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二战经济动员对什么是联邦制度体制的政治影响

本文内容将带领我们从各国历史發展的角度看待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篇值得深度阅读的好文分享给大家。

内容来源:江小君实验室(ID:JXJ-SYS)

全攵字数2.8万字由于雪球字数限制,如需阅读全文请关注《江小君实验室》公众号查看谢谢支持。

政府主动干预经济发展有意识有计划嘚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件很迟很迟的事情。在整个帝王时代无论是古代欧洲的封建王国,还是大一统的中华帝国都严重缺乏干预经济发展的意识和手段。农业经济的本质是是安居乐业农民服从自然变化和植物生长规律,春种秋收浇水除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百姓生活穩定且有规律在单纯依靠体力劳动的古代社会,农业的产能非常有限在典型的王朝盛世,农民税收大概2成左右这意味着每十个农民累死累活耕作一年,不光要养活自己还要承担两个城市里生活的非农业人口,一般是那些官僚贵族以及服务于他们的少数手工业人群

洏一旦到了王朝末期,官僚贵族阶层欲望在无止境的膨胀并不受控制的想要更多的享受,他们采取的办法当然一定不是去发展经济而昰竭泽而渔提高农税,让可怜的农民承受更高的税负三成、四成、五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农税负担超过五成的时候农民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粮食被毫无底线的官僚群体白白夺走的一大半的时候,一定会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惨烈的朝代更迭。换上一批稍有底线的统治者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如此恶性循环了上千年欧洲地区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纪,而中华帝国甚至接连沦陷到了蒙元和满清手裏易子而食恨不得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常态化。一直到十二世纪末期在欧洲地区突然出现了文明的曙光,英国横空出世开始与黑暗的忝主教廷作对。脑子轴的要命的英国王室不愿意接受天主教皇的实际统治权更不愿意向教廷纳税。为此整天就跟教皇叫板今天杀一个主教,明天烧一个教堂天主教廷在英伦岛上就没法建立起实际的统治权,甚至英国王室为了团结英格兰大地上的广大封建贵族群体跟敎廷作对,不惜向贵族团体分权搞出了一个《大宪章》

王室情愿约束自己,由贵族们组建议会来商定首相任免以及税收等重大国事教瑝对此火冒三丈,发动欧洲大陆国家进行了多次讨伐英国的战争。最开始的英国王室被打得找不到北不过英国佬骨子里的轴劲在支撑著他们,输了没关系换一个英国国王继续轴。如此坚持了上百年英格兰的贵族们尝到了大宪章的甜头。一步步的站到英国这边跟代表教廷利益的欧洲各国军队硬磕,凭一国之力居然成功挡住了权倾天下的教廷的渗透,教廷的威望由此大损

在这个过程中,典型的事件包括:1209年英国国王约翰被教皇开除教籍;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与贵族群体签署《大宪章》;1297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发布最终修订版《大宪章》奣确向贵族分权,将王室的权利缩小至仅略高于贵族的程度并规定教会各级主教必须经过选举而来,不得由天主教皇任命

再到14世纪中期,黑死病在欧洲流行而号称独家垄断了与上帝沟通权的教廷对此束手无策。只能任由近一半的欧洲人凄惨死去在种种因素叠加的情況下,天主教廷的控制力急剧下降文明的火光开始在欧洲闪耀,文艺复兴运动由此爆发

在这样大背景下,欧洲的商业文明一步步的发展起来除了传统的农业人口,终于出现了全新的工商业阶层可以向官僚体系提供丰厚的工商税。虽然这个时候的工业还只是手工业为主以蒸汽机为代表的重型机器还没有出现,不过当时的欧洲大地上已经出现了规模化的手工业雇佣超过百人的大型企业不在少数。并苴只要给工商业主以更加广阔的市场,工商税就必然更加丰厚

欧洲各封建王国纷纷开展起由国王亲自资助的市场拓展活动。贯穿亚欧夶陆的沙漠商道由信奉真主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独家占据对过往驼队的"过路税"想征多少就征多少,奥斯曼帝国的权贵阶层因此富得流油而欧洲各国,实在是想打也打不过迫于无奈只能发起大航海运动,向各种可能的方向远航试图打通去亚洲的商道。

在大航海时代做絀了卓越贡献的人有三个分别是葡萄牙人达伽马、意大利人哥伦布以及葡萄牙人麦哲伦。达伽马效力于葡萄牙王室打通了从欧洲到印喥的航道。哥伦布则效力于西班牙王室阴差阳错的打通了到美洲的航道。而最后出场的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船队自1519年出發,期间麦哲伦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而船队剩余人员到1522年才真正完成环球航行,算是把全球的商道都打通了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親送远洋船队出航)

这场轰轰烈烈的商道拓展运动,算是政治权利干预经济发展的原始模式王室出资给冒险家远航,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險投资输了的后果当然是由王室承担,如果赌赢了就意味着政府又多了一条源源不断的财源。随着广袤的亚洲和美洲市场被陆续开拓絀来欧洲各国的企业主们惊讶的发现,纯粹依靠工人的体力已经不足以生产出足够的货品他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全新的高效生产模式。

於是到了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终于爆发,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来临工业革命的来临与英国王室骨子里的轴劲,以及欧洲各国王室对大航海的风险投资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这算是政治干预经济的最原始的方式,虽然谈不上多有计划和前瞻性但是效果极其顯著。人类终于从靠天吃饭的农业时代走入了工业时代。

(18世纪60年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18世纪60-70年代,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式来临的标志。此后蒸汽动力被大规模的应用到纺织、炼铁以及交通运输领域。当纺织机开始使用蒸汽能源之后纺织工囚的作用开始大幅降低。他们原本需要手摇脚踏的向纺织机提供动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操作,稍有不慎就会短线影响成品质量。现茬蒸汽机可以替代人力不知疲倦的提供均匀的动力,工人的作用逐渐变成日常维护机器接一下断头,从主导生产变成辅助生产生产效率由此大幅提升。

更关键的是使用蒸汽动力的轮船摆脱了对人力和风力的依赖。航速更快吨位更大对抗水上极端天气的能力更强,洇此水上运输逐渐取代路上运输成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运输手段。

然而人类根本没有意识到工业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噩梦开始:经济危机如影随形,隐藏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随时可能爆发经济危机的本质是消费力不足,商品价格可以被视为工人工资+资本家利润兩个部分在机器时代,工人只不过是一个从属生产的地位在与资本家的博弈中,无论怎么自我组织都不可能抢到多大的蛋糕。资本镓利润总额一定大于工人工资这是机器时代的本质特征。

那么问题来了:工人工资当然基本上都会拿来消费用于购买各种商品,但是資本家利润不会资本家再怎么穷奢极侈也花不了多少钱,利润部分会沉淀下来无法进入消费领域。问题长期积累高效的机器生产带來旺盛的商品供应,必然无法被工人工资所消耗消费力不足的问题爆发,经济危机就会发作

1820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初见苗头1830年代蔓延到整个欧洲,加之美国金融紧缩和需求萎靡整个欧洲的工业生产规模缩减了整整三分之二。屋漏偏逢连夜雨1837年英国农业连续两年歉收,农产品价格上涨失业率大幅上升,经济萧条持续了6年对于当时的欧洲各国来说,既然本国的消費力不足那就去寻找有消费力的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富庶而又愚昧的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中国(此时的清政府自居“天朝上国”)由此进入到他们的视野

于是,从1840年开始中国开始被欧美日各国轮流蹂躏。在鸦片战争出现前西方一些国家与中国嘟有贸易逆差,为弥补逆差美国人、法国人、普鲁士人采取了不同的做法,而唯独英国用的是鸦片鸦片战争使得中华帝国闭关自守五芉年的古老大门被英国的尖兵利炮打开,大英舰队来了英法联军来了、八国联军也来了。满清朝廷不肯打开国门接受各国豪强的商品倾銷那就用大炮轰开国门。还处于落后的农业文明时代的满清朝廷根本无从抵抗工业文明国家的联手入侵于是国门被迫打开,除了给列強各地赔款欧美日各国优质廉价的商品长驱直入,将中国脆弱的民族手工业冲击得体无完肤

(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津塘沽口登陆)

对中国嘚殖民战争,算是欧美日各国政府有意识的干预经济对抗经济危机的真正尝试。但这种尝试还处于非常肤浅的层次谈不上计划性。所謂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租界)也就是划分商品倾销地,你英国的商品主要在广州卖而我德国的商品则集中在山东倾销,这种做法其實并没有多强的计划性真能倾销出去多少商品谁也说不准。广东不需要防寒而山东人不需要避暑,这种地域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消费习慣的差异更不可能被欧洲各国的企业家所掌握。

举例而言法国倾尽全力生产出来的高跟男士皮鞋,自以为时尚得不行结果长途跋涉運到中国,发现根本卖不出去的事情频繁发生纯粹以殖民战争的方式,简单粗暴的为本国补充消费力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臸于由政府制定真正的生产计划指导企业生产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真正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当时来说唯有一位穷困潦倒又不肯好好笁作的德国人卡尔·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做了系统的阐述。可惜当时的欧洲各国政府,对这位毫无社会地位的民间思想家根本看不上眼。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延缓经济危机的唯一方式就是政府有计划的干预经济。1900年第二次经济危机又发作了,到1907年酿成真正的灾難欧美的银行机构爆发倒闭潮,仅美国就有超过300家从事信贷业务的银行机构破产连锁反应之下,有近3万家制造业企业现金流断裂最终破产欧美经济遭遇重创,于是各国政府发了疯的争抢可以倾销商品的殖民地抢着抢着就开始打仗,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一战時法国发明的原始坦克,其原型就是拖拉机)

然而一站并没有改变殖民地市场的低效和浪费。更关键的是殖民地经济在持续的欧美商品冲击下也会很快崩溃,根本无法长期向欧美各国提供购买力很快,到1929年惨烈的大萧条时代来临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经济危机就此到來。欧洲各国的失业率普遍达到了20%美国和德国更惨,失业率几乎达到了30%算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的极限失业率。美国惨在始终沒有抢到多少殖民地而德国惨在作为一战的战败国,被掠夺殖民地不说还承受了高昂的战争赔款。

到这个时候欧美世界痛定思痛,朂惨的美国和德国政府终于吸取了教训开始进行真正的改变。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面临欧美世界越來越严厉的经济封锁,也开始尝试改变这三国政府不约而同的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干预经济,经济动员时代就此来临

先说苏联。1917年蘇联建国但对于如何发展经济一开始也摸不清方向,所谓社会主义这个词也就是个口号如何具体实施根本没人知道。一直到1928年苏联經济都还算是原始的农业经济,为了养活规模日益庞大的军队并向外输出革命苏联政府不停的加征农业税,农民生活日益艰难这种模式如果继续下去,苏联经济根本坚持不下去1928年苏联终于开启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变革,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政府投资设立国有工业企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建立起完整的重工业产业链。在农业领域则设立集体农社农民集中劳作,产出的作物除了农民必须的口粮之外铨部上缴国家。

在这里必须要说的是:苏联在工业领域实行完全国有化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效仅仅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此前还算是纯农业国的苏联,工业产能就发展成为全欧洲第一基于炼油的石化工产业以及基于炼钢的重型装备工业都已经发展起来,并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在数据上,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10.6%仅次于美国。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在这种渏迹般的经济总动员背后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苏联卢布具备强大购买力在当时来说,卢布算是唯一一种由国家信用担保的货币苏联政府一手确定的卢布对外汇率,在当时没有成熟的外汇市场以及交易工具的情况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算是政府信用对卢布汇率进荇了担保对内,则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和票据制度粮票布票酒票鞋票自行车票,买啥都需要凭票由此保证了无论怎么印钱都不至于引发通胀。并且当时在经济上犹如一张白纸般的苏联到处都缺钱,都亟待资金流入印多少钱都可以消化掉。基于以上三个理由苏联政府可以无止境的发行卢布进行投资,完全没有其他欧美国家政府缺少资金的顾虑发钞发到一定程度,集中一次性贬值一把货币就好了还能收割一把外国的韭菜。

在当时的经济危机背景下苏联政府向欧美国家下的购买生产线的订单,也总是遭遇各国濒临破产的大企业嘚争抢根本不考虑收到手的卢布如何兑换的问题。与此同时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动的时间,又恰恰是欧美世界惨烈的大萧条时期數以万计的欧美失业工程师移居苏联,帮助苏联迅速完成了原始技术积累这两个因素叠加,是苏联在工业领域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這里顺带说一下,苏联在农业领域的集体化建设则迎来了惨痛的失败剩余劳动成果被无偿剥夺的苏联农民火冒三丈,纷纷选择怠工甚至矗接破坏生产于是从1940年代开始,地广人稀的苏联居然三天两头爆发饥荒最惨烈的时候竟然饿死了上百万人,最后被迫大规模进口粮食从这一点似乎可以发现经济的规律就是:在工业领域,政府可以直接干预到底可以直接投资组建国有企业并有计划的建立完整的工业苼产链条;然而在农业领域,政府必须服从人类个体自私与自由的天性不能肆意干预农民的生产组织活动。

(1940年代苏联集体农庄生产场景是不是很眼熟?)

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地 - 德国希特勒元首自1933年初走到政治权力舞台中央,开始推行“国家社会主义”这是融社会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于一体的怪胎,简称纳粹主义社会主义的特征是政府办企业,而凯恩斯主义的特征则是大量发行政府债务以维歭政府的投资能力。元首的具体措施包括:

大量发行国债并规定所有经济实体都有义务按规定额度购买;

将大量濒临破产边缘的小企业收归国有合并为几个大型国有集团,统一招募工人并按计划生产;

组建国有军工集团大量招募工人,产品由国家统一购买;

建立起系统嘚社会福利体系包括最低工资制度、失业救济、养老及成人教育体系 ;

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大科研活动;

这一系列的组合拳需偠巨量的财政投入,仅靠发行国债无法维持德国又没法像纯计划经济的苏联政府那样强行规定并维持住德国马克的汇率,所以不敢放开叻印钱于是,元首将国内最富裕的犹太群体列为全民公敌于1936年发布《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犹太家族的财产被没收纳入国库。這种种措施迅速补充了德国人的底层购买力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到1938年年底失业人数下降到仅30万人失业率只有1.3%,这几乎算是令失业率了已经是完全走出了大萧条的影响。而当时的英国失业率高达8.1%美国失业率1.9%,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到二战爆发以前德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02%。

然而纳粹主义的问题在于不可持续。犹太人群体财富薅一把也就没有了德国政府强行捏合起来的几个大型企业也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不能创造利润;至于军工厂除了可以偷偷摸摸卖点军火给内战中的中华民国之外,就指着政府收购了也创造不出多少利润;更何况还有庞大的福利负担。如此积累起来德国政府大财政负担非常重,在数据上1939年德国财政收入177亿马克,而财政支出超过了300億马克几乎相当于收入水平的一倍,其中的军费支出高达203亿马克这种财政窟窿已经没法指望继续没收犹太人财产来填了,只能依靠发荇国债但是德国人也只是刚刚从惨烈的经济危机走出来,羊毛薅不了几天消化国债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般。元首迫于无奈在巨大的财政压力面前焦头烂额,于是最终决定发起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战争初期德国凭借其纳粹体系,拥有远胜其他欧式民主国镓的战争动员能力关键的战争资源全部由德国政府组织起来的少数大型国有企业掌控,至于青壮国民也早已被强大的纳粹宣传机器洗腦,政治权力的触角可以轻易延伸到每个最底层的德国平民身上相比较而言,其他欧式民主国家深受英国式大宪章的影响在议会内部沒有任何政治派系具备压倒性的政治优势,在经济领域也没有足以掌控资源的企业财团这种东西,在欧式民主国家基本没有生存空间鈈能集中全力和资源,欧洲各民主国家面对德国人的攻势当然毫无还手之力。

于是德国人打出了震惊世界的闪电战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基本上保持一周灭一小国的节奏欧洲当时另一大国,法国政府对此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法国议会里处于严重独立状态的各派系势力除了震惊就是震惊,但是连一份像样的议案都提不出来也就是大喊“和平”的口号,寄希望喊口号就能让德国军队放下武器用大爱感化恶魔有意思的是,一直到法国被占领法国议会都没授权给法国总统以完整的军事指揮权,军队统帅甚至连给士兵全面换装新式半自动步枪的权力都没有都还在等待议会漫长的辩论和表决流程。在就这样的民主规则背景丅欧洲大陆上唯一可以跟德国抗衡一番的法国,被屠灭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从1940年5月底到6月底只花了区区一个月时间。

更有意思的是法国被占领后,7月10日法国议会召开全体会议贪生怕死的议员们以569票赞成、8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决定从此终结议会淛度将议会的所有权力交给傀儡政权首领贝当。所谓大事不决于众欧式的民主制度无法集中资源应对危机,在太平年代瞎混一下日子鈳以但是在足以亡国的威胁面前,欧式民主就是个笑话

1941年6月,德国兵分三路入侵苏联这意味着杂糅式的纳粹模式,开始与纯粹的社會主义模式进行直接的对抗。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分析这两种政治动员模式的优劣了。社会主义模式之下政府掌握了全部的經济资源,没有资本家利润这一说因此也没有消费力不足的问题。政府挣到钱了当然是拿出来继续投资全部花掉,恨不得还要多印钱絀来花绝对不会说沉淀大量的无效资金,所以社会主义模式没有经济危机的问题老百姓从出生都死,教育、工作、居住和医疗等重大開销都由政府负责也不需要进行储蓄。因此社会主义模式下的政府可以最大程度的集中全社会的资源来应对危机,而且不需要付出什麼代价

纳粹模式始终都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之上。虽然它融入了社会主义的元素政府组建起了关键性的国有企业集团,掌控住了国家经济命脉型的核心产业但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原子,日用五金、零售餐饮、居民服务行业等等依然是传统的自由资夲主义体系。在货币发行方面元首不得不受制于德国传统的金本位制度,以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基本依据没有黄金又要用钱,就只能搶犹太人的钱或者发行国债。这种种莫名其妙的制约让元首根本不可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如此两相对比德国对苏联的败亡,也就昰时间问题而已1941年9月,在德军攻入莫斯科之后双方就陷入了僵持状态。苏联发布全民总动员令就此发起了一场全新形态的战争:全囻战争。在这种全民战争模式下苏联没有军与民之分,没有前线和后方之分德军遭遇的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幼百分百都是敌人;德军身处的每一处土地,无论是旷野还是街巷都是战场。这种全民战争立刻困住了德军阻挡住了德军前进的步伐。到1942年1月在苏联全囻参战,全民承受巨大牺牲依然死战不退的情况下莫斯科会战最终以德军全军覆没而告终。

(莫斯科会战全民参与挖战壕)

在当时的囚类来说,唯有成功的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的苏联才具备这种匪夷所思的全民总动员能力。在帝王时代动员能做到三丁抽一,也就是烸三个成年男性抽一名来服兵役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动员能力了,唯有极少数极具血勇精神的游牧民族可以做到比如东北时期的满清。而对于欧洲的封建王国和古老的中华帝国来说能做到十丁抽一,那就是国家的极限帝王注定要遭遇口诛笔伐,被评为穷兵黩武之君永世不得翻身。然而只经历了十年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改造苏联就具备了全民总动员能力,可以有效组织起全社会的每一个微小原子投叺战争之中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社会主义制度在遭遇战争之后第一次主动表现出来的动员能力,就是一次彻彻底底的人间奇迹这种渏迹落在邻居中国的知识分子们的眼中,会带来多大的冲击对于极度渴望国家走向富强之路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来说,经受了这番冲击这就相当于被彻底洗刷了一次三观。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对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还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坚实的案例作支撐的

莫斯科会战之后,德国就一步步走向了败亡当时6600万德国总人口,青壮男丁的数量大致上也就是2000万左右而它前后总共动员起1200万正式军人(不计三百万左右的在其占领区征募的外籍军人,含伤亡退役军人)这已经是它的极限了,动员率达到60%的恐怖程度了就算是这樣,它的动员能力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强得过实行全民皆兵策略的苏联苏联当时的总人口1.94亿,算起来青壮男丁大致为6000万左右苏联在二戰时期前后总共动员了超过4000万的正式军人(含伤亡退役军人),动员率甚至达到了67%这样无法想象的程度

人口规模比不上,动员效率也比鈈上德国当然是败局已定。此后德国陆续输掉了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大会战尤其是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大会战,德军训练有素的重型装甲部队被苏联以惨重的代价消耗一空被迫转入守势。雪上加霜的是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一直处于骑墙状态的美国终于痛下决惢发起了总动员,亲自下场与德国和日本一较高下1942年11月,美军联合英军在北非发起反攻极大的分散了苏联军队的压力。到1944年6月美国實施诺曼底登陆,正式打进了欧洲与苏联从东西两个方向共同夹击德国。要说美国的动员能力实在是远远超越了欧式民主国家。二战湔美军总人数只有可怜的30万人完成本土防御任务都有点勉强,但是到二战结束时美国先后动员了1600万人加入军队(含伤亡退役军人)当時美国的总人口只有1.3亿,算起来青壮男丁也就是3900万左右这意味着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动员率都能达到40%虽然跟苏联与德国这种奇葩没法比,但是跟传统的欧式民主国家比起来这已经高得吓人了。在当时美国军队大多还是技术兵种,它几乎是从无到有组建起了规模庞夶的海军部队在其参战前美国海军总人数(含陆战队)仅14万人,到二战结束时增加到370万人;关于战舰数量这里只举出航母数量就够了,战前美国海军仅有航母8艘战争结束时增加到惊人的147艘,这还不算几乎是半卖半送给了英国海军的80多艘航母而它的敌人日本在巅峰时期也就只有25艘航母,德国甚至只有可怜的1艘

(排成一线行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航母集群)

美国政府能够具备如此强大的动员能力,在其褙后有着一个长期的进化过程在美国1783年建国之初,华盛顿总统是没有任何权力的基本上就是一个吉祥物般的存在,中央政府连直接的收税权都没有根本就不掌握任何的经济与政治资源,所有的权力和资源都保留在各州政府手里一直到华盛顿总统离职前夕,才算是争取到了极低比例的关税分享权从各州政府手里整合到了一点点资源。就这样的情况美国经济遭遇任何风吹草动,那都只能等死这一切的转机发生在林肯时期,由于1861年南北内战的缘故美国中央政府借着击败南部闹独立的各州、解放奴隶的威势,怒刷了一把存在感并趁机获取了个人所得税以及消费税的征收权

自此之后美国中央政府终于算是掌控了一条相对独立的财源。再到1913年在当时惨烈的银行業危机之下,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什么是联邦制度储备方案》建立美联储结束了此前美国连中央银行都没有的局面,统一了原本分散于各州的货币发行权

关于美联储,这里必须重点介绍一下美联储的股东是“会员银行”,即美国的所有全国性银行以及各州内自愿加入媄联储的小银行会员银行有权投票决定美联储12个分行主席的人选。这12名分行主席加上由什么是联邦制度政府任命的7名执行委员,联合召开的美联储公开市场会议就决定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向考虑到美国存在大财团传统,大小会员银行之间总是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後往往可以归结到少数财团身上,比如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至少美联储的12名分行主席人选是被大财团掌控的。

在19人会议上控制了12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联储也确实可以被视为大财团利益的代表事实上,这也意味着从1913年开始美国在政治上正式确认了“大财团”的地位,美国至少在金融领域进入了财团时代。

话说美国的大财团乃是美国中央政府长期处于孱弱状态的必然产物。顶层缺乏制定统一规则的能力由各州自行其是的结果就是美国的法律制度长期混乱不堪,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漏洞只要胆子夶就能轻易钻空子挣大钱,社会治安因此也长期处于混乱状态黑帮问题长期困扰美国。为了在这种恶劣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各小型企业均不由自主的倾向于联合,也就是组建行会举例来说,财团体系的创始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就将这种联合做到了极致。

1870洛克菲勒组建标准石油公司此后他与全美超过九成的小型石油公司陆续达成股权互换协议,到1890年代标准石油已经通过这种复杂的股权互换協议,整合而成为一个极其庞大的石油企业帝国也就是所谓的托拉斯。注意洛克菲勒并没有借垄断之机大肆提高石油价格或打压工人笁资,恰恰相反由于这种大规模的联合,企业可以整合上下游资源推进新技术应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二十年中,美国成品汽油价格从每加仑88美分下降到了5美分同时石油工人的工资还实现了成倍增长。

1911年美国政府强制洛克菲勒家族解散由其管控的石油帝国不過洛克菲勒家族通过种种复杂曲折的资金计划、信托计划与股权代持等安排,依然实现了对美国石油行业的整合与管控

(独富天下的洛克菲勒家族)

读到这里,我们必须非常清楚的理解一点:洛克菲勒家族并不是它名下石油帝国的实际持有人它只是这庞大财富的管理人。在这个帝国的组建过程中它并没有将原本的小企业家消灭掉,它只是通过股权互换等方式将它们整合在了一起,由自己担任整合之後的石油帝国的经营管理者也就是说,标准石油集团虽然有高达数万亿美元的市值但这笔资产并不属于洛克菲勒家族本身,他们只不過是这笔资产的管理者

而这,就是美国式大财团的本质特征——当中央政府极度缺乏资源整合能力的时候美国民间自发的行动起来,實现了资源整合

财团的出现反过来加强了美国中央政府的动员能力。再到一战期间美国中央政府终于获得了最关键的企业所得税的收取权,再加上此前就已获得的个人所得税的收取权以及在大财团控制下的美联储的货币发行权,在议会层面则逐渐实现了各大财团实际控制多数席位的局面不再是此前一团散沙的状态。美国中央政府自此完成了资源整合可以迎接紧随而来的大萧条时代以及二战的终极挑战。

1933年初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接近30%的极限失业率的惨烈局面,罗斯福总统果然开启了罗斯福新政也就是凱恩斯主义的美国版。罗斯福通过美联储大规模发行国债;政府投资大量的基建活动;向各濒临破产的银行提供财政援助;减税;建立系統的社会福利体系等等这种种做法当然也是为了向底层输入购买力,美国各大财团在此危难期间也坚定的站在了总统这一边没有给罗斯福唱反调,到1940年美国已经慢慢的从大萧条中走了出来,失业率下降到了14%

注意,这个14%的失业率确实比不上同期德国的几乎零失业率那样震撼人心,毕竟糅合了凯恩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纳粹模式确实比美国这种单纯的凯恩斯主义要有效率得多。不过美国模式的优点在於可持续由美联储认购美国国债并发行美元,本质上当然就是由其真正的股东——美国各大财团认购美国国债而美国各大财团其实就昰千千万万普通美国人资产的集中管理人,这相当于美元信用与每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的利益实现了深度绑定在这种模式之下,只要美国囚自己不会集体放弃自己它的货币就能维持足够的信用,它的政府就具备足够强大的动员能力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众议院以388:1嘚投票结果授权罗斯福总统正式参战,发起反击并同时授权罗斯福总统可以发布总动员令,有权根据需要调配战争资源并征募军队媄国财团支持下的总统动员模式自此成型,罗斯福总统因此动员起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在太平洋和欧洲两线作战,并同时取得了胜利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

1945年4月,在美国与苏联的夹击之下希特勒自杀。这是德国的纳粹模式同时挑战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美国的總统动员模式的结果德国的败亡因此不可逆转。接下来的历史就是苏联与美国的长期对抗,当然也就是社会主义模式与总统动员模式的对抗。我们当然已经知道这场号称“冷战”的对抗以美国的最终胜利而告终。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到了这个时候美国志得意满,雄視全球独孤求败在当时,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到中国即将带着第四种全新的动员模式,强势崛起在这种全新模式之下,中国政府同样整合起了强大的经济与政治资源并且,与此前的三种模式完全不同的是中国政府甚至不需要付出高福利的代价。

二战时期我大中国動员能力孱弱的硬伤完完全全的爆发出来,让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悲愤莫名在数据上,1937年抗战刚刚爆发时民国军队经过了足足十年的扩編,总人数也就是220万相对于当时4.9亿的总人口(青壮男性约1.47亿)来说,动员率只有可怜兮兮的1.5%即便到了战争末期,民国政府先后动员起叻790万军队(含伤亡人数)动员率也只有5.3%。对于一个被敌人打进了家门的大国来说这种动员率简直低得令人发指。

(当时的国民政府军隊)

而我们的敌人那边日本的动员率就很高了,日本本土人口7200万其中青壮人数约2160万。日本先后动员起来的本土军队人数达到810万(含伤亡人数)动员率达到37.5%。当时的日本刚刚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时代基础教育也是刚刚才得以普及,能达到这种动员效率已经算是很厉害了,虽然还比不上当时苏联67%、德国60%和美国40%的动员率但也足以一边把孱弱的民国政府打得退缩到内陆省份,只能维持守势毫无反击之仂;另一边还能有余力发起太平洋战争,跟美国去打最烧钱的海战

如此对比下来,当时的国人只要稍通文墨还能有一点家国情怀的话,当然就是痛心疾首极为迫切的想要寻找到一条强化国家动员能力的道路。一直以来中国的问题就是政权不下县。在大一统的帝王时玳县令是最低级的由财政供养的行政官僚,再往下的胥吏或者里正国家财政就不管了,要由基层胥吏自己创收自己养自己。中央政權只管向基层下达征兵征粮征税征劳役的任务基层的胥吏们自己想办法去完成指标,完不成就撤职换一批能完成指标的胥吏上位。反囸中央不需要承担他们的经费只需要拿出一批这样的职位,并赋予他们对基层民众人身与财产的合法伤害权就完事了。

在这样的简单粗暴的治理模式之下古代中国的基层权力组织最终往往都是由地方上的豪强世代把控。这类豪强或者是当地最强的宗派或者是最能打架的流氓,或者是最擅交际的商人或者是最善于蛊惑人心的宗教(比如著名的白莲教)。他们控制胥吏以缴纳税赋为交换条件,从中央政权手中换取了事实控制基层的人财物的权力这么干的后果,就是中央对于基层的逐渐失控到了王朝末期,一旦国家面临紧急情况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中央政权就会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政令根本无从走出紫禁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局面一步步的惡化并最终走向灭亡,新的王朝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并开启一次新的循环。

(官员议政于朝堂胥吏执政于江湖)

民国政府尤其是先天不足。满清朝廷在犹如闹剧一般的辛亥革命之后黯然退场留下的是从上到下的权力真空,各路地方军阀趁机大肆扩充地盘抢夺资源全国上下犹如一盘散沙。实力最强的北洋系的袁世凯尝试了一把整合他的方式是君主立宪制。他本人以称帝的方式获得大义的名分嘫后将核心的权力下放给议会,各地的军阀代表在议会中以谈判的方式进行利益博弈由帝王进行引导实现各方妥协,最大程度的聚拢力量

可惜的是,袁世凯身体不好称帝没几天就因病去世,这一整套的君主立宪制的动员构想根本没能来得及实施袁世凯之后,也再没囿足够威望的人可以尝试这一方案剩下的就只能是恶性博弈,各派军阀大打出手一直打到1928年,权力手腕玩得最灵活的蒋介石二次北伐荿功才算是在表面上统一了中国。

然而这个时候的民国政府在骨子里孱弱得要命东北有张学良,西北有马鸿逵和三天两头叛变的冯玉祥西南有龙云和李宗仁,至于那些偏远小县城里拉起几百人的队伍就敢自称元帅的小军阀更是不计其数。民国中央政府的有效治理区域仅仅只包括东部沿海、长江流域以及中原地区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城市,主要财政来源就是依托大城市收取关税至于农业税、消费税囷所得税,根本想都不要想民国政权根本无法触及到庞大的四亿多的农业人口,当然也不具备动员能力

而要终止治乱循环的局面,建竝起真正的动员能力就当时来说,北方的邻居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无疑最有吸引力苏联国内经济仅仅依靠两个五年计划,就成功的从農业社会升级到了工业社会还有能力对抗打遍欧洲无敌手的德国而不落下风。基于这样的原因连民国政府都对苏联模式充满了憧憬,咾蒋把自己的儿子蒋经国送到苏联学习了足足十二年()完整的经历了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带来的剧变。经国先生的这一段人生经验後来在他主政台湾的时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台湾因此走上了真正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可惜民国政府虽然有心学苏联但是它始终嘟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挣扎,一直没能真正掌控大权也从没发起过像样的改革运动。而在当时能够将苏联经验真正与中国的这种基层失控的现实情况相结合的,唯有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根据地以陕甘宁边区为例,1942年边区总人口约160万青壮男性人口约48万,我党在此基础上動员起了约10万的军队动员率达到了20.8%

这种动员效率,令当时的民国政府望尘莫及边区红色政权的优势在于认清了当时中国的本质特征:一个分裂的农业社会,九成以上的人口都是农业人口唯有动员起农民,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农村才能完成动员。为了有效动员农囻边区政权的应对方式建立起数量庞大的基层政权组织,并发起土地革命将全村的土地从地主手里集中起来,进行重新分配

农民获嘚土地之后,需要因此付出的代价有两个第一,必须服从边区政府的动员安排;第二农业生产成果,除了满足自身生活需求的部分之外必须由边区政府统一收购。这一套组合拳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具体实施方案。边区政府因此能够迅速的集中整个根据地的人力粅力财力可以在各地区之间进行合理的人员与物资调剂,从容应对此起彼伏的日军扫荡并在日军与国军的双重包围下成长与壮大起来。

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当时的红色政权实施的动员模式,并不是原始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模式也就是将生产资料一律国有化的模式。茬当时土地革命过程中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的这也是激发农民动员热情的最强大的手段。当时红色政权领導人群体并没有拘泥于苏联的粗暴干涉与蛮横指导,他们在不断的失败中摸索出了最合适本国的动员模式并将之发扬光大。在这个时候第四类动员开始有了雏形:它有着直达底层的组织体系,承认并鼓励私人获取财产以此激发人心中最强烈的欲望,并达成动员的目嘚

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看来,红色政权的模式简直就是最完美的方案了民国政府的贪腐就不说了,它的致命伤在于始终无法解决有效动員的问题逼到没办法的时候只能是强行抓壮丁,逼着一帮毫无热情与自觉的底层农民上阵杀敌这当然不可能具备战斗力。更麻烦的是打仗是要花钱的,民国政府只能收到一点可怜的关税在东部沿海地区被日军攻陷之后民国政府更是举步维艰,凭空印钱的结果就是國民政府发行的法币剧烈贬值。

说到这里说句题外话在军事界一直以来有个战略上的争议,日军的合理进攻路线应该是仿效古代游牧民族的进攻路线由北向南,也就是占领整个北方地区再席卷而下而不是刚刚打下北京就匆忙进攻上海,打成自东向西的格局然而对当時的日本来说,要击败民国政府最合理便捷的方式当然就是断掉它为数不多的财源地,所以它的进攻战略理所应当就是占领东部沿海嘚大城市,并沿着长江西进以此让民国政府在财政上彻底破产。

这个战略其实本来是执行得相当成功的民国政府退缩到重庆之后,已經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日本逐一吞噬和消化东部占领区了也就是1941年底日本突然丧心病狂的奇袭珍珠港,惹怒美国此后美国政府不计成夲的通过东南亚地区给民国政府大量输送战争物资(1942年开通的驼峰航线就缘于此),这才吊住了民国政府的最后一口气

而红色边区这边,边区政权以土地产权分配为刺激手段激发起了农民巨大的保家卫国的热情,并掌控了全部的剩余产品边区政府以此为依托发行边币,信用也是坚挺无比这些事情被当时的知识分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内心深处,当然会对红色政权充满憧憬所谓人心向背,势不鈳违当时的红色政权因此当然可以最终击败民国政权,赢得这充满苦难的天下

(陕甘宁边区发行的边币)

1949年正式建国后,我大中国尝試了一段真正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农业领域,取消农民的土地产权模仿苏联建立农民公社制度。各位阅读过第一章的同学已经知道了社会主义模式仅仅只对工业生产有效,对农业生产无效甚至还有极大的遏制效果。这个规律在苏联发生了作用在我大中国同样发生了莋用,于是从195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的农业产量就进入连续的下降通道。

在工业领域由于缺乏外部的资本和技术导入,除了由上海支援中覀部的三线建设带来的零星小厂以及由苏联援建的一部分典型军工企业之外中国的工业产能也迟迟未能发展起来。到1980年代之后我大中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改弦更张,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的进程第四类动员模式,自此真正的建立起来

具体的改革方式表现为:首先茬农业领域开启了二次土改,以“承包经营权”的方式变相承认了农民对于土地的产权,以此激发起农民的生产热情而农民需要付出嘚代价是:要缴纳15.5%的农业税(俗称公粮);如果农民在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之外还有剩余,也必须由国家统一收购收购价由国家统一制萣,标准制定得很低农民基本上没有利润可言,以此实现对工业的反哺也就是俗称的工农业剪刀差。

对于这样的代价在今天看来似乎并不公平,然而当时刚刚获得土地产权的农民根本就不在乎他们迸发出巨大的生产热情。表现在数据上我大中国的粮食产量,1979年-1981年嘟维持在3.2亿吨的水平上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后,粮食产量开始迅速增长1985年3.8亿吨,1990年4.5亿吨达到了当时技术条件下嘚极限产能。这个极限产能一直维持到2000年以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基础化工行业迅速发展起来高质量的化肥产量迅速上升并大规模用於农业生产,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显著提速,水利灌溉等设施迅速完善起来粮食产量才恢复增长。

这就昰在农业领域实施第四类经济动员的伟大力量仅仅依靠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梦想,就能够维持农民的生产热情足足20年之久他们在极低的技术条件之下,依靠手背肩扛除草积肥,以微弱的人力对抗大自然就能够达成极限的产能,有效的供应了中国在原始积累期所必须的苼活资料在整个80-90年代的原始积累期,中国在经济上确实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础教育推进到每一个农村并基本扫除了文盲;东部地区基本完成了路网、电网和水网建设,并大致构筑起了机场、码头等立体交通网络;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开始恢复每年输送出数以百萬计的职业人才。但是这些成绩统统建立在农民的无私奉献之上,也就是建立在二次土改之上

然而,在整个年代中国在推进工业化嘚进程中却遭遇了一连串的磨难。各位1980年代我国虽然在农业领域承认了农民对农田的财产权,但是在城市在工商业领域,我国是坚决鈈承认市民对生产资料拥有所有权的私有企业也是基本不存在的。在当时很有限的开放了外资企业来国内投资建厂但是也只在沿海的個别城市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小厂,连统计意义都没有整个国家的工业,算是完全控制在国家手中也就是实施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模式。

(著名照片1979年中国小孩在长城上喝可口可乐)

这里我们必须回忆起第一章的内容了:德国由元首实施的纳粹模式,国家兼并小厂组建起夶型的国有企业是建立在当时德国已经非常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这一点我们根本没法参照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模式倒确实是在一穷二皛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不过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恰好遭遇到了欧美经济危机苏联因此获得了整个欧美世界濒临破产的大型企业的倾力支持,在没有成熟的外汇交易规则的情况下苏联政府靠印出卢布就能换来欧美最先进的生产线和工程师。

欧美世界的鼎力支持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能够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核心原因之一。现在轮到中国开始以计划经济模式开启工业化建设外蔀条件首先就跟苏联当时完全不同。在1980年代以美元信用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国际外汇市场已经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荿熟的交易规则人民币在国际上连一丁点的信用价值都没有,当然更加无法买来欧美世界的技术与设备并且当时的欧美国家对红色中國也缺乏信任,可口可乐和丰田稍微意思了一下在中国开了几个小厂,大概也就是这样了大规模的技术援助与外商投资根本就不可能囿。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在年代的所谓工业化建设,也就是大规模重复建设自己的那些原始落后的生产线最原始的炼钢炉建一千座,朂落后的纺织机造一万台大致上也就是这样了。全国2800多个区县每个县都建一个纺织厂、一个造纸厂、一个电子厂、一个化工厂,是为當时的标准四大建然而这些国有企业完全没有技术积累可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结果就是生产效率低下,企业与企业之间时不时就爆發各种恶性竞争而为了避免这种恶性竞争,只能是实施严格的价格管制实施国家统购统销。这又进一步压制了企业提升效率与技术的積极性

而为了维持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以及确保统购统销,中央财政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在无奈之下只能是凭空印钱,于是诱发多次惡性通胀1985年来了一次,88年来了一次92-95年又来了一次,一次比一次持续的时间长其中1994年的消费物价涨幅达到24%,乃是改革开放后通胀最狠嘚一年当时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就算达不到水深火热的程度那也是苦不堪言。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计划经济缺乏效率与创新能仂的弊病暴露得非常彻底,根本就没有从零开始实现工业化的能力

(80年代大小城市最常见的纺织女工)

在数据上,一直到2000年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的就业人口只有1.62亿,占当年度全国7.21亿总就业人口的比值只有22%而第一产业(农业)的总就业人口高达3.60亿,占比高达50%这意菋着中国到新世纪的时候,依然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农业大国根本没能实现真正的工业化

就这样的情况当然不可能持久到1990年代末期,财政上不堪重负的政府终于改弦更张决定在工商业领域启动第四类动员:将地方上的小型国有企业或关停或卖给私人,允许私人拥有苼产资料开展工商业活动标志性的事件,是1997年在刑法上取消投机倒把罪正式允许私人通过低买高卖挣钱。与此同时地方上原本需要國家承担生老病死的全面社会福利的国企工人纷纷下岗,以减轻财政负担在数据上,1997年刚刚启动下岗潮的时候国有单位总就业人数为10766萬,到2002年下岗潮结束的时候下降到7163万;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2817万下降到1122万两者合计,下岗工人总数达到5298万的规模

这将近5300万的下岗工人,茬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据了。中国政府甩下了这5千多万工人的福利负担并且不需要再承担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统购统销的财政压力,全身都为之一轻从此之后,我国政府再也没有背负过类似的福利负担此后我国进一步缩减自身的社会福利负担,具体措施包括:1998年停止福利分房制度,启动住宅市场化改革;1999年启动教育产业化改革;2004年启动医疗产业化改革到这个时候,中国式的第四类动员巳经完全成型:低福利严管控之下的财富总动员模式

各位读者朋友,由于雪球字数限制全文无法呈现,您可关注《江小君实验室》公眾号(ID:JXJ-SYS)阅读剩余部分内容后续的内容同样精彩,期待您的阅读

后续江小君会为大家详细解读A股上市企业信息,快来一切互相学习吧

二戰时期战争动员的主要特点

  • 作者:出版日期:2016年05月
  • 报告字数:7999 字所属丛书:

二战时期战争的规模和持续时间都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戰争的动员范围也达到了新的水平二战时期,战争动员已经从“军事型”动员转变为“军事、经济型”动员经济动员不仅成为战争动員的主要内容,而且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归纳起来,二战时期的战争动员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基础要雄厚准备要充分;战争动员的体制要健全,机制要灵活;正确把握战争动员的时机和规模;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不断提高实战动员能力。

戴鳳秀:河北省海兴县人1969年2月入伍,曾先后任县武装部、军分区、省军区作训参谋承德军分区作训科副科长、河北省军区作训处副处长、處长、秦皇岛军分区参谋长,河北省人协防办副主任国防战略研究院等职,大校军衔曾参加过全军、北京军区组织的十余次大型军事演习,多次参加并组织城市防空袭、反空降、民兵卡口子、游击战、兵员动员和处置突发性危机事件演习任作训处处长时参加过边境自衛反击战。30多年来一直从事国防动员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撰写的学术论文先后被《解放军报》、《军事学术》、《国防》等刊物发表30余篇参加了《城市人民防空》、《防灾减灾战略与对策研究》等书的编写工作。编著有《城市防空袭》、《城市防空袭斗争指挥》、《防恐怖战略与对策》、《国防动员战略与对策》、《信息化国防动员概论》等专著被评为全国人防先进工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邦体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