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拍到魔鬼战争史上的首次航母对决,怎么看待美国和日本的

虹摄军事点滴【今日晚读】《意呆新型战舰守港不出,却被英国佬双翼飞机一锅端》。奇袭塔兰托是人类战争历史上首次使用航母和舰载机对敌方舰队进行的大规模空袭,并取得了成...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38.8万1.0万1.0万4.6万20.9万77.8万60.0万2.5万6.7万5.6万17.6万1.6万20.7万92.8万3.4万2.9万14.1万55.7万237.4万130.4万人类历史上首次航母对决 美日各放大招最后打个平局|日本|航母|舰载机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人类历史上首次航母对决 美日各放大招最后打个平局
翔鹤号航母
约克城号航母
  日,美国约克城号航母进入珊瑚海后,列克星敦号从珍珠港赶过来跟约克城号组成了一个特混舰队,一起在这个地方转悠。这两艘美国航母跑到这个地方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得到命令,日本会在珊瑚岛附近的图拉吉岛进行登陆,它们要去挫败日本的这个登陆计划。假如日本夺占了图拉吉岛这个前进基地,一定会在上面建造机场,控制珊瑚海,从而切断美国到澳大利亚,美国到太平洋的航线。
  珊瑚海很大,有480万平方公里,当时的飞机也就能飞400公里左右,所以在这个地方,美国和日本要发现彼此的舰艇也是蛮难的。5月7日早上6点钟,也就是天刚亮的时候,日本的舰载机报告说不远处发现一艘航母和一艘驱逐舰,日本舰队马上从翔鹤瑞鹤号上起飞了七八十架飞机去打航母,结果到地方一看,这不是航母啊,就一艘油船,还有一艘驱逐舰给它护航,但是来了也不能就这么回去啊,所以日本就把这个油船打了一顿,弄沉了。这也算是美日双方的第一次接触,航空母舰舰载机在实战过程中第一次击沉对方的舰艇。
  5月7日早上7点钟的时候,美国约克城号舰载机报告说发现了两艘航母四艘重巡洋舰,美国很高兴,一下子发现这么大的目标,所以就派出了93架舰载机,等到到了目标区域之后,看到了一艘日本轻型航母祥凤号,美国一顿狂打,投了13枚炸弹,7枚鱼雷,结果不到30分钟,祥凤号就沉了。
  不过美国航母没发现翔鹤跟瑞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把日本的航母击沉了,日本肯定会调查这航母是怎么被弄沉的,一查是舰载机弄沉的,舰载机从哪起飞的?从航母上。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日本就知道这附近有航空母舰了,然后日本的轰炸机和鱼雷机就组成了一个舰队,到处寻找美国舰艇,找了半天没找着,等到了晚上的时候,日本就觉得还是先回家吧,日本舰载机回去的时候,突然就发现了美国的列克星敦号航母,但因为当时是黄昏,天上云彩也比较多,所以日本最初是把列克星敦号当成自家的航母了,开始降低高度,发送识别信号,请求降落。美国列克星敦号上的地勤人员一看,这一群飞机发的这信号是要干嘛啊?当时有太阳,美国航母上的人也没辨识清楚。后来这日本的飞机就想着我都转了这么多圈了,怎么还不让我降落?就想强行降落,黑压压的一片就压过来了。结果美国航母上的人一看,这不是日本飞机吗?美国这边以为日本飞机是来攻击它的,所以马上使用舰炮,一顿狂打,一下子干掉了21架日本飞机。这个事情也挺乌龙的,有6架日本飞机跑掉了,但美国可以用雷达测出这6架飞机往哪个方向跑了,然后大致就可以测算出对方有几艘航母,离我有多远,等于说到那时候双方基本就心知肚明了。
翔鹤号航母
  等到第二天,双方都卯足了干劲儿开打,结果这约克城号去打瑞鹤的时候,舰载机刚飞到瑞鹤上头,就碰上了一大片乌云,看不清目标了,又不能老这么转悠,所以就赶紧又飞回去了,瑞鹤号也算是躲过了一劫。接下来瑞鹤号反击,一顿空袭,就把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给打散了,两艘航空母舰的时候,还可以一起作战,相互掩护,现在就等于说只能各顾各的了。在这种情况下,约克城号被日本舰载机命中,挨了8枚鱼雷和一枚400公斤的炸弹,就赶紧往回逃了。另一艘列克星敦号航母呢,被两枚炸弹命中舰炮和烟囱,船体开始倾斜,这个时候还能航行,等到一个小时之后,舰艇就起火了,这火又引燃了弹药舱,造成二次爆炸,最后就沉没了。
珊瑚海海战“列克星敦”号航母
  话说,其实如果日本的翔鹤瑞鹤趁胜追击,说不定还可以干掉美国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不过日本是脑子一根筋,战场上的灵活反应能力不行,没有上面的命令就不敢追,所以最后约克城号就跑回家了。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的航母和舰载机就在相距200海里这样的距离相互厮杀,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事情。这次海战,美国损失了列克星敦号,日本损失了祥凤号,翔鹤号也负伤了,后续就没参加中途岛海战,也算是削弱了日本中途岛海战时的兵力,另外这场战役也打破了日本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所以很难说双方到底谁胜利了,只能说基本算打了个平手。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中美航母对决需要过五关!
中国瓦良格号航母
中美之间的航空母舰对决,各自胜算几何?我认为,以史为鉴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好办法,把各自武器装备的性能、数量放到可能的实战背景中考量,就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
在二战期间,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样上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航空母舰对决,日本与英国还在印度洋还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航母对决。这些战争实践,给我们描绘出了航母对决的大致模式和关键环节,我总结为要“过五关”。
第一关、偷袭关&
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尽管美国人损失惨重,但值得庆幸的是,美国的三艘航空母舰都不在港(也有人说这是事先策划好的),这对于其后的战争进程影响深远。&
现在,中美都有把对方航母击毁在港口的能力。例如,&
美国的“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装备了154枚巡航导弹,如果中国疏于防范,美国一艘艇打掉中国一个舰队都有可能。&
中国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也不是吃素的,打掉停泊在横须贺的美国航母易如反掌;以核潜艇、远程弹道导弹再搞一次偷袭珍珠港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航母要过的第一关是反偷袭。除了加强战术防范措施之外,增强核打击能力是保证本土、母港安全的重要措施,这有助于阻止对方扩大战争规模的冒险。
第二关、潜艇关&
二战期间,美国损失大型航空母舰4艘,其中“约克城”号、“黄蜂”号毁于日本潜艇之手;损失小型航母7艘,其中2艘毁于日、德潜艇之手。&
日本在海战中损失20艘,美国潜艇击沉了其中的7艘,尤其是“翔鹤”、“大凤”、“信浓”三艘大型航空母舰被潜艇击沉,损失近乎于又一次中途岛海战。&
潜艇是航空母舰的梦魇,现代潜艇更加隐蔽,威力更加巨大,制导鱼雷可以折断大舰的龙骨,反舰导弹可以在上百公里之外发动攻击,航母面对着更加危险的对手。因此,航母一旦出战,必然要过潜艇这一关。&
美国现在有核潜艇近70艘,其中攻击型核潜艇50多艘;中国的核潜艇数量不详,估计有10艘左右,还有60多艘常规潜艇。&&
此外,还要考虑双方的反潜能力。中国没有类似美国P-3C那样的反潜巡逻机;中国航母载机数量有限且没有弹射器,没有类似美国S-3那样的舰载反潜巡逻机。即便双方在水面舰艇反潜、舰载直升机反潜这两点上水平相当,缺乏远程巡逻机也是中方的遗憾之处。
第三、发现关&
想击沉航母的前提是发现它!二战期间日美航母编队之间的相互侦察、搜索进行得异常紧张,而且也直接左右了交战的结果。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莱特湾海战等这些大规模的海战中,侦察、搜索的效果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莱特湾海战中的萨马追击战,起初是美国没有摸清日本舰队的动向被钻了空子;接着是日本在摸不清美国航母动向的情况临阵退缩,失去了扩大战果的机会。至于中途岛海战,更是侦察效果决定战役结局的典型战例。&
当时除了目视搜索,美国还拥有雷达,这是美国人的一大优势。这使得美国在防空、反潜及夜间炮战中都逐步占据了优势。&
现代打击兵器发展到了近乎“发现即摧毁”的程度,因此,侦察、搜索对战局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侦察的手段已经从简单目视发展到了电磁、水声、空天全方位的对抗,侦察行动已经发展到了信息战的阶段。&
在这个最具决定性的环节,也是最难以评估中美双方的实际能力,感觉美国在声纳、舰载预警机、卫星等领域都应该具有优势,中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靠出奇制胜则有得一拼。
第四、空战关&
空战能力是决定航母战斗力的决定性砝码之一。&
太平洋战争的早期,日本的零式战斗机优于美国的F4F“野猫”,日本的飞行员因实战经验丰富也优于美国飞行员,因此在双方的航母对决中占有优势,即便遭到了中途岛这样的惨败,日本还可以继续周旋。中途岛海战的失利原因是指挥失误造成的,事实上日本零式战斗机打的非常好。&
后来美国的F6F“地狱猫”(也称“恶妇”)扭转了美国海军战斗机在性能上的劣势,飞行员补充能力也压倒了日本,从此日本航母失去了与美国航母的对抗能力。在马里亚纳海战中,日本的舰载机沦为“火鸡”,在莱特湾海战中,日本的航空母舰沦为了“诱饵”。&
目前,中国海军的舰载机歼-15与美国的F/A-18“大黄蜂”是同档次的战斗机,但是,美国的F-35C已经在陆上进行了弹射起飞实验,上舰已经为期不远,这对歼-15形成了压力。说到飞行员,我认为只要训练跟上,中国海航的飞行员不会比美国差。从中国的战史看,中国海航的飞行员实际比空军同行打得更好。&
除了舰载机性能和人员这两个因素,美国还有数量上的优势,单舰要比中国的航母多搭载10——20架飞机,而且美国还有航空母舰数量上的优势。
第五、防空关&
太平洋战争期间的水面舰艇防空作战,也是决定双方实力此消彼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战争后期,美国航空母舰自身就有高炮80——120门,护航战列舰载各种口径高炮从80——150门,加上巡洋舰、驱逐舰上的高炮,护卫一艘航空母舰的高炮数量起码有三、四百门。美国水面舰艇的高炮还装备了无线电近炸引信,这种被称为“二战中三大发明之一”的小玩意大大提高了美国舰炮对空的命中率。这些措施使得来袭的日本鱼雷机、轰击机损失在30——50%左右,这样的效果慢慢积累起来是日本无法承受的。美国航母编队强大的防空能力,还有效抗击了神风特攻队的攻击。&
相比之下,日本航空母舰装备高炮60多门;最强的大和号战列舰早期只有40多门高炮,后来增加到150多门,但其中25毫米炮居多,威力、射程均不足,日本也少见以战列舰为航母护航;且炮弹引信上与美国有差距。因此,日本航母编队的防空能力和美国不可同日而语。&
比较现在中美海军航母编队的对空拦截能力,在近距离上中美水平相当,甚至中国还略占上风,730炮+FL3000N的组合优于“密集阵”+“海拉姆”的组合;在中、远距离上美国占上风,姑且不论导弹性能上的差异,起码美国水面舰艇的载弹量是中国的2倍以上(单舰90:48或90:32),抗饱和攻击能力、持续作战能力就要强不少。&
在电子干扰方面,由于中国有122毫米多用途火箭炮,在无源被动干扰方面有一点优势,在其他方面则很难说。
说了这么多,诸位问中美航母对决双方到底胜算几何,这个结论我不敢轻易下。万事开头难,既然有了零的突破,我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这年头说话要慎重——你说中国好,有人骂你是“奴才”;你说中国有差距,有人骂你是“汉奸”。因此,我认为思考问题的方法比结论更重要,只要有正确的方法,中国的航空母舰该怎样建造、该怎样使用,大家都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怒海争锋 回顾史上十大航母战役_网易新闻
怒海争锋 回顾史上十大航母战役(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闻背景:网友拍中国航母编队护卫舰艇秘密集结至航母军港
近日,一组辽宁舰最新图片曝光,显示辽宁舰飞行甲板上停靠着舰载机或模型,而且,辽宁舰编队护卫舰艇正在秘密集结至航母军港,疑似即将出航。新年伊始,辽宁号航母告别大连造船厂,奔赴青岛海军基地正式入列,这表明我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
对于我国海军来说,下一步的工作有两个: 一个是培训舰载机飞行员,完成舰载机由岸基向舰载的转变,另外一个就是组建航母编队,为航母最终走向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奇袭塔兰托
航母海战时代揭幕战
从“皇家方舟”号航母上掠过的箭鱼
日,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舰载航空兵部队奇袭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取得重大胜利。这是航空母舰舰载机问世以来首次大规模袭击港内舰艇,突出显示了航载航空兵的巨大突击威力,使得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一跃成为海军主要舰种。
这场战役成为一年以后日本海军袭击珍珠港的预演,在世界海战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光辉”号航母 “箭鱼”鱼雷机
1940年6月,法国战败投降,英国不得不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上同时迎战德国和意大利海军,显得分身乏术。
英国海军认为必须削弱意大利海军实力。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安德鲁·坎宁安上将最终决定以舰载航空兵奇袭驻扎在塔兰托港的意大利海军主力。
根据地中海舰队航母部队司令利斯特提出的计划,空袭塔兰托的主力是“光辉”号航母(也译作“卓越”号),1939年4月才下水,排水量2.3万吨,最高时速31节,舰载机36架;飞行甲板装甲厚度达到76毫米,可以抗击在2000米高度投下的225公斤炸弹;此外,还装备有最先进的792型对空警戒雷达,使英军拥有了“千里眼”,具备了夜间作战能力。
空袭使用的机种是航母上的舰载“箭鱼”鱼雷机(FAIREY SWORDFISH,也译作“剑鱼”),这种飞机是1935年服役的老式双翼飞机,三座,最高时速仅224千米,最大载弹量730公斤,最大航程800千米。如果就这样投入作战,无疑于自杀,因此利斯特先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强化进行夜间超低空攻击训练,并对飞机进行改装,取消了后座的炮手,在空出的位置上加装了60加仑容量的副油箱,以增加飞机续航力。在利斯特的不懈努力下,截止10月中旬,共有30架“箭鱼”完成了训练和改装。
两波奇袭后,意大利海军主力损失一半!
袭击塔兰托那天,只有21架“箭鱼”式飞机起飞(投入攻击的实际为20架)。
意大利海军的实力损失一半,而英国付出的全部代价是11条鱼雷和两架“箭鱼”式飞机(只损失1名飞行员),这对意大利人的士气无疑是一次最沉重的打击。幸存的意大利海军大型军舰撤到北边更远的基地,行动更加谨慎,特别是在他们怀疑可能出现英国航空母舰的时候。而这场战役,也让整个世界认识到了航母和舰载机的威力。
二、偷袭珍珠港
日本空袭后停泊在珍珠港的三艘美国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田纳西”号、“亚利桑那”号在燃烧。
日本人以极大兴趣研究了塔兰托被袭击的教训。他们从中受到鼓舞,于是把偷袭锋芒毕露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纳入了作战计划。
美国战列舰力量遭受毁灭性打击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虽然对美国衰败的论断持怀疑态度,但他坚信战争能够速战速决。因此,他支持袭击驻扎在夏威夷群岛珍珠港前进基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计划。1940年4月和5月,举行了两次图上演习,检验了航空母舰的空袭能力,演习结果令人满意。这年11月,接着传来了英国袭击塔兰托的消息,山本命令驻伦敦和罗马的海军武官,尽可能详尽地搜集与袭击有关的情报。
福留繁海军少将受命负责制订作战计划。他找了飞行经验丰富的大西泷次郎海军少将和源田实海军中佐作帮手。日本人尽可能地搜集了关于美军在珍珠港部署的情报。与此同时,他们想出了给鱼雷装木稳定翼的办法,以避免空投鱼雷扎进珍珠港海底。1941年9月,日本人在鹿儿岛湾开始进行紧张的攻击训练 。
11月初,山本为实施他的作战计划已经作好了准备。政界别无他策,同美国刀戈相见,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山本把联合舰队的全部兵力纳入其作战计划,曾对袭击珍珠港持怀疑态度的航空母舰部队指挥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也属其统辖。
众所周知,袭击珍珠港取得了巨大成功,使美国人遭到了沉重打击。由于日本做到了出敌不意,致使美国的各艘战列舰刹时丧失了战斗力。“亚利桑那号”爆炸,“俄克拉何马号”倾覆,“加利福尼亚号”和“西弗吉尼亚号”沉没,“内华达号”、“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和“宾夕法尼亚号”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伤。第二波飞机摧毁了停在机场上的大量飞机,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再次空袭可能会使美国舰队遭到更大的破坏,但谨慎的南云没有这样做。
促使美国海军将航母作为海军主力
把历史观点过分简单化是危险的,但毫无疑问,珍珠港事件是美国航空母舰作战史上的里程碑。战列舰部队已经不复存在,不可能再采用“战列舰战术”了;唯一的选择是,采用纯粹的“航空母舰战术”来进攻日本人。此后,美国海军尽管没有正式颁发文件,实际上却已放弃用战列舰来作为舰队主力,改而组编航空母舰特混舰队,重视已有相当经验的海军航空兵。美国人悄悄地进行着这一变革。
三、珊瑚海大战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大规模交锋
珊瑚海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1942年5月,美、日航空母舰编队在珊瑚海进行的海战。
1942年5月,日本发动了征服西南太平洋的战役,企图通过夺取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来孤立澳大利亚。然而,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得知敌人向珊瑚海派出了3艘航空母舰,分别进攻莫尔兹比港和图拉吉。于是,美军派“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两艘航母火速南下,迎战日军。
日美航母编队遭遇珊瑚海
5月7日4时许,日海军已基本得知美舰队方位,其机动编队派出12架舰载机分为6组搜索美军舰队,未果。
就在日军搜索美军时,美国侦察机也发现了日本舰队。美军由“列克星敦”号派出93架舰载机先后飞向目标实施了攻击,使日舰“祥凤”号中了13枚炸弹和7枚鱼雷,迅速沉向海底。对决中,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的飞机也击沉了美国舰队油船“尼奥肖”号和驱逐舰“西姆斯”号。
5月8日,双方在军舰和飞机数量上已不相上下。
珊瑚海海战是海战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间的较量。这次海战,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战术胜利;但从战略而言,则是美军的一次胜利。美军不仅挫败了日军向南推进的作战企图,而且还使“翔鹤”号和“瑞鹤”号因伤重和飞行员严重减员,而未能参加具有决定意义的中途岛海战。
四、杜立特空袭(第一次空袭东京)
杜立特机组在中国迫降,被中国军民拯救
第一次空袭东京,也常被称呼为杜立特空袭,是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时,向日本本土首次进行的空中轰炸攻击任务,以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在美国战争史中,这是惟一一次美国陆军航空队的轰炸机在美国海军航空母舰起飞执行的战斗任务。
由于这个任务是由战前曾是著名飞行员的吉米·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划,所以又称“杜立特空袭”。
“让陆军的飞机在航母上起降”
可以说,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有效地发挥了美军的优势,那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的一名军官建议说,可以使用陆军的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因为陆军的飞机是双引擎的,航程远远大于海军的单引擎飞机。这样就可以保证,美军的航母待在安全区域,但是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仍然可以飞抵东京。
让陆军的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降,这是一个天才的想象,也是一个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因为这需要改装飞机、重新训练飞行员,并且需要足够的勇气来承受随时出现的失败——也许它根本就不可能成功。但是,尼米兹批准了这样的作战方案。
借助中国领空
罗斯福当然也知道尼米兹的困难,他提醒尼米兹美国并非孤军奋战,暗示尼米兹可以考虑中国因素。有了中国这个盟友,尼米兹很容易就解决了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飞行员安全返航。尼米兹的计划是,战机在完成对东京的轰炸后不必返回美国的航空母舰,而是返回离东京不过500英里的中国浙江。战机在中国安全着陆后,飞行员将携带他们的战机加入陈纳德的飞虎队,交由蒋介石统一指挥。
这个方案两全其美,蒋介石一定会欣然接受。让蒋介石对美军战机开放领空,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让中国保守这个秘密。那时,日军、国民政府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分别控制着长江中下游不同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又犬牙交错,如果不慎被日军截获情报,美军将前功尽弃。尼米兹决定,在轰炸任务开始前,不通知中国。
东京,祸从天降
日,由波音公司生产的16架B-25“空中堡垒”轰炸机,各自携带4颗230公斤重的炸弹,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腾空而起,向日本列岛飞去。
当美军投下炸弹时,东京市民还沉湎于日军在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中,根本想不到祸从天降。很快,东京电台广播说,轰炸造成了3000人死亡。但是日本军方迅速干涉了广播,他们修正说,有9架美军飞机被击落,胆小怕死的敌机只是在郊区胡乱轰炸,重要的军事单位毫发无损。
日本军方的说法并不是事实。虽然日军的高射炮发挥了作用,但是这16架飞机依然把炸弹全部扔到了日本的国土上,随后都安全地离开了日本领空。
可是他们也没有能够按照尼米兹的设计,安全地飞抵中国领空。其中一架飞机的机组人员在激烈争论后,决定不执行飞往中国的命令,而是把飞机飞到苏联远东城市海参崴。在那里迫降后,飞机和飞行员被苏联红军扣留。另外14架飞机虽然勉强飞到了中国领空,但是由于中国空军对此一无所知,加之飞机漏油后失去控制,这14架飞机没有得到任何有效协助,全部坠毁在中国境内。幸运的是飞行员全部跳伞,并被中国军民救起。
五、中途岛海战
被日本舰载机轮番攻击的“约克城”号
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以及整个日本海军都认为,他们的首要使命是歼灭美国的航空母舰。山本认为,中途岛这个弹丸之地是整个作战计划的关键。
中途岛的地缘重要性
中途岛这个名字,就形象地说明了它的位置。它几乎位于太平洋的中心,由两个珊瑚小岛组成,总面积不到五平方公里。它本身倒是无足轻重,但美军在岛上设有重要的前进观察哨,从这里派出的侦察机可以监视整个中太平洋。日本人一旦控制了中途岛,就等于在以珍珠港为顶点,以美国西海岸为底边的美国防御三角区上插进一个楔子。山本认为,这一行动肯定会诱使美国人出击,来保卫中途岛。
远离日本本土作战,势必造成补给方面的困难。联合舰队的幕僚们不以为然,若能诱出美国航空母舰,使其陷入圈套,即便冒险也是值得的;迄今为止,虽然美国航空母舰取得的战果甚微,但很明显,如果不干掉它们,接踵而来的只能是灾难。
情报失误!日本人漏掉了“约克城”号
日本人的作战计划庞大、复杂。4艘快速航空母舰将在一支强大的水面部队支援下空袭中途岛。
日本人判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在珊瑚海海战中严重受伤的美国航母"约克城"号,在珍珠港经过72小时不眠不休的抢修后,飞行甲板已重新铺平,内部也装上新的钢条支撑架,舰载机组成新的舰载机队。尼米兹上将不惜一切地违反了许多海军条例,就为了达成让"约克城"号随行的目标。在"约克城"号入港的仅仅三天后,她奇迹般的随着美军舰队(第17特混编队)奔向中途岛,展开她的最后一次作战任务。
而与此同时,战斗力很强的日本航母"瑞鹤"号在位于特鲁克的基地等待一批新的舰载机;在珊瑚海大战中受伤的"翔鹤"号则在基地进行维修。
如果日本海军没有大意,以为美军只会派遣两艘航母"企业"号及"大黄蜂"号,那么中途岛海战,很可能会有迥然不同的结局。
中途岛海战的意义是深远的。日本人虽然没有输掉整个战争,却受到了一次沉重打击。据说,日本大本营有好几个星期都感到绝望,担心美国空袭日本本土。航空母舰损失惨重,飞机至少损失了260架,有近半数飞行员丧生。这些损失也许能够得到弥补,但是,陆军和海军之间已经产生了一道裂痕。当这种损失的严重性变得越来越明显的时候,陆军还在扩大战争,好象中途岛海战没有发生过一样。这种事态潜移默化,使日本海军也受到影响,在该休整和重振旗鼓的时候,反而进一步拉长了战线。
对美国人来讲,中途岛海战显然是一次战略上的胜利。他们在珊瑚海海战中损失了“列克星敦”号,在中途岛海战中又损失了“约克城”号,但是,埃塞克斯级新型航空母舰的首制舰不久即将竣工。山本海军大将最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这场决定性的战斗没有摧毁美国舰队主力,而现在,一场工业生产战争即将开始,从长远来看,日本人在这场工业生产战争中必败无疑。
六、东所罗门群岛海战
当护航航母的美军飞机准备着陆的时候,这艘战舰被日本神风自杀机盯上了(上方)。
发生在日-25日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是瓜岛战役中美日的第二场交锋,亦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3次航母之间的对决。
美日军力对比
日本方面,舰只分为三组:主力包括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轻型航空母舰“龙骧”号,加上护航部队的1艘重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由南云忠一海军中将坐镇在“翔鹤”号指挥;前锋部队”括2艘战舰、3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由阿部弘毅海军少将;进攻部队包括5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1艘水上飞机航空母舰(“千岁”号),由近藤信竹海军中将指挥。最后,1支驻拉包尔和附近岛屿的大约100架日本海军陆基轰炸机、战斗机及侦察飞机,将支援作战。南云的主力部队将航行在前锋部队和进攻部队背后,以便更容易在美军侦察机下保持隐藏。
美国方面,由弗莱彻率领的美军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在8月21日从400 英里 (640 公里)外之地区向南驶回瓜达尔卡纳尔岛。这些美军航空母舰是支援海军陆战队、保护亨德森机场、打击和摧毁任何前来支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作战之日军。
此次海战,日美双方出动的主要兵力对比为——航母3:2,水上飞机母舰1:1,战列舰3:1,巡洋舰16:4,驱逐舰30:11,日军几乎比美军多一半,然而日军被击沉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各一艘,被击伤水上飞机母舰、驱逐舰各一艘,损失飞机90架。美军仅一艘航母被击伤,损失飞机17架。不仅歼灭美军航母编队的企图没有实现,而且向瓜岛增援的目的也没完成。可以说日军在这次海战中是彻底失利。
究其原因,是日军没将向瓜岛运送援军作为当务之急,没有全力保障增援群的安全。而是只顾攻击美军的航母编队,忽视了对增援群的保护,因此当主力群撤退后,增援群就失去了空中掩护,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是日军作战目的主次不分的重大失误。
七、圣克鲁斯海战
圣克鲁斯海战中的“企业”号,从空中的炮火就可以看出战斗的激烈!
圣克鲁斯群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进行的第4次航空母舰之间的对决。
日美战力对比
日,日本联合舰队就从特鲁克倾巢出动,准备与美国海军决战,日军舰队分为两部分,一是前进部队,由近藤信竹中将指挥,下辖航母编队,计有航母2艘(“隼鹰”号和“飞鹰”号)、驱逐舰4艘,舰载机98架;战列舰编队,计有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12艘。二是机动部队,由南云忠一中将指挥,下辖航母编队,计有航母3艘(“翔鹤”号、“瑞鹤”号和“瑞凤”号),重巡洋舰1艘,驱逐舰8艘,舰载机171架;战列舰编队,计有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7艘。共有航母5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31艘,舰载机269架。山本指定由近藤统一指挥。
美军此时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兵力共有三个编队,第16特混编队,由金凯德少将指挥,编有航母1艘(“企业”号)、战列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8艘,舰载机82架;第17特混编队,由莫雷尔少将指挥,编有航母1艘(“大黄蜂”号)、巡洋舰4艘,驱逐舰6艘,舰载机87架;第64特混编队,由李少将指挥,编有战列舰1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6艘。
圣克鲁斯海战使美南太平洋海军遭到了挫败,美国沉没了一艘宝贵的航空母舰,另一艘受伤,而日本只损伤了一大一小2艘航空母舰。这场较量的结果让哈尔西觉得他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他只剩下一艘受创的航空母舰和一艘战列舰,用以保持向被围困的瓜岛数万名陆战队员和陆军官兵提供给养的海上补给线的畅通。但珍珠港分析的瓜岛战略态势远比哈尔西乐观,“瓜达尔卡纳尔岛总的形势并非不利”,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们在这场战斗结束后总结说。在尼米兹看来,圣克鲁斯海战只是日方一次战术性的失利,美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换来了长远战略上的胜利。日本海军损失了100多架飞机,美国海军损失了74架飞机,但这次海战给日军造成的损失是难以用双方飞机数量的损失所能说明的,因为联合舰队再也损失不起有经验的舰载机飞行员了,作战报告表明,日机发动进攻时已明显不如以往机敏和老道。而美国培训飞行员和制造飞机的速度是日本所望尘莫及的,因此美太平洋舰队只会越来越强大,而日联合舰队却将逐渐衰弱下去。
八、马里亚纳海战
航母舰载机的疯狂对决
马里亚纳海战二战时航空母舰
马里亚纳海战,也被称为菲律宾海海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日本与美国海军之间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决战。由于战斗中日军飞机被美军战斗机轻易击落,所以也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射火鸡大赛”。
日本的失败具有必然性
美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数量占优势外,还有质量方面的原因。
美国利用一年多的时间,生产了大批新型F6F“地狱猫”式战斗机。这种飞机的爬高和俯冲能力均胜过日本的“零”式飞机,其武器装备更加多样,驾驶员的后部有很厚的装甲保护,前部有很厚的防弹挡风玻璃。
美国飞行员有较好的素质,每人至少受过2年训练,有数百小时的飞行经验。
美国海空协调作战技术也比较先进,控制人员配备了新式雷达探测设备,他们指挥空中飞行员,沉着冷静地对敌机作战。此外,飞机上安装了新式无线电通话设备,使地面与飞行员以及飞行员之间能清晰、及时地传递指令和答话。
日本的失败具有必然性。因为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早已落后;日本飞行员缺乏飞行训练和作战经验,许多人只有几个小时的飞行记录,技术生疏;此外,设备陈旧、指挥失误也是重要原因。
在这次海战中,日本舰队虽然未被全歼,但其航空母舰和舰载机遭到毁灭性打击。在短时期里,日军的航母部队已不能称其为有战斗力的部队,从而完全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
九、莱特湾大海战
史上最大规模海战中的航母对决
莱特湾海战“普林斯顿”号航空母舰发生大爆炸
1944年l0月,莱特湾大海战——二战最大规模海战、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海战,在美日之间展开。与二战中大多数战役不同,在这场战役中,各种海军武装力量悉数登场,航空母舰虽不是主角,但也是其中引人注目的角色。这里着重介绍其中两场反应航母作用的战役。
锡布延海战
栗田最强大的“中央舰队”由五艘战列舰组成(五艘战列舰:大和号、武藏号、长门号、金刚号和榛名号),加上10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栗田的舰队企图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攻击莱特湾内的登陆舰队。
10月23日子夜后栗田的舰队经过巴拉望岛水域,他的舰队被美国潜艇海鲫号和鲦鱼号发现。虽然大和号上的电报员发现了两艘潜艇报告他们发现这支舰队的电讯,日本舰队没有采取反潜行动。06:43,海鲫号(SS-247)首先发动攻击,在1000米距离上对准重巡爱宕和高雄各射出6枚鱼雷,爱宕号命中4雷沉没,高雄号中2雷重伤,06:56摩耶号重巡洋舰则被鲦鱼号命中4雷沉没。高雄号重巡洋舰被鱼雷击中在两艘驱逐舰的保护下返回文莱。美国潜艇尾随着它。10月24日由于海鲫号搁浅被迫被放弃。栗田将他的旗舰移到大和号上。
10月24日约08:00美国无畏号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发现这支舰队进入狭窄的锡布延海。哈尔西命令集结第三舰队的三支航空母舰分舰队集中攻击栗田的舰队。从无畏号和卡伯特号航空母舰和其它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共260架飞机约于10:27开始不断攻击这支舰队。醒目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成为美军主要攻击的目标。妙高号重巡洋舰首先中弹,舰尾被命中1雷,负重伤返航。武藏号、大和号和长门号相继中弹,武藏号在六波攻击中共命中鱼雷19枚,炸弹17枚(另有近失弹18枚)后沉没,大和,长门均受伤,航速下降至24节,金刚、榛名轻伤,轻巡矢矧中弹,驱逐舰滨风、清霜受伤返航。由于己方缺乏航空掩护,15:30栗田下令他的舰队转头开出美国航空母舰的袭击范围。他等到17:15,然后再次转头开向圣贝纳迪诺海峡。他的舰队并无携带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被一枚穿甲炸弹击中起火。15:30其后弹药库爆炸,当场有229人阵亡,236人受伤,其它附近船只也被损坏。17:50普林斯顿号沉没。该分舰队负责向北边警戒任务,导致无暇派飞机搜索北方水域,16:35小泽的诱饵舰队才被美军飞机发现。
恩加诺角海战
小泽的舰队由四艘航空母舰:瑞鹤号、瑞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造的战列舰改装成的两艘航空战舰:伊势号、日向号、三艘巡洋舰:大淀、多摩、五十铃和八艘驱逐舰组成。瑞鹤号是最后一艘参加过珍珠港事件幸存至此的航空母舰。日向号和伊势号的后部炮塔被改成机库、跑道和起飞机构。但这两条船都没有带飞机。小泽一共只有108架飞机。
一直到10月24日下午16:40小泽的舰队才被发现。此时美军正在对付栗田的舰队和吕宋岛来的空袭。24日晚小泽获得了一份美国电报说栗田撤退了(这个消息是错误的),但20:00丰田下令所有舰队继续进攻。
哈尔西看到他有机会消灭所有日本在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这样美国可以无忧虑地进攻日本本土。他相信栗田已经在锡布延海战中被击退,因此他于子夜后带领所有的三队航空母舰和威利斯·李上将的战列舰(根据哈尔西的命令,为守卫圣贝纳迪诺海峡临时编成第34特混舰队。命令是个预案,在后来造成理解的混乱。)开始追击小泽。虽然美国侦察机发现了栗田开向圣贝纳迪诺海峡,但哈尔西认为金凯德的第七舰队足以对付它,未加理会。
美国舰队的数量比日本舰队多得多。哈尔西拥有9艘航空母舰(无畏号、大黄蜂号、富兰克林号、列克星敦号、邦克山号、黄蜂号、汉考克号、企业号、埃塞克斯号)、八艘轻航空母舰(独立号、普林斯顿号、贝勒伍德号、科本斯号、蒙特利号、兰格利号、卡伯特号、圣哈辛托号)、六艘战列舰(亚拉巴马号、依阿华号、马萨诸塞号、新泽西号、南达科他号、华盛顿号)、17艘巡洋舰、64艘驱逐舰和1000多架飞机,但他将登陆点让给了几艘护卫航空母舰和驱逐舰。哈尔西被小泽的诱饵给引诱出来了。
10月25日早,小泽下令75架飞机起飞攻击美军,但这些飞机没有造成多少损失,大多数飞机被美国战斗机击落,少数飞往吕宋岛。
哈尔西亲自率领第34特混舰队的战列舰急速前进,准备用大口径舰炮直接去对付小泽舰队前卫的战列舰以及在舰载机空袭中掉队日舰。清晨,在还没有确定日军的精确位置的情况下,美军就起飞了180架飞机,直到7:10侦察机才找到了北路舰队。08:00美军战斗机摧毁了保护舰队的30架日军飞机,他们一共进行了857架次袭击,小泽舰队的航空母舰纷纷中弹(千岁号和秋月号驱逐舰沉没,瑞鹤号、千代田号和多摩号轻巡洋舰丧失机动能力)。小泽将他的旗舰改到轻大淀号巡洋舰上。
这时萨马岛战斗的消息传来。美军登陆军的情况紧迫(第七舰队的护航航空母舰因为栗田的舰队突然出现,而不断的发报向哈尔西求援。连坐镇珍珠港的尼米兹也给哈尔西发了一份简短的电报:“第34特混舰队,在哪里?”,但负责电报加密的军官,随意添加了一句“全世界都想知道”,哈尔西的译码军官误以为是正文未加删减,这使哈尔西怒不可遏),哈尔西下令南下,他只留下了两个航空母舰大队以及一小支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来收拾小泽的残余船只。   下午在击沉几艘日本航空母舰后空袭击集中在两艘改装的战列舰上,但它们密集的防空火力有效地抵挡了空袭。空袭一直到傍晚,小泽舰队作为诱饵的全部航空母舰(瑞鹤、瑞凤、千岁、千代田),还包括一艘轻巡洋舰(多摩)、两艘驱逐舰(秋月、初月)被击沉。“诱敌部队”取得了出色得成功。由于通讯不畅,小泽发出诱敌成功的电报,栗田却没有收到。不过这再次使栗田的舰队免遭全军覆没。
十、马岛战争
“竞技神”这艘老舰也在马岛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的马岛战争为英国海军航空兵的地位做了一个鲜明的注脚。几个月的征战中,英国皇家海军航母“无敌”号和“竞技神”号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这场战争中最为光辉的场景就是这两艘航母荣归朴茨茅斯港。但当初两艘航母在4月启程奔赴南大西洋时,许多人还担心它们有去无回。
阿根廷海军的航母
马岛战争中英国人的取胜多少有点儿运气成分。英国不是唯一拥有航母的交战方——阿根廷海军也有一艘航母“五月二十五日”号,这是一艘英国1943年12月建成下水的“巨人”级轻型舰队航母吗,原名“可敬”号,在皇家海军短暂服役后在1968年被卖给了荷兰海军,更名为“卡雷尔·多尔曼”,在荷兰海军服役期间该舰遭遇了一场大火,修复后荷兰海军又将其出售给阿根廷,更名为“五月二十五日”号。
阿根廷海军的这艘航母原本可以在马岛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但由于缺乏与航母配套的水面作战舰艇,特别是缺乏有效的海空反潜力量,加之英国皇家海军在交战水域部署了4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其中一艘“征服者”号还一举击沉了阿根廷海军主力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阿根廷海军慑于英国强大的水面及水下打击力量,舰艇不敢轻易出港作战。
在整个战争期间,“五月二十五日”号一直保持在阿根廷浅近海域,几乎没有实质性作战。它的缺席,使得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的情势明显被动。“五月二十五日”号上搭载的一些战机曾从阿根廷本土起飞参与空袭,但作为舰载机的机动打击优势已经丧失殆尽。如果不是“征服者”号击沉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如果不是英国派遣了4艘攻击核潜艇,那么阿根廷和英国之间的航母交锋很可能会在马岛上演,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假设。
(原标题:怒海争锋 回顾史上十大航母战役)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战争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