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战乱原因总是战乱不断人口还爆炸,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连年不断的非洲战乱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非洲有8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但经济总量却不到世界的2%.贸易额占世界的1.5%.吸收直接投资额仅为世界的1%.材料说明A.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就缺乏保障B.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D.非洲战乱使世界和平面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连年不断的非洲战乱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非洲有8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但经济总量却不到世界的2%,贸易额占世界的1.5%,吸收直接投资额仅为世界的1%。材料说明A.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就缺乏保障B.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D.非洲战乱使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2012年苏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级5.11胸怀全球迎接挑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连年不断的非洲战乱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非洲有8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但经济总量却不到世界的2%,贸易额占世界的1.5%,吸收直接投资额仅为世界的1%。材料说明(&&)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B.非洲战乱是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D.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
连年不断的非洲战乱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非洲有8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但经济总量却不到世界的2%,贸易额占世界的1.5%,吸收直接投资额仅为世界的1%。材料说明A.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就缺乏保障B.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D.非洲战乱使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2012年苏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级5.11胸怀全球迎接挑战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连年不断的非洲战乱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非洲有8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但经济总量却不到世界的2%,贸易额占世界的1.5%,吸收直接投资额仅为世界的1%。材料说明(&&)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B.非洲战乱是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D.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
科目:初中政治
连年不断的非洲战乱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非洲有8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但经济总量却不到世界的2%,贸易额占世界的1.5%,吸收直接投资额仅为世界的1%。材料说明A.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就缺乏保障B.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D.非洲战乱使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为什么非洲总是战乱不断? - 知乎18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人口爆炸危机和素质垮塌一直是我的心病
这两天心情有种特殊的郁结和不快,全因为看到了两个新闻,一个是《赞比亚人把中国人比喻成是孳生的昆虫而不是投资者》,一个是《外媒称中国游客在朝鲜行为粗鲁,向儿童丢糖果象喂鸭》。
这两个新闻又勾起了我&中国人口爆炸危机和素质垮塌&的心病或隐痛,这个问题在我心里隐伏和思索良久了,我觉得这对中国民族命运将是最致命的问题。
看到《赞比亚人把中国人比喻成是孳生的昆虫而不是投资者》,心里就不是滋味,连赞比亚总统都说话了:&我们要让中国殖民者走开,让从前的(西方)殖民者回来,虽然他们也曾掠夺我们的资源,但至少他们会照顾我们,他们兴建学校、教我们语言、还带给我们文明。西方资本主义至少还有人类的外表,中国人只会掠夺和剥削我们!&
一国遥远的非洲总统带头对中国人大发不满,一方面说中国的素质差问题,另一方面却侧面揭示了中国人口爆炸问题,中国人在世界上哪怕遥远的角落,无处不在,蜂拥而至,谋生吃饭,抢食资源。近些年,我们多有看到国际各地国家大规模驱逐殴打中国人的报道,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加纳等,专门殴打、绑架和残杀中国打工者的事情就更多。
可见中国&地大物博&的泱泱国土已经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大批大批人群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国外去&掠食&,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感到国内乌压压人满为患,这块土地被庞大人口压得喘不过起来,食品资源不够用,就用地沟油、农药菜、激素肉、假牛奶、毒胶囊、转基因等来喂给民众吃。
这都指向中国人群不同于别的国家,有特殊的人口爆炸或人口危机问题。以前我曾拟定《生!生!生!》来揭示中国人能生和隐患的人口爆炸及危机问题,但因题目太大和能力不够就没写。你看1949年,即使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死人无数,中国人口(不含台湾)还是4亿多,仍是世界之最。中国人能生的基因为什么这么强大?我想到了可能是农业大国问题,也可能是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时期,朝代更迭,战乱不断,需要顽强的人群繁殖能力...到当今,中国这个人群依旧显示了超强的生殖能力,不仅国内生,还绞尽脑汁千方百计跑到美国生,跑到加拿大生,跑到澳大利亚生,跑到香港生...生!生!生!乐此不彼,引以为耀!唉!
每增加一张嘴,就要分拨一份资源,中国人口呈级数增加,这就不得了了。所以就要大批大批到国外去掠食资源。赞比亚人把中国人比喻成虐生的昆虫,这不稀奇,因为早就有日本人韩国人菲律宾人等和香港人把中国人或大陆人比作蝗虫,一个道理。就连我们大陆人也有骂自己人是蝗虫的,如河南一农户免费提供城市人萝卜,数万城市人蜂拥而至,不仅拔光了萝卜,还顺手牵羊走了菠菜、红薯和辣椒,就被怒骂成蝗虫。
人口爆炸和人群庞大通常面临素质低下问题,《外媒称中国游客在朝鲜行为粗鲁,向儿童丢糖果象喂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些年来多有国人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被国际各国斥责和鄙视的报道。我们国际朋友很少,就连朝鲜这个历史上最亲近的邻邦也公开不满和鄙视中国人的素质。
唉!不想多写了。但我要提醒的是中国人口爆炸的危机全面发作还没有真正到来,但我们必须做出预估。因为一旦真正发作时,就来不及了。这个发作迫在眉睫,也许明天,也许后天。现在应是化&危&为&机&的最后时机。倘若几年后的人口危机全面爆发,所激发出来的破坏力将是巨大的,不可控的。到那时民心丧尽,再怎么宣传计划生育的&历史贡献&,民众也不买帐了,当局将很难掌握主动权了。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非洲国家战乱不断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知道
非洲国家战乱不断的原因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个地区为什么总打仗,这和几千年的历史有关,不是一两句能说清的,除了楼上两位说的,不觉得还有一点,就是那里是从奴隶制直接过度到现在,有很多部族问题是当地政府无法解觉的
采纳率:16%
贫穷就是动乱的根源在加上一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长期的殖民奴役和剥削。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列强控制了非洲的贸易和军事,逐步将其演变成自己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倾销市场,造成许多国家出现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从而长期限制和影响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殖民者当局根据宗主国的需要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人为划分国界和行政区界,制造民族矛盾,挑拨宗教冲突,从而导致社会动荡,这也成为非洲目前民族、宗教和地区矛盾激化的历史渊源。 由于党派、部族、宗教之争,地区、边界问题以及争夺自然资源等原因,非洲地区战乱不断,政变频仍
殖民国留下的历史原因。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非洲国家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高速膨胀的非洲人口【世界国家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06贴子:
高速膨胀的非洲人口
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以来的几百年中,非洲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十分缓慢,甚至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年间,世界总人口数增长2.8倍,非洲仅为1.4倍,非洲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因此大幅度下降,充分显示出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尤其是罪恶的奴隶贸易给非洲人民造成了何等深重的灾难。进入20世纪后,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局部改善,非洲人口的增长率显著提高,并超过了世界平均数,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因此逐渐回升。年,大批非洲国家摆脱殖民主义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整个社会经济环境进一步趋于改善,与此同时,人口增长也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速度。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其他各洲的人口增长率都已逐渐减缓、而非洲却仍在明显上升,二者对比十分鲜明。非洲的人口再生产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尤其是高婴儿死亡率的特点。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非洲的人口出生率始终保持在45~48‰的高水平上,不仅大大超过其他各洲,而且前后变动甚小。1991年仍高达44‰。但上述期间内,非洲的人口死亡率却从25‰左右降至14‰,变化相当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几种过去危害最烈的急性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的结果。正是死亡率的下降,导致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然而,若与其他各洲相比较,非洲人口的死亡率仍是明显偏高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更高的人口出生率,否则非洲人口增长率与其他各洲的差距还要更为悬殊。目前,非洲正处于前所未见的人口膨胀期。20世纪90年代末,全洲总人口已达7.785亿,现在预计,到2016年前后,非洲人口数将达到13.5亿。到2100年,非洲人口将增至25亿,那时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将高达25%,而目前仅为12.6%。由于前一阶段人口的高速增长,目前非洲的人口特别年轻,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即占总人口45%,大大超过了33%的世界平均数。因此将不断有大量的人群相继进入婚龄育龄期,这势将造成延续数十年的生育高峰。世界上其他各大洲的人口在年间将陆续进入静止或相对稳定阶段,而非洲则要晚几十年。其次,是目前非洲人口的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还明显偏高,随着未来社会的进步,这一状况肯定会逐步获得改善,而这种改善在相当程度上将抵消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即非洲的人口膨胀尚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在非洲各地区之间,人口再生产形势有一定的差异。北非与撒哈拉以南地区相比,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故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低一些;北非国家节制生育的工作初显成效,突尼斯、埃及、摩洛哥三国已婚妇女中已有35~50%的人采取节育措施,致使出生率有所下降。而撒哈拉以南地区除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少数国家外,已婚妇女节育率均极低,全区总人口因此猛增了43%。除少数国家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为今世界上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撒哈拉以南各国在人口死亡率上的差距比出生率大,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一些社会经济环境改善较快的国家,死亡率就低得多,如肯尼亚和毛里求斯均只有7‰。由于上述差异,几内亚比绍等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得高,一般仅在20‰左右,相反,肯尼亚却以38‰居于世界的最前列。
非洲的人口:奇迹,还是恶魔?文章来源:经济学人坐落在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首都瓦加杜古(Ouagadougou)郊区的玛丽斯特普诊所(Marie Stopes)近来完成了该国第一例输精管切除术,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抗议。有人评论道:“孩子是上天的恩赐,我们生得越多越好。”  福兮祸兮?  非洲人口结构独一无二,按照现在的出生率,到2045年,这片大陆上的人口将翻一番,达到20亿。利比里亚和尼日尔这样的国家人口依旧增长迅猛,到不了20年就会增长了一倍,在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下,人们纷纷预测这些不能自给自足的国家将难逃灾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占世界人口的12%,57%的女性在分娩时丧命,婴儿死亡率为49%,艾滋病感染率为67%.  家庭成员收缩是全世界盛行的趋势,非洲也在向着这一趋势转变。北非国家中一个家庭通常有两个孩子。即便排除北非地区,撒哈拉沙漠以南有些国家出生率也相对较低,比如南非,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三个孩子。在赞比亚的卢萨卡(Lusaka)和刚果的金沙萨(Kinshasa)这种大城市里,出生率不超过四个,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每个家庭只有两个孩子。出生率降低后,相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工作适龄人口数量有所提升,从而可以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于是,人们觉得人口收益指日可待。  收益与灾难哪个更有可能发生?让我们先来把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进行比较。亚洲和拉美的出生率分别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普遍下降,下降速度极快且一发不可收拾。妇女希望孕育孩子的数量从六个下降到两个。生育率还在不断降低。避孕工具普及速度非常快。某种避孕工具先在城市流行,一两年后偏远农村目不识丁的妇女就会开始使用,这给计划生育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惊奇。生育率持续快速下降的现象现在看来十分平常:联合国据此推断全球平均出生率将与替代生育率持平。  反世界之道而行  不过这种平均比率并不适用于非洲。包括尼日尔和乌干达在内的许多国家出生率仍在攀升。而在出生率降低的国家当中,其速度也要低于亚洲。截止到1985年,东亚出生率在20年内降低了一半还多。而在喀麦隆,过去20年当中生育率从5.7个减少到4.7个,仅仅降低了一个。加纳和肯尼亚等8个非洲国家生育率停止下降,也就是说虽然出生率曾有所下降,不过之后就维持在5个左右。别的地方也有生育下降率停滞情况,阿根廷的出生率数十年来一直维持在3个左右。韩国和哥斯达黎加也有过同样的情况。然而非洲的停滞现象十分常见,又如此之快的进入下降停滞期。在这一点上其他大陆均无法望其项背。  20世纪70年代,非洲出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比起其他地方,非洲一个家庭人口越多,其地位就越重要,孩子们通常都是由亲戚带大,这大大降低了父母养育子女的成本,儿童的隐性成本也随之减少。随着出生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其他原因也浮出水面。  相比亚洲,非洲计划生育项目发展滞后。据估计四分之一的已婚妇女希望得到避孕工具,但是却不能如愿。这一点则反映出过去15年当中计划生育工作得到的援助越来越少,同时政治人物在降低非洲出生率方面也颇为举棋不定。乌干达总统曾在一次学生集会时表示“你们的任务就是生儿育女”.乌干达的一位村长说道:“我们必须多子多孙,这样才能赶走入侵者,保护我们的土地。”  然而,文化上的阻力,避孕工具的缺乏以及政治人物控制人口数量的意愿薄弱等等并非全部原因所在。在马拉维,1998年时只有17%的女性使用现代避孕工具,到了2010年这一比率增加到了42%,但是该国出生率仅略有下降,因此,必须从别的方面入手。大致概括起来有两种方式可以控制出生率:一是快要孩子,然后使用避孕工具避免再次怀孕,二是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再要另一个孩子。传统上许多非洲人都选择第二种方法,现在都使用避孕工具来延长生下一个孩子的间隔时间。南非两个孩子之间平均间隔时间为四年。通过这种控制方法,出生率的确有所下降,不过并没有第一种方法效果显着。  路在何方  这些原因解释了为什么生育率在非洲的下降至今仍不明显。如果非洲创造出降低生育率的各方面条件,那么生育率可能加速下降。但是,同样可能的是,非洲的人口结构的转型可能与亚洲的“金标准”的不同:生育率降低可能仅仅是星星点点的发生,以城市和少数几个国家为代表。这也意味着,除非非洲减少农村生育率,否则其无法达更替水平。  这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但是人们的态度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塞内加尔的农村妇女说,她们永远不会使用避孕药,但大家都知道避孕药品如何使用以及如何得到它。在布基纳法索,输精管结扎术并没有吓倒所有人。第二天,该诊所就进行了另外两例手术。(据《经济学人》)
非洲人口增长堪称世界之最非洲人口增长堪称世界之最。这个情况正在严重影响着非洲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交通、社会治安带来许多难题。在1986~1990年间,非洲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大大超过1.7%的年均增长率),平均每年净增人口为1700万。据统计,1950年非洲人口仅有2.2亿,1980年即达4.3亿,在30年间大约翻了一番。到1990年底,非洲大陆人口已达到6亿,大约是1950年的2.8倍。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00年非洲人口将接近8亿,到2025年将达到16亿。非洲人生育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据统计,非洲妇女的平均生育率为6.5个,而妇女则生4个,亚洲3个,发达国家2个。妇女平均每人生8个孩子。同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趋于老龄化形成鲜明对比,非洲国家的人口构成呈现低龄化趋势。据统计,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非洲总人数的50%,有些国家甚至高达70%,60岁上的人仅占非洲总人口数的5%。在今后十几年,随着更多的妇女进入育龄期,非洲将始终保持生育高峰,人口增长率将居高不下。在非洲,除搏茨瓦纳、、、等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都高于经济增长率,致使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目前,非洲大陆约有1/3人生活在划定的以下,28个国家被列为世界最穷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还导致非洲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据粮农组织统计,非洲人均占有可耕地面积由1965年的0.5公顷下降到1987年的0.3公顷。人口不断增长,对木料及燃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非洲每年约有380万公顷森林被毁,约占非洲大陆森林总面积的1.8%。由于乱砍滥伐、过度种植和随意放牧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反常,旱涝灾害不断出现,失去植被保护的地面不断扩展,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据估计,每年以六七千米的速度向南扩展。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预计,从1975年到2000年,仅水土流失一项就将使非洲产量下降25%,越来越多的人将处于饥饿状态。据估计,将近50%的非洲人享受不到任何医疗服务,大约55%的人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35%的儿童营养不足。1990年,70%的非洲人至少得过一种疾病,目前,非洲人均寿命为53岁,是世界最低的。现有的教育设施也远远不能满足人口猛增的需求。据统计,35%的国家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40%,整个非洲有20%的男孩和38%的女孩无法进入小学,中学的失学率更高。据科教文组织最近估计,非洲大陆约有3.6亿文盲,占非洲总人口的60%,占全世界文盲总数的40%。由于耕地减少,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带来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在过去的20年中,内罗毕、阿比让、达累斯萨拉姆等非洲城市的人口增长了7倍。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人口比1950年增加了16倍。据非洲经济发展中心预测,到2000年非洲国家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将达60个,而1950年只有1个。城市人口极度膨胀使失业状况日趋严重,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水电、卫生、教育、商业以及其他设施无法满足要求。80年代以来,非洲失业率一直在40%左右,由于失业严重,抢劫、偷盗等犯罪活动猖獗,以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自50~60年代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以来,许多非洲国家对人口发展情况不明,任其盲目发展。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没有普及计划生育,没有广泛宣传节育知识。利比亚、加蓬等国家甚至还鼓励提高生育率,这些都是造成今天非洲人口问题的重要因素。总的说来,造成非洲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危害最大的是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种种旧观念:孩子越多,财富越多;男孩比女孩更宝贵,另外多妻制、早婚、未婚先育、性关系混乱等陋习也促使人口迅速增长,可见要解决非洲人口问题,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二是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以来的几百年中,非洲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十分缓慢,甚至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年间,世界总人口数增长2.8倍,非洲仅为1.4倍,非洲占的比重因此大幅度下降,充分显示出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尤其是罪恶的奴隶贸易给非洲人民造成了何等深重的灾难。进入20世纪后,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局部改善,非洲人口的增长率显著提高,并超过了世界平均数,占的比重因此逐渐回升。年,大批非洲国家摆脱殖民主义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整个社会经济环境进一步趋于改善,与此同时,人口增长也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速度。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其他各洲的人口增长率都已逐渐减缓、而非洲却仍在明显上升,二者对比十分鲜明。非洲的人口再生产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尤其是高婴儿死亡率的特点。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非洲的人口出生率始终保持在45~48‰的高水平上,不仅大大超过其他各洲,而且前后变动甚小。1991年仍高达44‰。但上述期间内,非洲的人口死亡率却从25‰左右降至14‰,变化相当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几种过去危害最烈的急性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的结果。正是死亡率的下降,导致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然而,若与其他各洲相比较,非洲人口的死亡率仍是明显偏高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更高的人口出生率,否则非洲人口增长率与其他各洲的差距还要更为悬殊。目前,非洲正处于前所未见的人口膨胀期。20世纪90年代末,全洲总人口已达7.785亿,现在预计,到2016年前后,非洲人口数将达到13.5亿。到2100年,非洲人口将增至25亿,那时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将高达25%,而目前仅为12.6%。由于前一阶段人口的高速增长,目前非洲的人口特别年轻,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即占总人口45%,大大超过了33%的世界平均数。因此将不断有大量的人群相继进入婚龄育龄期,这势将造成延续数十年的生育高峰。世界上其他各大洲的人口在年间将陆续进入静止或相对稳定阶段,而非洲则要晚几十年。其次,是目前非洲人口的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还明显偏高,随着未来社会的进步,这一状况肯定会逐步获得改善,而这种改善在相当程度上将抵消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即非洲的人口膨胀尚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在非洲各地区之间,人口再生产形势有一定的差异。北非与撒哈拉以南地区相比,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故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低一些;北非国家节制生育的工作初显成效,、、摩洛哥三国已婚妇女中已有35~50%的人采取节育措施,致使出生率有所下降。而撒哈拉以南地区除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少数国家外,已婚妇女节育率均极低,全区总人口因此猛增了43%。除少数国家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为今世界上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撒哈拉以南各国在人口死亡率上的差距比出生率大,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一些社会经济环境改善较快的国家,死亡率就低得多,如和毛里求斯均只有7‰。由于上述差异,几内亚比绍等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得高,一般仅在20‰左右,相反,肯尼亚却以38‰居于世界的最前列。
非洲人口概况非洲现有人口7.666亿,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在者统治时代,大批非洲人被贩卖,遭屠杀,人口锐减,占的比例从1750年的14.6%下降至1950年的8.2%。随着殖民主义的崩溃,非洲人口出现了高速增长,其人口从1950年的2.05亿左右上升到1982年年中的4.98亿,占世界人口的10.9%。截止1999年,非洲7.666亿,占世界人口的12.82%。间,非洲人口增长率达2.4%,是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大大高于世界1.3%的平均水平。据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时,非洲将达到12.983亿,届时,将占世界总人口的16.59%。
非洲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非洲为每平方公里23人,但在沙漠地区人口稀少,而则是世界上人口最密的地区之一。总的讲,非洲人口分布为东、西与北部人口较多,中部与南部人口较少。地区,人口2.409亿;地区,人口2.163亿;地区,人口1.7亿;中非地区,人口0.932亿,南部非洲,人口0.463亿。在非洲,中非地区的人口增长率最高,在年间,其人口增长率高达2.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南部非洲的人口增长率最低,为1.6%,仍高于世界平均。非洲人口增长率的最高国家是、及索等,分别高达8.2%、7.7%和4.2%。和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其人口增长率均为0.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非洲也是世界上妇女总和生育率最高的地区。在年间,非洲妇女的总和生育率5.06,和南部非洲是非洲总和生育率较低的地区,分别为3.58和3.43,中非地区是总和生育率最高的地区,高达6.17。非洲的索和乌干达两国的妇女总和生育率是世界上总和生育率最高的几个国家,分别高达7.25和7.10。
非洲也是世界婴幼儿死亡率最高的地区。非洲的婴儿死亡率为8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最高的非洲国家竟高达170‰,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又如-比绍、几内亚和等若干非洲国家的婴儿死亡率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非洲5岁以下男女儿童的死亡率分别是156‰和133‰,但北非地区的与非洲其它地区的差异较大,北非地区5岁以下男女儿童的死亡率分别为73‰与67‰。在北非国家中,除了外,其它国家5岁以下男女儿童的死亡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像、及等国,5岁以下男女儿童的死亡率竟分别高达244‰与227‰、223‰与217‰,207‰与208‰。
非洲的人口结构是全世界最年轻的。据联合国估计,1995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仅非洲总人口的3.1%,按联合国预测的中方案,到2000年,该年龄段人口也仅占其总人口的3.2%。相反,1995年,14岁以下的人口已占其总人口的43.6%,到2000年,仍高达42.5%。这预示着未来非洲的人口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非洲的性别比较低,女多于男,1990年,非洲的女性50.18%,性别比99.3,按预测的中方案,2000年的人口性别比稍有提高,但仍是女多于男,性别比为99.4。不过,的人口是男多于女,1995年,北非的性别比为102.1。非洲是避孕节育措施普及率最低的地区。许多非洲国家并不注重推广普及避孕,有许多国家虽然提倡计划生育,但由于社会经济欠发达,政治动荡、战火连绵,使人民避孕的需求不得到满足,由此而导致非洲成为世界上避孕普及率最低的地区,无论就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及“现代避孕方法”来看,非洲的避孕普及率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前项来讲,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34.48%,后项来讲,仅为32%。避孕措施不普及导致了非洲地区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快,而且也严重影响了非洲人民的生殖健康,非洲是世界艾滋病肆虐横行最严重的地区。
非洲人口再生产仍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的状态,这将使非洲人口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也使非洲在21世纪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人口问题挑战以及增进人们生殖健康水平的严峻。
发表人:沙卫涛 作者: 信息来源: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环境与贫困王维艳/云南教育学院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指除南非以外的所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撒哈拉沙漠是本区与北部非洲之间一条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无论在历史发展、自然与人文、社会与经济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国际社会通常把沙漠及其以北的北部非洲和中东一起作为一个组别,把北部非洲视为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而把沙漠以南的本区——“黑非洲”看作是“真正的”非洲。最近几十年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发生了人口急剧增长、环境质量退化及持续的贫困等问题,且且这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强化的趋势,使这些国家陷入了难以解脱的恶性循环之中,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一、人口增长形势严峻 据1992年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近几十年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居世界各洲之首,如1965年~1980年间平均增长率27‰;1980年~1990年为30‰,1990年~1994年为27‰。8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总体上有所减缓,但仍有10余个国家保持在30‰以上,其中科特迪瓦36‰,冈比亚39‰。人口的高增长直接源于居高不降的高生育率和下降缓慢的高死亡率。据统计,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总和生育率(以每位妇女生育的孩子测算)一直没有变动,保持在6.5个左右(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平均为4个)。人口出生率也一直稳定在47‰左右,而人口死亡率仅由23‰降为16‰;婴儿死亡率‰,1994年92‰。上述人口生育与死亡水平均大大高于世界上其他收入、预期寿命及妇女教育状况相同的地区。
就其未来的人口再生产形势分析也是不容乐观的。因为撇开一些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不谈,有两点至少应给予重视。一是由于前一阶段人口的高增长带来了年龄结构的年轻化,比如1990年15岁以下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46%,大大超过了33%的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将会不断地有大量的人群相继进入婚育龄期,从而造成连续数十年的生育高峰,使人口进入静止或相对稳定阶段的时间要比其它大洲晚几十年甚至1个世纪。其次,目前人口的死亡率尤其是婴儿的死亡率明显偏高,随着未来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这一状况肯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而这种改善将在相当程度上抵消掉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因此,可以说本区的人口增长尚处于方兴未艾阶段。 二、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环境与资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时资源与环境无从截然划分,但一般认为能产生经济价值的是资源,否则是环境。广义的环境则认为已包括了资源要素,因此,环境质量下降也可看作是自然资源的减少和破坏。这里的“环境”即是此义。人类生存离不开环境,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生命的支撑系统”。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二者关系不正常的一种表现,是人对环境负作用增强的结果。也许有人会认为,控制人口增长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当务之急,因为那里人口的密度不过每平方千米24人,算得上是地广人稀,而且许多地区还有大片潜在可耕地有待开发利用。殊不知,衡量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是多是少,人口压力是否存在,不能只看人口密度的高低,生存空间的大小,必须以其生命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为依据。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生命支撑系统是一种轮作与放牧相结合的粗放农业,很显然,其人口的承载或支持能力是较为低下的;再加上这种系统是建立在一种干旱半干旱或高温高湿的自然地理基础之上,所以其自身平衡与稳定的能力也是较差的。再说,这一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可利用土地的数量在各国之间是极不相同的。人均耕地少而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如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尼日利亚、卢旺达和多哥等国的人均可耕地已从1965年的0.5公顷下降到了1987年的0.3公顷。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的减少,使传统的轮作与放牧的粗放制度受到了限制,人们不得不选择集约化的耕作方式,结果导致了休耕期的缩短。但对于不足的资金、有限的技术和极低的投入来说、休耕期的缩短已使有些国家的土地肥力达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进而又导致了土壤退化和农业产出的下降。一份关于6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研究报告指出:技术革新并没有跟上迅速增加的农业人口需求的增长。其结果是,在许多地区——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南部、尼日利亚东部以及塞拉利昂,农业正在通过缩短休耕期而不是使用更佳投入物和技术而得到强化。这些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已造成了对土壤资源的破坏,并导致了农业产量的停滞或下降。不仅如此,为了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对耕地和薪柴(这里能源的80%来自薪柴)的需求,迫使人们在以前不曾用以农业的土地上耕种或放牧——或进入半干旱地区(如撒赫勒地区),或进入热带雨林中建立新的农庄,使森林、草场转为农耕地的速度加快。然而,这些地区的土壤或气候条件很难适合每年的播种,也不适合于新移民所使用的耕作方法。结果导致了森林植被的大规模破坏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在几内亚湾沿岸,撒赫勒地带的部分地区,东非的部分山区及西南非洲的干燥带中,这些问题尤为严重。致使埃塞俄比亚、布隆迪、加纳、肯尼亚、尼日利亚、卢旺达和多哥等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历了一场由毁林开荒、土壤退化和荒漠化以及农业停滞不前交织而成的环境的和经济的大劫难。这本身也就意味着生命支撑系统支持能力的降低。 三、持续的贫困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指经济收入低,而且还包括着生活质量和债务状况。首先,就其经济收入状况而言。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即年均低于365美元)的列为绝对贫困人口。据此标准,198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为1.84亿人,占总人口的47.6%,到1990年相应地增加(上升)到2.16亿和47.8%,预计其贫困状况还将继续恶化。因为有研究表明,在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要做到人均收入也能同步或高于人口增长,国民经济增长率至少要相当于人口增长率的3倍以上,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贫困;若国民经济增长率为人口增长率的两倍,那么,贫困状况也会有较大改善。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低(1980年~199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7%,1990年~1994年为0.9%)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加上如此之大的贫困面,注定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贫困将长期持续下去。其次,从反映生活质量的营养、健康及教育等指标来看。粮食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本区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长期的农业停滞、人口的急剧增加,使那里的人均拥有谷物、块茎、肉奶类,1985年比1965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985年非洲人均拥有的谷物减少到只有110千克,肉奶类也减少到不足30千克。为了解决饥饿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谷物的进口量由70年代中期的420万吨增至1990年的780万吨,几乎增长了1倍;同期国际上谷物类食物援助虽增长了近20倍,但其援助量仅相当于进口谷物量的1/3(以1990年计),对于饥饿面广大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加上仅仅靠出口少数几种农矿产品换取外汇进口粮食,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粮问题的。另一方面,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量少、缺粮和饥饿,而且由于地理环境条件所决定的以粗粮栽培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使薯类、杂豆的比重极大,从而造成食物结构中的细粮少、质量差的问题,使人均每日摄入的热量仅为8792焦,儿童普遍营养不良。此外,反映健康状况的预期寿命也是各大洲中最低的,如1994年出生时预期寿命仅为52岁,婴儿死亡率却高达92‰,普遍得不到医疗保健、卫生设施、安全饮用水等服务保障。受教育程度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这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样令人失望。如1995年成人文盲率为43%,仅次于南亚,其中妇女为54%,男性35%,妇女的文盲率高出男子19个百分点。再次,外债负担沉重也是构成贫困的一个方面。如199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外债总额为2000多亿美元,占其GNP的78.7%,其中外债净现值占GNP的50%。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转。 四、人口、环境与贫困之间的相互联系 1.人口与环境之间均衡的丧失。20世纪以前,对于拥有富饶的土地、人口增长停滞不前、资金和技术又十分有限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来说,粗放的轮作和放牧始终是适宜的传统性做法,人地之间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随着人口密度在本世纪前50年中的缓慢增加,这些粗放的制度逐渐演化为集约耕作制度。但事实已证明,这种缓慢演化的制度无力应付人口在过去40年中的急剧增长。在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对土地和燃料的传统用法已耗尽了土壤和森林资源,造成了农业的停滞;反过来又阻碍了人口的变化。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农业的停滞正在延缓生育率的下降,在那些土地遭到最严重破坏的地区和薪柴供应量枯竭的地区,家庭规模通常更大,因为要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2.贫困与环境恶化,互为因果贫困往往会导致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倒不是说穷人生来就目光短浅,对于那些勉强度日的贫困者来说,每天的生存才是当务之急,如前所述,因对土地的渴求迫使人们去开垦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土壤退化迅速的半干旱土地以及热带森林地区,结果仅仅数年后,在已开垦出的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产量通常会急剧下降。收成、收入的减少,严重的环境破坏,又加剧了贫困的状况。 3.收入的停滞和福利保障的欠缺又延缓了生育率的下降。因为经济的贫困、安全饮用水和医疗卫生设施的不足,使人口死亡率尤其婴儿死亡率下降缓慢,人们为了能保证部分子女存活下来,又直接导致高生育率。可见,人口、环境与贫困之间紧密关联,这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形成了一种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如下图)。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急需制订各种政策、诸如控制人口政策、保护资源环境政策等。此外,还需要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以减轻贫困,力争早日实现人口、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非洲人口未来将占人口的三分之一大约的2100年到来的时候,非洲大陆的人口将占人口的三分之一!是的,虽然艾滋病肆虐非洲大陆,虽然非洲大陆的婴儿死亡率仍将位居全球榜首,近百年之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人都将居住在非洲大陆。这是8月18日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公布的一份双年度研究的结论。  据中文网9月2日报道,目前非洲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是七分之一,今年2011年,人口将跨过70亿大关,而非洲的人口在2011年6月份时是10.5亿人。  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的研究指出,未来,以南的的人口增长速度将特别的快,2000年的时候,黑非洲的人口是6亿多一点,百年之后的2100年,黑非洲的人口将达到36亿。同一份研究指出,2100年的时候,人口应该稳定在90亿到100亿之间,因此,届时,地球上三分之一的人都将居住在非洲大陆。  非洲大陆人口增长特别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非洲妇女的生育率特别的高。这份研究的作者、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的主人研究员皮松先生(Pison)表示,虽然非洲妇女的生育率也在降低,但还是很高,而且远高於世界其他地方的妇女。皮松说,今后几十年,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地方,就是妇女生育率高的地方。  目前,的妇女生育率是每个妇女平均生育7个孩子,的妇女平均生育6.4个孩子,的妇女平均生育6.1个孩子,比基纳法索的妇女平均生育5.8个孩子。  法国的人口研究专家皮松先生指出,在非洲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是非洲的婴儿死亡率为世界之最,是艾滋病肆虐非洲大陆。婴儿的高死亡率和艾滋病对非洲人口的增长有着影响,但是不会阻止非洲人口继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在今后一个世纪内,非洲的人口将增长三倍。  2009年,在南非,15到49岁年龄段的人中,有490万人感染艾滋病,占这一年龄段人口的18%,在整个非洲大陆,这一比例为3.9%,在全世界,这一比例为0.8%。  至於婴儿死亡率,非洲大陆,是1000个诞生的婴儿中,有74个死亡,世界范围内是,1,000个婴儿中有44个夭折,而在欧洲和美国,则是1,000个婴儿中,仅有6个夭折。  根据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的研究,2050年时,非洲的人口将达到23亿。届时,尼日利亚将拥有4.33亿人,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仅次於印度和中国,印度的人口届时将是16.9亿,而中国的人口届时将是13亿,美国将是4.23亿,整个欧盟则将是5.13亿。  尼日利亚目前拥有1.62亿人,是世界第7大人口大国,妇女的生育率为5.7个孩子。  2050年时,其他非洲人口大国将分别是: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埃及。埃塞俄比亚的人口届时将是1.74亿,排列世界第9位,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人口届时将是1.49亿,排列世界第11位,坦桑尼亚的人口届时将是1.38亿,排列世界第13位,埃及的人口届时将是1.23亿。  另外,目前世界范围内,人的期望寿命是70岁,在非洲只有57.5岁,在津巴布韦则更低,只有46岁。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战乱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