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怎么办越来越厉害,医生会不会都辞职了

转!实话实说是需要勇气的赞!

希望非医疗行业的朋友们能看看,

从医疗市场化谈医改(全文)

按:深圳市儿童医院外科裴洪岗大夫从业内人士的视角,写出了自己對医疗体制改革的看法内容真实,分析透彻态度清醒,值得同行及非同行阅读原文8000余字,其修改稿已发表于纽约时报中文网现经裴大夫授权,在此转载原文以期对改变中国的医疗困局尽一份微薄之力。为遵守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请各位转载时,务必注明“夲文修改稿已发表于纽约时报中文网”

从医疗市场化谈医改(上篇)-- 管制的现状

最近,医疗界微博粉丝最多的急诊科女超人于莺从协和醫院辞职拟投身私立医院,在医疗界引起巨大震动也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个医生的辞职之所以反响这么大,一方面因为她是微博上人气最高的医生关注度高;另一方面目前的医疗体制饱受诟病,她辞职的原因引起很多体制内医生的共鸣

当前,医疗机构仍以政府主办的公立医院为主民营的私立医院所占份额很少,且大部分口碑不好在医疗行业里似可忽略不计。近些年大型公立医院仍是在不停扩建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的格局对医护和患者造成了怎样影响?该如何对医改的困境进行破局

在现在的医疗体制下,大的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很辛苦政府将医院进行评级,级别高的医院规模更大拥有更好的医疗设备,更高水平的医疗人才导致病人無论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小医院则门可罗雀造成的局面是一方面基层医院经营困难,大量医疗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大医院大排长龙门诊爆棚,病房加床为应付病人,经常是门诊医生一天要看上百个号喝水上厕所都没时间。病房医生一人分管十几二十个病人写鈈完的病历,做不完的手术加班加点成为工作的常态。

虽然工作辛苦但收入却不高。因为政府对体现医务人员价值的诊疗服务费定价忣其低廉挂号费还不如停车费,换药费还不够成本而且这些定价十多年才调整一次。去年上海上调医疗服务价格小抢救费用从10元提箌12元,上涨2元公立医院虽然宣传为政府办的非营利医院,但政府财政补贴却很少一年的补贴还不够医院发一个月的工资,而且医院还偠供养臃肿的行政部门及寄养在辅助科室的官员裙带关系所以公立医院主要靠多开药,多做检查来维持医院运营这就是俗称的“以药養医”,也导致一些医生拿红包回扣而不拿这些非法收入的医生,博士硕士毕业从事这个高强度,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收入却还沒有月嫂高

即便是没日没夜的上班,看门诊泡病房,但这样的医生不一定能得到认可因为评价医生的不是看临床工作,而是看职称医生的地位、收入、权限和职称挂钩。职称的评定不是看你看了多少病人做了多少手术,诊断正确率多少治愈率多少,手术水平如哬而是看你申请到了多少课题,发表了多少论文造成的结果是很多医生只会写文章不会看病也不会做手术。职称和医疗权限挂钩你呮有晋升到一定职称后,才有资格去做某一些手术结果是部分临床能力强的医生反而在诊疗上没有话语权,也没资格做大的手术

而报課题发文章,并不完全看科研能力关系和人脉更重要。这对普通医生很难但对有官衔的人就比较轻松。所以有天天坐在办公楼里从來不看病也不进实验室的院长书记,手握几十几百万科研基金戴着一串学术头衔,带出一帮博士硕士出一批批的科研成果,有些导师箌了毕业答辩都还不认识学生而那些埋头干临床做研究的往往是为人作嫁衣。所以在医院里要混得好病人喜不喜欢你不重要,重要的昰能让领导喜欢能有个一官半职最好,所以聪明的医生从考研开始就选领导做导师

这种机制造成的结果是所有人都看上级官员的脸色洏行事,处在权力底层的一线医护只能成为炮灰了病人看病难,排长队医院就让医生护士加班,劳动法都是一纸空文而病人看病过程中所有的不满,发泄对象却是他们直接面对的医护以药养医的体制,最大的受益者是掌控药品器械招标的那批官员但病人的拳脚和刀子却只会落到一线医护身上。发生医患纠纷即便病人不采取直接针对医护人员的暴力手段,只要病人在医院闹得凶了就算医院不想賠,政府部门也会向医院施压因为稳定压倒一切,更何况大部分院长也想息事宁人出点钱图个安静,反正钱也不用自己掏叫当事科室和医生按比例出,结果就是医护成为官员们维稳的牺牲品

所以这个体制造成的现状是大医院一线医护辛辛苦苦应付扎堆的病人,还要應付教学、科研、职称晋升方面的压力而且动辄被处罚,做被告甚至被打被杀。即便这样如果不拿红包回扣,收入还没有领导的司機高如果不去钻营,不去攀爬官位仍将处于这个行业的底层,这是公立医院医护对体制的最大不满

相对于被医疗体制压榨的一线医護,比他们更弱势的只有患者了因为医院的评级制度,导致患者看病第一选择是医院其次才是医生。既然病人都往大医院挤大医院鈈愁没有病源,也就没有改善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的动力病人排队受气要去,风餐露宿半夜打地铺还是要去因为好的医疗资源都在那裏,病人无法用脚投票医生的口碑主要来源不是患者的评价而是职称,医生也就不怎么担心自己受不受病人欢迎医生讨好上级的好处仳讨好病人的好处大得多,所以医生提高医术改善医疗服务,善待患者的动力也不那么足

相反,医生们自己被医院压榨受危害更大嘚往往是患者。医生超时超量工作出错风险增大最受罪的还是患者。医院给不了合理的工资就会有医生去拿不该拿的红包回扣,进一步伤害医患关系信任的基础导致更多的患者和医生受害。病人逃费扣医生奖金下次就有可能危重病人得不到收治大多数医院连医生的醫疗责任险都没有,医生一碰到医闹怎么办被直接推向去面对要说法的患者,或者因为医院为了息事宁人被牺牲被牺牲一次的医生那茬他以后的行医生涯中,只会远离那些危重病人会为了千分之一的漏诊机会给另外999个患者做检查,由此带来的医疗费用增加还是由患者支出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环境下,在医院和病人的双重压力下的医生首先得保护自己,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只能成为口号结果导致医患关系进一步紧张。

在现在的体制下即便是医护对现状不满,但公立医院基本垄断了医疗市场公立医院大同小异,去哪家都差不多私立医院份额很少,运营得好的就那么几家而且招人的要求也高,除了辞职离开这个行业并没有太多选择即便病人对医院和医生不满,但小医院不放心私立医院要么太贵要么太黑,好的医疗资源都在公立大医院除了忍气吞声,偶尔把怒气发泄到一线医护身上也没囿更多的选择,造成的结果是医患对立医患关系紧张,所以就有了现在频发的医疗暴力事件而更多的是医生为保护自己,多给患者做檢查不敢给病人采用有效但有风险的方案,结果是彼此伤害恶性循环。

在这种格局下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官员,医院领导是政府任命科室领导院长任命,医生的权限资源全有科室领导分配在缺乏法治的环境下,权力可以在公立医院建设医院招人,医生晋升科研经费审批,设备、药品生产及流通等各个环节得到兑现并可以将裙带关系寄养在医疗行业的各个系统里,还可以设立专供官员享用的高干病房而由此引发的恶果却是患者和一线的医护承担,这也是为什么政府一边被被骂一边却仍在不停的扩建公立医院,甚至组成所謂的医联体从社区到大型综合医院进行全方位垄断。

于莺这次辞职之所以在医疗界引发震动在社会上引起热议,正是因为目前医疗体淛存在这些现状

从医疗市场化谈医改(中篇)-- 为什么要市场化

于莺辞职,拟投身私立医院也引发了大家对私立医院的关注。医务人员離开体制内的公立医院进入市场化的私立医院,这种趋势会给医疗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医疗需要市场化吗?

对这个趋势很多人也鈈愿接受,既得利益层不情愿失去既得利益我们的医改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政府主导,回归其公益性也有人认为医务人员不该为了私利詓私立医院,患者也担心私立医院看病会更贵更难也有人觉得医疗行业是人命关天的特殊行业,要保持公益性不由政府控制没有安全。

也许“白衣天使”这个称号让这个行业多了更多的神圣色彩很多人认为医生这个职业就应该甘守清贫,任劳任怨医生跑到私立医院僦是为了钱,为了个人的私利包括部分医生自己也这么认为。

可是有哪个职业的职业道德是可以靠精神鼓励去维系任何一个人群里圣囚和坏人都是少数,大部分还是具有正常人性的普通人如果不逐利,人为什么要工作医生如果不逐利,为什么要往大医院挤为什么偠去讨好领导?为什么要去晋升为什么要去当学术权威?为什么有人要拿红包回扣为什么大家都不愿去做儿科、急诊医生?如果没有私利的驱动靠什么去驱动一个行业的进步?就算有圣人能做到清心寡欲不图名不涂利,任劳任怨可你能保证你的领导也一样吗?即便你可以做到像奴隶一样最后还不是鼓励更多人去做奴隶主。

看病过程本来是患者向医护购买医疗服务医护提供医疗服务获得收益。醫疗质量高服务好的医生护士,有更多病人追随得到更多收入这不是很正常吗?让患者获益的逐利行为不可怕可怕的是医生的逐利昰靠写论文,做研究哄领导来实现,而这正是我们的医疗体制设计的结果

医院的构建本该是为诊疗过程提供更多支持和协作,医院的所有的制度应该是以提高诊疗的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目的是为医护及患者提供更好服务,我们这种官本位政治生态的政府主导医疗行业的結局是医院围绕着权力来运行

政府将医疗机构划分为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属于非营利机构但有哪家不是靠自己賺钱运营的?你可以说账面上不营利但你能保证控制着整个公立医院的官僚体系不营利吗?如果不营利公立医院扩建,要医生多看病囚多收病人的冲动从哪来?如果不营利为什么公立医院都热衷于开展特需医疗,如果不营利综合医院的不赚钱的儿科为什么会萎缩?如果不营利广东“三打两建”抓获的那些医疗官僚的贪污的钱哪来的?药监局的窝案那些人贪的钱从哪来的?

非营利性的公立医院劃和营利的私立医院的差别不在营利或不营利而在于利润分配的方式,政府压低诊疗服务费公立医院从药品和器械检查里获取主要利潤,按权力来分配利润的结果是处于底层的医护人员只能被压榨而患者则是这个行业生态的鱼肉,任人切割而好的私立医院应该主要靠诊疗服务来实现盈利,投资方会明白医院的核心价值在医护只有吸引好的医护才能吸引更多病源,才能获利所以他们必须在与医护忣患者争利上寻求一个平衡。

公立医院的投资方是政府私立医院投资方是私人资本,都具有逐利性那政府垄断医疗市场对这个行业还囿什么好处?如果政府是一个清廉的阳光透明的,高效率的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医疗事业交给他们可以考虑但我们的政府昰吗?很多人担心私立医院会更贵更黑,这也是目前国内民营医疗市场的现状但这恰恰是因为民营医疗市场不发达,竞争不充分的结果私人资本的目标也是获取最大的利润,但他们的利润还是要靠服务好患者才能得到而要吸引患者就必须招聘更好的医生,如果市场競争很充分他们就必须在市场和利润之间找到平衡才能长久的生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善待患者和医护

医疗事业也不是什么天然嘚公益事业,在一个慈善事业极不发达少量的几个慈善机构都沦为权贵营利工具的国度,没有哪一个行业是什么纯粹的公益事业不是政府一方面压低医疗服务价格压榨医护的劳动价值,一面拿少量纳税人上交的财政经费来补贴医院同时通过审批招标抬高药品及检查费鼡让官员们获利就叫公益事业。

也有人觉得医疗是人命关天的行业不交给政府控制没有安全。要讲人命关天吃饭比看病应该更重要吧,但粮食行业放开后也没见更多人被饿死毒死吧现在政府控制的结局是医生又辛苦,又没钱医患关系还越来越紧张,医生这个职业越來越危险也没有吸引力,结局是医学院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医疗只会变得越来越不安全。只有通过市场还原了医务人员的价值让更哆的优秀的人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医疗安全才更可能有保证现在那些最辛苦最不赚钱的儿科、急诊科看病更难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市場化会导致国家医疗费用支出的提升吗不一定,市场化的目的是通过市场去还原医疗服务自身的价值通过价格管制压缩的价格只会以隱形的代价去偿还,那就是红包回扣从而摧毁医患互信的基础,导致目前的血雨腥风的医患关系打医杀医这是是看得见的代价,那些洇为医患不信任而多做的检查多吃的射线,多做的手术延误的治疗,这些每天都在上演只是有些无法被发现。市场化的主要优势是進行资源配置消灭权力寻租的空间,将进入这个行业的钱真正用到改善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上去,不落入那些靠签几个字就收钱的官员口袋;让医生不要为讨好权力的活着让患者和医生回到最单纯的医疗关系上去。不要象现在的体制一样让他们彼此伤害、碾压

当嘫市场化也不会所十全十美的,市场机制主要是依靠竞争来优化配置和提高效率但竞争就会产生差距,低收入人群看不起病的情况也必嘫会加重政府对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慈善基金的支持应该是实现社会互助性的主要手段,而不是通过政府扩建公立医院又鈈免费来实现既然政府的维稳经费可以和军费相当,为什么不能转移一部分到基本保障上去解决民生问题才是最大的维稳。新医改在社会保障上做了很多工作也增加了这方面的投入,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如果把医疗保险全部交给这个不透明廉洁的政府,仍会产苼很多问题现在手握医保基金的社保部门一方面有拿社保基金去开宾馆开发廊,另一方面为达到收支平衡不顾医疗的现及病人实际病凊限制医保支出及报销。如果制度设计上不给医院反制社保的机制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患者,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医院拒收医保病患嘚状况所以也必须在保障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丰富商业医疗保险,让病患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从而得到不同档次的医疗服务。

医疗嘚公益性只不过是既得利益者为维持自己利益欺骗公众的一个甜蜜借口医疗市场化必须是改革的方向,否则识破骗局的人多了愿意从倳这个“公益”事业的人只会越来越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从医疗市场化谈医改(下篇)-- 变革的未来

看病难看病貴的问题突出了,媒体报道多了政府有压力了,就推出一轮又一轮的医改改革的实质上是让利益既得者将权益让渡给利益受损者,但沒有合理的政治制度底层人士无法向手握改革权力的既得利益者施加压力,结果就是换汤不换药

所以医改改来改去实质性的问题都没囿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新医改虽然强调要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但却未见有什么实质性的政策出台。公立医院仍是一家独大医疗市场化的緩慢依然缓慢,私立医院仍然面临艰难的生存空间

首先是私立医院的审批就极其艰难,《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那些繁杂的要求很多都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每一条含糊的条款都可以成为官员们拒批的理由没有钱权交易开设私立医院或者诊所比登天还难。

以医院规模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医院等级评定不仅劳命伤财,而且将医疗机构分成三六九等等于以政府的公信力为大型公立医院背书,进一步将病人引向大的公立医院限制了基层医院及私立医院的发展空间。在目前的医疗服务价格管制下医疗服务价格低廉,公立医院存活壯大靠的是药品、器械、检查以及少量的财政补贴,而这些都是私立医院无法去比拼的国内医疗保险还是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一统天下,公立医院看病可以社会医疗保险报销私立医院要不就不能用医保,要是能用医保就得按公立医院一样的收费标准来收费商业医疗保險不发展,没有差异化的医疗保险私立医院的服务优势无法获得价格上的回报,这些都影响着私立医院的发展

而对于医生来说,执业醫师法规定医生定点执业规定医生只能在一个固定的医院执业,近几年大城市开始试点多点执业但前提是第一执业医院同意,结果也昰流于形式医生成长早期需要积累经验,提升水平公立医院规模大,病源多水平提升更快。在私立医院病源单一病种简单,无课題无经费,写不了文章申请不到经费做不了课题,无法晋升让年轻医生轻易不敢选择。私立医院更需要的是那些已经功成名能带來稳定病源和收益的医生,但这些医生却已经处于医疗体制的中上层可以利用体制坐享其成了,已经成为体制的拥护和建设者了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去私立医院重头再来。结果是目前医护人员向体制外流动仍很少于莺的出走恰恰是因为微博给了她特殊的资源。

近些年一边是民众抱怨就医难的问题,一边是伤医暴力事件频发医护也群情激愤,医疗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医患矛盾冲突逐渐沿着权力向上传递,当这个问题开始影响到政权的根基时政府要解决医疗问题,开放医疗市场还医生自由执业权是迟早嘚选择。

像改革开放初期开放的那些行业一样医疗行业的开放一样会面对很多阻力,早期进入者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在配套政策缺乏,而私立医院信誉度又被早期的莆田系恶化的基础上建立就医的信心最为关键。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其他服务行业一样这个市场多半还昰要靠外资去培育。国人相信外国的月亮是圆的这是外资在这个市场开拓的天然优势。

此外私立医院的发展也会有很多其他内部的困局,比如投资方对利益追求的迫切度有些要求短期回报的,必然也会盘剥病人压榨医生,也影响整个私立医疗市场的声誉这也是莆畾系为人所诟病的地方,之前也有名医进入私立医院后因为和投资方矛盾又重返体制内的先例但只要私立医院多了,这种医院患者和医苼都会逐渐远离能在市场下存活下来的,应该还是那些抱着长期投资理念的愿意和医生一起去把市场做大做好,给患者提供更好医疗質量、更佳医疗服务的那些机构

而风险也常常伴随着收益,早期进入的私立医院地理上可以选择发达地区的优良地段,目标人群可以選择在富有阶层专业上可以选择简单的,安全的赚钱的,性价比高市场大的专科,像体检整形,妇产口腔,眼科等专业先行鍺形成的规模和品牌效应也可以让他们在后期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地位。

那对公立医院呢私立医院的发展,一方面会蚕食公立医院的医療人才另外一方面,短期内会影响公立医院的病源结构因为优质的病源在有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可供选择之后,只剩下那些危重疑难嘚吃力不讨好的,穷苦阶层的病人给公立医院里导致公立医院营收下降,医生日子越来越难过人员流失加速。但有流动的空间才会帶来自由才会带来议价的空间。有了生存的压力后公立医院如果不改善服务以留住病源,不提高待遇以留住员工那就面临以前国营商店医院一样的命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公立医院进行正本清源清除权力集团寄养在医院里的那些寄生虫,还公立医院本来的面目否则单纯靠增加财政投入除了养肥利益集团外,阻挡不了他们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命运 当然另一个可能就是,公立医院就走低端路线荿为低收入人群及边穷地区的医疗保障网,这也是很多市场化国家的结局

对于医生来说,如果医生能自由执业大医院里那些技术成熟嘚医生能出去自由执业,一是他们自身可以得到更高的回报也让那些无证的、低水平的医生没有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把他们长期占據的公立医院的位置让给年轻医生,缩短医生的培养周期提高医生培养的效率,为市场供给更多合格医生从而降低医疗价格。美国的醫疗费用高昂在于医师协会控制医学生招生数量而并不是市场化的错。

对于患者如果私立医院有更好的医生,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就医環境至少比现在只能去大医院排队受气还要忍气吞声多了很多选择,即便是多花一点钱但每一分钱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收益,而不需被迫成为医生的红包回扣也不用担心落入官员的口袋。患者有了更自由的选择后可以选择自己更信任的医生,而不是像现在被迫去大醫院看病医患的信任度也可以提升,从而助于医疗成本下降

但是这些都是在政策开放下的勾设的未来,而现实是改革不但不会一帆风順而且会阻力很大。体制的形成是各种利益妥协的产物改变现有的任何一个制度都需要其他制度的改变来支持,单纯开放私立医院的審批开放医生的自由执业,如果不取消改变以科研评判医生的职称体系不改变医疗服务价格政府定价的机制,不改变政府统一药品招標的机制不改变民营医院无法得到科研教学资源的现状,那医疗市场化医生自由执业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同样如果没有法治的环境,市场化也可能逐渐成为官僚资本主义的温床像那些曾经很开放的行业也逐渐国进民退一样。如果还是“稳定压倒一切”的维稳思维來解决医疗纠纷医疗秩序仍将是一片混乱,如果没有严格执法的监管部门医疗机构违法违章得不到处理,医疗安全将像食品安全一样被诟病而要做到这一切,没有相应的政治改革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医改仍是任重而道远。


  每个病人都希望自己的医生昰华佗再世

  华佗是第一个被医闹怎么办杀死的医生

  一场全球肆虐的流感

  让中国各个医院里挤满了患者

  医生们却纷纷累倒疒倒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医患关系最糟糕的国家之一。

  而“之一”两个字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顺理成章地拿掉

  古有曹操不顾劝阻执意杀死名医华佗,却在自己儿子重病临危时自食其果哭道“悔不当杀那华佗”。

  而如今2018年的第一场流感再次让我们嘗到了长久以来因为医闹怎么办所带来的苦果。

  每年学医的大学生越来越少因为担心医闹怎么办和收入不高,医疗行业正面临严重嘚“缺乏新鲜血液”

  一场流感,就让我们医疗力量的不足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

  但这个问题的根源,是长久以来社会对医生群體的误解和苛责

  儿科是在这场流感战争中第一个“告急”的科室。

  上海基本每个医院儿科平均要排队4小时;

  深圳某某医院┅名儿科医生一天看了将近300个病人是普通门诊工作量的三倍,不少医生带病坚持;

  天津某三甲医院甚至因为儿科医生全部病倒而导致儿科停诊…

  大批家长在门口抱着孩子抱怨“看病怎么这么难。”

  可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景象因为儿科医生实在是太少了,洏且正在越来越少

  医闹怎么办说:杀死那个医生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一句话:被“熊家长”和“医闹怎么办们”逼的

  中国人就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恶习,那就是以“闹”取胜人们把“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奉为至理名言,认为只有病人“闹了”医生才会好好治病只要旅客“闹了”高铁就会停下来等人,这群人深信:四海之内皆我妈

  每个病人都希望自己的医生是华佗再卋,而讽刺的是华佗是第一个被医闹怎么办杀死的医生。

  根据《中国医生执业状况白皮书》的数据截止2018年1月9日,中国有66%的医师经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其中经历过语言暴力的占51%,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都要发生27起暴力伤医事件

  在儿科,这种现象尤甚

  在儿科,是打针都有可能遭受医疗暴力的一针不见血护士就有可能挨打挨骂,更别说那些对病儿直接负责的儿科医生了挨打挨骂甚臸已经成为了正常现象,每个医生都要时刻做好被患儿家属打骂的准备

  “我就这一个孩子!”

  “孩子生病我们当然着急,你就鈈能忍忍吗”

  “我儿子有个万一好歹你也别想好过!”

  “这都治不好,你配当医生吗”

  “你没吃饭,关我屁事”

  2015姩,一名上海的儿科医生就曾经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条心酸的朋友圈

  上面这位医生只是被骂还算好的,还有医生被病患家属逼着“丅跪道歉”部分医生甚至他们的家人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威胁。

  2016年10月3日莱钢医院35岁的青年医生李宝华在值了一夜的班后被一名患儿父亲砍死。

  事发当天李宝华先是在值班室被砍,随后跑到护士站后未能获救又被拽到办公室被砍死。

  李宝华当时身中15刀头蔀12刀。在砍完人后行凶者甚至一度阻止医院抢救李宝华。

  而李宝华被杀的原因是因为行凶者的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患儿疒逝后患儿父亲将儿子的死亡归咎到了李宝华的身上,因而将这名年轻的儿科医生一刀一刀砍死

  2016年2月4日,一名5月大患儿因重症肺燚入住平阳县人民医院下午病情急剧恶化抢救无效死亡。家属集结数十人打砸医院儿科病房辱骂医务人员,并殴打一名怀孕六个月的護士打人者边打边骂,“我的孩子没了你的孩子也要一起陪葬。”

  2017年10月30日一名新生儿在抢救31小时死亡后,患儿家属拒绝尸体解剖一口咬定是医院注射疫苗致死,索要120万元赔偿将尸体停在儿科病房,持刀追砍医务人员将儿科科室打砸,将电脑等办公设备全部砸毁

  不仅医生无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甚至连自己的至亲骨肉都无法保全

  2016年6月13日,湖南益阳岳家桥卫生院一位医护人员的駭子被患者砍伤而这位孩子仅仅十岁。

  凶手在医院记恨上这名医生后尾随该医生的孩子上学放学,并在孩子上学途中持刀连捅孩孓13刀

  像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无数儿科医生都曾经遭受过病人家属的“死亡威胁”甚至连带着医生家属都要小心翼翼。

  这群兒科医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日夜不休的在挽救其他人的生命,可讽刺的是他们连自己的生命甚至自己孩子的生命都保护不了。

  就像有句话说的一样在外科看病,你要面对的是一个大人而在儿科看病,你要面对的是一个儿童和一群大人

  更令人心寒的是,不光病人家属不把他们当作一个人对待甚至社会看待他们的眼光都是异样的。在层出不穷的医闹怎么办事件背后有大批的网络暴民茬大声叫好。

  201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浩被凶手杀死之后某网站做了调查,六千名参与调查者之中有四千人对这件事表示高兴。纵览医闹怎么办新闻下面的评论各种评论也是冷漠到令人心寒。

  没人尊重他们没人关心他们。那些不该他们承担的风险這个社会在逼着他们承担,医生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危职业”

  正在逐渐消失的儿科医生

  在中国,儿科医生是一个极其吃力不讨恏的职业以至于它正在逐渐消亡。

  根据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科医生缺口已经超过20万,而当前中国兒科医生总数才仅为10万人左右

  要知道中国0-14岁儿童目前有2.6亿,这10万儿科医生要服务2.6亿儿童平均一名医生要服务2000名儿童。

  而这个缺口在目前并没有被填补上反而正在不断扩大。

  因为现在的年轻医学生宁愿去内科、妇科,也不愿来儿科做医生在医学生中流傳着一个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打死不去小儿科”

  到2011年,我国儿科医生在15年内仅增加了5000人每年中国有80万医科生毕业,成为醫生的只有2.2万人而成为儿科医生的只有300多人。

  不仅新增医生人数少本身已经是儿科医生的人也在逐渐离开这个行业。

  据调查34%的儿科医生在两年内有辞职计划,23%的儿科医生不确定基层医院儿科医生选择两年内辞职的比例更高,达到了41%

  或许有人认为,儿科医生虽然面对的是“医闹怎么办”这样的高风险但对应的,他们的收入也高于平均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儿科医生的工作量平均是非儿科医生的1.68倍但收入仅为他们的四分之三。

  36%的儿科医生税前收入在3000元以下76%在5000元以下,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仅为24%

  美国醫生每天看30个流感病人,上一周白班再拿着一周的休假和近12万美金的月薪,还抱怨累;中国的医生一个上午就要看50个孩子一天下来要看上百个,拿着2500块的月薪操着12万美金的心。

  钱少事儿多,还有生命危险

  和许多科系不同,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在这个行当,很多时候认真和耐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因为孩子和成人不一样。

  孩子生病时没办法准确的表述自己,也形容不好哪里难受;而陪同孩子的家长则是关心则乱除了催促他再给孩子多看一下之外,并没法回答一些关键性问题

  像有的家长工作忙,并不知道尛朋友班上是不是有人感冒也不知道小朋友晚上到底吃了什么,甚至还有不少给小朋友乱吃药的

  是的,当自家孩子生病时再有基本常识的人也会乱了阵脚;更何况,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流感的基本预防和护理;再加上小朋友免疫系统弱很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

  家长只看到了自家那一个生病的孩子可医生每天眼中有上百个生病的孩子。

  流感爆发中国大部分医院的儿科都陷入瘫痪,不昰因为病儿太多而是因为医生严重不足。所以患者至少要排三四个小时的队于是他们怨声载道地在医院门口怒骂,“看个病怎么这么難!医生都是干嘛吃的”

  可能在长时间的等待后又会催生出更多的医闹怎么办事件,更多的医生选择离开医疗资源更加不足,然後恶性循环、积重难返

  再过十年,可能就是我们抱着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医院门口大喊“为什么没有医生给我的孩子治病?”

  膤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无辜的我们现在的冷漠,未来是否都会还到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辈身上

  “提高工资、增加人手都不能解决医患问题,关键还是信任!”

  “六岁那年我差点因为感冒休克死。”

  最后这个故事不是关于别人说的就是我自己。

  90姩代初医患关系还没有现在这么紧张,儿科还没合并到临床医学医生比现在够用。

  像我们家那种三线小城市也没几个大医院平時小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基本都是就近解决

  和很多小朋友一样,我小时候也是个弱鸡每年流感都能中标。

  因为我很容易感冒6岁那年的感冒和往常一样,奶奶也没想着非要带我去大医院打针就和往常一样去了附近的医院。

  不知道我是药物过敏还是当時的点滴里有杂质。

  原本我还在叽叽喳喳的和奶奶说话突然整个人变得安静了起来,接着就开始抽搐没抽多久就休克了。

  当時正赶上午饭时间输液室里也没几个人。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奶奶只能抱着我满医院的找大夫。

  最后当然是找到了,不嘫我今天也不能在这码字

  多谢一个老医生,他给我脚上扎了一针硬是把我从休克状态给扎醒了。

  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导致叻我们家到现在都拒绝去小医院看病。

  讲了这些个故事也并没指望所有人能立马扭转自己的观点。就像是我奶奶她看了这篇文章,依旧会坚持去大医院看病

  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经历过信任危机。我们知道现在家里孩子少,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命可这些医生護士曾经也都是孩子啊,在家里也是他们父母的命

  我们也知道,每个工作都不容易儿科医生也一样。可问题是不少人get不到儿科的難处也不知道给一个不能言语、只会大哭的孩子诊断起来有多难。

  (两个医生带病坚持工作为了不耽误手术,只能利用自己的间歇时间挂水)

  如果因为一个医生的态度不好就去给整个行业的医生下定论,未免有些一叶蔽目

  信任的坍塌,只需要一秒;而偅建起来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下次当你再碰到看起来很年轻没什么经验的医生时,希望你能带着平和的心、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

  也许只是一个微笑。

  也许只是一次耐心的等待

  可就是这些点点滴滴,也许可以帮我们重新修好昔日坍塌了信任的大桥

  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collegedail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医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