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善恶2什么时候出是恶,不分出恶就不知道超越善恶2什么时候出是善

查看: 2665|回复: 46
没有分别心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无善无恶无分别
在线时间305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没有分别心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无善无恶无分别
在线时间593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本心于六尘不做分别,不是说意识不分别。也就是说,本心不是意识。
在线时间8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能看见听见、能闻、能尝、能感受痛苦和快乐,能思考的这样一个人,但看只是看、听只是听;死亡只是死亡,和“我”无关、其实根本没有一个我----我的理解
在线时间9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thread-301
不知在哪里听到过,可能是老法师讲经时候说过
其实呢,分别,也属于执着的范围应该,因为分别的前提就是 有我 人 众生寿者等等,所以和执着很相近,这你就理解了吧
普通学佛,就是减少我们的2大病根,执着和妄想,断是不可能,能自己念佛功夫伏住 就是很不错的了,说到如何不分别 不执著,就又到了 行门 了主要,老实 持戒 断五辛 八关斋 或者过午不食 十念计数念佛法 念佛行住坐卧 吃喝拉撒睡时候吧
个人浅见 供参考
在线时间690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41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帖子积分精华
贴段坛经的般若品里一段文字,您参考下: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在线时间2480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戒是無上菩提本
无分别,是指没有无明所致的妄分别。
转刘师兄这段师兄参考下:
5. 分别的分别
接下来佛继续说: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令希求佛法的大众喜悦。总而言之,诸佛成就无量无边未曾有法。
我们先说说分别。社会上和佛法有所接触,稍微了解佛法的人,都会说一句:不要分别。而佛经里也处处提到无分别。而我们对于现代语意中分别就是识别判断的意思。那么无分别,自然就理解成没有分别判断了。经常你会看到有人在谈什么的时候,旁人来了一句,不要分别嘛。然后再加一句诸法平等。还真是能自圆其说。貌似挺像那么回事。
可《法华经》中这里却说如来能种种分别。这不是矛盾么?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对于无分别这个词的理解有了偏差。
无分别,是指没有识别判断么?不是这样的。那就成了傻瓜了。比如你见了小宝宝、小婴儿,你会跟他探讨相对论,探讨IT编程么?不会吧。你不会这么傻。你会做个鬼脸,亲亲小脸蛋,这才正常。那这个叫分别么?不是的,不叫分别。你面前是万丈悬崖,还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你会“无分别”地直接走过去么?这是错误的理解了无分别。
那么什么是无分别呢?
比如大地,大地并不会自己说我要滋养植物,运转河流、继续湖泊池水。更不会说我要让这颗植物甜,让那颗植物苦。没有的。但是承大地的力量,种种植物、生物、地形各具特色,千变万化。
又如同日光照耀一样,日光并不会说我得照耀大地。更不会说我得破除黑暗。太阳只是就自己的本来而已。日光一出,黑暗殆尽、光影变幻、万物生长、水气蒸腾,种种变化各不一样,这不是因为太阳说我得针对某个不同的植物、环境造成不同的效果。而是自然出现的。
而众生有的能见日出,有的能见日落,有的则被黑云遮蔽阳光,有的则在山阴、石洞常年黑暗。这不是太阳造作的区别。事实上阳光始终在那里,丝毫不变。就跟佛法,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有法灭一样。跟我们以为世尊有出世、出家修行、修道说法、涅槃离世一样。这不是佛法有什么变化,不是世尊果真有这一整套的人生轨迹,不是果真是离我们而去。事实上世尊毫无分别,始终未离本处,从来不动。
诸佛如来如同日光一样,以智慧光芒照耀众生,自然破烦恼、断无明、成熟众生,故此自然而然有无量化身、无量方便度化众生。却不是说诸佛在想我的给这个众生有什么待遇,我得度化那些众生,我得给这帮傻瓜开开智慧。不是这样的。没有这种分别。
所以无分别,是指没有无明所致的妄分别。这个分别都是跟“我”“我所有”有关系的。而不是无视任何不同,叫无分别。无分别是指我们的本来面目从来不变,从来不动。佛性从来不动,本心不变。却应事不同,待人接物不同。
比如我们说的一视同仁,如果通俗的说是指对待任何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但你不会对待小婴儿和一个老年人一个态度吧。你不会对一个连环杀人犯和一个慈善家一个态度吧。事实上一般说正常的态度,是对小孩子慈爱,对老人尊敬、对罪犯要严厉。虽然态度不同,但什么相同?本心相同,本来面目未变、自性不动。
而无分别,并不是盲目的一视同仁,而是指我们的本心不变。随缘应事。无妄计较。
在线时间2480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戒是無上菩提本
无分别,是指没有无明所致的妄分别。
转刘师兄这段师兄参考下:
摘自《法华》妙趣 (更新 )
在线时间2480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戒是無上菩提本
分别是我们凡夫最大的烦恼。因为分别就是妄想,因为分别我们有了“我”“我的”概念,没有分别的时候一概清净。有了分别就有了痛苦。有了轮回、有了很多烦恼。所以只要我们还继续承认我们所分别的一切概念,这个轮回痛苦是无法止息的。
无分别则没有痛苦,本来清净。具足圆满。无分别才会真净、真寂静。法身自性即是如此。
有人会产生问题了,那么本来空寂、本来清净,那不成了死水一潭?所以在这里不仅仅提出无分别、寂静。最重要的还有智慧。法身自性圆满一切福报智慧。并非死水一潭。就如同我们看到虚构的电影、电视一样。虽然是虚构的,不真实,但却体现着大量的创意、思想的体现、情节的安排。法身自性作为幻化无量众生的依靠,也同样需要拥有无量的福报与智慧。这个智慧、福报是难以用思维去揣测的。不可思议。
证得法身自性、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己。那么诸佛菩萨所作的事情,也就是自己做的。因为本来无二,本来毫无差别。而法身自性本来无造作,所以证得法身自性并不会去做什么事情。一切自然而然。无论是什么事情、事业、功德,证得法身之后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并非是本人有什么企图、志向、目标之类。本来无事,不会庸人自扰。
便如释迦牟尼佛,成佛、传法,数十年。好像非常忙碌、非常困难、非常辛苦。其实本来清净、本来无一物,本来空寂。本来未说一字。因为法身自性本来不动。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既然虚妄,我们不能说没有虚妄便是死水一潭,便是石头。
法身自性,意味着真实。意味着圆满、无缺陷、意味着无量福报、无量功德。故此不会有什么愿望、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志向、有什么希望。如果有这些东西,说明我们尚未圆满、尚有缺憾。而法身自性本身圆满,具足万法。既然本自具足,怎么会有所愿求、有所希望。不会有的,因为本来都已存在,都已拥有。
本来具足的事情,我们是不会有希求的想法。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诸佛菩萨证得法身自性,不会有什么求愿、有什么目标。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真正的自己,并拥有一切。圆满无憾。而且了解了自己本来拥有这些,不从外得,无始以来这一切始终存在,从未离开、也无法离开。
这个时候你再看看六祖惠能大师悟道时候说的: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里说的是不是一模一样?
摘自《占察善恶业报经》下卷介绍专帖 (佛法是怎么回事)
在线时间2480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戒是無上菩提本
无明是什么
在线时间1835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2:39签到天数: 27 天连续签到: 13 天[LV.4]偶尔看看III帖子积分精华
愿众生闻思修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三皈五戒菩萨戒究竟成佛
【“善男子,如帝释堂,因柱得住,三十三天在中欢乐。如是,善男子,由菩萨智柱,一切诸天世人悉蒙受乐。善男子,若有菩萨发菩提心,菩提所摄,言欲作佛,于多闻中而不勤修,诸众生中最为无智。是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勤精进修集多闻,诸众生中为多闻柱。是时,诸天欢喜踊跃:‘是善丈夫,坚牢精进修集智慧,必能获得于佛十力。是善丈夫,当以慧力断诸结网。是善丈夫,当演说法,断于一切众生结使。是善丈夫,当往至彼菩提树下诸佛坐处。是善丈夫,当以自力降一切魔。是善丈夫,当转十二行相法轮。’
  “善男子,若有菩萨修多闻时,一切魔宫皆悉闇蔽。三千大千世界魔王皆悉忧恼,作如是言:‘是人今者,胜过我等!’其余魔天,各作是言:‘是人降伏于我等主!我等一切悉属是人。’何以故?善男子,由是菩萨集多闻慧,能寂结使;以无结使,魔不得便。已有多闻,则能分别;既能分别,则能修行;已能修行,魔不得便。修多闻者,远离邪见,得住正见;已能正住,魔不得便,则能正修;已能正修,能分别义,离诸非义,便能正度义及非义。善男子,以是缘故,应如是知。善男子,菩萨修集是多闻时,除四种魔,所谓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在线时间305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篱下南山 发表于
无分别,是指没有无明所致的妄分别。
转刘师兄这段师兄参考下:
谢谢谢谢师兄的回答
在线时间1857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2:09签到天数: 35 天连续签到: 35 天[LV.5]常住居民I帖子积分精华
贴段坛经的般若品里一段文字,您参考下: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 ...
南无阿弥陀佛& &
在线时间15705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15签到天数: 34 天连续签到: 34 天[LV.5]常住居民I帖子积分精华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無漏無變易。遠離一切相。煩惱及所知。本性恒清淨。
在线时间1037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7:27签到天数: 33 天连续签到: 33 天[LV.5]常住居民I帖子积分精华
“心”、“境”不二,随缘做事。不执一切法,不废一切法。
佛说“一真法界”,法界名为十,其实为一,一切皆是自心,并无二物。众生把自己的灵明佛性看错了当成外物,这是“境”。把这个能觉知的当成自己,这是“心”。从此即有了分别,这就是根本无明。不把境看作是境,都恢复为自心,境就是心,心境一如,即是不分别。
虽然心境不分别,但不是叫人好坏不分。心是佛,是体。境也是佛,是心之用。有体有用,是本分事。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善不恶,不来不去,不静不动。众生见有善恶及一切对境,是心妄显(于佛菩萨则是随缘行事,心无所住)。有句话叫做“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就是说佛性本涅槃寂静,但是不妨碍显现万法。虽然显现万法,佛性仍是涅槃寂静,不会因为显现万法而破了此寂静。由此可知,寂静,是空。显现,是有。不执空不执有,不废空不废有,方为中道。也就是华严宗所说的“理、事”。知道心境不别,但是见别人行善作恶,当知行善应赞,为恶应止,此是真无分别心。
所以古来禅宗的祖师大德,从来不教人去求什么空。比如赵州和尚,就是个中老手。有僧自远方来参,赵州问:吃粥未?僧说吃过了。赵州:“洗钵去。”洗钵者何人?当人之本来面目。为何洗钵?这不废话么,吃过了饭当然要洗钵,难不成吃完这顿不吃下顿了。本来面目与洗钵,理事无碍。
西天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有偈: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在线时间305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lgc595 发表于
“心”、“境”不二,随缘做事。不执一切法,不废一切法。
佛说“一真法界”,法界名为十,其实为一,一切 ...
谢谢你师兄!
在线时间778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
在线时间7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無地藏王菩萨!
在线时间25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心”、“境”不二,随缘做事。不执一切法,不废一切法。
佛说“一真法界”,法界名为十,其实为一,一切 ...
师兄是否可解释下无善无恶与不善不恶,顶礼
在线时间1037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7:27签到天数: 33 天连续签到: 33 天[LV.5]常住居民I帖子积分精华
师兄是否可解释下无善无恶与不善不恶,顶礼
善与恶,皆是相。无善无恶,就是无相,也就是佛菩萨与诸圣者的境界。不善不恶,是不去造作善恶,但是还有善恶之相,比如四空天的天人。
在线时间28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我認爲的無分別心,不是叫你什麽都不去分別,例如把螞蟻和大象都不區分,而是觀察所有事物背後的實相,佛學認爲我們感知到的所有事物,都不是事物的本體,打個比方,你拿台手機出來,打開照片,看到這個是我老婆,這個是我爹媽等,他們不是同一個人,這就“分別”,而事實上照片只不過是屏幕光點發出不同顔色作出不同排列而讓你看到,在腦海中成像而已,本質根本不是你老婆和爹媽,而是一個個像素而已,看清這事物本質,照片之間並不是人,而且成像原理並無差別。
不把意識注重在照片這表象虛妄分別,就能看到照片的實在相只不過是光點而已,這就是無分別心的含義。
Powered by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性善质恶——康德论原罪(谢文郁)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性善质恶——康德论原罪(谢文郁)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1|
上传日期: 18:39:1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性善质恶——康德论原罪(谢文郁)
关注微信公众号什么是善,什么是恶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善人教化我这样的恶人吧,哇哈哈哈哈哈哈嘿嘿嘿嘿嘿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甚至偷窃抢劫欲占为己有?什么是恶?有一点是肯定的,恶是来自于“自我中心”,而“爱”是善的源头。人自从吃了辨别善恶的果子;当别人得罪自己,仇恨就要加害与人甚至杀人。但是如果心中有爱,就产生贪婪,也就是不再以上帝为中心,就产生仇恨,而是以自己为中心,当别人比自己好,就产生嫉妒,当别人拥有的自己没有什么是善
采纳率:23%
善:无论何种形式,结果是对人的成长和认知等是有利的,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恶:是人堕落,使人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结果是对别人造成误导和伤害的
善于恶这个概念很抽象,从古至今的善恶是一个概念,古代的善恶是一个概念,现代的善恶又是一个概念,要说起来善与恶这个概念三天三夜也说不,其实也很简单,善恶无非就是人心,所以我认为善于恶取决于心中是否有光明。
善中必有恶,恶中必有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和恶。
善恶都是相对的,因为有了善,人们才对恶有了标准。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
不要想太多了……有些东西的是非不好确定,有些事情的是非比较好确定,所以说善恶是非一概而论可能比较难,不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真实的,你可以结合你过去的经验来谈,我也是经历过善恶报应的,以前因为欺骗别人还有邪淫的恶习,后来的处境非常糟糕,所以后来学习了传统文化圣贤教育我开始慢慢明白自己的遭遇的所以然,而且我也开始变得理性人活着有活着的难处,我记得有次读书的时候写作文,说幸福是什么,就说到幸福是获得缺少的东西,对于一个学生,可能考的好就是幸福,作为一个子女,可能家庭和睦就是幸福。人活着并不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可以说,人类常常在探索生命的全部,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以现在历史的长河的角度看我们这一时代,你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小磕小碰不值得一提,你不用指望今天解决一个百度知道网友的问题就改变地球的命运,但是作为一个大活人,这些小问题对于个体的局部利益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善恶两面,所以常常修善,让善念念增长若造善业者,则有乐果报,若造不善业,则受于苦报。这句话来自僧伽吒经所以修善不要停止,常常乐于做善事,不要贪图果报,那样容易堕落,善事做得多了,人的性子也会慈善起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常常修善,太上感应篇里面说的,吉人语善事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也就是诚心做好事,三年就能感召好报了,要是修了几年还是老样子,那就要检讨了,可以看看俞净意公遇灶神公记,这些圣贤文化的案子可以多看看,便于以后修行作为榜样参照不过现在末法时代,我看了你发的几句话,是一个有善根的人,劝得回来,其实说别人谁都会,自己也不一定做得很好,不过我也还是告诉你一些我知道的,现在末法时代,不要乱修,专门修念佛法门,有空的话可以专念,否则行住坐卧也可以念,念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恭喜你念佛法门您修得有把握了,我也只是劝你念佛,我现在也不是什么专家,不过你可以百度印光大师的文钞看看,蛮好看的再就是你可以看看戒色吧,戒色吧有好多痛定思痛改过向善的,你可以跟他们学习,做一个成功的好人,如果你还在读书,就好好读书,读书也能够锻炼人的,读得好不仅仅需要才能,努力和勤奋也很重要,读书的时候可以多帮别人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等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帮别人做一些,举手之劳那种佛教讲的六道轮回,其实我们现在好多人连人死亡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都不知道,现在末法时代,六道轮回明摆着都不一定有人信,真信诚信的动力肯定很大的,要救人动力能不大么……我跟你打的这些话还不是挺多的,以后也未必有人信,总之一句话,快快念佛,念阿弥陀佛,能够学佛就从净土宗开始学习,持五戒,五个戒持好了,孝顺父母,来生还可能做人,但是世尊曾经说过,得人身爪上土,失人身大地土,这是世尊2000多年前说的,那时候还是正法时代,现在末法时代了,你说再得人身有多难,就说不偷盗,有谁一辈子没偷过东西?这只是五戒当中的一条,五条戒都守好有多难,你可以想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受持五戒以后,就不应该再犯戒了,其实这问题高端了,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样就得生人道,但是你觉得能够做到以上十六个字的人,如今有多少呢?就说一条孝道,在我看来,行孝不仅仅是钱财的问题,钱财只是一个基本问题,但是现在有人连这个基本问题都不能满足父母,然后还有父母儿女之间的关系,那是看得出来的所以我才跟你说,别乱来了,乱修来不及了,快点念佛,念佛随时都可以念,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到时候去哪里玩都不退转,不然的话,一生乱修,临终无依无靠,若是堕入恶道,那个时间就太久了,无量劫啊,世尊说无量劫修行才得人身我有时候在想,人身为什么如此难得,你看看,人可以做些什么,许多事情没有福报想做也做不成,而成为人以后你很自由,有自我主张,甚至可能做坏事,而恶道众生,比如畜生道的众生,有的甚至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那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可能你会觉得,我跟你说这么多,还没跟你证明佛的存在呢,我都说了来不及了,是真的就够了,要是你遇到的缘分好,你也会升起正信的,这方面你可以看看新浪博客湖心亭看雪客的博文,让你升起正信的例子有很多啊!如果你有时间,好好看看吧!祝愿您早日找到自己的信仰!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十天内免登录
索达吉堪布: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无忧树种如芥子,每年果实成熟时,一枝亦增一由旬,善恶果增不可喻。”本来无忧树的种子比芥子还小,可树木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年树枝都会增长一由旬左右。同样,我们造恶行善也是如此,虽然刚开始只有一点点,但果报的增长程度却无法形容,就像我乳轮王前世供佛六粒豌豆,来世的人天福报无量无边;或者像有些人生一刹那的嗔心或杀一条生命,无数劫中都要在恶趣受苦。所以,这些道理想起来之后,懂因果的人会如履薄冰,对造恶业有一种恐惧感。否则,倘若你不小心造了恶,甚至只是违犯了细微学处,也会导致无穷的后患。不过《毗奈耶经》中说,在造恶业的过程中,假如有惭愧心、后悔心,果报则不会很严重;但若以无所谓的轻毁心,肆无忌惮地造业,那果报就相当可怕了。作者引用了一个翳罗叶龙王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此故事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有,《福盖正行所集经》中也有。可见,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所列举的公案,大多都出自于佛经和公认的论典。有些汉传佛教的人刚听这部法时,认为:“《前行》是密宗法,我不要学,师父也反对。我最好是学正统的禅宗或净土宗,如果是密宗,我可不敢接触!”其实,你对此不必害怕。你和你师父深恶痛绝、退避三舍的,应该是造恶业。而藏传佛教,没有一部违背汉传佛教的经论,它不是高压电线,也不是炸弹,不会害你的。不懂佛教道理的人,不需注意的地方非要注意,值得注意的地方却从不在乎。比如僧众的财产、诽谤别人的话题,这些都特别可怕,他却一点也不顾忌,而对藏传佛教的珍贵经论,却避之如洪水猛兽,这一点确实比较愚痴。这部《前行》中每个公案的出处,这次我在传讲过程中,尽己所能地给大家作了介绍。其实,从头到尾学过《前行》的人就会知道,它里面的公案,不是在讲藏地的民俗习惯,而是在讲佛教徒不得不了解的故事。这些故事尽管在《大藏经》里也有,但很多人并不了知,而且没有时间去翻阅。因此,我们如今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懂得这些极为重要的道理,是很有必要的!言归正传,佛经中记载:从前,佛陀在鹿野苑为大众说法。翳罗叶龙王得知后,很想前去亲近供养。但如果以龙族的身份去,可能会遇到很多天敌,于是他变成一个转轮王,众宝璎珞庄严其身,带着浩浩荡荡的军队、侍者,威风凛凛地来到佛陀面前。正在听法的四众弟子,见此威势,纷纷议论:“这个国王是谁啊?这么了不起!”佛陀说:“这并非人王。过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此时,龙王来到佛陀足下顶礼。佛陀义正词严地呵责:“你不仅破坏了迦叶佛的教法,难道还要来毁坏我的教法吗?速速离开这里,现出原形再来。”龙王说:“我面临着众多威胁,实在不敢以原形前来。”于是佛陀让金刚手、大药叉神保护它。这时,一条遍布数由旬的巨蛇出现在人前,只见它有七个头,每个头都被一棵翳罗大树重重压着,树根部位昆虫弥漫、脓血交流,以此感受着巨大的痛苦。翳罗叶龙王祈求佛陀救度,授记自己何时才能脱离恶趣。佛陀说:“以后人寿八万岁时,弥勒佛将出世,此佛会授记你脱此龙身的时间。”龙王听后,放声号哭,泪若河流。阿难见此情景,就问佛陀此龙王的业因。佛陀讲述道:人寿两万岁时,他曾是迦叶佛教法中的一位比丘,多年都在山里修行,内心比较寂静。有一次,他入定时间太久,出定时午时已过 ,去城中化缘,遭到别人呵责,心生烦恼。他回到山里,一棵翳罗大树刮了他的法衣,他勃然大怒,无视学处而砍了那棵树 ……另有佛经中说,往昔他在坐禅时,旁边翳罗大树的树叶总打着他的额头。一次,他心情不好缺乏对治力,被打后就以嗔心扯下树叶,扔在地上,并对迦叶佛进行诽谤:“如来对有情制定戒律就可以了,对无情法还规定不能摧毁,这是什么道理?害得我白白受苦!”以此罪业所感,他如今成熟了这种恶果。佛陀把整个经历讲完后,告诉众弟子:“设经无量劫,彼业不能坏,果报成熟时,众生决定受。”这个偈子的内容,我们务必要再三思维。《前行》在理论上没什么更深奥的,每个偈颂、每个道理一听就明白,但它的甚深涵义,大家不知思维过没有?比如,每天要观想的因果不虚,你是否深知这绝非一种传说或神话,而是活生生在我们生活中上演的。以前它已在无数人身上出现过,将来我们也难逃这种业报规律。现在有些特别愚痴的人,要么对世间一知半解,要么对出世间一无所知,一旦违背了佛陀的教言或学处,最终无论他承不承认,都要承受难忍的果报,诚如《诸法集要经》所云:“若违背佛言,彼为愚痴者,于无量苦恼,长时无解脱。”因此,不管是在座亲聆佛法的四众道友,还是通过光盘、网络来接受佛法的佛友,希望你们对因果有坚定不移的正见,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在什么环境或场合中,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我千万不能造恶业,否则,将来是不会快乐的!”要知道,除非是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宁愿永劫受苦,否则,一般的人都希求快乐,喜欢痛苦的一个也没有。我们平时说大话倒可以,但真正牵涉到自己时,比如身体生病了,大多数人都希望尽快治好,中药、藏药、西药,什么药都愿意吃。很多人常会说:“愿一切众生的痛苦成熟于我身。如果我生病对众生有利,但愿我生病;如果我死亡对众生有利,但愿我死亡;如果我痛苦对众生有利,但愿我遭受各种痛苦。”学《修心七要》的时候,讲是这样讲的,然而一旦你真的生病了,此时会不会想到众生?每个人都有自知之明,应该知道自己的境界。所以,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大家也一定要相信因果,对未来要有所考虑。最近,我一直在强调修“共同加行”,你们平时不管独处还是在人群中,都应该经常思维:“善恶因果会不会是这样?”假如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那不承认也可以,毕竟言论是自由的。但如果你在众人面前辩论,就会发现任何智者都不能推翻这个真理,自己没有理由的话,想否认它,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在一切善业恶业之中,是黑是白、是轻是重,关键要看人的起心动念。心是恶的话,行为再善也是恶业;心是善的话,行为再恶也是善法。举个例子来说:一棵大树,根若是药性,那树干和树叶肯定是药;如果根是毒,树叶和树干也必然是毒,因为毒性十足的树根绝长不出灵丹妙药的枝叶。同样,一个人若带有贪嗔的动机,居心不良、意乐不净,即使表面上所作所为是善业,实际上也只会变成不善;假设内心清清净净、纯正无瑕,纵然从外观看起来好像在造恶业,事实上也已经成了善举。所以,我们是造善业还是造恶业,完全在于自己的起心动念。就像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云:“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无有贪嗔痴,及彼生业善。”《功德藏》中也说:“树根为药芽亦药,根为毒芽何用说?唯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树根决定树叶的性质,《出曜经》中也讲过一个故事:从前,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棵苍翠茂密的大树,来园中游憩的人都喜欢在树下休息乘凉。可凡是在那里呆过的人,要么头痛欲裂,要么腰脊疼痛,要么甚至会在树下送命。后来,园丁发现这是一棵毒树,就把它的枝叶全部砍掉了。可是隔不了多久,这棵树又生出新枝叶,长势比先前更为盎然,吸引了更多人来树下休息,也有更多人因此而感受痛苦。园丁见此情景,经年累月不停地砍,但树仍然不断地抽芽、生枝……有个智者见到后,好心地提醒他:“当尽其根。”这一句话,让他当下恍然大悟。于是他从根本上下手,去掉了毒树的根,它就再也没有生枝长叶了。由此可见,树根若是毒,枝叶也必定是毒。同样,心如果是恶,行为上装得再好,实则也是恶的循环,不可能有善果。因此,我们以后做任何事情时,应像前辈大德所讲的那样,先要观察自心有没有贪嗔痴烦恼。如果是在烦恼的驱使下行持,果报肯定不会好;倘若是以清净心、欢喜心、利他心摄持,表面上就算做的事不太如法,实际上也是功德无量。所以,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心在善恶因果中占了重要的位置。鉴于这个原因,对没有自私自利、内心清净的菩萨而言,身语七种不善业有直接开许的时候,就像大悲商主杀短矛黑人、星宿婆罗门对婆罗门女行不净行一样。下面简要地讲述这两则公案:一、大悲商主杀短矛黑人此公案,在汉地《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中均有详细描述。其实在接近密宗的一些经典中,对特殊的杀生和邪淫,是有方便开许的。从前,燃灯佛住世时,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名大悲商主,他和五百商人一起去大海取宝。途中,一个叫短矛黑人、心狠手辣的强盗,混入五百商人的群体中,企图到时候杀人掠财。当晚,大悲商主梦到海神告诉他:“短矛黑人准备杀这五百商人。这些商人全部是不退转菩萨,如果杀了他们,必将于无量劫身陷地狱,实在可怜!所以,你最好是能想个办法,让他不造这种恶业。”大悲商主醒后,不禁思维:“如果我杀了短矛黑人,便可避免他堕入地狱。就算我因此而下堕地狱,也是甘心情愿的。”这样三思之后,他以非凡的勇气,毅然决然地杀了那个强盗,救护了所有的商人。以此善念,大悲商主非但没有堕入恶趣,反而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这一公案,表面上看是造了恶业,为什么呢?因为作为菩萨的他,亲手杀了一个人。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善法,因为大悲商主根本没有一点自私自利,而且从眼前来看,保护了五百商人的生身性命;从长远而言,把短矛黑人从地狱的痛苦中拯救出来,所以是伟大的善行。这就是密宗中常讲的“降伏”,即以方便的大悲、特殊的智慧,在智悲双运的境界中,可以杀害恶业深重、恶趣为主的众生。因此,显宗也有对降伏的开许,跟密宗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极个别人对密宗一点都不了解,甚至觉得密宗有些行为不如法,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若是这样认为,那他对显宗的《大宝积经》,也值得重新审视了。二、星宿婆罗门对婆罗门女行不净行从前,星宿婆罗门四十二亿年在林间持梵净行。一次,他去极乐城化缘,一位婆罗门女对他一见钟情,生起贪爱,非要与他成婚,否则就会欲绝身亡。刚开始他一直拒绝,不想毁坏多年的道行,但他走了七步以后,不由得对她心生悲悯,心想:“如果我没有接受她,她就会因我而死;若是接受了她,我就会犯戒堕于恶趣。算了,宁可我自己受苦,也不能让众生受苦。”于是他和婆罗门女结成夫妻,十二年中一起生活。正是由于他大悲心强烈,此举不但没有构成罪业,反而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因此,在大乘经典当中,有一些看似破戒或邪淫的行为,最后也都成了积累资粮的方便。故密宗有些大成就者娶空行母、行持双运,实际上在显宗中也是成立的。倘若你对此完全不认可,非要以别解脱戒来衡量,那这些公案就说不过去了。此外,《华严经》中还有个妙德女,因贪爱修菩萨行的威德主太子(释尊前世),求为其妻,而生大功德,如经云:“虽以爱染心,供养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堕三恶趣。”《大乘庄严宝王经》中也说,除盖障菩萨去求六字大明咒的传承时,那位法师有妻有子,甚至袈裟也被不净粪所染。但是佛陀告诉他:对这位菩萨,千万不要生邪见。《大般若经》还记载,宣讲般若法门的法涌菩萨(即法胜菩萨),常与六万八千侍女共相娱乐。常啼菩萨去求般若法门时,对此也没有生起邪见。这些菩萨虽示现为在家身份,但都是以大乘方便在利益众生。这种行持,绝不像世间人那样贪心特别强烈,在感情的罗网里逃不出来。而是在特殊情况下,身语表面上是罪业,实则皆为善法。诸如此类的方便行为,都是可以开许的。但若为了一己私欲,在贪嗔痴的驱使下行杀生、邪淫,这在何时何地对何人,也没有开许。这个大家必须要明白!否则,现在有些人以密宗为借口作双运、降伏,但完全是自相的贪嗔,以嗔心杀害众生、以贪心与别人享乐,这样势必得不到善果。因为善与不善,关键是以心来决定,心善就会有乐果,心不善就会有苦果。佛经中也说:“又彼诸有情,造作善不善,于乐及非乐,决定当获得。”其实,除了极其愚笨的人以外,每个人都爱自己,不可能对未来一点都不关心。那么,如果你真的爱自己,在没有达到最高境界之前,就千万不能以各种借口去造恶业——当然,假如你有一些境界,那就另当别论了。总而言之,取舍因果相当重要。大家在学《前行》的过程中,若能打好这个基础,学习佛法才会稳固、长久,再过十年二十年,定会变成真正的修行人;反之,倘若这个基础没打好,两三年中自己吹得特别好听,别人也以为你修行特别厉害,可以在虚空中飞来飞去,但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现出原形、退回原地了。这个原因虽说跟前世因缘也有关,但最关键的,还是你缺乏《前行》的基础。因此,古往今来的很多修行人,若是非常重视《前行》,那一生的修行就不会退转,并且不容易生邪见,修法也会善始善终。否则,没有基础的修行,就如冰上建筑,遇到一点一滴的违缘,马上便毁坏无余了。所以在这方面,希望大家理当三思!
本文来源:网易佛学
作者:索达吉堪布佛法教言
关键词阅读: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楞严经》传入中国的因缘非常不易,此经未来,盛名先至。隋朝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经》而创立一心三观法门,后遇梵僧以止观示之。梵僧阅后告诉智者大师:“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此后智者大师便向西方虔心遥拜,希望能一观楞严的意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善意的出轨torren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