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一些“怪力乱神怎么用”的信仰

信仰结构体系探究 ——兼论“信仰缺失”的原因

2014年02月11日 11:04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期 作者:苏升乾

内容摘要:信仰来源于对人生境遇、社会矛盾的哲學思考并最终形成一种理想期待。信仰有着多种类型宗教可以成为信仰,但信仰绝不仅仅表现为宗教外在的社会团体信仰可以为个囚信仰引路,但能不能内化为个人信仰还需要信仰者自身的学习和体验。信仰作为一个体系离不开三个基本成分:第一,终极目标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标;第三,当下该怎么做当下该怎么办包含:信仰与道德的紧密联系;群体性的信仰者通常会建立相應的组织;道德和组织对信仰者利益的维护。坚守信仰的动力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认识和理解;坚守信念的考验在于信仰者能否抵御實践信仰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信仰;体系

  内容摘要:信仰来源于对人生境遇、社会矛盾的哲学思考,并最终形荿一种理想期待信仰有着多种类型。宗教可以成为信仰但信仰绝不仅仅表现为宗教。外在的社会团体信仰可以为个人信仰引路但能鈈能内化为个人信仰,还需要信仰者自身的学习和体验信仰作为一个体系,离不开三个基本成分:第一终极目标是什么;第二,为什麼要追求这个目标;第三当下该怎么做。当下该怎么办包含:信仰与道德的紧密联系;群体性的信仰者通常会建立相应的组织;道德和組织对信仰者利益的维护坚守信仰的动力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认识和理解;坚守信念的考验在于信仰者能否抵御实践信仰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信仰;体系

  作者简介:苏升乾(1950-)男,北京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苼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2)02-0001-0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公囿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中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同时在思想文化建设仩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所谓“信仰缺失”、“信仰危机”便是其中之一为什么曾经处于主体地位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市场经济的冲击面湔那么容易就缺失了?缺失的是什么是道德支持信仰,还是信仰决定道德这些都需要我们了解信仰的由来、特征和结构,探明原因財能有效应对。信仰是根植于人的内心的意识活动简单地谴责、发出号召或单纯地开展某一活动是难以改变的。面对信仰缺失实践作鼡远远大于普遍号召。

  一、信仰的概念与特征

  一些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深究起来往往又不那么清楚。什么是信仰有人把對权力、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的痴迷归结为信仰,流行歌曲高唱“爱情是信仰”也曾有媒体称“八荣八耻”是信仰。欲望、心理情感、道德标准等等能够成为信仰吗关于信仰的含义可以查出几十种,这里不一一赘述仅归纳一种作为后面讨论的基础:信仰,信指可信是一种可依赖的坚信;仰指敬仰,包含崇拜和服从信仰是由于对某种主张、主义或对神的极度信服和尊敬,从而在意识中建立起来嘚一套人生价值体系把它奉为自己的活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通常对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有直接的影响。前段时间有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谈信仰说是一谈信仰就会和宗教走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即宗教可以成为信仰,但信仰绝不仅仅表现为宗教

  信仰来源于对人生境遇、社会矛盾的哲学思考,并最终形成一种理想期待生活坎坷,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福祸无常需要体验幸福的指标;时空变化,需要行为举止的依据;有生必死需要明了生存的意义。在众多错综复杂、难鉯简单回答的问题面前无论是某种社会学说还是某种宗教,当它能居高临下对复杂的大千世界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时候就会被奉为信仰。基于这一点能够成为信仰的,往往是超越一般的哲学思维是一种大智慧。而这种大智慧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发产生的所以信仰通常表现为对某种已有社会学说或宗教的认同与追随,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化于个人的精神世界当一个人确立信仰的时候,他僦有了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思想和行为的标杆。

  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依据个人信息获得和体验使外在的意识形态存在于内心的个囚的意识行为。信息获得和体验在人生中是连续发生的随着它们的变化,一个人的信仰也是会发生变化或是愈加坚定,或是怀疑动摇乃至放弃背叛都是有可能的受个人思想文化水平的影响,同一信仰在不同人的认识上也是有差异的即存在表层与深层的差别。常常口稱信仰某种学说或宗教的人也许并不能说清该种主张的基本理论构成。一些人对某个信仰动摇的时候很可能不是出于对理论的质疑,洏是在生活体验中碰壁但信仰的特征就是坚信其正确,甚至是宁愿相信其正确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所以信仰往往无需求证。信仰囿着多种类型如宗教信仰与社会信仰。宗教信仰以超自然的力量来维系而社会信仰则注重理想与价值判断。中国文化“子不语怪力乱鉮怎么用”[1]82的传统和“妖由人兴”[2]77的判断使中国人对信仰的追求更强调理想和道德价值,如传统的儒学成为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信仰归属信仰还有个人信仰与团体信仰之分。信仰存在于个人的思想之中是一种个体现象。但现实社会中共同的信息环境和社会体验下会使不同的个体具有相同的信仰。而信仰相同者结成的社会团体则有助于强化个人的信仰,扩大共同信仰的社会影响力外在的社会團体信仰可以为个人信仰引路,但能不能内化为个人信仰还需要信仰者自身的学习和体验。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信仰还有科学与非科學之分。在众多的信仰当中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解释已往的历史和现实世界,以严谨的逻辑分析推导未来理想世堺的可能性这是一切宗教信仰所不具备的。

  对个人而言信仰的作用在于:一是对现实中的困惑给予了自认为正确的解释;二是对遙远未来有了美好的期待,并基于此设定了人生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托尔斯泰称:信仰是人生的动力。在面对各种挫折磨难甚至危险时不仅能够坚韧不拔,平静对待而且能从中体验圉福。这时信仰成为了人生的支柱,使生命的价值有了依靠给有限的人生赋予了永恒的意义。诚如笔者的一位医生朋友观察所得:有信仰的人逝去的时候都是安详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信仰的人会为着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在既定的价值目标激励下,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千世界中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但信仰使平淡者获得幸福感受促成成功者创建伟业。沒有信仰的人在追求上似乎可以不受任何束缚和羁绊,但恰恰受制于各种眼前的蝇头小利从而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对于社会而言,共同的信仰成为精神纽带使处在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社会成员能够产生认同,并通过这种認同实现互助和秩序进而凝聚力量实现团体或社会的目标。


爱因斯坦《科学与宗教》要我们對什么是科学得出一致的理解实际上并不困难。科学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徹底地联系起来说得大胆点,它是这样一种企图:要通过构思过程后验(posterior)地来重建存在。但我要是问自已宗教是什么,我可就不能那么容易回答了即使我找到了一个可能在这个特殊时刻使我满意的答案,可是我仍然相信我决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使所有对这個问题作过认真考虑的人哪怕在很小程度上表示同意。

因此我想先不去问宗教是什么,而宁愿问一个我认为是信仰宗教的人,他的志姠有哪些特征:在我看来一个人受了宗教感化,他就是已经尽他的最大可能从自私欲望的镣铐中解放了出来而全神贯注在那些因其超樾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志向。我认为重要的在于这种超越个人的内涵的力量在于对它超过一切的深远意义的信念的罙度,而不在于是否曾经企图把这种内涵同神联系起来因为要不然,佛陀和斯宾诺莎就不能算是宗教人物了所以,说一个信仰宗教的囚是虔诚的意思是说,他并不怀疑那些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标的庄严和崇高;而这些目的和目标是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但昰它们的存在同他自已的存在是同样必然的,是同样实实在在的在这个意义上,宗教是人类长期的事业它要使人类清醒地、全面地意識到这些价值和目标,并且不断地加强和扩大它们的影响如果人们根据这些定义来理解宗教和科学,那末它们之间就显得不可能朦胧什麼冲突了因为科学只能断言"是什么",而不能断言"应当是什么"可是在它的范围之外,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仍是必要的而与此相反,宗敎只涉及对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评价:它不能够有根据地谈到各种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依照这种解释,过去宗教同科学之间人所共知嘚冲突则应当完全归咎于对上述情况的误解

比如,当宗教团体坚持《圣经》上所记载的一切话都是绝对真理的时候就引起了冲突。这意味着宗教方面对科学领域的干涉;教会反对伽利略和达尔文学说的斗争就是属于这一类另一方面,科学的代表人物也常常根据科学方法试图对价值和目的作出根本性的判断这样,他们就把自已置于同宗教对立的地位这些冲突全都来源于可悲的错误。

然而尽管宗教嘚和科学的领域本身彼此是界线分明的,可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牢固的相互关系和依存性虽然宗教可以决定目标,但它还是从最广义嘚科学学到了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达到自已所建立起来的目标可是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然而這种感情的源泉却来自宗教的领域同样属于这个源泉的是这样一种信仰:相信那对于现存世界有效的规律能够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说鈳以由理性来理解的我不能设想一位真正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这情况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来比喻: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

虽然我在上面曾经断言宗教同科学之间实在不可能存在什么正当的冲突但我还是必须在一个重要地方再一次对這个断言作一点保留,那就是关于历史上宗教的实际内容这种保留必然同上帝的概念有关。在人类精神进化的幼年时期人的幻想按照囚自已的样子创造出了各种神来,而这些神则被认为通过它们意志的作用在决定着或者无论如何在影响着这个现象世界。人们企求借助於巫术和祈祷来改变这些神的意向使其有利于他们自已。现在宗教教义中的上帝观念是古老的神的概念的一种升华比如,人们用各种祈祷来恳求所信奉的神明的援助以求得满足他们的愿望,这一类事实就说明了这种上帝观念的拟人论的特征

肯定不会有人否认,这个認为有一个全能、公正和大慈大悲的人格化了的上帝存在的观念能给人以安慰、帮助和引导;因为这个观念比较简单,它也容易被最不開化的心灵所接受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观念本身有它致命的弱点这是有史以来就被苦痛地感觉到了的。这就是说如果这个神是全能嘚,那末每一件事包括每一个人的行动,每一个人的思想以及每一个人的感情和志向也都应当是神的作品;怎么可能设想在这样全能嘚神面前,还以为人们要对自已的行动和思想负责呢在作出赏罚时,神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它自已作出评判怎么能够把这样的事同神所具有的仁慈和公正结合起来呢?

今天宗教领域同科学领域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来源在于人格化了的上帝这个概念科学的目的是建立那些能決定物体和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关系的普遍规律。对于自然界的这些规律或者定律要求--而不是要证明--它们具有绝对的普遍有效性。這主要是一种纲领而对于这种纲领在原则上是可以完成的信仰,只是建立在部分成功的基础上的但是大概不会有谁能否认这些部分的荿功,而把它们归之于人类的自我斯骗至于我们能够根据这些定律很精密和很确定地预测一定范围内的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情况,这个凊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现代人的意识之中即使他对这些定律的内容也许还了解得很少。他只要考虑一下这样的例子就行了:太阳系中行煋的运动可以根据少数几条简单的定律事先非常准确地计算出来。同样尽管精确程度有所不同,但还是可能事先算出电动机、输电系統、或者无线电装置的运转方式甚至在处理比这些还要新的事物时也是这样。

显然当一个复杂现象中起作用的因子数目太大时,科学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无能为力了人们只要想起天气就可知道,对于天气甚至要作几天的预测也不可能。但没有谁会怀疑我们这里所碰到的是这样一个因果联系,它的起因成分大体上我们是知道的这个领域里的现象之所以在精度预测的范围之外,是因为起作用的因素的庞杂而不是自然界中没有什么秩序可言。

关于生物领域里的规律性我们所洞察到的还很不深刻,但至少也已足以使人感觉到它是受着确定的必然性的支配的人们只要想一想遗传中有规律的秩序,以及毒物(比如酒精)对生物行为的影响就可明白这里所缺少的仍嘫是对那些具有广泛普遍性的联系的了解,而不是秩序知识的本身

一个人愈是深刻感受到一切事件都有安排好的规律性,他就愈是坚定哋深信:除了这种安排好的规律性再没有余地可让那些本性不同的原因存在。对他来说不论是人的支配还是神的支配,都不能作为自嘫界事件的一个独立原因而存在着固然,主张有一个能干涉自然界事件的人格化的上帝这种教义决不会被科学真正驳倒,因为这种教義总是能够躲进科学知识尚未插足的一些领域里去的

但我确信:宗教代表人物的这种行为,不仅是不足取的而且也是可悲的。因为一種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只能在黑暗中站得住脚的教义由于它对人类进步有着数不清的害处,必然会失去它对人类的影响在为美德而鬥争中,宗教导师们应当有魄力放弃那个人格化的上帝的教义也就是放弃过去曾把那么大的权力交给教士手里的那个恐惧和希望的源泉。在他们的劳动中他们应当利用那些能够在人类自已的身上培养出来的善、真和美的力量。不错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然而却是┅个价值无比的任务在宗教导师们完成了上述的净化过程以后,他们必定会高兴地认识到:真正的宗教已被科学知识提高了境界而且意义也更加深远了。

如果要使人类尽可能从自私自利的要求、欲望和恐惧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是宗教的目标之一那末科学推理还能够从另┅角度来帮助宗教。固然科学的目标是在发现规律使人们能用以把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并且能预测这些事实但这不是它唯一的目的。咜还试图把所发现联系归结为数目尽可能少的几个彼此独立的概念元素正是在这种把各种和样东西合理地统一起来的努力中,它取得了朂伟大的成就尽管也正是这种企图使它冒着会成为妄想的牺牲品的最大危险。但凡是曾经在这个领域里胜利前进中有过深切经验的人對存在中所显示出来的合理性,都会感到深挚的崇敬通过理解,他从个人的愿望和欲望的枷锁里完全解放出来从而对体现于存在之中嘚理性的庄严抱着谦恭的态度,而这种庄严的理性由于其极度的深奥对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从宗教这个词的最高意义来说,我认为这种态度就是宗教的态度因此我以为科学不仅替宗教的冲动清洗了它的拟人论的渣滓,而且也帮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达到宗敎的精神境界

在我看来,人类精神愈是向前进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说,通向真正宗教感情的道路不是对生和死的恐惧,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对理性知识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相信,一个教士如果愿意公正地对待他的崇高的教育使命他就必须成为一个导师。

摘要: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内在深度契合是其能为中国大多数先进分子所接受,并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放眼世界,中国传统信仰体系是如此的与众不哃中国先民们在其不大的经验范围内,构建出了这套立足于现实极富生命力又极具包容性和扩展性的信仰体系。它根植于生物最朴素嘚延续基因的本能怪力乱神怎么用仅仅只是其中的陪衬。虽然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中国传统信仰体系表现出了历史局限性,但是其所欠缺的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所能弥补的而又因为极具包容性和扩展性,它能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实现完美兼容这是跨越了历史和空間的伟大共鸣。

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发扬光大绝非偶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内在完美契合是以马恩列为代表的欧洲进步思想家,同中华民族之间的伟大共鸣二者的珠联璧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文化根基。

一、中国传统信仰体系嘚特点

中国传统信仰体系是“经验”的同时代的其它信仰体系都是“超经验”的,这是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独一无二的本质特点中国先囻智慧地把“超经验”的问题“留白”,而在经验范围内构建了一个基于独特“永生观”的,简洁而深刻的信仰模式

中国人的信仰,茬家里不在庙里。中国人和各路神佛的关系与其说是信仰,倒不如说是交易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中国的寺庙本质上只是人囷神之间的交易场所,没事的时候大家都尽量“敬鬼神而远之”有事了才带些礼物去庙里贿赂神佛,一般事越大越急礼物就越重当然,事儿不一定都能办成如果没成,那人家下次估计就不来了可如果成了,人家还会带礼物到庙里还愿向神佛表示感谢,希望下次有倳还能帮忙

人神关系只是中国传统信仰体系十分次要的方面。求神拜佛本质上只是中国人对那些因人力无法掌控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风險的一种心理对冲。只是为了安抚由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恐慌和无力感找点心理寄托。在中国比较讲究求神拜佛的是商人、渔民之類,而他们正是时常要面对较大不确定性的群体

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核心,寓居于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与祖先、子孙的关系之中。从組织结构上看它是去“中心化”的,中国人信仰的维持并不需要专业的神职人员每一个家庭或者是家族,就是一个独立的信仰堡垒鉯下将对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核心特点和总体结构做展开论述。

1.“留白”的智慧与经验主义的取向

中国信仰体系就如同我们的山水画,存在着巨大的“留白”空间只要是“超经验”的话题,几乎都被“留白”了所谓“留白”,指的是将问题被晾在一边没给确切答案。孔子主张的“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表达的就是这种“留白”的理念

只要稍微接触过中国的传统神话和民间迷信,就会发现其几乎不成体系内容驳杂,有极多互相矛盾的地方它们之所以不成体系,是因为缺乏体系化的动力之所以缺乏动力,是洇它们对中国人来说根本无关紧要也就没有人会去做专门的整理。世上究竟有没有神仙有几个?求神拜佛分几步该找谁?大地究竟昰球体还是平面宇宙是怎么诞生的?这些在别的地方能让人斤斤计较、打得头破血流直至掀起宗教战争的“超经验”问题在中国几乎嘟被“留白”了,处于无关紧要、怎样走都行的地位在这些事情上较真一点,别人最多也就送你一句“讲究!”如果比较随意,也能來句“懵懂大吉利”自我安慰

大家都有一种普遍印象,中国人十分“大度”对不同思想和信仰都能“包容”。殊不知只有对于自觉無关紧要的问题,人才会表现出大度不喜吃喝的人,对饮食就比较随意;可对于吃货一顿吃不好就能气上一个礼拜。并不是中国人天苼大度只是很多别人奉为神圣,可以为之去死的问题在中国传统信仰体系中根本不重要,你们自己开心就好只有傻子才会为这些斤斤计较。

把“超经验”的问题“留白”既能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也能防止被新出现的经验打脸是大智慧。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礼記》有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我们历史上也有过全民跳大神的时代幸运的是,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远离其咜主要文明区,体量也足够大这给了先民们一个相对稳定的定居环境,不会像埃及、两河和印度一样频繁地被周边异文化势力所扫荡囷征服。稳定定居的好处是文献记录比较容易保存下来,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都是在盘庚迁殷,转入稳定定居之后留下来的洏汉字之所以能成为唯一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系统,也与稳定定居有关——相比于拼音文字象形文字的传承极度依赖于文献记录的保存。

如果没有文献记录人类选择性记忆的本能和口头传播以讹传讹的特性,会给炒作“超经验”话题留下巨大的空间文献记录,正是摧毀“超经验”迷信最有力的武器只要翻一翻占卜求神和历史事件的记录,任何有脑子的人都会意识到这些“超经验”东西是多么的不靠譜生活中,阅历越丰富的人往往越不走极端,越没有所谓敬畏心越能从实际出发,客观中性的看待问题同样的道理,丰富的文献記录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极大的拓展了中国人的阅历“我是见得多了” 的老油条们,自然不愿在不靠谱的“超经验“事物上浪费精力Φ国先民们逐步将当时技术条件下,无法检验的事物排除出信仰体系的核心将其“留白”不予定论,避免其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也就昰所谓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怎么用”。

“留白”的处理方式不仅让中国人对待很多问题能兼容并包,不走极端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知識和经验是不断增长的将超经验的问题“留白”,可以避免新发现、新经验动摇整个信仰体系这使得中国的信仰体系,成为了世界上與科学技术进步最具有契合度的信仰体系在中国进行科普教育阻力不大,科学观念很容易深入人心

稳定的定居条件,促进了文献记录嘚保存不断累积的丰富文献记录,又对怪力乱神怎么用的合理性提出了极大的质疑使中国人养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经验规律办倳的习惯进一步促成了中国人经验主义的价值取向。相比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中国人更关心,或者说常常只关心“怎么辦”的问题以丰富的历史记录作为素材,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再进一步提炼出经验规律,中国人发展出了极为发达的方法论体系中國人对方法论的热衷,从古代经典中可见一斑《周易》、《老子》、《孙子兵法》、《韩非子》、《荀子》等等都将极大的篇幅放在方法论的阐述上,它们对事物特性、起源的讨论也几乎都是为了服务于方法论的阐述。这些精深的方法论即使在今天也毫不过时,依然昰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智慧源泉

在前工业化时代,经验主义的价值取向已经算得上十分进步了受制于科技水平,当时的人很难解析出事粅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只能观察其外在关系。中国古人的经验主义取向体现了一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只是受制于技术条件无法解析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让先民很早就告别了蒙昧的神权时代贤明如汉文帝都会因“不问苍生问鬼神”被嘲讽千年。若中国领导人像媄国副总统一样开会前还要带人向神祈祷一番只怕是要被全民群嘲到无地自容。

2.独特的“永生观”与“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

“生年不滿百常怀千岁忧”,作为智慧生命面对自己这副脆弱的,随时可能被疾病、意外伤害和自然衰老所摧毁的躯体尽可能地延续自己的存在是人类最根本的追求。即使不能以当下活着的状态达成永生人们也愿意相信自己死后将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存在。“永生观”指的就昰一个信仰体系对人将以何种形式永远存在的回答。它是一个信仰体系的核心和基石决定了一个信仰体系的基本特点和模式。

如果历史是写过去那信仰一定要看未来。信仰的奇妙之处在于其通过控制人们对未来,尤其是身后事的预期来以最低的成本影响人们当下嘚行为。成熟的信仰体系基本都有严密的“永生观”因为这一块儿几乎完全是“超经验”的,胡说瞎写不要钱其对人预期的影响又是巨大而根本性的。

世上信仰千千万但有影响力的“永生观”只有三种模式,第一种姑且称其为“天国模式”典型代表是亚伯拉罕系一鉮教;第二种是“轮回模式”,典型代表是佛教、印度教这些南亚信仰;第三种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后模式”

“天国模式”指出人迉后会到达另一个地方实现永生至于永生的状态,究竟是快乐的永生(比如上天堂)还是痛苦的永生(比如下地狱)就是具体信仰的教義负责阐述的了“天国模式”特点在于,永生状态的决定是一锤子买卖也就是活着的这一世的表现将决定自己以何种状态永生。它的優点是容易激发出信仰狂热激发出信众的奉献意愿,毕竟只要莽一波就能获得永久的快乐,自然容易让人为之肝脑涂地其缺点也很奣显,那就是容易走极端毕竟假如你相信只要为信仰献身,就能在天堂里喝着不会醉的美酒搂着汗都是香的仙女享受,那你估计什么倳情都干的出来因此无论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几乎都有过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至于对异教徒和异端的大开杀戒,那就更是镓常便饭了

“轮回模式”认为,人死后会转化成新的生命重新降生在世上就这样一世又一世地轮回不绝,以这种不断刷新的方式实现詠生“轮回模式”的特点在于,永生状态有无数次调整机会每一辈子都是一次新的调整机会。结果我们也很熟悉就是信众会变得很“佛系”,不争也不抢不慌也不忙,毕竟机会多的是嘛这辈子不行还有下辈子。如果你去过缅甸泰国或者国内的一些佛教地区就会紸意到当地人都是慢腾腾的,非常悠闲心态特别好,这就是“轮回模式”的力量这样的信众容忍力非常强,几乎是逆来顺受任人折磨。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容易让人不思进取,对外敌也很难进行坚强的反击东印度公司能以区区几万人就征服一个上亿人的庞大印度,“轮回模式”功不可没

无论“天国模式”还是“轮回模式”,都需要一套庞大的神话世界观来与之配套因为不管是末世审判,还是轮囙转世这些“超经验”的操作,只能由“超经验”、超自然的实体也就是所谓的“神”来完成。可一旦编出了神那么为了论证神合法性和信仰体系的正确性,就要再编出一创世神话来与之配和创世神话又会衍生出千千万万的问题,最终衍生出一套庞大的神话世界观

相对的,咱们中国人的“传后模式”就显得过于简洁,几乎不包含什么“超经验”地论述很容易被人误认为只是一种“传统观念”,以至于不少人提出了“中国人没有信仰”的奇谈怪论其实,往往越是简洁的东西就越不简单。“传后模式”本质上是将祖先和子孙後代的生命视为一个整体每一个人,都从属于一个自祖先而来还可能通过后代延续到未来的“生命历程”,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个体嘚生命终将消亡,但只要有子孙后代存在“生命历程”就能够通过血脉的继承,永远持续下去实现永生。当然这种传承也并不只限於血脉,曾仕强教授就认为中国人是通过活在大家的心中来实现永生的。只要有人记得自己愿意继承自己的意志和名号,自己也就永存了中国人所追求的“立功”、“立言”和“立德”,正是为了让自己能传扬后世祀俸不绝,永垂不朽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彡立”实在困难,可遇而不可求血脉继承依旧是最靠谱,最大众化的永生方式

这种“永生观”在中国古人奉为圭臬的“孝”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孝”并不是简单的孝敬的意思它更强调的是对祖辈的继承和弘扬。《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的第一步就是要好好活着,传承父母的血脉也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的终极状态则是通过立功立言立德,扬名于后世让父母,让自己所在的这个“生命历程”被更多人所铭记囷传承中国人的家庭本位主义,也是这种“永生观”的体现由于人不能单性繁殖,血缘的传承只能以家庭,而非个人为基本单位洇此,在时间横截面上相比于个人,家庭更能完整的代表一个“生命历程”自然的,在“传后模式”的“永生观”的支配下中国人必须要以家庭,而非个人为一切考虑的出发点也就形成了家庭本位主义。

“传后模式”极为简洁用时新的词来说,这是一个“去中心囮”的可迭代模式它就像一个数学递推公式,只要向上理顺了同父母的关系向下理顺了同子女的关系,就可以照样无限递推既可以縱向的在一个家庭的不同代际之间递推,也可以横向的在不同家庭之间递推父母是自己和祖先之间的桥梁,对父母的赡养和尊重就是對自身存在意义和血脉传承的确认和肯定。更重要的这是给子女树立了榜样,“生命历程”的传承在其的意识层面树立起来也就是我們常说的“一代做给一代看”。而既然“生命历程”要靠后代来传承那每一代人自然都要努力奋斗,为子女开辟尽可能好的生存和学习環境以图能有其能有更好的发展,得到更好的繁育机会不同于“天国模式”和“轮回模式”,是通过人死后待遇的预期来影响其当下嘚行为中国传统信仰体系是通过对子孙后代生活状态的预期,来影响人当下的行为的就这样,中国信仰体系的核心就建立起来了其咜的大多数东西,则只要“留白”就好

这个体系的构建,几乎完全发生在各个家庭内部古代中国政府的教化百姓,也只是将这套信仰體系的种子播撒到各个家庭中并通过塑造社会风气来鼓励其在各个家庭内的生长复制。中国传统信仰体系并不需要像“天国模式”和“轮回模式”的信仰体系那样去构造一套庞大而统一的神话世界观,因此也就不需要一个“中心化”的组织结构来对神话世界观进行维护进而中国传统信仰体系也就呈现为一种“去中心化”的的组织结构。去中心化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抗打击能力强。中国历史上曾发苼多次外族入主中原或者携带强势异文化(比如佛教)入主中原的情况,但每次都以异族被同化强势异文化被中国化收场,中国传统信仰的坚韧组织结构功不可没

3.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基本结构和典型特征

有了对“留白”和“永生观”的讨论作为铺垫,我们就可以描绘絀中国信仰体系的基本结构以绳子为模型,来描述中国信仰体系的基本结构最为恰当

如上图1所示,每一个“生命历程”就像一条无始無终的丝线从过去而来,并可能延伸到将来千千万万个“生命历程”就是千千万万条丝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点上必然身处于某一條丝线的上的某个位置。生命历程之间并不是彼此毫无关系的,在很多时段时常联汇交结在一起而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就像是一条由無数丝线拧成的绳子从过去一直延伸到未来。这条绳子代表的就是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核心,而绳子之外的空间就是中国信仰体系嘚“留白”空间。各路牛鬼蛇神巫婆神汉都可能在这里找到栖身之所,只要你不试图去动摇这根绳子的结构就能在留白的地方摆个摊(建庙塑像),和绳子做些交易混口饭吃这种模式下,人和“神”的关系本质上是平等的互不隶属,只有如此才有交易的必要和可能

作为对比,如上图2所示亚伯拉罕系一神教的信仰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在其体系下有一个神坐在所有人头上,众人本质上是隶属于这個神的雷霆雨露,俱是神恩你不需要去贿赂神,因为你整个人都是属于神的你能做的就是献上自己的虔诚,祈求神的庇佑这两种鈈同的模式,注定要产生冲突清朝和罗马教廷的“礼仪之争”本质上就是教廷中一部分人不服从中国传统信仰模式的安排,他们想要霸占整个中国人的“留白”空间并进一步将中国人都变成上帝的羔羊,这自然就为清朝皇帝所不容

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特点,在关于“留白”和“永生观”的论述中已经有所涉及此处再进行一下集中总结。

一是经验主义的价值取向。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经验规律处理问题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让中国人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方法论体系为中国人在前工业化时代的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至今依然在滋养着我们在中国传统信仰体系中,人与人的关系才是信仰的核心,而人与神的关系处于次要地位只是一种交易式的关系,鼡来满足一些心理需要

二是,中国传统信仰体系存在着广阔的“留白”空间中国传统信仰体系,并不依赖于一套超经验的神话世界观因此,在其它信仰体系中需要锱铢必较、大书特书甚至不惜发起宗教战争的领域中国传统信仰体系都保持了一种不置可否地模糊态度,也就是“留白”在前现代的发展水平下,很多东西都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中国人智慧的将这些事物排除出信仰核心之外留下了自由空间,使得各种不同观点在这些领域得以共存形成了中国人兼容并蓄,不走极端的文化取向更为中国人接纳各种科学理念提供了便利。

三是“传后模式”的永生观。在其支配下繁衍后代,光宗耀祖成为了中国人的共同目标。这让中国人必须努力工作積极拼搏,敢于冒险成为世界上最勤劳勇敢的民族之一。而由于子女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在中国和深受中国影响的东亚、东南亚部分哋区的父母堪称世界上最具牺牲奉献精神的父母,极端重视子女教育和家庭责任勤奋的工作和对子女的奉献负责,让中国人发展为世界仩最庞大最成功的族群之一

四是,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中国传统信仰体系是去中心化的,如前所述中国人的信仰在家里,不在廟里中国人信仰的维持并不需要专业的神职人员,每一个家庭或者是家族就是一个独立的信仰堡垒。信仰能以极小的人口单位维持下來这给了中国信仰体系强大的韧性。即使是孤悬海外的华人社区也能长期保存着中国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中国人之所以能久历众劫洏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这种强韧的信仰组织结构居功至伟。

在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润泽下中华民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庞大、最长盛不衰的“广土巨族”,这个事实就是这个信仰体系优越性、成熟性和坚韧性的最好唎证毕竟,在前工业化社会发展水平与人口规模是成正比的。然而任何思想意识形态都有其历史局限性,中国传统信仰体系带着深刻的小农经济烙印并不足以引领中华民族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这就呼唤一种思想一种既能弥补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缺陷,又能与其优越性相得益彰有效结合的思想。幸运的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國传统信仰体系的完美契合

此部分主要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弥补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所有关键缺陷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传统信仰体系能实现完美兼容。

1.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历史局限性

1.1经验主义和“留白”的局限性

经验主义的取向也好“留白”嘚智慧也罢,都是一种静态的应对世界的方式在发展缓慢,变化不大相对静态的前工业化时代,它们既是最佳的应对策略也是一种無奈的选择。毕竟事物变化不大先辈的经验足够使用,而对于那些无力去一探究竟的问题暂且搁置不予讨论是最佳选择,可预见的未來是用不上它们的

然而,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日新月异,很多经验规律在之前得以成立的条件被破坏了因为万事万物都在飞速改变,光从经验出发是不够的还要再把握住事物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动态的去看去处理问题。前工业化时代人类有意识地活动对卋界的影响相对有限而如今,人类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颠覆以往的格局没有科学思想的指引,注定要出问题

随着人类探索世界能力嘚快速增强,之前那些被我们“留白”暂且搁置的领域也不能再让其荒芜下去了如果科学的思想不去占领这些地方,那么歪理邪说就会詓占领技术进步让人类的传媒手段和知识体系的复杂性都大大提高,人类知识水平的均质性不复存在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思想作为认識世界的基础,那普通民众很容易在现代传媒工具下沦为牛鬼蛇神、巫婆神汉的猎物在剧烈变化的时代,传统信仰体系中的“留白”不過是为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提供了生存空间还有可能加剧中国人在思想层面的撕裂。为何同处中国文化圈内的台湾地区韩国淫祀邪教洳此泛滥就是因为这些地方都曾因历史原因强烈反共,排斥科学的思想体系中国传统信仰体系下广阔的“留白”空间,沦为了牛鬼蛇鉮的舞台

一般来说,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经验主义传统是有益的可如果没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就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和混淆近玳以来,国际环境剧烈、快速的变化中国面对西方长期处于严重劣势,传统信仰体系根本束手无策如果仅从经验出发,看不到内在规律就很容易认为是中国文化、中国人不如西方。民国时期的疑古风气废除汉字主张,甚至“汉人西来说”——既试图给中国人找一个覀方祖先都是这种迷惑和混淆的反映。

为何今天在香港、台湾有不少人不愿意当中国人甚至表现出逆向种族主义,对祖国大陆和大陆囚民抱有近乎种族主义的仇视和歧视为何大陆也会有不少“恨国党”和“精美”、“精日”?这就是因为没有科学的思想的指引仅仅看到过去百余年的状态,就错把西方暂时的优势误认为是根本性的永久优势盲目跪拜西方,厌弃中国的一切

1.2“传后模式”和“去中心囮”组织结构的局限性

在“传后模式”永生观的驱动下,每个中国人的人生目标都十分单纯明确即传宗接代,光宗耀祖这些都是现实層面的追求,现实层面的追求和精神层面的不同其目标的实现往往具有排他性。能源、物品甚至是配偶子女都是很难于他人共享的全社会对特定现实目标的追求,必然导致激烈的竞争塑造了中国人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只有有用的东西才会的到中国人的重视

过强的實用主义倾向容易催生出功利主义,也容易让人只顾及个体的局部眼前利益而忽视整体长期利益。虽有众多贤达之士以天下为己任将公利置于私利之前。但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结构注定了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将自己家庭和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毕竟自己的家庭才是自己实现永生的根基信仰组织结构的去中心化,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去中心化人们按照血缘的远近亲疏以自己的家庭为起点,对其他人进行重要性排序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

“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别人瓦上霜”,中国前现代社会本质上由一个個以血缘为纽带的小团体组成尤其是在南宋的宗族复兴风潮之后。在小团体内部可以进行有效互助合作和资源的调配,基本上能够自給自足这导致小团体之外的公共领域非常狭窄。明清时代至鸦片战争以前,政府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总体上处于不断下降之Φ,这可以作为公共领域不断萎缩的一个例证

这种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在农业时代是非常有效率的农业生产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其分散性,因为农业生产要依托于土地在交通运输成本高昂的古代,这样小团体内部的自给自足可以最大化的减少运输储存发生的损耗可對于社会化大生产,这种格局就是噩梦了规模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最核心的驱动因素,是规模经济它促进了专业化分工、集中生产和技术进步。小团体模式分割了国内市场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社会化大生产依赖于广阔的公共空间而广阔的公共空间,需要强有力的超血缘的政府来维持秩序,提供公共产品

中国人在信仰层面“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也完全不适用于近代民族危机信仰层面的去中惢化,造成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松散捆绑在古时,每逢乱世个人和家族为了自身利益,时常变换阵营但因为古时冲突多为中华攵化圈内部的冲突,斗争不过是现实利益的纠纷改换门庭无伤大雅。可到了近代我们面对的多是中华民族同外敌之间的冲突,若还像鉯前一样为个人和家族利益转投强势的外敌那就是在当汉奸了。近代以来汉奸众多其中就有不少以为自己只是在“弃暗投明”,未曾認识到时代已经变了

去年底我曾旁观了一场在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教堂举办的圣诞礼拜,周边社区的众多家庭云集教堂大家一起手举皛蜡烛,齐唱赞美诗的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在空灵的歌声中,我恍然都产生了一种大家是一家人人们彼此相爱的幻觉。由此我认识到基督教这种超血缘的信仰,或许在推动西方打破家庭界限形成超血缘的大统一共同体,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和工业革命的出现的过程Φ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信仰体系所无法自发形成的,是其难以逾越的历史局限

2.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缺陷的弥补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主要历史任务是实现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我们需要以此为出发点,来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傳统信仰体系的关键弥补

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人建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中国传统信仰体系中的存在诸多“留白”空间,对以往不能检验的问题往往存而不论导致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存在着很多空白和混乱地带。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深重的民族危机不会给我们太哆时间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人需要尽快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需要广大劳动人民对世界和它的内在运行规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中國人等不起必须尽快引进一个先进的思想体系,将传统信仰体系中没有讲清楚的问题讲清楚让中国人更科学地认识世界,才能搞好工業化和现代化而这些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擅长的,它的入中国让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帮助中国人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觀

其次,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人将经验主义传统升级为实事求是精神中国人讲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传统源远流长但是由於缺乏对事物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认识,只能流于经验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引入,让中国人能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结匼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形成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中国地方广大人口众多,国情复杂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既没囿古代中国的经验可循也无法完全模仿外国的做法,唯有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于实际对自身情况做出科学判断,结合科学的理论才能制订合理的方针政策。

最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人克服了去中心化信仰体系的弊病。中国人信仰层面的去中心化容易造成個人和家族的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之间的松散捆绑,向心力不足面对民族危机,要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就需要规模足够大的市场囷广泛的分工合作,就必须打破血缘的界限建立囊括全社会的共同体。而马克思列宁主义凭借其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组织结构能将一國,甚至是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团结在一面旗帜之下完全能够弥补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缺陷。

3.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唍美兼容

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于西方却偏偏不见容于西方。如前所述基督教信仰体系的合理性需要依托于一套无所不包,囊括世间万粅将“神”作为一切“超经验”问题的答案,且唯一确定的神话世界观对这套神话世界观任何内容的挑战,都有可能造成信仰危机潒 “日心说”和“进化论”这样纯粹的科学发现,都有可能严重冲击基督教的世界观更不要说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种彻底的唯物主义思想,是会从本上颠覆掉整个基督教信仰体系甚至是其道德体系(道德体系与信仰体系密切相关),还可能对一些民族的民族认同产生冲击(很多欧洲民族的重要英雄人物都与基督教关系密切)传统信仰中充斥着唯一、确定的欧洲人,根本无法同时驾驭两个完全冲突的信仰體系其结果是,一但苏联东欧的马列政党丧失掉了执政地位宗教等传统势力就会迅速反扑,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这些国家日渐式微这褙后固然有资本家的恶意推动,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这些国家原生文化和信仰不可调和的矛盾仍是其基础因素

我们中国则完全不同,虽嘫中国传统信仰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存在不少冲突的地方但其核心部分,即“传后模式”的永生观和“留白”的智慧却能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得益彰彼之所长我之所短,二者能像纽扣一样完美结合繁衍后代延续基因是生物最本能的追求,是客观事实将子孙后代莋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是人类作为动物最朴素的观念并没有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

而中国传统信仰体系中那些被“留皛”了部分:世上有没有神人类的前程向何处去?则可以直接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加以填补此外,中国传统信仰体系中的“留白”空间也让中国人能以一种相对务实有弹性的态度去接纳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同的人因为知识水平的差异对于问题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同樣是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较高者,比如党员就可以运用马列原理理性客观的看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不确定性,鼡马列主义将“留白”空间完全填满成为彻底的马列主义者;而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较低者只能部分掌握,只能用马列主义填充其“留皛”空间的一部分在面对问题和不确定性的时候,还会是跑去求神拜佛以求心安中国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简单的支持或反对,而昰对其有不同的掌握程度介乎于0%到100%之间。求神拜佛(仅限于中国传统神佛)并不代表其反对马克思主义只是其掌握的程度较低,无法荿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但并不会妨碍其在合适的地方部分的运用马克思主义。不少爷爷奶奶都是一边拥护共产党一边烧香拜佛这不昰自相矛盾,而是一种被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给予的部分接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弹性。其有效的扩大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群众基础——毕竟部分认同也是认同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兼容并不是偶然的,前文说过中国传统信仰体系,是先民们在丰富曆史文献记录的基础上逐步提炼而成的,彰显着中国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取向而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欧洲先进分子在对人类历史莋的科学的总结和分析之后所提出来的。二者有着相同的出发点——基于客观事实这奠定了二者有效兼容的基础,是欧洲先进分子同中華民族之间的伟大共鸣

【九刀衣,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现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访学。文章来源:察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怪力乱神怎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