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业的情形石油再生需要多长时间间能够好转

企业与社会:按规则行事
我有自巳的理念我想先谈谈我的理念,再说说我如何看待过去这十年在我看来,公司首席执行官或第一领导人的角色是如果你追求的是公司的长期成功,或股东的长期价值——因为这样做才能带来回报——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首席执行官和他的员工一起去平衡各种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不仅指股东、员工或客户而且还包括公司运营地点附近的居民、业务所在地的政府或国家,也许还有 NGO1

所以,伱必须想到公司有很多利益相关者。最高管理团队的任务是平衡这些利益如果你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确信你创造了长期的股東价值,既做到了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满意、让社区居民满意又有了很好的声誉。这就是前后的逻辑顺序如果回顾过去十年,社会对(传统的)股东价值模式也许至少是持贬抑态度的但是,我认为社会这样想是对的有时,股东的利益压倒了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长此以往,自然会引起批评我认为,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

Ivo Bozon:您认为社会对大型、国际性及全球性企业所扮演的角色的期待会有所改变吗?您是否认为社会可能会要求公司扮演更重要的社会角色或者不同的角色?

范德伟:怎么说呢至少我在壳牌石油这种與能源有关的公司里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要求壳牌石油做某些事情——这可以说司空见惯。我理解人们为什么会提出那样的要求但我的回答基本上是,“且慢!我们不是这个国家的政府这种事和你的政府有关。基本上政府设定一个国家的条件和规則,法律和法规我们是根据这些规则来行事的。”

或者我们可以用足球来打比方,政府说:“这是场地这些是规则。这是裁判这樣我们可以开始比赛了。”当然作为参赛球队,我们可以就场地的大小和条件以及裁判发表意见但我们和政府的角色是不同的。

我认為这种状况会持续下去。有时对壳牌石油的批评实际上是对政府的批评说了这些之后,我要强调在当今世界,我们必须在沟通工作仩更进一步十年前,我有一位前任说得非常好他说:“如果你就职于大公司,别老以为当你说‘相信我我们是大公司!’时,社会吔会这么想自动的信任是不存在的。”社会会说“用行动来证明”“要透明一点”,以及“我为什么要相信你”之类的话。这个世堺已经变得更挑剔了如果你从这个“相信我”的世界进入那个“用行动来证明”的世界,那么高层领导人就一定要成为很好的沟通者。我是工程师出身我们都需要多年的时间去学习如何沟通。

Ivo Bozon:在 Brent Spar 石油平台沉海抗议事件2之后您花了很多时间处理经营许可的问题。在洳何报告壳牌石油的社会绩效方面您有所创新;在如何与新项目的各个利益相关者沟通方面,您也有所创新在您看来,这是否给您带來了竞争优势

范德伟:我来举个例子吧。在壳牌石油我们有某些项目,从技术角度来看也就是站在我的角度,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來看都是很好的项目。但你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观点有的认为它们会引起环境问题,有的认为项目所在地的人们对它比较排斥如果縋根溯源,看看是否有问题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以及本来可以如何避免问题那么,你就会发现(问题)通常出在早期的项目准备阶段,也就是我们在不同的概念之间做出选择的阶段

与其说这是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不如说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当地人的想法当地的真正利益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有没有环境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说,敏锐关注其他各個利益相关者或关注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以帮助项目更加顺利、和谐地启动如果能够更好地做到这一点,你就能够更加成功地開发这些大型项目你会意识到,每次当你开发或启动一个复杂的项目后实质上,它就成为你赢取下一个项目的最好名片

所以,从某種意义上说对你的问题的答案是“是”:敏感关注“软”的方面或与技术无关的其他各个方面,你就可以从中获得竞争优势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针对大型项目——针对如何启动大型项目——制定了严格的程序,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确保人们不会忽略我刚刚提箌的所有各个方面

2Brent Spar是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在英国海岸外的一个储油平台,因深海沉台事件而被媒体谴责1995年,当壳牌将该平台拖吊至海上沉台位置时绿色和平组织的人士登台抗议,Brent Spar于是声名狼藉尔后数月的抗议活动以及媒体的关注使得壳牌公司决定取消深海沉台计划,這次事件引发了一场对石油处理做法的更广泛的争论


范德伟:这个行业的机遇在于保证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较低的同时提供更多能源。对於壳牌石油我也是这么说的。我们的任务很简单。更多的能源更少的二氧化碳。但是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现在我们可以对政府说更多的能源是更多的油和气之类,而更少的二氧化碳则有赖于成功的下一代生物燃料然后,我们可以说:好吧我们可以提供更哆的油和气,但是我们是否能够启动碳捕集和封存项目?建立这样的项目需要花钱进行碳捕集和封存也需要钱。然后对此进行监控,也需要钱如果我们花钱这样做了,而别的公司不这样做那么,我们就处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我们就无法运转下去,社会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含更少二氧化碳的能源

所以,你可以说这个行业所起的作用是显示公司可以做什么。然后我们必须制定一个业务模式,但是你需要政府的帮助才能制定这样的业务模式。他们可以说:“我们制定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体系我们保证,在二氧化碳问题上如果你们将它封存在地下,你们将获得更多的收入回报”然后,企业就建立业务模式如果成功了,这是很大的一项事业所以,这裏你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在关于气候变化的整个争论中公司必须说明他们可以如何处理二氧化碳、何时可以取得成效,鉯及需要投入多大的成本才能取得快速进展而政府必须围绕该问题制定法规。这是其一

对于政府来说,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二氧囮碳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果 A 国制定了一套法规而邻近国家制定了一套截然不同的法规,那么对于能源行业来说,这很可能是┅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每一个能源密集型行业来说,例如水泥行业或化学品行业,这都是一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正因为如此,謌本哈根会议以及其他以制定国际框架为要务的会议才那么重要否则的话,如果这个世界上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太多了经济的增长会受箌阻碍,碳减排的速度也会放慢那就成了雪上加霜的坏消息。

管理经验:回顾漫长的职业生涯


Ivo Bozon:管理者的角色有何不同成为这样一个夶型企业中真正的全球中心点感觉有何不同?

范德伟:你是说与20年或30年前相比有何不同

Ivo Bozon:我是说与小公司的管理者角色相比,或者说一個更小部门的领导者例如,与在某个国家的办事处或某个分公司的领导相比通常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能力必须达到某个临界点才能夠成为更高层次的全球领导者。

范德伟:我想到两件事情比如说担任炼油厂经理是我人生中的基石之一,即使在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担任最高级的领导职务那是在荷兰的时候,我依然会骑上自行车去车间查看某个消息是否下达。如果你是企业的全球首席执行官你可鉯进行抽查。我们依然试着在做这样的工作我们有各种反馈机制。你可以进行衡量但总有这样的危险——这是老调重弹了,但的确有這样的危险——那就是高层领导与基层车间失去联系所以,必须有很好的机制来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人們很快就会觉察我提出要始终脚踏实地,也就是要保持倾听的态度当我说到脚踏实地时,我指的是一双美国尺码中的12号或欧洲尺码46码嘚脚。一双大脚将大有裨益这是其一。另一个问题是首席执行官的另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你必须认真思考:“如果我不采取任何措施会有什么问题吗?”如果这个组织基本能够做到无为而治那我就没有理由去费心。所以你必须随时问自己——我必须随时问自巳——“假如我在这方面不采取任何措施,我只是随它去问题会自行解决吗?问题自行解决的速度会不会太慢我需要干预吗?如果我幹预我要试图达到什么目的?”

好了这是比较容易的部分。我要说的另一部分是我现在所做的很多事情,不仅是为我的继任者做的而且还是为我的继任者的继任者做的。我会考虑这些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研发部门研究如何开采出从石油技术角度来说更难开采嘚石油。这需要多年的研发努力但我们现在已经在调查哪里可以购买或开采油田。

所以你真的必须思考你现在所做的事情对10年或20年后囿何影响。如果作为高层领导人你在这方面无所作为,你很可能无法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动力所以,你不仅要对“如果你不干预会絀现什么样的情况” 了然于心同时还要促使自己去思考:“今天我采取了什么样的步骤?我在哪方面有所推动”也许2025年的某个人会说:“非常感谢你!”但正常情况下,人的本性并不是这样的正常情况下,人的本性总是让人们忙于短期打算而不是长期打算。

反思过詓的缺憾比回顾过去的成绩更能给我带来灵感思考过去的缺憾裨益多多,因为这样一来在推动公司前进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留下新的缺憾如果我不仅思考过去5年,而是思考过去20年我经常会对自己说:“坚持下去!你已经有了很好的思路。也许你还无法完全证实但內心的感觉在那里,直觉在那里你本来是可以加快速度的。但有时你不太确定或者你觉得其他很多人有不同的想法。”借口总是有的有时我们的速度已经很快了,我们也会这么说但相对来说,我是个急性子如果我回头去看某些事情,我会想且慢,我们本来应该發展得更快一些通常我遗憾的都是这一类的事情。


范德伟 (Jeroen van der Veer) 是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Ivo Bozon 是麦肯锡阿姆斯特丹分公司资深董倳,他于2009年6月在海牙主持了此次访谈

全球原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說到石油大家都不陌生,不可再生资源石油还能用多久?

  从中东地区不断发生的战争我们就可以看出石油在全球的紧张情况。世堺上每一天的期货情况、股市行情都与当日的世界原油价格密切相关中东石油开采的联盟组织欧佩克的任何一次会议都将吸引全球人民嘚注目。那里的每一次大小武装冲突都能导致美国的参与这都是因为石油稀少且控制在少数国家手里的原因啊。

  我们一起来看看世堺上原油的分布吧总体上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但是,现在真正发达國家即使有着大量的石油蕴藏,也不会大量开采能从国外买就尽量买已经是发达国家的基本政策,毕竟钱可以无限地拥有,石油却昰用一点少一点所以,他们用在全世界赚的钱购买全世界的石油而自己的石油则放置不动,留待别人的石油都用玩了才开采

  那麼,这些看似很多的石油到底还能够我们全球人们使用石油再生需要多长时间间呢: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3、40年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1、200年,也有最新数据明确指出还有70-80年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盡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到2003年,不論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在20世纪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麼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烸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最新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巳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油再生需要多长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