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

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百度知道
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我有更好的答案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③中国革命的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
采纳率:42%
社会生产力提高,争夺殖民的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到了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机器占主导生产地位的时代,对产品市场和原料来源要求越来越强烈,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一直禁锢的封建主义大门,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被压迫被奴役的生活,世界上除了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所剩独立国家中最大的就只有当时的清朝,清朝自康乾盛世之后就一直走下坡路,而且闭关自守,此后的百余年中国人民开始为了国家的强大因为不仅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还中断了中国社会独立发展的进程。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洗后繁盛资本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被破坏
中西方文化的第一次交锋,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从此以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左右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轨迹。
你是内师大的吗?
因为这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他7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中国是独立自主、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贸易、关税主权开始丧失,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2、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是主要矛盾。3、中国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反封建变为反封建反侵略。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求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1)《天朝田亩制度》封面上的“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镌,雕刻。这里指出版)”中的“癸好三年”是指哪一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试分析其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2)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史实。
材料三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3)据材料三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依据材料四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5)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历史上,中英、中日、中美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材料二 &日~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材料三&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是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 (2)结合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分析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3)材料三中“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的主体内容是什么?奥巴马的谈话对台湾问题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求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1)《天朝田亩制度》封面上的“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镌,雕刻。这里指出版)”中的“癸好三年”是指哪一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试分析其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2)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史实。 材料三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3)据材料三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依据材料四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5)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辽宁省高三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宴,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洋务派开始在通商口岸创办了一些近代企业,如:1861年,中国第一个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立;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的成立;差不多同时,一些民用企业也相继成立。材料三:中国洋务派从鸦片战争中以朦胧的非系统的形态,萌动着对域外文明的新知,洋务运动在创办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同时,积极的派遣留学生和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立北京同文馆、1865年在福州创办船政学堂,均开有关教育之先河。洋务派是域外城市文明的感知者,同时也扮演着清王朝的掘墓人。故有论者讽刺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请回答:(1)材料一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2 分)(2)材料二中“近代企业”的含义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带有近代性质的企业为什么最早在通商口岸出现?(4分)(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洋务派是“种豆得瓜”?(6分)(4)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守旧与创新”的主题,如何理解这一主题的含义?(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广西自治区模拟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南。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159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48万,到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晋大康十年(289年),慕容硅率领部落迁居徙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后又南迁,从事农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靠近胡族地区的汉人在生产上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材料三: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移民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包括华裔在内的有2300多万人,其中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
——摘自《文化地理学》请回答:(1)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可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种。根据材料一分析历代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中国古代自发移民中主要的两种趋向及各自历史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明成祖以后会出现一个高潮?后来又为何大幅度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材料三中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海外华侨历来非常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他们曾作出过哪些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鸦片战争知识点 & “(共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共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材料三&“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德国《前进报》在 日的社论《铁拳》(1) 根据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1分)请说明理由。(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2) 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2分)与此条约相关的侵华战争是什么?(2分)(3) 材料三中“神圣的民族战争”指什么?(2分)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结局如何?(2分)有什么影响?(2分)(4) 近代的侵华战争,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1分)&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江苏启东市陈兆民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共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题中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掩盖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或市场这一真实原因,因此是错误的。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是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领土与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本题答案:)不同意。理由: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或市场。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本题考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哪次,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根据材料,日本取得了在华设厂以及运送货物的各种特权,据此可以判断其是《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条款。《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由于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而被迫签订的。故本题答案为:《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3)本题主要考察“神圣的民族战争”指什么,其结局和影响。根据德国《前进报》在 日的社论《铁拳》,可以判断是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本题答案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失败,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近代的侵华战争,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的主要原因,应该从自身找,政治的现状,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弱等因素。也可以从对手一方找原因,但主要的肯定在自身。得出的启示,可以是战败的教训,可以是今后改进的方面。故本题答案为:社会制度落后;国力衰弱;装备落后;政府腐败等。(任答一点,1分)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共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共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主要考察你对“鸦片战争”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共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相似的题目:
(2009年1月山东乳山市高三期末)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①②④②③④①③④①④
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B.广州、厦门、福州、杭州、上海
C.广州、厦门、定海、杭州、上海
D.广州、厦门、定海、杭州、天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较,具有下列哪些特点①通商口岸的数量增多&&&&②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③开始进入内地&④由中国东部扩展到西部①②③①②④②③④①③④
“(共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共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材料三“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德国《前进报》在 日的社论《铁拳》(1) 根据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1分)请说明理由。(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2) 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2分)与此条约相关的侵华战争是什么?(2分)(3) 材料三中“神圣的民族战争”指什么?(2分)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结局如何?(2分)有什么影响?(2分)(4) 近代的侵华战争,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1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共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材料三“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德国《前进报》在 日的社论《铁拳》(1) 根据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1分)请说明理由。(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2) 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2分)与此条约相关的侵华战争是什么?(2分)(3) 材料三中“神圣的民族战争”指什么?(2分)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结局如何?(2分)有什么影响?(2分)(4) 近代的侵华战争,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1分)”相似的习题。1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1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参考答案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某校学生对此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战争的背景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 礼单一(部分):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礼单二(部分):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等材料整理 (1)材料中哪是英使进呈中国皇帝的礼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张礼单表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已有何显著不同? 二、历史的转折 以下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状况对比:
(2)写出A、B、C三处内容。 A&&&&&&&&&&&&&&&&&&&&&&&&&&& B&&&&&&&&&&&&&&&&&&&&&&&&&&&&&&&&&&&
& C&&&&&&&&&&&&&&&&&&&&&&&&&&&
(三)历史的反思 材料二& 日,美国公使顾盛来到中国,进呈皇帝的礼品有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蒸汽挖掘机模型,还有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但都被清朝官员视为“奇巧淫技”给谢绝了。1860年10月,英法军队闯入圆明园。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戛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标志着进步和文明的礼品,都原封未动地堆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段材料记述对我们有何警示意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1)张之洞的言论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材料一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 材料二: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三: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三《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四: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陈独秀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科学与人权并重”。结合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材料五: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结合图9及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材料六: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 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5)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二& 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三&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2)透过材料二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举一例能佐证材料三观点的史实。
(18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1)张之洞的言论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材料一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2分)材料二: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三: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2)根据材料二、三《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分)材料四: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3)陈独秀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科学与人权并重”。结合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对此观点加以分析。(3分)材料五: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结合图9及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3分)材料六: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 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5)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6分)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 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材料三& 图文材料:……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日《纽约时报》社论&材料四&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3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3分)(3)透过材料三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3分)(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3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鸦片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