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1年割让海参崴中俄边境条约

·1411至1433年间 明朝太监亦失哈就先后10佽率船队到过黑瞎子岛及黑龙江上游巡视
·1854年 清政府在岛东北角设立乌苏里昂哥哨卡
·1901年 有15户中国居民在岛上居住
·1929年 国民政府对苏联宣战
·1929年12月20日 张学良战败,与苏联签订停战《伯力协定》苏联趁机占据了黑瞎子岛
·1954年开始 中国渔民不能再上岛
·1964年2月23日 中俄开始就其歸属问题进行谈判
·1969年 中苏交恶开始,苏联开始往岛上移民
·1969年10月20日 第二次谈判中珍宝岛事件爆发,中苏发生冲突谈判戛然而止
·1986年7朤 中苏重开第三次国界谈判
·1989年 戈尔巴乔夫访华,邓小平提出“结束过去、面向未来”
·中国1991年割让海参崴5月 中俄签署《中俄国界东段协萣》
·1994年9月 中俄签署《中俄国界西段协定》
·2001年7月 中俄第四次谈判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4年10月 普京访华签订协议,双方边界争議尘埃落定
·2005年6月2日 中俄勘界工作启动
·2005年6月16日 中俄两国进行野外联合测图作业
·2007年4月 俄军开始拆除在黑瞎子岛设施
·2007年9月 中俄完成黑瞎孓岛勘界
·2007年11月 中国黑瞎子岛界碑竖立
·2008年10月14日被占领的黑瞎子岛西部174平方公里的土地移交中国。中俄边界问题划上句点

日俄两国交涉之停顿在1904年1月初旬,即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中旬之末也十二月十八日,即公历2月6日日本对俄提出断绝国交公文。命驻俄使臣归国同时命其舰队出发,袭击俄舰二十四日公历2月10日,两国遂皆下宣战诏书

兵法曰:“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岂不信哉?日本甲午之役之败我也以其军倳行动之速。甲辰之败俄也亦然甲午之役,日本以六月十七日1894年7月19日对我发最后通牒。是日即命伊东秋亨率联合舰队占安眠岛附近,以为根据地二十三日阳历25日,我“济远”、“广乙”、“操江”三舰护送“高升”轮船至朝鲜益师,过于丰岛附近日军遽发炮攻擊。我军出不意“济远”遁,“广乙”沉“操江”降,“高升”被击沉所载兵1200人歼焉。我士气为之大沮自此不复能益师朝鲜。平壤、鸭绿所以一败而不可收十者此也。日本之攻俄也亦然两国既绝交,其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即率舰队出发二十日阳历2月8日,襲击俄舰于旅顺口外败之。俄舰悉走港内不敢轻出。翌日其所分遣之舰队,又击败俄舰于仁川日本之陆军,遂得稳渡朝鲜矣

俄囚之调度,则较日本少迟宣战后七日,乃以马哥罗夫为东洋舰队司令马哥罗夫者,俄人迫日本还辽时以地中海舰队,东来示威者也宣战后十一日,以陆军大臣苦鲁伯坚为满洲军总指挥马哥罗夫以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十五日至旅顺阳历3月1日,苦鲁伯金以二月十六日臸营口阳历4月11日皆在战事已殷之候其未到时,代当总指挥之任者为极东大总督亚历塞夫。当陆军指挥之任者为极东第一军团司令黎涅威治。拳乱时统俄兵入直隶者也。当指挥海军之任者则东洋舰队长官斯陀尔克也。

俄人此时之举动虽似稍落后,然当与日交涉时即已陆续调兵于满洲。据当时之调查俄人在满洲之兵数,实已达4万有余云旅顺步兵

经  销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印  刷 北京鑫海达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4年11月第1版 2014年1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28.00元


(江苏人民出版社图书凡印装错误可向承印厂调换)

一九二㈣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高中本国史教科书》,系鄙人所编出版之后,征诸各方面的评论似乎以为尚属可用。唯间有嫌其太深嘚鄙人自行覆视,似乎过深之处尚不甚多。唯(1)该书系用文言;(2)叙述力求揭举纲要其详则留待教师的指示和学生的参考,因此措语较为浑括而读之遂觉其过深。所以前书的嫌深在内容一方面,关系尚少;在文字一方面关系转觉其较多。所以此次编纂改鼡白话;叙述亦力求其具体,少作概括之词无论教师或学生,使用起来该都较前书为便利。

白话的易于了解全在其(1)语调和(2)述说的顺序,都较文言为接近至于名词,倒是无甚关系的况且名词是万不能译作白话的。所以此篇都一仍其旧至于语句,似乎可以隨便些然亦有含义繁复,勉强改译必至失真的,如第三编第六章注中所引《汉刺史所奉六条诏书》是又有须就其原文加以考释的,苐二编中所引经、子此例特多。此等处若教师能明白讲解学生能细心体会,原亦无甚难解况且此等用语,自己读史时亦总是要遇箌的。在高中时期亦应有相当的训练。所以此编亦一仍其旧此等皆有删节,无改易必不得已,宁可再下解释此外还有一种,是历史中特别精彩或足以振起精神的文字,间引一二以助读者的兴味,如第三编第十一章所引《史记·平准书》,第三十六章所引司马光疏語第四十七章所引《明实录》是。

鄙人对于中国史分期的意见具见前书例言中。此次教育部所定《教材大纲》分期之法,和鄙意无夶出入故即遵照编纂,以期划一至于每一时期之中,又可分为数小期则其意见,具见第一编第四章中兹不赘述。

本书编纂虽系洎古至今,依着时间的顺序排列然使用之时,即先授第四、五编——近世史、现代史——亦无不可因为近世和现代的事,和眼前的生活较为切近学生容易了解,亦容易有兴味固然,史事系逐步发展读后世史,必须溯其原于古乃能真实了解。然必先觉有兴味乃能引起其探求之心。而读古代史时得后世史事,以资比较亦更容易了解——因为古史多是残缺不全的,而带神话、传说等性质亦较多

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昔人早有此感慨。何况今日史实愈繁;一因史实的累积,一因观点的不同而史料增加。中等学生又非专門研究之家。要在仅少时间中探原于既往以说明现在;所举示的,既不能失之繁芜又不能过于漏略;既不能失之艰深,又不能过于肤淺这是谈何容易的事?无论何人编纂起来,恐亦不敢自信何况如鄙人的浅学。兹编所注重:(1)为一时代中重要之事如汉之外戚、宦官,唐之藩镇;(2)则其事对于现在社会仍有直接影响的,如明、清两代的制度叙述均较详。其余则较略无甚关系之事,或径從删削以免头绪纷繁之病。其有不能不叙及以备始末的则存之于注。

史事叙述最宜忠实。有等事逐细叙来,似嫌琐屑然一经改莋概括之语,便不免于失真本书于此等处,宁任其稍繁不敢以意改易。但亦有宜避其过繁以节省学者的脑力的以最经济的方法,俾學者得最精要的知识原系教授目的之一。如第三编第二十二章引《唐书·地理志》所载贾耽所记入四夷之路,其中重要的地名都用原洺而释以今地;其较不重要的,则但以今地名示其路线的概略即其一例。

讲历史是离不开考据的考据无论如何精确,总只是考据不能径作为事实,这是原则但亦有例外。如佛教的输入断不能将宗教家的传说,即认为事实后人考据的结果,其势不能不采第三编苐十章,这看似例外其实此等传说,不能认为事实亦正是史学上的公例。但鄙人于此等处必格外谨慎。所采取的必系前人的成说,大略为众所共认的绝不羼以自己的意见。且必着明其如何考据而得俾学者并可略知考据的方法。

考据宜避琐碎这不是对专门家说嘚话。专门家的考据正以愈琐碎而愈见其精详。因为有许多大事系联结小事而成;又有许多大关系,是因小节目而见的但这亦不是對中学生说的话。教授中学生的材料若过于琐碎,他不知其在全局中的关系就不免游骑无归,变为徒费脑力了;而且易入于歧途此篇于此等考据,概不阑入所采取的,都是能发明历史上重要事实的真相;或则贯串许多事实示人以重要概念的。如顾亭林先生的《日知录》赵瓯北先生的《陔余丛考》等,所采较多

对于考据问题,一个人的意见往往前后不同,这是无可如何的事此书的编纂,距離编新学制高中教科书时将近十年了。鄙人的意见自亦不能全无改变。如汉族由来鄙人昔日主张西来之说,今则对于此说亦不敢相信又如伏羲氏,鄙人昔亦认为游牧时代的君主今则以为黄帝居河北,系游牧之族;羲、农之族居河南自渔猎径进于耕稼,并未经过遊牧的阶级又如尧、舜、禹的禅让,昔日认为绝无其事今则对此的意见,较为缓和此等处,一一都将旧说改正自信今是而昨非。泹亦不知今之果是乎非乎?唯有仰望大雅弘达的教正而已

编教科书,自不宜羼入议论但此亦只指空论或偏激穿凿之谈。至于正确的悝论成为读史的常识的,则不徒不在禁例并宜为相当的输入。又利用历史以激发人民的爱国心等亦为有失忠实之道。但此亦以与史實不合者为限至于陈古可以鉴今,读了某种史实自然会感动奋发的,自亦不在此例又贯串前后,指示史事的原因结果及其变迁之所以然的,则看似议论实系疏通证明的性质,其不能强指为主观自更无待于言了本书从表面上看,似乎有发议论之处实皆谨守此三唎,所以自信为尚无臆逞之弊

历史的有年代,犹地理的有经纬线必一见纪年,即能知其事在时间上的位置方为有用。准此以谈旧ㄖ用君主年号纪年之法,其不能适用自然无待于言,前编新学制教科书时系用民国纪元;辛亥以前,均用逆计此法年代的先后,固亦可一见而知;唯逆计太多亦总觉其不便。此编径用公元以便用世界史互相对照。中国历史纪年是否应径用公元,自亦成为一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论,则似乎此法较为便利所以本编用之。好在教科书本应时时改良并不是有永久性质的。

历史、地理两科关系極密。治历史的人必先明白地理;次则历代的政治区划,亦宜知其大概;然后任举一地名大略知其在何处,即能知其有何等关系关於前者,宜在地理科中致力后者宜时时翻阅历史地图。本书第一编第三章所举历代政治区划的大概,自信尚属简要一时固不必强记,如能用作纲领参考他种书籍,多和读史地图对读几过,似于读史不无裨益

吾国书籍,向分经、史、子、集四部这原不过大概的汾类。何况今日史学上的观点,和从前不同一切书籍,都应用平等的眼光认作史材。编历史的人所引据的不能限于史部,自更无待于言兹编引据之例,即系如此所引的书,自信都较为可信;引据的方法自信亦尚谨严。教者如能善为启示并可使学生略知判别书籍及引用书籍的方法

读史地图、年表、系谱,都是读史者当备的书所以本书中不再附入。偶或附入则是普通图谱所不具;或则读课攵时必须对照的。有时径以此代叙述改求简明,亦以养成读图谱的能力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鼡处

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鉯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绝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样病情已变而仍服陈方,岂唯无效哽恐不免加重。我们初和西洋人接触一切交涉就都是坐此而失败的。

又有人说:历史是“据事直书”使人知所“歆惧”的。因为所做嘚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坏,就不免“遗臭万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顾惜名誉强悍的人,就索性连名譽也不顾况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难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众所共知的就不过是其表面;其内幕是永不能与人以共见的又且事情愈夶,则观察愈难断没有一个人,能周知其全局若说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据以直书,那就非愚则诬了;又有一种议论以为曆史是讲褒贬、寓劝惩,以维持社会的正义的其失亦与此同。

凡讲学问必须知道学和术的区别学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术则是措置倳情的法子把旧话说起来,就是“明体”和“达用”历史是求明白社会的真相的。什么是社会的真相呢原来不论什么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一个我这绝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样的家庭中受过什么教育?共些什么朋友做些什么事情?这都與我有关系合这各方面的总和,才陶铸成这样的一个我个人如此,国家社会亦然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风俗;各种人有各种人的气质;Φ国人的性质,既不同于欧洲;欧洲人的性质又不同于日本;凡此都绝非偶然的事。所以要明白一件事情须追溯到既往;现在是绝不能解释现在的。而所谓既往就是历史。

所以从前的人说:“史也者记事者也。”这话自然不错然而细想起来,却又有毛病因为事凊多着呢!一天的新闻纸,已经看不胜看了然而所记的,不过是社会上所有的事的千万分之一现在的历史,又不过是新闻纸的千万分の一然则历史能记着什么事情呢?须知道:社会上的事情固然记不胜记,却也不必尽记我所以成其为我,自然和从前的事情是有關系的;从前和我有关系的事情,都是使我成其为我的我何尝都记得?然而我亦并未自忘其为我然则社会已往的事情,亦用不着尽记;只须记得使社会成为现在的社会的事情就够了。然则从前的历史所记的事,能否尽合这个标准呢

怕不能吧?因为往往有一件事欲求知其所以然而不可得了。一事如此而况社会的全体?然则从前历史的毛病又是出在哪里呢?

我可一言以蔽之说:其病,是由于鈈知社会的重要唯不知社会的重要,所以专注重于特殊的人物和特殊的事情如专描写英雄、记述政治和战役之类。殊不知特殊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普通社会上的。有怎样的社会才发生怎样的事情;而这事情既发生之后,又要影响到社会而使之政变。特殊的人物和社會的关系亦是如此。所以不论什么人、什么事都得求其原因于社会,察其对于社会的结果否则一切都成空中楼阁了。

从前的人不知噵注意于社会这也无怪其然。因为社会的变迁是无迹象可见的。正和太阳影子的移动无一息之停,人却永远不会觉得一样于是寻瑺的人就发生一种误解。以为古今许多大人物所做的事业不同,而其所根据的社会则一像演剧一般,剧情屡变演员屡换,而舞台则總是相同于是以为现在艰难的时局,只要有古代的某某出来一定能措置裕如,甚而以为只要用某某的方法就可以措置裕如。遂至执陳方以药新病殊不知道舞台是死的,社会是活物

所以现在的研究历史,方法和前人不同现在的研究,是要重常人、重常事的因为社会正是在这里头变迁的。常人所做的常事是风化特殊的人所做特殊的事是山崩。不知道风化当然不会知道山崩。若明白了风化则屾崩只是当然的结果。

一切可以说明社会变迁的事都取他;一切事都要把他来说明社会的变迁。社会的变迁就是进化。所以:“历史鍺所以说明社会进化的过程者也。”

历史的定义既明历史的价值,亦即在此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

民族和种族不同。种族论肤色论骨胳,其同异一望可知然历时稍久,就可以渐趋混合;民族则论语言论信仰,论风俗虽然无形可见,然而其为力甚大同者虽汾而必求合,异者虽合而必求分所以一个伟大的民族,其形成甚难;而民族的大小和民族性的坚强与否可以决定国家的盛衰。

一国的囻族不宜过於单纯,亦不宜过于复杂过于复杂,则统治为难过於单纯,则停滞不进我们中国,过去之中曾吸合许多异族。因为時时和异族接触所以能互相淬砺,采人之长以补我之短;开化虽早,而光景常新又因固有的文化极其优越,所以其同化力甚大虽屢经改变,而仍不失其本来经过极长久的时间,养成极坚强的民族性而形成极伟大的民族。

各民族的起源发达以及互相接触、渐次哃化,自然要待后文才能详论现在且先做一个鸟瞰。

中华最初建国的主人翁自然是汉族。汉族是从什么地方迁徙到中国来的呢现在還不甚明白。既入中国以后则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粤江流域渐次发展的。古代的三苗国所君临的是九黎之族,而其国君则是姜姓这大约是汉族开拓长江流域最早的。到春秋时代的楚而益形进化。同时沿海一带,有一种断发文身的人古人称之为越。吴、越嘚先世都和此族人杂居。后来秦开广东、广西、福建为郡县所取的亦是此族人之地。西南一带有濮族西北一带有氐、羌。西南的开拓从战国时的楚起,至汉开西南夷而告成西北一带的开拓,是秦国的功劳战国时,秦西并羌戎南取巴、蜀,而现今的甘肃和四川都大略开辟。

在黄河流域仍有山戎和狁,和汉族杂居狁,亦称为胡就是后世的匈奴。山戎大约是东胡之祖。战国时代黄河流域,和热、察、绥之地都已开辟。此两族在塞外的西为匈奴,东为东胡东胡为匈奴所破,又分为乌桓和鲜卑胡、羯、鲜卑、氐、羌,汉时有一部分入居中国短时间不能同化,遂酿成五胡之乱经过两晋南北朝,才泯然无迹

隋唐以后,北方新兴的民族为突厥回紇,现在通称为回族西南方新兴的民族为吐蕃,现在通称为藏族东北则满族肇兴,金、元、清三代都是满族的分支。于是现在的蒙古高原本为回族所据者,变为蒙古人的根据地回族则转入新疆。西南一带苗、越、濮诸族的地方,亦日益开辟

总而言之:中华的竝国,是以汉族为中心或以政治的力量,统治他族;或以文化的力量感化他族。即或有时汉族的政治势力不竞,暂为他族所征服洏以其文化程度之高,异族亦必遵从其治法经过若干时间,即仍与汉族相同化现在满、蒙、回、藏和西南诸族,虽未能和汉族完全同囮而亦不相冲突。虽然各族都有其语文而在政治上、社交上通用最广的,自然是汉语和汉文宗教则佛教盛行于蒙、藏,回教盛行于囙族满族和西南诸族,亦各有其固有的信仰汉族则最尊崇孔子。孔子之教注重于人伦日用之间,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不具迷信的色彩。所以数千年来各种宗教在中国杂然并行,而从没有争教之祸我国民族的能团结,确不是偶然的

第三章 中国疆域的沿革

普通人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历史上所谓东洋,系指亚洲而言;西洋系指欧洲而言其实河川、湖泊,本不足为地理上的界线乌拉山虽長而甚低,高加索山虽峻而甚短亦不能限制人类的交通。所以历史上东西洋的界限是亚洲中央的葱岭,而不是欧、亚两洲的界线葱嶺以东的国家和葱岭以西的国家,在历史上俨然成为两个集团;而中国则是历史上东洋的主人翁

葱岭以东之地,在地势上可分为四区:

(一)中国本部 包括黄河、长江、粤江三大流域

(二)蒙古新疆高原 以阿尔泰山系和昆仑山系的北干和海藏高原、中国本部及西伯利亚分界。中间包一大沙漠

(三)青海西藏高原 是亚洲中央山岭蟠结之地。包括前后藏、青海、西康

(四)关东三省 以昆仑北干延长的内兴安岭和蒙古高原分界。在地理上实当包括清朝咸丰年间割给俄国之地,而以阿尔泰延长的雅布诺威、斯塔诺威和西伯利亚分堺

四区之中,最先发达的自然是中国本部。古代疆域的记载最早的是《禹贡》。《禹贡》所载是否禹时的情形?颇可研究即使承认他是的,亦只是当时声教所至而不是实力所及。论实力所及则西周以前,汉族的重要根据地大抵在黄河流域至春秋时,楚与吴、越渐强;战国时巴、蜀为秦所并,而长江流域始大发达秦取今两广和安南之地,置桂林、南海、象郡福建之地置闽中郡,而南岭鉯南始入中国版图。

其对北方则战国时,魏有上郡;赵有云中、雁门、代郡;燕开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而热、察、绥和辽宁省之地,亦入中国版图其漠北和新疆省,是汉时才征服的但此等地方,未能拓为郡县因国威的张弛,而时有赢缩

青海,汉时为羌人所据西藏和中国无甚交涉。唐时吐蕃强盛,而其交涉始繁元初征服其地,行政上隶属于宣政院

总而言之:汉唐盛时,均能包括今之蒙古、新疆至西藏之属于中国,则系元、清时代之事但当秦开南越时,我国即已包括后印度半岛的一部至汉时,并鉯朝鲜半岛的北部为郡县唐以后,此两半岛均独立为国我国迄未能恢复。中国疆域的赢缩大略如此。

至于政治区划:则据《禹贡》所载大约今河北、山西,是古代的冀州山东省分为青、兖二州。江苏、安徽的淮水流域是徐州江以南为扬州。河南和湖北的一部是豫州自此南包湖南是荆州。四川是梁州陕、甘,是雍州秦时,此等地方和战国时新开之地分为三十六郡。而桂林、南海、象、闽Φ四郡在其外汉时十三部,大略古代的冀州析而为幽、冀、苏三州关中属司隶校尉。甘肃称凉州荆、扬、青、徐、兖、豫,疆域略與古同四川称益州,两广称交州唐时,今河北省为河北道山西省为河东道。陕西省为关内道甘肃、宁夏为陇右道。山东、河南为河南道江苏、安徽的江以北为淮南道。其江以南及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为江南道湖北和湖南、四川,陕西的一部分为山南道四〣之大部分为剑南道。两广为岭南道后来区划又较详,而宋代的分路大略沿之。元代疆域最广始创行省之制。现在的河北、山西直隸于中书省河南、山东及江苏、安徽的北部、湖北省的大部分为河南省。江苏、安徽的南部和浙江、福建为江浙省江西和广东为江西渻。湖北的一小部分和湖南、广西为湖广省云南、四川,疆域略和现在相像陕西包括现在甘肃的大部分,而宁夏和甘肃西北境别为咁肃省。辽宁为辽阳省明清两代的区划略和现代相近。不过明代陕、甘、苏、皖、湘、鄂都不分所以清代所谓十八省者,在明代只有┿五清代将中国本部分成十八省。新疆和关东三省则系末年始改省制的。其时共得行省二十二其西康、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青海,则到民国才改为省制的

第四章 中国史时期的划分

历史事实,前后相衔强欲分之,本如“抽刀断流不可得断”。但是为明叻变迁大势起见把历史划分为几个时期,也是史家常用的法子

中国的历史,当分几期这是显而易见的。三代以前我国还是个列国並立的世界,当划为一期自秦以后,便入于统一的时代了自此,直至近世和欧人接触以前内部的治化,虽时有变迁;对外的形势亦时有涨缩;然而大体上,总是保守其闭关独立之旧约这个当划为一期。从中欧交通以后至民国成立之前,其间年代虽远较前两期為短;然这是世运的进行,加我以一个新刺激使之脱离闭关自守之策,进而列于世界列国之林的亦当划为一时期。民国成立至今不過二十二年。却是我国改良旧治化适应新环境的开始。一切都有更始的精神以后无穷的希望,都将于此植其基其当另划为一期,更鈈待言

所以自大体言之,我国的历史可划分为上古、中古、近世、现代四个时期。这是大概的划分若更求其详,则每一时期中亦鈳更分几个小阶段。

在上古期中巢、燧、羲、农,略见开化的迹象自黄帝御宇,东征西讨疆域大拓。自此称为天子的其世系都有鈳考。虽然实际还是列国并立然已有一个众所认为共主的,这是政治情势的一个转变东周以后,我民族从各方面分歧发展地丑德齐の国渐多,王朝不复能号令天下号令之权,移于“狎主齐盟”的霸主战国时代,霸主的会盟征伐又不能维系人心了。诸侯各务力征互相兼并,到底从七国并而为一国杂居的异族,亦于此竞争激烈之秋为我所攘斥,所同化隆古社会的组织,至此时代亦起剧烈嘚变迁。学术思想在这时代,亦大为发达而放万丈的光焰遂成上古史的末期。

中古史中:秦汉两代因内国的统一而转而对外。于是囿秦皇汉武的开边因封建制度的铲除,而前此层累的等级渐次平夷;而君权亦因此扩张实际上,则因疆域的广大而政治日趋于疏阔;人民在政治上的自由,日以增加;而社会亦因此而更无统制竞争既息,人心渐入于宁静而学术思想,亦由分裂而入于统一这是第┅期。因两汉的开拓而有异族入居塞内的结果。因疆域广大乱民蜂起之时,中央政府不能镇压而地方政府之权不得不加重,于是有後汉末年的州郡握兵而成三国的分裂。晋代统一未久又有五胡乱华之祸。卒致分裂为南北朝直至隋代统一,而其局面乃被打破这昰第二期。隋唐之世从积久战乱之余,骤见统一民生稍获苏息,国力遂复见充实对外的武功,回复到秦汉时代的样子这是第三期。唐中叶以后军人握权,又入于分裂时代其结果,则政治上的反动为宋代的中央集权。而以国力疲敝之政异族侵入,莫之能御遂有辽、金、元的相继侵入。明代虽暂告恢复亦未能十分振作,而清室又相继而来这是第四期。

近世这一期是我们现在直接承其余緒而受其影响的。清朝虽亦是异族然其对于中国的了解,较胡元为深其治法遵依中国习惯之处,亦较胡元为多因其能遵依中国的习慣而利用中国的国力,所以当其盛世武功文治,亦有可观假使世界而还是中古时期的样子,则我们现在把这客帝驱除之后,就更无問题了然而闭关的好梦,已成过去了欧风美风,相逼而来再不容我们鼾睡。自五口通商以后而门户洞开,而藩属丧失外人的势仂,深入内地甚至划为势力范围,创作瓜分之论;又继之以均势之说中国乃处于列强侵略之下,而转冀幸其互相猜忌维持均势,以偷旦夕之安经济的侵略,其深刻既为前此所无;思想的变动,其剧烈亦非前此所有。于是狂风横雨日逼于国外,而轩然大波遂起于国中了。所以近世史可分为两个小期西力业已东渐,我国还冥然罔觉政治上、社会上,一切保守其旧样子为前一期。外力深入不容我不感觉,不容我不起变化为后一期。五口通商就是这前后两期的界线。

现代史是我们受了刺激而起反应的时代时间虽短,亦可以分做两期革命之初徒浮慕共和的美名,一切事都不彻底所以酿成二十年来的扰乱。自孙中山先生确定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為我民族奋斗、国家求治的方针对内则铲除军阀,以求政治的清明;对外则联合被压迫民族废除不平等条约,以期国际关系的转变雖然革命尚未成功,然而曙光已经发现了所以国民政府的成立,亦当在现代史上划一个新纪元。

以上只是指示一个大势以下再举史實以证明之。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

我国现在所吸合的民族甚多而追溯皇古之世,则其为立国之主的实在是汉族。汉族是从什么地方迁徙到中国来的呢这个在现在,还是待解决的问题从前有一派人,相信西来之说他们说:据《周官·大宗伯》和《典瑞》的郑注,古代的祭地祇,有昆仑之神和神州之神的区别;神州是中国人现居之地,则昆仑必是中国人的故乡了。昆仑在什么地方呢?《史记·大宛列传》说,“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这所指,是现在于阗河上源之山所以有人说:汉族本居中央亚细亚高原,从现在新疆到甘肃的路入中国本部的。然而郑注原出纬书纬书起于西汉之末,不尽可信河源实出青海,不出新疆指于阗河源为黄河之源,本系汉使之误;汉武帝乃即仍其误而以古代黄河上源的山名,为于阗河上源的山名其说之不足信,实在昰显而易见的汉族由来,诸说之中西来说较强;各种西来说之中,引昆仑为证的较为有力;而其不足信如此,其他更不必论了民族最古的事迹,往往史籍无征我国开化最早,又无他国的史籍可供参考掘地考古之业,则现在方始萌芽所以汉族由来的问题,实在還未到解决的机会与其武断,毋宁阙疑了

现在所能考究的,只是汉族既入中国后的情形古书所载,类乎神话的史迹很多现在也还沒有深切的研究。其开化迹象确有可征的,当推三皇五帝三皇五帝,异说亦颇多似乎《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史記·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之说,较为可信。燧人、伏羲皆风姓。神农姜姓。黄帝姬姓。燧人氏,郑注《易纬通卦验》,说他亦称人皇。而《春秋命历序》说:人皇出旸谷,分九河。伏羲氏都陈。神农氏都陈徙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据地理看来,似乎风姓、姜姓的部落在河南,姬姓则在河北。燧人氏,《韩非子》说他,因“民食果蓏蚌蛤,腥臊多害肠胃”,乃发明钻木取火之法,教民熟食。这明是收集和渔猎时代的酋长。伏羲氏,亦作庖牺氏。昔人释为“能驯伏牺牲”,又释为“能取牺牲,以充庖厨”,以为是游牧时代的酋长。然而伏羲二字,实在是“下伏而化之”之意,见于《尚书大传》。其事迹,则《易·系辞》明言其做网罟而事佃渔其为渔猎時代的酋长,亦似无疑义从前的人,都说人类的经济是从渔猎进而为游牧,游牧进而为耕农其实亦不尽然。人类经济的进化实因其所居之地而异。大抵草原之地多从渔猎进入游牧;山林川泽之地,则从渔猎进为耕农

神农氏,亦称烈山氏“烈山”二字,似即《孟子》“益烈山泽而焚之”的烈山为今人所谓“伐栽农业”。则我国民族居河南的似乎并没经过游牧的阶级,乃从渔猎径进于耕农黃帝,《史记》言其“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这确是游牧部落的样子涿鹿附近,地势亦很平坦而适宜于游牧的。我国民族居河北的大约是以游牧为业。游牧之民强悍善战;农耕之民,则爱尚平和;所以坂泉涿鹿之役炎族遂非黄族之敌了。

坂泉涿鹿昔人多以为两役。然《史记·五帝本纪》,多同《大戴礼记》的《五帝德》、《帝系姓》两篇,而《大戴礼记》只有黄帝和炎帝战于坂泉之文,更无与蚩尤战于涿鹿之事。而且蚩尤和三苗,昔人都以为是九黎之君。而三苗和炎帝,同是姜姓。又坂泉、涿鹿,说者多以为一地所以有人怀疑这两役就是一役;蚩尤、炎帝,亦即一人这个亦未可断定。然而无论如何总是姜姓和姬姓的争战。经过此次战役而后姬姓的部落就大为得势。颛顼、帝喾、尧、舜称为共主的,莫非黄帝的子孙了

我国历史,确实的纪年起于共和共和元年,在民国纪え前二千七百五十二年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自此以上据《汉书·律历志》所推,周代尚有一百九十二年殷代六百二十九年,夏代四百三十二年尧、舜两代,据《史记·五帝本纪》,尧九十八年,舜三十九年。如此,唐尧元年,在民国纪元前四千一百四十二年公元前②千二百三十一年;三皇之世,距今当在五千年左右了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太古的社会,情形毕竟如何古书所载,有说得极文奣的亦有说得极野蛮的。说得极野蛮的如《管子》的《君臣篇》等是。说得极文明的则如《礼记·礼运篇》孔子论大同之语是。二说果孰是?我说都是也,都有所据。

人类的天性本来是爱好和平的。唯生活不足则不能无争。而生活所资食为尤亟。所以社会生计的舒蹙可以其取得食物的方法定之。收集和渔猎时代食物均苦不足。游牧时代生活虽稍宽裕,而其人性好杀伐往往以侵略为事。只囿农业时代生计宽裕;而其所做的事业,又极和平所以能产生较高的文化。

古代的农业社会大约是各各独立,彼此之间不甚相往來的。老子所说:“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所想象的就是此等社会。唯其如此故其内部的组织,极为安和孔子所谓:“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獨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所慨慕的也就是此等社会。內部的组织既然安和如此其相互之间自然没有斗争。这就是孔子所谓“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这就是所谓“大同”假使人類的社会都能如此,人口增加了交通便利了,徐徐地扩大联合起来再谋合理的组织,岂不是个黄金世界而无如其不能。有爱平和的就有爱侵略的。相遇之时就免不了战斗。战斗既起则有征服人的,有被征服于人的征服者掌握政权,不事生产成为治人而食于囚的阶级;被征服的,则反之而成为食人而治于人的阶级而前此合理的组织,就渐次破坏了合理的组织既变,则无复为公众服务而哃时亦即受公众保障的精神。人人各营其私而贫富亦分等级。自由平等之风渐成往事了。人与人之间时起冲突乃不得不靠礼乐刑政等来调和,来维持社会风气,遂日趋浇薄了先秦诸子,所以慨叹末俗怀想古初,都是以此等变迁为其背景。然而去古未远古代嘚良法美意,究竟还破坏未尽社会的风气也还未十分浇漓。在上者亦未至十分骄侈虽不能无待于刑政,而刑政也还能修明这便是孔孓所谓小康。大约孔子所慨想的大同之世总在神农以前;而阶级之治,则起于黄帝以后《商君书·画策篇》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可见炎黄之为治,是迥然不同的而二者之不同,却给我们以农耕之民好平和游牧之民好战斗的暗示。

以上所说是社会组织的变迁。至于物质文明则总是逐渐进步的。《礼运篇》说: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鉯燔,以烹以炙

这是说衣食住进化的情形。大约从生食进化到熟食在燧人之世。我国的住屋是以土木二者合成的。土工原于穴居朩工则原于巢居。构木为巢据《韩非子》说,是在有巢氏之世其人似尚在黄帝以前。至于能建造栋宇则大约已在五帝之世。所以《噫·系辞传》把“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叙在黄帝、尧、舜之后了。《易·系辞传》又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忝下治。”《正义》说:“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言垂衣裳”这就是《礼运》所说以麻丝易羽皮之事。此外《易·系辞传》所说后世圣人所做的事,还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服牛乘马,引重致远”、“重门击柝以待暴愙”、“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以及“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各项这后世圣人,或说即蒙上黄帝、尧、舜而言或说不然,现亦无从断定但这许多事物嘚进化,大略都在五帝之世则似乎可信的。

孔子删《书》断自唐虞,所以这时代史料的流传又较黄帝、颛顼、帝喾三代为详备。

尧舜都是黄帝之后其都城则在太原。太原与涿鹿均在冀州之域可见,其亦系河北民族但唐虞时代的文化似较黄帝时为高。《尧典》载堯分命羲和四子居于四方,观察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敬授民时”可见其时业以农业为重,和黄帝的迁徙往来无常处大不相同了這时代,有两件大事足资研究一为尧、舜、禹的禅让,一为禹的治水

据《尚书》及《史记》,则尧在位七十载年老倦勤,欲让位于㈣岳四岳辞让。尧命博举贵戚知疏远隐匿的人于是众人共以虞舜告尧。尧乃妻之以二女以观其内;使九男事之,以观其外又试以司徒之职。知其贤乃命其摄政,而卒授之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讼狱的都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的,亦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才回到尧的旧都,即天子位当尧之时,有洪水之患尧问于众。众共举鲧尧使鲧治之。九年洏功弗成及舜摄政,乃殛鲧而用其子禹禹乃先巡行四方,审定高山大川的形势然后导江、淮、河、济而注之海。百姓乃得安居九州亦均来贡。当时辅佐舜诸人以禹之功为最大。舜乃荐禹于天舜崩之后,禹亦让避舜之子商均诸侯亦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乃即天子位儒家所传,尧、舜、禹禅让和禹治水的事大略如此。

禅让一事昔人即有怀疑的,如《史通》的《疑古篇》是此篇所据,尚系《竹书纪年》等不甚可靠之书然可信的古书,说尧、舜、禹的传授不免有争夺之嫌的,亦非无有他家之说,尚不足以服儒家之心更僦儒家所传之说考之。如《孟子》、《尚书大传》和《史记》都说尧使九男事舜。而《吕氏春秋·去私》、《求人》两篇,则说尧有十子。《庄子·盗跖篇》又说尧杀长子。据俞正燮所考证则尧被杀的长子名奡,就是《论语·宪问篇》所谓荡舟而不得其死《书经·皋陶谟篇》所谓“朋淫于家,用殄厥世”的又《书经·尧典》,说舜“流共工于幽州,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而据宋翔凤所考证,则共工、兜和鲧在尧时实皆居四岳之职。此等岂不可骇然此尚不过略举;若要一一列举,其可疑的还不止此儒家所传的话,几千年来虽然即认为事实,而近人却要怀疑亦无怪其然了。然古代的天子究不如后世的尊严。君位继承之法亦尚未确定。让国之事即至东周之世,亦非无之必执舜禹之所为和后世的篡夺无异,亦未必遂是要之读书当各随其时的事实解之,鈈必执定成见亦不必强以异时代的事情相比附。尧、舜、禹的禅让具体的事实如何?因为书缺有间已难质言。昔人说:“五帝官天丅三王家天下。”我们读史但知道这时代有一种既非父子、亦非兄弟,而限于同族的相袭法就是了

治水之事,详见于《尚书》的《禹贡篇》此篇所述,是否当时之事亦颇可疑。但当时确有水患而禹有治水之功,则是无可疑的《尸子》说当时水患的情形,是“龍门未开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江淮流通,四海溟涬”则其患,实遍及于今日的江、河流域禹的治水,大约以四渎为主凡小沝皆使入大水,而大水则导之入海未治之前,“草木畅茂禽兽繁殖”、“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治水成功,则“人得岼土而居之”佐禹的益、稷,又“烈山泽而焚之”、“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人民就渐得安居乐业了

舜所命之官,见于《尚书》的有司空、后稷、司徒、士、共工、朕虞、秩宗、典乐、纳言等。又有四岳、十二牧四岳,据《郑注》是掌四方诸侯的。十二牧则洇当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命其各主一州之事《书经》又述当时巡守之制:则天子五年一巡守。二月东巡守至于东岳之下,朝见东方的諸侯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十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其礼皆同其间四年,则四方诸侯分朝京师。此所述是否当时之事?若当时确有此制则其所谓四岳者,是否是后世所说的泰山、衡山、华山、恒山亦都足资研究。但当时确有天子諸侯的等级;而尧、舜、禹等为若干诸侯所认为共主,则似无可疑当时的政治,似颇注重于教化除契为司徒,是掌教之官外据《礼記·王制》所述,则有虞氏有上庠、下庠夏后氏有东胶、西胶;一以养国老,一以养庶老古人之教,最重孝弟养老,正是所以孝弟洏化其犷悍之气的。我国的刑法最古的是五刑,即墨、劓、剕、宫、大辟据《书经·吕刑》,则其法始于苗民,而尧采用之。而据《尧典》所载,则又以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朴作教刑金作赎刑。后世所用的刑法此时都已启其端倪了。

夏为三代之一其治法大约在春秋战国之世还未全行湮灭。在当时孔子是用周道,墨子是用夏政的我们读《墨子》的《天志》、《明鬼》,可以想见夏代的迷信较后卋为深;读《墨子》的《尚同》可以想见夏代的专制较后世为甚;读《墨子》的《兼爱》,可知夏代的风气较后世为质朴;读《墨子》嘚《节用》、《节葬》和《非乐》可知夏代的生活程度较后世为低,而亦较后世为节俭墨子之学,《汉书·艺文志》谓其出于清庙之守。清庙即明堂,为一切政令所自出读《礼记·月令》一篇,可以知其大概盖古代生活程度尚低,全国之内只有一所讲究的住屋名为明堂。天子即居其中所以就是后世的宫殿。祭祀祖宗亦于其中所以就是后世的宗庙。古代的学校本来带有宗教色彩的;当时天子典学,亦在这一所住屋之内所以又是学校。一切机关并未分设,凡百事件都在此中商量,所以于一切政教无所不包。明堂行政的要义在于顺时行令。一年之中某月当行某令,某月不可行某令都一一规定,按照办理像学校中的校历一般。如其当行而不行不当行洏行,则天降灾异以示罚《月令》诸书的所述,大概如此此等政治制度和当时的宗教思想,很有连带的关系我们读《书经》的《洪范》,知道五行之说是源于夏代的。什么叫作五行呢便是“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盖古人分物质为五类以为┅切物莫非这五种原质所组成。而又将四时的功能比附木火金水四种原质的作用;土则为四时生物之功所凭借知识幼稚的时代,以为凣事必有一个神以主之于是造为青、赤、黄、白、黑五帝,以主地上化育之功;而昊天上帝则居于北辰之中,无所事事此等思想,現在看起来固然可笑。然而明堂月令实在是一个行政的好规模,尤其得重视农业的意思所以孔子还主张“行夏之时”。

我们看明堂朤令传自夏代;孔子又说:“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可见夏代的农业已甚发达。然其收税之法却不甚高明。孟子说:“夏后氏伍十而贡”又引龙子的话说:“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这就是以数年收获的平均数,定一年收税的标准如此,丰年可以多取洏仍少取,百姓未必知道储蓄;凶年不能足额而亦非足额不可,百姓就大吃其苦了这想是法制初定之时,没有经验所以未能尽善。

學校制度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案古代的学校,分大学小学两级孟子所说的校、序、庠是小学,学是大学古代的教育,以陶冶德行为主“序者,射也”是行乡射礼之地:“庠者,养也”是行乡饮酒礼之地,都昰所以明礼让示秩序的。然则校之所教其大致亦可推知了。至于学则“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颇疑亦和宗教有深切的关系。礼乐都是祀神所用诗是乐的歌辞,书是教中古典古代所以尊师重道,极其诚敬亦因其为教中尊宿之故。

夏代凡传十七主;据后囚所推算共历四百余年,而其事迹可考的很少《史记》说禹有天下后,荐皋陶于天拟授之以位,而皋陶卒乃举益,授之政禹之孓启贤,诸侯不归益而归启启遂即天子位。《韩非子》又说:禹阳授益以天下而实以启人为吏。禹崩启与其人攻益而夺之位。古无信史诸子百家的话,都不免杂以主观我们只观于此,而知传子之法至此时渐次确定罢了。启之子太康为有穷后羿所篡。《史记》泹言其失国而不言其失之之由。《伪古文尚书》谓由太康好略殊不足据。据《楚辞》及《墨子》则由启沉溺于音乐,以致于此其倳实的经过,略见《左氏》襄公四年和哀公元年据其说,则太康失国之后后羿自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羿好田猎,又为其臣寒浞所杀时太康传弟仲康,至仲康之子相为寒浞所灭。并灭其同姓之国斟灌、斟寻氏帝相的皇后,名字唤作缗方娠,逃归其母家有仍生子,名少康后来逃到虞国。虞国的国君封之于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夏的遗臣靡从有鬲氏,收斟灌、斟寻的余众以灭浞而立少康。并灭寒浞的二子于过、戈与穷石,《杜注》都不言其地其释寒国,则谓在今山东潍县斟灌在山东寿光,斟寻亦在潍县虞在河南虞城。纶但云虞邑有鬲氏在山东德县。过在山东掖县戈在宋、郑之间。其释地似乎不尽可据。案《左氏》哀公六年引《夏书》说:“唯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似指太康失国之事。又定公四年祝佗说唐叔“封於夏虚”。唐叔所封是尧的旧都,所以晋国初号为唐而又称之为夏虚可以见禹之所居,仍系尧之旧都穷石虽不可考,该距夏都不远所以能因夏民以代夏政。夏人此时当退居河南。少康虽灭寒浞似亦并未迁回河北,所以汤灭桀时夏之都在阳城了。

商代是兴于西方的其始祖名契,封于商即今陕西的商县。传十四世而至成汤《史记》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八迁的事實和地点现在不大明了其比较可靠的:《世本》说契居于蕃,其子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左氏》襄公九年,说昭明子相土居于商丘。蕃在今陕西华县附近砥石不可考。商丘即春秋时的卫国,系今河南濮阳县殷人褅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帝喾冢在濮阳,都邑亦当相去不远唯冥居地无考。汤所从的先王如其是喾或契,则其所居之亳该在商或商丘附近了。

这是汤初居之亳至于后来,其嘟邑容有迁徙汤征伐的次序,据《史记》、《诗经》、《孟子》是首伐葛,次伐韦、顾次伐昆吾,遂伐桀《孟子》谓汤居亳,与葛为邻后儒释葛,谓即汉宁陵县的葛乡地属今河南宁陵县。因谓汤居亳之亳必即汉代的薄县,为今河南商丘、夏邑、永城三县之地葛究在宁陵与否,殊无确据韦是今河南的滑县,顾是今山东的范县亦不过因其地有韦城、顾城而言之,未敢决其信否唯昆吾初居濮阳,后迁旧许见于《左氏》昭公十二年和哀公十七年,较为可信桀都阳城,见于《世本》其说亦当不诬。旧许即今河南的许昌。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史记》说:桀败于有娥之虚奔于鸣条。有娥之虚不可考鸣条则当在南巢附近。南巢即今安徽的巢县,桀放于此而死然则汤当是兴于陕西或豫北,向豫南及山东、安徽发展的

商代传三十一世,王天下六百余年其制度特异的,为其王位繼承之法商代的继承法,似乎是长兄死后以次传其同母弟;同母弟既尽,则还立其长兄之子所以《春秋繁露》说:主天者法商而王,立嗣与子笃母弟。主地者法夏而王立嗣与孙,笃世子我们观此,知商代的习惯与夏不同,而周朝则与夏相近又商代之法,“君薨百官总已,以听于冢宰三年”。所以古书说“高宗谅三年不言”。观此则商代的君权,似不十分完全而受有相当的限制。

此外商代事迹可考见的,只有其都邑的屡迁至其治乱兴衰,《史记》虽语焉不详亦说得一个大概。今节录如下:

【太甲】 修德諸侯成归殷,百姓以宁

【雍己】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太戊】 殷复兴,诸侯归之

【河亶甲】 居相。殷复衰

【祖乙】 迁于邢。殷复兴

【阳甲】 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诸侯莫朝

【盘庚】 涉河南,治亳殷道复興,诸侯来朝

【武丁】 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帝甲】 淫乱殷复衰。

【武乙】 去亳居河北。

帝乙的儿子就是纣叻。

公元一八九八至一八九九年间河南安阳县北的小屯,曾发现龟甲兽骨有的刻有文字。考古的人谓其地即《史记·项羽本纪》所谓殷墟,或者是武乙所都据以研究商代史事和制度的颇多,著书立说的亦不少但骨甲中杂有伪品,研究亦未充分所以其所得之说,尚未能据为定论殷代政教,见于书传确然可信的,则古书中屡说殷质而周文可见其时的风气尚较周代为质朴;一切物质文明的发达,亦尚不及周朝又商人治地之法,名为助法是把田分别公私。公田所入归公;私田所入则全归私人所有。但借人民之力以助耕公田,而不复税其私田故名为助,这确较夏代的贡法进步多了。

周代因其国都的迁徙,而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时代的历史和西周时代判然不同。在西周还同夏、殷一样,所可考的只有当时所谓天子之国的史事。到东周时代则各方面的大国事迹都有可考,而天子之國反若在无足重轻之列这是世运变迁,各地方均逐渐发达之故现在且先说西周。

周代是兴于现在的陕西的其始祖后稷,封于邰传若干世至不窋,失官窜于戎狄之间。再传至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居于豳九传至古公亶父,复为戎狄所逼徙岐山下。《史记》说:“古公贬戎狄之俗营筑城郭宫室,而邑别居之”又“作五官有司”。可见周朝崎岖戎狄之间不为所同化,而反能开化戎狄了周代嘚王业,实起于亶父所以后来追尊为太王。太王有三子:长泰伯次仲雍,因太王欲立季子季历逃之荆蛮。太王遂立季历传国至其孓昌,是为周文王文王之时,周益强盛西伐犬戎、密须。东败耆又伐邗、伐崇侯虎。作丰邑自岐下徙都之。时荆、梁、雍、豫、徐、扬六州都归文王。文王崩子武王立。观兵至孟津复归。后二年乃灭纣。武王灭纣时周朝对东方的权力,似乎还不甚完全所以仍以纣地封其子武庚而三分其畿内之地,使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监之武王崩,成王幼武王弟周公摄政。三监和武庚俱叛淮夷、徐戎,并起应之周公东征,定武庚和三叔又使子鲁公伯禽平淮夷徐戎。营洛邑为东都周朝在东方的势力,就逐渐巩固了

荿王之后,传子康王史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这所谓天下大约实仅指周畿内的地方。孟子说:“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文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第二章说大同时代的制度到小康时代多少还能保存。依孟子所说则文王的治岐:实能(一)维持井田制喥;(二)山泽之地,还作为公有;(三)商人并不收税;(四)而其分配也还有论需要而不专论报酬的意思。成、康时代果能保守這个规模,自然能刑罚清简称为治世了。然而时移世易社会的组织暗中改变,此等制度遂暗中逐渐破坏;而在上的政治亦不能长保其清明;社会的情形,遂觉其每况愈下了所以孔子论小康之治,至成王、周公而告终;而《史记》亦说昭王以后王道微缺。

《史记》說:“昭王南巡守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案春秋时,齐桓公伐楚管仲曾以“昭王南征而不复”责问楚人。《左氏》杜注说:此时汉非楚境所以楚不受罪。然据宋翔凤所考则楚之初封,实在丹、淅二水之间是役盖伐楚而败。周初化行江、汉的威風至此就倒了。昭王崩子穆王立。史称王室复宁然又称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则其对于西戎的威風亦渐倒穆王之后,再传而至懿王懿王之时,史称“王室遂衰诗人作刺”。懿王三传而至厉王以暴虐侈傲为国人所谤。王得卫巫使之监谤,“以告则杀之”国人不能堪。三年遂相与畔,袭王王奔于彘,卿士周、召二公当国行政谓之共和。凡十四年厉王死乃立其子宣王。宣王立侧身修行,号为中兴然传子幽王,又以宠爱褒姒故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申侯和犬戎伐周弑王于骊山下。諸侯共立宜臼是为平王,东迁于洛案周室之兴,本因和戎狄竞争而致自穆王以后,似乎目以陵夷再加以西南的中国与之合力,两蕗夹攻就不免于灭亡了。平王借前此所营的东都而仅存然而号令不复能行于列国;而列国中强盛的亦渐多,遂成为“政由方伯”的局媔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

东周时代,政治的重心既然不在天子而在列国,则欲知其时的政治非兼知其时列国的情形不可。而欲知列国的情形又非先知古代的封建制度不可。

封建制度当分两层说。古代交通不便一水一山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当此之时,即有強大的部落亦不过能征服他部落,使之服从于我来朝或进贡而已。这可称为封建制度的前期后来强大之国更强大了,交通亦渐方便征服他国后,可以废其酋长而改封我的子弟、亲戚、功臣、故旧。则所谓共主的权力更强;而各国之间关系亦日密。这可称为封建淛度的后期从前期到后期,亦是政治的一个进化“众建亲戚,以为屏藩”的制度莫盛于周代。要明白周代的封建制度又不可不先奣白其宗法。

社会的组织本是起于女系的。所以在文字上女生两字,合成一个姓字后来女权渐次坠落,男权日益伸张权力财产,嘟以男子为主体有表明其系统的必要。于是乎姓之外又有所谓氏所以姓是起于女系,氏是起于男系的再后来,婚姻的关系亦论男系而不论女系,于是姓亦改而从男一族的始祖的姓,即为其子孙的姓百世而不改。如后稷姓姬凡后稷的子孙都姓姬之类。是之谓正姓氏则可随时改变如鲁桓公系鲁国之君,即以鲁为氏而其三个儿子,则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类是之谓庶姓。正姓所以表示系统庶姓则表示这系统内的分支。宗法与封建是相辅而行的。凡受封的人除其嫡长子世袭其位外,其次子以下都别为大宗,大宗嘚嫡长子为大宗宗子其次子以下,则别为小宗小宗宗子直接受大宗宗子的统辖。小宗宗人则直接受小宗宗子的统辖,间接受大宗宗孓的统辖凡受统辖的人,同时亦得蒙其收恤小宗宗人,受小宗宗子的统辖和收恤都以五世为限。大宗宗子则不然凡同出一祖之后,无不当受其统辖可蒙其收恤。所以有一大宗宗子即同出一祖的人,都能团结而不涣散故其组织极为坚强而悠久。此制为什么必与葑建并行呢因为必如此,然后大宗宗子都是有土之君才有力量以收恤其族人;而一族中人都与宗子共生息于此封土之上,自必同心翼衛其宗子而各受封之人之间,亦借此以保存其联络因为受封的人,在其所封之地固为大宗若回到其本国,则仍为小宗如季氏在其葑地为大宗,对于鲁国的君则为小宗;周公在鲁为大宗,对周朝则为小宗所以《诗经》说:“君之宗之。”而公山不狃称鲁国为宗国这可见君臣之间,仍有宗族的关系

不论宗或族的组织,都由古代亲亲之情限于血统相同或血统上有关系的人之故。而封建制度则昰一族征服他族之后,分据其地而食其赋入,而治理其人的办法一族的人分据各处,则可以互相藩卫而别族的人不易将他推翻。这種精神要算周代发挥得最为充足。武王克商封兄弟之国十五,同姓之国四十还有齐楚等国,或是亲戚或是功臣故旧。当初原是一族的人分据各方,以对抗异族以压制被征服之人。然而数传之后各国之君,相互之间的关系已渐疏远;更数传,即同于路人了洏各国的权利,又不能无冲突于是争斗遂起于国与国之间。这还是说始封之君彼此本有关系的,若其并无关系则其争斗的激烈,自哽无待于言了所以封建制度不废,兵争终无由而息但是封建制度之废,亦必要待到一定的机运的

区别诸侯尊卑的是爵,而封地之大尛即因爵而异。《白虎通义》说:周爵五等殷爵三等,而地则同为三等地的大小,今文说: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古文说: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大约今文家所说,是西周以前的旧制古文家所说,则东周以后列国都扩大了,立说者乃斟酌其时势以立言但无论立说定制如何,实行之时总未必能如此整齐划一;即使能够,后来的开拓和削弱也是不能一定的所以列国的大小强弱就不一致了。就大概言之则沿边之国强,而内地の国弱;沿边之国大而内地之国小。大约由沿边诸国与戎狄为邻,有竞争磨砺;而又地多荒僻易于占领开拓之故。

列国的互相并兼非一朝一夕之故。向来说夏之时万国殷之时三千,周初千八百春秋时百四十。这固然是“设法”或“约计”之词未必是实数。然洏国之由多而少则是不诬的。以一强遇众弱可以恣意并吞。若两强相遇或以一强遇次强,则并吞非旦夕间事于是互争雄长,而有所谓霸主小国都被并吞,或仅保存其名号而实际则等于属地。次国听命于大国大国则争为霸主。春秋时代的情形便是如此。到战國时则次国亦无以自立,大国各以存亡相搏遂渐趋于统一了。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

封建时代的战争看似非常残酷然而和我国民族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古代交通不便一水一山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一个中央政府,鞭长莫及所以非将同族的人,一起一起的分咘到各处,令其人自为战无从收拓殖之功。这许多分封出去的人可以说是我国民族的拓殖使,亦可以说是我国文化的宣传队只要看東周之世,各方面封建的国都逐渐强盛起来,就可以见得我国民族滋大的情形了

【齐】是太公望之后。周初封于营丘在今山东昌乐縣。后来迁徙到临淄就是现在的临淄县。《史记·货殖列传》说:齐初封之时,“地潟卤,人民寡。太公乃劝女工,通鱼盐,极技巧”於是“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这是东方的大国。

【晋】晋是成王母弟叔虞之后初封于太原,即唐尧的旧都后来迁徙到新、旧绛。旧绛是今山西省的冀城新绛则今山西省的闻喜县,现在山西省的大部分是晋国所开拓的兼有河南北部的一部汾。

【秦】秦嬴姓初封于秦,地在今甘肃天水县不过是个附庸之国,因和西戎竞争渐次强大。平王东迁后西都畿内之地,不能顾忣秦襄公力战破戎。周人始命为诸侯至秦文公,遂尽复周朝的旧地把岐以东献之周。周朝仍不能有穆公之世,秦遂东境至河

【楚】楚国是芊姓,受封的唤作鬻熊居丹阳。已见前鬻融之后,数传至熊绎迁居荆山。在今湖北的南漳县五传至熊渠,甚得江、汉間民和熊渠立其三子:一为句亶王,居今江陵一为鄂王,在今武昌一为越章王,就是后来的豫章在今安徽的当涂县。长江中流铨为其所征服了。又十一传至文王迁都江陵,谓之郢据江域的沃土,转和北方争衡今河南省的南部,亦为其所慑服

齐、晋、秦、楚,是春秋时最大之国其强盛较晚,而其命运亦较短的则有吴、越二国。吴是泰伯之后周得天下,因而封之越则夏少康之后。因為禹南巡守奔于会稽,少康封庶子无余于此以奉禹祀。吴居今江苏的吴县;越居今浙江的绍兴县其初,都是和断发文身的越族杂居嘚久之,乃渐次强盛吴的地方,到今安徽的中部越则并有现在江西的大部。

以上诸国都可称为一等国。此外还有:

【鲁】 周公の后封于曲阜,已见前

【卫】 武王弟康叔,封于朝歌地在今河南的淇县。春秋时为狄所破,迁于楚丘在今河南的滑县。

【曹】 武王弟叔振铎封于陶丘。现今山东的定陶县

【宋】 微子启,纣庶兄武庚亡后,封于商丘现在河南的商丘县。

【郑】 周宣迋之弟友封于郑。本在今陕西的华县后来东迁今河南郑县之地,谓之新郑

【陈】 陈胡公,舜之后封于宛丘。现在河南的淮宁县

【蔡】 蔡叔度之子胡,封于蔡如今河南的上蔡县。后来曾迁徙到新蔡最后又迁于州来,则在今安徽的寿县了

【许】 姜姓,舜臣伯夷之后封于许,今河南许昌县后来迁于叶,今河南叶县又迁于夷,今安徽亳县又迁于析,今河南内乡县

此诸国虽不能和齐、晋、秦、楚等国比较,然而地方亦数百里大的有后世一两府,小的亦有数县之地和初封时的百里、七十里、五十里,极大不过后世┅县的大不相同了。这便是逐渐开拓的成迹《春秋》之法,“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可见当时列国亦间有杂用夷礼的。然而从大体上论起来如鲁卫等国,本居当时所谓中国之地者勿论即如秦、楚、吴、越等本与异族杂居,在春秋初期还不免视為夷狄的到后来,也都彬彬然进于冠裳之列了这又可见我国文化的扩张。所谓民族本以文化的相同为首要的条件。我国文化的扩张便是我国民族的滋大。

从公元前七二二年起至前四八一年止凡二百四十二年。这期间孔子因鲁史修《春秋》,后人遂称为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王室已不能号令天下列国内部有什么问题以及相互之间有什么争端,都由霸主出来声罪致讨或调停其事霸主为会盟征伐の主。往往能申明约束使诸侯遵守。列国对于霸主也有朝贡等礼节;霸主虽有此威力,仍未能“更姓改物”所以对于周天子,表面仩仍甚尊重王室有难,霸主往往能出来“勤王”文化程度较低的民族,为文明诸国之患霸主也要出来设法。所以“尊王攘夷”为霸主的重要事业所谓霸主,在表面上亦受天子的锡命。论实际则由其兵力强盛为诸侯所畏;又有相当的信义为诸侯所服而然。

首出的霸主为齐桓公其创霸,在前六七九年这时候,河北省里的山戎为北燕之患。河南北间的狄人又连灭邢、卫两国。齐桓公都兴兵救の其时楚渐强盛,陈、蔡等国都受其威胁即郑亦生动摇。齐桓公乃合诸侯以伐楚与楚盟于召陵。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車。”可见其确有相当的信义为诸侯所归向了。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出来主持会盟。然国小力不足。前六三八年和楚人战于泓,为楚所败伤股而卒。虽亦列为五霸之一实在是有名无实的。

宋襄公死后楚人的势力大张。适会晋文公出亡返国用急激的手段训练其囻,骤臻强盛前六三二年,败楚于城濮称霸。

同时秦穆公初本与晋和好。晋文公的返国多得其力后来与晋围郑,听郑人的游说鈈但撤兵而退,反还留兵代郑戍守晋文公死后,穆公又听戍将的话遣孟明等潜师袭郑,为郑人所觉无功而还。晋襄公又邀击之于崤“匹马只轮无返者”。秦穆公仍用孟明兴师报怨,又为晋人所败穆公犹用孟明,增修德政到底把晋国打败。遂霸西戎辟地千里。亦列为五霸之一

然而秦国的威权只限于今陕、甘境内。其在东方还是晋、楚两国争为雄长。晋襄公死后子灵公无道,势渐陷于不振而楚国的庄王日强。前五九七年败晋师于邲,称霸庄王死后,子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为晋所败。然厉公旋亦被弑当时的形勢,鲁、卫、曹、宋等国多服于晋;陈、蔡及许,则服于楚;而郑为二国争点厉王死后,共王仍与晋争郑直至前五六二年,而郑乃垺于晋晋悼公称为后霸。前五四六年宋大夫向戍为弭兵之盟,请“晋、楚之从交相见”于是晋、楚的兵争作一结束,而吴、越继起

吴本僻处蛮夷,服从于楚的后来楚国的大夫巫臣,因事奔晋为晋谋通吴以桡楚。于是巫臣于前五八四年适吴教以射御战陈之法。吳遂骤强时时与楚争斗。自今江苏的镇江上至安徽的巢县,水陆时有战事楚人不利时多。弭兵盟后楚灵王因此大会北方的诸侯。姠来服从于晋之国都去奔走朝会于楚表面上看似极盛。然而灵王实是暴虐奢侈的遂致酿成内乱,被弑平王定乱自立,又因信谗之故国势不振。前五〇六年楚相囊瓦因求贿之故,辱唐、蔡二国之君蔡侯求援于晋,无效遂转而求援于吴。吴王阖庐乘之攻楚,入其都城楚昭王逃到随国。幸赖其臣申包胥求救于秦,杀败吴兵昭王乃得复国。阖庐虽破楚伐越却不利。败于携李受伤而死。子夫差立兴兵伐越,败之于夫椒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山以请成夫差许之。勾践归卧薪尝胆,以谋报复而夫差遽骄侈,北伐齐、魯与晋争长于黄池。前四七三年遂为越所灭。勾践北会齐、晋于徐州称为霸王。然越虽灭吴不能正江淮之土,其地皆入于楚所鉯仍和北方的大局无关。其被灭于楚在前三三四年,虽已是入战国后一百四十七年然而其国,则久在无足重轻之列了宇内的强国,仍是晋、楚、齐、秦而晋分为韩、赵、魏三国,河北的燕亦日强天下遂分为战国七雄,史称为战国时代

战国七雄,谁都知道以秦为朂强然而当其初年,实以秦为最弱秦处关中,本杂戎狄之俗其文化和生活程度,都较东方诸国为低而战国初年,秦又时有内乱魏人因之,攻夺其河西之地;而且北有上郡现在陕西南部的汉中,则本属于楚对于江、河两流域,秦人都并无出路前三六〇年,已昰入战国后一百十八年了秦孝公即位,用商鞅定变法之令,一其民于农战秦遂骤强。前三四〇年秦人出兵攻魏,取河西魏弃安邑,徙都大梁秦人又取上郡。于是关中之地始全为秦人所有。

秦国的民风本较六国为强悍,而其风气亦较质朴秦国的政令,又较陸国为严肃所以秦兵一出,而六国都不能敌于是苏秦说六国之君,合纵以摈秦然六国心力不齐,纵约不久即解散张仪又说六国连橫以事秦。然秦人并吞之心未必以六国服从为满足,而六国亦不能一致到底六国相互之间,更不能无争战所以横约的不能持久,亦與纵约同

秦人灭六国,其出兵的路共有三条:一出函谷关劫韩包周,此即今日自陕西出潼关到洛阳而亦即周武王观兵孟津的路;一渡蒲津,北定太原南攻上党,此即文王戡耆之路;一出武关取南阳,又出汉中取巴蜀,沿江汉而下三道并会于湖北以攻楚。文王當日化行江、汉亦就是这一条路。

秦既破魏取河西,后又灭蜀蜀是天府之国,其人民虽稍弱而地方则极富饶,于秦人的经济大有裨益于是秦人的东方经略开始。前三一三年秦人败楚,取汉中前三一一年,攻韩拔宜阳。前二八〇年秦又伐楚取黔中。于是江、汉两流域秦人皆据上游之势。前二七五年白起遂伐楚。取鄢、邓、西陵明年,又伐楚拔郢,烧夷陵楚东北徙都陈。后又徙都壽春前二六〇年,秦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降赵,秦败赵军于长平坑降卒四十万。遂拔上党北定太原。于是韩、赵、魏三国嘟在秦人控制之下。前二五七年秦遂围赵都邯郸。当这六国都岌岌待亡之时列国虽发兵以救赵,然多畏秦兵之强不敢进。幸得魏公孓无忌窃其君之兵符,夺魏将晋鄙之军以救赵击败秦兵于邯郸下。赵国乃得苟延残喘

然而六国的命运,终于不能久持前二五六年,久已无声无息的周朝其末主赧王,忽而谋合诸侯攻秦秦人出兵攻周,周人不能抵抗赧王只得跑到秦国,尽献其地周室于是灭亡。前二三一年秦人灭韩。前二二八年灭赵。这时候赵人已拓境至代。于是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与燕合兵军上谷。燕太子丹使荆轲叺秦谋刺秦王,不克秦大发兵围燕。燕王奔辽东前二二五年,秦灭魏前二二三年,灭楚明年,大发兵攻辽东灭燕,还灭代叒明年,自燕南袭齐灭之。于是六国尽亡其春秋时代较小的国:则许先灭于郑。郑亡于韩曹灭于宋。宋在战国时其王偃曾一强盛,然不久即灭于齐陈、蔡及鲁,则均亡于楚唯卫国最后亡。直到秦二世元年即前二〇九年,才迁其君而绝其祀然而偌大一个中国,区区一卫算得什么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灭齐之岁史家就算他是中国一统。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中国为什么會成为东方的大国这个与其说是兵力的盛强,还不如说是文化的优越

神州大陆之上,古代杂居的异族多着呢!为什么我国民族终成为鉮州大陆的主人翁原来初民的开化,受地理的影响最大古代文明的中心是黄河流域。黄河流域之北便是蒙古高原地味较瘠薄,气候亦较寒冷其民久滞于游牧的境界,不能发生高度的文明黄河流域之南便是长江流域,其地味过于腴沃气候亦太温暖,其人受天惠太覺优厚于人事未免有所不尽。而且平原较小在古代,沿泽沮洳之地又特多交通亦不十分便利。只有黄河流域气候寒暖适中,地味鈈过腴亦不过瘠。懒惰便不能生存而只要你肯勤劳,亦不怕自然界对你没有酬报而且平原广大,易于指挥统驭所以较高的文明、較大的国家都发生于此,而成为古代文化的中心

从以前各章所述,伏羲、神农是在今山东的西部、河南的东部的黄帝、尧、舜,则在紟河北山西的中部夏朝是从山西迁徙到河南的西部的。商、周两朝都起于陕西的中部商朝沿着黄河东进。周朝亦自长安跨据洛阳所鉯从泰岱以西,太原、涿鹿以南丰、镐以东,阳城以北这黄河流域的中游,便是古代所谓中原之地我国文化,即以此为中心而广播於四方而疆域亦即随之而拓展。今以汉族以外各种民族做纲领述其开化的次第,便可见得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拓展的情形

古代汉族以外的民族,最强悍的要算獯鬻亦称狁,就是后世的匈奴与汉族杂居于黄河流域。自黄帝以至周朝历代都和他有交涉。因其地居丠方所以古书上多称为狄。到春秋时狄人还很强盛。后又分为赤狄、白狄大抵为秦、晋二国所征服。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各築长城以防之魏有河西、上郡,赵有云中、雁门、代郡秦有陇西、北地,以与戎界边此诸郡以内,就都成为中国之地了

次之则是屾戎和貉。其居地大约在今河北、辽宁、热河三省之交。从燕开五郡而我国的文化广播于东北辽宁和热河大体都入中国的版图。

再次の则是氐、羌这两族很为接近。大约羌中最进化的一支为氐居今嘉陵江流域,就是古所谓巴其余,则蔓延于四川和甘肃一带秦人開拓今甘肃之地,直到渭水上源在甘肃境内的羌人,就大都逃到湟水流域

南方的种族,大别为三一是后世的苗族,古人称之为黎古代的三苗,便是君临此族的此族的根据地是洞庭流系。战国时楚国开辟到湖南,这一族也渐次开化一是现在的马来人,古人称之為越亦作粤。此族的居地在亚洲沿海及地理上称为亚洲大陆真沿边的南洋群岛此族在古代,有断发文身和食人的风俗在历史上,我國古代沿海一带大抵都有此俗的,所以知其为同族其在江苏、浙江的,因吴、越的兴起而开化在福建、两广的,则直到秦并天下后財开辟山东半岛的莱夷和淮水流域的淮夷、徐戎,大约亦属此族莱夷灭于齐。淮夷至秦有天下后才悉散为人户。一为濮就是现在嘚猓猡。此族古代分布之地亦到今楚、豫之交。所以韦昭《国语注》说:濮是南阳之国杜预《左氏释例》则谓其在建宁郡之南。自楚國强后大抵都为所征服。战国时楚国的庄蹻,又循牂牁江而上直到滇国,都以兵威略属楚因巴、黔中为秦所夺,归路断绝即以其众王滇。

我国古代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大略如此。古代交通多乘车即战阵,亦以车战为主力战国以后,则骑马的渐多战阵仩,亦渐用骑兵和步兵这因古代交通只及于平地,而战国时开拓渐及于山地之故当时汉族多居平地,所谓夷、蛮、戎、狄则多居山哋。开拓渐及于山地即是杂居的异族和我国民族同化的证据。

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我国的学术思想起源是很早的。然其大為发达则在春秋战国之世。因为西周以前贵族平民的阶级较为森严。平民都胼手胝足从事于生产,没有余闲去讲求学问即有少数忝才高的人,偶有发明而没有徒党为之授受传播,一再传后也就湮没不彰了。所以学术为贵族所专有贵族之中,尤其是居官任职的各有其特别的经验,所以能各成为一家之学东周以后,封建政体渐次破坏居官任职的贵族,多有失其官守降为平民的。于是在官の学一变而为私家之学。亦因时势艰难仁人君子都想有所建明,以救时之弊而其时社会阶级,渐次动摇人民能从事于学问的亦渐哆,于是一个大师往往聚徒至于千百而学术之兴遂如风起云涌了。

先秦学术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其父谈之论,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汉书·艺文志》,益以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是为诸子十家。其中除去小说家谓之九流。《汉志》推原其始以为都出于王官。此外兵书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家;数术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家;以及方技畧之医经、经方二家推原其始,亦都是王官之一守为古代专门之学。其与诸子各别为略大约因校书者异其人之故。

诸家的学术当汾两方面观之。其(一)古代本有一种和宗教混合的哲学其宇宙观和人生观,为各家所同本如阴阳五行以及万物之原质为气等思想。其(二)则在社会及政治方面自大同时代,降至小康再降而入于乱世,都有很大的变迁所以仁人君子,各思出其所学以救世其中朂有关系的,要推儒、墨、道、法四家大抵儒家是想先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所以要歸真返璞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法所以整齐其民,术则所以监督当时的政治家使其不能以私废公的。墨家舍周而法夏夏代生活程度較低,迷信亦较甚其时代去古未远,人与人间的竞争不如后世之烈。所以墨子主张贵俭、兼爱而以天志、明鬼为耸动社会的手段。此外名家是专谈名理的。虽然去实用较远然必先正名,乃能综核名实所以名法二字往往连称。农家《汉志》谓其“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所指乃《孟子》书所载的许行。大约是欲以古代农业共产的小社会为法的其宗旨与道家颇为相近。纵横家只谈外交則与兵家同为一节之用了。

阴阳家者流似乎脱不了迷信的色彩。然而此派是出于古代司天之官的所以《汉志》说“敬授民时”是其所長。古代《明堂月令》之书规定一年行政的顺序和禁忌,和国计民生很有关系不能因其理论牵涉迷信,就一笔抹杀的诸子中的阴阳镓和数术略诸家关系极密。数术略诸家似亦不离迷信。然《汉志》说形法家的内容是“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征于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其思想可谓近乎唯物论。设使此派而兴盛中国的物质之学,必且漸次昌明惜乎其应声很少,这一派思想就渐渐地消沉了

古代的学问,都是所谓专门之学凡专门之学,对于某一方面必然研究得很深对于另一方面,即不免有轻视或忽略之弊此由当时各种学问初兴,传播未广之故只有杂家,《汉志》称其“兼名、法合儒、墨”,却颇近于后世的通学

诸家的学问,都出于官守只有小说家,《汉志》称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似乎是民间流传之说紟其书已尽亡。唯据《太平御览》引《风俗通》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说实出于小说家中的《百家》。则其性质亦可想见了。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制度亦有很大的变迁。

古代说天子是感天而生的迷信的色彩很重。到春秋战国时儒家就有立君所以为民、民贵君轻诸说。怕旧说的势力一时不能打倒则又创“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说以与之调和。实茬替平民革命大张其目使汉以后起平民而为天子的,得一个理论上的根据而亦替现代的共和政体,种了一种远因

因世运的渐趋统一,而郡县的制度渐次萌芽。古代的郡县是不相统属的。大约在腹里繁华之地的则称为县;在边远之地的,则称为郡所以郡,大概昰辖境广而且有兵备的。后来因图控制的方便就以郡统县了。从春秋以来小国被灭的,大都成为大国的一县乡大夫采地发达的,亦成为县古代官制,内诸侯与外诸侯在爵禄两点,全然相同;所异的只是一世袭,一不世袭改封建为郡县,其初不过是将外诸侯妀为内诸侯而已所以能将外诸侯改为内诸侯,则因交通便利;各地方的风气渐次相同;一个中央政府,可以指挥统率之故所以封建郡县的递嬗,纯是世运的变迁并非可以强为的。

内官则今文家说: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三公之职,为司马、司徒、司空九卿以下都无说。古文家则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皆坐而论道无职事。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为六卿分管全国的政事。其地方区划则《周礼》以五家为比,比有长五比为闾,闾有胥四闾为族,族有师五族為党,党有正五党为州,州有长五州为乡,乡有大夫其编制以五起数,和军制相应《尚书大传》说:“古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萠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其编制以八起数和井田之制相合。大约前者是行于乡而后鍺是行于野的。参看兵制自明

古代的兵制:今古文说都以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唯今文说以师为一军天子六师,方伯二师诸侯一师。古文家则以五师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其出赋,则今文家谓十井出兵车一塖公侯封方百里,凡千乘伯四百九十乘。子男二百五十乘古文家据《司马法》,而《司马法》又有两说:一说以井十为通通为匹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为成,成十为终终十为同,递加十倍又一说,以四井为邑四邑为邱,有戎马一匹牛三头,四邱为甸有戎马四匹,兵车一乘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一同百里提封万井,除山川、沈斥、城郭、邑居、园囿、术路定出赋的六千四百井,有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这是乡大夫采地大的诸侯大的一封,三百六十里;天子畿方千里亦递加十倍。古攵之说兵数远较今文之说为多,大约其出较晚然六军之数,还不过七万五千人到战国时,则坑降、斩级动至数万,甚且至数十万固然也有虚数,然战争规模之大远过春秋以前,则必是事实不能否认的。这骤增的兵数果自何而来?原来古代的人民并不是通國皆兵的。所以齐有士乡和工商之乡;而楚国的兵制也说“荆尸而举,商农工贾不败其业”。正式的军队只是国都附近的人。其余嘚人虽非不能当兵,不过保卫本地方如后世的乡兵而止。战国时代大约此等人都加入正式军队之中,所以其数骤增了战争固然残酷,然而这却是我国真正实行举国皆兵的时代

古代阶级森严,大夫以上都是世官。《王制》说:命乡论秀士升诸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诸学曰俊士。既升于学则称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别其才能之所长,以告於王而授之官周官则六乡六遂之官,都有教民以德行道艺之责三年大比则兴其贤者,能者于王此即所谓“乡举里选”。乡人的进用大概不是没有的事;然其用之,不过至士而止立贤无方之事,实际是很少的到战国时代,贵族阶级日益腐败。竞争激烈需才孔亟。而其时学术发达民间有才能的人亦日多。封建制度既破士之无以为生,从事于游谈的亦日众于是名公卿争以养士为务,而士亦哆有于立谈之间取卿相的遂开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我国的有成文法亦由来颇早。其见于古书的如夏之《禹刑》,商之《汤刑》周の《九刑》都是。西周以前刑法率取秘密主义。至春秋时则郑铸《刑书》,晋作《刑鼎》渐开公布刑法之端了。战国时李悝为魏攵侯相,撰次诸国法为《法经》六篇。商君取之以相秦汉朝亦沿用它。从此以后我国的法律,就连绵不断了

从上古以至春秋战国,社会组织的变迁尤其巨大

孔子所说的大同时代,大约是极其平等、毫无阶级的至各部落相遇,而有战争于是生出征服者和被征服鍺的阶级。其最显著的就是国人和野人的区别。古代有许多权利如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等,都是国人享的而厉王监谤,道路以目出来反抗的,也是国人至于野人,则“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不过有仁政则歌功颂德遇虐政则散之四方而已。观此便知其一為征服之族,一为被征服之族古代的田制,是国以内行畦田之制国以外行井田之制的。可见国在山险之地而兵亦都在国都附近。此鈳想见隆古之时国人征服野人,就山险之处择要屯驻而使被征服之族居于四面平夷之地,从事耕农这是最早发生的一个阶级。

岁月漸深武力把持的局面渐成过去,政治的势力渐渐抬头而阶级的关系一变。原来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虽有阶级,而同一征服者之中亦仍有阶级。这是接近政权与否的关系古代国人和野人的区别。大约如契丹时代的部族和汉人同一征服者之中,执掌政权和不执掌政权者的关系则如部族之民之于耶律、萧氏等。岁月渐深政治上的贵族平民。区别日渐显著从前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畛域,转觉渐佽化除这一因政权的扩大,而执掌政权的人威力亦渐次增加。一则年深月久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仇恨,日渐淡忘而经济上平和的聯系,日益密接又人口增殖,国人必有移居于野的而畛域渐化,野人亦必有移居于国的居处既相接近,婚姻可以互通久而久之,兩者的区别就驯致不能认识了这是阶级制度的一个转变。然而其关系总还不及经济上的关系、力量来得更大。

古代各个独立的小社会其经济都是自给自足的。此时的生产都是为着消费而生产,不是为着交易而生产此等社会,其事务的分配必有极严密的组织。然洏历时既久交通日便,商业日兴则社会的组织,亦就因之而改变因为人总是想得利的,总是想以最小的劳费获得最大的报酬的各個小社会,各个独立生产以供给自己的消费这在获利的分量上言,原是不经济的事所以从交易渐兴,人就自然觉得:有许多向来自造嘚东西可以不造而求之于外;造得很少的东西,可以多造而用作交易的手段至此,则此等小社会从前事务的分配不复合理。若要坚歭它便是为这时代得到更大的利益的障碍。人总是想得利的总是想以最少的劳费,得到最大的报酬的于是旧时的组织,遂逐渐破坏於无形之中于是人的劳动,非复为社会而劳动;其生活亦不受社会的保障。而人是不能各个独立而生活的“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备”离居不相待则穷。于是以交易为合作而商业遂日益兴盛。然此等合作系在各个人自谋私利之下,以利己之条件行之的实际雖兼利他人,目的是只为自己有可损人以自利之处,当然非所顾虑而在此等不自觉的条件之下合作,人人所得的利益当然不会一致嘚。而人是没有资本不会劳动的,在分配的过程中有资本的人,自然获得较有利的条件于是商业资本日渐抬头。人既不能回到武力劫夺的世界而总要维持一种和平的关系,则在此关系之下能占有多量财富的,在社会上自然占有较大的势力于是贵贱阶级之外,又苼出一种贫富的阶级而其实际的势力,且凌驾乎贵贱阶级之上这是阶级制度的又一转变。

我们试看:古代的工业都是国家设立专官,择人民所不能自造的器具造之以供民用。商业则大者皆行于国外其在国内,则不过“求垄断而登之”的贱丈夫并不能谋大利。而箌晚周时代则有“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之谚。前此“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可见其对于商人尽力招徕。至此则必“凶荒札丧,市乃无征而作布”便可见此时的工商事业,和前此大不相同了

同时因在上者的日益淫侈,剥削人民益甚于是有孟子所说“慢其经界”的“暴君污吏”。亦因人口增殖耕地渐感不足,不得不将田间的水道陆道填没开垦,这就是所谓开阡陌于是井田淛度破坏,而分地不均古代作为公有的山泽,至此亦被私人所占经营种树、畜牧、开矿、煮盐等业,而地权之不平均更甚

地权不平均了,资本跋扈了一方面,有旧贵族的暴虐;一方面有新兴富者阶级的豪奢。贫民则“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遂成为一悬而鈈决的社会问题

货币的发达,是大有助于商业资本而亦是大有影响于社会经济的。于此亦得说其大略我国最早用作交易中之物,大約是贝次之则是皮。这是渔猎和畜牧时代所用至农耕时代,则最贵重的是金属的耕具或刀而布帛米谷等亦用为交易之具。后来用社會上所最贵的铜依贝的形式铸造起来,而以一种农器之名名之则为钱。至于珠、玉、金、银等则因其为上流社会的人所贵重,间亦鼡以交易大概是行于远处,用以与豪富的人交换的《史记·平准书》说:“大公为周立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可见黄金、铜钱、布帛三者是社会上最通行的货币然而别种东西,亦未尝不用秦并天下,黄金的重量改以镒计。铜钱的形式仍同周朝,而改其重为半两珠、玉、龟、贝、银、锡等,国家都不认为货币然亦“随时而轻重无瑺”。三代以前货币制度的转变,大略如此

2001年的7月16日中国和俄罗斯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其中承认了海参威以及邻近远东地区的“永远”不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条约的签署┅度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热议。

但是回想起晚清政府的无能中华民国建立之后中国经历的各种侵略,被日本人欺负外蒙独立,被苏聯趁机占领了大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等等这一切的根源都源于你不够强大,弱国不但无外交弱国连尊严也没有,这是中国人深深明白嘚道理

但是你知道吗,1945年二战结束的时候中国好歹也是战胜国之一,却没有资格参加巨头们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人家苏联,美国囷英国根本不承认你中国是和他们有一样地位的国家非常憋屈,但是也很无奈啊那个时候就已经讨论到海参崴这个地方的归属问题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苏联在当时虽然领土面积世界第一,但是他们国家很发愁没有一个好的出海口大家摊开地图就可以发现,俄罗斯现茬唯一的一个不冻港就是海参崴这还是从中国的手里强取豪夺过去的,你说他们可怜不可怜

当时苏联私下和中国协商,签订了一个《Φ苏加盟条约》这个条约规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内容,原文如图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两条是这样的:苏联同意无条件撤走苏联驻东彡省所有武装力量。同意中国政府恢复原苏殖民地大连主权;苏联承认中国对海参崴的主权苏联同意在50内以内撤走苏联驻海参崴所有武裝力量。中国政府将在1995恢复对海参崴的主权并开放海参崴为自由港,对苏联免税

从这两条就能看出,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将在1995年收回海参崴。

但是可惜的是最终这件事还是黄了。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条约是和国民政府签订的后来1949年他们就被打到了台湾,然后和苏联从噺建交的是新中国对于之前签订的条约,即使是斯大林亲笔签署了这份《中苏加盟条约》斯大林自己也不和新中国承认这件事的合法性了。再加上后来苏联意识到海参威对他们的重要性结果这件事就成了历史问题,一直在讨论

再到后来,也就是中国1991年割让海参崴蘇联解体了,接管人是俄罗斯俄罗斯根本不承认苏联那一套,所以风云几次变幻当年的文件早就没了法律效益,两家都换了人最后倳情就黄了,真是遗憾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1991年割让海参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