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朝鲜这样的世袭专制的国家还有哪些

1. 抗美援朝,抗的真是美国,保的真是朝鲜吗?

2. 你知道吗?韩国建国是非法的,不但当时的北方反对,在其本国也受到多数政党的抵制

3. 究竟是谁“侵略”了朝鲜?——你知道吗?1950年的“联合国军”是非法的

4. 独裁专制!滥杀平民!——质问美国:你们死几万人就为了保护这个政权?

5. 朝鲜战争的爆发,南方是完全“无辜”的吗?

6. 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全靠人多才打赢的吗?

7. 优待俘虏,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吗?

8. 中国必须对朝鲜战争的爆发负责吗?

9. 长津湖之战,联军走得从容不迫,尸体都带走了吗?

10. 细菌战,仅仅是共产党方面编造的谎言吗?

11. 不得不承认的结论:志愿军歼敌数超过自身损失

12. 为什么大部分志愿军战俘“自愿”选择去台湾而不是回大陆?

抗美援朝,抗的真是美国,保的真是朝鲜吗?

“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

——[美]基辛格:《大外交》,第19章,全书第431页

“不过,毛泽东在军事上没有必胜把握的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坚决主张派兵赴朝作战,并非是慑于斯大林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的考虑。……除了从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利益的担心外,毛泽东很可能还有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

“问题在于,如果朝鲜按照苏联的计划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并将其残余部队撤到东北休整,那么,因此而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东军进入东北,援助中国作战。”

“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再次出兵东北,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无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损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做法,当然是把战争阻止在国门之外了。”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之“余论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旅顺大连港口之使用权及中东南满铁路之所有权,经毛泽东谈判又付出参加韩战之代价后收回。”

——[美]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黄仁宇全集》第六册,319页

“可以理解,中国军队是不能容忍敌对的部队靠近鸭绿江(中国和北朝鲜的边界)的,正如美国不会容忍在它与墨西哥边界的格兰德河上出现敌对的军队一样。”

——[美]斯蒂芬·豪沃斯:《美国海军史》第2编“蒸汽与钢铁”第19章“用核动力航行”

1. 抗美援朝,抗的真是美国,保的真是朝鲜吗?

2. 你知道吗?韩国建国是非法的,不但当时的北方反对,在其本国也受到多数政党的抵制

3. 究竟是谁“侵略”了朝鲜?——你知道吗?1950年的“联合国军”是非法的

4. 独裁专制!滥杀平民!——质问美国:你们死几万人就为了保护这个政权?

5. 朝鲜战争的爆发,南方是完全“无辜”的吗?

6. 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全靠人多才打赢的吗?

7. 优待俘虏,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吗?

8. 中国必须对朝鲜战争的爆发负责吗?

9. 长津湖之战,联军走得从容不迫,尸体都带走了吗?

10. 细菌战,仅仅是共产党方面编造的谎言吗?

11. 不得不承认的结论:志愿军歼敌数超过自身损失

12. 为什么大部分志愿军战俘“自愿”选择去台湾而不是回大陆?

抗美援朝,抗的真是美国,保的真是朝鲜吗?

“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

——[美]基辛格:《大外交》,第19章,全书第431页

“不过,毛泽东在军事上没有必胜把握的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坚决主张派兵赴朝作战,并非是慑于斯大林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的考虑。……除了从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利益的担心外,毛泽东很可能还有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

“问题在于,如果朝鲜按照苏联的计划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并将其残余部队撤到东北休整,那么,因此而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东军进入东北,援助中国作战。”

“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再次出兵东北,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无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损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做法,当然是把战争阻止在国门之外了。”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之“余论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旅顺大连港口之使用权及中东南满铁路之所有权,经毛泽东谈判又付出参加韩战之代价后收回。”

——[美]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黄仁宇全集》第六册,319页

“可以理解,中国军队是不能容忍敌对的部队靠近鸭绿江(中国和北朝鲜的边界)的,正如美国不会容忍在它与墨西哥边界的格兰德河上出现敌对的军队一样。”

——[美]斯蒂芬·豪沃斯:《美国海军史》第2编“蒸汽与钢铁”第19章“用核动力航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