悉学生,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使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学习的高效性也进一步增强
10、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祖祖辈辈留下的光荣传统等待着我们去学习和传承。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先教会学生做人。这充分说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应该以美助德的主张。随着对外门户的打开,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也流进大门,不少港台通俗流行歌曲虽也不错,但却不适应小学生唱、其中“哥呀”、“妹呀”、“爱呀”等歌词,不少学生唱得津津有味,如果让这种负面影响不受抵制的发展,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因此,音乐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好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知道适宜唱什么歌,不该唱什么歌,教会他们选择歌曲。一首好歌,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激励一代代人为歌曲中所表现的理想而奋斗献身。如:《国际歌》、《国歌》、《队歌》等歌曲,不就是通过自身强烈的感染力激励人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吗?
&&&&每位音乐教师对于新教材的内容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怎样做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们的教育潜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需要我们全体同仁去竭力探索,用时下一个流行词语形容一下就是“在路上”,但我坚信,只要凭着我们对教育事业的一颗颗热忱的心,我们将会在教育改革的路上越走越远!&
[1]李樱梅.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J].考试周刊,2010(50).&
[2]王娟.挖掘兴趣之源,享受音乐快乐[J].考试周刊,2010(37).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五小学&&&&郑洪霞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课题自2016年1月经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总课题组审批以来,历经一年来的研究实践,基本上圆满完成预定的研究目标,现在总结报告如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灵活有效地备课,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参照,分析教材,把握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同时把握重难点,以课堂内容为核心展开各种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灵活地处理预设与生成,帮助学生达到“乐学、会学”的境界。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课堂情景,是实现良好课堂教学的关键。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参与一切课堂活动,为互动交流作保证;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提高教学效益,使课堂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如何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与深入探讨的话题。
音乐是世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千变万化的旋律能够描述巍峨的山川,能够表达内心或悲伤或忧郁或喜悦或激动的情感。感受美妙的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可以让人们在音乐中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享受到另一种美妙。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启蒙期,正需要音乐的陶冶,正需要从音乐中感受更多的美好,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驾驭音乐课堂的技能就显得很关键,小学音乐课堂是否高效直接关系着小学生是否能够从小受音乐的熏陶,是否能够从小从音乐中感受快乐,这对今后的发展的也是相当关键。我的基本做法和感悟如下: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和课堂常规教学密不可分,成功的课堂常
规训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习惯是某种行为的反复强化,是通过许多次的训练习得的。例如,课前准备我要求学生做到:带好指定的学具到音乐教室门口排好队伍。进教室后静静聆听教师播放的课前放松音乐,尽快进入上音乐课的状态。上课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有的放矢,还能看懂教师的手势,并与教师配合默契。课后要求学生:收齐课本,能独立或积极寻找伙伴完成教师布置的音乐活动。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得学生正确认识音乐课堂,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和优势,创设一个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教学常规。
二、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音乐课堂,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歌曲中人物性格以及创造生动形象的场景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唱《卖报歌》时,怎样让每天饿了有牛奶喝,冷了穿羽绒服的三年级学生感受和理解旧社会报童生活的不幸,并珍惜自己的幸福时光呢?首先,我采用了flash来表现歌曲中描绘的报童的生活场景,“吃不饱,睡不好,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走不好,滑一脚,满身的泥水惹人笑„„”一个旧社会小报童的悲惨生活就清晰地展现在了同学们面前&。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被歌曲情绪所感染,同学们纷纷发表赏后感言:“通过聆听这首歌曲让我们了解了旧社会儿童生活的不幸,我仿佛看到了卖报儿童露宿街头的画面,我们与小报童相比,小报童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惨,我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的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明快的音乐,多彩的画面,鲜明的思想主题,同学们同情小报童的不幸而又快乐着自己的幸福。这是教师用多少语言叙述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在音乐中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以突出音乐审美为核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合作小组的建立与评价,重视音乐实践与音乐创造。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能永远绽放光彩?我觉得: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交流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精心安排好情境,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在把握好音乐环境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音乐中来,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的参与到互动的音乐教育中来,达到以音激情,以乐感人,激发孩子本身喜爱音乐的天性,让孩子喜欢上音乐课,爱上音乐课,兴趣提高了,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与学生交朋友。
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体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师“高高在上”的局面。例如低年级的唱游课,都是在“听听”、“唱唱”、“玩玩”、“创创”中轻松愉快的进行的。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中,课堂已不再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而是所有的小朋友和老师都一起学习的过程。老师需要费神的地方是在上课前精心设计,组织课堂上的每一次活动。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老师只是起着引导游戏正常进行,让学生从游戏中得到收获的作用。让“教是为了引导,学是为了应用”的教学思想融汇贯通地应用到我们音乐教学实践中来。所以,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音乐游戏、角色扮演,用学生自已的想象,创造自己的音响效果,从中体会创造想象和演唱的乐趣。教师应该从“教导”、“监督”的角色转变成为活动和游戏中的“合作伙伴”,把学生当朋友,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服务。这样整个的教学过程也完全摆脱了强制与被动的枷锁,从而创造出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五、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
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能够让孩子快乐的上音乐课。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首先就需要教师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是单纯的把知识教给了学生,学生就学会了、掌握了,而是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及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实现。如:1、利用语言来创设情境和氛围。2、利用直观的图片创设情境和氛围。3、利用环境的改变创设情境和氛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教育人士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不懈追求。通过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做到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关键是什么呢?在观摩了众多教师的现场课之后。要想做到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现在介绍以下几种自己探索的方法。&
(一)、音乐课堂“巧妙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解读、问题的归纳整理等过程,设计出既能引起学生震撼和激动,同时也是最能开启学生思维部分的“巧妙问题”,且采用有效教学方法。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积极体验,完成有效的教学。&
1、巧抓“力度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以达到课堂的实效性。&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这首乐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种种因素形成了《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分析这部作品时,以“力度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突破口,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提问:请同学聆听后回答。歌曲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力度的变化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乐曲脉络由弱到强、由强到弱分别表达怎样的思想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聆听、哼唱歌曲中多处出现的歌词:哎呦嗬!哎呦嗬!让其感受“力度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层层赏析。学生从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哎呦嗬!哎呦嗬!由弱到强的处理方法,表现纤夫们微弱的叹息声、号子声仿佛拉着笨重的货船从远方缓缓走来,而在沉重的叹息声中又隐藏着反抗的力量。随着力度的不断加强,歌曲达到高潮,近乎高喊的音调表现了他们要求摆脱痛苦的决心和对光明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歌声又弱下来,逐渐消逝,仿佛纤夫们已离去,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最后消逝在远方的情景。&
巧抓“力度记号”在音乐中表现作用,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作品到理解豁然开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巧抓节奏、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以达到课堂的实效性。&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于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学生对西北民歌比较陌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什么地方入手,了解认识西北民歌,使学生对西北民歌产生兴趣并有热爱之情,是一节课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教师设计以下三个巧妙又关键的问题。提问:1、请画出旋律线。2、感受歌曲节奏特点。3、声音唱腔特点。&
教师围绕以上3个问题,安排(1)让学生倾听乐曲,画出旋律线――师生总结出西北民歌旋律特点是高亢、辽阔、起伏较大。音域比较宽广。(2)让学生反复聆听乐曲――感受到歌曲的节奏缓慢、自由等特点。(3)让学生反复聆听、教师范唱,分析出声音特点是――多采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教师通过播放声音和画面图象,教师范唱、学生多次聆听、学生模唱、教师引导,创设情景等教学形式和方法,让学生感受、理解西北民歌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思路清晰,简单易学,兴趣浓厚,对西北民歌有亲近感、有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问题的设计“门槛”适当放低。学生学习轻松有效。&
教学设计放低“门槛”涵义是指教学中,问题设计要符合儿童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接受知识的程度,问题的设计能做到深入浅出有一定导向性。学生学的轻松容易。&
案例:在小学低年级欣赏《茉莉花》一课中,初听感受歌曲提问:1、歌曲情绪特点是什么?选择:(1)跳跃(2)宽广;2、歌曲速度特点?选择(1)中速(2)快速(3)慢速。&
教师教学问题的设计方法,采用的是判断选择法,通过这种判断选择的问题方式,降低了难度,符合小学低年级认知规律,让学生较容易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并形成能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欣赏巴乌独奏曲《渔歌》一课时,两位教师在让学生复听乐曲这一环节设计两种不同的问题。&
第一位教师提问:复听全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二位教师提问:复听全曲,回答根据乐曲速度变化分为几个部分?&
显而易见,两位教师问题的设计程度有很大差别。学生回答第二位教师的问题比回答第一位教师的问题更容易,因为第二位教师“根据速度”四个字的提示,给了学生更具体、更容易操作的目标,更开门见山,学生更容易理解,便于操作,觉得门槛相对较低,少走弯路,避免问题设计太空乏,太宽,学生无从下手。&
案例:歌曲《雨中》一课,是二声部的合唱训练。做为为小学生唱好二声部很不容易,也是教师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这位教师为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设计采用以下两个教学方法。方法一:师生接力唱这一环节中,学生只唱旋律朗朗上口衬词部分:“滴答滴答、哗啦哗啦”,而教师唱相对较复杂的部分。方法二:在训练二声部时,让学生用衬词“哗啦”进入第二声部旋律线部分。进行音高、音准的练习。当两个声部合起来时,先要求两个声部学生分别用声母“…哼唱,完成两个声部训练。以上两个环节的设计,教师把“门槛”设计较低,特别是通过方法一,设计衬词“滴答滴答、哗啦哗啦”接力唱的学习,学生学得很有趣,很轻松,即能保证倾听老师范唱部分,又能准确找准自己参与的小节部分,对熟悉把握歌曲整体特点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体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的方法二,虽然二声部合唱较不容易掌握,但教师设计用声母“la的哼唱,来训练二声部均衡、统一的声音,可谓教师的设计花费了一定的心思。“门槛”设计较低,学生觉得很容易迈进二声部,提高学生学习二声部的自信心,加上教师的及时鼓励,及时点拨,一节课很顺利地完成二声部的训练。&
(三)、创设教学情景――精彩的故事导入是课堂有效性的必要环节。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一首由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时,有这样一段关于马头琴的动人故事: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放牛娃叫苏和。一天,天慢慢地黑下来,苏和赶着羊回家。忽然看见前面路边有个毛茸茸的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匹刚生下来的小白马,苏和赶紧抱回家……&
当教师绘声绘色把这个故事讲完的时候,学生深深地被马头琴故事感染。学生一下好象明白了许多,再次播放音乐的时候全班静悄悄的,好象仔细寻找演奏的每一个音符,教学效果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有效课堂,教师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始终以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宗旨,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
六、注重课堂反思,写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对于一个教师,应该说学海无涯,攀登也是永无止境的。“路应该在脚下延伸”,我们不可忽略了去总结、认识自己一步一步艰难闯过来的路,去仔细的审视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踩出来的每一个脚印。因为每一点次的经验,每个细微的成功和进步都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创造出来的。所以,第一,与课前备课同等重要的是不能忽视课后的回顾小结。第二,在课内外要特别留意学生的反应。&音乐是一门艺术,只有在不断地探索中才能将这门艺术得到升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的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上好每一堂音乐课,让孩子们学好音乐,让自身素养得到提高,让他人刮目相看,让音乐之旗高扬,让音乐课堂永远绽放光彩!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商务联系、网站内容、合作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最多省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