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莫斯科抽调远东部队支援莫斯科的事,日本何时

苏联出兵东北始末:消灭日寇还是抢掠物资?_网易军事
苏联出兵东北始末:消灭日寇还是抢掠物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斯大林兴致勃勃地走到地球仪旁,向莫洛托夫描绘苏联的边界线:“这边怎么样呢?千岛群岛如今是我们的了,库页岛全是我们的了,您看,多棒呀!就连旅顺口、大连都是我们的了。中长铁路也是我们的了。中国、蒙古——一切正常……您瞧,对我们的边界我还能不满意?”
资料图: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2/600x450_AGIER6GT4T8E0001.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2/t_AGIER6GT4T8E0001.jpg
1945年2月,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与亚洲太平洋战场上捷报频传可谓胜利在望。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L00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L004T8E0001.jpg
此时德国必须面对来自东西两线的强大压力,已经被迫放弃曾经占领的他国领土退入本土进行防御,美、英利用空中优势采取饱和轰炸的策略基本摧毁了德国战争潜力再生的能力,德国已经山穷水尽随时都会崩溃投降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M4C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M4C4T8E0001.jpg
日本尽管败相已现但仍摆出一副“玉碎”的姿态,事实上日本的“绝对国防圈”已被突破,本土与南洋的交通线被切断,美军轰炸机更是不分昼夜地轰炸其本土,所以日本已是强弩之末。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MTJ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MTJ4T8E0001.jpg
此时如何处置即将战败的法西斯轴心国以及重新建立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分配战胜国的所得利益,就成为美、英、苏三国领导人最为关心的议题。于是斯大林出面邀请罗斯福和丘吉尔于黑海之滨的雅尔塔举行会谈,史称“雅尔塔会议”。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NAE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NAE4T8E0001.jpg
雅尔塔会议充分体现出国际政治关系中最为残酷与现实的一面:实力即权利。在雅尔达会议中,美、英、苏三国为划分反法西斯阵营的战后势力版图达成默契:美、英等战胜国支配西欧;英、法可以重回亚洲的殖民地;苏联控制东欧国家以及进入东北亚。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NQ8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NQ84T8E0001.jpg
最惨的是中国,名义上中国是反法西斯的盟国,四强之一,此时却变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满足苏联的利益美英联手压迫中国在胜利后接受领土与主权被剥夺的现实。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OE34T8E0001.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OE34T8E0001.jpg
当时的美国对正在研制的原子弹没有多大信心。而硫磺岛、冲绳岛等战役的惨痛代价又让美国觉得很难独自承担对日本岛作战。所以希望苏联出兵分担。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2/600x450_AGI7AI5F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2/t_AGI7AI5F4T8E0001.jpg
与其他两位坐在雅尔塔会议圆桌旁的领导人相比最为同情中国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此时正在承受病痛的煎熬,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他最关心的是在尽量减少美军伤亡的前提下早日击败日本,取得这场伟大战争的胜利,为自己辉煌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OP6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OP64T8E0001.jpg
在战后如何处置德国,重新划分欧洲势力版图时,罗斯福总统才发现由于美国将无数的军火、物资与设备源源不断地援助给斯大林,苏军力量已经发展到和美国平起平坐并且有足够的实力独霸、主宰、支配东欧各国的领土与命运了。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PCQ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PCQ4T8E0001.jpg
1943年,英、美、苏三国领导人在德黑兰会议中决定美、英联军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让得到大量援助的苏联红军单独在东线发起进攻。1945年纳粹德国即将崩溃的时候,美、英两国觉得他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PPH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PPH4T8E0001.jpg
但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英又走了一步“昏招”,斯大林可以说赚了个钵满盆溢。英国以牺牲他国利益暂时维护了自己已经日薄西山的殖民帝国利益;美国则是为了提早结束战争,出卖中国换取苏联参战。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QD0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QD04T8E0001.jpg
苏联从建国那天起就被西方国家完全孤立、封锁、甚至武装干涉。但借着反法西斯战争,苏联的势力迅速扩张,近东、中东、远东、非洲、南美,无处不在,不光支配着东欧与东亚的所有战略利益而且和昔日宿敌平起平坐。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QP0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QP04T8E0001.jpg
在当时,中国政府坚持东北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蒋介石多次拒绝了日本方面退兵关外只保留伪“满洲国”的和谈条件,中国的谈判立场是日军必须全部退出朝鲜半岛的釜山。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RD1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RD14T8E0001.jpg
而英、美却要强迫中国在对日作战14年后,把历史上沙俄和日本在东北享有的一切特权再交给苏联,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却要把山东的一切特权由德国转交给日本的一幕。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SCS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SCS4T8E0001.jpg
雅尔塔协定签定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对国会作了通报,但只公布了协定中关于欧洲部分的内容,暂时隐瞒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索要的条件。雅尔塔会议美国邀请苏联参战事实上等于是开出空白支票,做为付给苏联在远东参战的“佣金”,不过支付这笔费用的是中国。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SOD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SOD4T8E0001.jpg
1945年3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获悉这份密约后,向罗斯福力陈这份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尤其是对美国将产生非常不利的深远影响。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TB0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TB04T8E0001.jpg
罗斯福要求赫尔利立即设法进行补救。赫尔利想先说服丘吉尔改变立场,希望英国能够放弃对香港的占领,以换取苏联放弃控制旅顺、大连,但是丘吉尔一口回绝。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TOI4T8E0001.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TOI4T8E0001.jpg
日罗斯福病故副总统杜鲁门继任总统。此时赫尔利正在前往莫斯科。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UQK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UQK4T8E0001.jpg
赫尔利见到了斯大林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两人不断向赫尔利保证,苏联纯粹是为了打击日本才会出兵中国东北,苏联绝对支持美国的对华政策,承认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尊重蒋介石的领导,并且愿意帮助中国的统一与复兴;对日作战之所以索取代价只是要对苏联人民有个交代而已。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V6D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V6D4T8E0001.jpg
苏联的态度和立场让赫尔利很担忧,因此他致电杜鲁门,希望总统重新审视雅尔达协议。这个协议不但影响战后远东的国际战略平衡,更是会妨碍美、中的国家利益以及两国关系。但杜鲁门认为为了减少美军的伤亡,美国必须彻底执行雅尔塔协定的立场。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5VN3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5VN34T8E0001.jpg
日,杜鲁门再次派出特使霍浦金斯访问莫斯科和苏联商讨对日作战的时间表及苏联对中国的政策。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09R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09R4T8E0001.jpg
斯大林表示只要中国同意与苏联在雅尔塔协议的框架内签订中苏友好条约,苏联将在当年8月对日本宣战;斯大林特别重申,苏联尊重中国在东北的主权,愿意帮助中国统一与复兴。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0MP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0MP4T8E0001.jpg
苏联方面一再要求雅尔塔协定的内容要到日才能正式通知中国政府并向世界公开。但在5月20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就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部分通报了蒋介石。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1A5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1A54T8E0001.jpg
因此在当年的6月9日,蒋介石派行政院长宋子文到美国进行访问希望能力挽狂澜通过外交斡旋改变美国政府的立场,无奈杜鲁门坚持按照协定强迫蒋介石就范。蒋介石只好再派遣宋子文率团于6月30日到莫斯科与斯大林交涉。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1MQ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1MQ4T8E0001.jpg
在中苏的交涉与谈判中,斯大林一再宣称,苏联绝对支持重庆政府和蒋介石的领袖地位;尊重中国东北与新疆的主权与领土完整;绝对不会干预中国内政。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29M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29M4T8E0001.jpg
斯大林还解释说,苏联之所以要求在东北的特权完全是为了便于苏联协助中国共同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至于外蒙古,因其早已脱离中国统治长达24年,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不应违背蒙古人民的“意愿”与事实。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2MQ4T8E0001.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2MQ4T8E0001.jpg
斯大林用尽各种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中国让步,否则就要中国承担盟国关系破裂的所有责任和后果。蒋介石无奈地决定接受斯大林的条件。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36P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36P4T8E0001.jpg
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当时苏联虽也列席了会议,但并未与日本断交又未与日本宣战,所以根本无法在宣言上列名,斯大林来的目的就是监督美英兑现雅尔塔协议。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3OG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3OG4T8E0001.jpg
8月6日,美军第一颗原子弹砸在日本的广岛;8月8日第二颗原子弹砸在了长崎。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本日政府投降的步伐。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1.jpg
在美国使用原子弹之前,斯大林非常傲慢地坚持中国必须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后,苏联才能出兵攻击日本关东军。但是当原子弹落到日本人头上,苏联生怕日本会突然宣布投降,这样苏军便师出无名,无法顺理成章地到远东掠夺战利品。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4Q2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4Q24T8E0001.jpg
所以苏联不顾还没有与中国达成协议,抢先于8月8日夜间在未经宣战下,命令苏、蒙部队兵分三路对日军发动总攻。8月9日,补上宣战手续。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54S4T8E0001.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54S4T8E0001.jpg
8月14日,裕仁正式要求日本政府完全遵照投降的敕令程序执行,并且宣布在15日将会广播“终战”演说。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5NT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5NT4T8E0001.jpg
也就在同一天,中国与苏联签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身为战胜国的中国,领土、主权所受到的损失和践踏比战败国日本的还要大得多。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GGI665M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GGI665M4T8E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日零时10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苏联何时打算出兵东北?这一百多万军队又是如何运往远东地区的?本文披露了其中的内幕。斯大林与雅尔塔会议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三国外交部长,聚集于雅尔塔。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过:“一旦德国垮台,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就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当时,三方还就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条件进行了试探性的会谈。2月8日,斯大林在雅尔塔同罗斯福秘密会谈时,提出了苏联出兵的条件,他说:“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我们将难以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俄国要参加对日作战。”10日,斯大林同罗斯福再次会晤,达成正式文本。斯大林向罗斯福表示,大连不能成为国际港口,苏联需要得到旅顺港周围的海军基地。英国没有参与协定草案的制定。但2月11日,斯大林和罗斯福却邀请丘吉尔在协定书上签了字。当年沙皇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时,一位英国人曾这样说过:“在亚洲获得一个不冻港作为铁路的终点站,可能是俄国合理的愿望。……拥有一个不冻港就意味着,这条铁路直达那个港口穿过的那整个地区都将成为俄国的了。”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也说了同样的话:“像俄国这样一个巨大的陆地应当有一个不冻港。”这话正中斯大林的下怀。丘吉尔对苏联关于远东不冻港的看法感兴趣,罗斯福则明确告诉斯大林,自由港的主张可以适用于远东地区,大连就有这种可能性。雅尔塔会议使斯大林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1、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a)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b)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C)对沟通大连与外界联系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雅尔塔会议距今已经60年,正如当年英国外交部长艾登所说:“那里是一个将来国际上的是非窝。”艾登还批评罗斯福,说他热衷于同斯大林搞“秘密谈判”,达成有关远东问题的协定,“既不通知他的英国同事,也不通知他的中国盟友”。日,中国国民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此刻,用“十分得意”来形容斯大林一点也不过分。他兴致勃勃地走到地球仪旁,向莫洛托夫描绘苏联的边界线:“这边怎么样呢?千岛群岛如今是我们的了,库页岛全是我们的了,您看,多棒呀!就连旅顺口、大连都是我们的了。中长铁路也是我们的了。中国、蒙古——一切正常……您瞧,对我们的边界我还能不满意?”西伯利亚铁路大运兵日本关东军是日军的一支劲旅。当时关东军辖两个方面军、一个独立集团军、一个空军集团军、一个舰队,近一百万人。其装备和战斗力在日军当中首屈一指。所以在对日作战的指挥官人选上,斯大林非常慎重。他几乎把苏军优秀的高级将领都派往远东,其中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麦列茨科夫元帅是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英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指挥坦克兵成功地阻击了企图救援被围困德军的曼斯丁军团,把他们打得大败。为保密起见,三位元帅到远东时都用了化名。7月3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发出命令,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为远东苏军总司令。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成了苏联向中国东北运兵的大动脉。从1945年5月到1945年8月,苏联从公里外的欧洲战场,迅速向远东地区和后贝加尔运送了136000节车皮的部队和作战物资。在远东共展开了十一个合成集团军、两个战役集群、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航空军集团和三个防空军集团、四个独立航空兵军,总兵力为l577700万人,有26137门火炮,5556辆坦克,3446架飞机,此外还拥有太平洋舰队和阿穆尔地区舰队。苏联能在短时间内将如此多的兵力、武器及其他作战物质调到远东,而且没让日军觉察,这确实是个奇迹。
根据中国东北的地形分布,苏军在兵力上作了如下配置:滨海集团军群,由麦列茨科夫元帅指挥,共60万人。突击方向为牡丹江地区,进而攻占哈尔滨、长春,并会同后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方面军作战,是苏军在东部地区的主要攻击方向。远东方面军,由普尔卡耶夫大将指挥,共30万人。其突击方向为:沿黑龙江直指哈尔滨,支援后贝加尔方面军和滨海集团军群,是苏军的次要打击方向。后贝加尔方面军,由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挥,共60万人,苏军在远东惟一的坦克集团军配备在该方面军。突击方向:一是以坦克集团军为主,穿越浩瀚的沙漠、草原和大兴安岭,插入伪满“首都”新京(长春)和东北的工业中心沈阳;二是以机械化集群向长城以北推进,直指张家口、多伦一线,牵制日本华北方面军。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苏联莫斯科保卫战在远东中亚还有多少部队_百度知道
苏联莫斯科保卫战在远东中亚还有多少部队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莫斯保卫战中,苏联从中亚,远东抽调兵力保卫莫斯科。(由于确切情报得知日本在远东地区认定的主要对手是美国而不是苏联,所以苏联方面朱可夫元帅从远东地区调集大量部队巩固首都莫斯科的防御。日本原准备协助德国出兵苏联,但考虑到主要敌人是美国,放弃了出兵。远东苏军在日实力为:总兵力1156961人,火炮迫击炮13843门,坦克自行火炮2367辆,作战飞机3949架。在1942年冬和1943年春,从远东调入大本营预备队的只有1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6个榴弹炮兵旅和3个迫击炮团,总计约35000人,557门火炮和迫击炮,32辆轻型坦克...
采纳率:77%
来自团队:
炮29835,坦克5250,炮13843,坦克2367,舰艇941941.12,二战时苏军在远东兵力如下;8人,炮20695,飞机3949,舰艇101:1162991人.6.9,飞机3193,舰艇96.22:703714人,炮10080,炮11759,坦克2589,飞机4006,舰艇102;1945,炮12728,坦克2526,舰艇93:1747465人,飞机3178,舰艇1071942.11,炮16827,坦克2069,坦克3188,飞机4140,飞机3357,舰艇98;:1156961人根据苏方数据.5,坦克2338,飞机;1296822人;:1446012人:1343307人,炮8777,坦克2124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莫斯科保卫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二战初苏军优秀部队丧失殆尽 如何做到短期重建军队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由于在日本东京的间谍佐尔格传回一个重要情报,即日本不会趁机进攻苏联远东地区,斯大林得以把部署在中亚和远东的苏军撤回,以保卫莫斯科。
核心提示:莫斯科以西的莫扎伊斯克防线兵力极为空虚,一度只有9万人。由于在日本东京的间谍佐尔格传回一个重要情报,即日本不会趁机进攻苏联远东地区,斯大林得以把部署在中亚和远东的苏军撤回,以保卫莫斯科。
斯大林 资料图
从8月初到10月初,整整两个月里,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由于装甲部队被抽调走了,进攻能力大减,在离莫斯科三百公里的地方,实际上是在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在完成基辅战役之后,德军的战略重心又回到中央的莫斯科方向,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计划开始实施。在10月的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合围战中,德军又俘虏了苏军66.5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但是无论如何,此时进攻莫斯科的最佳时机已经永远地错过了。利用这段时间,苏联人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散,将大量工厂迁徙到国土的中东部地区,并加紧充实了莫斯科的防务。
10月7日,斯大林将朱可夫大将从列宁格勒方向召回,命令他负责保卫莫斯科。由于战争头几个月的惨败,苏军最训练有素的优秀部队几乎损失殆尽了,此后几乎是重建了军队。莫斯科以西的莫扎伊斯克防线兵力极为空虚,一度只有9万人。由于在日本东京的间谍佐尔格传回一个重要情报,即日本不会趁机进攻苏联远东地区,斯大林得以把部署在中亚和远东的苏军撤回,以保卫莫斯科。
10月的秋雨造成了道路的泥泞,极大地限制了德军的前进速度,后勤也大受影响。而11月中旬以后,俄罗斯的寒冬来临,地面上冻,坦克和车辆可以前进了,但是德军缺乏冬衣和食物,饥饿、寒冷和疲惫困扰着他们。德军仍然不顾一切地在风雪中向前挺进,已经离莫斯科只有30公里了。
阻碍德军前进的,除了俄罗斯的严冬,以及越来越坚强的守军,还有苏联的两种著名武器。苏联的火箭炮,俗称“喀秋莎”,以大面积的火力覆盖让德军吃尽了苦头。而T-34坦克在1941年战争爆发后不久就出现在战场上,其优异的性能让德军大为吃惊。另外,红军还出现了一位灵魂人物,那就是朱可夫大将,他成为了红军的救火队,总是被斯大林派到最重要的战线。他高超的指挥艺术、坚强的意志、严厉的作风往往能够让苏军挺过最艰难的时段,最终走向胜利。
虽然苏联政府主要部门撤退到了东边800公里以外的古比雪夫,但是斯大林却坚持留在了莫斯科。11月7日十月革命节,斯大林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并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参加阅兵的红军部队,一离开红场就直接开赴前线。
就在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精疲力竭之时,12月6日,苏军发动了反攻。德军被迫撤退。希特勒严令德军不得撤退,必须就地死守,但是仍然无法稳住阵线。到1942年1月初,德军已经被击退100至250公里外。苏联红军取得了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希特勒暴怒之下,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以及古德里安、霍普纳、施特劳斯等一大批将领撤职。
作者:暂无
编辑:丫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东方生活报老爸老妈”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
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莫斯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