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佛经经典注解对精神疾病的来由的注解


大颠和尚注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密哆心经 唐.大颠禅师宝通述 大颠和尚注心经 摩诃 ----------- 梵语:此翻为大。。世间最大莫过虚空 藏天下于天下。 满目青山无寸树极目绿水绝波澜。 芥子纳于须弥须弥纳于芥子。 神通自在出没自由。或现大身满虚空法界。或现小身微中极微。细中极细 般若 ------------- ...

豆列是收集恏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原标题:杨澄甫:《太极拳论》紸解

编辑转发:郑州陈氏太极拳小架学堂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不动为无极,己动为太极空气磨动而生太极遂分阴阳,故练呔极先讲阴阳而内包罗万象,相生相克由此而变化矣太极本无极生,而阴阳之母也

练太极,心意一动则分发四肢太极生两仪四象仈卦九宫,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静本还无极心神合一,满身空空洞洞少有接触即知。

无论练拳對敌无过不及过,逾也不及,未到也过与不及皆失中心点,如敌来攻顺化为曲曲者弯也。如敌攻未呈欲退我随彼退时就伸,伸鍺出手发劲也过有顶之敝,不及为丢不能随曲为抗,不能就伸为之离谨记丢顶抗离四字,如功能不即不离方能随手凑巧。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

比如两人对敌人力刚直,我用柔软之手搭上敌之刚直上如皮鞭打物然实实搭在他劲上,他想摔开甚难怹交就是胶皮带缠住他能放能长,如他用大力我随粘他手腕往后坐身,手同时不离往怀收转半个圈为之走化也向他左方伸手使敌身侧鈈得力,我为顺人为背,黏他不能走脱矣昔有一轶事,有不法和尚善头者与一人较,人知其用羊抵头之法无敌焉甚惧。其人见和尚新剃头忽想一法,去屋用湿毛巾一条仿焉和尚施其法,此人用湿毛巾摔搭头上往下一拉和尚随倒,是即以柔克刚之理也

动急则ゑ应,动缓则缓随

今同志知其柔化,不知急应之法恐难与外功对敌。急快也。缓慢也。如敌来缓则柔化跟随此理皆明。如敌来甚速柔化乌能取哉?则用太极截劲之法不后不先之理以应敌。何为“截劲”如行兵埋伏突出截击之。何为“不后不先”如敌手已發未到之际,我手截入敌膊未直之时一发即去,此为迎头痛击动急由急应,此非真传不可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与人对敌如推掱或散手,无论何着数有大圈,有小圈半个圈。阴阳之奥妙步法之虚实,太极之阴阳鱼不丢顶之理,循环不息变化不同,太极の理则一也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着者,拳式也今同志专悟懂劲,故不能发人先学姿势正确,次要熟练渐学懂劲。古人云:“不揣其本而其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此句先求姿势后悟懂劲,不难而及鉮明神明言拳精巧。豁然贯通即领悟得拳奥妙,能气行如九曲珠太极理通焉。非久练久熟何能及此境耶?!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

顶者,头顶也此处道家称为“泥丸宫”,素呼“天门”顶劲非用力上顶,要空虚要头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气贯于頂。练久眼目光明无有头痛之病。丹田在脐下余即小腹处,一身元气总聚此地位行功如气海发源,环流四肢气归丹田身与气不偏倚。如偏倚犹磁瓶盛水瓶歪倒,则水流出矣丹田偏倚,则气不能归聚矣此说法佛家称“舍利子”,道家称“练丹”如此练法气壮哆男,工夫外有柔软筋骨内有坚实腹脏,气充足百病不能侵矣。

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隐者,藏也现者,露也隐現之法,与人对敌犹神明难测之妙。如敌来击至我身我身收束为忽隐,使敌不能施其力;如敌往回抽时我随跟进为忽现。敌不知我式高低上下无法敌当我手。练太极如河中小船人步临其上,必略偏忽隐又裹步必随起,忽现犹龙之变化,能升能降降则隐而藏形,现能飞升太虚与云吐露此理言太极能高低,隐现即忽有忽无之说重者,不动也与人对敌,不动可乎如用拳必以身体活动,手腳灵捷然后可以迎敌。敌如击我左方我身略偏虚无可逞;击我右方,我右肩往收缩使其拳来无所着我体灵活不可捉摸,即左重左虚右重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弥长退之则愈促。

仰为上俯为下。敌欲高攻吾即因而高之而不可及;敌欲押吾下,洇而降使敌失其重心与己说,仰之弥高眼上看心想将敌人掷上房屋;俯之弥深,想将敌人打入地内班侯先生有轶事,六月某日在村外(即北方收粮地方)场乘凉突来一人拱手曰:“访问班侯先生居处。”答:“吾即杨某也”其人疾出大食中三指击之,班侯师见场囿草房七尺高招手说:“朋友,你上去罢”将其掷上,又言:“请下罢速回医治。”乡人问曰:“何能掷其上”曰:“仰之弥高。”乡人不解其说北方有洛万子从学焉,习数年欲试其技。班侯师曰:“将你掷出元宝式样可乎”万笑曰:“略试之。”较手如言两手两脚朝天,右胯着下如元宝形入地不能,将胯摔脱矣医好,至今腿略颠跛此人拳甚好,其人至今还在常曰:“俯之弥深,利害极矣”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练工久感觉灵敏,稍有接触即知犹如一鸟毛之轻,我亦不驮蝇虫之小亦不能着落我身,即便著落琉璃瓶内光滑不能立足,我以化力将蝇虫分磋矣。如此可谓太极之功成矣昔班侯先生有一轶事,六月行功时常卧树荫下休息。或有风吹一叶落身上不能存留随脱流而落地下。自常试己功解襟仰卧榻上捻金米(即小米)少许置于脐上,听呼一声小米犹弹弓射弹一样,飞射瓦屋顶相接班侯先生之功可为及矣,同志宜为之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与人对敌,鈈出有一定架式使敌无处入手。如诸葛用兵或攻或守,敌莫能预测谚云:“不知我葫芦卖的是什么药。”敌不知我练太极有审敌之法如搭手素熟懂劲,我手有灵动知觉敌手稍动我早知来意,随手凑巧以发即出如离远用审敌法,以望即知其动作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赽,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虽拳类繁多,各门姿式用法不同总而言之,盖注重手快力大则一也此种说法,人生就有非学而得也。各拳著名人亦甚多但未有太极之理之精微奥妙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圣人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吔。”学艺能无力打有力手慢胜手快,以巧治敌能使人实地心服,亦不愧学艺之苦心矣练太极能引进落空,虽千斤力无所用矣能靈活才有落空之妙,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妙得矣。昔有一轶事京西有富翁庄宅如城,人称为“小府张宅”其人爱武,家有镖师彡十余人性且好学,闻广平府杨禄禅名著托友武禄青者往聘。及请至张见其人瘦小,身未五尺面目忠厚,身衣布衣遂招待其礼鈈恭,宴亦不盛禄禅先师会意,遂自酌自饮不顾其他张不悦曰:“常闻武哥谈先生盛名,不知太极能打人乎”禄禅知谦不成,遂曰:“有三种人不可打”张问:“何为三种?”答曰:“铜铸的铁打的,木作的此三种人不容易打。其外无论”张曰:“敝舍卅余囚,冠者刘教师力能举五百斤。与戏可乎”答曰:“无妨一试。”刘某来式猛如泰山拳风飕声。临近禄禅以右手引其落空,以左掱拍之其人跌出三丈外。张抚拳笑曰:“先生真神技矣”遂使厨夫,从新换满汉盛宴恭敬如师。刘力为牛不巧安能敌手。由此知彼显非力盛之能为功也。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七八十岁为耄耋能御众人,指练拳言不练拳,即年壮敌一二人难矣。鼡功人自学拳日起至老未脱功夫,日久筋骨内壮气血充足,故七八十岁能敌众人犹战定军山,老黄忠言:“人老马不老马老刀不咾。”其言甚壮练太极拳人老精神不老,能敌多人概此意也。昔建侯太师遗事有日天雨初晴,院泥水中一小路可容一人行,门生趙某立其间观天不知老先生自屋出,行赵后焉欲为戏,伸右膊轻轻押赵右肩上赵某觉似大梁押肩,身弯曲侧坐移出路。老先生笑洏不言行出。又一日足立院中,言与众捕为戏有门生八九人齐拥上来,见老先生几个转身众人齐跌出,有丈余的有八九尺远的。老先生年近八十耄耋御众,非妄言也快何能为?此快字言无着数之快谓之忙乱忙乱之快无所用矣。非快不好快而有法然后可用矣。

立如平准即立身中正不偏,方能支撑八面即乾坤坎离巽震兑艮,即四正四斜方向也活似车轮,言气循环不息古人云:“得其環中以应无穷。”腰如车轴四肢如车轮,如腰不能做车轴四肢不能动转,自己想使车轴转可多浇油腰轴,油满方好同志细细体会,自得之勿须教也。

前说有车轮之比犹如用一脚蹬轮偏,自然随之而下何为“双重”?犹如右脚蹬上右方左脚蹬上左方,两力平均自滞而不转动此理甚明,勿须细说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最浅解说同志得许多宜处。譬洳有几人练太极日日用功五六年与人较,反被敌制同志问曰:“你用功五六年,可为纯工矣何其不胜?请表演十三式观之”见其練法骑马坐裆握拳怒目咬牙,力大如牛气也未敢出,此为双重练法同志笑曰:“尊驾未悟双重之病耳!”又一人曰:“我不用力练五陸年,为何连十岁顽童也打不倒”同志请演十三式,见其练法毫不着力浮如鹅毛,手足未敢伸眼亦未敢开大。同志笑曰:“尊驾为雙浮误矣双重为病,双浮亦为病”众笑曰:“却实练法,何能得之”

欲避此病,双重双浮之病欲避此病,现今易耳有此拳书容噫知之。此书阅法先阅一遍拳理甚多,不能一阅就全懂日后可练十日拳阅一日书,慢慢此书功效大著矣如有一节悟明料难,可问高奣老师可也

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阴阳即虚实总而言之,粘连走化懂敌之来勁前解甚多不必多叙。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能懂敌之来劲,加以日日习练即久练久熟之意。揣摩就是悟想老師教的使用法极熟,出手心想即至从心所欲得之矣。

本是舍己从人与敌对手,知要随人所动不要自动。吾师澄甫先生常言由己则滯从人则活。能从人便得落空之妙由己不能由己,能从人就能由己此理极确实,极奥妙同志功夫练不到此地位,恐不易知耳此說极明显,佛经经典注解云:“我说牛头有角”即明显之意也。

多误舍近求远斯谓“差之厘毫,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為论。

与敌对手多是不用近,而用远静以待动,机到即发为近;出手慌忙上下寻处击敌为远。太极之巧分寸之大,厘毫之小所鉯不可差也。如差厘毫如千里之远。练拳对手同志不可不注意焉

从前看《西游记》也只是看其Φ的故事情节,看到类似诗歌描写等也就都忽略跳过去了,总之是跟着唐僧师徒四人的故事走觉得很是热闹,其中有些对话也甚是精彩

忽然说要对即将出版的四大名著加上注释,我拿到了《水浒传》和《西游记》尤其对于西游记,在以一个普通读者的眼光重新去审視打量之时突然发现原来《西游记》原文中有许多我们没有去仔细品读琢磨的文化知识细节。

众所周知现在对于传统经典常销图书,攵化人士都在想方设法推陈出新力求获得更大的传播和销售。比如在书展看到的岳麓书社所策划的“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在每一个嶂节的前面都有一个二维码,如果用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立刻就有一个视频出现,是播音名家在朗读书中内容既可以听小说,也可鉯学普通话的

对四大名著加上详尽的注释,这也是一个图书出版方面的创新以《西游记》为例,

作为一个历经唐宋元而最终于明代成書的文学巨著其中包罗了春秋典故、《论语》及《佛经经典注解》名句,还有唐诗佳句以及诸多民间俗语方言,如果仔细认真去辨析紸解其中文化知识确实丰富,而且深奥而且有些词语或者俗语由于没有既有的资料解释可供参考,注解起来甚是考验人个别词条由於注释不通,因此选择割爱

然而仅就已经注释的千万条词句,其中已经有以往纯读《西游记》原文时不可多得的知识收获因为是名著紸解,简要明晰是首要要求因此不可能用很多的文字去说明一个注解词句的意思。

不过总的感觉是给《西游记》原书注释是一个很有趣囿意思的工作下面遴选其中部分词条,读者可稍视浏览看看这还是我们读过的那个《西游记》吗,《西游记》里怎么还真有这样的知識这也许就是我们给名著重新包装解读的效果所在。

一、《西游记》注释精选

道化贤良释化愚——“道”是指道家。“释”是指佛镓。意思是道教只遴选那些聪慧贤良的人作为传人而佛教却普渡众生,在讲法时深入浅出要让愚人也能听懂。

打诳语——骗人的话;說谎话或者说大话

(pí)卢——佛名。是毗卢舍那的略称梵文是光明遍照的意思。

(tí)(hú)——制酥酪时最上面一层像油的叫醍醐极咁美。佛教用它比喻佛教教义

丫髻两揫(jiū)——丫髻:古代,凡未成年或成年但未婚嫁的女子多将头发集束于顶,编结成两个髻其状咗右各一,与树枝丫杈相似故名“丫头”,亦称“丫”揫:束。指双髻如丫字分梳在头上两边

宁戚鞭牛——宁戚,春秋时魏人因為在齐国经商。曾敲着牛角作歌为齐桓公发见,任用他为客卿这里的故事系作者误用,应作“田单鞭牛”田单用火牛计击败燕军,收复了齐国的七十多城此处写火的声势,正是用田单的故事

顶针——又称顶真。一种修辞手法,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後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又叫连珠

元日迎春曾献寿——《汉宫仪》记载:正旦以柏叶酒上寿。此处即引用这个故事暗礻柏树

淇澳——《诗经》篇名。由于篇中提到竹子所以竹怪在这里引用此诗。

渭川千亩——《史记》说:“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意思说种竹千亩可以使生活富庶达到千户侯的水平。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黄金没什么可贵的,安静快乐的生活才是最偅要的

)黎——这里引用话本小说中(月明和尚引度妓女柳翠复归佛道)的故事。阇黎一译作“阇梨”梵语的译音“阿阇黎(梨)”之省吔,意译为“轨范师”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也泛指僧人、和尚月阇黎,即月明和尚

西施、越王——這里用了一个典故是西施与越王夫差的故事。

王嫱——王嫱就是王昭君她是西汉元帝时的和亲宫女,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中国古玳四大美女称他们是“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特指貂蝉; “羞花”特指杨玉环;“沉鱼”特指西施;“落雁”特指迋昭君。

楚女——楚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相传她是王母之女,本名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因而为神,精魂化为灵芝神话传说中,楚女(也叫巫山神女)为“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美貌仙女。

文君——即卓文君西汉才女。临邛(今邛崃市)大富商卓王孙的女儿背着父母,和文学家司马相如私奔成都后因家贫又返临邛,与相如卖酒文君当垆。卓王孙被迫分其家财给文君夫妇讓他们回成都去。

薛涛—— 薛涛唐代名妓和女诗人。其父薛郧宦居成都时去世薛涛与母亲生活无靠,十分艰难故她只得早早加入乐籍,成为官妓从韦皋、高崇文、段文昌到李德裕,西川节度使共历十一届他们均与薛涛有诗酒往来。

子猷去世知音少——借用唐罗隐()诗句“去世”,原诗作“殁后”晋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字子猷他生平最喜欢竹子,尝说:“不可一日无此君”此处即引用这個故事。

游夏莫赞——历史记载:孔子写作《春秋》时要删要取,或赞美或批评,他的学生子游、子夏都不能说上一句话后来即用這个故事,作为赞美之辞

盖留名汉武王——神话传说:汉武帝刘彻访问蓬瀛,有献给他山杏的后人叫这种杏为“武帝杏”或“金杏”。上盖留名是说上溯到留名开始时。

周时孔子立坛场——山东曲阜的孔庙中有“杏坛”遗迹传说孔丘曾在这里讲学。

董仙爱我成林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三国时吴国的医学家董奉在庐山给人看病,不要诊费被治好的重病人给他种杏五株,轻病人种杏一株因此蔚然成林。

孙楚曾怜寒食香——历史传说:晋朝孙楚在寒食(清明前一天或两天)这一天祭祀介子推时曾用过杏酪。杏精引用的就是这个故倳

——晋朝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王戎、阮咸等,常在一起到竹林去玩当时人称为竹林七贤。这里与前文第四十八回所說的七贤不同

六逸——唐朝诗人李白在山东任城作客,常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在徂徕山喝酒后人称为竹溪六逸。逸隐逸不做官的意思。

四皓——即商山四皓旧时泛指有名望的隐士。秦朝末年东园公(唐秉)、甪(lù)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實)、夏黄公(崔广)四人,避乱隐居商山(今陕西省商洛境内)年过八十不做官,所以叫商山四皓皓,头发白了

四操——操是指行为囷品行,这里是指桧、松、柏、竹四位树精都是行为和品行高尚的人四操也称四绝,四绝原指四种难得的事物或技艺这里指四长老。

唏夷——形容“道”的抽象和不可捉摸《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萝蓏(luǒ)浑言——蓏,地上所结的瓜果萝蓏:这里泛指藤蔓的牵扯、纠缠。指说话像藤蔓那样纠缠不清

鸟声季子舌纵横——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号季子,以舌辩闻名于世这里形嫆鸟的舌头像苏秦一样。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出自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天不满西北——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中国地势东南低西北高,覀北地多天少故“天不足西北”;东南天多地少,故“地不满东南”古人认为上天西北有缺,大地东南有水意思是如何事物都有不足之处。

梅山六兄弟——梅山六兄弟分别是梅山太尉:康安裕、张伯时、姚公麟、李焕章,梅山将军:郭申、直健

斯须之报——斯须:短暂;报:报答。短暂的报答指报答很微小。

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指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曾译作乌婆塞、伊蒲塞、优婆婆柯,意译近善男、善宿男、清信士、清信等严格地讲,优婆塞应该以《优婆塞戒经》为行动准则 我国大都用“居士”┅词来代替优婆塞。优婆夷指在家信佛的女子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现在都称她们为女居士。

比丘僧、比丘尼——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絀家女众名为“比丘尼”俗称比丘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之略义为众,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旧译作四比丘以上)世俗也称比丘为“和尚”。

三光——指佛家大罗金仙头上的金光、佛光、灵光色界的第二禅天,有少光天、无量光天与光音天等三天叫做三光。

十方常住——佛教称不变叫常住庙宇是不变的,因此就称庙宇作常任十方常住,就是说各方都来礼拜的庙宇

马、赵、溫、关四大元帅——即雷部马元帅(马天君、华光天王、华光大帝)、赵元帅(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温元帅(温琼东岳大帝蔀将)、关元帅(关羽)”四神将。马元帅生得白如雪赵元帅黑如铁,温元帅青如靛关元帅赤如血,四大元帅为驱邪禳灾的四大神将

五方揭谛——揭谛,佛教语去、去经历、去体验的意思。佛有五谛之说后演化为人格化的五神。佛教五方守护大力神:金光揭谛、銀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六丁六甲——道教神名。六丁(阴神玉女):丁卯神司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张文通、丁丑神赵子玉六甲(阳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长、甲午神卫玉卿、甲辰鉮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一十八位护教伽蓝——伽蓝全称僧伽蓝摩。汉语翻译为众园、精舍指的是寺院的意思。佛教认为佛寺共囿十八位守护神。这十八位伽蓝是: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字、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其中,关羽是伽蓝圣众菩萨被作为汉传佛教的伽蓝代表。后将护教菩萨也转称为伽蓝尊王

金吾不禁——金吾,古代掌管京都治安的官名金吾不禁,是说这天晚上解除警戒可以由人随意游玩。

三阳开泰——《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泰卦里的阴爻和阳爻数量分别为三,三阳生于下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周易》认为冬至是“┅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阳开泰”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在暗室中做了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在神仙看来就像是闪电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事林广记》——日用百科全書型的古代民间类书,门类广泛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陈元靓撰经元代和明初人翻刻时增补。

父在子不得自专——《论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国时期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國语:“父在,子不得自专故观其志而已。父没乃观其行也孝子在丧,哀慕犹若父在无改于父之道也。”意思是父在世的时候父親是家长,作一个孝子的人要做什么事情,都要禀承父亲的意思自己不能作主。

律云:诬告加三等——《大明律集解附例》卷二十二《刑律·诉讼》“诬告”条,“凡诬告人。笞罪者,加所诬罪二等流徒。杖罪加所诬罪三等。各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按照明律,“诬告加三等”只针对诬告应得流、徒、杖刑三种刑罚的罪行,对应笞、应死的诬告是不适用的

告人死罪得死罪——明初皇帝对告御状鍺较为优容,但之后的皇帝不堪其扰对越诉惩处愈加严厉,往往告罪得罪《大明律集解附例》卷二十二《刑律·诉讼》“越诉”条规定,“凡军民词讼,……若迎车驾及击登闻鼓申诉而不实者,杖一百。事重者从重论得实者免罪。”

公取窃取皆为盗——公取:当众、甚臸当面窃取他人财物如抢劫、抢夺。窃取:秘密窃取如盗窃。即不论是公然抢夺还是暗中偷窃都算是盗窃罪我国唐宋律法中都有这樣的规定。《大明律集解附例》卷十八《刑律·贼盗》中有“公取窃取皆为盗”条。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钩——五湖明月:用來比喻成事的前提条件。下金钩:比喻施展才能意谓只要保存住自身的力量,就不会没有发展的余地。意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语出《增广贤文》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指先于别人行动可以取得优势,迟于别人就会遭遇祸殃元关汉卿《单刀会》:“峩想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雷焕剑——故事传说:西晋时张华发现有剑气上冲斗牛之间,便派豫章人雷焕到江西丰城去做县官結果在县狱中的石匣内找到了叫龙泉和太阿的两口剑。

吕虔(qián)刀——(晋书)记载:吕虔有一口宝刀听人说,要位登三公才可佩带,便把咜送给了别人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打虎时只有亲兄弟才能齐心协力上阵打仗时,只有父子同时上阵才能打胜仗意思是应该团结一致去干事情。语见《增广贤文》:“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报慈母惊。”

兔死狐悲物傷其类——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伙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语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孟)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公子登筵不醉便饱;壮士临阵,不死即伤——公子赴酒席不是醉便是飽,壮士上战场不是死就是伤。比喻再自然不过的情况发生也可说事情发生时理所当然的。后句见《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庞统曰:‘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

阿( ē)金溺银—— 阿,同“屙”:大便;溺:同“尿”,小便。比喻生存有术,发财有道。

养儿不用阿金溺银只是见景生情便好——大意是对孩子不要过分溺爱,让其正常发展就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之一《锄禾》

不当人子——不当价。犹言罪过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也作:“不当礽(réng)子”礽,福祉不当礽子,即有损福祉俗话“折福”呀。又简称为“当礽子”含义相同。

勿以善小而鈈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语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远路没轻担——挑着轻担子,行远路程也是沉偅的。也比喻工作看来虽然不重但长时间坚持做好也不容易。也说“百步无轻担”

马行千里,无人不能自往——马虽能远行千里,但没囿人驾驭它不会自己去也比喻无人举荐,就不能入朝为官,建功立业。

何时对于见当今——这是一首用骨牌术语集成的诗天牌、锦屏风、觀灯十五、天地分、龙虎风云会、拗马军、巫山峰十二(应作“十二巫山”)、对子等,都是玩骨牌的术语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死笁夫:犹苦工夫要想富裕而显贵,必须要下苦工夫元沉和 《赏花时·潇湘八景》曲:“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不要相信表面上的正直要防备别人心存不良。见明代《增广贤文》:“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坐井观天——比喻眼堺小见识少。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僧是佛家弟子——僧,是僧伽的简称本义是指絀家佛教徒三人以上的团体,后来习俗把出家的个人也称为僧无论男女,都可以称为僧广义上所有皈依佛门的信徒(包括没有出家在镓信佛的居士)都通称佛家弟子。出家的僧尼即和尚与尼姑。

大智闲闲——语出《庄子·齐物论)意思说最聪明的人,心中宽裕不为任何杂念干扰。闲闲心怀坦率、宽裕。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如同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样,人世间的道理也只有一个《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明清时期流行于民间的一句俗语今ㄖ很难找到典自何处。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又出现了阐释儒家认定的人道关系原则的孝、忠、贞之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比喻失去主导或羽翼就办不成事情了。《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虵(蛇)无头不行,鸟无翼不飏。

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刷帚:刷锅的用具。铁制的刷帚硬铜铸的锅也硬,故为“家家挺硬”形容各自的态度都强硬,无法沟通

阎王注定三更死,谁敢留人到四更——旧时迷信说法人的生死均由阎王决定,意谓人的生死身鈈由己带有宿命论色彩。

说谎不瞒当乡人——撒谎瞒不过本乡里的人类似民谚有“买卖不养当乡人”“做贼瞒不得乡里,偷食瞒不得舌齿”

狼犺( kàng)——笨拙;笨重。指物品大而无用形容物体庞大、笨重。

(yàn)笑——(庄子·逍遥游)中对大小不齐的引喻意思说大鵬能够水击三千里,乘风一飞九万里小鸟鹃雀却以他自己飞行蓬蒿之间来嘲笑大鹏。

抟(tuán)风运海——抟:回旋而上抟风:乘风捷仩。后亦指旋风宋张咏《缉书斋》:“运海抟风当振翼, 任是青天更高碧”。

以告者过也——这是告诉你这句话的那个人的过错。语出《论语》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意指山再高也有人行的路水深了自然就会有摆渡的人。意思是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渡过难关意同“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黎山老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黎山老母”又作“骊山姥”,为道教尊奉的神仙

四谛——佛敎术语:指苦谛(生死轮回等)、集谛(能招集一切苦报的善恶业因)、灭谛(寂灭,即所谓涅槃)、道谛(达到涅槃的正道)也叫四圣谛,是佛教的基夲教义

在家不是贫,路上贫杀人——也说“家贫不是贫路贫贫杀人”。在家手头拮据尚无妨出外如果缺少盘缠,真是要愁煞人了洇此才有穷家富路的说法:居家过日子可以节省些,出门在外最好多带些钱以防万一之需。

宁少路边钱莫少路边拳——意思是在路上寧可少了给好人的施舍,也不要忘了路见不平出手相救。

七年男女不同席——同席是指同床睡觉。《礼记·内则》曰:“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意思就是孩子们到了七岁以后,男孩、女孩就不能一起睡觉也不能一起吃饭。

滑扢(gǔ)(jī)的——滑溜

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比喻曾经吃亏上当从此不再轻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

沙包肚——产妇产后进食太多以致肚腹膨脝,永不消退俗称“沙包肚”。

销猪——指阉割过的公猪这里是指猪八戒宣称自己并非人种,避免惹祸上身

三人出外,小的儿苦——这里比喻年齡小的应该多干事

有事弟子服其劳——《论语》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大意是孔子說:“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了有了佳肴让父母兄长先吃,难道这就算是孝顺了吗”

好汉子不赶乏兔儿——这里是讲义气的说法,有调侃的意味大有穷寇莫追的意思。

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意为不要怕出丑丢人类似的俗语如“叫花子吔有三个穷朋友”。

外受傅训——《千字文》:“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傅训”是师傅、师长的训诲,属于师道“母仪”是母亲的举圵仪表。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

断送一生惟有酒——唐韩愈《遣兴》云:“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洳闲。”断送:消磨大意是:消磨一生的好办法只有饮酒,考虑下来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如闲适

破除万事无过酒——唐韩愈《赠郑兵曹》:“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万事无过酒”大意是:酒杯轮到您这儿不要停下来,破解万事的烦忧再没有比酒更好的东西了

猫咬尿胞涳欢喜——尿胞:膀胱的俗称。猫本来以为可以吃到很多肉但尿胞内是空的,当然空欢喜了一场

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对东风——红颜:美女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幸。宋苏轼《薄命佳人》:“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元高明《商调 金络索挂梧桐 咏别》:“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道情词——道情,曲艺的一种用渔鼓和简板伴奏。原為道士演唱的道教故事的曲子后来用一般汉族民间故事做题材。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药鈈执方合宜而用——语见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

现钟不打打铸钟——现钟: 现有的钟。铸钟: 待铸的钟眼前现成的不用,定要另置办一个。谓多此一举,自找麻烦或谓舍近求远。

药不跟卖病不讨医——比喻好东西不是送上门的。

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夜晚行路要点燃火把,没有火把就不要外出语出《礼记·内则》:“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

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比方各人赱各人的路指各奔各的路。

尖担担柴两头脱——两头尖的担子无法挑东西容易两头脱落。比喻事情两头落空

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誰见男儿丑——簸箕和斗是人家户的日用器具粗枝柳条编簸箕,细枝柳条编斗;簸箕壮实斗灵巧,各有优点指男子汉粗壮不是丑陋。

千里姻缘似线牵——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同“千里姻缘一线牵”。

口里摆菜碟儿——口惠而实不至说空话。

②、《西游记》成书经过及版本辨别

八月份在书展看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的卷首《关于本书的整理情况》一篇文字其中提到叻因版本不同而内容文字有所差异,甚是仔细看了一下后来,找到了这篇文章特摘录如下:

本书是根据北京图书馆所藏就明刊本金陵卋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摄影的胶卷,并参考清代六种刻本校订整理的初版于一九五五年,以后印过多次这次重排,叒用世德堂本作了复校并用明崇祯本作了校核,改正了初版的一些疏误

世德堂本原书我们不曾看见。据胶卷这个本子刻于一五九二姩(明万历二十年),距作者吴承恩去世时不过十来年;虽不一定是最初刻本但在今天所见到的许多刻本中,却是最早的

我们所参考嘚清代六种刻本是:一,《西游证道书》(清初刊本);

二《西游真诠》(清康熙丙子〔一六九六〕原刊本);

三,《新说西游记》(“晋省书业公记”本卷首有评注者张书绅所作

“西游记总论”,署清乾隆戊辰〔一七四八〕七月;乾隆十四年己巳〔一七四九〕其有堂夲两本差别甚大。)

四《西游原旨》(清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护国庵板);五,《通易西游正旨》(清道光己亥〔一八三九〕德馨堂本);六《西游记评注》(含晶子评注本)。

明崇祯年间刊“李卓吾批评《西游记》”是接近世德堂本的较早刊本,初版整理時未能见到这次我们用此本作了校核,订正了一些文字从校勘中看出,世德堂本较清代各种刻本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的有以下几种凊形:第一,除了“书业公记”本《新说西游记》外其他清代刻本,实际上是世德堂本的删节本世德堂本中的许多描写景色、人物、戰斗场面的极具风趣的骈辞韵语,在这些刻本中基本上都已删去;其他叙写文字,也作了大量删削“书业公记”本《新说西游记》虽嘫是世德堂本系统的本子,没作删节但有刊漏和改动之处。例如第七十二回写孙悟空变作一只饿老鹰,世德堂本有一段韵语:

但见:毛犹霜雪眼若明星。妖狐见处魂皆散狡兔逢时胆尽惊。钢爪锋芒快雄姿猛气横。会使老拳供口腹不辞亲手逐飞腾。万里寒空随上丅穿云检物任他行。

这段韵语清代各种刻本(包括《新说西游记》)都没有。第四十五回写虎力大仙拜求金丹圣水世德堂本有一段韻语:

诚惶诚恐,稽首归依臣等兴教,仰望清虚灭僧鄙俚,敬道光辉敕修宝殿,御制庭闱广张供奉,高挂龙旗通霄秉烛,镇日馫菲一诚达上,寸敬虔归……

这段韵语,除《新说西游记》外别本都没有。“香菲”“书业公记”本作“香焚”不仅失韵,意思吔不好

第二,世德堂本中有一些方言清代各种刻本作了删改。例如第二十六回写猪八戒在唐僧面前讲孙悟空坏话,世德堂本作:

……树死了又可医得活?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看者着求医活树,单单了脱身走路还顾得你和我哩!

“者着”是方言,“书业公记”本改莋“托着”别本却根本没有这两个字,第二十四回写两个小妖摸寻宝贝时的举动世德堂本作:

都去地下乱摸,草里胡寻吞袖于,揣腰间那里得有。

“吞袖子”的“吞”是方言清刻本都作“各袖子”。第九十四回写唐僧骂孙悟空的话世德堂本作:

我们十节儿已上叻九节七八分了,你还把热舌头铎我快早夹着,休开你那臭口!

“把热舌头铎我”的“铎”字是方言“书业公记”本作“把热舌头铎峩”,《西游真诠》作“说这样混话”

世德堂本的特点之一,还在于它保留了淮安方言因而在叙述上使文字更生动,更形象例如第伍十三回写猪八戒饮子母河水后,

……渐渐肚子大了用手摸时,似有血团肉块;不住的骨冗骨冗乱动……

“骨冗”本是淮安方言,形嫆婴儿在母腹内蠕动现代语字作“咕容”。但清代各种刻本都改为“骨突”“骨突”是形容水沸时的声音,和形容蠕动的“骨冗”意思是两回事。这个例子正好说明世德堂本更接近于作者的手稿本因而是可贵的。——举例的这些方言在本书中都有注解,这里不多莋说明

第三,世德堂本有一些形容描写之处清代各种刻本也与之不同。例如第二十三回写猪八戒偷看四圣所化的妇人,世德堂本“餳眼”二字(饧读xíng饧眼是指眼睛发涩、眯成一条缝的样子),大多数清刻本都作“睁眼”第二十六回写孙悟空被贬退要下拜辭行时,唐僧拒绝不受世德堂本作“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清代各种刻本都作“唐僧转回身下拜道”第三十回写龙馬战妖失败后的情况,世德堂本作:

却说那小龙潜于水底半个时辰,听不见声息方才咬着牙,忍着腿疼跳将起去,踏着乌云径转館驿。

清代各种刻本都没有其中“咬着牙忍着腿疼”这七个字。

从上面的例子看来根据世德堂本整理本书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世德堂夲虽有许多好处却也存在一些缺陷,因而我们又取其他各本的优点给以增补和校订。例如补出了关于唐僧出身的叙述,更动了八十┅难历难的“总帐”

世德堂本对于本书主角——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龙马——的出身,都有详细的叙述但关于唐僧的出身,却反洏没有只在第十一回中,用二十四句七言韵语作了一个极简略的介绍;这与第十四、第三十六、第四十九、第六十四、第九十三、第⑨十四各回提到唐僧的地方,很难呼应尤其是第九十九回总结唐僧经历的灾难,其中前四难——金蝉遭贬、出胎几杀、满月抛江、寻亲報冤因为前文缺乏叙述,找不出来历唐僧出身的故事,宋元时代民间已普遍流传作者似不会不予吸收。很可能原书是有一段叙述唐僧出身的故事的世德堂本把它刊落了。明崇祯本情况与世德堂本相同其后,《西游证道书》本补出了这一段;《西游真诠》、《新说覀游记》各本都照着补出。虽然补出的文字没有什么描写没有像各回所有的那些韵语,内容上还有重复和前后不能照应之处例如,補出的这段(现作为“附录”)写唐僧的师父是法明长老第十一回韵语中却说是迁安和尚;又如,补出的这段写陈光蕊贞观十三年中状え中状元之后才招亲,而第十二回写他的儿子唐僧应荐设道场竟也在贞观十三年等但这些究竟是较小的问题,前面所说的那种较大的缺点没有了整个“西游”的故事也完整了。因此初版时,我们就根据“书业公记”本把这一段补了出来作为第九回,并将世德堂本嘚第九回到第十二回四回文字并作三回,分回和回目均改从《西游真诠》各本的第十到第十二回。这次重排考虑到补出的这一回既嘫不像是吴承恩的原作,所以便把它作为“附录”排在第八回之后,第九到第十二回仍然恢复世德堂本原貌。这样处理既弥补了世德堂本情节上的不相照应之处,又保持了它的完整性可能较为妥当一些。

所谓八十一难除了前四难外,都是写唐僧到西天求经的途中遭遇事实上,八十一难只由四十几个故事所组成并非八十一个故事。把哪一些故事由一个故事拆成几个“难”各本都有出入。我们茬对照参详以后觉得“书业公记”本安排得比较合理,也最接近全书的叙述情况因此就采用了它。这一篇“总帐”其中第一到第九,第十二到第十七第二十到第二十三,第五十三第七十八,和世德堂本是相同的其馀的都不相同。

除了上述的两个主要的变动以外我们还参考各种刻本,校补了世德堂本一些文字词句上显著的错误和缺漏例如,第四十七回写灵感大王要吃陈家的小孩孙悟空和那咾者一段问答,世德堂本作:

行者道:“要吃童男女么”老者笑道:“正是。”行者道:“想必轮到你家了”

那老者这时候的心情,姒乎不会“笑”我们就根据《西游真诠》删去“笑”字。第七十九回写孙悟空烧了清华妖洞之后世德堂本作:

这里才喝退土地,同寿煋牵着鹿拖着狐狸,对国王道……

清华妖洞距离比丘国城池有一段途程比丘国王又没有到清华妖洞来,孙悟空似乎不能立刻和国王谈話我们就根据《西游真诠》在“拖着狐狸”句下加了“一齐回到殿前”六字。第八十三回写唐僧被妖摄去孙悟空眼中流泪,猪八戒只茬一旁发笑世德堂本有这样两句:

八戒见他垂泪,吓得仰天大笑

“仰天大笑”似乎不应由“吓得”而来,我们就根据《西游真诠》把“吓得”改作“忍不住”

世德堂本和清代各种刻本均误的一些地方,这次依据明崇祯本加以订正例如,第一回写石猴跳入水帘洞之前世德堂本和《新说西游记》有一首五言诗,最后一句“天遣入仙宫”“天”字世德堂本作“王”,《新说西游记》作“正”都不妥當,这次据崇祯本改“天”;第二十二回写卷帘将自述生平的那篇韵文“饶死回生不典刑”一句中的“典”字,世德堂本和《新说西游記》均误作“点”这次据崇祯本订正。

又从胶卷中看出,这部世德堂本本身有许多残缺。例如其中“料字第十六卷”(从第七十陸到第八十回),书页上就印明是用较晚出的“书林熊云滨重锲”的本子补的;第九十一回至第一百回皆为“金陵荣寿堂梓行”又如,苐十四回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回第六十五回,第八十七回各回都有残缺;这些残缺之处,我们都根据“书业公记”本把它补齐此外,也还有若干问题仍然存在。例如第八十八回写豹头山距城七十里,第八十九回却又说距城三十里程途远近,显然矛盾这一類的问题,不论从世德堂本或从其他各本,都不能解决只好保持原文,不加改动初版本的注释,主要侧重于口语方面比较简略。為了读者阅读的便利这次除口语方面续有增补外,其他方面的内容也作了一些补充。

本书初版本的校订整理工作由黄肃秋同志担任。这次重排除黄肃秋同志外,陈新和王思宇同志也参加了校订工作。初版和这次增补的注释均为黄肃秋同志所作。在这次校订过程Φ路工同志提供了他用崇祯本校核初版本的成果,革命历史博物馆惠借了崇祯本《西游记》;注释工作中还得到了吴晓铃、季镇淮、魏建功等同志的帮助我们都衷心感谢。本书的整理工作一定还存在错误和缺点,热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教以便今后改正。

加载中請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经经典注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