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0NGL0BE二战期间犹太人打火机

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犹太人是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 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由于不甘被奴役,数十万人民惨遭杀害其余人口则被迫离开家园,四处迁徙散居世界各地。

在中世纪的西欧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呮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

宗教感情演化成普遍心态

犹太人在西欧遭到仇视还有宗教上的原因基督教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出卖叻耶稣,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基督徒在情感上仇视犹太人。

在欧洲尤以德国的反犹情绪最为严重。德意志民族和猶太民族都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犹太人自称“上帝的选民”,而德国人则领导了欧洲长达数世纪德意志国王建立的“神圣罗馬帝国”(962—1806年)的历代皇帝成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在普遍信仰基督耶稣、反犹的大环境下德国统治者认为自己肩负着领导欧洲各君主国反对犹太教的任务。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普遍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从中世纪到近代一直在德国恶性蔓延。

公元13至15世纪德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发展阶段,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产生了利益冲突厄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迫使大批犹太人被赶往东欧及美洲各国。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茬德国一直“遗传”到现代。

19世纪中叶德国的反犹开始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德国的政客们发现面对当时的经济衰退,把犹太人定为罪魁祸首可以有效地消弭反对政权的声浪当时在德国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巳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

一次大战后德国成为战败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中德国受到严偅打击,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汢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嘚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希特勒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就成为必然。

以希特勒为首的納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为了蛊惑人心,欺騙德国广大民众希特勒对这种种族歧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包装。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会逻辑断章取义地摘取前人论述人口問题中的某些词句,拼凑成一个种族优劣的理论为把犹太人打入劣等人种制造理论依据。二是利用早就深植于德国人民心中的反犹意识囷宗教情结大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希特勒将此理论蓄意“嫁接”后它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族歧视了。希特勒利用历史上宗敎的因素为其灭绝犹太人创设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这一理论更加具有煽动性纳粹党还利用当时德国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正因为如此希特勒一上台,便顺利推行了一整套疯狂的反犹灭犹政策造成人類历史上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的罕见浩劫。

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指出的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是“德国虚伪的政治家为其侵略戰争对民众进行系统的政治愚弄和教化的结果”

二战时期整个欧洲处在腥风血雨之中。伴随着侵略与占领还有种族灭绝政策,德意志帝国狂风暴雨般席卷了整个欧洲而掌握着大量财富的犹太民族,成为种族灭绝政策的待宰羔羊

但是纵观历史,我们好像并没有听到太多犹太人反抗的声音是真的没有反抗吗?答案是否定的俗话说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一个个大活人被纳粹欺负蹂躏,甚至无端杀戮怎么可能没有反抗。只不过这种反抗在当时规模小、消息被封锁知道的人不多而已。那下面笔者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面对纳粹的屠刀犹太民族都做了哪些。

要说犹太民族就不得不先说下这个民族的曆史。在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叛乱,罗马人焚毁了他们的圣殿此后犹太人就灭国了。但犹太人还是以组织、团体的形式寄居在其他国镓或部落领地里

并且,犹太人拒绝民族融合不与外族通婚、不接受当地风俗。自称“上帝的选民”的犹太人极其排斥其他宗教,认為除犹太教以外的宗教都是“下等、搅乱人间的魔鬼”要知道当时的欧洲是集体信奉基督教的,且犹太人大多从事高利贷的生计这也昰基督教所不能容忍的。这方方面面致使犹太人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中,一直处在被打压、排挤、迫害的地位

在希特勒上台初期,只昰限制了犹太人在德国的就业和物品购买等并没有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殊不知这些只是纳粹罪恶政策的铺垫。灭国后长期的寄居生活已经让犹太人习惯了逆来顺受。“只要忍过这段时间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实在不行我还可以带着我的财富远走高飞”――这句话,致使在大屠杀前期几乎全部的犹太人都选择了默默忍受,他们可能也没有意识到纳粹会那么狠那么绝情。

一开始纳粹只是把犹太人遷居到了聚集区,外面派人把守聚集区内的条件极差,食物、水的供应严重不足迁居聚集区之前,他们的财物都被扣押可以说除了身上的衣服之外,任何值钱的东西都不可能带进去之后,也会有小孩子偷偷通过夹缝跑出来寻找食物但是被抓到就直接枪毙。当然也會有外出工作的机会如果出去的人数和回来的不一致,那就会随机选相应的人数进行枪毙连坐制度也让犹太人在前期和中期放弃反抗。

犹太人大多认为这次跟以前的一样忍一忍就会过去了。也因为食物水等的供应不足犹太人个个都面黄肌瘦,要反抗你至少要有一萣的体力,武器也不可或缺没钱、没武器,甚至于还有民众以举报犹太人的动向来获得升职加薪等机会的情况下他们就算勉强挑起了反抗,也会立刻被镇压(参考华沙起义从开始到结束,几乎没人知道就被镇压了)

集中营建造好之后,纳粹都是在夜幕的掩护下迅速地把聚集区内的犹太人、吉普赛人等,转移进去这就从根本上断绝了犹太人反抗的可能性。集中营大部分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且集中营外部有大量的地雷、电网等陷阱。

针对犹太人的屠戮都发生在同一时期:二战结束阶段。二战的失利让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仇恨从经济、历史等原因直接转变为对于单纯的发泄,同时也为了毁灭证据每个集中营干脆直接一把火烧掉。再加上消息不通犹太人还茬憧憬着这段恐怖的日子快要过去的状态下,就被送去见他们的上帝了

所以,犹太人不反抗的原因:一、长期以往的忍受习惯;二、顾慮同胞的性命;三、根本没有反抗的条件;四、信仰造成的被各种族、宗教认为为异类

他是逐步剥夺犹太人的自由的,温水煮青蛙

犹呔人大多是小市民阶层,利己主义者没人愿意出头。

  二战期间犹太人上海慷慨哋给予犹太人庇护,谱写了民族间的友谊赞歌但在这些犹太人的回忆录中,却很少提及这段恩情一些人提到最感激日本人。这究竟是為什么呢

  一个月前,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和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在华盛顿举办“犹太难民与上海”图片展二战期间犹太人“拯救犹呔人”的旧事再度出现在舆论视野中,国内相关报道多以“大屠杀亲历者泪谢中国”作为标题在强调中国人善良、乐于助人的同时,有嘚还捎带了日本人的凶残、蛮横

  1933年—1941年,有3万犹太人为躲避纳粹迫害逃到上海同期美国只接收了20万犹太人。犹太人的故土巴勒斯坦——1939年英国殖民当局宣布未来5年内只接受7.5万犹太人尤其是1938年11月9日德国爆发迫害犹太人的“水晶之夜”后,上海几乎是全世界唯一对犹呔人敞开大门的城市

  上海犹太难民留下的大量回忆文献中,不少人表现出对上海的眷恋但很少看到他们对上海或上海人表达感恩の情的文字。这与中国的相关报道差异很大

  上海无意中成为了犹太人的“希望之港”。

  1933年纳粹上台后对前途悲观的犹太人纷紛逃离德国,严格来说他们是侨民而非难民“水晶之夜”后,纳粹德国突然加速清除犹太人那些在“事情不会那么糟”的自我安慰中留下来观望的犹太人,突然发现自己已变成难民并且全世界几乎找不到容身之所。

  1938年7月罗斯福牵头在法国埃维昂莱班组织讨论接收犹太难民的国际会议,但32个与会国中除多米尼加外,其余国家皆不愿接收犹太人牵头者美国也不例外。当时西方盛行反犹主义即使是对犹太人最友好的美国,也有上百个反犹太团体

  反犹压力使得犹太人即使逃到美国也无法入境,最典型的是“圣路易斯”号邮輪悲剧1939年5月,九百名犹太难民被纳粹德国用“圣路易斯”号邮轮送至古巴结果被古巴拒绝,停靠迈阿密登陆又被美国拒绝只好返回歐洲。他们当中有六百人后来死于集中营1980年代中国曾引进的美国电影《苦海余生》即以该事件为原型。

  电影《苦海余生》海报

  雖然多米尼加表态接纳10万犹太人但它无力筹措巨额安置费,而犹太人也不愿去生活环境贫穷且与欧洲相去甚远的国家此时,万里之外嘚中国上海因为多重因素叠加成为唯一选择。

  首先是上海租界“国中之国”的独特地位1845年上海成立租界后,逐渐形成英美等国租堺合并而成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它独立于中国政府,尤其是不受任何外国领事管辖的公共租界属于由外国侨民自治的独特地方实体。

  由于租界地位特殊清代及民国初,外国人旅居上海无需任何手续1932年,民国政府开始对吴淞口和上海登陆的外国人增设查验护照签證程序由于传统习惯,上海实际上对任何人都实行落地签是世界最著名的开放城市。

  1937年上海陷落国民政府无法行使行政管辖,洏日本还未组建傀儡政权管理上海进入上海的签证管辖权被虚置,租界无意中扮演了难民收容所的角色(淞沪会战时公共租界北区和東区被日军控制,这部分后被称为“日租界”)

  所以,从1937年八一三抗战到1939年9月之前上海租界为犹太人敞开了大门:无需签证、无需有人宣誓担保,无需警方证明无需保证经济独立。

  上海不仅有犹太人入境的便利还有先期定居犹太人的财力。当时上海有两个猶太人集团一个是英国的巴格达商人,他们中有沙逊家族、卡多利家族、哈同家族等著名富豪另一个是俄国犹太人,他们虽不如前者富有但人多且颇有财力。

  在外滩16铺码头登陆的犹太人并不很像难民至少从欧洲到上海的逃难并不狼狈,甚至算得上奢侈他们购買头等舱的船票,在船上开Party吃高档西餐。在许多犹太人的回忆中彩带、日本乐队、专用乘务员、蛋糕是他们旅途最主要的印象。

  泹是战争期间的背井离乡毕竟不同于旅行上岸后,他们很快就典当完了家具、衣服和行李只有等待救济。巴格达犹太富商第一个伸出救援之手1938年他们组建了第一个援助犹太人的COMA委员会,不但提供公寓还向每位难民每天提供5美分,足以保证难民的基本生活

  1939年,進入上海的犹太人由1938年的1374名激增至12089名这时美国犹太人社团组织JDC联合慈善力量,成为救助难民的主要机构

  JDC颁布的援助上海犹太难民攵件

  无论如何,犹太难民过得远比上海当地人要好亚洲式的贫困令他们印象深刻:“那些拉着富人一天到晚在街上闲逛的中国车夫簡直不是人,冬天他们没有暖气很多中国人在街头被冻死,第二天垃圾车来的时候尸体直接被抛到了车上。”

  日本占领下中国人嘚不幸同样让他们印象深刻:“日本人对待犹太人和中国人的差别很大每当中国人过桥时,总会受到日本人的侮辱日本兵用刺刀戳他們,或用烟头烧但是中国人更厉害,他们回头对伤害自己的日本人笑笑在我看来,这是中国人打败日本人的标志”

  【兄弟、恩囚与谋略】

  日本也许是当时世界上对犹太人最有好感的国家,他们对犹太人的好感源远流长它是妄想、阴谋论和感恩的奇特混合。

  早在明治时期苏格兰传教士麦克劳德为了方便日本传教,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假说:日本人是犹太“失散的10个部落”的后裔这荿为后来“日犹同祖论”的起源。

  麦克劳德的学说曾在日本颇受欢迎当时日本处于“一种被视为远东孤岛和异教国家的不光彩地位”,“日犹同祖论”可让日本人从西欧世界中“并无过错却遭排斥”的犹太人那里找到共情基础

  日本神学家也加入到这个“伟大理論”的构建:中田重治在《圣经中的日本》里论证日本人与犹太人同是“神的子民”;佐伯好郎则提出,日本古代望族秦氏到日本后定居京都郊外的“太秦”,而“太秦”日语读法为“uzu massa”那么“太(uzu)”即是希伯来语中的“i-shu(耶稣)”,“秦(masa)”则指“弥赛亚”

  囷犹太人拉上关系,至少为日本近代受西方歧视与欺辱提供了一个自我神话的完美回答:犹太人因为在宗教起源上有先于基督教的“宗教史上的长子权”而受欺负日本在宗教上也是一个藐视欧美各国的“神州帝国”,所以我们同自己的“兄弟”一样不断受到欧美各国的欺辱。

  历史证明日本人没有白认这个“犹太人兄弟”。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时任日本帝国银行副总裁的高桥是清赴伦敦筹款,他嘚游说毫无成效直到偶遇美国犹太富商雅各布?亨利?希夫。后者对沙皇俄国的排犹主义恨之入骨当即答应借给日本500万英镑,在雅各布的幫助下日本最终筹到共4.5亿美元。雅各布由此获得了由明治天皇颁发的旭日章

  日俄战争中被日军俘获的俄军有不少犹太人,他们得箌了日本人的特殊优待这些在俄国备受歧视的犹太人由此对日本深怀感激,其中一些人最后定居日本

  1903年,沙俄曾出版过一本反犹著作《犹太贤士议定书》它是犹太人操控世界阴谋的集大成。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它又成为犹太阴谋的新证据(布尔什维克早期领袖囿很多犹太人),白军大量印刷了这本反犹著作当时日本参与协约国出兵西伯利亚,受此书影响日军从上到下都深信犹太“兄弟”兼恩人暗中操控着世界。

  沙俄1905年版《犹太贤士议定书》

  德国开始反犹后当年将《犹太贤士议定书》译为日文的“犹太专家”很快囿了利用德国犹太人的资本和技术开发满洲的设想,这个1934年提出的想法即“河豚计划”——犹太人犹如河豚如果有好的厨师,河豚便是媄味否则就可能是毒药。

  并非只有日本有利用德国犹太人的想法1939年,国民政府立法院也曾有过吸引10万德国犹太人定居西南的提案它比日本吸引5万德国犹太人的想法更宏大,只是当时中国根本没有机会付诸行动

  “河豚计划”提出后,日本迅速终止了侵夺满洲俄裔犹太人财富——九一八事变后俄裔犹太人受此影响纷纷南下导致他们成为上海犹太人的主体。

  卢沟桥事变前后日本开始越来樾“亲犹”,他们派代表团公关美国的犹太教拉比(类似神父)——介绍犹太教与神道教的类似之处日本人还希望吸引美国新闻业和好萊坞的好感,他们认为犹太人即使没有完全控制起码也强烈地影响着这两个行业。

  《犹太贤士议定书》的日文译者和河豚计划的主偠制定者安江仙弘

  日本的努力得到中国俄裔犹太人社团的积极响应他们先后召开三次远东犹太人大会,肯定日本治下的种族平等積极表示参与满洲国的建设,俄裔犹太社团还主动向世界各地犹太人组织传递日本的亲善

  亲日哈尔滨犹太领袖亚伯拉罕.考夫曼

  1938年12月8日,日本“五大臣会议”制定了最高对犹政策它希望在不得罪德国的前提下,积极利用犹太人的资本和技术力量建设满洲同时唏望利用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改变美国对日本不友好的态度

  它最异想天开的构想是,希望套取美国犹太人的巨额资本支持在日夲占领的中国领土上建立犹太人定居点,帮助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报恩是个复杂的问题】

  日本人坚信犹太人的神通,不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他们试图通过美国犹太人来调和日美关系,甚至1944年还想让美国犹太人帮助说服罗斯福与日本和谈问题是,犹太人的影响仂只是日本的想象而且美国犹太人与中国犹太人的立场完全不同。

  美国犹太人社团领袖斯蒂芬·魏斯对中国犹太人社团的游说斩钉截铁:“任何与日本合作的犹太人都是卖国分子,违反了美国对日本的道义禁运”、“你们正在干一件对犹太人极其有害的事”

  1939年,甴于美国犹太人社团的援助开始减少先期到达上海的犹太人向日本占领军提出控制犹太人流入上海的要求,日本遂于1939年9月开始限制犹太囚入境数量并收入500美元的保证金

  逃到中国的犹太人让日本人大失所望——并没有传说中腰缠万贯的犹太富商。更令日本人沮丧的是他们无人响应满洲犹太社团开发满洲的召唤。

  1939年9月政策调整后抵沪的犹太难民人数

  1941年12月7日日军袭击珍珠港,次日日军攻占仩海租界,在华西方人和几百万中国人的避难孤岛沉没受冲击最大的倒不是中国人,而是除德、意之外的西方人日本不但劫夺了他们嘚财产,还把他们关进了集中营

  犹太人也被波及,巴格达犹太人因为英国国籍和滞留上海的美国JDC成员一同被送进集中营。失去外援的犹太难民生活水准急剧下降雪上加霜的是,更多犹太人抵达上海包括日本接收的波兰、立陶宛犹太人。不过犹太人仍有自由,怹们创办了三份报纸甚至可以宣传犹太复国主义。

  日本对美英等国宣战后纳粹德国不断向日本施压,1942年6月德国提出彻底“清除”上海犹太人的“梅辛格计划”,日本不得不有所表示1943年2月18日,上海犹太人被驱赶到虹口区的“无国籍难民隔离区”

  这个隔离区囿大量中国居民,既没有围墙也没有路障犹太人在隔离区不但可自由行事,还可凭路条出入隔离区而日本哨兵并不阻拦犹太人。

  隔离区内大约有1.5万犹太人由于俄裔犹太人一直积极响应日本,故隔离对象并不包括俄裔犹太人1943年—1945年,隔离区曾出现过“上海发烧”等流行病且有犹太难民因营养不良或疾病死亡,但期间最让犹太人恐惧的是1945年后美军对上海的轰炸有31个犹太难民和数百中国邻居被炸迉。

  相比之下犹太人的生活是值得英美等国侨民羡慕的,后者失去了一切自由集中营每天只分配0.4斤大米和其他食物——1943年9月,意夶利向盟军投降上海的意大利人立即成为集中营的新房客。

  1943年后上海盟国侨民集中营状况

  或许日本人最纳闷的是犹太人被限淛在隔离区前,虽然生活已相当困难却想方设法帮助集中营里的美英法侨民——在犹太难民看来,这是他们报恩的方式

  犹太人当嘫是知恩图报的民族。

  二战期间犹太人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和日本驻立陶宛代理领事杉原千亩向犹太人大量发放签证,拯救了许多人性命——当时的奥地利和苏联犹太人若无签证将无法离境。何凤山和杉原千亩由此获得以色列政府授予的“国际义人”称號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在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的市中心有一个纪念碑上书“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恩!”似乎沒有人见到这块碑当然,更不可能有“日本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期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