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专家:中国能劝动伊朗动荡向西方低头吗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英媒:布什让以色列做好准备,随时打击伊朗
中国日报7月14日报道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五角大楼一名高级官员日前透露,美国总统布什已经告诉以色列政府,如果与德黑兰的谈判失败,他准备支持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打击。
  布什政府不会攻击伊朗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7月13日报道,这名官员说,不顾美国将领的反对,布什已经对以色列准备攻击伊朗核设施开了“黄灯”。“黄灯意味着你们继续做立即进攻的准备,在准备好后告诉我们。”但以色列也被告知不要期望能得到美军的协助,也不能使用美国在伊拉克的基地提供后勤支持。
  这位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布什)政府不会攻击伊朗,这已经决定了,但总统对针对以色列的核威胁很关注,他相信除了武力,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伊朗。”
  这名官员透露,以色列目前尚未向布什提出一个有说服力的军事建议。
  “如果没有可靠的计划,黄灯不会变成绿灯。”他说,五角大楼官员担心伊朗进行报复,反对攻击伊朗,认为这将威胁到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士兵的安全。
  以色列单独行动很困难
  伊朗上周举行军事演习,发射数枚导弹,其中包括射程2000公里的“流星-3”弹道导弹。
  在以色列,奥尔默特面临着可能将他拉下总理宝座的腐败丑闻,媒体猜测他也许会通过下令攻击伊朗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
  奥尔默特的一位密友透露,奥尔默特对他说:“在三个月内将有一个不一样的中东。”
  不过,即使是最强硬的鹰派官员也承认,以色列将面临其成立60年来最艰巨的军事任务。五角大楼官员认为,以色列的空袭只有将伊朗核计划进程倒退5年才称得上成功。但如果独自行动,这也许已经超过了以色列的能力。
  前中央情报局分析人员卡茨曼表示:“也许以色列会发起袭击,然后让我们来结束,也许这一直就是他们的目的。永久性压制伊朗核项目需要长期的军事战役,目前只有美国拥有这种能力。”
&&&&&&&&&&
&&&&&&&&&&
&&&&&&&&&&
&&&&&&&&&&
&&&&&&&&&&&
&&&&&&&&&&
&&&&&&&&&&
&&&&&&&&&&
&&&&&&&&&&
&&&&&&&&&&
&&&&&&&&&&
&&&&&&&&&&
&&&&&&&&&&
&&&&&&&&&&
&&&&&&&&&&
&&&&&&&&&&
&&&&&&&&&&
最新推荐:
&&&&&&&&&&&&
&&&&&&&&&&&&&&&
&&&&&&&&&&&&&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侠客岛:社会动荡的伊朗,会如西方预期发生“颜色革命”吗?12月28日起,伊朗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游行活动。对于这场罕见的游行,国际社会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异常活跃,连发6条推特称“压迫性的政权不会被永远忍受”,“是时候政变了”;加拿大政府也表示“为伊朗人民行使基本权利和平示威感到振奋”;甚至不少人认为“伊朗之春要来了”,“伊朗要颜色革命了”……不过,相较于外界的“兴奋”,伊朗总理的表态却显得非常温和。在1月1日的电视讲话中,他呼吁冷静,并称根据宪法和公民权利,伊朗人完全有表达对政府的批评或举行示威的自由,但应以一种能改善国家状况的方式。如此冷静和克制,着实有些出乎外界的意料。那么,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吗?伊朗这场游行究竟事出何因?是否真如外界所说会引发“颜色革命”?起因故事要从12月10日讲起。当天伊朗总统鲁哈尼向议会提交了伊朗历2018年的年度预算。本来这种事情普通民众是不会感兴趣的,但它提到了一件对于底层百姓非常重要的事——政府补贴。伊朗的政府补贴,类似于中国的低保,即政府每个月向每位公民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请注意是每个人,不分贫富。这个政策是鲁哈尼的前任内贾德发明的,当时每名伊朗人每个月可以领到近50美元的补贴。虽然内贾德时期伊朗经济一塌糊涂,通胀率超过40%,但底层百姓依然对他爱得深沉。2013年鲁哈尼上台之初,政府债台高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鲁哈尼只好“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补贴砍到了12美元左右。由于政府实在困难,在2018年的预算中,这笔费用将被彻底砍掉,只发放贫困补贴,仅符合条件的民众向政府申请才能申领。要知道,对于富人来说,12美元可能还不够吃顿饭,但对于穷人特别是在小城镇有六七个孩子的穷人来说,这笔补贴可能就是家庭收入的全部。简单算个账,一对夫妻加6个孩子,一个月就可以领96美元,有这笔钱起码不会饿死。鲁哈尼想要省下这笔钱,必然会动一部分人的“奶酪”。加上近期伊朗食品价格节节攀升,鸡蛋、馕等涨了近一倍。伊朗货币里亚尔对美元近三个月更是大幅贬值,市场汇率跌幅超过20%。砍掉补贴的行为,对经济形势每况日下的伊朗,无异于雪上加霜。当然,明白人都知道,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要知道,伊朗素以管控严格闻名,哪怕是在街上放音乐跳舞警察都会过来问候你,这次能各在多地爆发大规模集会,背后一定还有其他力量。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伊朗中东大动作,竟引西方媒体集体劝阻中国,究竟为何伊朗中东大动作,竟引西方媒体集体劝阻中国,究竟为何复兴军事百家号作为什叶派之弧中最重要的伊朗,有一则新闻突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则新闻也让西方媒体“战略之页”重点提到了中国。那么这则消息究竟是什么了?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的相关报道,伊朗举行的国防成果展览会上再次展出了F-313“征服者”隐形战斗机。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指出,伊朗没有独立研制五代机的能力,可能会选择从中国引进技术,希望中国不要提供相关技术给伊朗。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伊朗这款“隐身战机”吧。四年前伊朗公开伊朗国产五代战机时曾引起了整个西方的嘲笑,将这款战机比作大号的航模。不过也对,当时展出的时候显示其驾驶舱非常狭窄,进气口根本不能够供应战机需要,在发动机位置连喷嘴都没有,也许一开机就会点燃机体,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架飞机和一些娱乐飞机一样小而且座仓几乎无法容纳一名正常体型的驾驶员。不同的是这次却做了大量的修改,首先驾驶舱外形虽然还是那么奇怪,但是起码更符合基本设计逻辑,还塞进了伊朗国产的飞行员弹射座椅,除此之外发动机的喷嘴也终于出现。不过这款采用仿制美国F-5战机发动机的伊朗战机,除了造型科幻点,同样和中国一样采用鸭式布局,就没有太多和中国5代机相媲美的地方了。按照现实来看依照伊朗的国力,根本无法独立研制出真正的五代战机 。西方真正害怕的是中国借这个名头介入伊朗现在正在进行的战机升级计划,将大量老式的伊朗战机升级到枭龙的程度,那将会大大的牵扯西方的精力。(ZYQ)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兴军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复兴军事网旗下自媒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新闻中心 >
中国搜索专稿:中国伊朗走近,为何令西方不安?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9月20日,在伊朗阿巴斯港,中国海军第17批亚丁湾护航编队指挥员、东海舰队副参谋长黄新建与伊朗第一海防区参谋长塔吉珀上校握手。
作者:李红梅 中国搜索专栏作家
本周,从亚丁湾回航的中国战舰开进了扼霍尔木兹海峡要冲的伊朗军港,这是中伊两国建交40多年以来,中国军舰首次停靠在这个文明古国。中国海军的波斯湾之行因此被坊间誉为“史无前例”。
然而,自从中国海军亚丁湾第17批护航编队长春号、常州号停靠伊朗南部的阿巴斯港,此事就在中国以外掀起了难以想象的舆论波澜。
伊朗军界的数名要人高度评价了中国军舰的到来,称中国“Flotilla”(舰队)初次开进伊朗领海,在霍尔木兹海峡的出现已经见证了“中伊联盟”,更是“两国两军间紧密团结”的标志。伊朗已经连续31次向亚丁湾海域派出舰队,也为至少670艘国际货轮提供了救援任务。伊朗“法斯”通讯社为此在9月20日和21日接连跟踪报道中国舰队在伊朗南部的行动,伊朗官媒“Press TV”也强调伊朗海军环球编队曾停靠中国张家港军港,以示两国“有来有往”。
与此同时,西方看到的则是中国作为“中东调停人”的新形象。伊朗军界人士口中的北京和德黑兰“同盟”尤其令西方各界人士闻之不安。有分析认为,中国海军此次访问伊朗是为了向美国示威,增强地区存在感,助力打造中东命运共同体。
海军的这场西印度洋“远征”,在中国专家看来,并没有更多的军事意味,反而有些“知恩图报”,意在感谢伊朗在西印度洋对中国货轮的救援。此前,伊朗海军在9月17日曾救援过一艘被索马里海盗围困的中国货船。
军事专家宋晓军就指出,伊朗“是上合组织观察员国,也是中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但对一般中国民众来说,中国海军“首次在波斯湾举行联合演习”的意义莫过于展示中国新锐战舰。指挥中国舰队的东海舰队副参谋长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是为和平友好而来,为加深彼此了解而来”。
事实上,中伊两国从2013年8月以来已急速接近,以鲁哈尼为首的德黑兰高层已逐渐表现了与北京的热意。在8月30日,鲁哈尼即于接受采访时称“习近平将在年内访问德黑兰”。在此后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塔吉克斯坦大会上,身为观察员身份的伊朗更不止一次的表示了要同印度、巴基斯坦一样取得成员国身份的意向。在习近平尚未前往德黑兰前,中国和伊朗的密切接触早就是“旁观者清”的现状。就在9月21日,以色列《以色列时报》在报道中伊演习时就提到过两国间的密切接触。
然而,北京在印度洋上的策略一向是经营印度洋,而非武装、围堵某些国家。尽管在9月18日,沙特官方媒体展示了来自中国的“DF-21”型导弹,但该国也特别强调,这些来自中国的武器更大的用途纯属防御。
目前,西方对中国海军舰艇的波斯湾“首秀”有所惊愕之余,更是对中国和伊朗这一所谓的“历史性的结盟”显得不知所措。
中伊军演向美国示威?
中国和伊朗海军宣布在波斯湾展开首次联合军演,这次军事活动被不少美方媒体解读为向美国示威。
伊拉克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自今年1月以来异军突起,已成为中东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公敌,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盟友共同对抗这一极端组织,但又拒绝叙利亚现政权参与打击恐怖组织的请求,使这场打击IS的战争,从表面上看,变得极其敏感和复杂。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在9月9日访华之际,有美国官员称,美国提议中国加入打击ISIL的阵营中。中国虽力主打击IS极端恐怖组织,但一直呼吁在联合国框架内展开行动,反对绕开联合国单独动武,再次发生践踏联合国宪章的行为发生。中国的这一主张也是对美国强权干涉地区事务的警告。
加上多年来,围绕伊朗核开发问题的谈判一直未果,中国虽然不主张伊朗核开发用于军事领域,赞同国际社会围绕禁止伊朗核开发所做的努力,但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反对伊朗和平利用核能,主张在联合国有关无核化框架内解决伊朗核开发问题,将伊朗国家的核开发活动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并呼吁有关各方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在不影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情况下,找到解决伊朗核开发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而美国在中东地区发起的“颜色革命”,使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受到极大影响,中东石油天然气产业的不稳,严重制约和影响着中国的能源安全,对中资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非常惨重。
加之,如果中东地区国家被美国及西方国家控制,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将扩大到形成对中国的围堵。 这样看来,中伊两国海军波斯湾联合军演,外交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国对西方筹划重返伊朗必须保持必要的警惕。
虽然不时冒出对中伊合作挑刺的声音,有的甚至渲染所谓的“中国—俄罗斯—伊朗轴心”,但随着近来伊朗核问题的缓和以及中东反恐形势的变化,西方舆论场也出现一股“重返伊朗”的呼声。德国财经网22日称,中伊联合演练不仅是军事合作,也表明中国在该地区不断上升的经济地位。事实上,不少国家都期待与伊朗发展贸易关系,美国也开始放宽本国公司对伊朗出口。
“奥巴马应向尼克松学习,去伊朗访问”,美国彭博社本月9日以此为题发表社论,以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例,称“现在美国需要再次进行战略调整,奥巴马应该像尼克松访问中国一样访问伊朗。”
奥巴马坚称要“削弱乃至最终摧毁”“伊斯兰国”。不派地面部队,这个目标很难实现。而在这方面,伊朗能发挥很大作用。美国的空中力量加上伊朗的部队或许能打败“伊斯兰国”。伊朗石油产业目前受制于美国领衔的制裁措施,无法获得西方的技术和投资。如果伊朗能够帮助保持伊拉克稳定,对石油产业的作用将进一步放大。虽然美伊合作仍存在许多障碍,不过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彭博社论说。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也展开了“历史性的”伊朗之行。当这一消息传到西方诸国时,引起一片哗然。&
欧美分析人士称,尽管北京是第一次开进这一海域,但已经选择了和俄罗斯相近的路线。在中、伊两国每年保持着450亿美元的贸易额,北京亦在伊核问题的“5+1”架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中国军舰开向石油进出的咽喉对美国就有几分挑战的意味。对此,美联社在报道中特别指出,在中、伊海军编队在西印度洋游弋演习时,美国海军第五舰队仍驻在巴林。
在中国舰队开赴伊朗军港的同一天,伊朗与“5+1”的核问题会谈也暂时陷于龃龉,尽管伊朗方面希望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在伊朗核问题谈判上展示灵活性,但美国对于伊朗的“严厉限制”更为突出。就在9月21日,路透社也已在其独家报道中谈及了这一动向:尽管伊朗在协助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上尚有合作意向,但伊核问题的解决仍难见转机。
此前,伊朗和伊核六国已经在2013年末于日内瓦达成阶段性协议。美、伊两国从2014年6月开始的一系列对话中也基本形成了“积极的讨论氛围”。根据计划,伊朗在半年内暂停部分铀浓缩活动,以换取减轻制裁。但是,当下的伊核谈判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今距离最终期限仅剩两月,伊朗与美国仍因多重分歧承受着重大压力。
在西方看来,当中国舰队出现在霍尔木兹海峡时,就意味着中美间的“战略现实”在近五六年间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尽管有声音劝美国不要“继续挥舞大棒”,但更多的声音并不理智,在推特上更有观点称中国“暗地里武装伊朗”,得到中国“远程导弹”和“岸基反舰导弹”的伊朗军队可以“在15分钟内”将美国的“大蓝水海军”歼灭于“狭窄的波斯湾内”。
其实,在中国国内的专家看来,与军事交流相比,中伊经济合作走得要远得多。中伊近年来大幅加强经贸合作,中国已成为伊朗最大贸易伙伴。尽管伊朗因核问题遭到经济制裁,但今年两国贸易额预计仍将突破450亿美元。
自从美国2010年全力制裁以来,中国成为伊朗最可靠的贸易伙伴。2014年上半年,中国日均进口伊朗63万桶原油,同比增加48%。拥有世界第四原油储备的伊朗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原油供应国,对华石油出口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12%。
“中国海军这几年从在印度洋和红海海域打击海盗,到此次与伊朗联合演练,是中国在中东地区安全问题上发挥作用自然延伸的结果。”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唐志超说。
近年来中国海军实施走出去战略。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东地区以及中东石油的海上战略咽喉要道对中国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中国跟包括伊朗在内的海湾国家的军事合作也越来越重要。过去波斯湾地区的安全一直是美国主导,但现在这种局面正被打破。伊朗以及海湾国家都希望中国这样的大国参与进来。
法新社21日也称,中国海军这次前所未有的到访凸显两国友好关系新的发展。因此中国无需向任何人“示威”显示存在, 因为中国的存在是必然的,是现实的选择。(完)
责任编辑:史先振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中国无需劝伊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无需劝伊朗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朗最新动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