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的附庸国”,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

& 中古欧洲社会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中古欧洲有...”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2分)(2)材料一中,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4分)(3)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4分)(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4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浙江嘉兴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本小题考查的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城堡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核心,但在最高王权与最底层的农奴之间,不止是有一层领主,而是有好几个层次,每个领主都可将自己的领地划成数块封给自己的属下,从而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的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一个大领主相对于国王或皇帝来说是附庸,国王和皇帝是他的领主,但相对于这个大领主自己分封的中小贵族来说他就是领主,由他分封的人则是他的附庸;依次类推,直至最低一等的普通骑士。各级领主与附庸相互按契约承担责任和义务。在欧洲大陆,通常情况下附庸只对他的直接领主负责,形成了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2)本小题考查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如封建主甲可以是乙的封主,而乙的封臣又可以是甲的封君,往往一个封建主有多个封臣,从而加剧了封建主之间的争夺和冲突,出现割据混战局面。处于这个等级制度的底层的是农民或者农奴。9世纪起,一种封建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农奴劳役制庄园开始在西欧流行。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这就决定了庄园的土地被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依附农民耕种,这些农民中有不少是农奴。封建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种,并在庄园上修建仓库、马厩等,备有耕畜和一些农具。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持生活。农奴份地的所有权也归封建主,农奴的子弟在继承份地时要向封建主交纳继承金。在经济上,农奴和其他封建农民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小生产者。他领有份地,使用自己的生产工具耕作,他有独立的经济,有财产,有家庭。农奴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必须在庄园上为领主耕种自营地,而领主自营地的经营不仅以拥有独立经营的农奴作为劳动力,而且完全以封建主的需求来安排生产,农奴没有什么自主权。在封建庄园盛行的地区,劳役是农奴的主要负担。(3)本小题考查的是教皇国的形成。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西欧长期动乱的过程中,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法兰克等国君主接受了基督教,并向教会大量赐赠地产。如公元751年,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当上了国王,为答谢教皇,他把罗马在内的意大利中部的拉凡那地区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由此奠定了罗马教皇国的基础,教皇国由此形成。教会本身也巧取豪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了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4)本小题考查的是基督教会与封建君主的关系。由“丕平献土”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国王通过教会的加冕获得了合法的权利和地位,而教会则握有授冕的权利,二者王相互勾结,是一种合作关系,结果使共赢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教会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基督教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主要考察你对“中古欧洲社会”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古欧洲社会
与“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相似的题目:
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开始,席卷许多西欧国家举起宗教改革大旗的是伏尔泰宗教改革家认为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资产阶级市民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下列最能反映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语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中古欧洲有...”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2分)(2)材料一中,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4分)(3)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4分)(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2分)(2)材料一中,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4分)(3)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4分)(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4分)”相似的习题。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212所
24小时更新:3825
总量:6674245
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时间: 16:44:12
下载量:46次
大小:72KB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1/92/93/94/95/96/9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现状A.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B.残酷的奴隶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现状A.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B.残酷的奴隶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A试题分析:材料中的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在查理·马特改革后形成的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仪陇县新政片区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现状(&&&& )A、残酷的奴隶制&&&&&&&&&&&&&&&&&&&&&&&&&&B、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安徽省三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下图)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条条大路通罗马”C.“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2届安徽省皖东南初中三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下图)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条条大路通罗马”C.“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安徽宣城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现状(  )A. 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B.残酷的奴隶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科目:初中历史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现状 A 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B残酷的奴隶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陆风云4附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