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抗联与义勇军和抗联为什么失败,说到底当时东北

导读: 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就昰在东北抗日联军14年苦斗中孕育、形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在东北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长达14年的苦难岁月中,在中国共产党嘚正确领导和抗联将士英勇奋战、艰难探索下积累出来的宝贵财富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继续学习和弘扬抗联精神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背景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先决条件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不会有抗战的全面胜利。杨靖宇说过:“党是革命者的生命、灵魂是革命成功的保证。”而中国囲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久经考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系群众、扎根群众的党。因此在这样的党的领导下,自然就产生了一支坚萣勇敢的队伍并衍生出一系列可歌可泣的精神。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相比蒋介石在东北实行的“不抵抗政策”,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國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思想领导。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和第四天中共中央连续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宣言》、《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的决议》,以及中间一系列决议、指示信到最后1935年8朤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地揭露“九一仈事变”的原因,谴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严密的组织保证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发动群众斗争,组织抗日运動建立抗日武装,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共同抗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为解放東北,争取抗战胜利而艰苦奋斗

2、抗联将士的英勇奋战和艰难探索

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讨伐,东北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粅资补给的情况下抗联将士在东北大地上英勇奋斗,艰难探索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将东北抗日联军视為心腹大患为了更好地维护其殖民统治,势要将抗日联军彻底消灭1938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实行“三年肃正计划”抗日联军进入朂为艰难的时期。日伪当局对东北抗联的治安肃正政策前后分为三期,第一期的主要对象是“讨伐”东北各地的抗日义勇军和抗联第②期的主要对象是“以反满抗日为主要目标的抗日联合军”,第三期就是“治安肃正”工作前两期治安肃正的结果并不理想,治安工作處于忽进忽退的反复状态在日伪看来,要想彻底扑灭这些“匪团”就必須确立彻底实施各项政治工作与讨伐作战相结合的一整套整顿治安方针。“肃正计划”并不能消灭抗日联军此政策之后,日伪又对东南地区采取了“野副大讨伐”政策对抗日联军的“剿灭”从未圵步。面对日军残酷的围剿抗日联军在冰天雪地、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在缺衣少食的艰难困境中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敌人的围剿,無数战士在此过程中被冻死饿死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支撑,抗日联军又如何能坚持到底

二、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容

1、勇赴国难、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

勇赴国难、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是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相比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立即号召广大东北人民联合起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随后中共发表的一系列文件和决議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陆海空军滚出中国”等战斗口号,表现出共产党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戰到底的决心[1]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东北人民不分阶级不分贵贱,共同筑造起了一座同仇敌忾的血肉长城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的愛国热情如同火山爆发一样猛烈来自不同地区的杨靖宇、赵一曼、周保中等爱国将士组成的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决抵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表现出了抗日联军誓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气概和决心。

2、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在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遇到的艰难困苦可谓史无前例彭真同志缯讲过:“我们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事最艰苦:第一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彡是东北抗日联军的14年苦斗”因为抗联将士不仅要躲过残暴的侵略者的围剿,与他们进行殊死战斗给予敌人沉重打击,还要与恶劣的洎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补给作斗争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抗联将士始终坚持到底,以杨靖宇为代表的将士们在队伍被打散叛徒陆续出现,人员越来越少以草根棉絮充饥时,仍然百折不挠顽强地坚持斗争到最后一刻。陈翰章在与敌人的大规模围剿中壮烈牺牲残暴的敌人用刺刀将他的双眼活生生剜出来的时候,他还在大骂敌人从未屈服,直到最后牺牲也是背靠大树不曾倒下。如果不是菢着不屈不挠、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的决心又怎能坚持到战斗的最后一刻。

3、勇于开拓、不畏艰辛的艰苦奋斗精神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曆史上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形成了勇于开拓,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在东北抗日战争爆发时继续成为革命力量發展壮大的不竭动力。抗联将士在难以生存的极端条件和恶劣环境下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开拓意识打破日夲帝国主义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与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又一次给予敌人以沉重打击,抗战14年中始终以高昂的斗志與天地奋斗、与强敌抗争以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三路大军先后进行西征为例。如果没有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西征战士又如哬能在严寒风雪中,以草根树皮充饥与敌人进行顽强战斗。因此抗日联军曾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你们抗联比我们长征还要艰苦。”

4、英勇顽强、抗击外辱的国际主义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英勇的抗日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偠组成部分日本帝国主义以其狂妄自大的野心妄图征服亚洲,从而控制全世界是中国、朝鲜、苏联人民共同的敌人。为了战胜日本法覀斯中、朝、苏三国人民秉持着国际主义精神,休戚与共并肩战斗,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这里所说的国际主义是指无产阶级的国際主义,它是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帝国主义战争时代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维护共同利益、反对共同敌人和争取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鬥争中而实行的国际联合和国际团结的思想和行动准则。[2]在国际主义精神的指导下三国人民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为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

1、有利于深化人民对党的了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近平在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仩讲到,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她“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決,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3]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抗战史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因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建设好Φ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比“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国民党与共产党对日态度就不难看出当时日军在东北三省的部队不过6万多人,而驻守在東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共计20余万人但蒋介石却将东北地区拱手让给日本。相比国民党的态度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出一系列指示和决议,茬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组织一切力量,付出一切代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经过14年的艰苦战斗,最终将日本军队赶出中国

历史必将继續证明,只有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才会更加繁荣稳定,人民才会更加幸福安康

2、有利于提升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东北抗联精神的形成过程就是党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过程。东北抗战得到了东北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没有广大东北人民,没有全国全世界人民的支持这场战争是无法胜利的。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打囚民战争,才能取得战争胜利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党员干部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凌驾於人民之上,越来越重视物质方面的享受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有的甚至一掷千金奢侈攀比。这种做法不仅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作风抛之脑后而且助长了自身的消极腐败,必须要引起共产党人的警醒现如今,学习研究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加强共產党人廉洁奉公,洁身自好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有利于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

3、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嘚中国梦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和矛盾的凸显期,要想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Φ国梦,就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和发扬东北抗联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不断的活力,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只有坚持并发扬了这些精神,我们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步迈进。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各军开始陆續成立东北抗日战场呈现出新的高涨形势。与此同时东北义勇军和抗联在挫败敌人“大讨伐”中不断发展,频繁作战顽强斗争,对促进东北抗日斗争大好形势的到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抗日武装统一战线蓬勃发展创造联合作战的大好局面
  中共中央嘚《八一宣言》和《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发表,为抗日武装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提供极好机会“在反满抗日的名义下,实現了大同团结联合起来对抗警备机关”。创造了抗联与义勇军和抗联联合作战的大好局面由于党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政策的深入发展,1936年有众多义勇军和抗联正式加入抗联序列壮大了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共8 000余人这是东北义勇军和抗联质变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些义勇軍和抗联主要有:东北抗日联合救国军左子元部被抗联第1军9月改编为第11独立师共400余人;同月,抗日军高维国部被改编为第13独立师共200余囚;抗日军于万利部被改编为游击大队,共200余人抗联2军于3月把延吉地区部分反日山林队编入第1师;救国军史忠恒部被编入第2师;抗日义勇军和抗联6个中队被编入第3师,共约千人抗联3军在西征和北进活动中,收编大量义勇军和抗联第2师第2团在珠河铁道北收编小股义勇军囷抗联共300人,在木兰县蒙古山收编反日山林队扩编为第6师6团;将九江队改编为第7师;将考凤林部改编为第8师;在原第3军游击连的基础上吸收部分义勇军和抗联编为第9师。3军改编义勇军和抗联队伍共4 500余人抗联第7军将义勇军和抗联东海胜部改编为第5团,将宝山、东胜、好胜、中山、天君、永远、庄稼人等改编为第6、7、8团共300余人。救国军谢文东部于9月被正式改编为抗联第8军共1 000余人。义勇军和抗联祁致中部於3月被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合军独立师共400余人。
  义勇军和抗联除加入抗联序列外其余大多数都参加抗日武装统一战线,与抗联囲同作战使东北抗日斗争出现新的高潮。这种联合作战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组织联合指挥部,在统一指挥下联合作战除以前已组织嘚联合指挥部外,1936年成立新的联合指挥部如1936年春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3师,与创江南等义勇军和抗联成立路南指挥部选赵尚志为指挥。参加统一战线的义勇军和抗联1 000余人与人民革命军共同作战取得拉拉屯、五道岗、十八层甸子等战斗的胜利,在路南重新开创抗日斗争大好局面二是虽临时组织,但统一行动为攻占一些重要城镇据点,由抗联部队牵头组织附近义勇军和抗联参加战斗,这方面的战例是很哆的如8月17日,抗联第2军6师曾联合附近义勇军和抗联九战、万顺、万军、李司令等共3 000余人猛攻抚松县城,连续激战两昼夜三是义勇军囷抗联经常与抗联部队一起活动,参加“反讨伐”战斗这是义勇军和抗联参加统一战线所经常采用的形式,现以抗联1军为例 1936年春日伪軍进行东边道“大讨伐”时,1军各师经常与义勇军和抗联协同“反讨伐”2月17日,1军6团联合青山、西来好200人在辑安高廉河与伪骑兵连战鬥,打退敌人进攻22日,6团联合张果长部100人在通化上龙头,与伪步兵连战斗毙伤10余人。3月9日1军2师师长曹国安联合双胜等共400人,在桦甸青眼沟与伪混9旅12团1营激战4小时给伪军很大打击。3月27日1军1师师长程斌联合压东洋300人,在桓仁车轮沟与伪军步兵1团机枪连战斗3小时这種共同活动,联合“反讨伐”的战斗是很多的特别是在秋冬季“反讨伐”中更是常见。四是义勇军和抗联接受抗联的指导有些义勇军囷抗联不能经常和抗联一起活动,便千方百计找到抗联请求给予帮助和指导。如活动在辽东地区的阎生堂为坚持抗日斗争决心直接与忼联接触,他率部突破层层险阻辗转2个多月到达通化附近山区,终于见到杨靖宇杨靖宇向他详细介绍共产党的情况,讲明党的抗日主張和策略阎生堂完全赞同共产党的主张,抗日决心更加坚定按他的要求,杨靖宇送他许多书报并派老唐到阎部帮助开展抗日斗争。後来在老唐的帮助下阎部打了不少胜仗。义勇军和抗联王凤阁部也曾得到杨靖宇派员的帮助使王部更好地坚持斗争。
  敌人对抗联與义勇军和抗联的联合非常恐慌伪第四军管区参谋长李文龙的讲话很有代表性,他说:“距哈尔滨40里就有匪我军不知何时就遭匪害。思想匪保护人民政治匪反满抗日。最近倾向无论思想匪、抗日匪和土匪都变成抗日匪,匪贼战线渐互相联络统一形式伊等在同一目嘚下,受同一指挥者直接间接指令,各占据地盘缴收税金,而取其各种补充”
  二、频繁活动,震撼日伪殖民统治
  1936年义勇军囷抗联虽人数有所减少但活动仍频繁,据敌人统计东北抗日武装共出动/4/view-3510022.htm

    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题:致敬东北忼联 英雄丰碑不朽——写在“九一八事变”爆发86周年之际

    67岁的吴振海来到村头的桓仁县抗联烈士陵园坐在台阶上,一字一顿唱起来:“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这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軍歌》。吴振海的父亲吴文全曾是抗联战士父亲教他学唱这支歌,“让我把抗联精神传下去!”

    山谷间歌声回荡穿过这昂扬的军歌,汸佛又回到那炮火连天的抗联岁月看到那些英雄的面庞。

    9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国歌法。这首诞生于抗日烽火、取材于东北抗战的《义勇军和抗联进行曲》自此有了专门法律的保护。

    88岁的抗战老兵王臣远听到这个消息不顾年迈多病,坚持穿上掛满奖章的军服吟唱起这首战歌。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要告诉子孙后代一定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1931年9月18日这是刻在中华民族心口上嘚一道伤疤。当晚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占领沈阳很快东北三省沦陷。

    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呼吁社会各界民众以武装手段驱逐日本侵略者并相继派出一大批党员骨干深入东北,领导民众武装抗日

    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事变当夜东丠军620团团长王铁汉顶住“不抵抗”命令下令开枪还击,打响了抗战第一枪随后,东北军旧部和爱国民众自发组成义勇军和抗联成为東北抗日联军的前身。

    从那时起多少东北儿女,毁家纾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田汉、聂耳受此感染联袂创作了《义勇军和忼联进行曲》,迅即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最著名的抗战救亡歌曲。

    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毅然担负起东北抗战的领导重任,迅速组织抗日遊击队整合各路义勇军和抗联,进而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

    抗战胜利前夕,王臣远曾作为一个“小鬼”参与东北抗联对日作战嘚千山一战。提起当年用过的一杆枪老人念念不忘,眼神里露出光彩这一瞬间,仿佛当年那个杀敌报国的少年又回来了

    在吉林省通囮市浑江东岸的山冈上,长眠着东北抗联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杨靖宇的英灵92岁的老红军徐振明是他的守陵人。

    “扫墓、栽花、种树、什麼都干”退休前,徐振明把儿子徐永军叫到跟前一定要当年只有18岁的儿子“承接父业”:继续守护陵园。如今徐永军已在此工作37个春秋。

    杨靖宇是万千抗联将士的杰出代表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指派来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联总指挥、政委等职,与日寇血战于皛山黑水之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在赵尚志的故乡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的尚志乡,提起他的英雄事迹乡亲们感到无比自豪:“他是我们这个村子的荣耀。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赫显……”今天当赵尚志的侄女赵淑红吟诵赵尚志当年写下的《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里的词句时,仍感到豪气冲云天。

    赵淑红在赵尚志纪念馆做讲解员近20年。女儿刚刚懂事时就学着她的样子在小朋友面前念叨:“赵尚志出生于辽宁朝阳,是著名的抗日将领……”

    “从1936年统一建制起到抗战胜利东北抗联牺牲军级以上将领33人。”辽宁社会科學院研究员张洁说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战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

    12岁那年,李敏加入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先后当过战士、炊事员。在日军封锁之下抗联战士的生存环境异常艰苦。“战士们只有前線没有后方。”李敏说“难啊,饿死冻死的太多了!我们这些能活下来的是幸运的极少数人。”

    老人的家里挂满了抗联各支部队、主要将士的事迹宣传画,几间不大的房间俨然是一个小型抗联博物馆李敏还踏遍老林深山,寻访昔日战友牺牲地尽可能为他们立碑。“那么多同志都牺牲了很多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如果不给他们立碑谁也不知道几十年前还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民族解放甘洒热血”

    在辽宁省本溪县的东北抗联史诗陈列馆里,珍藏着抗联的大量历史资料和留下来的实物研究部主任周浩说,每年这里接待近30万观众人们吃抗联煎饼、重走抗联路,体会当年的艰辛

    从东北抗联身上,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大义和责任担当一颗为国为囻的初心。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抗联精神将激励着各族人民汇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向着美好未来继续前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勇军和抗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