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社会 怎么会容忍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墓碑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的丰功伟绩;
2、通过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来体会本文严密的逻辑性和论辩思路。
3、通过本文,学习马克思为全人类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教学方法】探究和做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预习】1、题目、作者
2、解决生字词
3、读过这篇文章,写写你的心得
4、从课文中找出你所喜欢的句子并分析
5、质疑(2-3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屏幕显示马克思肖像)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曾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正是这样一位巨人,他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进程,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
二、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请学生讨论概括出课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逝世情况--伟大贡献--巨大影响
三、具体研习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学生齐读第一段,多媒体展示马克思墓碑。多媒体显示学生预习中所提出的问题:
(1)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什么样的心情?(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小组意见)
&&&&&&明确:无限惋惜、悲痛、怀念之情。
&&&&&&那么要体现出这种感情,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老师引导)
&&&&&&明确:语调低沉、凝重,语速缓慢。
&&&&&&学生按照这个要求再读一次。(肯定学生朗读的效果)
(2)写马克思逝世,不用“去世”、“停止呼吸”,而说“停止思想”、“永远睡着了”,为什么?
&&&&&&明确:A、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B、首先马克思是思想家,用“停止思想”较为准确,而“去世”太一般化了。
2、分析第二部分(多媒体显示学生的)
(1)统领全文总纲的句子是哪一句?(快速阅读,同学合作)
&&&&&&明确: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这位巨人逝世以后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空白”和“不久”这两个词语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所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从而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
(3)分析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两方面的贡献:
&&&&&理论贡献:
&&&&&&&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3、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发现。
&&&&&革命实践:
&&&&&&&&1、编报著书;
&&&&&&&&2、创立第一国际.
关键字句赏析:
&&&&1、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明确:运用类比手法,体现马克思这一发现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达尔文从生物学的角度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明确:这两个词语形成鲜明对比,把抽象的事理表现得可感、可见,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3、分析第三部分:(学生齐读最后两段)
找出马克思的巨大影响:
敌人--驱逐、诽谤、诅咒
战友--爱戴、尊敬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关键字句赏析:
1、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1、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
2、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革命事业上。
2、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明确: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热烈赞扬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
3、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明确:一个“将”字体现出马克思伟大贡献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四、小结。(请学生谈谈自己从本课中学到了什么,然后引导到议论文写作的角度作总结)
五、研究性学习:
&&&&学习本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特点,采用层进式的结构,以“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性的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思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墓碑最下方是四行字,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不仅仅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导师,还曾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同盟”、“第一国际”等旨在改变世界的国际组织活动,是此等名言的亲身实践者。马克思号召世界各国的工人联合起来,其目的无非是要改变世界。把这句话作为其墓志铭,委实精妙之至。
刘练军 位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Highgate Cemetery),因马克思长眠于此而在中国较为人知。身为研习公法的中国学者,马克思于我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于是,不久前的一天,我乘地铁直奔海格特,迫不及待地想实地考察一下。买票进入海格特东区墓园,沿主干道往东走几分钟,马克思墓地就赫然呈现于眼前。这个墓地有着比普通人高一大截的花岗岩基座,其上镶嵌着白色大理石墓碑,青铜铸造的马克思头像放置于墓碑之上。白色大理石墓碑镶嵌于基座正面中央位置,墓碑中间部分雕刻着合葬于此的五个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日。他们按逝世的先后顺序由上到下排列,分别是马克思夫人燕妮、马克思本人、马克思外孙哈里·朗吉特、马克思家的佣人海伦·德穆特和马克思的女儿艾琳娜·马克思。墓碑上方刻着烫金的KARL MARX,表明这就是马克思之墓。再上面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著名口号“全世界的工人,联合起来”(WORKERS OF ALL LANDS UNITE)。原来,马克思呼吁联合起来的是“工人”(workers),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无产者”(proletarians)。尽管只是一字之差,但意味着经济状况差异明显的不同主体,在中文翻译时何以会出现此等主体转换,此诚值得深思与玩味。墓碑最下方是四行字,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不仅仅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导师,还曾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同盟”、“第一国际”等旨在改变世界的国际组织活动,是此等名言的亲身实践者。马克思号召世界各国的工人联合起来,其目的无非是要改变世界。把这句话作为其墓志铭,委实精妙之至。与周围其他人的墓地相比,马克思墓地占地之大,墓碑之高,堪称豪华。生于今德国特里尔城,相继被其祖国和法国驱逐出境,被迫移居伦敦的马克思,过的是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其墓地何以如此豪华呢?查阅买票时顺便购买的小册子《卡尔·马克思:从特里尔到海格特》,才明了此墓的来龙去脉。原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马克思墓,是1955年由英国共产党倡议建造,在日即马克思忌日正式揭幕的新墓地。1883年安葬马克思的旧墓地,位于新墓地南面约200米的墓丛中。旧墓地占地不大,原来只合葬了四个人。1956年迁移新墓址时,才把1898年自杀身亡的艾琳娜的骨灰安放进来,五人合葬的马克思新墓由此而来。那当初为什么选择安葬在海格特公墓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从1856年到1883年逝世时,马克思就一直生活在伦敦北部的肯迪什镇(Kentish Town),而海格特正是距离肯迪什比较近的公共墓园。另外,马克思的外甥查尔斯在1874年夭折后就安葬在海格特公墓。所以,1881年当马克思夫人燕妮逝世时,马克思的女儿觉得将其母亲燕妮安葬于与查尔斯同一个墓园是最好的选择。燕妮病逝时,马克思正饱受疾病折磨,无法出席燕妮的葬礼。在燕妮葬礼上致辞的是恩格斯,后来他在马克思墓前也有致辞(即中学课本上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出资购买燕妮墓地的正是恩格斯。海格特东区墓园是1860年正式投入运营的。它一直由私人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到1970年代,经营墓园的公司发现它不再盈利,便锁上墓园的大门走人了。于是,大自然和破坏者开始侵袭整个墓园。为拯救这块公墓,“海格特公墓之友基金会”注册成立了。作为非营利的慈善组织,该基金会致力于墓园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其资金主要依赖门票收入和各种社会捐款。1981年,海格特公墓之友基金会正式接管墓园,海格特公墓得以继续对外开放。如果没有这个基金会对公墓的诚心护理,难以想象马克思的墓地会像今天这样干净整洁,令人肃穆。站在主干道上凝望着眼前目光特别深邃的马克思,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胡乱的假设与猜想中。马克思对自己安息于海格特还满意吗?海格特东区墓园与一处公园比邻而居,周边环境足称优美。墓园地处坡地,草木错落有致。墓园里除马克思外,还有很多知名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之墓就在马克思墓地斜对面,彼此相距不过两三米。海格特公墓网页上,在介绍马克思时还特别提到斯宾塞,它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马克思思想观念上的反对者,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家赫伯特·斯宾塞(),就几乎是安葬于他的直接对立面。”有这样的对手在,马克思至少不寂寞吧?如果有来生,马克思还会选择移居英国吗?与其故乡德国等欧陆国家相比,英国对马克思称得上有一定包容度。马克思先是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工人阶级联合起来,通过暴力革命来打碎资产阶级的统治;接着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把资本主义定性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肮脏丑陋阶段,资本家则是毫无道德底线的吸血鬼。但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面对马克思这种自视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精神领袖,英国当局展示了一定的包容度,除了拒绝马克思加入英国国籍的申请,和把他作为一个“声名狼藉的德国鼓动者”予以监视外,并未对马克思采取任何其他措施。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典型国家,英国多少还算有些宽容异己和容忍异端的“胸怀”与“雅量”。这是不是资本主义制度至今未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被工人阶级推翻的一项重要原因?有待论证。但大致可以说,作为激烈反对派的马克思无疑是资本主义权利原则的受益者。面对不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然成为高福利社会的现实,如果有机会,马克思该怎样看待在他身后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改良和发展?历史已经证明,推翻资本主义不会一帆风顺,推翻之后要建立一个比资本主义还要民主、文明、富有的社会主义,则更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作者系法学博士、现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 绪论、第一章
同 学 们 好 祝大家新学期快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讲朱桂芳 1到109页为绪 论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是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科书。 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科书。通过 学习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整体上把握马 学习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克思主义, 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 律。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 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绪论在全书中的地位《绪论》是教材的总纲,要了解学习《马 绪论》是教材的总纲,要了解学习《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目的和要求,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目的和要求,理 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致逻辑结构, 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致逻辑结构,知 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过程、 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过程、理论品质和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主义; 2、弄清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怎 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解决真知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解决真知问题。 难点: 难点: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解决真信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解决真信问题; 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解决真学问题。 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解决真学问题。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恩格斯指出: 恩格斯指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 政党的世界观。 政党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 是教义而是方法。 是教义而是方法。 列宁说: 列宁说: 马克思主义是马 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 体系。 体系。 斯大林说: 斯大林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 社会发展的科学, 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 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 运动的科学, 革命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 革命的科学, 社会建设的科学。 社会建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社 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 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 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 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 利的科学, 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 建设的科学。 建设的科学。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从创造者、 从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 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 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 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 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 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 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 的学说。 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 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 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 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狭义上讲 、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 立的基本理论、 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 系。 5、从广义上讲 、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 创立的基本理论、 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 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 观和方法论,是马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 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的理论特征。 的理论特征。 是马克思主义的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马 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 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 明和运用。 明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归宿和核心。 论归宿和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 世纪40年代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矛盾的日益激化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提出了课题 提供了可能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 世纪40年代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进入新阶段 需要新理论 (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 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 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 的进步和发展。 的进步和发展。 细胞学说 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为科学、 为科学、全面地揭示客观世界的 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必要的论据。 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必要的论据。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 (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副1)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 )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 观条件(副2) 观条件( ) ① 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者的热爱 ② 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 ③ 亲身实践的经验 马克思生平卡尔?马克思于1818年 卡尔 马克思于日出生在德国 马克思于1818 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在特里尔中学毕业后,1835年10月进入 在特里尔中学毕业后,1835年10月进入 波恩大学学习法律, 波恩大学学习法律,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 律系。但主要精力放在历史和哲学的研究上。 律系。但主要精力放在历史和哲学的研究上。 1841年 月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1841年3月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生平 1842年10月成为 莱茵报》的主编。 月成为《 1842年10月成为《莱茵报》的主编。报纸 被查封后,1843年10月底 月底, 被查封后,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偕同燕妮 迁居巴黎,与卢格创办《德法年鉴》 迁居巴黎,与卢格创办《德法年鉴》。由于 法国反动政府的迫害,1845年 法国反动政府的迫害,1845年2月移居布鲁塞 1846年初 年初, 尔。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 讯委员会, 讯委员会,随后又把德国手工业工人组织 正义者同盟”改造成为“ “正义者同盟”改造成为“共产主义者同 并与恩格斯一道撰写《共产党宣言》 盟”,并与恩格斯一道撰写《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生平马克思参加了欧洲1848年革命, 马克思参加了欧洲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 1848年革命 后定居伦敦,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后定居伦敦,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和领 导了“第一国际” 导了“第一国际”,并以巨大的精力从事 资本论》的写作。 《资本论》的写作。 1883年 14日 日,马克思在他伦敦的寓所 去世,死后葬在伦敦的海哥特公墓, 去世,死后葬在伦敦的海哥特公墓,墓碑上 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马克思墓返回 恩格斯生平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日出生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日出生 恩格斯1820 于德国莱菌省巴门城一个工厂主家庭。 于德国莱菌省巴门城一个工厂主家庭。 1837年中学还没有毕业,父亲就强迫他 1837年中学还没有毕业, 年中学还没有毕业 到贸易公司学习经商。 到贸易公司学习经商。在这里他接近了激进 青年德意志”文学团体, 的“青年德意志”文学团体,并在其刊物上 发表文章,反对君主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 发表文章,反对君主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 恩格斯生平1841年恩格斯在柏林炮兵服兵役, 1841年恩格斯在柏林炮兵服兵役,经常 年恩格斯在柏林炮兵服兵役 到柏林大学听课,并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 到柏林大学听课,并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 1842年,恩格斯前往英国曼彻斯特他父 1842年 亲经营的工厂里任职, 亲经营的工厂里任职,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 接触穷苦的工人群众,经常深入到工人中调查, 接触穷苦的工人群众,经常深入到工人中调查, 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 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露了 资本家对工人群众的残酷剥削。 资本家对工人群众的残酷剥削。 恩格斯生平1844年 1844年2月,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 他在《德法年鉴》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1844年 月底,马恩在巴黎会见, 1844年8月底,马恩在巴黎会见,他们 交换看法,观点一致。从此, 交换看法,观点一致。从此,俩人为全世界 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并肩战斗终身。 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并肩战斗终身。和马克思 一道,参加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一道,参加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 正义者同盟,写作《共产党宣言》 正义者同盟,写作《共产党宣言》,参加 1848年革命 创办第一国际。 年革命, 1848年革命,创办第一国际。
恩格斯生平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国际工人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国际工人 运动。在创建和领导第二国际的同时, 运动。在创建和领导第二国际的同时,整理出 版了《资本论》 并写了大量著作, 版了《资本论》2、3卷,并写了大量著作, 保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保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于1895 恩格斯于日逝世,骨灰撒入 1895年 日逝世, 了大海。 了大海。 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者的热爱 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就立下了为人类的幸 福而劳动的崇高理想。他在《 福而劳动的崇高理想。他在《青年在选择职 业时的考虑》 业时的考虑》这篇中学毕业的作文中这样写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 道: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 成为著名学者、大哲学家、卓越诗人, 成为著名学者、大哲学家、卓越诗人,然而 他永远不能成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如果 他永远不能成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如果 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者的热爱 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 大家而献身; 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 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 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 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 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 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者的热爱 马克思对雇佣劳动者, 马克思对雇佣劳动者,对无产者的悲惨处 表现了最真挚的同情。尽管他贫病交加, 境,表现了最真挚的同情。尽管他贫病交加, 备受迫害,但以毕生精力写作《资本论》 备受迫害,但以毕生精力写作《资本论》,把 它看成是射向资产者脑袋“最厉害的炮弹” 它看成是射向资产者脑袋“最厉害的炮弹”。 马克思为无产阶级的事业, 马克思为无产阶级的事业,无私的奉献了自己 的一生。他不是躺在床上, 的一生。他不是躺在床上,而是在工作室的椅 子上与世长辞了。 子上与世长辞了。 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者的热爱 马克思要是用自己的才能搞资本的话, 马克思要是用自己的才能搞资本的话,很 有可能是百万富翁, 有可能是百万富翁,但他选择了为无产阶级 服务的崇高事业, 服务的崇高事业,走上了一条艰苦卓绝的人 生道路。思想围攻、政治迫害、 生道路。思想围攻、政治迫害、经济煎熬几 乎成了他们追求真理、 乎成了他们追求真理、创立马克思主义中伴 生的现象。马克思一家生活动荡、饥寒交迫、 生的现象。马克思一家生活动荡、饥寒交迫、 贫病交加、逼债抄家、 贫病交加、逼债抄家、子女夭折等灾难更是 不胜枚举。 不胜枚举。 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者的热爱 燕妮?马克思在1850年 燕妮?马克思在日致约夫?魏 1850 20日致约夫? 日致约夫 德迈的信曾描述过这样一个苦难的日子: 德迈的信曾描述过这样一个苦难的日子: “那一天,女房东前来索取5英镑房租“欠 那一天,女房东前来索取5英镑房租“ 那一天 款”,由于拿不出这笔小钱,于是来了两个法 由于拿不出这笔小钱, 警,将我不多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 将我不多的家当―床铺衣物等― 那可怜的孩子的摇篮以及眼泪汪汪的站在旁边 的女孩们的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 的女孩们的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 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者的热爱 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家当拿走。 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家当拿走。那时忍受 着乳房疼痛的我就只有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 光地板了。第二天,我们必须离开这个房子。 光地板了。第二天,我们必须离开这个房子。 天气寒冷,阴暗,下着雨……有一位朋友帮了 天气寒冷,阴暗,下着雨 有一位朋友帮了 我们的忙,我们付清了房租, 我们的忙,我们付清了房租,我很快把自己所 有的床卖掉,以便偿付药房、面包铺、肉铺、 有的床卖掉,以便偿付药房、面包铺、肉铺、 牛奶铺的欠款, 牛奶铺的欠款,他们听说我被查封财产都吓坏 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者的热爱了,突然一齐跑来向我要账。把出卖了的床从 突然一齐跑来向我要账。 家里抬出去,搬上小车……于是房东领着警察 家里抬出去,搬上小车 于是房东领着警察 来了,说里面可能有他的东西, 来了,说里面可能有他的东西,说我们想逃到 外国去。不到五分钟, 外国去。不到五分钟,我们门前就聚集了不下 二三百个看热闹的人,切尔西的流氓全来了。 二三百个看热闹的人,切尔西的流氓全来了。 ” 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者的热爱 燕妮?马克思写道: 燕妮 马克思写道: 马克思写道 “我的丈夫在这里被日常生活的琐事压得 几乎喘不过气来, 几乎喘不过气来,而且这一切是如此令人苦 以致需要他的全部精力,他的全部镇定的、 恼,以致需要他的全部精力,他的全部镇定的、 清醒的、冷静的自尊感, 清醒的、冷静的自尊感,才能坚持这种每日每 时的斗争。”“在任何时候 在任何时候, 时的斗争。”“在任何时候,甚至在最可怕的 时 他从来不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刻,他从来不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艰苦的科学研究仅有强烈的革命激情是不够的,巴贝夫、 仅有强烈的革命激情是不够的,巴贝夫、 布朗基、魏特林都憎恨剥削制度, 布朗基、魏特林都憎恨剥削制度,同情劳动 逮捕、监狱、 者,逮捕、监狱、死刑都磨灭不了他们的革 命意志,但这并不能保证其理论是科学的。 命意志,但这并不能保证其理论是科学的。 与当时的工人活动家相比, 与当时的工人活动家相比,马、恩终生进行 科学研究,有着高度的多方面的理论素养。 科学研究,有着高度的多方面的理论素养。 中文版马恩全集50 50卷 国际版马恩全集100 100多 中文版马恩全集50卷,国际版马恩全集100多 卷就是证明。 卷就是证明。 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马克思的专业是法律, 马克思的专业是法律,但马克思还写过 诗歌、小说、剧本,对哲学、政治、 诗歌、小说、剧本,对哲学、政治、文学艺 科学、历史等都深有研究。 术、科学、历史等都深有研究。马克思还精 通数学。 通数学。 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恩格斯说: 恩格斯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 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 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自己的独到 见解,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见解,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 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有人说 马克思在50个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50个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马克思在50个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马 克思精通法文和英文,为了研究俄国资料, 克思精通法文和英文,为了研究俄国资料, 马克思晚年还学会了俄文。 马克思晚年还学会了俄文。 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马克思的口号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马克思的口号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为了写作资本论,他把别人不看的、 为了写作资本论,他把别人不看的、当枪 靶用的资料都一一审察一遍。 靶用的资料都一一审察一遍。为了创立新 的科学理论, 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付出了何等巨大的劳 动! 艰苦的科学研究恩格斯也是如此,中学学历、 恩格斯也是如此,中学学历、繁忙的商 务活动,没有阻挡他对科学的探求。 务活动,没有阻挡他对科学的探求。他通过 自学掌握了20多种语言,对军事辩证法、 20多种语言 自学掌握了20多种语言,对军事辩证法、自 然辩证法有独到的研究和贡献。 然辩证法有独到的研究和贡献。 女儿的问题 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你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 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主要特点是什么 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 是什么? 你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 你对不幸的理解是什么? 对不幸的理解是什么? 是什么 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是什么? 你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是什么? 你喜欢的颜色是什么?马克思的回答 朴素 目标始终如一 斗争 屈服 啃书本 红色最不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 是什么? 你最不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 奴颜婢膝 同时代人是这样评价马克思的: 同时代人是这样评价马克思的:著名青 年黑格尔分子、哲学博士赫斯说: 年黑格尔分子、哲学博士赫斯说: 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把卢梭、伏尔泰、霍 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把卢梭、伏尔泰、 尔巴赫、莱辛、 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结合成一个 我说的是结合, 人―我说的是结合,不是凑合,那这个人就 我说的是结合 不是凑合, 是马克思博士。 是马克思博士。 返回 亲身实践的经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科学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科学研究,都是同 革命实践紧密联系的。 革命实践紧密联系的。他们非常注意现实问 题,开始是关心德国反对宗教和专制制度的斗 后来是关注无产阶级的命运和人类的解放。 争。后来是关注无产阶级的命运和人类的解放。 1846年开始 他们直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年开始, 从1846年开始,他们直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创建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创建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3、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 、 与创新 (1)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马克思主义产 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 生的理论来源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黑 格 尔() - ) 主要代表人物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 - ) 精华-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精华-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哲学 缺陷- 缺陷-唯心主义的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 精华-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精华-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费尔巴哈哲学 缺陷- 缺陷- 不彻底性( 不彻底性(历史观 上的唯心主义) 上的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性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 ? 斯 密() - ) 主要代表人物 大卫?李嘉图( 大卫 李嘉图() 李嘉图 -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 理论贡献- 理论贡献- 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探讨 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性 理论缺陷- 理论缺陷- 否认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性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圣西门() - ) 傅立叶( 主要代表人物 傅立叶() - ) ) 欧 文 ()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 贡献 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 未能科学阐明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必然性 缺陷 未能找到实现新旧社会交替的基础和力量 陷入了空想 (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 ) 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宏观研究 揭开了历史之迷 对资本主义的系统研究 揭开了资本主义之迷 揭开了无产阶级之迷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取得两个突破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创立了无产阶级历史使 命的学说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 历史使命学说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 列宁: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 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 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 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 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 的产生。 的产生。 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 列宁说 “ 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 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 快捷方式 到 宣言.jpg.lnk快捷方式 到 宣言.jpg.lnk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实和完善 、 2、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 、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化) 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 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 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为什么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 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 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是什么 、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 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民的根本利益。 2、为什么 、 (1)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阶级性 实践性 (2)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1、是什么 、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 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为什么 、 (1)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 革命性 实践性 (2)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3)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是什么 、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境界极大提高, 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 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什么 、 (1)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 社会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 的事业 小结: 小结: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的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 握的马克思主义。 握的马克思主义。 四、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 马克思主义(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 1、为何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 (1)为什么要学习 ) ①学习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一生下来,就在不断地学习。学习走路, 人一生下来,就在不断地学习。学习走路, 学习交流,学习知识,学习生活。进入 世纪更 学习交流,学习知识,学习生活。进入21世纪更 面临着严重的学习任务。 面临着严重的学习任务。 ②学习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第一,当今时代是地球村时代 地球村时代( 第一,当今时代是地球村时代(一体化 时代、世界历史时代)。人们的生活范围、 )。人们的生活范围 时代、世界历史时代)。人们的生活范围、 面对的对象是世界平台。 面对的对象是世界平台。 第二,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e时 第二,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社会),变化快。知识爆炸, ),变化快 代;信息社会),变化快。知识爆炸,知识 更新很快。 更新很快。 第三,当今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 第三,当今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 市场经济时代 竞争强,压力大(与狼共舞)。 竞争强,压力大(与狼共舞)。 竞争靠什么-靠实力-从知识而来- 竞争靠什么-靠实力-从知识而来-知识 源于实践,源于学习。 源于实践,源于学习。 大学生要学习知识,那么学什么? 大学生要学习知识,那么学什么?学习各 种知识。 种知识。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多方面的,立体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多方面的,立体的,金 字塔形的 专业知识 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 经济学知识 法律知识 计算机知识 外语等 人文科学知识 文学艺术 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宗教 美学、哲学、 美学、哲学、伦理学等 不仅要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 不仅要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更主要的 学会求知 要做到四会 学会求知 学会相处 学会相处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 学会求知- 学会求知-学会学习 吸取知识 掌握 运用知识 更新知识 能力 学会相处- 学会相处-学会交往 要有团队精神 现代社会靠一个人 包打天下的越来越 少,相处、合作 相处、 非常必要。 非常必要。
有思想 学会做人 有激情 有洞察力 有益于人民 名 利 财 色正确对待 (2)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学说 第一次: 第一次: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以来最伟大、 最伟大 的思想家。 的思想家。 由英国广播公司( 年秋天, 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99年秋天, ) 年秋天 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 确定的。马克思高居榜首, 确定的。马克思高居榜首,得票率高于分别名 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爱因斯坦、 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 文。 第二次: 第二次:1999年英国路透社评选 年英国路透社评选稍后,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艺术 稍后,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 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 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39 名候选者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 名候选者的投票比较平均, 分的优势领先于马克思和甘地。 分的优势领先于马克思和甘地。这同样具有 重要意义,同样说明马克思是千年伟人。 千年伟人 重要意义,同样说明马克思是千年伟人。 第三次: 第三次: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马克思被评为最伟大的哲学家 马克思被评为最伟大的哲学家 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 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 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 第二位的休谟得票率为12.6%,远远落在其后。 第二位的休谟得票率为12.6%,远远落在其后。 12.6% 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 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 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20名 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20名。 20 第四次:2005年德国评选最伟大人物 第四次:2005年德国评选最伟大人物在德国《图片报》 在德国《图片报》和国家第二电视台携手 主办的评选中,马克思被评为“ 主办的评选中,马克思被评为“德国最伟大人 物”。 可以说,近年来, 马克思热” 可以说,近年来,“马克思热”遍布全欧 洲。图书出版热、网上传播热、思想研究热, 图书出版热、网上传播热、思想研究热, 故居参观热等等。 故居参观热等等。 这是为什么? 这是为什么?在苏东剧变十年后,一种预言资本主义必 在苏东剧变十年后, 然灭亡的学说, 然灭亡的学说,却得到资本主义国家公众的广 泛认可;一种被它的敌人攻击、挖苦、甚至宣 泛认可;一种被它的敌人攻击、挖苦、 告灭亡的学说,却能如此深刻、长久、 告灭亡的学说,却能如此深刻、长久、生动地 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引人深思的是, 引人深思的是,这些活动不是由社会主义 国家传媒,而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传媒举办的, 国家传媒,而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传媒举办的, 这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这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它显示了马 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说明当今时代仍然需 要马克思主义, 要马克思主义,就像自然科学需要爱因斯坦的 理论一样。 理论一样 西方人的答案评选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 评选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 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 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 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重要原因。 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重要原因。 路透社说: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 路透社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 资本论》 《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 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英国公众认为, 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 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这一答案引发的思考西方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西方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是 正确的; 正确的; 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征服人心的; 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征服人心的;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是永葆青春活力的!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是永葆青春活力的! ②我们国家需要马克思主义 第一,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 基础; 基础; 第二,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 想; 第三,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四,马克思主义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 第四,马克思主义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③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法宝 你是谁? 你是谁? 你在这里做什么? 你在这里做什么? 你有何原则? 你有何原则? 让别人了解你的方式有哪些? 让别人了解你的方式有哪些? 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将采取何 种措施成为你希望的人? 种措施成为你希望的人? ?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思想是最大的优点, 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 就在于说出真理, 就在于说出真理,按自然 行事,听自然的话。 行事,听自然的话。?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智慧只在于一件事, 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 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1)从理论体系上把握精神实质 ) 2、如何学(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如何学( ) (3)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1、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 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 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 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2、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 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3、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 、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摘自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撰写的 摘自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撰写的 一副对联。 一副对联。 绪论的内容结束了, 绪论的内容结束了, 谢谢大家的配合! 谢谢大家的配合!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的和要求1、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 法的基本原理; 法的基本原理; 2、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 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3、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 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人类社会实践本质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 (1)什么是世界观 ) 2)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 ?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医学医治身体的毛病, 医学医治身体的毛病, 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智慧生出三种果实: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 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黑格尔认为: 黑格尔认为: “哲学是人的精神故 如果没有哲学, 乡”,如果没有哲学,就如 如果没有哲学 同走进一座庙宇, “其它 同走进一座庙宇, 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 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 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 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何- (2)内容-两方面 内容- (3)为何- 为何- 不能回避的问题 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 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 人们实际活动的基本问题 哲 学 基 本 问 题 的 内 容 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同一性 不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第一性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3、哲学上的对立与斗争 唯物主义 (1)世界是什么 唯心主义 辩证法 (2)世界怎么样 形而上学 可知论 (3)世界可知否 不可知论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①唯物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含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凡是认为存在 含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 物质)第一性、思维(精神) (物质)第一性、思维(精神)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就是唯物主义。 就是唯物主义。 唯 物 主 义 的 历 史 形 态 代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机械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性 唯物主义 ②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含义:凡是主张思维(精神)第一性、存在( 含义:凡是主张思维(精神)第一性、存在(物 第二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 质)第二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事物是联系的 ①辩 证 法 事物是发展的 事物是发展的 事物是孤立的 事物是孤立的 ②形而上学 事物是静止的 事物是静止的全面看片面看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①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可知论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②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认识或不能彻 不可知论― 底认识的 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1)是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是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 (2)为何 ) 解决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 、 伟大变革 关键―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两统一 关键 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两统一 实践基础上实现了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的科学内涵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唯物主义物质观“原初物质” 原初物质”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原子 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 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 赫拉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火 赫拉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火 德谟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德谟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世界的本原是金、木、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世界的本原是金 水 、 火、土 古代印度:世界的本原是地 古代印度:世界的本原是地、火、水、风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①恩格斯奠定了基础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 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 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 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 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 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②列宁作了全面的科学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 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 范畴, 感知的, 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 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 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 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1)意识的起源 的产物 ②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无机物反应特性低等生物动物人意识的产生刺激感应性 感觉和心理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 定性的作用:需要 人脑 语言 内容 前 提生理基础 物质外壳 丰富和发展 (2)意识的本质 )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 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 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内容 意识的形式是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形式 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 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鲁迅先生说得好: 鲁迅先生说得好: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 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 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 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 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 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 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3)意识的能动性 ) ①何谓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 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 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 成主观观念, 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 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即 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能力和作用。 能力和作用。 ②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反映对象的选择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目标方案的制定 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意识活动的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活动的创造性 通过当前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意识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和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 意识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和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 行为的指导和对生理活动 意识指导人的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性 意识指导人的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性 马克思: 马克思:“蜘蛛的活动与织 工的活动相似, 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 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 师感到惭愧。但是, 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 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 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 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 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 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 “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 引出思想、道理、意见, 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 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 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 方能做得更好。想等等是主观的 方能做得更好。 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 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是人类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 是人类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 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 自觉的能动性’ 特点”。 特点” ③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前提- 前提-尊重客观规律 途径- 途径-通过社会实践 条件- 条件-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物质的存在形式 、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 ①运动的含义 恩格斯: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 恩格斯:“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 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 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 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物 质者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运 动割裂两者会导致:形而上学 割裂两者会导致: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③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一定条件下、 A、 静止的含义――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条件下 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物体位置的相对不变性 静止的表现 事物性质的相对稳定性 运动是绝对的 区别 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B、关系 相互依存 联系 相互渗透 静中有动 运动通过静止显现度量 动中有静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是物质分化为多样性 的根本条件,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的根本条件,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错误观点: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错误观点:形而上学和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含义: 含义:物质运动的持 时间 ①时间空间的 含义和特点 空间 续性、 续性、顺序性 特点:一维性 特点: 含义: 含义:运动着的物质 的广延性、 的广延性、方位性 特点: 特点:三维性 ②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③时间、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时间、 ④时间、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时间、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何谓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1)含义-是回答纷繁复杂的世界有没 含义- 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2)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不同认识: 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不同认识 一元论 二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二元论 观点: 观点: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性质不 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或 互不依赖,彼此平行、 实体。 实体。 实质: 实质:二元论表面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之间,企图超越二者之上, 心主义之间,企图超越二者之上,调和二者 的对立和斗争,但最终必然倒向唯心主义。 的对立和斗争,但最终必然倒向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回答 辩 界 世界是统一的―坚持了一元论 的 证 (1)世界是统一的 坚持了一元论 物 唯 与二元论、 与二元论、多元论区别 物 质 主 (2)世界统一于物质 统 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了唯 坚持了唯 义 一 性 关 物主义 与唯 主义区别 原 于 性的统一―― 世 ( )物质世界是多 性的统一 理 坚持了辩证 与 唯物主义区别 (1)统一性 (2)物质性 (3)多样性区 别 于二元论或多元论 唯心主义 旧唯物主义 3.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表现 . (1)自然界的物质性 ① 天体的起源
②原子的结构③生命的起源-不是上帝的“杰作”,而 生命的起源-不是上帝的“杰作”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蛋白体的存在 形式。 形式。 ④人类的起源-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人类的起源-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 质性的活动 ③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意义: 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石; 主义哲学的基石;是党的思想路 线的理论基础。 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 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一)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形式 1、实践的科学含义 、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 性活动。 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要素的客观性 物质性(客观性) (1)物质性(客观性)过程的客观性 结果的客观性 目标的制定 目的性(自觉的能动性) (2)目的性(自觉的能动性) 方案的规划 具体性 (3)社会历史性 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活动 生产实践: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活动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三)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 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的关系。 的关系。 (1)客观性 2、联系的特点 (2)普遍性 (3)多样性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 固有的客观本性, 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太阳系结构示意图 (2)联系的普遍性 ①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 系的,从而构成具体事物的统一整体; 系的,从而构成具体事物的统一整体; ②每一事物都同周围其它事物发生着 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纵横 交错的联系之中; 交错的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 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 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 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恩格斯 ??恩格斯 联系的普遍性 现代 科学的发 展不断把 人们原来 没有认识 到的联系 揭示出来综合学科示意图环境科学化学 物理学 法学 生物学 医学 地理学经济学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 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 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联系的主要方式 联系的主要方式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 方法论意义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 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 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之一就是否认事 物的普遍联系,把事物、 物的普遍联系,把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看 作彼此独立、彼此隔绝的。 作彼此独立、彼此隔绝的。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 、联系、运动、 (1)联系构成运动,运动体现联系 )联系构成运动, 联系 质变化 相互作用→事物原有状态、 相互作用 事物原有状态、性 事物原有状态 运动 (2)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 运动是一般的变化,变化是具体的运动, 运动是一般的变化,变化是具体的运动, 发展则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变化。 发展则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变化。 量的变化 运动 变化 质的变化 倒退下降 前进上升 发展 发展 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 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实质 (1)新、旧事物的含义 )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 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 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历 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历 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旧事物母腹中孕育而成, ②从旧事物母腹中孕育而成,优于 旧事物; 旧事物; 在社会领域, ③在社会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 众的根本利益。 3、发展的过程性 、 过程就指事物自身产生、 过程就指事物自身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 史 从形式上看- 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 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 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 为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 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 化中,在这种变化中, 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 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 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 会实现。 会实现。” 方法论意义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 坚持发展的观点, 来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 来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应把它 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即 作为过程来考察。 作为过程来考察。是否承认发展的观点是唯 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唯物辩证法与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 变化发展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动力。 动力。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 静止不变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否认事物的矛盾,并把 否认事物的矛盾, 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 因归结为外力的作用。 因归结为外力的作用。 (三)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 的、稳定的联系。 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 志为转移。 志为转移。
(3)规律的层次性 特殊规律 按作用范围的不同 普遍规律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都具有客观性 联系: (2)区别: 区别: ①实现的方式不同 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实现 自然规律的形式可完全相同 ②重复性的大 小不同 社会规律的形式不会完全相同 自然规律自发实现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前提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 必要条件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 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发展的内在动力, 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 物为何会发展的问题; 物为何会发展的问题; 是贯穿唯物 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 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 的中心线索, 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 畴的钥匙; 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它给人们 它给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 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 是否承认它 是否承认它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 种发展观对立、斗争的焦点 是它们的 的焦点, 种发展观对立、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 根本区别之所在。 根本区别之所在。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 (1)何谓矛盾 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 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关系。 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关系。 生命本身即包 含有死亡的种子。 含有死亡的种子。 ?? 黑格尔 矛盾如果用你的矛 去刺你的盾,如何? 我的盾没 有利器能穿过它! 我的矛无坚不 摧!!?这里的“矛盾” 这里的“矛盾”是 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 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 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矛盾的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矛盾的思想: 矛盾 易经》以阴阳的变化来解释世界, 《易经》以阴阳的变化来解释世界,并称 一阴一阳谓之道” “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把阴阳的矛盾看成 是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 是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中国古代哲学家历 来认为, 万物莫不有对” 来认为,“万物莫不有对”。春秋末晋国太 史史墨提出“物生有两” 老子在《道德经》 史史墨提出“物生有两”。老子在《道德经》 中提出了关于有无、阴阳、大小、强弱、 中提出了关于有无、阴阳、大小、强弱、静 正反、生死、存亡、兴废、美丑、善恶、 燥、正反、生死、存亡、兴废、美丑、善恶、 攻守、治乱、古今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概念。 攻守、治乱、古今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概念。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矛盾的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矛盾的思想: 矛盾 王安石说,万物“皆各有耦” 王安石说,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 又有耦” 朱熹认为,万物“无独必有对” 又有耦”。朱熹认为,万物“无独必有对”, 万物皆有两端” “万物皆有两端”,不仅任何事物都存在着 而且“独中又自有对” “对”,而且“独中又自有对”。 “反者道之动”、“相反相成”、“一物 反者道之动” 相反相成” 两体” 阴阳大化” 一分为二” 两体”、“阴阳大化”、“一分为二”、 合二而一”等等, “合二而一”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哲学对矛 盾观念极其深刻的理解和表述。 盾观念极其深刻的理解和表述。 (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 矛盾的基本属性- 盾的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 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 质和趋势 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双 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相互包含,相互贯通,双方在一 相互包含,相互贯通, 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同一性 磁铁有南北两 极,总是不可分割 地联系着, 地联系着,即使将 它切断、打碎, 它切断、打碎,它 仍然是南北两极同 时存在。 时存在。 NS ②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 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 同。 对抗性 基本形式 非对抗性 矛盾斗争形式 的多样性批评与自我批评学术争鸣战场厮杀市场竞争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 盾 同 一 性 和 斗 争 性同一性是相对的 相互区别 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 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 相互联结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方法论意义掌握从对立中把握统一 掌握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 从对立中把握统一、 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 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 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了 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和发展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提供了事物得 ①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提供了事物得 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使双方互相吸取 ②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使双方互相吸取 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 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展。 ③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转化 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 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 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 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双方的相互 排斥、 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 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3)相对的同一性与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 ) 推动事物的发展 ①同一性的相对性――有条件性 同一性的相对性 有条件性 ②斗争性的绝对性――无条件性 斗争性的绝对性 无条件性 ③相对的同一性与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 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 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 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 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就 是这样相互利用、 是这样相互利用、相互 促进的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 发展的。 发展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①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 的过程及其始终 始终, 的过程及其始终,即矛盾 无处不在 ②意义 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科学认识事物的总的 方向,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方向,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特殊性 ①含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 每一方面各有其特点。 的每一方面各有其特点。 ②表现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 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 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地位和作用(矛盾的不平衡性) 地位和作用(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不平衡性 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 坚持两点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 论和重点 矛盾的主要与非主要方面 论的统一 矛盾的不平衡性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非根本矛盾- 非根本矛盾-不一定贯穿事物发展过 程的始终,对事物的性质不起决定作用。 程的始终,对事物的性质不起决定作用。 矛盾的不平衡性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非主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 非主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不起 决定作用的矛盾。 决定作用的矛盾。 相互区别 两者的关系 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相互转化 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双方关系 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 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 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 方面决定的。 方面决定的。 ③意义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是区别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是区别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揭示具 体事物的特殊本质, 体事物的特殊本质,找到解决矛盾的科学 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 的灵魂。 的灵魂。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 ①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 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 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 个性, 有条件的、相对的。 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相互联结。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 相互联结。一方面, 另一方面, 中;另一方面,个性也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 在。BB―AD ADB―CDE CDEB―CE CEB―AE AE ③相互转化。共性个性的区分是相对 相互转化。 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工业 国民经济 各部门 农业 服务业养殖业 种植业 林业粮油 棉 果、菜 ④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即共性个性、 首先,这一原理即共性个性、绝对相对 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 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其次,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 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 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二)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和 形式。 形式。 1、质、量、度 、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 1、质、量、度 、(1 )质①含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 含义: 内在规定性。 内在规定性。 质和事物直接同一 ②特点 质有多样性 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 ③意义 认识质是认识的起点 质是区分量的前提 ( 2) 量 ①含义: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 含义: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 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 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②特点 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 量有多样性 ③意义 认识事物的量可使认识深化和精确化 认识事物的量可准确估计事物的作用 (3)度 含义: ①含义: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 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②度和关节点 ③意义 认识事物的度, 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 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 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 不及” 战国时期著名辞赋家宋玉在 战国时期著名辞赋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 宋玉 赋》中描写美人的美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 中描写美人的 美人 增之一分则太长, 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他 认为美是有自己的“分寸” 认为美是有自己的“分寸”的,略微超过这个 “分寸”就太长、太短、太白、太赤,就不是美 分寸”就太长、太短、太白、太赤, 而是丑了。 而是丑了。 黑格尔从哲学上概括: 黑格尔从哲学上概括:凡一切人世间 从哲学上概括 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 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 痛苦等皆有其确定的尺度, 痛苦等皆有其确定的尺度,超出这个尺度 就会招致毁灭。 就会招致毁灭。 列宁: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 列宁:“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 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 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 误。”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和形式 ①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 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由一种 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 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②量变与质变的形式 数量的增减 结构的变化 爆发式飞跃非爆发式飞跃 由猿到人的进化火山的爆发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①互相区别 互相依存、 ②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③互相渗透 ②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互相依存、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和必要准备不积跬步, 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 以至千里;不积细 无以成江海。 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合抱之木, 合抱之木,生 于毫末;九层之台,起 于毫末;九层之台, 于垒土;千里之行, 于垒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 于足下。 ??老子 ??老子 第二,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完成量变, 第三,质变完成量变,引起新的量变《“秃头辩”》片段 秃头辩” ③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 量变中有质变- 量变中有质变-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 质变 阶段性部分质变 局部性部分质变 质变中有量变-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质变中有量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必然导致质变结果量变相互渗透质变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方法论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远大 的目标与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的目标与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一方 要有雄心壮志,敢于破旧立新, 面,要有雄心壮志,敢于破旧立新,反对 因循守旧;另一方面,又必须脚踏实地, 因循守旧;另一方面,又必须脚踏实地,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反对急于求成、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反对急于求成、急 躁冒进。 循序渐进” 躁冒进。“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 有备无患” 防微杜渐”等等, 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等等, 都体现了量变质变规律的思想。 都体现了量变质变规律的思想。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和道路。 和道路。 1. 辩证的否定 2. 否定之否定 1、 辩证的否定 (1)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①含义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对立 ②关系 统一 (2)辩证的否定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 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 一定要灭亡。物质……虽然在 一定要灭亡。物质 虽然在 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 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 思维着的精神, 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 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 生出来。 生出来。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自我 否定 发展 联系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九八抗洪 岳 飞 邓世昌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次大风大浪,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次大风大浪,却一 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 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着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 力,其中就有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起 作用。 作用。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爱因斯坦相对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论对牛顿力学的否定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论对牛顿力学的否定就是既克服又保留。运动是相对的, 运动是相对的, 时空是绝对的。 时空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运动是相对的, 时空也是相对的。 时空也是相对的。 方法论意义 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 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否定之否定 、 (1)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 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运动, 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运动, 促使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否定 否定之否定 促使事物的发展由肯定 否定―否定之否定,经 否定 否定之否定, 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 ①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事物发展的为何? 为何?②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一般公式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麦粒麦株麦粒 朴素唯物 哲学发展过程: 辩证法唯心辩 证法唯物辩 证法正常作息过程: 正常作息过程: 工作 学习实践过程: 学习实践过程:休息工作学习应用学习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 计算机名叫“埃尼阿克” 计算机名叫“埃尼阿克” (ENIAC),每秒只能 ENIAC),每秒只能 ), 作50000次运算。 50000次运算。 次运算 现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2.1万亿 现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2.1万亿 2.1 次。大 规 性 能 电 集 成 电 路 计 算 机第2 代 第3 代 第4 代超 大 规 模 集 成 电 路模 集 成 电 路代第1 代 第5 代 方法论意义 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是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 线论的思想武器。 线论的思想武器。 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正确 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 (二)现象和本质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 的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 发生的, 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 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 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 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 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 趋势和联系。 趋势和联系。 必然性 偶然性分子热运动车祸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产生的原因不同 (1)对立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相互依存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 通过偶然性表现 (2)统一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 只有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础。只有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偶然性是发现必然性、 偶然性是发现必然性、规律性的必由之 在科学研究中, 路。在科学研究中,要善于敏锐地识别偶然 机遇” 并注意利用偶然“机遇” 的“机遇”,并注意利用偶然“机遇”去揭 示必然性。 示必然性。 (二)现象和本质 1.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的内在 联系。 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 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别。 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别。 汽H2O溶解冰凝固水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对立: 对立: ①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通过感官直接把 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 握;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通过抽象思维才能 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 把握。 把握。 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一般的、 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一般的、 共同的。 共同的。 现象丰富生动;本质普遍、深刻。 ③现象丰富生动;本质普遍、深刻。 ④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平静、稳定。 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平静、稳定。 (2)统一 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统一 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 现象表现本质,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