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为啥挂这条幅这算不算攻略(横

是时候,换个姿势关注TA
关注 功能升级,收割 TA 的最新动态
扫我下载最新九游APP
查看: 281|回复: 5
Lv15炉火纯青
最后登录积分14902精华0帖子
Lv15炉火纯青, 经验 149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98 经验
本帖最后由
11:20 编辑
平民玩家,刚刚进入这个游戏怎么发展呢。按着任务可以快速升级升级,这个时候注意了有二个快速获得资源方法了。
第一,如果想要主公升级快那么你全造房子,获得铜种二天多,同时不要闲着,弄下小号把国家铜科技升级,在全房封情况下一天一百万资源还是可以的这个时候不要去打城,城不要急着打,打也是损失比较多只能干什么呢,就是升级武将,武将升级用经验丹商场卖,那个必须要,升级单一武将,为了更好发展平民玩家第一个橙最好 诸葛亮 ,一天升级单一武将,第一天大约30,第二天诸葛亮37,第三天就四十了,诸葛亮四十的时候那个时候科技也该13了,建议 第一个是车科技 ,为什么是车,因为要输出全车,搞个防御将能打过六万以下的, 第二个科技建议骑 ,理由呢车骑组合才能打过六万还有更重要原因车骑,土匪才不会打车的,大多部分打骑。怎么带兵等一会说
第二个搞资源方法就是卡等级二十级 这样三天左右掠夺一天都是一二百万的,这样有个不好的地方由于等级不高高等级副本打不了可能导致武将升级慢 因为副本越高得到经验越多,错误提升千万不要没事浪费资源去送死 不然等别人13科技车你已经跟不上去了,重要提醒平民最好刷诸葛亮在玩 ,刷橙将元宝,第一个大约基本几百,第二个二千多点左右元宝,之后都是之间刷到建议大家一次性刷到,紫将那些必须要,曹操,马超,小乔,貂蝉,魏延,平民玩家这四个必须有
好了,说说怎么打城把,打城分为最初的城大约几千这个没有压力在你13科技时候二万五应该有点难度对于平民,我建议在前面说的第三天四十武将,就是他搞点装备二十防御强化三十搞二个,其他武将不用了,搞一个首饰和头盔加智的强化二十吧,当武将四十就不需要单一练他了 ,把其他将升级二十带蓝坐骑这样比较好,后基本上二十的时候全带车就去横扫25000城把注意,防御将要第一个发这个要注意,防御将鞋子10级强化30就行了,六万对于平民应该很少打过把,教你们如何打平民弄二个橙应该很容易,刷橙时候遇到曹操马超这个时候注意了你们打过六万要靠他们了,前面说可以轻松打25000,你们那个时候都剿匪 等级控制30以下 ,刷资源升级步和骑13级,单一靠骑车可能有点困难输出跟不上而且也耗不起最好步骑,这个时候也要升级曹操马超和另一个橙当那个橙30级的时候就开始练曹操,当二个橙和曹操等级分别为40,30,30以上时候就可以打六万了提醒的是把将鞋子升级10强化30武器也要强化20,然后这个时候必须要紫二个防御,紫甲紫头盔制造大约3000元宝多一点点,那个10级首饰一定要强化高点智力越高越好,带的武将大约是这样:
二橙,曹操,关羽,马超,华佗,小乔和再加二个随便二紫,没有就搞二个蓝医生吧
注意一件事,打城武将顺序不能自己控制,所以要一个个发武将出去比如说你第一个想让谁顶就先发那个将一个个将发出去要快一点就行了,打六万配置曹操带骑加二个紫防御30马超最好也升级30没有就二十几把带步带二十防御装备强化30然后诸葛亮带车防御套二个蓝二十强化三十,其他将随意带车有加智力的装备就行了,
发兵顺序先马超然后曹操然后诸葛亮然后其他随意 ,为了保险最好有二个将带30防御装备强化三十这样打损失也小点最好弄一个小号,小号也带一个诸葛亮带车配合大号一起打这样胜率 更高,就这样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科技13车以后基本上可以拆房子了造兵留二个房子封就行了等一会名城迁过去,就这样不说了
总评分:&经验 + 5&
Lv23已臻大成
最后登录积分58982精华1帖子
Lv23已臻大成, 经验 589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18 经验
我靠,一长串,看着有点难受,不过写的还是不错
Lv17炉火纯青
最后登录积分23601精华0帖子
Lv17炉火纯青, 经验 236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9 经验
Lv9略有小成
最后登录积分4670精华0帖子
Lv9略有小成, 经验 46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0 经验
好像商店没看到经验丹呀??
&就是那个智慧丹&
Lv9略有小成
最后登录积分4670精华0帖子
Lv9略有小成, 经验 46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0 经验
再说了平民刷二橙将?四五个紫将?有点儿难呀
&貌似有点难T_T&
Lv15炉火纯青
最后登录积分14902精华0帖子
Lv15炉火纯青, 经验 149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98 经验
不难系统送的都四五千元宝了
安卓平台下载
苹果平台下载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在欧洲德瑞法意自助游的那些经验(二、衣食住行)(不知道算不算游记,勉强可算攻略)
经验一“吃喝拉撒”地址链接在此:&标题已经改过来了,“吃喝拉撒”四字比较点题,让其登堂入室。
经验二则是关于“衣食住行”,看这些标题也知道内容比较市俗。喜爱烂慢的人不用我再轰一次吧?你非要看我也不拦着,要是看完了埋怨不够烂慢,没有对欧洲风景人情做出足够的赞美与描写。我能回你的只有两个字:你丫请自重……
关于“衣”:夏天带一件厚外套能沉死你吗
欧洲的天气总体来说比较凉爽。因为他们的纬度比中国要高一截。
初到德国的时候,我最惊讶的是,到了晚上八九点了,还在阳光灿烂,在广州,六点钟天已经开始黑了,七点更是完全天暗。所以一直觉得好稀奇,在法国的时候,还特意对着路上的钟拍了一张照片以做证明。有图有真相,这是晚上接近八点的时候,天空还一片明亮啊:
听说他们到了秋冬,就变成了下午三点钟太阳就下山。我没来得及亲身求证。
这种纬度的差距,导致了哪怕他们高温,和中国的高温性质也完全不一样。
我出发前,7月广州正是最热的时候,只是站在室外,从衣服到包包,都象要烧起来了。空气整个就是燃烧的。所以我虽然在空调房间里查攻略,但心里面对天气的问题,还是重视不大够。加上电视又在报道欧洲最近高温,想着我多带一件既能当雨衣又能当外套的冲锋衣型的就行了吧?带太厚的多难提啊。在大趴同学的逼迫下,我才又加了一件长袖的线衫和长裤。事实证明,这两件的使用率太高了。
首先是从广州飞阿姆斯特丹的十多个小时,还有在机场过夜的七八个小时。飞机和机场冷气充足,我就穿着广州的一身T恤短裤加凉鞋上的飞机,立刻发现杯具了。把外套和长裤都翻出来穿上了,袜子也穿上,再包上飞机发的毯子,这才勉强OK。
在德国,我穿上带上的最厚的夏季衣服,加上外套长裤,倒是正好合适。但晚上会冻,有一件厚外套更好。
在瑞士,山上温度更低,加上下雨,初到旅馆,房东握手时发现我的手跟冰块一样,赶紧给了我们绒外套。多亏这外套,不然多半我会冻死在山中。所以行程中有瑞士山上的,千万不要嫌沉,也不要碰运气看能不能遇上好房东。带上一件绒大衣,需要取暖的时候这玩意是救命的。
在法国,个人感觉和德国差不多。温度稍微高一点儿,外套脱了,长裤仍穿着。但在凡尔赛宫面前排队长的时候,风一吹,冻得我整个人都哆嗦,全部衣服套上了也没用。所以厚一点的外套,个人觉得比较怕冷的同学,就算行程中没有瑞士,也是可以备上一套的,以免可能的受罪。毕竟旅行中如果生病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在罗马,长裤与外套终于可以全脱了。罗马阳光比较灿烂,但它的热,和广州的性质也完全不一样。罗马是太阳晒着热,太阳晒不到就不热,不象广州,不管太阳照不照到身上,空气就是沸腾的,到哪都躲不开,除非进空调房。但罗马是一到荫蔽处,或太阳一下山,立刻凉意袭人。所以罗马街头可以看到加一件很宽松长袖长裙用来防晒的,而广州就不可能,因为加一件只会更热,隔绝太阳并不会凉爽。
我和文文研究了一阵“天气决定文化”的诸多现象,比如阿拉伯长袍的盛行,在中国就不可能,因为热的方式不一样。比如欧洲有点档次的饭店都在门口摆放座位,除了欧洲空气比较好的原因外,当然还有天气的原因。在室外只要有遮阳伞,空气流通,反而比室内更凉快。中国高档饭店多是室内,因为外面太热。还有欧洲为什么喜欢晒太阳,在德瑞法天气凉爽,晒太阳是件很舒服的事情……
其实个人觉得在国外买衣服比较划算。相比起动不动一小盘西餐就20几欧元的价格,一般小店衣服从10欧元到几十欧元的价位,相比食品来说,衣服真不算贵。而且个人觉得质量和手工什么的,应该也有保证,至少,回去不容易和别人撞衫。我在国内店里随便买件T恤型的长衣,也得一百多人民币,也就相当于10欧元了。但是我在国内几个人下馆子吃顿大餐的钱,可能只够在欧洲小店里买盘薯条+鸡块……难怪从美国来出差的朋友,老觉得国内衣服贵而食品特别便宜,从不买衣服却恨不得天天下馆子……我终于也深刻的理解了她的感受。
不知道鞋子算不算衣的一种,不过简单说说吧。我出发前打算得很好,带一双球鞋,穿一双Crocs型的洞洞鞋。这样不重,而且下雨天穿洞洞鞋当雨鞋使,天晴穿球鞋。天气好的话温度较热可以上洞洞鞋,温度稍低就穿球鞋加袜子,完美!
结果我的完美计划栽在了瑞士山上。为啥咧?因为我吧平时不是在广州吗?所以吧,那球鞋吧,就是从大趴那儿哭着喊着用手机换的那双,它吧,底下是穿的==其实这种鞋底有洞的球鞋,它轻啊,透气啊,在广州这种地带儿穿特别舒服啊……我就没想到,如果瑞士山上特别冷,冷得根本穿不了洞洞鞋,然后又下雨,你要怎么办呢?
盘算不够周全的下场,就是袜子进水把脚冷成了冰冻猪蹄子……
事实上,对于我这种体质,竟然顽强的抗过了欧洲的天气、瑞士的湿袜子、半个多月的西餐、法国意大利的亡命急行军,死活没病倒,我觉得真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啊。
关于“食”:迷信攻略要不得
第一篇有过“吃喝”,这一篇的“食”是想写什么呢?其实我不是为了应标题的景特意拆开分两段写,而是发完后发现自己在上一篇的确有些地方忘记提了。
去欧洲前,几篇攻略都提到,欧洲旅馆里没有烧水壶,所以如果你爱喝热水,最好自己带一个过去。当时我想了一下,觉得为了喝热水带一水壶过去有点夸张,十几天不喝热水死不了。就没管了。事实证明也确实用不着带。德国和瑞士我们旅馆里竟然都有备。大概和这俩都是家庭式旅馆有关吧。德国是直接在小厨房那一块儿摆着一个,瑞士是一楼休息室小厨房那儿有一个,都是预备着客人想喝咖啡的时候自己用的。法国和罗马果然没有,但我们在小超市买依云水也只要1欧元左右一大瓶,有次运气好还看到有0.56欧元一大瓶的。而其实在瑞士,水管里的水都是能直接饮用。法国似乎也可以,没必要凉白开非烧热了再喝。所以热水壶这事儿,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我还要提一下吃饭的事。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找攻略上面推荐的饭馆吃。一是质量会有一定保证,二是一般离景点会比较近,不用找太远。但按照攻略又会有一个很大的麻烦,就是你不知道这家饭馆现在还在不在。文文和她同学手里的,是最近出版的最流行的一本欧洲攻略书,据说作者还相当有名,而且专职干这份很有前途的事业,每年都会重复回访欧洲他去过的地方。但就算这样,仍然是赶不上变化的速度。
在法国,当一天之内第三家我们按照攻略寻找的饭馆关门歇业后,我已经直接管他们叫“攻略饭馆杀手”了。我问他们:“今天吃什么?”的时候,会再加上一句:“看看今天是哪家攻略上的饭馆要哭泣了。”而威尼斯,我们寻找的那家倒是没有歇业,上面写着晚上六点半开门……当我们六点半再摸回来的时候,发现还有一行小字:休假到8月10日……而意大利,一家改成了寿司店,另一家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人,明明隔着玻璃门看到刚刚营业过的残景还在……
每次逛了大半天已经累得想立刻坐下休息了,结果到饭点寻摸到原定的饭馆,却吃了闭门羹,结果就是只能就近随便找一家看上去还可以的饭店,口味什么的也就没有保证了(当然,吃过几家攻略上推荐而幸运没有歇业的,我也就是列入“凑合”,但怎么也比“难吃”要好吧?)……
说起吃饭,提一个花絮,正是这个花絮,令我对意大利之行,至今还留着非常美好的印象。意大利吧,总是用他种种的优点,让人忘记他种种的不靠谱。比如后面会提到的司机,让我们原谅了公交永远不报站和拥挤。他们卧铺火车上送的每人一袋水和饼干,也让我们原谅了他们的晚点和更多的不靠谱。而这次,则是几个可爱的老头,让我对意大利开始抱有朴素的好感。
那次我们是按照攻略上,到某块地区闲逛,据说小巷的地面还保存着古罗马地砖,在巷子里乱走的时候,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在各大景点“打卡”的确不是我喜欢的旅游方式,我更喜欢度假,或者感受当地的生活与风情,那个小巷子里四通八折,完全看不到游客的影子,连行人都不多,四周都是本地的一些居民的建筑,他们的小教堂小钟楼,一些房子还破破的失于装修,但我觉得很舒服。偶尔遇到几个坐在屋外的意大利老头,他们还主动跟我们打招呼,我们也笑着回应。一家教堂据说还比较有名,但仍然在使用来给当地居民做礼拜用,我们晚上到的时候,里面正在进行礼拜活动,我们悄悄进去,站在最后面,偶尔拍照。有一个教堂的工作人员也站在后面,我一直担心她会阻止我们拍照与参观,结果礼拜结束的时候,她转向我满脸笑容的说“Welcome”,让我大为意外与感动,连忙笑着说“Thank
you”。后来告诉文文,连她也很是意外。因为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里面,拍照是被粗暴的制止的。
找到攻略上推荐的那家饭馆时,屋内屋外已经坐满了人。我到室内找洗手间,发现有一个动作缓慢的老头儿,还到处走动,帮着摆桌布什么的。出来时文文他们已经被两边热情的邻座灌输了不少八卦,这家店是30年代二战时开张的,到现在店家已经传承了四代人,邻座告诉他们哪些哪些很好吃,他们已经在这儿吃了十多年了,可以保证这是一家很好的店……然后那个老爷爷突然出现了,走到我们桌前,问道:“Japanese?”我和文文说:“No,Chinese.”但老爷爷似乎没有听明白,又念叨了几句,然后走回去在我们前面不远处找了张椅子坐着。邻座的继续跟我们八卦,说这老爷爷一辈子都是经营着这家店过下来的,虽然现在年纪很大了,但他还是要天天来店里帮忙,哪怕只是整理桌子什么的。他高兴看到店里有许多的客人。
我听了挺感动。所以我们吃完起身,发现坐着的老爷爷马上过来想收拾桌子,我就向他挥了挥手,微笑着跟他说“Good
bye”,没想到老爷爷立刻伸出手来要求握手,我便把手伸给他,老爷子紧紧抓住后,把脸也伸了过来,另一只手在脸颊上点了点,直接索吻……当时屋外看到这一幕的客人都在开心的笑着起哄,我当时脸都红了,作为典型的东方人,完全没有和任何人做过这么亲密的见面礼。犹豫了两秒钟,觉得再犹豫就不象话了,赶紧凑过去胡乱的行了贴面礼,由于没受过训练感觉弄得挺乱的,老爷爷皱皱的皮肤触感很鲜明……那一瞬间我似乎有点明白这个礼节的意义了,当人与人肌肤相贴的时候,自然而然会生出亲近感。到现在我想起这个老爷爷,还是觉得很喜欢他。
感谢我的东方脸孔,动作再狼狈、脸再红,大家都会非常体谅并觉得高兴。所以我们是在意大利人们友善的笑声中鼠窜而去的……
对不起组织,我给女流氓丢脸了……不是我不够流氓,是意呆利老爷子太突然。
关于“住”:
这次我们住的旅馆,性价比都不错。主要的功臣在于文文。因为如果是在正常的国内通常去的网站上订房,估计只有普通的旅馆和价格可订,经过她的多次对比、四处挖掘,以及耐心的邮件直接联系,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比如说我们是学生出来暑假游玩第一次去欧洲之类,几句实话以怎么动人怎么说的方式表达之),最后我们订的有德国的家庭式旅馆、瑞士的山中小木屋、法国的卢浮宫附近的旧时旅馆、罗马梵蒂冈附近的修道院……品种丰富多彩、房型任君选择。最重要的是,价格都不算贵。同志们都对此做出了极大的表扬。
德国我们住的家庭旅馆,靠近东德区,所以相对便宜,但房子绝对大且干净,基本上德国人搞的东西,你都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说是家庭式旅馆,那就是大房间+大床+厨房区+餐具+大洗浴室,一点折扣都不打。基本上这是我们欧洲行住得最舒服的旅馆。价格100欧元一天。这叫一个值啊!
瑞士我们住在离圣女峰很近的Murren山中小木屋,只要130瑞士法郎一天,据说文文查遍了附近山上山下,都没有这么个价格。说是互通邮件时,文文看到她给我们的价,都惊了。不知道是不是有房东对学生的那么一点两点照顾在里面。房东女士人特别好,我们当天晚上冒着风雨哆哆嗦嗦进了房间,她来了后,先和我们握手,惊讶的说怎么这么冷,转身就拿进来两件绒大衣塞给我,我当时那叫一个感动啊,内牛啊……然后我们住了一天,她要回英国去参加一个神马节,收了我们的房费以后就跑了,把房子整个扔给我们了。独占一幢瑞士山中的三层小木屋,包括休息室,屋外的小花,还有厨房所有吃的,这是一种神马样的感觉,说了你们也不懂。
这就是“我们的小木屋”,小木板上面有联系方式,想去的同学自己收大图。
法国的旅馆比较小,也比较旧,但是考虑到它离卢浮宫这种地方都巨近、走两步就到巴黎圣母院这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于89欧元一天的极品价格,你还能有啥抱怨?而且旅馆旧一点就旧一点吧,我也没把巴黎幻想得多么浪漫无敌,反倒这种估计还保留着二战时期装潢的小旅馆,让我感觉出了一点旧巴黎的繁华与奢靡。总而言之,性价比是很高的。
&&&&至于意大利梵蒂冈附近的修道院,微博上已经吐槽过了,找了我几天也没发现一个修女。人家修道院的意思吧,基本上就是修道院原址的意思。不过旁边倒真的紧贴一家还在使用中的教堂,而且有一天晚上我们回去,一转头,吓了一跳,灯火辉煌的梵蒂岗圣彼得大教堂那著名的圆顶,近得好像就在我们对面,我在街的这头,它在街的那头。我们仨几乎是同时掏相机,卡嚓卡嚓那一阵狂拍啊……所以,110欧元的房费,倒真的不贵。虽然他的住宿条件和国内七天连锁什么的差不多。
据说意大利夏天不是旺季,所以文文邮件一询价,人家自动自觉给了个折扣……平时没这个价。&&&
关于“行”:行程太满、同伴太能扛,这是杯具的雏形
其实第一次去欧洲的人,都容易犯一个错误,而且明知这是错误也会忍不住犯。那就是安排太多的地方,把行程塞得满满的。人会这么想:都千山万水过去了,当然要充分利用每一秒钟……攻略看多了以后还有个毛病,觉得这儿不去可惜了,那儿不去简直是白去了……于是景点越列越多,最后欧洲之旅,就变成了欧洲拉练+景点打卡之旅,钱花光了,人累劈了。觉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这次的行程,是文文和她的同学潜心安排的,大家都知道巴黎和罗马有多少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可以看,一个地方待上两个星期,也就是看个皮毛,而我们一地才安排一个星期的时间。对各种攻略过于潜心研究的结果,就是把两个星期才能看完皮毛的景点,给尽力塞到了一个星期里面……
三人在欧洲头一次碰面,文文就给我讲了该同学逛上海世博会,一天奔了40多个场馆收集印章的事情。我当时以为是活跃气氛讲讲笑话,没往心里去……当我在巴黎和罗马各个景点间疲于奔命、累得舌头都要吐出来了的时候,我回想起这个“笑话”,终于沉痛而深刻明白了,文文见面就说这个事情的用意……
原来最看不上旅游团方式的我,到了最后几天,极为羡慕旅游团。同样也是在各景点打卡嘛,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家有车接送我们自己找车,而且他们再想逛也必须在指定时间回去集合,我们在凡尔赛一走就是几个小时,腿都快断了的时候,我是多么想听到这句救命的话啊:“参观时间20分钟,大家XX点回这儿集合……”我的苦难,看不到确切的终点啊啊……
购买机票的事前面已经提过了,此处略过。只提醒一句,中国直飞欧洲的城市比较少,加上折扣问题,你最后买的多半是联程机票,那么千万注意一下转机时间。我们这次因为南航误点,人家说是北京机场航空管制不让飞,不是他们的问题,所以完全无责任。把一飞机的人送到阿姆斯特丹以后,其中百分之九十误了下一班机,但他们什么也不管,连留下一个人帮忙改签都没有,就全部溜了。而且南航的同志在飞机上亲口告诉我的是,南航的国际航班经常误点。对于他们经常误点还敢卖这么多一两小时后转机的机票这事儿,还有误完点后不负责任的态度,我是提不起精神谴责和批评什么,只是告诉一声:大家买联程机票,最好看一下转机间隔是多少。三小时以内的,不幸又是南航的,请做好误机与在机场过夜的准备。
特别是非申根签证的,机场都出不了,安心过夜吧。阿姆斯特丹机场的休息区有半躺椅和毯子可用。
话说当时我在休息区,拎起南航机上发的一包洗漱用品看了看,我是恍然大悟啊:难怪每人都发这个,合着你丫有备而来,有经验了啊。这么有经验你怎么就不备一人处理转机和住宿的事啊?合着你的经验就用在了相关人员象兔子一样跑了这事儿上了啊?你妹啊……
关于公共交通
欧洲的公交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特点:不报站。
地铁不报站,公交不报站,德国不报,法国不报,罗马也不报。地铁还算好,毕竟站台上会有站名标识,留意一下就不容易错过。在罗马地铁只有两条线,通常大家都用公交,所以就比较麻烦,因为丫们不报站,而站台上的车牌字体特别细小,遇到车上人多不容易下车的时候,更是徒唤奈何。
但我很喜欢罗马的公交司机,因为有次我们赶40路车,从半个街区外起跑,当时文文和她同学已经在前面狂奔了,我很想说“别跑了赶不上的”,但落后太远喊了也没用,只能很狼狈的提着裙子跟着跑。而司机竟然就一直停在那儿等我们。中途有一家游客上车,问了他地方,到了那一站后,他就特意从驾驶区开门出来,告诉他们地方到了。公交除了不报站这个特点让我特别不习惯而且心里没底以外,别的都很好。
柏林的车票是这么卖的:我们三个人,每天买15欧元的3-5人套票,就可以一天无限量使用柏林市区的公共交通设施。单人票好像是6.50欧元还是多少,不记得了。他们的套票形式比较多,我们有一天买的是可以到无忧宫那个较远的区的通票,三个人就要15.50欧元。反正5个人一起出行的话是很划算的,3个人凑合划算。
然后柏林地铁和公交都没有检票的装置,包括刷卡进入的仪器都没有,随便进随便出,自己自觉买票。我头一天在微博感叹没人有查票也,结果感叹完就不断的遇到查票。因为我们每天都买了票,所以每次都很高兴遇到查票的==||||但是我们最后一天去博物馆岛坐地铁的时候,竟然遇到一假的查票员,我现在还没弄懂,这么明显的假查票,目的到底是神马?文文说如果遇到没票的,他就可以罚别人的款了。可是我说他这么明显不是真的查票员,就算遇到没票的,也没法罚别人的款啊……
在瑞士,苏黎世似乎是电车,城内比较小我们基本靠腿,所以不知道电车怎么卖票。瑞士也没有地铁,因为他们国家太小了,所以把火车当地铁使。火车就是城际地铁。我们买从苏黎世到Murren的火车,车票上没有啥标识,似乎是直达,但实际上中间是要转三趟火车的,并且每趟车的间隔时间就是两分钟。他们算好了你到站后,不耽误时间,就刚好坐上下一趟。所以在瑞士的各个火车站,我们下了车以后,飞快的跑去看下一趟车在哪个站台,然后就拖着行李在站台间奔跑……错过这一趟的话,下一趟就得等半个小时了。
就这样,经过一路在各种站台间的夺命狂奔之后,顺利到达了Murren的山脚下。因为到达目的地而丧失了警惕,文文的同学在车站上了一趟厕所,然后到上山的缆车处一看,我勒个擦,缆车的时间也是和列车时间卡好的,我们错过了上一趟,下一趟就必须再等一小时。当时那个冷啊,于是只好哆嗦着等。我特郁闷的问:他们把时间卡得这么紧,就不怕有晚点什么的吗?中间一趟晚点,不就全部都乱了吗?文文说:瑞士是做钟表的,他们毕生所追求的,就是精确到秒……于是我悟了。
巴黎的车票是单买1.70欧元,一次买10张12.50欧元,不管坐多远,按次验票,进出地铁和中国一样要经过一道机器验票。不出站的话可以任意坐。法国我们似乎没有坐过几次公交,都是地铁,因为他们地铁线非常多,至少有14条线路,哪儿都能到。
罗马是1欧元一张车票,1.5小时同一方向都有效,但在地铁上我们试过同一方向的票在有效时间也不让再次进站的情况,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公交的票卖给你时间那一栏是空白的,上公交车后自已找机器打卡,上面会打出来车票的有效时间。如果是地铁,卖票时就会打出有效时间。在验票方面,罗马公交车是不验票的,随便上下,但遇上查票员你没买票就倒霉了。但地铁和法国一样机器验票进出。罗马的地铁不太发达,我们猜测原因是挖着挖着就是一堆古迹,没法挖,所以只有两条线路,有一条线路还因为在修新线,每天晚上九点就收车。
我们在罗马买了25欧元的博物馆通票,在3天内可以当车票用,坐得多的还是公交。罗马公交人也不少,高峰期和广州差不多,挤都挤不下去。
巴黎和罗马地铁要刷卡才进,而柏林不要,最主要的分别不过是柏林人少,巴黎罗马人多……哪儿的地方人多都麻烦,不关国内国外。
说到博物馆通票,按正常意义上来说,法国的通票是很划算的,虽然50欧元只管4天(还有35欧元管2天,65欧元管6天的),而且不能当车票使。但我们去了无数个博物馆。通票还有免排队的作用,你可以看着长长的队伍,扬一扬通票“不好意思我先进去了”,这种感觉啊,那叫一个爽(巴黎圣母院及旁边的钟楼不能用,乖乖排吧你)。但从我的意义上来讲并不划算,因为劳资在巴黎奔波得舌头都快吐出来了。
巴黎的通票虽然比较贵,但是挺随便的,第一天使用时间是由你自己填,进门的时候给人看看就行了。
意大利的博物馆通票么,25欧元一张,不是那么划算。不靠谱的意大利人把通票的作用规定得很复杂,似乎是前两个馆免费,后面的给打折,并且只有三天有效期。但我们也不确定,请牢记意大利人之不靠谱。我们在以为必须免费的帝国广场那个博物馆最后按打折算,12欧元的门票收10欧元,也不知道怎么算的。而我们以为是打折的国家博物馆让我们免费进了==……但是最后算了算总帐,哪怕加上三天免费坐的车,每人还是折进去最少五欧元。
意大利的通票比较麻烦,进门得刷卡,所以你写不写日期关系不大,反正不可能作弊。
从交通方面来看民族性,毫无疑问,德国是“纪律”,包括狗。他们的狗是可以带上任何车的,但是我们遇到的所有的狗都相当有纪律。我们在德国坐的地铁和火车,也没有出现过误点的情况。
而瑞士则是“准时”,这样不断转车,每趟间隔两分钟,可以做到一丝不乱,也确实不容易。并且他们似乎根本没想过会有晚点或延误的情况出现,我们注意到他们的列车消息屏幕上面,是完全没有说明“准点or延误or晚点”那一栏的。似乎觉得那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情况,默认就是全部准时,精确到秒。
法国呢,则是“随便”。他们的狗会乱叫,他们孩子哭了不哄,他们的地铁有时候没人卖票你有钱也进不去,他们的地铁有时候卖了票没有车来,他们的地铁有时候来了三趟你也挤不上去,他们地铁司机爱晚点更爱飙车……不过我承认罗马的地铁司机更加狂野。当然你在法国地铁上东倒西歪的时候,知道如果在罗马也会西歪东倒,情绪上应该不会觉得有啥安慰。
&&&&罗马则是“不靠谱”。我们从巴黎到威尼斯的火车晚了三小时。威尼斯开往罗马的火车,晚点就算了,到站前半个小时,还不告诉我们是哪个站台,好容易火车进了站,一看车厢编号,顿时哭了,7车厢后面是5车厢,我们的票是6号车厢的……再一看,哦,6号车厢在5号车厢后面……所以车厢的编号是这样的:7、5、6……
上车后,因为到罗马的时间是凌晨六点,怕起不来,就问列车员,到时候会叫我们吗?列车员同学在卧铺门口边收票边说:当然要叫啊,我还要还你们票呢……于是我们情绪稳定的睡下了……凌晨七点,文文的同学猛然惊醒,看看车已经停了,再看看外面的站台,没有任何地点标识,可是瞅瞅时间不对,于是爬起来把我们叫醒。拦住一个下车的人一问,说是这就是罗马车站。我们唏里哗啦下了车,发现那个声称一定会叫我们的列车员,正情绪稳定的在站台上抽烟呢……至今我们的车票也没还给我们。
在车站里面转悠了一阵,终于搞明白了。这趟车晚点一小时,不知道为什么又没在原定的小站停,而是停在了罗马最大的火车站,而这个火车站的站台上,竟然坑爹的没有“罗马”标识……
好吧,反正我们自力更生,在罗马下车了。于是拖着行李去问询处问到哪儿坐公车……一山还有一山高,问询处说他不知道……我们顽强的自己找到了车站外的公交场,更坑爹的来了,公交的服务中心表示他们不卖车票,请到马路对面的那个报摊去买……
幸好我在前面三国一路念叨:据说意呆利不靠谱、据说他们非常不靠谱、据说不靠谱就是他们的代名词,所以同志们对一切状况都坦然接受、自行解决了。后来找攻略上推荐的一家餐馆,发现路上的门牌号是这样排列的:71、73、74、91、92……我们已经觉得这根本不算个什么事儿了。
&&&&我和文文的研究结果,觉得也正因为罗马人的不靠谱,才会有热情啊友好啊这些优点,而象德国人那样有纪律,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严谨与严格的性格。我就不能想象一德国老头向我索吻会是什么情景……所以有些事情,正是福祸相依、不可两全的。
在罗马的最后一天,因为飞机是早晨六点多的,所以我们在旅馆订了凌晨四点的出租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我很是忧虑出租车能不能准时到达接我们。飞机可不等人啊如果又出现啥不靠谱的事儿可肿么办……结果在旅馆大堂,3点55司机准时出现在大门外,我意外得下巴都差点掉了。然后一路顺顺当当的、稳定快捷的开上了高架,司机始终背影挺拔……我对文文说:这司机哪象是罗马的啊,我还以为又回德国了呢。我赌一块钱他肯定有德国血统……后来文文默默的告诉我:不用赌了,他的英文确实是德国口音……
说到出租,不能不提一下,在欧洲出租车多半都是一色儿的奔驰啊我擦。特别是在德国,奔驰的老家,他们就是直接买的原装的奔驰当出租车使,而不是在厂家定制的出租用奔驰。依据就是我们打车时发现,那些计价器啊什么的东西都是在车上原有设备上改的。打车近距离是四欧元,远一点是十几欧元,凌晨到机场开了半个多小时吧,加小费55欧元,事实上我觉得相比欧洲的西餐,对比出租的车型,这种打车费“相对来说”真是相当之便宜啊。记得我们在罗马某景点,看到一个同色的奔驰车队一辆接一辆驶入,然后一堆日本人下车。当时我们条件反射的唾弃之:靠,真有钱……后来回头一想,其实就是人家的普通出租车啊==||||
不光是我,连在美国的文文和她同学也一直反应不过来。直到我们发现凌晨接我们去机场的,也是一特高档的越野型奔驰,我们想起白天那奔驰车队的事儿,这才醒过味来。靠,其实不是人家特别有钱,人家就是一堆人一起打了几辆出租……
下图是在德国,刚刚看到一排儿的奔驰出租车队,我们按捺不住鸡冻之情,连忙拍照留念。
在欧洲“知道这件事,但潜意识一直扭不过弯儿来”的,除了天黑时间,还有出租车队。
另外再说一下红绿灯。
德国的红绿灯,原来东德地区的,仍然保留着苏联式的红绿灯小人,据说在欧洲都是非常少见的。但西德就是正常的通用的,所以一个城市,两种截然不同的红绿灯,非常有意思。德国除了红绿灯的长相以外,我没有特别注意过这个交通工具,这方面说明他们的街道规划什么的,应该是不错的。再想一下,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他们人很少,车让人,所以哪怕规划不那么好,也不会觉得不方便。
瑞士,在山上当然和红绿灯这些东西距离比较远。但在苏黎世,我拍照时有一个很大的感觉,就是电车线和各种线实在太多了。几乎每一张照片,都会入我的镜头,而且极大的破坏风景,且避无可避。苏黎世似乎并不适合游客拍摄街景,总之文文试着拍过几张以后就放弃了,而我还在拍,边拍边说:我要让大家看看,这些电线是怎么煞风景的。
就那么小一坨的地儿,腿着腿着哪都能到了,搞这么多电车做啥呢?
有图有真相:
而法国,红绿灯也体现了他们“随便”的个性。他们的红绿灯是直接转换的,没有橙色的灯做缓冲提醒,所以我们几次发生了“走着走着,走到路中间,绿灯突然变红灯”的事儿,有一次我吓一跳赶紧往人行道上奔,一不小心把脚指给顶了,简直就是杯具。
在罗马,他们倒是有橙色的灯缓冲,但是他们的橙色灯时间巨长,估计总有十几秒,让我们习惯了数秒橙色灯缓冲的人,每次急急冲到人行道以后,都产生“被骗了”的感觉。
而罗马更不靠谱的是,他们很多路口,完全没有红绿灯。罗马人多车多,在车流量巨大的路口,车辆都飙得飞快,没有红绿灯,想过马路时感觉就不是一般的坑爹了。
攻略上面说:“初到罗马的人,就跟在罗马本地人后面过路口吧,不然你永远也过不去。”当时我们以为罗马的车不爱遵守交通规则不搭理红绿灯。在罗马待了几天以后,我们终于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人家不是不搭理红绿灯,是很多路口就压根木有红绿灯。其实别看罗马的车飙得快,你要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往路口走,他们发现你丫是铁了心要过马路的,就会立刻降速,让行人先过。所以你要做的只是战胜“违反交通规则”和“我会有生命危险”的心理障碍,在没有红绿灯和人行横道的路口,顶着飞飙的车流,直接过马路……
最后说一下逛博物馆或景点寄包和着装的各地不同规定。
一般来说,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一些东西必须随身带着走,就最好准备一个小挎包。双肩背的包只要是对随身物品有规定的博物馆,都是不能进的。
我随身的包只带一个双肩旅行包,在德国的博物馆几乎都要求寄包。但他们寄包是不收费的,有收费也是押金,完了柜机会吐回给你。所以也就是耽误一点时间。
威尼斯也要寄包,由于威尼斯地方小,景点就那几个,所以每个外面都排巨长的队。圣保罗教堂也秉承了意大利人一贯的不靠谱,得在巨长的队排到前面了,才看到人家说啥啥不能进入,然后你就去寄包吧,结果寄包的地儿必须在对面小巷进去,等你寄完回来,就开始纠结怎么插队吧。
瑞士我们去的地儿没有博物馆可看,跳过。
法国一般不要寄包,但他们的习惯是看包。有的地方过一道安检不算,守门的还得要你把包打开,给他们瞅瞅里面。至今我都不知道他们要瞅的违禁品是啥。我因为随身的东西不是特别多,都塞在旅行包前面的小包里,拉开拉链大包是空的。在法国逛了这么多景点,竟然没有一个守卫的对我背着一空包出来乱得瑟,表示过怀疑,所以我小包也没给人看过……
呃,就算不怀疑,看到我的小包这么鼓,你棉真的一点都不八卦和好奇么?我觉得纳闷的是,每一个看包的同志,都是看得那么认真与仔细,结果就是对眼皮子底下我实际上塞了东西的鼓鼓的小包视而不见。摔桌。最后的最后,我都很想对天呐喊:小包!都小包里塞着!没人想看一眼吗?
而意大利,大概教堂比较多吧,我感觉他们对包不是很在意,但是很多地方对着装有要求,神马不能露肩啊神马不能穿短裙啊。不过人家都有桌布型的东东可以借给你包着。而象斗兽场、罗马广场这种基本上一片废墟的地方,对神马都无要求。
前面都是些衣食住行的琐碎唠叨,没机会说太多个人感想,就在最后扯两句吧:欧洲有优点,对我来说,优点很突出,那就是空气好,天气好,比较干净,人少(此处请自动剔除巴黎与罗马)。我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我其实最喜欢的是德国与瑞士。
我觉得,如果你打算去体验的,不是有些人幻想出来的完美国度,就不会太失望。
你不把一个也是这么多人在其中生活的城市被人忽悠得幻想成天堂,落差就不会太大。
比如意大利的冰淇淋不错,虽然我们也吃过有冰渣的,但也吃过不错的。不过回来后有一次瞟到有人用“除了意大利,别的地方都不叫冰淇淋”、“吃过一次以后这辈子都不想吃别的”之类夸张至极的手法赞美之,我就囧了,亲自体验一些东西的好处是,原来我没办法反驳你,现在我可以说说自己的真正感受。我认为赞美要适合贴切,如果过了头,就是反效果。比如有人说“正宗的意大利冰淇淋非常美味,我吃了一次后一直念念不忘”,我基本上会觉得这种感受很正常。如果有人用上面那些夸张与踩低别人的赞美方法,我立刻就会反感,而且也会马上想反驳:劳资也吃过,怎么没觉得好吃到这份上?
所谓的“漫步巴黎街头”、“在罗马古迹中畅想”,写出来感觉是多么浪漫的一件事啊。但生活本身,更多的不外是你的个人感受。就好像拍照片,人们总是下意识的对着美景取框,其实镜头再往下一点,就是杂乱喧嚣的普通人群,同样也是为了生活在忙碌着。其实我更喜欢感受另一个国度普通人的生活,或者是悠闲的放松一下身心,而不愿意为了表现什么浪漫,或招致旁人的羡慕,去码一些优美空洞的词汇。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尽量写的都是一些经验教训,希望都是有用的东西。
其实有一个很真实的感受就是:欧洲发展了这么多年,中国改革开放才30年,而且有13亿人口,可是现在的差距,并不是在国内有些人忽悠的这么大,甚至地铁和火车,反而有我们是现代社会欧洲是第三世界的错觉。中国只要好好的健康的发展下去,任何事情,只是时间的问题。好比我小的时候,看到无数部香港的电影嘲笑内地人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发展,让我老了的时候重看这些影片觉得是个笑话。我当时没有料到的是,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那些片子就已经是笑话了。
其实关于巴黎又脏又臭的破地铁站,除了历史较久的原因,我总感觉,也和这个城市黑人巨多且不大拘小节多少有那么一点两点的关系。我对黑人兄弟真的没有偏见,被欧洲掠夺了这么多年,啥都能理解。文文说巴黎黑人多是因为人法国的殖民地很多都在非洲,殖民地么就拿的通用的护照,人家想来,你还不能拦着。于是我就有了点“自作自受”的阴暗的快乐。
我在微博上吐槽欧洲地铁的时候,有人用维护他爹的劲头愤愤的指责我:人家是多少年的历史了,我们才新建造的,这个怎么比?……呃,第一,哪怕建了几百年,他爹不让他翻修啊?巴黎怎么着也有点钱吧?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到这个城市,地铁是第一印象,我真不明白为毛线不能整干净一点。第二,中国多少年的历史了,欧美比起来就是新建造的,怎么好多人又爱拿中国和国外比呢?姑且不论比得对不对了,完全就是两个标准嘛。不,他们自己的偏执想法才是标准,这些人是先有结论,再找论据的。
小愤青们觉得外国这也好那也好,中国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其实部分是他们幻想出来的,用来踩低自己人的。却不是真心欣赏别人的文化与内容。所以他们这种有奶便是娘的爱,基本上并不牢靠。
我知道中国有这种不好那种不好,也亲见了外国有那种好这种好,但我仍然喜欢中国,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我的这种客观的喜欢是比他们实在与靠得住的。
又好比我对葱头。我深深被葱头的优点吸引,优点说也说不完就不详细说了,但同时我也很明白她的缺点,所以我对她的爱是很实在与靠得住的爱。什么?李宇春有哪些缺点?她的缺点不是很明显么?比如工作太拼命不注意身体啊(众人:喂……),比如过于心直口快不懂得人前人后两张脸啊(众人:喂喂,你差不多一点好不好?),比如不懂得娱乐圈的勾心斗角,不在意对眼前一时一势的争夺,也不爱种种的虚荣势利老是让旁观的人和粉丝操心啊(众人:……散了散了,丫分明是在拍马屁)……
就此结文。Over.
如果有时间,会再写一些旅行中有趣的花絮,和让我念念不忘的美景、好人、好吃的东西……不过篇幅应该不长,实际上我能这么快捣腾完欧洲的我已经觉得不容易了,泰国的一年多了我还没结文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