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后地府怎么判 掌管地府生死簿是谁掌管的崔判官为什么要跪

老李自从被泾河龙王恐吓一番之后,夜夜有冤魂萦绕。即便最后请了尉迟恭、秦叔宝与魏征三大门神镇守赶走了冤魂,也于事无补,身体每况日下。

阎王要你三更死,你便活不过五更。不到半月,李世民身体就不行了。整个皇宫弥漫着诡异的气氛,群臣开始商议殡殓后事,老李也开始交代后事。

旁闪魏征,手扯龙衣,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吧太宗道:“崔吧是谁?”征云:“崔吧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太宗闻言,接在手中,笼入袖里,遂瞑目而亡。

魏征与地府掌管生死簿的崔判官一直保持着联络。这也是他被观音选中梦斩泾河龙王的关键,也是李世民能死而复生的表面上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哪个时代,哪个地方,永远都是朝廷有人好办事。

一、唐太宗环游地府逛了哪些景点?

1、结识导游崔判官。游“鬼门关”见老对头,让李世民知道如果你死后就会与他们相会。

太宗行到那边,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太宗问曰:“你是何人?因甚事前来接拜?”那人道:“微臣半月前,在森罗殿上,见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反诛之故,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臣已知之,故来此间候接,不期今日来迟,望乞恕罪恕罪。”太宗道:“你姓甚名谁?是何官职?”那人道:“微臣存日,在阳曹侍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后拜礼部侍郎,姓崔名吧。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

两人第一次见面,地府判官就给凡间帝王下跪请安,这个马屁必须给满分。同时,我们也得问一问,有这个必要吗?

如果站在崔判官个人的立场,小梦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那青衣将幢幡摇动,引太宗径入城中,顺街而走。只见那街旁边有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崔判官领着李世民见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他这是在提醒李世民,你死后,就得被他们欺负。他也在间接性的告诉李世民,我见到老雇主李渊都不曾正眼相看,你得想想我为什么给你接风洗尘、磕头请安。

那么,崔判官为什么这么做?

太宗大喜,近前来御手忙搀道:“先生远劳。朕驾前魏征有书一封,正寄与先生,却好相遇。”判官谢恩,问书在何处。太宗即向袖中取出递与崔吧。吧拜接了,拆封而看。其书曰:辱爱弟魏征,顿首书拜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台下:忆昔交游,音容如在。倏尔数载,不闻清教。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又承不弃,梦中临示,始知我兄长大人高迁。奈何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觌。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对案三曹,必然得与兄长相会。万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阳,殊为爱也。容再修谢。不尽。那判官看了书,满心欢喜道:“魏人曹前日梦斩老龙一事,臣已早知,甚是夸奖不尽。又蒙他早晚看顾臣的子孙,今日既有书来,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太宗称谢了。

我们前文说过,魏征的背后站着观音。崔判官明面上是给李世民拍马屁,实则受益人是魏征。而李世民作为观音计划中的重要节点人物,崔判官必须服务到位,所以他这个马屁也是给观音拍的。

2、十殿阎罗降阶相迎,李世民受宠若惊。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太宗谦下,不敢前行。十王道:“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太宗道:“朕得罪麾下,岂敢论阴阳人鬼之道?”逊之不已。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

十殿阎罗也给足了李世民面子,为何?因为李世民的态度关乎取经大业的成败,能否让李世民的心意随着观音的计划而改变关乎他们的身家性命。别说躬背相迎,想来就是磕头请安问题也是不大。

做足了欢迎仪式,给足了李世民面子。接下来就是进入主题了:

约有片时,秦广王拱手而进言曰:“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而反杀之,何也?”太宗道:“朕曾夜梦老龙求救,实是允他无事,不期他犯罪当刑,该我那人曹官魏征处斩。朕宣魏征在殿着棋,不知他一梦而斩。这是那人曹官出没神机,又是那龙王犯罪当死,岂是朕之过也?”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李世民看起来是在捧高魏征能力出众,实则是把罪过全部推卸给了魏征。有问题吗?没有。因为此刻的李世民知道魏征后面有人,他不会有事。最重要的还是李世民最后说的那句话,“何况是那龙王犯罪当死,岂是朕之过也?”。

皇帝不愧是皇帝,你有救,我有能力就救你,没能力我也尽力了,你岂能怪我?

李世民说的话没有问题,但十殿阎罗说的话就很有问题了。

地府私底下就把龙王送去投胎了,却还催促着李世民下地府,短短半个月就把一个生龙活虎的皇帝送上了鬼门关?原告都不告了,法官也定罪被告无罪了,却还千里迢迢的让被告过来喝喝茶?任谁都受不了吧。

但十殿阎罗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在用一种非常粗俗暴力的方式告诉李世民,我想让你死你就得死。

命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十王从头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太宗闻言,躬身称谢。

十殿阎罗刚跟李世民说,老子想让你死你就得死。现在又拍了拍李世民的后脑勺,给李世民一口糖,笑着说老子想让你活,你也死不了。

崔判官更是用异常粗俗暴力的方式告诉我们,生死簿是可以改的。有了这个先例,《西游记》后文的很多不好解释的地方在此处便可迎刃而解。

十阎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还魂。太宗出森罗殿,又起手问十王道:“朕宫中老少安否如何?”十王道:“俱安,但恐御妹寿似不永。”太宗又再拜启谢:“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道:“朕回去即送来,即送来。”从此遂相揖而别。

因为担心李世民还阳以后反悔,十殿阎罗又给李世民挖了一个坑。这是后话,咱们先来看看,接下来的剧情才是观音让李世民环游地府的真正目的。

3、参观“幽冥背荫山”,游十八层地狱,让李世民认知到何为地府幽冥。

形多凸凹,势更崎岖。峻如蜀岭,高似庐岩。非阳世之名山,实阴司之险地。荆棘丛丛藏鬼怪,石崖磷磷隐邪魔。耳畔不闻兽鸟噪,眼前惟见鬼妖行。阴风飒飒,黑雾漫漫。阴风飒飒,是神兵口内哨来烟;黑雾漫漫,是鬼祟暗中喷出气。一望高低无景色,相看左右尽猖亡。那里山也有,峰也有,岭也有,洞也有,涧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岸前皆魍魉,岭下尽神魔。洞中收野鬼,涧底隐邪魂。山前山后,牛头马面乱喧呼;半掩半藏,饿鬼穷魂时对泣。催命的判官,急急忙忙传信票;追魂的太尉,吆吆喝喝趱公文。急脚子旋风滚滚,勾司人黑雾纷纷。

幽冥背荫山阴森恐怖、恶鬼遍地。活人最怕恶鬼,李世民虽然是旷世明君,但是也不例外。观音就是要让李世民知道,地府恶鬼遍地,你如果不乖乖听话,死后也不知道会变成他们当中的哪个恶鬼。

太宗全靠着那判官保护,过了阴山。前进,又历了许多衙门,一处处俱是悲声振耳,恶怪惊心。太宗又道:“此是何处?”判官道:“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

过了恶鬼的老窝,崔判官就带着李世民观赏十八层地狱。他在用实际事例告诉李世民,幽冥地府的刑罚比凡间更恐怖的多,它能让你体会到什么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过了十八层地狱,又过了奈何桥以后,就来到了枉死城。崔判官的意图在此刻才真正说了出来。

前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太宗听叫,心惊胆战。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只叫:“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些钱钞与他,我才救得哩。”太宗道:“寡人空身到此,却那里得有钱钞?”判官道:“陛下,阳间有一人,金银若干,在我这阴司里寄放。陛下可出名立一约,小判可作保,且借他一库,给散这些饿鬼,方得过去。”太宗问曰:“此人是谁?”判官道:“他是河南开封府人氏,姓相名良,他有十三库金银在此。陛下若借用过他的,到阳间还他便了。”太宗甚喜,情愿出名借用。遂立了文书与判官,借他金银一库,着太尉尽行给散。判官复吩咐道:“这些金银,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爷爷过去,他的阳寿还早哩。我领了十王钧语,送他还魂,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在枉死城里,崔判官教会了李世民两点。活着的时候多烧纸钱,死了以后才有荣华富贵。但真的是如此吗?咱们且先留个坑。

更重要的,崔判官在提醒李世民,如果想要死后来到地府没有这些恶鬼向你讨债,回去就请高僧做个“水陆大会”吧。

于此,李世民环游地府正式结束。

咱们做个总结。观音通过地府告知李世民,我想让你死你就得死,想让你活你也暂时死不了。回去好好开个水陆大会吧,如果你不听话,你死后就会有这些数之不尽的酷刑在等你。

如果您有什么更好的见解,欢迎留言告知小梦。

梦梦话西游,下回更精彩。

  却说玉帝下旨要下界捉拿悟空,当即便有神请缨出战,原来是托塔天王李靖。玉帝露出了笑容,说道:“李爱卿愿为朕分忧,那再好不过了,准卿所奏!李天王,朕命你为元帅,率领十万天兵下界擒拿妖猴!”李靖俯首道:“臣领旨!”

  李天王点好兵将,任命巨灵神为前路先锋,浩浩荡荡往下界来,可是没过几日,便回到了天庭。玉帝很不解,说道:“李爱卿这么快就降服了妖猴?”李靖面露尴尬之色,道:“陛下,非臣之力,臣到了下界怎么也找不到那妖猴,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是一具尸体,特来复命。”玉帝心中一凛,道:“你说什么?一具尸体?那妖猴死了?”别说玉帝不相信,任何人都不会相信,孙悟空死了?众神开始交头接耳,顿时,凌霄殿炸开了锅。玉帝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喝道:“你们把朕威严的凌霄殿当作市集了吗!”众神闭口不言,玉帝心里也在犯嘀咕,这妖猴搞什么鬼,死了?他难以置信地又问了一遍:“李爱卿,你说清楚点,那妖猴究竟如何?莫非是你惧怕那妖猴不敢出战,才编排一个谎言来欺骗朕?”李天王赶忙跪倒,说道:“陛下明察,臣所言没有半点儿虚假,那妖猴确实已经断气!”玉帝还是不敢相信,质问道:“那你为何不把那妖猴的尸体带回来?”

  李天王的额头上冒出了汗珠,他也恨自己当时没有带回孙悟空的尸体,当发现孙悟空已经死了的时候,他高兴地什么都忘了,急忙回天庭向玉帝复命,没想到玉帝不相信,哎呀!该死,应该想到这一节呀,谁会这么轻易相信孙悟空死了!李天王的头几乎到了地上,身子也在不自主地发抖,那玉帝见到如此情景,知道李靖没有骗他,谅他也不敢欺君罔上!玉帝松了一口气,说道:“李爱卿请平身,朕相信那妖猴已经丧命。”李天王赶紧叩头道:“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却说悟空下界后,百无聊赖,寻得一处地方,感觉身体疲倦,便躺下睡着了。悟空睡觉之时,那黑白无常便来了,用铁链勾住悟空的魂魄,随他们到幽冥界。悟空以为自己在做梦,看见两个人,其中一人身着白衣,另一人身着黑衣,头上各有一顶帽子,上书四个字“你亦来也!”。悟空便知道,他梦到了黑白无常。

  往前行了不到半日,悟空看见一座城门,比凡间的城门高出四五丈,那门前两盏灯笼发出暗绿色的光,门口不时能听见鬼哭狼嚎之声。悟空眉头一皱,抬头望去,只见七个大金字“幽冥地府鬼门关”。悟空寻思:“幽冥界?这是十殿阎君的去处,黑白无常带俺老孙来这里作甚?”悟空过了黄泉路,来到阎罗殿,黑白无常松开了悟空,分别站在阎王左右。

  “孙悟空!孙悟空!”悟空听到一个非常诡异的声音唤他,便回答道:“是何人唤俺老孙,出来!”一时间,阎罗殿升起了多盏暗绿色的灯笼,悟空定睛望去,见那阎罗王端坐在殿上。悟空喝道:“阎王,你搞什么鬼,唤俺老孙来此作甚!”阎王没有理会他,自顾自地说道:“万物生灵,哪个不归我管!我叫他三更死,没有人能活到天明!孙悟空,你的阳寿已尽,念你西天取经有功,自个去投胎!”

  “阳寿已尽?”悟空冷笑道:“你个不知好歹的阎王,怎敢派人钩俺老孙的魂魄,惹得俺老孙火起,俺捣碎了你的阎罗殿!”阎王不识得悟空的手段,呵呵冷笑道:“管你什么人,到了这里,没有你撒泼的余地!”悟空大怒,掏出金箍棒,晃一晃,碗口粗细,丈二长短,喝道:“那俺老孙就杀个痛快!”一言未毕,金箍棒早已挥向阎王!“铮”地一声响处,他的金箍棒打在了一根铁链上,是黑无常的铁链。悟空露出獠牙,掣开铁棒,与众小鬼战于一处,这简直是虎入羊群,杀的天翻地覆。

  阎罗殿遍地狼籍,悟空收起了金箍棒,说道:“怎么样,阎王?”阎王知道此番遇到了硬茬,先敷衍他了事,再找机会上天庭告御状,让玉帝派遣天兵天将来收拾这相貌丑陋的猴子。那阎王打了个哈哈,说道:“上仙息怒,小王也是按照章程办事,那生死簿上记载你的阳寿已尽,小王这才命黑白无常向你索命,冒犯之处还请多多包涵!”悟空猛然明白,对呀,世间所有生灵,哪一个不要经历生死,俺老孙也不能例外。悟空喝道:“快,拿生死簿来我瞧瞧!”阎王哪里敢不从命,说道:“是,是,是……崔判官,拿生死簿给上仙过目!”那崔判官不敢违了阎王的命令,将手中的生死簿给了悟空。

  “当真奇了,这么一堆小小的本子,竟然要记载着阳间万物生灵!”悟空暗道。他拿起生死簿,一页一页地翻阅,这是他头一回这么认真的翻看一本书,就是西天大雷音寺如来佛祖那儿取来的经书都只是胡乱地翻了翻,大多由师父口授。翻了半晌,悟空找到了他的名字,那上面赫然写着“孙悟空寿终”!悟空知道阎王所言非虚,果然是阳寿已尽,不过他不明白,为什么吃了人参果还会寿终。悟空不愿就此离去,喝道:“拿笔来!”那崔判官不敢怠慢,立刻把勾魂笔也递给了孙悟空。悟空大笔一挥,说道:“勾了去!勾了去!俺老孙不受你管了!”

  悟空销去了自己的名字,发现还有很多猴类的名字都在生死簿上,悟空把同类的名字都给一股脑儿勾了去,方才扔下勾魂笔和生死簿,打出了阎罗殿。阎罗王个众阴差小鬼都顿时觉得压力小了不少,无不是长长地呼了口气。可是,孙悟空又回来了,这让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来,更有甚者,两腿发软。

  阎罗王赶忙上前拱手道:“上仙,还有何指教?”悟空看到这一副样子就觉得厌恶,一点儿也没有与阎罗王交谈的兴趣,于是开口问道:“阎王,你告诉俺老孙,那生死簿上记载了这么多猴属名类的生灵,那是个什么去处?”阎王知道这回孙悟空不是来闹事,赔笑道:“上仙,那里是东升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悟空思索着,花果山?听名字像是个好去处,那俺老孙就去那里等着玉帝老儿的决定。

  悟空缓缓地走出了阎罗殿,众人这才心安。“这是哪里来的野猴子,怎的如此大的本事?”阎罗王有些害怕,从来没有谁被抓来阴间还敢这么闹事的。“崔判官,拿生死簿来!”阎罗王命令道。崔判官已经被吓破了胆,颤抖着把生死簿交给了阎罗王。阎罗王接过生死簿,口中念道:“待我上天庭告这孙悟空!”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阎罗王上天庭告御状之事我且按下不表,单表悟空离开幽冥界,驾起筋斗云,不消一盏茶的功夫便已到了那阎王所说的东升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端的是个好去处!轻松翠柏,流水潺潺,那山上开满花果,山势险峻而不恐怖,反而多了一些刚毅之美,又有瀑布挂在前面,清流急湍,怪不得此地名花果山。悟空来到此间,顿觉心旷神怡。“果然是个好去处,正好与俺老孙过日子!”悟空不禁叹道。

  “咦?此地确实风景独特,为何俺老孙只见飞禽走兽,不见一只猴子?莫非那阎王欺骗俺老孙?不可能,绝不可能,那阎王已经被俺老孙吓得魂不附体,焉敢欺骗俺?莫非,那群猴子都藏匿了起来?”正思虑间,悟空看到一只小猴子急急忙忙地往那瀑布方向跑去,悟空寻思着左右无事,不妨也跟去看看。

  “果然有同类啊!”悟空仿佛像是一个离家许久的游子,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只听得群猴在议论什么。“你们看,那地方冒出金光,莫非那水帘后有宝物。”一只猴子道。“就算是有,谁敢进入寻求?”又一只猴子道。“是啊!是啊!万一里头水很深,我等岂不是淹死在里头!”一只猴子道。群猴大点其头,纷纷表示赞同。悟空听得他们议论这水帘,不禁也往那端望去,他法力高强,自然比群猴要望的更远一些,他断定,里面一定无水,说不准还真是个好去处!群猴中有一只看似年长的老猴道:“猴子们,谁要是有本事进得去出得来,我等就立他为王,如何?”群猴议论纷纷,片刻之后,都欣然表示赞同。

  悟空听得他们要立猴王,心想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不如就当他们的猴王!于是,悟空抢上前去,朗声道:“我敢进去,我敢进去!”群猴都望着悟空,似乎这个新来的有些本事。那老猴子道:“你要是能进得去,出得来。我等拜你为王。”悟空道:“此言不可做戏,我进得去,出得来,你等拜我为王?”群猴齐声喊道:“拜你为王,拜你为王!”

  “好!”悟空话音刚落,纵身往瀑布后面跳。“啊,果然没有水!”悟空如同孩童般到处端详,竟一时忘却了出去。他赫然看到此洞中有一块石头,上面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原来那阎王说得不错,此地确实唤作花果山,只是他未曾提到这里有一处叫水帘洞的地方,难不成还有阎王管不到的地方?”悟空在洞里逗留,迟迟不肯离去,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看样子那猴子出不来了,这么久了肯定淹死在里头了。”瀑布外面,那老猴子道。群猴登时觉得兴趣索然,便要四散而开。其中一猴子道:“会不会是里面有宝物,他想独吞?”此言一出,群猴又聚拢了起来,议论纷纷。

  “哗啦”一声响处,悟空从水帘洞跳了出来。群猴都围了上去。“怎么样,水多深?”

  “没水,没水!里头是个好去处!”悟空有些得意道。“有没有什么宝物?”悟空咧嘴笑了。说道:“造化,造化,里面是一副天造地设的家当!”“当真?”群猴有些不敢相信,但见悟空安然无恙地回来又不敢不信。悟空说道:“咱们一起去那洞府中居住罢!”“洞府?你是说瀑布后面是一处洞府?”

  “正是,正是!那是个绝好的去处,唤作‘水帘洞’,咱们可捡着大便宜了!”悟空朗声道,他加大了声音,生怕有谁听不见。“怎样去?我们如何去得?”有猴子问道。“去得,去得!过了这水帘,就无事了!”悟空似乎有些急了,不过立刻释然了,这群猴子虽然在生死簿上除了名,毕竟还是没有胆量。“那你先去,我们跟着你!”其中一只强壮一些的猴子道。“甚好,甚好!”悟空大喜,又不禁抓耳挠腮,自从跟随玄奘西天取经以来,他逐渐变得人性,很少再有这种抓耳挠腮的动作,现下与一群猴子一块儿,激发了他本来面目,猴子始终是猴子。

  悟空纵身一跃,又进了水帘洞。群猴还是有些害怕,仍然不敢迈出这一步。良久,终于有猴子带了头,他抓住一根藤条,往前一荡,跟着悟空进了水帘洞。群猴见状,纷纷学着荡了进去。

  群猴进了水帘洞,发现悟空不曾欺骗他们,嬉闹成一团。搬桌子的搬桌子,挪椅子的挪椅子,一时间水帘洞声音鼎沸。

  “猴子们,所谓无信而不立,咱们事先有约,谁要是能进得去,出得来,那就拜他为王,现在咱们应该拜这新来的猴子为王!”那老猴子道。按说一个新来的猴子,怎么着也不可能当猴王,不过那老猴子威望甚高,他既然同意拜他为王,群猴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纷纷请悟空上座,拜悟空为猴王。

  悟空跳上了那宝座,说是宝座,其实也不过是一张石头凳子,群猴都口称大王。悟空说道:“我既然为王,自然要有一个称呼,你们帮我想一想。”那老猴子仔细打量了悟空,见他七高八低孤拐面,黄发大眼,尖嘴猴腮,獠牙向外生,浑身上下没有几两肉,拳头也只是核桃般大小,着实不怎么好看。但是,既然拜他为王,还是要给他取一个中听的名字,那老猴子思索一会儿,说道:“依我看,大王生性俊美,不如叫做美猴王!”真是说谎不打草稿,如此丑陋的悟空被他说成“生性俊美”。悟空听到这个称呼,大喜,又表现出那猴性,抓耳挠腮,道:“美猴王,美猴王!好,好,好!那我就唤作美猴王!”从此,东升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美猴王孙悟空便诞生了。

  悟空说道:“猴子们,俺有姓氏,姓孙,法名悟空,师父又给俺老孙取了另一个法名,唤作行者,不如你等也跟随俺老孙姓孙罢!”群猴登时耸动,从来没有谁对他们说她们还能有姓氏,当真喜不自胜,纷纷附和道:“大王是老孙,那我就是小孙!”

  “我是小小孙!”群猴嬉笑成一团,似乎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对悟空这个新来的不禁多了几分敬佩。悟空也着实高兴,笑道:“好,好,好!咱们是一家孙,一国孙,一窝孙!”

  悟空整日和群猴玩耍,山中饮清泉,树上摘鲜果,洞中共嬉闹,已然忘却玄奘所教的人性,完完全全成了一只上蹿下跳的猴子,连他对玉帝说过的话都已经忘却,远离斗争,在这神仙洞府,上不受天管,下不受地制,岂不美哉!

  话分两头,阎罗王被悟空勾了生死簿,简直是受到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当即上天庭告御状,一定要玉帝派兵剿灭这妖猴!

  那被勾了去的生死簿呈现在了玉帝眼前,玉帝每翻开一页,眉头就深锁了一重。阎罗王跪在地上,一言不发。玉帝的脸色铁青,只差把这生死簿扔下去了。

  玉帝合上了生死簿,道:“哪位神将愿意下界擒拿妖猴!”一言未毕,那李天王再次出列,拱手道:“陛下,微臣愿意率领十万天兵天将,下界擒拿妖猴!”

  “好!李爱卿,朕命你率领天兵天将下界捉拿妖猴!”

  “轰隆隆”一声巨响,花果山被乌云遮住。群猴都以为要下雨,纷纷躲避,只有悟空站在空旷处,等着天兵下来,因为他知道,这不是打雷,而是天庭战车的声音。悟空掏出金箍棒,拿在手中,指着众神骂道:“来呀!来呀!玉帝老儿的决定就是这个吗?来呀!与俺老孙决一死战呀!”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 阅读最新内容。 当前用户ID : , 当前用户名 :

    岑安在家陪伴了两位老人几天,而后再度踏上流浪之旅。

    做为他的儿子,岑思虽无法理解他的那份执着,但却也尊重他的选择。虽说依然痛恨这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但平心而论,岑思并不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因为他有一位风趣幽默,寓教于乐的祖父,有两位疼他的祖母,还有把他宠到天上去的曾祖父和曾祖母。

    相较于许多寻常家庭的小孩而言,他得到的爱,其实更多。

    是以,即便二青他们告诉他,修道的种种好处,但他还是打心底里无法接受这个。他父亲不甘于平凡,他却宁愿当个寻常人。

    不管岑思的选择是否因为叛逆心理,但他们都尊重他的选择。

    之前二青虽有佛祖金身,但依然还是无法推算出佛祖的转世灵童在哪。更何况,现在佛祖金身已被混沌青莲吞噬炼化。

    也不知道将来佛祖回归时,找不到他的金身,会是何表情?

    其实,别说二青无法推算佛祖的转世灵童在哪,就连摩罗这个和佛祖修为相当的存在,也都推算不出佛祖的转世灵童在哪。

    这并不奇怪,二青是混沌元神,受天道庇护,连佛祖道祖都无法推算他的未来。更何况是佛祖这种已经与天道相合的人物了!

    这种与天道相合……也可以称之为合道境的人物,更是受天道眷顾。甚至就连道祖和摩罗,都无法推算他的存在,更别说二青了。

    摩罗寻找佛祖的方式,便是让手下用他的灭世黑莲去感应。

    二青看过‘后传’这部神话剧,知道一些剧情。然而,这个世界的发展,是否还跟那个神话故事一样,已经无法肯定。

    他甚至不敢肯定,还会不会有白莲花这号人物,也不知道那座凤头山在哪里?

    虽然地府如今已是摩罗的地盘,但摩罗并未在地府坐镇。

    如今整个地府都被摩罗占据,阎王判官等等这些主事者,自然也就被他换了一茬,全都变成妖魔所化的了。

    然而,让二青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才入阎罗殿,便碰到一殿阎君秦广王高坐于王坐之上,审问殿中‘罪鬼’。

    在这秦广王的王座之下,左侧首座还坐着个人,这人是崔判官。

    大殿两边分别站着一队鬼差,中间跪伏着一个手脚皆被加上镣铐的女子,女子面容苍白,唯有双眸还有点儿神,一脸可怜之色。

    那女子抬起头来,虽然面色苍白,但依然还是不减那副我见犹怜之色,弱弱道:“小女子赵何氏,冀州常山人士。”

    “你二人有何冤屈,且速速与本君道来……”秦广王正说着,突然看到那女鬼的姿容,双眸便是一亮,道:“算了,来人,将这小娘子身上枷锁去掉,送入后殿,本君要亲自与她交流,哈哈哈……”

    那男鬼叫了起来,秦广王回首哼声道:“獐头鼠目,一看就不是甚好东西,来呀!将这货打入十八层地狱……”

    那男鬼还叫道:“冤枉,冤枉啊!小民没有强占她,亦未杀她啊!”

    而那秦广王则直接化身成‘恶狼’,准备对那女子下手。

    那女子方才知道,这阎罗王想要干嘛!顿时尖叫挣扎起来。

    她生前被那钱三女干杀,没想到,死后都难逃恶魔之爪。她瞪着双眸,无神地望着天花板,似乎在说:“还有没有天理?”

    就在这时,她突然看到,一道乌芒闪过,爬在她身上的阎罗王,那颗大好的脑袋,就从她身上滚落而下。

    阴寒的液体,洒了她一身都是。那是这阎罗王的血液,那血液撒在她的身上,蒙住了她的双眼。

    等她抹去脸上的血液,她只看到一道青色身影缓缓消失在她的面前,那青色身影甩着手中带血的黑剑,嘴里嘟喃着,“麻痹!差点污了爷的大宝剑!连女鬼都不放过,你当你丫是宁采臣吗?”

    就在这女鬼愣在那里时,那道声音又从虚无中响起,“喂!你倒是叫啊!你不叫,那判官怎会进来?他不进来,我怎屠魔?”

    结果门外的鬼差们,脸上反而露出了‘淫·荡’的笑容,甚至在嘀咕着,他们的大王,能撑多久。

    而后,他一路杀了出去,无声无悄,来无影,去无踪。杀到那崔判官处后,二青二话不说,一剑了结了他。

    因为,在他的眉间竖眼里,不论是那些鬼差,还是眼前这位崔判官,皆是妖魔所化。

    将整个第一阎罗殿中的鬼差全数干掉之后,二青找来生死簿,翻看起来。他在寻找白莲花的信息。

    否则的话,摩罗也不需要派手下去寻找乔灵儿了,直接照着这生死簿的记载去找好了。

    要知道,在这生死簿上,不仅有名字,年龄,生辰八字,甚至就连籍贯都有。出生地在哪,死亡地在哪,一目了然。

    二青翻开生死簿,那生列簿就像是会自主翻页一般,快速翻飞。

    等二青将生死簿看完,发现,用白莲花这个名字的,居然多达数百个。其中与凤头山有关联的,倒还真有一个。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鬼差闯进殿来,叫道:“不好了不好……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府生死簿是谁掌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