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许多人存在这样的误解误解民族

  摘要:研究借助民族学文献和田野调查,对公共常识中有关民族婚俗中的“串公房”和“走婚”的误解误读进行修正,同时亦有对“文"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少数民族婚俗的误解误读之修正
  摘要:研究借助民族学文献和田野调查,对公共常识中有关民族婚俗中的“串公房”和“走婚”的误解误读进行修正,同时亦有对“文化隔离”的充分考虑与“他者”考察原则的恰当使用。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7/view-8642160.htm  关键词:民旋伦理;民族婚俗;串公房;走婚   中图分类号:C9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01-0055-04      就西南各民族的伦理范型而言,有它们自身的历史逻辑,不便套用其他民族的发展模式;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例证,这既要求研究者必须保持高度的学术警觉,又要求研究者极力避免用原有的民族立场和学术观念来品评论说。如果不能克服单一视觉的弊端,用以偏概全式的模式化定论,那么对民族伦理的误读误解的纠正就会沦为虚空。纳西族学者和钟华提示研究需要考虑“文化隔离”的问题,伦理学学者李萍亦提出“避免以‘我’为大”原则。是力图调整作为外来研究者的“适当位置”,充分考虑到彼此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及信念,会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和评判。尤其反对蛮夷之类的贬损言辞,以及所谓“文明人”看“野蛮人”的眼光,避免不自觉地用各种自己的合理想象和既定的观念模式去认识和框套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现象。比如磕长头、滚灵布、砍人头、串公房、串姑娘、走婚,这样一些特殊的习俗所对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就需要我们用谨慎的、“他者”的考量眼光,领会它在彼时彼地的合理内核,而不是此时此地惟我正统的简单定论。   作几个典型民族的文献追踪和实证考察,其实质是希望有所突破既往的定论。比如,摩梭人的传统走婚演绎成固定走婚,就是一种经过了漫长岁月而具有自身生命力的一种独立形态,绝非是原始意义上的母系制的遗迹。即便是今日,诸如摩梭人的道德观念为何如此顽强,我们还得要在它特定的地域、社会历史条件、生产方式上寻找原因,还要考虑到它长期形成的崇尚自由、轻视理性的文化心理。它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恪守民族性的同时,又表现了相当突出的顺应性。这个顺应性,也就是在现代性的冲撞之下生发的调适。它是以自我完善的方式吸纳为我所用的文化因素来完成的顺应。是在恪守传统之上的现代选择,这是发生在当下而却是长期准备的文化选择。民族伦理的变化涉及到较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的变化,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信念和规范,其间伦理道德的变迁更多的是以顺应性来替代对抗性。      一、纠正“串公房”的误解      媒体曾经对“串公房”和“串姑娘”的习俗作过有失公允的报道,错误地将它与“婚前性混乱”、“性自由”、“性开放”等联系在一起;更有迎合大众猎奇心理和出于商业炒作的《中国奇风异俗》等类似的书籍在婚制部分对于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失真介绍,以及世俗普遍流行的不明真情的传说,已将某些民族的婚俗严重地歪曲,从而对“串公房”和“串姑娘”习俗存在严重的误解。 “串公房”或“串姑娘”的习俗曾经在彝族、哈尼族、壮族、苗族、傣族、佤族、纳西族、拉祜族、景颇族、瑶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独龙族、傈僳族、布依族、基诺族等十七个少数民族中盛行,这么多的民族有过这样的婚俗,起码说明它曾经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其中有的民族流行“串公房”,有的民族流行“串姑娘”,有的民族两者皆有。严格意义上的“串公房”在1949年以后基本上消失了,而“串姑娘”的习俗至今还可以找到它流变的遗风。“串公房”或“串姑娘”,其实是汉语的说法,各民族因为语言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名称。罗永翔曾对“公房”和“姑娘房”有过详细的梳理:   (1)一种是村寨集体建造的、男女分住的“公房”。屋中有一个火塘,周围以木板为床。这就是彝族阿细青年人晚上社交娱乐活动的场所。一般是本村男青年到外村串女“公房”,本村女青年则在本村女“公房”接待外村男青年的来访。   (2)一种是集体建造的男女公共的“公房”,如独龙族就属于这样的一支,独龙族男女青年的婚前社交活动是很自由的,在公房里交往,其父母也不加以干涉。   (3)庄户人家为自己家的姑娘搭建的“姑娘房”,傣族叫“喊哄”,通常搭建在房屋的附近,供自己家的姑娘和女伙伴在这里纺线,同时带上果品接待来访的男青年。   (4)“串姑娘”就是未婚小伙子到有“公房”的村寨,找姑娘玩耍。景颇族青年拨动口弦、阿昌族青年吹起“葫芦箫”就算是开始了他们的谈情说爱。澜沧江的拉祜族也有姑娘串,而不是“串姑娘”。姑娘们在农闲季节带上口弦到临近的村寨找男青年对唱。还有壮族串寨的方式,苗族、哈尼族串街的方式来“串姑娘”。   上述援引清楚地呈现了几个民族婚俗的特殊呈现方式,且表明少数民族伦理道德观念的纯洁与健康,并非是世俗所描绘的那样混乱不堪,更不是某些不负责任的人所言说的那样存在严重的道德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他们相恋的双方忠贞专一,严肃而不亲率,视性乱为不道德,也就是说在串“公房”或“串姑娘”中一般都要禁止发生性行为。那么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在此援引可信度较高的民族学文献来说明西南少数民族的婚俗实情。   [傣族]“男女双方相好后,女的必须邀请男朋友到自己的卧室同寝,视为一种特殊的高尚的情操考验。他们同床合衣而卧,相互倾吐衷情,男女双方必须严格遵守习俗风纪,行动不能越轨,不能胡乱抚弄女方。在考验的时候,如果男的不守规矩,女方就高喊,于是父母立即出面,轻则将男青年撵走。重则罚款,祭祀社神。”   [佤族]“婚前男女双方一般不发生性关系,少数发生了性关系则须马上结婚,否则会受到舆论的非难或无知的处罚。男女婚后不能再与第三者发生性关系,否则当事双方会受到寨人的处罚,有因此而被罚牛数十头的。   [哈尼族]有的村寨还有公房,夜晚供未婚男女居住。如女方受了孕,她就应该和她相恋的男子结婚,如果男方不愿娶她为妻,就得由全家甚至全寨来为这个姑娘找个丈夫。其本人要被赶出寨子去。家里被罚钱,并要换寨口等等。”   [布朗族]按照习惯,未婚男女发生?陛关系,如男的不娶则男的要给女方4.5元半开,称为“睡钱”;如女的怀孕,男的要给女的9元钱、一掰布、一块盐巴、一简米及一只狗。   [纳西族]纳西族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是自由的,一般十五、六岁即可以参加社交活动,父母不仅不加干涉而且还给与鼓励,在恋爱期间极少发生性关系,如有发生,社会舆论极端鄙视,已婚的男子和未婚的姑娘恋爱,这类情况也极少,社会舆论也是强烈反对的。   [阿昌族]串姑娘不是在野外,而是在家里围着火塘,边嚼烟、唱歌。边相互倾吐衷情。男女青年在一块玩时,也十分规矩,只许嘴说,不许随便动手,据说小姑娘身边常常带着针,若遇小伙子乱动手,便拿出针来刺他。   [拉祜族]串姑娘时也有个别发生性关系的,但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对比上述文献展示,我们以往对于“串公房”和“串姑娘”的习俗确实存在不少的误解或偏见。这说明研究者应该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依据,不可依靠层层的合理想象和猜测来推断,从而将婚俗改得面目全非。另类习俗在较低的社会确实存在,其间反映出来的伦理道德的民族性,我们要予以充分的理
解,不应该将小范围独有的东西放大,更不宜于对它作随意的篡改。而且如果我们明查细问婚俗的具体运作,还会发现它多蕴含有伦理道德方面的规定:   几乎所有的民族都限制未成年人进入公房;傣族、基诺族、独龙族的青年必须在参加“成年礼”以后(16、17岁)才有资格去“串姑娘”;布朗族青年要染齿以后(15岁)才有权谈恋爱;已婚青年绝对不可以进入“公房”或“串姑娘”;姑娘已经有了恋人,其他小伙子也不能够再约会她;佤族的小伙子只能在姑娘的女伙伴家里谈,不能在她的家里谈;德昂族的姑娘在姐姐未出嫁时就不能约会妹妹:傈僳族忌讳姊妹同在一处摆谈男女关系或婚姻问题。      二、改正“走婚”制的误读      实行走婚制的摩梭人是泸沽湖边的多氏族的群体,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并未审议通过“摩梭族”的身份界定,所以摩梭人不能被称之为摩梭族。摩梭人的主要成分是藏族、纳西族、彝族和汉族,这说明走婚制并不只是在一个民族盛行。由于对摩梭人的走婚制的研究较为成熟,且考察多聚焦在泸沽湖边的摩梭人,使得以往的讨论始终锁定在这个藏缅走廊中的“活化石”上。随着研究视角的扩展,第二个走婚习俗的地区――扎坝被发现,由于发现扎坝相对较晚,对它的研究还处于“现在进行时”,这个事实又说明走婚制并不只是在一个地区盛行。因此对于走婚制的误读的纠正,重点从摩梭人的走婚习俗来展开,同时提及扎坝人的走婚习俗。对于走婚制的误读,本研究倾向于是由于“文化隔离”而产生的观点。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社会,要去理喻共时性的生境中的婚姻形态,显然会存在跨文化理解上的偏颇与偏见。如像和钟华依靠十一年坚实的田野作业,就有出于冲破“文化隔离”的考虑。   走婚表现为男不娶、女不嫁,男访女家,夜合晨分。永宁摩梭人的走婚被学术界称为“阿注婚”(普米语)或“阿夏婚” (摩梭语),其实摩梭人自己称这种婚姻形式是“走婚”或“走访婚”。而扎坝人称他们的走婚为“爬房子”。不管名称如何变幻,实质上就是通过“走”来实现婚姻的最终内涵,不过“走婚”二字传神的表现力在现代社会已经有所转变。摩梭人在1949年以前由于少有社会舆论的干预,其走婚离合是相当自由的,年轻人的配偶更少有固定。和钟华认为摩梭人的贞节观念与我们有所不同,那就是他们有着更多的性自由,不过并不是以单纯的性生活为基础。摩梭人的走婚不受门第限制,在类似转山转海这样的节日中物色“阿肖”,一旦寻找到如意的伴侣,就把这样的关系确定下来,形成相对稳定的走婚关系(即长期阿肖),因此它并不是世俗所想象的那样变幻无常。   不过,永宁摩梭人的走婚制已经发生实际的移形换位。那就是他们依然乐意过走婚式的生活,但是已将传统的走婚形式变换为固定的走婚形式(即专偶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是不是出于消弭传统走婚形式的弊病呢?固定走婚虽然双方不组成独立的家庭,仍然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但是男女配偶固定,有利于双方在婚姻上的义务和权利的加强,有助于相互间的道德约束以及法律观念的加强,消除以往配偶的不专一和结合的不稳定。永宁摩梭人的走婚制的与时俱化的品格,表明轻言走婚制的消失是未经深思熟虑的仓促断言。在一夫一妻制范式的诱发下,摩梭人在婚姻中对于忠诚的要求被启发出来;婚姻的结合与离异均要受到社会的规约,对欺骗与抛弃行为均要受到社会的干预;缔结婚姻关系更加注重内涵而不是以貌取人,走婚夫妻之间萌生对真诚、信任的强烈诉求;建立在性爱基础之上的固定走婚已有从自发性向自觉性的实际转向。   如何去审读走婚制在特定的地域生态的合理性?这要从摩梭人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组织彼此依赖、互为条件来判定。摩梭人的家庭血统按母系计,其家庭由一个母亲和她的姐妹们生的子女、以及它们自己的女儿们生的子女组成,夫妻并不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当然父亲就不承担对自己孩子的养育任务,而是由孩子的舅舅来承担,父亲所承担的只是他的姐妹们的孩子的养育任务。这种哺育后代的职责互换,可以看作是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必然反应;母系大家庭劳动力集中,资金集中,分工合理,各擅其长;母系大家庭团结和睦,尊老爱幼,内容外洽,无勾心斗角;母系大家庭财产由女性继承,责权分明,账目清楚,无财产纠纷。故基于这样的文化境脉之下的婚姻形态显然就有顽强的生命力。   固定走婚对于学术探究上的启示是,它不但融进了传统走婚的优长之处(家庭形式),又顺应了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制(配偶稳定),为人类提供特殊形态的婚姻和家庭范式。固定走婚更是伦理观念变化的反映,同时又是促进伦理观念变化的诱因。二者互为条件,相互支撑。对走婚制的持续审察,会促使我们对伦理道德的民族性再度审读,对民族个体的文化归依再度审问。那就是个体可以改变或型塑自己的个性,但是却不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文化“母亲”,个体更难以摆脱和超越自己所隶属的文化“胎衣”,那脱离母体而伴生的文化“胎记”可能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也可能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永生。   民族婚俗自来就与民族伦理纯然关联,不过中国的伦理思想从来不是哪家一支独秀,伦理思想素来就是处于融合、兼并的动态,其间民族伦理的异彩纷呈,可以说是各种伦理思想合力的症候。同时,各民族伦理文化对异质伦理文化的吸纳与消解能力是无与伦比的,或者说在中国版图内的各民族的融合,伦理文化是一味最好的溶解剂,学界对“文化隔离”的充分考虑与“他者”考察原则的恰当使用,必将有助于对民族伦理文化(包含民族婚俗文化)的充分理喻与正确理解。      (责任编辑:廖 建)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姚余栋:中国经济存在八大误解
  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先生在“2015CCTV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示,我们在过去的两三年可能流传着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误解,比如中国的杠杆率、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问题等,姚余栋先生对此一一解读,以下是对话实录:
  主持人(姚雪松):谢谢,再次把掌声送给连平先生,谢谢。其实就像是刚才我的疑问一样,面对一边是稳增长,一边是调结构这样的矛盾面前,每个人包括社会方方面面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或是存在着一些误解,我们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疑问和误解,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先生,为我们做主题演讲,有请。
  姚余栋: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从另一个角度,不是说从正面跟大家说会怎么样,而是说过去的两三年我们对市场上,可能不时的流传着对一些中国宏观经济一些误解,我想跟大家做一些解释说明,看看误解在哪里?
  误解一,大家可以看投行的报道,说中国的杠杆率过高,这个可能反复在说,大家看我们高不高。从全球比较来说,我们应该说是总体杠杆水平适中,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杠杆率。2014年末我们国家整体杠杆率包括金融机构,这是四个部门的,居民部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总体大约在236%GDP,如果剔除金融部门的话,中国实体部门总的杠杆率在于217,与之相比美国经济的整体杠杆率是233,日本经济是400,英国经济整体杠杆率是252,法国的经济杠杆率是281,这里最有可比性的是日本,因为日本和我们的普及率都是很高的,相比日本我们还有一倍还可以走,日本400都没事吗?我们也到450也会没事的,何况我们现在是200,这个总体是不高的,不要总说是在高,我们总体适中的。
  但是我们结构上是有问题的,主要是我们企业部门的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上升比较快,这个我们要承认,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有四万亿的刺激计划,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上升应该说是已经达到35左右,居民部门主要是用来房子的按揭,还有一些车贷,还有一些信用卡贷款,这是消费性的了,政府占的是比较低的57.8%,大家想想貌似特条约是60,我们是57.8%,他的60欧洲联盟都不遵守了,咱们还是比较低的,企业部门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08年以前稳定在100以内,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也刺激,加杠杆速度比较明显,2008年到2014年期间非金融企业杠杆率98%提高了接近150%,猛增了51左右,如果不考虑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杠杆率只提高了123,接管也上升15,我们230将近40左右的经济杠杆中,主要企业部门的杠杆是比较高的,企业部门杠杆率主要过去六七年增速比较快,但是大家想想,有一个在财政领域一个黄金法则你花钱做什么,你花钱是吃了喝了,是消费了,没有积累资产,比如说拉丁美洲国家花钱赤字很多地方没有赤字资产,我们国家的无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他花钱的时候都是购置资产的,很多高速公路,地方基础设施,很多用了平台,平台后面有资产,这个是遵守了地方的法则,我们是债务上的快,但是我们地方的资产还有很多前,将来把资产变卖一下还债不久行了,我们是高,但是我们后面有资产,将来可以通过稳增长建立资本的形成和补充机制等措施形成温和的去杠杆。大家也注意到,“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有这么一条去杠杆,我觉得就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很勇敢的认识到了中国经济整体需要去杠杆,我们不回避这个问题。但是去杠杆是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我们不着急,到日本的400%的时候我们还有30年,所以这个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且走且珍惜,且珍惜时候且去杠杆,这是个过程。
  误解之二,就是影子银行风险过大,我记得当时曾经在国外出差,发现中国的影子银行不行了,我觉得国际组织也研究中国银行,说将来不可控了,但现在怎么样,没人说了突然之间,我们影子银行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有什么不一样?中国的影子银行基本是是影子的银行,而发达国家更多的呢,他是更多脱离银行体系的这样一个非标业务,或者一定程度的影子银行,他是以资产证券化回购市场,或者大量承担信贷中的以市场为主,而中国是银行的影子更多的为主的,两者是不一样的,而发达国家很多影子银行是游离于监管之外的,或者监管不一定是那么紧密,而我们银行体系大家看看监管还是很到位的,特别是2013年国办发的《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107号文,以后一系列的加强信托,理财业务的这种条例规范,现在影子银行逐步在收缩。而且当然其中也是一个跟我们的房地产,现在整个的投资下行有关系,因为影子银行很多是房地产的,这也是有关系的。
  所以影子银行的风险已经没有那么大了,或者已经得到了有些治理,这是误解之二,所以要用其他文呢,明确了监管机构的这种责任,确立了风险和匹配。所以我觉得这个文出的还是比较及时的,同时也给了一定过渡期,加上我们房地产下行,整体影子银行不再是危机到我们整个安全的一个问题了,外界传的也少了。
  第三个误解就是房地产崩溃,就说下行了,不行了,为什么?大家想想全球房地产大部分都出现崩盘的,1991年日本,07年的美国,包括西班牙,包括英国,很多都是房地产崩溃造成的,为什么?房地产一旦价格,这个房地产是特殊商品,依然很难找他的定价,房地产的定价至今在经济科学中是无能为力的,哪怕在美国2006年发生危机之前很多的美国经济学家预测美国房地产都认为是健康的,结果恰恰是房地产出现了问题,往往房地产下行以后,都伴随着银行体系的危机,因为银行体系根据房地产倒逼,太快了,太紧了。
  而中国怎么样呢,大家想想,我们是无意之中拆了一个核弹,我们房地产价格走稳,我们投资从20%多已经降到4%了每年的,这么大的一个下行,但是我们这个银行体系,坏账率没有来自我们银行的按揭我们现在银行坏账上升,主要还不是按揭贷款。主要是些中小企业,包括一些个别大企业出现的问题,这说明我们很早实施了宏观审慎,至少首付有30%的首付。我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虽然大家觉得这个带来了我们下行的压力,但是大家想想,别人都把银行体系砸坏了,我们砸不坏了,不觉得这是一个多不了不起的成就吗?2014年以后现在城镇化率户籍人口55%,相当于日本的50年代,现在中国整体的经济状况非常像日本早期的应该说什么时候呢,是80年代早期,城镇化率比这个更落后,因为我们国家很大,地区差别也很大,所以我们这个城镇化还可以走二十年,走三十年。就可以说每年要再造一个上海,两千万人的上海,所以这个还是要走的,也是人类水平,终究要从农村走到城市的,当然我们最终的结果希望能够就是城镇化率达到那么高,我们可能80%左右就停滞了。
  但是至少城镇化率还在缓慢的走,有这个城镇化率每年都有一个再造上海,三四线房子过剩,就要去库存,怎么去库存呢,很多农民工兄弟他们可能就到城里来,将来他就可以购买这些房子,包括棚户区改造可以用货币化方式,不用新建了,而是买现有的方式,给符合资格的棚户区的居民,受益者。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话,有一个城镇化的过程,相对温和、缓慢长期的过程。我们保证我们的房子价格,无论一线二线三线总体是稳的,哪怕三四线也是稳的,也不会出现崩塌,一线还要找,这是一个很难得的,非常难得的一个情况出现。
  但是无论如何大家要知道,这个房地产投资,由于我们人口结构已经从25降到4了,我预计明年会触底零,房地产是我们所有产业的茶叶大咖,因为它连接着30多个行业,所以房地产持续下行,是我们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源之一,但是终于有一天会下行的,关键下行危机就是金融稳定,我们的下行没有说金融稳定。所以从这个来说,我们得到的好处,我认为大于他下行的压力。
  第四个误解,就是地方债的风险过大,大家看特别年初,说地方债风险过大了,以前影子银行不行了,地方债也控制不住了,我们基本上是去年10月份发了著名的43号文,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的意见,那么应该说这个意见,从根本上使我们的地方债将来走出很好的规范的渠道。现在地方债而且今年的8月29号,十二届全国人大第1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地方债的上线,给了一个上线,16万亿,此次就是说他控制在100以内了,所以16万亿也不算高,中央政府负债就不算高,但是16万亿还算可以,所以我们的这个地方债务已经将来发布债还是不太容易的,还要看你地方的地方信用,看你的市场认可程度。还要有一个经过国务院批准总体不能超过人大的限额。所以我们地方债务得到了长期根本的有效治理,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所以没什么太大风险了,大家看长债,包括这次今年年初做的几次的债务置换,也是非常成功的,很漂亮,应该说使地方政府偿还的整个的这个以前的地方个平台,或者地方债务,银行贷款,可能下降了将近300个GP,他缓解了早期的以前的借款压力,同时整个上面给峰顶了,当然这个顶也是可以调整,短期流行性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所以地方债务过大也不在于中国的问题,往往大家看到很多国家,包括拉丁美洲国家,包括很多像土耳其,很多的地方债是共同做的,而我们中国经过过去一年多的努力,地方债得到控制,当然也有将来会带来一个地方的再想花钱就不太不容易了,可能本来就不应该那么容易。
  第五个误解,因为这个低压品是全球的发达国家央行都在做的事情,我们很多的中小公司95%以上是没有评级的,而将来如果是商业银行,拿着银行的评级,比如说某个企业的评级当央行来,央行至少知道这个评级是多少,将来要发展内部评级,所以是人家30多年前就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央行扩大抵押品是全球央行的普遍事件,包括将来对企业的内部评级,所以现在是扩大试点,一听扩大试点,我看有的人说要发洪水了,要七万亿了,哪儿是哪儿呀,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扩大抵押品的,包括地方债的,还有不同的资产进入央行可抵押的范围,这样增加了我们未雨绸缪的能力,使得我们将来紧急情况下提供流动性更有保障,但是没有提供流动性,我想今年反复出现这个事情,他不是QE,跟QE没有什么关系,这个地方债是纳入是全球央行的一个普遍的实践,就是扩大到试点,现在我们将来可能要扩大到全国去,这是必然的过程。
  第六个银行坏账率过高,我记得有的投行说了,8.5%,进来怎么还呀,大家看我们现在银行的资产到9月份的时候,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1.59,而全球是大约4左右,我们是偏低的,所以还不到2呢,对不对,即使有些地方已经突破2了也没关系嘛,全球是4,我们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而且我们现在的拨备率在167%,以后可能是150%,我们资本充足率在13.15%左右,其中核心资本在10.1%,核心资本很高,核心资本不缺,将来发点刺激债不就能补充资本金吗?我们就是以前吃得很好,补充资本金补得很好,同时坏账率低于全球水平,而且大家想想我们银行中整个的利润水平,虽然大家说银行的断崖式下跌,增长式浮动,但是整体水平还是高于全球的,我们的坏账比别人低。人家能做到巴塞尔3的,我们也能够做到,框架房地产下行,没有影响到我们银行的问题,2011年是银监会有关部门就已经开始对这个进行了逆周期调整,要求拨备率,核销率都要加大,所以这个也是一个之前做了些准备,但是我想在此呼吁,将来坏账的处理我们建议忽略要债转优先股,你现在关注类不行了以后,转成坏账了,这里可能有些僵尸企业就处理掉就行了,但是有些如果你给他缓缓气,转成优先股,就是银行没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去管理这些企业,管理将来跟着房地产当年日本八十年代的问题,根据日本巴塞尔的问题,而转优先股这是很好的路径,就是你空间换时间,所以国际的经验,60%以上的都能被拯救过来,而这个主要的障碍是我们现在商业银行43条,银行不可以持有,不能向企业独资,我在这里呼吁建议赶快把这个修改一下,或者给一个特例。一个就是让银行通过他有些的非僵尸类的企业,可以转成优先股,让企业换换气,我们将来倒过来就能恢复过来,第二也赶快放开手脚,让他参与互联网的并购,所以银行的坏账还不是太大的问题,是可控的,而且补充资本金也没有问题的。
  第七个误解,就是人民币会持续贬值,这个持续贬值大家看看前段时间在,离岸曾经一度在8月11号以后我在反复地场合说,人民币是强势货币,为什么?我们的外汇储备充裕,土耳其是60,中国外宅的管理是非常好的,很审慎的,我们又没有多少外债,3%,我们这么大的金融顺差,我们外债又很少,何况人民币事实上已经是国际货币,今年有可能加入SDR,所以国际货币都是升值货币,都是强势货币,人民币本身就是国际货币,他就是一个强势货币,大家看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可以的,所以第七,人民币不会持续贬值,他会短期波动,短期贬一贬没关系,他也会升,市场有句话不要与人民币持续贬值作对。
  误解八就是外汇储备的持续外流,外汇储备事情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他涉及到银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还有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还有我们现在大量的这个都需要在全球投资的时候,这个事情是刻不容缓的,所以这个外汇的变动比较复杂,也不会持续出现外流,只要市场上觉得应该有人民币的这个,所以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我管很多是不理性的,大家看,现在外汇储备下降,一季度1130亿,二季度362亿,大家想想终究会解汇的,人民币是强势货币,所以我觉得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但是你说有些变动,这也是允许的,这也是没什么关系的,要容忍,但是也不用特别在意,所以我觉得最后总结一下。
  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合理区间,增速仍然在全球前列,这么大的经济体,随着我们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也包括这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会议,也包括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度扩大内需,总需求,但着力在攻击侧上发力,这很重要,因为搞凯恩斯的时候,把这个刺激的时候,刺激刺激最后企业部门杠杆率就会到了无可附加的程度,到了400像日本似的,怎么办呀?你就将来等待这个时刻吗?所以对总需求的扩大一定要适度,因为这个我们关键是要做最地下的关系。总需求要合理适度,同时要保持好好的环境,让这个经济去转型。转型是很不容易的,是非常艰难的。某种意义上是很困难的,但是在这种好的环境中,我们意识到了整体杠杆率长久发展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优着来,我们要跨时空的来总结这个经验,不能是短期的这样来,以后怎么办?所以为什么财经领导小组总书记明确指出,扩大总需求,要适度地扩大,同时着力于供给端的改革,包括上市公司多去并购,这才是促进供给端的改革。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对中国经济过去存在不同误解,但是90年代中国银行破产了,后来又说什么都不行了,经常出现崩溃,过去几年我给大家总结了一共八大误解,这些误解我猜测有很多不同的,也有可能对中国不了解,也有可能专业水平是有限的,还有别的想法,但是我希望我们把所有的误解都作为善意的提醒,大家想想正是因为外界说我们影子银行了,或者地方性债务了,所以我们也是及时地反映,及时地倾听,所以才能及时地出台文件,这对我们是有利的,所以保持健康的危机意识,善于倾听是中国经济治理的重要一环,我们跟别人不一样,我们中华民族从来有一个居安思危的意识,我们从来是开放的,从善如流的,我们只要保持这样的,把所有对我们这样一个可能误解,可能的一种认为很负面的消息都作为善意的提醒,我相信中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保持至少6.5%以上是闭着眼就可以达到,谢谢大家。
  主持人(姚雪松):谢谢,也感谢我们所有的演讲嘉宾,在今天首席经济学家看经济这场论坛上所做的精彩的阐述,希望能够为大家解答了大家心中的误解和疑问。的确,面对即将到来的2016我们有很多亟待解决,当然了这其中也会有风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机遇,面对如此的考验,我们该如何做,只有我们所有的经济体能够脚踏实地,我们的实现中国小康社会的目标,我相信并不遥远,感谢大家关注我们本期首席经济学家看经济论坛,我们今天上午的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关注,再见!
相关专题:
关键词阅读:
已有&0&条评论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许多人存在这样的误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