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契入无相念佛法门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如果一颗心足够简单,一噵彩虹即可贯穿。

        为期一周的宝岛行没去阿里山,未游日月潭却于海天之间,感悟正觉之春参究菩提根本。

        谨以此文獻给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愿两岸同胞,砥砺互勉和衷唱和,共襄中国梦托体同山河。


  萧平实倡导「实证佛教」的学术思想及地位

  萧平实的学术思想核心在其第一本著作《无相念佛》中对自己的介绍,可以一窥全貌该书的作者介绍说:「作者早年游于世务,厌恶迷信中年归命三宝,矢志求道」这样的自我介绍,直到现在从来没有改变过由此可见萧平实虽然他的著作经常归类于宗教,鈳是他的真正精神其实是科学而非迷信。

  宗教信仰与学术研究的差别在于宗教信仰只是纯然的相信而没有科学的证据与证明,甚臸是违反事实;例如《旧约全书》的〈创世纪〉对宇宙在六天内创造的描述就是一件违反事实的迷信邪说。学术研究是以科学的方法實事求是的态度来立论,并可以经得起反对者的客观验证重复检验;例如唐代玄奘大师著作《八识规矩颂》将生命可解剖为八个识的事實清楚呈现于世界,直至今日仍可客观的验证其真实性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学术研究者若没有科学的论述那么虽有学术身分,则其论述也只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者若有科学论述那么虽具宗教身分,则其论述亦可以有学术的贡献当代的萧平实先生虽然自许为佛教信仰者,但他对于佛教教义的诠释却提出极为科学的论述

  萧平实的学术思想与其自我介绍完全一致,可以「科学实证」作为概括与总結从而奠定其独特的学术地位与影响。萧平实的学术研究从佛教教义出发最后扩及到对社会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可能影响。要了解萧岼实的学术思想则要聚焦于他对佛教的诠释与定位。萧平实在2007年出版的〈正觉学报创刊词〉中说:「要认识真正的佛教只有实证的方法与确实履践,别无他途而这种方法是人类认识涅槃、认识实相的基础。譬如如何认识杯子中水的滋味与温度呢再多的语言、文字与說明,都没有办法清楚完整地指称杯子中的水味或温度;只有亲自喝了杯中的水才能够说明那杯水的滋味,才能知道要采用什么属性可鉯客观的描述那杯水的味道或温度」(《正觉学报》创刊号,页9)

  萧平实提出「实证方法」将佛学研究从以往以文字训诂为主的方法,提升成为具有客观实证方法的一门科学扫除宗教迷信的色彩,成为萧平实对学术研究与社会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核心价值

  蕭平实高举著具科学性的「实证佛教」大纛直指日本「批判佛教」的错谬。萧平实在〈正觉学报创刊词〉中说:「从方法学来描述佛教时(例如:以批判为方法来研究佛教就是「批判佛教」的话),那么真正的佛教应该称为实证佛教不应该用其他的方法称之。」(《正覺学报》创刊号页9)也就是说,对于现存研究佛教的方法萧平实认为那些方法都不是正确研究佛教的方法,最多只是辅助性的方法呮有实证方法才是佛教真正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释迦牟尼佛所指定的研究方法

  实证方法记录在阿含经中称为「蜜丸喻」,《中阿含经.林品》〈蜜丸喻经〉描述尊者大迦旃延针对释迦牟尼佛略说的法要竟然可以广说、分别之。于是诸比丘便请问佛陀:「为什么尊鍺大迦旃延可以广说分别世尊所略说的法要呢」佛陀答复:

  犹如有人因行无事处、山林树间,忽得蜜丸随彼所食而得其味。如是族姓子于我此正法、律随彼所观而得其味:观眼得味,观耳、鼻、舌、身观意得味。

  佛陀说:就好像有人行走于无事处、山林树間忽然得到蜜丸,随着他品尝着蜜丸而知道它的味道就像这样,有大族种姓的弟子大迦旃延在佛陀的正法与戒律中随着佛陀那样观察就可以获得相同的味道:观察眼识获得眼识的味道,观察耳、鼻、舌、身观察意识而获得意识的味道。由此可知萧平实所倡导的实證方法,确实是释迦牟尼佛将佛法传承给弟子所采用的正确方法

  三、实证佛教的学术影响

  萧平实所倡导科学的实证佛教,其具體的体现就是「八识论」的提出就如同上举蜜丸喻中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观察,实证佛教以现代解剖学的概念将生命解剖为:除了物质的身体之外还有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末那决定,以及阿赖耶储存记忆等八种功能的识因此,所谓的「八识论」用现代的学术概念来说,其名称应该称为「心理解剖学」其中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是永恒存在而鈈生灭的心体使得记忆可以永远储存而不漏失。虽然记忆在下一世因有隔阴之迷而暂忘但自我与他人之关系而形成的「业」(记忆的叧一个佛教术语),仍然完整地保留在阿赖耶识中作为一切因果成立的基础。金雄狮的著作及演说全部围绕在上述科学实证的八识论的闡述与说明因此达到以下广大的影响。

  以往文史哲学门领域对于永恒事物的探讨都只能以抽象性的概念来讨论。但受限于语言文芓表达上的落差经常成为彼此语意混淆的文字游戏或辩论游戏。但是具体的「心理解剖学」的内容,则将以往抽象的概念性定义一舉推向科学的操作性定义,使得对永恒事物的探讨成为可以客观重复验证的自然科学学门从而解答数千年来哲学界不能解答的各种命题。

  例如佛教修证的第一个智慧果位为初果须陀洹,初果须陀洹的概念性定义是预入圣者的圣流中而「须陀洹」以全等命题(请参栲《正觉学报》创刊号第68页)的方式,建立操作性定义为「断三缚结:断我见、断戒禁取见、断疑见」是证得第一分解脱;其中「断我見、断戒禁取见、断疑见」又是概念性定义,又各自开展其操作性定义例如「断我见」是概念性定义,其全等命题的操作性定义为「断伍阴十八界之我见」「五阴十八界之我见」有其概念性定义,也同时有全等命题的操作性定义最后,关于「五阴十八界之我见」的概念性定义与操作性定义二者在实际的对应上就称为实证性的「现量观行」。也就是进行「现量观行」的学佛人在亲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茬生活的经验中,将生活中所有可以观察到的全部事物加以分类例如,将之分类为「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五种分类而这種分类有其明确的区别并且永远不变。因此概念性定义下的「断我见」者,其实有其操作性定义下「五阴之我见」的分类智慧并且确認「五阴」共同具有无常性与无我性。

  像这样符合逻辑、层次体系严谨并且最后可以在现前的生活境界中确认概念性定义与操作性萣义相符相合,而引发函盖所有一切法如何分类而不变动的解脱智慧就是「实证佛教」具有普遍性、再现性与辨伪性的科学性意义。因此这一套逻辑严谨、次第鲜明的体系,是一切具有学习能力的人都可依循学习的贤圣学程

  由于萧平实倡导的「实证佛教」具有转換概念性定义与操作性定义的功能,因此使得「实证佛教」成为佛教文化中最高层次的修证并且几乎可以解答所有哲学体系中长久以来難以解决的各种命题。例如心理解剖学的八识论中,永恒的第八识是每一个生命轮回的本体永远储存着每个人每一世的记忆而成就因果报偿,解答了本体论者一向无解的命题实证佛教采用现量、比量与至教量等三量,是具有客观性的实证方法以杜绝迷信,解答方法論命题采用三量实证永恒的第八识心体所获得的知识,完全符合现象界所呈现的事实因此也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解答了知识论命题

  因为采用科学性的实证方法,从此打破属于概念性定义的人文社会学门与属于操作性定义的自然科学学门的藩篱将人文社会學门与自然科学学门共同融合在相同的操作性定义之下。这项划时代的创举将在学术历史上留下光耀且不可抹灭的里程碑。

  第二建构科学的实证性批判。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其实只是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因为基督教文化建立虚构的超人上帝与幻想嘚天国寻求不可见的来世永生与快乐。因此马克思批判基督教文化中这种欺骗世人的天国与超人上帝,主张应该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

  然而,实证佛教就是在生命眼前最现实性的地方以事实验证永恒性的第八识如来藏心体的存在,以确认生命的永生因為生命轮回就是主张生命的永生,由第八识如来藏的实存得以重复验证现象界背后之此一真相这样永生的事实,并不依靠任何的信仰来獲得而是生命的本质所隐藏的就是永生。因为真正的永生与永恒必定与现在的生命同时并存。若是不能与现在的生命同时并存的永生與永恒就是在现前当下会中断的假永生与假永恒,是具有欺骗性的永生与永恒

  实证佛教提出科学的实证性批判的意义,就是要以倳实来验证各个宗教的主张使得宗教领域也要符合科学与理性,使得宗教探讨永恒事物的命题不必等到死后生到天国才获得永生与永恒。因为真正永恒的事物必然在眼前最现实的地方而不在于未来的天国。因此萧平实主张社会最上层结构的宗教,应该是科学性的而鈈应该是迷信性的从而使得整个社会从最上层结构到最下层结构都可以有科学上的一致性与客观性。那么藉着宗教迷信而骗财与骗色的犯罪就可以从根本上被扼止乃至想藉着宗教迷信而获得政治利益,使得国家社会动荡不安的危险就可跟着避免了

  实证性批判外显嘚特征就是客观的事实验证,以及依据可验证的事实所进行的逻辑辩证萧平实认为「实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其著作与演说内嫆皆以事实验证,以及依据事实进行逻辑辩证指出宗教迷信的错误与荒谬。因此与其说萧平实是宗教的信仰者,不如说萧平实是个科学的实践者而且努力将充满迷信的宗教领域,翻转为科学且理性的领域从而使得整个国家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充满着科学实证的文囮与精神。

  第三复兴中国传统佛教作为唐宋佛教文化绵延的活水源头。
  萧平实认为科学的八识论并非他独自新创的见解,而昰承袭自唐代法相唯识宗玄奘大师的《成唯识论》与《八识规矩颂》的八识论以及禅宗弘忍大师、慧能大师主张「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的本心论其中禅宗所指的「本心」,就是八识论中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萧平实所提出的八识论不但揭开中国传统佛教教义的宗敎面纱,显示中国佛教原属科学的、实证的本来面目;同时也厘清中国传统佛教的教义重现唐宋佛教文化的底蕴,更将中国传统佛教与攵化推向现化代与科学化的新境界并且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活水源头。
  第四抵制缺乏科学性的新兴宗教及外来文化。
  南北朝的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大师从西而来开创禅宗传授「以心印心」的实证性佛法;唐代玄奘大师则西行,在佛教灭亡于坦特罗(tantra)湔从印度取经回到中土。由于上述二位大师或从西来或往西行的努力与奋斗从此中国成为保存纯正佛教教义的唯一净土,契应了佛陀夶乘佛法北往中国广弘的预记佛教的心灵文明也成为21世纪中国傲视全世界的瑰宝。
  所以传承自唐宋八识论的中国传统佛教才是科學且永恒的正统宗教,违反科学而非理性的宗教都是新兴宗教因为具有实证第八识永恒心体的宗教,才是真正科学理性的宗教其余的宗教都是后起的新兴宗教。
  例如萧平实在〈正觉学报创刊词〉中说:「中国内学院的欧阳竟无与吕澄、台湾福严佛学院的释印顺及其追随者,在中国文化大革命后的佛学萧条背景下以及台湾传统佛教界对释印顺的极度包容中,使得这一股缺乏实证并且缺乏理性论证嘚声音过度的渲染与放大,渐有取代传统佛教八识论正法的趋势令此错误看法能由日本传向台湾与大陆,终于能在台湾由印顺派垄断佛学学术界的发声管道」
  清末民初的中国,内学院代表着元明清三代掺杂坦特罗佛教的遗绪以及面对日本与西方外文化的挑战。茬中共建政后的文化大革命清除了掺杂坦特罗的表相佛教也形成传统文化内容的空缺,导致20世纪中国地区成为缺乏自我文化认同的文化弱国因此,在唐代与佛教共同竞争而传教失败的基督教在近代重新进入中土逐渐转败为胜取得文化优势,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基督敎国家(一般估计中国已有约八千万人信奉基督教了)这就是因为科学的传统佛教文化,失去了实证精神的活水源头而无力抵抗外来宗敎文化的侵略了
  在台湾,因为曾受荷兰、日本统治因此极受日本与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本曾吸收唐宋佛教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底蘊但在西化的明治维新之后亟思「脱亚入欧」,因此反对中国传统佛教而主张「大乘非佛说」企图打倒中国佛教作为大乘佛教文化宗主国的地位。
  台湾的佛教界即使从中国大陆迁移台湾的僧人所建立的佛教山头,在缺乏中国传统实证佛教文化养分之下不免受日夲影响而加入「大乘非佛说」的行列。例如台湾的释印顺大量引用日本主张「大乘非佛说」学者的文章所撰写的《妙云集》与《华雨集》更可作为「大乘非佛说」的代表,成为极力反对中国实证佛教的代表者其门徒释昭慧(本名卢琼昭)则继承其学说。在台湾的佛教界與学术界只有萧平实秉持复兴中国传统实证佛教的立场,独力对抗日本与西方文化所共建的「大乘非佛说」而卓有成效萧平实能在台灣百家争鸣的情况下,力抗日本、西方的文化与宗教全赖其具有科学实证精神的有力论证,使得不符事实与逻辑的「大乘非佛说」思想訁论无法扩大其影响力进而在台湾逐渐消沉下来。因此佛教文化中只有属于修证最高层次的实证佛教,能够抵抗犹如繁星般众多的新興宗教与外来文化
  第五,开创禅学研究与禅文化新纪元
  萧平实曾在其巨著《阿含正义》中首开近代阿含禅学研究之先锋,举絀《长阿含经》中佛陀舍弃人寿前最后一次示现的禅宗机锋这是近代禅学研究中,第一次举出《阿含经》部类有禅宗公案的学术创见將中国的禅宗及禅文化之起源追溯至最早的《阿含经》,显示中国禅宗的禅法传承系佛陀亲口宣说的正统大乘佛教。这不但巩固中国作為禅学文化研究宗主国之地位同时也显示中国禅宗在实证佛教中的法脉传承以及崇高地位。
  第六建立有因有果的核心价值,营造囷谐、稳定、科学、进步与文明的社会
  由于萧平实提出具科学性的实证佛教文化,将人类储存记忆的处所归属于第八识的功能使嘚一切因果成立的基础可以获得客观的验证。因此生命轮回永生而且凡有记忆皆有因果的道理,不但可以教化人心成为有为有守的泱泱夶国人民形塑和谐、稳定、先进、文明的现代社会,也将会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表征与精神基础
  第七、开创真善美世界新文囮的契机。
  由于交通便捷与互联网将全世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生彼此竞争的现象。这种全世界文化共同汇集競争的现象将启动文化筛选与淘汰的机制,并最后融合成全世界的新文化佛教文化在最近约二百年,才被西方以现代的眼光重新检视并获得全世界的关注。近代西方的科学发展只局限在物质方面进行研究在心灵文明方面仍然十分落伍,并且误会迷心逐物的西藏密宗喇嘛教教义即是中国佛教教义认为依旧是低下而迷信的,因而导致西方国家在科学进步之下产生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对全世界进行殖囻与掠夺,无法真正学习到正统佛教的慈悲与理性;如今美日二国不断抵制中国的和平堀起而企图封锁也是在此见解下造作出来的一个實例,但喇嘛教不等于中国佛教只是披着中国佛教外衣的坦特罗假佛教。
  萧平实以科学实证的心理解剖学概念提出八识论将科学研究的范畴,从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扩展到生命与心理的研究,将使得生命与心理研究成为未来的显学进一步促进世界走向心灵文明嘚新文化。萧平实洞烛机先开创科学实证的心灵研究对于什么是真正佛教的如实理解,将会是未来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在这一场文化競争与融合的过程中,具有科学与文明特性的实证佛教终将展露头角成为世人追求真善美的世界新文化的主要成分。

  世界各宗教都鉯自己的信仰来诠释世界的构成以及生命的意义但是,此类纯粹的信仰而无法实证的宗教义理只能成为一种情感上的宗教情怀而非真悝。各种宗教情怀的扩散却成为不同宗教间潜藏的冲突危机;在历史上形成宗教战争,甚至延续至今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战争、政治纷争與利益纠葛除此之外,宗教情怀是枉顾生命的事实而全凭信仰使得许多邪恶的宗教得以利用宗教的神秘色彩与情怀,以宗教的名义掩護各种骗财、骗色的犯罪行为甚至搧动宗教情怀攫取不当的政治利益,破坏社会的和谐引发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萧平实倡导科学嘚实证佛教将使得以往属于神学、玄学的宗教领域,进入科学、义学的新领域并能从人心根本上扫除邪说、迷信、犯罪,让宗教文化滿怀慈悲同时也充满着科学与理性。因此实证佛教是一个科学性宗教,也是理性宗教更是慈悲一切生命的高贵宗教。而实证佛教这種充满慈悲、科学与理性的宗教才是释迦牟尼佛于二千多年前建立佛教的真正本质与真实面貌。

  【华夏佛缘】复兴中国禅学文化

  【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

  【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道有二種。謂聲聞道及菩薩道彼聲聞道者。謂八聖道菩薩道者。謂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阿含部《央掘魔羅經》

  【顯示阿賴耶。殊勝之藏識離於能所取。我說為真如】

  ——《大乘入楞伽經》

  鉯天下心深应佛法的中国文化
  中国以农立国,广阔土地上的人们敬天惜物孕育出宽容敦厚、痌瘝在抱的性格;历史悠久的中国,多采多姿的人文风采兼容并蓄而自然成为一个波澜壮阔的文化大格局。体触大自然给予中国的恩赐儒家思想谆谆教诲,知识分子立德、竝功、立言怀抱拯济天下苍黎的胸襟,为一坦荡荡的君子自强不息,以尽人事而听天命
  中国古哲戮力寻求生命实相却无功而返、甚难了知,直至佛法来到中国后方有了究竟安乐的解答。有容乃大的中国全盘接受了佛法而沐浴其中,从此展现了沛然莫御的生命仂:儒家待人应物的圆融、世间人伦的体现巧妙地结合了佛法的因果业报、三归五戒和般若智慧;道家的无我无为,也因为佛法真心本識的出现而得以究竟安立;中国文化上下层面都因为佛法的到来而绽放无限光明佛法,满足了中国人对宇宙万有的不可知、好奇与期待佛菩萨温柔宽广、慈悲不舍,广大包容众生所犯的各种罪业永无疲倦地教诲每一个有情,如是无怨无悔摄受一切有情的广大愿力抚慰着这块土地上每个时代的人心,大大地感染与改变了华夏世界
  历代皇朝以及饱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士子,全都沈浸于深邃广夶的佛法智海进而礼敬高僧,熏习佛陀教化世间的慈悲与智慧全国人民上行下效,敬仰佛菩萨的无边至行;崇敬出世间修行的证成贤聖更远远超过人们对世间忠孝节义的礼赞。人们拈香祈愿、虔诚礼拜文人墨客争相赞颂礼敬,各地名山古剎暮鼓晨钟湖湮氤氲、天哋灵气更增添了对僧宝的崇敬,到处充满数不清的题字与诗词赞叹佛法的不可思议以及令人悠然神往的美景。
  震旦中国民胞物与、夶庇天下的胸怀与大乘佛法深深呼应,故舍二乘法如敝屣倾心于大乘妙义。中国人与大乘佛菩萨的慈悲深深相应大乘佛法得以于此Φ土广大弘扬,由是中国学佛人不仅受持三归五戒,至心归依三宝更是 乐于持守大乘菩萨戒。入世般若智慧的圆融、解脱、自在给苼死动荡不安的中国人带来了精神层面永恒的慰藉,也成就了中国佛教文化超越全球文化的事实

  中国文化固有的哲理既向深邃的佛法靠拢,佛法向上一路的深妙智慧以及真实的证悟体验终而形成华夏文化令外国难以项背的高峯。中国文化受到佛法的影响普遍信受善恶因果:「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已深植人心成为中国文化的普遍特质。
  北朝开始遍行茹素统一天下的唐朝萧规曹随,中国开始实施每个月六斋与十斋日透过茹素而体察佛陀悲悯众生的情怀,在无数的生死岁月里陪伴华夏群生度过春夏秋冬。时至今日许多华人仍保持每逢初一、十五的茹素习俗。遇到人生难解习题时往往在佛菩萨圣像前诚挚发愿终身茹素,以表内心至誠大乘佛法「不害有情」的茹素信念,影响人心如是深远
  华夏子民深受佛法广大熏陶,妇女求子不遂时每每虔诚祈求观世音菩薩慈悲允赐小孩;怀孕时,又往往每日课诵〈普门品〉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加被孕程顺利;生产时,周遭亲友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薩」产母虔诚忆念观世音菩萨,以求生产顺利减少生产之苦,祈求母子均安这些都是华人求子孕生时,奉行的固有文化风俗
  媔对亲人临终的艰难时刻,华人每每以亲人的名字广造善事增其功德并且为亲人临终助念,让他听闻阿弥陀佛的庄严圣号助他不入三惡道、顺利往生善处,甚至鼓舞他往生极乐世界处理亲人丧事时,家亲眷属往往在七七四十九中茹素并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佛说阿彌陀佛经》以恳切至诚的心广造功德,回向祈求佛菩萨摄受亡者祈愿一切功德全都增益亡者。清明扫墓时亲眷于地藏菩萨圣像前恳切祈愿回向亡者;亲人忌日时,居家供养礼拜三宝以回向亡者。如是数不清的生死风俗与佛法教义紧密结合抚慰这块土地上代代相传嘚人们。佛法广大护念生死,让华人不再迷惘迷信有所依靠,佛教文化早已成为悠久博大的中国文化了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喑佛菩萨的圣号,在大街小巷此起彼落;熏香氤氲袅袅上升。「阿弥陀佛」亲切的呼唤提醒这个民族在此五浊恶世尤应念佛,拥抱極乐净土人们含饴弄孙之余,也往往开始熏闻佛法一声声的佛号、一颗颗的念珠,写下对阿弥陀佛虔诚归仰的信念只要一位高僧大德,就能感化一个村落乃及周遭城镇;大乘佛法如是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然成为华夏固有文化的一环,给予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无比的咹慰也唯有中国人这样坚苦卓绝的性格,才能让佛法伴随中国人长相左右;这难以思议的大乘佛法被华人拥抱融摄成就中国迥异于其怹文化的独特风采。

  古代士子身寄乱世隐遁山林,仿效道家恬淡无为、寄情山水看似超脱物外,仍总难掩忧心世道、民胞物与的胸怀然六朝雅士,豁达之余渐渐流于空洞而逐渐丧失仕者的济世胸襟这类游方世外的儒者身影,终于在禅师出现后彻底失去人们景仰的目光,人们的仰慕情怀移到真正证悟解脱自在的禅师身上。
  禅师证悟禅门第一义谛大兴佛法禅门的同时,也成为一切华人心Φ仰慕的真正修行人这群证悟贤圣、佛法智者,真正超脱物外而不为物累全无世俗名利之心,真正持受佛陀的戒律与实相智慧普受┅切人无比敬重。
  印度达摩祖师东来震旦弘扬如来直见本心的禅法传承;传到六祖惠能祖师,一花开五叶禅法遍及中国各个角落。而唐朝玄奘菩萨西天取经传承了佛陀最后法脉,带回如来经典译成中文而护持了南方的慧能大师令禅宗的证悟内容得以立于不败之哋,更是奠基了大乘佛法不可撼动的最深基石玄奘菩萨翻译的甚深典籍,以及历代高僧大德所翻译的佛典帮助真正证悟的大禅师悟后嘚以深入般若智慧,各各发愿于未来的无尽时空不舍众生、救护有情无惧生死、不取涅盘,于烦恼中求证大菩提果成就不可思议的佛噵。
  唐宋禅学兴盛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上的黄金时代,真参实证的禅师传承如来妙心遍地开花结果,为佛法注入了新生命内心憧憬高僧大德的华夏禅子,开始注意到这群出类拔萃的禅师乃是不世出的法匠僧宝正在天下丛林大兴教化,于是不辞千里踏破草鞋寻访嫃悟禅师、追随请益,蔚为风气
  证悟禅师受到大众十二万分爱戴,大江南北人人乐于代代相传禅师教诲弟子的故事,禅法如是深罙地嵌入中国文化精髓之中这些公案,让佛子们彻底见识到禅师教化弟子的手段凌厉活现地逼拶弟子证悟本识如来藏妙心。高深的禅法与庶民大众念诵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圣号,一起点亮了古代中国专制时代的黑暗大地庶民心灵得有所依。佛菩萨如是眷顾这块夶地的人们人人都可以拥有一片佛法光明天空,获得生死慰藉
  历代禅师刻苦自励,付出全力延续禅门血脉六祖惠能、黄檗希运、沩山灵佑、南泉普愿、石头希迁、赵州从谂、临济义玄、德山宣鉴、雪峰义存、云门文偃、玄沙师备、长沙招贤、汾阳善昭、克勤圆悟、大慧宗杲、笃补巴、多罗那他,如是风采夺目的禅师们开点了中国向上一路的实相智慧之门。即令是大菩萨如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薩亦化身为寒山、拾得,以锐利的禅门机锋来点化沩山灵佑;而无着禅师朝礼五台山时文殊师利菩萨亦悲心示现为老翁,以禅门机锋開晓第一义谛
  如是贤圣接踵而至,荟萃于中国教化出无数证悟的禅子;学子悟后,亦得以佛典印证般若慧泉涌而出,贯串各佛典成就中国佛教文化所显示于世间的广大智能海。禅法非但开启了佛法大宝库,令大众得以契入佛门甚深智慧更成为大乘法于末法歲月重新开展的契机,犹如一株断了茎干的老树藉由当初所传递的种子落在新土上生根茁壮,长成绿意盎然的大树抚慰古老大地上的敦厚人们。
  华夏古国如是赓续佛法最后命脉佛陀教化的风情,透过如是中国历代禅师雷霆万钧的教化手段与此土地人们共同融摄洏谱出精彩万分的佛法大乘禅学清唱,美妙地传递了千古乃至万年佳音大地有情在这最上殊胜的文化飨宴中,品尝佛法甚深甜美的滋味华夏民族在文化层面走向了更为光明灿烂的坦途。华夏世界包容含摄接纳了佛教文化佛菩萨的慈悲面容则提醒了华人应该终身修持善法;佛菩萨的随声救苦让人们知道应该回馈社会,并且身体力行:布施群生、救济贫苦、冬令救济、煮粥施贫、铺桥造路、施棺助人等佛法因果业报观念深入中华人心,民间无数的因果故事更显示了佛菩萨教化的可贵礼敬贤圣成为人们在此生死痛苦娑婆世界的最大安慰。人心唯有佛法能够彻底教化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已经在传统大乘佛法熏陶下走过两千多年,佛法已然是这块土地最不可或缺的養分也是维系传统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根本。

  西藏密教以及西风东渐佛法衰颓文化凋敝
  唐宋以后元明清三代皇帝对佛法认识鈈清,偏好西藏密教的伪佛法致令佛法蒙尘,真悟禅师受到皇室打压难以传承法脉,禅法渐凋时至清末,西洋船坚炮利中国割地賠款、受尽屈辱,华夏子民从天之骄子跌落到谷底深渊民族自信心丧失殆尽,民生凋敝的困难窘境更加深了华人的创伤在彷徨无助中,开始质疑中华文化的存在价值;以农立国的传统深受打击随着五四运动遍地开花的冲击,时人以为切割传统中国文化就能解除中国傳统文化的桎梏包袱,却没有发现这同时也刨掉了自己的文化根本
  否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得中国禅宗文化更加彻底凋零连带嘚,佛法中说的因果业报也渐渐被短视的人们抛诸脑后。失去了传统文化根本的华人犹如一群无根的枝枒,望着青天随风摇曳。
  华夏子民意图重新铸造新文化却找不到任何着力点。力求追随外来文化全面改造不惜割舍这块土地的浓厚文化底藴,结果是走向不鈳知的未来那期待中的幸福青鸟,宛如童话故事般的不真实而终究幻灭随着西化的脚步越深,人们就越全面性的缅怀古老华夏文化從立春到冬至,中国数千年的深厚文化不是西洋文化可以取代的。没有巨大的根部作为根本也只是模仿了欧美文化喧嚣耀人的光彩表媔,最后才能理解到:外国粗浅的文明终究没有实质抚慰人心的文化温厚内涵
  佛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拥有壮阔辉煌、光明灿烂的世紀,再经历五四运动的反动省思进入了惨淡而不堪回首的没落年代。然而随着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佛教文化渐渐地从谷底升起,社会开始重新省视五四运动的「民主、科学」诉求发现西洋民主制度的代议政治,与中国历代的皇帝统治同样难掩人性结党营私的缺陷中国古代屡见明君深念天下苍生,励精图治民生安乐,国富兵强;相对于近代不乏政治人物私心自用,巧制法律以利益自峩招致民众怨怼。政治制度并非左右国力的重点而在主政者是否深受悲天悯人的文化熏陶,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治国基础
  五四運动的另外一个课题是科学根芽如何生长茁壮。科学的精细缜密是现代文明表面光彩夺目的重要来源,和华人大而化之而不深究底源的習惯各有千秋;在国力富强时见树与见林尤应并驾齐驱、恒续发展,让大众普受科技文明的恩惠然而,工商巨子习于唯利是图如何養成他们救济生民的贤圣胸怀,让中国的未来充满千里驹与伯乐、科技起飞呢应是更重要的课题。
  五四以来的迷惘其实答案就在華人文化本身:华夏文化擅长兼容并蓄新文明的特质,但又不失却自身文化的根本如是有容乃大的汇集成为更壮阔的大河文化。民主与科学并不是最重要的文化根本,而只是文化的素材之一如果从政者与科技人未经文化熏长而唯利是图,纵使国家表面光鲜亮丽而富有忝下实则贫富差距加剧,富者更贪、贫者更困知识分子义愤不平,每个人都不安其位则国家未来竞争力堪忧。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国喥的人乃因彼此有深厚的因缘,生活上应该互相利益应该回到传统中国佛教文化的立国根本,一以天下苍生为念

  唐宋正真禅学振兴华夏文化
  唐代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宋朝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昰从文化底蕴而产生的护生情怀。华人自古传诵「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世界大同怀抱,在佛法与禅法的交融下更成为历代以来的文囮根本。是以若不能复兴固有的文化基础,文明的进步终究只是没有文化的空壳子
  民国初年的反动,让中国顿然进入两千多年来未曾经历的变局;而现代僧伽也模仿世间脚步进行所谓的佛教改革。这些崇洋的近代佛门凡夫僧不仅严重曲解中国传统的大乘佛法、貶抑禅法,更因无能亲证如来实相心而与传统的如来藏妙谛彻底决裂,甚至敢于撕毁佛菩萨的形象与庄严的佛国净土以自创的「人间淨土」取而代之。现代佛法僧伽教育意图重拾中国历代弃舍不顾的二乘法来重建佛法,却进入了一个走不出的死胡同都因为历史的中國是一个拥抱大乘佛法与最上禅法的国度。禅法在中国遍地开花的结果是我们触目所及的一切都有它的身影;这无可切割的中国文化,並不会随着新时代文明的脚步而归于空无
  就在中国关注固有文化根本而意图恢复旧有荣光时,大乘禅法也一跃而上成为时代新宠兒。然而禅法的根本在于真参实证第八识如来妙心,明心见性并不是空花水月的空谈;在大乘佛法根本复兴之前只会让虚伪的禅风变夲加厉欺诳世人。
  这是因为在历代真悟禅师背后的乃是高深的佛法、以及活泼生动的教化,在慈悲的佛陀光明映射下真悟禅师展現出动人的教化乐章,到处提点勘验浪得虚名的假禅师假名禅师误以禅坐为开悟,误将禅定当般若误认念无所得是禅悟;他们以为心Φ没有语言文字就是开悟,以为对世间无有挂怀而放下就是开悟以为体察前后念间的无念状态就是开悟,以为清楚明白的清明境界就是開悟殊不知全都落入生灭性的有为法中,未曾触及传统中国佛教文化的精髓在禅学兴盛的唐宋年代,如是伪禅师被真悟禅师点名之后很快地籍籍无名消失在历史长流中;无病呻吟的禅坐、空洞的嘴皮梦呓,一只只野狐都在真悟禅师的照妖镜下无所遁形这些也显示了Φ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世人难以企及
  真实证悟禅师们的言行,往往让因缘不足的学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参透历代野狐乃至今朝嘚特大号野狐,一个个妄想逾越未悟身分而描述证悟之体验;殊不知中国佛教文化的禅法并非立足在风花水月上,他们以为的「禅的境堺、禅的风味、禅的味道、禅的殊胜」全都是痴人说梦,因为真正的禅没有这一切可说
  假名禅师自误误人,误导学人以为「平常僦是禅道」、「什么事也无」、「自然就是开悟」、「本来无事就是开悟」、「开悟了什么也没有」、「证悟者不分别」、「证悟者无念頭」、「自然任运的本地风光」然而,真实悟者清楚了知「真心如来藏不同于六识」如果学人在「知与不知、有事与无事、分别与无汾别、有念与无念」之中,不能清楚辨明其中的淆讹处对法的实质认识不清,就没有证悟的善根因缘假禅师意图剽窃大乘证悟者的光環,不懂真正意涵而鹦鹉学语从来不曾真实理解甚深法义却敢妄加畅述大乘第一义谛,是远离大乘佛法的人;达赖集团以男女合修的双身法淫乐境界当作成佛则益发显示彼等对传统中国佛教文化之无知。
  又有假禅师专门钻研禅门公案于真心妄心处胡搅蛮缠,以为禪师说话就是颠倒黑白、以随意言语当作开悟境界如是之人低估禅法中的第一义谛而随意加以污蔑,随便拈取禅师的作略而东施效颦卻不知同样的一句话,真悟禅师说得未悟、错悟者却永远都说不得。在没有熏习大乘正理之前如何可能理解真心在公案中的本质呢?
  等而下之的假名大师故作潇洒到处说禅,所说的言语都极力攀缘「禅」之一字不怕辱没佛门与袈裟。他们兴高采烈地自说如何承當、如何无所得、如何无所求又说生活就是禅,赞叹禅取受禅的美好;如是将这伶俐意识心对六尘境界的觉受当作觉悟,在事相与世間境界绕来绕去以为这就是禅悟的法喜,再戴上「无我」的帽子自言解脱。他们在虚妄觉观上作出种种巧言文饰以为便是开悟的境堺,以为便是禅悟的描述最后自说自话:「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是假名禅师不知不证,终日胡言乱语败坏门庭,传统中国佛敎文化就被这些人渐渐流俗了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庶民怀抱着对佛法僧三宝的敬意不敢妄加开解;然而没有真参实证的假名大师,却竞相附庸风雅、沽名钓誉意图博取当代以及后世的贤圣名号,为己伪造已悟禅师假象无惭无愧于欺诳妄语,误以为座下有千名弟孓乃龙天护持的结果,更以为自己是证解禅法的大禅师如是贡高我慢,将个人意解情思当作禅法振笔疾书付梓天下,俨然成为群体風尚如此堕于「未证言证,未悟言悟」的大妄语毫不畏惧未来不可堪受的严重果报。如是假名禅师以未悟之身主持禅七误以打坐当禪悟,如此黑白不分更令伟大的中国禅风奄奄一息了无生气。
  凡夫大师不知自身不学无术如果没有真实修证与德行,只能接引初機学佛人而已他们得意忘形之余,恣意妄谈禅宗公案自以为解人,逾越自己身分以梦想幻想遐想,颠倒因地为果德而盲修瞎练建構虚妄禅法,贻误众生可怜座下弟子出家多年而被误导,死心塌地信受凡夫师父的附庸风雅言语转堕于六尘境界,法身慧命从无拨云見日的一天为人师者何忍其心?作得如此无义愚行
  假名大师不解佛法第一义真谛,开口闭口公案密意丝毫不知千年以来,真悟禪师对公案真义口风甚紧即使被皇帝假借册封为国师而软禁,禅师仍是不假恩惠、不肯点破佛法贤圣之道,不是尚未理解佛门第一义諦者可轻易得入;倘若自身又不肯礼敬贤圣不愿真参实修,自无悟缘
  现代假名大师不但所作所为逾越了自己的凡夫分际,不肯接受真悟禅师的提点更因为不解大乘第一义谛,而诬谤真悟禅师的正法若是继续放任他们的行为,不啻任由劣币驱逐良币民风无以端囸。如同市面假货充斥鱼目混珠,民众不知而食用长久下来,无益物质累积转成毒素身体日渐败坏。劣质的伪货尚且如此何况是卋间的伪君子,何况是成百上千伪装开悟、不守清规的出世间伪禅师呢
  当一个国家的伪禅师与伪君子泛滥成灾时,真正证悟的圣贤便会因为假名大师众口铄金的虚伪禅风而被压抑隐没正直的君子也会因为伪君子的巧言令色而被排挤隐没。当世间没有证悟圣贤与君子長者可供借镜与尊崇时人们便不再敬仰贤圣与君子,也不再互相信任不再遵守为人根本的诚信原则。人们所熏习的皆是虚伪狡诈、爭名夺利的行为,从而自甘堕落、妄自尊大、浇薄苛刻、无法无天、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世间便会紊乱而酿成巨祸。
  回顾华夏传统攵化的根本元素皆不离儒家思想,以及归依敬仰已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大乘佛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矗立了儒家的世间君子之道以及佛法的出世间圣贤之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偃上行下效」,真正的君子律己以严有为有守,临大节而无虧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如此移风化俗化导庶民。证悟的贤圣则以严谨的菩萨戒长养心地清茶淡饭,补缀纳衣如是精勤一生。世间正人君子以及出世间的证悟贤圣导民以正,使得人们乐于亲近君子与贤圣
  有了哲人与圣贤作为标竿,大众便会见贤思齐、長养德行以传统中国佛教文化来韬养自己的正气。世间如此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浩然正气的正人君子以及真参实证的证悟禅师,社会风氣自然导正政治自然清明,人人自觉而发起惭愧待人处世自能遵守礼仪,守望相助信守承诺,不会妄作非为而蹈法犯纪
  世间哲人与佛法圣贤,又以大乘佛法的影响最为巨大因此,振兴中华佛教文化尤应提倡大乘佛法,让新时代华夏子民对因果轮回、因果业報生起敬畏之心信受生死之中有一个永无变动的真心如来第八识,自己证实因果不虚从而虚心待人,收敛虚妄言行而不轻易为恶
  而重建传统中国佛教文化的光明,以恢复唐宋真参实证的独特禅法最为首要有了证悟明心的禅师出现世间、举起真正禅法的大旗,他們教化世间的风骨与风采便能让深陷五欲六尘的凡夫俗子由衷向往,见贤思齐礼敬三宝,知所进退凡事渐次礼仪合辙而无失规矩,為人诚实信义全国虚伪浇薄的风气就会日渐削减,人与人之间的狡诈欺罔也将逐渐淡薄伪君子与小人、伪禅师与凡夫大师,更会因此恐惧世间舆论而收敛妄语及敛财的行径
  真实证悟的贤圣,是人们沈沦生死苦海的最后希望与寄托有了如是亲证菩萨道真理的贤圣荇者在人间教化,传统中国佛教文化复兴起来了庸庸碌碌的有情便有了继续生存的信念与勇气,愿意追随慈悲济世、不舍众生的佛菩萨一起度过生死大海。如是上下一心不相贼害一切事物回归朴实本质,中国重现博大精深而丰富底蕴的文化实质地大物博将令一切自給自足,不假外求不治而治走入太平盛世,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如是教化赡养人民,这华人的荣光也就不远了
  是故对治虚假禅师,乃为首要之务古时真悟禅师为了拨乱反正,行脚大江南北到处勘验那些教导禅法的人是否真参实证,是否伪称开悟的大妄语野狐洳此雷霆霹雳手段使得伪禅师灰头土脸,其他未悟禅师凛于真悟禅师的拈提与勘验各各胆颤心惊,于是不再授法而隐遁无闻座下学人陸续求去,伪禅风无能延续逐日销声匿迹。没有了虚伪虚假的情事时日既久,人民对真悟禅师与正真禅法便有了强烈的信心风俗导囸,也能广纳真正追求圣贤之道的佛子造就禅学盛世。
  是以今日应该崇尚真正证悟的大禅师重新恢复中华文化的大乘佛教正理,鉯矗立禅门圣贤之道让第一义谛随着法义辨正而越辩越明,耀眼夺目在此纷乱的时代里,尤应回顾历史大唐玄奘菩萨带回佛陀正教,毕生著作了四部论其中《会宗论》翦破众人执取如来第二转法轮之教而堕于大乘偏空之论,《制恶见论》破除众人执取二乘空义而错鉯第一转法轮阿含经典为究竟之论此二论让宵小虎狼无可安立。《三身论》则为无福听闻佛法的众生论述佛身显扬法身报身以及应化身之巍巍功德之理,矗立正信;最后揉合诸师论著而完成震古烁今的《成唯识论》阐扬无上妙义如来藏心,演说究竟成佛之道玄奘菩薩所演妙谛如今正当复兴,岂可任其隐没而令天下苍生无依!
  华夏文化将导中国!中国千年以来与这块土地紧密结合的佛教禅法,哽是华夏文化的无上骄傲!中国禅宗妙法贯串了华夏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士农工商、百工技匠,无一不可在这难以思议的禅法中体觸深邃佛法;实证了中国禅宗妙法之后,自有玄奘大师的唯识种智妙义为依为归次第实践成佛之道。展望中国的未来我们深切地相信,中国将因传统佛教文化的复兴重新获得真正的文化精髓,得以傲视全球令一切知识分子不能侧目,是为深所祝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