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割据一方,拳头怎么练硬有多大,话就有多硬

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割据一方,各方势力一览表
我的图书馆
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割据一方,各方势力一览表
袁世凯之死,结束了北洋集团的大体统一局面,开始了群雄纷起、兵连祸结的军阀割据年代。北洋内部分裂为直、皖两大系,奉系在东北迅速崛起,各地大小军阀如晋系、滇系、桂系等无不割据一方。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与帝国主义列强分而治之的政策为军阀割据创造了条件。北洋集团内部缺乏坚固凝聚力,本身并非统一的军事团体,袁世凯生前尚能维持,袁死后中心既失,兵为将有,政治权力分散在各路军阀手中,不仅中央不能控制各省,甚至省不能控制下属各县。督军团横行无忌,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大多徒具形式,中央政府只能在对外关系上勉强代表着国家。(图为吴佩孚)一、直系军阀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1917年7月,在粉碎张勋复辟後,直系冯国璋以副总统身份代理大总统职务,接替黎元洪,皖系军阀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兼陆军部长。冯主张南北和谈,反对段祺瑞武力统一,直皖冲突初现端倪。1919年12月冯国璋病逝,直系曹锟、吴佩孚崛起,并于1920年7月联合奉系军阀发动直皖战争,击败皖系势力,与奉系共同控制北京政府。是时直系军阀主力有18个师和18个混成旅。军事势力已完全控制华北、华东及中原地区。势力范围:直隶省(今河北省、北京市等地)(图为张作霖)二、奉系军阀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是奉天人,故称奉系。奉天即现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1907年,没落的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称“东三省”,徐世昌为总督,调北洋新军一部分分驻各省。驻奉天省新军为第二混成协,奉天省原有旧军八路四十营。1909年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张作霖任该师师长。势力范围:东三省(图为段祺瑞)三、皖系军阀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势力范围:皖、鲁、沪、浙、闽、陕(图为白崇禧)四、桂系军阀桂系是指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先后以广西为统治基地,以广西籍军政人物为主要代表的军政集团。按代表人物来分,可以分为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以及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势力范围:两广地区(图为蔡锷)五、滇系军阀滇军的形成与近代中国局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九世纪末,清政府为了应付边疆的危机,在云南建立新军,开办武备学堂培养军事人才。1907年9月创办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规模、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堪称全国一流,对日后云南乃至全国的政治、军事影响甚大。有人认为:“云南讲武堂之声誉昭著,不亚于日本之士官、保定之军官学校。”滇军早期的大部分军官出自讲武堂。势力范围:云南及部分贵州、四川地区这个时代除了中国自身的内部矛盾,日本这个外部矛盾一直贯穿在整个清末民国的历史中,你会发现我们每一次大乱全都和日本有关,每一次革命也都是日本导致的,这两个因素一起造就了军阀混战的乱象。如果你并不讨厌我,就请订阅——“通古今之变”
馆藏&3576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在乱世中如何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悟空问答
悟空问答App全新上线 看热点讨论 问明星专家
在乱世中如何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如果从战略层面考虑,需要什么条件呢?
在乱世中如何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这个问题问的是乱世中如何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所以请允许我先假定如果我们穿越到古代或是民国的某个乱世之中。在这样的乱世中要成就一番伟业在我看来必须具有以下三要素:有兵、有钱、有战略。俗话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手里没有兵马谈何割据一方?乱世之中名义上的官爵没半点用处,唯兵强马壮者能成大事。那么如何才能有兵呢?在古代莫过于释放农奴均分土地,在传统中国的小农社会中只要打出分田分粮的旗号就会有一大票饥寒交迫的人愿意为之卖命。弟兄们起兵割据一方图的是自个和家人的荣华富贵,要是手里没钱安抚部下,用不了多久队伍就会作鸟兽散。那么如何才能有钱呢?那就得看是打算治标,还是打算治本了。治标之策就是放纵部下打土豪吃大户,好处是立竿见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弟兄们的生计问题,坏处是不得人心难以持久;治本之策就是鼓励农商——在自己的地盘上以税收优惠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广泛和其他军阀开展贸易,为自己积累资金,好处是利于长远发展,坏处是见效慢。除此之外每次打了胜仗千万不要急着为自己挑选战利品,先让弟兄们挑选,这样才能安抚军心。有兵有钱之后如果有好的战略基本上大业可成,那么该执行什么样的战略呢?个人以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其实既管理军队,又管理自己地盘上的百姓,同时还要处理和其他军阀的关系问题,所以战略也应该分成军事战略、政治战略和外交战略三部分。在军事战略方面应当做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谓高筑墙、广积粮者是指修筑好自己的城墙、积攒丰富的粮食,说白了就是要进行战略物资储备;所谓缓称王者是指要和弟兄们打成一片,不要急于称王称帝,搞得队伍内部上下尊卑差异巨大。至于和兄弟们打成一片的方式除了封赏官爵财物,还可以亲自为受伤的士兵喂药,时不时搞个阅兵式在提升士气的同时准确叫出士兵们的名字和他们的功绩。同时在起兵之初自身力量不很强大时一定要牢记:自己的主要战略目标应当是敌军的有生力量。如果攻陷了敌军的城池切忌不要分兵抢掠城中的财富,而是始终坚持以打击敌军有生力量为目标,因为只要消灭了敌军,地方的城池以及城池之内的财富都是你的;反之即使占领了敌方城池,如果敌军没被消灭,无疑是给自己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同样当受到敌军攻击时必须把士兵的生命作为第一位,宁可失地不可失人,因为存人失地尚有收复失地的可能,如果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坚守阵地有可能人地皆失。在政治战略方面必须打出一面能争取民心的正义旗帜。乱世之中欲成大事实力和大义名分皆不可少,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面旗帜可以学刘备匡扶皇室平定其他军阀安抚百姓社稷,也可以学宋江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如果军队已度过早期打秋风吃大户的阶段,那么所过之处务必做到不伤人不劫财。如果以上都做到了,基本上就可以走出自己的地盘和其他军阀争雄了。在这一过程中切忌不可树敌过多造成两线乃至多线作战的格局,应当锁定自己的主要目标,采取远交近攻之策,利用其他军阀彼此之间的矛盾合纵连横分化瓦解。如果这些全都做到了,不仅可以割据一方,即使纵横天下甚至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我来提供一个既好用又好记的答案——“三有”:有兵。中国历史上老早就有人公开叫嚣了一句很暴力很真实很残酷的话: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说这话的人是五代时期后晋节度使安重荣。有兵就是草头王,当中央集权失效,当国家控制失力,当社会秩序失控,就是大小军阀们一展身手的好机会。乱世兵为重,有了兵,一切皆有可能。也许不是每个军阀都懂得“枪杆子里出政权”,但他们个个懂得“枪杆子里出地盘”,不求一统天下,只求在一地做个土皇帝。这一切的前提,是“有兵”,有更多的兵,有更强的兵。有钱。不是所有的军阀都有钱(如西北的冯玉祥),但99%的军阀都有钱。没办法,您得养兵不是?没有钱谁跟您混。如果实在缺钱,还有一招,就是对你手下兄弟抢劫民间睁只眼闭只眼,然后无辜地表示:“我不知道啊……”冯玉祥没钱也当了军阀,李宗仁稍微有点钱也当了军阀,但他们都被更有钱的委员长挖了墙角,麾下将领总有因为收了钱得了好处叛变的。吴佩孚深知钱的重要性,为此他甚至不畜私产,钱都用在兄弟们身上。因为他很清楚,有了兵还可以挣到钱以及更重要的东西——天下和名声。有能。军阀不是你相当,相当就能当。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军阀,混得风生水起的,哪个没几把刷子?至少你得有本事把兄弟们镇住,让他们服你,这就需要有真本事和出色的管理能力。然后你还得在军阀林立的丛林时代不被别人吃掉而是吃掉被人,至少能自保,在此基础上扩大地盘,壮大实力,进可一统天下,退可保全山林,再不济摇身一变,换身衣服接受招安,进入体制内也行。
军阀”是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通俗的说,成为军阀的条件是有枪,有权,有地盘。符合这几条的有三类:一、中央政府;二、各地诸侯;三、中央政府的官员。四、造反者 那谁是军阀?答:都可成为军阀。 中央政府成为军阀的例子:北洋军阀控制的民国北京政府。 各路诸侯成为军阀的例子太多,春秋战国的诸侯皆为军阀。 中央政府的官员成为军阀:汉末三国风云人物谁人不食汉禄?可是全都变成军阀。 造反者变成军阀:元末张士诚陈友谅就是例子。其实朱元璋完成灭元之前也就是个军阀。 也就是说,在有枪、有权、有地盘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条有敌人(就是国家四分五裂),大约就是军阀了。 军阀就是军阀,没什么划分方式,年代不同军阀就不同。近代北洋军阀分为三派:直系皖系奉系。这是按照领军人物籍贯的地理位置划分的
谢邀。您得说清楚,到底是玩战略游戏(电脑游戏)还是真正的到乱世当军阀啊。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姑且认为您打算用游戏思维去解决乱世当军阀的课题吧。那么我们也简化模型。首先,在乱世要当一个军阀,必须要有兵有枪,然后用兵和枪去占地盘,占了地盘才有钱,才能维持你的军队,扩充你的武力。当然,也可以通过给人当雇佣兵捞钱,但那种太不稳定了。有枪才有地,有地才有民,有民才有钱,有钱才有枪。这是二十字秘诀。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家财万贯的大少爷,或者高官权贵,那么恭喜您,您的军阀之路门槛比较高。您可以拿出现有的资源,扩充军队,建立第一块基业。不过这个过程中,要么您自己要精通军务,要么您能找到可靠的合伙人。总之,不要让您的资源变成别人的第一桶金。如果您在乱世到来前,是政府任命的实权官员,或者干脆是一个军队的指挥官,且对这些资源和军队控制比较好,那么也恭喜您,可以把这些原本属于国家的资源变成您自己的私有资源(当然,这个过程未必一蹴而就),实现军阀化。如果您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家甚至穷人,那么要当军阀难度就很大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投靠一个上述两类人。如果您有一技之长,比如枪法准,或者武艺高强,或者床上功夫了得,可能作为加成,方便您取得较高的起点。但即使如此,伴君如伴虎别忘记。至于您在军事方面的天资才能,能否得到发挥完全看运气。如果您没有这些增高垫,可能只能从普通的士兵或员工干起,那么,就得忍受成为炮灰的风险了。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中下级军官、高级将领,然后选取机会,成长为军阀。说了这么多,其实您也看出来了,在乱世,要成为一个军阀,难度丝毫不比在当今成为一个大老板容易。所以,有这份熊心,努力去挣钱,争取当一个大老板吧,比当军阀要快活得多。
首先感谢邀请!1、一个可以长期发展且地势险要的地盘,并巩固自己的根据。2、扩充自己的人脉、举贤纳才,并建立财政民生的制度,以便确立自己的割据根本。3、施展远交近攻的策略,将敌人变为朋友同时也将朋友可以变为敌人,并活学活用!4、提高自己军队的作战能力,要求兵贵精不贵多,这是根本。也是节省成本的关键。5、制造适合自己的局势,从中影响势力大的军阀,让他们为你营造良好的发展区域,并不时的装老好人,其实是位自己牟利!6、就是自己地盘的百姓民心要聚拢,才能谈更进一步发展!总结:综上所述,基本上就是战略上要考虑到的了!这也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同见解、看法,欢迎交流、点评或讨论!
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顾名思义,只要有军权,你就是老大,在乱世中,如果您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军队,那么你就有了和别人叫板的底气。但前提是,还需要一个稳固的根据地,这是根本。乱世中如果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那么差不多算得上是一个独立政权了,但距离所谓的割据一方还是有距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独立政权可以很多,但割据一方只能一个。如何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首先,你要治理好自己的领地,得民心者得天下,亘古不变的道理,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只有钱,很多事情都好办了。其次,你要重视教育,吸引人才为你效力,乱世之中,人才的辅佐至关重要。有了人才,你的政权才会变得更加巩固,有人辅佐,才能事半功倍。最后,你要根据当时的势力分布情况,进行一个比对,要清楚知道,哪些军事要地必须把控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只有抢占先机,两方交战才不会吃亏。然后以自己的根据地为出发点,向周边扩张,每占领一个领地,都要进行安抚,这样做才能顺应民心,巩固自己的政权。
纵观民国历史,没有一个混的好的军阀背后没有外国人的爪子指手画脚。以史为鉴你真要当个混的好的军阀?那我只有提前说一声,不要忘记我们是啥啥接班人。
提到“割据”一词,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必然会想到一个名字——毛泽东!毛主席曾对割据做过深刻的思考,并成功依靠得出的理论实现了第一个苏维埃割据政权。所以对于“割据”,毛主席的理论必然是最权威的代表。首先,”割据“要有适合的时代背景,这是前提。自古治世、盛世都不存在割据,只有昏世乱世才会出现割据。往往中央集权强大的时候,不仅不会形成割据,而且会高度统一并且不断向外扩张。同时,“宁为治世狗,不为乱世人”一直是人民心底最根本的需求,不到不得已,没人会支持叛乱支持割据。所以,时局是个相当重要的条件,是割据存在的最根本前提。单纯军事力量强大、地形封闭、经济富庶都不能形成割据,只会是叛乱而已。中国大割据都有这个时代背景,包括秦后的楚汉割据、汉后的魏蜀吴割据、西晋后的五胡十六国、隋唐后的五代十国等等,都是王朝衰落的后遗症。其次,就是军事力量的强大,即枪杆子里出政权。虽然经济、民心、地形等都很重要,但是军队,是最直接的条件。有了军队,你就有了选择割据的权利,有了选择割据地点的资本,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拿上你的本钱,在哪个赌场都有你的一席之地,没有本钱的你只能作壁上观,看着别人的热闹。哪怕学刘备南迁,学东晋、学南明,只要你有军队,哪里没有你的一亩三分地。剩下的就是些软实力了,决定了割据时间的长短,甚至是可能一统天下的条件。其中比较实在的,包括地形、经济,虚一点的就是人才等。这些就是后话了。
其实每个朝代的末期都是军阀辈出的时代,所以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环境要乱,必须有枪有人,然后胆子要大,敢干。有这几点基本上至少是一个割据势力了,要想脱颖而出,就得具备更多的条件了。
乱世之中首先是要活下去,其次是,想办法拉起一支武装力量,最后要能够打出一片属于的地盘。才具备了成为一个军阀的基本条件。剩下的就是依靠自身的条件进行发展了,这个,很难!有时也很简单,关键是机会,还有就是要有自己绝对的班底,作为掌握军队的手臂。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要有人绝对的忠诚于你。这样你的队伍才会发展壮大。到后来成为一方诸侯才算是个军阀。
16个回答被折叠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在乱世中如何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辉说BOOK的回答-悟空问答
悟空问答App全新上线 看热点讨论 问明星专家
如果从战略层面考虑,需要什么条件呢?
在乱世中如何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提到“割据”一词,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必然会想到一个名字——毛泽东!毛主席曾对割据做过深刻的思考,并成功依靠得出的理论实现了第一个苏维埃割据政权。所以对于“割据”,毛主席的理论必然是最权威的代表。首先,”割据“要有适合的时代背景,这是前提。自古治世、盛世都不存在割据,只有昏世乱世才会出现割据。往往中央集权强大的时候,不仅不会形成割据,而且会高度统一并且不断向外扩张。同时,“宁为治世狗,不为乱世人”一直是人民心底最根本的需求,不到不得已,没人会支持叛乱支持割据。所以,时局是个相当重要的条件,是割据存在的最根本前提。单纯军事力量强大、地形封闭、经济富庶都不能形成割据,只会是叛乱而已。中国大割据都有这个时代背景,包括秦后的楚汉割据、汉后的魏蜀吴割据、西晋后的五胡十六国、隋唐后的五代十国等等,都是王朝衰落的后遗症。其次,就是军事力量的强大,即枪杆子里出政权。虽然经济、民心、地形等都很重要,但是军队,是最直接的条件。有了军队,你就有了选择割据的权利,有了选择割据地点的资本,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拿上你的本钱,在哪个赌场都有你的一席之地,没有本钱的你只能作壁上观,看着别人的热闹。哪怕学刘备南迁,学东晋、学南明,只要你有军队,哪里没有你的一亩三分地。剩下的就是些软实力了,决定了割据时间的长短,甚至是可能一统天下的条件。其中比较实在的,包括地形、经济,虚一点的就是人才等。这些就是后话了。
这个问题问的是乱世中如何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所以请允许我先假定如果我们穿越到古代或是民国的某个乱世之中。在这样的乱世中要成就一番伟业在我看来必须具有以下三要素:有兵、有钱、有战略。俗话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手里没有兵马谈何割据一方?乱世之中名义上的官爵没半点用处,唯兵强马壮者能成大事。那么如何才能有兵呢?在古代莫过于释放农奴均分土地,在传统中国的小农社会中只要打出分田分粮的旗号就会有一大票饥寒交迫的人愿意为之卖命。弟兄们起兵割据一方图的是自个和家人的荣华富贵,要是手里没钱安抚部下,用不了多久队伍就会作鸟兽散。那么如何才能有钱呢?那就得看是打算治标,还是打算治本了。治标之策就是放纵部下打土豪吃大户,好处是立竿见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弟兄们的生计问题,坏处是不得人心难以持久;治本之策就是鼓励农商——在自己的地盘上以税收优惠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广泛和其他军阀开展贸易,为自己积累资金,好处是利于长远发展,坏处是见效慢。除此之外每次打了胜仗千万不要急着为自己挑选战利品,先让弟兄们挑选,这样才能安抚军心。有兵有钱之后如果有好的战略基本上大业可成,那么该执行什么样的战略呢?个人以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其实既管理军队,又管理自己地盘上的百姓,同时还要处理和其他军阀的关系问题,所以战略也应该分成军事战略、政治战略和外交战略三部分。在军事战略方面应当做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谓高筑墙、广积粮者是指修筑好自己的城墙、积攒丰富的粮食,说白了就是要进行战略物资储备;所谓缓称王者是指要和弟兄们打成一片,不要急于称王称帝,搞得队伍内部上下尊卑差异巨大。至于和兄弟们打成一片的方式除了封赏官爵财物,还可以亲自为受伤的士兵喂药,时不时搞个阅兵式在提升士气的同时准确叫出士兵们的名字和他们的功绩。同时在起兵之初自身力量不很强大时一定要牢记:自己的主要战略目标应当是敌军的有生力量。如果攻陷了敌军的城池切忌不要分兵抢掠城中的财富,而是始终坚持以打击敌军有生力量为目标,因为只要消灭了敌军,地方的城池以及城池之内的财富都是你的;反之即使占领了敌方城池,如果敌军没被消灭,无疑是给自己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同样当受到敌军攻击时必须把士兵的生命作为第一位,宁可失地不可失人,因为存人失地尚有收复失地的可能,如果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坚守阵地有可能人地皆失。在政治战略方面必须打出一面能争取民心的正义旗帜。乱世之中欲成大事实力和大义名分皆不可少,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面旗帜可以学刘备匡扶皇室平定其他军阀安抚百姓社稷,也可以学宋江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如果军队已度过早期打秋风吃大户的阶段,那么所过之处务必做到不伤人不劫财。如果以上都做到了,基本上就可以走出自己的地盘和其他军阀争雄了。在这一过程中切忌不可树敌过多造成两线乃至多线作战的格局,应当锁定自己的主要目标,采取远交近攻之策,利用其他军阀彼此之间的矛盾合纵连横分化瓦解。如果这些全都做到了,不仅可以割据一方,即使纵横天下甚至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我来提供一个既好用又好记的答案——“三有”:有兵。中国历史上老早就有人公开叫嚣了一句很暴力很真实很残酷的话: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说这话的人是五代时期后晋节度使安重荣。有兵就是草头王,当中央集权失效,当国家控制失力,当社会秩序失控,就是大小军阀们一展身手的好机会。乱世兵为重,有了兵,一切皆有可能。也许不是每个军阀都懂得“枪杆子里出政权”,但他们个个懂得“枪杆子里出地盘”,不求一统天下,只求在一地做个土皇帝。这一切的前提,是“有兵”,有更多的兵,有更强的兵。有钱。不是所有的军阀都有钱(如西北的冯玉祥),但99%的军阀都有钱。没办法,您得养兵不是?没有钱谁跟您混。如果实在缺钱,还有一招,就是对你手下兄弟抢劫民间睁只眼闭只眼,然后无辜地表示:“我不知道啊……”冯玉祥没钱也当了军阀,李宗仁稍微有点钱也当了军阀,但他们都被更有钱的委员长挖了墙角,麾下将领总有因为收了钱得了好处叛变的。吴佩孚深知钱的重要性,为此他甚至不畜私产,钱都用在兄弟们身上。因为他很清楚,有了兵还可以挣到钱以及更重要的东西——天下和名声。有能。军阀不是你相当,相当就能当。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军阀,混得风生水起的,哪个没几把刷子?至少你得有本事把兄弟们镇住,让他们服你,这就需要有真本事和出色的管理能力。然后你还得在军阀林立的丛林时代不被别人吃掉而是吃掉被人,至少能自保,在此基础上扩大地盘,壮大实力,进可一统天下,退可保全山林,再不济摇身一变,换身衣服接受招安,进入体制内也行。
16个回答被折叠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割据一方,各方势力一览表
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割据一方,各方势力一览表
袁世凯之死,结束了北洋集团的大体统一局面,开始了群雄纷起、兵连祸结的军阀割据年代。北洋内部分裂为直、皖两大系,奉系在东北迅速崛起,各地大小军阀如晋系、滇系、桂系等无不割据一方。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与帝国主义列强分而治之的政策为军阀割据创造了条件。北洋集团内部缺乏坚固凝聚力,本身并非统一的军事团体,袁世凯生前尚能维持,袁死后中心既失,兵为将有,政治权力分散在各路军阀手中,不仅中央不能控制各省,甚至省不能控制下属各县。督军团横行无忌,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大多徒具形式,中央政府只能在对外关系上勉强代表着国家。
(图为吴佩孚)
一、直系军阀
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
1917年7月,在粉碎张勋复辟後,直系冯国璋以副总统身份代理大总统职务,接替黎元洪,皖系军阀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兼陆军部长。冯主张南北和谈,反对段祺瑞武力统一,直皖冲突初现端倪。
1919年12月冯国璋病逝,直系曹锟、吴佩孚崛起,并于1920年7月联合奉系军阀发动直皖战争,击败皖系势力,与奉系共同控制北京政府。是时直系军阀主力有18个师和18个混成旅。军事势力已完全控制华北、华东及中原地区。
势力范围:直隶省(今河北省、北京市等地)
(图为张作霖)
二、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是奉天人,故称奉系。奉天即现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
1907年,没落的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称“东三省”,徐世昌为总督,调北洋新军一部分分驻各省。驻奉天省新军为第二混成协,奉天省原有旧军八路四十营。
1909年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张作霖任该师师长。
势力范围:东三省
(图为段祺瑞)
三、皖系军阀
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
势力范围:皖、鲁、沪、浙、闽、陕
(图为白崇禧)
四、桂系军阀
桂系是指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先后以广西为统治基地,以广西籍军政人物为主要代表的军政集团。按代表人物来分,可以分为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以及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
势力范围:两广地区
(图为蔡锷)
五、滇系军阀
滇军的形成与近代中国局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九世纪末,清政府为了应付边疆的危机,在云南建立新军,开办武备学堂培养军事人才。1907年9月创办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规模、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堪称全国一流,对日后云南乃至全国的政治、军事影响甚大。有人认为:“云南讲武堂之声誉昭著,不亚于日本之士官、保定之军官学校。”滇军早期的大部分军官出自讲武堂。
势力范围:云南及部分贵州、四川地区
这个时代除了中国自身的内部矛盾,日本这个外部矛盾一直贯穿在整个清末民国的历史中,你会发现我们每一次大乱全都和日本有关,每一次革命也都是日本导致的,这两个因素一起造就了军阀混战的乱象。
如果你并不讨厌我,就请订阅——“通古今之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让拳头变硬不怕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