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都是孕晚期坐着上班很累,为什么还是这么累

每天上班都是坐着,为什么还是这么累?
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上班最艰辛的劳动,被你忽略了……
被忽视的情绪劳动
有一个经典问题:“每天上班都是坐着,为什么还是这么累?”
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给出了他的答案:因为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有一项同样艰辛的付出,被忽视了——这就是“情绪劳动(emotion labor)”。
最初,它只是指那些对员工的面部表情有特殊要求的职业,比如:空姐要付出“热情的情绪劳动”,护士要付出“关心的情绪劳动”,医生要付出“冷静的情绪劳动”、殡葬从业人员要付出“悲伤的情绪劳动”……
甚至有些职业基本上靠“情绪劳动”。前不久,印度一名女主播在直播一条突发车祸消息时,发现其中一名死者就是自己的丈夫时,一度声音发抖,但她很快就冷静下来,新闻一结束,立刻痛哭着向前方记者求证——一个演员的修养,就是展现观众此时需要的情绪。
什么?你的工作不直接面对客户?别高兴的太早,Hochschild教授后来在《组织中的情绪》一书中,将“情绪劳动”的定义扩大了:“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际互动,员工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
创意人员面对“不懂装懂、不尊重专业”的客户,要付出“诲人不倦的情绪劳动”;
下属面对“因为心情不好而粗暴无礼”的上司,要付出“委曲求全的情绪劳动”;
甚至面对“拿腔拿调、不愿配合工作”的同事,你也要付出“虚与委蛇的情绪劳动”。
最操蛋的是,你不光要“假装开心“,有时还要“假装不开心”,老板家的猫丢了,你明明很讨厌宠物,也要努力付出“如丧考妣的情绪劳动”。
还有时候,有人也会借“负面情绪劳动”——故意不控制怒火——来威胁警告对方,比如,老师那句经典的训斥: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最差的!
“情绪劳动理论”在管理学界引发了大量研究。既然捉摸不定的情绪都可以定义成一种劳动形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经济学的视角,去定量地分析职场的人际关系呢?
情绪是一种劳动,回报理所当然
几年前,我成功地打消了一个杂志编辑想转行做文案的念头。他说对方开了三倍薪水,我是这么劝他的:
“打个比方,如果你以后的文章需要先让副总编提修改意见,接着是总编的意见,然后要让文章中提到的所有人审阅,再召集一批读者听反馈,以进行最后的修改,还有99%的可能被枪毙,还没有署名权……,给你十倍的薪水也不过分。”
为什么一个广告文案写的几句话的报酬,比一个自由撰稿人写了一星期的文章还要多几十倍?因为他们付出了“客户放个屁都要闻半天的情绪劳动”,就应该得到超额回报,其中一半是工资,一半是嫖资。
所有明确要求“不准不满意”、并且有标准服务规范的职业,工资实际上都包含了“情绪劳动”的回报,对情绪的要求越高,回报也理应越高,所以空姐的收入比火车服务员高,星级宾馆服务员收入比一般旅馆高。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是前面说到的第二种——为公司内部人际关系付出的“情绪劳动”呢?给同事的一个微笑,给领导一个马屁,这类情绪劳动没有强行要求,它的回报也是不确定的,可能马上就有好事,也可能只是在领导的心中种一下颗微弱的种子。
以前讲情绪控制文章都是围绕“效果”去讲,今天我们不妨换个姿势,借“情绪劳动”这个概念,从付出成本的角度,讲一讲情绪控制这个老话题。
改变情绪表达,还是调整情绪感受?
以前部门里有个小姑娘,失恋了。白天谁也看不出来,该严肃时严肃,该放松时照样嘻嘻哈哈;但据同事说,下班后,她一走上大街就开始哭,一路哭到家,看到室友后,又继续装没事儿人。
好一个有礼有节的失恋态度,整整装了一个月,她精神彻底垮了,只好放大假回家休息。
问题出在哪儿呢?在Humphrey教授之后研究“情绪劳动”的社会学家Glomb和Tews,把情绪分解成两个维度:你的真实心情如何,这叫情绪感受(felt emotion);你表现出来的情绪是怎样的,这叫情绪表达(displayed emotion)。
他们认为:“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的差别越大,你付出的“情绪劳动”的工作量也越大。明明是刻骨铭心的失恋,硬装没心没肺,积累一个月的“情绪劳动”把她彻底透支了。
绝大部分情况下,职场要求的“情绪表达”都是积极的正能量,包括乐观、激情、满意、奋发等等,所以,当我们今天“情绪感受”很糟糕时,我们通常有两种办法解决:
第一种是“改变情绪表达”,就是假装开心,隐藏坏情绪。很明显,此时的“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的差别大,情绪劳动成本高;
第二种是“改变情绪感受”,就是自我说服,意识到坏情绪并不是自己唯一的选择,引发自己的正面“情绪感受”,与职场要求的下面“情绪表达”一致,情绪劳动成本也随之降低。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做法。
很多人把“情绪管理”等同于第一种“改变情绪表达”,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行动。但情绪劳动理论告诉我们:“改变情绪表达”的成本一旦付出,人们就会期待相应回报。
问题是,前面我们说了,“情绪劳动”不一定会有回报。你的服务态度再好,顾客也有可能啥也不买就走了,这时,你常常会想,刚才应该臭她一句“东西很贵的,买不起别瞎摸”,才对起自己的情绪劳动。
一旦回报不如意,你的心态反而更糟,就像一个段子说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以为去打打游戏转移注意力就好了,结果,卧槽,心态彻底崩溃了。
那么更低成本的“控制情绪感受”有什么不同呢?这其实就是后来的“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认为,情绪表面上是不可控的,但实际上它是我们的主观选择,是我们把现有结果的合理化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失恋很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忆什么呢?是那些美好的日子,还是吵架一塌糊涂的场景?
答案肯定是前者,因为“那些美好的日子”是对你现在痛苦情绪的合理化解释。也就是说,失恋的痛苦一开始是自然的,但到后来,却成为你的主动选择。
这就是“自我合理化”。职场上大部分的情绪都是“自我合理化”的结果——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为什么领导要给我穿小鞋……
所谓“调整情绪感受”,就是指选择那些“对事实更积极的看法”。
有人要说了,只是情绪付出上的一点差异而已,哪里会有什么大的不同嘛?
高成本的“情绪劳动”是如何摧毁我们的人生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心理学家达彻·肯特纳和丽安·哈克教授研究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米尔斯女子大学的150名学生在毕业照上的笑容,他们把这些笑容按照肌肉特征分为“泛美式微笑”和“杜胥内微笑”。
“泛美式微笑”是指如同泛美航空公司空姐一般职业性礼节性的笑容;而“杜胥内微笑”是指从内心发出的、真诚的微笑。
随后他们开始研究这些女性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结果发现:与露出“泛美式微笑”的女性相比,那些展现“杜胥内微笑”的女性更有可能获得并维持满意的婚姻。
运用前面的理论,我们可以知道,“泛美式微笑”是一种高成本的情绪劳动,“杜胥内微笑”的一种低成本的情绪劳动。
因为情绪的特殊性,看不见摸不着,有一些没有回报的低效“情绪劳动”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是不断重复,不断消耗自己有限的幸福感,日积月累就成为收不回来的坏帐,最终压垮了我们的人生。
可见,改变情绪表达是治标,控制情绪感受才是治本。
可怕的是你每天都在控制情绪
经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没有免费的午餐,我在后面要加一句,也没有白干的活。
所以那些高于回报的付出,必然不能长期坚持。
为什么有些人一开始热情高涨,后来就变得冷淡了?也许不是他们的热情被消磨了,而是刚开始假装喜欢,后来“情绪劳动”的成本太高,实在装不下去了。
为什么有人能在各种负能量情绪中活得好好的?也许不是因为什么坚强的心理素质,而是记性差,忘了支付“情绪劳动”的成本。
控制不住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居然每天都在控制情绪。这么昂贵的成本,你能支付到什么时候?
本文来自职场心理类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
编辑:王文正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为什么上班后容易长胖 每天上班很累还是长胖是怎么回事_腾牛健康网
腾牛健康网: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为什么上班后容易长胖 每天上班很累还是长胖是怎么回事
导读:现在上班族有很多,经常听到有人说参加工作后就开始长胖了,但是明明工作也很累的啊!那么为什么上班后容易长胖?每天上班很累还是长胖是怎么回事?
有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长胖和上班存在明显关系,越努力工作的人越容易发胖,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文具体原因吧!为什么上班后容易长胖(1)怪你工作太努力!!!近期国外科学家破获,长期困扰现代白领的疑惑―― 为什么久坐电脑会发胖。据他们一项针对长时间“需久坐在电脑前”员工午餐的调查中发现:“缩短午餐时间,以便挤出时间干更多工作”成为了造成白领普遍变胖的主要原因。而在这种非正常的进食过程中,大脑对食物的“分心”,便是罪魁祸首!这项有趣的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让很多人大吃一惊!(2)越努力工作的人,越容易发胖原因在于努力工作时产生的“分心”,会使他在餐后的饱腹感较低。为了得出这个结论,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做了一项实验。他将44名参与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吃了一顿含有九种食物的午餐。他们要求一组在吃饭时玩电脑上的,另一组则专心吃饭。测试结果表明:即使在30分钟之后,与专心吃饭的人相比,玩纸牌的人吃掉的零食也更多。更糟糕的是,当研究人员要参与者回想他们午餐吃了什么时,玩纸牌的人要花长得多的时间才能想起来。(3)工作越有压力,人越会胖这项研究结果,也可以被用于解释,为什么总有朋友说,自从我毕业工作后,人就越来越胖了!人们在感觉到压力时,会通过美味减少心理上负担。所以很多加班的人,办公桌旁都会有一些各种各样的零食。当遭遇压力时,你的手,会不自觉伸向这些食物,并吃吃掉它。你是否也,一天数次将手伸到了盒中的巧克力或是其他糖果?吃香喝辣容易变胖!还有啥会让你“分心变胖”?实际上,除了“边工作边就餐”会让你的身体变胖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你不注意的坏习惯,也能让你急速变胖!!例如:边做饭边吃东西:站着吃容易让你的进食失控。用碗或碟进食,也比直接从包装袋或盒中掏着吃要好,因为大的容器会使你更倾向于多吃。边看电视边吃东西:抓几片薯片儿,吮几口冰激凌,这几乎成了打开电视后的习惯动作。使这种“电视条件反射”,也会急速增胖你的身体。边喝酒变吃东西:在PAPTY上,你也许有些紧张,于是,便让自己的双手在大量的食物和饮料间忙来忙去,并不断地喝酒,以舒缓情绪。酒精会降低你对无意识进食的警惕性,而你无意识进食之际,又在不觉间多喝了几杯酒。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其实,还有边看微信边吃东西!哈哈最后,嗯,你不是因为贪吃长胖,也不是贪睡长胖,更不是因为懒才长胖!勇敢地转到公司群!家族群!朋友圈!证明自己的时候到了!我长胖是因为:工作太努力!太忙了!这是工伤、工伤、工伤!CCTV新闻是怎么说的:“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工伤!”每天上班很累还是长胖是怎么回事环境和社会因素对食物或能量的消耗也有重要影响。可以这样说,压力可能会影响代谢和摄食行为,从而促进肥胖的发生和发展。事实上,心理压力、工作压力与睡眠的减少和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急性应激反应中,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会通过一系列的刺激反应,产生大量糖皮质激素。这种糖皮质激素可以调动机体产生能量来应激,使我们的呼吸次数和心跳频率都增加。与此同时,内分泌系统会做相应的调整,防止糖皮质激素过多产生,保证人体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内环境中。但是,压力时间过长,内分泌系统就会产生一种持久的生理变化来应对过高的压力负荷,改变人体的新陈代谢。比如过高的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食欲,引起肥胖;再如胃促生长素,这是一种由胃肠道产生的激素,具有促进食物摄入的独特能力。另外,糖皮质激素还会与胰岛素等其他激素产生协同作用,使体重增加,特别是引起腹部脂肪的囤积。摆脱“过劳肥”攻略西南医院神经科医生胡俊表示,所谓“过劳肥”是属于亚健康的一种病态,主要由运动量减少、睡眠不足或过足、饮食不规律和工作压力造成。“运动量减少,导致脂肪堆积,而睡眠不足或过足会导致昼夜中枢系统节律紊乱,影响人体新陈代谢,使内分泌紊乱,身体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脂肪堆积在体内。”胡俊表示,饮食不规律也会导致肥胖,特别是用餐后就坐在办公室工作,很容易使脂肪积压在腹部,还有工作压力过大、心理调节不平衡也会导致过劳肥,“这主要是由于压力大使大脑兴奋度下降,从而使得身体不愿动,引起发胖。”胡俊表示,首先白领在工作之余应增加运动量,饭后可以散散步再回公司工作,其次,白领应注意适当的睡眠,睡眠时间保持在7~8小时最为适宜。再次,在饮食方面,早餐一定要吃,午餐尽量以高脂蛋白的鱼肉、羊肉为主,避免摄取猪肉等脂肪过多的肉类,而晚餐尽量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不要摄于太过油腻的食物。最后,在调节心理压力方面,白领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多和家人、朋友聊天以获得理解,此外,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增加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的兴奋性和积极性。“切记不要熬夜、不要吃零食。”胡俊表示,要适量多饮水,加快新陈代谢,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拒绝访问 | www.wenzhangba.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wenzhangba.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64376-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相信多数人在玩游戏时投入的精力要比上班时多,毕竟时刻都要保持紧张和高度注意力,那为什么疲劳程度却是完全相反呢?
你有过这样的困惑吗?虽然都是在电脑前面坐一天,为啥玩一天游戏依然很精神,而上一天的班会觉得疲惫不堪?相信多数人在玩游戏时投入的精力要比上班时多,毕竟时刻都要保持紧张和高度注意力,那为什么疲劳程度却是完全相反呢?
不要继续骗你自己了!
你觉得上班疲惫不堪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根本原因在于:你其实心里很清楚你每天做的事情毫无意义。
回答里面那些七七八八的理由,什么坐姿啊乳酸啊颈椎啊血液循环啊统统只是表象,也许有点关系,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更像是逆向合理化的借口。
以前流行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很多那种网吧男孩,他们可以啃白面包,喝矿泉水,窝在毫无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破椅子上熬上几个星期,每天超过15个小时下副本,只是为了一把橙色武器。他们一样也是&在电脑前一坐不动好久&,还时有听说连续几十个小时后晕倒的。但我从没见他们喊累,他们只是会周期性的觉得&饿&,&尿急&,&困&而已。
我们的大脑是个很狡猾的东西,它会在时间流逝的主观感觉上欺骗我们。有时候刷刷微博,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嗖的就没了,但是让你在跑步机上试试?天,一个小时是有多漫长!
人本能排斥像跑步机这种机械性重复的活动。对于工作,也是一样。可叹现代分工体系让每个人都只能做一个零件,越大的公司就只能做越小的事情。工序越分越细,流水线流到你面前,只要你机械重复就好。这个过程是如此的没有感又不需要动脑,以至于有时你甚至不理解他们干嘛要在面试你时问那么一大堆问题。
也许你的名片亮出去就让人闪星星眼,出入顶级写字楼,有恒温空调,漂亮前台和各种饮料随便拿的巴台来暗示你很重要,甚至骗过了你的亲人爱人,让她们以为你在从事着什么伟大的事业。但你依然骗不了你自己,你心底知道自己今天又在无聊的数字、排格式、删除行、添加列、贴发票、查百度、写没人看的报告和回复又无用的邮件里虚度了又一天。
从早上浑浑噩噩踏进电梯到晚上稀里糊涂走出大楼,你一点儿也没有进步,更妄谈成长。你的大脑更是聪明的发现了其实你在整个体系中根本无足轻重。
也许你还隐约意识到了,你在做着一份前途渺茫的工作,你这个职位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承揽一些其他人懒得做或者不想干的活。你今天又在这里浪费了一天珍贵的年华,而且这是你最好的年龄里的一天。更为沮丧的是,尽管你完全意识到了这些,明天和明天的明天你依然还会坐在这里。
你觉得累是因为你不开心,不开心是因为你骗不了你自己的心。(AthRunのZala)
(叫我老罗)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天上班很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