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为什么要传承优秀民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化

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说出为什么就行了
08-10-18 &匿名提问
今天,青少年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 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而中华传统美德正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对起码的道德要求知之不多,因此极需要告诉你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什么,告诉你们过去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传统美德,又是在这种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更需要将这些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学习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少年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措施,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基伟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华传统美德正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文化,特别传统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去,又借助人们的不断创新而造成变化,由量变的积累和积淀,而导致质的飞跃、从而形成在质上明显不同的进化着的文化、文明的历史。 我们中国目前从经济也好,从文化也好,都处在一个转折点上。1911年推翻满清王朝是一个起点,而现在,是到了一个转折点的时刻,还没到终点。为什么谈到这个问题呢,现在社会出现很多现象,经济是很繁荣,社会发展是很快,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每一个字的含金量都比过去大大的增加,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同时,大量反常的社会现象、人文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比如说,十几岁的小孩,为了上网,为了玩游戏,为了几十块钱,把家里的老人杀了;还有个父亲,为了能从学校要点赔偿,把自己的亲生小孩杀了;还有个是东北的一个人,把孩子压死了,逃跑时把孩子拖了两公里,类似这种很多反道德、反人伦的事情,层出不穷。社会霉点在不断地扩大、漫延。现在的GDP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相比,不知增长了多少倍,但是人们的道德水平比以前明显下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经济在增长,文明却在堕落,是因为中国缺文化、缺宗教吗?还是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薄弱了?还是中国人缺了什么?在我看来,是中国自1917年以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脐带”给剪断了。鉴于此等严重势态,我们提出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承续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一、  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    由于“十年动乱”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度被严重“妖魔化”,大部退出了自身的历史舞台。虽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走出了极左路线造成的误区,但是,因为改革开放主要限于经济领域,着眼于经济发展,又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席卷中国,各种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愈来愈大。他们中不少人视传统为腐朽,以全盘西化为价值取向,致使整个民族的素质急剧下降,而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现代价值取向己经给中国带来了人文及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任其发展必然产生无法回避的生存危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可以开启人们的智慧!经典的熏陶感化,能深入到一个人心灵的最深处,能培养一个人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文言即文章的语言,是多数经典使用的语言,是经过千百年来锤炼升华而成的优美、简洁、精确的语言。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莫过于经、史、子、集,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俗等中国文化。优秀的中国文化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穷理于形而下,尽性于形而中,知命于形而上。穷理于形而下而生养万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尽性于形而中使人安身立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知命于形而上而厚德载物,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因而能化成天下,使天下文明。这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生动体现。对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那么该如何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呢?我想就是坚持有破有立。我的思想基础是:(一)传统文化的优秀性。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化瑰宝,就是现在的人,也未见的能够达到那样的思想高度,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加以传承的精神财富。比如孟子说,当一个国家不仁义的时候,持有正义的一国就可以高举正义之旗,前去讨伐,这一论点同现在国际上那种“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何其相似乃尔;再比如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入侵时所积淀出的精忠报国精神,与现在提倡的荣辱观也有一脉相承之处。(二)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特别是农耕文明和官僚文化,重农轻商,过分仰仗仕官阶层,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商业文化,缺乏产权意识和诚信意识。皇帝讲究的是分封诸侯,家庭讲究分家单过,因此中国人很难出现那种巨型的跨国超大型企业,靠股份这种形式把分散的资产联合起来在中国则变得更加艰难,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摈弃的。因此,我们教育青少年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时,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并在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一)   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 ”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校要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低年级的《论语》、《三字经》,到中年级的《千字文》、《唐诗》到高年级的《宋词》、《名人名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从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途径。(二)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导向学校不仅要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图书,同时,也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及传统氛围的营造。结合班级的特色,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传统美德的学习结合起来,有批评,有表扬,有反省,有鼓励,有悔悟,有希望,真正实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美德文化的精华,将中华传统美德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自主创新中深化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适应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注重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品德修养教育,在社会与生活中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语文课中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音乐美术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及深化。其次,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传统美德的深入人心。再次,利用重大节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学雷峰纪念日的学生实践活动,“三八”妇女节母爱的教育、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等。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注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把传统美德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以家庭和社区为阵地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思想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为家长开设家校课堂,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为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逐步向家长宣传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首先,在传统美德教育的初期,采取孩子做、家长看、共同感受中华美德的方法。开展“三说三做”活动,“三说”即说三句话:“您好、您辛苦了、节日快乐”。“三做”就是做三件事:“鞠躬、让食、抄三句话”。要求学生完成规定动作,写下活动的感受。同时,要求家长虽然不参加活动,但要写下看到孩子参与活动后的感受。 其次,在传统美德教育的中期,采取孩子做、家长同做的方式,共同实践中华美德。开展以“我和父母同做”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由学生和家长一起探讨。仅仅围绕“忠、孝、礼、诚、信”等内容,坚持明理、激情、导行的原则,使孩子和家长在活动中明白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德,让他们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通过实践参与,让其知道怎样做才能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德。顺利推进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华优良道德传统分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一块永不磨蚀的“胎记”。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私之辩证”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在“义”和 “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道),能将心比心(恕道)。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凡人炎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亦即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坚守信诺。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里讲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圣心”是指一种道德境界。所谓“成德至善”,是说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一种较低的境界到另一种较高的境界,不断前进而逐渐趋于“至善”的过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渐地但无止境地趋于“至善”。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自从1919年“五四”运动第一次中西文化大碰撞以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以及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伦理道德文化,一直是我们在文化和道德建设上进行战略选择的一个重大而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我们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回答,但直到现在所谓新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和新复古主义、儒家救国论仍然不绝于耳,成为当今意识形态领域里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必要旗帜鲜明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态度,澄清理论是非,扫除思想障碍。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之;②在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之;③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的积极内容。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全盘西化的思潮。这两种思潮在对待道德问题上都割裂了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中央历来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十年来,为加强思想政治课建设发了三个重要文件,它们是: 1985年8月下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8年12月下发的《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94年9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这是思想政治课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 1986年,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国家教委领导京、沪、津、吉、黔、粤六省市和北京师范大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了七套实验教材,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并于1990年通过学科审查,供全国选用。 1990年,针对国内外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家教委组织力量对《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大纲》进行修订,于1992年印发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稿)》,并同时集中力量按这个教学大纲编写了一套新教材,于1992年秋季始顶替七套教材(天津、吉林部分地区除外),供全国使用至今。 政治课十年改革,受诸多因素制约,步履维艰。但就教材建设而言,我们认为需要认真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全面总结多年积累的编写教材的经验,探讨一条教材改革的新路。 二、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目的 总结以往教材编写经验,特别是十年改革的经验,探讨便 教利学 的教材编写形式,以及教材建设的方法论基础。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充分体现和发挥教材特定的使用功能。 2.如何建构教材合理的框架体系,有效解决教学内容的“多、难、深”问题。 3.如何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学科特点。 4.如何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三、研究过程 1992年秋,我们报经国家教委审批备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江苏省教委共同成立了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在编委会的指导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编辑室与江苏省教委教学研究室合作,依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开始编写一套初中思想政治课课本,包括初中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下册)、三年级(全一册)共五本。参加编写的人员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的编审、编辑,以及江苏省教研室教学研究人员共16人。各册主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专业人员担任,对书稿的整体规划和编写质量负全责;副主编由江苏省教研人员担任,着重从教学实践方面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聘请了几位资深专家作顾问,邀请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有经验的教师随时进行指导和审读。 自 1993年秋季起,江苏省教委教研室在全省选定了72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包括城市、农村、重点、非重点及完全中学和初级中学),同时分三个年级,以104个班级作为样本班,实验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共有100位教师,近6000名学生参加。在学年度,先后组织了两次新教材样本 班教师 培训;编写人员到样本 班随堂 听课132节;召开各年级样本班老师、学生座谈会16次。先后收到样本 班教师 的实验报告164份;各 类经验 体会文章及教学论文97篇;教师、学生对教材的建设性意见14份。1994年11月,江苏省教委组织了“江苏省首届初中思想政治课实验教材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活动,对这次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在完整地实验了一个学年的基础上,我们广泛听取了参加实验的师生和有关专家意见,并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由本室负责 完成了教材的送审修订工作。目前,这套教材已由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作为试用本,供全国选用。 四、研究成果 以具有鲜明特色的整套教材(五册)及其配套教学用书(五册)为主要成果。 (一)教材编写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在这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吸取了以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包括各套改革实验教材,以及由国家教委统一组织编写的试用教材的成果,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和框架内,对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配置、语言文字、版式设计等方面均进行了新的探索。 1.引导教学的多种手段 ( 1) 框题 。本教材均按课时计划 设置框题 ,以便为教师把握教学进度,检测教学效果,提供可以参照的规范。 ( 2)字体和格式的变化。 除了框题的 设置,规范与量化教学内容大体是通过字体、字号的变化来体现的。按字体和格式的变化把课文分为4个部分,目的是充分考虑教与 学双方 的需要,在增强教材可读性,并为教师发挥创造力留有余地的同时,力求使教学内容更具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其中,加网的黑体字是表明知识点和教育点的小标题,平均每课时 2.5条。正文中黑体字所表述的是基本概念、观点和结论,这是要求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行文力求准确、精炼。宋体字,即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是教学和考核的主体,表达也力求规范,同时注意了通俗性和条理性,其字数依学年段逐年递增。楷体字,可不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来要求,其主要功用:一是在限定教学内容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文,增强教材可读性;二是考虑到师资和生源的不同层次和需求,可以有选择、有取舍地加以运用,这又体现了教材的弹性。总之,每课时, 即框题 ,大体3000字左右,其中 楷体字占一半 以上,这就限定了教材的总量。 ( 3)“想一想”等小栏目随文设置,每框必有。我们知道,相对于其他学科,思想政治课更具思辨的特点,驾驭和引导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想一想”、“忆一忆”、“说一说”、“查一查”等等,不仅是按照教学目标和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计好的,而且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所以,设问小栏目的运用,作为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活动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手段,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也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然而,我们的设问,并不具有规范教学内容的意义,课上课下、课前课后、用与不用均无不可,全在教师应情势而定。根据教师在实验当中的概括,它至少有这样一些具体功能:释疑解惑、点拨诱导、援引借用、承上启下、强化联想、自我检验、深化认识、联系实际,等等。 ( 4)“阅读与讨论”,按照我们的设想,既不是对教学内容的规范,也不是对教学重点的指示,而是注重培养能力的一种尝试。当然,推动学生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材料,重温、巩固、深化已学过的知识,也是其应有之义。 ( 5)单元练习,是应广大教师的要求设置的。既要体现教学重点,又要大体覆盖学习的基本内容。 ( 6)导言,作为贯彻以逻辑顺序为主导的重要举措,各课都有。它 既是该课内容 的梗概,又是从整体上展示教材逻辑顺序的环节。假如我们把各课的导言串联起来,则不难清晰地看到整个教材的基本脉络。 ( 7)引文。教材的引文大都采取“语录”的版式,目的在于增强版面的可视性。 ( 8)图版和图画。增强教材可读性和吸引力,文字的叙述固然要生动、风趣,以理服人,图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为此,每册书前均附有精美的彩页图版,书中安排丰富的插图,以增强教材的可视性,给学生以形象化的教育。此外,在版式上也力求生动活泼,有所创新。 总之,在我们看来,尽可能提供驾驭和引导教学过程的手段,是编写教材,特别是实施基础教育教材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教材可读性和可教性相统一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虽然各年级教学内容、目标设置各具特点,各有其相对独立的逻辑和层次结构,表现在编写形式上,也不尽一致,但在这一点上是共有的,所以整体上仍体现了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的风格。 2.建构合理的编写框架 我们规划教学内容的原则主要有三条:其一,强化重点,淡化难点,突出主干,简化枝节;其二,以课程内在的逻辑顺序为主导;其三,兼顾课时的均衡。无疑,最突出的问题是降低难度,减轻分量。但我们认为,所谓偏深、偏难,不仅仅是数量概念。包括行文方式的通俗性,版式设计的可视性,材料选择的生动性,以及逻辑顺序的合理性,都是应考虑的因素。当然,具体设计,三个年级各有特色。 ( 1)一年级教材采用单元和课的形式,十分注意处理单元之间,特别是课与 课之间 的内在逻辑联系。如第一、二单元都是热爱祖国教育,第一单元主要讲祖国如何伟大可爱,安排了四课 书按照 历史发展的线索向前推进。学生学完这一单元,能够相对完整地认识我们祖国的伟大和可爱。在此基础上, 第二单元则讲“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安排 了五课书 ,其逻辑顺序是:“以祖国利益为重”,这是热爱祖国的总原则,然后再分别讲热爱祖国的几个主要方面。在每一课的叙述中,一般都是先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明白道理后再提出行为要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 在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表述上,我们既考虑到初一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通俗易懂,又以不违背科学性为原则,坚持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如 “科学”这一概念,如果完整地加以表述,学生难以理解,教材只是通俗地表述为:科学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斗争中得到的正确认识。在材料的选用上,我们遵循既要典型、有教育意义、与所讲观点相吻合,又要真实的原则。 在课文的叙述上,注意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例如,第十课 “为国争光”有 两个框题 ,第一框“心向祖国,立志报效”讲了三层意思:祖国好比母亲,各国的爱国者都像热爱母亲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旧中国,爱国者的报国之 志往往 得不到施展;在新中国,报国之志得以实现。第二框“奋发进取,为国争光”也讲了三层意思:只要心中有祖国,就会抓住一切机会为国争光;无数祖国的好儿女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奉献自己的一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国争光人人有责,青少年也不例外。从为国争光的思想基础到每一个人都应为国争光,脉络比较清楚,层次分明。 ( 2)二年级教材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用线穿珠,以点辐射&&。即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主线,贯穿内容相对独立的课题;根据各课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教育点,选择和运用具体材料。 一方面,我们认为,能否突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条主线,不仅是能否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继承传统教材内容和形式的精华所在,而且是能否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为此,我们在教材的整体布局上作了精心设计,结合有关背景知识的讲授,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上一再展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有计划地 把逐步 深化认识的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促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另一方面,考虑到过去通常按社会形态设置大课有两个局限性:一是不便于采用表明观点的课题;二是不利于反映社会变革时期的长期性、复杂性,致使课程的教育性和时代感受到一定制约;三是容易同初中历史课内容重复。所以,本教材框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逻辑顺序为主导,历史顺序服从逻辑顺序,史料的运用服从观点的阐述。 据此,就上册而言,包括 “三次社会大分工”、“平民”、“自然经济”、“萌芽状态的劳动”、“正在形成中的人”等被删减的同时,有些内容又有所充实,如阐述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介绍交换的发展与作用,分析各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特点,说明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原因,等等。我们以为,对这些有助于展示主线、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讲得细一些,并不意味着增加分量。就下册而言,也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在逻辑的主导,即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特有的目标设置与实施。例如,讲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把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完成,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联系在一起。 这样处理的根据是:其一,突出了新旧社会制度交替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其二,立足于新政权的巩固和新社会制度的确立,为再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这条主线,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三,合乎历史事实,体现了历史过程与逻辑过程相一致的原则,更富于教育性和时代感。又如,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集中在一起,作为资本主义的最后一课来讲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其一,从资本主义鼎盛时期的分析入手,来揭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二,在综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之后,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剖析,有助于展示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 “固有性”;其三,集中讲述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可以避免阶段性重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四,作为单元的最后一课讲述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使教学转入下一单元的过渡更为自然,逻辑线条更为清晰。此外,关于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不言而喻,我们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当前讲社会主义的发展,只能着眼于中国的实践;二是讲中国,不仅要考虑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教学,而且要考虑与初三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衔接和配合,不能过于具体。因此,我们的构思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讲起;随后介绍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继而概述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在实践中前进的过程;最后阐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 3)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有人曾概括为五个字:“多、难、深、杂、变”。虽然按既定内容编写教材已有多年尝试,但现有的各种版本均难尽人意。尤其是其结构体系的整合,始终未能形成成功的范式。因此,我们在这方面的设计,更具探讨性。 我们认为,三年级的教学,集中体现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功能。所以,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是本教材的主要任务。教材要让学生明确,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更要明确,必须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坚持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反映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色,得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的结论。 据此,我们编写本教材的宏观思路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出发点,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线,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最后以青年要立志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脚点。具体讲,本教材的基本框架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线, 用三课分别 讲我国的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用三课分别 讲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基本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建设为基本内容的框架结构和逻辑顺序。这样安排,我们认为既可以突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特点,又可以全面地概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还可以使全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比较清晰、合理,重点比较突出,便于教学。 对于教材中必须出现的新概念、新知识、新观点,注意了 知与懂的 不同要求。这部分内容大体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必须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材尽量用通俗、简明、确切的语言加以表述。二是对于比较难懂的概念、观点,配以小字,采用比较生动、典型的事例加以说明,是属于必须知道,又不要求全部理解的部分。三是只需作一般了解,不 要求懂和记忆 的一些概念、知识。 3.体现课程特点的重要环节 ( 1)根据我们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功能的理解,所谓“思想”,无疑要告诉学生“思想”什么,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思想”。特别是初中学段的教学,要实现以“养成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主逐步向以“理性教育”为主的过渡,尤其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方法的运用。在初一就应有 意运用 行文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初二更要注意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表达和描述社会发展的低级与高级、进步与落后、一般与特殊、前进与曲折,促使学生对社会进步的理解,对历史趋势的把握,立足于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在初三则注意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贯彻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观点,如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又要看到落后的一面和存在的问题;在横向比较中,既要看到很多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又要看到在某些方面已经赶上或超过了发达国家,使学生既有紧迫感,又有自信心。此外,在选材方面,我们还充分考虑 到处于 现代社会的学生心理环境、信息环境的时代特点,不仅注重其新颖性、典型性、知识性、情节性,而且力求有可发掘的寓意、可咀嚼的余味,情景富于变化,行文比较活泼,风格也不尽一致。 ( 2)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全套教材 一 以贯之的目标。除了在初一有专门的目标设置,在初二、初三也根据各自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了有计划的渗透。如在初二,我们特别注意了使学生在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的大背景当中,深切地关注中国的命运,时时感受到祖国的荣辱与兴衰。为此,我们不仅在内容的配置方面有所倾斜,而且在小标题设计上,行文力求醒目、鲜明,在小栏目的使用上, 更予以 较多的安排和提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