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说蒋介石没实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策

杨天石:研究蒋介石与国民党很重要
文摘杨天石
[摘要]蒋介石日记的真实性,究竟如何?【编者按】季我努讲坛是由新华月报社与季我努学社、超星数字图书馆、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上师大人文学院、北京朝阳区图书馆等联合主办的原创学术讲坛。季我努学社以“讴歌中华民族脊梁,揭露日本战争暴行,为国内的二战史研究积累史料”为宗旨,以“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态度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抗战史的史料整理工作。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邀请到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如张宪文、杨天石、沈志华、步平、程兆奇、苏智良等举办公益讲座,力争将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与公众分享。本期奉献给读者的是,著名蒋介石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所研究员杨天石教授的讲演——《蒋介石其人其事》。蒋介石其人其事杨天石
演讲一、研究蒋介石与国民党很重要蒋介石有好多头衔。头衔之一叫蒋总裁,总裁相当于总书记,就是说蒋介石曾经是国民党的领袖。头衔之二是蒋委员长,就是说他曾经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他是军事上的最高统帅。头衔之三、之四是蒋主席、蒋总统,就是说他曾经担任过国民政府主席和中华民国的总统。将总裁、委员长、主席、总统这四个头衔加起来,说明蒋介石曾经将党权、军权、政权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他是中国当时的一把手,因此他的地位非常重要。对于这么一个人,多年来国共两党对他的评价悬殊很大。国民党称蒋介石是千古一人,一千年才出一个,是中国的救星,甚至说他是世界的救星。中国共产党在很长一段时间把蒋介石骂为蒋匪、蒋光头、蒋该死,骂为人民公敌。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蒋介石也有完全不同的评价。1938年抗日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在延安,在中共中央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报告说,国民党历史上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就是蒋介石,称之为“民族领袖”与“最高统帅”。但是到了1945年抗战刚刚结束,毛泽东就称蒋介石是人民公敌。蒋介石是1975年在台湾去世的,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论定,蒋介石去世几十年了,棺虽盖但是不能论定。当前在我们中国的老百姓里面,对蒋介石还是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评价。2002年我在北京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研究蒋介石的著作叫《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那是根据蒋介石秘密收藏的档案,来研究蒋介石的生平的。书出版以后,有人化名写信给中央领导同志,说蒋介石是什么人?蒋介石是头号战犯,民族败类,千古罪人,说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杨天石居然吹捧蒋介石是“民族英雄”,要求中央严肃调查,严肃处理。其实我的这本书里,根本没有“民族英雄”这四个字,中央领导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阅读我的书,结果,认为是一本“扎实的学术著作”,“是研究,不是吹捧”。中央有关领导同意这一结论。所以我才能有机会到这里来继续做我的报告。那么研究蒋介石、评价蒋介石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认为至少有两点意义,第一是提高中国近代史的科学水平。我们都希望了解中国过去的历史,都希望了解的历史是真实的,是科学的。可是我们过去的历史讲到国民党、讲到蒋介石时,应该承认是讲了一些违背历史真实的话。例如讲到抗战,我们很熟悉的八个字就是国民党、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我想这个大家都熟悉。但这样写历史,显然不科学。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到卢沟桥的抗战纪念馆看一看。你找一找抗战纪念馆里面,讲到国民党,讲到蒋介石,现在还有没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这八个字,没有。在原来“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地方,现在换了另外八个字,叫“正面战场、继续作战”。这就说明我们现在讲抗战的历史,比以前进步了。我们今天来研究蒋介石,研究国民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近代史的科学水平,要讲真话,要把历史的本来面目正确地告诉老百姓。第二个理由就是要发展两岸的和平关系,最终完成民族和国家的统一。我讲一正一反两个例子。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我们大陆做了一个很勇敢也是很正确的决定,邀请台湾和海外的抗日有功将领回大陆参加纪念抗战胜利的活动。我们将邀请书发给其中的一个人叫郝柏村,郝柏村当年是抗日将领,1949年以后他在台湾当过“国防部长”,当过“行政院长”。我们给郝柏村发了一封信,邀请他回大陆来参加纪念抗战的活动。郝柏村回信表示不准备参加。本来回来不回来,参加不参加,是郝柏村的自由,他可以不来。我们的宣传机构觉得下不来台,发了一个消息说,郝柏村因为身体不好,所以他不能够回大陆来参加纪念抗战胜利的活动。我们不发这个消息还可以,我们一发这个消息郝柏村生气了,他第二天就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说,我为什么不回大陆去参加抗战纪念活动呢?是因为我觉得大陆抗战的宣传有片面性,所以我不去。过了大概一个月,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做纪念抗战胜利的报告,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讲的,说抗战八年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分别承担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共同构成了对敌斗争的态势。胡锦涛的这段话是以前中共中央的领导人从来没有这样讲过的。第一说当时抗战有两个战场,一个是正面战场,一个是敌后战场,这两个战场共同构成了和日本作战的战场。这两个战场是两个党分别领导的。这还不是最主要之点,最主要之点在于胡锦涛把哪一个党放在前面讲,按照我们通常的想法,胡锦涛一定会这么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战部队,但是胡锦涛不是这样讲的,他是把国民党放在前面,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国民党在前面。在胡锦涛讲话之后,台北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台湾光复60周年的讨论会,我作为大陆学者去参加。吃完午饭以后,我们大家在休息,突然马英九来了。马英九来了以后,他就主动走到主席台上,发表了一个大约15分钟的讲话,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现在连北京的胡锦涛总书记也承认我们国民党领导抗战的功劳了。马英九接着说,现在关于台湾的地位,有一种说法叫地位未定,台湾是哪个国家的?地位没有确定。马英九说不对,台湾的地位在开罗会议上早就确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刚才我讲的是一正一反的两个例子。我们请郝柏村来他不来,他觉得我们对于抗战的宣传有片面性。当胡锦涛肯定了国民党领导抗战的功劳以后,马英九作为一个好消息向台湾的老百姓,向台湾的学者做报告。是我们片面性的宣传,甚至于是欺骗性的宣传,有利于两岸和平关系的建立呢,还是我们讲实话,讲真话,有利于两岸的和平关系的建立呢?显然是胡锦涛同志的做法。所以我说时代已经变了,当年我们的口号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在那个情况下,我们对蒋介石,对国民党做了一个评价。现在已经发展到两岸和解,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党和解的新时期,所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纪念辛亥革命的时候,又讲了两句话,讲“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过去两岸是互相对立,互相仇视,这种情况结束了,要开辟一个新时期了。温家宝也提出来,要“捐弃前嫌”,讲“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意思是说国民党和共产党是兄弟,虽然彼此有矛盾,有一点小小的怨愤,有冤仇,但是还是好的亲戚,还是一家人。这就是我们正确地评价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意义。二、蒋介石日记的真实性很多读者都知道蒋介石有记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从1915年开始,一直记到1972年,一共是57年。57年日记里面丢掉4年,现在还保存下来53年的日记。从保存下来的日记看,蒋介石是用毛笔写的,而且每天写。住院了他也要写一句话“因病不能记事”,不能写日记。蒋介石晚年得了手肌萎缩症,手发抖,在这个情况下他要写上“手抖不能记事”。蒋介石这个人,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有个优点我称之为坚毅有恒。很多人都记日记,但是很难像蒋介石这样连续写日记,57年每天不断,这是他坚毅有恒的表现。蒋介石记日记是学习曾国藩,曾国藩每天记日记,所以蒋介石也每天记日记。为什么记日记?一个是为了个人的道德修养,蒋介石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他要做古往今来的第一圣贤豪杰,要做中华民国的模范。第二个目的是记录工作,指导工作,总结经验。年龄大的朋友可能都记得,“文革”期间林彪曾经提出来要斗私批修,要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我觉得蒋介石记日记,目的之一是想通过日记来斗私,跟他自己进行斗争,他的日记,实际上是自我反省的日记。每周,蒋介石要写本周反省日记,每月,蒋介石要写本月反省日记,到了年终,蒋介石还要写上几千字甚至几万字的本年反省日记。所以他记日记的目的之一是自我反省。蒋介石年轻的时候受的教育不好,交的朋友,说句老实话,大部分是狐群狗党,因此生活比较放荡。蒋介石当年参加革命的引路人是陈其美。陈其美介绍蒋介石参加同盟会,介绍蒋介石会见孙中山,所以我说陈其美这个人是蒋介石参加革命的一个引路人。1916年,陈其美被袁世凯派人暗杀,蒋介石很悲伤。自此蒋介石下决心,立志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人品,立学立志,来继续陈其美的革命事业。他从陈其美去世后,有了改邪向善、立志修身的念头,每天静坐反思,按儒学要求自己。蒋介石日记现在人们都可以看到,从2006年开始,美国的胡佛档案馆分四批向全世界公布了蒋的日记,每一个外国人凭护照可以阅览,每一个中国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都可以阅览。本来这个日记两年以前就准备出版,但是后来蒋家的后人发生矛盾,所以出版计划停止了。但是我相信过几年这个日记还是会出版,大家都有机会看到。有读者可能会问,蒋介石日记的真实性怎么样?如果蒋介石在日记里面讲假话,说谎,我们岂不是上当受骗了?我的看法:第一,蒋介石日记记自己的私人生活。例如日,蒋介石到香港,他就说:“见色起意,记过一次”,就是说,我看到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很漂亮,起意了,动心了。怎么样呢?记过一次。早年,蒋介石结识一个妓女叫介眉,这个介眉想嫁给蒋介石,蒋介石说,“不忘介眉”,如果我不把介眉忘掉的话,凭什么来立志,凭什么来立业。他说:“欲立品,先戒色。”今天我邪心勃发,但是还好,我没堕落,说“见姝心动”,“姝”也是漂亮的女孩子,这心理“可丑”,“遇艳心不正”,艳也是漂亮的女孩子,碰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有不正的念头,记过一次,所以这些都是蒋介石自我斗争,克己斗私的记录。第二,记骂人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蒋介石喜欢骂人,例如他骂胡汉民是胡贼,不知道廉耻,坏蛋里的坏蛋,厚颜无耻之极,说他利令智昏,“禽兽之肉,不足食也”,“不足”,是不配让我吃他的肉。孙科是孙中山的少爷,蒋介石在日记里骂他不肖,“总理之一生为其所卖,不仅卖党,而且卖国”。说他庸暗、愚蠢、糊涂、狂妄,是非不明,是阿斗一流人物。宋子文是蒋介石的小舅子,蒋介石骂他狡猾、骄横跋扈,绝不可用,说他是罪魁祸首。孔祥熙是蒋介石的亲戚,蒋介石骂他可耻之至。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蒋介石骂他们两个无耻。国民党里面还有一个管空军的,空军总司令叫周至柔,蒋介石骂他,说枪毙10次都不够。蒋介石日记里面,几乎所有人,他的同事,他的朋友,他的亲戚都骂,只有一个人吴稚晖,这个人是国民党元老,蒋介石不骂。那么宋美龄他骂不骂?也骂,只不过骂得比较巧妙,比较隐蔽。例如日蒋的日记,说到中兴宾馆视察,中兴宾馆在阳明山,蒋介石原来跟宋美龄住在士林官邸,这一天蒋介石搬到阳明山上去了,说最近我的精神苦痛,为什么呢?因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是孔夫子的话,蒋介石把它抄在这个地方,说独居自修,我一个人待着吧,自己修养自己。6月12日又讲“切勿近之”,一个是女子,一个是小人不能靠近。这里的小人指的谁呢?小人指的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女子指的谁呢?女子指的就是宋美龄,所以说蒋介石在日记里面连宋美龄都骂。大家想,他既然写了自己的私人生活,那些见不得人的私心杂念,而且骂了这么多人,这样的日记自然在当时是不能公开的。我的看法,他的日记有相当大的真实性,比较可靠。我这样讲,不等于说他的日记没有缺漏,没有扭曲的地方。例如1938年,汪精卫从重庆偷偷跑到越南的河内,准备从河内到香港、到上海。干吗?跟日本人谈判。汪精卫对抗战失去信心,要到香港去跟日本人谈判,当汉奸。这时候戴笠的一批特务追到河内,在深夜里翻墙入院,向汪精卫住的房间扫射,但是在前一天的晚上,汪精卫和他的秘书换了房间。国民党的特务扫射的是汪精卫秘书的房间,汪精卫搬了卧室,安然无恙。大家想,汪精卫是国民党的元老,是国民党的副总裁,第二号人物。要把这样一个人物暗杀掉,没有蒋介石的命令,我想戴笠吃了豹子胆他也不敢。所以暗杀汪精卫肯定是蒋介石的主意。暗杀汪精卫,把汪精卫杀掉,我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觉得是应该的,因为他要投降日本。但是蒋的日记怎么写的呢?这么八个字,“刺汪未中”,刺杀汪精卫没有刺中,“不幸之幸”。我看这段日记的时候就很奇怪,刺杀汪精卫是好事情,没有打中,这是遗憾的事情,但是你看蒋介石说“不幸之幸”,没有刺中居然认为是个好事情。蒋介石为什么这么写?我想蒋介石是要塑造自己崇高的道德形象。蒋介石不赞成汪精卫投降日本,所以给汪精卫出主意,到欧洲去修养。把护照准备好,把美金准备好,劝汪精卫,你别投降日本人,你别跟日本人接触,你到欧洲去吧。他怎么会突然派特务去暗杀汪精卫呢?所以他要把自己塑造成道德上的完人,是有意这么写的。我研究蒋介石,得出这么两个结论,如果研究近代史不看蒋的日记是很大的损失,但是看了什么都相信,也会上当。三、蒋介石日记的史料价值蒋介石的日记史料价值怎么样?二次大战里面,世界上有几个领导反法西斯战争的人物,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领袖斯大林,这三个世界级的领袖,都没有日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里面,毛、刘、周、朱都没有日记。所以说像蒋介石这样的人,他能够留下53年日记,这在世界的政治领袖,在中国的政治领袖里都是唯一的。有日记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有助于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我们看一个政治人物,常常只能看到他公开的方面,他在会场做的报告,他写的文章,他从事各种各样的政治活动,这些公开活动我们能看到、能知道,但是政治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看不到。有了日记之后,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例如在1931年东北被日本侵占以后,国民党政府采取妥协退让,甚至于可以说不抵抗政策,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国民党为什么对日本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呢?下面这段日记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在日的日记里,蒋介石写到,古代中国南方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越王,在浙江绍兴,另外是吴王,在苏州,吴国把越国打败了,越王勾践成了吴国的俘虏,被带到苏州,越王勾践不甘心失败,他想,要报仇,就要回国,回绍兴去,首先要取得吴王的信任。正好吴王生病了,当时的医疗条件,没有仪器,没有体温表,没法检查,勾践就说我来。干嘛呢?他就“饮溲尝粪”,这个“溲”就是小便,勾践就用自己的舌头去尝吴王的小便,不仅尝小便,而且尝大便,尝完以后他就向吴王报告,说您没什么大病,很快就会恢复健康。吴王很感动,他想这个勾践原来是我的敌人,被我抓到苏州来了,他居然尝我的小便,尝我的大便。吴王感动之余,就说你回去吧,我送你回老家。越王回到绍兴以后就卧薪尝胆,最后发愤图强,把吴王打败了。蒋介石是勾践的同乡,他就想,当年的勾践比起今天的我来说,勾践的耐苦忍辱要超过我好几倍。所以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以后,为什么对日本采取妥协退让,原因很多,根本的原因是敌强我弱,日本是强国,中国当时是弱国。在这个情况底下,蒋介石学习勾践,这是他文化上、心理上的原因。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日是苏联的十月革命节,这一天,蒋介石因为当时中国跟苏联是同盟国,是共同对日本作战的,所以蒋介石对苏联很亲热,到苏联驻重庆的使馆表示祝贺,请苏联顾问参加宴会,宴会以后还演戏。这是蒋介石公开的外交活动,从这些公开的外交活动来看,蒋介石对十月革命节,对当时的苏联都是一个友好的赞成的态度,对不对?但是蒋介石内心怎么想呢?他的日记可不是这样,有这段日记,说俄政府去年以来对我侮辱、蔑视,干涉我内政、掩护共产党,而且在新疆建飞机厂,侵犯我主权,做了许多不好的事情,因此,蒋介石恨苏联恨得不得了,说苏联是赤色帝国主义,说本来是不能成为朋友的,说这种人不讲信义,专制强权。如果仅从蒋介石的外交活动来看,他对苏联很友好,对苏联的革命节表示庆祝,但是内心里却认为苏联是帝国主义。更重要的是下面一段,当时的苏联很困难,德国的军队已经打到莫斯科城下,苏联很危险,所以蒋介石说,我国于其被侵失败之时,不仅不计较既往,而且用道义来回报他,这是我中华“不畏、不侮”(不害怕强权,不欺负弱小)的立国的精神,我不能够把这种精神丢掉。至于怎么样,对方怎么想,能不能感动,这个不是我考虑的。从这一段日记里,可以比较充分地表现蒋介石在那个时期他内心的复杂的思想感情。第二,有助于了解政坛秘密。我只讲一件事情,1945年重庆谈判。抗战胜利了,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开始不去,蒋介石打了三次电报,毛泽东从延安到了重庆。毛泽东到了重庆以后,蒋介石最初确定的方针是诚恳、忍耐。蒋介石在日记中说,毛既然来了,我要诚恳地接待他,毛会提出许多条件的,我要忍耐。过了几天,蒋介石发现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的条件很高,所以蒋很生气,下决心要把毛泽东扣留在重庆,而且要审判毛泽东。但是又过了几天,蒋介石想来想去,毛泽东是我请来的,美国人、苏联人做了保证,我把他扣留在重庆恐怕要出娄子。蒋这么想之后,他又决定改变方针。当时抗战胜利,国民党给抗战有功人员颁发抗日战争胜利勋章,蒋介石把毛泽东列在接受抗日战争胜利勋章的名单里。礼送,要把他送回延安,所以后来是国民党的张治中把毛泽东从重庆送回延安。在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经想拘留、审判毛泽东,这就是政坛秘密,这个秘密不仅蒋介石的左右部下不知道,连宋美龄都不知道,只有他的日记能够暴露这个秘密。还可以知道许多国际政治的奥秘。例如蒋介石日记有这样一句话,“派齐浚赴瑞士”。齐浚是国民党的地下人员,蒋介石把齐浚从重庆派到瑞士去了。为什么?我们沿着这个线索往前去查的话,我们就发现,当时的德国有一批军人、政府官员、商人想推翻希特勒,要建立一个没有希特勒的新的德国。蒋介石把齐浚派到瑞士,就是为了联络这一批德国反对希特勒的人士,支持他们反对希特勒。这样一个秘密,多年来国际上没有历史学家,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我们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个秘密,是从他的日记,派齐浚赴瑞士,从这里往下找到的。又比如说,1967年4月,尼克松访问台湾,在10日会见蒋介石。尼克松为什么到台湾来?因为他第二年要在美国竞选总统,大家知道美国竞选总统要花很多很多的钱,那个时候台湾有钱,国民党有钱。尼克松到台湾来找蒋介石,本来的意思是想从蒋介石那里拿到一笔竞选经费。可是蒋介石没有给,蒋介石为什么没有给呢?他是听了孔令侃和宋美龄的话。尽管蒋介石这一年没有给钱,第二年尼克松选上了,当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当了美国总统以后,派了基辛格到北京来会见周恩来,会见毛泽东,尼克松本人也从美国跑到北京来,会见毛泽东。而且美国就跟台湾断交,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了。蒋介石就在琢磨,本来美国跟台湾关系很好,现在为什么美国跟我们台湾关系不好了,跑到北京去见毛泽东呢?蒋介石想来想去,觉得就是因为尼克松到这来向我要钱我没给,所以蒋介石对尼克松恨之入骨,在日记里不叫他尼克松,叫他尼丑、小丑。当然我要讲,尼克松改变政策跟大陆友好,不是因为蒋介石没有给钱,而是决定于美国的内部政策的变化,蒋介石的判断是错的。但是尼克松要从蒋介石、从台湾搞到竞选总统的经费,这个秘密我们也是从蒋的日记里面才能看出来的。(范国平 多国丽/整理)四、蒋介石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一,我认为蒋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在他的一生里,渴望民族振兴,尽可能维护国家主权。1923年,蒋介石被孙中山派到苏联去访问,头衔是孙逸仙军事代表团团长。蒋介石为什么到苏联?是想征求苏联的同意,要在蒙古的库仑,就是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乌兰巴托建立一所军官学校,训练一支国民党的军队。然后以库仑为基地向北京进攻,当时北京是北洋军阀总统曹锟的首都。我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个问题。说杨先生你讲的不对吧,国民党的基地在哪里呢?在广州,黄埔军校也是在广州,蒋介石干吗要跑到苏联去,跟苏联人商量,把库仑作为军事基地呢?大家要知道,广州确实是孙中山的军事基地,但是广州这个地方,不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为什么?首先,广州的旁边就是香港,当时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国民党的军队要北伐,英国殖民者完全可通过香港,在你的后方捣乱。其次,从广州进攻北京,要经过广东、湖南、江西、湖北、河南、河北,经过六个省长途跋涉。从广州到北京的途中要跨过长江,在北伐军跨过长江的时候,列强的军舰完全可以开到武昌的江面,把国民党的军队拦腰斩为两段,所以说广州不是一个理想的革命基地。那么选在库仑呢,大家想,库仑和北京之间距离短,不需要长途跋涉,中间没有长江,没有受到帝国主义军舰干涉的可能,而且出了蒙古就是张家口,出了张家口就等于到了北京,所以说把库仑作为军事基地,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假定苏联同意这个方案的话,我想中国近代史要改写了,还有没有黄埔军校呢?没有了,只有一个库仑军校,还有没有北伐呢?没有了,只有南伐,从蒙古往北京打。蒋介石在日本是学军事的,他觉得他的这个方案很好,很完美,而且他估计苏联一定同意,但是蒋介石没有想到从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就一直把蒙古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当时的军事委员会的主席托洛茨基跟蒋介石讲,你们想从蒙古打北京不行,你们国民党的脚步绝对不允许踏进蒙古的土地。这件事情给了蒋介石很大的刺激,蒋介石后来反苏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蒋介石得出一个结论,苏联对中国的边疆,对于蒙古,对于新疆都有野心。蒙古后来在二战后虽然独立了,实际上成了苏联的势力范围,这个过程大家都知道,不讲了。原来新疆的统治者是盛世才,这个盛世才也成了苏联的傀儡,抗战期间蒋介石想办法把盛世才收服了,而且把盛世才从新疆调到重庆,从新疆的军阀变成了国民政府的农林部长,消除了新疆成为外蒙古第二的危险。蒋介石有这么一段日记,我介绍给大家。说兰州以西,一直到伊犁,直径3000公里的领土全部收复,这是国民政府成立以来最大的成功,说这块土地的面积是东北三省土地的一倍。所以说,新疆之所以能避免成为外蒙古第二,避免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这里面有蒋介石的功绩。我还要讲一件事情,就是年,蒋介石在台湾是计划反攻大陆的。原来蒋介石把反攻大陆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但是蒋介石发现美国人并不愿意跟大陆打仗,蒋介石对美国绝望了。当时中共跟苏共发生矛盾,苏联从原来的中国的朋友,变成了社会帝国主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开始和台湾的国民党接近。当时两条线谈判,一条线在墨西哥,谈判的一方是苏联驻墨西哥大使,谈判的另一方是国民党驻墨西哥大使叫陈质平。另外一条线是台湾的新闻局局长魏景蒙,苏联一方是一个记者叫维克多•路易斯。双方研究什么呢?研究怎么样反攻大陆,推翻毛泽东。苏联人跟蒋经国谈,说你是要反攻大陆吗?我们苏联支持你。反攻大陆你缺钱吧?我们苏联可以借钱给你们。说你反攻大陆要武器吧?你开个单子来,我们苏联提供给你们。说你们反攻大陆还要基地吧?我们苏联在中国边疆的基地都可以借给国民党。也就是说在中苏关系恶化以后,苏联主动地联络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要支持台湾反攻大陆。蒋介石担心苏联不怀好意,所以他在日记里提醒自己说,吴三桂、洪承畴的前车之鉴我要记住,因为当年清兵入关时,是两个汉人起了作用,一个是吴三桂,一个是洪承畴。蒋介石说我千万对苏联防着点,我不能当吴三桂,也不能当洪承畴。我们年龄大一点的听众可能记得,1969年那时候,毛泽东提出来要准备打仗,就是要防备苏联从北面进攻中国,而且在珍宝岛,中苏两国的军队打起来了。这本来是国民党反攻大陆的机会吧?但是蒋介石的日记怎么写的?说我政府自当静观其内部变化,绝不在此时反攻,以免俄共侵占中国的华北,来制造另外一个中共的傀儡政权。蒋介石在台湾天天做梦也想反攻大陆,但是一旦苏联要帮助蒋介石,蒋介石还是有民族主义的感情。他提醒自己,不能当苏联傀儡,不能当吴三桂、洪承畴。另外跟英国的关系。1943年同盟国在华盛顿开太平洋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怎么样对付日本。但是英国的丘吉尔突然在会上提出来,听说你们中国的军队正在向西藏进军,这是不可以的,西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不可以把军队开到西藏去。蒋介石知道以后说,这实在是帝国主义面目的暴露,连流氓、市侩都不如的。所以蒋介石指示宋子文,要反驳丘吉尔的观点,指出西藏是中国的领土。我们过去常讲,蒋介石是美帝国主义走狗。下面我引证的是蒋的日记对美国的看法。“美国乃无正义之国”,这是日的日记,说美国非中国之友人,而为中国之主人,如果谁与之合作,只有被其陷害与牺牲而已。1967年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在美国死了,宋美龄想到美国去给他哥哥送葬,蒋介石不赞成,他在日记里说,美国这个地方,我不愿家人常踏,不愿我的家人经常到美国去。在台湾的时候,美国还提出来,你如果要反攻大陆的话,我美国可以把原子弹借给你用。前后三次,美国人透露要用原子弹对付中国,蒋介石都反对。前一段时期,为钓鱼岛这个事情,中国跟日本争起来了。这个争论其实在1970年就开始了。日本多次表示钓鱼岛是日本的,主权属于日本。蒋介石的看法呢?说钓鱼岛是中国的,而且发出下面八个字的指示,叫“寸土片石,在所必争”,所以在钓鱼岛这个问题上,蒋介石和我们大陆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说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第二,蒋介石是一个改良主义者。蒋介石早年也是个“愤青”,思想比较左倾,比较革命,他曾经主张解决中国的问题,就是要把资本家杀光,极左,但是他后来逐渐走向了一条温和路线。蒋介石剿共多年,那么他为什么剿共,为什么反共?他自己说他跟共产党有三个分歧。第一条是私有制,蒋介石认为,中共是反对私有制的,所以蒋介石说我国民党要保护私有制。第二条是阶级斗争,蒋介石说,共产党是要搞阶级斗争的,我国民党反对阶级斗争,我要搞阶级合作。第三条,蒋介石说,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而我要代表全民的利益。这是蒋介石自己总结的和共产党的三大分歧。具体说两点。一个是土地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共在年搞土地革命,口号是六个字,大家都熟悉,叫“打土豪、分田地”。中共多年搞的土改,我们可以概括叫斗争土改。就是把地主打倒,农民分地,农民解放。那么国民党的土改,蒋介石理想的土改是什么呢?孙中山的思想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叫耕者有其田,没有地的农民,少地的农民要有地可种,这是第一句。孙中山还有一句话,我们很多人都把它给忘了,叫什么,让地主也不受损失。就是说孙中山的理想第一是搞和平土改,第二是搞农民和地主都有收获的双赢的土改。蒋介石由于不赞成阶级斗争,因此当然不赞成打土豪分田地这种土改的办法。蒋介石他所设想的是一种和平土改,他的设计是什么呢?在全国成立土地银行。你不是没有地吗?你向土地银行借钱,然后分年分月地去归还银行。这就像我们今天买房子,向银行借钱,叫按揭,你要买房子,这个房子200万,你买不起,就向银行借钱,分年分月地去还银行。蒋介石不是完全不想让农民得到土地,而是想建立土地银行,用这种办法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一个是打土豪分田地,通过斗争的办法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另外一个方法是建立土地银行,用这种借贷的办法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共的土地改革路线胜利了,而蒋介石的土地改革路线,在大陆时期,始终没有办法实行,只有到了台湾他才做了土改。所以在土地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是一条激烈的、斗争的土改路线。而国民党蒋介石他所设想的土改是一种温和的,让地主也不受损失的土改路线,这是两者之间的差别。另外一个就是资本问题。蒋介石的理想是搞“社会资本主义”。这个社会资本主义,根据蒋介石在日记里写的几条,第一条是生产为本,平均分配。第二条是控制大资本,第三条是劳资合作。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条改良主义的路线,是在保存资本主义的情况底下,改良资本主义。国民党腐败是事实,在国民党里面,可以说没有人对国民党腐败的认识,有蒋介石这样深刻。抗战期间,蒋介石在重庆办一个训练班,第一堂课蒋介石自己上。他不讲课,只给参加训练班的国民党的高级干部发一张问卷调查。调查的第一个问题,要国民党的干部回答,为什么我们国民党处处比不上共产党。为什么现在的大学教授、学生都反对我们国民党,可见蒋介石对腐败有认识。而且蒋介石也想改革。蒋介石有个计划,他说中国国民党这个名字要改,怎么改?加两个字,中国劳动国民党。谁有资格参加国民党呢?第一是农民,第二是革命军人,第三是和农民有关系的人。也就是说,在抗战的时候,蒋介石就想把国民党做一个改造,叫劳动国民党。蒋介石还有一个计划,要在三年里面派10万个革命干部下乡去为农民服务。他还提出来,军队要给农民种地。所以蒋介石有他的改革计划,但由于旧体制所困,为时代所困,他没有做到。第三,蒋介石是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义和孙中山思想的崇拜者。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有两种人,国民党里面的像吴稚晖这样的人,他就主张要把所有的线装书,把中国的古书全部不要,把它扔到厕所里,跟传统文化完全抛弃割裂。中共的领袖陈独秀呢?就说现在不是要提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吗?你这个做法就像是从牛粪里找香水。牛粪里当然只有臭气、臭味,没有什么精华。所以陈独秀认为,要想从传统文化里面找精华,等于是从牛粪里面找香水。这是五四时期或者五四以后,国共两党内部的左倾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而蒋介石主张要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蒋介石一辈子崇拜三个人,一个是浙江的王阳明,另外就是湖南的曾国藩和胡林翼。这三个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维护者。1966年开始,我们有10年的“文化大革命”,蒋介石在台湾也搞了一个运动,他叫中国文化复兴运动。蒋介石早年学《共产党宣言》,学日本人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著作。开始的时候,蒋介石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一类著作太难懂,看了看就不想看了。想抛开,但是他坚持读下去,久而久之,越读越有兴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读到了不忍把书放开的程度。蒋介石在1938年的时候,在武汉的日记中还写过这么一段话语,大家听一听,到底像不像蒋介石讲的。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方法论,那么革命是不会成功的。我有一次做报告的时候,我先念这么一段话,我就问下面的听众,这个话你们听是谁讲的?下面的听众不约而同地讲,毛泽东讲的,共产党讲的。我告诉他们,这个恰恰是1938年蒋介石在武汉领导抗战时候写的日记。蒋介石一辈子是辩证法的崇拜者和爱好者,到了台湾,蒋介石都讲,辩证法绝对不是共产党的专利品,所有的国民党干部都应该学习辩证法,所以说蒋介石曾经一度走近马克思主义,走的很近了,但是,他还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1942年蒋介石在苏联的时候,共产国际居然动员蒋介石参加共产党。你们知道这个事吗?可能没听说过。1923年蒋介石访问苏联,共产国际找蒋介石谈话。说蒋先生你是不是参加中共?蒋介石怎么回答的呢?说这个事情太大,我要请示孙先生,他要请示孙中山,所以蒋介石没有参加中共,我想蒋介石参加中共的话,恐怕中国近代史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所以蒋介石一度,我说他走近了马克思主义,但是最后他还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第四,蒋介石是一个个人中心主义者。蒋把自己认为是基督化身,上帝把蒋介石降生在中国,就是让他救中国。另外蒋介石认为自己是太极,什么叫太极,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是宇宙和社会最高的原则和标准。蒋说我就是太极。蒋有三句话,第一,我蒋介石是革命者,对这点蒋介石一辈子不怀疑。第二句话,你反对我蒋介石。第三句,你就是反革命。这种推理方式在逻辑学上叫三段论,蒋当年就是这么一种理论。这个逻辑是个人中心主义。蒋介石这个人,极端的自我迷信,别人做事情,他都不放心,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他才放心,所以蒋介石除了国民党总裁等头衔之外,他一生兼职82个,大概很少有人超过他。当年抗战时候,重庆搞卫生运动,垃圾要堆放在特定的地方。这种事情本来是重庆市长要干的事情,不行,蒋介石要抓,规定重庆市的垃圾要堆在什么地方。当时重庆的女孩子已经觉得梳长头发是美,长发飘飘多么潇洒,但是蒋介石规定,女孩子的长头发不能够超过几寸几分。国民党中央一个宣传部长姓叶,叫叶楚伧,吃饭的时候大概狼吞虎咽,吃得比较快,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什么呢?说叶部长的吃相太难看,我要提醒他。诸如此类这些事情,蒋介石有什么管的必要,没有必要管。这些小事情管还可以,最糟糕的是,蒋介石人在重庆,却要指挥河南的战斗。而且把命令直接用电话打到一个连长、一个营长那里去,这种指挥叫遥控,那是军事学上的大忌。第五,蒋介石还是一党专制主义者。1926年蒋介石对苏联的鲍罗廷讲,他说两个党一起革命,最怕的是小党超过大党,如果革命不专制的话,这个革命就很难成功。所以在1926年蒋就提出来,一个主义一个党,这是蒋向苏联学来的。到了抗战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派了一个特使叫赫尔利,想调和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赫尔利亲自跑到延安,好不容易把毛泽东说服了,怎么说服呢?两党合作,成立联合政府,成立联合军事委员会,就这个条件。两个党别吵了,一块儿抗日吧。我曾经看过这个文件,毛泽东签字那个地方,毛泽东用毛笔签了毛泽东三个字,也就是毛泽东同意两个党成立联合政府,成立联合军事委员会。旁边蒋介石签字那个地方空着,等着蒋的签名。但是赫尔利到了重庆之后,给蒋介石汇报,蒋介石拒绝签字。蒋介石为什么拒绝签字呢?在他看来,革命只能有一个党一个主义,有两个党两个主义,这个革命一定不能成功,所以我说他是一个一党专制主义者。蒋跟美国人讲,他说我知道,搞民主是个好事,我如果要搞民主的话,我会像华盛顿、林肯一样不朽,所以蒋介石有最后要“还政于民”这个终极的理想,但是蒋认为当时实行民主的程度不够,民主程度不够而实行民主,很危险。所以蒋终其一生主张一党专制。蒋介石有许多毛病,但是他又是一个不断反省的人。其优点是坚毅有恒、奋斗不止,缺点是好色、暴躁、多疑、孤僻、自恋。蒋对自己、对子女应该是要求比较严格的。我们到现在还找不到蒋本人贪污的证据。大家看电影《西安事变》,蒋介石面前摆的还不是茶水杯,蒋面前摆的是白开水,蒋一辈子基本上喝白开水。蒋对子女要求也比较严,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的大员从重庆到上海,大家抢五样东西,房子、车子、票子、条子(金条),还有女子,当时叫“五子登科”。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也趁那个机会搞到一座别墅,蒋经国把情况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在日记里面写了一行字,此子败坏家风,让蒋经国通知蒋纬国,马上把别墅交回去。在台湾时期,蒋介石最喜欢的孙子叫蒋孝文,蒋孝文结婚以后和他的妻子,两个人向公家借了一辆敞篷吉普车,到日月潭去兜风。这件事蒋介石知道了,在日记里就写,说蒋孝文借公家的车到日月潭去兜风,这个是“招摇过市”,马上让蒋孝文把汽车交回去。蒋在这些方面对本人、对子女要求都比较严。五、蒋介石的功与过蒋介石这个人一辈子有功有过,在我看来蒋介石有三个过错。第一个过错是年的清党剿共。第二个过错是年的三年内战。第三个过错是蒋介石在台湾逮捕了一批共产党人和无辜的百姓,造成白色恐怖。此外,蒋介石有七功。第一反清,武昌起义以后,蒋介石胸前挂着一个大炸弹,带着一百多人的敢死队去进攻浙江巡抚的衙门,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把浙江巡抚衙门攻下来。第二反袁,袁世凯在北京当皇帝,蒋介石在上海、江苏发动起义,在山东当讨袁军司令部的参谋长,反对袁世凯。第三,反陈护法,陈是陈炯明,陈炯明把孙中山和宋庆龄逼到广州珠江上的永丰舰上,蒋介石从浙江千里迢迢赶到广州,到永丰舰跟孙中山同甘苦共患难,把孙中山保护到了上海,而且最后把陈炯明打败了。第四,他出任黄埔军校校长,给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军事干部。第五是北伐,年,蒋介石在两三年的时间,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初步统一了中国。第六功就是领导抗日战争。最后一功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建设台湾。台湾最后成为亚洲四小龙是蒋经国的功劳,但是许多事情是蒋介石生前打下来的基础。在这七个功里面,我以为他有三个大功。第一个是北伐,用两年多时间打败了三大军阀集团。第二个是抗日,蒋介石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主张持久战。他为什么妥协退让,这个刚才我已经讲过,主要是中日两国国家的力量太悬殊,日本是现代化强国,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另外蒋介石受到勾践的影响。1936年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有个谈话,他讲,我们跟日本人打起来之后,沿海是守不住的,我要从沿海一直后退,后退到四川,我要把四川作为基地,最后联合世界上的盟国,共同反攻打败日本。讲这个话是1936年,抗战还没有爆发,后来的历史发展和蒋介石的估计是一样的。在抗战中,国民党领导了正面战场,一般的战斗是29000次,大的战役是111次,大的会战是22次,牺牲的少将以上是120人,伤亡是338万,消灭的日军是138万,占日军总数的70%。过去我们说蒋介石在抗战期间经常跟日本人秘密谈判,想投降日本人,当时的延安也担心在汪精卫之后出现蒋精卫,这是没有根据的。蒋介石在抗战期间确实跟日本人有过多次谈判,态度逐渐强硬,最后提出,必须中国的领土上没有一个日本兵。有一年日本人为了拉拢蒋介石,开出了一个条件,说只要蒋介石坐到谈判桌前面,我们日本人第一不支持汪精卫,第二我们要把汪精卫干掉。孔祥熙觉得这个条件不错,动员蒋介石接受,说这个条件太好了,但是蒋介石有一个批示,说谁想利用汪精卫劝我跟日本人谈判,“杀无赦”。据统计,在抗战过程里面,日本人向蒋介石伸出橄榄枝,劝蒋介石谈判一共是12次,但是最后都是蒋介石拒绝了。蒋介石在抗战里面,还有几点应该肯定,一个就是对内联共,联合共产党一块儿抗日。第二对外结成反法西斯战线。蒋介石在抗战过程里面,遭到日本的诱惑,说您要过来,我们就支持您。德国也拉拢蒋介石,说蒋先生您跟我们站在一起,跟我们一起去进攻印度。当时德国人想跟蒋介石订一个协定,叫《中德秘密军事协定》,内容是什么?德国人从中东去进攻印度,蒋介石从缅甸去进攻印度,让德国占领印度,这样的话,日本这个东方的法西斯和西方的法西斯就在印度洋会师了。日本人派人找到蒋介石的代表,用这个条件来诱惑蒋介石,蒋介石坚决加以拒绝,没有同意。蒋介石在抗战里边,还提出一个思想叫解放亚洲被压迫民族,大家可能有点奇怪,这个话像蒋介石讲的吗?解放亚洲被压迫民族像共产党的语言。蒋介石说,什么叫抗战胜利,抗战胜利就是解放亚洲被压迫民族。宋美龄访问美国之前,蒋介石交给宋美龄的谈话提纲,讲的就是要解放亚洲被压迫民族。朝鲜从1910年辛亥革命之前就成了日本殖民地。蒋介石一直支持朝鲜的独立,支持朝鲜的解放运动。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说朝鲜当日本的殖民地当的太久了,二次大战结束以后,朝鲜马上要独立,还没有资格,没有条件。所以罗斯福提出来,二次大战结束以后,朝鲜要由四个国家共管,中美英苏,四个国家共同管理朝鲜。蒋介石不赞成,说不行,朝鲜要马上让他独立,所以朝鲜的独立是蒋介石坚持的结果。越南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政府在二战里面表现得最糟糕,几个星期以后,就向希特勒投降了。所以罗斯福对法国政府意见很大,在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跟蒋介石讲,说越南绝对不能够让他回到法国的统治,因为法国政府太不像样了。罗斯福就问蒋介石,说委员长,把越南给你们中国怎么样,蒋介石怎么回答?说越南从来就不是中国的领土,二次大战以后,一定要让越南独立。罗斯福觉得太奇怪了,我把越南送给你,你中国居然不要,觉得不可理解。开罗会议之后,英国、苏联、美国三国,在伊朗的德黑兰开会。罗斯福就跟斯大林讲,你说蒋介石怎么回事,我把越南送给中国,蒋介石都不要,不可理解。斯大林说是,是不可理解。蒋介石为什么不要越南?原因就在于他的理想是解放亚洲被压迫民族。还有一个国家叫暹罗,就是今天的泰国,泰国是一个在二次大战里面站错了队的国家,它不是跟中国、英国、苏联、美国站在一起反法西斯,暹罗跟日本站在一起,定了同盟条约,所以它是战败国。对于这个战败国,蒋介石说也要让它独立。别人不理解,说蒋先生暹罗可是日本的同盟国,你怎么还要让它独立?蒋介石说你不懂,暹罗的华侨很多,我们要保护华侨。第三就是建设台湾。1947年的时候,蒋介石就有一个理想,他说世界上有两种国家,一种像美国太霸道,另一种像苏联太专制,中国要以民生主义立国,要走第三条道路。蒋介石退到台湾以后,他反省在中国大陆的失败就失败在没有搞民生主义,所以他决定转变成以建设台湾为中心。蒋介石在台湾做了几件事情,一是搞了党的改造运动,要改造国民党。二是在农村搞了土地改革。地主把多余的土地交出来,台湾政府用“国营公司”股票去交换,这是按照孙中山的理想,就是让农民得到土地、让地主也不受损失这个原则来做。三是搞县市选举,在选举过程里面,台中和台北都出现过非国民党人被选上,而且票数很高。所以台湾的县市选举也是在蒋介石时代做起来的。蒋介石到了台湾以后最大的变化是重视科学,他曾经想把台湾的国民党改称科学的、革命的民主政党,提出要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处理各种问题。当我们在搞“文化大革命“时,蒋介石在台湾提出八个字的口号,叫“科学第一,教育优先”,所以台湾后来经济起飞,都跟蒋介石的基本措施、基本政策有关。最后一个问题,蒋介石为何丢了大陆?我不详细讲了,提一下。第一是丢掉农民;第二是丢掉了民族资产阶级;第三是发动内战,经济政策失误,丢掉全民;第四是一党专政,个人独裁;第五是腐败。之前我讲过蒋介石本人不贪污,对子女的要求也还比较严格。蒋之所以反贪腐不彻底,最后失败了,在于对太子党不敢下手。1948年,蒋介石把蒋经国派到上海去做经济督察员,法办奸商。蒋经国到了上海以后雷厉风行,把杜月笙的儿子抓了,把大资本家荣家的大少爷抓了,很有成效。最后杜月笙出来表态说,我儿子犯法你怎么办我都没有意见,但是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你敢抓吗?那个时候孔令侃是太子党,是孔祥熙最喜欢的一个儿子,杜月笙就用孔令侃将蒋经国的军。杜月笙这一激,蒋经国就派人把孔令侃公司的仓库查封了,发现了大量的投机倒把物资。问题是孔令侃不仅是孔祥熙的少爷,还是宋美龄最喜欢的孩子,宋美龄没有儿女,所以把孔令侃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蒋经国把孔令侃的仓库封了,宋美龄赶快打电话给蒋介石,说不得了,经国把孔令侃的仓库封了,还要抓孔令侃,蒋介石就从北平赶到上海,调解这件事情。结果呢?没有抓孔令侃,孔令侃过了几天就跑到美国去了。孔令侃过了关,老百姓不干了,国民党内的许多人也不干了,所以傅作义在北平讲什么话呢?说蒋介石爱美人不爱江山,我们还替他卖命干什么!傅作义后来跟共产党和平谈判,这是思想上的原因之一。当时的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就发了社论,说赶快收拾民心,就是说老百姓已经对国民党失望了,绝望了,赶快收拾,但是由于最后打老虎打到太子党头上,蒋介石受到宋美龄的影响,没有下手,这就把老百姓最后的希望给毁灭了。(范国平 多国丽/整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xuchen]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真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