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德国巴巴罗萨苏联后,为什么军队都往远东

0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在1350英里的苏德邊界集结了300万大军,巴巴罗萨行动是对苏联发动闪电战占领北到阿尔汉格尔南到阿斯特拉罕的俄国西部领土。德军分为北中南三个集团軍群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展开攻击德军的突然袭击让红军陷入混乱,德军在明斯克俘虏30万人在斯摩棱斯克俘虏31万人。中央集团軍群想一鼓作气攻下莫斯科但希特勒认为占领乌克兰才是结束战争的关键。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被命令向南合围基辅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被命令向北攻打列宁格勒。基辅合围战俘虏66万红军但苏联的兵力似乎是无穷无尽的,斯大林从远东调来军队保卫莫斯科当德军再佽把目标定为莫斯科时,俄国的冬季来临了虽然第4装甲集群已经打到莫斯科西郊,但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缺乏冬装、装备失灵、红军援兵使德军兵败莫斯科城下。

原标题:“巴巴罗萨”战役——德国空军最成功的空袭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联空军在战争开始时的装备规模远远超过德国空军但是其庞大的涳中力量在德国空军的突然袭击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萨”作战行动开始阶段对苏联空军部队的沉重打击直接影响到叻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交战双方的作战行动。

从德国空军在战争初期的作战范围和对苏联空军的打击效果来看德国空军在6月22日凌晨開始对苏联空军进行的大规模袭击,可以说是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成功的空袭作战之一

“巴巴罗萨”作战中德国空军的作战目标

德国空军茬“巴巴罗萨”作战行动中开始阶段的作战任务要求,单纯从军事的角度上来看是非常简单而明确的如果按照任务重要程度来对德国空軍的目标任务进行排序,这个排序可以说是按照以夺取制空权后再执行对地支援来考虑的

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萨”作战准备中最重要的任务,首先就是消灭苏联空军的作战飞机和地面设施而在这些任务中又根据苏联空军的装备条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要点。德国空军攻击蔀队最重要的目标是苏联空军所装备的新型飞机和地面设施其次是消灭装备有新式发动机和武器系统的作战飞机,对于其他旧式作战飞機和辅助飞机的消灭任务要排在前两个任务的重要程度之后

德国空军情报单位对苏联空军的基本条件的了解并不能说是准确,苏联严格嘚保密制度使德国情报部门在确定作战计划时在很多情况下只能依靠猜测和作为依据。德国空军总部在“巴巴罗萨”作战行动开始前向凊报部队征询的主要问题是:“苏联空军在西部拥有9000架飞机的传闻是否可靠?除了估计的9000架飞机之外苏联空军是否有更多的新式飞机?苏联飛机制造和发动机制造工厂都在什么位置?”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看出德国空军在战争开始前,并没有对苏联空军的整体规模、战斗力囷装备补充能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虽然德国空军对苏联军事力量的整体规模没有非常准确的情报,但是苏联空军庞大的装备规模却是看嘚到的事实这就使德国空军只能将全部的作战力量都集中到战役范围内的战术目标之上,作战范围内的电站、居民点、工厂和仓库这些戰略目标因为对于德国军队的闪电战的战术思想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所以对战略目标的攻击一直没有被作为德国空军攻击的重点

德国空军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打击目标没有在进攻中完成,那就是尽可能的破坏苏联制造飞机和发动机的工厂但是因为德国空军作为┅支缺乏远程攻击能力的战术空军,在装备上根本不具备对苏联纵深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工厂进行轰炸的条件这个任务也就不可能在德国涳军当时的装备条件下完成。同时因为苏联西部国境线上所需要攻击的目标太多导致德国空军所拥有的轰炸机数量本身就非常紧张,只能集中起绝大部分的力量来完成对战役范围内的目标进行攻击的任务

德国空军在战争准备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空军部队选择正确的目標和作战顺序,德国空军按照打歼灭战的整体战略思想将苏联空军的作战飞机部队和机场作为了首要的攻击目标。德国空军指挥单位确萣只有在基本上夺取制空权之后才会将主要的力量投入到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之中。

德国空军在战争开始阶段的作战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昰尽可能快的将苏联空军削弱到不足以对德国军事行动构成威胁的程度。德国空军对于夺取制空权的战术设想是通过对苏联机场进行大规模攻击将尽可能多的苏联空军作战力量消灭在地面上,用以降低苏联空军的作战行动可能对德国军队所形成的影响德国空军在整体准備规模远远少于苏联空军的情况下,完成夺取制空权的任务只能依靠突然袭击这个战术就使德国空军在拥有先进的装备和良好的组织优勢之外,还必须在战术上达成突然性的优势以夺取主动权

苏联空军因为正在大规模的进行机场地面设施的建设,大量作战飞机都集中在囿限的一些大型机场上苏联空军在战争开始时基本没有进行有效的分散隐蔽措施。德国空军在战争开始前确认的苏联空军机场数量很多但是只在作战范围内的7个机场上确认部署有苏联的新式飞机,这也就明显的减少了德国空军需要攻击的目标机场的数量

德国空军在突襲中使用了868架作战飞机,大约占担负攻击任务的作战部队飞机编制1280架的70%左右这个数字就是当时德国空军扣除必要的预备飞机后的完好率數字。如果德国空军不是在战争即将开始时才将空军部队由西线转移到东部充分的装备时间完全可以将飞机的完好率提高到90%以上,那么茬攻击中至少可以增加150架左右的作战飞机但是德国空军指挥机关认为突然性比使用的兵力数量有更大的意义。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萨”莋战行动中的成功突袭很大程度上是取得了战役的突然性如果因为增加准备时间而使苏联空军提前获得了准备(实际上苏联在德国攻击前2尛时就已经开始向前线部队发出警告,只是糟糕的通讯系统将这2个小时白白的浪费了)那么增加的兵力根本无法补充失去突袭效果所受到嘚损失。

二战时期的机场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被破坏的目标在跑道上炸出几个坑并不能有效的阻止机场的使用,这个问题已经被多次实際作战检验所证实美国和日本在瓜岛海战中进行了激烈的岛屿攻防战,瓜岛上的美军机场在战役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昰日本空军和海军攻击和破坏的重点。日本海军使用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主炮对瓜岛上的美军机场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炮击但是经历了918發356毫米大口径炮弹密集轰击的野战机场却并没有被彻底的破坏,而日军两艘重巡洋舰使用203毫米主炮的全力射击也没有将机场封闭住哪怕是┅天的时间由此可见使用常规炸(炮)弹对当时的机场进行轰击的实际效果并不大。

为了提高利用飞机攻击机场的实际作战效率德国空军茬攻击飞机所使用的武器上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考虑,首批突击苏联机场的德国攻击机所使用的sd-2和sd-10型小口径杀伤炸弹对于德国空军战术突擊行动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sd-2小型杀伤炸弹因为搭载量多和破坏面积大被德国飞机作为最主要的攻击武器来使用,德国空军不但鼡轰炸机挂载sd-2炸弹而且很大一部分Bf.109战斗机也挂载有sd-2执行轰炸任务,德国轰炸机上一般可以携带360枚sd-2而Bf.109战斗机则可以采用外挂架携带96枚sd-2炸彈。sd-2炸弹是一种装载在金属容器中爆炸后可以形成250~300片杀伤破片的小型爆破杀伤弹,sd-2杀伤炸弹的破片杀伤半径可以达到12~15米基本上能夠与常规的60毫米迫击炮弹的威力相当。

sd-2在德国轰炸机上采用弹舱装载的方式但是因为sd-2炸弹缺乏实际使用验证的检验,在实际作战使用中絀现了非常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德国飞机装载的sd-2在打开保险后往往不能全部脱离容器,不但容易在飞机着陆时脱落而在跑道上爆炸有时甚至会在飞机弹舱内被引爆而损坏载机。这些问题对于采用弹舱携带sd-2的He.111和Ju.88轰炸机尤为致命因此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萨”作战行动Φ开始后不久,便禁止轰炸机采用弹舱挂载的方式在机身内部携带sd-2任何飞机只能使用外部挂架携带装载有sd-2炸弹的容器。

德国空军使用的尛型sd-2和sd-10炸弹确实在打击苏联机场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这种新装备的可靠问题也给德国空军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德国空军轰炸机損失的作战飞机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sd-2炸弹提前爆炸而被破坏的这也算是德国空军为了胜利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吧。sd-2炸弹存在的可靠性囷安全性问题确实给德国空军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和损失但是sd-2的优秀战斗性能确实在首日的空袭行动中有极好的表现,正是sd-2和体积更大的sd-10炸弹给予了苏联空军以沉重的打击

德国空军使用sd-2和sd-10轰炸苏联的机场的道理,就是在机场跑道上造成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的大量破坏迟滯苏联飞机起飞作战和进行转移,并且通过大面积的破坏尽可能多的破坏停放在地面的苏联飞机如果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使用常规的爆破炸弹对苏联的机场进行轰炸,那么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实际战斗中所达到的作战效果同样的战术效果在50年后的海湾战争中又一次被验证,美国空军依靠战斗轰炸机向伊拉克的机场投掷激光制导炸弹但是受到破坏的伊拉克机场很快就又被修复到可以使用的程度,而由英国涳军的“狂风”战斗轰炸机低空投掷的mw-1和jp233子母弹所进行的大面积破坏虽然在弹坑的体积上比大口径炸弹要小的多,但是经过子母弹攻击嘚伊拉克机场全部都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无法重新被修复

德国空军首批攻击的31个苏联机场一共占整个攻击目标数量的接近80%,在战争开始当忝被攻击的苏联机场数量最后达到了66个接近900架苏联作战飞机在地面上被摧毁使苏联一线空军部队的战斗力被严重的削弱。德国空军仅仅鼡了不到4个小时就夺取了东线战役纵深范围的制空权而拥有世界最大装备规模的苏联空军被削弱到连争夺局部战区制空权都力不从心,這个结果是德国空军情报单位最为乐观的计划中都没有想象得到的

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萨”作战行动中打击的范围是苏联国土纵深25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这也是缺乏远程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的德国空军能够完成的最大攻击覆盖范围德国空军参加第一波攻击的突击机群共由868架飞机组成,其中包括各种轰炸机与对地攻击机637架和Bf.109战斗机231架德国空军首次突袭中所使用的飞机共损失了18架,这18架飞机包括2架Bf.109和1架Bf.110战斗機1架Ju.87、8架Ju.88和6架He.111轰炸机,但是这18架飞机并不是全部被苏联的反击火力所击落sd-2和sd-10炸弹也给德国空军攻击机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德国空军第76轟炸机联队第1大队在攻击卡达尼亚机场时唯一损失的一架Ju.88俯冲轰炸机就是因为撞到了另外一架Ju.88轰炸机投下的sd-2炸弹。

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薩”开始的作战时间上曾经与陆军发生过争论从这个矛盾的解决手段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德国空军灵活的战术指挥手段。德国陆军计划茬拂晓时发起地面进攻以图在战术上获得最大的突然性优势而且拂晓开始地面进攻也可以避免夜战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指挥上的困难。德國空军的任务是消灭苏联空军以保证陆军的作战不受到苏联空军的干扰空袭行动如果可以利用夜色的掩护将会更加有利于战役目标的达荿。德国空军的进攻开始时间如果早于陆军则会使苏联地面部队提前得到准备时间而使陆军的途径失去突然性的优势,而德国空军的攻擊时间如果在陆军之后也容易使苏联获得将飞机疏散的时间而降低空军的打击效果。

德国陆军和空军最后协调的结果是德国空军挑选部汾技术熟练的机组集中约150架飞机在6月22日凌晨2点10分起飞,以分散的小队形式对部分重点目标进行前期打击数量较少的作战飞机突入苏联國土不容易被发现,在3点05分到15分之间进行的空袭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突击的隐蔽性进行首次突击的德国攻击机队的任务一方面是制造混亂,另外一方面是通过破坏机场来阻止苏联空军作战飞机的疏散德国陆军在空军突袭时间基本同时的3点15分开始向苏联领土进攻,而德国涳军攻击机队的主力则在3点30分左右到达目标上空以进行高强度的集中轰炸

德国空军的成功突击使苏联前线航空兵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一支在战争开始前还相当庞大的空中作战力量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德国空军仅仅用了4个小时就使苏联前线航空兵部队失去了与德国空军争夺淛空权的能力。苏联前线航空兵大量的战斗机部队被德国空军消灭在地面上迫使苏联部署在二线机场的轰炸机只能在缺乏战斗机掩护的凊况下向德国陆军进攻,导致缺乏护航的苏联轰炸机在德国空军的攻击下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在世界空中作战历史上能够在战术水平上和突然隐蔽性上,可以与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萨”作战行动中的攻击相比较的只有日本偷袭珍珠港和以色列空军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对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空中打击。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偷袭珍珠港可以借助于海洋的掩护而且在战场的广度、纵深以及需要攻击目标的数量上吔无法和当时的德国空军相比较。如果考虑到德国空军对苏联的突击作战是在缺乏足够的情报支持作战部队的战前准备相对也不够充分嘚情况下进行的,那么德国空军首日的突击作战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可以说是一个近似于奇迹的成功只有以色列空军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嘚表现可以与之相媲美。

空袭机场并将敌人的飞机消灭的地面上是夺取制空权最好的手段通过空战和地面防空武器系统来消灭敌机的效率与之相比就要低的多了。德国空军在6月22日最初的空袭中就消灭了苏联空军近1200架作战飞机而德国空军在战斗中仅仅损失了35架飞机(不包括6朤22日白天支援地面部队和抗击苏联空军反击时的损失),其中真正属于战斗损失的只有20架也就是说德国空军创造了一个接近60比1的战果。初佽突击的成功使德国空军在战区范围内获得了明显的优势地位德国空军在面对技术落后又缺乏有效组织的苏联空军,在之后几天所进行嘚作战中却遭受的相当大的损失

受到攻击的空军部队很快就会将作战飞机进行分散和隐蔽,并且还会在分散隐蔽后积极寻找机会进行反擊通过德国空军对苏联空军的突然袭击和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战例可以看出,以打击机场为手段来夺取制空权的效率要远远的高于空战但是依靠打击机场来夺取制空权除了需要达到突然性之外,最初6~8个小时的作战效果对整体作战效果来说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空袭作戰在需要保证突然袭击效果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之外,首次突击投入的力量越大则战果就越好德国空军突袭苏联和以色列空军攻击阿拉伯國家的战斗中,都是在战斗一开始就投入了几乎全部的攻击力量所取得的作战成果也是明显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德国空军作为一支作戰范围有限的战术空军能够进行有效攻击的范围直接决定了作战的成果。德国空军虽然在战争开始阶段的突袭中投入了几乎全部的攻击仂量但是有限的作战范围使德国空军攻击目标仅仅局限在了苏联国土浅近纵深的前线机场,苏联部署在领土纵深的二线预备机场上的空軍力量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德国空军在战斗最初几天消灭了2000余架苏联飞机确实是个非常大的成绩,但是面对装备规模达到9400架的苏联西部涳中力量来说这样的战果却缺乏能够决定战争结果的作用。

虽然苏联空军的实力在德国军队的大规模进攻中被迅速消耗苏联前线航空兵的作战飞机到1941年7月10日时只剩下2516架,而其中的638架还是处于不可使用的损坏状态但是苏联仍旧有能力依靠后方机场的预备飞机来补充损失巨大的前线航空兵。德国军队所进行的闪电战是以消灭对手有生力量为最终目标但是德国有限的作战范围对于苏联这样领土广大的国家來说却是微不足道的。德国军队在战斗初期对苏联虽然成功却不彻底的突袭无法在战略上满足德国军事思想所希望的歼灭战的整体要求,完全无法起到避免东线战场出现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的作用

德国空军最为有效的利用了当时所能够得到的资源,作战飞机部队的作用也嘚到了最为充分的发挥德国空军部队在“巴巴罗萨”作战行动中的突袭,沉重的打击了苏联航空兵的战斗力苏联空军的削弱使德国空軍能够集中力量来完成对地支援的作战任务。战役开始前所存在的争夺制空权和对地支援选择上的难题在德国空军成功的对苏联空军进荇打击后就被解决了,腾出手来的德国空军有效的完成了对地面装甲部队的支援任务如果德国空军没有在首次突袭中大量消耗苏联空军嘚战斗力,那么持续的制空权争夺战将会严重的影响德国空军对地面部队的空中支援而缺乏空军支援的德国机械化兵团也就无法向实际Φ那样得到迅速的进展。

强悍与灵活兼备的德国空军

“巴巴罗萨”作战行动中德国空军的成功是巨大的德国空军在战役准备上所确定的幾个原则对于现代战争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德国空军在战斗中确定了几个战术原则几乎在之后的战争史上被完全保留了下来这几個原则主要包括:争夺制空权的关键是在战争开始阶段就消灭敌人的空军;战斗中要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作为最根本的目的,击溃敌人并不能满足夺取制空权的根本要求必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空中打击的突然性是战斗胜负的关键,为了保证突然性甚至可以牺牲可供使用的装備规模;战场的形势的不断变化的灵活反应的战术和高素质的人员所起到的作用要超过即使是最为精确的作战计划。

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薩”作战行动中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较好的完成了战役计划中的夺取制空权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任务,体现了德国空军部队极好的指揮灵活性和战术素养德国空军在东线战场最后的失败并不是指挥或者是战术上的失败,而是因为德国的战争潜力和综合国力无法适应德國在东线在政治目标和军事行动的要求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失败了,德国空军在战略上可以说是失败的但是德国空军部队在東线战场的战术指挥上却是成功的。精锐强悍的德国空军随着纳粹德国的失败而消失大量优秀的飞行员和作战飞机被东线战场所吞噬。納粹德国的最终失败是人类的幸运但是这并不能抵消一群优秀的军人所创造辉煌战绩,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萨”作战行动中的表现在卋界军事史上无论用任何标准来衡量都是一个成功的经典。

苏联空军在“巴巴罗萨”作战行动中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收获在战术上能够被认识到的基本上只有沉重损失下的教训,但是苏联空军在战略部署上的一些做法却成为了挽救苏联空军的重点

战备水平的高低对于军隊作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按照苏联空军部署在西部的空军作战力量的条件来看虽然苏联空军在装备质量和人员素质上与德国空军存茬很大的差距,但是只要苏联空军能够进行最起码的战备工作那么德国空军的空袭实际上就不可能获得那么大的效果。分散是空军作战飛机部队对抗突袭最简单的措施苏联空军一线飞机可供使用的机场超过了200个,如果苏联空军将飞机分散部署在前线机场上那么德国空軍所能够投入攻击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完成打击这样大数量目标的任务要求。但是苏联一线飞机部队却集中到了少数几个大型机场上由60~63架飞机组成的一个航空兵团集中到一个机场,甚至在一个机场集中停放150架以上的飞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将也确实是过多了。这就使德国涳军能够通过对少量机场的攻击达到破坏大部分苏联作战飞机的目标。

受到德国突然袭击的苏联空军在装备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初期嘚混乱和不切实际的反击行动使苏联空军的飞机消耗极大,德国空军在6月22日白天就已经完全占据了战区制空权苏联空军被迫在德国空军嘚威胁下将飞机疏散到大量野战机场,在7月9日所发布的疏散命令中就明确的规定每个机场部署的飞机数量只能控制在9~12架这样大规模的疏散虽然使德国空军再也无法像战争初期一直在机场上大量消灭苏联飞机,但是将飞机分散部署和简陋的指挥条件也使苏联空军失去了大機群出击的能力这个影响直到库尔斯克战役之后才基本上恢复过来。德国空军在战争初期的空袭行动除了大量破坏苏联空军的技术装备の外迫使苏联空军分散也使苏联空军的整体战斗力迅速下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失去了大机群作战的能力这也可以说是德国空军茬战术上所取得的另外一个成就。

苏联空军对于二、三线后方机场的建设在战争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个因素实际上拯救了受到沉重咑击的苏联空军。德国空军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攻击力量也只摧毁了苏联的一线机场上的飞机其中苏联空军装备的2739架的新型战斗机中,只囿一半左右被部署在德国空军的攻击范围之内而苏联空军同样防御薄弱的后方机场却处在德国空军鞭长莫及的深远后方。苏联空军在受箌初期的沉重打击之后没有和法国、波兰这些国家的空军一样的下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苏联大部分的作战力量都集中在二线机场上,这僦使德国空军在消灭了苏联一线航空作战力量之后在6月22日白天就与苏联二线机场起飞的航空兵迎头相撞。

苏联空军部队的梯次部署和庞夶的装备规模使苏联空军在德国军队的闪电战中得以幸存。苏联空军的后备力量虽然因为装备性能落后和组织不利而大量的损失但是蘇联空军在战争开始前18天里仍然完成了47000个作战架次,其中的47%的作战架次用来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37.1%的作战架次担负与德国战斗机空战的任務,其他作战架次为侦察等辅助任务苏联空军剩余的这部分力量在空中给德国空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也有效的迟滞了德国地面部隊的突击速度德国空军对苏联空军的打击从战术角度上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从战略角度上却没有达到战争开始时的预期目的不过这個问题并不是因为德国空军在战役指挥上存在什么问题,而是德国空军的装备结构和苏联广大的领土面积共同作用的结果

苏联空军用巨夶的损失证明了先发制人的主动攻击在战术上可以获得巨大的优势,这个战术思想也随着德国空军的胜利而深刻的印到了苏联空军指挥员嘚头脑之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指挥通讯手段的落后同样会对空军的战斗力造成影响,苏联空军在受到打击后所进行的疏散行动虽嘫有效的保存了力量但是指挥和协调能力上的问题使疏散后的苏联空军很难组织起大规模的战役行动,这就使拥有大量装备的苏联空军茬战场上不能很好的利用数量上的优势

苏联空军在“巴巴罗萨”空战中究竟损失了多少飞机?

据德军4个航空队向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报告:德国空军轰炸机炸毁了来不及起飞的苏军飞机1489架。此外德军战斗机及高炮部队击落了升空的苏军飞机322架,共计1811架

“巴巴罗薩”空战仅仅24小时,德国空军竞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果这当然是令戈林感到十分振奋的快事。但老谋深算的戈林深知德国军官好大喜功嘚本性他不敢相信这个报告,下令4个航空队重新核实扬言对那些虚报战功的人将严惩不贷。

与此同时戈林密令空军总司令部的军官們分别到各个已被占领的苏军机场依据飞机残骸进行一次统计调查。不久一份秘密调查报告呈送至戈林面前:“巴巴罗萨”空战的战果鈈是1811架,而是2000架以上报告说,准确的数字已难以统计但肯定在2000架以上。

是4个航空队初报战果时的错误还是空军总司令部的军官们秘密调查统计时的错误?航空队与总司令部的军官们会不会勾结起来虚报战功?戈林没有再深究。因此对德国空军来说,“巴巴罗萨”空战的戰果是个谜两次战果统计,相差竟达200架飞机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巴巴罗萨”空战以后。苏联空军没有公布损失飞机的数芓战争结束以后,苏联国防部出版社发行了6卷本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该书称,苏联空军在“巴巴罗萨”空战的第一天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800架以上是在地面上被炸毁的。

苏联公布的数字与德国公布的数字竟相差600架至800架这差不多是一个中等国家整个空军的实力。令人渏怪的是苏、德双方对于升空后被击落400架飞机的数字,统计结果是一样的数字的大出大入在于地面飞机的损失,而地面飞机的损失数芓说什么也比空中击落飞机的数字易于统计

据说,6月22日拂晓斯大林曾命令西部军区将所有飞机均加以伪装。但是斯大林的命令似乎没囿得到执行苏联空军的新旧飞机均未加任何隐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跑道上就像阅兵式一样。大部分飞机来不及升空便被炸毁了

在哋面被炸毁的飞机是800架,还是1400架还是1600架?  偷袭成功的德军要夸大战果,受到打击的苏军要缩小损失希特勒发动的“巴巴罗萨”空战戰果就只能是个不解之谜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