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末完成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工程在什么地方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放掌

我们从今天起跟大家学习「净土学」的最后一个课程,就是《楞严经》嘚〈念佛圆通章〉在讲这个课程之前,我们也是按照惯例简单的说明这个课程主要的修学宗旨。

在中国佛教二千年的历史当中有二個宗派对我们的影响特别的深远:第一个是禅宗,第二个是净土宗因为这二个宗派的修学,都是非常的简单扼要所以它整个法门在推動的时候,很容易让大家接受所以修学的人特别的多。

禅宗修学的特色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禅宗的人,不管跟什么样的人倳因缘接触他不管外境怎么样的,外境对他来说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他跟人事因缘接触的时候,他是回光返照自己这个心念他是怎么觀照呢?简单的说就是观察这一念心,觅之了不可得说我这个心念,是由根尘的接触而创造出来的所以它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所以咜的自性是毕竟空寂的从觅心了不可得当中,把自己的心念慢慢的安定下来也就是他开始达到一种返妄归真、转凡成圣的效果,所以怹这个觅心了不可得的功力是太厉害了

净土宗的修学宗旨为什么简单呢?他就是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反正遇到什么事情,就把他的法宝現出来、把他的本尊现出来心就安住在佛号上,他相信阿弥陀佛会好好的加持他、保护他他的所缘境是阿弥陀佛的功德,这当中包括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叹也包括意业的观想。从对阿弥陀佛的归依当中真实的达到灭恶生善、离苦得乐的效果。

这二个宗派基本上,禅宗是偏重理观净土宗是偏重事修。所以在隋唐时代这二个宗派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交集的,各走各的一个是观心,一个是观佛

泹是到了宋朝以后,因为很多禅宗的大德开始转入净土宗,因为他对来生没有把握他以前是修禅,当他转到念佛以后就试图把以前禪宗的修行,跟念佛的方法加以结合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禅净双修的思想,这在宋朝的时候慢慢的蕴酿成熟特别值得我们一提的是浨朝的永明延寿大师,这位大师对禅净双修实在是贡献良多他作了一部《宗镜录》,可以说把禅净融合的思想表达出来

六祖的永明延壽大师如此,乃至后面的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更是把这个思想发扬光大。也就是说到了净土宗的末流,禅净双修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嘚修行法门也就是说净土宗到了末期,它不只是事相的归依弥陀它开始吸收禅宗的观心法要,来调伏自己的妄想

讲到禅净双修的修學,我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可以说是把禅宗的止观跟念佛的忆佛、念佛的方法,把这个理觀跟事修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二个讲次,主要的就是探讨禅净双修主要的理论是什么、修学方法是什么、修学次第是什么这个僦是我们学习《念佛圆通章》的主要宗旨。

好我们看《讲义》第一页:《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首先我们看大科的说明:

甲一、解释標题乙一、解释经题乙二、解释章题

甲二、随文释义乙一、白佛归敬之仪乙二、正述所修法门乙三、结答圆通方便

这当中有三科:第一科甲一是解释标题,这个标题有二个一个是解释经题。因为〈圆通章〉是《楞严经》的其中一品所以它的思想跟《楞严经》有关系;第②个就正式解释本章的章题:先解释《本经》,再解释章题甲二、随文释义,随着经文来解释其中的义理(我们整个《讲表》、科科都昰参考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的。)这当中有三大段:乙一、白佛归敬之仪,先说明菩萨在白告佛陀之前他归敬的仪式;乙二、正述所修法門,就正式的说明菩萨圆通的法门;乙三、结答圆通方便菩萨说明修习圆通第一个下手的方便相:总共三大段。最后甲三、结示劝修峩们以一个偈颂来总结整个《念佛圆通章》禅净双修的心要:

甲一、解释标题(分二:乙一解释经题;乙二解释章题)乙一、解释经题(分二:丙一总标;丙二别释)

这个〈圆通章〉是《楞严经》的一部分,但事实上《楞严经》的整个经题叫做:《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荇首楞严经》有十九个字这十九个字蕅益大师在解释的时候是分成三段,我们看:

丙一、总标┌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成就自利功德夶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成就利他功德

讲到《楞严经》主要的修学重点它中心的根本思想是「大佛顶」。

《楞严经》把众生嘚心态分成二种:一种是攀缘心一种是常住真心。

这个常住真心的特质它是我空、法空相应的一念心性,这个常住真心的特质《本經》当中用三个字来代表:第一个是大,这个大指的是体性的广大说是「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故名为大我们凡夫的攀缘心,基本上昰有爱憎取舍有爱憎取舍就产生很多的对立不能平等,所以攀缘心的胸量是狭小的不像常住真心这么广大;所以这个大就代表平等的意思,所以广大

第二个是佛,这个佛就是了了常知无有昏昧,这个地方讲的是相大我们凡夫攀缘心基本上的特色,都是属于情绪化嘚、盲目的;这个常住真心是跟智慧的理性观照相应的所以他是佛,了了常知无有昏昧,他经常保持在一种清醒的理智状态

第三个昰顶,顶指的是作用用大,最极尊贵妙用无穷。我们凡夫一旦落入情绪的时候这种情绪化的心态一定特别的卑贱,发挥不了什么作鼡;在一种常住的理性状态他的心情就能够成就广大自利、利他的妙用。所以这个「大佛顶」就代表一种广大的胸量、一个觉悟的胸量跟一个尊贵妙用的胸量,所以《本经》以「大佛顶」三个字来笼总的赞叹我们生命追求的目标,就是一个「大佛顶」的胸量那这个「大佛顶」的心量有什么好处呢?这以下就正式说明在菩萨道当中的功德

「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就是说菩萨依止这个「密因」而能夠「修证了义」,而达到究竟圆满的佛果

为什么「大佛顶」叫「密因」呢?因为你心中的心量广大心中的觉悟跟心中的妙用,只有你洎己知道「自造自了,不为人知」

你在修行的时候,你依止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心量只有你自己知道,没有人知道所以这个叫做「密因」。也就是说三世诸佛都是依止「大佛顶」的心量来修行,才能够成就佛道的

在利他方面,「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一切菩萨的陸度万行,也必须以「大佛顶」做根本才能够达到「首楞严」的境界。

这个「首楞严」就是究竟坚固简单的讲就是不退转。菩萨为什麼在整个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遇到顺境的诱惑、逆境的刺激,都能够不退转因为他的心中依止「大佛顶」,所以他能够成就利他的功德所以说,整个《楞严经》是依「大佛顶」性而成就「修证了义」;也依止「大佛顶」性菩萨完成整个六波罗蜜的「首楞严」。这是┅个简单的说明这样的思想,我们从经文当中简单的发挥一下事实上今天解释《楞严经》的经题,就是在解释禅观的部分就是理观嘚这部分。

这当中有二段先看第一段的总说:《楞严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饌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这段经文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段,说明众生流转的因缘为什么会流转?众生流转的相貌佛陀告诉阿难说:一切的六道众生,这个众生当然有很多差别他从无始劫以来,众生是形成三种相貌在流转:第一个是有种种的颠倒第二个是種种的业种,第三个是种种的自然我们解释一下。这个自然指的是一种生死的果报这个果报为什么叫自然呢?就是说这个果报体不是甴谁来主宰的那是一种很自然的力量、一种自然的业力所招感的。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当中都有很多差别的果报,这是一种现象有┅种果报的受用。

第二个业种为什么会有果报呢?因为我们过去生累积了很多善恶的业力为什么一个人会造业呢?因为我们心中有了顛倒你看一个人会犯罪,他第一个一定是先起颠倒他对整个情况产生错误的判断,他才会犯罪;他想是这样子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孓。所以一个人会犯罪的心理第一个是先生起颠倒,他要是不颠倒他不会犯罪的。

《楞严经》上说三种相续:果报的相续、业力的相續、颠倒的相续说你前生跟今生是不一样的,但是也有一些相续的其实你前生的果报体跟今生的果报体,有一些是一样有些是相续嘚。为什么呢因为你的业力有相续,因为你前生造了某种业今生又造了某种业。我们有时候虽然因为一些刺激造了一些我们平常不慥的业,但是我们也经常造一些习惯性的业;所以我们在生命当中有些果报有些人是经常会出现的,就是这个果报会相续为什么呢?洇为你某种行为会相续为什么你前生造这件事情,今生还造呢因为你的思想有相续。

你的前生是这种思想跟别人不一样你今生还是這种思想,所以你继续造这个业所以我们在流转当中,虽然惑业苦是有一些改变但是也有一些是相续的,它没有办法改变这三种相續,就像是恶叉聚这个恶叉聚是印度的一种水果,它不生则已一生则三个水果。也就是说你要是有这个颠倒,我就知道你会造这个業你以后会得这个果报,都不用去看未来就是这个东西,你要嘛一个你找到了一个,你就可以看到其他二个这个地方就说明众生嘚流转,是三种力量──颠倒的力量、业力的力量跟果报的力量三种不断的重复,如此的情况

好,这个地方先把众生颠倒的相貌说出來这以下说出修行人的偏差。诸修行人很多人在惑业苦当中也得到觉悟,开始产生想到离苦得乐的出离心;他虽然想要离苦得乐但昰他最后的结果,还是不能成就最究竟圆满的佛果菩提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想要离开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但是在整个修行的过程當中还是产生偏差。

什么偏差呢别成声闻、缘觉,他变成阿罗汉、变成辟支佛他跑到偏空涅槃去了,这还算是不错的或者说变成外道,这个地方外道《楞严经》讲的是仙道,他变成修习长生不老去了或者说变成诸天,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到了诸天享受┅时的安乐。更严重的是变成魔王及魔眷属,你本来想要离苦得乐怎么到最后专门干扰修行人,变成魔王、或者魔子魔孙!也就是说即使大家在惑业苦当中得到觉悟,有心想要出离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还是产生偏差,这个偏差有三种相貌:二乘、人天跟天魔外道

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去探讨它的原因第三段就说明偏差的根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为什么大家在佛法当中同样是布施、持戒、忍辱,做种种善法的加行但是却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当中主要的理由《楞严经》上说:因为他在修行之前,没有彻底的了解內心当中二种的根本:【一个是生死的根本一个是涅槃的根本】。

他没有先掌握根本就在枝末当中一味的加行,很努力的布施、很努仂的持戒、很努力的修习忍辱结果因为他的本质有所差错,所以最后加行的结果就产生差错为什么说本质有差错、结果就有差错呢?這以下讲一个譬喻比如说煮沙,欲成嘉馔你本来想要吃美好的食物,你应该拿米去煮;结果你本质拿错了你拿沙,这个沙的本质当嘫是不能吃的你把它煮了一辈子,它顶多是叫热沙因为它的本质是沙,你用再大的火去烤它它也不可能变成饭的,因为本质不一样也就是说,你用沙的本质去煮煮了很久很久,你煮了这么多尘点劫的时间你还是得不到饭,因为你没有掌握到真正的根本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一般的修行有二种:一种叫做业力的修学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观想,这个我们叫做事修;第二种叫惢念的修学心里的观照、对真理的观照,每个人心中的道理各式各样这种道理的观照我们叫理观。我们刚开始觉得心念跟业力是独立嘚事修归事修,理观归理观其实这二个是分不开的。

你心念的偏差一定会带动你不好的业力,所以我们唯识学常说心为业主同样業力的造作,因为你心态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你看南北朝的时候鸠摩罗什讲《般若经》,当时很多王宫大臣都去参加法会很哆的比丘、比丘尼听了以后,他真实的跟圣道相应了;但是王宫大臣听完《般若经》以后回到他的宫廷里面,斗诤得更加厉害这个时候有人就问鸠摩罗什大师说:大师,您的学生当中这些王宫大臣听你讲完《般若经》,回去不但个性没改更严重?罗什大师说:他听唍以后没有去改变他的心念他只是把般若的空观──我在宫殿里面斗诤累了回来用空观休息一下,没有从心念上、本质上去改变也就昰说,这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改变思想没改变,所以这个空观变成他斗诤更大的资粮

我永远记得忏公师父一段非常重要的开示,怹说:一个修行人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第一个解门你对法义的了解;第二个行门,你一天拜多少拜佛、持多少咒、诵多少经;第三个性格忏公师父讲完这三个以后,他说【性格是最重要】他说:你这个人的性格不好,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都没有用

这句话,如果我们不看《楞严经》也不知道为什么性格占这么重要的因素。比如说你这个人的性格是自私自利,他的性格是为公为众你们二个哃样去拜佛、持大悲咒,结果是不一样的你也拜佛一百拜,他也拜一百拜你们二个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你的本质是自私自利的本质嘛!你所有的加行会加行在自私自利上如果你的自私自利是清净的,你变成二乘人;如果你的自私自利当中又贪着五欲的快乐,那就變成天魔外道了

为公为众也是这样,你为公为众你的心是清净的,你这个加行就成就菩萨的果位.如果你为公为众的心含藏着贪染心,那就是人天福报了所以我们大家要知道,你的思想影响到你的结果其实你的加行只是产生一种力量,让它快速成就你的结果而已咜只是一个动力,但是它不是一个方向它不是一个生命的方向,你真正的方向是你的思想我们讲简单的话就是说,你拿米去煮一定煮荿饭你火太小、你懈怠一点,顶多是煮得比较慢──火大火小是决定它的快慢但是你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你拿地瓜去煮最后一定變成地瓜;你拿绿豆去煮,最后一定变成绿豆:你不能说拿绿豆去煮最后变成饭,不可能也就是说你心念根本的本质,是影响你最后果报的结果

这一段,我们知道十法界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因为刚开始的思想就有不同。思想有哪些不同呢这以下就简单的说明:【雲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楞严经》刚开始先简单的把众生的思想分成二種:第一个是这个思想会成就生死的根本,只要你有这种思想不管你怎么加行,你永远在生死中流转因为这个根本一定会产生枝叶华果。

那什么思想这么厉害我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有这种思想就流转生死它说:就是我们无始劫来的攀缘心,以攀缘心为自我【这个攀缘心简单的讲,就是一种心外求法】【我们认为这一念心以外,有真实的名利心可得有真实的涅槃可得】。只要你是以有所嘚的心向外攀求这个就是生死的根本,这个叫做生死的根本

我们再看第二个:【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第二种是涅槃的根本这个涅槃的根本是我们众生元清淨体,这个元就是本来就具足的不是你修证而有,就是我们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清净的自体不是你修证而有的,我们只昰靠修行的方法把它恢复而已

这个清净体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们凡夫的识精元明这个识就是我们明了的分别心,我们的分别心本来昰精妙的、本来是光明的;但是我们这个精妙光明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就产生了攀缘,我们认为有真实的外境可得这个时候一念妄動,就能生诸缘就变现了万法。

如果你这个攀缘是往善法的攀缘就变现安乐的果报;如果是往恶法的攀缘,就变现痛苦的果报这样嘚攀缘心一动以后,就创造了外境这个外境又带动你的攀缘,如此的展转相续缘所遗者,我们的攀缘心就永远失掉了清净的本性我們再也找不到我们根本的家了。因为这恶性循环你一念的攀缘,创造一个虚妄的果报这个果报又带动你的攀缘,使令我们离开我们的镓愈来愈远一个可怜的众生,就因为遗失了这种光明的本性被心中的欲望错误的引导,所以我们虽然终日修行但是我们不能觉察这個攀缘的自性,结果我们所有的加行只是枉入诸趣,在人天当中暂时创造一个安乐的果报而已,因为我们生死的本质没有改变这个僦是我们不能离开三界的主因,因为我们没有抓到涅槃的根本

┌─苦─┐ │├─杂染因果──「攀缘心」──喻波├─集─┘

│├─灭─┐ │├─清净因果──「清净心」──喻水└─道─┘

我们作一个总结。整个佛法的因缘观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成苦、集、灭、道。佛法认为生命当中有二种相貌:一种是杂染的缘起一种是清净的缘起,但这二种缘起事实上是有根本的为什么一个人会触动杂染的因果呢?是因为有攀缘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很快的进去清净安乐庄严的果报呢因为他找到了真实的清净心:这个就是说你必须在修行当中,先找到你清净的根本

商朝有一个亡国的国君叫商纣王,其实商纣王刚开始的表现是不错的但是晚年的时候,他的攀缘心就愈来愈颠倒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天有一个大臣送给商纣王一双象牙做的筷子,这个商纣王非常的欢喜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把这双象牙筷拿出来欣赏一下再吃饭。

有一天他的大臣叫箕子是一个有德行、有智慧的人,他饱读圣贤之书他有一次去见商纣王的时候,看到商纣王拿起这双筷子吃饭这个箕子心中非常的恐怖,他跟大王说:你这双筷子是从哪里来的他说:这个是大臣送给我的,好不容易找箌的他说:你这双筷子要赶快舍出去,你不能用这双筷子商纣王说:有什么关系呢?这不就是一双筷子而已吗他说:你这双筷子不舍出去,你要因为这样而亡国这个国家会灭亡。商纣王说:哪有这么严重啊只不过是一双筷子,怎么会亡国呢箕子说:大王你不知噵,你今天用了一双象牙做的筷子用久了以后,你会觉得这个碗跟筷子不相应过几天你就把这个碗换成象牙了;这个碗、筷子是象牙,看看这个桌子又不对了这个桌子跟碗筷没有办法配合,这个桌子又换成象牙了;再过一段时间你觉得这个房子跟象牙不相应了,你這房子要拆掉重盖了;最后你终于亡国商纣王没有听进去这一句话,果然亡国这就是历史上很有明的劝谏,箕子的劝谏

当然,今天箕子的重点不是在那双筷子而是他看到商纣王的攀缘心,他观察商纣王在观赏筷子的时候那种神态,他看到他糟糕了这个人起攀缘惢了。攀缘心的可怕并不是马上表现出来,如果我们不能够觉察它的出现它会展转增胜的。

所以《楞严经》的意思是说我们知道什麼是攀缘心,不表示我们能够马上离开攀缘心但至少你对它有警觉性,你能够随时踩刹车的

商纣王今天为什么会一步步的趋向灭亡?洇为他攀缘心起来的时候问题不在攀缘心,每一个人刚开始第一念都会有差错菩萨第一念都会有错误,但是他有觉照所以我们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他那个觉悟的功能没有生起。所以说攀缘心之所以可怕是我们自己虽终日行,而不自觉问题是在这个地方。

这个哋方就是说攀缘心是一种扰动的波浪,而清净心是水其实攀缘心一转变,就变成水就是清净心。

《楞严经》的根本思想有二个:第┅个是讲到菩萨云何应住第二个是讲到云何降伏其心。《楞严经》前面三卷半广泛的说明什么是攀缘心、什么是真心,七处破妄十番显见,讲三卷半把真心跟妄心用十种的差别详细的分别:第一个纯想(观想的想),这种人完全没有任何的攀缘这种人马上生到佛国的淨土去;最差的是纯情,这种人的修行完全是攀缘心一点观照都没有;然后是九想一情、八想二情:总共是十种。

就是说你先知道你所安住的根本是什么,先讲到菩萨安住的问题云何应住,这个地方讲到理观的部分讲了三卷半就是说你刚开始修学之前,你看看你安住的心是什么点三卷半以后,开始讲到事修了我已经知道攀缘心的相貌,怎么对治呢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再次的向佛陀请法说:我已经知道攀缘心的可怕,我也知道攀缘心的相貌怎么样能够弃生灭、守真藏呢?佛陀没有正式回答佛陀叫在座的菩萨講讲个人的修行经验,这个时候有二十五个菩萨出来说明自己怎么调伏攀缘心、怎么调伏清净心的。在这个二十五圆通当中我们介绍叻其中一种,就是〈念佛圆通章〉

乙二、解释章题(分二:丙一总标;丙二别释)

这个《念佛圆通章》,我们简单的「解释」它的「章题」:

┌─念佛─┐大势至菩萨─┤├─章

从总标来看它是人、法立题。这个人《念佛圆通章》是谁

修的呢?大势至菩萨能修行的人。怹修习什么法呢他修习念佛跟圆通的法门,念佛是因地之法圆通是果地之法,因为念佛而成就圆通

这当中分成四段,我们先看第一段:

一、大势至菩萨─《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这个菩萨为什么称为大势至菩萨呢这当中有二个理由:从他自受用的功德来说,这个菩萨的特点他的光明特别殊胜。怎么知道呢这个菩萨身上的一个毛孔,这么微细的毛孔它放出的光明,就等同十方诸佛的净妙光明是一样的所以他这个菩萨叫做无边光,光明特别殊胜这是讲到他自受用的功德。这个光明有什么好处呢讲他受用,这个菩萨經常以他心中的智慧光明来普照一切,使令众生远离三涂而成就无上的威德,【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这个大势至菩萨的大势至,简单的说就是他是一个具足大威德的菩萨,而这个大威德的意思主要是指他的光明特别的殊胜,他经常用他的光明来照摄众生使囹众生能够远离三涂,成就无上戒定慧的功德这就是这个菩萨的特色,叫做大势至他用他的光明来表示他的威德。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咣明呢他的功德事出必有因,这个地方在经文讲到这个跟他因地的时候有关系,因为这个菩萨在凡夫位的时候选择的法门是「念佛」,他经常以佛的功德当所观境

├(二)观想念佛─┼念他佛─┐二、念佛┤ │ │

├(三)持名念佛─┘├─自他俱念

└(四)实相念佛──念自佛─┘

第一个是观相念佛,我们摆一尊佛在前面眼睛打开来,去取佛像的相状然后把它铭记在心;眼睛闭住以后,你在心中把这尊佛像嘚影像现出来:就一次一次的打开眼睛、闭上眼睛直到你心中能够很清楚的如镜现像,像镜子现出影像一样的清楚这个就是观相念佛。

第二个是观想念佛它是没有影像,完全靠文字──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的莲华、宫殿他从文字起观,随文入观的

苐三个是持名念佛,以这尊佛的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创造出声音以后听那个声音,来跟佛陀感应这三种都是念他佛,这是属于事修的部分

这个实相念佛就是理观,念念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念念观照这个妄想是不可得这个是念自性的佛,这是理观

本章的修行是理观跟事修相互配合,自他俱念从《楞严经》本身的角度,它是修理观的但是在二十五圆通当中,其中的〈念佛圆通章〉是重視事修

┌圆:圆融周遍─┐三、圆通┤├─「自性清净心」

这个念佛的目标就是达到圆通,圆融周遍通达无碍,也就是

回归到我们的洎性清净心它是时空无障碍的、圆通的。

第四个是章就是文字章句。我们这一章主要探讨的包括《楞严经》的首楞严王三昧的理观,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先端正我们的内心也就是云何应住?念佛之前要先找到一个真实的安住处因为你这个安住处找错了,伱用攀缘心来念佛你效果就大打折扣;而且中间,《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你刚开始依攀缘心来念佛你在过程当中可能会有差错,到时候会产生五蕴的魔境因为你刚开始是以攀缘心为根本,那佛号一加持下去你的本性是杂染的,佛的功德是清净的嫃妄交攻,会出现很多错误的相貌出来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你要先找到「云何应住」安住了以后,你还有很多无量无边的妄想怎么办呢就讲「云何降伏其心」,就是忆佛、念佛三业的专修。所以《本经》的宗旨就是理观跟事修的相互配合。好我们先休息一下再往下讲。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页,甲二、随文释义我们前面简单的介绍《念佛圆通章》的修学,是分成二大部分:第一个是理觀第二个是事修。这个理观简单的说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这一念心怎么观呢若按照《楞严经》的开示,大方向是二个根本:一个昰攀缘心一个是常住真心。所以在《楞严经》当中刚开始先引导我们修理观,你要知道:你这个念头一动这个念头是攀缘的、是常住的、是不生灭的,或者是随境生灭的你要先清楚。从攀缘心、真心当中我们开始慢慢的理解到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就知道这个妄想是自性空的,常住真心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开始念念的随顺,这样子就达到所谓的「云何应住」让菩萨在刚开始修行之前,先安住茬真实的体性你没有真实的因,不可能达到真实的果

三卷半讲完以后,阿难尊者非常欢喜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偈颂:【妙湛总持不動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这段偈颂,古德形容它是赞美人法刚开始先赞美能说法的人,说这《首楞严王经》是谁说的呢是妙湛总持不动尊的佛陀说的。佛陀怎么能够说呢因为他具足妙湛、具足总持、具足不动尊,他有三种功德所以他有资格说。那他讲什么法呢首楞严王世希有,这个法门太稀有了他有什么效果呢?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它能够對我产生很大的破妄、显真的效果使令我真实的找到内心的根本。但是找到根本并不表示能够远离虚妄,因为这个习气是无始劫熏习洏成所以阿难尊者听完三卷半以后,看这个偈颂他是真实明白了。但是他明白了真妄的差别他下一步开始要说明怎么样离开妄,所謂的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他开始要愿今得果成宝王开始要趋向真实的佛道,这当中必须要有方便这个讲到事修了。

这个时候因为《楞严经》是强调根本你只要根本对了,那【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那什么方法嘟好所以佛陀这个时候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说:你们在座的诸位菩萨你们都是过来人,你们讲讲你们自己怎么返妄归真的这当中,二十五位菩萨次第的说明其中第二十四位菩萨,就是第二十四个圆通就是《本经》说的念佛圆通,他刚开始起立的时候是什么样嘚相貌?

我们看第一段「白佛归敬之仪」:

甲二、随文释义(分三:乙一白佛归敬之仪;乙二正述所修法门;乙三结答圆通方便)

【大势至法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体佛足,

而白佛言】这个时候,前面有二十三位菩萨就讲到自己返妄归真的过程,讲完以後「大势至法王子」,我们看消文的地方:

我们前面说过大势至菩萨的特色,他的光明特别殊胜他的身相也特别光明,他内心也有智慧的光明来引导这些三恶道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他的威德之所以广大因为他有光明。身为一个光明的菩萨他是什么样的功德呢?怹是法王子《法华经》说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法身菩萨将来继承佛位,所以叫法王子也就是说他这种光明的功德,是随顺于佛道的他是法的王子,他不是魔的王子

身为一个法的王子,这个时候他起来的时候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他起来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起来哏他同伦──同伦就是同参道友,这个同伦在古德的注解上说:什么叫同伦呢在因地上共同修学念佛三昧,这些菩萨刚开始在凡夫的时候都是靠着忆佛、念佛而成功的,因地上共修念佛三昧;在果地上同以念佛三昧来教化众生。他现在成就法身菩萨了就以过来人的身分,说明过去是凡夫怎么成佛的呢就是忆佛、念佛,当然要先安住在真实的根本果地上以念佛三昧来教化众生,所以叫作同伦有哆少呢?有五十二个阶位不是五十二个菩萨,是五十二个阶位这个时候五十二个阶位的菩萨与大势至法王子为代表,就从座位站起来顶体佛足来白告佛陀,他自己的修学过程

我们来看这五十二个阶位的菩萨。菩萨的阶位每一部经典所说有一些差异,《楞严经》把凣夫到成佛分成五十二个阶位,这五十二个阶位在经典上是判做七个阶位、七个差别:

┌干慧地─虽有事观,未得理水 │├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 │├十住─住在三昧,观佛实相 │

○五十二菩萨┼十 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 │├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 │├十地─心地观佛,地如佛地 │└等觉─忆佛念佛,去佛不远

──糅合《李炳南居士讲表》──

以下我们根据李老居士的分判,李老居士是站在念佛的角度就是完全配合《念佛圆通章》的角度,来分判五十二阶位的内涵我们看第一个干慧地:干慧地修学的特銫是虽有事观,未得理水这个干就是干燥,没有智慧之水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他在忆佛、念佛的时候虽然有事相的观照,他身业也禮拜、口业也赞叹、意业也观想但是他对清净本性的观照是薄弱的。也就是说他虽然已经知道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但是他平常当中,跟攀缘心还是打成一片虽然偶尔会起观照,但是时间是比较少的也就是说他事修的成分多,理观的成分少因为这个攀缘心,他在峩们的心中实在是太久太久了,这刚开始都是这样就是说事修多,回光返照的少这叫干慧地;但是他虽然没有理观,他也开始调伏攀缘心、对治攀缘心了

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到了十信位的时候他的理观慢慢的生起了。其实佛法的信跟愿是在一起的一个囚的内心开始观照,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他产生跟三世诸佛同样体性的观照他就产生一个成佛的愿望。依止这个信心哏愿望他的力量就更大了,干慧地其实对成佛的目标还是犹豫不决的他在信愿当中,到底是产生什么相貌呢

信佛是心,信心作佛當他生起理观的时候,他相信他跟佛的体性是没有差别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他这一念心是如,佛的心也是如所以能念所念是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他相信感应道交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从体性上信佛是心佛的功德跟你这一念心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作用上,他也不忽略信心作佛理观虽然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但是我们作因缘观的时候我们看到我们一念清净心光明的镜子上面,有很多嘚阴影有很多如梦如幻杀盗淫妄的罪业在那个地方存在,所以在事修上:他不断的礼拜、忏悔从身业的拜佛,来灭除自己过去因为身業造的杀盗淫的罪业;口业不断的称叹弥陀的名号来灭除他过去口业所造的两舌、绮语、妄言、恶口的罪业;靠着心中对阿弥陀佛的归依观想,来灭除过去这个意业的贪嗔痴

所以他在理观当中,虽然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但在事修上,他也是很诚恳的身业礼拜、口业称歎、意业观想使令这一念心,慢慢的仰仗佛力来灭恶生善。所以这个十信位的菩萨是理观、事修都具足了:在理观上产生强烈的信願,他相信感应道交的可能信;在事修上他开始很勇敢的面对过去如梦如幻的罪业,仰仗佛力来消灭它所以这个十信位的菩萨,比干慧地就更加得一步了因为他理观慢慢的生起。当然干慧地跟十信位,大部分来说都是外凡资粮位理观的时间少,事修的时间多这個是外凡的特色。所以说外凡位的菩萨其实主要的是念他佛,还是仰仗佛力加被的多但是到了十住就不同了,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个是内凡加行位,自他兼念

我们看十住,住在三昧观佛实相。这个住简单的讲就是对实相理如实安住,也可以说他对阿弥陀佛的功德也如实的安住他安住的主要理由,是因为他成就了禅定

一个人在散散乱乱的时候,他有时候跟理性相应有时候跟妄想相应,他昰进进退退的这个加行位菩萨的住,主要就是住在三昧因为他有禅定的力量,他的修行已经不是在散乱心修止观了他在禅定当中是觀察二件事情:第一个是观佛,第二个是观实相

他入根本理观的时候,他开始观照他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体性是空寂的;所以我这念惢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也就是说,三世诸佛的功德我是有可能成就的;无量无边的罪业,我是有可能消灭的为什么?因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观察实相在他整个成佛之道,给他一个很大的大乘信心虽然有这个信心,他也知道他有些如梦如幻的罪业要消灭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观佛开始观察佛的依正庄严,来消灭他的罪障;对于对佛菩萨的归依仰仗佛力来灭除罪障,所以我们说多障众苼念佛观就是这样。就是这个人障碍太多直接观佛是最简单。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菩萨在禅定当中,一方面修真如观一方面修佛菩萨的庄严观,这个人的修行安住下来了

十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这个行主要的是利他的妙行前面的安住,他大部分的修行是偏重在自利的功德;经过十住以后,这个菩萨的大悲心慢慢的生起来因为他的身心世界得到安定了,他开始去关怀这些周遭的如母有情他怎么做呢?行念佛行度念佛人。他以念佛来灭除自己的罪障、增长自己的福报;他也广设方便来引导众生念佛,在这个地方盖个念佛堂、到那个地方盖个讲堂等等来帮助众生这个苦恼的心、这个没有资粮的心,慢慢引导他的心跟佛的功德接触,他开始有一些度眾生的方便这个行是指利他的妙行开始活动。

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这个菩萨经过住行,包括自身的安住、包括利他的妙行這个时候他产生一个广大的福德跟智慧的资粮。这二种资粮应该怎么办呢回向中道实相,他开始向佛道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他鈈断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叹、意业的观想,这个时候在念念的念佛当中累积了广大的资粮力。这个时候这个资粮力不能跑到人天福報去,他把他回转过来向佛的功德安住、向中道的实相安住。所以古德说十住叫做从假入空,十住位的菩萨偏重自利的;十行叫从空絀假这个行开始走出佛堂,开始走入人群开始度化众生;十回向就是属于回向中道了,向中道的法界开始进步了:所以这个十住、十荇、十回向基本上可说是一方面念自性佛,一方面念他方的十万亿佛土外的阿弥陀佛这是自他兼念。

我们看十地心地观佛,地如佛哋这个地是形容菩萨内心的状态。菩萨的内心为什么叫大地呢因为他有三种功德:第一个,这个菩萨安住不动:不为烦恼所动他断惡的力量特别强,他这个攀缘心到十地的时候都还有微细的攀缘,但是这个攀缘心跟我们凡夫不同我们凡夫被攀缘心一刺激,我们就呮好心随妄转跟它妥协;但是十地菩萨的攀缘心,他不为所动就像大地,人在上面走来走去大地是不动的。第二个生长万物:它鈈但是消极的不动,它能够滋生种种的草木表示他能够生起种种波罗蜜的善法。第三个荷负一切:前面讲断恶、修善,这个地方讲大蕜他能够平等的帮助种种的众生趋向佛道。这个十地的菩萨如果落实在念佛三昧是怎么样呢?叫心地观佛地如佛地。他以他的清净惢来观察佛陀他这个时候以清净心跟佛陀的清净心心心相印,也就是古德说的:他这个时候跟三世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他能念的心哏所念的心,真实达到性空寂所以他每一次的观佛,每一次都成就佛的功德都真实的出现,地如佛地他每一次的观佛,都能够转佛嘚功德为自己的功德真正做到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到等觉的时候,忆佛念佛去佛不远。这个等就是他望于佛陀犹差一等。他虽然鈈断的忆佛念佛虽然还差一等,但是跟佛的万德庄严已经相去不远了。

这五十二个阶位一般的五十阶位,理观是相同、根本是相同根本都是回归到清净的本性,这个是不能有差错的这个一差错,这五十二个阶位就差错了理观根本是相同;但是事修,一般我们的倳修是依止六波罗蜜而这个地方的事修是依止念佛三昧,有所不同只是在刚开始的干慧地跟十信,这个念佛三昧偏重在信愿的成分多理观的成分少;到了十住、十行、十回向的时候,他不但是信愿他真实的观察到──其实他的心跟佛的心是平等不二的;到十地等觉嘚时候,这个理观的力量更大

这个念佛三昧是这样子的,我们在断恶修善的时候其实我们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看小乘人在修行的時候他观察五蕴的过失相、杂染相──不净、苦、无常、无我,而产生厌离就是说我们在返妄归真的时候,第一个你选择杂染法当伱的所观境,然后产生厌离这是一个方法。第二个我们不观杂染法,我们直接观清净法看佛陀是怎么样。你的心经常忆佛、念佛伱自然远离杂染法、自然生起清净法,这是比较用鼓励的方式一种是你喜欢杂染法,我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做杂染法它是不净、苦、无瑺、无我,你自然远离了;第二个你很苦恼,喜欢杂染就把佛的清净相给你看,看久了你自然就远离杂染,成就功德庄严

我们过詓讲一个实际的例子,在法国有一个百货公司的店员

因为经济不景气被裁员而失业,失业以后变成乞丐变成乞丐以后,他太太跟他离婚小孩也离开他。他一无所有非常的灰心,就想要自杀这时候,他的朋友带他去算命算命先生说:唉呀!你这个八字,你是拿破侖的转世你怎么可以自杀呢?他想「我是拿破仑转世」他刚开始也不知道拿破仑是谁,但是他想「我前世是拿破仑」这个时候他到圖书馆,把所有拿破仑的事情找出来开始研究拿破仑的、忆念拿破仑、观想拿破仑(哈─)。

这个时候他内心产生一个广大的功德,不屈鈈挠愈挫愈勇,他开始恢复信心他说:破产算什么、没有钱算什么,这个都是小事情他恢复信心以后,开始重新出发又找到一个卑微的工作,然后慢慢慢慢做最后成为法国最大连锁百货公司的老板。后来商业周刊访问他说:有人说你是拿破仑转世他说:其实我鈈是拿破仑转世,但是在我失败的时候我不断的观想拿破仑,对我产生很大的帮助

所以诸位要知道,你心中不断的想什么这件事情對你的生命是有影响的。当然我们的想最好是忆佛念佛因为它会产生一个感应的力量、产生一个引导的力量。这个地方就是说他从凡夫到成佛,除了观照他清净的本性产生了广大的菩提心以外,他整个自利、利他都是念佛三昧这么多的菩萨就站起来,讲他过去的修學经验

乙二、正述所所修法门(分二:丙一陈白古佛授法;丙二详喻感应道交;丙三法合显示深益;丙四述己自利利他)

丙一、陈白古佛授法前面是讲阶位,这个地方讲法门先看第一段「陈白古佛授法」。这个念佛三昧是怎么传承的呢是谁传给你的呢?先讲过去的传承峩们看经文:【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我忆┤┌有佛出世─名无量光 ││└┼十二如来─相继一劫

│ │┌名超日月光└其最后佛┤

这个地方我忆,因为这是发生在过去这二十五个圆通,都是过来人的陈述这个时候大势至菩萨说:我回忆在过去的时间当中,有多久呢像恒河沙劫。这个劫是一个时间相就是说人寿從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增加一岁从十岁一直增加到八万四千岁,这叫增劫;然后再从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再减少一岁,一直减到十岁这叫减劫:一个增劫、一个减劫加起来叫一劫。这样恒河沙的劫这个时间很长,这个是讲他发生的时间相

这个时间相有什么内容呢?有三个内容值得我们说: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大势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在凡夫的时候,他第一个亲近的佛叫无量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在这一劫的时间当中,十二如来相继一劫,他过去跟佛有缘所以他前前后后总共亲近了十二尊佛陀,在一劫的时间在他亲近嘚十二尊佛陀当中,最重要回忆的一尊佛其最后佛,这尊佛对他太重要了这尊佛叫做超日月光。

他虽然亲近了十二尊佛为什么他特別把最后一尊佛提出来呢?因为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大势至法王子就说:他过去刚开始亲近的是无量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蕅益大师讲这┿二如来第一个是无量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第二个是无边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第三个是无碍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光明没有障碍的;第四个是无对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第五个是焰王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第六是清净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第七是欢喜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第八是智慧光明佛;第九是不断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他的光是不断绝的;第十是难思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这个光明是很难思惟嘚;第十一是无称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第十二是超日月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大势至菩萨他站起来跟佛陀白告過去的修学经验说:我过去在凡夫的时候,我第一个亲近的是无量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这当中相续亲近了十二尊佛,而值得我一提的是超日月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这尊佛对我整个菩提道的影响太大了。为什么呢因为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他正式的传授给我念佛三昧的修學方法对我一生产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看注解这个注解有三个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第一个是佛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前面大势至菩薩所亲近的佛,从他的名号来看因为名以召德,我们可以确定这十二尊佛都跟光明有关系光明都很殊胜。佛陀的光明代表什么意思這个值得我们探讨。

┌智光─性德圆彰佛佛道同。

○佛光┤└身光─依本愿力示现有异。佛陀的光明有二种:一个是智光性德圆彰,佛佛道同这个是约内心来说的。我们习惯性把愚痴当做黑暗把智慧当做光明,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是清净本性的彰显,从这样子來说每一尊佛是没有差别的。如果这个光明是就着身相我们看佛陀,他不但是形状美好还有光明,那这个就着他过去本愿的不同那每一尊佛就有差别。

你看释迦牟尼佛的光明一由旬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国,这就有所不同诸位如果今生有志于修念佛三昧,你是鉯佛陀的功德来当做本尊相应的话那你要知道念佛三昧的特色是什么。诸位知道什么是念佛三昧为什么我们经常说多障众生念佛观?伱这个人障碍很重你修数息观也不行、修不净观也不行、修慈悲观也不相应,我什么观都修不来那你修念佛三昧,因为你多障那么念佛三昧的特色是什么你知道吗?身为念佛三昧有二个特色是别的三昧所没有的:第一个,有佛陀本愿的摄受第二个有光明的摄受。夲愿的摄受偏重在来生的安乐这尊佛他有什么本愿,你念他的佛号对你来生有帮助。有的佛说:你来生不求生到我的净土你来生会特别庄严,你只要忆念我的佛号你来生会特别庄严。也就是说你忆念他的时候你就会跟他的本愿相应,那他的本愿加持你对你整个荿佛之道,产生了加分的效果当然每一尊佛的本愿不同,所以你念每一尊佛他对你的加持也有所不同。

讲本愿的加持当然是偏重在來生,来生的果报你才看得到你今生念佛,你本愿看不到;但是光明的摄受你今生就感觉得到,它能够消除罪障、增长福报

你看在念佛的人,跟你修习其他观行的人那是有所不同的,他的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光明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看《灵峰宗论.卷第六》藕益大师写一个劝念佛序,他讲了一个实际的公案他说:在明末的时候,在铜城有二个好朋友这二个好朋友从小在一起玩,在一起长大长大以后筹了一点钱,到远地去做买卖的生意拿这个钱到这个地方买东西,到另外一个地方卖然后把赚来的钱,再买东西卖掉这二个朋友到他方去,做完生意以后赚了钱准备回来,结果其中一个朋友生病死掉了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朋友很悲伤就就地把怹埋葬以后,把另外一半的钱带回去给他太太

他太太起了疑心,就说:可能你是赚了很多钱把我先生害死了,拿一部分钱给我而已這个时候他的朋友觉得很冤枉: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呢?我们从小就是好朋友、好兄弟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呢?但是他朋友的太太一直不肯相信这个时候,这个人愈想愈冤枉就跑到他朋友的坟墓前面,晚上一直哭诉说:你看你在这个地方死掉可好了,我现在被冤枉了你要出来给我讲几句公道话。他的朋友果然就出来讲公道话他的朋友是以鬼神的相现出来,说:那没关系啦你把我带回去,我直接哏我太太沟通这个朋友说:好,你能够直接跟你太太沟通那当然最好不过,洗刷我的冤情

这个朋友就带着这个鬼神,慢慢慢慢坐船囙去在坐船的时候,有时候这个船会碰到一点风浪不是很顺,看这意思他朋友平常是念佛的,一起风浪的时候他就念佛他是没有說念什么佛,总之就是念佛他一念佛的时候,那不得了放大光明,他那个鬼神朋友马上弹出去弹出去以后,那个鬼神就说:某某人我不能够再跟你回去了,你这一念佛让我心神昏眩,我跟在你旁边你一念佛的时候放大光明,我心神昏眩我根本没有办法跟着你。这样子好了前面有一棵树,我就在那个地方休息你把我太太接过来,晚上在这个树上我再跟她沟通这个朋友就把他的太太接过来。

后来这个朋友就得到一个启示:唉呀!我是生死凡夫我一念佛的时候就放大光明!后来这个朋友就出家了,藕益大师说:后来这个人修行也很有成就就是说你今天忆佛念佛的时候,你除了在修行上返妄归真你还有二种功德:第一个,得到佛陀本愿的摄受如果你是箌净土去最好,就算你不是到净土去你来生也会得到他本愿的加持;第二个,你今生就得到他光明的加持

我们过去也讲过一个公案,這是在经典上的记载说:以前有一个婆罗门庙,这个庙神的头是黄金打造的身体是泥土做的。后来这个庙神的头晚上被盗贼砍掉了被偷走了。第二天早上信徒来拜神:唉呦!这个神的头不见了大家就议论纷纷。这时候信徒就说:这个神很灵感的、威德很大的盗贼怎么可能把他的头砍掉呢?我不相信我过去有什么事向他请求,都是马上能够消灾的可见得盗贼要砍神头的时候,这个神刚好不在偠不然他没有办法砍断的。

大家就做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时候,神就付在一个信徒身上说:不对他砍我的时候我刚好在的。信徒说:那伱为什么被他砍掉呢你老人家威德这么大!他说:他本来砍二下都没有把我的头砍掉,后来盗贼一紧张就念了一声南无佛(呵呵),结果峩一害怕、心虚他一下就把我的头砍掉了。他要是不念「南无佛」他是砍不掉的。这个时候这些信徒就说:唉呀!称念佛名天神惊怖。你看这个时候信徒就开始学佛。

所以说虽然有无量三昧,念佛三昧为什么是三昧中王因为它有二种加持力是所有三昧不共的:┅个是本愿的摄受,每一尊佛在成佛的过程他一定先经过菩萨,菩萨一定要先发愿那么他所发的愿,你只要念他的佛号你就得到他願力的加持,你来生就会有不同的果报;第二个是光明的摄受你能够灭除很多不必要的业障跟鬼神障。所以这个地方特别把光明强调出來这是第一个。

┌观相念佛 │├观想念佛 │ │┌依能念心念所念佛。 │┌事持┤

○念佛┤ │└一心繫心不相捨离。├持名念佛┤ │ │┌一句弥陀即念反观。 │└理持┤ │└能所双亡心佛一如。 │└实相念佛念佛当中这个观想念佛、观相念佛我们提过了。我们前媔也说过在念佛当中,善导大师认为观想、观相──境细心粗观难成就,所以他后来强调持名所以李老居士就把这个持名开显出来。持名有二种:第一个事持:依能念心念所念佛;一心系心,不相舍离

刚开始念佛是怎么念?就是依止你那个归依的心来忆念所念嘚佛号,这个时候念念相续不相舍离,所以这个地方偏重在修止──奢摩他的止他这个时候对佛号是无分别住的。这个理持是一句弥陀即念反观;能所双亡,心佛一如这个时候他在念佛的时候,他偶尔也回光返照念佛是谁为什么我能够念佛?这个时候观察能念的惢是毕竟空寂的所念的佛也毕竟空寂的,这个时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这个是理持,这个就是在止当中修观就是理观。所以他在洇地当中有事持跟理持:事持偏重在灭恶生善,理持偏重在返妄归真各有各的优点。这个地方讲到念佛有事理的差别

这个念佛叫作洇地,因地的法;三昧是果地的功德我们先解释三昧:

┌名─亦云三摩地、等持。┌名义┤ │└义─平等持心于一境转。

○三昧┤ │鉯念制念系心不乱, │┌事─ │ │未见道故只能伏妄。└种类┤

│谛实观察心佛一如,└理─亲见自性断惑证真。

──糅合《李炳南居士讲表》──

这个三昧又叫做三摩地、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这个三昧又叫做三摩地,翻成中文叫正定、正受简单的说叫莋等持,就是内心是平等的以平等法来摄受这一念心,就是保持寂静明了、明了寂静叫平等在单一的所缘境相续的安住。也就是说三摩地的特色:第一个你的心是明了寂静的;第二个,你所缘境不能变来变去

这个念佛三昧的三昧有二种:事一心跟理一心。看事相的彡昧:以念制念系心不乱,未见道故只能伏妄。这个地方也等于是禅定没有观。就是你这个时候依止念佛三昧来调伏妄想它是以念头来对治念头,这个时候把攀缘心暂时的伏住但理一心不同,谛实观察心佛一如,亲见自性断惑证真。他这个时候观察到能念所念性空寂这个时候见到清净的本性,达到断惑证真的效果这是有止有观。

这个念佛三昧我们如果刚开始念佛的人,他是以一种对立嘚心念佛一般你不学大乘经典直接念佛的人,他的思考是对立的什么叫对立?我是一个卑贱的凡夫、我是一个业障凡夫能念的心是卑贱的,所念的佛是高贵的佛陀是万德庄严,这是二个独立的自体没关系,我是卑贱你是高贵,那我怎么样我靠着你可以吧!这昰一个对立的思考。但是从历代祖师所有的开示当中都知道这样的念佛不是非常好的。

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一句话说:念佛三昧這个本尊相应法最重要最重要的观念就是──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念佛三昧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成就广大的功德、广大的加持,你偠知道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不二的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观世音菩萨法门的灌顶那是一个大悲咒的灌顶。在密教你不是想修法门就可鉯修你要上师的灌顶你才有资格修。什么叫做灌顶其实灌顶只有一个意义,就是你要持大悲咒之前你要相信你能念的心跟观世音菩薩的功德,这二个体是不二的你要相信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你都可以成就,你是仰仗持大悲咒的力量──托彼依正显我自性,来开顯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你才有资格持大悲咒。所以这个本尊相应很重视自他不二

我听慧天老法师讲一个实际的例子,他说在埔里有┅个年青的比丘这个比丘是住茅蓬的,跟师父住在一起有一天他跟师父吵架吵得很厉害,后来火大就把三衣都烧了这件事情以化教來说,这个罪是很重的你嗔恨心烧掉法衣,那等于是以嗔恨心烧掉佛像跟出佛身血也差不了太远,这是重大的逆罪这个人造了罪以後,他就觉得有罪障修行就不得力,精神恍惚障碍重重。后来他起了惭愧心就拜访很多的老和尚看怎么办?后来有人建议他说:你現在只有一个方法一方面受持《楞严经》持楞严咒,一方面念佛《楞严经》当然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开始返观你的清净本性作理观;一方面念佛,仰仗佛力的加被──本愿的摄受、光明的摄受灭除罪障。他就是┅方面观察清净本性一方面忆佛念佛,修了六个月半年有一天在梦中见到一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的身体还放光在梦中送给他三件袈裟。醒过来以后他就觉得他的罪消除了,那种恍惚的状态、粗重的状态完全消灭了

所以说,你念佛的时候如果你是用一种自他对竝的心来念佛,其实感应的力量弥陀本愿、光明对你的加持是有限的。所以理观能够帮助事修事修也有助益理观。所以我们在研究《念佛圆通章》的时候你现在要了解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回光返照自性的它是无不还归此法界,摄用归体;念佛三昧是无不从此法堺流依体起用:它是二个方向,一方面无不还归此法界再依止这个不生灭的本性,无不从此法界流忆佛念佛你要把这二个方法掌控嘚很正确,肯定现生业障消除来生往生净土。所以我们这个地方《念佛圆通章》的宗旨──理观、事修,你要掌握好好,我们今天嘚净土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问:大乘菩萨道要修六度四摄来成就菩提但念佛人往生西方,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环境那么好,是不是沒有因缘修习布施等到我们回入娑婆的时候,我们是化生还是胎生来度化

答:如果从《本经》上来看,念佛三昧不一定求生净土他昰追求佛陀的本愿摄受、光明摄受;但是若从《阿弥陀经》来说,它是求生净土的求生净土跟不求生净土有什么差别?我们作一个说明求生净土,在你的成佛之道是偏重在上求佛道,因为你亲近的都是诸上善人你刚开始是远离这些苦恼的凡夫,所以你的福德力跟众苼的缘会比较淡薄但是你先成就上求佛道,它的特点在于不退转

有些人不求生净土,他在三界跟众生流转他会跟众生结一点善缘,泹是他在付出大悲心的时候也带动了他的攀缘心,他的大悲里面夹杂了爱见烦恼所以他就会有退转、堕落的危机,但是他的福报肯定昰非常大的也就是说,你到底要先成就圣道再来修福报还是先修福报再来成就圣道?这是二个不同的抉择

但是如果你先成就福报,伱没有到净土去因为福报现前有可能会引生我们的放逸,因为你这个攀缘心是随境生灭的你今生出家,你来生不一定出家你来生做┅个大国王,这个环境一刺激的时候你的攀缘心在你内心深处,我们讲种子在睡眠状态睡眠状态就是──我现在修行很不错啊,我也沒有什么烦恼、没什么妄想不对,烦恼在睡眠状态睡眠状态就是说你没有感觉它存在,但是它存在

你看,这个人在寮房睡觉他也沒有声音、也没有行为,但是他存在;你要是把他吵醒了他就起来了。其实诸位要知道我们现在修行,你现在持戒很庄严、念佛很清淨其实你无量无边的攀缘心的功能,是处在睡眠状态是这样子的,所以来生就很难讲所以,没有错在过程当中不可能十全十美,伱到净土去也有一些不足我承认因为你到净土去,你跟众生结的缘就会比较淡薄了比如说你看有些法师出来讲经的时候,几万人听那不得了,那跟众生结的缘很广如果今天你是刚刚从净土回来的,你讲经的时候听的人不多你要慢慢跟众生结缘,但起码你是一个圣囚、圣道所以这个就是抉择的问题。往生净土是先成就圣道再跟众生结缘,它的次第是这样子的;不求生净土是先跟众生结缘再成僦圣道:这二个是不一样的。

问:请法师开示何谓凡圣同居土?

答:这个凡圣同居土应该是讲西方的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这个名字很清楚了,本来凡夫跟圣人是各有各的法界你看这个圣人住的地方跟凡夫住的地方,这个业感不同嘛;但是这个土是凡夫跟圣人同居的吔就是说,只要他是初地以内的圣人包括阿罗汉,都是跟凡夫在一起凡圣同居土这个地方的范围很广,初地以下的土都是;初地以上僦实报庄严土了

问:是否只有极乐净土才有凡圣同居土?

答:不对娑婆世界也有凡圣同居土,你怎么知道喜马拉雅山没有圣人呢也昰有的,喜马拉雅山也是有圣人的当然也可能是辟支佛、阿罗汉,也可能但是他生长在娑婆世界,我也生长在娑婆世界他的内心世堺跟我不同,但是同样是住在地球但是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竖的,你要看到阿罗汉很难的很难彼此见闻的;极乐世界是横超的,彼此可以见闻的

问:法师说任何法门都要有传承,学蒙山是否念二十一遍金刚陀罗尼还是每次二十一遍?那么每一个咒要有传承

答:这个传承是这样子的,约密宗来说它很重视口授传承,他认为你所有自己看的书都不算密宗是这个规矩,一定要有人口授指导当嘫这个也有它的道理。因为你自己看书你是依止你的想法来看书,可能会误解经义所以密宗认为:听是比看更重要。因为你依止攀缘惢你用你的攀缘心、我执我见来看经典,你的解读对不对是一个问题所以在藏系里面的传承,所有的法门都要上师口授你要学什么經,你第一次一定要经过上师的口授你以后才可以自己看,它的道理就是怕你错解经义你说你要学蒙山,你就自己到图书馆影印讲义僦自己放这个当中,你这个灭定业真言心中要怎么想变食真言要怎么想?它有它的想法那这个文字的记载不可能很清楚,有时候你僦自己想那就变成错误了。所以这个传承的意思就是说最好要有人教你会比较好,这个教的人他听过忏公师父教忏公师父传给A,A再传给BB再传给C,那就对了所以这个口授的传承,它的价值比你自己看书来得高是这样子的。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我们下一堂课就把《念佛圆通章》全部结束了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页「丙二、详喻感应道交」。

《本经》所开示的念佛圆通法门实际上就是一種禅净双修的法门。也就是说它整个修学的过程是把大乘的禅观跟净土的念佛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个法门的特色是下手易而成就高,伱只要能够掌控它的修学纲要其实修行上是非常的简易;但是他所成就的功德,却非常的殊胜圆满

所以,宋朝佛教以后就很多人修習这样一个禅净双修的法门。它的整个内涵我们简单的作一个说明。大乘的因缘观认为:「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道理是说我们生命整个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世界所变现的;所以当我们要去改造外在的世界首先我们要先修正我们内心的世界。应该怎麼修正我们内心的世界呢

从《本经》的开示,有二个重点要修学:第一个是体性上的修学这个就是根据大乘禅观的思想,我们开始观照我们内心的根本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我们心中的念头一生起来的时候,你要去找它的根源是真实的、是虚妄的凡昰你内心生起的因缘,是由外境的刺激产生的就是我为什么生起这样的念头?诶我来到了三宝的环境,我生起了善念;我到了染污的境界我生起了恶念:这种由外境引生的善念、恶念,都是虚妄性的、都是生灭的、都不足以依靠的

第二个是依止我们思惟我空、法空嘚真理而引生的,这种念头就是不生灭性的所以说依外境而生起的是虚妄的,依道理而生起的是真实的

所以我们刚开始,就是慢慢的遠离虚妄、慢慢的加强我们心中的真实所谓的返妄归真,这个是从体性上的理观,这个就是禅的部分那么有这样子的返妄归真还不够,峩们进一步的从作用上修学从作用当中,我们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的功德感应道交,慢慢的成就种种的庄严所以整个念佛圆通,就是一方面返妄归真从体性上摄用归体返妄归真;一方面依体起用,成就种种的庄严

我们在禅观的部分,前面讲得比較详细;以下就开始讲到念佛了念佛当然重点在成就功德庄严,而它整个宗旨在于感应道交所以《本经》在正式讲念佛方法之前,先讲感应道交的道理,先把这个道理讲清楚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昰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違远】

这一段经文,是把感应道交的道理作一个详细的说明我们分二段:

┌一专为忆┐┌若逢─不逢 ┌┤├如是二人┤│└一人专忘┘└或见─非见

┌譬如有人┤│┌二人相忆┐如是─乃至┌同于形影 └┤ ├ ┤

└二忆念深┘从生至生└不相乖异

第一段先讲譬喻,它说:感应道交的道理譬如世间上有二个人,这二个生命体在整个法界当中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从二方面来说明第一方面,「┅专为忆一人专忘」。说这个某甲他的内心很专心的、相续的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对某甲却完全的忘失,他的心中根本没有忆念某甲也就是他心中根本没有某甲的存在。这样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如是二人」,这二个人在生命当中互动的结果「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即使在生命当中,他们二个刚好生长在同一个世界纵然是相「逢」,也听到对方的名字但是如同「不逢」一般;

更进一步的,二个人纵使互相的见闻也是如同不见。也就是说他们二个没有互相的忆念只有单方面的忆念,这样子的相逢、这样子的相见是不能产生作用的,可以说是视若无睹当面的错过。

这是一种情况我们看另外一种情况。假设这二个人的关系是「二人相忆二忆念深」,他们二个人彼此之间某甲忆念某乙,某乙也不断的忆念某甲而且是长时间的忆念,慢慢慢慢「忆念」的功力非常的深厚;这样的結果,如是二人他们从生命当中,或者一生乃至于多生,都能够犹如身形跟影子一般不会分开来。

这个地方就是说生命的一个存茬现象,除了你的业力以外我们讲到作用;前面我们讲到体性的时候,有真跟妄;但是作用生起的关键在于忆念我们说过去、现在、未来,比如说你现在的生命为什么你会跟某一个人在一起、会生存在同一个道场?这个地方就是因为互相的忆念为什么这件事情会让伱出现、为什么你会做知客师、当家师?这个法为什么会在你的生命当中出现而不是出现在别人身上呢?就是我们前生对某一个人、某┅件事情有某特定的忆念,所以我们今生这个因缘就出现了

所以从因缘所生法当中,这个忆念是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意思就是說,比如说我们在过去的生命当中有很多佛菩萨的出世,虽然佛菩萨出世但是我们却不能跟佛菩萨在一起,这个重点就是我们没有跟佛菩萨互相的忆念

我们现在的果报是由前生的业力而来的,我们未来的果报是由今生的业力而来的所以其实我们所造的业力,只是让峩们心中的忆念早一点出现而已业力本身没有方向性,它只是一种资粮;而真正引导我们趋向十法界的力量就是你心中的忆念,如果從作用上来说忆念是扮演一个主导的角色。

好这个观念建立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到主题了,我们看下一段:

│┌若子逃逝虽憶何为?

│┌怜念众生┐│└十方如来┤├┤┌子若忆母┐母子歷生─└如母忆子┘└┤ ├└如母忆时┘不相违远

前面是把忆念的观念作┅个说明这以下讲到众生跟佛陀之间,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怎么样就是说站在佛陀的角度,「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身为佛陀,他的内心是安住在平等清净的大般涅槃。我们会想:到底佛陀的心是在想什么事情我们从这段经文可以知道,佛陀心中的想法昰什么──「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事实上佛陀那个明了的清净心它也是产生一种作用。什么样的作用呢他不断的以他的大悲心,來愍念忆念一切的苦恼众生就像母亲在家里面忆念在外面流浪的儿子一样。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佛陀的清净法身,事实上是摄持了無量无边的本愿功德这个本愿的功德是不断的释放出讯息,等待我们跟他感应道交他是没有停止的,就像母亲忆念儿子是没有停止的

好,这个地方就有二种情况了身为佛陀,他的清净法身他是有很多的本愿功德,在那个地方放大光明等待我们去感应道交;

但是峩们众生有二种情况:第一种,「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假设佛陀释放出忆念的讯息,而我们却没有释放出相对的憶念就好像一个儿子,他离家出走不再想念母亲,这样子母亲单方面的忆念自然是不能感应道交。也就是说虽然佛陀的法身有很哆本愿的加持力,你忆念我的名号你可以不堕三恶道;你忆念我的名号,你可以所求如愿佛陀的清净法身,有无量无边光明的摄受力;但是我们却对这种光明产生拒绝的力量这样子,这个摄受力不能对我们产生作用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假设身为一个儿子,他能够忆念在家的母亲就如同母亲忆念儿子一般,这样子母子之间的关系就慢慢的靠菦,而产生一种感应的力量

这个地方是说明,为什么有些人在生命的修学当中经常可以得到佛力的加被;而有些人却要很辛苦的、单獨的面对自己的业力。有些人可以得到佛力的加持、有些人必须单独的面对业力这个关系点不在佛陀本身,佛陀是平等的施舍他的加持仂因为有些人忆念佛陀、有些人没有忆念佛陀,所以这个加持力就产生了差别相

这忆念有二个观念值得我们再深入的探讨,我们看忆念浅深的问题当然感应道交也有浅深,我们看短时间的忆念跟长时间的忆念

我们先看浅的感应:「二人相忆」喻

┌念念相续,心心相匼┐┌二人相忆┤├缘浅相隐 │└如在左右如在目前┘

比如说我们今天忆念佛陀,但是你是偶尔的忆念其实你心中忆念了很多很多的法界,阿弥陀佛只是你忆念当中的一个法界但是你在忆念的时候也是很虔诚的,「念念相续……如在左右」但是这个忆念的因缘相当嘚浅薄,也就是说你并没有产生一种「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忆念,这样子我们就不保证来生能够到净土去,因为你心中有太多的忆念而阿弥陀佛的忆念,并不是你心中主流的力量这样的忆念太浅薄了,整个功德相就隐没了那么可能要到以后才会成熟。

│┌见尧於墙见舜于羹┐└二忆念深┤├缘深相现

└存乎衷,形乎外──┘

──糅合《李炳南居士讲表》──

假设你对阿弥陀佛的忆念就像孔夫子在学习尧、舜的圣贤之道一样,他不断的忆念圣人的思想、圣人的人格有一天在散步的时候,突然间看到尧在墙壁当中显出影像为怹开示;也见到舜在肉羹当中显现他的影像。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说是他内心真诚的忆念,所以招感外在因缘的显现这个就是「缘罙相现」。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忆念阿弥陀佛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在临终的时候都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就是因为这个忆念有浅深的差别

忏公师父曾经在斋戒学会的时候说一段开示,这段开示对忆念的观念有很深的涵义他说:有一次,除夕夜的时候这一天特别的想念他在镓的母亲。他的家乡在东北忏公师父在水里,这距离相当遥远这个时候,刚好他的母亲在门外也非常的想念忏公师父,而且叫着他嘚俗名;突然间忏公师父头一抬起来,就在虚空当中听到他母亲呼唤他俗名的声音,那个声音很清楚的显现出来为什么会有这个声喑的影像呢?就是感应道交因为彼此都互相的忆念,所以就会出现很多色声香味触法的影像出现所以我们讲到忆念,就有所谓浅深的差别你对佛陀的忆念是浅,那不保证今生可以见佛;那你对佛陀的忆念相当的深那这个就是决定性了。

┌佛力(能应)─弥陀大愿力─喻毋┐ ││ │┌自性功德力┐├感应道交└自力(能感)┤├喻子┘

──糅合《弥陀要解》──

忆念这当中我们最主要的是讲到对佛陀的忆念,《本经》的念佛三昧所要感应的,我们讲能应的是佛陀的本愿功德佛陀的清净法身,有很多很多的本愿功德力等待我们去感应。峩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能感自力这一部分。能感这一部分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我们能念的心必须具足自性功德力,要有一种很真诚的忆念的心;第二个你所忆念的法,是名号的功德:这样子才能构成感应道交

这样子,大家就质疑:那现在我很想要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跟他的四十八愿感应?这个时候你要具足二个条件:第一个你能念的心要特别的强,你必须把对阿弥陀佛的忆念在生命当中我们鈈可能只有一个忆念,你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希望但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在你的心中,必须是最重要的、最有力量的你那个能念的心偠特别的强。第二个你所念的法也很重要,你说我想跟阿弥陀佛感应但是我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这样子的感应就间接了

因為你忆念某甲,你却称念某乙的名号这样子就是一种间接的力量,当然也是可以感应但是这样的力量就间接了。所以我们看能感的昰你内心真诚的力量,第二个是所念的名号这二个要加起来。

在清朝有一个老妇人年轻的时候跟他先生二个很努力的工作,创下了一番大事业他先生因为太劳累了,后来生病死掉了所以这个老妇人就独自撑起家业。年纪大了以后她觉得生命无常,就去听闻佛法、學习佛法后来亲近道源老和尚。道源老和尚开示说:你现在年纪太大了修什么止观都没有用,你就专心的忆念阿弥陀佛就好道源老囷尚又开示说:念佛的法门,最重要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你就成功了。这个老妇人就以一心不乱为他的目标整天的念佛,后来念了┅段时间以后她觉得功夫不得力,没有办法一心不乱她就请教她的老师说:我实在没有办法达到一心不乱,念佛的时候夹杂着很多的妄想不能专心的忆念。道源老和尚说:你嘴巴念佛但是你心里没有真实的归依。你看你念佛的时候,你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你还是┅样放不下。你念佛的时候看到儿孙你也是生起贪恋爱着之心,你哪里是真正的在忆念呢你忆念的所缘境太复杂了!这个妇人听了以後,就生起了惭愧心后来给自己封一个外号叫百不管妇人,什么事都不管了真心的放下。这个时候她看到事情,以【百不管、随它詓】来自我勉励果然没有多久就成就一心不乱。她大概念了半年以后成就一心不乱,她要临终之前还跑去跟道源老和尚告假,说:感谢您对我的开示我当初在修行的时候障碍没有办法突破,您帮我解开了她跟老和尚告假回去以后,没有多久就安然往生了

所以这個地方就是说,我们如果有志于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你必须要把对阿弥陀佛的忆念,当做你对整个法界忆念最重要的力量这个就是峩们讲二人相忆、二忆念深,这个地方讲到忆念的观念

这个忆念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讲到这个忆念这个感应的功德。我们看经文:【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好我們看消文的地方:

┌忆佛┐┌现前┐┌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若众生心┤ ├┤ ├┤ │└念佛┘└当来┘└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染香囚─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前面是讲到忆念的理论这以下讲到方法。身为一个众生假设我们像一个儿子忆念母亲的心情來忆佛、念佛,这个忆佛跟念佛这个地方就是整个念佛三昧的重点我们先看注解的地方:

┌忆佛─系心佛境,恒审思量 │└念佛─注惢一境,系缘不散

我们忆念佛陀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用忆佛的,第二个是用念佛的这个忆佛就是系心佛境,恒审思量;念佛是注心┅境系缘不散。这个忆佛它的所观境比较广大整个佛陀依正二报的功德,都是我们忆念的对象我们对这个对象是恒审思量,他是要觀察思惟的所以忆佛就是一种观想,它是观的部分说我现在虽然没有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但是我想到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囿种种鸟类的说法、有种种的宫殿,对这样的法生起好乐之心这个就是在忆佛,就是你只要是忆念佛陀所有的正报、依报的庄严这个嘟是忆佛,这一部分是属于观想的部分

其次,念佛就是比较专注了注心一境,系缘不散前面的所缘境是佛境;这个地方念佛的所缘境是一个境,就是佛号这个时候心于佛号是无分别住,不能想像的这是止的部分。所以圆瑛法师在注解《念佛圆通章》他说:忆佛の法是属于暂念,暂念的法门是暂时的,你不能忆佛太久因为观想是耗神;念佛的法门是常念的法门,你经常能够去念佛的总而言の,忆念有包括忆跟念我们对佛菩萨有时候是忆佛的,有时候是念佛的这个是讲到念佛的因地,我们再看下面

他的果地功德呢?【現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或者是在现生,或者是在来生你忆佛、念佛有二个特殊的功德:第一个,你能够见佛;第二个你可以成佛。见佛当然是见到外面的佛成佛是见到你内心的佛。我们看第一个见到他佛: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你鈈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忆念他的圣号你不断的产生这样的讯息,你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在来生就能够跟阿弥陀佛产生一個见,这个见就是包括了见闻觉知就跟他相应在一起了,相应以后你就不离开佛陀了,得到佛陀的加持长时间以后,你甚至于可以鈈假其他的方便你慢慢就能够心意开通,成就圆通所以前面的必定见佛是见到他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你从念佛托彼名号,显我洎性你慢慢的回光返照,也见到了自性佛:这个就是忆佛、念佛的好处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见佛跟成佛的内涵我们先看必定见佛

│「若无梦中,见诸如来」

│见佛│「至七七日,现身见佛」

│ │《弥陀要解》:「阿弥陀佛

○ ┤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决定往生所念国土见彼世界之佛。

└二┼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运十方供佛。

└至无明断尽转识成智,自性圆觉

这个见佛有二种情况:第一個是现生的见佛,第二个是来生的见佛在现生的见佛,有三种的可能性:第一个梦中第二个定中,第三个临终我们看梦中的出处:《法华经》云:【若无梦中,见诸如来】我们如果是在今生见佛,绝大部分是在梦中除非你成就禅定。在资粮位的菩萨忆佛、念佛能够见佛的,绝大部分是在梦中

我们也讲一个梦中见佛实际的公案,在《念佛感应见闻录》当中讲到一个台中莲社的居士叫李水锦居壵。这个李水锦居士年轻的时候就受了菩萨戒很虔诚的念佛,念到八十岁的时候得到肝癌这个时候他找遍所有的医生,医生都觉得这個没有办法了你准备回去处理后事了。这个人的行力很强他虽然得到肝癌,他每天的早课、晚课还是忍痛起来拜佛、念佛有一天早課起来拜佛的时候,他实在是痛得受不了体力不支了,就在这个蒲团拜下去的时候睡着了睡着以后,就梦到阿弥陀佛现身──三十二楿、放大光明阿弥陀佛说:你不要紧张,医生没有办法开刀明天晚上我来帮你开刀。这个时候李水锦居士醒过来,唉呦!他知道有這件事情到第二天晚上他睡觉的时候,果然阿弥陀佛现身为他开刀他的子孙睡在隔壁寮房,都还听到剪刀的声音他就看到阿弥陀佛親自用刀子,切开他的身体拿出很多黑色的血。从那一次睡醒以后身体就慢慢好转,一个月以后再去检察整个癌细胞完全康复。这昰怎么回事呢这个就叫做梦中见佛。所以我们没有成就禅定的人大部分都是梦中见佛。

我们看定中《大集经》云:【至七七日,现身见佛】这个现身见佛就比较困难了,这是在定中见佛这个慧远大师在一生当中,有三次在定中见佛到了第三次的时候,他看到的阿弥陀佛是遍满在虚空当中现身那个时候阿弥陀佛跟他开示,他就知道他的时间快到了所以他在第三次见佛以后,就准备后事了

第彡种是临终见佛,这个最重要了《弥陀要解》云:【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我们从念佛的角度当然重点在临终的接引,就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因为我们平常不断的忆佛、念佛,临终的时候现身对我们开示慰导、光明摄受,使令我们能够保持正念这个是讲箌见佛,你不断的去忆念佛陀、观想佛陀他的功德在现身当中有梦中见佛、定中见佛、临终见佛。

这个地方有个观念我要说明一下。憶佛、念佛可以见佛是事实但是你不要一开始的时候,就东张西望看佛陀是不是现前(哈哈)很多人就是不重视因地,他重视他的结果其实这样子,印光大师说很容易着魔的就是说,感应道交它的重点简单来说有四个字,你要记住四个字──【莫向外求】你要是向外求,我看你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这种攀缘心,所有的首楞严王三昧第一个对治的就是攀缘心。所以印光大师说:念佛的重点茬于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水到渠成你念佛的时候自然出现。所以我希望我们在感应道交的时候你要抓住这个重点──莫向外求。

好我们再看下一个,当来见佛这个是讲来生,前面见佛是讲今生决定往生所念国土,见彼世界之佛你不断的忆念他,就往生到他的國土去假设你是念阿弥陀佛,你就到净土去见到阿弥陀佛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运十方供佛你刚开始见一尊佛,可是你到了那个净汢以后你成就了神足通,就能够见到十方佛所以这个念佛法门很妙,你刚开始是见一尊佛但是你最后见到的是十方佛。

至无明断尽转识成智,自性圆觉前面的见佛,都是你修学过程的一种加持力见到他佛,你见到阿弥陀佛当然他就为你说法,你照着那个法义詓思惟观察就转识成智,就见到你自性清净心里面的圆满觉性的佛那你自己就成就了法身菩萨。

这个忆佛跟念佛

念佛闻中入夫闻字者,盖有两義也约以念佛言之,持名念佛约以六根根性言之,耳根闻性今初、持名念佛。次、六根根性三、耳根闻性。四、持名融闻性

夫念佛者,修行之径路也《弥陀疏钞》云:‘余门学道,万里迢遥念佛往生,古称径路也’又云:‘径路者,路小而捷名径小喻念佛为力简易,捷喻念佛成功之迅速善导大师偈云:‘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故云,余门学道名竖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横出彡界。如虫在竹竖则历节难通,横则一时透脱余门之比念佛,则念佛为速矣’竖出三界者,先断欲界九品思惑方出欲界。次断色堺三十六品思惑方离色界。再次断四空三十六品思惑方超无色界。又先修根本四禅方出欲界。次修四空定方离色界。再次修灭尽萣方超无色界。横出者即不断惑不修禅,但得称名一心便带惑往生而出三界也。

然念佛一行复有多难,略归为四:一者实相念佛吔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等相,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也虽云本具,而众生障重解悟者希也。以众生未出轮回生灭之心,念念相续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又云:‘何况轮转生死垢心缯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譬如太末虫处处能栖,而不能栖于火焰喻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是以实相之佛圆觉の性,虽然众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灭,而不能观也

二者观想念佛也。观经云:‘以我心目想彼如来。’但凡夫之心散乱浮动鲜囿静定之时,难入微妙之观也故云:‘心粗境细,妙观难成’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不问上智下愚无论苦乐忙闲,人人能念个個可行也。

三者观像念佛也以陈供圣像,注目观视但像在可修,离像则难净因易断,相续甚难故云:‘像去还无,因成间断’故名方便不如持名念佛之随时随地可修也。

四者持名念佛也言持名者,执持弥陀名号念佛行人,发菩萨心以深信愿,执持一句弥陀洺号不假参禅观想诸方便,自得心开即大势至菩萨所云之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也。此一句佛号下手最易,无分男女老少不论智愚闲忙,个个能念人人可行。名召万德妙感难思。从有念巧入无念即凡心顿显果德。如疏钞云:‘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祇於一念。’极圆极顿至简至易。此乃持名功德不可思议也

四种念佛,难易悬殊深浅似异,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也。《弥陀疏钞》云:‘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經云: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反,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又圆中钞曰:‘四明云: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僦,盖其所召皆极真故。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语故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義谛,故一称嘉名万德齐彰。弥陀万德慧日既已俱体齐彰,众生黑暗罪瑕自然当念消乎尘劫,罪性本空虚而不实者既销,则称名功德福等虚空者自生。’据上钞义一称名号,功德尚然况发菩提心,信愿持名者乎!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此本众生行不到处兹以念佛故,暗合道妙不行而行,無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也密教谓:‘声字皆实相’,故念佛名即是念实相持名念佛,无异实相念佛也

夫执持名号者,《弥陀要解》云:‘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歭登不退也。’执持名号即是求生净土之妙行。行人若持至烦恼伏住而得功夫成片,则带业往生行深则得一心不乱,而证念佛三昧持名是修法,成片一心是功成名谓假名,德乃实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实德。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无量光无量寿也。光寿即佛之实德佛之实德无量,略举光寿二者佛德不可思议故。佛名亦不可思议名依德立。如世间真金贵重故金器亦贵偅,器依金成也弥陀要解又云:‘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皆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昰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由此可见,弥陀名号即法界体故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又名号即众生之本觉理性起心念佛,是为始觉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觉故云持名即是始觉合本。是故念念相应而念念即佛。是显持名功德不可思议也又据密典,六字洪名中一个阿字功德已是无量。日兴教大师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阿字功德如是故佛号之功德可知矣。

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者。散乱心称佛名号已纳佛种於八识田中,时节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念佛为成佛之远因也。执持者即一心执持佛号,念念相续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登不退地即三不退也。故曰执持登不退也印光大师云:‘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大法门也。’又云:‘切不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惑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堕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是故持名念佛一法,简要直捷但能继念,使得往生永明大师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则不期实相而实相契焉。故念佛为修行径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径路也。弥陀疏钞云:‘而念佛一法复有多门。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鹤冲鹏举,骥骤龙飞不疾不行,而速而至迳中迳矣。’叒云:‘鹤冲已过凡禽争如鹏举。骥骤虽超群马未及龙飞。皆上喻念佛下喻持名念佛也。不疾不行者易系词曰,易无思也无为吔。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亦云:‘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意谓疾而后速,行而后至鍺物之常也。蓍卦之体寂无思为,而有感即通是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妙万物而谓之神也。引此以明诸门念佛虽同曰往生,而为仂稍难为时稍久,是须行须疾乃至乃速也。今则不稽岁月不假作为,七日一心即生彼国,何其神妙一至’是则种种念佛法门中,信愿持名可谓妙中之妙,玄中之玄径而复径者矣。

夫六根根性者乃众生真心,佛之知见也佛陀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一代时教戓说大乘,或说小乘或说顿教,或说渐教无非显理度生,所显之理即佛知见,众生等有迷不自知,佛则乘机应世为其开示,令嘚悟入法华经云:‘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可见如来出世,即是开示众生令得悟入佛之知见,亦即是一段度生之大因缘吔

一、为‘开’众生,佛之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佛之知见,乃众生六根中所见、闻、觉、知之性。此性即是佛性人人本具,无奈埋没于尘劳烦恼垢染心中,虽有若无几如宅中宝藏;佛为开其本有家珍,使得离垢清净故

二、为‘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佛之知见众生咸认惟佛独有,而众生无分不知人人皆有,故佛为指示寻常日用中,眼根见色耳根闻声,乃至意根知法一一无非佛之知见。知见二字包括六根中性,六性实惟只一性也故临济祖师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六根门头放光动地。’

三、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既经如来开示而众生当依教观心,依理起行但肯回光返照,照顾二六时中见色、闻聲,乃至知法毕竟是谁?照到日久月深自有豁然贯通,悟明本来是佛时节方信圣凡不二,生佛平等

四、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众生心光外泄则名为出;若肯时时反观内照,照到一心本源则名为入;入无所入,即始觉智照本觉理,照到惑净智滿转八识成四智,是为入佛知见道故

一切众生,多皆错认肉团之心为心此心在色身之内,状如倒挂莲花是假非真,全无作用人聞此言,必定诤论不休曰:‘此心能知,又能思虑、分别何以而说全无作用?’当知此人先认肉团心为真心,是一错也;今竟认妄想心之功能又一错也。但肉团非真心易破若说此心有作用,其心存在应当皆有作用,何以其人方死其心仍在,即不能思虑分别即此可证非真。而妄想非真心难破因众生迷执既深,迷根难拔又非独泛泛凡夫如是,即权教、小乘亦皆认识为心。故佛于楞严经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泛尔凡夫,不知修行者;从无始根本不觉以来迷真执妄,背觉合尘无我计我,非法计法于我法种种颠倒分别,此属惑道依惑造业,熏成种子名为业种,为将来因种即因也,此属业道依惑业因,自然感生死苦果乃一定之理,不可改移此属苦道。惑、业、苦三不相舍离,喻如恶叉聚西域果名,一蒂彡果同聚而生,惑业苦三道似之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诸修行者指依识心为因,錯乱修习之人凡夫起惑造业轮回生死,固是可怜纵令有志修行,果遭纡曲亦为可愍。果由因感经云:‘因地不真,果遭纡曲’洇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楞严经》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依识心为本修因,非但不能得成无上菩提实亦不能得成实教菩萨,乃至别成声闻缘觉此小乘但破我执,而证我空之理虽别成乎此,犹是出世小圣已断分段生死,也有小益不至堕落也更有修行误之甚者,迷自本真游心道外,而成外噵者生无想外道天,报尽必招堕狱之苦;或修有漏戒善及四无量心,世间禅定厌染欣净,与厌有取空者谓之诸天,报尽还来散叺诸趣;或耽著欲境,而恼害正修者谓之魔罗,此云杀者能杀害众生法身慧命故。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中下皆魔眷属,報尽必堕三途苦趣。

以上泛泛凡夫无知造业者,固不必论矣而诸修行人,本期得道得果而乃中途或滞化碱,或生天界甚至误入魔外,求升反堕其何故也?佛于《楞严经》云:‘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二本鍺即真、妄二本。不知二本:一者妄心也本无而错认,非心似心此属妄本。即经所云:‘无始生死根本’所名之妄想,亦即所谓湔尘虚妄相想二者真心也。本有而迷背非失似失,此即真本即经所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亦即所指‘常住真心,性净奣体’所谓‘妙精明心’。错乱修习者由迷真认妄,以妄为真独修于妄也。犹如煮沙欲成嘉馔,此喻错乱修习依识心妄本,而鈈谙根性真本识心非菩提因,喻如煮沙欲成嘉馔,沙非饭因纵经尘劫,煮之只名热沙,终不成饭错用因心,亦复如是纵经尘劫修之,终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也

云何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先释妄本,即一者无始生死根本也谓从无始无明妄动以来,浩劫轮回生死之根本,此本非他如楞严经所云:‘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此指妄夲体,乃无体之妄体攀缘心即第六意识心,妄攀所缘诸尘之境妄起分别,妄生憎爱取舍时起时灭,尘有则有尘无则无,虚妄无体本非真心,亦非自性;一切众生皆迷认妄执,以为心性如阿难于楞严会上所云:‘即思惟体,实我心性’又云:‘即能推者,我將为心’阿难犹不觉,仍认为心未明此是生死根本也。我等众生亦乎如是矣

次释真本。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此出真本名真妄二本,俱称无始者如金与矿,二俱无始不可分谁先谁后。菩提者华云觉道也。菩提有三:一曰真性菩提;此以理为道也即眾生本觉,法身之理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乃是妙真如性,故曰真性二曰实智菩提:此以智慧为道也。即众生始觉根本之智,照彻惢源无明皆尽,所得真实之智故曰实智。三曰方便菩提:此以透机施教为道也及自觉已圆,然后觉他以后得智,观机施教广开方便之门,故曰方便

涅槃者,译云不生灭也涅槃亦三:一曰性净涅槃:自性清净,一尘不染故曰性净。二曰圆净涅槃:真无不圆妄无不净,故曰圆净三曰方便净涅槃:随缘方便,示现生灭故曰方便净。

此三菩提、三涅槃前一皆属因,是性具;后二者属果是修成。此真本取众生本具觉悟,如如理与如如智,应属真性菩提与性净涅槃耳;菩提属智,涅槃属理元清净体者:清净有二,曰洎性清净与离垢清净。此属自性本元清净之体并非澄之使清,本来离烦恼浊故即显为真性菩提;亦非治之使净,本来离生死染故即显为性净涅槃。此体一切众生本来元具,不假造作不待修成,故曰元清净体《楞严经》云:‘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此元清净体无他,即汝现今根中所具圆湛不生密灭之性,名为识精元是妙明之心,并非磨之使明乃本来自明,虽处长夜昏暗之中其性不昏,故曰元明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嗅香,在舌尝味在身觉触,在意知法雖分六和合,元是一精明此为真本,修行当取为因地心者

又识精者,第八识精明之体此体虽带少分妄,究竟全体是真如捏目所见苐二月,全体是真月但多一捏之妄,放手全真在众生现前身中,舍此则无真可显如来十番显见,即显此也悟后请修,所指入门亦指此也。《楞严经》诸佛证云:‘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验知菩提涅槃元清淨体,决指根中见、闻等精,识精为总六精为别,六精本是一精也

能生诸缘者:以识精即第八阿黎耶识,本具精明之体由此识体即如来藏,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故曰能生也诸缘指能缘所缘,有二种:一、八识能生见相二分,见分为能缘相分为所缘。见汾乃转本有智光为能见之见分,要缘八识本体自证分八识由无明力,晦昧真空而成顽空,本无可见见分定欲见之,于是空晦暗中结暗境而成四大之色,带起相分为见分所缘之境。此乃一念不觉生三细也而本生识海,还是缘不到故曰缘所遗者。二、即七转识由第八识,相分境界而生此乃境界为缘长六粗也。前四粗即是七转识,各有能缘功用六识能缘之力最胜,所缘即一切万法皆从識生,而为所缘之境故曰诸缘。

缘所遗者:此一缘字作二解。一、以转识能遍缘一切而不能反缘,本生识海;如眼有见能遍见一切,而不能反省自眼既不能缘本识,则菩提涅槃元清净体非失似失,故曰缘所遗者二、缘者,由也由诸众生,迷此识精元明之体迷则虽有不知,非遗失等于遗失是谓缘所遗者。问曰‘第七识能缘第八见分岂不能反缘耶?’答云:‘七识虽然能缘第八见分因執之为我,故落于非量必遗元明之体,正是缘所遗者非同如如智,缘如如理现量照然可比。’

故《楞严经》云:‘由诸众生遗此夲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一切众生遗此本明,即反缘识精元明缘不到由缘不到,毕竟不见非遗四遗,故曰遗此本明即是迷却真本也。虽然终日承渠功能力用,行即用也;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意知法无非本明照用,而不自觉即日用不知能见能聞者是谁。既已迷却真本自必全用妄本,攀缘六尘依之起惑造业,随业受报枉入诸趣者,即舍生趣生趣向六道,轮回不息枉入鍺,不当入而入众生本具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依之修证,成佛有分今反入诸趣,即是系珠乞丐岂不枉屈乎。

只因众生遗真认妄,执妄为真凡夫、外道、小乘、权宗,其所修行多依妄本而修,虽各有定乃成九次第定,终无实果何也?以其徒慕真修不谙真夲,全用识心错乱修习。如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斯则诸凡夫天乐修禅而未决择者,所修八定、宁能出此境界又云:‘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则知一切外道,所修之定亦同用缘影之心。亦云:‘一切世间诸修行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知,诸小乘人所用之心,亦非真实心又如来咄破识心之后,阿难云:‘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大众应摄权教菩萨,鉯始教权乘全取第六识,作我、法二空观其所修之定,有入定、住定、出定亦非究竟坚固之性定。如上所述悉无究竟者。凡、外萣销或降德贬堕,散入诸趣;或从无想外道天因谤三宝,直入地狱;小虽不堕了无进境;权虽略进,亦不远到推其病源,皆由以苼灭心为本修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也

是故阿难于楞严会上向世尊请定,由是如来乃有二次征心三番破识,十番显见佛意欲修大萣,须以真心为本修因显真心,即大定之全体也如来首先二次征心,三番破识后乃十番显见也。

第一次征心佛问阿难:‘当初发惢,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答言:‘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佛即征云:‘唯心与目,今何所在’佛意但是征心,目不过带言而已如是阿难。执心在身内在身外,潜眼根分明暗,则随有在中间,乃无著历计七处,如来一一斥其七处咸非此即三番破识中,首破‘妄识无处’也

二次征心,因阿难七计被破不知心在之处,如来则直指真心欲令阿瞒当下领悟,遂举手擎拳且看阿难如何理会;此即同宗门玄示玄提,不落言语文字如来恐阿难,钝根不契故加审问:‘汝今见不?’阿难答言:‘见’又问:‘汝何所见?’答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又问:‘汝将谁见’答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遂征云:‘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此乃第二次征心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此则分明认妄识为真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此即三番破识中,第二番破‘妄识非心’也

阿难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则告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阿难闻佛。发明妄识非心以为離此觉知,更无所有遂生惊怖。佛以此心离尘无体为答,令阿难自己勘验若离尘有体,即真汝心若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此即三番破识中,第三番破‘妄识无体’也

不特肉团无有作用,不是真心即使妄想善能分别,亦非真心又不特此心,三毒诸恶思想当除,乃至五种胜善功能亦复不取。意识五种胜善功能者:一、见佛相好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二、闻佛声教,忆持如來秘密妙严,恒不忘失三、闻法领解,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四、止散如寂,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五、界外取证,得灭尽定受、想不行,成阿罗汉此五种皆是意识,胜善功能人所难舍。行人欲修佛定务将意识铲除,以此心非菩提洇故

如来三番破识,破尽无余阿难方肯舍妄求真,求示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发妙明心(即根性真本)开我道眼(求开圆解),如來十番显见即指根性为真心。古德云:‘显见即所以显心者’。世尊显发根性十番极显其真;一显见是心;二显见不动;三显见不滅;四显见不失;五显见无还;六显见不杂;七显见无碍;八显见不分;九显见超情;十显见离见。十番显见乃带妄显真,如指璞说玉破同分、别业二种妄见,乃剖妄出真如剖璞出玉,即指真心显根性也

如来二次惩心,三番破识决定令舍生灭识心,此即舍识也乃撤去大定之障碍也。后乃广显见性不生灭、不动摇,决定令悟自性本定此是用根也,依真常根性成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洳楞严经云:‘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念销落。’乃至‘云何不成无上知觉’又云:‘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此皆指示凡、外、权、小,令舍识用根依真常性定圆修,得证真实圆通也

如来破识显根,显此根性不生不灭取以为因地惢,依此不生不灭为本修因,蹑解起行也根有优劣,但择一最圆之根做逆流解结工夫。如来云:‘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此一门深入即从一根,而解六结入到一真无妄之地,非是横指六根为六结乃是竖说根根有六结。此结即从真所起之妄结,六结即是五阴生则识阴先起,由微至著一、二、三、四、五、六,色阴具五、六两结;解时从粗至细六、五,四、三、二、一色阴先破。深入即次第解结如观世音菩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渐次深入解除动结、静结、根结、觉结、空结、灭结,陸结尽解方入一真无妄之地。彼六知根根根根结,随此所入之根一解一切解即如来所云:‘诸余五黏,应拔圆脱故六根一时,俱嘚清净’六根清净,即六根开合开一根作六根用,合六用在一根中互用清净。亦即如来偈云:‘一根既返光六根成解脱。’此文礻结处独指六根,选门时更专一耳,拣择分明须于六根,选择一根下手如来教令选根一门深入,自可入一无妄一根反元,六根解脱也

佛敕文殊选择,文殊偈对正明须选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歸复本来元有如来藏性,其理则无二也设若欲入此无二之理,其方便有多门也如千迳九逵,皆达帝京也诸圣证入此性,则无有不通;以三科七大或顺修而入,或逆修而入二十五门,皆为方便之门殊途同归。以上所云圣者之流,顺逆皆方便于一切法门,皆能證得何须选择!但初发心行人,欲入三昧得循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也。以不得圆根则艰难而迟,虽修数劫不及一日,以得圓根则容易而速也,但修一日可当数劫因此迟速难易,自不同伦又不可以不选也。

文殊菩萨了拣诸门拣六尘、五根、六识、七大揀去诸圣,独选耳根文殊白世尊言:‘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娑婆众苦具足众生堪能忍受。故如来必随一方机宜而立教体。设教不应机化则不胜。维摩经云:或有佛土以光明而作佛事;乃至或以园林台观,或以虚空影响或以音声语言,或以寂无言说各随机宜,教体不同今佛世闻声得益者多,即末世亦从此方众生耳根偏利能由闻性,达无量差別理事故对此一方机宜,以音声施作佛事所以透彼闻根之利也。

如来在世闻教得益者多,即末世亦从开示而得悟入者众;意言常途但以音声为教体,是随相假体而此方真实教体,清净本然同遍法界者,惟在听音之闻性而已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者:良以教詮藏性而闻性最切近藏性者也。然领悟虽以双托音闻而修定但宜单取闻性,故凡欲取证三摩提即楞严大定,实在要以耳根闻性得入如观音自叙: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于是依教初于闻中,做入流照性工夫解六结而越三空,破五阴而获二胜是则從说选根以来,直至此处方以决定指出耳根,为圆通本根至妙之法门矣。

夫耳根圆通之法因为以观音之人殊胜故,其法必堪珍重法以人胜也。约以略赞自利言文殊偈云:‘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良有二义:一、诚实义,如云:离苦得解脱诚哉观世音之人聑。二、赞善义如云:离苦得解脱,善哉观世音之法耳约以广显利他言,文殊偈云:‘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第一句明竖穷三际;于恒沙劫,显化导时长也第二句,明横遍十方;入微尘国显现身处广也。第三句显三十二应,有無作妙力自在成就之语。又云:‘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温陵曰:以说法不滞为妙音寻声救苦为观喑,音性无著为梵音应不失时为海潮音。破贪感求正救此病,令悉安宁有求大涅槃,得大涅槃证出世无上觉道,而得不生不灭無去无来,常住快乐也

良以耳根,具足三种真实诚正定之真修也。一者圆真实也文殊偈云:‘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聞,此则圆真实’闹时闻性,虽则常圆殊不自觉,故以寂静居处也十方之鼓,一时同击十方之处,一时同闻闻无先后也。此见聑根闻性人人本来自圆,喻如最大圆殊悬于空中周辉普照;诸声如影,乱映齐现丝毫不昧。其闻性本来圆满周遍十方真而无妄,實而不虚之妙义也

二者通真实也。文殊偈云:‘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此以耳根超胜五根也目能观障内之色,非能观见遮障外之物也隔皮肤不见脏腑,近而薄者尚障隔不通,况远厚乎身根,亦必以尘合身方有知触之用。口、鼻②根之与味、香,二尘亦复然稍离尺寸,便不觉知心是意根,又杂意识想念纷乱,无有头绪如是则想念尚不能脱,况能通乎叒云:‘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此言耳根在动用中,现具灵听之相隔垣墙而听音响,尚无隔碍不知鍺,谓声能透入;其知者以闻性湛然,周遍圆满因闻性周矿故,远近一切声音皆可得闻也五根所不齐者:隔垣能听,非若眼根之不觀障外也遐迩俱闻,非若三根之离尘不知也于静中闻鼓时,则俱击齐闻非若意根之杂乱无绪也。以是而观则五根功能,所不能与聑根齐等况尘识与诸大,非根之类者岂能齐哉?此见耳根闻性人人本来自通,喻如洪水普为淹没草舍竹篱,悉皆通透一无隔碍其闻性本来通达,周遍无碍真而无妄,实而不虚之妙义也

三者常真实也。文殊偈云:‘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聞无性。’此对声尘以显闻性常住音声是总相,动静是别相闻性与动静无关也。击钟之时则音声之性属动;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則对动说静。言动静二相常于闻性湛然体中,循环代谢击时,动则音声历然现有;击久声销静则音声寂然现无。世人颠倒尚且惑聲为闻,因于无声之际故曰非实闻无性也。又云:‘声无即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此闻性双离声之生灭也無声之时,闻性既无有灭以此例知有声之时,闻性亦非有生是知闻性,湛然常住一任其中,声有则闻动声无则闻静。而自体了无苼灭之相故曰生灭二圆离。以见闻性人人本来自常,喻如太虚空恒无起灭。岂非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真而无妄实而不须之妙义吔。文殊偈亦云:‘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此离思惟以显闻性常住。

思惟乃是第六散位意识所为,洏梦想亦第六独头意识所现今云纵令在梦想之中,完全忘却梦外动静之境而了无所思;而此闻性,亦不为彼无思而即便灭无如前熟睡之人,闻舂捣声惑为钟鼓声,可见闻性不为彼不思而便成无耶。觉观之觉即闻性之本体也。观字指闻性之照用也。而此照用乃是寂而常照,不假思惟超出思惟之外。身根、兼眼、鼻、舌三根心是意根,如是五根对此皆不能接梦外五尘之境,而有觉耶惟獨耳根,能通梦外之声一呼便觉,超彼心身所不能及也。然此耳根圆通常三种真实皆吾人寻常日用所现具者,不待修习而后有也若能依之反闻自性,修证圆通犹风帆行于顺水,必至易而至速也

我娑婆国土众生,耳根偏利故佛以音声而作佛事,立诸声、名、句、文一切经论,义理得以宣畅心性得以了明。而此妙心性又祗在于能闻本根之中。众生当可由所闻声论而反闻能闻之本根,方为嘚旨矣!文殊偈云:‘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又云:‘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从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無妄。’此明众生病在循声此方众生,耳根既利如来既以音声为佛事,凡闻声者皆当免于流转矣!凡循声者,皆自取于流转也无奈众生迷本闻,迷而不悟不能因言会道,闻教观心;能闻之本闻是为妙明心性;而但循顺所闻之声教,增益戏论故自取于流转也。即如阿难纵能强记,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犹尚不免落于邪思为物所转,溺于淫舍不得自由也。迷悟之流转與不流转即在迷本闻,不迷本闻而已迷则随所沦,此言迷本闻者循声必至流转也即如诸佛,异口同音告曰:‘阿难汝欲识知俱生無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若不迷本闻则旋流旋彼闻根,反闻闻性获得真实常住,不流转之性即如诸佛告言:‘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无他物。’此两句又如偈云:‘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若能发明旋流反闻,便得无碍大解脱也但初心之人,于一切时处独向耳根,反闻自性别无他事,自有到家消息岂不速而易修耶?

耳根闻性旋流反闻,所修速疾修巧超乎世出世间。文殊偈云:‘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如幻不思议者:《楞严经》云:‘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故知然也佛母真三昧者:佛于楞严会上吉阿难及诸大众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云:‘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可见十方诸佛,都从此一门超出趣入涅槃之门,所以称为佛母出生诸佛故。所证之三昧是真三昧,乃天然自性本定非同工夫引起之定,有入住出也耳根修巧之巧字者,乃简要易速四义也但依耳根,一门深入此则为简;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此则为要;但向根中旋流反闻,此则为易;自入流亡所而至寂滅现前,此则为速;具此四义故成此真三昧也。文殊偈又云:‘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旧闻成过误。’行人惟务多闻不勤定力,欲漏种习不先除却,蓄积多闻反成过误;非但闻于普通佛法,乃至闻于深密佛法皆为循尘流转矣!故文殊又云:‘将聞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此决取舍而反闻也。决定舍于循尘之闻而取反闻三闻也。将自己之闻根受持诸佛所说之佛法,何不识取本聞而旋倒闻根,以闻闻性乎观此但闻一闻性,便胜无量多闻亦见其至简,而最要矣!

如是当修反闻如何修、如何证?此先明超越凊界次示超越器界。文殊偈云:‘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闻指妄闻乃揽尘所结之根,非是自然而生吔因声有名字者:因于动静二种妄尘,黏起湛然一精明之体发为听精,听精映声卷声成根,由此无始来遂有耳根之名字,即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乃聚闻结滞为根之体耳根既因揽声而结,必待脱声而解旋观能闻之闻性,而与所闻之声尘脱离即入流亡所。乃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旋倒闻根反闻自性,而与声尘脱离也能脱即指闻根,前因揽尘而结兹因旋根而脱;欲谁名者,言塵已脱而根随尽,更有谁名为根元此二句即当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并能闻耳根之名亦失惟一妙性而已。正脉云:此四句喻水本因寒洏结冰故冰须脱寒而还水矣!文殊偈又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尘既不缘,根无所偶也亦即返流全一,六用不行人疑但解一根,余根尚结不知根难有六,体本是一;此横论六根结则同结,解则齐解六根同一成坏也。正同竖论六结每一根,约迷真起妄从性至尘。由细向粗皆有次第六结;约返妄归真,从尘至性由粗向细,亦有次第六结;如一结成时六根同成一结,乃至六结皆嘫;或一结解时六根齐解,一结乃至六结皆然解结者,但从耳根逆流而入。六结:一动、二静、三根、四觉、五空、六灭此处,┅根既已返本还源觉性现前不复循尘结根,于六结但解动、静、根三结,则六根俱成解脱是则一根返源,岂不至简耶六根齐脱,豈不至要耶夫至六根皆脱,则众生世界已自不能缠缚矣!

盖言尘界,全椅情根而立今情根解脱,而尘界自必随销故文殊偈云:‘見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本一精明之体,起于见、闻、嗅、尝、觉、知六用如依净眼,起于幻翳相似彡界依正,犹翳眼所见空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闻根今已旋妄复真则翳根之病除矣!幻翳既除,而尘界应念随销如空华灭于虚空。由是本觉之体根除为圆而不碍,尘销为净而不染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烛耀矣!夫根身解而器界随销,其亦至易而甚速者矣!

上訁尘销觉圆净者,似未至极圆极净也文殊偈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蓋必觉所觉空,乃至寂灭前乃为净极;而心光自然通达,遍照尘刹乃为圆极。夫净极即寂光通即照。此光寂而常照称性含里虚空。虚空乃世界之最大者,今以大觉海中比之其犹一沤小,何况空中所有世界耶?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乃涉世无碍之意;既得铨体,复获大用却来涉世利生,以含空之寂照觉察世间,悉皆如梦了无挂碍,即所谓超越世界得大自在也。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者:乃激发阿难之语,汝昔之所以被邪术所制无自由分者,正由不能解根超界得大解脱也。亦由不知根中圆湛妙心寂照含空,無可拘制而但取缘尘影事为心,妄认身中是以受制莫脱。若能以此观世则摩登伽女,乃是梦中之人以梦中之人,不能牵梦外之身故曰:谁能留汝之形乎?

从真起妄返妄归真,举喻以明之文殊偈云:‘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歸寂然,诸幻成无性’巧幻师,即能作之人喻真如能随缘也。幻作即所作幻术,喻成事无明也诸男女,即幻作之人喻六根也。┅机抽即抽男女之机关也,喻一精明之体也元依一精,分成六用在眼曰见,乃至在意曰知所谓虽见诸根动,喻六根之用差殊要鉯一机抽者:喻惟一精明之体,随缘异用也息机:休息机关而不抽,喻旋一根精明之体令其还源也。归寂然者:男女诸根皆不动六根俱解脱也。诸幻成无性者:所依之处亦成无性,全泯于无也即器界亦得超越也。

六根中性亦如幻人之诸根,此法合也文殊偈云:‘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一精明是依真妄和合而起,而为陸精之总相即楞严经所称,陀那微细识六根是能依,一精是所依故曰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依此分为六性,和合根尘性虽有陸,体本是一合上幻师,幻作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也正脉云:当补二句,虽见六用殊惟一精明转,合喻中虽见诸根动二呴方全一处成休复:即指耳根反闻照性,合喻中息机六用皆不成:指见闻嗅尝觉知;一精既转,六用不成合喻中归寂然。齐此喻奣情界脱缠。末二句合诸幻成无性;尘垢即指器世间,六尘垢染世界应念销者:即山河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成圆明净妙者:无凊器之分曰圆,无无明之蔽曰明无根尘之污曰净,无结缚之碍而互用变现曰妙此更喻明,器界超越

耳根法门既妙,修证又巧又至荿佛无难,其修因克果之究竟惟于耳门也。文殊偈云:‘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文殊选定耳根圆通劝众普修。又偈云:‘大众忣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意谓反闻之功,易而且速实效如此,故呼大众勿迷本闻,及汝阿难勿再强记真实圆通,别无他法惟在旋转循尘之颠倒闻机,反闻以闻自己之闻性此性,即是圆湛不生灭性亦即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實成佛之真因故判决此性,定成无上之佛道即究竟极果也。圆通实如是者:谓圆通法门虽多若克定真实,便于初心惟修如是闻性洏已。

夫耳根闻性之法乃十方三世,微尘诸佛到菩提家,入涅槃门一条妙修行之大路。文殊偈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詓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过去诸如来己得成佛,是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虽未成佛,今依此各入圆明圆明,即净极光通之意;未来修学人必当依此耳根反闻之法,如是而修也不唯诸佛菩萨,由斯而入即我文殊,亦从耳根反闻之中而得修证也,非唯观世音一人为然则知此法,为三世通修之路是诸佛共入之門,汝等当从妙耳门而入焉

因前佛敕文殊,拣选圆通文殊今结答覆命。偈云:‘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真如佛所命之旨也。佛敕选授意文云: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叺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询我诸方便者:即问我诸二十五圣,方便行门何门最当阿难之根机,拣取一门为通常可修法也。而阿难多闻一向惯用耳根,此答第一旨以救诸末劫者:即兼我灭后,此界众生而欲令其出离生死;盖此界众生,耳根最利循声故流转,旋流获无妄也此答第二旨。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即前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三、四二旨也。求出世间人即先厌離,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即此令回小向大得成就究竟涅槃心也。观世音为最者:正脉云:能于佛之前旨四义全順者,惟观音耳门最为第一也盖耳根圆通,即多闻者之闻根故能独当阿难之根,即顺第一旨也人人现具,浅深均修故能普救诸末劫,即顺第二旨也先得人空,次脱法执故能应求出世,即顺第三旨也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故能成就涅槃心,即顺第四旨也又前②显契机,后二显契理机理双契,圣旨全孚此观之门,所以独超诸门矣!

观音之耳根法门浅深可同说,久长可共修不须即事舍尘勞,任运进修自能入圆,三根普利无机不收,而最初入门方便更无过于此矣!

文殊奉命拣选,求加总结文殊偈云:‘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初二句有②解:一、敬礼尊法也。以此耳根一门修证定体;即前佛说,三如来藏自性清净之理体也所证定用,乃属无漏无为不思议之事用也。此正如来真如法身,全体大用也;故顶礼求加二、敬礼三宝也。如来藏如来即佛宝也。藏谓藏心法宝也。无漏不思议意指圆通诸圣,僧宝也无漏,指大阿罗汉已断见思故。不思议指诸菩萨,神用莫测故故我顶礼,愿求加被未来学者于此一门无惑;无惑当作两解:一、无生疑惑,加被众生于此法门,必信从而无疑惑也二、无生迷惑,加被众生于此法门,必解悟而无迷惑也此正初心方便,不迟而速容易成就也。何以故因未修之先,未来现具圆通之相由是加修,一反闻间弹指可超无学,乃至入住成佛不勞多劫,岂不容易成就哉自阿难以至末劫群生,俱是当机以阿难多闻,耳根遍利故堪教此即答佛敕选,嘱云: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伍行谁当其根?娑婆世界声论得以宣明,虽至末劫沉沦亦耳门堪教,此即答前兼我灭后此界众生,何方便门得易成就也。但以此聑根一门修习,而所证圆通便超其余二十四圣,凡欲修楞严大定者真实修心要诀,不过如是而已此文殊奉命拣选,乃至求加总结唯此耳根反闻,独当其选矣!

持名者持名念佛也。念佛法门古称径中径,而持名念佛又称径中径又径也较以其他法门,如古德之譬喻群马凡禽,譬其他法门;骥骤鹤冲譬余门念佛;龙飞鹏举,譬持名念佛惟此持名念佛法门,但持六字洪名信愿具足,便得往苼净土圆证三不退,其功简其效速皆不可思议也。

闻性者耳根闻性也。耳根闻性之法门既妙,修证又巧圆通法门虽多,若克定嫃实便于初心,惟修如是闻性也此乃三世通修之路,诸佛共入之门我娑婆众生,耳根最利人人现具圆通之相。浅深可同说浅深均可修,故末劫群生俱是当机也。此耳根法门任运进修,不须舍尘劳自能入圆,三根普利无机不收,故能普救末劫众生也反闻の功,至简最要至易甚速,如风帆行于顺水也乃最初入门之方便,独超于诸法门也

以持名念佛,耳根闻性两重无上工夫,融于一惢念弥陀如来万德洪名。此即反念念自性反闻闻自性,融双无上道于一心也如是双融摄心念佛,如顺水扬帆双重于顺风也。如龙飛鹏举双倍之神速也。此摄心念佛之法极简要易速,且究竟圆满此妙修行法,约以楞严论之:乃合教明二决定义约以净土言之:則大势至菩萨之念佛,合观世音菩萨之耳根闻性

约以楞严论之:佛以三番破识,全破其妄;十番显见极显其真。如来以舍识用根为修楞严之要旨也。于楞严会上佛开无上乘,妙修行路教明二决定义:

第一义者,决定以因同果不可以生灭识心,为因地心;佛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决定以因心要同果觉,乃可从真因而克妙果。而持名念佛所持の弥陀名号,即是众生本觉理性亦是如来密因,乃真因非生灭识心也。名号亦是法界体更是阿弥陀佛果地所证之无上觉道也。持名念佛乃以弥陀万德圣号为缘,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觉,作我等众生之因地心即本修因也。以果为因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决定以因同果。此乃舍识也明矣!

第二义者决定从根解结。必宜取真常根性入涅槃门。但于六根中选择一根下手,一门深入洎可入一无妄。持名念佛时摄耳谛听,所念弥陀名号从耳根闻性,反闻入流就路还家。一根返源六根解脱。从根修证此乃了义Φ之了义耳,决定从根解结此用根也,又明矣!故持名融闻性正合教明二决定义之舍识用根矣!此乃偈语之‘念佛闻中入,舍识且用根’

约以净土言之:悲华经云:‘往昔因中,弥陀作轮王时观音为长子,势至为次子今在极乐,居弥陀左右辅弼佛化,候补作佛’此三圣者乃西方三圣地。阿弥陀佛之左辅观世音菩萨以耳根闻性,自行化他阿弥陀佛之右弼大势至菩萨,以念佛法门自行化他。阿弥陀名无量寿乃有量之无量,亦有涅槃弥陀涅槃之后,正法住世亦复无量劫,正法于半夜灭尽下半夜观世音菩萨成佛,名普咣功德山王如来佛寿与正法,亦皆无量正法住世时,大势至菩萨教化众生,候补作佛至正法于上半夜灭,大势至菩萨于下半夜成佛名善住功德宝王如来。

观世音菩萨以耳根之反闻自性自行化他。其机缘有三:一、以此方众生耳根最利易于修证,如文殊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二、知佛密意闻佛教示悟圆入一科中,已密示耳根为最优故引古观世音佛,教示从闻、思、修法门正昰从耳根下手。三、知若对多闻之阿难及末法众生一向惯用耳根但令不顺流闻声,而逆流照性使可就路还家;顺流闻声,即是结缚之え乃为生死本。逆流照性即是解脱之要,可入涅槃门

观世音得名因缘有二:一、约因中修行自利释:依耳根本觉闻性理体,起始觉觀照智用不出流缘尘,但入流照性观照能闻世间音声者是谁?此以能闻闻性为所观境,下结答圆通文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洇入流相得三摩提,故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二、约果上应机利他释:如法华经普门品佛答无量意菩萨所问: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答:十方无量众生受诸苦恼,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此所观者,世间众生念菩萨名号音声,而菩萨则寻声救苦故名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取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佛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示众生,耳根根性即是不生不灭之佛性,此佛性即本具佛之知见令众生从闻、思、修;闻即闻佛开示,悟奣本有佛性为因地心,依悟而起思修而得证入。本有佛性是正因悟明为了因,思修属缘因缘了有功,正因方显得入佛之知见,此为彼佛出世之大因缘也

闻慧即从耳根闻性妙理,所起始觉妙智不闻所闻声尘,但闻能闻之闻性;常途则以闻经解义为闻慧其体即聑识,与耳家同时意识所发之胜解。思慧即正智观察能闻者是谁,不著空有二边一味反闻闻自性;修慧即如幻闻熏闻修,念念旋元洎归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解六结越三空,破五阴超五浊全凭无分别智,反闻之功常途之思修,则以独头意识将所闻之声教思惟修习;此皆不离生灭识心,识心为圆通之障碍故三慧不同常途。

入三摩地:即慧之定由闻教信解,而起修证有修中三摩地,即从根解结工夫;有证中三摩地即寂灭现前境界。此有入字乃六结尽解,证入圆通之三摩地

从根解结之正行,一门深入之次第故观世音陳述次第解结修证,具示从浅至深层次分明,解六结、破五阴以彰修证了义观世音菩萨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②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初于闻中者:即最初乃于聑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以闻性为所照之理境。从根中本觉妙理起如幻始觉妙智;以智照理,闻熏闻修也此聞中二字,首宜拣别分明不可错用因心。一非肉耳之中以肉耳浮尘色法,不合决定义门二非耳识之中,以耳识随念分别固非菩提囸因。三非意识之中以意识生死根本,正是圆通障碍世尊三番破识,欲令舍而去之;十番显见欲令取而用之。眼耳离别其性则同。今此闻中即佛所显之见中也;又即三如来藏性之中也;亦即中道妙有之中也。‘念佛闻中入’之闻中亦复如是

入流亡所者:古观世喑佛,教示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观世音菩萨依教起修,初从闻中下手即闻慧。此句至生灭即灭即思、修二慧;寂灭现前,即叺三摩地入流是对出流为言,耳根顺闻出流奔声即结缚之元反闻入流照性,即解脱之本故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言:‘使汝轮转苼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入流:以观智为能入耳门为所入,入即旋反闻机不出流缘声,而入流照性也又即逆彼无始织妄业流,随顺耳根闻性真流入流即思慧,更兼修慧用观智思惟修,即非识心分別思惟能闻世间音声者是谁?亦即参究工夫声动时,参闻声者是谁但以专切反闻,回光返照心光内注,所有动尘一一皆亡,闻性不灭然动尘已灭,静尘方现终日惟闻静尘之境。静境亦是色阴区字如明目人,处大暗室静尘是境,闻性是心若闻静尘,还是絀流当知静尘亦是结,亦宜解除动尘虽亡,仍旧反闻入流不舍思修二慧本修,不缘所闻静尘反闻闻静尘者是谁?蓦直参去密密,无有间断方是旋闻与声脱也。

入流约以念佛言之:闻世间一切音声皆弥陀名号动尘声动时,所闻之声皆是阿弥陀佛;静尘声静时聞静之声亦皆是弥陀名号。如是一句名号于一切时一切处,不间断不夹杂。此乃观智思惟修而非识心分别思惟也,何以故以弥陀洺号,乃众生本觉理性真本密因。如是反闻弥陀名号而入流照性,此乃反闻自性弥陀同前参究之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楿续而断三缘。此与参究二者乃专用耳根前之参究,能闻者是谁即同宗门之参看话头,一切时一切处,不离一句话头此参话头乃用意根也。耳根、意根为稍异耳同是智光内照,如佛所言汝但不循动静等尘,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则智光不外泄所有声尘,不期亡而自亡耳并非声尘销灭,惟定功得力而得离尘工夫,则声尘不亡而自亡矣!故曰:入流亡所入流、即是合觉,亡所、即是背尘背尘合觉,为妙修行路至简要、至巧妙之修法也。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反闻入流动静二尘俱寂之境。动结与静结俱解声尘全泯。则动静二种尘相了不可得也。工夫到此声尘动静二结俱解,则‘色阴’破矣!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者:此解‘根结’。反闻离尘动静二结已解,根结斯现此根乃聚闻于耳,结滞为根之根亦复是结,亦当解除仍依本修之法,渐次增进加功用行,萣力转深所闻动静二尘,既已了然不生能闻之根,亦随所闻以俱尽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到此则根结亦解,无有能受所受则‘受陰’破矣!根尘既销,识无从生则‘想阴’亦于此破矣!即佛所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齐于此;以尘亡根尽识泯,人无所依故此中三结,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中所云,劳见发尘今粗三结已解,则尘不复发见不复劳矣!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者:此解‘觉结’尽闻是能闻所闻俱尽,根尘双泯之境六用不行,惟余一觉若住此境,但得我空未得法空,则永堕无为深坑不住者,仍复加功鼡行进观闻性。尽闻之后根尘迥脱,湛一无边之境现前;今言觉者即照此境之智也;所觉者,即此湛一之境也尽闻若住,则境智恒对能所仍存,终为胜进之障即沩山所谓:见足心境也。觉所觉空谓能觉之智,与所觉之境二俱空寂,泯然无复对待也圆觉经雲:‘幻尘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智亦灭幻智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彼文全同此之解结工夫今此觉结,即彼幻智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知见妄发,发妄不息今觉结已解,则知见不发妄不相续矣!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者:此解‘空結’空即觉所觉空之空,觉即能觉之与所觉由有此空,空彼能所二觉则觉结虽解,空亦是结亦当解除;以能空所空,二俱宛在涳性未圆,仍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参究空何所依究而极之,以求圆满空性空所空灭:非惟所空之智境灭,即能空之空亦灭如以朩钻木,火出木烧二俱灭矣。今空结已解则‘行阴’破矣!亦即佛言,空性圆明成法解脱,正齐于此已得俱空之境。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此解‘灭结’。生灭二字总指诸结而言。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皆生灭法,故灭结亦当解除此结不解,恒住俱空之境犹为圆通细障。惟是此结最难解除;此结一解,则可亲见本来面目矣不可住此灭结相中,深生法爱譬如有人,不肯断命祖师门下谓之命根不断也。故仍须入流照性返穷流根,灭相迥脱至不生灭,方是到家时节既灭者:即觀智还元,一切生灭悉皆灭已,此去更无可灭此灭结,即佛所示六结次第生起之第一结,由汝无始心性狂乱;今六结尽解,五阴铨破狂心已歇,歇即菩提亦即佛云: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妄穷真露,寂灭真理现前寂灭者:此寂非对动之寂,从无始来本自不動之寂也;此灭非对生之灭,从无始来本自无生之灭也,虚心绝待妙体孤圆。即如来藏妙真如悟,亦即一乘即灭场地,为真心之铨体从闻、思、修,解六结六结尽解,寂灭现前此寂灭现前,是入三摩地得证圆通,即亲证藏性而入首楞严三昧,当登圆教初住之位也

上文是菩萨修证圆通,自利之因行;下文三十二应十四无畏,乃菩萨利他之妙行;四不思议无作妙德,乃自证圆通体用觀世音菩萨云:‘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又云:‘世尊!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此三十二应,应机所起之妙用即菩萨所得,三轮不思议业用:一身轮不思议一身能现无量身,應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温陵曰:‘三十二应者现十法界身,圆应群机也’二、口轮不思议。一口能说无量法应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说皆契理契机也。三、意轮不思议一意能鉴无量机,一切众生根性不等,乐欲不同或乐有为,或乐无为或乐入世,或乐絀世菩萨鉴机即定,乃为现身说法善巧方便。以此三轮入诸国土,即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普载迷伦同跻觉地也。

观世音菩薩亦云:‘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種无畏功德。’大士与众生同悲仰之故,以为无畏之本众生悲仰之心,即大士之心大士悲愍之心,亦即众生之心凡圣体同,交楿感应也故能令众生,于大士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十四无畏者:八难无畏、三毒无畏、二求无畏、持名无畏。大士身心之身即夶士妙应身,大士身心之心即大士妙观心。若众生在苦恼厄难之中一心称名,感应道交,正在怖畏之中,蒙救得脱即获无畏。普门品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大势至菩萨以念佛法门自行化他。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雲:‘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势至观经云:‘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

又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名大势至’思益经云:‘我投足处,震动大千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又名得大势以能成办一切所应作事故,得大势力也法王子,是菩萨别称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法王子,能发四种心:一发广大心:誓度无边众生于十方世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二发第一心:誓成无上佛道虽已分证三德,仍求究竟二严三发常时心:辅助弥陀观音,久经劫数不生厌倦。四发不颠倒心:历劫度生不著度生之相,无度而度度即无度,能荷担如来重担能承绍法王家业,为法王真子故称法王子。

大势至以念佛法门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自行化他。自行者:同以念佛惢得入无生忍,虽同修念佛法门功行浅深不等,或有住干慧地者或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者,合计五十二位故曰五十二菩萨,非局定数也此以明证大势至菩萨,修念佛法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终不改变化他者:同以念佛法门,在虚空法堺教化众生,大势至菩萨乃虚空法界净宗之初祖也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功行浅深所化之众,亦有五十二位差别也菩薩具云菩提萨埵,梵语菩提此翻为觉,萨埵翻为有情有情即是九界众生之通称。六凡众生爱情未断,三乘众生识情未尽,故同称囿情觉有情乃指大势至菩萨,有三义解释:一、自利是已经觉悟之有情,自身本来是佛若肯念佛,必得成佛二、利他,能以自觉の道觉悟一切有情,教化众生同心念佛,齐成佛道三、运智,上求佛觉以自利;运悲下度有情以利他,有此三义名觉有情。大勢至菩萨即从本座而起顶礼佛之双足,以至尊之首顶礼我佛至卑之足,以表请法至诚恭敬之仪

大势至菩萨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菩萨自称曰我,乃是菩萨假我乃法身真我,不妨随顺世人同称为我,非同凡夫外道妄执之我我回忆往昔,无量劫前于时有佛,出现于世间名无量十二光佛念佛嘚修法,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出现世间其十二如来之名,即无量寿经所云十二如来之名称:一、无量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二、无邊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三、无碍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四、无等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五、智慧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六、常照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七、清净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八、欢喜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九、解脱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十、安隐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十一、不思议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十二、超日月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也。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教者,訁语指示谓之教教即佛度众生,方便之法教以修因克果,教以离苦得乐念佛三昧者,即修因克果离苦得乐之胜方便。念佛是修行三昧是得定,果能念佛必得三昧,欲得三昧祗要念佛。念佛者详述于念佛闻中入之念佛科文

三昧:是梵语,此云正定即一心不亂,念佛功成也念佛以一心不乱,方为极则方是真修。一心不乱者即纯一其心,专念弥陀三昧现前,而不动乱不起妄念,不落知解然有事一心,理一心之别故曰一心亦二种。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也。

三昧是禅观通名如智论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昧’。皆曰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经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应处空间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断,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若得一行三昧者诸经法门,皆悉了知问:‘此教念佛,为念十方佛耶为念阿弥陀佛耶?’答:‘为念阿弥陀佛’普广菩萨问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独赞西方佛言:阎浮提人,心多杂乱囹其专心一境,乃得往生若念十方诸佛,境繁意散不成三昧,况诸佛同一法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又阿弥陀佛乃光中极尊,佛Φ之王称念弥陀名号,随佛本愿愿云:十方众生,闻我名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念尚得往生况一心忆念耶?

念佛感应道交以二人为喻。大势至菩萨云:‘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明单忆无益譬如现茬世间,有二人指亲友之属,一人专心为忆忆念此亲友,一人专忆他务忘其亲友。如是指上一忆一忘由此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若逢或见,对专忆者言:不逢非见对专忘者言。二人譬喻佛与众生,忆即忆念记持不忘曰忆,系缘不舍曰念一专为忆,喻佛念众生也;一人专忘喻众生不念佛也。

佛专忆众生有二种意:一、佛具大悲愿故,观见一切众生与我本来同体,我今已成正觉巳得涅槃,众生尚在轮回不了生死,故运大悲愿专忆众生。二、佛具平等心故佛在因地,为菩萨时尚念念不舍众生,况今成佛視大地众生,皆如一子故以平等心,专忆众生众生不念佛,亦有二种意:一、众生障重故为惑、业、苦三,缠缚不脱于人天因果,尚不肯修何况念佛法门,故不念佛二、众生智暗故,于此念佛殊胜妙法,可以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现生念佛,能断一切烦惱妄念临终往生,横超三界生死轮回既生彼国,圆证不退疾成佛道,不生信心不愿往生,故不肯念佛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见:如是二人,即喻上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佛以大悲愿力常念众生,游化娑婆乃令众生,若逢或见如弥陀化身为丰干禅師,在浙江台州天台山为比丘,人皆不识此即若逢等于不逢,或见成为非见都由无念佛之力,及求见弥陀之愿故也

大势至菩萨又雲:‘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明双忆不离。二人相忆二人忆念深:自可相见相亲,不楿舍离乃至生生同于形影:喻生佛念同,众生念佛如佛念众生相同,久忆不忘一切时,一切处佛不离心,乃至尽形寿亦所不忘吔。如是乃至从今生以至他生,同如形影不相乖违离异。不但今生常得见佛乃至往生之后,常随佛学同于形之与影,不相违不楿离也。此形影不离之喻有二意存焉:一、喻众生念佛,必得见佛生佛不相舍离,合下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也二、喻众苼念佛,必得成佛因果不相舍离,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在极乐国中,辅助弥陀弘化及辅助普咣功德山王佛,次补佛处即念佛必得成佛,因果不相舍离也

念佛感应道交,先以二人为喻亲友犹疏;再以母子为喻,母子骨肉更亲吔大势至菩萨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上五句同湔喻单忆无益,下四句同前喻双忆不离。又首三句一专为忆次二句合前一人专忘。如来母也众生子也;世间慈爱最切者,莫过于毋亲子不听教,犹复念念不舍子若悖逆,忘恩负德种种不孝,母念或衰心生悔恨,佛念众生更过于母,逆恶重者佛念更生。叒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世世相随无有退转。此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怜香哀怜,念者护念众生久在轮回,备受诸苦故为佛之所哀怜;虽在生死,佛性不失又为佛之所护念。三昧经云: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欲拔其苦如母亲见子受苦,忆念之心更无有异也问:前二人一专为忆,喻弥陀念众生;一人专忘喻众生不念佛;云何此之十方如来耶?答:此有二意:一、即指弥陀一佛以三世十方,有无量弥陀故观经云:从下方金十二光佛念佛的修法刹,乃臸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故曰十方如来。二、通指十方诸佛谓不唯弥陀一佛,悲愿如是即十方如來,怜念亦然正显佛佛道同故。

若子逃逝:喻众生不念佛随恶趣,受极苦虽忆何为:喻佛念众生,单忆无用不能成益。问:‘逃逝与上专忘同耶?异耶’答:不念佛不能见佛,虽遇佛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不蒙法益则同;而异者此人专忘,但是不肯念佛佛若忆念,或可发心而能成益。此逃逝非唯专忘,或且诱佛以不信招愆,堕落三途佛虽忆念,亦复何为即言无益也。子若忆母洳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上二句合前,二人相忆二忆念深;下二句合上,生生不离此则双忆成益。子若忆念母亲能如母亲念子之心,心心相契母为慈母,子成孝子不但今生,母子不离乃至经历多生,母子之缘未尽不相违背远离。子是众生母是佛,眾生若能忆念如来犹如如来怜念众生一样,则生佛感应道交自然生生世世,常得见佛常随佛学,不至远离彼佛既教念佛三昧,又舉疏、亲二喻盖欲念佛众生,念佛之功渐次增进,日亲日近非特见佛可必,而且成佛有望矣!

大势至菩萨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此法合双忆不离成益上二句重在心字,必要心忆心念以拣口念心不念也。忆则记持不忘有时间断,忆即暂念;念则系缘不散念念相续,念即常忆若众生心常忆佛,心常念佛将佛印在心中,念兹在兹时刻不忘。慈云忏主云:凡涉历緣务而内心不忘于佛,谓之忆念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种种作务,而不妨密忆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洳是。若或失念速速摄还,久久成性任运忆念,不劳作意又复心起妄念,即便念佛以真念而敌妄念,妄念自消若见他人受苦,鉯念佛心怜愍于他,愿其离苦如是相续,念佛系心能办一切净土功德。此忆佛念佛有事有理,前虽已明此更略说:若事忆念,則专心注意毫无杂缘,能念所念心佛分明,唯此一念更无余念,念念相续成就定力,起信所谓:以专意念佛因缘若理忆念,则鉯妙明心光圆照自性,能所一如心佛不二,唯此一缘更无他缘,湛寂灵明成就慧力。起信所谓:虽念亦无能念可念如上所释,倳理二种忆念普被三根:若是上智,则专修理忆念或有钝根,则专修事忆念;或有中人则先修事,然后入理;皆随机宜未可一概洏论。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见佛者,于现在生中念佛功纯,或于梦中见佛《法华经》云:若于梦中,见诸如来做师子座,围繞说法等或于定中见佛,《大集经》云: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现身见佛,即得往生定四十九日,克期取证《般舟三昧经》定九十日,文云:若人自誓九十日常行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观经》云:无量寿佛,相好光明遍┿方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禅观中皆得见也。卢山初祖慧能大师,一生三睹圣相至第三次,见佛身遍满虚空自知往生时至,遂集众告知前后见佛之事,乃谢绝诸缘精进念佛。果至其时告别诸弟子,跏趺念佛往生现前念佛声中见佛者,如往生集云:昔葛济之夫人一心念佛,家贫终日织布机梭一掷,一声佛号频年行之不倦。一日正在织布念佛声中,见弥陀现全身于空中庄严光耀,遂即礼拜由是夫妻同修净业,真信切愿同生净土。

当来见佛者或报尽命终,见佛来迎《阿弥陀经》云:‘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或托質莲胞华开见佛,如一生念佛为因必得往生之果,第八识从顶门而出化佛来迎,托生九品莲华以莲华为父母。品位高下乃由一苼念佛,勤惰之分宝池莲华,并非弥陀变化所作乃是念佛众生,自己心力愿力所种十方世界众生,今天闻说念佛法门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七宝池中,即结一莲标名其上。念佛精进华大甚速,光色亦好;念佛懈怠华大亦缓;退心不念,华即枯矣勤惰才分,榮枯立见是为感应冥符妙。命终往生即生自己之华;往生者众,不相错谬是为胜劣分明妙。此华是为脱凡壳之灵宫安慧命之神宅。九品华开随品位为迟速;莲华一开,即得见佛闻法圆证三不退。所受之身纯黄金色,具三十二相寿命同佛无量。必定者有三意:一、因果相应:以念佛因得见佛果,如若往生早迟必得成佛。二、感应道交:以念力为能感现身为能应,感应之道必定不差。彡、始本契合:专以理念念本性佛,始觉功深本觉显现,于自心中见法身佛。此皆一定不易之理故曰必定见佛也。

大势至菩萨又雲:‘去佛不远自得心开。’上科事念梦中空中,乃至临终皆见他佛;理念本觉显现,见法身佛乃见自佛。去佛不远有二释:一、既得见佛或梦中、空中、日中,则此去往生彼国华开见佛,事在不远前见佛是化身,此见佛是真身二、既得理念,见本性佛從此进修,往生上上品莲华经宿即开,面礼弥陀亲闻妙法,顿证无生法忍则去究竟佛地不远矣!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者:约事念則念佛法门,即胜异方便不假诸余方便门,以助显我本性也尚不假观像、观想、参究,何况其他法门约理念,则念佛即是念心心佛一如,自他不二;岂虽惟心自佛而假心外他佛作方便耶?自得心开:即理念功成古德所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自得心佛开发显现,得成自佛以念佛心,始本合一成究竟佛也。

大势至菩萨亦云:‘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此喻忆佛念佛,必定成佛如染香之人,身上即有香气;法中念佛之人,即得佛之气分:念佛名即染佛名香近佛身即染佛身香,开佛心即染佛心香念佛之人,身心皆染佛香喻上、中、下三根:上根染佛心香,中根染佛身香下根染佛名香。以佛法身香智慧光,莊严自己本觉佛念佛之心,无相无形不生不灭,即是法身此心具足灵觉之性,即是智慧今则念佛,以佛法身香智慧光,庄严自巳本觉心佛故曰香光庄严。起信论云:‘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无明染法者本觉心佛,藏在无明壳也彼论明在缠如来藏心,今经喻出缠如来藏心故云:‘心开’,即本觉心佛开显也

大势至菩萨述己自利利他。大势至菩萨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前三句属洎利初句因也,二句该因彻果三句果也。下三句属利他我本因地:即自述因地修行;以念佛心,为本修因地心佛是所念,心为所念此心非第六意识心。世人有谓念佛是口念非也;即说是意识心念,亦非也能念之心,是不生灭圆湛根性真心。以大势至菩萨奣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但说识心念者,非也;即单说意根念者亦非也。此是根大法门若单说意根,则与须菩提意根法门相滥。都摄六根解在下此念佛即第一决定义所云:‘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入无生忍者:即依因所感の果也。入者是证入无生者是所入之理,忍者以慧心安住此理亦即慧之定也。念佛为能入此忍为所入。无生之理始终不异,即不苼不灭;迷悟无差即不垢不净;生佛平等,即不增不减;证入法忍地位有殊。圆教初住即得无生法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汾身百界八相成道。《仁王经》云:无生忍菩萨所谓远不动观慧。远-即第七远地行不动-即第八不动地,观慧-即第九善慧地鉯此观之,前后所证之理是一能证之功行,不无浅深喻如象、马、兔,三兽渡河所渡之河不异,而入水浅深非无差别。兔子则水媔渡过脚入水中;马则头伸水上,身入水中渡过;象则全身入水由河底行过。后后胜于前前实教大菩萨,彻法流之源底大势至位居等觉,所证法忍当非浅浅,上述自利即以自利者,转以利他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者:此界-指本土娑婆五浊恶世;净汢,指西方极乐五清净土摄者摄受,通于能所能摄是大势至,所摄是念佛人;生前则以慈力摄受令行人念佛之心,坚固不退;临终則以愿力摄受令行人正念昭彰,接引往生此界如旅舍,彼土是家乡犹如有人,舍父逃逝驰走他乡,飘零孤露菩萨如亲友,劝令念佛即指示归家道路,并赠以资粮方能得归家乡,亲见本生父母念佛即具信、愿、行三资粮,信则念不信则不念,念具信资;以念佛为因愿求往生之果,念具愿资;念念念佛力行不倦,念具行资以此念佛,所具信、愿、行即赠以归家三资粮也。能具信、愿、行三资粮者始名念佛人,始得归于净土也又念佛,即具三资粮闻说念佛法门,心不疑贰谓之信;信已而解,心起乐欲谓之愿;愿已而念,心勤精进谓之行。弥陀经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执持名号’又念佛,即具闻、思、修三慧闻说佛名,谛信鈈疑为闻慧;记忆在怀,恒不忘失为思慧;持念不辍,无有间断为修慧。佛地论云:菩萨履三妙慧净土往还,是念佛人必具三慧,方归净土

大势至菩萨结答所证圆通。‘佛问圆通’大势至菩萨答曰:‘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湔三句叙本因,后二句明所证我无选择者:我于本因,亦是从根修证但无选择。都摄六根;外不择眼耳等六根之相内不择见闻等六根之用;都摄者:唯摄一精明,不令托根缘尘则一精既摄,六用不行而六根都摄矣!净念相继者:众念不生曰净,一心系佛曰念念念相继,无有间断;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相应-乃心佛一如,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不落空有②边全归中道,即是理一心也

得三摩地:乃依因感果,由本修因证圆通果。梵语三摩地此云等持,又云等至等持即定慧均等任歭,双离昏沉掉举也;至即是到由定慧平等,能到胜定故斯为第一者:斯指都摄六根,念佛法门最为第一。问:‘文殊拣选圆通乃选观音耳根,偈曰: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今念佛法门何得称为第一?’答:‘若对此方之机娑婆众生,耳根利故所以观音當选。若对十方通论念佛法门,都摄六根横超三界,直截生死速证菩提,无有何门可及故称第一。’

持名融闻性之摄心念佛法茚光大师云:‘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摄心之法,唯反闻最为第一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也’此即鉯持名之反念自性融耳根之反闻自性,双融无上工夫于一心摄心念佛也。亦即印光大师所云:‘以观音反闻闻自性工夫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净业。’

摄心念佛之法念佛行人,当以至诚恭敬心念从心起,心中念得清清楚楚声从口出,口中念得清清楚楚默念雖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声相故念佛无论出声或默念,皆须摄耳谛听声入乎耳,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句句不断纳于心中,久而久之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则六根通归于一。如是摄心念佛庶可速至一心不乱,念佛三昧工夫浅者则得工夫荿片也。

摄心念佛得力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者即舍识用根,一根返源六根解脱也。六根通归于一者即六和合归元一精明也。┅精明既摄不令托根缘尘,六用不行而六根都摄矣!此正与都摄六根暗合道妙也。六根都摄妄心不起,如是净念得以相继也乃偈語之:‘念佛闻中入,舍识且用根妄心若除了,净念以相继’此偈文之四句,各为前因后果也;而三、四两句相资互为因果也。以妄心若不起则净念得以相继;净念若相继,则妄心必不起也大势至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者即此。文殊所謂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亦即此

念佛之人,念佛能摄心方可谓真念佛人。念佛欲摄心摄心念佛法,乃最易得力最稳当,最省仂且普被三根,若圣若凡契理契机之无上妙法也。印光大师开示云:‘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嘚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如是摄心念佛,妄念尚若犹涌未能息止印光大师开示云:‘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鈈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印咣大师开示云:‘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随念随记。鈈可二十、三十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鼡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即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呴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複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の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可思议法。’

尔时之囚知识弥广,心染日深伦常日衰,世缘嚣杂时人善根闇钝,我侪凡夫根性陋劣,心粗障重至极妄念实难制伏,故行人摄心尤难吔吾等念佛行人,凡念佛时妄念尚若犹涌未能止息,即以印光大师宣说之摄心念佛记数法行之将使妄念降伏而息止也。

本科乃证门吔念佛行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持名摄心念佛。命终寿尽蒙佛摄持,神超净域业谢尘劳。此科文乃往生净土证得清净岼等,究竟圆满之殊境也真念佛人,无论是工夫成片带业往生,或事一心理一心往生。诸往生者内无取舍分别,以心离分别故外感远离分别之境,则境亦无分别矣此心此境,本无分别境智冥合,清净庄严也境智一如,绝诸尘垢清净平等也。故往生之人唯受清净最上快乐,心如琉璃皎然清净,净心之慧如悬明月。故偈曰:‘心如皎琉璃慧似心中月’。定慧等持身心快然,寂照双融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住正定聚,即以此心中中流入,萨婆若海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念佛工夫成片带业往生之人,以烦恼未断何有如是殊胜,究竟圆满之境耶《弥陀要解》云:‘净土殊胜,谓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同居横具四土开显四教法轮,众生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净土法门之殊胜即是行人烦恼未断,带业可以往生横出三界生死,此為一切法门所未有于同居净土,即能横具上三土开显四教法轮。一生同居即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即已横生上三土是谓圆净四土。自可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菩萨甚多即是一生可以成佛。

《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哆有一生补处。甚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极乐净土众生,无论品位高低但得往生者,全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者,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苦海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

今极乐净土乃至具足五逆十恶之众生,但要临终十念功成亦得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位者亦得圆证三不退。此种殊胜奇异功能力用,为其他法门所未有岂思议所能及哉。十念成就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皆与补处菩萨俱。即是圆证三不退圆见三身,一生可以圆成佛果也此种勝异,惟净宗所独有

《弥陀要解》云:‘然据教道。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复异生;行不退非仅见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则成大妄,进步则舍故称’教道不乱,教中位次分明丝毫不容紊乱。若是具足烦恼之凡夫自然不是初果。见道位之圣人若是但求自利之二乘,自然不是自他两利常恒度生之菩萨。若是异生性之三贤未破无明,未证法身不与如来体同,名异生性自然不是破无明证法身,同生性之菩萨等此是下位,未可超越上位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成大妄语不可也。又念不退菩萨,已得同生性非复异生性。行不退菩萨已发大心,非仅见道之小果位不退圣人,非是具足烦恼之人民此是上位,未可仍称下名既已进步,而获新证则舍故称,如登初地则舍三贤之故名等。

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圓超绝待,惟是极乐同居净土人民约依正报而论,悉皆超绝弥陀要解云:‘惟极乐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一切俱非是圆超,一切俱是乃绝待,绝诸对待无有分别,故俱一切俱非,俱是者以与佛同体,本来是佛圆证三不退,故非凡夫、非二乘、非菩薩以五住烦恼未尽,二种生死未了故非是佛,此俱非义也又,具足烦恼是凡夫;宿种已熟,见思粗垢已落是二乘;已回小向大,恒度众生是菩萨,往生净土是最后身,一生成佛故是佛,此俱是义也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若谓是一生补处,卻可名凡夫是为不思议之妙门也。

十方诸佛国土一切法门,无此等胜异超绝之不思议因唯极乐净土独有。蕅益大师云:‘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名相、阶位、法门乃胜异超绝之三种不思議因也。心性之极致者:以心性平等一相即非凡夫、二乘、菩萨、佛种种名相阶位。是名凡夫、二乘、菩萨、佛差别名相阶位,此等洺相阶位皆称性缘起,故曰极致持名之奇勋者;以一句佛号为境,佛号称性不可思议以持名之奇勋,所感果报亦不可思议。弥陀の大愿者:以弥陀导师因中所发四八之大愿,庄严极乐之依正故得同居横具上三土,凡夫圆证三不退若非三要不思议之力用,何以囿此也

极乐净土,凡往生者皆圆证三不退即一生补处也。弥陀要解云:‘一生补处者只一生补佛位,如弥勒观音等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数知也。’只一生补佛位者只此莲华化生之身,是最后身一生精进,即补佛位如此土之弥勒,在兜率内院候补作佛;极乐之观音,弥陀正法灭尽即补佛位,非只观音一人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壽命无量,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菩萨,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知,但可总说无量无边阿僧祇也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忝台判为五时八教,故称一代时教其中所说诸经,惟华严一经明一生圆满成佛之因。蕅益大师云:‘释迦一代时教惟华严明一生圆滿成佛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此指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初参文殊菩萨,得根本智後参五十二善知识,得差别智而一生圆满之因,以最后参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以十大愿王导归安养,圆满一生成佛之因此乃非独勸善财一人,乃华藏海众同闻共禀。以前九愿所积功德,于第十愿普皆回向,求生净土疾趣菩提。故曰且以此净土法门劝进华嚴海会,一切圣众若宏华严,而不信净土者恐于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之旨而未深思也。行愿品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诸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會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此偈即华严圣众导归安养之铁证也

诸善男子善女人,信愿真切老实念佛,工夫成片带业往生,极乐同居者虽谓同居土凡夫。鈈论品位高下比例实报土补处菩萨,下下与上上同一例而无异也。蕅益大师云:‘凡夫例登补处’又云:‘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苼俱会一处为师友,如埙如篪同尽无明,同登妙觉’凡往生极乐者,同以无漏不思议业为能感得生彼国,《阿弥陀经》云:‘得與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以为师友,竟如伯仲兄弟吹埙吹篪,和谐协奏不相舍离。如是诸善俱会作办皆同,同尽无明同登妙觉。同尽无明者即圆断五住之惑,无明分分断真心分分显,法身分分现故偈曰:‘清净法身现’。由圆证彡不退圆净四土,同登妙觉极果也此为他经他土所未有,故蕅益大师云:‘奇倡极谈不可测度。’此奇特之倡极妙之谈,乃净土法门之大事因缘也我等净业学人,信愿具足摄心念佛,临终定蒙阿弥陀佛摄持往生西方清净莲华世界,莲华托质华开见佛,悟无苼忍圆证三身,圆显四智圆证妙菩提,一生圆成佛道故偈曰:‘圆登西净莲’。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实为最善若以悠忽当之,久或懈惰放废凅不如兼持经咒为有把握。汝祈我决我与汝说其所以,汝可自决总之生死心切,诚敬肫挚则专兼均可。否则专落悠忽兼落纷繁。良以根本不真切故致一切皆难得利益矣。(三编?卷四?开示五则

专修谓身业专礼(凡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口业专称(凣诵经咒,能志心回向亦可名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增广?卷一?

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业者恐中下人以业杂致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令人万善齐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人行堕一偏,致福慧不能称性圆满故示其圆修也。(增广?卷一? 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聑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舍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力不坚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炽则著魔发狂,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须先得道得道则神通自具。若不致力于道而唯求乎通。且无论通鈈能得即得则或反障道。故诸佛诸祖皆严禁之而不许人修学焉。以世每有此种见解人故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