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身大众成就的最高境界会有什么境界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x心经浅释x心经浅释,心经浅释,浅释心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圆觉说金刚经&&---原译文及释义节选(转载)
言??如何译解《金刚经》,怎样学习《金刚经》??首先我们一定要清楚,《金刚经》是超越了哲学和宗教范畴的智慧经典。它的智慧性内涵,遍透于我们每个人平常生活过程的点滴细行之中。它是指导我们通过自我意识的净化来和谐人自身生命活动、和谐人与自然及社会各种关系的智慧教育文化,也是古智慧教育文化中非常根本的经典内容。智慧教育文化是无古今、无国界的。?所以我们在学习《金刚经》时,必须从智慧整体观、智慧辩证法的高度来呈现其中所蕴含的智慧真实义,从而达到明透其本质内涵的目的。?因此,在翻译和解读这部经典时,不能将其局限于宗教教义这个范畴中,不能将其置于神学或玄学的迷信中,并且还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内容结合起来,在行住坐卧中将智慧的和谐整体性展现出来;不能将其作为脱离现实生活而追求虚无缥缈的神佛的精神寄托,也不能将其看做消极厌世的思想枷锁。只有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学习《金刚经》等古智慧经典,来应对社会生活中不同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思想言行的展现才能符合“直指根本”——实相智慧的基本要求。?善悟弦外音、言外义?参观过寺庙的人都知道,在大雄宝殿的正中有一尊佛像——释迦牟尼佛,在这尊佛像的背后是观自在菩萨,也叫观世音。为什么把观音菩萨像放在如来身像的背后来表法,而不是其他菩萨,比如文殊或普贤菩萨?这就是在告诫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不能执著于任何事物的具体特征或表象上的东西,而是要学习蕴含其中的本质内涵。这就要求我们自觉遵循智者大德们常说的一个字——悟!怎样悟?简单地说,就是不要执著于与自己所发生关系的一切具体内容,而是任其自然而然地呈现。?比如,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对于所学的知识、文字方面的内容不要执著,而是要领悟该内容中所表达的本质内涵,要从人、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整体性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那么,在认知任何事物的时候,如何把握人、事、物间的和谐整体性?人、事、物间的和谐整体性,是指人认知事物的存在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过程与结果之间整体运化的相应关系,并依此关系来见证“形式就是内容,现象即是本质,过程即是结果”。这才是中外古智慧经典中藏涵着的“弦外之音”。?不是说“听话不要听声,而要听弦外之音”吗?在听别人表达不同的人、事、物时,应该注意是否能够使自己与他人的心达成和谐性——以心印心,是否能够把握不同事物的属性特征——“以天下观天下”(《道德经》①【①本书所引《道德经》原文,依唐代易州龙兴观碑本。】),这才是“弦外之音”的本质。学习任何一种文化的时候都是一样,需要学会解读出言外之义(意)——符合所表达的不同人、事、物的属性特征的内涵与要义。?在我们学习《金刚经》的时候,如果还是用平时已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就很容易出现执著于文字、执著于文字内容的现象。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总是用多少年来形成的学习知识的思维参照模式来看待周围的人、事、物,而且都是从知识上、从文字上去找符合自己思想观念、观点的内容。?但是在智慧教育文化中,所谓的文化文字内容,是不可能表达出符合人、事、物之间动态平衡关系的本质内涵的。从践证佛法的智慧性内涵来看,佛学教义中的所有文字与理法,都只是启智开慧的“工具”而已,不是智慧。如果修佛者仅停留在佛学教义的文化文字层面来学习,不想通过实践活动来见证佛法真义,那是不可能呈现出清净无为的智慧境界与自然无为的智慧能力的。?现在的人在学习古智慧经典时,仅从文字上来猜解其义;那些讲经说法者,也只能按照自己理解的含义来解读经文,甚至只能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来猜解经文。像这样以识为智,以猜解字意的方式来解读古智慧经典,肯定会偏离古经典的智慧性原义。?我们现在开始学习《金刚经》,与学习其他的古智慧经典一样,它们都是帮助人建立起具有智慧整体性的世界观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体系的经典。如果仅从其文字上看,是丝毫也发现不了藏涵其中的智慧性内涵的;只有把字句里蕴含的智慧性内涵之“弦外音”与“言外义”都译解且释讲出来,把整部经典里的本质要义都揭示出来,这样才能帮助大家理解佛祖讲述《金刚经》的真实目的与重要意义。?实质上只要是智慧教育文化的内容,任何一篇文章,它都不是要表述文字以及文字表面的含义,而是要通过文字表达的内容来了解其中蕴含的本质内涵,也就是揭示出事物存在的属性特征及其运化发展规律。当然,在描述任何事物的存在或运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须要借助语言、文字等来表达,这样才能帮助他人领悟到其本质内涵,领悟到人、事、物之间,或说人的身心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社会关系之间的整体运化状态和相互关系。?人表达的任何思想言行的具体内容,都不足以描绘或阐释出符合人、事、物之整体运化过程中的属性特征,都无法描述和说明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同一性与统一体关系的本质内涵。因此佛祖才会说“不可思议”、“不可说”。?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或人的表述可以涵盖践行见证般若智慧的方式方法等全部内容。语言、文字只能表达出践行见证般若智慧的途径及基本条件和根本要求。而且这些涵义的要点,都藏在“弦外音”与“言外义”之中。?这里说的“音”与“义”不在语言文字的内容里,但是又蕴涵于语言文字的内容之中。如果能够将其“弦外音”与“言外义”都解读出来,那就是“悟”。像这样见证和解读古智慧经典的智慧性内涵,才能符合所谓“观音”的要求,从“了义经”①【①了义经,即证得觉悟智慧以后的人阐释智慧真理的智慧经典。】里观其音,即观自本性。?三身成就与性命同修?在很多庙宇里,如来佛坐中央,十八罗汉列两旁。佛与罗汉摆放方式的“表法”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获得法身成就,就必须证得明心见性,即见证如来的境界;要见证报身成就,就必须通过修身养性的方式来促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与整体性的质变;要获得应化身成就,就必须践证到神行合一的境界来达成圆满的觉行智慧才行。?以上所谓的“三身”成就,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就“三身一体”的圆满觉行的智慧。所以在有三身佛像的大雄宝殿里,东边的那个佛是琉璃光药师佛,也可以说是报身佛,指的是人的生命获得了报身成就的智慧境界;中间位置坐的是如来佛,即是指法身成就的实相智慧境界;西边位置上坐的是阿弥陀佛,实质上是指应化身成就的智慧境界。?从本质上来说,这所谓的三身成就,是指圣人生命活动的三种状态——健康的身心活动呈现的分别智、实相智慧与应化智能力,因此是同出而异名的。无论什么佛,都是指证得了圆满觉悟智慧的人,而不是神!?现在听某些僧人和学佛的人讲: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原因是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这样去认识佛法教义就已经与佛祖教授的智慧原义相背离了。阿弥陀佛根本不是什么佛中之王,而是应化身成就之后应化智呈现的方便,是应化身呈现妙用的一种智慧能力;还可以这样说,是法身成就和报身成就获得以后所展现出的无为无不为之妙用的智慧境界。?因为法身成就、报身成就完成以后,人的身心活动就会呈现自然质朴之性,生命活动也同样会呈现整体和谐的运化状态。真我之实相智慧的整体性,不仅能够涵盖生命活动的全息性,而且在展现身心行为活动时,真我还具有独立性。对于这里所说的自然质朴之性、真我,也可称为佛性。?当人真正地见证到了这种佛性时,也就具有了“没身不殆”(《道德经》)的恒存特性。所以作为应化身成就者,涅槃境界中所呈现出来的自然是无量光、无量智、无量寿。?因此,三身成就——法、报、化之智慧境界,在展现“有之以为利”与“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的时候,其“利”与“用”的价值自然具有了无始无终、无内无外、不断不常、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等属性特征。?这个内容就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当人成就了根本实相这种智慧境界时,才有可能见证到大彻大悟的智慧境界,然后再进一步践证到觉行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境界。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是不断精进的结果。不是说只要明心就可以达到的,而是明心见性以后,还要通过修炼精进再去成就圆满觉行的智慧能力;之后,还得继续做功夫,即在应对平常生活的各种事物的关系中去经历磨砺,然后才能在渐修渐证的基础上成就合道顺德之智慧境界。只有实证出这样的见地,成就这样的智慧境界,才是真正的金刚般若。?所以就像禅宗的发展一样,在宋代以前,不管是祖师禅还是中国禅,都有做功夫的内容在里边,如做罗汉功夫,行罗汉道。而在宋代以后的千百年里,真正能行苦行、把罗汉这个层面的本事修出来并因此而走向觉悟、见证圆满智慧的修行人,应该是极少的。所以后世的修行人自然对这些内容不得其义,不得真谛!?参禅打坐,在汉唐之间是比较盛行的,但是出现的问题是执著于参禅打坐——行枯禅。到了唐代,禅宗五祖开创了以《金刚经》印证的中国禅,六祖以后逐渐兴起带有中国智慧教育文化特色的参禅方式,出现了如直指人心、当下顿悟、现性成佛的修行观,开始倡导“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样,从六祖至临济禅师以后,后世不明真义的禅师们大多舍本逐末,只于生活的点滴中去行去参,而忽略了参禅打坐是基础的内涵。个中缺少了基础功夫的内容,只注重理而忽略了行,理入的认识不深、不透,行入的功夫无根、见地不够,这就是禅宗不能继续延续下来、发扬光大的根本原因之所在。?禅宗如要重新得到发展,就须要把参禅打坐与日常生活的内容——所有的点滴小事贯串起来、联系起来;在平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身心行为活动,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洒扫应对,并在行住坐卧之间、在柴米油盐之间的每一个洒扫应对的当下,皆于禅定之中。?我们在参禅打坐的时候,每时每刻都不离“那个”,即不离那个需要“参”的东西。参什么?参人生经历过程中所存的疑,参应对具体事物时产生的惑。否则搞参禅打坐只会落入形式、落入顽想,冥顽不化,叫坐枯禅。?在行住坐卧的生活中,要体现出大道无为的那种自然而然的洒脱的自由自在的自觉性,于每时每刻都能够做到“当下放下”。那个参法,似行云流水;那个做法,才能把参禅打坐和行住坐卧结合起来,才符合践证般若智慧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在学习《金刚经》的时候,要注意参禅打坐是基本功!在禅修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这个基本功的修持内容与筑基的修正过程,也就没有禅可参了。?如果只顾着参禅打坐,只以为参禅打坐是根本首要,那就错了;如果否定了这个基础,那也错了。“修命不修性”和“修性不修命”,偏执于任何一端,都不可能成就觉悟智慧。所以说,如何把握好参禅打坐的要领,这是至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在行住坐卧之间,生活要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于每一个当下去参透。透什么?透现出心之实相智慧这个本体——虚寂实相的无始无终之性,要去透这个。怎么透?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能行当下放下之功,就这么简单。?实质上参禅是至简至易的,不管是打坐,还是在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可以在禅定之中。如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呈现这样自然质朴的身心活动状态,那么其思想言行的展现也就必然会符合《金刚经》的本质要义,就能在行住坐卧中和谐地应对各具不同属性特征的具体事物,并于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呈现金刚般若的智慧境界与能力。?总之,只有通过自己的亲修实证,才有可能见证到“见(现)诸相非相”的智慧境界与智慧能力。学习《金刚经》,就应该着重强调这方面的内容。?如何修习智慧经典?《金刚经》作为佛学文化中的大乘经典,千年以来广泛地流行于海内外,但是对其译释能够深及金刚般若本质内涵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的。如果不能对千年以来禅宗的发展过程进行深刻的、根本的透视,就不能抓住其中之精要。?所以很多人认为,关于践行见证般若智慧的佛经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对此观点,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能够符合《金刚经》的般若智慧这个本质内涵的根本要求,那么它一定是好的,也一定能符合智慧整体观与智慧辩证法之如来真实义;如果这些所谓的“仁者”、“智者”自己没有觉悟,没有达到明心见性的智慧功夫层面,还执著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那么势必在不自觉间对《金刚经》这部经典以及佛祖世尊所开示的智慧性内涵随意曲解与误导。?所以在学习《金刚经》经文时,对其践行见证般若智慧最根本的内容如何去学好?从哪几个方面去进入??其一,要注意这个“弦外音”和“言外义”。?其二,在参禅打坐和行住坐卧、洒扫应对中,一定要注意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相结合,于每一个当下起觉。如果只顾打坐,不顾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就不是智慧教育文化的内容。如果只在生活中去参,而不进行练功打坐等完善身心活动整体性的基本功,这就像没有夯实地基又妄想建造起高楼大厦一样,要想这样来获得般若成就,是不可能的;当然,有了基础,但只注重基础,同样也是不可能获得般若智慧的。只有把这些内容结合起来,才是一套完整的见证般若智慧的方法。?其三,在践行见证般若智慧的规律中,还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在学习和讲授《金刚经》这部经典时,当以什么样的态度进入。其标准就是讲经说法的老师一定要具足智慧德能,而不能仅凭自己的理解和主观愿望去讲般若部的经典。如若不然,就把这个见证觉悟智慧的教育文化引入了歧途,不可能揭示出见证般若智慧的本质内涵。无疑,那不是在帮助大家,而是在愚弄大家,就相当于在造恶业。?所以在学习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把这三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方便我们成就般若智慧。?如果还有第四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用“当头棒喝”来完成最后的“定音”。注意,不是定声,是定音!无音之音!虚寂之音!我们已经掌握了棒喝开智的规律,但是大家必须得打好理入与行入的基础才行,做好“二入四行”的基础功夫,这是要点,也是关键点,还是根本点。所以大家必须把基础夯实,有机缘的情况下,就可以借助“棒喝”来呈现如来之实相智慧。
第一讲? ?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现?当下入善护念其心降服?**********法会因由**********??【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译文】?我是这样见佛所做、听佛所说的。?开示如来真实义时,佛讲授了这部经典,地点是在舍卫国,由学生祗陀①【①祗陀:舍卫国太子名。各抄传版本音译不同、用字不同,也译为“祇陀”。】和给孤独合建的道场——祗树给孤独园。在道场中,居住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出家的修行人,他们都是聆听这部经典的人。吃饭的时间到了,世尊整理好衣服,拿着自己的饭钵,与大家一起走入舍卫大城化缘。在城中依次化缘之后回到居所——讲经说法的道场。吃完饭,收拾好衣服和饭钵,洗完脚,整理好座位,跏趺安坐。?按:本段原文即昭明太子所划分的《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释义】? ?一、金刚般若??在讲解《金刚经》的经文之前,我们先讲了金刚般若就是大智慧,讲了什么是大智慧的境界,什么叫般若智慧,什么叫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和眷属般若。?实质上,从《金刚经》讲般若智慧这个内容来看,五般若也就是一个般若。只要见证了实相般若,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其用的时候,就会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和眷属般若的形式体现出来。?一个见证了实相智慧的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只要应对人、事、物,那么实相智慧这个虚寂本体就会体现出用。任何人与任何事物发生关系,都会因此产生某种应对的境界,但是只有见证了实相智慧的人,才能呈现出般若智慧的境界。而判别人是否呈现了般若智慧的关键条件是什么?就是看在与事物发生关系时,能否做到全然地忘我,或者展现出无我的思想言行。?当人以全然忘我或无我的状态来应对具体事物时,自然会展现出合理合度的思想言行。这样的智慧境界,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记录下来。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记录、描述或描绘,都应该透现出全然忘我或无我的境界。这样的语言、文字,才符合文字般若的要求。?以前没有电视,也没有录音的设备,般若智慧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过程和展现出来的内容,只能靠文字来记录,靠行为语言来表达。而现在表达的方式多了,所以我们把“文字”不应该看成仅仅是书写的文字,而是包含文字在内的行为语言、口头语言、画面语言等等,比如录像、电影、电视等。只要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出那种全然忘我或无我的智慧境界,就都符合文字般若的涵义要求。?那么,什么是“方便”?实相般若体现在平常生活中,只要呈现出应对的境界,那么这种境界就一定会形成方便的作用。这种作用能够给具体的人、事、物带来具有整体和谐性的效益。但是这种方便,又不是常人的聪明才智所能体现出来的。全然忘我或无我的境界,是人呈现方便般若的智慧能力的根本条件。?“眷属”,一切“有情”皆眷属。过去对眷属般若的描述,主要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六度波罗蜜”。六度万行,是人在生活中,在修行过程中,在这六个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思想言行符不符合全然忘我或无我的智慧境界,如果符合这样的智慧境界,也就自然符合眷属般若的涵义要求。?其实,这五般若就是一个金刚般若。金刚般若是对无所在、无所不在的智慧境界和智慧能力的概括及总结。? ?二、法会因由??佛在讲授《金刚经》的时候,开篇是怎么进入的?道的属性特征是什么样的?人的般若智慧呈现出的是什么样的境界?开篇给我们介绍了这样的内容——“法会因由”。?《金刚经》是讲述如何成就圣人智慧的一部智慧性经典,是讲如何践行见证实相智慧之空性特征的一部伟大经典。这部经典,是从古至今所有追求智慧真理的人所愿意了解、研究、探讨、实证的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经典。它在开篇就描述了一个圣人的生活内容,是既简单又朴实的,跟平常人的生活一样平凡。?说一个大智慧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与平常人有区别吗?《金刚经》一开始,首先给我们的感受,一个修行的人、求道的人、追求真理的人,应该怎样去实践?怎样去践行见证金刚般若?践行见证大智慧?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在经典的开始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圣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生活?佛祖的生活方式是通过描述化缘、吃饭、落座、讲经来展开的。这种生活方式所体现的应该是当时最普通、最平常的生活内容,也是每个行者都需要经历的生活过程,跟平常人做饭、吃饭、出门工作的生活过程一样的平凡。但是这个内容真不真实呢?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是我闻”。??
1、如是我闻?怎么理解“如是我闻”?那是一个听众记录下的真实场景和真实内容。这位记录者如实地记录了佛所演讲的具体内容。?那么对这种讲话内容的记录过程,用一句话表达,就是“如是我闻”,意思是:我是见佛这样做、听佛这样说的。我见到一个觉悟者的行为,听到一个觉悟者的声音,是这样在表达着般若智慧的内容,是从平常的生活中这样去展现、去讲述的。?“如是我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是我听到的,我是听一个圣人、一个觉悟者这样讲述的。我是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这不是我自己编的,而是如实地描述、陈述着这样一个如实的生活内容。我没有丝毫地夸张,也没有丝毫地去贬低,而是恰如其分地自然地描述、讲述和复写。?那么这个记录者是谁呢?就是阿难,是佛祖这样一个伟大的觉悟者的兄弟,也是他的十大弟子之一。对于这句话,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文中除了“如是我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非常简洁地表达了这样一个开始。“一时,佛在舍卫国”就开始进入正题了。?“一时”,可以当“这个时候”讲,或者“那个时候”讲,它描述的是时间,但是这个时间又不能确定。为什么不能确定?因为讲述真理——般若智慧,讲述对真理的见证过程和认识,是没有时间限量的。你要说某年某月某时开始讲,可不可以?可以,但在整体上不符合要表达涵义的智慧性。所以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词语“一时”。?这个“一时”,可以是古代的那个时候,也可以是过去的那个时候,还可以是现在的这个时候,也可以是未来的某个时候。“一时”,可以是在任何时候,佛祖讲授这部经典的时候,当我们读到这个内容的时候、认识这个内容的时候、见证这部经典的时候,等等,怎样解释和应用都恰如其分。?所以经文在开始时,巧妙地运用“一时”来开头。这个“一时”不仅为践行见证般若智慧的全文定了一个平常中见道的基调,而且还隐含地表达了智慧教育文化无古今的特点。?“一时”怎么着?这就跟我们写作文一样,把时间、地点、人物点出来了。哪个时间?“一时”;人物是一个见证了觉悟智慧的人,一个伟大的尊者——佛祖世尊;有觉悟智慧的佛祖在哪个地方讲的?在舍卫国。?据过去讲解经文的先生们研究,从历史上的地理位置来看,这个舍卫国处在中印度的位置。在佛祖生活的那个年代,印度分为南、北、东、西、中这五个区域,舍卫国在中印度,在当时应该是非常富裕的地方。?从开头的这两句话,我们看到了鸠摩罗什先生译解佛经的精炼:我是听佛讲的;是在哪个时候讲的?是佛在那个时候讲的;在哪个地点讲的?是在舍卫国讲的。人物、时间、地点都表达出来了。?在舍卫国的哪个地方?又进一步讲明了在祗树给孤独园。这是一个道场,现在也可以说是一个传承智慧教育文化的场所、讲智慧真理的地方。实质上这个地方也是践行见证般若智慧的大学,用现在的话来讲,这个讲经说法的道场属于讲科学报告的殿堂。但是在过去,这个道场——科学的殿堂叫什么?在两千五百年前,给它起了这样的名字,叫“祗树给孤独园”。?这个名字表达了什么含义?那就是由谁投资建造的,投资商是谁?是祗陀和给孤独这两个人。祗陀是舍卫国的王子,给孤独是这个国家的富豪,非常富裕的一个大财主。他们为了给一个大觉悟者、具有般若智慧的人建造一个道场,拿出了自己的土地和金钱,投资兴建了这个美丽、庄严、宏伟的学堂——道场。做什么用?讲道,讲如何践行见证智慧真理的学问。?《金刚经》在开始时,只用了三句话来介绍,就简洁而又精辟地把时间、地点、人物表达清晰了。?那么在这个学堂里,有多少人听佛祖讲课?有多少人跟随佛祖一同追求真理、践行见证真理?或者说有多少人参加并聆听这场“报告会”?后面紧接着道出了答案:“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句话直接道出了有一千多“大比丘众”跟随佛祖追求真理。?他们在一起听课学习,并住在那个道场学习如何修道。这句话交代得很清楚,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无论佛祖走到哪里,都会有这么多人跟随他,时常聆听佛祖的教导和全然地“观摩”世尊行住坐卧的觉行境界,这是一个层面的内容。?那就是说,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有很多人追求真理,和我们一样,也是喜欢对自己的身心活动、对践行见证真理、对人的生命运化规律、对维系人类生存的这个大自然,以及对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探寻。那么这个真理是指什么?是指金刚般若这个智慧真理!?2、圣人的平常生活?下面的文字描述了一个人物,描述了他是怎么生活的,这样的生活对我们了解、认识般若智慧有什么帮助?一个对智慧真理有认识、有见证的人,他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什么样的态度来生活的?“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一群人,到了吃饭的时候,佛祖这个伟大的圣人带领着大家做什么?准备吃饭。僧众们把衣服穿好,把饭钵弄好,到哪里去?到城里面去。干什么?乞食——化缘。在古印度的民俗文化中,社会民众都会主动供养僧人。?那么,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也就是说,这样一个见证了智慧真理的圣人,跟一些普通的追求真理的僧众相比,他的生活是否有特殊化的现象?是否有高于周围人、高出平常人的那种要求?没有!佛祖和大家起,把衣服一换,或者说把身上的衣服整理一下,带上自己的饭钵,出去乞食化缘。?在古印度文化中,乞食化缘的生活方式也属于一种布施。在过去,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先整理一下,衣着整洁,然后拿着自己的饭钵去化缘。佛祖表现了这样一个非常平常的、与所有的乞食化缘者——修行的人一样的生活。?“于其城中,次第乞已”,然后佛祖拿着自己的饭钵,和大家一起,很有秩序地到城里去化缘。注意这里不是一哄而上,也不是一哄而去,而是很有秩序、很有规矩、很有风范、很自然地到城里去。“次第”就是顺序、依次的意思。?化到食物以后,“还至本处”。拿着自己化缘得来的食物,回到道场。“饭食讫”,不紧不慢地把化缘得来的食物吃完。“收衣钵”,把饭钵洗好了,放回原处,把衣服整理一下。紧接着,或是讲课,或是打坐,很自觉、很自愿地进入自己的工作状态。没有人吹个口哨,也没有人敲钟来提醒。“洗足已,敷座而坐”,再看看脚,走路沾点泥,打坐的时候不方便,洗一下脚。把脚洗干净,“敷座而坐”,把座位整理好,坐在“法床”上,法相庄严。?在这整个的过程中,讲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平常生活,就像我们写的对子一样——“修行本是平常事,不离柴米油盐;悟道却须大丈夫,全在行住坐卧”,横批“无我便是”。佛祖的这种流畅的身心行为活动不是体现了“悟道”的境界,他这是“得道”定是大丈夫,全在行住坐卧!得道的人符合自然质朴之性,所以定是大丈夫,他的品质德行全在行住坐卧之中、平平常常之中展现出来了。?过去讲“法相庄严”。如果认为法相庄严就是在那儿一坐、眼睛一眯……那不是法相庄严,那是一个木头疙瘩。要是像那种呆头呆脑的样子,连一个正常人维系生活的能力都不具备,哪还能见证般若智慧?见证般若智慧的人,不是木头疙瘩,也不是铁疙瘩、铜疙瘩、镀了金的疙瘩,不是!而是一个活灵活现的、有血有肉的、需要吃饭穿衣的这么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吃完饭做什么?脚洗一下,整理法衣,而后跏趺安坐。跏趺,也就是结跏趺坐,是佛教传统的修行打坐法。?这段话描述了凡圣一如的生活内容,描述了觉悟者与平常人之间没有差别的生活过程,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么凸现眼前的,什么是金刚般若?也就是中国古时候高功大德们说的“平常即是道”。吃饭时就吃饭,上课时就上课,做了一些很平常的事。?不像在座的各位在一起讨论,闭关的人十年以后会不会飞起来?你要是闭关十年,一出来就飞起来,那就是道?大家想象的那个“道”是幻想、妄想!跟现实的生活不一样。可是《金刚经》讲述金刚般若——万有本源之道体时,人家却描述出一个很平实的生活内容。可是大家现在还不知道要追求什么。《金刚经》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世尊,一个伟大的觉悟者,他的生活内容与生活过程,就是这样自然地符合“道行”的。?道行体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状态?就是自然而然地吃饭、穿衣、安坐,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模式。所以有的人一看,这样的人就不像个得道的人。为什么?跟大家想象中的“道”应该表现出的这一条、那一条好像不一样。?如果用我们的平常心来衡量,那么显然佛祖这一伟大的尊者,在那个时候给我们做出了这样的榜样——不是榜样的榜样,是什么?是平实而朴素的生活内容,如行云流水般的生活过程。这才是人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就是很自然的穿衣、吃饭、打坐。这就是第一品的内容。
圆觉说金刚经——第二讲 善现启请【原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译文】世尊安坐后,这时,长老须菩提随即于众人之中站起身来,整理好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恭敬垂首向佛请教:“最伟大稀有的世尊,如来践行见证了圆满觉悟,不仅帮助所有发愿的修行人修正自己的心念,而且还慈悲详细地进行教导。世尊,诚心修行的男人和诚心修行的女人,发了证道、了悟人生、走向圆满觉悟的心愿之后,应如何住?应该怎样来修正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的内容,怎样建立正信、正念和正见的思维参照模式,使其证得圆满觉悟,了悟人生呢?”佛祖世尊说:“好啊!好啊!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那样,如来践行见证了圆满觉悟,不仅帮助所有发愿的修行人自我修正心念,而且还慈悲详细地进行教导。你现在认真仔细地听好,我这就教给你。如果诚心修行的男人和诚心修行的女人,发了证道、了悟人生、走向圆满觉悟的心愿之后,应该像如来这样住——当下进入,这样使自心得以降服。”“是的,我们一定会按照如来所教的去践行。尊贵而稀有的世尊,非常高兴并愿意聆听如来教导。”
按:《金刚经》第二品善现启请【注释】原文中“云何降伏其心”中的“伏”字,现在人们多理解为:因外力的作用而被迫接受,使之服从、屈服。而文中“云何降伏其心”所要表达的涵义是:如何内求诸己,从心念——思想意识活动本身去用功夫。这层意思用我们所认为的“伏”字就不能表达其本质内涵,只能用“服”字表达其涵义。“服”字的含义是诚服、信服,是从“心”之本性中呈现出来的。这与文中所要表达的本质内涵——不能依靠外力的作用或外求来达到,是相一致的。古时候“伏”与“服”通假,“云何降服其心”更符合原义。所以为方便现在的人们理解,而不因此产生对原义的误解,本书原文保留“伏”字,在译文和释义中用表达原义的“服”字。
【释义】一、上讲回顾我们在讲第二品“善现启请”之前,先温习一下第一品的内容。“法会因由”这一品直接点明了佛祖讲经说法的主题思想,在这场“报告会”的内容中,法会因由的主题思想就是围绕着如何见证般若智慧来展开的。从一开始就为后面陈述佛祖的智慧教育观埋下了伏笔,而且也介绍了行住坐卧与般若智慧之间的相互关系。“法会因由”中的“法”,是指理和事形成同一性与统一体关系,理与事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即是“法”。大智慧是什么样的?是非常神奇、玄妙的吗?很多修行人认为大智慧是不可思议的,是高高在上的;可是在《金刚经》第一品中,我们看到了佛祖与一千二百五十人的修行生活,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生活秩序与社会关系,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是这样的“不可思议”。“法会因由”讲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修行,佛祖在那个环境中与大家融为一体。这个平常生活的“因由”,即是般若智慧的体现、道心的体现——平常心即道。
二、善现启请现在开始讲第二品“善现启请”。1、须菩提的致敬之礼在这一段经文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在这个地点和这个时间里,有了新的角色出现。这个新的角色叫什么名字?须菩提。对于“须菩提”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中国有一本古典名著叫《西游记》,在这本书里有一个主角——孙悟空。孙悟空出世以后,找到第一个师父学习修行,这个师父的名字叫什么?须菩提。“须菩提”在梵文中,是说这个人长寿而又有德行。“须菩提”这个名字有这样的含义。须菩提在佛祖的十大弟子中,是证得空性第一的行者。所以佛祖在讲金刚般若时,应该谁来提问?那就是须菩提。他在当时讲“空性”第一,证明“空性”、践证“空性”第一。这个人最具有资格来启请佛祖世尊讲见证般若智慧的微妙圣法——《金刚经》。“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这段话描述了须菩提在一千二百五十人众里站起身来,敬施礼,启请佛祖世尊,为大家讲述什么是般若智慧,也就是我们需要了解、学习、践行、见证的实相般若,即金刚般若。这里就讲述这样一个内容。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东方,不仅是在中国,而且在古印度,那个时候的整个社会,都强调礼仪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人类的整个社会文化具有相似的文化内容,在社会关系与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同样存在某些相似的现象。在学习这段内容的时候,我们要看到,一个尊者,向更了不起的智者圣人——世尊提出问题,请求解答。“合掌恭敬”,就是非常虔诚、非常崇敬地通过行礼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敬意。在那个时期的中国,也出现了智者圣人,比如老子和庄子等。我们知道,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好也涌现出了一批圣贤哲士,他们以自己的学术思想为中心,发表了很多关于修身、治国与发展社会方面的观点和见解,而这些思想正好服务了当时的社会,也对发展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才被后人称为“诸子百家”。那么在古印度也出现了像佛祖这样的圣人,他把自己的观点和学说、把自己生命活动的实践经验向社会呈现了出来,并宣传传播了出去。所以说,文化对人类社会来说具有共通性,文化的内涵又具有统一性和相似性。因此我们学习这样的智慧教育文化的时候,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金刚经》上,放在佛学之中,而是要放在整个东方智慧文化的发展上,甚至于要放在整个人类的智慧文明文化这个大背景中来看。这样我们才有能力把这个古老的智慧教育文化从历史的角度发掘出来。仅仅是在东方吗?在西亚的两河流域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也有几个文明古国。在那个时期,他们也有一些智慧文化,在那些地区的人们也非常注意各种文化、礼仪和法规的建设,如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所以人类的文化,如果从某一个局部去看,觉得非常新颖;如果用历史的、全面的、综合的、整体的观点来看,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应该符合相对性与整体性。佛祖在两千五百年前,能够讲述见证般若智慧这样伟大的经典,从现象上看,只是古印度文明的展示,实质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同时期的中国,也有相类似的智慧教育文化,比如“老庄”阐述的传承自上古的自然道德观的道文化体系。所以,在讲解《金刚经》第二品时,有必要对人类智慧文化发展历程的共性,做一个简单的提示。学习不可以偏执狭隘,不可以用固定的、静止的观点去学,而是要用全面的、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它,要用历史的辩证的整体观来看待它。这样我们在学习《金刚经》时,就能认识到人类智慧文明文化的发展步伐,这其中不仅仅记录了个人探寻和见证智慧文化的脚步痕迹,而且还有群体印证智慧文化的历史记录。所以在当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站起来,开始行礼,“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就是行礼。其实中国在那个时期也是这样的,虽然所行的礼节不一定是一样的形式,但是对于礼仪是非常注重的。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具有相似性的社会现象。“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字不是很多,一共22个字,讲述了一位尊者向一位伟大的圣人来提请问题。那么这个伟大的圣人是什么样的呢?跟我们平常人是一样的,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该洗碗的时候就洗碗,然后整理衣衫,洗洗脚,“敷座而坐”。这么个受人尊敬的、了不起的、比一个尊者更伟大的世尊形象,是什么样的?是平平常常的。而且这个人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所以在第二品中,简单的22个字,就强调了一个尊者请求世尊来解答问题时表现出的恭敬谦卑的诚服心态。
2、须菩提的请教这里有个名词要解释一下。因为在佛教中对佛祖的赞扬和描述有很多的名词,其中有些名词比较通俗,但是这个“世尊”要简单地讲解一下。在古印度文化中,薄伽梵——“世尊”是指比尊者要崇高得多、伟大得多的一个具有无量智慧的圣人。为什么被称为世尊?古印度文化对世间的含义是有界定范围的,比如四世间——器世间、国土世间、圣贤世间和有情世间。而佛祖是这四个世间里最受尊崇的一个圣人,是最稀有尊贵的一个圣人,所以佛祖才被人们称为“世尊”。那么这样一个伟大的圣人,他是怎么样生活的呢?吃饭的时候吃饭,与平常的人一样,展现的也是那样的生活情景。这样的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千多人的群体中,共同修行,探求真理,了悟人生,是这样一个群体。所以才说须菩提“在大众中”。“在大众中”是很简单的四个字,但包含的内容却不少,因为它是承前启后的话。第一品中介绍了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有一千多人在那里修行,所以说“在大众中”是有根据的。在这个地方我们认识到了,圣人的伟大之处正好体现在了平凡之中,因为世尊的行住坐卧与人们都在一起,包括饮食起居。那么我们应该能够想象得到般若智慧与平凡生活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什么样的了。而且对待这样的人,我们的尊者是怎么样表现的呢?“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给他行礼表示尊重,然后开始提问。“而白佛言”,他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希①【①希:表达稀少之意,现作“稀”。】有世尊”,稀有的世尊,为什么说“稀有”?一个人既懂天文,又懂地理,还懂得人生,懂得一切众生之心,那就是非常稀有的了。“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服)其心?”“如来”是对佛祖的一种称号,也是对般若智慧境界的一种描述。在这个地方,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如来”这一个名号,得更深入地理解,对如来境界的讲述从一开篇就开始了。既表达一个智慧者的平常的饮食起居、行住坐卧的生活现象,同时又讲述了这个故事的内涵和开始展现的内容。然后点题的时候又点了般若智慧源于“如来”这种境界。“如来”既是对佛祖世尊的称呼,又是对金刚般若智慧境界的本质内涵的描述。说如来是非常知道“善护念”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里不仅了解了“如来”这样一个称呼,更直接地表达出了实相般若智慧的内容,这段话就开始把第一品所展现出来的现象具体化了。那么,须菩提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希望佛来讲解?须菩提所提的问题,是关于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身心行为活动、如何提高自己驾驭精神活动统帅生命活动的能力——如何于心生念时起觉的那种智慧。按现在的话来说,“善护念”就是如何管理好自身的思想意识活动。如何帮助正在修行的和未来要修行的菩萨们,使他们修正好自己的思想意识活动的内容,了解自己心生念的活动规律。“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菩萨”简单地讲,就是见证了般若智慧且发了自觉自性、自觉觉他的大愿的修行人,是已经见证明心见性层面的智者。一提到菩萨,大家就想起“慈悲”,因为菩萨不是只为自己修行圆满,而是悲心照众生,以度己度他为行愿目标。也就是说,菩萨会以众生得度的觉行圆满为修行目标,自觉自性是自觉觉他的根本和基础。所以须菩提问:对现在的人,以及未来的那些想做好事,行菩萨愿,并把自己的品质德行都展示出来的人,应该如何教他们?他们应该如何去做?您能不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修行般若智慧?文中是怎么问的呢?“世尊,善男子、善女人”,世尊,那些向善的、至善的人们,那些一心向道的男人与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怎么理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的音译,“阿耨多罗”就是“无上”的意思,“三藐三菩提”翻译成中文就是至高无上的“正等正觉”,这种智慧遍透一切存在。能发这样的大愿,能全然按照这样的方向去践行,那一定是有至善之心的人。须菩提问:他们想修行,他们有求道之心,发愿并且行愿,行大愿——成就自己,成就自性,了悟人生,自觉觉他——这样的愿望,他们发了心,我们如何来帮助他们成就这样的觉悟智慧,实现他们的理想和愿望?而且须菩提还进一步提出了“云何应住?云何降伏(服)其心?”在这个地方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了。这就是说,稀有世尊,您是知道的,您是非常懂得的,懂得什么?懂得“善护念”。然而,对未来修行的人们,如何去帮助他们,而且这些人都是发了道心的,如何去帮助他们来熄灭因执我、执法而产生的妄想心与分别心?如何去帮助他们,使他们祛除贪、瞋、痴、慢、疑等见思惑方面的心意,把它们都消损掉?给我们讲讲这些具体的方法,这样对我们,对未来的人们,可以进行具体指导。我们如何去做?
3、佛祖的回答——一说即是“佛言”,佛祖世尊说。“善哉善哉”,好啊,你提的问题很关键,也提得好。怎么好?因为须菩提提了一个既关键又微妙的大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根本问题。“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佛说:好,好,好,你这个问题提得好。你现在注意,关于如何行菩萨愿,如何让未来的人们认识菩萨所行之道;如何让这些发了道心的人,求道的人,求无量智慧的人,在生活中,在修行中,去了悟人生……为了让他们找到方法,实现自己修正心意活动的愿望,我现在就为你回答这个问题。那你注意听好了。“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服)其心。”现在在座的人,包括未来的人,你们在行菩萨愿的时候,要如何进行“善护念”?在行愿的过程中,如何去展示那个自我的心性?你们都听好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服)其心”。佛祖世尊这么说:大家听好了,我现在给你们讲怎样“降伏(服)其心”、应如何“住”。佛祖世尊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安静静地坐好。片刻之后,就这样:“应如是住,如是降伏(服)其心。”大家要注意,此“伏”非彼“服”,要“服”得从“心”服。如果像我们平常所理解的这个“伏”,那就成为外求了。对待所有的妄念,像这样做——安安静静地进入禅定之中,就能解决。怎么解决?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在“降伏(服)其心”的具体方法中,有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一说即是!佛祖在《金刚经》里讲的这个是最直接的方法。稀有世尊坐在上边,和大家一起进入那种状态。一说即是,一看即是,一听即是。怎么样“是”?“应如是住”,眼睛不要看周围的事情了;耳朵不要听周围的事情了;鼻子呢?也不会被周围的各种味道所吸引……只要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为六识、六尘所惑,这时其浮燥驿动的“心”也就自然被降服了。对于这种清虚无著的境界,确实是没有更好的语言来描述此心此境了。佛祖世尊端身正坐,全身放松安静,自然而然地进入合虚归寂的禅定境界中。像这样一心专注于如来的觉行境界,与自己内在生命活动的主体相结合,那么人的心魔、那颗驿动着的心——心神被外界事物所扰的状态就很快消失了。佛祖所讲的意思就在这里。分析这句话的内涵非常简单,做起来也比较容易。因为在这个时候,佛祖正好通过自己的身心活动示范给大家看,并带领大家关注自己的身心活动,使之归于清净无为的“三摩地”定境。这种教学模式属于直接传承的教育法。所以我们也应该像佛祖那样去做——“应如是住”,即安安静静地呈现清虚合寂的境界,也可以结个手印,端身安坐,进入“三摩地”定境,这样就自然地符合“降伏(服)其心”的基本要求了。佛学继承和发展了古印度的古智慧传承教育文化之内涵,所以在佛学进入中国以后,就出现了很多对治分别心、执著心、妄想心等方面的法门。比如有念佛法门,有通过戒律来净化心性的律宗,有直指人心、当下顿悟的禅宗,有通过修气脉的方式来践证佛法的密宗,等等,可以说法门众多。大家应该注意:“当为汝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服)其心”。这就是刚才佛祖如是示寂的内容。在这两句话中间,还有一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暂时把它跳过,直接就说降服其心的内容,这是“当为汝说”所要“说”的具体内容。现在再来看如是“示寂”需要哪些条件。无论是男性修行,还是女性修行,都需要符合“信、愿、行”的要求,而佛祖的这句话正好就告诉了大家,想行菩萨道,就需要有愿力、有悟性。你们这样看着我,我就是这样做的,如此进入虚寂的境界中就解决问题了。如果你看到佛祖安坐于如是的状态中,你也能心行相随,那么你就可能在这种智慧传承教育法的当下进入到三摩地的定境之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是一种降服其心的境界。然后就坐在那里没有声音了。所以须菩提又接着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您说给我们讲,好半天都过去了,您什么也没讲呀,坐在那儿什么言语也没有。世尊您还能不能继续讲下去,多说一点儿呢?您所讲的这一段我们知道了,您接着讲吧,我们非常愿意听,也非常想听。实质上,在这一品里有个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善护念”。什么叫善护念,这个必须作一些解释。善护念,是指人处在察照自己心生意的那种觉行状态,也就是察照、管理自己的思想活动,并使之变得有序化。使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生命运化规律的要求,使思想念头符合生命运化功能的需求,符合生命活动自然本能需求的要求,符合所应对的不同人、事、物的属性特征的要求。当然,人也只有按照这样的要求去觉行,才符合正信、正念、正觉。那么在人的身心活动中,哪些念头是符合生命活动之自然本能需求的呢?对于善护念,最初在《金刚经》的内容里讲述的,就像第一品中所介绍的那样:世尊于食时、著衣、持钵、于城中次第乞食、食讫、收衣钵、洗足和敷座而坐。这些生活内容都属于人呈现生命活动自然本能需求的内容,这样的意识活动也符合生命运化规律的要求。但是除此以外,世人在很多时候都会生出不符合生命活动自然本能需求的意识活动。
三、《西游记》中的象征性寓义比如《西游记》,通过作品中不同的象征性的人物,来寓意我执与六根、六识、六尘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寓意人的见思惑与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之间的整体辩证关系。人要克除我执,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不断自我修正的践行过程,从而消损假我、呈现真我。也就是从世人的迷昧、愚昧的状态,通过践行见证真心自性——般若智慧,最终走向觉悟。这样便有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都修成正果的因由与历程。在《西游记》中非常形象地把人的意识活动进行了拟人化的描述。对于人们生活中呈现出的各种欲望,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形象,起了一个名字,叫什么?“猪八戒”。为什么?唐僧这个人物形象寓义人之整体;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都是唐僧的徒弟,寓义的是“唐僧”这个生命整体中所包含的身心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一切内容。作者把“唐僧”践证智慧真理的过程中,于不知不觉间呈现出贪欲品质的那种思想言行抽象出来,并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的创作手法来作形象化的处理,这样便产生了具有肥头大耳、大眼、大嘴、大肚子的人格特征的猪八戒形象。其实,只要把猪八戒的形象同世人于日常生活中应对具体人、事、物时呈现出的各种贪欲心与占有欲作一下对比,就不难发现,猪八戒的品质在不觉悟的世人身上都有表现。只要人没有见证到般若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通过思想言行表现出各种贪欲心与占有欲。而这些贪欲心与占有欲都是通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来呈现的,所以世人在处事应物的时候,是很难展现出符合诸感官功能之本然需求的思想言行的。只要人的思想言行不符合诸感官功能的本然需求,就会变成过度的欲求。因此,作者把世人的种种过度的贪欲心与占有欲抽象出来,并作形象化地描述,象征性寓意的人格化特征,自然就显得比正常人的五官形状要“大”。所以猪八戒在性格方面也必然会表现出贪吃、好色、懒惰等特点,容易为妖怪所惑,且常因此误事。猪八戒本是天上的神仙,而且还是天蓬元帅,应该是很有本事的。他因色欲迷心,调戏嫦娥,才被贬下界,而且在人界投的是猪胎。猪性也是贪吃、懒惰的。这里可以看出他的下界因缘,就是纵欲。所以,作者把人的诸感官欲望塑造成这样的形象,给其起了一个俗名“八戒”,法号“悟能”。在佛学文化中,“八戒”即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其实质就是戒掉过度的感官欲望。但是,这并不是说眼、耳、鼻、舌、身、意诸感官就不展现本然的功能了,不是不看、不闻、不吃、不睡觉、什么想法都没有。《金刚经》第一品中佛祖世尊也要像平常人一样穿衣、吃饭、洗脚。所以从八戒的“悟能”名号来看,“能”指的是什么?指人的诸感官功能的本然需求,或者说生命活动的自然本能需求。用《道德经》的话说就是“去甚,去奢,去泰”,将那些有如“余食赘形”的过度欲妄和多余的要求都消损掉,从而呈现自然质朴之性。
在《西游记》中,作者把世人平时学习社会文化知识与生活经验方面的内容,归纳和总结起来,塑造成“沙和尚”这样的人物形象,俗名“沙僧”,法号“悟净”。沙和尚其实是象征性地寓意唐僧在西天取经的路上——践证般若智慧的过程中,不断消损各种固有、狭隘、僵化的思想观念、观点和概念及人生经验。因此他才会总挑着一副担子,与唐僧相伴。在沙和尚的担子里,放了些什么?不仅有生活必备的行李,还有经书、书本。总之,沙和尚属于人格化象征后的形象,所喻意的是人们的文化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主观逻辑参照模式。这样在作者的笔下,沙和尚担着经书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以现实生活的原形来看沙和尚与经书的寓意,现在的文化知识、各种科学知识、社会知识与人生经验等内容,都挑在了我们自己的担子里。人不能没有知识和经验,就像唐僧师徒不能没有经书和行李一样。但是世人在处理具体事物时,往往会执著于自己所学的各种文化知识、概念和经历的人生经验,而不能于清净心的状态下合理合度地反映和应对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的各种具体事物,因此这些知识、概念和经验便成了负担、障碍。这在佛学中被称为知见,也可称为所知障。一旦人执著自己的知见,这样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参照模式就会优先映现出自己熟知的各种知见。因此在践行实证智慧真理的过程中,知见、见思惑是很难破的。在《西游记》中,沙和尚原来也是天神——卷帘大将,是玉帝的侍从,因在蟠桃会上打破玻璃盏被贬下界。他的下界因由是没有尽好侍从的责任,反而因他的失误造成了损失。他在下界之后成了流沙河中吃人的妖怪,曾吃掉过无数的渡河之人,其中还有九个取经人。那时沙和尚是颈挂九颗骷髅头的形象。在连鹅毛也浮不起来的流沙河中,仅有这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河面而没有沉入水底。后来沙和尚被观音菩萨点化,成了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徒弟,以这九个骷髅与观音菩萨所赐的葫芦依九宫排布,化为法船,师徒四人渡过了通天河。从这个内容的寓义中也可以看出,流沙河与在流沙河为妖的沙和尚寓意各种文化知识与人生经验等知见,而世人都被知见所惑,很容易执持于旧有的知识和经验,沉迷其中而不自知,就连修行人都很难跨过这道障碍。这里的“九”之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是无数的意思。修行过程中经历无数次磨难,无数次被知见所障而渡不过去。这就像佛学中所讲的,修行要经历无数世、无数劫与无数次当下觉行,因为包括知见在内的旧有的思维参照标准太难破除了,这也是那九个取经人和九个骷髅的寓义。那么,为什么修行人的头骨和观音所赐的葫芦要按九宫排布才能化为法船呢?九宫的排布源于洛书。洛书是中国上古智慧文明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描述阴阳五行规律衍生演化阴阳五行气的功能特性和造化繁衍万有万象之机理的象数模型,通过阴阳五行规律的生生循环之性来统一天、地、人关系。所以,一切知与行皆遵循并符合阴阳五行规律,而不是依假我的旧有的思维参照模式为衡量标准,这就是“法船”。像这样累世修行,经历无数劫之后,经历无数次当下觉行,最终破除了知见——渡过了流沙河。这样沙和尚所象征的各种知识和人生经验,不再成为人处事应物过程中的障碍,而成为了走向觉悟的助力——成为唐僧的徒弟、护法。这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难。所以作者给沙和尚取法号为“悟净”。为什么取“净”字?对于各种文化知识和人生经验,并不是不需要,不是要全部丢掉,而是不执著,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无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涵义,因“无”与“损”的智慧功夫而“涤除玄览”,自现清净。这时不是没有文化知识和人生经验了,而是能够合理利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来应对不同的人、事、物,又不会被它们所桎梏,不被知见所障碍。悟净与悟能,最终呈现的是什么样的境界?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无知与无欲境界。
孙猴子是从一块仙石中化生出来的,无名无姓,初在花果山为猴王,被称为“美猴王”。因他灵根自在,并不贪恋花果山的安闲富足的生活,而去求超脱轮回、不生不灭之法,想要求证道果,因此下山来,缘遇须菩提。须菩提收他为徒,取“孙”为姓,赐法号“悟空”。在须菩提那里学成以后,现空性,或者说元神显,也就是开悟的境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的功夫都是从须菩提那里学来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寓义什么呢?寓义人之真意,或者说心神、神意,按照道家的说法就是体为元神、用为灵意。人时常会闪现出真意的念头,通过人格化寓意以后,就叫行者“孙悟空”。所以孙悟空实际上是象征唐僧于西天取经过程中——人在智慧践证的过程中真意活动的那种状态。真意是元神里闪现出来的内容,也是指人们内心世界闪现灵性的思想意识活动的内容。猪八戒、沙和尚都是天神下凡,天神寓义各种自然运化规律。只有孙悟空是生于灵石,源于混沌,天地为父母。人之真意,是具有先天之灵性的。孙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所炼的丹药,在炼丹炉中炼出火眼金睛,不像世人的肉眼凡胎,总被事物的表象、假象所迷惑。这就相当于形成了辨别真假的思维参照标准体系,人之真意是能够透现事物本象的。但是,人之心神所产生的心意活动很容易执滞于外物而放纵驰骋,很难收摄。所以孙悟空后来大闹天宫。天宫象征宇宙自然的总规律。人的心意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只有谁能将其降服?如来佛祖。这就像《金刚经》中须菩提向佛祖提出的“如何降伏(服)其心”的问题一样,这是个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人之心意怎样降服?这个问题只有如来能够回答,只有呈现如来境界——人人本具的真心自性,或称佛性、灵山、性体,这样才能解决。因为人的各种心意活动,无论如何变化、如何纵驰,都是由性体所生。所以孙猴子始终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而他的法号为“悟空”。心意活动没有任何的执著,呈现人之神意的灵明之性,即是“空”的涵义。如来佛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那么人怎样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给他找个师父——唐僧,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同修成正果。那么白龙马象征什么呢?中国有个成语叫“龙马精神”,白龙马象征性地寓意人的精、气、神,人身体里的气脉就包含在此寓意中。所以在《西游记》中,它的形象是驮着唐僧走的“马”。这匹白龙马,是被驯服了的小白龙所化。小白龙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触犯天条,被他的父亲以忤逆之罪告到天庭。在他马上要被赐死的时候,观音菩萨向玉帝求情,让他给唐僧做个脚力,将功折罪。因此小白龙化身为白龙马,也成为了唐僧的徒弟,驮着唐僧走完取经之路。我们看人身体中的气脉,比如任督二脉与中冲脉等比较主要的气脉,就是像龙一样行走如飞,而且是人之精力、力量的来源。当这条“龙”不能与人自身的生命活动相合时,真气妄行,就像人犯了忤逆之罪一样,这样也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降服它,相当于把气脉修好使人保持中和之气,以符合生命活动的运化规律,到这时就用“马”的形象来表法。所以小白龙退鳞去角,摘了项下珠,化身为白龙马。白龙马驮唐僧,象征着精、气、神充盈旺盛的健康身体。如果没有白龙马驮着,唐僧就没办法行十万八千里路取经。同理,人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践行见证般若智慧的健康基础。
唐僧是西天取经的最主要的人物,象征人生命活动的主体;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是他的徒弟、助手,通过他们来寓义人在解决践行实证智慧真理过程中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唐僧的形象,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那就是唐朝著名的玄奘法师。玄奘法师曾不远万里,历尽千难万险,到印度求取佛经。《西游记》的西天取经的故事背景,就是取材于玄奘法师的真实经历。唐僧是金蝉子(金蝉长老)的转世。金蝉子是如来佛座下二弟子,因不听佛祖讲经,被贬下灵山,投胎成凡人,重新修行,以求正果。唐僧是他的第十世转世,所以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唐僧西天取经,不只是为了自己修行得正果,更是为了普度众生。他是发了自觉自性、自觉觉他的大愿的,是为了求证佛果的。在整个取经过程中,经历那么多劫难、诱惑,唐僧的信念、意志、行动最为坚定,从来没有动摇过。唐僧的形象和性格,既有罗汉的坚忍,又有菩萨的慈悲。但是唐僧肉眼凡胎,是一个最平常的人的形象,而不像几个徒弟那样有各自的神通。比如孙悟空一双火眼金睛,能辨清妖魔鬼怪,而唐僧总被妖魔鬼怪所化的人身所骗。所以他既是这个取经队伍的统帅,同时又需要几个徒弟的保护。唐僧这个人物的形象,象征性地寓义整个人体,以及人的生命活动、身心活动、精神魂魄意的总体,同时也是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的整体象征,心行的动力以及一切身心行为活动的展现皆出于此。孙猴子象征的神意、猪八戒象征的欲、沙和尚象征的知与识、白龙马象征精气神中的气脉,达成悟“空”、悟“能”、悟“净”以及呈现中和之气的整体境界,那就是唐僧这个形象所象征和涵盖的。所以唐僧在这个队伍中是统帅地位。孙悟空本事再大,也不能妄行,要受他的紧箍咒约束。最终唐僧成就了般若智慧之功德,脱掉凡身——超凡脱俗,现性成佛。《西游记》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些内容。一个“唐僧”,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意活动。那么对于这些心意活动,或者说心念活动,应该如何“善护念”呢?《西游记》里的故事通过九九归一——九九八十一难来展开。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龙马一路西行所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象征世人的各种见思惑、各种愚昧的心行;在践证智慧觉悟的过程中,要修正自己的心意活动和行为活动,破除人我执、法我执的障碍。那些妖魔鬼怪,就象征人的各种杂念、各种欲与惑,都是人呈现真心自性的障碍。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俗的社会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意活动。我们身上也会表现出类似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与白龙马所象征的那样的思想言行的内容。比如贪好吃的,贪好看的,贪好听的,贪好玩的,等等。用什么来满足这些欲望,把所贪执的东西拿回来呢?用猪八戒的那个耙子。欲望,有两只手还不够,还得多加一只手,叫第三只手,用猪八戒的耙子把它拉回来。这就是世人的欲念。同时,这欲念怎么降服?猪八戒、沙和尚经常会与孙悟空进行探讨,也会受唐僧的管束。比如,有时候会与自己形成了的概念——学习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从书本中获得的自然知识以及人生的经验文化等进行讨论。其实,人内心世界的矛盾现象,就类似《西游记》中唐僧与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相互之间有时出现矛盾,甚至“干仗”的情节一样。
佛教,是人成佛后对世间大众的教导;佛教大众时,都是因时丶因地丶因人而教;比喻金刚经,是佛在因时(食时) ,因地(舍卫国),因人(须菩提) 而说法;又比喻心经,是佛在因时(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密多时),因地(行深般若波密),因人(观自在菩萨)而说法;再比喻弥陀经,是佛因时(一时)因地(舍卫国)因人(舍利弗)而说法;什么是因时?答:因为时机成熟;什么是因地?答:因为这里适合这种说法;什么是因人?答:因为这个人需要佛的这种说法;佛的教化在那里展现?答:佛的教化在你的身体里展现;当佛的教化在你的身体里展现时,你的身体会感受到佛的教化.......佛是怎么教化人的?答: 当佛的教化在你的身体里展现饿时,你应该做的是弄饭吃;当佛的教化在你的身体里展现渴时,你应该做的是弄水喝;你信吃饭止饿吗?你信喝水止渴吗?只要你信吃饭止饿丶信喝水止渴,你就是在信佛的教化,佛教化人向内求.............你若信了骗子们的教化,等于是饿了吃骗子的屁,,等于是渴了喝骗子的囗水,这些屁和口水,能止饿止渴吗?这只有上当受骗的份了,你想体会上当受骗的感受吗?看这些凡夫僧的无耻宣说,处处违背了佛佗的三因原则,大家想想看,楼主的因时为了什么?楼主的因地又为了什么?楼主的因人还为了什么?人人都有好奇心,所有被骗的人,都是被好奇心所害;比喻有人拿金刚经绕你,如果你有好奇心,你就一定会被他绕进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你想搞懂金刚经说的真理时,你却想不到自己还是凡夫,更不会知道只有须菩提,才能听懂金刚经;比喻佛偈:凡所有相,皆是虚妾.......这句偈只有佛能说,因为佛知道所有相变成虚妄的经过,而你不知道这个经过;为什么?比喻;铁矿石不经过冶炼,你能说铁矿石皆是钢吗?所以;当你被似是而非的解说迷惑后,你就很容易被骗财骗色!!!公益广告,警钟长鸣;欢迎转贴,劝德无量!!!
心中有佛,所见是佛。心中有鬼,就只会叫畜牲。说只有须菩提,才能听懂金刚经,估计有很多高功大德都不会认同,你以为其它人都跟你一个样?只是转载了一篇文章,只大家参考学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非曲直,自有分晓。
只是转载了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非曲直,自有分晓。
金刚经由饿而起立文字相,于是世尊乞食,请问楼主,金刚经缘起于饿时,饿的感受长得象什么样?请楼主用人世间的事物现象作比喻加以开示,请吧!!!
当一只恶狗对着你狂吠时,你会和它讨论人生吗?真是太天真了
楼主也够倒眉了,刚出门行窃,就被恶狗咬了,快打针去,以免得狂犬病...........
降伏其恶狗心,你真是太抬举我了,自性自度,你好自为之吧!
圆觉说金刚经——第三讲 大乘正宗【原文】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译文】佛祖郑重地告诉须菩提:“所有发愿的修行人,应该像如来所教授的这样去修正自己的心念。而且还要了解一切众生生长存在的内容、形式和规律。“从生命的繁衍方式来看:存在有——卵生的、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从生命的存在形式来看:存在有——‘若有色’即有形有象,看得见的;存在有——‘若无色’即无形有象,看不见的。从生命的智能层次来看:存在有——‘若有想’即有思想、有灵性的;存在有——‘若无想’即没有思想、没有灵性的;存在有——‘若非有想非无想’即好像有思想又好像没有思想,达到了似有似无、似无似有,而与天道呈和谐境界的。“我全然地帮助一切众生进入‘道’的境界,使其得以解脱,离苦得乐常寂。像这样度化、解脱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是因我的帮助而得到解脱的。其实本无众生得度,亦本无众生可度。为什么会这样说?须菩提,如果修行的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一个具有道心的纯粹的修行人。”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出境界 玩出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