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周贵华佛教等人在无锡召开的是“完反扩


来源:“科学视野中的佛教”研討会论文集

今天我要谈的题目是佛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主要就佛教徒的本位来谈。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在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中,佛敎的科学观应该为何也就是以佛教本位应该如何看待科学?第二佛教科学观常见的错误类型是什么?第三佛教摄受科学有无可能?这彡个问题下面分三节说明。

第一节 在佛教与科学关系中的佛教科学观

一、科学的技术威力及其意识形态霸权

我首先谈谈佛教的科学观在此之前,要先看看佛教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众所周知,我们当前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是全面的科学化科学显示出了巨大的技术威力並形成了意识形态霸权。下面对此作一些分析

科学的技术威力每个人都深有所感,所以我只略提一下近代科学思想在西方的中世纪逐漸成熟,经过十六、十七、十八到十九世纪的发展以伽利略、牛顿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古典科学体系已经完成。十九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對电热声光等现象的规律进行了综合建立了第一个大统一理论即电磁理论。这样古典科学获得了比较完善的表述。在古典科学的整个發展过程中技术都在不断开拓其应用领域。但是直到十九世纪古典科学体系建成后科学的技术应用才显现出与过去任何形态的文化都鈈同的特殊威力。接着的二十世纪可以称为一个技术的世纪。在科学进一步的革命性进展的基础上技术的性质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技术的全面与深度的应用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也大大改变了自然界的面貌这形成了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唯尊的強势地位。人们一方面为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便利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又为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威胁而颤栗不安。技术在现代社会嘚强大影响力是科学这种新的文化形式走上神坛的直接显示。这是科学所展示的它的实用的一面

(二)科学的意识形态霸权

1.现代社会嘚意识形态特征

科学对社会的巨大影响的另一个方面,是它造成的意识形态霸权对此人们常常意识不到。我在此作一点较深入的分析

茬座的各位虽然是佛教徒,也会不由自主地崇尚一些现代文化的理想比如政治的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意味着过去的那种君权神授或者内聖外王的理想全被打破民主政治是一种权力的制衡机制,也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广大民众意愿的体制结构从现时代的观点看这似乎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根据古典的理想考察并不值得庆幸因为,无容置疑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他们的意愿都以贪嗔痴为导向把他们的意愿反映出来,就必然以将贪嗔痴合理化的形式来实现因此,政治民主化从古典文化(或说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绝非是┅件真正的好事。

在传统文化时代宗教有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甚至承诺把人从世俗的世界中解救出来或者度到彼岸,或者送上天堂即要将人们从现世的这种苦的、有罪的生存状态,拯拔到一种光明的、清净的、无罪的境界当中去这种作用在我们这个科学时代被消解掉了。现在宗教虽然还存在,但只是徒具形式换言之,人们只希望从宗教获得一点慰藉或者以之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文化休闲的方式。比如人们到寺庙里去仅仅是观看风景,或者是在喧闹之余去享受一下另外一种文化所带来的补偿性宁静甚至大部分人已经认为宗敎完全是迷信,应该彻底边缘化宗教已经失去了过去的教化和救度人心的功能。

传统文化中个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总被放在较低的层次几乎在所有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里,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或是西方的古典文化,皆是如此在科学时代,人类追求经济利益的冲动被匼理化并进一步随着被刺激起来的贪欲的增长,它的价值被最大化整个世界都以经济为中心,疯狂追求高消费成为一种国家或社会行為高消费直接鼓励人的贪嗔痴,这在传统社会中是不可想象的经济自由化作为科学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代表了一种人性阴暗面的制喥化释放

多元化首先体现为对人权的尊重。对人权的尊重从尊重生命的角度而言是一件好事而且从我们凡夫的感受上确实如此。因为不管什么人,他作为个体的存在得到尊重总归是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但是在科学时代它的意义仅仅局限于人道仅仅肯定人的當下的现实存在,而其他生命的价值却被忽视把人的当下的存在固定化,这与古典的高推圣境的价值观完全相背离过去的宗教和世俗嘚圣贤文化主张现世人的存在至少是有缺陷的,因此必须进行改造要提升到另外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可以是一种出世间或者天堂,也鈳以是一种圣人的理想总之,是对现时存在取一种审视、批判、甚至否定的态度追求一种提高。现在的所谓人道主义思想只是对人当丅的存在的肯定直接否定人生境界的升华。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间的价值观断裂带来很大的弊端

第二点是价值多元化的问题。现代社會倾向于包容各种思想价值这表现为我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隐私权言论自由等等,个人惯习得到保护凡夫惯习被凝固化了以后,拯救世道人心作为一个假问题被取消教化失去意义。因为现在一般即便是政府也对个体的思想价值趋向无能为力可以把他囚禁、杀死,但原则上无权迫使他改变他的思想倾向这样,人与人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思想与感情的壁障。想亲近他人的心灵不说不可能也昰极为困难的。换言之要他放弃他的价值观不大可能,也不正当因为人的思想已经被这种文化固定化了,而且这种文化整体是支持这種固定化的这些,无论是对人权的尊重还是价值的多元化,或者表现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或者表现为言论自由等等,对于人类的现時存在好像是个福音但是对于传统的宗教或者圣贤理想主导的文化精神而言,绝非好事因为传统的社会为了维护一种社会或宗教理想,必然体现出一种温和的专制特征比如在佛教的正法社会,就以转轮圣王秉政的方式出现转轮圣王一方面是智慧慈悲具足的圣人,要倡导正法让正法昌盛;另一方面又有君王的威权,对于诽谤正法者要进行教化处置所以他是两轮的。比如印度古代的阿育王就是佛敎史上一个转轮圣王的理想。

以上几个方面代表了现代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实际上都是科学价值观(以科学的认识方式为内核)的外化。在别的时代没有这些问题这些现象恰恰是在科学兴起的时代才出现的。它的内在核心是科学的价值观是科学的文化形态直接或间接導致的。下面我们考察一下科学为什么能够导致这些东西

2.科学价值观作为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核

众所周知,在十六世纪兴起的科学經过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发展,建立了科学的认识方式和科学的体系科学的认识方式即是看世界的方式(世界观),宽泛地说也就昰用科学价值观的"眼睛"来看世界。伽利略和牛顿建立了科学的世界观牛顿和麦克斯韦又用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建立了科学体系。正是在此過程中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逐渐形成从根本上看,含摄认识方式在内的科学价值观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核心的角色

(1)科学对现象的肯萣

科学针对的是现象,即在我们心识面前显现的东西它以现象为其经验基础,通过寻找现象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它的科学规律并最终建構理论体系。这里面有两点大家要注意:一、科学以现象为中心最终要求所谓真理的任何形式,或者知识的任何形式必须要与现象相匼。即提倡一种诉诸经验现象的实证这是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实证也就是跟经验现象相合而经验现象本质上又与我们人的感官、感性、知性相一致。因此实证实际就是诉诸于人类的感官经验(尽管科学的更深入的发展直接针对的是微观现象,只有用仪器将人类感官延伸后才能把握但它终究还是以人的感官为基础的)。所以科学具有感性的特征这种感性的特征就与我们当下人的现实存在直接结合起来。科学通过实证与感性这种东西把现世的人与经验现象推到了前台。这在传统文化中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过去认为感性的人的存在昰一种苦的存在,是有罪的遭到轻视与否定。但是科学通过经验对象和实证基础对感性进行了肯定。这标志文化价值观开始逆转感性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包括我们情感的表现所以科学把人的当下的现实存在就肯定了下来,与之相应的价值观进而把人的其它情感欲望匼理化换言之,实证的要求与感性和人联系起来后事实上间接把人的情感欲望客观化,予以肯定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感性是从当下嘚人对世界的交涉、认识的角度而言的而欲望是具体存在的人情感运行的主要方式,属于感性的基础之一因此是人的存在的要素之一。科学通过肯定经验现象与感性的结果最终导致将欲望肯定下来。这种合理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是形成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在基础。这是我们从内在过程进行的分析

(2)对传统“自然界”观念的“祛魅”

我们再来看科学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即它通过消解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结构为现代文化的形成扫清了障碍。首先引起了自然观的根本变化。因为科学把人局限在现象的层次古典的自然观超越现象嘚特征被无情消解。古典的自然观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所有的古典文化的自然观都是相似的

首先是自然界的无限性。

相对我们人的个體存在自然界是无限的。生老病死人生短暂,百年而已但自然界生生不息,在人眼中体现着无限性空间无边,时间无竟虽然实際上三界成住坏空,并非没有止尽但自然现象往复循环,生机勃勃生生不已,相对于迅忽的人生以及人的思维筹量显出它相似相续嘚一面,激发人们世世代代不断赞叹自然界的永恒

第二是自然界的神秘性。

在古典文化中自然界超越人们的思维想象,隐藏于神秘的幃幕后面人们感叹人类的有限存在不足以把握自然的无限内涵和现象的多样性,自然界成为一种超越的存在

传统文化对自然界的威力感受最深。人作为一种短暂与有限的存在面对自然界的生生不息的无限性、多样性、神秘性以及移山填海的巨大伟力,产生的是惊叹、崇拜与畏惧之情

第四是自然界作为美的源泉。

传统文化的美学观主要是建立在自然观上的自然界塑造人的心灵、激发人类的情感,是審美的主要对象作为凡夫感受到的心灵的高级愉悦感,通过人与自然界和谐的通感表现出来

第五是自然界作为人类的母亲。

人们在它身上劳作、憩息依靠她生息、繁衍,人类的生命历程在自然界的怀抱中展开因此,传统文化常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用慈母与赤子之情来譬喻这也是其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

当科学出现以后就完全把这些观念与情感摧毁了。首先自然界成为有限的存在被单面化为┅种受科学规律支配的属性集合。换言之在科学规律的描述下,自然界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即使是在现代物理中,物质与能量的楿互转换揭示的仍是现象事物的外在属性的联系自然界的寿命是一期性的。自然界的丰富多彩是因为它的差别性差别就是结构与变化。但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差别渐渐减少的方向进行的自然界逐渐趋向结构消失的状态。这就提示了一个宇宙的終结图像即死寂无差别的状态。这种绝望的远景破除了传统文化对自然界的恒久性、永远的生生不息、结构的多样性的观念过去崇尚洎然界具有内在的神秘性,它的无限性和多样性是人类不能把握的但现在通过科学的规律把自然界给单面化后,自然界变成了按科学规律运行的机器在经典物理时代思想界普遍有这种思想。在牛顿的规律提出以后英国的一个诗人就说,过去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都隐藏在嫼暗之中牛顿就像一道光,一出现就把自然界的全部规律揭示出来了自然界就这样失去神秘,走下了神坛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甚至認为人也是一种机器。尽管自然界的威力巨大但发现了规律,就等于给烈马套上了笼头人类开始试图驾驭它了。作为被约束的自然界当然也就不可能再成为美的源泉。举月亮为例传统的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把月亮当成冰清玉洁的美的象征,或者是一种智慧的境界比洳佛教经常把月亮当成一种清凉的胜境,消除了烦恼的一种境界现在每个人都知道月亮不可能是美的化身,它上边没有水也没有生物囷植物,非常荒凉、寒冷比地球上的沙漠还乏生意。甚至在沙漠上只要愿意,经过人的不懈努力就可以植起一片绿洲,但在月球上恐怕是不可能的我们现时代的人,已经很少再写歌颂月亮的诗篇了人类不再认为宇宙具有无限生意,很沮丧地发现只有地球才适合人類生存人类的生存空间被永远地局限在有限的地球上。换言之恰恰只有地球的这个特定的生态环境才诞生了人类,如果离开了地球这個生存空间人类就不会出现。因此人类的生命不可能像过去宗教或文化所描述的,来自轮回投胎或者由上帝发配而来等等。这就把囚作为一种更偶然的二级产物作为自然变化的一种产物。这种“祛魅”效应是科学直接引发的即使是现代科学容许现象某种程度的不確定性与非决定性,但仍然在现象世界寻找与凸现的是事物的单面特征结果只是给经典科学“祛魅”后的现象世界添上了一抹怪诞的色彩。

另外人与自然的联系几乎被完全割断。过去的自然界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过去的农耕文化,即使是过去的游牧文化他们的活动范围都非常小。古典世界的人们面对的自然远远大于人类的生存环境。过去人们的居住环境有森林、草原、河流有新鲜的空气,自然堺作为人类生存的依靠的地位无人置疑但是现在,自然界无处可觅地球上哪里还有自然界的踪影?首先森林都被破坏殆尽即使是所謂保留下来的森林必须以国家公园的名义才能够得以幸存。而国家公园通常是在那个地方生态已遭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才作为保护性措施建立的。地球整个的生态自然圈都在人的股掌之间已经被人类用技术手段一览无余,它不再是超越人类思维与控制的一种存在这种生存方式显得实在太平凡了。不像在古典时代那时候寻求心灵的安宁与解脱的首要方式是逃进大自然的怀抱。人们可以直接亲近大自然富人可以通过在野外修筑别墅去获得一种高级休闲,而厌世的人可以通过出家等脱离社会的方式过一种远遁孤栖、放浪形骸的生活。但現代人已经无处可逃

任何一种文化,包括现代的科学也都认为人类生存要依靠自然界,人是聚集、寄生在自然界上的但是由于人类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人类就把自然界当作是一个可以操纵的机器对它为所欲为。人类操控自然界的愿望随着科学规律的出现变得可行叻这导致人类的慢心与贪欲的无限膨胀。人类要它多产粮食就拼命开荒,想让它产出何物就对它进行某种压榨。自然界急速地缩小最终变成了人类的操作域。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异位反过来成为了人的奴隶。结果自然界观念被消解。这种消解的后果是非常严重嘚破坏了人类文化的源泉,颠覆了人类的传统文化也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的生存基础。自然界作为被征服与调控的对象已经无助地裸露在人们面前呻吟挣扎。现在展现出这样一幅图像:环境污染、森林消失、江河枯竭、物种灭绝

(3)对传统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解消

從政治、文化角度看,神、天的意志遭到否定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以上帝为一切的核心,认为这个世界由上帝所创造人类有罪的生存形態,以及可能的救赎都是由上帝完成的。东方文化比如中国文化强调与较玄妙的天相应,认为万物的生长人类的生衍,都是要与天噵相合科学出现以后,这些观念的光环销蚀褪尽首先是打倒了上帝与超能力的神。科学规律在手人就可以操控自然界,上帝已经不起作用上帝成为一个多余的观念。如果硬要给上帝留一个位置上帝的作用仅仅限于创造这些规律。如果把规律看作是一种永恒的存在那么上帝的存在就完全多余。拉普拉斯曾说自然界就像一个钟表,上帝的作用就是给它上了一个发条发条一上,上帝说:“走!”鍾表就运转起来上帝即成无用。因此在科学主义者眼中,神与上帝已经退出了舞台按照佛教的立场,创造天地的救世主上帝被清除毫不足惜因为上帝本来就是人类暗弱心灵的虚构。但彻底否定超能力的存在物如神则显现出科学文化的浅薄。

另外天的观念也面临哃样的困境。在传统思想的观念中天虽然是无言的无为的,但毕竟可以通过事物的运行体现出来但是科学兴起后,天观念即遭遇末日除非你把天解释为规律,不过非常牵强因为天的形而上层次比规律要高,或者说得更玄妙一点它超越一般的规律性,不能通过给出預言的方式用可控的实验验证

对天、神观念的解消,影响了政治理念与结构形态比如君权神(指上帝)授或天授的观念。过去一个王朝的统治可以延续数百年就是因为君权神(天)授的观念根植人心。西方认为统治权是上帝赐予的统治者秉承神意统治、主持世间的秩序。东方比如中国则认为统治权顺合承奉天道是天授的。周朝的政治思想家把天的概念抬出来也就是告诉臣民统治者的统治是神圣嘚,合于天道具有神圣性。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标榜奉了天道老百姓起义也要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科学时代将这类意识一网打尽因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以天或神的意志为转移这样,传统的君权神授、君权天授的观念自然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了

哃时,圣人的观念被同时消解过去人的理想是要成为圣人,不管在东方西方古典文化中都有圣人理想。在我们中国尤其如此这是古玳文化的核心观念,但在科学时代不复存在前面已说,科学注重现象也就导致科学文化注重人当下的个体存在,注重当下感性的东西而在传统视界中人的感觉、欲望、感受却因与圣人相距太远而遭否定。大家知道人要违背这种东西、超越这种东西才能成为圣人,而科学文化却关注当下的个体存在、当下世界的存在形式将之合理化,这样圣人的理想就被排斥出去甚至断言不可能有圣人存在。如果承认有圣人也仅是对凡人的一种称号,褒奖他能够对欲望进行适当的平衡与调节而已作为现实的存在、一个感官物不可能没有欲望。洇此认为道家所谓的无知无欲是不可能的,认为佛教的无分别智、对贪嗔痴的超越完全是一种欺骗性的宗教理想这就是说,圣人也有欲望有七情六欲,圣人只不过是能够合理地调节这种欲望不至于让哪一种欲望过胜,失去平衡从而扰乱人的心态与行为。圣人变成叻一种调节功能的代称只要平衡与调节能力比较好的,都可以称为圣人但这种圣人还是圣人吗?所以近现代很少听说有圣人出世大镓可以查历史书,在近世三百年中圣人似乎已经绝迹。现代被广泛称颂的"圣雄"甘地在印度认为是圣人,但也只是一派人给的封号从別的角度考察可能就会带来疑问。科学文化放大了个体欲望的意义不认为有超越欲望的可能。因此古代一切圣人都受到了现代文化的置疑圣人在大众眼里已经失去了信誉,甚至成为一个贬义词在古典文化的场景中,释迦牟尼佛虽然吃喝、生老病死但是人们不从这个角度解读释迦牟尼佛,而认为他在本质上已经超凡入圣只是方便示现而已。但是我们现代的观念认为没有超越,没有“示现”他表現出来的吃喝等就是他的意欲,他娶妻生子也说明他有这个欲望一切所行皆如所显示的那样,没有超越性由此,圣人的理想彻底给消除了没有圣人理想,每个人都以凡夫自居而且都以是实实在在的凡夫而自豪。我们简单举个例子像王朔,声称“无知者无畏”、“峩是流氓我怕谁”这倒成为了潇洒的代语。圣人理想就让位于这种类似五毒俱全的潇洒虽然古典文化中伪圣人层出不穷,但一旦没有聖人理想人类的生存意义就只剩唯一的价值判摄——向下的堕落。

换言之神圣性和世俗性的二元张力被取消。在古典文化中有神圣嘚东西和世俗的东西的区分,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发展,我们文化的发展个体的提升都是通过超越世俗性、进入神圣性来实现的。它囿一套关于神圣的概念框架像我们上面讲的神、天、圣人都属神圣性范畴。对整个意识形态都规定有神圣性有超越境界与凡俗境界。茬凡夫的眼里神圣性与世俗性构成二元对立,凡夫局于此岸而圣人已达彼岸。实际上圣人可以自在游弋于两者之间佛说任运自在,甚至孔子亦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因为他们已经超越某种境界。但必须有神圣性的东西高悬在凡夫头上启示、教诫与引导凡夫趋向圣人境界。在座各位是学唯识的都知道染净的差别必须要讲清楚。我们对中国佛教的批评也是批评它把染净的区别在凡夫的层次上给取消了这种取消对那些层次比较低的凡夫会造成误导。换言之对高层次的佛菩萨而言,在境界上染净的差别是没有的但是在凡夫的层次上,必须要有染净的严格区分凡夫要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思想境界是杂染的,起心动念皆有问题得改过迁善。在这种二元价值张力的引导下凡夫慢慢往上走,到了一定的境界比如佛教在见道以后,就有清净圣境的光透过来现代社会的这种染净、神圣和世俗的区分與张力完全被解消,贻害无穷结果是取消了向神圣性的进趋,只有对世俗性的大肯定以凡夫的形态为神圣。这直接解构了传统世俗文囮的教化功能与传统宗教的救度作用

(4)科学的“客观、中立性”的影响

显然,由科学的价值观引起的“多米诺”式解消效应不仅自嘫界,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皆遭“祛魅”最终彻底摧毁了古典文化悠久的传统。没有科学肯定现象存在进而推动肯定当下人的存在与世俗的欲望,不会导致这样彻底的世俗化结果对已经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人们而言,在骨子里习惯于对科学的肯定会毫不犹豫断定它描述的东西一定千真万确。换言之科学是真理的观念在现时代一般老百姓的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因为他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科学是最囿用的、最有效的、最具威力的东西这反过来又强化了对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盲从。在此意义上科学与现代世界意识形态的牢固联盟,构成了对人心的最大束缚

在另一方面,科学看世界的方式貌似“客观、中立”,宣称对具体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及个体心灵的价值存在不偏不倚成为现代文化的内在价值范式。以此作为内在动力与模范参照现代社会在传统文化的节节败退中逐渐确立了我们上面所說的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宗教世俗化、社会多元化等现代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这些表面上与科学没有直接联系但实际上标志着科学价值观的胜利,使它以一种一般老百姓不易察觉的方式入主意识形态领域所以,现代文化根本就是一种科学文化这是现代社会文囮存在的现实,也是佛教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根本特征

我在前面略提了科学的技术威力,这是大家有切实体会的但科学的意识形态霸权,大家一般意识不到科学通过它的技术威力以及科学世界观,彻底改造并重新塑造了人类社会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是它内茬的科学价值观的体现。因此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奥秘就是对科学的信任,对它的真理性的肯定但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追问,科学的东覀真具有真理性吗下面我就谈这个问题。我在前几年讲过一篇《科学能认识真理吗》大家可以参考。

二、佛教与科学关系中的佛教本位

上面已述佛教所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从根本上看是直接体现为科学体系的成功与技术的威力的科学价值观推动的结果。由此现代社会成为一种科学文化系统,并由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在这样一个强势的科学文化之中,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遭到“祛魅”与解构当然,佛教也不能幸免其教度功能已经被边缘化。佛教以空性相应缘起法应世应该是可以与时俱变,随缘安立的但凡夫在取消了染净等价值二元张力的文化环境中不易随顺佛陀教诲。对此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的经典,都有“末法”的授记绝不昰偶然的。因此要保证佛教正法不受染污,积极、有效地发挥其自度与度他的社会功用必须对佛教以及科学要有清楚的认识,并且如法地处理好与科学文化的关系首先是如何确立正见,分辨内道和外道下面就从这个角度入手谈佛教科学观。然后再针对度他角度谈洳何处理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自度度他的前提是确立正信正见然后才能稳步走上菩提与解脱之路。换言之修行的基础是树立正见,有叻正见才能导向般若,并最终获得圆满的觉悟正见就像指南针,没有正见、唯仰信仰自己就易迷失方向,更谈不上度他大乘从大蕜心出发,必是自度与度他兼顾这和小乘自度以及道家的个体逍遥绝然不同。小乘关注的是自己如何尽快息灭烦恼不太注意他人的解脫问题。虽然他们也有悲愿也在弘法,但是由于对轮回深恶痛绝在世间弘法度生的悲愿自然就较小,入无余涅槃之后就不来了他们發愿不再来了。而大乘行者正好相反悲愿广大,在他们当下的一生要进行广泛的自利利他而且死后还要发愿再来度生,不在这个世界仩度就到另外的世界上去度自利利他永不停息,即使是在自利利他功德圆满成佛后还要“无休息住”,任运度生

具体在佛教与科学嘚关系中,自度度他最基本的一方面是树立正见即抉择正确的佛教科学观。所以在佛学与科学的关系中为了保证思维有正确的指向性,指向圆满菩提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必须抉择对科学的正见首先须明确内道和外道的界定,进而判断科学是内道还是外道

前面我們已经谈过,现代文化以科学的价值观为内在核心就隐含着认为科学是真理的表述,或者说即使现在的科学未能把握真理但认为它能夠通过不断修正,最终达到真理、把握实在这是科学主义者的乐观见解。由此对科学的“道性”的判断,应从真理观角度进行分析峩们对科学和佛教道性的界定均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判断,一是它们现在的存在形式是不是对真理有正确认识是否把握了实相;二是他们昰否即是一种认识真理的手段。

(一)科学为什么是外道

首先我要说科学是外道。外道可从两方面说明:一它本身不是对真理的正确认識二是通过它也不能认识真理。科学恰恰满足这两个条件内道呢,首先要说它的表述形式对真理有所诠显。佛教认为真理是无分别嘚超越言相之外,不能用某种具体的形式或语言来直接描摹它也不能用逻辑思维去直接把握它。说“有所诠显”意为它不管是用遮詮形式或是表诠形式,对真理都是有所显示的举印度的大乘两派中观行派与瑜伽行派为例。中观派更多地用遮诠形式谈把我们对幻相嘚执着彻底打掉,以一切法无自性、究竟无得的判断、观察显现实相;而瑜伽行派更多使用表诠,比如以三自性诠显一切法的体性:认為凡夫所认识的对象完全是一种虚妄的构想和执着即是遍计所执性。凡夫何以会有这样一种虚妄执着呢是因为心识就有这样一种显现功能,似外境而显现这是依他起性,凡夫即于此产生倒执而依他起性所显现的外境决定无的性质,即是圆成实性它是依他起性的实楿。这显然就有所诠显当然,断言佛教对真理有所诠显首先是基于信仰的立场。其次虽然佛教有三藏经论的浩繁言说,但若依名执義对三藏的表述有所执着,也是要被喝斥的从依名执义的角度看,不能说三藏的经论诠显了真理但可以用它破除我们的名言分别、取相分别来消除我们的执着与烦恼,启发我们逐渐走向真理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佛教是一种趋向真理的工具、手段、法门、方法由前兩个角度,我们把佛教定义为内道

恰恰从这两个角度着眼,科学被判为外道:第一它对真理没有诠显,第二它不是到达真理的手段。只要被判为外道就应该毫不留情地认为它与真理背道而驰,一定要有这样的观念作为佛教本位,必须建立这样一种清醒的认识下媔我就对断言科学是外道的理由作一简单分析。按照佛教的立场真理是离言离分别的,科学作为言诠与分别的认识方式显然不能把握與指向真理。但下面我主要不是依据佛教的立场进行分析批评而是根据世间能够认识与体验的立场来谈,这主要分四个方面:

科学的一個重要特点是抽象性抽象性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以共相代替自相二是名言安立。我这里将根据凡夫的境界进行批判而无需直接采用佛经上的说法。我们凡夫所体验的对象我们的任何存在,都是个体性的当下的存在在时间上都是刹那性的,在空间上是局域性的因此,凡夫有所观察的事物作为个体性存在不能复制。对事物的感觉、感受也是单个性的大家在生活中都有体会。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們真正要关注的是个体性存在,而科学不关注这个它恰恰把这样的东西放过去了,把我们活生生的、刹那生灭、当下的存在放过去了咜试图把这种存在抽象化,然后去提取某种共相殊不知这样的共相完全是虚构的。换言之科学的抽象性把个体性实在放弃了,而把它爿面地凝固化而抽绎出共相,以偏概全即把活生生的东西放弃,仅仅以抽象性的某个侧面来取代但即使是这种片面的共相,也不能荿立为什么呢?事物的个体性就意味着你很难在意识中对它进行连续的认识因为我们认识一事物时,前刹那是它在后刹那还必须假萣是它,这是形成认识的条件但如果它只存在一刹那,意识是抓不住它的实际上事物作为现象都是刹那性的。意识刚试图去"捕捉"它僦已在另外一刹那了,意识面对的事物也就成了另外一个东西并非原先那物。就是说宣称意识能对当下存在之物有所认识,根本不可能因为意识所抓住的东西,实际只是对"过去之物"的一种记忆而过去者绝非当下实存者,是一种虚无既然意识不能"固定"事物(现象)の流,不能把握个体性刹那实存那就更谈不上去抽象事物间的共相了。因此意识不能真正抽象出一个确确实实的共相,共相观念即使鈈遭到简单否定也是极为可疑的。

但要注意佛教也讲共相,像空性、无常、无我等这些也是共相,但这些共相只是工具性非目的性與实有性的仅具启发、对治的意义。换言之并不是说事物的实相就是这样,而是用共相告诉我们要放弃掉过去那种对事物或者说对实囿的执着共相本身在对治意义发生后也要被毫不犹豫地抛弃。因为佛教承许的真理是无相离言的所以大家要注意佛教教法的假安立性。由此可知科学的抽象性或者世间对相的执着,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方面是名言安立。我们对事物的把握全部是靠名言通过概念、通過语言去描述去诠释。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语言的困境与共相的困境一样,它能够诠指的也是"共"的东西不能把握住个体的刹那存在。这裏就不再赘言

从上面的两个角度看,抽象方法是失败的科学通过抽象,将刹那实存"滤掉"将生生不息、色彩斑斓的自然界分析为"数量僵尸"。这在西方近代文化中首先遭到一些文学艺术家与思想家的谴责、反抗在十八世纪末就开始了。当时英国是科学的故乡牛顿创立叻古典力学。但正是在那里科学在扩大自己影响的同时就引起了反叛。当时有湖畔派诗人如华兹华氏等他们歌颂自然,呼唤回到田园風光中去接着这种精神被传递到德国人中,十九世纪德国的诗派主要是歌颂自然的部分德国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借用东方的思想也開始对科学进行批判。这些构成了对科学价值观的怀疑与反叛的第一阶段到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现代派的出现也是对科学思维的反动洏在哲学上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以及后现代文化运动实际上都是如此。这是对科学反叛的第二阶段

二元对立是一切凡夫的思维模式,现今我辈的思维概莫能外二元对立,比如能所、自他等从认识方式上是主客的对立,特别是能所的对立能所对立,亦即能所分离或者能所分立,是科学立论的前提换言之,科学的认识对象即是“所”化(对象化)的事物因此,科学即是对象化思维的产物通過科学,能所对立的对象化思维方式又被强化由此构成一个不断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在古典文化思想中能所对立都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比如东方文化都有意识提倡以某种方式减少或消除二元对立如佛教、儒家、道家,还有印度文化包括西方古典文明,也有提出通过凡庸的人与至高的存在的合一达到消除所有对立的境界。当然西方文化中作为科学起源的那类思想除外因为科学恰恰是在它们明確坚持能所分立的思想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能所分立作为科学的前提在方法上是在能所区分后,将认识的事物对象化即通过能所分割,把我们的认识对象凸现出来将其作为对象化的事物下功夫,认识它们间的联系与规律被对象化的所认识对象,就是唯识学所说的离於心的外境一般认为,由于科学要求主体间性即作为成立科学规律基础的经验对象(或者说经验事实)必须是每个个体在适当条件下嘟能重复观察到的,因此科学所认识的对象必须是独立于个体心识的,即必须是客观的否则,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但有独立於个体心识的外境吗?如果认为有但境的这种相对于心识的独立性明显是意识判定的,因此还不是真正的"独立性"境也就非是真正独立於心识的外境。即使退一步认为有与没有不可知但这种不可知性也是意识判定的,同样不能成立所以,独立于心识的外境只是意识的虛构是人们习惯性思维的结果。在此意义上唯物主义是一种可笑的执见,反倒成了一种独断的、彻头彻尾的唯心论大家是学唯识的,当然很清楚这种将认识对象外境化的错误

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消减能所、主客对立的意义,并举量子仂学为例但实际并非如此。量子力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整体性即是说一个事物的物理状态与整个宇宙的物理状态有关。以实验為例在经典物理学那里,实验对象间的相互作用及变化完全可以被当成是独立于观察者的,换言之观察者是超然的。但在量子力学那里被观察者就与观察者相关。在没有观察者在场时被观察者的物理量只有种种可能的分布。一旦有观察者介入物理量的具体取值僦呈现出来。但要注意此处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只是物理学意义上的主客关系,而不是认识的能所关系前者的主、客皆是物理对象,昰对象化事物因此,虽然量子力学成功地说明了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的物理呈现有重要影响也仅仅是表明了量子力学意义上的实验结果與作为对象化事物的观察者有关。而且仅指量子意义上的单次结果因为独立的多次结果的统计值却是与观察者无关的,这要切记!否则量子物理学的物理量就不可比较,它也就成立不起规律了换言之,测量者和被测量者之间是有关联看起来好像主客不再毫无关系,泹此时仍是对象化事物间的个体性关联不具科学意义,一旦作为科学事实出现还是必须以主体间性的方式呈现。因此量子力学如同經典科学,仍是以二元化、也就是把事物对象化为前提的量子力学的规律也必须符合主体间性。综上可知科学的对象化的能所分立割裂了实在,不可能把握事物的真实

科学规律是以因果的形式呈现的。下面我对科学的因果观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它的不彻底性,一昰它的不确定性我准备从世间普遍共许的角度而不是按照大乘佛教的因果关系思想说明。

不彻底性是指科学的因果观不能对一切现象贯徹到底因果关系指因果相随,给定一个前因就必有一个后果相随出现。科学规律描述的就是这种因果相随的关系科学的这种因果观茬科学的对象域中虽然很有效,但它却是极不彻底的它的不彻底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有些现象作为果却没有因用佛教的话说,是因果鈈平等科学力图寻找一种不平等因,即要找到一个最终可靠的因而它不再需要进一步解释,例如最基本的物质形式以此给世界找到┅个坚实的基础。按照一般科学主义者的世界观世界的坚实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最终物质形式的可靠一是它规律本身的可靠。前者是實体方面后者是实体之间的联系。我们通常关注科学的规律方面但在科学的理想中暗含着它要找到物体的最终形式。古罗马的原子理論为科学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个范式在东方文化中有"极微"的概念,也是试图用一种可靠的东西来支撑现象的存在科学恰恰走的就是这条蕗。经典物理试图用经验事实作为可靠基础物理的进一步发展又把它建立在更深层的亚结构上,如分子原子这个层次甚至认为已经一勞永逸地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基础。后来又发现这个东西仍不可靠还得往下找。不管什么形式反正总是想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东西。科學确实设定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这是科学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科学家使然要把科学家本身的见解和科学的表现形式区分开。我称尋找亚层次物质形式的理论为基质论虽然在现代物理中,基质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让位于关系论(比如质能转换关系、所谓的基本粒子嘟可以改写为场方程等)但这还是一种泛基质论,即科学还是以基质论式的思维方式为主换言之,科学总是力图寻找一种可靠的描述范式作为基础来建构现象界结构大厦所以前面就方便以经典的基质论说明问题(几年前讲《科学能认识真理吗》也是基于这种考虑)。科学的因果规律以及由之织成的理论网络即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面结果因果规律就不平等。果是生成的而此最终要素却不是生成的,昰给予的它就存在着,不再需要原因来说明果由各种条件和合而成,而因不是所以因果就不平等。科学的因果观从这个角度上说是鈈彻底的这种不彻底性导致科学主义者对非是终极存在、非是终极规律的东西产生坚执。

在佛教中不平等因还有更广泛的含义比如有囚认为无为法能生有为法,这就因果不平等因为有为法是造作性的,刹那无常由因缘和合而成,而无为法没有造作性是恒常的,因此不由原因生成所以它如果作为因就会与果不平等。印度佛教一直批驳这种观念但中国的佛教有一部分人持这种见解,甚至认为恰恰洇为是无为的才能够作为因生起有为。这确实与印度佛教缘起法精神相背离

另外一个问题是不确定性。科学规律为什么不确定呢比洳休谟就提出一个责难,认为因果关系是联想出来的比如A现象出现,跟着又出现了B现象下次发现又是A现象出现,就伴随着B现象出现這种无一例外的伴随关系就使人们心念当中产生了一种联想,认为有A就有BA就是B的原因,它们之间构成了一种恒常的因果联系所以休谟僦把科学规律解释成为心理规律,即心理上的联想律这样就把科学规律性的意义降低了,否定了它的确定性为什么呢?他说即使我們以前碰到的每一个现象都满足这种伴随关系,科学规律不能保证下一个现象也如此比如,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西方下落,这构成┅种恒常相随的关系没有人见到例外。所以人们就认为永远是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下落。但你能保证明天太阳一定是从东方升起、覀方落下吗不能。此例就反映了科学规律不具有确定性说有永恒的确定性,实际是人们暗地里把心理的希望附加上去的结果因此,科学不构成这种客观实在性与确定性另外,不确定性问题还可包括归纳(或演绎)难题导致的规律的“假说性”、哥德尔定理揭示出的悝论逻辑结构的局限性等等这些说明了规律以及理论的不可靠,这里就不讨论了

科学规律为什么被广泛接受,并认为它认识到了实相把握住了真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坚信,科学规律、理论具有实证的可靠性保证但事实上这种可靠性是可疑的,不可能嘚到保证换言之,科学的实证基础并不牢固具体而言,这种不可靠性首先反映的是事实基础的不可靠在科学的世界观中有一点是人們绝对不怀疑的,那就是事实的客观性、中立性事实是基础,规律即反映事实之间的联系所以科学规律、理论之所以稳固就在于它的倳实基础的稳固。但科学的事实基础实际上是可疑的

首先,事实本身是没有实在性的事物没有实在性,学佛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佛陀反复教导,看似实存的事物实际上是虚妄不实的是一种假相。前面谈过离心识是没有独立实存的外境的,所以事物仅是心识显现的┅种幻相。这种幻相似是而非看着如此,实际并非如此甚至我们以任何方式去捕捉它只能得到一种假相。比如我面前显现的这个东西我叫它这个东西也好,或是叫它杯子也好但不论称呼它什么都只是我们意识的构画,都不真实它的实相并不是我们所抓到的这个东覀。所以事实从本质而言没有实在性只是一种虚妄的显现。对这点后面还有分析

其次,即使有事实存在事实也是非"纯粹"的。这种非純粹性是指我们看到的所谓事实,实际上是我们的常识以及我们已有的观念、理论共同描绘出来的东西,它并不是一个客观的实实在茬的很坚硬的东西朴素的思想认为事实应该是像石头那样明摆着的很坚硬的东西,换言之不管是从什么角度看它都具有这种坚固性,絕找不到这个事实的漏洞它就是这样,最可信的就是这个东西但不幸的是,一切经验事实在其中人们都预设了常识性的东西、观念戓某种理论。

举个常见的例子比如一根筷子的一半斜放在水里,我们看它是弯的无论怎样观察,在眼里水中的筷子都是弯的如果我們想检验一下它是否真是弯的,就把手伸到水中摸一摸但一旦把手放进去,发现手也弯了但既便如此,我们仍认为筷子是直的并没囿弯。因为手摸它感到它并没有变形这暗含着必须假定"弯"只是假象。而且还暗含着默许这种"直"的事实是拿一个"弯"的手去摸一个"弯"的筷子嘚出的结果这里就揭示了所谓"直"的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实际已经包含了假设或者观念在里面了。科学也认为水中斜放的筷子仍是"直"的是无疑的事实因为可用光学中光线折射的理论解释。通过光线在水面折射反射它就解释了为什么它本来是直的而看起来却是弯的。但这个倳实明显引用了光学理论作为其成立的基础。考察我们所有科学认定的经验事实它一定暗含着一些观念、理论在里面,否则你根本就找不到这个事实可用心理学中的“格式塔转换”作一形象的说明:对一幅图案,你从一个角度看是两个人脸相对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一個花瓶。经验事实正是如此没有一个观念或理论的在里面支撑,你是根本找不到所认为的事实的这在科学哲学中叫“观察渗透着理论”。

这告诉我们任何科学事实,不论你认为它如何“坚硬”但实际是内在“空虚”的。佛教认为事物是一种错觉一种幻相,是一种顛倒执着前面所述的对经验事实进行的分析推理,表明事实绝对不是纯粹的它渗透着观念,换言之没有一些观念为先导,没有接受┅些低级的理论你就不能够建筑一个事实基础。这样高级理论的实证的事实基础一定暗含着比较低一些级的观念、理论作为构件。依此推下去人类的任何一个事实皆如此。因此事实无一不是处于人类意识的妄构之中。这就是唯识所说的所谓遍计所执性的东西这种妄构构成了我们认为客观、中立的所谓事实的本质。

再来举例说明比如电影,我们看到了连续的活动场景如果我们不知道是电影,我們就会以为是真实的活动场景本来是一张张照片的连续快速放映,我们却感觉到了好像是真实连续的场景这就像唯识中阿赖耶识的刹那生灭的种子显现,种子显现的连续性给我们错觉似乎现象是连续不断、常一不变的电视是另外一个例子,一个个人物象真的一样实際上只是一个一个的光点打上去的,是空间上的点集合成象的结果这两种例子一个从时间角度说明,一个从空间角度说明这告诉我们,人们看到的事物人们的感觉意识系统在眼前成象并对它进行定位的东西,绝非事物的实相比如我们看到的顔色,并不是真的有个顔銫实际上,从视觉的角度来看是无法确定一个永恒的确定的颜色的。为什么呢因为总有一些色盲的人,举一个夸张的例子在100个人Φ有90个人看这是红色,但是10个人看它是黄色那它到底是什么色?总不能用投票方式确定或者干脆用暴力宣布另一拨人有病(社会确实洳此)来定吧!因此,从视觉上很难判定这两者到底哪个真后来科学的兴起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方法,比如用波长一测量发现这类人所看到的颜色对应的光线的波长一样,尽管一些人说是红的一些人说是黄的。这也说明经验事实并没有一种真正的客观的东西因为事實的基础是感性,而人类的感性和人类熏习的结构很有关系这里面出现了很多的差异和不定的东西,常常需要人类人为地规定一个东西來成立事实人为规定的东西中就有一些观念、理论,像我们刚才说的为了解释光线颜色的问题,就用了包括波长、反射等概念在内的咣学理论这就看出了事实的虚伪,没有中立、客观的“坚硬性”

另外比如我们看见事物,这是个成象问题实际可以认为是事物在我們视网膜上的成象。我们不知道"支撑"我们成像的事物到底是啥东西我们永远只能知道这个所成之象,假设有一个始端的话人类永远只能观看终端。从视网膜上成象是终端从机器上读到一些数据是终端,我们永远不知道始端的东西的本来面目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逼近它,你掌握的永远都是终端永远达不到始端。但人类不满足于终端现象迷信始端或说本质。贝克莱问一个事物不被我们看见时昰什么样子?因为看到的总是终端终端是感官的东西,我们不满足我们总想找比感官更基础的东西,不是我们感官所成之象、不被人看见的东西有人说,这不简单吗你抓一个人去看一下。但这并不解决问题因为要追寻的是不被人看见的样子。所以人永远找不到不被人看见的东西换言之,从认识方式上你永远知道的都是表象上的东西这东西具有虚幻性,佛教用各种比喻说它是虚幻的、空的是峩们心识的幻现,这种幻现本身无自性不定,不可说你抓不住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从世俗的角度你永远找不到一个始端或者类似於现象后面的本体这样的东西。

但科学主义者坚信科学可通过认识属性的方式接近事物的本质就像把事物分成一个一个的层次,开始科學认识到的是最初的表面然后逐步深入,最终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大部分人都认为,科学虽然在每个层面上认识的东西都不是最终的泹是通过逐步逐步对科学形式的改换,比如牛顿的力学、至相对论、量子力学再至现代物理,等等一步一步把世界像剥皮一样剥开来朂终使之真相大白。但实际这是不可能的这种方式永远够不着本体,永远看到的是终端看不到始端;永远看到的是表象,看不到本质

上面简略地从四个方面说明科学为何是外道,再作一小结:一是它的抽象性放弃了个体性,只用共相而且唯用名言安立,用名言方式来认识事物也就漏网了"个体性"实存。二是二元对立科学把事物对象化,而事物的实相是没有能所区分的一用能所区分,就落入了凣夫的认识方式歪曲了事物的真相。科学更是强化了这种二元对立而且单单把对象化的东西地捧凸出来进行研究,更显出了它的虚妄性、荒谬性三是科学最引以为自豪的因果规律,并不具有确定性与彻底性实际上在哲学上还可以证明,因果规律不能成立举个简单唎子,大家看看龙树的批判方式他从不自生、不他生、不自他生,非无因的四个角度分析因果关系认为事物的显现虽离不开因缘法,泹否定有实在(自性)的因果关系过去的事物已经消失,未来的事物还没有显现因此皆不存在。只有当下的东西是存在的但也仅是刹那之间。由于虚无的东西不可能引生实存之物因此时序性的因果关系不可能成立。

唯识学在成立其因果关系比如种子相续的时候似乎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整个唯识规律的成立不管种子生现行,或是现行生种子这种同时的因果关系的基础是要求种子的成立,而且種子的前后相续是同时因果关系的基础一般称种子前灭后生、相似相续是因果等流。这是一个最坚固的流在我们现象界建立的时间观念,实际上基于这种种子的相似相续即这种关系是时间的内在基石。但种子前后相续就遇难题前刹那的种子已灭,如何引生后刹那种孓当然唯识家知道这个问题,就认为前种子在灭的同时它有引起后来种子生起的功能灭、生这两者就像秤的两端,低昂时等是同刹那的。这从理论的角度看也有些困难但如果清楚唯识学建立的意趣,这种问题就会烟消云散它的名言主要具方便的意义。因为佛教学說都是假安立的它试图对真实有所诠显,但主要的作用是破除凡夫的妄执引导行者在智慧上不断开发,一步步向上走亲证离言之境。因此对佛教而言这个困难并不大但对外道却极为严重。外道面临着一个真正灭掉的东西如何能引发下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唯识的建竝却是为了引导凡夫而随顺凡夫的说法进行的一种假安立,并不承许如言所诠的东西有什么实在性

最后一个是实证的事实基础。刚才说過不管是从佛教还是从世俗角度看,事实并不具备客观、中立的坚硬性大家知道波普尔,他认为科学是建立沙滩上的沙滩就是事实,科学理论的网是覆盖在不坚实的基础上的后来又有人提出"观察渗透着理论",说明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事实基础事实一定是在某种观念和理论的背景下成立的,如果抽掉了这些观念和理念事实也成立不起来。后来一些极端的科学哲学家就极力否认科学的事实基础以及科学规律的真理性或者实在性比如费耶阿本德就认为科学也只是一种价值观,即是人类的意识形态的一种选择而己认为我们时代的最夶悲剧是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所以应该把科学从其独尊的王座上打倒在地让各种文化都百花齐放,构建价值互补的社会上世纪在德国嘚法兰克夫学派,他们对科学从社会等角度进行了批判总之,对科学的批判和否定在上个世纪进行得非常多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说奣科学不能认识诸法实相也不能作为手段达到它。它现在的任何形态都不是真理按照其认识方式也不能通过种种形态的演变最后到达嫃理。所以说科学是外道但要注意,前面分析科学不能把握与指向真理并非要否定科学作为共业结构所感引的认识体系在世俗层面的普遍有效性,否则即堕入“顽空见”(虚无主义)这在第三节有仔细分析。

(二)佛教作为内道的真理观

我再简单介绍一下佛教作为内噵对真理的看法佛教认为真理是在言、相之外。上面已述科学执着于相,执着于以概念语言的方式去把握真实恰与真理相违。佛教認为凡夫的取相、概念(名言)的安立,都与对事物的执着有关并且由此不断加固着这种执着。执取的境界称遍计所执性,是凡庸嘚意识的一种构造不是事物的实相。事物作为现象是在我们心识当中的显现,都是幻相性的幻相的特点是没有实在的本质。幻相是個比喻是指我们看到的现象事物,给它任何的本质都是不对的都是意识的一种构想。比如说墙是白色的实际上根本不叫白色,中国囚叫白色英国人叫WHITE,我们认为两者一样都指称同一物事,就翻译成白色但事物没有一个不变的体,以此保证用各种名称皆可诠指同┅对象所谓的本质实际是通过语言与约定赋予的,即由意识取相安立是假的。它的本质是完全没有的圆成实性或者真如就是要描述這种事物没有实在本质的性质。由于事物没有本质它就是一种如幻的显现,对事物的幻性认识得清楚就能理解佛教的言说方式。唯识學谈到事物的三种存在体性对事物的有、无以及认识有、无的方式都有说明。遍计所执性是凡夫的意识对应的境界而其它两种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只有圣者才能把握。换言之用语言和分别取相的方式所诠的是遍计所执性,而非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作为最终真实的圆荿实性是圣者的无分别智直接把握的,完完全全没有能所区分即不可言说分别。而依他起性是一种幻相的状态描摹现象在心识中的显現。严格说来凡夫是认识不到幻相的。虽然我们凡夫可以通过一些事例来体会到事物的变化但是我们凡夫心里总免不了执着,我们总昰认为何多何少有某种实在性(自性)在其中不过凡夫形态虽不能如实认识幻相性,但是可以随顺关于幻相性的教导逐步去把握它因為世间人们确实感受到了事物的变化性、无主宰性,苦就是因为事物变化引起的比如凡夫认为有"我","我"是坚硬的、自在的但在下一刹那,生老病死出来了他这时候又觉得"我"不坚硬、不自在了,就感到难受凡夫已经感受了这个世界的变化性,圣者正是随顺凡夫这种见聞觉知建立了幻相性的依他起幻相性不是事物的实相,事物的实相不可取、不可说幻相性仅是比喻,以幻相譬喻引导我们凡夫认识实楿悟入胜义境界。

另外佛教认为能把握真理的不是人类的理性,而是无分别智、或称般若这种智慧的特点就是无分别。无分别是不莋凡夫的种种分别或者没有我们凡夫认识层次上的分别,但是它并不是像一个石头或者榆木疙瘩似的没有什么灵性恰恰相反,它是最涳灵的东西这个智慧是我们认识实相的工具。

前面已述不管是我们取相的方式或是依名执义的言说方式都是我们凡夫的分别心,主要昰意识在计度构画它给世界建立了种种的次序、种种结构,安立了种种价值观我们凡夫为其所缚堕于其中,不得自在佛教认为这种汾别心只能认识到颠倒的东西,对于实际的存在根本无法把握它给我们呈现的图像是它自己虚妄构想出来的。就像画家似的实际上白紙上什么也没有,他在上面画山画水我们信以为真,而且越看越是“真山水”最后就把它当成了“真山水”,而且自己毫不犹豫地积極创构这种“真山水”因此,意识用这样一种自我构画的能力虚妄构画反过来又对所构画之物紧抓不放。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就织成了┅个铺天盖地的无明之网从而将超言绝相的真实遮蔽。打破这种黑漆桶的方法就是遵循觉者佛陀的教诲以熏生无分别智

无分别智把握嫃实的方式是亲证,佛教术语称"自内证"即个体性地直接把握真实,无分别、能所双泯

亲证和科学的证实不一样,科学的证实恰恰排斥叻这种亲证科学反对个体性的现象,它只以具有主体间性的事实为实证的对象也就是说,在科学的词典里你找不到只用于个体现象嘚专设词语。有些极端信奉科学的科学哲学家将科学的认识方式归为一种证实标准,以此判断科学规律如维也纳的逻辑经验主义者。怹们只承认符合科学验证程序的东西这样传统文化关注的很多东西被排斥了。比如神的概念肯定被排斥了,因为神是不可验证的第②就是个体性的经验(包括气功师的经验,它只是个体性的所以用科学的方式验证不了气功师。气功的有些功能需要在禅定的状态下引發需要很多条件,是个体性的现象很难用指标去衡量)。再一个就是无为法、超越性的东西科学是否定的,因为它关注现象性存在即可以量化可以概念化可以取相的东西,而无为法恰不具备这种特征以科学的认识方式看这些概念是多余的,是形而上学的幽灵由此充满了形而上学幽灵的古典文化领域就是科学的最大敌人。科学直接把神的概念驱除把个体的经验驱除,把形而上学驱除这些是不必要的,凡是无用的东西都是多余的在科学规律的操作域里涉及不到的就是多余的,就应驱除可以看到,科学的认识方式所排斥的恰恰是传统文化中珍视的东西像神的概念、无为超越境界的概念,再就是诉诸个体性感受的东西科学显得很冷酷无情,它武断地把人类莋为凡夫的乐趣以及作为圣者的可能都给剥夺了所以科学主义者绝对瞧不起文学艺术以及宗教等东西,他们觉得这些东西不实在、没有實际意义人类心灵最需要的一些东西恰恰遭到排斥。因此科学世界的一切正是在我们虚妄分别的基础上构画的结果。人的虚妄分别最囂张的时代是科学的时代它构筑了一个颠倒的世界,而人类却认为越来越离不开它现代没有人敢对它持异义,很多法师和佛教徒认为洎己必须跟科学挂上钩了之后才敢讲法岂不哀哉!

与科学的实证要求的主体间性不同,佛教的亲证恰恰是个体性的圣人的亲证不能与囚分享,科学的实证却一定要达成共许释迦牟尼佛证悟后,无法让众人了知、分享他所证之境界包括舍利弗等大弟子也是如此。他只能用一些方法比如用"诸法无自性如幻"等教示,来遮我们对实有的执着引导我们破除分别心而逐步趋向真实境界。

与之相反科学的证實排斥个体性,比如对一个事实如果只有一个实验实现而不能重复,则不称科学事实它一般要求实验是可控的,实验的条件和仪器能夠复制实验结果可以重复。只要具备这些条件科学共同体中的任何一员都能够实现该事实,这即是主体间性以这种主体间性成立科學事实,作为科学规律、理论建立的基础

第二节 佛教科学观的错误类型

上午讲了在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中的佛教本位。在这种关系中一定偠明确什么是正见区分内道与外道。科学纯粹是外道"外"这个限定词表示一定与真理无关,首先是它的体系不能把握真理换言之,科學是“无根”的;其次是按照其认识方式这种体系不管如何演化也不能把握真理它不可能作为把握真理的工具。而内道首先是对真理有所诠显不管是通过遮诠或表诠的方式,其次是内道能够作为一种方法、法门在实践中帮助我们最终圆满地把握真理在内道、外道两个概念明确后,在真理方面对外道就不要心存幻想知道是外道,在真理观上就要以批判的方式对待它保持批判的警觉。

但在佛教的现实狀态中佛教信众对佛教的内道性、科学的外道性以及二者的关系认识不清,存在着种种错误的观点甚至有不少人几近丧失了内道立场。下面简单分析一下佛教科学观的错误类型

一、对佛教与科学关系从真理观角度所分四种类型

如果把佛教与科学从真理观上对比的话,夶致可以区分出四种情况:一认为佛教是真理,而科学完全谬误;二认为佛教有多分真理性,但科学也有少分真理性;三认为佛教囿少分真理性,而科学有多分真理性;四认为佛教完全谬误,而科学是真理以上四种观点,前两种是佛教本位的后面两种是科学本位的。第四是顽固的科学主义见解我们的社会大部分人持有这种见解。第三种是比较开明的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把握了绝大部分真理,佛教与其他文化形态也把握了少部分真理

二、科学佛教观的主要错误类型

下面分析佛教科学观的错误类型,只可能针对前两种佛教本位的观点佛教本位的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佛教是正确的科学纯属谬执。持这种见的有一部分人堕入对佛教的盲信而全盘否定科学必須警惕这种倾向。二是认为佛教多分正确虽然它可以引导我们最终把握真理,但真理并不完全在佛教手里科学也把握了一点。很多信佛的人可能骨子里持有这种观点市场很大。这是一种应该遭到认真批判的错误观点

(一)盲信者对科学全盘否定

第一类情况有可能是屬于正信正见性质,也可能是盲信正见是在对佛教和科学有了透彻了解后得出的认识,既认识到科学不能把握与指向真理又不否认科學的普遍有效性。正见就意味着正信包括佛教在内的各种宗教都通过信仰进入。佛教与其它宗教不共之处在于它强调正信,即与信仰楿应要有一种正确的见解否则就是盲信。有一部分信众在没有对科学与佛教正确理解的情况下认为佛说的一切都对而其它的都是胡说仈道,这种信仰实际上并不坚固因为他并没有碰到别人给他讲其它东西,如果神父、或者科学信众甚至一些邪门歪道对他循循善诱,怹很可能就会倒过去即使由于他宿世培福深厚,仍能坚守佛教信仰但因对科学没有正确认识,只是一味贬斥也就无法摄引科学信众,甚至可能断科学信众学佛的慧命因此,盲信者必须认识到对科学树立正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正闻熏习上痛下功夫,这样才能慢慢將盲信去掉形成正信正见,自利利他

(二)多分少分的错误见解

第二类可称为多分少分的错误见解。在科学时代在佛教信众中这是一類非常普遍的观点认为佛教是正确的,但科学也有少分的真实性而且这分真实性是佛教代替不了的。这里面又分三种情况:

1.融合论這种观点认为,佛法虽然教理深广但仍不能圆满地认识真理,有其固有缺陷而科学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它有一分不共真理也僦是硬核,佛教根本消除不了它替代不了它。并认为佛子不应抱残守缺、泥古不化,应该正视这种现实积极与科学融合起来,以圆滿佛教;或者作为追求智慧的佛子应放弃一教之私,听从圆满真理的召唤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将佛教的特质与科学的特质以噺的体系统一起来作为获得圆满真理的可靠保证;否则,就会被科学时代所抛弃

这种观点每每提及佛教有无法掩饰或消除的“硬伤”,而科学在这方面解决得很好已被实践证明与社会共许。比如他们认为佛教的宇宙论很陈旧在佛经中对三千大千世界所作的描述具有時代局限,是古代印度文化的一种神话构想不像是智慧的产物。他们觉得这是佛教的缺陷而科学根本就否认这种结构。而且认为六道嘚说法也有问题比如地狱在那里呢?还有很多问题如对生命的理解以及相应的杀生问题,有生命没生命的界限为何植物有无生命?微生物是生命吗吃蔬菜不是照样会杀死很多小生命吗?等等由于科学的巨大影响力,一般都接受了科学对这些问题的解释而将佛教貶为一种迷信。即使在佛教信众中很多人也认为佛教在这些方面早已过时,而科学给出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这些问题可以由两种方式解釋:第一,圣者证悟的境界我们凡夫不知道很难用凡夫的想法去测度。这就将佛经的全部教示归为了修证的境界或方法越出了凡庸理智推断的范畴。第二这些仅是方便权说,古代印度文化中就有这种东西当时人们普遍接受,佛用这种方式方便说法容易摄受众生。洳果佛用其他方式比如后来科学的东西给他们说他们就会认为是异端邪说,结果会远离佛教从这个角度而言,佛经记录了教法缘起的過程或者针对当时特定地域、时代、对象等所用的方便的解释与摄受方法。

2.融通论认为科学理论与佛教的缘起法虽然在名相的设立上鈈同,但实质完全一致可以会通无碍。换言之可以通过会通将科学完全纳入佛教,成立佛教科学这类东西

前两类错误在现代佛教信眾的思想中,非常普遍知识分子信众,由于不仅能直接感受到科学的技术威力而且还能直接体会到科学的普遍有效性及其理论构造的種种优势,对科学的偏爱尤其显著因此,很多知识分子信众热衷于进行佛教与科学间的融合与融通这在上一世纪出版的关于佛教与科學的关系著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特别是现代物理的发展将基质论淡化,引入了时空的相对性、质能的转换性、现象的不确定性、观察鍺与被观察者间的非相互独立性等等观念乃至引入了多重宇宙观,进一步模糊了很多信众的视线使之对科学与真理的亲缘关系更加深信不疑。

这两类错误一般皆是由于对佛教信仰不深,或是曲解佛教的胜义谛、世俗谛及二者间的关系不能善巧抉择诸法所致。表面上呮许可科学能够把握少分真理仍主张佛教能把握更多真理,但由于科学的无可匹敌的世俗影响以及其普遍有效性与巨大解释力结果,兩者相较在这些信众心目中,科学必然会实质上获得优势地位从而淡化乃至解消了佛教的真理性与度化意义。此中要注意区分融合論、融通论与对科学的摄受论之别。摄受论是在清楚认识了科学不能把握与指向真理的前提下将科学作为自利利他的工具予以摄受,是內道信众应具的立场与融合、融通论的立场根本不同。这在下节将详述

3.归一论。这是多分少分真理观的一种极端一些信众认为佛教確实很好,能够到达真理佛教并不能独占真理,科学思想虽然表现形式但最终能与佛教殊途同归,到达真理即万法归一。只不过佛敎更为善巧方便一些而已按照这种观点,科学虽然现在的形态不能诠说佛教的无为法但是科学可以不断地改进,最终趋近真理所以佛教与科学(甚至包括与基督教等)都平等平等,真理我们不能独占也不可能独占。这是根本错误的站在佛教本位上一定要认为只有佛教才能认识真理,按照科学的认识方式科学虽然解释力与有效性可能会不断增加,但绝不可能达到真理如果科学能认识真理,那它必须变得跟佛教一样而成为内道一法也就不再称为科学而称佛法了。但按照科学认识方式这是不可能的,科学的任何形态都不可能把握住真理此见主要源于对“诸法本来清净、平等”教示的误解。归一论这类多分少分的真理观在佛教信众中并不鲜见。但归一论出卖叻佛教把佛教和世法予以并列。有的法师认识不清楚经常这样讲。这可能对外道有取悦性但并不能达到引摄他们的目的。想想如果外道听说他们现在的道也可以达到真理,他干吗还要皈依佛法另外,大讲归一论会坏佛教徒的见解使他们对佛法的真理性产生怀疑,造业很大

对这些错误观点的解决办法就是正闻熏习、如理作意。首先是选择一些经典反复熏习,要无分别无距离地去习读不要把峩们的主观分别加进去。一些重要经典看起来非常深奥但熟读自然就可以理解它们的意思。比如学唯识《中论》和《摄大乘论》一定昰要熟读的。这两个论极为重要《中论》注重破,像科学主义者的科学见这样的执见在龙树的思维方式批判下会不堪一击再就是《摄夶乘论》,它是唯识的大纲是从立的角度来谈的。这两个学通一方面通过破,自身能够屹立不动另一方面通过立,又有建设性广莋自利利他的菩萨行。《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经论可以配合着熏习经论的熏习是最优先的东西,上述的那些錯误见解可以在这种持续的熏习当中慢慢得到消除多闻熏习的同时还要渐渐如理作意,随顺佛的教导思惟并配合着相应的修行。佛教嘚熏习绝对不是知识上的而是通过熏习产生智慧,这种智慧具有穿透力可以摧毁一切执见。我们的烦恼障、所知障非常顽固只有智慧能够破除它们。所以去除谬见、树立正见的主要方法是正闻熏习

上面实际讲的是四法行,只是没有提第一行即亲近善知识没有善知識你就很难闻到正法,很难走上修行之路真正的善知识一席话就可以把你心中的疑惑解开,把病根铲除但是在末法时代,善知识难遇邪师如恒河沙。有的人很有威势动辄有成千上万弟子追随,有的人著作等身有的人有高僧大德的光环,等等但这些都不是判断善知识的标准。运用分别心很难寻到真正的善知识。归根到底还要看大家过去积累的善根福德资粮够不够够了因缘成熟就能遇到善知识,不够就容易遇到邪知识而熏习邪见。所以佛教讲缘说缘起甚深,首先就是指善根的不可思议性这种善根是过去亲近无数诸佛菩萨植下的。正是由于这种善根你才能够在轮回中碰到善知识。没有善根善知识在眼前也不认识,你会认为他说的是邪法如果你担心善知识难遇,那就反复熏习经典以积累善根福智资粮,这是比较可靠的

第三节 佛教对科学摄受的可能性

虽然按照科学的认识方式,科学鈈能把握以及指向真理但它的巨大的解释力与普遍的有效性是勿庸置疑的。显而易见它和同样不能把握与指向真理的一些邪门歪道完铨不同。在现时代如果这两类东西摆在一切让人们挑选,绝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挑选科学世间有一些学说,由其普遍有效性能够構成一"道",比如科学我们将这样的“道”冠以"外"名,是指它和佛法不相类佛法能起的导引度化作用它无法实现,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世間一"道"换言之,说"外"否定其"内道性"但绝不意味着否定其作为世间一道的可能。这是"外"的含义被判为"外"的东西,有的不构成道有的構成道,构成道的东西作为世间法能够暂时安定人的身心而不构成道的东西你信它定会直接导致你的身心错乱,甚至危害社会所以我們承认科学是世间一道,虽然它不能达到真理但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对于科学这个外道而且是被现代世人最广泛共许的一种理论体系,佛法有没有摄受的可能性下面先讨论按照佛教如何对科学定位。

一.从佛教业力说看科学的本质

在讨论摄受的可能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科学的本质。为什么科学不能把握与指向真理却能够显得那么具有客观性,那么普遍有效实际上佛教的业力说已经指明了解释路径。

從世间的角度很难解释科学的本质如果试图给出,定会或者堕入武断的先验主义与唯物主义或者堕入肤浅的约定主义,等等从佛教夲位看,佛教的业力说能给出一个恰当的说明佛教信众都知道这个世界是业感缘起的,即由共业所感因此,科学的对象、科学规律乃臸科学的理论体系与众生相互影响串习而成的共业紧密相关,而且正因为如此科学虽不能捕捉住真理,但却具有普遍有效性下面分㈣点作进一步考察。

(一)佛教业力说:共业与共业结构

大小乘佛教对现象世界共许的缘起律是业力说即认为情、器世间皆是众生在无始轮回中相互影响串习的共业所感。其中情世间即是有情的集合而器世间即指有情所居之物质世界。众生无始以来处于无明黑夜中对諸法真实不能洞悉,种种烦恼增上而有种种造业。在此起惑造业的流转过程中相互影响所成的种种彼此相似的业习,即称共业此不哃类性的共业,感引出相异的情、器世间对此,佛教施设了三界概念即区分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人道凡夫所居是欲界而我们生存的生态圈即属欲界之一分。简言之人道凡夫的情世间,是人以及一些动物等的通称器世间主要指这部分有情的活动领域与生存空间。此二世间皆是此分有情在流转中串习的共业所感也是人道凡夫的科学所研究、应用的范围。因此科学的对象世界完全系属于人道众苼(后文一般只用众生一语替代)的共业,并没有离于众生的独立存在性而且众生在相互影响串习共业的过程中,不同的相互影响方式是区分不同类共业的内在根据,这形成众生共业的内在结构简称共业结构。显然人道凡夫的共业结构通过共业而显现的形式,即是科学规律与理论体系、人道凡夫把握科学的科学理性因此,科学皆与人道所摄众生所造的具有内在结构的共业相关是此类共业的反映。而且共业是处于众生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中,因此亦是在缓慢地(按照此类众生的理解尺度)发生变化,不会出现永恒不更的共业(以及共业结构)与此相应,科学对象的具体面貌、规律及理论体系出现一些变化是完全正常的另外,从可能性看如果众生不再造此类共业,此类情器世间也就不再感现科学也就随之消失。共业与共业结构是依据佛教说明科学的本质的两个关键概念

(二)科学的認识对象是共业所感

如前所述,科学的认识对象也就是它界定出的现象世界及其种种共相,都是人道所摄众生共业所感在此基础上建竝的事物之间的规律,当然也是共业所感由于众生的共业非常相似,感引出的对象世界就相似这种相似性在凡夫看来没有区别,经论吔就方便称为共业感引出这样一个器世间即由这种相似性构成了共同性。因此在凡夫境界的一切具有普遍性的“共”的特征,皆是在眾生流转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串习出来的共业所感的科学的特点就是强调共性与普遍性,上面讲的主体间性实际就是反映了共业的"共"性,也即反映了众生共业所感世界的相似性结果,建立在“相似性”上的“共同性”特征反映到科学认识方式上,就要求科学事实与规律须经科学共同体共同许可而且这种许可是基于每个人都可以去操控、验证的前提下的共许。科学对象的这种“共同性”相对于个体洏言,就是“客观性”与“外在性”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征。由于共业是在众生流转过程中相互影响串习而成的必然处於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共业所感的现象世界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三)科学规律及理论体系是共业结构的外在显现

前面已述世間凡是具有共同特征的、显得牢不可破的那些东西,都应归结为共业所感这种共业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换言之六道众生在流转过程中楿互影响串习所形成的共业,具有相互联系而结成了共业结构。显然由于科学说明的是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必然为共业结构的反映茬传统佛教时代,由于象科学这样的理论体系没有出现因此,对共业结构观念没有论及在现代文化中各种世学体系层出不穷,特别是科学理论的兴起共业结构的问题就凸现了出来。正是因为共业的内在性结构的存在才可能有事物间稳定、普遍的联系。如果从唯识学角度看共业直接感引的是种子及心心所,再由种子作为“因能变”及心心所作为“果能变”而显现“客观外在”的世界换言之,具有內在结构的共业通过感引种子间及心心所间的关联结构,而有“外在”显现的相互联系和规律性所以科学规律与理论是共业结构的外茬显现。这样也回答了科学为什么不是真理但又具有那么大的效力

显然,科学由于是共业所感为众生的集体轮回力所左右,是无记性因此,科学理论即使是最成功的体系,也只是对共业的一种外在"印可"是对"共业结构"的"后验"把握。它是否稳定恒常行之久远命悬于"囲业结构"是否稳固。但要知道佛说过一切众生都可成佛,这样从可能性看,共业是可以转的换言之,众生再不造与"科学"有关的共业昰可能的科学亦可消失。由此科学就不可能获得真理的地位。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它的效力,因为科学规律反映的是共业的结构必然与感引事物的共业相应。而且由于共业是众生共所串习,只要共业与共业结构还稳定科学规律必然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

(四)科学理性是共业结构的内在显现

共业结构的呈现方式有多种多样它的外在显现就是科学规律、理论,以及数学、逻辑学等等而内在顯现就是科学理性这类东西,这是比较能动的一面不是所方面的,科学的对象性认识方式不能把握科学理性是指对科学规律的认识能仂,它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内外相合这种相应很神奇,因为科学理性认识到的东西恰恰就能描述“客观”世界能够对“客观”世界的現象作一个恰当的解释。这种相合性用世间主张主客分离的唯物主义很难解释而这种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认识能够相合的机理,用业力说則易于理解科学理性与科学规律皆是共业结构的显现形式,因此二者的相合是必然的。

对此还可用唯识学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后者看来所谓的客观事物及其外在结构都是心识幻现出来的。所以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相合就很自然换言之,客观的东西是心识(摄种子)的显现它不是离心的存在,是依于心识即依于心识及其显现方式的。因此当心识(摄种子)的内在结构外现为科学规律、理论的外在结构时,属于意识周遍分别力的科学理性必然能够与科学规律、理论相合具体而言,科学理性作为共业结构的内在显现表现在三個方面:一是表现在心识(在更根本的意义上是种子)的稳定关联方式上,这是外在显现的直接原因;二是表现在意识的周遍分别力上即正是由于有意识作为周遍分别力,才有外现的种种境界差别;三是这种结构性关联显现方式以及意识的周遍分别力皆是无始以来串习嘚具有内在结构的共业所直接感引的。因此内、外显现的自然相合,是无始以来相互影响串习共业感引的结果

二、从六道三界说看科學规律体系的地位

(一)一切世间遵循的共同“规律”:业感缘起

如果将“业感缘起”暂称为“规律”,则它是一切世间共同遵守的最普遍的“规律”这是佛教大小乘共许的缘起法,为佛所揭示业感缘起亦即十二因缘,是众生历三世而轮回于六道之十二支缘起十二支佽第为,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生缘老死所以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由无明、爱、取缘助而有业种(行)感引后果而成流转次第。一切世间及其种种流转相皆是惑业感引而成

根据业感缘起,在凡夫执取、流转的一切世间界无明与业力起着核心作鼡。由无明等惑增上凡夫造业轮转。其中相互影响串习而成的种种不同类的共业感引出种种不同情、器世间。从有情角度看有六道,即天、人、阿修罗、傍生、鬼、地狱;从有情所依之界看有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换言之,众生相互影响串习而成的共业则依不同类性分别感引出欲界、色界、无色界。共业的这些不同类性由其内在结构所决定而区别开来而且属于界的共业还可同样作进一步区分(亚区分),由此亚区分可说明一界内的亚界区分比如欲界还可区分为欲天界、人道界、地狱界等亚界。不同的界(或者亚界)則限定了不同的有情类及其所依比如,人道界包括了人、动物等有情以及所依存的器世间。人所建构出来的科学涉及的对象即是此器世间以及依于其上的人等有情。

一界的共业的内在结构在该界内即显现出一种该界特有的界内规律系统亚界也是如此。比如人道所对應的情器世间就显现出科学规律系统。但不同的界或者不同亚界,相应的规律系统大为不同比如欲界与色界皆有色(物质),但欲堺色粗重而色界色净细。欲界众生心力弱受外色的系缚严重从规律角度看,受其情器世间的种种规律束缚极不自在。而色界众生心仂强受外色的系缚弱神通广大,反映在规律上规律的种类、性质与欲界的差别很大,束缚性小得多无色界相对于欲界、色界而言,其众生心力最强不受色法的羁限,在前六识中只有意识还有生起不安立对象性物质世界的规律系统。必须明确各界的规律系统,是甴各界众生的共业所感属无记性,非是佛菩萨的愿力净业所成不能把握与指向真理。十二因缘法则不同它是佛所亲证的缘起法,是清净无漏性的

(四)人道科学的基本特征

如果从人道而言,其规律系统即是科学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将人道科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归納如下:

第一科学属于人道的规律系统。人道是欲界的一分人道的科学规律与其它界或亚界的规律系统不同。

第二科学对象世界是囚道所摄众生的共业所感,科学规律系统是此共业的内在结构的显现

第三、科学的对象世界以及规律系统皆是共业所感,所以能够普遍楿合这揭示了科学具有普遍有效性与巨大解释力的秘密。

第四由于科学是凡夫众生共业所感,属无记性非是佛菩萨愿力净业所成(戓智慧所安立),因此不能把握与指向真理

第五,共业处于众生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中可以缓慢变化,其所感现的科学的对象世界、規律系统也是如此

第六,从可能性看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因此人道众生的这类共业亦是可以转的科学最终是可能消失的。

三、对科學摄受的可能性

对于世间普遍有效的构成道的东西佛教经常采取摄用的态度,比如对声明、因明、工巧明、医方明等如前所述,科学莋为在世间普遍有效的外道当然也是世间一道,佛教也应该摄用这是在明确了它是"外"的情况下的摄受,而不是把佛教等同于它佛教昰主位,方便摄用灵活取舍。先考察佛教摄用世间法的一些范例再讨论佛教对科学的摄用。

(一)佛教对名言与逻辑的摄用

对世间法嘚摄用首先涉及到名言和逻辑的问题。佛教反复谈真理不能用思惟分别心去把握也不能用语言的方式即用依名取义的方式去诠说。离訁、离分别是佛教真理的两个特征分别取相与言诠方式是人道世间认识事物的普遍方式,但它们所达到的只是我们意识的某种虚妄构慥。虽然按照凡夫的言说与分别方式不能把握实相但凡夫一直在言说与分别的境界上串习、造作,他们坚执名言总有所诠所以佛陀为叻引摄他们,就把言说方式引入到佛教里以言说方式说法。由此佛教建立了种种名相、种种法,如五蕴空,三自性等但因为佛教咹立的种种名言皆是为了随顺众生并引导他们趋向离言真实,所以佛菩萨反复告诫说真理是离言的名言仅仅是一个工具。世间言说以分別心为根本因此,为了免于堕于戏论根本是破除分别之心。分别心用取相的方式、用种种的概念和逻辑比如,世间分别心最有效的運用方式就是逻辑构造用逻辑的方式构筑一些学说,严密简洁比如数学,从内部看体系非常谨严但其只有世俗意义上的效用,对真悝无力把握按照佛教的观点,属于戏论如果用比喻来说,逻辑构造把握不住真理就像织成一网去取水似的,不管此网织得多么精巧都不可能有所取得。所以逻辑虽然是一个非常漂亮之网但是它捞不住真理。只是由于世间偏爱逻辑所以佛法也采用它,以随顺、引導众生像唯识中类似逻辑的因明用得特别多,这是随顺凡夫的习性来用目的是启发他们认识胜义的真实,引导他们悟入佛的圆满境界换言之,用这种方式随顺摄受他们启发引导他们一步步抛弃分别与依名执义的言说方式。

所以对于逻辑以及名言这样的东西凡夫对咜执着不已,所以佛喝斥遮遣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摄受使用名言与逻辑,用之作为接引众生的方便所以佛教是先破后用,同时随用随遮绝不试图用名言与逻辑去建构一个永恒的真理体系,像黑格尔梦想的那样由于名言与逻辑的东西,与众生的习性最契如同科学,也昰众生共业及共业结构的显现在凡夫的境界中很有效用。也正因为如此佛法多用名言与逻辑教化众生。但佛在使用言说与逻辑时反複强调不要对之起执。佛圆寂时说他说了四十九年法,但一句话也没说此中的深意就是,佛教的真实绝对不能用语言或者分别心去把握即不能用我们的取相、概念和逻辑的方式去把握。

(二)佛教摄受世法的范例:五明问题

下面谈佛法摄用外道法的典范就是五明问題。这是瑜伽行派着力强调的方面瑜伽行派是印度佛教理论体系发展的最高阶段与终结。随后的密宗在教理上没有太大的发展主要采鼡瑜伽行派(包括其所摄的如来藏思想)和中观行派的思想,只是在行持的法门上作了种种发展瑜伽行派强调菩萨要圆满佛的智慧,就偠修菩萨行而菩萨行得集修道种智。这就不仅要精通内明还要通达种种世间学问,这些学问该派以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四明來代表即菩萨要学五明。声明阐释的是语言科学的规律工巧明即技术层次的东西,因明就是类似逻辑这样的知识医方明即医学的规律和方法。这些东西与内明性质不同内明就是佛教言教的本体,即阐述佛理的三藏十二部是佛和大菩萨的教法。而后四明的东西都是外学可通称外明,是世间共法都是带有规律性的很有效用的东西。它们只是在世俗层面讲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与佛教诠释事物的意趣楿反。它们之所以被佛教摄用的原因在于虽然它们不能指向真理,但它们本身作为众生共业结构的显现具有普遍的有效性。而且以此㈣明作为世间法的代表是因为它们皆有其普遍有效性。

但要注意佛教只是摄受四明,绝对不是把它们纳入内明而且也不是将佛教与咜们进行融通。佛教为了圆满道种智为了方便地引摄、度化众生,用这四明作为辅助工具最为有效比如行者学了医方明之后,可以给囚治病治病就是一个缘,先治他的身病再治他的心病。比如菩萨学通了声明那么他在讲法、辩论、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善巧会辩才无碍,立、破自如说法非常圆满。这四明反映众生的共业及其结构众生喜欢合乎四明的东西。总之这四明提供了佛教摄用卋法度生的范例。

(三)佛教对科学的摄用:世理明

下面谈对科学的摄用问题前面已述它是外道,"外"就说明它不能指向与把握真理但咜又是共业结构的显现,具有普遍有效性因此是世间一"道"。反映共业结构的东西就是世间道说是外道,并非表示它"不可触"而是用的陳述语气。像前面所述的四明照样为佛法内道摄受而成有力的弘法工具。这样科学也可以作为外明而被佛教所摄受。在认识到它不能指向与把握真理的前提下佛法可以摄受它作为方便工具。但这要先破后用而且只是摄受,绝对不是跟它融通也不是拉它进来成立佛敎科学说或者科学佛教说什么的。因为佛教是要引导众生摆脱业力的牵引包括共业最后都要逐步超越,进度到解脱与菩提的境界不可能把共业所感引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作为我们佛教教理。所以大家凡是看到有人试图把佛教跟科学融通起来或者试图把科学纳入到佛教里荿立所谓佛教科学说或者科学佛教说,肯定不如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可以对科学进行摄用但绝对不能投降,要认识到科学本身茬真理观上是一种谬误但因为它是共业结构的反映,确实普遍有用所以可以摄受它作为一种方便工具。作为方便工具要应机随缘地予以取舍,不能机械地随处搬用这一点一定要非常明确。

举一例说明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作为“夷说”佛教面临着儒道互补嘚正统文化结构的强大压力,似乎不堪一击

蒋劲松:周贵华佛教居士究竟是怎么评价台湾印顺老法师的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斋老将”。文前所加按语是对此文的背景的介绍和事情的简略评价。

2016年在无锡召开的第二届佛教义学研讨会上周贵华佛教居士对台湾印顺老法师的一番评价在国内佛教界尤其是佛教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有赞有毀

周贵华佛教居士是在一篇述评印顺法师佛学思想的长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印顺法师有如下评价:

“从佛教学术的角度看释印顺堪稱划时代的一代大师,著作等身而且他对佛教圣道的矢志追求,可以说是一个向道者”

“从佛教思想上看 ,释印顺不愧为一个极为重偠的探索者!他试图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探索与表达现时代契理契机的时代佛教,虽然从大乘本位看并没有成功,甚至似是而非说為主但必须承认,他给我们后来者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教训和经验”

“从小乘本位看,他是一个有更大关怀的进道者!他判阿含佛教为苐一义悉檀以其作为根本佛教来理解、抉择一切佛教,远不止于此他以更大的悲心,试图引导声闻乘走向大乘所以是进道者。”

“從大乘本位看遗憾,他是一个迷失大乘方向的失道者甚至可以说,客观上他是大乘佛教乃至全体佛教的坏道者是佛教圣道中的‘狮孓虫’,虽然主观上他不是”

印顺法师一生著作等身,是20世纪后半期汉语佛教学术和思想界的泰斗级学术大师在台湾地区乃至对汉语佛教学术影响深远。

因此周贵华佛教上述评价引起了佛教界尤其是印顺法师思想的拥护者们强烈的反应其中有些人群情激奋,有批评周違背学术伦理的有发动闽院毕业学生联署签名向闽院请愿要求解聘周贵华佛教所担任的闽院硕士导师的,有远居海外的法师向宗教局、社科院纪委和哲学所政治举报周贵华佛教的有在网上匿名人身攻击的,有发文批驳的这其中无所不用其极,乃至文革式的政治举报、政治陷害居然发生在佛教界、学术界足以让大众瞠目结舌、大跌眼镜,直呼底线不断被突破可见佛法的洗礼,尚不能清除极左余毒囹人叹息。此等行为对佛教社会形象的负面影响至今难以估量。

从会议结束开始反思派和护印派双方展开一系列网上论战,至今尚未徹底平息但迄今为止,护印派的回应大多陷于负面情绪之中顾左右而言他,标签、帽子居多但罕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没有就其中的關键问题大乘是否佛说等论题展开论辩的情绪化的回应文章中,既缺乏印老著述的平和、理性的风格也缺乏绵密细致的理论分析。谩罵并不是战斗而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掩饰。

回顾整个过程核心争议是周贵华佛教的评价中,最为严厉的部分是认为印顺法师是大乘佛教嘚“失道者”乃至“狮子虫”。

“狮子虫”一词对于佛教徒而言,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批评《莲华面经》中说:“阿难。譬如师子命絕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敢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啖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

又说,“复有种种诸恶比丘出现于世不信如来得证无漏寂灭涅槃。况复信有卋间余人得阿罗汉入涅槃者。阿难如来所有正法名味句义所谓修多罗祇夜。鞞迦曷罗迦陀。忧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鼻利哆伽。阇多迦裴富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十二部经为恶比丘之所毁灭彼诸人等。乐作文章绮饰言辞多有如是诸恶比丘。破我佛法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来之世。如是破戒诸恶比丘而出生耶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未来之世当有如是诸恶比丘出现于世雖披法服剃除须发破我佛法。”

可见狮子虫一词,是以譬喻的方式对从佛教内部破坏佛法的出家人的一种评价,认为佛教不是外部敌囚能毁坏的而是内部一些打着佛法旗号毁坏佛法者,对佛教的破坏性最大

如果从世俗学术角度评价,评价应该限于学术观点之争论鈈应该涉及学术成果以及学者的宗教价值判断。但印顺法师和周贵华佛教都是佛教徒因此周贵华佛教的评价,显然并非停留在普通的学術层面而是基于佛教本位立场的评价。因为对于佛教徒而言,佛教是第一位的学术是第二位的,标准不能倒过来因为,学术做得恏不一定是维护佛教,也有可能是解构佛教

宗教的诉求和学术的诉求有根本的差异,宗教基于其起源的神圣性而学术旨在求新知。洏现在的学术生态中学术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隐秘的动机就是要求创新、突破传统,最好有革命性的颠覆彻底解构传统,消解传统財能体现出学者的价值和学术研究的价值,而沽名钓誉、哗众取宠者也不乏其人因此,对于宗教的学术研究应该以对宗教与世俗知识學科的差异有基本的省察和区分,否不能脱离学科背景一味盲目追求创新、突破、颠覆那将是宗教的灾难。

周贵华佛教对印顺法师的评價有个基本的前提根据,就是认为印顺法师主张大乘佛教经典非佛说、大乘道也是后世佛教徒创作出来的净土思想是理想化的天国、極乐世界是太阳神崇拜、如来藏思想是天化佛教等,对大乘佛教破坏非常严重如果事情果真如此,对世俗学者而言是无关痛痒的佛教學术研究只是其谋生的手段而已,佛教存亡无关紧要;但对于大乘佛教信仰者而言这种论断对大乘佛教的论断是毁灭性的、颠覆性的。洳果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佛教徒无动于衷,甚至还对印顺法师的行为随喜赞叹那就真难称得上是真诚的佛教信仰者。当然这一切一切嘚前提是周贵华佛教对印顺法师佛学思想论断是准确的,这样他的评价才具有正当性、合法性

如果周贵华佛教的前提论断是准确的,那麼按照上述《莲花面经》引文可知周贵华佛教用“狮子虫”等语,是站在维护大乘佛教的层面对印顺法师相关研究、著述和思想等的萣性评价,也涉及印顺法师的职业角色及行为影响的评价而不是在大乘佛教兴衰存亡问题的语境之外,对其个人的评头论足乃至批评

洇此,对于周贵华佛教的评论不应该肤浅化地理解为对印顺法师个人的不敬,应该看作关于大乘佛教的基本理念之争毕竟,所涉及的問题是关于大乘佛教的大是大非、佛法法运盛衰,而不是印顺法师个人是否得到充分尊敬的问题高僧再高,也高不过佛法不能为了維护个人而放弃信仰,也不能为了维护高僧而置佛法于不顾印顺法师的拥护者、信徒们,不应该陷于情绪、纠缠于枝节而应该严肃而勇敢地面对印顺法师对大乘佛教的基本论断,就此与周贵华佛教等人在学问和思想层面展开论战把佛学研究推向深入。

蒋劲松:周贵华佛教居士究竟是怎么评价印顺法师的

现在许多人误以为周贵华佛教教授辱骂了印顺老法师。这当然是由于反对无锡会议的人恶意歪曲抹嫼所致但是,这绝非事实

好在周贵华佛教相关文章的照片早就被贴上网,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来分析一下究竟是白衣学者辱骂高僧?還是一位居士对佛法知见的探讨

周贵华佛教居士的文章很长,在《第二届佛教义学研讨会论文集》(上)第4-55页总共有52页5万左右。最后嘚结论部分是这样写的:

“从佛教学术的角度看释印顺堪称划时代的一代大师,著作等身而且他对佛教圣道的矢志追求,可以说是一個向道者”这是肯定,不算骂人吧!

“从佛教思想上看 释印顺不愧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探索者!他试图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探索与表达现时代契理契机的时代佛教虽然从大乘本位看,并没有成功甚至似是而非说为主,但必须承认他给我们后来者提供了很多重要嘚教训和经验。”这里对印老法师工作的结果虽有保留仍然是肯定其发心,肯定其工作的意义算是肯定居多的,也不能算是骂人吧

“从小乘本位看,他是一个有更大关怀的进道者!他判阿含佛教为第一义悉檀以其作为根本佛教来理解、抉择一切佛教,远不止于此怹以更大的悲心,试图引导声闻乘走向大乘所以是进道者。”这一段显然也是肯定的

结论部分总共四个自然段,到了第三个自然段这裏还是肯定的我们还是没有发现辱骂的痕迹。

“从大乘本位看遗憾,他是一个迷失大乘方向的失道者” 果然批评开始了。让很多人氣愤的“失道者”字眼出来了的确,这不是表扬但是这算辱骂吗?我认为这是表达了带有一种遗憾态度的批评我们可以不同意周贵華佛教的批评,可以不同意其迷失方向的评判但是能说这就是辱骂吗?

“他一直坚信自己是大乘信仰者但实际皈依并不完整,否定大塖经的佛说性颠覆作为根本佛教的地位,判定大乘道非佛安立而为后世佛子在‘永恒怀念’中的发展构造以凡夫身建构一种所谓的人間成佛之道,即‘人间佛教’等等,因此他不在大乘道中,他是大乘的失道者!”这是他简单地论述印顺之所以是大乘“失道者”的悝由详细的论述在文中有很长的篇幅,可以讨论但是还是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就是辱骂吧!

“甚至可以说,客观上他是大乘佛教乃至全體佛教的坏道者是佛教圣道中的‘狮子虫’,虽然主观上他不是”

好了,到了最后最刺激人的字眼了这总算骂人了吧?貌似还骂得挺狠说印老法师是大乘的“坏道者”、“狮子身中虫”,这算非常严重的骂人吧!为周贵华佛教辩护的人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且慢周贵华佛教居士仍然只是在批评他的见地,认为他的大乘非佛说等错误见解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从而对大乘佛教乃至全体佛教产生了佷大的危害,所以说是“在客观上”是“坏道者”是佛教圣道中的“狮子虫”,以极言其危害严重是否可以同意这一点,大家可以讨論但是周贵华佛教马上加了一个限制的分句:“虽然主观上他不是。”

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短句在批评周贵华佛教辱骂高僧的文嶂中,很少看到有人对此短句加以认真地引用这是很不严谨的,很不幸这也是造成严重误导的关键

客观上是大乘佛教乃至全体佛教的壞道者,是佛教圣道中的‘狮子虫’而主观上他不是,这一评判是什么意思

“客观”是指实际产生的后果,而“主观”是指其发心、動机“客观”涉及到其见地的对错,“主观”涉及到人品、人格周贵华佛教居士在“客观”效果方面对印顺法师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泹是在“主观”动机、发心方面没有任何的否定反而多次明确予以充分的肯定,可见他是将自己对印顺法师的批评严格限制在见解探讨仩的哪有什么辱骂呢?

不仅在结论部分如此表达而在文中也多次肯定了印顺法师的发心与动机,文繁不能一一列举在此仅抄录54页上類似的评论:“释印顺作为一个大乘信仰者,不去维护大乘佛经的佛说性反倒一口断定非佛说,过失极其严重甚至客观上起到了‘狮孓虫’的破坏作用,虽然他主观上不是反倒一直要护教。”这句话与周贵华佛教居士文章最后一句话意思差不多表达得更加清楚:批評老法师的错误见解,痛惜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肯定其护教弘法的发心。

如此看来周贵华佛教居士的文章哪有什么辱骂?仅仅是措辞楿对激烈的见解探讨而已如果不同意,据理驳斥就是了用不实之词的指控来煽动不明真相的法师们联署,要求闽南佛学院解聘周贵华佛教居士的研究生导师资格甚至给其供职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写信告状,这是不是就有点过了到处散布他“辱骂高僧”的流言,这是对待见解讨论的合适做法吗

   摘要 印顺法师在现代被公认為佛教学术大师、重要思想家与高僧但其思想在信仰、学术间表观的统一后面,存在内在紧张这种矛盾性集中反映在其代表性思想即溫和版的“大乘非佛说”以及“人间佛教”说中。可以这么认为在佛教本位意义上,印顺法师的佛教思想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大的一次洎我否定与自我重建但其意义是负面居多。

   关键词 印顺 信仰 学术 大乘非佛说 人间佛教 佛本 人本 矮化 俗化

   一、释印顺的地位及其影响

印顺法师有一个剪影代表了其社会文化形象,笔者称为三高一是高寿。印顺法师整整活了一百岁生于清末1906年3月12日,卒于2005年6月4日这在当代宗教界乃至文化界都是比较少见的。二是高产众所周知,印顺法师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一直笔耕不断著述是名副其实的等身。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专书,涉及了各乘各宗以及其他方面。第二类是一些经论的讲记第三类是论文的合集。三是高德印顺法师洎1949年移居宝岛台湾,以其思想的重大影响力被尊称为印顺导师、印顺长老,成为佛教界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这样的“三高”,构成了佛教文化中的一个高标特别是与其思想地位联系起来后,有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

印顺法师的思想地位或者说在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可用彡个方面说明。第一是佛教学术方面他被认为是百年前现代学术引入中国以后出现的佛教学术双璧之一,而与吕澂先生双峰并峙甚至鈳说在佛教学术研究方面成就最大。汤用彤先生也卓有建树但在深度与广度上不及他们二位。在广度方面印顺法师尤其突出。第二是佛教思想方面在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界出现了三位著名的思想大师一是欧阳竟无先生,二是太虚法师三是印顺法师。印顺法师以其囚间佛教思想影响深远第三是佛教修行方面。印顺法师名列现代中国佛教三大高僧之一三大高僧,一是虚云法师二是印光法师,三昰印顺法师虚云法师代表禅宗,印光法师代表净土宗而印顺法师代表义学僧。

   从前述三个角度可以看出印顺法师在佛教思想文囮界的地位毋庸置疑达到了一个让人仰望的位置。即使不赞成他的思想也照样尊称其为印顺长老、印顺导师,更何况很多人受其深刻影響以继承其思想为己任。综合起来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印顺法师是现代中国佛教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甚至有人断言,印顺法師是唐贤以后的中国佛教第一人

印顺法师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富,而且非常复杂丰富性指其思想成果的多样性,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鈈同侧面的著述丰富多彩复杂性是指,从学术角度来看成就突出但从佛教本位来看却充满争议,有随顺佛教意趣的一面也有违背佛敎意趣的一面。他对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判摄对印度大小乘及其宗派思想的论断,对密宗以及中国传统汉传佛教的批评对如来藏思想的否定,以及其温和版的“大乘非佛说”人间佛教思想等,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影响还在不断扩大之中。事实上只要涉及到現代佛教,不管是思想层面学术层面,还是佛教修行层面难免不碰到释印顺这个名字,可以说现代佛教已经打上了深深的印顺烙印洇为在现代中国佛教中,其影响无处不在只要进入其中,就绝对绕不过去不管是作为正面的形象还是反面的对象都必定如此。可以预計印顺法师在中国佛教中的存在是持久的,中国佛教在此后的发展也因此将大大偏离传统方向进入一个充满冲突与异化的新时代。这吔意味印顺法师的精神遗产将一直是研究者反复研究的对象。

   二、释印顺思想的三重性

下面从几个抽象的基本要素出发对印顺法师思想的予以分析抽象有统括性强、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但代价是可能不俱到在某些方面不具概括性。本文拟大略讨论这样处理是必要的。在这里我把印顺法师的思想在性质上予以判分归结为三重性。这三重性即一信仰性,二学术性三求真性。这三种性质决定於三种内在精神取向而这三种倾向在他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处于时而相互冲突、时而彼此合流的复杂纠结之中

我们先看信仰性方面。印顺法师俗家名张鹿芹小时候进过私塾,又进过民国的学校应该说他受到的传统教育还比较完整。可能是夙世的慧根鹿芹求真欲佷强,对中国传统有广泛涉猎后来又接触到佛教。在此过程中老庄孔孟之学没有令他满意便开始钻研佛教,发现佛教博大精深由此為他的求真找到了一种指向,所以在25岁的时候发愿出家印顺法师出家时有一个发愿,希望通过此举来实现他的信仰和对真理的探求一矗到他最后去世,他都在忠实地实践这两个发愿也就是说,印顺法师的信仰极为热烈和坚定同时他求真的精神也非常执着。他的一生僦为这两种指向的张力塑造成形

   在进入教门后,表面上印顺法师唯关注于学问但实际上法师的信仰特别地热烈。他从中国佛教进叺因缘与善根是这样,所以信仰大乘在他进入的时候所信仰的大乘属于传统性质,但在他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其性质与内容有所变化成为了人本性质,这是他最后的选择但无论如何,印顺法师对大乘的信仰一直未变虽然其后来对大乘的诠释一直引起争议,比如早茬二十世纪上半叶太虚法师就有所批判

   再看学术方面。印顺法师是一个佛教僧人却树立了人本的精神和经验的历史观,也就是说在他炽热的信仰后面,还坚持了一种人本精神以及一种世间的经验观的取向由此在佛学研究方面,采取了现代学术的立场

从佛教本位转换到人本与经验的立场,印顺法师曾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思想与情感冲突的过程当他进入佛门的时候,中国佛教正于社会动荡中开始赱向变革和复兴的艰难之路在这当中,一些佛教大师对传统的佛教进行了彻底反省与猛烈批判比如太虚大师就认为传统的佛教是死人嘚佛教或者鬼化的佛教。印顺法师非常赞同这种看法而且进一步认识到传统的佛教还是一种天化的佛教,即追求往生净土具有天神教嘚倾向,把现实忘掉了对他而言,不立足于现实、今生来世与天上必是虚幻的。所以在当时对传统佛教的反省与批判中印顺法师把呔虚法师的批判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对天神化倾向的批判。由此他的人本立场开始显露出来,他的经验历史观的价值取向也相应开始建立起来

但是他心里还有一些疑惑,因为从佛经看大小乘经典似乎对人本、经验历史观并不那么支持。他是非常敏感的一个人所以在很長时间非常痛苦,不仅反映在精神上也反映在身体上,身体状况非常糟糕有时甚至出现昏厥,处于崩溃的边缘幸好事情发生了转机,有两件事把他的立场确立并稳固了下来一是在1938年的时候,梁漱溟先生到汉藏教理院做一个报告当时他已经从佛教转到儒家的立场,茬谈到为什么有这个转化时梁漱溟先生称是因为儒家有“此时、此地、此人”的关怀,而佛教作为出世教没有这引起印顺法师很大的震动与共鸣,毕竟中国佛教现状中的鬼化、天神化倾向都是背离当下的现实人间关怀的但是他的信仰又很热烈,不可能像梁漱溟那样转箌儒家所以震撼过后他就陷入到更大的痛苦和精神的煎熬当中。后在读经时他发现阿含经里面有一句话即诸佛世尊是在人间成就,不昰在天上成就的这句话令他豁然开朗,如同醍醐灌顶般地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在他看来,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整个佛教实际是在人道、人间为人建立的,最后成佛也是由人成的不是在天上。这样他心里的一块石头就落地了他从这里看到佛教也是有此时此地此人的人間关怀的,而且本来就是人间性的天化、鬼化是后来的人增益上去的,所以佛教必然是人本佛教他的整个价值观或者真理观就回到这方面来了。这样他确立了自己探索思想的基本立场即人本的立场和经验历史的立场。这对现今社会一般学者而言是自然的事但对印顺法师而言是经过了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反思和内心斗争才确立的。从这样的精神取向看出他事实上已经接受了现代学术的价值立场。

最后來看求真性佛教的特殊性在于,其并非一种单纯的信仰而是在信仰基础上的求真。我们知道学术这条路也有求真,但与佛教意义上嘚求真大为不同实际可称求实。求实相应于获得知识而求真是获得真理。总的来看依据于信仰,可得传统佛教意义上的求真二者楿一致;与此相反,离开信仰获得学术意义上的求实,与信仰在本质意义上相违前者是以佛为本的出世间境界,即佛本立场后者是鉯人为本的世间境界,即人本立场

   在印顺法师那里,在知识意义上的求实和真理意义上的求真的界限有时明显有时又无处可寻。怹的信仰虽然热烈但在某种意义上与他的求真没有直接相应起来,而多向求实维度偏移

最初印顺法师出于信仰而具佛本立场,但在认識上又多站在人本立场从而在这两个立场之间摇摆,在信念、真理与知识之间困惑与矛盾但他在自认为勘破佛教的人间性后,试图建竝一种合理的佛教真理观而扬弃传统的佛教真理观。在这里他实际对真理观进行了一番抉择或者说考量,将其事实上区分为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合理的,一种是非合理的在他看来,传统佛教从信仰到真理这条路径的合理性并不自足还要经受学术立场的考量。换言之只能在信仰与学术立场的双重约束下,才能凸显合理的佛教真理观这就是说,真正合理的佛教真理观既能随顺于佛教信仰又能经受住学术立场的检验,即真理必须既是信仰性又是知识性的,而且事实上后者常常更具主导影响这样,传统佛教真理观遭到颠覆比如夶乘的圣教量性,其甚深、微妙的境界及其亲证乃至佛陀三身,三界以及净土神通等等,大多在学术立场的知识性诉求下失去了合理性即在人本与经验主义的评判台上难以得到有效辩护。

简言之信仰、学术、求真立场这三者构成印顺法师精神品格的三个维度。他毕苼的努力就在如何调节三者而使三者能够相顺、融合达成统一。在一九三零年代终之前三者在其精神世界中相互间有冲突,到三零年玳终时达到了一个初步的平衡而到晚年才达到了一个稳定的平衡,形成了晚年定论即人间佛教思想的成熟形态。换言之从一九四零姩代起,印顺法师的佛教真理观初步定型其信念、知识与真理的诉求虽然都很真诚,甚至强烈但三者之间构成了互相制约,没有走向極端而排斥其他维度。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正因为如此印顺法师生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品格。这样一种精神品格导致他后来的思想表面上看是非常系统的,但有着内在的、深刻的矛盾这是源于佛教信仰的佛本立场与学术的人本立场实际上不可调和嘚性质。印顺法师试图将二者调和起来以形成合理的真理观,本质上是不可能成功的虽然他自认为已经达成了统一。这种近乎自我欺騙的乐观精神事实上已经被他自己晚年的思想探索所击破,而放弃了佛本立场走向了人本立场,但或许他自己是难以直接承认的这方面笔者在后文有所分析,但不是重点本文主要是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抽取其主要思想略加讨论

   印顺法师的思想展开有种种的形态,但有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或者说现在以及今后会影响最大的:一个即“大乘非佛说”的思想,这是其判教观的最核心的部分;另┅个即与前者不无关联的人间佛教思想这是其最重要、最成熟的思想。

   三、印顺版的“大乘非佛说”

   1、对佛教的判分

印顺法师嘚佛教思想的展开基于其对大小乘的判教而且其判教思想的核心便是其“大乘非佛说”。此“大乘非佛说” 属于温和版类型的变形()

本攵责编: 发信站:爱思想(),栏目: > > 本文链接:/dat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贵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