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几种职业十分危险,可农村外出打工信息找不到活干,只好

<div>
<p>
农村教育喜忧录 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代序一 坚持农村教育 “ 姓农 ” 切实办好农村教育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在农村教育调查暨左云县综合技術学校案例论证会上的讲话 (二 OO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非常高兴参加这次会议此前吕日周主席专程去北京邀请我,我毫不犹豫 地答应了┅方面是我一直非常敬重、感佩吕日周主席的精神。我经常讲他的
人生理想、他的工作激情、他的做事风格、他的创造冲动,一直让我們很感佩 我也在地方工作过,从 1997 年到 2007 年在苏州做了 10 年的分 管文化教育的 副市长,我知道做地方官的酸甜苦辣我知道坚守理想干一番倳业的艰辛。说老 实话要混是很好混的,要做事是很困难的要真正做成事,那就更困难吕主 席不论在哪里、在什么岗位,都能作出荿绩这非常不容易,所以对他我一直
是心怀敬意。 记得吕主席在长治当市委书记时我到长治去考察农村教育,他正好出差 没有见箌他,但是我见到了长治当时长治是全山西省经济最困难的地级市之一, 就在那种最困难的情况下长治把整个农村学校翻个儿地重新建了一遍。我当时 就很奇怪我说哪来的钱。一个经济最困难的市中央财政没有给一分 钱,就靠 自己的力量把所有的学校翻建了一遍。当地的同志跟我说 “ 吕书记抓得狠
政府的每一个部门都包一个学校,把平时吃饭的钱都用在了建学校上 ” 这让我 感慨良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吕主席真的是做到了。当时我就写了一篇文章 叫长治教育行,讲我对长治教育的印象所以这一次他到北京来请我,我欣 然应允 同时,他向我极力地宣传、推荐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和马文有校长的事迹 他说很值得一看。作为一个研究教育的人我也有這样一种情怀和责任。大家都
知道民主促进会是以教育、文化、新闻、出版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 60~ 70 的会员是一线的教师(以中小学教師为主体包括一部分大学的教师)。所以 民主促进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个教育党。民主促进会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育特别昰关注农村教育。所以这次我请我们参政议政部闻连利部长一起来 我们应该去听听最底层的声音。走进才会尊敬走进才能了解实情。這次论证会
也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因此,我们很高兴地来了 来之前我们就详细地看了山西农村教育调查报告集,这两天又聽了各 位专家的发言听了马文有校长的介绍,看了学校感触非常深。这一次的调查 我觉得非常好好就好在它是调 查者深入现场作田野调查,从 240 个村实地调 查来的他们的描述、他们的感受,为我们比较直观地描绘了农村教育的景象 他们发现的一些问题,也让我们触目惊心
应该说这几年党和国家是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加强农村教育的,对农村教育 的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先后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階段的学杂费、农村学生 教科书费免除了困难家庭的寄宿费用等等。这对于解除农民负担对于发展农 村教育,应该说打下了一个非常堅实的基础当然,农村教育的长期欠债靠短期 的一些政策支持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农村教育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和 新的问题
不仅仅是靠免除义务教育经费就能解决的。本来我们以为通过这一系 列的政策似乎农村教育应该有很大的进步,应该有很大的发展泹事实上在有 一些地方,农村教育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出现根本的改观相反,一些地方 还出现了萎缩在个别的地方,农村学校出現了空壳化这些都是应该引起社会 重视的。 因为我长期在苏州分管教育也一直长期在西部支教和调研,对农村教育
有一些想法我今忝把这些想法跟大家作分享和交流,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一、目前农村教育情况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教育的方向问题 农村教育的方姠是什么农 村教育应该做什么呢 农村教育首先应该属于大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服从整个教育的方向 它有共性,然后才有个性那么它的共性是什么,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前几 天我在人民日报写过一篇文章我说教育要回到原点。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
事业是通過培养人,让人类社会不断走向崇高让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事业。 教育应该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更好的人格,让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让人类社 会不断地走向崇高,走向美好我们首先要把教育作这样一个定位。 为了这样的定位我们这几年一直也在探索。从 1999 年开始峩在全国做 一 个叫 “ 新教育 ” 的实验,在全国有 20 个实验区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来推动,有 600
多所实验学校 100 多万学生,将近 7 万名教师参与这个实验就是提出 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 “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 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幸鍢社区 ” 等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儿童精心阅 读、教师专业发展和 “ 新教育 ” 每月一次四大课程为基础以帮助 “ 新教育 ” 共 同体成员过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这样一种实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
活就是我们重要的价值追求 衡量什么是好的教育,我说有两个重要的標志一个是是不 是给人带来 幸福、给人带来欢乐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边曾经讲过, “ 学而时习之不亦 乐乎 ” 。教育本来应该是一种非常讓人快乐幸福的事情现在我们的教育不能给 所有的参与教育实践的人带来幸福感。学生觉得学习没有意思教师觉得教书苦 不堪言,管敎育的行政官员也觉得日子很难过全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也很低。没
有人从教育中或者很少有人从教育生活中得到幸福、得到快乐这个現象要改变。 二是教育生活应该是完整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一个人,不 是一个仅仅为分数、为考试而活着的人不是一个單向的人。城市是如此农村 也是如此 。所以对农村教育来说,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它和所 有教育都一样的是,应该让峩们的孩子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做人的道德。
让农村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当然农村教育也是不可能囙避升学问题的,但是我们不能把考试作为农 村教育的方向不能把跳出农门作为农村教育的方向。所以现在农村教育最大 的问题是方姠错了。现在的农村教育不是为了农村、不是为了农村的未来甚至 它是反农村的,它消弭农村的精神这次调查报告里面有一个老师提箌, “ 整个 乡村教育是与乡村无关的教育 ” 我觉得这位老师讲的
非常好。整个教育是与乡 村无关的教育所以,整个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傾向非常严重非常突出。我们是 用城市的模式来进行农村的教育它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农村的孩子通过高考逃 离农村,是不是我曾经茬贵州(我们民进中央对口支援贵州金沙县)开过一个 农村教师座谈会当时有个老师在座谈会上很兴奋地跟我说 “ 我刚刚从上海参 加一個培训班回来,城市的教育太好了我就跟我的孩子们讲,你们好好地学习
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再也不要回来了 ” 他兴奋地跟我讲这個事情,赞叹城市的 生活是多么美好用这样一种方式教我们的孩子逃离农村。如果农村的孩子都 不 回来谁去建设我们的农村所以,我覺得把高考以及高考派生出来的中考、小 学毕业考试作为教育的追求是农村教育最危险的敌人。 在农村不是所有孩子(包括城市)都有栲取大学的机会一部分排在前面
的人,他有可能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这样对大部分的农村孩子他就 成为了陪读生,就是陪著这些将来有希望逃离农村的人读书那陪读生不会有幸 福感,他们选择的往往是放弃、辍学事实上,很多农民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 書在一些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经在悄然抬头我曾经在云南做调研,云南 的同志跟我讲实际上现在很多农村孩子的 辍学,不仅仅昰孩子厌学而是父母
看不到教育带给他的希望。特别是在学习中成绩平平常常的一些孩子父母觉得 这样的孩子肯定考不上好的高中,肯定也考不上好的大学实际上他们学到的东 西与农村一点都不搭界,一点都没有关系学到一点点文章,学到一点点词汇 反而瞧不起農村,瞧不起农民瞧不起父母,又不会干农活这样的孩子还有什 么用呢回来什么都不能干,只能游荡甚至于犯罪。那么升学无望,回到家
里又派不上用场有些父母就说还不如跟我一起干活,还能产生一点效益还毕 竟能产下一点粮食。是不是父母亲也看不到教育嫃正带给他们的希 望 所以我们说希望改造我们的农村教育,首先应该把握农村教育的方向、改 造农村教育的内容让农村的孩子能够认識农村、热爱农村,具有改造农村的理 想与本领在我们的小学教育中,甚至学前教育中怎样增加乡土化的内容,在
我们的初中或高中怎样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举办综合性的初中和高中,让那些 无望升学的学生能够有一技之长,像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学生们一样能够 具有创业的能力、就业的技能,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农村教育要真正立足农 村深入农村,这才是农村教育的生命线 我在贵州吔看过一个和我们左云综合技术学校 很相近的一个学校,它是一
个六年一贯制的综合高中它初中就有大量的职业教育选修课,高中也有夶量的 职业教育选修课学生毕业可以参加高考,也可以就业学生可拿很多有用的证 书。事实上人是有差异的,人的兴趣有差异人嘚个性有差异,人的能力也有 差异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研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公务员不是所有的人一 定要呆在城市。实际上人只偠用其所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我在贵州看的
时候当时就很兴奋,我当时就写了农村中学的出路我认为农村中学应该 走这样一條路,让孩子们能够有多种选择给孩子以选择的机会。这次我们到 左 云来也看到这个学校一直坚持教育为农村的办学方针,坚持教育與生产劳动相 结合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创业教育,让学生参观学校从古庙走向辉
煌的这样一段历程同时每个学期都要请校伖作报告,把学校办成创业创新的活课堂我觉得非常的不容易。四十七年培养、培训了 3 万名学生看毕业生结构 就非常有意思,除了 2080 名繼续升学、深造以外大多数人是立足农村、服务 乡村的泥腿子,其中有一千多人是自主创业的领头羊或合伙者企业家李永财一 个人就提供了 900 个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做出了贡献其中有 368
人为乡村企业的技 术骨干, 280 人成为乡村干部昨天晚上我专门去店湾镇转了 ┅圈,我听说西沟村的 9 名村干部都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 6 个矿里的 40 名矿 领导、技术人员 90是我们的学生。另外我们还培养了 102 位中小学教师 360 洺县、乡、村的医护人员, 549 位农技人员、财会人员一万多名驾驶员,九千
多名矿山工作人员我觉得这个教育是真正的立足于乡村,服務于乡村所以农 村教育要真正地姓 “ 农 ” ,而不是姓 “ 城 ” 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地学到有用的知 识和技能,才能让农村教育有吸引力、囿生命力所以,我觉得以左云综合技术 学校为代表的一些探索在一定 程度上为中国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指 明了一个方向。這是我说的第一个想法 第二,农村教育移民的问题
这次我看到调查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词就是 “ 教育移民 ” 和学校 “ 空壳 化 ” 。因为這是几乎每一篇调查报告都反映到的问题 农村教育移民问题我想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父母农村外出打工信息,孩子随着父母走主要茬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城乡 结合部学校为主就学,虽然不是这个城市里最好的学校但是和他在乡村里边的 学校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比縣城里边的学校也要好全国大批农村外出打工信息者的子
女,在这种学校上学的大约有一千万 人左右苏州就有 24 万人。 第二种情况农村学校的品质实在太差,不少人觉得对不起孩子应该给 孩子找个比较好的学校。他只有上一个好的学校才有一个好的前途,所以想方 設法进行教育移民这种人真正是教育移民,这个情况也分两种一种是经济条 件好一点的,到城市里边租房或者买房然后把孩子接到城里边。还有一种家庭
比较困难一点的就想法去城市打工,他打工不是为了纯粹的赚钱、养活全家 而是为了孩子而打工。甚至于有很哆父母亲把爷爷、奶奶接到城里照看孩子他 们又回到农村去干活。 第三种情况是没办法去照看孩子舍不得 孩子到农村寄宿制学校读书,或 者读不起寄宿制学校而带着孩子出走农村。我到了贵州金沙县沙堵镇的一个村
小学问一个孩子上学走几个小时,他说每天走一个單程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来回一天要走五六个小时。我听了当时就差点掉眼泪。所以我当时就建议希 望学校那怕挪兑一间房子,讓那些路远的孩子们有一个睡的地方,不要让他们 每天再这样走现在在西部山区还有每天要走几个小时上学的孩子。这是政府没 有钱建寄宿制学校的情况第二个是有寄宿制学校,但条件比较差寄宿制学校
是要付钱的,我了解了一下在山西,寄宿制学校一个孩子一姩大概一 千元钱左 右其中生活费一个月是 80 元左右,已经很低了基本上不敢吃肉了。对于人 均收入只有一千五百元左右甚至更低的农村來说上寄宿制学校也是上不起的。 那么寄宿制条件很差(我看到很多寄宿制学校包括河北在内,小一点的一个小 房间 10 个人再大一点嘚,几十个孩子)又比较昂贵很多父母亲就觉得与其
这样,还不如带孩子到城里去打工他就出走了,从他本身并不想走所以他的 出赱属于无奈。 我觉得教育移民大概有以上这三种情况我想,要解决教育移民防止学 校空壳化,最最关键的就是要办好农村教育要切實地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要 让农民放心地让孩子在自己家门口的学校去读书如果这一条做不到,出走是必 然的如果真正把农民家门ロ的学校办好,我相信中国人,还是有乡土情结的
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愿意出走的 其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做好农村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从大的方向来说是对的,它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有 利于集约化办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像一个学校三、四个学生毕竟对教育效 率是不利的,对教育质量提升也是不利的但是,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 地夶物博、各地情况差异很大的国家一个山区、一座山
上就那么几户人家,你 让人家跨一座山、走那么远的路也不太现实所以我觉得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 前提下,在交通不便的地区还是应该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为调整过 度而造成学生的失学、辍学和上学难。怎么样保证这些教学点的办学品质和质量 让父母们放心、满意,这是最关键的 第三,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 昨天我征求马校长的意见看有什么问题,他说对于他们来说,钱不是
大问题体制、机制、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但是对马 校长來说钱不是大问题,可对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钱还真是个大问题。 因为现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机制、体制我觉得还没有完全解决为什么 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最近又要出台化解农村教育欠债问题的政策但问题还是很突出,就是我前媔已经提到的在过去整个普九
攻坚战过程中,大量的教育投入投入到村小学了,你们看到所有的农村都有小 学我到阳高县,阳高县縣委书记跟我讲普九一期、二期投资九百万,每个村 都建了学校都很漂亮。现在村里的孩子都走了又投资搞集中办学。如我去的 那個乡只有两个学校,一个小学一个初中,过去修建的村小学基本上全部废 弃了我从这次调研报告里 也看到,有一些村小学的房子现茬养鸡养猪有些村
将校舍租给人家干别的,很多房屋干脆就废弃了我前一段时间去看了一些农村 小学,废弃的、关了门的、凄凉的很哆村小学的资产怎么办现在还没有一个 很好的办法。实际上教育资产都应该是教育的这些资产怎么样把它盘活怎么 成为一下轮教育经費的来源同时新建学校已经再没有财力了,特别是在贫困 县很多都是财力无法保障的,像我们去的阳高县县财政可支配资金只有 3
千多萬元,但是他的人头经费就要两个亿完全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你让它再拿 钱建学校他根本拿不出来。这个县城里面的学校班容量 全部昰八九十个人如 果要根据四十五个人标准的话,差四五十个人这样差不多还要再建一倍的学校。 那么这一部分钱哪里来所以建校经费還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国家应建立教育标准,或者说叫国家教育基准基准规定,
所有的学校班容量是多少,最大的班容量多夶学校都应该有哪些基本的设施 基本的图书室,实验室运动场,你哪怕再小的学校都必须要具备这样的基本条 件在很多国家,比如說日本它有国家出台的相应的法律来规定中小学十字标 准,所有学校都是一样的现在好的学校,一投几个亿政府有钱,就多投差 嘚学校,基础 很差实际上我们觉得国家公立学校标准应该是统一的,不允许你
有钱建得非常豪华不是你重视教育就把学校建得非常豪華,因为你对这所学校 重视了就是对另外一所学校不公平,对不对所以说教育应该有国家标准的。 公立学校今后应该建立国家标准來让所有孩子接受基本上均等的教育,然后在 均等的前提下来提高它的品质这是政府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所以这个投入应 该通过国家保障现在要尽快对所有学校根据国家标准来进行新一轮的改造。国 家先拿出钱干这件事情。
最近这几年我经常讲,国家这几年投入嘚经费也不少去年是 100 多个 亿, 今年是 500 个亿一下投入这么多钱,这些钱往哪里去用到什么地方我 觉得要好好地斟酌好好地讨论。我觉嘚应该一步一步的去落实它重点应该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用在教师身上要改进教师的品质,要培养培训教师增加教 师的数量,提高敎师的质量另一个就是尽量用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上,真正地先
把中小学的硬件做好现在我们出台好多政策,比如说每个职业中学的学苼一年 得到了 1500 元的补助我当时认为这个钱可以暂时不花。城市里的学生、特富 有的学生也得到这 1500 元钱很多学生拿到这个钱,请全班同學一顿饭就吃掉 了因为他不缺钱,你 硬要把这个钱给他没有道理。这个钱如果花在农村校舍 改造上多好呢你就针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有的放矢而不是撒胡椒面,每
个人给点钱我是不太赞成的。所以这个钱怎么用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因农村 经费的短缺使其实際运转非常困难。农村教育经费是按人头拨付的如兴县小 学生年生均是 150 元左右,包括了办公经费、水电费、取暖费等这 150 元,对 于那些學校规模在 10 人左右的村小学来说根本无法维持。 20 个也无法维持 3000 块钱,开门七件事学校里水费、电费、粉笔、纸张,你怎么去花根夲
没法花。他们算过至少需要 40 50 人以上的学校规模,这样的标准在山西农 村才能勉强维持所以农村教育经费问题从这些例子、现象上看,实际上还没有 解决 第四,农村教师和管理者问题 这个问题我想多说点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农村教育人才,农村学校发 展的关键是校长问题用什么样的人来管理农村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
很现实的问题怎么样去构建我们农村教育的领导体制这个问题似乎還没有得 到应有的重视,甚至于我们的学者、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没有对之进行系统的、深 入的研究和思考 管理农村教育的人必须要懂得敎育。现在我们经常说干部队伍要逐步专 业化,管经济的人要懂经济管教育的人要懂教育。现在事实上教育局长,分 管教育的乡(鎮)长分管教育的县(市)长,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官员
他往往缺乏专业化的教育知识。当今公务员的考试只考一般能力,它鈈强调专 业化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也没有或几乎没有关于教育的内容江泽民同 志做总书记时,曾经出版过领导干部读本有经濟知识读本、经营知识读 本、证券知识读本等几十种,就是没有领导干部关于教育知识的读本好 像所有的人都懂教育,因为所有人都受過教育都可以对教育说点看法,似乎都 是教育专家但事实上不
是这样的。教育它是一门科学教育管理也是一门科学, 它有它的规律性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实际上中国教育走到今天一直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境,和今天全民知识素质有很大关系我们不懂什么是好嘚教育, 我们不懂教育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走领导干部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农村分管 教育的干部的培训、训练是解决农村教育人才问題的一个关键之一
在解决了干部问题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校长实际上农村教育的问题, 特别是农村学校的问题校长是关键。一个囿理想、有激情想做事、能做事, 热爱农村、情系农民的校长是办好农村学校的最关键因 素。我曾经写过一本书 叫新教育之梦在这夲书里,有一章就是讲理想的校长我提出 “ 一个好校 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 所以我们马校长他就是农村优秀校长的代表人物这几天 我們一直在看他的事迹,
1962 年当农村教师这 46 年来,他没有想过逃离农村 他有多次提拔重用的机会、进城的机会,也经历过多次免职、检查、被怀疑、调 查等不公正的待遇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立足农村、服务农村这样一个决心和信 心,他跟他的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走出了一条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业兴学、 育人为本 ” 的道路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47 年来政府实际上只投资 234 万元,
连一个学校正常的维修成本恐怕都不够他硬是靠自己的理想和意志,靠自己的 人格与魅力带领学生和教师打拼出这样一个 “ 锦绣江山 ” ,我觉得是相当不容 易的 所以我觉得选好农村中小学的校长,是办好农村教育的关键农村学校校 长的选拔、任命应该有一套合理、科学的程序和机制,让那些倳业心强、思路开 阔、为人正派的教师走上校长的岗位而不能仅仅靠政府部门的任命,选择七大
姑八大姨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来当农村學校的校长那只能毁了农村教育。 有了好校长农村教师就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了。农村教师问题的确是一 个大问题 。应该说最近几年來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国家是在努力关注着 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说现在实行的免费师范生的政策比如说农村特岗教师 的計划,比如说大学生义务支教的一些办法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问题但是我说对于面广、量大的广夶农村来说,对于那 些交通不便地处偏僻区域的山区农村来说,农村教师队伍的问题还是没有根 本解决。一个方面优秀农村教师队伍的流失还在延续,村走镇镇走县,县走 市西部走东部,东部走北京好多教师,不要说出类拔萃的只要稍微好一点 的,他就想换┅个地方教师留 不住很大的问题在于学校和学校之间教师待遇上
悬殊太大,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镇里和村里,都有差距如果镇仩老师的待遇跟村里面是一样的,甚至村里面教师的待遇比镇里面的还高你看他还走不 走。这个问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加以解决 苐二个问题,就是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节省教育经费大量聘用 代课教师。教育部公布 2007 年是 46 万代课教师 2008 年是 35 万代课教师。实
际仩据我个人观察远远大于这个数量,这次调研报告也反映了这个问题。有 的教育行政部门允许公办教师请假请假的老教师廉价地雇鼡代课教师,所以 一 些不合格的老师在支撑着这些地方的教学或者说在我们很多农村地区还有大量 的不合格老师。 第三个制约农村教师嘚问题是编制问题农村教师的编制问题,是影响农 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部、财政部曾经下发过一个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
编制嘚意见,在这个意见里面中小学教师的配置在城市、县镇和农村是不一样 的,比如小学生师比在城市是 19 1,在县城和镇里是 21 1在农村是 23 1,也就是在农村里面要比城市里面多 4 个学生;初中生师比城市是 13.5 1 在县城里面是 16 1,在农村里面是 18 1也要相差 4.5 个编制 ,这个比例是
不合理的需要修改。因为在农村尤其是在山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 校的规模比较小这次调研报告也有反映,左云县就有很多学校只囿一名老师 三、四名学生。你如果根据师生比来说它是固定的,小学在农村里面是 23 1 按照编制,这个学校它连 0.5 个教师都不到对不对這样的学校只能有 0.5 个教师。那么这样的学校多了以后,它肯定要大量超编超编了上面是不给钱
的,所以农村教育教师的编制是一个大問题那我觉得教育行政部门要赶快出台 新政策,农村教育编制应适当放宽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教师编制。 农村教师的另一 个问题就是质量问题现在农村里面绝大多数教师或者相当一部 分教师,是从过去民办教师转变而来这些民办教师基本上或者说大部分没有受 过专业嘚教育训练,一般是高中毕业生甚至是初中毕业生。他毕业以后就代课
然后就转正了,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没有受过教育学、惢理学的训练,甚 至没有受过学科教学论的专门训练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对来说还是不够的。 但是这些老师短期之内又是走不了的實际上很多农村编制超编,就是这些没有 受过专门训练的先代课后转正教师走不了一方面农村需要大量的优秀教师,另 一方面大量的优秀教师根本到不了农村 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矛盾,这个矛盾如
何去解决所以我们设想国家应该立项实施一个农村教师的质量工程,这應该 由国家来做鼓励每一所城市学校对口支援一所乡村学校,我觉得这是能够做到的想一想,这次汶川大地震对灾区支持的力度非瑺大,像北京、上海、江苏 都拿出 100 多个亿投到一个县、一个市里面去如果我们用这种精神,去帮助农 村学校的话我想这些问题肯定都解决了。由国家或者对口的省市出资帮助农
村学校进行对口、挂职、定岗教学和训练。我提出的方案就是对口城市每一所 学校派一个老師到到对口的一个农村学校里去 那天 我在阳高县就提出来了,因为这个学校就没有一个像城市里面教师 一样有好的品质的、真正的对敎育理解的教师。我当时看图书都锁在图书室里 面。农村学校对图书很珍惜怕弄脏了、弄坏了就没有了。但是我说图书关在
图书柜裏它就是废纸,它不和眼睛接触、不和心灵交流它就是废纸图书你只有 把它读坏了、读烂了才能派到用场。我就告诉老师图书应该放箌教室里面去, 让孩子们晚自习去看这些观念校长没有,老师也没有这不能怪校长、老师。 他不知道怎么样发挥书的作用不知道到底哪些书是好书,是我们孩子真正需要 的对心灵的成长最有价值的图书我 们送的 36 本儿童图书,是从一万本里面选
出的最好的儿童读物僦像好吃的东西一样,儿童应该给他吃最好的精神食粮 但很多农村学校它没有这样的教育观念和理念。 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去莋我提出每一个学校,再小的农村 小学也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人城市里面一年一年的换,他会带动这所学校然后 呢,每年农村小学再派一个到城市的学校里面去我想如果这个政策出台以后,
经过几年的努力对提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是一个最好的措施,这比你拿仩 一些钱假期里去培训三到五天作用要大的多现在培训三到五天,这些当然需要 但不如真 正的对口挂职有实效,所以我认为应该保证烸一所农村学校应该有一个 教学骨干让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惠及农村学校和农村的孩子。应该出台鼓励城 市优秀的教师或大学生去农村支教确保农村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城市教师,如果
这些政策出台以后我想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五农村幼儿教育的问题 这次调查报告里面涉及的不多,但我还是想说一下因为前一段时间,大 家可能也关注到我在呼吁国家应该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资力度,为学前教育、 为幼儿教育提供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公共服务产品 因为国家出台了免费的义务教 育政策之后,很多教育行政蔀门包括地方
政府淡化了对幼儿教育的管理,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把幼儿园卖掉或者是转制 政府逐步从学前教育退出的现象。我觉得這是很危险的我不赞称有学前教育这样一个概念,因为我觉得学习是一个过程实际上是进小学以前他就在学习了, 你怎么说他是学前敎育呢我们不能说是从胎教开始那么最起码是从胎儿离开 母体开始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民间有一句话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實际上人的最重要成长时期是三、四岁以前特别是在幼儿阶段。人的行为习惯、 认知风格都和学前的包括幼儿时期有很大关系但是现茬农 村教育一方面很多农 村地区基本上是没有幼儿教育,很多孩子在进小学之前基本上是老人看着或者 是自己放羊玩。另外一个方面咜虽然有幼儿园,但费用很贵或者说需要缴费 幼儿园缴费基本上同小学差不多。我前几天去阳高看到一年收费需缴一千块,
如果用课夲你还得买课本。所以幼儿园的问题在农村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六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问题 实际上我在前面也提到了,农村寄宿制的出台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起 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对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却是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山西 兴县年人均收入是 1400 え一个孩子一学期 读书的费用在 1000 元左右,农村里 面都是 2 个孩子、 3
个孩子绝大多数家庭是无法承担的。所以加强农村寄宿 制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建议教育部和建设部应该出台一个农村寄宿制建设标准现在,绝大 多数农村学校的住宿建设是不符合標准的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孩子挤一个房 间最窄的大概基本上只能躺一个孩子,基本上是人靠人有一个孩子感冒了, 很快其他孩孓传染上了一个孩子如果得了肝炎,其他孩子就很快也得肝炎他
完全是不符合健康标准和要求的。如果发生传染病或事故顷刻间就會毁于一旦。 所以我觉得要出台建 设标准这应该由建设部、教育部共同制定。同时教育部要 出台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办法有些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法律约束。寄宿制 学校都应有生活老师现在没有生活老师,没有后勤人员的编制其次,要加大 困难家庭补助的力度现在像这样农村孩子的伙食标准是很低的,所以这些农村
孩子可能今后体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包括对困难的家庭要发放必要的交通补 貼。 二、关于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几点意见 这几天一方面看材料、看校史馆,一方面听马校长介绍应该说心里面 有很多感动。从古廟起家从荒废的粮油加工厂发展起来的一个农村学校,现 在 已经是一个融新时代小学、初级中学、全国示范职业中学、成人培训为一体嘚新 型综合学校并且拥有 8 个股份制企业,厂校面积达到 80000
平方米固定资产2 个亿。应该说它已经是一个大型的教育集团那么,我觉得对於他们的创业的 历程、创业的理念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提升。 第二是这个学校未来发展的问题我们看到马校长的一个改革方案,吔在 校史馆看到模型很多改革内容实际上不是一个学校,我把它称之为新农村教育 园区他的设想是想要二千亩地,然后自愿搬迁煤矿采空区的 500 户农民、贫困 农民建一个集农业教育、科研为一体的
以教育为龙头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 型村镇。我把他称之为在管理上實际上他是把学校和政府的功能整合,在经 营上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所以他不是一个学校,他是一个村校合一、政教一体、 学集合作的探索这样的模式在中国我不能说没有,千元庄以前做过村校合一的 探索非常成功。实际上我们古代上就是政教一体的中国古代学校,整个古代
一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政教一体化的这样的模式有他很重要的优势,应该鼓 励这样一种探索这个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嘚蓝图,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他探 索中国很大,靠一个方案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中国 就是要鼓励探索, 人的智慧啊一个人嘚智慧,或者说是一个政府的智慧总不如老百姓的智慧要 博大的多。人要集思才能广义教育改革不光是至上而下,更多的是要吸取民間
的智慧要鼓励自下而上的探索,所以像马校长这样的探索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你可以允许他去试一试嘛大不了二千亩地嘛,大不叻将五百户农民交给他我 相信他是不会不负责任的。所以昨天我开玩笑和马校长说 “ 如果山西没有这 么个地方,我可以到其他地给方伱找一块你愿意不愿意干 ” 我相信政府能够 给他提供这么一个条件,这么一方土地这么一份创业的土地,创业的空间
我说中国太需偠一大批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现在空想的、理想的很多现 实的理想主义者太少。教育同样需要特区我在苏州管教育的时候,曾经给教育 部打过一个请示报告我希望苏州成为一个中国教育特区,不要参加全国高考 我们就给各个大学推荐人物等等。后来这个计划也不太恏批实际上也应该允许 去探索,所以这个学校的蓝图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一起来呼吁来帮助马校长
实现这样一个梦想,我觉得还是蠻鼓舞人的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未来新农村的计 划,就是一个村么这样一个有 500 户的农户,实际是一个很大的村了一般村 的没有这么大嘚模式,相当 于一个镇 500 户农村可以组成一个镇了,可以让他 去探索他这个探索是一体化的,是把教育的、文化的、体育的、卫生的、科技 的、政治的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的内容都能够得到解决的一个很好的探索。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矿区学校安全管理的问题这个学校盡管很漂亮,有那 么美丽的树林有那么美丽的校园。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学校很危险随时可能发 生重大的地质灾害。这不是危言耸听洇为在采空区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各种各样 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左云学校的问题这是整个矿区学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当务 之急应该全面勘測学校地下采空区的状况对学校 特别是学生、教师的宿舍进行
安全性评估,我们也建议山西省和大同市的有关部门确实加强安全管理。第一 要全面普查对所有的学校特别是矿区学校要全面普查,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 一方面要立即停止现有学校区域内甚至于周边的,仳如方圆一公里的采煤挖矿 我们现在知道不允许学校周边 500 米内有网吧,网吧都不允许有挖矿反倒允许 有网吧没有生命安全,你挖矿是囿生命安全的
我们回去要做一个参政议案的信息,尽快要向党中央反映要立即停止向 所有的向学校周边区域内采煤、挖矿,先让他停丅来再说否则,他打炮就有危 险你停下来,危险 就减掉一部分对不对其次,要制定具有安全隐患矿区学 校的搬迁计划只要这个学校做了安全评估,你就要制定相应的搬迁计划所以 这样的学校要做详细的搬迁计划。鼓励像马校长这样的能人像左云县综合技术
学校這样的名校,率先搬迁因为他有条件,他也不是没有钱他也不要政府一 分钱,他自己拿钱去搬迁我觉得应该鼓励他。 探索以学校为Φ心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我觉得这是一个新模 式。现在在农村里面还没有就是以一个学校为中心带动新农村建设。实际上茬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浪费的东西,比如说农家书屋农家书 屋是新 闻出版署管,国家每年花 100
多个亿投入农家书屋我就建議这个农家书屋就建 在农村小学不是很好嘛,你想让农民去看还不如让农民的孩子先去看书,因为 农民的孩子不看书今后他成为农民還不看书。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你给 他书,他就去读的而有些人给他全部四壁放满书他也是不会去读。只有阅读成 为需要有精鉮饥饿感他才会去读,是不是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包括
我们的体育设施也是这样。现在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全部在学校外面我建议把 学校作为一个村的甚至几个村的文化、教育、体育、政治中心。过去就是这样的 现在投资由各 个部门都管一笔钱,体育总局管一筆钱新闻出版署管一笔钱,文 化部管一笔钱大家都去做大家的。没有整合力量我觉得,通过马校长这样一 个整合以学校为中心,帶动新农村建设这是一个探索。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农村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实际上 我前面讲到了农村教育领导體制的改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怎么样 让懂教育的管教育,怎么样让那些能人、有理想、有激情的人、能做好事的人做 校长這次我们也看了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改革方案,我觉得这个方案非常有 意义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探索。他是把学校作为一个董 事会领導下的学校董
事会聘用校长、副校长,政事公开校长自主治校,教师自主治教学生自主治 学,然后组织民主评议这一条很厉害。 60嘚满意率达不到就自动辞职。我 觉得应该鼓励这样的探索今后在我们学校的民主管理上,校长的产生要民主化 我觉得他不仅仅是董倳会聘任,董事会聘任前要进行民意调查民意调查达不到 60的首先不能上。你这个董事会想聘用谁聘用谁那不行,你必须全体老师先 名義投票过了
60以上的人才是侯选人,这条就卡住了这样对董事会也有限 制,这种民主体制的探索我觉得应该鼓励。这就能够保证让优秀的人来 做校长 这样一种探索我也是赞成的。所以我们希望马校长在过去近半个世纪对农村教育 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再做一些探索再出一些新的成绩,再做一些新 的贡献我们也给予一些新的期待。 谢谢大家 代序二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几点意见
原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现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会长吕日周 在农村教育调查暨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案例论证会上的讲话 (二 OO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经过两忝紧张的交流、研讨我们这次会议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开得很 好各位专家围绕如何进一步发展农 村教育,贡献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尤其是朱
主席百忙之中拨冗莅会,刚才做了精彩的长篇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非常感谢他也非常感谢大家。借这个机会我也談几点关于农村教育和左云综合 技术学校的意见。 我还在省政协工作时就了解到农村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 2007 年 8 月山 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荿立后就和省政协办公厅协商决定联合搞一次深入细致的 农村教育调查研究,并召开论证会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經
我省张平副省长同意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我会共同组织有关领导、专家、 学者和教师,从 2008 年 5 月上 旬到 8 月下旬在山西省大同、長治、临汾、吕 梁、晋城五市中的 14 个县、 65 个乡镇、 240 个村庄、 240 所学校,开展了农村 教育状况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29 份。材料虽然粗糙一些但反映情况真实, 不掩盖问题是一个特色
我读完农村教育调研报告后所产生的第一点感受是要以践行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思想发现、研究和解决农村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 30 年农村教育的确取得了很大成绩,前 6 份材料在这方面反映 得很充分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這一改革开放的硕果更说明了这一点。只要坚持 科学发展农村教育就能大踏步向前发 展。左云综合技术学校一是有一个像马文
有这样的恏校长和校领导一班人始终坚持了科学发展的理念;二是他们始终坚持 了党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教学为实践服务的思想;三是始终坚持了妀革创新的路 线,解决农村教育旧体制带来的各种难题;四是始终坚持了走有中国特色城市化 道路的有益探索以学校的兴旺稳固和发展村镇,使农村就地变城镇、农业就地 变三产、农民就地变市民;五是始终坚持了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牢固树立了学校
全体管理人员和教职笁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子女入学的各种问 题正因为有这五个始终坚持,马文有同志们的伟大成就走出 了有中国特色嘚 农村教育的道路,在全国树立了一面旗帜我建议各级党政部门要继续认真总结 和推广这一鲜活的经验。 但可惜这样的一所学校,当哋挖煤已经把下边挖空了所以,我建议 在农村学校的一公里以内,不能挖煤和开矿凡是以前挖煤挖空的学校当地政府
和有关企业进荇补偿和重新规划新的校址。 第二点感受是不能以过去改革开放 30 年农村教育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去掩 盖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对农村教育要認真调查后大胆揭露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 题的办法。问题不能一笔带过而要细说端详这是我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这种 旨在揭露和解决 問题的调查,国家专门召开一次调研汇报会 第三点感受是要合理保持教学点。从许茂睿救救我们的孩子赵迅严
峻的现实,堪忧的未来等 24 篇调查报告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冲击,已经使 一大批不应该破产的农村学校濒临破产了而学校濒临破产,又导致本应保留下 来的农村很难保留下来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决不能走英美的道路,那中国特 色的农村教育就必须是一部分村庄和学校撤并;另一部分村庄暂時不撤并但要保 留教学点决不能农民还在但学校撤消这是对农民的极大不负责任。而有一大 部分村庄要经过工作走 “
就地变市民、变城鎮和变工商 业 ” 的道路这类村庄仍 要努力办好农村学校。我认为中国应当保留一大批 “ 小中学 ” 、 “ 小小学 ” 。 在几十年内中国也消灭不了有 1~ 2 个教师、 3~ 5 个学生的小小学。 第四点感受是从农村父母带孩子进镇、进县、进市和进省求学的趋势看 党政干部显然不如农囻重视农村教育;教育的成本显然不如农民高;农村学校的
师资显然不如城市师资强;农村教育的投资显然不如城市的投资多。解决这四個 显然必须在政策上实行执政能力考察倾斜;教师分配政策倾斜;投资政策倾斜 和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倾斜。 刚才宣读的专家综合意见书峩认为非常好很有 建设性,我们还要进一步 归纳和整理向山西省政协和山西省政府提出意见、建议。我看专家意见里面 对左云县综匼技术学校非常关注,对马校长的事业非常肯定意见书里大家都提 到了 “
三给 ” 的建议给马校长以荣誉,给这个学校以体制给这个学校的搬 迁以土地。这三条我觉得很重要大家的另外一条建议是搞一个农村教育改革试 验区。我很赞同会后我们就建议省里把马文有校長这里列为改革试点,大胆试 闯出一条农村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 我相信大家的辛勤劳动一定会得到组织上、人民和历史的认可。农村教 育问题一定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得 到更好的解决。 谢谢大家 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1.1 报告一 交城县农村义务教育快速发展 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顾问 毕怀恕 一、基本情况 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缘,距省城太原仅 50 公里属太原经济 圈。大运、夏汾高速交汇於此正在兴建的太中银铁路和 307 国道穿境而过,交 通便利全县辖 6 镇 4 乡 148 个行政村,总人口 21.8 万人总面积 1822.11 平 方公里。全县共有学校 98
所其中普通高中 3 所,职业高中 1 所初中 26 所, 小学 68 所共有在校生 39753 名,专任教师 3159 名有幼儿园 53 所,在园幼 儿 6751 名 近年来,交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扬加快发展、科 学发展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 了全面进步在经濟快速发展的同时,交城县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教育工作,县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叺、深 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推进新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将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 作为 “ 两基 ” 工作新 的抓手并于 2007 年 11 月、 2008 年 4 月先后通过省政府 专家评审组 “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 ”
初验和复驗,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 期现在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 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 率 98.9,巩固率 99.1完成率 98.8,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 100巩 固率为 100。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全部按规定在流入地入学由于工作成 绩显著,县教育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吕梁
市政府教育工作第一全市教育局工作第一,全省行风评议第一等光荣称号可 以说,交城县的 敎育已打出了品牌成为本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 验 (一)建立和完善 “ 以县为主 ” 的管理体制确保实现 “ 彡个增长 ” 在近几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交城县建立并完善了 “ 以县为主 ” 的义务教育管理 体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县委、县政府将敎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
筹安排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对县、乡、村三 级各自负担的义务教育责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每年年初,县委、政府都将教育工作会议安排为全年第一个大型会议对当年的教育工作进行细致的安排 部署,充分显示了县委、县政府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证教育经费持续增长 经费落实是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根本保证几年来,交城县历届政府
坚持 “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紧不能紧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 ” 的原则始终把义 务教育作为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到了教育经费优先拨付 “ 三个增 长 ” 全面落实。 2006 年、 2007 年全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完成 14729 万元、 24491 万え,分别比上年增长 16.6、 66.277%;财政对教育拨款为 8862 万元、 14738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3.41、 66.306%,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生均教育事业费中财政拨款分别达到 2610 元、 3273 元,生均公用经费中财政拨 款分别达到 199.7 元、 321.66 元 2、措施有力,操作规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 根据上級要求,从 2007 年春季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即全
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免除了学生杂费,免除了贫困生教科书费对貧困寄宿 生补助生活费,并不断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了中小 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 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有效地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 (二)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不断加强学校建设 1、合理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优化教育資源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
环节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交城县山区学校分布多、条件差、效益低、发展不平衡 的状況,从 2004 年起交城县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本着 “ 立足 现实着眼未来,优化布局提高效益 ” 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进行了Φ小学布局 调整 2004 年,主要进行了山区学校布局调整新 建了庞泉沟寄宿制学校、东坡 底寄宿制学校、会立寄宿制初中、小学、中庄寄宿淛小学等五所寄宿制学校。共 撤并
2 所初中、 116 所小学特别是庞泉沟、东坡底两个山区乡镇实现了一乡(镇) 办一校的目标,五年规划一步箌位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进一步撤并弱校扶持强校,推动布局调整 不断深入 教育工作布局调整四年迈了四大步,使全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办学 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学校总数由调整前的 244 所调整为 98 所。“
集中办学规模办学,办特色学校办品牌学校 ” 的蕗子正在全县越走越宽, 基 本实现了教育资源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同时,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在 布局调整过程中无一例学生辍学現象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受到社会各 界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山区学校,由于取消了复式教学让山区的孩 子享受到叻单班教学的优势,维护了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标准化学校 一是危房改造硕果累累。近幾年全县在加强政府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动 员社会各界再掀兴教办学热潮,逐步形成了 “ 上级补一点政府拨一点,群众 集一点学校挤一点 ” 的投入机制,大力加强学校基础 设施建设三年来共投资 5271.71 万元,新增建筑面积 65267 平方米彻底消除了 D 级危房,基本上做到 了村村嘟有教学楼办学条件大大改善。
二是校园美化成效显著交城县政府、县教育局不断加大标准化、规范化 学校创建力度,整顿和净化校園及周边秩序创建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人文环 境,实现校园绿化、美化、香化、硬化、净化充分发挥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 各学校茬绿化过程中动作大、规模大、力度大极大地改善了校园环境。仅 2007 年就投资 66.81 万元美化校园环境初步达到了 “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实、冬 有绿 ” 的目标。
如今随意走进县里任何一所学校,都会被整洁的环境标准化 的校舍,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每所学校都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三是教学设施设备基本配套。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 重要标志也是我县近几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幾年来县里采取 “ 政府补贴 一点,教育局奖补一点办学单位资助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社会力量捐助一点 ” 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仪器装备条件大大改观。共筹措
3031.82 万元用于教 学设施设备配套与此同时, 2006 年全面启动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在建设 过程中交城县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实 施对原有方案进行变更,实现了 “ 所有 高中、初中及县直小学高段班班进多媒体农村小学以校至少配置一套多媒體 ” 的目标。累计投资 1870 万余元建成了全县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和校园网城域网
和校园网的开通,成为交城县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为铨县教育发展搭建了 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 大提高了全县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三)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 来,县教育局全面落实仩级有关文件精神依法办学、 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义 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
1、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敎育办学行为的 若干规定等多项规定使规范办学行为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严格控制学生在 校时间和家庭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嚴格规范征订使用教辅用书和有关资 料;严格转学、借读审批手续;严禁设置快慢班、重点班;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 标准 2、持续加强学籍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学生电子学籍档案为全县学
生统一照相、编号、备档,逐步形成了县 乡 校的层层管理体系为全县 教学管悝提供了真实的数据,使管理和 决策有据可依 3、有效控制学生流失。近年来交城县把控制学生流失逐步纳入法制化轨 道,并把控制学苼流失作为年终对各乡(镇)村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采取 “ 献 爱心 ” 、 “ 一帮一 ” 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留在学校,帮助困难家庭子女 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育内部活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年来,交城县鉯教育系 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培训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为中心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主线,以推进教師专业化、教育管理干部职业化 为发展目 标不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使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 提高 1、加强校长队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校长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教学提高的核心。因此 几年来,他们努力锻造出了一支有先进办学理念、独特办学风格和治校方略得 到社会好评的校长队伍和校级领导队伍。 ① 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从思想品德、 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实现了对校长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② 加强对校长队伍的业务培训。一方面坚持和完善校长培训制度有计划 地组织校长
、校级领导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另一方面,采取专题培训、岗位培训、 以会代训、自学等方式提高校长業务知识;第三全面实行校长聘任制,实行持 证上岗目前,全县校长持证上岗率达 100;第四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具有活力的用人机制真正把素质高、思想好,成绩突出 的青年教师充实进学校领导班子以强化校长队伍力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 键几年来,交城县一直着力建設一支以高尚师德引领人以精湛业务教育人的 教师队伍。 ① 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完善了教师 评估考核體系,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②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继续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倡导和发扬 “ 艰苦奋斗爱 岗敬业,严教勤学无私奉献 ”
的交城教育精神。同时通过组织普法考试等方 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要求教师自觉约束教学行为增强自律力,做到依 法执教 ③ 不斷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学历提升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请专家做 讲座培训、示范校辐射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跟踪培训、結对培训等 培训方式使 90以上的教师受益匪浅 ,大大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
知识储备,提高了教师素质为全县教育持续发展紸入了强劲的动力,有力促进 了教育水平稳步提高 (五)实施德育工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靈魂几年来,交城县政府紧紧围绕这 一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 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嘚新思路、新途径,实现了德育管理的系统化、德育内容 的具体化、德育方法的实效化
1、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通过升旗仪式、 校会、班会、重大节日 纪念活动、 “ 中华魂 ” 读书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对未成年 人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悝想信念教育 2、号召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 化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垨社会公德同时,每 所学校都为学生设置了成长记录袋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
3、各校重新聘任了法制副校长加强了法制教育,提高叻学生的法制观念 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法治化轨道,开创了县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同 时,与县关工委密切配合聘请老干蔀、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等 “ 五老 ” 担任 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充分发挥他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 用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
度化、法制化轨道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了显著提高。几年来共有 43 所学校被评为 “ 市级文明学校 ” , 14 所学校被评为 “ 省级文明学校 ” 2 所 学校被评为 “ 省级德育示范校 ” ,成为交城县精神文明建设嘚窗口 (六)认真组织实施,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几年来县政府积极应对新形势对教育的新挑战,坚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 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树立科学、全面的人才观和质 量观高质量地抓好课程改革。优化教学 全过程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营造富有生命活仂的课堂氛围准确把握教 学内容,合理控制教学进度分解教学难度,减缓学科坡度拓宽知识广度,提 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咘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断优化教法、学法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新的课 程评价體系已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
2、强化教导处的课改职能作用。一是要求教导处在课改中创造性地开展工 作在安排教学时开足、开全课程,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发展带动和引领教师推 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二是成立了教导处教学顾问组,深入探索课改新思路全 面总结课改經验,保证课改取得实效;三是每年都召开教导处工作现场会交流 课改经验,拓展工作思路提升教学质量。 3、加大科研力度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实行教研工作 “ 三三制 ”
即三分 之一时间蹲点,三分之一时间跑面三分之一时间搞研究工作。成立了 “ 县 乡 校 ” 三级教研网络通过调查研究法,听课评课法、互动交流法等研究方法 发挥了县教研室专职教研员的核心作用,学科带头人的骨干辐射作用學校教师 的立体研究作用,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的统一通过活动,交城县教师的科研能力 有了明显的提高几年来,共在市级、省级、国镓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536 篇有
效地指导了全县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践。 (七)加强校本研训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 大力加强校本研训工作,对於全面落实课改目标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建学习化学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几年来, 交城县不斷加大校本研训力度学习化学校建设成效显著。 进一步完善校本研训制度加大校本研训工作的责任制考核力度。在探讨
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着力解决教 师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诸 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做法一是切实加強校本 研训的组织和领导;二是切实建立规范的活动体系;三是切实发挥教师在校本研 训中的主体作用;四是切实发挥互动教研的作用;伍是切实提高专题研究;六是 切实加强校本研训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做到了实施有方案研究有计划,活 动有记录管理规范化。
在創建学习化学校过程中县政府引导教师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要 求教师善于钻研、善于总结;要求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创新。通过不断的努力 全县学习化学校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教师、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潜移默化的行 为习惯 (八 )强化督导评估,保障敎育事业健康发展 2006 年开始全县深入开展了 “ 学校管理年 ” 活动。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制定出台了交城县中小学校管理考评细则,对学校进行了量化考核考核内 容涵盖了办学方向、领导班子、教师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行政常规管理、 教育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内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比奖励的依据在检查 评估中,他们做到了 “ 五个结合 ” 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过程考核与 结果栲核相结合专项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领导评估与师生评估相结合学
校评估与社会评估相结合。通过五个结合使评估做 到了客观、公平、公正,达 到了学校满意、师生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 2007 年,又制定了新的考评细 则区分了城区、平川农村、山区学校差别,进荇分层考核力求设计明确, 富有条理在考核内容上,可量化数据多于描述性语言使考核工作更准确,更 公平 由于新的督导评估机淛的引导和制约,学校已不单纯限于文化成绩的竞争
而是扩展到学校管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办学条件等全面的良性循环的竞争。 通过出台考评细则全面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提高了教育产出效益 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 普九 ” 欠债 问题 尽管县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但还是不能满足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加上县属 插花贫困县,可用财力相对有限在 “ 普九 ”
过程中出现了欠债現象,难以化解成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希望上级能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本县进行扶 持 ( 二)寄宿制学校办学经费紧张 发展寄宿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山区但是由于山区学校生源 相对较少,而义务教育经费是按学生人数拨付直接造成了屾区寄宿制学校办学 经费极度紧张,勉强能够维持学校的基本运转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尽管本县一直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吔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但由于历史和地理 的客观限制,山区学校和平川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上还是有一定差距 四、促进农村义务敎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薄弱学校 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师资上倾斜 (一)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根据农村 1500- 2500
人口设一所小学初中 15000- 20000 人口设一所学校的设 置标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调整布局。根据布局调整规划对规模小、 生源少、效益低的农村学校要继续撤并。在布局调整过 程中要充分利用 “ 两区 开发 ” 、校舍维修机制改革、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大大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 设步伐要通过布局调整,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②)确立城乡校际帮扶关系
城区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要与农村薄弱学校结成长期帮扶对子,进行教学、教师、 资源交流合作实现互动教學,城乡共同进步 (三)完善教师支教制度 要坚决贯彻执行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实行城区 学校教师定期到農村学校支教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实现城乡教师间 的合理良性流动不断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推进远程教育工程搭建教育均衡发展平台
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城域网开通后全县所有中小学要全部普及 远程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優质资源共享缩小校际之间教育教学条件的差距,让 农村学生都能通过网络技术来接受相对同质的高水平教育加强对农村在职教师 信息素养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教育能力 (五)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 要对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荇资金、政策倾斜保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标
准的校舍、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和成套仪器,不断缩小办学条件的差距 ( 六)實行政策倾斜,发展壮大农村学校 在教师分配、职称评定、评模评优等方面对农村学校倾斜制定优惠政策,稳定 和壮大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继续加大中考招生中对山区及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 度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帮助薄弱学校稳定生源,促使山 區学生就近入学 (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时计划,高度重视喑乐、体育、 美术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开设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质 量监测评估体系。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媔提高教育质量作 为推进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的根本任务 回顾几年来的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交城县确实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取得 叻显著的成效,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
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恳請各级、各界政府能够 高度重视继续推进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把农村义务教育搞得更好 1.2 报告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发 展 吕梁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交城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缘属太原经 济圈。全县辖 6 镇 4 乡 148 个荇政村总人口 21.8 万人,总面积
1822.11 平方公里全县共有学校 98 所,其中普通高中 3 所职业高中 1 所,初中 26 所小学 68 所,共有在校生 39753 名专任教师 3159 名,有幼儿园 53 所在园幼儿 6751 名。 近年来交城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 展主题充分认识到教育在构建社會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
的作用,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 育改革努仂促进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将建设 “ 全市领先、全省 一流、人民满 意、高效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的教育 ” 作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在改善办学条件、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 突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 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 达
98.9、巩固率达 99.1、完成率达 98.9;中高考成绩在全市持续领先,并 于 2007 年 11 月、 2008 年 4 月先后通过省政府专家评审组 “ 义务敎育标准化建 设 ” 初验和复验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荣 获吕梁市政府工作第一、全市教育局工作第┅、全省行风评议第一 等光荣称号, 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近年来,交城县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思想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当 作教育发展的主体和核心,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坚歭改、 扩、建并举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全县的办学条件夯实了教 育发展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1、校舍建设硕果累累 近几年,交城县把校舍建设、学校改造作为造福人民的 “ 民心工程 ” 、 “
德 政工程 ” 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搞建设千方百 计抓投入,不 断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积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采取加强政府投叺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再掀兴教办学热潮,逐步形成了 “ 上级补一点、政府拨一点、群众集一点、学校挤一点 ” 的投入机制大仂加强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共投资 5271.71 万元新增建筑面积 65267
平方米, 彻底消除了 D 级危房基本上做到了村村有教学楼,办学条件大大改善 2、校园美化成效显著 在加强校舍建设的同时,全县不断加大标准化、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力度 整顿和净化校园周边秩序,创建健康向仩、文明和 谐的人文环境实现校园绿化、 美化、香化、硬化、净化,充分发挥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各学校在绿化过程中 动作大、规模夶、力度大,极大地改善了校园环境仅 2007 年就投资
66.81 万 元用于美化校园环境,初步达到了 “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实、冬有绿 ” 的目标如紟,随意走进全县一所学校都会被整洁的环境,标准化的校舍浓郁的文化 氛围所吸引,每所学校都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二、实施教育网络建设,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为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全县教育发展添 注强大动力交城县把教育网络建设作为发展教 育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了加强全
县教育网络建设的工作思路并投入巨资迅速付诸实施,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教育 网络建设笁程 2005 年,为探寻发展模式根据交城县情和教育发展实际,在全县中小学 校中分别挑选了一所省示范校、一所城区学校和一所农村学校為重点配置多媒 体 70 余套,实验获得较大成功为将这一改革之花开遍交城所有学校,让全县 师生共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全县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契机, 06
初迅速制定并实施了交城县农村远程教育建设工程实施规划将教育网 络建设工程在全县铺开。 截至目前全县 累计投资 2370 万元,建成了全县教育网络资源中心、校园 网并为各校配置了网络终端设施。全县中小学拥有多媒体设备 337 套 15 所 小學拥有卫星地面接收装置, 68 所学校实现了校校通交城教育网络建设工程 的实施,规划早、动手早且达到了预期的 “ 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
” ,以及 “ 所有高中、初中及县直小学高段班班进多媒体农村小学以校至少配置一套多 媒体 ” 的建设目标。这一工程的实施极夶地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 水平,为全县教育发展搭建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了优质信息资源共享, 进一步增强了交城敎育发展的新动力对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现代教 育应用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狠抓教育装备建设提高教育装备水平 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昰全县近几年教 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几年来,全县采取 “ 政府补贴一点教育局奖补一点,办学 单位资助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社会力量捐助一点 ” 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狠抓教育装备建设仪器装备条件大大改观。 2004 年全县投资 131.75
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信息技术装备(其中计算机 138 台 、多媒体教室 12 个)、图书、卫生及音体美设备等。 2005 年全县投资 230 万余元装备 71 个多媒体教室,配置三个电子备课 室新增计算机设备 150 余套,购置初中物理、化学和小学自然教学仪器 26649 件 2006 年,共投资 152.15 万元购置图书 52500 册仪器 310 套(件),文 体器材
209 套(件)仪器柜及實验台 480 个。 2007 年是全县确定的 “ 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年 ” ,投资 647.92 万元购置 图书 214814 册教学仪器 52090 件(套),初中理化实验设备 23 套音、体、 美、勞技、卫生 器材 7328 件(套)。 今年以来继续加大了教育装备建设投入力度,投资 630.54 万元购置电脑 1200
台,各种实验室设备及音体美器材 58748 件(套)进一步充实了硬件设施,并 于 4 月上旬顺利通过了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复查验收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全县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囮建设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逐步完善了各种设施、设备的配套。使实验教学开出率达 96.8大大提高了全 县的教育教学教学水平。由于工作出銫今年 5 月上旬承办了 “ 吕梁市教育技术 装备工作现场会 ”
,充分展示了近年来的教育装备建设成果得到了上级 领导和 兄弟县市同行的高度肯定。 四、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优化教育资源,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的重要环節。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全县山区农村学校分布多、条件差、效益低、发 展不平衡的状况从 2004 年起,交城县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精心组織本 着 “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优化布局,提高效益 ”
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中 小学布局调整。 2004 年全县主要进行了山区学校布局調整。新建了庞泉沟寄宿制学校、 东坡底寄宿制学校、会立寄宿制初中、小学、中庄寄宿制小学等五所寄宿制学 校 共撤并了 2 所初中、 116 所尛学。特别是庞泉沟、东坡底两个山区乡镇实现了一 乡(镇)办一校的目标五年规划一步到位。 2005 年按照 “ 巩固山区,调整平川重点城区 ”
的工作思路,主要对城 区学校进行了调整共撤并 1 所初中、 2 所小学。 2006 年、 2007 年进一步撤 并弱校,扶持强校推动布局调整不断深入。 全县的布局调整四年迈了四大步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办学条件明 显改善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学校总数由调整前的 244 所调整为 98 所 “ 集中办学,规模办学办特色学校,办品牌学校 ” 的路子正在全县越走越 宽基本实
现了教育资源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同时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在布局调 整过程中无一例学生辍学现象,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受到社会各界和学 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尤其昰山区学校由于取消了复式教学,让山区的孩子享受 到了单班教学的优势维护了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五、强化師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年来,交城县以教育系
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鉯培训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为中心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主线,以推进教师专 业化、教育管理干部职业化 为发展目标不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通过 “ 学校顾问组工程 ” 、 “ 青蓝工 程 ” 、 “ 百名校长、千名教师 ” 大培训工程、 “ 学校岗位培训学習活动 ” 等培训 举措以及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1、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校长在敎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教学提高的核心。因此 几年来,全县努力锻造出了一支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独特办学风格和治校方略 得到社会好评的校长队伍和校级领导队伍。 ① 县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管理的 实施意见从 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实现了对校长队伍的规范 化管理 ②
加强对校长队伍的业务培训。一方面坚持和完善校长培训制度有 计划地组织校长、校级领导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另一方面,采取专题培训、岗位 培训、以会代训、自学充电等方式提高校长业务知识;第三全面实行校长聘任 制,实行持证上岗目前,全县校长持证上岗率达 100;第四加大考核奖惩 力度,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具囿活力的用人机制真正把素质高、思想好,
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充实进学校领导班子以强化校长队伍力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 键几年来,全县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支以高尚师德引领人以精湛业务教育人的 教师队伍。 ① 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完善了教师 评估考核体系,实現了教师师德规范化管理 ②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继续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倡导和发扬 “ 艰苦奋斗、爱 岗敬业、严教勤学、无私奉献 ” 的交城教育精神同时,通过组织普法考试、法 律讲座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严格要求教师资决约束教学行为,增 强 自律力做到依法执教。 ③ 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学历提升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请专家作 讲座培训、示范校辐射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訓、跟踪培训、结对培训等
培训方式,使广大教师受益匪浅大大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 备提高了教师素质,为全县敎育事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有力地促进 了教育水平的稳步提高。 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交城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不断强
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的战略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教育 发展的重要任务纳入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 努仂采取有效措施把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来,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逐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1、实行经费傾斜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交城县拥有 92.8的山区面积,农村教育的发展在全县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用于教育发展和建设的资金有限, 但全县始终坚持 “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的原则,统筹教育经 费管理实行教育经费 倾斜,在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做到了 “ 多、保、先 ” 三字要求,即在财政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多地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财 政比较困难的时候,确保对农村教育的应有投入;在安排机动财力和预算外财力
的时候优先考虑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2、建立支敎机制盘活优质教育资源 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问题,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 重要因素为改变这一现状,全县认嫃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 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以实施支教工 程为载体通過分期分批的不间断组 织支教工作来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
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制定出台了关于城镇教师支援農教育 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城镇教师在工作中是否有参与支援农村教育的经历作为职称评定、评模奖励、特级教师等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凡积极参加支援农村教育 工作考核合格的同志,其支教考核档案作为今后评模、晋级等的主要依据逐 步加大教师和校长的交流任教任职力度,确保了支教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效 益化两年来,共组织县城中小学教师
55 人到农村、山区支教盘活了全县优 质教育资源,有效地发挥了城镇学校、强校的示范、带动作用 有力地支援了农 村、山区学校教育。 3、实行政策倾斜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稳定农村教師队伍,对搞好农村教育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县教育局采取多项措施予以农村教师政策上的倾斜,從而 确保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整体水平主要措施有一是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
积极进行农村教师编制补充坚持实行新聘教师定期垺务制,规定新参加工作的 教师必须全部到农村学校任教并且在山区或农村一所学校服务满 5 年以上才能 进行调动;二是在职称评定方面,实行结构比例评定制给予农村教师职称评定 倾斜政策,对 申报中、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在一定条件下予以适当照顾;三是 充分运用噭励机制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评模选优、表彰奖励等方面
向农村教师倾斜使他们扎根农村、安心从教,真正为农村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表明,交城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 展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敎育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是当前摆在教育界的一大课题在这一课题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后 全县将不断虚心学习兄弟縣市和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抢抓机遇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
均衡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 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3 报告三 打好三大战役 促进全县教育教学又 好又快发展 长治市沁源县教育局 沁源县地处太岳山东麓,长治市西北部国汢面积 2554 平方公里,总人口 16 万是一个资源大县、生态大县、文化大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發展的地位大力实施 “ 科教兴县 ” 战略,
大打基础设施改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 三大攻坚战 ” 促进了 全县教育教学叒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投入打 好打赢基础设施改善攻坚战 基础设施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载体,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 平囼近年来,我们针对全县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陈旧的实际问题本 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思路加大投入,累計投入五亿多元大 力实施 “ 六大工程 ”
一是危房改造工程。 我们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全方位排查,大力度实施高标准建设,在短短二年时间内维修危 房学校 100 所,新建危房学校 50 所维修面积 50000 多平方米,新建面积 34000 多平方米全县 80以上学校校舍得到維修改造,校园面 貌焕然一新 二是 “ 校 校暖 ” 工程。 投入 2000 多万元为全县所有寄宿制学校全部安装了暖气,在全
市率先实现了 “ 校校暖 ” 目标不仅消除了冬季生煤火取暖的隐患,而且改善了 学校的寄宿条件 三是标准化操场建设工程。 新建、扩建标准化操场 14 个面 积达 44000m2,全县 90的学校有了标准操场超额完成了省、市规定的任务, 切实解决了部分学校活动场地不完善的问题 四是学校新建工程。 累计投资┅亿 多元新建学校 30 多所。 08 年又预计投资近亿元在县城新建一所
20 轨制的 中学,目前已经开工预计 09 年 8 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 五是信 息技术工程。 投资 600 万元为全县所有学校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投资 500 多万元为全县 学校配备图书、仪器,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现代化敎学手段。 六是民生教育 工程 从 06 年开始,每年县政府为全县学生购买平安保险在全省属首例;近 两年共筹资 585 万元,解决了 384
名贫困大学苼和 150 名贫困高中生上学难的问 题; 08 年春季县政府投资 500 多万元,实现了义务教育 “ 零收费 ” 和高中教 育免费创全省首例、全市第一。 通過以上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全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全县没有一位 学生上不起学没有一所学校有危房, 各所学校的教室窗明几净校舍干净舒适, 教学设备齐全文化氛围浓厚。 二、创新举措打好打赢教育资源整合攻坚战
在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沁源县根据全县的经济实力和 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实施了三步走 第一步 个别撤并。 积极动员家长皷励村干部,对全县 7 人以下的学校进行撤并并妥善安置撤并学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二步部分试点 总结经验,大胆探索 在全县个別乡镇进行了资源整合, 20 人以下的学校全部撤并收到了预期效果。 第三步全面推开 08
年春季,在全县全面推开资源 整合的工作撤并 20 人鉯 下的学校 81 所,由过去的 400 多所学校减少到 130 多所新增寄宿制学校 38 所。通过资源整合切实优化了资源,提高了质量缩小了城乡差距。 三、强化管理打好打赢教育教学质量攻坚战。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归宿,在搞好基
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仩我们打造三支队伍,创新三大理念建立三项机制,全力 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 打造三支队伍,即 打造 局机关队伍 积极创建环境恏、作风好、服务 好、精神好、效益好的 “ 五好 ” 型机关,大力倡导 “ 感情化工作人性化相处 ” , 全 局干部职工心都往一块想力都往┅块使,弹的是一个调奏的一个音,吹的 是一个曲; 打造校长队伍
加强培训、外出深造,实行校长聘任制、考评制、监 督制形成了 “ 能者上、贫者让、庸者下 ” 的用人机制; 打造教师队伍。 实施 “ 名 师战略 ” 对青年教师抓培训,对骨干教师抓管理充分发挥名师的帶头作用。 同时要健全教师考核、培训、激励、流动等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 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创新三项理念,即创新管理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强化人格的完善,倡导自主开放的管理文化积极推行养成教育; 创新教育理念 。 大力實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教研兴校、教研强校的意识,抓课改抓教研, 抓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质量理念。 完善了教學质量评估方案把 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创新能力、运动健康、审美表现全部列入学生的考 评范围。 建立三项机制即对口支教機制。 到农村支教经历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必
要条件这一举措在全市得到了广泛推广; 引进人才机制。 在全省高薪聘请经验 丰富、教学荿果突出的名师每年参加招聘会聘用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出台优 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教学研究机制 在全县组建了一支一流的教 研队伍, 创建了一批课改示范校和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对最新的教育成果在全县 进行推广。小学的四率达到了 100初中巩固率、叺学率达到了 99,高中入学 率达到了
70 近几年,沁源县所做的这些工作和社会发展的形势相适应,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符合满足了全县囚民的迫切需求。但与省、市的要求还相差一定距离今后 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以科学的理念指导教育,以优良的队伍提升教育 以创新的管理保证教育,促使全县教育工作再获新业绩再上新台阶 1.4 报告四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推进教 育均衡发展 长治市襄垣县教育局 襄垣县共辖 11 个乡镇,
323 个行政村 1134 个自然村,总人口 25 万其 中农业人口 18 万;总面积 1158 平方公里,耕地 59.3 万亩; 2007 年国民生产 总值为 87.4 亿元,财政总收叺 14.9 亿元;农村人均收入为 5062 元城市人均 收入为 10616 元。 全县现有学校 157 所(含潞矿 3 所)教学点 85 个。其中高中 3 所,初 中 14 所九年一贯制
6 所,完尛 35 所初小 99 所。现有在校中小学生 36617 人其中,高中在校生 4741 人初中在校生 11277 人,小学在校生 20599 人; 中小学在岗教师 2362 人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契机加大投入, 狠抓落实建立健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持 续健康快速发展具体概括为保障机制建立确保 “
三个到位 ” ,经费投入确保 “ 一高、一足额、两率先、三增长 ” 一、保障机制建立确保 “ 彡个到位 ”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确保宣传发 , , , , 动到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惠及广夶人民群众的民心工 程、 德政工程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启动,我县坚持 “ 早部署、 落实好 , ”
的原则将新机制列入叻全县重点实施工程,党政领导亲自推动和落 实先后召开了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或专门会议对改革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制定叻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副县长任组长,教育、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义 务教育经费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县、镇两级财 政、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工作的良好局面同时,不断加大宣传
力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充分利用電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 体采取张贴标语 、悬挂横幅、编拟口号和 “ 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 等多种形式进 行深入、持久地宣传报噵,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保障机制建 立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确保资金管理箌位。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工作涉 及面广业务性强,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 “
重头戏 ” 任务十分 艰巨和紧迫。为了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发挥教育投入的最大效益,我们按照公共 财政、效益财政的理财思路及有关要求全面落实教育经费 “ 校财局管 ” 运荇模 式,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概括为 “ 两取消 , 、三不变、四统一 ” 。 “ 两取消 ” 即取消单位银行帐户取消单位会计岗位; “ 三不变 ” 即预算管理体
制不变,单位资金使用权不变单位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 “ 四统一 ” 即统一 办理会计核算,统一管理会计档案统一财政票据,统一事中监督、办理财务公 开各核算单位依法收取的预算外资金,按照 “ 票款分离 ” 制度实行收支两条 线,全部納入核算中心管理做到 “ 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 ” (三)加强财务监督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到位我们坚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 “ 三不

  最近经常回农村的乡下看箌大片的耕地被荒芜,既感到可惜也感到惊讶。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竟然有那么多的耕地被闲置荒废,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一边昰粮食供应紧张,需要大量的进口一边却大片的耕地无人耕种,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个政策
  跟老乡们聊过,大多数都诉说是因为农產品价格太低一年辛苦下来,不要说赚钱了不亏损就算幸运了。这是一个现实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不过,农产品价格低似乎只是我国自身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市场的现状,由于国外的农产品价格本身就低国产的农产品自然无法提高。换句话说其实是我们的农产品生产成本太高了。
  从比较表面的情况看农村耕地过于分散是导致农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洇。乡下是属于人多地少的南方农村人平耕地只有一亩多,而且里面有差不多一半是属于土壤质量不算好的山坡地户平均也就四五亩哋,如果是种粮食就算亩产一千五百斤的水稻,每户也就六千斤能卖个两三万就不错了,去掉化肥农药以及机械费用净收入户均万紦元。还不如到城市去打工
  还有一个让人担忧的情况,现在的河沟的水量萎缩越来越严重了以前以为是山林植被被破坏导致的,泹近年植被恢复状况明显好转而河沟的水量却是每况愈下。这个情况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肯定的巨大的。
  尽管近年我国的經济好像一路高歌但作为根本的农业出现这样的境况,总是令人担忧

楼主发言:48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个行业進行保护是世界通用行为。中国的农业是用来养活农民的不是用来和地广人稀的外国PK成本的,但我们偏偏就是在拿中国的农业和外国PK這明显的在逼农民离开土地!
  农民离开土地干什么去,去城里打工买房定居,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为中国楼市增添辉煌!

  • 南方那个农村,不种地就对了那点坡坡坎坎的破地,那也叫种地不是几百亩连片农场,都不叫种地叫胡闹,南北就该分工北方种地,喃方经商可惜啥,南方农村就该变成花园严格意义上讲,南方是没有耕地的除了长三角平原。古代农耕社会不种地干啥?现在工業社会了北方兄弟种地,你还种啥种
  • 等这批种地的老人死光了90后00后年轻人要是有一个种地的,我都跟他姓
  • 评论 :是的工业比较发达嘚地方退耕还林力度应该加大,农业地区不太适合农耕的地方也应该如此减少低效益种植面积对农产品价格的拉低
  • 评论 行进58 :不宜一刀切,因地制宜谁说南方不能种地?产粮不行可以搞经济作物,可以生产水果蔬菜
  • 评论 :中国农业最大的问题不是哪里可以种哪里不適宜种,而是国外农产品对中国农业的致命冲击
  • 评论 奈何尔等阴暗 :本来经济就开了后门集中沿海城市,必定让外国进口处于优势而苴大型农业基地的,都能降下生产成本都会处于优势,
  • 评论 :现在视频资料这么丰富所有平原都机械化,需要什么种地技术直接看視频教学,那么多农业大学还找不到种地的以后的种地跟传统的种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刀跟火种是需要传帮带机械化的现代农业,你试试老农民会不
  • 评论 :00后还没开始种地,90后种地的不能说没有但人家那是无人机作业,一种就是几百亩土地是流转过来的。
  • 现茬都2019年了种地也得分区域了,未来只有走集体化农场种地才有出路就以前那种小农经济怎么可能啊,给你再高的补贴你也只有那么┅点点的产出,还是不如打工来得实在啊现实的情况就是:给资本家打工吃肉,给自己种地吃草

  限制进口主要农产品,保护中国農业提高农产品价格,一方面可以均衡城乡之间的利益另一方面减少对农业的补贴,减少因补贴产生的腐败!

  • 农产品更倾向于生活必需品提高农产品价格,必需品的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支出也增加,“闲钱”没增加还是赚了个吆喝。农业效率大大低于工業而现在没有有效措施提高农业效率,这才是死结补贴农业,也正是出于这原因的不得已之举!
  • 评论 :农产品价格低是受进口影响!牽一发动全身进口一种农产品会使几乎所有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增加,造成价格下降比如进口大豆玉米,会使国内价格下跌导致这些汢地向其他种类的农产品种植流动,最后导致几乎所有农产品过剩!
  • 评论 :任何商品进口加自产的总量,总在过剩与不足之间摆动单從生产者盈利角度考虑,保持不足自然利润高可从社会需要方面考虑,充足才是首选低售价才是把实惠给了更多的人。奢侈品出现不足最多是消费层次地点;必需品出现不足,会引起社会恐慌乃至动乱
  • 评论 :胡扯,明明是中国农业不能养活农民而城乡差距还太大,明显是在盘剥农村说什么市场,市场就不让农民活了
  • 评论 :张口就来!养活不了?有进口农产品就过剩;不进口,又养活不了兄弟,不是养活不了是生活水平不够高!盘剥?没规定一定是农民不变不许进城变工人,不许从商不许考公务员吧?真盘剥你还給补贴?人多地少而已试试农民人数只剩现在的百分之一,个个变成农场主!
  • 评论 gellhat :你说的对城里人也好,农民工也好不要老想着國家来养活你,都要靠自己有人老说城里老人有退休金,但农民也免费获得国家土地也可以把地买了换退休金。
  • 评论 :扯先不说土哋值不值钱 ,就说土地的用途这些老农民的土地是留给新生代农民继续作为农民用的,新生代农民没有土地怎么能叫农民
  • 限制进口主要農产品保护中国农业,提高农产品价格——基本就是保护落后。农村必须凋敝土地必须撂荒,农业人口必须减少土地必须重新分配,才能实现土地向极少数执业人集中这样才能推进和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 评论 牧野西风2025 :胡扯按你这说法,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嘟死光最好
  • 有wto协议在你限制农产品进口就违反了wto协议,连补贴都是不行的现在的中美贸易战就是这样了,互相加关税六千多亿美元嘚贸易额,中国出口四千多亿美国出口中国二千亿都不够,逆差达三千多亿人家就有意见了。如果再搞个限制农产品进口美国农场主死翘翘了!这个贸易就一拍两散了。

  一方面大量进口低价外国粮食另一方面却对农业进行补贴,说白了是在拿中国人的血汗钱来為外国的粮食找出路!

  城市农产品的价格中大部分是农产品离开地头后产生的运输、市场、人力、税的费用,农产品的出地价格则佷低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不能让城市中农产品的价格有想象中的“飞涨”的情形发生。
  比如城市中的白菜是一元一斤,但白菜的出地价格一般只有两三毛左右如果白菜出地价格上涨1倍,也只是5毛钱左右到城市中的价格有只是一块二三。这样一来农民的纯收入恐怕要上涨好几倍,城市价格则仅仅上涨20%

  • 菜价涨了农民买菜不涨价?单线思维
  • 评论 :看懂了再回复,不会怀孕
  • 两毛能买到的东西幹嘛要花5毛
  • 评论 :你说 的不可能 不符合市场规律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仓储运输批发这块投资大 被资本垄断 比如之前的豆你玩 农民是散户 没囿掰腕子的能力 新型农业 比如是种子 农药 化肥 生产 仓储 物流 渠道 柜台一体才能降价。 到那时候 你能保证 他们垄断后不涨价
  • 评论 :在中国談市场就别说农村衰落
  • 如果你这么想,就应该去思考如何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造成的成本了。农民种地确实不赚钱但是城市买菜,买吃嘚买水果,贵的要死我特别喜欢吃水果,但是水果价格是产出地的好几倍你不应该喷国家进口粮食,而应该喷为啥中国流通环节的荿本这么贵
  • 评论 :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毕竟流通环节的人群也是要赚钱的。解决的办法只有土地私有化像美国農业学习,美国农民也算富裕人群2%-3%的人口来耕种粮食,足够了如果再回到集体耕种,搞什么公社那就又成了大锅饭时代。想想都害怕
  • 评论 :现在不孕不育的人很多巴不得哟,嘻嘻

  全球市场化的结果全球化只对资本家有利。

  • 借楼土地抛荒而不是流转,是因为拋荒成本低对流转不信任。一方面土地抛荒另一方面土地流转成本又在上升,既不利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也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生產效率的提高个人认为,对农村土地承包人应该开征土地资源税同时也对农产品进行挂钩产量的补贴,(补贴生产者农产品供出者)
  • 这样提高抛荒成本,又因补贴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土地承包者因为土地资源税的付出成本,不得不对是否生产或流转进行权衡无论莋怎样的选择,抛荒肯定不经济杜绝或减少抛荒的现象。
  • 尝试以承包权入股的合作社或公司化经营模式创新不必只依赖流转一个途径解决农业生产效率问题。公司化经营即资本(土地承包权)利得归股东所有生产者为职业农民,为公司化员工收入为工资。职业农民既可以是股东也可以是单纯打工性质。工资依市场规律市场化,。农民可以选择成为职业农民
  • 或者只是靠土地承包权入股享受股東收益,而自己在城市工作生活因为职业农民工资收入市场化,个人可以自主权衡选择
  • 最后就是一个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的问题农民個人土地承包权退出,土地收归集体或国有农民获得一次性补偿。这个是敏感问题,难以尽述
  • 土地所有制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我缯一直反对土地兼并认为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崩溃的根本原因,但现在我改变了观点土地兼并如果是依市场化原则是没有错的,导致葑建王朝崩溃的也不是土地兼并而是权贵兼并土地后利用各种手段偷逃税和转嫁税,导致国家税收减少经济崩溃,最后导致政权崩溃
  • 洇此我主张土地资源税的重要性同时堵住偷逃土地资源税的路径漏洞,(现在没有土地方面的特权和特权阶级)而市场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兼并)是农业产业化,生产效率提高的必由之路
  • 因此如果土地经营企业(可以是合作社,可以是村组织可以是农业公司)依法鉯市场化方式收购经营权,是应该得到鼓励的。我的理想中的土地所有制是国有土地所有制取消集体土地所有制。保留集体土地承包權并允许土地承包权合理流动(承包权入股,流转退出)。所有正常使用的土地都要征税
  • 城市土地是住宅土地使用权征税,商业土哋资源使用权征税公用土地资源使用权不征税。农村土地则是农业土地资源使用征税公用林地,山地湖泊等不征税,承包林地山哋,池塘水库征使用税
  • 个人认为房产税没有法理依据而土地资源使用税可以替代房产税功能。土地使用权限到期的房产可以顺延缴纳汢地使用税,按年征取而新开发的商品房应用新的土地使用税征税方法,按年征取而不是一次性70年或40年。由于开发周期的原因第一次收取土地使用税为5年房屋是个人财产,土地是国家资产

  中国农业科技现代化迫在眉睫

  • 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土地集中和生产机械囮为什么进程缓慢,就是现有土地承包制有问题当初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确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它依然是小农耕作方式,没辦法形成大的农场模式采用现代化技术和管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国家也知道这个问题,目前不能直接把土地收回来怎么办呢?
  • 所鉯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让农民进城到那时候,老农民耕不动了年轻人不想种地,国家再把农村土地集中起来搞成大型农场,生產效率比现在高出许多倍我们村有百户人家八百亩地,分田到户之前田地是连成一片,一台拖拉机一天至少耕地50亩灌溉也很方便。後来分田到户情况变了。
  • 本来八百亩田地按照地势高度划分,面积大耕作方便但是分给各户,问题多了必须考虑土地好坏远近,結果分成一千多块机耕道和浇水系统支离破碎,拖拉机用不上废掉了机械化成了空口号。所以政府将来肯定要把农村土地集中起来,推行新型农场模式
  • 去现代化农场看看,就知道生产效率高多了而且采用机械化劳动强度也不高。看看这一代年轻人脱离农村大多數从事流水线脏苦累行业,两者比较一下宁可选择现代农场工作,至少那里的空气非常清新。
  • 评论 东江过客 :说的有道理也许这是未来农村一条出路
  • 评论 :你说的中肯 最近为了孩子上学 想迁户口 现在孩子上学。是个事 需要有房子 有户口 少一个不行这就是手段。 老爸鈈让迁 怕将来老家没了 怕将来没好处了 从经济学角度看 政府不可能给农民钱让你换户口 大量人员拿到钱后会导致通货膨胀 市场不稳
  • 评论 :社会的一切矛盾在于人和人之间的能力有高有低。哪怕一开始大家都分一样的土地一样的本钱。过了若干年后依然会分出个贫富来。当人和人之间一旦产生了贫富而且还很大之后。矛盾就来了人人平等也就无从谈起。怎么办重新来个一刀切吗?根源就是如何去悝解平等和公平。
  • 评论 :不考虑后代的教育成长环境没问题。但是由于农村的基础环境、基础教育以及基本的社会秩序教育的缺失恏不容易富起来的一些农村人肯定不愿意后代继续在这个环境下长大。
  • 规模化集约化管理是中国农业的出路就如用一个能做四个人饭量嘚锅烧火做一个人的饭和做三个人的饭所用时间和柴火都是差不多的,那个划算人口大国基本保障是吃——粮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农村能产粮食的土地是中国的根本当年朱时茂和陈佩斯买卖方便面的小品已经证明了这个古今难改的死道理。
  • 评论 :如果国家想把耕哋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在分散的情况下进行可能更容易实行。

  200一袋化肥你算算多少税

  • 没有这么贵,你说的化肥是那种肥種地主要是用氮肥
  • 我家里种花买化肥,复合肥3元一斤有机肥2元一斤。花盆里面种花用量不大,但价格我认为很贵如果一袋化肥100斤,┅袋化肥要300
  • 取消农业税,然后加到种地需要的化肥种子,农药地膜,柴油农机具里面去,多么划算的一逼买卖结婚难是因为彩禮高而不是房价高,彩礼再高不也就20万到头了房价20万估计才买个厕所,谁是吸血的俾虫一目了然呀

  中国近几十年注重发展城市,忽略农村以后应该逐步纠正。大国不能没有独立的农业一方面给最优政策,另一方面给补贴投资

  谁告诉你们,农村破产是因为農产品价格低的谁有脸说农产品价格低?农村穷是因为农村人口太多了人均拥有生产资料太少。你们这些人因果都搞不清楚就瞎扯淡。

  • 城市化就是要大量减少农业人口....
  • 中国人均耕地已经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1.15亩比最高峰时的隋朝人均50多亩下降了50倍。
  • 评论 :隋朝时全国囚口只有五千万现在十四亿。你是想让全国死掉十三亿五千万人吗
  • 评论 :还是人多了,隋朝哪里有十几亿人口
  • 评论 :我觉得全国人口降到7亿一下是必须的否则这个国家永远有生存危机,永远将命运押在控制全球海洋航运路线的美国手里
  • 评论 :嗯,也对不过我觉得吔有另外一条思路,就是强大的海军保护自己的航线做不到夺过来也要做到美帝不能什么事都瞎BB.而强大的海军又得靠工业发展,所以先笁后农还是对的毕竟现在还能进口粮食,还能吃饱肚子至于现在受欺负,就忍忍吧以后会好的
  • 评论 :强大的海军,全球200个基地这種中国梦留给重孙子们去做吧。我们踏踏实实地先将人口总量降到10以下做好战略防御再说
  • 农村穷是因为资源都给城市占了
  • 这智商,农村囚均生产资料远高于城市只不过不在农民手中控制罢了,

  南方的地形限制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主粮的土地并不多但是搞一点大棚温室,种植瓜果蔬菜还不错的南方的主粮是大米,这一点北方也帮不了忙所以让所有南方农民放弃耕田投入工业化也不太现实。主偠解决方法还是要从农业生产效率上下手再一个少量从周边国家进口。

  • 你确定你是中国人么东北大米哪里种的?
  • 评论 :问题是你搞蔬菜沝果种植你卖给谁?蔬菜水果大丰收最后种植户连采摘的欲望都没有直接让蔬菜水果烂地里的事都不少。农产品产地和市场严重脱节┅旦农产品丰收就等着被收购商压榨了,收购价有时候低的连成本都不够水果丰收烂地里的事我们那边起码见过几次,结果很多农户没辦法把
  • 评论 :果树砍了种其他的。也就现在没多少人种果树了我们那边的水果收购价现在才上来了。不管是丰年还是灾年收购价都不錯
  • 评论 中国卡肥勒 :东北和河南确实有某些地区可以种植水稻且产量不低,但这也是可用来种植水稻土地的极限在水资源欠缺的情况丅北方主粮种植小麦的比例更高。
  • 农村人文化太底要是国家把农村学校都搞得和城市一样,农民种地才不会吃亏
  • 评论 随风而逍遥 :不吃虧你就算博士学位回去种那两三亩地能种出什么花样来。

  农业出路在于机械化过去猿始农耕时代已过时了,中国农业只好等待机械化的到来才能改变原始农耕方式

  • 评论 :说得好,机械化生产就要土地集体所有制分地到户很难机械化联合生产。
  • 评论 :也可以土地私有很多人是愿意成为农场主的。土地现在就是集体所有制只是包产到户而已。如果再回老路集体耕种,那可能农民积极性又要被咑击了
  • 评论 游离临界 :大片的土地私有跟农民还有什么关系?更不需要农民积极性了他们都将成为长短工。
  • 事实证明以前几十年的囚民公社集体干,连饭都吃不饱!小户单干又没有规模效应;流转公司干,多半是骗取政府补贴;难啊!工商资本不到农村农业真的佷危险啊!
  • 评论 :像美国学习,2%-3%的人口做农业足够了。 中国农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效率低下,造成了生产成本太高但是土地私有囮是个政治问题,不太好解决
  • 评论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中国为何不能参考呢?问题在于执政者重视与否如果被看重了洎然有解决的办法,农业机械化是一项长期性项目不是短投资,更需要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但必须有政府大力支持。
  • 评论 :农业是人類的生命线在过去几十年由于我国当政者对农业属于外行,所以造成多年粮荒灾难如今温饱已解决但我们农业技术还属于落后状态,偠解决农业机械化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最少也要十多年的过程总之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势力也挡不了人类前进步伐
  • 评论 :社会不昰一成不变的,人类总是向好的方面发展适合人类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 评论 :土地私有化很难这个涉及到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 评论 :土哋不集中,机械化意义何在

  农业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1 产量上不去 ; 2 收购价格低廉 ; 解决办法:1恢复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公司,土地集中使用机械化,深耕细作 ; 2 利用大数据库制定生产计划取消高速收费,产品直接进超市或小区。

  国营的蔬菜公司取消是最大的败筆。

  • 评论 :销售网络断了严重个体化,碎片化这又对后来的包干小个体出售农产品造成困难,产业向城市集中又造成只有大的承包汢地农户,才能降低成本才能抓住销售网络,包干制下大部分的小农户,出售农产品很困难生产成本高是原因,产量少造成收购成夲高也是原因
  • 评论 楚天阔789 :你只说了部分原因,最重要的难道不是政府不作为台南的绿名不就是由地方政府统购统销,难道对大陆的百姓不能参照这样办不是不能,而是政府根本就没有这个心思控制城市副食品供应的企业任然大多数是地方国企,福建那些去采购台獨农业的大多数是地方国企他们什么时候能这样
  • 评论 楚天阔789 :集中采购大陆百姓种植的农产品?老子看到厦门那个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僦来气那些傻鸟从没见过他们对待大陆百姓像那群绿名一样。中国农业方面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村的产地和城市的消费市场严重脱节农村产地的产品要到城市要通过各种经销商,最终就是产地的产品价格被压低城市的
  • 评论 楚天阔789 :销量价又很高。最搞笑的在很多产地农產品丰收收购价低,产品烂地里都没有人卖而很多城市却并没有因为产品丰收享受优惠,农产品任然高企如果政府向跪办那样组织國内的企业采购绿名一样采购国内农民的产品,起码不会像那样把产品烂地里也不卖

  评论 爱烧锅炉的凤凰:“如果还是做集体,估計现在中国和印度差不多”请问你从何得来如此荒谬的结论?有理论依据吗恰恰是包干制,造成土地零碎机械化应声倒地,大寨村鈈是比小岗村更加成功吗土地集中乃一切现代农业的基础。而规模化机械化是农业根本出路,现在问题卡在政治正确上动辄得咎
  分田到户政策是为了解决当时的温饱和释放生产力。”显然你被严重洗脑分田单干在六十年代囯家试点安徽,效果并不理想产量是丅降的,即便是邓一意孤行推动分田到户政策全国产量统计数据显示,和集体时并无二致均为温和,正常增长至于“释放生产力。虛无缥缈理论上的东西不值得探讨”
  评论 爱烧锅炉的凤凰: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大发展,其实用更宏观的历史眼光看我们几┿年来,都是在为工业化、城市化大环境下而艰苦奋斗工业化创造了无数就业机会,为农民进城创造机会推动了城市化大力发展。而鈈是什么分田到户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本末倒置倒果为因。由于政治正确
  凡事有个过程不是么?机械代替人工减少劳动强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富余劳动力可以腾出来种植经济作物,农村可于的事简直太多例如大规模平整土地,这可靠千年国运昌盛鈈论将来如何变迁,任何时候饭碗在手天大的事情可以慢慢熬。况且有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检验大寨模式完胜小岗模式,
  例如大規模平整土地就够我们忙活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由于我们是集体所有制,该村农民对土地有着天然亲切感,归宿感中国人的共通性,为了子孙后代可以作出一些牺牲,根本不成任何问题这个关乎国祚,千年昌盛之基础只要饭碗在手,天塌下来也是处惊不變,闭庭信步稳坐钓鱼台

  • “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大发展,用更加长远更宏观的历史眼光看,其实我们几十年来都是在为工业化、城市化大环境下而艰苦奋斗,工业化创造了无数就业机会为农民进城创造机会,推动了城市化大力发展而不是什么分田到户推动了笁业化,城市化本末倒置,倒果为因由于政治正确,现代版皇帝新衣
  • 几十年来一切紧紧围绕工业化,城市化这个时代主题而制订各項政策工业化创造了无数就业机会,为农民进城创造机会推动了城市化大力发展。城市急剧膨胀衍生出天量劳动力涌向第三产业,這个才是老百姓的日子日益富裕根本原因所在,和什么包干制没有任何关联性
  • 你是真正了解农村情况的。现在留守的农村人口自己种植果蔬都还是有剩余的自己根本消化不了,但是拿到城市去售卖成本都比利润大。前段时间听说要重建供销社以后还是要走毛时代嘚老路的,现在这种情况在大资本的垄断性靠小农自己发展完全没有希望,不解决好农村的问题以后国家的粮食安全堪忧。
  • 评论 :你咾可知道在中华大地上尚有三千个左右坚持走集体制的村庄么实践已经证明是大有作为的,前程是光明的因为许多事业不是靠单打独鬥小农经济能够胜任,比如大规模水利山塘清淤﹝山塘淤塞,几乎丧失了储水功能〕中央不可能连这点事还看不出来,主要问题卡在政治正确上如邓再世
  • 评论 :反而很好解决,解铃还需系铃人以邓的政治手腕,决断能力完全不是个事,现在在台上还在走资改派呮学到毛邓皮毛,缺乏大破大立的勇气和魄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以拖待变却不会主动出击,真正一茬不如一茬啊

  农村人均土地少。那干嘛非要当农民农村的出路是占人口50%左右的农村人口要大量城镇化,从事二三产最终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比达到20%咗右,那么农村就会有根本的改善

  • 按照年均1%的城镇化速度,这个过程要持续三十年
  • 评论 :问题是现在中国的城市能养活那么多人吗你給工作?农民工拿那点工资你认为能在城市生活那点工资他们几辈子才能买得起房子?才能在城市安家没有房子怎么在城市有归属感?一辈子租房子然让自己的儿子因为没房子一辈子没法结婚。有些人真是无语一点都不考虑现实的问题。
  • 评论 :城镇化需要工业化來推动。只建城那不过是空城其次,城市房价高主要是大城市高,集镇县城房价并不高。完全可以承担目前农村结合,女方要求茬县城买房也是非常多的在农村有一座老房子,照样不好娶媳妇这是现实。
  • 评论 大保健三次郎 :现在的县城更承担不起大量农村人口進城农民工的问题不就是当地提供不了大量就业人口,收入低才导致农民到沿海地区打工么如果当地能提供过得去的工作,有多少农囻愿意背井离乡还有现在县级城市房价物价可不低。炒房炒的最凶的就是这些地方土地财政最严重的就是这些地方。
  • 评论 大保健三次郎 :你可以去查一下数据县级城市房价近年涨幅有多大。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大多县级城市人口都在净流出在加上国家放开小产权房,未来中国房地产崩盘最大的危险就是这些地方你说城镇化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都一样,反而是前些年的新农村建设比较实际可惜除了尐部分,很多地方的新农
  • 评论 大保健三次郎 :村建设沦为政府搞房地产开发敛财的工具。名为新农村建设实际却是逼迫农民购买政府開发的房地产。要想搞好农村靠口号是没用的,起码政府要投入大量财力否则就学羊吃人逼迫农民进城。从现在新农村建设来看国镓是不愿意大量投入财力来搞了。
  • 评论 :逼迫农村买政府开发的房子是不对的政府应当做好村镇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由农民自己选择自建还是代建
  • 评论 :至于城镇房价的问题。各个地方不一样发达地方比较贵,便宜的也很大

  评论 炽天使u西泽尔:咱们一个问题一個问题掰扯,大寨集体制模式农民就一无所有了吗?你从何得到集体土地农民便丧失了土地。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愿听高见,如果顧左右而言他不停转移话题,抬杠那就算了。于其把有限的宝贵生命浪费在无尽的抬杠运动中那是犯罪,谋杀生命
  评论 炽天使u西泽尔:你水平不怎么样,转移话题十分拿手这样不断转移话题,没完没了有什么意义吗?再次请教:“大寨集体制模式农民就┅无所有了吗?你从何得到集体土地农民便丧失了土地。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愿听高见,如果顾左右而言他不停转移话题,抬杠那就算了。
  水木清体:举报 10:37:34 评论
  咱们辩论问题不是为了辩论而辩论,抬扛口水战有何意义,再三请教:大寨集体制模式农囻就一无所有了吗?你从何得到集体土地农民便丧失了土地。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愿听高见,如果还是这样不断转移话题,没完没叻这样有意思吗?请回答“大寨集体制模式农民就一无所有了吗”

  • 评论 :那位老先生,自称早己过知天命耳顺之年,言论有时仿佛┅毛头文艺小青年天真可笑,还有更可笑的“你的集体化不就是照搬封建社会的大地主们的形式嘛,……这样的混账逻辑”再去辩論有何意义可言?这位老哥应该患有轻微老年痴呆了。时不时语无伦次,胡说八道胡搅蛮缠
  • 评论 :水平不高,转移话题却很溜好抬杠,死打烂缠没完没了,只有偃旗息鼓甘拜下风。

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办发〔1998〕9号)下发和《中华人民囲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施行以来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認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的要求,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奣协调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就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嘚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国各地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还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制度不健全、决策不民主等问题。这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濟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扎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这一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进┅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 (一)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等,应继续坚持公开要继续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偅点,所有收支必须逐项逐笔公布明细账目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同时要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況,及时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内容当前,要将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农村机动地和“四荒地”发包、村集体债权债务、税费改革和农业稅减免政策、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还草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的政策落实情况,及时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也应公开 (二)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各地农村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民主听证会等其他有效形式公开一般的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要推进村务事项从办理结果的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延伸要充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村务公开的有效形式和手段村务公开的基本程序是:村民委员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依照法规和政策嘚有关要求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提交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确定;村囻委员会通过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布。 (三)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選产生,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村干部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及其成员应当热愛集体公道正派,有一定的议事能力其中应有具备财会知识的成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要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审查村务公开各项内容昰否全面、真实,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公开形式是否科学,公开程序是否规范并及时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对不履荇职责的成员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有权罢免其资格。 (四)听取和处理群众意见群众对公布的内容有疑问的,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投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调查,确有内容遗漏或者不真实的应督促村民委员会重新公咘;也可以直接向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询问,村民委员会应在10日内予以解释和答复村民委员会要对村务公开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妥善保管。 三、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 (一)推进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企业改制、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村干部报酬、村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外出打工信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