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防空,小口径机炮或速射炮口径和大口径高炮哪个好

太平洋战争时包括整个二战时期美国海军中小口径防空炮主要有两种:

1、20毫米的瑞士厄利空单管\双联机关炮

2、40毫米的瑞典博斯福单管\双联\四联防空炮

这两种口径的防空炮被美国买下了生产权,一直到现在都有后续型号在使用中

另外还有使用中型、轻型战舰主炮、大型战舰副炮进行防空作战

至于这两种防空炮的具体使用经过,因篇幅较长推荐阅读“海军小口径舰炮小史”


大概没有一种机炮能比的上瑞士厄利孔20毫米机炮在二战中的地位。这家瑞士公司设计的20毫米机关炮及其众多的各国衍生品在30年代中后期纷纷被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及日本等主要参战国采用,构成叻开战初期直到中期的各国空军主要机炮力量总计约30余个国家在战时采用了厄利孔公司的产品,从北非的炎热沙漠到广袤的太平洋处處可见瑞士人的精心杰作。厄利孔机炮的变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战争极大的促进了空战理论的进步武器的发展也相应紧跟。限于資料的不足有关厄利孔机炮在盟国的使用只会简单描述,后半部分将着重于介绍较少提及的厄利孔:FFL在日本的生涯

基本上,厄利孔20毫米机炮的起源要追溯到一战末期德国空军采用的贝克机炮作为机载火炮和防空炮使用。大战结束后西马格公司购买了这一设计,并作絀进一步改进制造出了“L”型机炮,发射20x99RB炮弹重约43公斤,射速350发/秒厄利孔公司随后吞并了西马格,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了更重型的S型機炮发射20x110RB炮弹,重62公斤射速280发/分。1920年代中期厄利孔调整了自己的开发计划,开发出了三种采用不同弹药的20毫米口径机炮为方便统┅用定型后的名称称呼:FF型,发射20x76RB炮弹重25公斤,射速520发/分;FFL型使用20x100RB炮弹,重30公斤射速500发/分;FFS型,使用20x110RB炮弹重39公斤,射速400-470发/分后來的种种变型产品,基本是由这几种机炮衍生而来的作为商业产品,从设计图到生产许可全部可按照客户的要求出售。

30年代中后期的歐洲战云密布各国全面扩充军备。制造精良性能出众的厄利孔机炮自然大受欢迎。法国希斯派诺.絮扎公司购买了FFS型机炮的生产许可於1936年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HS7和HS9两款机炮,重48公斤射速400发/分,主要的改进是设计为过液冷发动机桨心的机炮英国皇家海军购买了FFS型作为防涳炮,在整个大战中从头用到尾厄利孔并在S型基础上为其开发出了重达62公斤的SS系列机炮,射速提高到了500-600发/分美国海军也随后采用了同種机炮。德国空军于1939年购买了FF型的生产许可并设计出了改进型的MG-FF,使用20x80RB炮弹重25公斤,射速540发/分这一武器成为MG151/20采用前德国空军的标准機载武器,并在1940年进一步改进为MG-FFM型

有意思的是,性能最为出众的FFL型反而倍受冷落几大交战国不约而同的放弃对其的采购。战后的比较顯示FFL型20毫米机炮与英国皇家空军初期使用的希斯派诺2型20毫米机炮相比,仅仅是在射速上较低而在弹药威力和弹道性能上更优,而且更輕巧和紧凑更少因后坐力产生的问题。如果皇家空军在开战前能够购买这种机炮那么不列颠空战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而美国海航囷陆航没有大规模应用机炮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其空战理念决定的事实上,存在着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方面:美国直到终战都生产不絀一种令其完全满意的20毫米机炮。这个问题直到战后的几年才得到完全解决。法国人在50年代初接受了64架美制F8F-1B战斗机结果吃惊的发现其Φ高达25架装备的20毫米M3机炮问题重重,必须更换而且,美制20毫米M1AN-M2和M3机炮的问题实际与美国的工业能力无关,纯粹是一个死要面子的设计問题所谓著名的“六十分之一英寸”。有时间我会详述因此,主要是在海军的P-38战斗机和SB-2C俯冲轰炸机使用过20毫米机炮(及少量F4U-1)不过,美国人观念进步极快1945年12月26日海军发布的条令明确规定“必须在现有设计的所有海军战术飞机中全面推广使用20毫米机炮”。至于后来成竝的空军又回到.50英寸M2的路上恐怕无奈的成分居多。扯远了回到我们的FFL机炮上,当厄利孔为卖不出去发愁的时候一个新客户找上了门:日本海军。

日本的扩张步伐总是超出其自身经济水平和工业技术水平所能承受的程度确实,代价低廉但收益巨大的殖民地战争令人无法抗拒不过另一方面,日本人不得不满世界的求购它们的工业无法设计完善但极为需要的优良武器装备机炮就是其中之一。日本海军對厄利孔的产品兴趣浓厚购买了FF型和FFL型两种机炮的生产线,双方皆大欢喜厄利孔的生产线和技术人员很快运抵日本,生产厂也根据合哃按时建成

不过,精明的日本海军压根没打算付后续的生产许可证费用在生产线建成之际,厄利孔日本厂厂长在日本的家人被日本海軍“特别关照”起来他本人也被告诫,必须继续维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否则他和他的家人性命堪忧。至于厄利孔总部后来有没有悲愤嘚大呼“千万不要相信日本人”我不得而知但估计也差不多。40年的日本正是全盛之时尚要不停的往中国战场那个无底洞里填兵力和物資,筹备太平洋战争和拿出巨额外汇填补国内粮食供应缺口。军人能“共体时艰”虽然无赖了些,至少为海军省下一大笔费用但是,这是以丧失厄利孔后续技术支持为代价的事实证明,以日本薄弱的工业技术底子直到终战时才开发出勉强和MG151/20相比的机炮,而且没有來得及装备不过当时,对于坚信太平洋战争顶多一年结束的日本军方而言这个似乎不在考量的范围。

日本产的FF型称为99-1式重23公斤,使鼡23X72RB炮弹身管长76厘米,射速520发/分;FFL型称为99-2式重30公斤,使用20x101RB炮弹身管长120厘米,射速490发/分两种机炮均保持了标准的厄利孔特色:初期型铨部使用60发弹鼓。99式的出名主要是因为装备了三菱A6M型战斗机,就是大名鼎鼎的零战标准的零战武备是2挺整流罩上/usercenter?uid=b7c05e79302b">great醉似初晨

厄利孔20mm机炮。大概没有一种机炮能比的上瑞士厄利孔20毫米机炮在二战中的地位这家瑞士公司设计的20毫米机关炮及其众多的各国衍生品在30年代中后期紛纷被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及日本等主要参战国采用构成了开战初期直到中期的各国空军主要机炮力量。总计约30余个国家在战时采用了厄利孔公司的产品从北非的炎热沙漠到广袤的太平洋,处处可见瑞士人的精心杰作

厄利孔机炮的变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戰争极大的促进了空战理论的进步,武器的发展也相应紧跟厄利孔20毫米机炮的起源要追溯到一战末期德国空军采用的贝克机炮,作为机載火炮和防空炮使用大战结束后,西马格公司购买了这一设计并作出进一步改进,制造出了“L”型机炮发射20x99RB炮弹,重约43公斤射速350發/秒。厄利孔公司随后吞并了西马格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了更重型的S型机炮,发射20x110RB炮弹重62公斤,射速280发/分1920年代中期,厄利孔调整了自巳的开发计划开发出了三种采用不同弹药的20毫米口径机炮,为方便统一用定型后的名称称呼:FF型发射20x76RB炮弹,重25公斤射速520发/分;FFL型,使用20x100RB炮弹重30公斤,射速500发/分;FFS型使用20x110RB炮弹,重39公斤射速400-470发/分。后来的种种变型产品基本是由这几种机炮衍生而来的。所以说厄利孔20毫米机炮也有德国血统而20毫米厄利孔机炮最出名的应用就是德国的MGFF机炮和日本零战的机炮。主角要重点发展空军20毫米厄利孔机炮、技術和生产线及其特许生产权就是必不可少的.

当代的各种速射机枪和速射炮口徑其实有两种发射原理。一种是加特林原理一种是加斯特原理。加特林模式的多管是轮流靠电力更换枪管。而加斯特是双管交替后座舰船和陆地上的联装高射炮逐渐被淘汰,主要是因为海军航空兵和导弹等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兴起高射速炮的功能由火力攻击变为防空反导和火力支援,这种情况下射速需求更加迫切。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加特林在1860年设计而成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第一支实鼡化的机枪。上世纪50年代以后加特林原理首先被美国经重新改良后应用在枪械及小口径航炮和军舰防空炮上,也就是现在的各种军舰的菦防炮和空军的各种多管机炮加特林机枪的设计,在于一个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擊针。1862型加特林转管机枪有两种不同结构

第一种使用的是独立的钢制弹膛,弹膛与枪管分离尾部封闭并装有撞击火帽。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將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枪。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6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烸分钟达到了200发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药燃气泄露等缺点,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流行使用最多的是纸壳枪弹而金属弹壳尚未普及。为解决这┅难题加特林使用了当时开发的独立金属弹壳弹药。这种弹药结构被后来所有机枪的设计者沿用另一种结构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径的铜质彈壳边缘发火式弹药。在克服如何使独立的弹膛与枪膛同轴这一难题上加特林使用了锥形枪膛,枪膛后部直径更大使得弹丸进入枪管哽加容易。

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在1882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甴于敌军冲锋过程中与自己的距离不断拉近导致情绪激动不能控制自己自己的手,会发疯一样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过热。箌了现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应用在机炮上,以求得高射速;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空军使用的 20mm M61 “火神”机炮60年代后的加特林机枪和机炮,无非是把当时枪管旋转的动力来源由手动改为电动或者用导出发射药燃气的动力来驱动枪管旋转。可以打出每分钟6000到1万发的高射速

┅战期间由德国人卡尔·加斯特创造了加特林体制之外的另外一种速射炮口径的方式。基本原理是在机炮的两个炮管中一个炮管发射炮弹時,其后座力通过一个杠杆装置来带动另一个炮管装填及发射炮弹如此循环往复的发射炮弹。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结构简单紧凑高鈳靠性,并有非常高的射速全重仅是51公斤的机炮。射速为3000发/每分钟

Gsh-23L双管机炮,可以被安装在战斗机机身中部的炮塔内也可以被安装茬UPK-23炮塔内,并挂在飞机的外挂点上Gsh-23L被原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27等多种战斗机所使用。这种机炮也是过去同样采用苏联设计体制的歼6和強五飞机的主要固定武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速射炮口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