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cfh674是否有深圳车辆违章记录查询

土地出让管理违规触目惊心 变相减免接近20亿元_网易新闻
土地出让管理违规触目惊心 变相减免接近20亿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题:触目惊心的五组数据——从审计公告看土地出让开发管理违规问题
审计署20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号审计公告显示,尽管被审计的11个省区地方各级政府在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是部分市县土地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仍然存在违规征地、以租代征土地、违规协议出让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不佳等违规问题。
土地出让收入:变相减免19.61亿元 改变用途56.91亿元
审计发现,11个市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和“国有企业改制”等方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19.61亿元;有3个市以低于基准地价70%的价格等方式,出让土地177宗0.8万亩;有3个市的规划等部门批准提高0.18万亩土地的容积率,应征未征土地出让收入10.57亿元。
12个市欠征土地出让收入323.26亿元。其中7个市的国土部门在25家用地单位欠缴土地出让收入25.92亿元的情况下,违规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补征土地出让收入161.78亿元。
审计还发现,11个市改变土地出让收入用途56.91亿元。其中:6个市支出39.36亿元,用于高校新校区、会展中心、剧院、软件园等公共工程建设;4个市支出9.68亿元,用于增加政府投资企业注册资本;6个市支出3.26亿元,用于补贴公交公司购车、还贷、设立农业科研发展专项资金等;7个市支出2.1亿元,用于弥补国土、城建等部门工作经费不足;4个市违规支出2.38亿元,用于建设、购置办公楼、商务楼、职工住宅等。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收回并归还原资金渠道12.62亿元。
土地出让收入管理:674.81亿元不规范 9.18亿元未纳入国库管理
审计发现,11个市的674.8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不规范,未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占征收总额的20.1%。其中:缴入财政过渡户515.87亿元,由开发区管委会等非财政部门收取55.73亿元;用地单位直接支付拆迁安置补偿和企业改制安置支出103.21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11个市已按规定进行整改。
审计还发现,3个省级2个市级1个县级国土、财政部门未按规定将9.18亿元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纳入国库管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国土、财政部门正按规定进行整改。
3市土地市场价超出适用基准地价1倍以上 9省区所属市县未足额征收计提资金28.37亿元
国家规定:基准地价原则上每3年更新一次,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审计发现,部分地方未按规定及时更新基准地价。截至2009年6月底,有5个市已超过3年未更新,其中3个市的土地市场价比其适用的基准地价超出了1倍以上。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两个市已全面开展基准地价更新工作。
审计还发现,有9个省区所属市县未足额征收、计提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28.37亿元。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补征(提)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12.95亿元。
  改变资金用途20.94亿元 虚报新增耕地1.35万亩
审计发现,有3个省级9个市级11个县级国土、财政部门改变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用途20.94亿元。其中: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9.46亿元;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及经费支出4.01亿元;对外出借和投资1.21亿元;弥补地方财政预算缺口4148万元;征地拆迁补偿和土地储备等5.8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收回改变用途的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2.93亿元。
审计还发现,少数地方新增耕地面积不实或多占少补耕地,具体表现,119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过编造虚假竣工验收资料、人为改变地类和数据等手段,虚报新增耕地1.35万亩;13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开发整理尚未达标的情况下,上报新增耕地2.93万亩;9个建设用地项目多占少补耕地4294.45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调减、补充耕地3152亩。
项目重复申报涉及资金9018.9万元 未审批已占用集体土地3.9万亩
通过抽查的90个项目发现,一些地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管不严。
具体表现,6个项目与其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存在重复申报情况,涉及项目资金9018.9万元;1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虚报多结工程款1023.72万元;11个项目因规划设计不科学、不充分而被迫中断施工或延期施工,已完工项目也因设计不科学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14个总计投资1.11亿元的项目存在违规招投标、转分包或未实行招投标问题。
此外,2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因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不力、施工质量不高、后期管护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一些损失浪费。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辽宁等地对参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单位的资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检查,新疆等地对3个不合格项目拟定了重新选址方案,有关地方政府已收回虚报多结的工程款356.25万元。
审计还发现,部分地方违规批地用地。其中:7个市未经审批征收并实际占用集体土地3.9万亩;4个市用地单位“以租代征”占用集体土地1.01万亩,用于酒店、旅游等非农项目建设。
5个市未经审批新设和扩大各类开发区涉及用地19.1万亩;7个市用地单位未批先用土地3.18万亩(含耕地0.72万亩、基本农田0.27万亩),其中基础设施项目用地2.32万亩,工业等项目用地0.86万亩。
6个市依据自定政策或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名义,将应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53宗0.19万亩经营性用地和220宗1.63万亩工业用地以协议方式出让;3个市的8家用地单位擅自改变0.28万亩土地的用途。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收回土地3.15万亩,没收、拆除非法建(构)筑物33.65万平方米,罚款1213.76万元,补办1.16万亩用地审批手续。
本文来源:台海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土地出让管理违规触目惊心 变相减免接近20亿_网易新闻
土地出让管理违规触目惊心 变相减免接近20亿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审计署20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号审计公告显示,尽管被审计的11个省区地方各级政府在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是部分市县土地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仍然存在违规征地、以租代征土地、违规协议出让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不佳等违规问题。
土地出让收入:变相减免19.61亿元改变用途56.91亿元
审计发现,11个市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和“国有企业改制”等方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19.61亿元;有3个市以低于基准地价70%的价格等方式,出让土地177宗0.8万亩;有3个市的规划等部门批准提高0.18万亩土地的容积率,应征未征土地出让收入10.57亿元。
12个市欠征土地出让收入323.26亿元。其中7个市的国土部门在25家用地单位欠缴土地出让收入25.92亿元的情况下,违规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补征土地出让收入161.78亿元。
审计还发现,11个市改变土地出让收入用途56.91亿元。其中:6个市支出39.36亿元,用于高校新校区、会展中心、剧院、软件园等公共工程建设;4个市支出9.68亿元,用于增加政府投资企业注册资本;6个市支出3.26亿元,用于补贴公交公司购车、还贷、设立农业科研发展专项资金等;7个市支出2.1亿元,用于弥补国土、城建等部门工作经费不足;4个市违规支出2.38亿元,用于建设、购置办公楼、商务楼、职工住宅等。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收回并归还原资金渠道12.62亿元。
土地出让收入管理:674.81亿元不规范9.18亿元未纳入国库管理
审计发现,11个市的674.8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不规范,未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占征收总额的20.1%。其中:缴入财政过渡户515.87亿元,由开发区管委会等非财政部门收取55.73亿元;用地单位直接支付拆迁安置补偿和企业改制安置支出103.21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11个市已按规定进行整改。
审计还发现,3个省级2个市级1个县级国土、财政部门未按规定将9.18亿元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纳入国库管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国土、财政部门正按规定进行整改。
3市土地市场价超出适用基准地价1倍以上9省区所属市县未足额征收计提资金28.37亿元
国家规定:基准地价原则上每3年更新一次,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审计发现,部分地方未按规定及时更新基准地价。截至2009年6月底,有5个市已超过3年未更新,其中3个市的土地市场价比其适用的基准地价超出了1倍以上。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两个市已全面开展基准地价更新工作。
审计还发现,有9个省区所属市县未足额征收、计提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28.37亿元。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补征(提)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12.95亿元。
改变资金用途20.94亿元虚报新增耕地1.35万亩
审计发现,有3个省级9个市级11个县级国土、财政部门改变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用途20.94亿元。其中: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9.46亿元;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及经费支出4.01亿元;对外出借和投资1.21亿元;弥补地方财政预算缺口4148万元;征地拆迁补偿和土地储备等5.8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收回改变用途的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2.93亿元。
审计还发现,少数地方新增耕地面积不实或多占少补耕地,具体表现,119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过编造虚假竣工验收资料、人为改变地类和数据等手段,虚报新增耕地1.35万亩;13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开发整理尚未达标的情况下,上报新增耕地2.93万亩;9个建设用地项目多占少补耕地4294.45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调减、补充耕地3152亩。
项目重复申报涉及资金9018.9万元未审批已占用集体土地3.9万亩
通过抽查的90个项目发现,一些地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管不严。
具体表现,6个项目与其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存在重复申报情况,涉及项目资金9018.9万元;1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虚报多结工程款1023.72万元;11个项目因规划设计不科学、不充分而被迫中断施工或延期施工,已完工项目也因设计不科学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14个总计投资1.11亿元的项目存在违规招投标、转分包或未实行招投标问题。
此外,2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因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不力、施工质量不高、后期管护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一些损失浪费。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辽宁等地对参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单位的资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检查,新疆等地对3个不合格项目拟定了重新选址方案,有关地方政府已收回虚报多结的工程款356.25万元。
审计还发现,部分地方违规批地用地。其中:7个市未经审批征收并实际占用集体土地3.9万亩;4个市用地单位“以租代征”占用集体土地1.01万亩,用于酒店、旅游等非农项目建设。
5个市未经审批新设和扩大各类开发区涉及用地19.1万亩;7个市用地单位未批先用土地3.18万亩(含耕地0.72万亩、基本农田0.27万亩),其中基础设施项目用地2.32万亩,工业等项目用地0.86万亩。
6个市依据自定政策或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名义,将应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53宗0.19万亩经营性用地和220宗1.63万亩工业用地以协议方式出让;3个市的8家用地单位擅自改变0.28万亩土地的用途。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收回土地3.15万亩,没收、拆除非法建(构)筑物33.65万平方米,罚款1213.76万元,补办1.16万亩用地审批手续。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触目惊心 从审计公告看土地出让开发管理违规问题_网易新闻
触目惊心 从审计公告看土地出让开发管理违规问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题:触目惊心的五组数据——从审计公告看土地出让开发管理违规问题
审计署20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号审计公告显示,尽管被审计的11个省区地方各级政府在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是部分市县土地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仍然存在违规征地、以租代征土地、违规协议出让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不佳等违规问题。
土地出让收入:变相减免19.61亿元 改变用途56.91亿元
审计发现,11个市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和“国有企业改制”等方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19.61亿元;有3个市以低于基准地价70%的价格等方式,出让土地177宗0.8万亩;有3个市的规划等部门批准提高0.18万亩土地的容积率,应征未征土地出让收入10.57亿元。
12个市欠征土地出让收入323.26亿元。其中7个市的国土部门在25家用地单位欠缴土地出让收入25.92亿元的情况下,违规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补征土地出让收入161.78亿元。
审计还发现,11个市改变土地出让收入用途56.91亿元。其中:6个市支出39.36亿元,用于高校新校区、会展中心、剧院、软件园等公共工程建设;4个市支出9.68亿元,用于增加政府投资企业注册资本;6个市支出3.26亿元,用于补贴公交公司购车、还贷、设立农业科研发展专项资金等;7个市支出2.1亿元,用于弥补国土、城建等部门工作经费不足;4个市违规支出2.38亿元,用于建设、购置办公楼、商务楼、职工住宅等。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政府已按规定收回并归还原资金渠道12.62亿元。
土地出让收入管理:674.81亿元不规范 9.18亿元未纳入国库管理
审计发现,11个市的674.8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不规范,未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占征收总额的20.1%。其中:缴入财政过渡户515.87亿元,由开发区管委会等非财政部门收取55.73亿元;用地单位直接支付拆迁安置补偿和企业改制安置支出103.21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11个市已按规定进行整改。
审计还发现,3个省级2个市级1个县级国土、财政部门未按规定将9.18亿元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纳入国库管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地方国土、财政部门正按规定进行整改。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浙G·WW965有无违章行为_百度知道
浙G·WW965有无违章行为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进入查询 系统(就是各地的公安交警网),因为交警队需要输入和核对确认的、驾驶证直接到所在城区交警大队查询,会列出所有违章项目,可以在检车前选择任意时打印;  (2)也可以去车管所查询,最晚不超过13个工作日,一般需要输入车牌号和车辆识别号(一般是车架号的后4位或后6位) ;有的地区还需要注册,以后再登录查询就很方便。  2、打电话查询交通违章  很多地区交警网站会列出一个免费交通违章查询电话可以拨打查询情况,车管所大厅有自助查询系统,只要输入本省的车辆牌号就可以查询违章信息。比较准确的汽车违章和驾照计分最好是登录违章地点当地的交通局网站进行查询,同时还可以拨打114进行交通违章查询情况。  3、直接到所在城市交警队或车管所查询交通违章  (1)拿着行驶证。  目前交通违章查询主要有如下三种方式:  1丶上网查询交通违章  车主可以上网百度搜索“车辆违章”(或直接搜车辆违章XX地),按所在地区进行查询,以及hao123等综合网站的“实用查询”也可以,不用验证码很 方便。已经交款消分搜索网站就没有记录了,而车管所和交警大队因为联网还有记录,只是提示已处理等信息  机动车违章后一般是需要3~7天才能查到的
采纳率:9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违章行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通交通违章记录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