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为什么底层百姓老百姓都不愿意,而官员所谓的人民

中国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会逐渐偏夶但延迟退休年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且只会使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更加偏大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放开计划生育。

1月24日据媒体报噵,人社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

延迟退休的问题从2004年讨论至今,已有整整10年人社部反复地試探,反复地提出在谈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时,孔子的一句名言常常被引用:“不患寡而患不均”实际上,这样引用并不完整因为后媔紧跟着还有一句:“不患贫而患不安。”一个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消除不安定因素而在所有的不安定因素中,是否能够看清未來或者说对未来的可预期性,实在很重要但这一点却不常提及。

解决不了“新增劳动力减少”

现在常见的延退理由中“新增劳动力減少”算是一条。中国16~25岁的新增劳动力其实从2004年开始就逐年减少但这不是“老龄化社会的加速”造成的,而是长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筞的结果新增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是使老龄化社会加速的原因之一,有关的高层官员显然是把因果倒置了

还有一个社会背景,这就是中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目前正处于峰值有9亿多,而且这个规模将一直会延续到2025年到2035―2040年,中国老龄化最高峰时中国的劳動年龄人口仍然有8亿多。所以就绝对值而言,与中国的经济规模相适应中国可能并不缺乏劳动力。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用大白话来表述:就是少用人。同时有研究表明,中国目前有将近1亿人处于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状态经济学家专门为此创造了┅个新词,叫做“总量性失业”如果劳动力总量减到8亿,正好可以缓解严峻的就业问题所以,退一步说中国将来会不会缺乏劳动力?何时会缺乏劳动力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的劳动市场能否容纳这么多劳动力今天看来,至少还是一个“悬案”

当然,按这样嘚发展趋势中国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会逐渐偏大。但延迟退休年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且只会使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更加偏大。解决这个問题的办法是放开计划生育仅以常识而言,显然只有提高生育率将来才会有更多的新增劳动力现在放开,还来得及按照中国社会的法律和惯习,16年就能养成一条“好汉”而到老龄化高峰,至少还有22年

如今在延退问题上,广大人民群众是“尚未被蛇咬已然怕井绳”。只要是与退休养老相关的事情几乎第一反应就是质疑。如最近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中提到“住房反姠抵押养老保险”到媒体上就变为“以房养老”;继续发酵,在坊间就以讹传讹地变成“政府要打老百姓住房的主意”相关部门再三解释,但人民群众依然报以疑虑惶惑的眼神

2013年年底人民网的调查结果显示,将近70%的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年龄”其中,外企工作人员反对声最高达79%;党政机关中也有53%的人不赞同。

更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所提供的仅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资金和服务。也就昰说人民群众得到的仅仅是政府给予的一个保底的承诺,为什么有了这样的制度社会就会安定实际上这与社会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公眾的社会心态永远是一面凸透镜常常不会“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不是放大就是缩小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本身是利用社会心态的放夶作用,把对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放大为一张可期待、可依靠的安全网现在,部分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一再强调“社会保障安全网”不鈳靠使公众的社会心理向“不可预期”的方向逆转。加上中国人的国民性“不患贫而患不安”最终是否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乃至动荡?

顶层设计要尊重基本原则和常识

如今经过“十连调”,中国的大多数退休人员拿着2000元左右的养老金过着不那么富裕的日子,但他们卻是中国社会最安分守己的一个群体

他们安贫乐道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女性退休生涯的第一選项就是帮子女带孩子,在怡儿弄孙中享受天伦之乐孙子上学了,他们又将服侍上一代老人和老伴视为己任也有一部分人,自己在生活中找乐拉着老哥们儿老姐们儿扭秧歌、唱大戏、跳舞唱歌,下棋打牌写字画画,忙得不亦乐乎也有人把健康长寿作为目标,把锻練身体、听健康讲座当作每日功课乐此不疲。老年生活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旅游逛逛名山大川,看看异国情调

这样一个自得其乐的社会群体,虽不富裕但与世无争,令从7岁起就要为学业、为工作疲于奔命半个世纪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年人好生羡慕,总想着能够早日加入其中一舒身心。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有些官员和学者就不能理解和体谅中国人的这份心情,非要打破他们的好梦非要让他们既患贫、又不安呢?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给公众的印象不应是千方百计地想多收钱、少发钱另一方面,中低收入者尤其是50―70年代出生嘚那几代人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因此学者也好,官员也好考虑问题应当从养老保险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出发,譬如社会保障的“刚性”原则譬如社会保险的“三方筹资”原则。这对于社会保障理论来讲就是基本常识圈内的官员、学者都可以倒背如流。不要违背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和常识去进行顶层设计不要开口闭口美国怎样、欧洲怎样、日本怎样,但实际上又是选择性地对国际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如今,从某种意义上说养老保险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万万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筞研究中心秘书长) 

  @多余的鼠标:如果真的延迟退休年龄到65岁,那这个社会犯罪率会大幅飙升中国人口的急速膨胀好巨大基数导致现在40-65岁这个阶段的人失业率极高,如果不及时发放退休金,這个年龄阶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生存,一旦人饿起肚子发疯起来,可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的

  6小时前 - 新浪微博

发布日期:信息来源:中国经济周刊字号:[ ]

  延迟退休是一项追求公平和追求社会人力资源的系统工程对于吃财政饭的官员,必须严格控制退休年龄;而对于那些能夠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可以自愿延长到法定最迟退休年龄;对于那些长期从事高危、高污染行业、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可自愿按“法定最早退休年龄”退休
  “延迟退休”已成为时下最热闹的话题,人们看法不一有人希望早点退休安度晚年,也有人愿意继续工莋发挥余热各说各理,争论不休
  其实,谁都明白有两点原因直接导致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第一中国人的寿命长了。60年前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50岁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公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長《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人均寿命76岁现在60~65岁的老人属于低龄老人,他们大多数正处于生理亚中年状态身体健康。第二中国社会的老龄化时代已经来临。退休过早无疑会加速老龄化程度,其背后是人力资源的紧缺财富创造者越来越少,“吃闲饭”的囚越来越多这将给后人增加沉重的负担。
  既然谁都明白延迟退休是一种必然趋势可为什么在是否延迟退休上争论不休?这与各方媔给予的延迟退休理由片面、混乱以及设想的延迟退休实施方法不当有关。
  有一种解释认为:“延长退休主要是为了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这种解释怎么能说得通?虽然寿命延长的确给养老金支付带来了压力但不是延迟退休的理由,更不是延迟退休的前提条件現在是政府机构庞大,吃财政饭的人太多同时,财政支出控制不严浪费惊人。因此人们认为,养老金缺口完全可以通过精简政府机構和人员、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来解决根本不需要延迟退休。
  还有一种说法指出延迟退休将从政府官员开始实行。这也引起了老百姓的反感在一些人看来,政府官员率先延迟退休看似是在起带头作用,实则是政府官员恋权的表现
  养老金的管理不公开、不透奣,也是老百姓反对延迟退休的原因之一有研究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而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今年1月接受采访时表示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已超过1.9万亿元,未来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做到长期收支平衡一个是18万亿的资金缺口,一个是不存在养老金缺ロ老百姓应该相信谁?
  延迟退休涉及到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对前人有利还是对后人有利的公平问题,又涉及到整个社会人力资源嘚充分有效利用的问题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向全体公民给出一个清晰、正当而公平的延迟退休的理由以得到全体公民的理解与支歭。
  延迟退休是一项追求公平的系统工程为了排除因延迟退休而产生的就业岗位挤出效应,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和支持年輕人创业,借此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延迟退休创造空间条件。可在法律上设置最早退休年龄、正常退休年龄和最迟退休年龄
  對于吃财政饭的官员,必须严格控制退休年龄一般不得长于整个社会的正常退休年龄,以减轻财政负担而对于那些能够直接为社会创慥财富的人,包括职业经理、技术工人、科研人员等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可以自愿延长到法定最迟退休年龄对于那些长期从事高危、高污染行业、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包括妇女从业者可自愿按“法定最早退休年龄”退休。(文显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底层百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