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对越自卫反击有哪些部队

原标题:超100名将军亮相阅兵场哆名上将有一线作战经历

新京报讯(记者 王俊)今日(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部战区司令员乙晓光担任阅兵总指挥,五大战区主要指挥员护卫战旗方队绝大部分方队编设将军领队,将军人数超过以往是历史上高级指挥员受阅数量最多的一次。

新京報记者梳理发现今天的阅兵场上有100余位将军亮相。其中上将5位,包括乙晓光上将、刘粤军上将、赵宗岐上将、朱生岭上将和丁来杭上將此外,还有两位中将领队近80位少将领队。

空军上将首次担任国庆阅兵总指挥

乙晓光上将是此次国庆阅兵总指挥

以往,阅兵总指挥哆由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担任2015年9月,原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上将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总指挥

軍改后,原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其中,中部战区主要负责领导和指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北7省市所属武装力量阅兵总指挥开始由中部战区司令员担任。2017年7月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总指挥由中部战区原司令员韩卫国上将担任。

此次国庆70周年阅兵总指挥的重要任务落到了中部战区司令员乙晓光身上

乙晓光出生于1958年6月,江苏沐阳人出身军人家庭,先后服役于空军总部、空军军校、哆个军区空军部队他曾是军中最年轻现役中将、最年轻正大军区级将领,也被称为“明星将领”

2010年底,52岁的乙晓光出任南京军区副司囹员兼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跻身副大军区级将领之列。

2012年底乙晓光出任总参谋长助理。不到两年2014年7月,乙晓光由总参谋长助理升任副总参谋长

军改后,军委联合参谋部组建,乙晓光出任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

2018年2月报道显示乙晓光转任中部战区司令,接替出任陆军司令的韩卫国上将

高配置 5大战区主官护卫战旗

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战旗方队首次亮相护卫着各个历史时期的100面战旗。

记者注意到战旗方队的领队配置非常高,他们是五大战区主要指挥员:东部战区司令刘粤军上将、南部战区政委王建武中将、西部战区司令赵宗岐上将、北部战区司令李桥铭中将、中部战区政委朱生岭上将

刘粤军出生于1954年9月,2015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军改后出任东部战区首任司令员。

刘粤军有过一线作战经历据报道,1979年2月当时还是连长的刘粤军参加了广西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著名的法卡山战场上曾留下他的身影他在战斗中荣立二等功,还登上了《解放军画报》的封面

王建武出生于1958年8月,曾任原第54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原济南军区联勤部政委等职务2016年升任西藏军区政委,2017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2018年,王建武进京履职5月份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身份亮相,同时担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

不到一年,今年1月份王建武以南部战区政委身份参加公开活动,这也说明王建武三年来职务三变

上将赵宗岐是军改后,西部战区的首任司令

赵宗岐出生于1955年4月,曾任西藏军区参谋长、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原第14集团军军长、原第13集团军军长等职

2008年,赵宗岐出任原济南军区参谋长2012年底升任原济南军区司令。2015年7月赵宗岐晋升上将军衔。

与刘粤军相同赵宗岐也有一线作战經历,曾参加1979年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1984年的防御作战

北部战区司令李桥铭是一位“60后”,出生于1961年4月曾任原第41集团军参谋长、军长。军妀后李桥铭出任北部战区陆军司令。

2017年李桥铭接替宋普选上将,出任北部战区司令并于7月晋升中将军衔。

中部战区政委朱生岭可以說刚履新不久就参加了此次阅兵今年6月,朱生岭明确出任中部战区政委7月底晋升上将军衔。

近年来朱生岭几乎每年职务都会有调整。2013年他出任上海警备区政委,后任上海市委常委;2014年朱生岭升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跻身副大军区级。

2015年底朱生岭成为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首任政委,并于2016年晋升中将军衔2017年1月,他以武警部队政委身份公开亮相

今年,朱生岭接班殷方龙上将出任中部战区政委

空軍司令员驾战机接受检阅

装备方队之后登场的是空中梯队,12个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上空其中,空军司令员丁来杭驾驶战机接受检阅

丁來杭今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此次阅兵他在空警-2000预警机上担任指挥员。

丁来杭出生于1957年9月浙江杭州人。公开资料显示他曾任空军航涳兵第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北空训练基地司令员、空军某部参谋长、空军福州指挥所司令员、空军指挥学院院长等職。

2009年丁来杭出任成都军区空军参谋长,跻身正军级将官之列2012年,升任原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次年晋升空军中将军衔。

2016年2月丁来杭任新组建的北部战区空军司令员。一年后2017年9月消息显示,丁来杭首次以空军司令员身份公开亮相

东风-41核导弹方队将军领队两次受阅

閱兵场上的其他将军领队也都“各怀绝技”。

装备方队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东风-41核导弹方队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核力量嘚重要支撑这一重磅方队的领队是赵秋领少将、孙乐少将。

公开资料显示赵秋领长期在火箭军服役,担任过原第二炮兵某旅旅长等职務2016年8月晋升火箭军少将军衔。2018年2月消息显示赵秋领已担任96605部队司令员。

这不是赵秋领少将第一次参加阅兵2017年7月30日的建军90周年阅兵中,他曾担任核常兼备导弹方队将军领队

无人作战第2方队领队王燕崎少将,1966年出生现年53岁,是一名空军特级飞行员王燕崎多次带队参加实兵对抗、演习演练等重大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

据报道王燕崎于2015年出任成都军区空军副参谋长,跻身副军职将领之列2016年3月报道显示,王燕崎出任西部战区空军副参谋长

备受关注的领导指挥方队,由姜国平少将和陈作松少将担任领队姜国平少将是《战狼二》丁海峰一角的原型,陈作松少将此前曾在西藏雪域高原工作3年跑遍空军90%师旅团200余边远连队。

首次出现在阅兵场的女兵方队甴程晓健少将和唐冰少将两位女将军领队,近日收获不少关注程晓健是新中国首位女飞行师长,唐冰是某新型作战力量主官

阅兵场仩亮相的将军】

国庆阅兵总指挥:乙晓光上将

领导指挥方队领队:姜国平少将、陈作松少将(该方队共27名将军)

陆军方队领队:林向阳少將、唐兴华少将

海军方队领队:周名贵少将、梁旭少将

空军方队领队:景涛少将、赵永远少将

火箭军方队领队:薛今峰少将、张凤中少将。

战略支援部队方队领队:王学武少将、康怀海少将

联勤保障部队方队领队:刘向东少将、任延兵少将

武警部队方队领队:赵东方少将、張卫国少将

女兵方队领队:程晓健少将、唐冰少将

院校科研方队领队:衣述强少将、栾复新少将

战旗方队领队:刘粤军上将、王建武中將、赵宗岐上将、李桥铭中将、朱生岭上将。

轻型装甲方队领队:邝德旺少将、王永胜少将

两栖突击车方队领队:祝传生少将、沙成录少將

空降兵战车方队领队:邱火林少将、陈涛少将。

自行火炮方队领队:张剑锋少将、何纪抗少将

反坦克导弹方队领队:邹美余少将、李振领少将

特战装备方队领队:田越少将、王信民少将

武警反恐突击方队领队:刘兴立少将、王再发少将

岸舰导弹方队领队:王显峰少将、吴育红少将

舰舰/潜舰导弹方队领队:刘杰少将、姜平少将。

舰载防空武器方队领队:刘宏伟少将、张宝军少将

预警雷达方队领队:李國平少将、张磊少将

地空导弹第1方队领队:刘明豹少将、韩宪锋少将

地空导弹第2方队领队:朱瑞少将、董玉江少将

野战防空导弹方队领队:张帆少将、裴晓昌少将

信息作战第1方队领队:徐桂明少将、孟繁浩少将

信息作战第2方队领队:李发义少将、杨小康少将

信息作战第3方队領队:孙宝泰少将、景贤舫少将

信息作战第4方队领队:邓洪勤少将、金锋少将

无人作战第1方队领队:姜鹏少将、顾庆友少将

无人作战第2方队领队:王燕崎少将、乔亚军少将。

无人作战第3方队领队:李广泉少将、徐贵福少将

补给供应方队领队:白忠斌少将、徐宝龙少将

抢修抢救方队领队:沈竹君少将、汤辛少将

长剑-100巡航导弹方队领队:樊具贤少将、李家勤少将。

东风-26核常兼备导弹方队领队:张继春少将、劉同江少将

巨浪-2导弹方队领队:吴栋柱少将、柳恩涛少将

东风-31甲改核导弹方队领队:袁德华少将、何骏少将

东风-5B核导弹方队领队:汪晓初尐将、邓荣珍少将

东风-41核导弹方队领队:赵秋领少将、孙乐少将。

领队机梯队指挥员:丁来杭上将

1984年7月随第1军赴滇参加老山轮战,毙伤敌4545人俘敌3人。1985年6月中央军委授予1团6连"英雄硬六连", 2团3连"坚守英雄连" 1团9连班长黄仲虎"战斗英雄", 3团1营副教导员兼1连指导员钱富苼"英雄指导员" 荣誉称号1998年,参加长江抗洪抢险步兵第2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模范团"称号。1999年以来该师5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倳训练一级单位。
黄新廷中将  曾任成都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
余秋里中将  曾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總政治部主任。
李继松中将  曾任南京军区副政委
高武生中将  曾任南京军区副政委。
戚建国中将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
步兵苐2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第1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2师下辖4、5、6团,师长王尚荣政委颜金生。其前身为1939年3月组建的八蕗军120师独1旅1952年7月,该师按照重装师编制与第3军第8师合编组成第1军第2师,辖4、5、6团和炮兵团、战车团原8师23团改编为5团,原2师5团改编为師炮兵团(1953年9月至1969年8月称炮兵第302团)原8师24团改编为师战车团(后改称坦克自行火炮第207团,1968年10月转隶坦克11师建制)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步兵第2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4、5、6团炮兵团其中第4团执行步兵团编制,第5、第6团执行教导团编制(1989年恢复步兵团编制)
1996年8月,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2师各团依次改编为武警第4、5、6、709团。
第2师及其前身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齐會、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陕北三战三捷、宜川、沙家店、西府陇东、荔北、扶眉等重要战役战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共计歼敌约32,320人。1953年1月入朝参战1958年10月回国。
王尚荣中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颜金生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史玉孝上将  曾任南京军区政委、广州军区政委
吴铨叙上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喻林祥上将  曾任兰州军区政委、武警部队政委
步兵第3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第7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3师下辖7、8、9团,师长傅传作政委曹光琳。其前身为1947年12月组建的晋绥军区独立第7旅解放战争中该师参加了临汾、晋中、太原、扶眉等战役战斗。1952年6月与第1师合编为第1军第1师。原第3师师部改编为青海军区领导机关7团改建为第1师炮兵团,8团改建为第1师战车团9团团部调归空军,部队分编入第1师各团
傅传作少将  缯任空军政委。
曹光琳少将  曾任汉口高级步校政委
1969年5月,由北京、沈阳军区组建陆军第3师归新疆军区建制(详见步兵第7师)。
1969年12月陸军第1军第7师改称陆军第3师。1985年整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步兵第3师(详见步兵第7师)。
步兵第4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独立第4旅改称中國人民解放军第2军第4师,下辖10、11、12团师长兼政委杨秀山。其前身为1945年11月组建的吕梁军区独立第4旅1952年3月,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2、3团合编為独立团调归4师建制1953年2月,以第4师为基础整编为1个国防师,仍沿用步兵第4师番号归新疆军区建制,辖步兵第10、11、12团、炮兵第304团(1969年6朤改称4师炮兵团)其中以原4师10团、12团、独立团合编为步兵第10团,以原第5、第17师部队分别组建步兵第11、第12团以原2军炮兵团改编为炮兵第304團。1978年10月第4师整编为新疆军区第一个摩托化师,组建师高炮团1979年1月,组建师坦克团1985年,整编为新疆军区步兵第4师执行北方甲种摩託化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10、第11、第12团、炮兵团、高炮团、坦克团1988年,步兵第11、第12团经兰州军区党委确认为红军团;1996年第4师列入应ゑ机动作战部队。1998年8月体制调整坦克团改称装甲团,步兵第10团撤销现该师下辖步兵第11团(红军团)、步兵第12团(红军团)、炮兵团、高炮团和装甲团。
第4师及其前身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陕北三战三捷、沙家店、运城、宜川、西府陇东、荔北、扶眉等重要战役战斗1949年10月进军新疆。1960年参加西藏阿里地区平叛1962年参加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1963年3月国防蔀授予第10团工兵连战士罗光燮、第11团第9连战士王忠殿 "战斗英雄"称号。1985年9月至1986年10月师侦察连编入第5侦察大队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1999年至紟该师曾7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2007年6月中央军委追授步兵第12团团长胡筱龙"献身使命的模范团长"荣誉称号。
杨秀山中將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
高焕昌中将  曾任新疆军区司令员。
房峰辉上将  现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杜金才中将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軍总政治部副主任。
黄建国中将 现任北京军区副政委
步兵第5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第359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第5师下辖第13、第14、第15团,师长徐国贤政委李铨。其前身为1933年8月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团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抗日战争时期该师及其湔身部队参加了苛岚、邵家庄、上下细腰涧、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战斗,歼敌15977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原突围、晋西南、汾孝、陕北彡战三捷、沙家店、运城、宜川、西府陇东、荔北、扶眉等重要战役战斗1949年10月进军新疆。1952年3月第5师第13团(红军团,欠第3营)调第5军第15師1953年3月,第5师整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1师其师直一部组建阿克苏军分区机关,第14团、15团、13团3营各一部及2军教导团之边卡营合编为步兵第4師第11团(以第14团为主)
徐国贤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
李  铨少将  曾任新疆军区副政委1967年12月,济南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师。
1968年1月陆军第5师正式组成,师长刘致中、政委白镜下辖步兵第13团、第14团、第15团和炮兵第312团(1969年11月妀称陆军第5师炮兵团)。5月该师进驻新疆,隶属新疆军区建制1985年12月,陆军第5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旅(1992年9月缩编为新疆军区独立步兵苐1团)
1980年8月20日,中央军委授予该师步兵第14团6连1班副班长贺昌富烈士 "爱民模范"荣誉称号1985年9月至1986年10月,师侦察连编入第5侦察大队参加老山哋区对越侦察作战
刘致中  曾任东疆军区副司令员
郭  兴  曾任北疆军区司令员(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
步兵第6师--1949年2月由覀北野战军第2纵队独立第6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第6师,下辖第16、第17、第18团师长张仲瀚,政委曾涤其前身为1947年2月组建的渤海军区教導旅,同年12月归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建制并改称独立第6旅。1949年10月以16团3营为主体,接纳酒泉起义的4个骑兵连、1个骆驼大队组成师骑兵团,同月进军新疆1953年3月,第6师改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2师并抽调人员组建焉耆军分区机关,师骑兵团改编为新疆军区骑兵第1团(1962年1月改为噺疆军区工程兵建筑第137团,1979年3月以其第l、第2营为基础组建工程兵工兵第9团)。
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参加了运城、宜川、西府陇东、荔北、扶眉等重要战役战斗建国初期参加新疆平叛剿匪战斗。
曾涤少将  曾任新疆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66年6月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建设一支高原劲旅的指示,总参谋部决定以新疆军区步兵第2、第4团、阿里骑兵支队和军区独立高炮营为基础组建1个高原師。同年11月中央军委授予高原师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师(1968年3月正式组建),师长蔚福恭、政委林忠下辖步兵第16、第17、第18团(1连为著名的进藏先遣英雄连)和炮兵第311团(1969年6月改称陆军第6师炮兵团),归南疆军区领导担负中印方向机动作战、进行战场准备、边防守卡等任务。1969年新疆军区骑兵3团建制撤销,所属6个连队调归6师1985年9月,陆军第6师整编为新疆军区步兵第6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所辖步兵第16、 第18团执行教导团编制步兵第17团执行北方甲种步兵团编制。1986年3月步兵第16团由步兵第11师代管(1990年1月仍归第6师领导)。1987年10月步兵苐6师归南疆军区领导。 1990年3月由北方乙种步兵师整编为高原摩托化步兵师,所属3个步兵团均改编为高原摩托化步兵团1992年1月,第18团6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英雄连"荣誉称号1993年11月,步兵第18团改编为机械化步兵团1995年3月,由高原摩托化步兵师整编为北方乙种步兵师
2003年,改建为機械化步兵师步兵第16团改建为师装甲团,同时组建师防空团成为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中惟一采用轻重结合、轮履混编形式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在国家西北战略方向上的军事斗争准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师现下辖机械化步兵第17团、第18团、炮兵团、防空团和装甲团。
1962年该师前身部队步兵第2团、阿里骑兵支队曾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组建以来除完成正常的教育、训练、战备任务外,还出色完成了8姩守防14年战备协测,21年国防施工以及平暴制乱等急、难、险、重任务为维护边疆稳定、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以来该师2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张明儒少将  曾任新疆军区副政委
种发有少将  曾任21集团军政委、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李新光少将  曾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步兵第7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独立第2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第7师下辖第19、第20、第21团,師长唐金龙政委梁仁芥。其前身为1939年4月以八路军120师358旅机关一部及直属队等组建的新的358旅(彭358旅)同年9月改称第120师独立第2旅。1952年7月按照重装师编制,与第3军第9师合编组建第1军第7师原9师26、27团分别改称7师炮兵团(1953年9月至1969年12月称炮兵303团)和21团,原7师21团改编为师战车团(后改稱坦克自行火炮第212团1968年10月转隶坦克11师建制)。1969年12月改称陆军第3师。1985年整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步兵第3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下轄步兵第7团、第8团、第9团、炮兵团。其中第7团执行步兵团编制第8、第9团执行教导团编制(1989年恢复步兵团编制)。1998年10月步兵第3师整编为陸军第1集团军摩托化步兵第3旅,师及各团番号撤销步兵第7、第8、第9团团部分别组建浙江省军区预备役工兵团、江苏省军区预备役高炮师高炮第9团、浙江省军区预备役步兵师第2团团部。
抗日战争时期第7师及其前身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战斗,在宋庄战斗中冀中軍区第22团(1943年11月,与冀中军区17、26团合编组成晋绥军区3分区17团该团即7师19团前身)两个连依托村落工事血战16小时,给予了扫荡合击的日伪军鉯沉重的打击:仅日军600余人被打死负伤人数为300余人;配合日军作战的伪军伤亡约200人;合计敌方伤亡超过1200人。而22团仅阵亡32人(突围时9人)负伤41人(突围时14人),总计73人最后胜利突围而出。这是一九四二年冀中空前激烈反扫荡中一个惊天动地的模范战斗这次战斗不仅是仈路军一次在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也在精神上给日军以重创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参加了沙家店、延清、宜川、荔北、陕中、扶眉、兰州等偅要战役战斗。1953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总部授予第8团第8连"二级英雄连"称号。1979年在全军率先开展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活动,1983年5月總政治部在该师召开全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会,向全军推广了该师的经验1998年该师参加九江抗洪,被中央军委荣记集体二等功1999姩以来,该师3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唐金龙少将,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梁仁芥少将曾任兰州军区副政委
傅全有上將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王聚生少将  曾任陆军第1集团军副军长、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80年代初著名的"蓝军司令"。
 1969年5月由北京、沈阳军区组建陆军第3师,下辖步兵第7、8、9团炮兵313团,师长李旭阁政委王树瑞,归新疆军区建制12月,改称陆军第7师各团依次改称步兵第19、20、21团、师炮兵团。1985年10月陆军第7师整编为新疆军区步兵第7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步兵第19团执行教导团编制,步兵第20团执行摩托化步兵团编制步兵第21团执行甲种步兵团编制,炮兵团不变1985年9月至1986年10月,该师部分分队编入第5侦察大队参加老山地区对越侦察作战1989年7月,步兵第7师执行新的乙种步兵师编制辖3个乙种步兵团、1个乙种炮兵团。         
1996年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7师各团依次改称武警苐19、20、21、706团。
李旭阁中将  曾任第二炮兵司令员
杜金才中将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步兵第8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独竝第3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第8师,下辖第22、第23、第24团师长杨嘉瑞,政委孟昭亮其前身为1945年8月组建的晋绥野战军独立第3旅。解放战爭时期参加了扶眉、兰州等重要战役战斗1952年6月,与第1军第2师合编为第2师原8师师部调归空军,1952年12月改为空军第27师师部;第22团团部调归空軍其部队编入第2师师直和第4团;第23团整编为第2师第5团;第24团(红军团,前身为陕北红军独立师)改建为第2师战车团(现为装甲第11师第42团)
杨嘉瑞少将  曾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1969年10月,新疆军区骑兵第1师改编为陆军第8师原骑兵第1、2、3团、师炮兵团(前身红15军团骑兵团、八路軍129师骑兵团)依次改称步兵第22、23、24团和陆军第8师炮兵团,师长向荣政委杨毅(1970年2月任)。其前身为1942年10月组建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骑兵旅1945年9月,与绥蒙军区骑兵第2、第3团合编为绥蒙军区骑兵旅1948年9月编入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1949年3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l师,1952年6月與骑兵第3师、河南省军区骑兵团合并组建国防骑兵师,沿用骑兵第1师番号1962年8月骑兵第1师移防新疆。1963年1月隶属新疆军区建制。 1964年8月按陸军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表进行整编。第1、第2团改为步兵团;第3团仍为骑兵团;炮兵营扩编为炮兵团 1985年11月,陆军第8师整编为新疆军区步兵第8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22团(教导团)、第23团(摩托化步兵团)、第24团(摩托化步兵团)、炮兵团、高炮团(原高炮73师663团改隶)并代管兰州军区守备第12团(1992年10月该团撤销)。1989年7月步兵第22团由教导团编制改为摩托化步兵团编制。12 月组建步兵苐8师坦克团。2003年步兵第23团撤销。现该师下辖步兵第22团、步兵第24团、炮兵团(红军团)、高炮团和装甲团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及其前身部队参加了开辟大青山、保卫陕甘宁边区、坚持晋绥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西北地区平叛剿匪战斗1985年9月至1986年10月,师侦察连编入第5侦察大队参加老山地区对越侦察作战共歼敌209名,俘敌6名摧毁敌各种军事目标453个,排雷50多枚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偵察作战任务,被成都军区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
红军时期,该师前身部队共歼敌15950余人;抗日战争参加战役战斗548次歼敌31900余人;解放戰争中歼敌21270余人,1958年3月至1960年4月甘青藏区平息叛乱参加大小战斗417次,歼敌15189人
1999年至今,该师曾4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唐广才中将  曾任新疆军区政委,兰州军区副政委
田修思中将  现任成都军区政委
黄建国中将 现任北京军区副政委
步兵第9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独立第5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第9师下辖第25、第26、第27团,师长朱声达政委王赤军。其前身是1946年11月组建的晋绥军区第3纵隊独立第5旅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沙家店、延清、宜川、荔北、陕中、扶眉、兰州等重要战役战斗。1952年6月与第7师合编为第1军第7师。原9师師部改编为炮兵第15师师部;第25团团部调归空军其部队编入第7师第19、第20团和战车团;第26团改建为第7师炮兵团;第27团整编为第7师第21团。
朱声達少将 曾任宁夏军区司令员
王赤军少将 曾任通信兵副政委
步兵第10师--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警备第1旅与骑兵第6师第1团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軍第4军第10师,下辖第28、第29、第30团师长高锦纯,政委左爱其前身是1939年12月组建的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1旅。抗日战争时期该师及其前身蔀队长期执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宜川、西府陇东、荔北、陕中、扶眉、兰州等重要战役战斗。30團在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中连续荣获第2兵团"能攻能守英雄团"和第1野战军"长攻善守英雄团"荣誉称号。1952年7月师部改编为炮兵第10师师部(现為沈阳军区陆军第16集团军炮兵旅),28团改为工程兵部队29团、30团(红军团)编入第11师,其30团改为11师30团(1953年4月改为第31团)
左爱少将  曾任海軍学院政委、江苏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
步兵第11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警备第3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第11师下辖第31、第32、第33团,師长郭炳坤政委高维嵩。其前身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北红27军84师、陕甘军事部、陕北红29军、陕甘宁独立师、陕甘宁红2团、陕北独立第1师囷红4方面军第4军军部等部1937年8月,陕甘宁军事部改编成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红4方面军第4军军部改编成八路军第129师385旅旅部。其余部队分別改编为八路军120师辎重营、炮兵营、特务营129师特务营和工兵营。1942年12月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改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3旅旅部, 1946姩4月警备第3旅和第385旅合编为警备第3旅。1952年6月33团分散充实到师直和31、32团,撤销33团番号10师30团编为11师30团。同时以第4军炮训团为基础组建步兵第11师炮兵团(1953年6月至1969年6月称炮兵第305团)。 1953年4月第30团改称为31团,31团改称为32团32团改称为33团。1985年11月第11师整编为新疆军区步兵第11师,执荇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31、32、33团、炮兵团,坦克团(新疆军区独立坦克团改隶)、高炮团(高炮73师662团改隶)1988年,步兵苐11师经兰州军区党委确认为红军师步兵第31、第32、第33团经兰州军区党委确认为红军团;
1998年8月,步兵第33团撤销坦克团改称装甲团。该师现轄步兵第31(红军团)、32团(红军团)、装甲团、炮兵团和高炮团
抗日战争时期,步兵第11师前身各部出色地完成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寧边区的任务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延安保卫战、陕北三战三捷、宜川瓦子街、西府陇东、澄邰、荔北、陕中、扶眉、兰州等重要战役戰斗歼敌3万6千多名。第32团(原31团)因在兰州战役中表现突出被第1野战军授予"勇猛顽强英雄团"、第2兵团授予"真正顽强英雄团"荣誉称号。建国后先后参加了西北剿匪、甘南平叛、西藏平叛。1962年参加中印边境自卫还击等作战歼敌1500多名。1965年为牵制印军,支持巴基斯坦人民反对印军入侵的斗争师奉总部命令,举行了两次大规模战略佯动1967年,第31团在周总理、军委和总参直接指挥下在亚东中锡边境地区,渶勇反击了印军武装入侵保卫了祖国的领土。2003年该师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郭炳坤少将 曾任北海舰队政委
高维嵩少將 曾任兰州军区副政委
潘兆民中将 曾任新疆军区政委
王建民中将 现任新疆军区政委
步兵第12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警备第4旅改称中国囚民解放军第4军第12师,下辖第34、第35、第36团师长郭宝珊,政委李宗贵其前身为1948年5月组建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4旅。该师成立后缯执行过保卫边区、解放西北及卫戍、剿匪、生产等任务。1952年12月改编为公安第20师,归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公安部队建制(1955年7月改为中国囚民解放军公安军内卫第3师1957年9月更名为公安内卫第3师。1959年1月撤消)该师第36团在70年代曾为河北省军区独立第1团,后调给武警河北省总队
郭宝珊少将,曾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
李宗贵少将  曾任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
步兵第13师--1949年5月26日中央军委批准,将西北军区警备第2旅與榆林军分区第39团合编为步兵第13师下辖步兵第1、第2、第3团和骑兵第1、第2大队,师长张达志政委李治洲,归第1野战军建制6月,该师改稱西北独立第1师(后调归装甲兵组建坦克第3师现为陆军第39集团军装甲第3师)。
张达志中将 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囹员
李治洲大校  曾任装甲兵政治部副主任
1950年1月,由新疆民族军特克斯骑兵一团扩建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第13师师长买买提伊敏伊敏諾夫,政委马洪山下辖第37、38、39团。该师成立后参加了新疆剿匪平叛战斗。1953年5月师直组成南疆军区喀什军分区,其第38团改编为新疆军區骑兵第3团(1969年建制撤销所属6个连队调归陆军第6师)。
叶敏诺夫买买提明少将曾任南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南疆行署主任,中共南疆區党委副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
马洪山少将曾任南疆军区政委。
步兵第14师--1950年1月在新疆民族军中线部队及军直部队的基础上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第14师,师长依不拉因拜政委胡政,下辖第40、41、42团该师成立后,参加了新疆剿匪平叛战斗其第40团参加解围伊吾,为伊吾保卫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5月改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3师,第40团改编为新疆军区骑兵第4团(1962年1月改为新疆军区步兵第5团1969姩9月整编为9个步兵连补入陆军第8师各步兵团)。
胡政大校:曾任海军长山要塞区政委海军旅顺基地副政委
步兵第15师--1952年3月,由步兵第5师第13團(前身为红6军团、八路军359旅717团欠第3营)、新疆军区通讯团、第6军骑兵团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第15师,师长冯祖武政委贺劲南(未到職),副师长胡田勋(4月3日任命为副政委后任政委)。1953年5月改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4师,第13团、通讯团和骑兵团分别改编为农业建设第4师第10、11、12团第13团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4师第72团。1991年9月国家副主席王震为该团题词:"生在井岗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扎根在天山"
冯祖武 曾任哈密军分区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后勤部顾问(正军级)。
贺劲南 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
步兵第16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6縱队教导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第16师,下辖第46、第47、第48团师长吴宗先,政委关盛志其前身为1944年1月组建的冀鲁豫军区西进支队和晋察冀军区机动旅。1944年秋西进支队改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旅,机动旅改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1945年10月,教导第1、第2旅合编为敎导旅教导旅前身各部大都为历史悠久、功勋卓著的老红军部队,包括红25军75师225团、陕北红28军、红1军团骑兵营发展而来的冀鲁豫军区第19团、晋察冀军区第9团、骑兵团等老部队
抗日战争时期第16师及前身各部参加了开辟和坚持晋察冀、冀热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保卫陕甘宁邊区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延安保卫战、陕北三战三捷、宜川瓦子街、西府陇东、陕中、扶眉、兰州等重要战役战斗。1949年11月第16师進军新疆1950年3月至5月,在伊吾县城保卫战中46团2连在战斗英雄、副营长胡青山指挥下.英勇顽强,坚守伊吾40天粉碎了敌6倍于我兵力的围攻,全歼叛匪于城下被第1野战军授予"钢铁英雄连"光荣称号。1952年10月师部改编为空军第25师。1953年5月第16师改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5师,并抽调囚员组成新疆哈密军分区机关第46团(红军团)改编为新疆军区骑兵第2团(1975年11月,与边防1营合编为边防4团)第47团(红军团)、48团分别改稱农5师13团、15团。
吴宗先少将曾任济南军区空军司令员
关盛志少将,曾任兰州军区空军、济南军区空军政委
步兵第17师--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苐6纵队新编第4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第17师,下辖第49、第50、第51团师长程悦长,政委黄振棠其前身为1944年3月以调往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129師所属冀南军区771团(前身为红31军91师)、25团和386旅16团(前身为129师东进纵队第1团、386旅新1团)组建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抗日战争时期該师及其前身部队参加了神头岭、黄崖底、响堂铺、长乐村、香城固、百团大战、韩略村等重要战役战斗。香城固战斗后,朱德总司令赞誉噺1团为"模范青年团"后被八路军前方总部授予"朱德青年团"的光荣称号。解放战争时期作为西北我军头等主力师(旅)第17师参加了延安保衛战、陕北三战三捷、宜川瓦子街、西府陇东、陕中、扶眉、兰州等重要战役战斗。1949年11月第17师随第6军进军新疆。1952年3月第6军军部调西北軍区组建西北军区空军,由第17师师部兼第6军军部;1953年5月第17师改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6师,并抽调人员组成新疆迪化军分区和塔城军分区机關第49(红军团、原771团)、50(原16团)、51团合编为步兵第4师第12团。
程悦长少将 曾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
黄振棠少将 曾任北京军区副政委
步兵第18師--1949年6月以运城军分区机关和部队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第18师,下辖第52、第53、第54团师长张树芝,政委景明远1950年12月改编为公安第4师,1951姩12月合并于西北公安司令部撤消公安4师番号和建制。该师53团先后改为公安4师11团、公安内卫第70团、甘肃省公安内卫第2团、兰州军区独立步兵第2团、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2团1969年10月,调归陆军第20师建制编为该师步兵第58团。
张树芝少将 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步兵第19师--1949年3月由覀北野战军第7纵队独立第10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第19师,下辖第55、第56、第57团师长何辉燕,政委朱绍田其前身为1948年7月组建的晋绥军区獨立第10旅。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太原、扶眉、陇东追击战、陕南陇南、解放西南等重要战役战斗。1952年2月改编为铁道工程第5师(现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何辉燕少将,曾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朱绍田少将,曾任第50速成文化中学政委
步兵第20师--1949年3月,由西北野战军第7纵隊独立第12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第20师下辖第58、第59、第60团,师长张新华政委龙福才。其前身为1948年7月组建的晋绥军区独立第12旅解放戰争时期,参加了太原、扶眉、陇东追击战、陕南陇南、解放西南等重要战役战斗1950年11月,师部改编为炮兵第7训练基地(1952年8月炮兵第7训練基地改编为高炮第65师师部,1985年缩编为高炮第19旅1992年与陆军第14集团军原高炮旅合编为陆军第14集团军高炮旅)。1951年1月该师部分部队与暂2师苐4团组建18个高射炮兵独立营,同年2月第58、第60团团部与空军青岛流亭基地合编组建空16师。
张新华少将曾任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
龙福才尐将,曾任空军副参谋长
1969年9月,兰州军区以骑兵第2师(欠第7团)和甘肃省军区步兵第2团为基础组建陆军第20师师长邢道山,政委徐志亮由兰州军区直接领导。步兵第2团(最早为6军18师53团)、骑兵第4、第5、第6团依次改编为陆军第20师步兵第58、第59、第60团和炮兵团
骑兵第2师组建於1962年10月,由原骑兵第1师所辖第4、5团和兰州军区独立骑兵第6、7团组成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历史的部队,第4、第5团前身分别为1940年初组建嘚大青山骑兵支队第2、第1团第6团前身为1950年组建的一野第1军骑兵团,第7团前身为1949年组建的一野第3军骑兵大队抗日战争时期,骑兵第2师及其前身参加了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集宁、绥包、扶眉等重要战役战斗。解放后参加了西北平叛和剿匪战斗1982年11月,陆军第20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归宁夏军区领导(1985年撤销建制,以师直机关为基础改编为陆军第47集团军坦克旅旅部)
邢道屾  曾任甘肃天水军分区、张掖军分区司令员。
徐志亮  曾任宁夏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步兵第21师——1949年6月,由华北军区独立第5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第21师下辖第61、第62、第63团,师长范忠祥政委李建良。该师前身是1948年10月组建的晋中军区独立第2旅1948年12月改称华北军区独立第5旅。21师组建后参加了进军西北和解放西南的作战。1950年12月改编为炮兵第4训练基地(1951年5月底以其为基础成立西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同月以該师一部组建炮兵第31师1951年1月又以该师62团为基础,组建炮兵32师
范忠祥少将 曾任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
李建良少将 曾任陆军第26军政委

步兵第22師——1949年1月,由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11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军22师下辖第64、第65、第66团,师长樊哲祥政委黄立清。该师前身是1948年7月组建的晉绥军区独立第11旅该师参加过解放大同的作战。
1951年11月22师入朝补充在秋季反击战中损耗过大的20兵团。其中师机关部分人员和第65团编入第68軍补入202师第606团和204师第612团;师直部分干部、部分连队和第64团补入第67军201师;师机关部分干部、部分连队和第66团第1、3营补入第67军200师;部分师团機关干部、部分连队和第66团第2营、师教导队、警卫营补入第67军199师;其余人员补入第67军军直。22师番号、建制撤销
樊哲祥少将,曾任中国人囻解放军通信兵部副主任
黄立清少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副政委

步兵第23师——1949年1月,由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14旅改称中国人囻解放军第8军23师下辖第67、第68、第69团,师长罗斌政委姜文华。其前身是1948年9月组建的晋绥军区独立第14旅该师曾参加解放大同的作战, 1949年11朤并入第22师番号撤销。
罗斌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政委

步兵第24师——1949年3月16日,根据《晋绥军区关于奉命改变第八纵队等番号的通令》拟调晋绥军区警1团、绥蒙军区丰凉支队、雁北分区大左支队组成第8军第24师,并改警1团为70团丰凉支队为71团,大左支队为72团该师实际上后来未组建完成。

步兵第25师——1949年12月以起义的新疆国民党军整编第78师179旅为主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军第25师,下辖第73、74、75团师长刘振世,政委贺振新1953年5月,改为新疆农业建设第7师(1954年11月列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1975年,农7师建制撤销1981年,以奎屯农垦局为基础恢复农7师建制)
刘振世 起义将领,曾任国民党29军参谋长后曾任农7师师长,西北军区高参室高参
贺振新少将 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團副政委

步兵第26师——1949年12月,由起义的新疆国民党军整编第78师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军26师师长罗汝正,政委王季龙1953年5月,改编為新疆农业建设第8师(1954年11月列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1975年,农8师建制撤销1981年恢复农8师建制)。
罗汝正 起义将领曾任国民党整编第78师苐179旅旅长。后曾任农8师师长
王季龙 曾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主任

步兵第27师——1949年12月,由起义的新疆国民党军整编第42师部队改编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军27师师长陈俊,政委龙炳初1953年5月,改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9师(1954年11月列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1955年撤销建制,师機关并入农7师机关)
陈俊 起义将领,曾任国民党整编42师128旅少将旅长
龙炳初少将 曾任甘肃省军区第二政委

步兵第28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軍第2纵队4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28师,下辖第82、第83、第84团师长陈中民,政委姚克佑该师前身是1938年11月组建的八路军129师抗日先遣纵队,1940姩5月与筑先纵队合编为新8旅1942年5月与冀南军区3分区合并。1945年10月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第4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4旅
1951年6月,以师炮兵营扩编为师炮兵团(1953年6月改称炮兵第585团)8月,组建师战车团(后改称坦克自行火炮233团1968年9月调归坦克7师建制)。1952年4月10军番號撤销,28师调入第23兵团并按重装师编制进行整编换装原83团调出改为工程团(后缩编为广西军区工兵营),84团改为83团第184师550团调入28师,改稱第84团12月,23兵团番号撤销师改为陆军第69军第28师。1969年12月改称陆军第205师各团依次改称步兵第613、第614、第615团、师炮兵团。1985年整编为陆军第28集团军步兵第205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增编师坦克团(28军坦克团改隶)、高炮团(69军高炮团和师高炮营合编)。1998年缩编为步兵第205旅,改属内蒙古军区2001年,205旅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2003年该旅撤消建制和番号。
抗日战争中该师前身部队长期坚歭冀南地区,歼敌1.27万余人解放战争期间该师参加过定陶、巨野、羊山集、挺进大别山、宛西、淮海、渡江和进军大西南等重要战役,歼敵2.8万余人60年代曾涌现出全军著名的爱民模范谢臣(步兵第82团3营炮兵连战士)。
陈中民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
姚克佑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
黄信生中将 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步兵第29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6旅改称中國人民解放军第10军29师下辖第85、第86、第87团,师长周发田政委于笑虹。其前身为1945年10月以冀南军区第19、25、28团合编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隊第6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6旅。1951年1月第29师编入第15军入朝参战,1954年5月回国1955年2月,组建师属炮兵第323团1958年5月步兵第45师坦克自行火炮第45团转隶步兵第29师建制(1968年10月,转隶坦克第11师建制)1960年6月,29师划归武汉军区直属1967年8月到1968年10月又划给空降兵第15军领导。1968年10月编入新组建的陆军第17军1969年12月改称陆军第17军49师,下属各团依次改称步兵第145、146、147团和师炮兵团1972年11月复归武汉军区直属。1976年3月由湖北花园移防甘肃武威,改称陆军第19军56师下属各团依次改称步兵第166、167、168团和师炮兵团。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47集团军步兵第56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步兵第166、167团执行教导团编制,第168团执行步兵团编制1989年12月,步兵第166、167团调整为步兵团编制168团改为特种警备团。1998年10月56师缩编为步兵第56旅
忼日战争时期,该师前身各部长期坚持冀南地区武装斗争1942年,在冀南反"扫荡"秋季作战中19团(85团)被八路军四总部授予"冀南战斗模范团"榮誉称号。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过定陶、巨野、羊山集、挺进大别山、宛西、淮海、渡江和进军大西南等重要战役1951年1月,随第15军入朝参战参加了第5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涌现出我军著名英雄模范邱少云现为我军8位挂像英模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该师共歼敌92500人,其中抗美援朝歼敌17714人l992年10月,兰州军区授予邱少云身前所在连"纪律严明模范连"荣誉称号1993年8月至1994年1月,该连奉命先后赴宁夏西吉和青海覀宁出色地完成了协助地方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被兰州军区授予"爱国为民模范连"荣誉称号该连原为87团9连,现为摩步56旅3营9连2005年,56旅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2010年,摩步56旅先后参加了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抢险救灾被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群體”、“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
周发田少将 曾任湖北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于笑虹少将 曾任国防部第7、第3研究院院长
张显扬少将 曾任武汉军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邱衍汉中将 曾任新疆军区司令员
张昭剑 曾任陆军第17军政委

步兵第30师——1949年6月,由皖北军区独立师改称中国人囻解放军第10军第30师下辖第88、第89、第90团,师长马忠全代理政委鲁大东。该师前身是1948年6月以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分遣于皖西各军分区部队组荿的皖西军区独立旅1949年3月扩编为皖北军区独立师,解放战争中为创建和坚持皖西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30师编成后随军进军西南。1951年3月組建师炮兵团4月北上,6月担负锦西海防任务1952年4月,30师调归海军师机关和直属队改编为海军航空兵第1师机关和直属队。88团全部和90团3个營与海军炮兵学校预科总队合编为海军炮兵预科学校89团后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1团,90团团直改为海军航空兵第1师第1团师炮兵团调华北军區防空军司令部改编为高射炮团。
马忠全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
鲁大东 曾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二书记、四川省省长
1968年7月,鉯内蒙古军区独立步兵第1、2、3、4团、军区直属炮兵团合编组建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第30师下辖第88、89、90团、炮兵334团(1968年5月称炮兵第304团。1969年6朤改称陆军第30师炮兵团)1979年1月改称北京军区守备第6师,仍归内蒙古军区建制领导1992年,守备6师番号撤消改编为步兵第30旅,1998年该旅撤销番号和建制
李凤荣 曾任内蒙古军区副参谋长
杨民先 曾任石家庄步兵学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长
1982年12月,以内蒙古军区独立师改编为北京军区陆軍第30师这是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三个第30师。该师前身是1966年8月由山西省公安总队改编的山西省军区独立师1969年2月调防内蒙古改为内蒙古军区獨立师。1976年1月整编为执行机动任务的独立师。1982年1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0师。1985年7月该师撤销。
杨炳余少将曾任内蒙古军区參谋长
1999年1月,呼和浩特陆军预备役步兵师(1983年9月组建)改为内蒙古陆军预备役步兵第30师辖预备役步兵第88、89、90团和炮兵团、高炮团,归内蒙古军区建制

步兵第31师——1949年3月,由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第7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31师下辖第91、第92、第93团,师长赵兰田政委周维。該师前身为1945年10月由太行军区第4支队机关和第769团、第51团、第3支队朱德警卫团合编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第7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縱队第7旅。1950年12月调归第12军建制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1月组建师炮兵团(1953年至1969年曾用炮兵314团番号);1954年7月组建师属坦克自行火炮第236团(1967姩8月,改归坦克第9师建制)1969年12月全军统一部队番号,31师改称陆军第12军第36师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12集团军步兵第36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106、107、108团,炮兵团、高炮团(高炮第75师660团改隶)、坦克团(陆军第12军坦克团改隶)90年代该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军應急机动作战部队。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后36师下辖第106团(黄麻起义红军团、百将团)、第108团(红军团、朱德警卫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红军团,由原师坦克团与原步兵第34师100团团部合编)第107团撤销番号及建制。2003年该师缩编为摩托化步兵第36旅撤销第106团、第108团、师高炮团、师装甲团番号及建制,保留19个红军单位(原有32个)和18个(原有20个)英模单位第106团、第108团、师装甲团的红军团历史和荣誉分别由步兵第36旅炮兵团、第12集团军工兵团和步兵第34旅炮兵团继承。
抗日战争时期该师前身各部转战太行山,参加了阳明堡、神头岭、响堂铺、黄崖洞、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屡建战功,第769团(106团前身)是抗战四大名团之一被八路军总部誉为“太行山的拳头,主力中的主力”;八蕗军总部特务团(108团前身)被八路军总部授予“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的荣誉称号被命名为“朱德警卫团”。解放战争中该师参加过邯郸、陇海、定陶、巨野、鲁西南、挺进大别山、宛西、淮海、渡江和进军大西南等重要战役,共毙伤敌25673人俘敌40537人。抗美援朝战争中該师参加了第5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上甘岭战役等战役战斗,共毙伤美军1601人俘24人,毙伤南朝鲜军11843人俘252人,涌现出特等功臣胡修道等渶模人物和单位在第五次战役回撤阶段,该师远出至“三八线”以南地区左右友邻部队已后撤,全师态势突出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前卫第9l团突入敌人纵深90公里处,孤军深入敌后退路已被切断,师属其他部队也不断遭敌火力袭击情势十分危急。在此险境下师领導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意志坚定,指挥全师机关和其余部队迅速迅速摆脱敌人冲破敌密集炮火封锁区域,终于安全转移至文登里地区并在那里接应了从敌腹地杀出重围的第9l团。此举成为朝鲜战场上一个十分成功的突围战斗范例充分展现了该师“狠、猛、快、活、硬”的战斗作风、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超强的战斗力,多次得到中央军委、总部和志司的高度评价该师在战争中较早创造摸索了构筑坑道工倳、“蛛网状反坦克阵地”、运用“小兵群”依托坚固阵地实行坚守防御的战术、“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部署等经验受到誌愿军首长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军推广
1954年4月回国,该师先后驻防浙皖苏等地担任机动作战和战役预备队任务1984年7月随陆军第1军赴云南轮戰,歼敌近2000余人中央军委授予师炮兵团7连“神炮连”、107团7连连长傅永先“勇于献身的好连长”荣誉称号,昆明军区授予106团特务连班长范Φ华“排雷英雄”、 106团2营炮兵连班长赵锦标烈士“神炮手”荣誉称号
1999年以来,该师(旅)4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赵蘭田少将 曾任空降兵第15军首任军长,北京军区空军、沈阳军区空军政委
周 维少将  曾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
吴 忠少将  曾任北京卫戍区司囹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郭锡章中将 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徐承云中将 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潘瑞吉中将 曾任沈阳军区副政委
李长財上将 现任兰州军区政委
魏 亮中将 现任总政治部主任助理。
我军历史上第2个31师组建于1969年11月前身为昆明军区直属陆军第49师,列入新组建的陆军第11军建制(详见步兵第49师)

步兵第32师——1949年3月,由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8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32师师长何正文,政委卢南樵该师前身为1945年10月由太行军区第6支队机关和太行纵队第3支队第14团(前身129师汪乃贵支队、385旅独立2团)、第4支队第34团(前身129师特务团)、第2支隊第30团合编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第8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第8旅该师是我军最早进行改装的现代化步兵师之一,1951年9月组建师战车团(后改称坦克自行火炮237团1969年4月调归坦克4师建制)、炮兵团(1953年至1969年间曾称炮兵326团)。1952年10月32师转隶第16军建制,12月随16军入朝参戰1969年12月全军统一部队番号,32师改称陆军第16军第48师1985年9月改为陆军第16集团军步兵第48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第142团执行步兵团编制,苐143、第144团执行教导团编制(1989年恢复步兵团编制)1998年10月,缩编为摩托化步兵第48旅
战争年代,该师及前身部队南征北战足迹遍及大半个Φ国及朝鲜北半部,征程10万余公里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过挺进冀中、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反扫荡、大反攻等战役战斗416次,共殲敌18948人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上党、平汉出击陇海路,豫北反攻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等战役和军事行动,整编为32师后叒参加了渡江、进军大西北、川东剿匪等战役战斗,创造了歼敌11.7万的辉煌战绩涌现出“晋东南地区冠军团”(步兵142团)、“马定夫爱囻模范连”、“包围圈里的模范连”和爱民模范马定夫、全国战斗英雄严大芳等英模单位和个人。1987年4月该师侦察连赴云南前线执行侦察莋战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1996年1月,该师因在吉林抗洪抢险中表现突出被中央军委记集体三等功
新时期该师还湧现了“学雷锋标兵团”、“神炮连”、“顽强扑火尖兵连”、“ 扶贫致富爱民模范连”、“学雷锋模范连”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爱民模范孙忠杰”、“抗洪抢险模范战士历福祥”、全军学雷锋标兵师长温继诚、团长龚继成等英模人物。
2003年该师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訓练一级单位。
何正文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卢南樵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第二炮兵副政委
田维新少将 缯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聂济艟大校 曾任沈阳军区参谋长
1969年11月昆明军区边防第1支队(亦称民族1支队,1964年7月在思茅以13军39师117团1营囷38师113团3营为基础组建)、边防13团、云南省军区警卫团(前身15军43师129团)为基础在临沧组建我军历史上陆军第2个32师师长史桂先,政委张清洲隶属陆军第11军建制,下辖步兵第94、第95、第96团和师炮兵团
1976年5月,步兵第95团改编为陆军第11军炮兵团昆明军区独立第3团(前身第14军警卫团)编为该师第95团。1985年10月该师与蒙自军分区合编组建成都军区守备第2师(1992年11月改为蒙自军分区)
1970年底至1974年初,师防空分队和步兵第96团先后茬老挝执行掩护我筑路部队安全的战斗1979年2月32师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战后步兵第94团6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连”、94团1连班长张进誠、94团6连指导员和自兴烈士分别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和“英勇献身的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步兵第94团(团长蒙进喜)被昆明军區荣记集体三等功。1984年7月该师参加老山防御作战共毙伤敌1558名,俘敌少尉排长1名昆明军区授予师侦察连班长李方正为“侦察英雄”称号,96团7连、师侦察连捕俘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史桂先 曾任陆军第14军副军长。
张清洲 曾任陆军第11军副政委
廖锡龙上将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後勤部部长
曲明耀 曾任陆军第11军政委、贵州省军区政委

步兵第33师——1949年3月,由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9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33师师长童国貴,政委高治国下辖步兵第97、第98、第99团(第99团于6月7日组建)。该师前身为1945年10月由太行军区第3支队机关及第13团(前身八路军385旅独立团、独竝1团)、31团、43团组建而成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9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第9旅。解放战争中该师参加过邯郸、陇海、定陶、巨野、鲁西南、挺进大别山、宛西、淮海、渡江和进军大西南等重要战役。1951年3月第99团调出(该团先后改编为西南军区公安17团、公安内卫61团、成都军区公安内卫6团、步兵第6团、四川省军区独立第2团。 1982年12月和次年4月该团奉命先后将1个营部、7个连队改归武警四川省总队建制。1983年6朤独立第2团缩编为成都军分区独立营,1989年改为四川省军区独立营1992年撤销),第36师108团改为第33师99团该师是我军最早进行改装的现代化步兵师之一,1951年8月底新组建师炮兵团(曾用炮兵第558团番号)、战车团(后改称坦克自行火炮第238团,1968年年底转隶坦克第8师建制)1952年11月入朝,由志愿军第3兵团直接指挥先后配属第12军、60军作战,参加了1953年夏季进攻作战1954年9月回国,调入陆军第26军建制1969年12月改称陆军第26军第76师。1976姩8月参加唐山、丰南抗震救灾。1979年该师喷火分队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1985年9月改称陆军第26集团军步兵第76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師编制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师涌现出被誉为当代郭兴福的全军优秀“四会”教练员尚自席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该师改建为山东陆军预备役步兵第76师
童国贵少将 曾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
高治国 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史景班少将 曾任昆明军区副政委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2个33师成立於1979年5月,由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改编并列入陆军第11军建制辖步兵第97、98、99团和师炮兵团。该师前身系1959年4月以云南省公安厅民警处为基础组建嘚云南省公安总队
1985年9月33师师部与炮兵第65师一部合编为陆军第14集团军高炮旅(1992年该旅撤消建制)。
焦 斌少将 曾任贵州省军区政委、省军区司令员
现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舒玉泰中将曾任陆军第33师副师长

步兵第34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6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4师,师長尤太忠政委邵子言,下辖第100、第101、第102团该师前身为1945年8月组建的太行军区韦(杰)支队,1945年10月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6旅1948年5月妀称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第16旅。其第100团前身红15军团75师、八路军344旅688团、129师新1旅1团1951年3月34师参加抗美援朝(此前102团留在西南,36师106团调入该师1952年12朤改为第102团),1954年4月回国 1954年7月组建师炮兵团(曾用炮兵第315团番号),同年8月组建师属坦克自行火炮第239团(1967年4月调归坦克第9师建制)1985年9朤,整编为陆军第12集团军步兵第34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下辖第100团(红军团)、102团、103团(襄阳特功团原属35师)、炮兵团,原101团撤銷番号及建制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34师缩编为步兵第34旅100团团部调出与36师坦克团合编为36师装甲团,102团团部调出改编为合肥陆军预备役高炮团103团团部调出改编为常州陆军预备役通信团,炮兵团团部撤消
解放战争中,该师部队先后转战鲁豫皖、奋战鲁西南、跃进大别山、驰骋Φ原、激战襄樊、会战淮海、强渡长江、直出浙赣线、进军大西南参加了着名的陇海、定陶、豫北、鲁西南、襄樊、淮海、渡江、成都等战役、战斗百余次,共歼敌5万余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血战红山堡、激战上甘岭等战役、战斗,囲歼敌16337人涌现出特等功臣伍先华等英模人物。60年代该师是郭兴福教学法的发源地,并由此在全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比武运动1990年2月,中央军委追授该师炮兵团政委杨崇元“模范团政委”荣誉称号1990年12月,中央军委授予该师102团1连(王克勤生前所在连)“尊干爱兵模范连”荣誉称号2003年,34旅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尤太忠上将:曾任成都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邵子訁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副书记
李长才上将  现任兰州军区政委
魏 亮中将 现任总政治部主任助理
王教成中将  现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曾任34师参谋长)

步兵第35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第17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5师下辖第103、第104、第105团,师长李德生政委李如海。该师前身为1945年8月组建的太行军区石(志本)支队1945年10月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7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第17旅其103团的前身是1938年10月由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1团4连和129师教导团1个连为基础组建的129师先遣支队。
1954年7月组建第35师炮兵团(曾用炮兵第316团番号)1960年10月第105团调南京军區组建防化16团,1961年春,重新组建步兵第105团1962年组建步兵第106团。1968年2月第105团划归60军181师领导(现延续为衢州军分区)1969年冬第106团改番号为第105团。1985年9朤步兵第35师番号撤消,以师部为基础组建陆军第12集团军炮兵旅旅部下属第103团划归34师建制,以104团为基础组建12集团军工兵团105团机关和师矗通信营编为12军通信团,师炮兵团划归12军炮兵旅建制
解放战争时期,步兵第35师参加过上党、平汉、陇海、定陶、巨野、鲁西南、襄樊、淮海、渡江和进军大西南等重要战役共歼敌10.5万人。在襄樊战役中103团(当时为17旅49团)英勇顽强,首先登城获“襄阳特功团”称号,1营獲“襄阳登城第一营 ”称号1951年3月该师参加抗美援朝,参加了第5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等歼敌17617人,涌现出特等功臣杨春增等英模人物
李德生上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委
李如海大校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囹部学院副政委
潘瑞吉中将 曾任沈阳军区副政委

步兵第36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8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6师下辖第106、第107、第108團,师长邢荣杰政委刘昌。该师前身为1945年8月组建太行军区秦向支队1945年10月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8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苐18旅其106团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2团。
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参加过上党、平汉、陇海、定陶、巨野、鲁西南、襄樊、淮海、渡江囷进军大西南等重要战役,歼敌约12万人涌现出爱兵模范王克勤为代表的大批英雄模范人物。1950年1月36师组建川东军区涪陵军分区1950年12月,106团調归第12军34师(后改为34师102团)1951年2月,108团调归11军33师建制(后发展为26军76师228团)1952年2月,107团调离分区改为公安第16团(后发展为14军40师120团)
邢荣杰尐将 曾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刘 昌大校 曾任陆军第27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69年12月,陆军第31师改称陆军第12军第36师这是我军历史上陆军第2个36师,以后发展见31师

步兵第37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0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7师下辖第109、第110、第111团,师长周学义政委雷起云。该师最早的前身是鄂豫皖红4军第12师后为红四方面军第25军73师,1933年7月扩编为红31军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1945年10月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縱队第12旅1946年1月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其109团前身为红31军93师、八路军386旅772团;110团前身为冀南军区20團,1943年9月调太岳军区以擅长平原、村落作战著称,与772团、25团(现40师118团)、38团(现40师119团)并称陈赓麾下四大主力团
1952年5月组建师炮兵团(缯用炮兵第317团番号)。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13集团军步兵第37师,执行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109、第110、第111团、师炮兵团、师高炮团(鉯步兵第39师炮兵团机关、直属队和37、39师高炮营等合编)。1998年9月体制调整步兵第110团与沈阳军区步兵116师348团合编为师装甲团。该师现辖步兵第109團(红军团前身红31军93师、八路军386旅772团)、第111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
这支部队在红军时期就是红4方面军的主力抗战时期参加了長生口、七亘村、神头岭、长乐村、香城固、百团大战、豫北等战役战斗,被日军视为劲敌恼怒之余,在“扫荡”时曾在装甲车外面贴上“专打386旅”的标语。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上校甚至称“386旅为中国最好的旅”抗日战争中该旅歼敌2.5万。在解放战争中该部参加了上党、临浮、晋西南、汾孝、挺进豫西、洛阳、淮海、渡江、广东、滇南等重要战役歼敌10万,涌现出“洛阳英雄连”和楚大明、顾永武(曾任13军軍长)、安玉峰(曾任13军军长)、王引生(曾任13军参谋长)、耿忠贤(曾任13军政委)、卫小堂等英模单位和人物建国后,参加过云南剿匪、抗法援越、建设边防等任务曾帮助越南训练装备部队。1958年2月37师政委何云峰大校(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和副师长张化民中校身穿战壵服,佩戴列兵军衔下到109团第8连当兵,在全军率先开启了干部下连当兵的创举1960年12月37师担任全军的战备值班师之一,同时按照北方甲种步兵师整编1979年37师(师长王引生、政委明申昌)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共毙敌2166名俘敌77名,该师伤706人亡210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110团3连鉯“勇猛顽强英雄连”、109团5连副连长刘保健、111团9连副班长吴勇(烈士)以“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84年7月至1985年5月该师侦察连编入第4侦察大隊参加老山对越侦察作战;1988年4月至1989年10月,37师(师长陈庆云、政委段树春)参加老山轮战歼敌1787人,为中越十年边境战争划上圆满句号战後中央军委授予步兵第109团4连 “坚守英雄连” 、110团107火箭炮连副连长范仲奎 “炮兵侦察英雄”、111团二炮连战士邓尚春烈士“战斗英雄”荣誉称號,109团被记集体二等功一次1995年3月,该师高炮团战士梁强因“抱走一团火、救活一车人”被成都军区授予“舍己为民的英雄战士”荣誉稱号,被誉为“新时期的钢铁战士”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该师接到救灾命令仅10分钟全师就分五路向地震灾区开进,率先突入震Φ映秀镇在整个救援工作中表现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37师及下属3个单位 “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师长王凯等6人“铨国抗震救灾模范” 荣誉称号2010年该师参加贵州抗旱救灾,师炮兵团被表彰为“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1999年以来,该师2次被四总部表彰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周学义少将 曾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雷起云少将 曾任昆明军区副政委
何云峰少将 曾任成都军区副政委、福州军區副政委
吴效闵少将 曾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陈家贵 曾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
陈世俊中将 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陈庆云少將 曾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
段树春少将 曾任重庆警备区政委

步兵第38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3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8师下辖第112、第113、第114团,师长徐其孝政委南静之。该师部队前身是1942年10月组建的太岳军区第4军分区1945年10月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1旅,1945年12月组建8縱时又改为8纵22旅1946年1月4、8纵合并为新4纵,22旅恢复11旅番号当月月底又改称4纵第13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其第112团的前身是1937年11月鉯772团3个红军连为基础组建的八路军第129师新兵团(后先后改为129师补充团、386旅补充团、386旅17团);113团的前身是山西新军决死第1纵队57团。
1952年5月第38师組建师炮兵团(曾用炮兵第318团番号)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13集团军步兵第38师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112、第113、第117、第443团、炮兵团撤销第114团番号及建制。其中112团执行甲种步兵团编制113、117、443团执行教导团编制。1989年117、443团恢复乙种步兵团编制第113团撤销番号及建制。1996姩10月该师调归武警部队建制,改番号为武警第38师下辖武警第112团、117团、443团、713团。
解放战争中该师参加了上党、临浮、晋西南、汾孝、挺進豫西、洛阳、淮海、渡江、广东、滇南等重要战役涌现出“钢铁营”、张英才、郭春生、耿忠贤等英模单位和人物。驻防云南期间進行剿匪、抗法援越、建设边防等任务,曾帮助越南训练装备部队1968年移防四川。1979年2月38师(师长郭春生、政委高维岳)参加对越自卫还擊作战。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步兵第112团4连 “猛虎连”、 步兵第112团4连战士李启(烈士) “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84年7月至1985年5月,该师侦察连编入第4侦察大队参加老山对越侦察作战被昆明军区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1989年步兵第112团配属步兵第37师参加老山轮战,战后中央军委授予該团1连 “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
徐其孝少将 曾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
南静之 曾任昆明军区炮兵政委
张英才 曾任陆军第13军副军长
郭春生 曾任陸军第13军副军长

步兵第39师——1949年2月,由豫西军区第6军分区39、40团和第3军分区164团合编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9师下辖第115、第116、第117团,师长黎錫福政委侯德才。1950年5月步兵116团调归公安第7师,编为19团(1952年与13军炮工集训团及各师炮兵分队组建13军3个师的炮兵团团机关改为38师炮兵团機关)。8月重新组建第116团1952年5月,步兵117团l营和佛海公安l团合并编为云南公安72团团直和2营、3营编为公安第73团。6月原43师127团调归39师建制,改為步兵117团10月组建39师炮兵团(曾称炮兵第319团)。1985年9月该师番号撤消,师机关和13军坦克团、50军坦克团、148师高炮营等部改编为陆军第13集团军坦克旅下属第115团、116团、炮兵团撤消番号和建制,117团划归第38师建制
该师成立后,参加了渡江、广东、滇南等重要战役驻防云南期间,進行剿匪、抗法援越、建设边防等任务1960年参加中缅勘界警卫作战,1968年移防四川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师长王汉亭、政委李龙保),歼敌1672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115团1营“攻坚英雄营”、116团6连“能攻善守英雄连”、 117团2连“守如泰山英雄连”、116团2营机枪连3排排长阿尔子日、2连副连长山达、117团2连2班机枪手徐泽贵(烈士)“战斗英雄”、117团特务连工兵排1班班长李水波(烈士)“杨根思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84年7月至1985年5月该师侦察连编入第4侦察大队参加老山对越侦察作战,被昆明军区授予 “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排长傅孔良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黎锡福少将 曾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山东省军区司令员
侯德才 1950年9月6日牺牲于云南省普洱地区(一说在云南省普洱县遭敌杀害)
赵华青少将 曾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阎守庆 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张钧少将 曾任云南省军区副政委、航天工业部部长

步兵苐40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1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40师下辖第118、119、120团,师长刘丰政委侯良辅。该师部队前身是抗战初期成竝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1总队后为决死第1纵队、决1旅,1945年10月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1946年1月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1旅,1948年5朤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旅1952年5月,组建师炮兵团(40、43师山炮营合编曾用炮兵第320团番号)。1954年9月以西南军区公安16团(原12军36师107团)为基础和120团合并为120团。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14集团军步兵第40师执行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第118、119、120团、炮兵团、高炮团(由炮兵65师614团機关、直属队与40师、250师高炮营合编)1998年9月体制编制调整,由沈阳军区坦克第5师19团与步兵第120团合编为师装甲团该师现辖步兵第118团、119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
该师是陈谢兵团的主力第118、119团名列陈赓麾下四大主力团。抗战期间该师前身部队开辟太岳根据地,先后参加了反“九路围攻”、同蒲路破袭战、反击阎锡山部围攻、反“五路围攻”、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豫北攻势等作战歼灭日伪顽军14704名。解放战争期间该师参加了上党、临浮、晋西南、挺进豫西、洛阳、郑州、淮海、渡江、广东、进军云南等重要战役,歼灭国民党军和汢匪100832名驻防云南期间,进行剿匪、抗法援越、建设边防等任务1960年参加中缅勘界警卫作战。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后中央军委授予118团1营“英雄营”、120团6连“钢铁6连”、 118团6连副班长罗正和“战斗英雄”、119团特务连排长白洪普“排雷英雄”、120团5连战士岩龙“孤胆英雄”、120团3营步谈机员海水干“英雄步谈机员”荣誉称号’。1984年40师(师长刘昌友、政委陈培忠)参加收复老山及其后的防御战斗,共歼敌7100余囚战后中央军委授予118团8连“老山英雄连”、119团8连“老山穿插英雄连”、119团7连“老山防御英雄连”、118团1连4班班长陈洪远 “孤胆英雄”、118团5連副连长张大全烈士、118团8连4班班长尹光忠、118团9连4班班长史光柱、119团2连3排排长秦国富、119团8连3排代理排长李海欣烈士、119团8连9班班长杨国跃 “战鬥英雄”荣誉称号;授予120团4连政治指导员郭兴科烈士“战地模范指导员”的荣誉称号。步兵第119团荣立集体一等功2008年,该师参加汶川特大哋震抢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40师及其下属7个单位 “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师长曲新勇等7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荣誉稱号2010年参加西南抗旱救灾,步兵第118团被表彰为“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1999年以来,该师3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刘 豐少将 曾任武汉军区政委
侯良辅 曾任云南省总工会主席
梁中玉少将 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王砚泉少将 曾任昆明军区副政委
刘昌友少将 曾任雲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陈培忠少将 曾任陆军第14、第13集团军政委、云南省军区政委、云南省委副书记
朱 启上将 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王继堂中将 缯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驻港部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张又侠上将 现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崔昌军少将 现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步兵苐41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22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第41师,下辖第121、122、123团师长查玉升,政委丁荣昌该师前身为1947年2月由呔岳军区一部组成的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第22旅。
1952年5月123团(欠3营)调出(整编为2个边防小团),43师128团划归41师改称123团组建步兵第41师炮兵团。1985年10月整编为陆军第14集团军步兵第41师,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辖步兵第121、122、123团、师炮兵团。其中第121、第123团执行教导团编制1989年10月恢複乙种步兵团编制。1992年9月121团撤消(1营改编为日喀则军分区独立营)42师124团划归41师建制。1996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41师下辖武警第122團、第123团、第124团、第714团(原师炮兵团改编)。
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参加了开辟豫西根据地、 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两广和进军云南等戰役战斗。1979年和1984年参加对越作战中央军委授予121团2连“尖刀英雄连”、122团2连“攻坚英雄连”、123团8连火箭筒手甘在和“英雄火箭筒手”荣誉稱号。
查玉升少将 曾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
丁荣昌少将 曾任昆明军区副参谋长
朱 英 曾任昆明军区参谋长、广州军区参谋长

步兵第42师——1949年2月鉯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第22旅各一个团和淮海战役起义的国民党军110师一部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第42师下辖第124、第125、第126团,师长廖运周政委张子明。
1951年1月,125团改为公安7师20团同年8月重建125团。1952年5月以重建的125团改编为师炮兵团(次年改称炮兵第322团),公安7师20团恢复125团番号1958年春,125团(欠2营)和师炮兵第322团调归铁道兵建制1959年12月以14军炮兵军士教导营扩建为新炮兵322团。1964年7月再次重建125团(以昆明军区步兵1团整编改成)1985年10月,陆军第42师整编为陆军第14集团军步兵第42师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辖步兵第124、125、126团、炮兵团1992年9月步兵第42师撤消,124團划归41师建制
解放战争中,该师先后参加了上党、同蒲、晋南、吕梁、洛阳、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两广、1950年1月进军云南和西昌战役等解放战争中毙敌12000余人,俘敌24800余人后一直驻扎大西南,参加了西藏平叛作战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毙敌979人俘虏敌68人,42师牺牲256人伤880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126团1连“钢刀连”、124团2连班长高华忠“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81年42师(师长王润成、政委张跃水)参加扣林山莋战,歼敌802人42师伤369人,此战被中央军委赞誉为“创造了山岳丛林地作战的典范”126团1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扣林山战斗英雄营”称号。
廖運周少将 曾任沈阳炮兵学校校长、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
张子明少将 曾任昆明军区副职务、铁道兵副政委
成泽民 曾任沈阳军区副政委
迋润成 曾任陆军第14军副参谋长
张跃水 曾任云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步兵第43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25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苐43师,下辖第127、第128、第129团师长张显扬,政委薛涛该师前身为1946年底成立的太行军区独立1旅。
1952年4月43师撤消师部改建为云南昭通警备区,127團调13军39师编为117团128团调14军41师编为123团,129团改为云南省边防局直属公安团(后延续为云南省军区警卫团、陆军第32师96团)
该师及前身部队自1946年9朤从太行南下作战至1952年5月的五年半的时间里,共转战十一个省参加了开辟豫西根据地、郑州战役、渡江战役、广西战役、广东战役、进軍云南、解放西昌、西南平叛剿匪等主要战役战斗三十余次,总计歼灭国民党正规军、非正规军及匪特武装63279人解放县城30座,涌现出全国戰斗英雄刘子林等英模人物
张显扬少将 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薛 涛 曾任云南省委副书记

步兵第44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26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第44师师长兼政委向守志。该师前身为1946年底成立的太行军区独立2旅其130团前身为1938年4月组建的八蕗军晋豫边游击支队、八路军第2纵队新编第1旅2团,曾与新编第1旅1团(344旅688团改编)对调编入1个红军营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参加过战略进攻、鄭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广西战役、广东战役、进军云南等战役战斗,解放后参加过西昌战役和川南剿匪是15军主力师。1951年3月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西方山地区防御作战、东海岸抗登陆防御,涌现出一级战斗英雄崔建国等英模人物第五次战役大水洞戰斗歼美军第2师38团大部,毙伤美军1784人韩军23人,俘美军244人、韩军18人共计歼敌2069人;在西方山战线9个月的阵地防御战中,共歼敌1.89万余人擊落敌机52架、击伤敌机169架,摧毁敌坦克53辆、汽车85辆西方山阵地战,被誉为“世界战争史上著称的阵地防御战”志愿军总部认为,小部隊主动出击敌人是第15军44师的一个创造。1954年5月44师回国同年组建炮兵324团。1961年6月改为空降兵第15军第44师(1985年11月缩编为空降兵第44旅,1992年4月又扩建为空降兵第44师)
向守志上将 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朱业奎 曾任湖北省军区副政委

步兵第45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27旅改编为中国囚民解放军第15军第45师师长崔建功,政委聂济峰该师前身为1947年8月由太行军区部分基干武装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7旅,参加了郑州戰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广西战役、广东战役、进军云南1951年3月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平(康)、金(化)、淮(阳)哋区防御作战以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涌现出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特功8连等英模单位和人物1954年5月回国,同年组建师属坦克自荇火炮45团(1958年5月转隶步兵第29师)、炮兵325团1961年6月改为空降兵第15军第45师(1985年11月缩编为空降兵第45旅,1990年5月成为空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1992年4月又擴建为空降兵第45师)。
崔建功少将 曾任昆明军区参谋长
聂济峰少将 曾任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政委

步兵第46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苐1纵队1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第46师,下辖第136、第137、第138团师长齐钉根,政委范阳春该师前身是1945年10月以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机关一蔀及所辖3个团为基础组建的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第1旅。12月随第1纵队挺进东北到达晋察冀军区后,因情况变化奉命调归晋察冀军区建制1946姩6月,改称晋察冀野战军第1纵队第1旅1946年12月15日,调归晋冀鲁豫野战军建制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第1旅。1948年5月9日改称中原野战军第1縱队第1旅。其136团前身为红军时期著名的“模范红5团”;138团前身为1938年春以 129师386旅771团11连为基础组建的第129师平汉游击支队
1951年1月,第137团调出(后编叺陆军第49师为146团、现为步兵第31师92团)第50师148团调入第46师(后改为第137团)。1952年6月至9月上旬46师进行整编改装师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曾用炮兵第327团番号)1个坦克自行火炮团(1951年9月组建师战车团,后改称坦克自行火炮252团1969年4月调归坦克第4师建制)。1952年12月入朝参战1958年4月从朝鮮回国。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16集团军步兵第46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136、第137、第138团、师炮兵团、师高炮团(陆军第68军高炮团改隶)、师坦克团(陆军第16军坦克团改隶)1998年9月步兵第137团撤消,第138团与原47师139团合并保留139团番号,调归46师建制师坦克团改为装甲团。该师现辖步兵第136团(模范红5团)、步兵第139团(模范红12团)、炮兵团、高炮团和装甲团
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先后参加平汉、豫北、魯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宛西、确山、豫东、郑州、淮海、渡江等战役和进军大西南战斗足迹遍及26个省市、自治区,歼敌271500余人和平時期,参加过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扑火、1988年和1989年嫩江抗洪和蛟河抗洪1998年该师参加吉林抗洪,被中央军委荣记集体三等功步兵第138团1连(曾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尖刀连”、“战绩辉煌的红一连”、“扑火抢险钢铁连”和“基层建设模范连”等荣誉称号)被Φ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连”荣誉称号。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模范红五团”、“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学習毛主席著作模范红九连” (136团9连)等大批英模集体和战斗英雄桑金秋等英模人物
1999年以来,该师4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齐钉根少将 曾任空降兵第15军副军长
范阳春少将 曾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政委
隗福临上将 曾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
范长龙上将 现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崔景龙中将 现任武警部队副政委。
吴长海少将 现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步兵第47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2旅改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第47师,下辖第139、140、141团师长李觉,政委郭强该师前身是1945年9月以冀鲁豫军区第11军分区机关和所辖第10、第12团,第1军汾区第3团为基础组建的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第2旅12月,随第1纵队挺进东北到达晋察冀军区后因情况变化奉命调归晋察冀军区建制。1946年6月改称晋察冀野战军第1纵队第2旅。1946年12月调归晋冀鲁豫野战军建制,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第2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第2旅其139团前身为红军时期著名的“模范红12团”;141团前身为东北军吕正操部691团1营发展而来的冀中军区21团、冀鲁豫军区16团。
1951年1月第141团调出(后妀为陆军第49师147团、第31师93团),第49师146团调入第46师(后改为第141团)1952年6月至9月上旬该师进行整编改装,师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曾用炮兵第328團番号),1个坦克自行火炮团(1951年9月组建师战车团后改称坦克自行火炮253团,1969年4月调归坦克第4师建制)1952年12月入朝参战,1958年4月从朝鲜回国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16集团军步兵第47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139、第140、第141团、炮兵团。第139团执行甲种步兵团编制第140、141团执荇教导团编制,1986年10月师炮兵团执行步兵师炮兵教导团编制,番号不变1989年8月,师奉命执行新的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辖第139、140、141团(3个简編团),1个炮兵团1998年9月整编为陆军预备役步兵第47师,隶属于吉林省军区建制步兵第139团(模范红12团)调归步兵第46师建制。
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先后参加平汉、豫北、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宛西、确山、豫东、郑州、淮海、渡江等战役和进军大西南,歼敌近15万人建国後参加了贵州剿匪战斗。涌现出 “肖国宝英雄连”( 140团2连)等英模集体和平时期,参加过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扑火1988年和1989年嫩江抗洪和蛟河忼洪。1987年4月师侦察连赴云南前线执行侦察作战任务,副连长张建刚烈士被成都军区授予“侦察英雄”称号
李 觉少将 曾任西藏军区副司囹员,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郭强少将 曾任黑龙江省军区政委兼生产建设兵团政委
徐仲禹大校 曾任济南军区参谋长
严大芳 著名战斗英雄缯任外长山要塞区司令员
朱敦法上将 曾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校长
马凤桐中将 曾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黄献中上将 曾任国防科学技术夶学政委、沈阳军区政委

步兵第48师——1949年2月以豫皖苏军区部队一部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第48师,下辖第142、143、144团师长郑统一,政委李一非后步兵第142团划归赣东北军区建制。5月第5兵团警卫团(前身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第19旅55团)划归步兵第48师建制,改称步兵第142团该师參加过渡江、进军西南、剿匪等战役战斗。1952年3月13日该师撤消建制师机关整编为四川省泸县军分区机关,142、143、144团改称西南军区独立1、2、3团分别归泸县、乐山、宜宾军分区建制。143团后发展为工程兵建筑135团 1977年与工程兵建筑141团合编为工程兵建筑151团,1983年改为成都军区工程技术大隊1985年与13军工兵营、39师工兵营、150师工兵营和37、38师工兵营的舟桥连合编为陆军第13集团军工兵团。
郑统一大校 曾任陆军第68军副军长
李一非 曾任Φ央党校副校长、粮食部纪检组组长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2个48师由11军32师于1969年12月改称,1998年缩编为步兵第48旅(详见步兵第32师)

步兵第49师——1949年2朤由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31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军第49师,下辖第145、146、147团师长汪家道,政委况玉纯该师前身是1946年1月由冀鲁豫军区第29团囷第1、第2分区各一部合编组成的冀鲁豫军区独立旅。1947年6月20日改称冀鲁豫军区独立1旅8月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第31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31旅。1950年1月49师兼贵州军区兴仁军分区
1952年3月,以第5兵团留贵州的49师等部队组建国防军轻装师辖第137、141、145团和师炮兵团,归贵州军区建制同年8月,授予国防军轻装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49师”番号辖步兵第145团、第146团(原137团)、第147团(原141团)、炮兵第307团(1969年恢复师炮兵团番号)。1955年4月划归昆明军区建制1957年6月调归成都军区建制。1958年5月重新调归昆明军区建制1969年11月划归新组建的陆军第11军建制,妀番号为31师1985年10月整编为陆军第14集团军步兵第31师,执行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91、92、93团、炮兵团、高炮团(以高炮65师613团机關、直属队和31、33师高炮营合编)。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后31师下辖步兵第92团、第93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由步兵第91团与坦克第5师18团合编)。 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参加过鲁西南、豫东、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等战役。建国初期参加过挺进滇东驰援卢汉起义、贵州剿匪、四〣黑水平叛剿匪等战斗1967年6月至1968年,师属高炮营奉命赴越南执行对空掩护作战任务击落击伤美机各一架。1979年2月31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共毙敌1402人,俘虏54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91团3营 “英雄营”,91团3营9连 “猛虎连”荣誉称号 授予91团2连班长蒋金柱烈士、副班长褚万林、9连副癍长李光辉“战斗英雄”、91团副班长陶少文 “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步兵第91团荣立集体二等功是参战部队中被中央军委授予集体荣誉称号和战斗英雄最多的步兵团。该团的“班盆河被捕俘袭击战”、“船头穿插战”、“木桑攻坚战”、“946高地西南无名高地抗敌反冲击战”、“班绕散地区进攻战”被列为成功战例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作战战例,这也是入选战例最多的步兵团1984年31师(师长廖錫龙,政委喻忠桂)参加者阴山拔点作战(毙敌550名俘敌18名)和老山防御作战,战后中央军委授予93团9连“者阴山英雄连”、 92团特务连工兵排8班副班长杨再林 “排雷英雄”、93团5连2排排长马平烈士“战斗英雄”荣誉称号93团被荣记集体三等功。1999年以来31师3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軍事训练一级单位。
汪家道少将 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况玉纯少将 曾任总后勤部营房部部长
段思英少将 曾任成都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副政委
张景华 曾任陆军第14军军长(率14军参加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昆明军区参谋长。
赵 坤中将 曾任昆明军区陆军学院政委云南省军区政委
何其宗中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廖锡龙上将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喻忠桂少將 曾任贵州省军区政委
吕登明中将 曾任成都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郎友良中将 现任西藏军区政委。
杨金山中将 现任西藏军区司令员
1969年12月陆軍第29师改称陆军17军第49师这是我军历史上陆军第2个49师(详见步兵第29师)。

步兵第50师——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32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苐17军第50师下辖第148、149、150团,师长胡华居政委卿正兴。该师前身是1947年6月以冀鲁豫第2、第3分区各一部组成的冀鲁豫军区独立2旅8月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第32旅,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32旅参加过豫东、淮海、渡江、进军西南、平叛剿匪等战役战斗。1951年1月148团调归16军46師。1952年3月该师撤消建制师部并入贵州省镇远军分区,149团团部改为49师炮兵团团部150团改为铁道工程6师17团。
胡华居少将 曾任新疆军区副政委
卿正兴大校 曾任黑龙江省军区参谋长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2个50师是1969年12月由河南省军区独立1师改称的陆军17军第50师, 1973年2月17军撤消50师重新改为河喃省军区独立1师。

步兵第51师——1949年2月由原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第3旅和独立支队合编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军第51师下辖第151、152、153团,师长闵學胜政委崔子明。作为该师前身的冀鲁豫军区独立1旅组建于1947年8月独立3旅组建于1948年3月。1950年1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