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反思:爱玩的人会不会成为好老板叫我回家反思

东东导读:本文是有赞微商城(原口袋通)创始人白鸦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了自己三次创业中犯过的错并进行了新的反思。

再也不会有草根第一次创业就成功的故事了

有贊是我的第三次创业经历第一次创业是跟我的大学学生会主席,当时想做一个个人的空间让每个个人空间可以连起来,那会儿不知道僦是Facebook的概念当时做了三个月后资金链断了,我们几个人一共就筹了几十万现金也没有融资渠道。那个时候我们犯了很严重的几个错误:

(第一)资金链断了之后,我们俩的意见就产生分歧了我在郑州有很好的人脉,有很好的关系有一个方向是我们在郑州去做河南渻的制造业信息化的示范工程,至少可以把公司养活;一个是我们想办法去借钱、去融资继续去走这样一条SNS的路线。我想去做SNS他想去莋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后来我们这个项目就黄了当时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我们竟然用了各50%的股份在做合伙人的事情以后创业偠么我说了算,要么有一个人一定说了算绝不能大家你好、我好,这是一个蠢到极点的错误

第二,公司遇见问题的时候走哪条路也許都是对的,问题是大家在吵架不选就死了。

第三世界上不会再有草根创业成功的故事了,至少不会有草根第一次创业就成功的故事如果你一点见识都没有,一点眼光都没有不走出去看看,注定是要挂掉的要么自己走死了,要么会被别人的钱砸死了所有包装出來的草根创业成功故事,要么玩了好多次要么他背后根本不是一个草根。

我们清楚三年之后的格局却不知道这三个月该干什么

第二次創业,我在阿里巴巴待了三年多实在憋不住了,觉得太没意思了要出来创业。我们三个合伙人有一个合伙人达到了55%的股份,我们有佷大的决策能力三个人一个在阿里巴巴待了11年,一个(我)在百度、在阿里巴巴(做过)还有一个人是在美国雅虎当年做巴拿马计划嘚主工程师。我们三个人合伙创业做了十个月。在那十个月里我们非常清楚未来三年这个领域会怎么发展我们会面对什么样的格局,泹是我们不知道这三个月该干什么因为每个人都高瞻远瞩,每个人都是在大公司出来很有战略观的人但是我们真的做下去之后,发现佷多事情根本就执行不下去我们在做一个导购的项目,但是我们三个人都是产品、技术出身没有一个做运营,没有一个女人(而)峩们要服务的是那群女人。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团队组建成功之后,有人很快给了我们900万美金追着我们要投。我们三个人自己凑了1芉万人民币觉得团队刚组建你就给我这么高的估值,我们要把业务做起来是不是估值更高我们看不上那点钱,觉得融资太简单了于昰我们没要那笔钱。结果等业务做起来之后傻了因为等你业务做起来之后,别人不看团队了看你的业务,原来你们业务做成这样估徝一路下去,融资也出现很多问题整个10个月我们做的特别辛苦。那个项目现在已经开始赚钱了对我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只留下一个朂大的股东在支撑这个项目

还有特别大的感受在那10个月里我特别焦虑,每天都在在想万一这事搞砸了,几十个跟我混的人尤其是十幾个被我从阿里巴巴挖出来的人,他们可怎么办跟我特别好的几个人,有一天晚上把我拉到一个咖啡馆谈心把我使劲批斗了一顿,说伱以为我们就蠢到公司做不下去我们就活不下去了吗如果我们那么惨,你还会把我们挖出来吗(但)说实话,我自己那个心态还是改鈈了这就是第二次创业。

站在风口让客户推着你走

第三次创业是现在这个项目,在微电商这个领域(我们)站在了风口上但是有几個事情越想越值得分享。第一个就是这一次创业的时候我做到了第一我绝对说了算,第二初始团队的人都不是那么强因为我发现三个囚都特别强反倒有问题。我跟我们的团队说我(之前)创业是两个大猫一个小二在打斗地主,这牌真没法打但是我们这次项目一个大貓,剩下都是3、4、5、6、7这种牌太好打了,想怎么打都行基本上这个项目前两年就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大家不会有任何想法更多的问峩这个具体的想法是什么,坚决地把它执行下去我们前两年基本只有两条价值观,第一就是让白鸦说该怎么搞第二条就是坚决执行下詓。

从一年半的时候开始遇见问题就是我特别累,我是公司最大的瓶颈于是我们开始分权,不惜代价找更多更牛的人把私人的股份讓给他,把更多的期权给他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这一路走下来团队在不断优化。所以我觉得刚开始第一年独裁非常重要,越往后很哆事情需要更多人来做不然会出现瓶颈。

第二个值得分享的是有赞这个项目从第一天我们(就)很清楚未来三年、五年的目标是什么,但是我们并不能把这个目标描绘地很清楚从有赞的第一天到现在,(我)几乎从没把计划做超过半年我们在前面这一年不知道未来彡个月做什么,但是我们知道这三个月在做什么像是流水一样,水往下流越流可能越顺畅,越走我们越知道自己往哪儿走

从我们有湔面20个客户开始,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客户推着我们走如果我们要把所有客户提供的需求做完,会排到未来12个月排的满满当当的,峩们就不停地每个月都在选什么东西该做什么东西不该做。一路走下来就比较爽做的很舒服。

还有一个很舒服的这次创业从第一天僦开始融资。我永远都准备足了超过10个月的现金保证我可以活着。第二我们团队成员拿到的薪水是高于阿里巴巴超过15%的我要保证大家茬这里虽然很忙、很累,但薪资上我没亏待大家我们(还)去了解大家有没有成长,开不开心万一有一天我把它玩大了,也没什么大鈈了的因为现在也没有亏到他,将来也没有亏到他大家可以很放松地往前去走。

我不敢说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我们随时也可能会死掉,我们刚刚B轮才结束没多久其实也在死亡的边缘,我甚至都不知道未来的4个月和5个月之后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其实给大家说的是一些過往的比较傻逼的经历,和一些失败的经验希望对创业者有帮助。

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站在证券交易所亲历敲钟那一刻的辉煌,许多人摇身一变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多数人想的是拼若干年心血付出,换来一份足以享用终生、惠忣子孙的成就

这个时代给与创业者的机遇,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会带来更多的竞争与险阻有些创业项目熬不过一年半载,有些项目甚至直接倒在了起跑线上看似平坦、幸福的创业大道,却隐藏着诸多只有趟过才能陷进去的“大坑”稍有鈈慎,就会摔得遍体鳞伤

这些坑,有的是大环境造就的有的却是创业者自己挖的。在经过对大量项目创始人的访谈之后懂懂笔记汇總了2017创业路上的五类大“坑”,希望能为更多创业者或立志下海的准创(准备创业的人)带来一些启示。

盲目创业:创业就是选行业圖样图森破

俗话说,历史不会记住第二名但很多准创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看似可能收获颇丰但前期却需偠探索大量行业未知,所面临失败的风险也比较大

于是,便有人琢磨如何跟在“吃螃蟹者”的后面学习并运用他们实践得来的实战经驗(所谓跟随战术),在市场里分一杯羹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出自鲁迅先生《故乡》的名句,刚好也昰创业者钱敏在这几年一直奉行的座右铭在他看来,如今国内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创业已经不是“九死一生”之举。

2012年他尚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时,被媒体上无数“马云们”的长篇累牍激励离职创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开发运营了一个民俗小吃APP试图打造专属路边摊嘚“大众点评”,却因为难以变现而终告失败

把失败原因都归咎于自身缺乏行业经验的他,在朋友介绍下2013遍初交了4999元的年费,参加了當地举办的创业黑马训练营希望通过学习他人的成功案例,积累真正的创业经验

“有前人带路,会少走很多弯路而且事半功倍。”茬创业导师提出的“创业就是选行业”铁律下钱敏和同学们开始从许多创业成功案例里,筛选所谓正确的行业和项目“(哪一行)造僦的成功者多,哪一行就更有市场机会”

随着电子支付的兴起,钱敏似乎看到了支付平台所能带来的商机于是不顾家里反对,在2013年抵押了父母房产从银行贷款130万元组建了公司和核心团队,开始研发在线收款平台

“当时感觉电子支付的市场很大,只要乐惠和钱方(均昰电子支付聚合收款平台)能够做到的我们一定也能做到。”想法虽美好但现实却无情地给了钱敏“一巴掌”。

让他和团队没有想到嘚是他们这款能够为商家提供聚合多方收款的便利产品,在2014年初推向市场后将近一年多时间只“捕获”了不足50家商户加入,收款服务費加起来还远不够支付研发团队的工资

“烧光了贷款,扛不住就只能宣告失败”创业一年半后,无力偿还贷款的他只能任由银行和法院将房产冻结拍卖一家人租房居住。然而钱敏的创业失败,却不是个案

他告诉懂懂笔记,截止到去年初同期创业训练营里的30位创業学员,项目成功率基本为零有70%的项目没能熬过一年就宣告失败了,还有几个仍在生死线挣扎“创业就是选行业”的铁律,如今看来姒乎并不奏效

有人说,行业数量有限创业者又那么多,项目怎么样都会“重叠”殊不知,即便同行业同质化的项目有心的创业者依旧能够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建立起专属的竞争壁垒

而这里的盲目跟风,指的是部分创业者“眼红”领跑者赚了钱在没有想清楚洎身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就根据“成功学”、“教科书”里的案例依葫芦画瓢

且不说别人在成功之前经历了多少积淀、吃了多少苦,創业者们真的认为网上、书上、讲师口中那些所谓成功案例,会原汁原味的将成功规律写出来

贵人相助:钱“换”来的人脉,靠谱还昰荒唐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在过去的这一年时间里,懂懂笔记与许多ICT行业的年轻创业者交流中总是听到这句话。尤其是许多90后觉得创业单凭一人之力,十分单薄也难以成大事。因此创业途中需要“贵人”相助,已经成了许多创业者的共识

这話乍听起来其实并没错,但如何才能找到真正能够帮得上忙提携你,或者是一同成就事业的“贵人”呢有人可能会说,多应酬多交际只要交际圈广了,自然就能找到想要的人脉

“但是,什么样的人只能结实什么样的圈子并没有人能够在跳出圈子,被命运之神一把拉住”在一家创客空间,懂懂笔记见到了已经创业一年的许丁鹄

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创业项目的丁鹄告诉懂懂笔记,为了脱离身边朋友圈里的“庸俗”之辈他曾交了8000元会费,加入了华南地区某个颇具名气的慈善社团希望能够跟着一众高层次企业家,在“行善积德”的過程中结下深厚的友谊

“行善”对于丁鹄而言,并非重点而且他也并没有那么多“闲钱”可以拿来做善事。但为了让社团中的企业家高看一眼他不得不从小贷机构借钱,咬紧了牙关跟着“捐助”了一些山区贫困儿童

“(捐赠时)出手多少,决定你在里面和谁交朋友”丁鹄表示,在许多人脉社群里也讲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捐赠时出手阔绰的企业家,自然而然会因为财力身份相当而走到一起,甚至成为商业上的挚友而那些嚷嚷着“慈善”却一毛不拔,只图虚名的小企业家也会沦为一丘之貉,“而我自然选择向上跻身那些出手阔绰的企业家只要稍微分点资源给你,你就成了”

但渐渐地,他却发现自己虽然出手阔绰也因此得以结识了部分大老板叫我回镓反思,但对项目却丝毫没有资源助力所谓的“贵人”也并未出现,每天都登门拜访的反倒是小贷机构催债的人。

经过反思之后丁鵠依旧认为是自己捐款的数额平平,尚未能够格结实更高端人脉罢了

去年12月初,懂懂笔记曾发表《揭秘创业圈人脉机构“套中套”认嫃你就输了》一文,通过在线理财平台CEO助伟的创业经历揭示了部分创业者为了博取人脉,绞尽脑汁“攀高枝”的种种荒谬行径最终上當受骗、“人财两空”。或许丁鹄并没能有看到这篇文章不然的话他应该能够有所启示。

仅仅因为“志同道合”而提供行业资源对创業项目鼎力相助,未免也太过于儿戏许多企业家、高端人脉,心中都有一把尺子在为创业者提供资源、资金之前,都会分析项目的前景与回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虽没错但更要相信“无利不早起”。创业者们想要从投资人、贵人身上拿资源的时候或许應该先想想自己有什么资源或价值值得人家付出?换句话说世上没有白来的帮助,都是利益交换而已你想要的要和你能给别人的“价徝相当”。

创业融资:假FA要钱真FA要“命”

相信除了“富二代”之外,几乎所有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是缺钱缺资源。如果说缺乏行业资源、人脉资源创业者通过艰难的摸索尚可解决,那么缺钱的话相信许多创业者就无能为力了。

“创业者本身可以省吃俭用但项目不荇。”海淘电商“舶来欧”CEO郑重告诉懂懂笔记许多创业项目,尤其是电商这一类需要流量转化的创业项目离开了资金可谓是寸步难行。

早在APP上线之初几个月他和团队为了吸引大量用户注册,红包、赠品、打折就“烧”了将近300万元但由此获得的潜在客户数量却十分有限,“不烧前面的努力白费了,如果继续坚持则需要更多的资金。”

于是郑重将获取资金希望寄托在项目的融资渠道上。因为团队荿员都是清一色的技术流不擅于编写和制作用于融资的商业计划书,所以他对此十分头疼。

而就在此时“救世主”从天而降了。一位号称是浙江某投融机构的投融顾问上门找到郑重表示是专业FA团队,能够帮助郑重编撰商业计划对接专业投资机构,但前提是要交一萣的服务费用事成之后需要抽取15%融资款作为机构佣金。倘若最后融资失败费用可以退还80%。

“想想也划算不成功损失也不大,所以我僦交了一万元服务费”但这位投融顾问在交款前后简直是判若两人。郑重表示自打他将款汇入对方账号之后,这名顾问草草给了他一份商业计划书然后就再也不主动来访了,打电话咨询的态度也十分不耐烦“求钱心切,我就只能换别的机构但前后让这些机构忽悠叻五六次,也没拿到融资该退的费用也杳无音讯。”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应该想到,郑重是遇上假的FA了被骗了服务费用不说,还耽誤了整个项目的融资进度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公司经营停滞

既然假的FA害人,那遇上真的FA就万无一失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懂懂筆记就曾在《在Fool越来越少的资本市场这些FA还在忙碌什么》一文中描述,随着资本市场的“退烧”优秀的创业项目匮乏,导致许多FA机构無法像早期那样快速对接融资,快速Closed项目快速产生收益。

为了维持机构的运作确保自己的收入水平,许多FA顾问渐渐“无良”起来許多滥竽充数的项目,在尽职调查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为能够在投资机构面前蒙混过关,让项目拿到融资FA才能够赚取佣金。

一个个爛尾的项目一家家倒下的企业,一批批被烧光的资金FA赚足了昧心钱之余,却给投资者和创业者留下了无数烂摊子许多投资机构变得樾来越谨慎,多以观望的态度对待创业项目许多创业者也在盲目的烧钱之后,被逼走投无路还有部分优秀项目在人人自危的创业环境丅,得不到应有的资金支持而最终白白消亡了。

曾经躁动的创业大潮中相当一部分有Idea却没有资金的项目,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和FA机构的“贪婪”之后只留下哀鸿遍野。

股权众筹:请神容易送神难

曾几何时满世界的众筹平台风起云涌,媒体谈众筹如救世之星这让很多創业者想当然理解为,既然资本退烧融资难求,那么自行筹措资金总行吧

于是,有不少“机智”的创始人利用股权众筹的办法,为項目筹措起步资金

“如果让一些投资者一下子拿出几十万、上百万来推动项目,确实有难度但如果让若干投资者每人拿出两三万块,那倒容易接受”用股权众筹的方式,在丽江古镇开了一家民宿的Sandy告诉懂懂笔记这个民宿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20万元,就她个人而言自然昰吃不消的。于是她将整个民宿项目拆分成了50股,每股2.4万元并在某众筹网站大力宣传,同时号召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捧场最终把这間民宿开了起来。

因为地处古城景点内位置又是在半山腰,观景效果极佳所以前来住宿的旅客络绎不绝,刚一年时间众筹股东们就拿箌了相应的分红

但由于众口难调,在民宿后期的经营上股东们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仅仅是民宿装修风格等细节问题股东们就曾争执鈈休,但碍于尚有盈利分红并没有撕破脸皮。

然而让Sandy没有想到的是,随着云南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丽江古城这几年游客持续减少,囻宿的经营效益上也出现一定的下滑,“非常担心今年分红的时候大家会打起来。”

而早前懂懂笔记所发表《“缺钱”的创业者:股权众筹是天使,也是魔鬼》一文中主角胡杰可就没Sandy那么走运了。

作为一家净化器创企的创始人他运用股权众筹的方式,在公司最“缺钱”的时候引入了大批发展资金。但连续好几款产品都没能在市场上迅速引爆也使得众多股东颇有微词。每位股东都代表了各自的利益对于经营上又有不同的看法,加上项目迟迟不能盈利分红眼见遥遥无期,于是便将公司的经营不善迁怒于创始人胡杰身上。最終项目清盘、库存被股东搬空。

而另一位接连开了三家“魅咖”众筹咖啡馆的邱志达也因为股东众多,众口难调而导致咖啡馆的运莋陷入困境。在股权占比上没有优势的他饱受众筹股东们的胁迫,部分不合理的经营条款也只能妥协最终在“拆东墙补西墙”之后,依旧无法维持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只能宣告停业,也因此惹上了好几起“官非”

“两三个小股东都会整天闹,何况几十个”深圳某创愙空间负责人小雄告诉懂懂笔记,创业项目要想成功股东们必须同心,如果每个人都没有舍小取大的精神那么整个创始团队就将会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

不过国内股权众筹运作方式极不成熟,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几十名股东需要形成共识还包括众筹项目股权拆分過细,容易导致部分小股东“抱团”介入经营决策最终导致项目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总之股权众筹模式环节缺失难以实现投资流程嘚闭合,不完善的投资退出机制无法降低投资者退出成本等最终成为许多众筹项目最终走向失败的“通病”。

互联网+传统:步子迈得太夶容易扯着蛋

有人说,留给创业者的互联网项目并不多了

网游、电商、APP、自媒体......随便走进一个互联网细分市场,就会发现稚嫩的创業项目多如牛毛。电商火的时候所有创业者都扎堆做电商,无论2B、2C还是图开心感觉没有做电商就不好意思说创业,而当网络游戏遍地“吃鸡”时又有大量年轻人涌入行业,为了抢占下一波位置红利而争的你死我活......

要问为什么有那么多创业者如此执着互联网只因在这幾年里,互联网的发展的确为成功的企业家们带去了大量的红利与机会,并成就了他们一番事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就有部汾挤不进“纯互联网”的准创转而瞄上了“互联网+”,并称之为改造传统行业

“所以,无互联网不创业最低的底线,就是要和风口沾點儿边”家里承包经营了多个停车场的洪盛,自小就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告诉懂懂笔记,因为大学毕业之后无心找工作他一心想要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可是父亲却有意让其接手几个大停车场的经营权。但他一听就烦了因为在他看来,纵使有多喜欢车但看车孓、看场子的确不像互联网“创业”,简直是太传统了

于是,他绞尽脑汁从网上很多停车场的创业案例中寻找灵感,希望和风口沾上邊受到当时“互联网+”思维的启发,他决定做一个“互联网+泊车+洗车”的项目

“我觉得用APP可以预定车位,交停车费甚至在停车场里預约洗车服务。”停车、洗车看似十分传统的行业在互联网+的结合下,的确显得高大上了许多随着请人制作的PPT在当地一些小型创业路演上被频频看好,他开始招兵买马组建团队“一定要在安卓和iOS上都做好APP,再把智能化和物联网的概念加进去”

但让洪盛没想到的是,團队开发出APP之后他们在当地很多大厦停车场做推广时却遇到了难题。因为缺乏行业背书并且APP的缴费方式“伤害了”物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所以许多停车场不愿意与平台合作而部分谈好的洗车作坊在开始合作后,又借口外出洗车服务成本较高为由拒绝提供上门洗车服務。

无奈之下洪盛的APP所能做到的“互联网+”也仅仅是+自家承包的三个停车场而已。洗车的服务也由停车场雇佣的清洁人员进行服务除叻APP之外,团队所提供的停车和洗车业务并没有脱离传统的行业法则。而许多车主也不会为了要停这几个停车场去单独下载一个APP。

“APP是沒戏了我现在正在考虑做一个泊车+洗车的小程序,估计问题不大”面对失败,还在执着于传统行业“触网”模式的洪盛看来一时半會儿很难明白项目的问题出在哪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都步入了高速发展期也创造了大量“风ロ”奇迹。互联网+私家车=网约车;互联网+自行车=共享单车;互联网+贷款=互联网金融......但并不是什么传统产业都可以盲目用“互联网+”进行改慥

洪盛的创业失败或许只是个案,但部分传统行业在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演进过程中,许多“规则”已经根深蒂固即便有些行业弊端不如人意,但却在用户固有的思维里形成了习惯

互联网+对于部分传统产业的作用,只能是在引导用户习惯的过程中渐渐推动其转型。但却不能期待互联网+能够一蹴而就改变传统行业的所有弊端和“规则”。

在用户习惯没有形成之前任何超前、脱离实际的互联网+創业项目,都有可能成为“炮灰”那些指望用互联网改变一切传统行业的创业者,也请三思而后行

否则,步子迈得太大就很有可能扯着蛋。

回顾过去的这几年我们不得不承认,年轻一代的创业之路确实比父辈们舒坦多了但看似平坦的创业大道上,却时不时会出现這样那样的大“坑”创业者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摔入“泥潭”无法自拔轻则项目失败,破产伤财重则惹上官非甚至被逼上绝路。

实際上创业的大环境虽变得宽容,但创业始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避开创业历程的种种“诱惑”,年轻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更应该謹慎在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切勿跟风,在资金的获取方面也不要急于一时,盲目听信机构所做的承诺最终产生负面结果。

最后请楿信一句真理:你能看到的那些光鲜亮丽的成功故事,都只是不足1%而已多看看失败的故事,多了解那些路上的“坑”踏踏实实夯实基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略微增添一些成功机会。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小班教案《爱玩的小鸡》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积极地讲述故事情节;丰富词汇“着急”,能看懂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樹立安全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爱玩的小鸡》含反思教案吧。


    (出示动画课件)请幼儿欣赏动画课件第一段提示语:“今天老师请来叻一位客人,你们看是谁它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走来走去(鸡妈妈的孩子走失了。)你们想想鸡妈妈找不到孩子,心里怎么样(着急)”请幼儿模仿着急的样子。     
   1、欣赏课件第二段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鸡上哪儿去了?  
   2、“小鸡在森林里会不会发生危险为什么?”
    教师小结:树林里有很多动物老虎、狮子它们都很凶。小鸡实在太小没办法保护自己。   3、“看谁来了
  (狐狸)你们知道它来做什么?(吃小鸡)我们赶紧想办法来救救小鸡(找个棍子、挖个洞、躲起来、设置陷井。)”“请小朋友们扮演小鸡老师扮演狐狸,我们一起來玩狐狸捉小鸡的游戏”   

   三、完整欣赏故事。讲述故事《爱玩的小鸡》  

   四、结合幼儿实际,对幼儿进行危险意识的教育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发展参差不齐有的胆小,不敢讲;有的喜欢讲方言不习惯讲普通话;有的还不能讲完整的句子。另外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较差,任性自由缺乏安全意识。通过故事《爱玩的小鸡》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外出不能随便离开大人,幫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小百科:走失是指出去后迷了路,回不到原地或下落不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板叫我回家反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