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在抗战时期的贡献老物件,有谁全部认识的吗

你家有抗战时期老物件吗_网易新闻
你家有抗战时期老物件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历史不容改变,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留下了大量的物证,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都已消失,可仍有很多民间人士在收集这些物证,收藏家王锦思更专注于抗战物品的收集,他在北京开办了以抗战为主要内容的纪念馆。  一块铜牌的故事
哪来的?长春古玩店淘的
“这种物件现在很少见了,而在当时,却是很普通的东西,很多作为奖励给所谓‘有成绩’的人,类似于现在的奖杯。”21日下午,在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会议室,王锦思从一个手提箱中翻出一块盾形铜牌告诉新文化记者,而在他的手提箱中,还有上百件有关抗战历史的物件。
新文化记者看到,这块红黑色的铜牌形状有些像人脸面具,上面写着“青云直上”四个大字,两旁还各有一行小字—“赠山口房子殿”和“大日本国防妇人会新京支部”,背景图案是菊花,还有一只小鸟站在树枝上。铜牌的表面已经锈迹斑斑。“这是我几年前在长春的古玩店淘到的。”王锦思说,他热衷于收藏,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古物市场转转。
“这东西可以直接证明日军侵华的那段历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王锦思说。
干啥的?表彰日本女人
“呦,这东西真不太常见。”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沈燕看到这个铜牌后介绍说,1932年日本政府在大阪成立的“国防妇人会”,同年更名为“大日本国防妇女会”,这个组织作为侵略工具之一,将日本妇女卷入战时体制。
“‘国防妇人会新京支部’这说明日本侵略者在‘新京’已建分支机构。”沈燕说,伪满洲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的第七夫人徐芷卿就是国防妇人会的名誉会长。
据了解,当时各省都设有支部,支部长都由伪省长的妻子担任,副支部长由伪省次长的妻子担任。会员以各地已婚妇女为主,但绝大多数中国妇女都不愿出头参加。
“这块铜牌是为表彰日本女人山口房子的,可能是因在某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沈燕说。
两张地图的记载证明长春南湖是后挖的
在王锦思带来的物品中,有两张地图格外引人注目。
“这两张地图都什么时间收集上来的,我都记不清楚了,但里面内容还是很有意的。”王锦思说。
新文化记者看到,其中一张是“《新京都市计划图》”,制图的时间大同二年(1932年),上面被红色区域圈定,里面密密麻麻地规划了街路、建筑、公园等。
从地图上看,如今的人民广场位置,在地图上显示的是大同广场,人民大街被称为大同大街,儿童公园称为大同公园,新民广场被称为安民广场,工农大路被称为安民大路、新民大街被称为顺天大街、南湖大路被称为盛京大路……
但有一个疑问,长春地标性的南湖公园却不在图中显现。
“这时候南湖公园还没挖呢,而在另外一张地图里就已经建好了。”王锦思说着,拿出另外一份地图—“《新京市街地图》”,制图时间是康德四年(1938年),在这张地图里街道名称几乎没有什么大变化,而唯一变化的就是多了一个黄龙公园—即如今的南湖公园。
还曾在公园内建两座塔
“黄龙公园始建于1937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侵略者开始在伪满首都‘新京’实行大规模建设。”沈燕说,日本关东军在对“新京”进行规划时考虑到,长春气候干燥缺水,要充分利用市区里的小河截流筑坝形成人工湖,建成有水有林的公园或绿化带,成为人们游玩的好去处。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城市水源的备用水源地。
沈燕介绍,在日本制定的“《大新京都市计划》”中,计划要拦断兴隆沟,形成一个大的人工水库,并且按照规划,要修成占地面积为222.954万平方米的公园。该公园与当时的“皇宫”(今地质宫)、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成南北一轴线。也有“皇家”公园的味道,故命名为“黄龙公园”。所谓的黄龙,指的就是“皇帝”。
“为将公园修建的更完整,日本侵略者于1938年,在南湖大路南侧建一座苗圃,大规模在公园内栽种树木。”沈燕说,日伪当局为愚弄东北人民,先后在公园内建了两座塔,还煞费苦心地将建有这两座塔的湖西高冈地带命名为“佛光岭”,这两座塔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破旧不堪,不复存在了。
征集抗战老物件
有机会在群众艺术馆展出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新文化报与长春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举办“以史为鉴,珍视和平”史实展,现面向全社会征集抗日战争时期的物品,只要您家中有这些物品,或者您想知道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我们将邀请专家为您的物品进行鉴定,这些物品有机会在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免费展出,展出结束后物归原主。
如果您家里有这些物品,赶快拨打新文化热线报名吧!新文化记者 刘中全(来源:新文化报)
本文来源:华商网-新文化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华商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日照的这些老物件,全认识就暴露年龄了!
经月流年,时光荏苒,往事如烟消逝在看不见的岁月长河里,当你偶然与过往相遇,你会怀念过去吗?比如某首歌曲、某个场景、又或许是某个物件……今天小编就来和你一起,细数家里那些你可能没见过,又或许记忆满满的“老物件”。杆秤基本上每两三户人家就有这么一杆秤,自家门口称两斤海椒回来也要称一下看是不是缺斤少两簸箕很多人一定没见过这玩意儿是做啥子的,小编家里以前有这东西,一般拿来分捡东西的。温水瓶记得以前上学时,妈妈总会早起,烧好两大瓶,喝在嘴里,暖在心里。缝纫机这台是蜜蜂牌的,我记得我们屋头也有台这样的一台机子,不过是蝴蝶牌的。小时候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用它做的。石磨小时候听奶奶讲,旧社会最好的灰面也是用它磨的,而且推出来的豆花非常好吃。木掀木掀,今天我们说的就是这个木铲铲,用处很多。风箱那时候没电,也没鼓风机,煽风点火,打铁的时候全靠它了。鞋拔子有认识的吗,貌似是撑袜子之类用的吧。炕席夏天地上一铺,那个凉快。锯,木工专用纺车,用来将棉花弄成线,弄出来的线结实有力。老爆米花机最稀罕,嘭爆米花用的,人气极大,目前日照某些地区依然有。瓢,舀水专用,纯葫芦打造,现在可是稀罕呢。黑白电视机&&当80后小伙伴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家里能有部黑白电视机就算非常洋气的了。那时候,你就是孩子王,大家都巴不得去你家玩。电视虽然是黑白的,但带给我们的快乐却是彩色的。那时的电视频道,不像现在基本通宵达旦地播,到点了就变成沙沙的“雪花”。在那个物质与娱乐匮乏的年代,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是全部。老式手推剪我们那边叫推子,剃头专用,很多人都用过吧。这种老式手推剪,虽说是老理发手艺人的谋生工具。但很多有条件的家庭,家里也具备这个工具。在那一辈,很多人都身怀多种小技能,比如帮自己家人理发,就是其中之一。但发型什么的就千篇一律了……老座钟每天夜深人静时,这个大块头才会让人听到它“滴答滴答”的声音。它端坐在家里,像个闭目诵经敲木鱼的僧人。似乎是条件稍好的家庭,才会有座钟。顽皮的孩子,会把耳朵贴近它的木框,听里面发条的跳动声。每每到整点和半点,随着钟摆的晃动,深沉的“铛铛”报时声惊不醒沉睡的灵魂。三转一响这大概是老物件里,最有中国特色的代表了。“三转一响”,分别指的是收音机、自行车、脚踩式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已经找不到了,估计从前你家也有吧。在那个时代,如果家里有这四件,那可算得上是有钱人家了。而判断一个家庭是否幸福,也要看看他们有没有“三转一响”。改革开放之后,“三转一响”逐渐被取代,而很多人的记忆也渐渐尘封。搪瓷杯小小搪瓷杯,俗称“摔不烂”,上面印满各种语录和标语,俨然是当年的小小宣传栏啊。让人没想明白的是,搪瓷杯在近些年居然有了“复辟”之势。只不过成了走怀旧路线的青年们炫耀的工具,印上了各种古灵精怪的网络流行语。顶针现代人,尤其是不再缝缝补补的人,这东西恐怕还比较新鲜。虽然,这小东西比很多戒指都漂亮,都要精致。但是,真心不是戒指啊!如果家里的老人还做针线活,十有八九都用这个叫顶针的东西。套在手指上,用力顶压针尾的时候,就不至于弄伤手啦。煤油灯小时候在爷爷家,每逢停电,就会看见这个物件的身影。煤油灯的亮度,其实不比蜡烛光强多少,但那个时候依然照亮了小家小户的每一个夜晚。老式手电筒当年的“家用电器”,几节笨重的电池,全金属的身躯,甚至比防狼棒还管用。今天很多地方的小医院里,那些老医生还会用它去照喉咙。不亮了,换把电池,换个小灯泡,又能用上好多年。算盘即使是90后,也会对这件东西有印象。因为老版的义务教育教材,有珠算的课程。而如今,这件“效率低下”的物件,算是彻彻底底地淘汰了。为了识别算盘的主人,我们喜欢拿小刀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如今你走进某家犄角旮旯的老中药店,药柜前的老掌柜可能正戴着老花镜,噼啪噼啪地拨弹着算盘。看懂了这些的人,也算是暴露年龄了。看不懂的人,拿着这些照片问问家里的老人,他们能为你侃侃上一大段关于年代、关于岁月、关于变迁的故事。寻找“神回复”拿奖啦!昨日获奖者为《日照一对小夫妻刚结婚,老婆就想离婚!竟然是因为…》中的评论者:请这位网友联系日照大众网领取10元话费啦!大众网微信专线:注:请获奖者在一周之内联系大众网,我们将在每周结束后统一为大家充值话费。详情请戳:日照大众网寻人!寻找神回复!定不负众望!责任编辑:小欣
(金蝶软件)库尔勒奥维最新文章
微信号:xjawgs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库尔勒奥维电脑有限责任(库尔勒金蝶软件金牌代理商)官方微信号,关注金蝶云管理抢先知晓金蝶最新服务、营销、培训等资讯,让你情景体验云管理带给企业的高效与便利,重新想象管理世界,让企业业务行云流水!
Copyright2017.杨邱自媒体资讯站,让大家及时掌握各行各业第一手资讯新闻!您家有与抗战有关的老物件吗
 西安日报社
第10版:社区生活
  社长:夏泽民 总编辑:屈胜文    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02
您家有与抗战有关的老物件吗
请联系我们
一起重温当年的记忆
&&本报讯 (记者 郑燕茹) 您家里有关于抗战记忆的老物件吗?看到它是否一段尘封的记忆就会被打开,然后您会一遍又一遍跟孩子们讲它背后的故事,而家里的孩子们也一代接一代传承着老物件和往事?明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们邀请您参与本报推出的“晒出老物件,诉说你与抗战的故事”活动,在这个重要的时刻给我们讲讲老物件的故事,开启一段关于抗战的记忆。&&“我小时候经常听我叔父讲抗日战争的故事,这段经历对我来说特别珍贵。”本报曾经采访过的魏有奇先生说。受幼时经历的启发,魏先生历时3年走访了两百多名抗日老兵写成诗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历史。无论是魏先生的叔父,还是他拜访过的老兵,他们都有着跟抗战相关的记忆和故事,有人甚至还珍藏着颇具纪念意义的老物件,老物件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它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更多的则是代表了几代人的传承与铭记。&&这个老物件可能是一顶军帽、一件衣服、一本日记、一个水杯、一张照片……无论大小我们都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如果您家里有,还请联系我们。本次活动举办时间为9月3日—5日,活动结束后将从所有报名参与的老物件中挑选出三件并送出奖品,奖品由晚报红马甲提供。&&怎么报名您赶紧看过来!&&如果您想参与“晒出老物件,诉说你与抗战的故事”活动,请拨打本报热线报名,或是添加晚报社区生活微信(微信号:xawbsq)、红马甲官方微信(微信号:xawbhmj)报名参与,加关注后发送“老物件里的抗战故事”+图文,并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活动奖品由红马甲提供,一等奖奖励全年《西安晚报》一份和汉中洋县华阳游一次(限一人);二等奖为全年《西安晚报》一份和清谷复合果汁两瓶(口味随机搭配);三等奖为全年《西安晚报》一份。
| 业务联系 QQ:
版权所有 西安新闻网  合作伙伴:
Copyright (C) 2010 XIA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新网审字[号 陕ICP备号辽宁即将消失的老物件 认识10件说明你老了
拉大锯,扯大锯,外婆门前看大戏。充满儿时回忆的不止是童谣,还有数不清的老物件儿。
大家都在看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littlewings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现在谁还有这样的老物件啊?你认识这玩意吗?
这是老父亲抗美援朝时的战利品。纯铜老美刮胡刀架。哈哈,你见过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作者目前只有这一篇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时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