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佛法就是心灵鸡汤经典语录,除了拿来装装逼没什么实际

我心中的佛道
&&贱号:释仁志丑时写于寺庙寮房
回顾2016年年初,受引见,北上参拜五台山,五大圣地之一文殊菩萨之道场;在没去之前,我个人对佛教的认识还仅限于遇庙进殿,一柱清香之礼而已,或者说是大家口中眼中的装逼吧。
但是这一开始,却让我迈开了脚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佛教及道教等道场圣地。一路从五台山到大雁塔玄奘寺,普陀山,九华山,武当山,乐山大佛,南华寺,东林寺,佑民寺,岳麓寺等等,最后直至风尘仆仆踏上天路,跪拜在布达拉宫前。
其中,在五台道场停留最长,小住十余日,每天依照寺院之规定,早课,斋戒,晚课等,倒也让自己真正静下心来,去好好了解这一国内之香火旺盛的宗教。期间,考虑到自身文化水平不足,一并了易中天先生的白话版《禅宗》,也使我更好更快的进入了这佛门因缘。
每一种宗教都劝人要有信仰,但是究竟要信仰什么呢?古人说:就有道而正焉。良禽也知道择木而栖,忠臣也知道就明君而仕,何况信仰,也要选择好的对象。
佛教或者其他宗教也好,他们都有自己的主旨或者说像写那样有中心思想,也是各派常说的&道&。那我所理解的道是什么呢?个人愚见,它就是一种信仰,一种原则,一份,一份善意。
我们交朋友,要结交品德高尚、人格圣洁的人,因为他可以引导我们向善向上,古人说:「无友不如己者。」又说:「水往下流,人往上爬。」如果我们所信仰的对象,要我们去杀生害人,超向下流,那么,信仰他不但没有助益,反而有害。我们必须了解,我所信仰的对象,他的德行有没有清净?他的慈悲有没有具足?他的人格有没有完美?如果他具备了,那么这样的对象,才值得我们去信仰、去皈依。
我们所信仰的对象&&伟大佛陀,是戒行最严谨清净的觉者,他不仅自持严格,并且制定许多的戒法来摄化弟子们的身心。经上记载:佛陀的一位弟子向果园托钵水果,园主人请他自己摘取,这位尊者回答说:「佛戒上说比人高的树,不可以爬上去。」园主人请他用手把果子摇下来,他又说:「佛戒上说不可以摇树取果子。」园主人为了表示诚意,只得亲自攀下树枝请他采摘。那知道他还是坚持说:「佛戒上说不可以自己动手取果子。」园主人不得已只好双手捧著果子献给他说:「我供养您!」这段是说明「不予而取」而犯戒,佛陀的弟子为了坚守此戒,宁可不要果子。以现代来说,没有得到他人同意而拿了人家任何的东西,那怕是一针一线,都是犯法的。如果人人能遵守,社会上就没有抢劫偷盗的行为了。(该段部分摘自佛经)
社会的学问五花八门,我们要选择最正确、最圆融的为我们的指南。春秋时代黔娄之妻的「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名言,几千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与运用。信仰了圆满的正法,在我们的旅途上,不但可以得到许多正确的指示,并且能够建立圆满的人生。
社会上有一些人虽然也说有某种信仰,其实,实际上却都是迷信的多,甚至于有的更是邪信。那么什么才是正信呢?一般社会大众,由于没有获得真实的信仰而趋于迷信、邪信,因此,民智不开,便胡里胡涂的做出很多愚昧的事情来。比如看风水、时辰、算命、占相、卜卦、烧锡箔金银纸时,都是迷信的行为,都为佛法所不容许。宗教不是迷信。
的信仰太复杂了,也不管礼拜的对象是什么,他就这儿也烧香,那里也拜拜,其实杂乱信仰就不能获得信仰的利益。所以,我们不要杂信,这个也信,那个也信,心力不能集中,真正困难时就得不到帮助。倒不如把身心归向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统一我们的信仰,不必见神就叩拜,逢庙就烧香,应该要清化我们的信仰。
我们几千年的儒家思想,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佛教初入中原时也是水土不服,毕竟他们讲的是出家,改佛姓,禁欲等,那则无子嗣何以为继呢?也就与天朝纲常大体不符,所以最后融入贯通,两者结合才形成了如今的,或者说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
论佛论道,把自己与现实脱离,心置于现实之外,自身乃一无物,自此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皆是虚幻泡影,或虚则无;再者,山便是山,水便是水,如如不动,此二重境界我不知道哪个更高一些,而我对佛的感悟也仅此而已。相关专题:
相关美文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点人生哲理【特价】书套 学诚法师人生三书套装3册(感悟人生+苦乐人生+认识人生) 感悟人生真谛佛性感悟 哲学人生感悟心灵鸡汤 快乐就这么简单_步街网
品质6道人工质检+低价全网最低价=步街网每天10点独家开抢每天最多可赚:20&积分&后才能签到&&|&&
& 书套 学诚法师人生三书套装3册(感悟人生+苦乐人生+认识人生) 感悟人生真谛佛性感悟 哲学人生感悟心灵鸡汤 快乐就这么简单书套 学诚法师人生三书套装3册(感悟人生+苦乐人生+认识人生) 感悟人生真谛佛性感悟 哲学人生感悟心灵鸡汤 快乐就这么简单市场价:¥149.40折扣价: ¥98.00 &6.6折已售出:200 件分享是否是套装:&否书名:&快乐就这么简单定价:&39.80元出版社名称:&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5年10月作者:&学诚法师书名:&快乐就这么简单ISBN编号:&1感悟人生&&
弘一法师手写书名,“感悟人生”四字选自弘一法师李叔同亲笔手写《华严集联三百》。《集联》集高超的哲理美、文学美于一体,给人以极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看到之人可顿得无穷“法味”,顿生“无上清凉”之感,宏法利生,作用殊胜。它是弘一法师高超的文学、艺术、佛法造诣三合一的结晶,是法师的“大智”才调、“大悲”性情、“大雄”精神三合一的体现,功力之高,内容、形式之完美,并世再无第二个人能做得出来。《感悟人生》是漫画与佛学思想的完美融合!用可爱谐趣的漫画将深邃的佛家思想,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风格幽默谐趣,内容通俗易懂,引领僧众读者走上人生明达、智慧、自在、清静之路。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莆田广化寺、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杂志主编--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漫画,师承弘一大师佛法精髓,开示读者人生真谛,启发人们获得对生命的佛性感悟。一代高僧,一颗慈悲佛心,一本佛语开示,一群可爱的小和尚,一幅幅人间百态图,寓教于乐、融情于理,沐浴“**幸福能量寺庙”龙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问佛,洞察世事,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行走人生的点滴启发。一本在手,能断人生之苦,收获喜乐人生。《感悟人生》是一本与你*有佛缘的功德书。附书赠送学诚法师亲笔题字新年开示,可张贴于案前,时刻启发心性、增长福报智慧。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一、人生何去何从二、善恶在心三、云何降伏其心四、环境对人的影响五、不忘初心常省思六、愿力和智慧七、超越自我
第二讲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一、佛法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二、佛法与世间法三、名相无自性 善法是良药四、圆满的信仰五、学佛的方法和路子六、如何与佛法相应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一、佛陀开创了生命教育二、依师熏修 珍惜暇身三、无常是苦四、苦乐源自内心 生命相续无限五、无明与智慧六、生命教育 从心开始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一、信仰淡化的原因二、欲乐与法乐三、以善法欲对治私欲四、觉照无常智慧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一、终极信仰与经验传承二、自他一体惜因缘三、佛法是心地法门四、世间善法与出世间法五、成佛的阶梯六、发长远心七、利他与如理听闻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一、生命,一道深奥的命题二、智慧对治烦恼心三、心上用功得解脱四、分享佛法这束阳光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一、融入团队 利人利己二、培养良善的习惯三、生命真正的价值四、走进佛法五、正见破无明 五蕴成假我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八讲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埃
一、次第修学二、如何得解脱三、珍惜生命四、共业增上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一、修行菩萨道二、依师学修三、饶益有情四、依师践行莫空过五、把握缘起 离苦得乐六、贵人引路 依教奉行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一、阿底峡尊者二、佛法是自觉觉他三、善观缘起 深信业果
&&苦乐人生&&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莆田广化寺、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杂志主编——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漫画,师承弘一大师佛法精髓,开示读者人生真谛,启发人们获得对生命的佛性感悟。推荐2:本书是漫画与佛学思想的完美融合!用可爱谐趣的漫画将深邃的佛家思想,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风格幽默谐趣,内容通俗易懂,引领僧俗读者走上人生明达、智慧、自在、清静之路。推荐3:弘一法师手写书名,“苦乐人生”四字选自弘一法师李叔同亲笔手写《华严集联三百》。《集联》集高超的哲理美、文学美于一体,给人以极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看到之人可顿得无穷“法味”,顿生“无上清凉”之感,弘法利生,作用殊胜。推荐4:一代高僧,一颗慈悲佛心,一本佛语开示,一群可爱的小和尚,一幅幅人间百态图,寓教于乐、融情于理,沐浴幸福能量寺庙”龙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问佛,洞察世事,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行走人生的点滴启发。一本在手,能断人生之苦,收获喜乐人生。
第一讲 苦乐人生/001第二讲 不被六根蒙蔽/027第三讲 细心体会佛法/053第四讲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079第五讲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103第六讲怎样认识病相/129第七讲 佛光普照众生心/153第八讲 正确辨析心相/179第九讲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205第十讲 舍利弗的功德/231第十一讲 所缘境与所知障/255第十二讲 怎样发心修行/279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如果我们一个人常常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确的,自己所作所为是最恰当的,自己的选择是最正确的,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比较难办的,佛菩萨也比较不好度。佛菩萨度众生,就是自己愿力的体现,是佛陀智慧慈悲的普照,所以利益众生就是自己的清净的业在利乐众生。一个人如果常常觉得比别人高一等,自己有很多方面比别人要强,时间久了,就非常容易生活在一个不很现实、不很实际的世界当中。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快乐、自己想要得到的事情,忘记了去利益众生是我们佛弟子修心的本质,时间一长,慢慢慢慢就会自己把自己绑得很紧,自己把自己绷得很紧,甚至最后就绑死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内心里边一直想:我要得到好处,我要得到胜利,我要远离痛苦、得到快乐,时时刻刻只想到我要的这些内容,我要的这些果报,忘记了这些内容、这些果报要怎么样才能够得到。比如说,我们来到寺院里用功、修行、集资粮,要布施自己的时间,要布施自己的体力,要做种种供养。所有的这一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慢慢慢慢我们就同佛菩萨造了一份相应的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时间也好、物品也好、财物也好,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依报的一部分,依报就是自己正报的一部分。反过来说,我们的正报离不开依报,依报跟正报是一体的,只是在我们的心里将它分开了。就一个物品来讲,这个物品,也可以说是你的,也可以说是他的,也可以说是善知识的,也可以说是佛菩萨的,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内心里的一种安立和感觉。比如说,我们眼前的一盆花,这盆花可能是你出了钱在花店里买,然后送到佛堂来供养的。虽然是你买的,但是供在这里,大家也能够看得到这样一盆鲜花;因为我能够看得到,这就是我所缘的境界,从我所缘的境界这一点来讲也是我的;我们把这盆花供养佛菩萨,那么也就成了佛菩萨的境界。这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依报的一点一滴,自己内心里头怎么作意,就会有什么感觉;怎么安立,就会产生什么效果。比如说,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看到一个人,觉得这个人有很多问题,慢心很重,我要去帮助帮助他,这就是你的发心。你发心要去帮助他,你才会有信心、有兴趣、有欢喜心去劝导他、去安慰他、去跟他开导;反过来说,对方慢心那么大,你觉得这是一种烦恼,要赶紧远离他,躲得远一点,免得到时候对方的慢心来轻慢自己,那你可能就不会理他。其他的烦恼也是一样的,贪、瞋、痴、怀疑、无明……都是一样的。反过来说,如果对方学修、资粮,各方面比自己好,你如果自己安立说,“我应该同他多接触,在他的身上能够学到很多好的东西,能够学到佛法,能够集到资粮,能够启发自己,修改很多习气毛病。”这样作意的话,你自然而然就会非常乐意同他去接触,因为你内心已经这样安立了,这样思维了,这样作意了。换个角度来讲,对方如果比我们好,资粮比我们多,条件比我们好,福慧也比我们多,那么,你如果这样作意:“对方为什么会比我好这么多呢?他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呢?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重视呢?为什么能够修得那么好呢?”你一直在这里反问自己,一直在这里起疑惑,一直在这里觉得自己不如他,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那么你就会自我责备、自我埋怨,然后你就会对对方的长处、对方的优点进行观过。怎么观过呢?你就觉得,反正你修行好是你的事情,你资粮集得多也是你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你修的跟我修的也不相干。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感觉了,内心的状态,内心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种慢心,是自己的慢心。也就是,有时候你看到别人好,看到别人的长处,会起烦恼;看到别人的不好,看到别人的短处,也会起烦恼。就是顺境逆境,对自己有利对自己不利的,都会起烦恼,这个就是凡人的境界,就是世间众生的境界。佛菩萨的境界就不是如此,众生有痛苦的时候,他就要去解救,帮助他走出烦恼;众生有快乐的时候,佛菩萨会告诉我们,这些是行苦,是靠不住的。就是无论人家是一个什么境界:痛苦也好,快乐也好;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需要用法修心,在这样的境界上,自己要用法修心,佛菩萨也是告诉我们用法修心。
认识人生&&
推荐1: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杂志主编——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漫画第三波来袭,师承弘一大师佛法精髓,开示读者人生真谛,启发人们获得对生命的佛性感悟。推荐2:《认识人生》是漫画与佛学思想的完美融合!用可爱谐趣的漫画将深邃的佛家思想,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风格幽默谐趣,内容通俗易懂,引领僧俗读者走上人生明达、智慧、自在、清静之路。推荐3:弘一法师手写书名,“认识人生”四字选自弘一法师李叔同亲笔手写《华严集联三百》。《集联》集高超的哲理美、文学美于一体,给人以极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看到之人可顿得无穷“法味”,顿生“无上清凉”之感,弘法利生,作用殊胜。推荐4:一代高僧,一颗慈悲佛心,一本佛语开示,一群可爱的小和尚,一幅幅人间百态图,寓教于乐、融情于理,沐浴“幸福能量寺庙”龙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问佛,洞察世事,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行走人生的点滴启发,对生命乃至生死获得更深刻的体悟,走向觉悟的道路。
第一讲 以清净心听闻正法/ 001一颗清净的心才能与佛法相应/003了知生灭相,体会无常法/ 008发慈悲心,积累福德智慧资粮/011第二讲 如何趣入经论的真实意趣/ 021听闻佛法不能断章取义/022依法亦依人,方为真相应/023依照次第实践佛法/ 030培养直下承担的信心和能力/034从心而发,实现吉祥与和谐/038第三讲 如何实践佛法/ 041忏悔与修善,守护清净心/042烧香许愿之误区/ 047怎样才能学好佛法/ 049禅,直指人心/ 053如何对治烦恼/ 057把握佛法意趣,应机而说/061第四讲 娑婆与极乐/ 065净土法门三殊胜/ 066把握生命自主权/ 069断恶修善,清净三业/ 073怎样认识净土与秽土/ 075修戒定慧,除烦恼草/ 079如理讲闻解佛义/ 084第五讲 依师学法/ 089智慧觉观,快乐自得/ 090坚固定力,全心全意实践佛法/094如理依止善知识 圆满成办功德资粮/ 098日常生活中,处处有佛法/109第六讲& 怎样观待众生/ 115用什么心去面对一个陌生人/116有情分上修六度/ 119用佛法去观待众生/ 122外缘对自己生命的重要性/129佛法是一种内心的境界/135第七讲 破除我执,融入团队/ 143如何认识“我”/ 144芸芸众生差别相/ 147用慈悲心来消融我执/ 151种种法门修自心/ 156认识同行善友的重要/ 160广发正愿,净罪集资/ 166第八讲 认识人生/ 171怎样认识自我/ 173不同的苦乐观/ 176佛法观“真相”/ 183不离世间,超越世间/ 188什么是修行,如何去修行/195第九讲 佛法修行的总纲/ 203认识自己的心/ 204空有不二/ 206空烦恼,有菩提/ 211戒定慧是修行佛法的总纲/214第十讲 体悟佛法的内涵/ 227勿贪功德,应求智慧/ 228往生极乐的方法与目的/234禅之境界,打破妄想的束缚/237学教重在行持/ 240愿力为根本——鉴真大师的启迪/ 242知幻即离,勿入魔道/ 251修菩萨心,舍凡夫心/ 253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如何对治烦恼我们常常讲烦恼、智慧,烦恼究竟对我们有多大的妨碍,对我们有多大的障碍、影响,有多大的坏处?我们也能知道,因为烦恼而造业、受苦、轮回、流转,但我们怎么把自己内心的这些烦恼归类、分类、给它贴上标签——这是什么烦恼,那是什么烦恼……就很重要。犹如我们库房里的东西,那么多东西可以一包一包给打包好、贴上标签,你要找就很好找。物质的东西很好归类,精神的东西就不好归类,烦恼就不好归类。因为你自己心都乱了,怎么归类?就搞不清楚。只有你清楚的时候才有办法归类,正念分明的时候、智慧具足的时候,才有办法了知烦恼相。本身我们起烦恼的时候,内心的这种现行和心相本身就是烦恼,就是这个烦恼起来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两个三个烦恼同时起来),自己认不清楚自己在起烦恼,这种心态就是一个烦恼的心态。我们一个人,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很少会认为自己的心态是有问题的,大部分时间会认为我们的心态是正常的,甚至我们学佛,我们的心态比别人要好——不会认为有问题,而认为比别人好。本来就是要作病想,“于自安住如病想”,本来我们修行就是要认清我们烦恼的特点、烦恼的相状。如果我们作意“我心态比别人好”,这样怎么能够认识到烦恼呢?这是不可能的,本身我们这种心态已经成问题了。所以我们学了佛法,就是要认清烦恼的一些特点,然后来对治。对治,当然也可以用禅宗的办法:“离相”——不让它起烦恼,不去管烦恼到底怎么表现,只要不让它起、不让它起心动念,什么烦恼就都不起了。但如果起来了怎么办?要吃什么药?双管齐下,正面的、反面的、积极的、消极的办法都要用。有时候你认为,现在这个烦恼起来了,我要再拿一个法来对治,结果对治不好更烦恼。“多瞋众生慈悲观”,你瞋心大,你说我要修慈悲心、去帮助别人,“好言相劝柔软语”,本身你这样去修去做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很难的一件事情,脾气暴躁要一下变成非常调柔,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很难的事情。你坚持一两天,坚持不下去了,觉得这个很难修,那就更烦恼,弄不好还会引发更大的瞋心。你说我修了慈悲心、对人对事修了慈悲心,修得不灵验、修不好,别人感受不到你的慈悲心——这是常常会发生的。那么这种瞋心还会再增长。我们念经、打坐、做功德、闻法……为什么要回向?就是将自己所得到的功德回向、布施、分享给所有的众生、亲友、怨家、冤亲债主、法界众生,让大家都能够消除业障,离苦得乐,与无量无边的众生结缘。这种心慢慢慢慢去培养,自然而然我们心心念念利益众生的念头、念力就会越来越广。不能老是想,我今天听了一句佛法,别人没听说过;或者说,我今天有一个什么心得,别人理解不了、别人理解不到,好像很神秘一样,好像觉得我们比别人要高出一等一样。这就不是一种回转归向法界众生的心态。我们所得的、所拥有的好的东西、好的部分,愿意让大家都能够得到;让我们所有的善言、善行、善举、善法不断增长广大,愿意布施、回向给所有众生。自然而然时间长了,我们对其他众生就不会有怨有仇,就不会发瞋心,就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这是从大的方面来着眼、来着手、来用心。我们不愿意别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受苦;我们希望所有人、所有众生都得到快乐 ;我们不愿意跟所有的众生结怨,跟所有的众生有违缘,我们都是要忏悔的。
猜你喜欢¥19.9032.50元&&6.1折¥5.547.38元&&7.5折¥19.9032.90元&&6.0折¥22.9099.00元&&2.3折¥6.906.90元&&10.0折¥26.8026.80元&&10.0折¥96.00149.40元&&6.4折¥99.00169.40元&&5.8折¥39.8039.80元&&10.0折¥116.20116.20元&&10.0折¥108.00108.00元&&10.0折¥114.76114.76元&&10.0折添加:温馨提示:提交订单后可在中查看订单情况,确认收货后即可获得积分(100积分=1元)Copyright (C) 2010 - 2015 步街网◆今日订单0◆◆◆列表◆◆◆意见反馈◆返回顶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灵鸡汤经典语录励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