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90后是什么意思是佛性家长

启发佛性的教育〈续〉-菩提树下
当前位置: >原文
启发佛性的教育〈续〉
&& 菩提树下&&
题目:启发佛性的教育〈续〉&作者:王炯如本文:身&教做孩子的模范有句话说:「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自己!」这是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我们要求孩子要诚实,要勤劳,要乐於助人,自己就不能欺骗,懒惰和自私;我们不许孩子赌博,酗酒,自己先不要赌博,酗酒。我们要孩子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己要先做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因为孩子的模仿性最强,可塑性最大,师长的一举一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父母怎麽样,子女就怎麽样。可以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是父母亲的影子。」(或说是「镜子」)我们若要知道父母亲是怎样一个人,看了看他的儿女也就可以了然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要求孩子作得正,为人父母的就必先作得正;反之,父母不正,子女也自然不正了。有一位林先生性情非常温和而直爽,人家呼叫他,立即回答:「是!来了。」或是说:「好!」在家里无论太太或小孩儿呼叫他,也马上回答是或好,同时马上现出身来。有一天他的儿子退役回来,一进家门,母亲高兴地说:「好极了!你平安的退伍回来,快洗洗手,烧香拜拜佛,拜拜祖先,感谢保佑!」孩子听了母亲的吩咐,立即回答说:「是!」很快的去洗洗手,礼拜佛菩萨及祖先。等到傍晚父亲回来了,也同样的说:「快去洗洗手,点上香,礼拜佛菩萨及祖先之灵,好表示感谢之意!」孩子听了父亲的嘱咐,也立即说一声:「好!」就动身去做同样的事,洗手焚香礼拜。这件事看来似很平常,没什麽稀奇,其实却太不简单。本来退伍的孩子回家时已拜过佛了,但是父亲不知道孩子已经拜过,才叫他去礼佛。孩子虽已拜过,因为平时已养成顺从的习惯,父母亲要他做什麽,就会立刻答应,说声「好!」,所以当他听了父亲的嘱咐後,并不推托说:「早已拜过了!」,而立即说声「好!」重复演做一番。这位孩子如此顺从,绝不抗命,便是做父亲的身教成功。同样的,我们若要求孩子孝敬自己,你自己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果你不孝,孩子也不会孝顺你了。问题儿童出於问题家庭一个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爱心的孩子,在幼小时会有夜尿及吮指甲的坏习惯。大一些时会偷窃以及性的早熟,才十三丶四岁就会跟人谈恋爱。到了青年时期就会酗酒,吸菸,嫖,赌,舞,只会游荡,不去做事。到後来不是患了精神分裂症,就是自杀!因此许多问题儿童或不良少年为非作歹,错不在他们本身,而在他们家庭!罪魁是家长,孩子是无辜的!有的家庭,父亲的事业忙,一年到头在外奔波丶应酬,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业丶生活,更没有跟孩子问长问短的,孩子也把父亲当作外人似的。而做母亲的也不安於家,整天在外打麻将,孩子的事全托给佣人去负责。这种疏於管教,不关心孩子的家庭怎会有好子弟呢?有的家庭,父亲过於严格,母亲也只会骂这不好,那不好的;婆媳之间勾心斗角,冷战热战接连不断。在这种不和谐的丶冷酷的家庭里,怎能培育出优秀子弟来呢?一个充满爱心,祥和,温暖而明朗的家庭,决不会有问题儿童产生的!最近立法院修正通过的少年事件处理法,已经决定要公告触犯刑罚法令少年的家长(法定代理人)的姓名。这对於疏忽管教的家长来说,是一记棒喝!宗教生活化身为佛教徒,都负有自度度他的使命。度他则应从度化家人做起。家庭佛化了,才能算齐家,也才能谈治国平天下。一个佛化家庭里,绝不会有问题儿童或不良少年存在的。我们要佛化家庭,必须把宗教生活化,不要与生活脱了节,也不要把宗教束之高阁,或成为自己的「专利品」。你和家人原为一体,你已得到佛法的好处,就应该先把好处普施给家人。下面几件事情,是宗教徒所应具备的条件,也是必须指导孩子的几个课目。拜佛丶念佛与静坐我们早晚作功课时,最好也指导孩子们作功课,并且能够养成习惯。拜佛,念佛与静坐,除了加深与佛的一体感,获得不可思议的感应之外,由於心情平静丶镇定,容易获得精神统一,这时候全身各器官的运行很顺利,能够发挥最大的功能。由於平时做集中精神的训练,因此做起事来容易成就;读起书来,成绩进步的很快。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成。」只要精神统一,专心一志的去做,没有做不到的事。而且常念佛时,心里常存在着佛,心佛冥合,会切身感到佛光的庇佑与指引,心里有了寄托与信心,毫无恐怖和不安,不但不会有越轨的行动,办起事来无往而不利。静坐不但有精神统一的妙用,还可藉此作自我反省及自我暗示。反省的目的在求谏往修来,改过自新;「自我暗示」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境遇,促使学业或事业的成功,厥功甚伟。这是根据「万法唯心造」及「境由心造」的原理,并运用语言的不可思议的暗示力。作法是这样的:每天早上醒来未起床前,或是上床将睡以前,端坐合掌,深呼吸及默念佛号数分钟後,在心里清楚地描绘着所希望的事物,并把成功的景象强烈地烙印在心田里,同时以坚定有力的口吻对自己说(要小声):「我必定会成功!」「我一定会达成这个希望!」如此念上二十遍後才起床或就寝。如果不说具体的事物,可以说:「从现在起,我无论在那一方面都会好转的!」因为心的底片(胶卷),清楚地印上了「成功」,那麽放映在现象界的银幕上的,也必定是「成功」的景象,这也就是「境由心造」的道理。爱和行善爱心,是宗教徒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爱心就是慈悲心,也就是佛心。我们要指导孩子从小培养「拔除众生苦恼,给予众生安乐」的慈悲心;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同体大悲心。爱人类,也爱动物;爱家庭,也爱国家;爱工作,也爱器物。爱心可消除一切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工作上的障碍。爱人者人恒爱之,助人者人恒助之,这是天理循环。行善,是爱心的具体表现,孩子应从小养成行善的美德。不要失去行小善的机会,因为行为的价值,不在行为的大小,而在有无行善。由行为可以看出人的价值,由行为可以决定人的命运,我们不应小善而不为。爱心的表现,除了以行动去利益别人,语言去赞扬丶激励丶安慰别人之外,还有表情和态度。我们应常带着微笑,愉快,温和,诚恳,一如春风般的表情和态度。无限的可能性有一个外出工作经年的商人,赚了不少钱後,满怀高兴地,朝自己的家乡走回去。他不眠不休地赶着回家,快走到故乡时,已筋疲力尽,拖着笨重的步伐,缓慢如牛步。当他走到离家约一百公尺的时候,抬起头来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因为他看见自己的家在冒火。「火灾!」他叫了一声,飞也似的奔进自己的家里,把保险库等贵重的东西,独自一人迅速地搬出来。还好,消防人员发现的早,扑灭的快,只烧掉了屋顶,财物损失轻微。他轻松地吁了一口气,准备把金库搬进去,但是怎麽出力也搬不动。他奇怪地自言自语说:「刚才是我一个人搬出来的,但是现在连动都不动,难道金库会增加重量不成?!」他请了三丶四个人帮忙才把金库搬进去。其他的东西也是一样,都要请几个人帮忙,才能好不容易地抬进去。这个商人为什麽在连走都快走不动的情况下飞也似的跑起来呢?为什麽能够独自一人搬运笨重的东西来呢?这就是因为他发挥了无限的能力的缘故。无限的能力,或称为潜能,或说是无限的可能性,是人人都具有的。它平时都潜伏着,当遇到了需要的时候,就会发挥出惊人的能力来。如果孩子从小的时候就有「无限能力」的自觉,他将成为人生的胜利者。因为他不会有「失望」,即使现在陷於失败的境地,勇气并没消失;困难越是遭遇的多,从内部涌出来的力量也越多。即使现在尝到成功的滋味,他并不会就此满足,他会继续发挥出无限的可能性来,他的前途是无量的。无限能力的自觉,诚是教育上的一大要务。光明与希望盲人教育家海伦凯勒曾说过:「注视光明的一面,乃成就一切事物的基石。若无希望,任何事都办不成!」人人皆具光明的本性,因此追求光明是人的天性。虽然人生有时难免遇到黑暗,但是如同邪不敌正一样,黑暗是敌不过光明的;因为黑暗是虚假不实的东西,光明才是真实的东西。因此我们要从小指导孩子保持心地的光明,只看光明的事物,不要执着不实在的黑暗的一面;也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光明丶幸福的人生!希望乃人生之光,虽然世界上有太阳光和电灯光,失去了希望的人,就是失去了心之光,他的人生是黑暗的,所以世界上有许多明眼人却说世界太黑暗而自杀。我们应指导孩子永远抱着希望,有了希望,不论在任何处境,前途是永远光明的。希望如汽车的灯,勇气如汽车的引擎;以希望的灯光照亮前途,藉勇气的引擎每天向前推进,必能到达光明的世界去的!〈完〉第4期 公元1971年6月发行
点击展开阅读全文
昵 称 必填
◎已有 0 人评论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赞美这些外部因素的基础上的人,他们会经历更多的压力、愤怒、人际关系问题等”,因为他们的自尊更脆弱,他们更敏感,自我防御系统更容易被触发。
如此看来,自尊简直太微妙了,稍一处理不当,就会变成导火索,引发无尽的烦恼。而世间的冲突也由此产生了。如果你准备一个本,把每天的不愉快都记录下来,仔细分析,看看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那么你就会发现你的烦恼大半是由自尊受到威胁触发的。我们通常以为烦恼来自计较个人利益。其实对个人利益的计较,最终也能归结到那个敏感又脆弱的自尊。
在这方面,心理学家的研究比较有限,步子不够大。一些有悟性的人索性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自我(也叫‘小我’)是个贪得无厌的寄生虫一样的不好的东西,是一切不良情绪的源头。要想摆脱烦恼,我们就要摆脱小我的纠缠,跟小我划清界线,找回原本的自己,以达成真正的觉知。目前许多灵修畅销书,如《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等书就着力阐述这一点。
其实这本不是什么新的创意。早在两千多年前,印度的释迦牟尼和我们的老子、庄子等智者早就对此有过高论。
佛教自不必说。佛教里“我执”的概念就是指对自我的执着,那是一定要放弃的。修炼佛法,首先就要努力达到“无我”的境地。万物皆是空性,何况自我。
道家也有类似观点。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坐船过河时,如果被一艘空船撞上了,通常我们都不会怎么生气。但是如果撞我们的船上面有人,那情况就不同了。如果我们一再大喊让他躲开,他也没反应,那我们恐怕就会气得开骂了。庄子总结说,“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以空虚自我的状态来生活,那么谁能伤害我们呢。
虚己以游世,就是要淡化自我之心。用现在灵修的话来说,就是要粉粹小我,不去理睬那个斤斤计较的、贪得无厌的、脆弱敏感的小我的喋喋不休。
庄子还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心如死灰”,同样也是指淡化自我的意思。庄子举例子,说一个高超的工匠刻东西很逼真,其诀窍是要先做“心斋”。心斋三天,忘了功名富贵;心斋五天,忘了技艺如何;心斋七天,基本上都感觉不到四肢五官的存在了。这时,做什么像什么。就是说,当你彻底空虚了自我时,达到忘我的境界,你就没有了任何局限、顾虑和束缚,反而能有超凡的发挥,如同得到了宇宙的神力相助一般。套用一句熟悉的话:你失去的只是枷锁,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不过话说回来,真的抛弃自我,只怕做起来很难。如果做不到,结果就常常是在自欺欺人。抛弃了自我,生活在世俗社会的我们会感觉丧失了身份,无所适从。大家会问,没有了自我,那还剩下什么?我又是谁?
那么,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给你的自我增值
我想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变通,换一个更易被接受的方法来认识自己。
我们可以认为:“我”不再只是过去那个“旧我”,它是这个旧我和一个同宇宙万物相连并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新我”的统一体。
这个旧我也被称为“小我”、“自我”,就是这个具有多重身份、每天在现实社会里体验感知的这个人。“新我”(也被称为“大我”、“本我”、“真我”)原本也一直存在,之所以新,是因为它刚刚被我们注意到(当然先哲圣人早就知道)。所谓众生皆佛、万物皆具佛性、上帝在你心中、人人本具神性等等说法,就是在提醒人们这个新我的存在。
我们可以保留旧我,认为自己是旧我和新我的统一体:旧我时时明了新我的存在,新我在以旧我来体验现实世界。
意识到了新我的存在,旧我将大大受益,并将因此产生巨大的改观。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了自己本是一个与宇宙万物相通并蕴藏着无限力量的存在时,我们每个人的总体自我价值就大大提升。如果说过去你给自我只打60分的话,那么现在你知道你给自己打多高的分都不为过。自我大大增值了!
自我价值的提高有哪些好处呢?
总的来说,你具备了拥有一切优秀品德和能力、拥有幸福和快乐的基础。
自我增值了之后,我们对物质奢华的追求将会明显淡化,因为我们不需要更多的奢侈品来提升自我价值,我们不需要通过不断的物质满足来感受爱。我们也不会太在乎精神领域的奢侈品,比如身份、地位、名气、关系、他人的认可等等。我们不需要任何标签来让自己感觉好。因此,我们将远离攀比、虚荣、唯利是图、趋炎附势、自卑自怜、抱怨、愤怒、仇恨等等不快的体验。
卢梭总结说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只有温饱两项,甚至连饱都是一种奢侈。庄子说要“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我们当然不见得要修炼到那个程度,但是至少自我的增值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名牌、名车、豪宅、地位、名气的奴役。
自我的增值也将带给我们新的力量。
当一个人的内心是处于充盈的、丰盛富足的状态时,他不怕外界贬低他的价值,也不怕丢失什么,因为他知道外界不能改变他的任何价值,他知道自己永远都是充盈的、丰盛的。这时,他自然有能力去爱、去帮助他人;他自然就是自信的、宽容的、谦逊的、诚实的……。
而当他遭遇任何逆境时,他能够轻松地承受批评、指责和质疑,能做到不生气、不抱怨、宽容、忍让、乃至以德报怨。并且在这样做的时候,他并不会觉得很委屈、或是很受压抑,不需要背地里去砸枕头宣泄一通以恢复心理健康。
他能够心平气和地做到这些,就是因为他心里明了那个新我的存在。他知道旧我的一切并不代表自己的真正价值,他知道没有任何东西能改变那个新我,那个具足神性、具足佛性的存在。
庄子有一段相关论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与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庄子.知北游》)其中“外化”是指跟世俗社会相协调,“内化”指在内心里明了道的存在。庄子想告诉世人,当你的内心里有了道时,你就能更好地跟外界保持和谐。道会赋予你无穷的力量,使你能够不再处处计较,能够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意识到旧我与新我的共存,我们不但不会消极遁世,相反,我们可以生活得更洒脱、更快意、更自由。
有人把现实世界比作梦、电影。对于现代人来说,另一个更生动的比喻就是虚拟现实。想象一下:我们就像在《阿凡达》等电影里看到的那样,正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世界。如果说多维宇宙、阿克夏场等等假说是正确的话,如果你相信佛教所描绘的世界的话,那么,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一个虚拟现实世界。
当你这样认识的时候,你会更尽兴更充分地体验生活的每一刻。
你的旧我知道自己是在虚拟现实里,是在戏中,他一方面不会入戏太深,另一方面会抛开重重顾虑,更尽情地享受这个虚拟的世界。
我们输得起、失败得起。我们不再害怕,因此我们能更投入地参与其中。生活从此开始变得真正有趣起来。
明代大家王阳明的心学主张要“超狂入圣”,就是说要先成为狂者,才能悟道,才能入圣。这在传统儒家看来一定很另类。其实这个“狂”,大概就是在体验新我的身份——享受新我的自由和力量,这在世人看来当然就是狂。
而庄子也曾无数次描述过这种潇洒自由的状态:“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始终者为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被称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的肯.威尔伯,在日记里谈论他的生日时,有这样的感慨:“那永生不灭的并没有生日,因为它从未诞生过。它就是一切万有,永恒散发着光辉。……每一个苍生都可以说:真正的我是永恒的,真正的我就是一切。我脸上的线条是法界巨蛋的裂痕,超新星在我心中运转,银河在我的血管中脉动,繁星照亮了我夜晚的神经元……”
当你试着去体验新我,你就体验到了新的自由。
对自我的新认识并不是一些虚无缥缈或是故弄玄虚的说法,我们谈论这些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有多么高深、多么超脱,我们的目的是找到一种在每天的生活中可以指导我们修身养性的方法。
当我们不开心时,当我们感到空虚无聊、觉得怎么最近没什么好事时,当我们被激怒时,当我们因失败而失落、低迷时,当我们觉得自己陷入逆境、绝望无助时,我们就可以去想想这个自我的问题。
我们仔细看看是不是旧我的自尊在那里作怪。我们要提醒自己,你是有着很高的自我价值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这一点。我们别忘了那个同宇宙时空共存的新我,想想或许自己正在遭遇的一切恰恰都是他的安排。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你自己给自己这样的安排究竟有哪些目的,是想提醒我们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还是要通过经历这一切,让我们自己在某方面继续成长。
对自我的新认识能给我们足够的力量,让我们在某些关键时刻可以抽离出来,超越那个渺小的旧我,超越眼下的所谓烦恼。我们升到新我的高度,俯看这一切,我们才会看得更真切,会看到眼下这点小事在广袤的空间里、在无尽的时间里,究竟处于什么位置、究竟要发挥什么作用。
这种出离心、这种旁观自己的能力,将大大地帮助我们,使我们的心灵安静下来,并从人生的困难和逆境中受益。
人世间、宇宙里的爱是无穷的,而我们跟世界又是一体的,因此,我们心中爱的源泉必定永不枯竭。只要我们意识到爱的源头,从中汲取力量,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给自己安排的这一切,那么我们就将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佛教的一个流派金刚乘教有这样的修炼方法:把自己当作佛来修炼,在意念中想象自己真正是一个佛。
其实,按照佛教的说法:你本来就是佛。
父母是孩子的“神”
谈论自我,对于家长意味着什么呢?
孩子的自我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就像一个小苗一样,无比脆弱,需要我们去呵护、浇灌才能成长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然不能跟孩子大谈“无我”的道理,我们要做的是要全力支持孩子自我的成长。如果没有健全的自我意识,没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那么孩子会面临无数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不仅会自卑、自私、虚荣、怯懦,更容易去尝试不良行为,以找到归属感和身份感,或者以错误的方式去证明自我价值。孩子也更容易被坏人所影响,因为他们能从坏人那里得到对自我的认可。
前面谈的那些自我的内容,目的是希望有助于我们家长自己修身养性,从而更好地给孩子做出榜样来。如果我们都能意识到自己的神性、佛性,能给自我增值,那么我们就会表现出更好的修养,在那些微妙的关键时刻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那么,怎样才能给孩子的自我增值呢?
除了一切正常的教育之外,我们家长还要做个爱的传输者。我们要把宇宙的无尽的爱通过自己,传输给孩子。
对于很小的孩子,我们不能指望他去悟道。那么孩子怎样能感受到自己具有至高的价值?孩子怎样能体验到自己的神性、佛性?答案就是通过感受父母的爱。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上帝,是孩子的神,是孩子的佛。这种说法得到了一些心理学家的认同。心理医生在实际治疗中发现,一些病人自称不信任何宗教。但是随着治疗的深入,心理医生发现病人对世界有着扭曲的看法,这就相当于他所信仰的是一种怪异的宗教,在他的宗教里,上帝是个残暴的人。医生继而发现这个上帝的形象来自于病人童年时对父亲的印象。
我们在很多心理治疗案例中都能发现这样的模式:病人的心理问题,最终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的家庭经历。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将形成孩子对世界的最初、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认识。许多成年人在潜意识里,仍在按照童年经历的模式去认识世界。由此可见,父母是在给孩子创立着一种伴随他终生的宗教,父母真的是在给孩子扮演神的角色。
这一观点也可从神经学研究中得到证实。神经学家指出,人的神经系统在早期的可塑性极强。神经系统有“用进废退”的特点,这被称为“神经达尔文主义”。在童年时期,人际关系可以决定哪些神经细胞会被保留,并能使我们产生新的神经细胞。童年的某种经历重复的次数越多,脑子里的神经回路就会越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便捷通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习惯思维或是思维模式。
很多年前在英文书里还看到这样一个说法:人与人的根本差异来自于我们每个人脑子里有着不同的“inner-dialogue”(内在对话)。这种常常会终生不变的内部对话包括我们的习惯思维方式、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方式、对情感的诠释和表达方式,等等。它来自哪里?它就是我们在幼年时期从父母那里、从自身经历那里学到的。正如心理学家所说,一个人的情商基本是在4岁以内习得的。当然,我们长大后都可以提高情商,但那要费力很多,因为,那需要实实在在地改变我们脑子里的“硬件”——神经的连接和回路。
可见,孩子最初的人际关系——同父母的关系、孩子幼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一生。
既然父母是孩子的神,那么我们就要力争做个“好神”。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无尽的爱的源泉,以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把孩子当作具有至高无上价值的人来对待。当你这样对待他时,他也会有相应的感受,自然也会同样看待自己。
这里希望不要在理解上有概念的混淆。肯定每个人和孩子的“神性”,这不等同于我们通常说的把孩子当作小皇帝去溺爱。两者差别很大,比如说,“神”是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受害者,因而是要对自己负责的;“神”是有强大的自信心的,是要给他人付出爱的;等等。我们又说回到了前面给自我增值部分的内容。
总而言之,重新认识自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家长修心,更能让我们认清自己在孩子面前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是爱的传输者,我们是孩子的神。了解了自己的角色,我们才会做得更好。
2。 全职妈妈的陷阱——教养悖论
这篇多讲点自己的切身体会。
我一不留神就做了三年的全职妈妈。这里面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老人年纪大了、我支持母乳喂养,等等,另外主观上,我有一种盲目的自信——相信在这件事上,我一定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全职妈妈当然有很多好处,比如,妈妈通常说的比较多,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可能会发育得很好;孩子在情感上储蓄了很多亲情和信任,跟妈妈有安全的依恋关系,等等。我女儿总的来说很不错,走在外面,遇见的人都夸:“还是自己带的好!”但是总结过去,我发现全职妈妈更容易陷入一个巨大的陷阱里,那就是教养悖论。
教养悖论,说出来,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具体说,就是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比如:我们希望孩子不生病,讲点卫生,少接触细菌病毒,少去人多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只有通过跟细菌病毒接触,孩子才能锻炼出免疫力。所以总是给餐具消毒、不去人多的地方,这些做法都未必是好事。孩子有小感冒,也未必是坏事,小的时候多锻炼免疫力,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当了三年的全职妈妈,我的体会是,教养悖论真是无处不在啊!而全职妈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自然用力过多,所以太容易掉进这个陷阱里。高龄全职妈妈就更是如此,需要有全面的育儿知识和超强的自制力。否则,做得越多、越对,就是越错!
先说我自己的教训。我生孩子前也看了一点育儿书,但是走马观花,没什么感性认识。有了孩子后,母性的本能和追求完美的性格完全占了上风,书上抽象的理论全部淡出了。
比如,我希望让她早点了解这个世界,看着她在床上扑腾,就忍不住去抱她。
其实我现在也认为抱孩子很重要,但是大概我抱得真是多了些。我女儿的智力和语言都很好,甚至有点过于好了,但是运动方面一直比较胆小。或许这跟爸爸的参与少也有关系,但我想,主要还是她在婴儿时,我抱得太多,她自己去运动的机会就相对少了。
在她快两岁时,看她不太敢滑滑梯,我开始担心起来。当时,我又拿出自己追求卓越的劲头来,想,这好办,我天天带你去练习,不信就搞不定这个事。于是就总带她去玩滑梯、去各种淘气堡练习。
到了那,有时实在忍不住,就急躁了。她看我一急,自然反感,兴致全无。我当时立刻意识到,自己又在犯同样的错误了,于是强迫自己,放下总要去修正的冲动,顺其自然。后来,过了一段再去,正好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很有气氛,她也滑得很开心。
再说吃饭。我在网上曾看到,有位妈妈因为儿子不爱吃早餐,自己研发出二百多种早餐。二百多种,能做到大半年不重样了!看完我感慨,这孩子以后可吃什么呀,总不能一辈子都吃妈妈做的!
孩子不多吃,妈妈都着急。孩子的饮食也的确需要变换花样。但是,单调的饮食、粗茶淡饭,这些本身对孩子都是一种锻炼。所以美食妈妈们真的要当心这个陷阱。做得太好吃,花样太多,孩子以后会更难适应外面的集体伙食。小孩在口味方面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啊!有几天我发现女儿不怎么吃大米饭,一想,才想起来我们刚刚换了一个牌子的大米!
全职妈妈往往更了解孩子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没等孩子提出,就把合适的食物和饮品摆到了他面前。这样的好处是少了很多让他哭闹的机会;坏处是,孩子很少体会到饥渴的感觉,所以对饥渴的忍耐度很差。另外,孩子失去了学习表达的机会。我女儿两岁半以前,如果哭闹,几乎都是因为饿了、渴了。什么都会说的她,那时就是不说妈妈我饿了。姥姥家的农村保姆说:“我们孩子小时候,渴了就自己趴缸边上喝水!”
全职妈妈看到其他保姆、姥姥、奶奶带孩子,常常觉得她们做得不够好,不够细心。全职妈妈容易把一切都做得很完美。结果,恰恰是这种完美让孩子失去了各种锻炼的机会。
比如,在小区的广场,保姆和姥姥奶奶们常常扎堆聊天,孩子自己在那没什么意思,慢慢地就学会了相互交往。而妈妈们则是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又是讲这又是讲那,孩子倒是多知道了很多事情,但是由于对妈妈的依恋,就失去了很多跟小朋友去交往的机会。有时我常常看到妈妈们督促孩子去交往,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有妈妈的指导,不是在自然交往。我女儿跟我出去时,就不太去参与。但是跟姥姥和宋姨出去时,很放得开,参与得很好。
全职妈妈的孩子对大人的依恋更单一,也更强。我女儿上幼儿园还好,因为她比较懂事,事先我们的工作也做得很足,也给了她很多机会跟其他大人外出,所以她很快就适应了。我们小区里,一位全职爸爸带的男孩,身体不好,经常看爸爸中午把他从幼儿园接回来。另一位全职妈妈,儿子三岁了才断奶,去幼儿园几乎去不成,总生病。而相比之下,保姆带大的孩子,似乎独立性和适应能力都挺强。
另外,以我的观察,全职妈妈对孩子的鼓励和夸奖更多一些。鼓励和夸奖本是好事,但是如果用滥了,不懂得方式,就反倒会让孩子更自卑、更不敢挑战和尝试、心理更脆弱。
全职妈妈还有更多机会带孩子出去购物逛商场。妈妈们的本意是希望让孩子开眼界,多接触外界事物,但是如果引导不当,就很容易让孩子对物质需求上瘾。
最后一点,很多全职妈妈在家教方面会感到更大的压力,认为孩子自己带,就应该更优秀,因此就会希望让孩子去学更多的东西。这搞得不好,就适得其反。
在指导小孩玩东西、学东西方面,教养悖论的体现最明显,而且不仅限于全职妈妈,任何家长都面临同样的陷阱,并且这种挑战将持续很长一个阶段。
大家都有体会的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去帮助孩子、去教给孩子怎样做,效果并不好。在孩子看来,这是对他的能力的侮辱,很伤害他的自尊,也剥夺了他独自探索的乐趣。在大人看来,自己费劲在教,孩子却不认真努力地学,总也做不好,大人很有失败感。结果,教还不如不教,去帮他,还不如不帮。
我女儿从很小起,几乎拒绝接受我教她做事情。她吃饭、上厕所、穿衣裤、穿鞋,都是自己摸索着做,没训练过,现在都做得很好,连筷子都能用。擦桌扫地拧毛巾都挺像样。我想,有时尊重孩子独立摸索的愿望,比早点教会他更重要。
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更快地学会做事情,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指导就好比是在电影刚开始时就把结局说了出来,搞得整个事情没了乐趣。
这样总结起来,做家长的,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是必要的,但适当不提供物质条件可能更重要;保护是必要的,但是有时不保护更重要;陪伴是必要的,但是适量的不陪伴更重要;教是必要的,但是很多时候,不教更有意义。
我们去给孩子关爱、帮助、满足,这很容易,但是懂得怎样不给这些东西,却是很难的,是需要智慧和意志力的。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家长,希望自己一切都做好、做对。但事实是:每当我们不做或是做得不够时,孩子就有了一次挖掘潜能的机会。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里奥曾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做过长期深入的家庭调查。她的研究发现,家教风格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可以大致按照阶层分为两类:中产阶级家庭的养育方式可被称为“协同培养”,就是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和条件,积极地鼓励孩子多方面发展;而穷人家庭往往遵循“自然成长”的策略,家长的责任就是基本的照看,主要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
两种养育方式结果很不同。“协调培养”的孩子往往要求分享到更多的信息并希望赢得别人的关注,他们知道利用自己的权益去为自己争取更大的优势,他们更明白权利的意义,更会处理高层事件。而“自然成长”的孩子,他们善于动手,不喜欢发牢骚,能够更有创意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他们拥有极强的独立自主观念。
我想,怎样很好地协调这两种养育方式,把握好给与不给、教与不教的度,这是我们应该去好好摸索总结的。
其实,我相信很多妈妈们对于“过度抚养”、“过度保护”这些概念并不陌生,我们早就听说过类似的观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是过度保护和过度抚养,我们认为自己做的是必要的,是孩子需要的。而当我们看家教成功个案的书时,看到作者谈自己怎样让孩子独立去锻炼,我们也会想,将来我也会那样做的。
而教养悖论的概念就是在提醒我们,并非只有某些特定的、过分的行为才被划分到“过度抚养”的范围里,事实是:我们家长所做的很多事情,其相反面,都有着潜在的积极作用,都值得考虑。
与其去想,我这么做是不是“过度抚养”,不如这样想:如果我不去这么做,会不会让孩子得到什么锻炼和收获。因为,在现在的时代,“过度抚养”几乎是通病,教养悖论几乎处处有用。
古人说,“欲得小儿安,常需三分饥和寒”,现在的孩子哪有冻着饿着过?
我女儿上幼儿园刚一个月。记得她刚去时,我白天看天阴了就怕她冷,看出太阳了又怕她热。转念一想,幸亏去了幼儿园。如果在家里,衣服换得太及时,没冻着过,也没热着过,那长大得多敏感脆弱。况且老师非常细心,已经照顾得很周到了。
头几天去接她,大门开了,本能地想冲刺一样跑上三楼。又一想,让她稍微等一会,也有好处!
或许其他家长已经做得很好了,我这个高龄妈妈真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自律啊!
3。十招帮你提高孩子的“逆商”与“回弹力”
现在我们常能听到“逆商”这个词。逆境商数(Adversity
Quotient),是由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其实,我想这个逆商本应属于情商,大概就是因为它太重要了,才给提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商数。它有多重要?人们常常引用这个公式来说明: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当然对于人的幸福和快乐,逆商也同样重要。
培养孩子的逆商,对于现在的小孩尤其必要。现在的生活较舒适,大人又给孩子过多的关爱,孩子的生活顺利幸福。而逆商相当于一个人心理上的免疫力,当家长把孩子生活中的负面东西有意无意地给屏蔽掉了,孩子生活在一个近乎无菌的环境里,他的心理免疫力就缺乏锻炼,长大后,当他暴露在真实环境里,经历生活的起起落落,就会表现脆弱,难以承受。
近些年,人们开始重视“挫折教育”,就是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为了有所区分,这里还是用“逆商”教育这个说法,因为发现在实践中,很多家长的挫折教育走入了误区。
总结一下,我觉得挫折教育主要有下面几个误区:
1,为了挫折教育,故意制造挫折。其实,我主张让孩子多体验各种经历,比如,带孩子去农村住一段,或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里说的制造挫折不是指这些,而是指一些家长心里有了挫折教育的想法之后,就对孩子过分严厉、苛刻,动辄训斥或打骂,不能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应有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其实这种做法恰恰是剥夺了孩子抗挫折的资本,对提高抗挫折能力是有害的。
2,不注意挫折教育的时间性。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挫折教育的方法和程度都应不同,要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去调整。
3,当孩子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完全撒手不管,认为这是在锻炼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家长是应该尽量让孩子学习独立处理问题,但是,挫折教育的关键不在于遇到挫折,而在于这时家长的引导。家长的责任是,教给孩子怎样应付困难。所以家长要认真分辨事件的程度和性质,区别对待,不能真的完全放手。有些我们认为的小事,在孩子看来其实是很大的事。
4,完全放弃肯定、夸奖、鼓励、赏识。其实这些跟挫折教育不矛盾,关键是方法问题。
另外,我总感觉,我们常常提到的挫折教育显得很被动,似乎只是强调孩子的承受力,好像只要让孩子经历到困难和挫折就够了,期望孩子自然就有能力克服过来。我希望我们的想法能更积极些,更有建设性。只意识到经历挫折的重要性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我们要去积极想办法,想想哪些方法能帮助孩子具有超越困境的能力。
因此,我更喜欢借用英语里的一个词:resiliency,可译为“回弹力”。希望我们把重点放在受挫以后的反应上。孩子不要像面团一样,一拍就扁下去,最好像皮球,有回弹力,压力阻力越大,回弹力越强。我们应该深入具体地去研究,这个回弹力怎样才能培养出来。
怎样去提高孩子的逆商,培养回弹力?我总结出以下这些方面:
一、充实孩子的情感储备库。
简单地说,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信任和尊重。这是孩子在成长中,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汲取力量的重要源泉。
我们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足够的爱?孩子是否知道,在我们心目中,他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反过来,我们是不是他心中的重要的、有魅力的、能在关键时刻给他爱和力量的大人?
很多时候,幼儿的哭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都是由于他们的情感储备库空虚所致。我们大人亦是如此,如果我们爱的油罐空了,我们就去找东西填补,不补满了,我们就有心理和行为问题,就没有能力去付出和爱别人。而孩子正在成长,他时刻需要从这个储备库里提取能量。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别忘了,以各种方式不断地给他充满这个情感储备库。
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跟孩子说、抱抱他亲亲他,我们还可以给孩子讲讲过去的温暖的经历、跟他嬉闹、跟他分享、认真倾听、安排不受打扰的特殊时间、设定特有的家庭仪式和习俗,等等。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有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全面接纳,我们就能借各种机会表达出来。
在传达尊重和信任方面,沟通的方式很重要。我们都认为自己尊重并信任孩子,但是很多时候,孩子感觉到的可能并非如此。比如,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来,家长往往急于了解情况,问这问那。孩子说点什么,家长就会本能地要去指导、纠正,说出来的话就会是这样的:“怎么不多吃点呢?出汗了为什么不换换衣服?学了什么,都学会没?”这样的反馈,在孩子看来,都有评判指责的倾向。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招来大人的评判和说教,他就会闭上嘴,关掉沟通的开关。
所以,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以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去评判和说教,这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是保持沟通顺畅的前提。沟通好了,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我们的指导孩子才会听。
二、 给孩子讲明白培养逆商的道理。
这些道理,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讲。只要结合具体的事,注意方法,小孩是能听懂的。
对于幼儿,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错误和失败不是什么坏事,不可怕,而是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要让孩子知道,任何负面的事情,都有积极意义。帮助孩子学会辨证地去看事情,明白对困难和挫折,不要躲避,要想办法从中学到东西,有收获。
比如,我女儿上幼儿园一个多月了,早晨醒来,有时还会说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如果我直接跟她说幼儿园如何如何好,应该去,那一定会激起她的反感和辩解。我这样说:“在家和上幼儿园,各有各的好处,在家好处是……,不好的是……;上幼儿园好处是……,不好的是……”。然后再问她几个具体的在幼儿园玩的事情,挑点好玩的事说,通常她马上就高兴起来了。
上幼儿园本来就不是什么坏事,这样分析,不仅便于她接受,更教给她客观的辨证的思维方式。后来,一次吃饭时,我说,主食也要多吃点啊。她马上接话:“饭有饭的好处,菜有菜的好处。”虽然她不一定真的理解,但学到了这个句式,就会帮助她学到这种思维方式。
对于纯粹的负面事情,我们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感受,承认这是让人不愉快的事,这种共情打开了沟通的渠道,为后面的讲道理铺平了道路。讲完道理,再给孩子指出令人乐观的前景:有了这些进步和收获,我们的能力增强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有办法了,能应付了。这样总结,在孩子听起来,这个事就真的坏事变好事了。
对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正式去讲逆商的道理了。我想,对于6岁左右,要上小学的孩子,就可以跟他讲什么是逆商了。要相信孩子的理解能力。如果他在道理上明白了,那么上小学之后,当他遇到更多更复杂的困难和逆境时,他就有理论依据,不仅能去正视,更能按图索骥,去找解决办法。
给孩子讲道理,相当于给孩子准备一个资料储备库。孩子有不懂的,可以到这里去查找,看看这些事情,大人是怎么分析的。有了这些,尽管他不一定都懂,但他心里有底了,知道大人是知道这些都是怎么回事的,他在挫折面前就不再恐慌畏缩。
有关逆商的具体理论,我附在了文章的后面,供大家讲道理时参考。
三、教给孩子解决问题、决策、寻求帮助等等方法。
当孩子遭遇困难和失败时,不仅仅是要安慰,更不能教给孩子推卸责任、或者放弃(比如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要引导孩子找到原因,积极想解决方法。
传授解决方法,也不只是在失败犯错误时,当孩子做得好、做得成功漂亮时,不要夸奖了事,也要一样去总结,分析原因,明白为什么成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好的结果。
当然在这个指导的过程中,家长不能去冲锋陷阵,要让孩子打先锋,家长当军师,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要的是,这个教给解决问题方法的环节一定不能省略掉,这是给了孩子应对困难的武器和工具。
这一点写的篇幅最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这是需要花费最多笔墨的环节。
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怎么做,才能培养自信呢?
过去很多家长用夸奖来培养自信,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夸奖的问题。
研究表明,过多的泛泛的夸奖,只能让孩子更自卑、更脆弱、更害怕挑战。不实的夸奖不仅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形象,而且还会破坏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当孩子自己有了判断力之后,泛泛的夸奖对他就没了意义,只能带来更多的不信任和沮丧。
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是如果仔细审视我们的言行,我相信,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仍然在经常地、泛泛地夸孩子。为什么呢?
我分析,通常,空泛的夸奖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我们累了一天,大脑的转速明显下降,跟孩子在一起时,思想无法聚焦,要想搞清楚该肯定什么,怎么肯定最准确,已经不大容易了。但是我们在情感上希望能做点什么,好让孩子高兴、感觉好,于是,当动脑子和动体力都有困难时,我们就信口夸一夸,以表达爱意,给孩子点瞬时的快感。
泛泛的夸奖有点像糖果——能让孩子一时感觉好,但是没什么真正价值,甚至还会有副作用。我想,如果能把空泛的夸奖当作糖来看待,我们大概就好控制一些了。
空泛的夸奖越少越好,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鼓励和适时的中肯的肯定,而宝贵的夸奖要集中放在孩子的努力、付出和进步上。
除了,肯定、鼓励和适当的夸奖,还可以怎样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呢?
我想,我们可以在这三个方面去武装孩子:“我是”、“我有”、“我能”。
“我是”就是让孩子有积极的自我评价。通过平时大人的肯定和强化,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自我评价最好是一个孩子可以为之努力的描述,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绝对的描述。比如,我们可以让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办法的小孩、是值得信赖的、能坚持到底的、解决过问题的、善于找到资源寻求帮助的、敢于迎接挑战的小孩,等等。而不是说“你是最优秀的、你是永远成功的、你是天下第一的”。我们对孩子的评价越真实越客观,越有利于他树立强大的自信。
“我有”就是让孩子清楚自己的储备库里都有什么,自己都有哪些资源。比如,孩子要知道,在关键时刻,他有可以信任的大人的绝对支持、有让他尊重佩服的大人能给他讲道理、有其他种种资源、有情感上的安全感,等等。“我有”的想法就是提醒他,遇到了问题,随时都可以去储备库里查找。这样经常帮他点点货,会培养他善于利用资源和寻求帮助的能力。
“我能”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这个能力的信心,只有从过去成功处理事情的经历中才能得来。所以让他对能力有信心的办法,就是多给他提供机会,让他独立做事情、解决问题。比如,让孩子在家里承担责任、做家务、参与决策、参加社会实践,等等,都是好办法。
对于很小的孩子,我们可以多教给他一些有自信含义的句式,比如“我相信我能……、我知道我可以……、我有把握……”,帮助他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但真正的自信并不是我们能给的、能教的,只能是他通过做事情,看到自己有用,才感受到的。
五、提供好的范例。
我们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克服困难、应对逆境、从挫折中学习、扭转局面的成功经历,我们还可以让孩子阅读有关的故事、小说、传记等。
但是,我想,对孩子来说,教育效果最好的,是家长每天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跟我们的说教和书上的故事相比,我们的所作所为最生动、真实,最有影响力。孩子不看我们怎样说,就看我们怎样做。如果妈妈遇到不快的事情就反应过激,或是每天压力重重,被压得喘不上气来,或是做错了事情就自责个没完,沉浸于懊悔不能自拔……这些,都会传达给孩子不好的信息。
所以,家长认真提高自己的逆商和回弹力,做个好榜样,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六、培养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当我查找国外专家谈培养逆商的资料时,发现同理心的培养常常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仔细一想,觉得这很有道理。
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具有变换角度去看问题的能力时,很多困难、挫折、逆境就会变得不那么严重了,甚至消失了。当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事情,我们会明白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们还会发现,事情原本并没有那么糟,只是我们自己把它的坏处给放大了。这种跳出来看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把事情还原,看清真相,从而更加心平气和地去对待。
在给女儿讲的书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老鼠兄妹发现新搬来的邻居家的小孩对他们很不友好,他们很生气。小老鼠妈妈说,如果你们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们是什么感觉呢?这样小老鼠兄妹理解了邻居小孩的心情,决定开欢迎会请她来,跟她交朋友。
故事里的小孩能以德报怨,化解对方的敌意,就是因为他们能换位思考,变被动为主动,转化了逆境。
孩子在同学间遇到的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学习上的挫败,等等,如果变换角度去看,孩子就更能看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通过培养这样的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省、学会承担责任、摆脱受害者的心理模式,主动去扭转逆境。
七、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和失败。
家长们可能一方面在说教,要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和错误;另一方面,当孩子真的暴露出错误和失败时,自己却反应很糟糕,失望、批评、责怪、教训、惩罚,都上来了。这样,既做了不好的示范,又吓得孩子再也不敢暴露自己不敢坦率地沟通了。孩子会总结:别听他说的那套,这才是犯错并且坦白了的真实下场,而最好的对策就是隐瞒、撒谎。
我们现在常说,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而不是家长自己的需求。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在这样做了?孩子做错了,我们禁不住要说:“我告诉你什么来的?我早就说过……”这是谁的需求?是家长的需求,是我们为自己的自尊在辩护。我们忍不住发火、生气,顺便带出一大堆牢骚话:“我得说多少次你才能记住?一天我累得够呛,回来还得管你这些事……”我们满足了自己自怜和发泄怨气的需求,可是这些发泄,对已经很难过了的孩子并没有什么的建设性的帮助。
对孩子的错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好,这是家长们永远在探讨的话题。
好的逆商不是打出来的。打孩子、体罚,对于提高逆商是有害的。因为一方面,这是在给孩子的情感储备库做减法,在削弱孩子最需要的爱的储备(很多成年人都说长大了对打自己的父母没有丝毫的怨恨,但这是长大了以后的认识,在事发的当时,孩子心里一定是有敌对情绪的)。另一方面,这是在教给孩子去用暴力解决问题,教给孩子对待困难和失败时,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不择手段。
我们希望孩子怎样去对待自己的错误呢?我们希望孩子能总结教训、吃一堑长一智、能在以后有所改进,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要过于自责、沮丧消沉、希望他向前看、着眼未来。那么,我们就要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的错误。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犯错以后一味地在那惩罚自己,那么你就不必去惩罚他。
家长怎样对待孩子的错误,这本身就是在做示范,是教育。错误和失败究竟是可怕的、值得羞耻的,还是学习进步的机会,就看我们家长的反应。当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记住,孩子就在那里睁大眼睛在学习呢!
关于体罚和惩罚,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格雷说,要想让孩子学会,先要让他感觉不好,这是很奇怪的逻辑。的确,我们在积极的、充满爱的状态下,应该学得更好。而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吗?
害怕和恐惧只能管用一时,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自律,更不能帮助孩子提高逆商和回弹力。只有当错误和失败不再可怕了,孩子才有更强的回弹力。
所以,当孩子犯了错时,家长可以让他承担后果或撤销某些特权,但是重点要放在总结教训、学习、以便下次改进上。同时,在情绪上仍要给孩子关爱和支持。
八、不要为孩子屏蔽掉一切负面事物,不要追求让孩子时刻满足、快乐。
这一点又说回到前面的教养悖论的话题去了。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时刻都幸福、快乐,但问题是,我们要有长远打算,要为孩子漫长的一生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他错过了一切负面的事情、负面的情绪,那么他就错过了锻炼心理免疫力的机会,他的成年生活就将是痛苦的、不满足的。
过于完美的童年,要以不完美的成年生活为代价。小时候廉价的满足、快乐和成功,将以成年时昂贵的不满足、不快乐和失败为代价。
一个人如果始终幸福快乐,渐渐地,他就会丧失了感知幸福快乐的能力。
我们可能会想,我懂这个道理,我并没有刻意让他避免负面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在过去,古代的圣贤智者明白这个道理。而我们的父辈祖辈,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之外,多半是因为条件所迫,无意间的忽略和照顾不周,成全了我们。到了现在,在全球范围,我们恐怕是有着最强大养育能力的一代父母。我们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有史以来最无微不至的照顾,给孩子更完美优越的童年。
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孩子们的幸福有多么超标。大概,多数孩子所经历过的最大的不幸,只是来自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我女儿曾提过要养小白兔,我告诉她种种责任和风险,让她好好考虑。其实要是按照以前的想法,我基本上不会考虑她的要求,因为我担心宠物病了死了,会给她带来太多的伤心。保姆宋姨由此讲起她小时候养动物的事:她的小鸡被老鹰叼走了,她如何伤心痛哭。现在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当然女儿三岁还太小,我会等她长大点再考虑。
又想起给女儿挑选绘本时,看到国外的绘本和儿童书里,有关于遭遇逆境的故事,比如家里失火了,跟妈妈攒钱买新沙发;或是搬到一个新的不太好的城市。我觉得这些都很好,对孩子都很有用。
我女儿现在常常自言自语地编故事。我发现,有些时候,她经常编灾难片,什么火车掉山谷里,谁摔伤了;谁坐船掉水里,妈妈来救了;谁走丢了,找不到妈妈了……说到危险的地方,说得自己语调都变了。我想她是在自己做心理演习呢。或许是,即便没有大人的干预,小孩本能地就会去假想风险和逆境,自己给自己演习,自发地训练逆商和回弹力。
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在我还没看过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之前,我就很认真地想过这个事。当时我还在本上写下了很多负面的词,现在翻出来抄一下:挫折、苦难、单调、忍耐、匮乏、孤独、等待、枯燥、平凡、卑微、辛苦、冷落、偏见、分离、吃亏、陌生、破旧、损失、失望、无聊、有限、疼痛、饥渴、误解、失落、失去、失败、隔离、残缺、遗憾、不公平。
现在看看,我真得问问自己,是否有勇气允许孩子去体验其中的一些,如果不是全部。
当然,我们不必刻意去给孩子制造什么痛苦,我想,只要我们不处处给孩子屏蔽,那么生活中自然有很多负面的礼物在等着他去打开。
好在我们还有崇尚自律自省的传统文化。在这样一个思想西化、全面追求快乐开心的时代,我们还是应该常常记起古人的智慧。
九、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
一个人乐观与否,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总的来说,乐观心态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而培养乐观的最佳时期是在幼年。小孩本来都是乐观的,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乐观与悲观的差别开始出现了。
体育运动、交友、兴趣爱好、接触大自然、开阔的眼界,等等,都可以是乐观情绪的来源。但是乐观心态的最根本来源,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乐观与悲观,表现在哪呢?我想,主要表现在对事情的解释和对未来的预期上。
发生了好的事情,乐观的人认为那是因为自己有能力、有优秀的素质,悲观的人认为那时运气,是外因所致。发生了坏的事情,乐观的人认为那是碰巧赶上了,或是由于外部原因,或是由于自己一时不小心,总之,这个原因不是永久性的;而悲观的人则认为那时由于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的某些特性和能力不够造成的。就是说,这个原因是持久的、本质性的,因而他会感到自卑沮丧,并且会想,这样的坏事很可能还会发生。
由此可见,我们教给孩子,怎样去解释一个事情,这很关键。教给孩子用乐观者的方式去解释事情,去给事情归因,并且从乐观的角度对未来做预期,这很重要。
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应该比过去的孩子更乐观,因为现在的孩子从小体验过更多的支配感和征服感,应该感觉自己更有力量。但是,如果孩子经历过的负面事件太少,没有学会怎样乐观地解释坏事,那么他就会缺乏自嘲、自我宽慰、反驳悲观情绪等等能力。
总之,乐观的心态相当于润滑剂,它会使我们从逆境中挣脱出来、振作、反击变得更容易。
十、帮助孩子树立高远的目标。
这一点,在过去的文章《学习观与使命感》里提过。
美国一位逆商研究者凯缇.弗雷(Katie
Frey)研究了许多突破逆境获得成功的孩子们,发现他们身上共有的性格特征是:“自我依赖、独立、有自控力、充满希望的、有目标感。”
这个目标感是我们现在常常忽视的。家长和教育者常是忙着让孩子出成绩,然后奖励快乐。这样忙到最后,孩子仍然是被动的。如果孩子自己有目标,有动机,那才是家长和教育者的工作做到了位。
其实,前面说的那些条都只是装备零件而已,背后的动力才最关键。如果总是显示电量不足,那再好的装备,也不能帮孩子跳出逆境。
最后总结:
养育孩子,家长要有长远的眼光。
防止受挫的好办法就是以攻为守,提高逆商和回弹力,增强心理免疫力。
坚韧、乐观、有目标的孩子,会在未来体验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
附录1:有关逆商的理论
 保罗· 史托兹教授将逆商划分为四个部分,即:
  Control:控制感
  Origin & Ownership:起因和责任归属
  Reach:影响范围
  Endurance:持续时间
  “C”(控制感):控制感是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信念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或挫折时,控制感弱的人只会逆来顺受,信天由命;而控制感强的人则会凭借一己之力能动地改变所处环境,相信人定胜天。
  ·控制感弱的人经常说:我无能为力、我能力不及;
  ·控制感强的人则会说:虽然很难,但这算什么、一定有办法。
起因和责任归属
  “O&O”(起因和责任归属):造成我们陷入逆境的起因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属内因:因为自己的疏忽、无能、未尽全力、亦或宿命论。往往表现为过度自责,意志消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
  ·第二类属外因:合作伙伴配合不利、时机尚未成熟、或者外界不可抗力。
  因内因陷入逆境的人会说:都是我的错、我注定要失败,因外因陷入逆境的人会说:都是因为时机不成熟、事前怎么就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高逆商者,往往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起因,并甘愿承担一切责任,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行动,痛定思痛,在跌倒处再次爬起。
  “R”(影响范围):高逆商者,往往能够将在某一范围内陷入逆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仅限于这一范围,并能够将其负面影响程度降至最小。
  身陷学习中的逆境,就仅限于此,而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与家人吵架,就仅限于此,而不会因此失去家庭;对事争执,就仅限于此,而不致对人也有看法。高逆商者能够将逆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至扩大到其他层面。越能够把握逆境的影响范围,就越可以把挫折视为特定事件,越觉得自己有能力处理,不致惊惶失措。
“E”(持续时间):逆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有影响范围问题,又有影响时间问题。逆境将持续多久?造成逆境的起因因素将持续多久?而逆商低的人,则往往会认为逆境将长时间持续,事实便会如他们所想。
附录2:美国专家总结的能够提高回弹力的童年应该具备以下10要素:
1,小孩不是总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2,他有大量的机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事事都由大人帮他搞定。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发掘他的内在资源。
3,孩子应该从很小起就在家里义务干活,由此他们将明白自己是有用的。
4,父母对孩子成功的期望应该是积极的、现实的,并基于孩子自己的兴趣和资质,而不是大人的意愿。
5,孩子能得到大量的鼓励和有限的夸奖。
6,孩子要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去做这三样重要的事情——在户外玩、开心、做白日梦。前提是这些事情必须是孩子主动自发地去做,而不是被别人安排去做。这些事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活不如意时抽离出来,找回宁静和自我。
7,孩子要参与家庭决策,以体验到自己对周围事物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8,孩子要有机会去认清自己的长处,并能在少年时期,在此基础上去发展自己的独特的人格和性格。
9,孩子所成长的家庭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仪式、习惯、信条、价值观等,当日后孩子长大了,离开家庭和家人,这些特有的家庭习俗可以给孩子持续提供力量。
10。抚养孩子的大人应该有很好的回弹力,而不是被压力搞得焦虑不堪,或者除了孩子和工作之外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4。美国幼儿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其中的“自”和“律”都很重要。
过去,中国家长们很重视“律”,就是给孩子定规矩、严要求。现在的一些家长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强调“自”,一味地给孩子自主权和自由,放养,认为只要顺其自然,孩子就会长好。
这两个极端都很片面。如果只强调“律”,就很容易让孩子不快乐、有逆反心理。同时,由于大人主动、孩子被动,孩子是在大人的监控和管制下去行动,实际上恰恰失去了锻炼自我约束能力的机会。一旦离开了大人的监管,有的孩子由于惯性、由于听话,能继续表现好;有的孩子由于被压制太久或有逆反心里,就需要更多的放松来平衡一下。因此很多时候,这样的管教可能只培养了孩子的忍耐力、专注力和韧性,并没有培养真正的自律能力。
而过于强调给孩子自由,对孩子大撒把,那结果似乎更糟。美国等西方国家已有类似的教训。
曾经,美国的妈妈们给孩子上早教课、让幼儿学语文数学知识的风气不比我们逊色。在很多地方,5岁的孩子要参加智商甚至情商测试,为的是能进入优质的私立小学,或进入天才班。我听说过有30个月的幼儿为了进好的幼儿园而参加智商测试。为了通过这些考试,妈妈们以各种早教课程和学习软件来武装自己的宝宝,搞得孩子很忙。周末带幼儿上早教课,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景象。
后来,大家发现孩子们压力太大,不快乐,于是提出要让孩子自由,让孩子不去学什么,单纯地玩,尽情去have fun。
到现在,我们正在推广“爱与自由”的同时,西方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也在反思。一位英国的专家说,现在这么多孩子被确诊为儿童多动症,其中的一些孩子只是因为他们在幼儿时根本没有机会学习怎样去自我约束!
美国丹佛大都会州立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德博拉.莱翁和艾琳娜.波 卓娃博士在90年代研发了一套学前教育课程,叫做“心智工具”(Tools
of the Mind),着重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以及其他“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这套课程在一些幼儿园实践后,效果好得惊人。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心智工具班级的孩子表现得积极而有序,好像他们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实施一年之后,在全美学力考试中,语文成绩方面,传统教学法的孩子只有一半人数能达到“熟练”等级,而心智工具的孩子有97%达到“熟练”等级,平均成绩高出整个学区平均分20多分,尽管很多孩子都来自贫困家庭或是母语不是英语的家庭!
这个课程效果之好,使得学者们想进行对照研究都成为不可能:因为幼儿园园长们认为,剥夺对照组的孩子们接受这个教育的机会,是不人道的!
而其他一些研究也表明,自制力比智商更能预测未来的学业表现。其中一项研究有这样的结果:智力和自制力都处于平均水平以上的孩子,数学成绩优秀的概率是那些单有高智商孩子的三倍!
这些研究,让我想起多年前在英文教材中看到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者给一些四岁的孩子每人发一个苹果,然后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能忍着不吃这个苹果,那么过一会,你们还会得到另一个,作为奖励。在研究者离开的时间里,有的孩子忍着不吃,有的孩子忍不住吃了。若干年后,实验者对这些已经长大的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能忍着不吃的孩子,无论是工作还是其他方面,都更有成绩,情商也更高,而那些不能忍耐不能克制自己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命运就不那么乐观。
自律能力、自制力,而不是智商,将决定孩子的学业、乃至他们的一生是否成功与幸福。
对于我们来说,这似乎不是什么新闻,但对于崇尚自由的美国人来说,这却是重大发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很推崇忍耐、克制这些品质的,比如,“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这个“灭”字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就是强调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是古代君子的一大特征。过去曾有一首歌,叫《跟着感觉走》,之所以那么流行,就是因为它对传统的观念有点小小的颠覆,人们很享受这种观念上的解放。
而美国文化则很不同。他们几乎是鼓励冲动、鼓励张扬,鼓励一个人听从自己的直觉、冲动和欲望。美国年轻人如果说另一个人很“spontaneous”,指这个人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就做到哪、常有难以预测的举动,那么这通常是褒义的描述,这是个招人喜欢的性格。
很多人现在想法比较西化,对于孩子也常有类似的看法。有时人们认为,一个能克制冲动的孩子太老成、不像孩子,而那些无所顾忌、行为放肆的孩子反倒被认为是有孩子气,是活泼的、有潜力的。
而现在的这些研究提醒了我们,不要矫枉过正,要向传统回归一些,要对自制力和自律重新重视起来。
5。孩子的自律能力该怎样培养呢?
在我看来,狭义的自律是指自制力,就是克制自己想做什么事情的冲动、或是让自己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的能力。而广义的自律则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自我评价能力、做计划并监督执行的能力,等等,相当于自我管理能力。这里面不只需要单纯的自控力,还需要其他复杂的认知能力。
狭义的自律、自制力、自控力,是怎样做到的呢?
我们可以想想自己的情况。我们成人是怎样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的?是什么使得自律变得可能,变成现实?
我想,这里面关键不是自己的忍耐度如何,而是在于我们有多大的自觉和主动性,在于我们主观上认为这个控制和忍耐有多大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自律的动机有多强。
举个妈妈们都有体会的例子:我们都曾有想买衣服的冲动,有时这种冲动会变得很强,变得不那么理性了。我们是怎样克制消费冲动的呢?女人们想过很多办法,但是怎样都会有波动,有反复。情绪一起伏,买衣服的冲动就高涨起来了。但是,很多妈妈一有了孩子,这种买衣服的冲动一下子就降了很多。我想,这可以很生动地说明,忍耐的力量是有限的,是不可靠的,而自律的动机才是更关键的因素。当我们少买衣服的动机变得足够强大,那么这种克制就变得不难了。
同理,“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如果我们很认同“礼”和“天理”的价值,那么做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这一点,从理论上也可以找到依据。神经学专家们发现,积极的大脑能更好地运转,信息传递更快。内在动机对于提供注意力和自制力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反思,为什么按照传统的、重视忍耐和克制的方法去训练孩子,结果有时却不好呢?我想,主要原因就是在这个训练中,孩子缺乏自觉性、缺少强大的动机。当孩子是被逼着去忍耐、克制的时候,他不是在自律。那相当于我们不买衣服只是因为兜里钱不够,我们的心仍然留恋在逛街或是逛网店的事情上。一旦条件改变,有了钱,我们仍然会去血拼。
要想培养自律,关键是要让孩子自觉地、主动地去克制自己的冲动。当孩子是不依赖大人的监督,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时候,他就是在练习自律了。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大概会比较犯难:天哪,让小孩自觉地去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或是主动地不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可能吗?
是啊,这很难,因为这对于我们大人来说都有难度,别说孩子了。所以这个训练才有意义。
回想一下,我们的孩子有过这样的情况吗?
我想起我女儿的一个小事。小孩对冷饮都很疯狂。有一次,我拿出一大盒哈密瓜口味的冰激凌给女儿,姥姥一看吓坏了,唯恐她饿虎扑食全给消灭了。这个事对我也很有挑战,我知道不好收场。最后硬抢效果不会好,弄不好就得大哭一场。我想尝试新的办法。
我在拿出冰激凌之前,先讲点道理,比如太凉了,小胃会冻着会生气了……然后跟她说好,给你吃,前提是你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并且不能吃太多。最后,你自己结束、自己盖好盖,交给我。如果你能这样吃,那么以后你不提出要求,我都会经常给你。如果不能做到这些,以后冰激凌想都别想。她故作认真地点头同意,满口答应。
开始很惊险。她想多吃,好在冻得很硬,她一次也刮不下来多少,吃不到,差点都急了。我走开,不在旁边看。她见没人管,就慢慢在那抹水泥似得一点一点刮。过一会,我过来提醒她一下,她怕我抢,赶紧护着。又过一会,我又提醒她规定。她也吃到一点了,见我没抢,也放松了。我趁机又提点别的有趣的事吸引她去做,她一动心,我说,自己把盖子盖上,她给盖上了,我一边夸她,一边拿起来迅速逃离现场。她舔着勺有点意犹未尽,但也来不及了。就这样,第一次成功收场了。
后来,有时她没提出要吃,我也在适当的时候主动拿给她。有了信任,她每次都能有所控制,按规定去吃,最后自己收尾。
这个事情里,她的动机在于,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多吃冰激凌的机会。她也知道一次吃不了太多,相比之下,这个持久的供应就更有价值,所以这个动机够大,值得她去为之约束自己。
而每经历一次这样的有自律体验的小事,孩子的自律能力就会得到一次锻炼。如果最后大人强制地拿走冰激凌,跟纵容相比,孩子的自控力也会得到锻炼,他会知道有些事情是必须被制止的,但是效果没有自觉去做那样好。
当然这样的训练要在孩子懂事以后进行,对于一岁左右太小的孩子,也不必解释太多,不该做的事情,讲一句道理,平和地把东西拿走或把孩子抱走就行了。
所以,我总结,要想让孩子自觉地约束自己,关键是要给他提供对他来讲有意义的动机。
我们教训孩子,常说,你只有这样,才能如何如何。这样讲时,我们要好好分析一下,我们提出的这个结果,对于孩子来说是否有意义,是否有价值。这个结果对他来说重要吗?是不是他很在乎的事情呢?很多时候,如果这种教训就像耳旁风,那么不要抱怨孩子不好,而要怪自己不了解孩子,不知道他的价值排序是怎样的。
我们要懂得什么才是孩子真正在乎的事情,然后想办法,把这个事情和你希望他有的行为捆绑起来,构成因果关系,当然这个关联越自然、越合理越好,最好也能是有建设性的。这样,我们就给他自律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动机。
比如说,对于青少年来说,好成绩、好学校、未来的好工作都不一定是很能打动他的动机,但是独立的感觉、自主权、在同学间的地位、名誉、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成就感等等,或许都是他很在乎的事情。当然孩子的价值观不一定正确,需要我们引导,不能一味迁就。但我们总可以找到既不误导他,又有效的动机。
有时,当我要强迫女儿做什么事情,比如要收起什么她喜爱的东西时,如果她实在不听,我会很强硬地说,要么我硬抢,要么你自己收。她通常就会选择自己收了,因为反正也得收,自己做,还得到了一次自主权!
总之,要想让孩子自律,我们给他个有诱惑力的动机很重要。
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去做。如果孩子能有机会自己做计划、自己选择、自己监督、自己评估、自己总结反省修正,那么孩子就锻炼到了广义的自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必时时监控,但要偶尔检查,掌握情况,适当帮助、引导。
最后回过头来,详细介绍一下前面提到的美国的“心智工具”项目。我想,这对于很多幼儿的家长都非常有用。自律能力最好在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如果孩子大了,任性惯了再培养,难度更大。而训练幼儿自觉地约束自己,这真的需要办法和技巧。
怎样才能让幼儿主动地约束自己、控制自己的冲动呢?“心智工具”课程给出的答案是——游戏!
为了找到心智工具的具体做法,我查了一些资料。心智工具自1997年开始试点,而在2008年的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上仍有重点报道,可见人们对这个项目越来越重视、肯定。
心智工具常用的一种游戏方式是角色扮演游戏,或者叫情境模拟游戏,比如,模拟医院、商店、学校、消防人员救火等等。这是我女儿现在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可见其合理性。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大概这样的游戏不太常见。我曾给女儿幼儿园的老师提过建议。她的几位老师都非常优秀、很专业,但是老师听了后,很犯难地说,可是,我们的课程是设计好了的……
在美国,这样的游戏几乎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之一。但是心智工具课程里的模拟游戏又有所不同,而它的特殊性就是其价值所在。
有哪些不同呢?
老师不是让孩子们拿起玩具,去随便扮演角色,自由地玩。首先,老师要求孩子们拿出笔和纸,写下自己想玩什么、用什么道具、怎样分工,等等,总之就是先要写个游戏的计划!
四岁的孩子写游戏计划?对!孩子都不一定会写字呢,但是要努力去表达,可以让老师帮助写不会的字,可以画示意图,等等。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过程。这时,我们培养了孩子事先规划和预期的思考能力,激发了孩子学习写字的动力。
写完后,孩子要在老师的协助下,宣读自己的游戏计划,让其他孩子知道。而聆听别人的游戏计划,这本身也是训练孩子的记忆力、评估能力和思维灵活度的一个好方法。
随后,孩子们会聚到一起,讨论大家的游戏计划,最后达成一致。这种讨论的过程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协商能力的过程。
跟通常的游戏不同,心智工具里,游戏的道具常常不是很形象逼真的玩具,而是随手找来的各种替代品。这样可以促使孩子们必须费力地记住,每种东西都代表了什么。我想起来我女儿爱玩的买东西游戏,她从来没有很逼真的收银柜玩具,她拿任何能发出‘嘀’声的东西来假装扫条码——电话、计算器,什么都行!或许,这个就地取材本身就是游戏的乐趣之一。
心智工具的孩子也不穿什么像样的游戏服装,比如消防员的衣服或医生的衣服,为的也是启发想象力,同时让孩子记住每人的各自角色。
游戏开始后,不同于在其他幼儿园里,孩子们随意玩,玩一会,没意思了,就停止了,改玩别的去了。心智工具要求孩子们花更长的时间、常常是45分钟甚至一个小时,去玩一个模拟游戏。老师们会想办法,不断促使游戏继续下去。而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当然会走神,老师的责任就是提醒孩子,要始终保持在自己的角色里,不能松懈。比如,一个扮演饭店服务员的小孩,他必须真的拿个小本在那里做记录,他可能不会写什么,但无论如何,他要想办法,记下来每个顾客都点了什么菜!只要游戏没结束,他就得捧着小本坚守岗位。
这种加长版的、有计划有要求的模拟游戏,有效地训练了小孩克制冲动的能力!关键是,孩子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心地、自觉地接受训练的。
除了模拟游戏,我还看到一些其他的游戏方式。
比如,有种游戏叫“Freeze”,我们的幼儿园也常玩,就是放音乐,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走或跑或跳舞,音乐突然停止,孩子们就突然静止在那里。
心智工具的“Freeze”游戏是这样的:音乐响起,老师举起一幅画,画上面有个人摆出某种特殊的姿势。孩子们这时被要求只观察,不得模仿。而当音乐停止,老师收起画,孩子们再去模仿。这个小游戏看似简单,但它很好地训练了孩子克制冲动的能力。专家解释说,经过这样训练的孩子,长大后,能够在生气时更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其他游戏还有很多,比如“伙伴阅读”。游戏要求两人一组,一人读故事,另一人听,再交换,训练孩子耐心等待和倾听的能力。
心智工具还训练孩子自言自语,或是在做事情时,不出声地在脑子里跟自己对话,叙述正确的做事程序,以强化孩子的思维能力。此外,老师还要求孩子对照正确答案,自己检查功课,然后再给伙伴互相检查,以训练评判能力和良好的自我意识。
在心智工具的班级里,即使下课休息也不是单纯地跑出去疯玩。老师要求孩子对休息时间也给出个大致的计划,去玩什么,打算怎样玩……
在当前这种环境里,当孩子们被电视、电子游戏、文化课、艺术体育训练所包围的情况下,像心智工具这样的,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开心地、主动地训练自律能力的方法,就显现出了特殊的意义和效果。
而游戏中所训练出的自律能力、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远比学到的一点文化知识更有价值,更值得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
对美国的这个学前教育项目的介绍,可以让我们的家长学到些什么呢?
我想,我们虽然不一定能左右幼儿园的课程,但是其中很多是我们家长可以在家里跟孩子做到的。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可以在家里跟孩子玩模拟游戏,并增加难度,训练孩子克制冲动(当然在家里的难度更大);可以让孩子自己评估自己的作业或作品……总之,我们明白了心智工具的原则,就可以发挥想象力,创意出种种能让孩子控制冲动的好玩的事情。
另外,现在很多家长都很向往那些以爱和自由为理论依据的儿童之家,很多家长认为,好的幼儿园,就应该能让孩子在那里随便玩,不受任何拘束。我想,好的儿童之家应该是既给孩子自由,同时又给孩子足够的自我约束的机会。但是我在本地看到的个别的儿童之家却是自由有余、约束不足,令人担忧。
现在想想,传统的幼儿园里,或许孩子的自由度和自主性都不够,但是如果只让孩子随便玩,不给孩子相应的约束,或者不给孩子提供自我约束的机会,那么这对于训练孩子控制行为、克制冲动的能力也是不利的。
我们家长所能做的,就是根据孩子的性格、根据幼儿园的教学风格,来调整在家里的训练侧重点。
最后,作为孩子家长,真的希望中国的学前教育专家们能在课程设计上多做研究,多注重能力的培养,希望幼儿园既不要为了迎合市场,搞幼儿教育小学化;也不要以给孩子自由为名,放弃教育的责任。
6。为了孩子,家长要修炼自己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身教重于言传。因此,养育好孩子的前提就是父母自身先要做得好,先要成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那个样子。古人说要“正心”、“修身”、“齐家”。这个顺序很有道理:首先我们要悟道,然后要改善自己的思想行为,然后是教育孩子、搞好家庭关系。
因此教育好孩子的首要一点是我们自己先要有明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且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出好的表率,就是要做好身教。最后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教育——“言传”,即用正确的道理来教育孩子。
可以说父母自身修炼的过程本身就是实施教育的过程。
养育孩子给了我们第二次认真学做人的机会。
很多家长会无意中对自己和对孩子采用双重标准。我们认为自己是成人,有种种借口,可以放任一些。并且我们认为自己都是在背着孩子的时候放任自己的。我们以为只要孩子看不见、不知道,就不会学去。其实孩子是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孩子拥有超级洞察力,他们能看穿我们的一切。我相信每一个有孩子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
如果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不一致之处,那么我们就是在教给孩子言行不一。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和背地里表现出两个样子(这迟早都会被孩子发现),那么我们是在教孩子做两面派。
君子要慎独,父母更要“慎独”。身为父母的我们要牢记:要想孩子不知,除非己莫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还体现在家庭文化上。
父母一手创造了每个家庭的独特的家庭文化,而在很小的时候,这个家庭文化是孩子生活的全部世界。即使当孩子大了,接触到幼儿园、学校和外界社会,家庭文化的影响程度依旧是绝对性的。
家庭文化包括每个家庭特有的生活习惯、氛围(现在常被称作气场)、交流方式、人际关系、以及所有这些所体现出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第一次去别人家做客是,他会很惊讶地发现原来别的家庭跟自己家时如此不同,宛如两个不同的世界。其惊讶程度不亚于我们第一次出国时所体验到的文化震撼。
这个家庭文化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调。在这个文化里,氛围是和谐的还是紧张的;人与人之间是互助的、可以互相沟通互相信赖的,还是隔阂的、互相指责埋怨的;生活方式是懒散的、缺乏乐趣和创造性的,还是充满活力的……这些都决定了孩子将来怎样看待世界,怎样对这个世界做出反应。
在孩子走出家庭之后,同一个外界社会,对出自不同家庭文化的孩子意味着不同的含义。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家庭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孩子未来的一生里就将遭遇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家庭变成你希望孩子未来生活的世界的样子。
除此以外,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还体现在更深的、更微妙的层次上。这将是悟道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认识。
根据“新科学”的种种结论,我们将不再把孩子跟父母的相似之处简单地归因于基因的传递。相似是因为我们跟孩子由于关系密切、接触之多而导致能量的互通、意识的互动都更加频繁深刻,以至于在某个层面上,我们跟孩子已经融为一体。
我们跟宇宙万物都是连接的。由于血缘的关系、由于共同生活的关系,我们跟孩子连接的程度远远超出跟其他事物连接的程度。
由此可以推断出,我们的情绪可能在跟孩子没有任何接触沟通的情况下,被孩子感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过去人们把这称为心灵感应。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感应并非我们以为的那样罕见,它应该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
如果宇宙是全息性的,那么我们父母的每一个思想和行为都应该在孩子现在或将来的生活里得到体现。
如果我们此刻正在生气抱怨,那么在另一个角落里的孩子很可能也正在经历着某种糟糕的事情。如果我们心存爱心,善待世界,那么孩子必将相应地感知到世界对他的爱和善意。
我们的所作所为,乃至起心动念,很容易在孩子身上看到回应。孩子将成为我们的某种投影。
所以,为了孩子,家长要修炼自己。
7。如何与孩子沟通钱的问题?作者:罗大伦
在我们人类社会,太多的人因为金钱的得失而焦虑,因为焦虑而患病,清代人李宝嘉在《官场现行记》里面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人人皆知的俗语,成了这个问题的极致表现。可见思财与健康关系密切。我们人人都希望孩子幸福,希望孩子有一个客观的财富观,这样孩子才能正确看待金钱,也才能不至于因此而不健康。
那么,如何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财富观呢?大家可以多多探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可是,目前在中国基本是空白,我们多数人只是告诉孩子钱很重要,要多多赚钱,其实这里面问题多多。
下面继续贴出我妹妹罗玲写的她的思考,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提出更多的思路,为了孩子。
——————以下引用罗玲文章:
财富观与付出
现在的家长们都很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我们开始听说到一个新的词:财商。
重视理财教育,是因为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金钱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孩子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的一生。
我非常支持教孩子去理财。我的小孩很小就知道去商店买东西。姥姥常常批评我:“看你把孩子教的,不去花点钱就难受。”我嘿嘿笑着说:“知道花钱,以后才好教理财呀。”实际也的确如此。在她熟悉了花钱这件事以后,我就常常跟她做交易:我们省下买什么的钱,才能去做另一件什么事。虽然两件事的花费其实根本不等价,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方便的约束她的方法。她每次都能很好地接受,她自己还常常提出类似的建议,比如省下坐公共汽车的钱去打车!
在我看来,教孩子理财,其意义并不仅仅关乎钱。跟学会挣钱和管理钱相比,理财教育的更大意义是教给孩子学到自律、延迟满足,以及独立去规划、选择、判断等能力。教理财跟教孩子穿衣叠被一样,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管理好自己的事情,长大能过上独立的、有条理的生活。
而在理财教育中,最关键的环节不是开账户、计划零花钱,而是帮助孩子去认识钱的本质,教给孩子正确的对待钱的态度,也就是健康的金钱观。
金钱观——为钱而工作?
我们家长自己是否具有健康的金钱观?我想很多家长不能给出比较自信的回答。
比如说,我们看看自己有多大程度上是为了钱而工作。
大人在单位加班,回来晚了。孩子闹,大人烦。这时家长会怎样做呢?有的家长情不自禁地要教育孩子:“闹什么?我加班还不就是为了给你多挣点钱?我这么累为了谁?……”然后气呼呼地去做家务。孩子可能没话了,但是显然不会痛快。
我们仔细分析,在这样的情节里,家长给孩子传达了这样几个信息:工作是痛苦的;工作就是为了钱;孩子要为大人的痛苦负责。
如果家长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跟孩子讲自己虽然很辛苦,但是在工作上接受了挑战、完成了任务,很有成就感。就是说跟孩子分享工作中的乐趣。然后再请孩子给自己倒点水喝。喝了水,家长表示感谢,夸孩子真懂事。如此一来,不仅大家都很开心,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
很多家长会说,天哪,真的筋疲力尽、被工作榨干了的时候,谁能做得到啊!
我们觉得难以做到,就是因为平时我们并非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们更多的是为了挣钱谋生而去工作。
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省略掉钱的环节。假如你上班挣到的都是小红花。每月你定期领取固定数额小红花,搞定客户、谈成项目还有更多的小红花提成。然后你可以去福利机构领取刚好够用的生活物资。那么,你还有多大的动力去努力工作?
这个回答很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你个人,更关系到你的孩子对待学习和未来对待工作将抱有怎样的态度。
一方面,如果我们大人为钱而努力工作,那么我们就是在期望孩子为了钱而努力学习。我们实际上不也常常这样教育孩子吗: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学校,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拿高薪……
很多家长甚至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这当然很有问题,因为这是扭曲的价值观。况且,学习动机不对,学习效果也注定不会好。
另一方面,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工作态度和对钱的态度,都会被孩子学去。
孩子时刻都在偷听大人的谈话。大人间谈论的是对工作报酬的计较、还是对工作本身的热情,孩子一听便知。如果你刚刚抱怨一通奖金不合理,然后扭头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这恐怕不太会奏效,或者说,如果奏效那就坏了。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就是他的工作。大人为钱而工作,就好比孩子为了成绩而学习。大人计较报酬,孩子就学到了计较成绩,并因此而彻底忘了学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大人怎样对待工作,孩子就学到了该怎样去对待学习。孩子学到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自主的、负责的态度,还是一种功利的态度,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做出了怎样的样板。
家长们会说,应试教育环境里,不看成绩怎么能行。实际上,因为热爱事业而工作的人,通常在金钱上也会是成功的。同理,一个能够勇敢地不为了分数而学习,具有了真正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的孩子,通常他的成绩也一定会不错。
如果从长远来看,我们对待钱和工作的态度,会给孩子无比深刻的印象,几乎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有个为了钱而拼命痛苦工作的爸爸,那么孩子长大后几乎必然要重复爸爸的这个模式,因为他恐怕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快乐地工作?那怎么可能?
我们家长当然可以想出各种方法,在孩子面前少谈钱和工作。但是我们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我们老老实实地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地去正心、修身,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
金钱观——用钱来表达爱?
我们是多么习惯于用钱来表达爱呀!我们甚至用钱来证明爱:我乐于把多少钱花在你身上,这几乎等同于我有多爱你。
当了妈妈,我发现用钱来爱孩子,这是多么便捷省事的做法!很多时候,我甚至没等孩子提出要求,我有种主动要为孩子花钱买东西的强烈冲动——只因为太爱她,而其他方式似乎都不足以表达这种爱。
那天,我的小孩翻出了一个空的彩虹糖的盒,有了想法。她举着盒子,郑重其事地说:“妈妈,家里没有彩虹糖了(就像说家里没有酱油了一样),我们需要买新的彩虹糖。等哪天,我们真的去小超市买一个新的彩虹糖!”她已经尽可能说得很策略、很客观了。我一脸慈祥地笑着看她,然后无比真诚地说:“妈妈爱你!”再看她那表情——有点想白我一眼,可惜还没学会。
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我通常不做过多的讨论和解释。因为一旦搭腔,那就上了她的当,难以收场了。所以,她基本上已经知道了这是一种拒绝的方式。
其实,我的回答也并非完全的不相干——“虽然妈妈不会给你买,但是妈妈仍然爱你!”
我真的非常不希望让钱去扮演爱的载体的角色。很多时候,我仍然情不自禁地想给她买东西,但是我真的是在努力寻找不通过钱来表达爱的方法。
我想,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要让钱退位,不要挡在我们和孩子之间。我们要把钱还原成工具的角色,就像文具之于学生、炒勺之于主妇、电脑之于孩子爸。
如果我们家长能做到尽量不用钱去爱孩子,那么孩子不仅能学会正确地表达爱的方式,更能在未来的一生里更清晰地辨认出他人的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真爱。
当孩子学会了不用钱去爱自己、爱他人时,他会少了无数烦恼,会体验到更幸福的人生。
花钱与节俭
我的小孩在两岁半时曾迷恋一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佛性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