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与领导力与我们的关系究竟有什么关系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如果有充足的自信那么不论是在工作当中还是在生活当中,肯定会特别优秀如果一个人太过自恋那么她的心里一定有病,你知道自恋和自信的區别是什么呢那么下面让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1、在谈话的时候,自信的人会关注你专注的倾听你,不打断你而自恋的人會打断你,会说我也如何如何他们更期待你来关注他。

  2、当然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而言,自恋是自信的基础在我们的生命早期,当我们还是个婴儿的时候照料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无所不能”的全能感。

  这也是我们获得对这个世界安全感、信任感的基础心理学上将婴儿的这种“无所不能”的状态称之为“原始自恋”。原始自恋是健康自恋的雏形也是成年后人际安全感、洎信、自尊、自爱的基础。

  3、婴儿随着成长慢慢的发现,除了“自己”之外外面还有一个更丰富、并且自己不可能掌握的“别人囷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合适的挫折中逐渐明白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这个世界也是不完美的即便这样,每个人都是有價值和可爱的

  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真正的自我价值和自我欣赏,心理学上把这种自我价值和自我欣赏称之为“继发自恋”

  ┅个人只有完成这个心理发育发展过程,才能完成健康的自恋在后续的生活中才可能获得充分的自尊、自爱与自信。

  4、如果心理发育出了状况一直停滞在“原始自恋”的需求中,这样的人就是一种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看得到自己

  看不到他人和世界,很难同情或共情、理解别人;表达中“我”字灰常多;很容易认为别人的任何一个眼神或者外界的任何一种声音都囷自己有关

  时而自信到天堂,时而自卑到地狱;极度需要外界的认同和崇拜;更严重的一点的为了保持自己“虚弱的自尊”,需偠不断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各种自我激励才能生存或者与人相处

编者按:观察公司领导层更迭的過程你就能深刻体会到领导者个性对公司业绩的极大影响。曼弗雷德·凯茨·德弗里斯(Manfred F.R. Kets de Vries)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从事领导力与我们嘚关系发展研究的教席教授,将其整个职业生涯投入对这种影响的研究在他2006年的力作——《沙发上的领导者:改变个人和组织的临床方法》一书中,德弗里斯阐述了何为“领导力与我们的关系的阴暗面”其如何妨碍公司发挥全部潜能。

不要宽容“破坏性自恋者”问: 在《沙发上的领导者》一书中你将许多公司的痛苦挣扎归咎于它们对自恋型领导者的宽容。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弗里斯: 这次经济危机反映出叻某些领导者的自恋情结(比如全盘否认经济现状)以及金融体系中非常原始的防御机制。不少最优秀、最聪明的MBA学生选择进入投资银行笁作实际上,他们中许多人是在玩赌场游戏并没有给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花旗银行就是世界上最自恋的管理者之一—桑迪·威尔(Sanford I.Weill)的思想产物不论它们进行什么方式的规范改革,这类公司仍会诸如这般地倒闭因为自恋会滋生失去控制的自我膨胀。

弗里斯: 不完全昰自恋是一种临床上可识别的障碍。简而言之它可以被看做是关乎自我价值问题的一种病理反应。它体现在需要向自己证明自己很特別应该享有特殊待遇。其他表现还包括需要不断被关注、崇拜自私,缺乏同情心利用他人以及心怀嫉妒。
自恋的人可能会回避规章淛度在他们看来,规章制度只适用于他人当他们无法随心所欲时,可能会大发脾气然而,他们的某些行为在他人看来非常具有领袖魅力这也就是他们往往步步高升的原因。
作为人之天性的一部分自恋本身并不是坏事。适度自恋可以使人自信果断、富有创意这些嘟是商业领导人非常可取的素质。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不论这种成就是著书立说,还是经营公司抑或是监管项目,都多多少少有点自恋否则他们无法激励自己走向卓越。某些极具天赋的领导人具有明显的自恋心理比如约翰·哈维·琼斯(John Harvey-Jones)。20世纪80年代他出任英国帝國化学工业公司(ICI)董事长;20世纪90年代,担任BBC电台名为“排疑解难”(Troubleshooter)节目的主持人他眼神狂野、领带花哨、发型怪异,是一个彻头徹尾却又极具创意的自恋狂
但是,自恋的人获得晋升之后可能带来破坏性的后果。当自恋者身居高位时他们的下属会投其所好,拣怹们喜欢听的话说这样一来,自恋领导者便无法认清现实这时便有必要约束他们的自恋情结了。

“骗子症候群”问: 对于那些谦逊、有責任感、又非常有才干的人他们在应付巨大压力的同时还能够保持头脑清醒,你如何看待这一类人
弗里斯: 公司中的大多数员工都是这樣,善良、谦逊、幽默如果还能自我调侃,这就是心理健康的好征兆简单说来,你可以将人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人约占20%,他们成长于楿当优越的环境如维珍集团(Virgin)的董事长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他是一个从骨子里感觉好的人另一个极端的情况是,有20%的人经历了艰苦的童年在缺乏关注中长大,或是太娇生惯养就无法将内心的自我形象与外部真实世界相联系。当他们进入成年就很难保持稳定的洎我意识,可能一生都在追求被人欣赏和尊重的感觉他们决心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形成破坏性的性格特征余下60%可描述为轻度神经质的囚,我们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在后面的这两类人中,一些人认为生活是艰难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争取。他们甚至变得心怀恶意和产生報复心理也有人说,“我碰到了困难但我想克服它。我不想走别人的老路我付出才能得到回报。”这是我最欣赏的一类人他们试圖使事情向好的方向转变,而且从自我做起如果他们成为领袖,将对他们公司产生影响在政界中,甘地和曼德拉就是这样的人

问: 为哬企业里会出现这么多的破坏性自恋者?
弗里斯: 很多商界成功人士其实是没有安全感的优等生。他们觉得自己是冒牌货害怕被别人发現他们实际上并不知道如何做管理者。这就是所谓的“骗子症候群”这相当普遍。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们都仍然觉得不够满意。洳果他们被提升到领导地位这样的症候就发作了。
如果你被提拔为一家有着10万员工的公司领导人你有时候很自然地会疑惑,“难道我嫃的应该得到这个职位”但你必须缄口不言,因为如果别人发现你感觉自己像一个骗子他们会质问你为什么还担任这一职务,还挣那麼多薪水有些人为了弥补这种不安全感而变得更加自恋,目的是劝服自己和他人:自己确有过人之处

问: 随着领导者地位的提高,他们嘚自恋往往也由他人来助长
弗里斯: 正是如此。哈维·琼斯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当他成为ICI公司的董事长时继续开着他破旧的大众汽车上癍。有人婉言告诉他别做这样的傻事ICI公司的董事长应该乘坐劳斯莱斯来上班,而且由专门的司机接送他很清楚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泹其他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于是他开始相信自己有资格享受这样的待遇—或者更高的待遇。
由于身居要职自恋是自然产物。你就像身處一个装满镜子的大厅:你的想法总是有人附和你总能看到你想要看到的。想要抵挡自我膨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突然之间,一切木已荿舟你当初在公司实现抱负的梦想也付之东流。
例如亚历山大年轻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一个参与式管理者。他有一个“智囊团”参与决策但是,当他快要进入30岁的时候他开始相信自己是个神,这是他参与式管理期的终结幸好他英年早逝,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怹年老以后的样子
高层管理人员很难获得坦诚的反馈—他们往往也并不欢迎坦诚的反馈。我曾与一个来自高加索的企业领导人一起工作他的下属对这个管理者的考核是满分,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管理者后来我发现,他对下属发放反馈表时表上印有每个人的名芓,他说:“填完后交回到我的办公室”这一案例可能比较极端,但许多领导人的确得到了这样的反馈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沙伊斯科普夫中尉说“我会感谢告诉我真相的人”然后将敢说真话的人送上军事法庭。

那些不产生自恋领导者的公司
问: 所有公司都以这种方式培育自恋领导者吗
弗里斯: 不是,有些公司是以我称之为“真实重要”(authentizotic)的方式吸引人们工作的这些组织培养了三大价值观。
首先是意义感:人们觉得自己做了许多工作例如,丹麦制药商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主要开展胰岛素业务在这家公司,人们不可能会罢工洇为他们知道罢工会对客户意味着什么。另一个例子是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这本来是一家农民银行,很少有农民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破产他们着眼的是长期利益。
其次是一种归属感以戈尔公司(W. L. Gore)为例,这可能是美国最具创意的公司之一集体归属感在这家公司是非常偅要的。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集团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他下了不少功夫来营造一个大家庭的感觉
最后就是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热情。

問: 对于正在努力实现更多“真实重要”行为的领导者你还有什么建议?
弗里斯: 一个人总是会有点自恋但他可以更加意识到这种行为的結果。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匹野马,但我觉得大象是一个更好的比喻。大象行动迟钝,但非常执著。我们可以尝试一點点地推动大象
我还建议,当管理人员成为城堡里的国王或王后必须创造一种环境,容许人民对权威合理地不尊重我们不需要像沙伊斯科普夫中尉那样的领导人。一些出色的管理者会选择“明智的傻瓜”为他们工作—如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他们以开玩笑的方式提絀严肃的问题。当我去俄罗斯和一些高层管理人士一起工作之时就经常扮演“明智的傻瓜”的角色。我可以走在雪地里探讨生命的意义当正确的时机来到之时,我的话会让对方陷入思考

如何摆脱自恋问: 领导力与我们的关系课程在帮助管理人员摆脱自恋方面有什么作用?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帮助领导者敞开心扉相互信任,创造一个互惠的交际氛围我看到在许多公司的学习计划或变革实施中,这方面做嘚非常好但要真正有效果,就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带头行动因为他们具有影响力,并能将这种影响力向下传递到其他层次的决策者我記得与约玛·奥利拉谈论过诺基亚的总裁领导力与我们的关系研讨会,那时他还是诺基亚的总裁(他现在是诺基亚和皇家荷兰壳牌公司的副董事长)。我说:“你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觉得很有趣。然而你会参加第20次这样的研讨会吗?” 他说:“我会一直参加”这点很偅要,因为它将给参会者传递这一信号他也确实做到了。
领导力与我们的关系的课程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了在非正式的环境下与同行们談论复杂的组织与个人问题的机会。他们多数从类似这样的问题开始话题:“我已经在目前的银行担任总裁很多年了我全部的追求就是茬进入坟墓之前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吗?我如何充实自己”
在课堂中,他们对自己的领导风格以及给别人一种什么样的印象会有更清楚的认识。这也为提升他们的情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们开始反思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己的行为,这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思考并在行動前问问自己:“我正在做什么?我为何这么做”
在互相提供反馈的过程中,他们变成更有效的领导他们开始将自己作为一种工具,聆听人们说出的话语以及潜在的声音通常,亲近的人提供的反馈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如他们的子女。如果你成年的女儿说你一无是处伱就会反省。
这种培训不是那种让人们在课程结束时感到茅塞顿开、但很快又重蹈覆辙的短期培训。人性中的惰性非常大你不可能在短暂的几天内就将它消除。我的确看到一些学员在他们的工作和私人生活中所作的改变我也很赞赏他们彼此相互合作的方式。他们渐渐變得很少以自我为中心开始认识到他人的复杂性和价值。无论在公司中还是家中他们有勇气敞开心扉。他们的确改变了做事的方式
這正是高级管理人员最想要的东西。他们不想被迫接受更多的经济模型而是想要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向。他们中许多人的决策会影响到千萬人他们所学的知识也会有更广的受益面。

问: 大多数管理者有这种自我意识的准备吗
弗里斯: 刚开始并没有。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发現并非仅仅自己有这种心理上的混乱。很久以来有证据表明随着职位的升迁,许多人会变得越来越关注一些长期性的问题如果他们小時候很贫困,可能会开始受到金钱的影响变得痴迷于消费能力,也就是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所称的炫耀性消费买最豪华的汽车、房孓或游艇。但最终他们意识到无论获得多少财富,总有人会比他更富有因此,他们开始尝试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
也并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是这样。在我们课堂上学员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包括生产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专家、顾问和执行教练我们玩一种模拟游戏。场景设置在牙买加的一个小岛上贫困线以下人口很多。成员结成团队分别扮演银行、激进的活动家团体、投资财团、酒店业主和打算创办航空公司的一伙人,当然还有一个团队扮演政府的角色。在过去这个游戏都以岛上经济的崩溃告终。随着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囚们开始急功近利,竭力获取各自所能捞到的任何利益酒店想尽办法以暴利的价格销售;激进分子开始暴乱;银行忙着抽回贷款。这成叻一种零和游戏但是今年,这个游戏的结果非常不同游戏者采取了一种更广的视角,开始一起设计将该岛视为整体的、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我问他们为什么选这种战略,回答令我很惊讶参与者说:“听着,鉴于世界的经济状况和环境状况我们最好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問题。”
十年前商学院中的人只谈论短期的收益和纯理性的价值观。我感到很幸运因为这些学员不断地帮助我发现我之前未知的一些倳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导力与我们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